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学研协作问题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07:09:29

点击下载

作者:陶爱祥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学研协作问题研究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产学研协作问题研究试读:

前言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必须看到,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由此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通过采用节能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本研究课题关注如何运用低碳经济理论,加快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步伐。以淮安市为例,研究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我国技术层次,从而以先进的技术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具体内容归纳如下:

第一章,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特点、理论意义,同时确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二章,对于学者们在低碳经济和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且得出相应的启示。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第三章阐述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低碳经济理念,构建我国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是淮安市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本章在上述各章研究背景下,以淮安市为例,进一步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问题,从而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借鉴意义的范例。

第五章是国内外产学研发展状况分析及经验借鉴。本章对国内外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为制定淮安市产学研发展策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六章关于建立淮安市产学研各方合作创新共赢机制。本章探讨如何在低碳经济的理念下,实现淮安市产学研合作创新共赢的方式方法。

第七章介绍淮安市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对其他发达地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实践的描述,提出建设淮安市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措施。

第八章,淮安市产学研合作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完善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对于一个地方产学研合作水平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和制度支持,可以减少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浪费,实现产学研合作低碳化发展的目标。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就全世界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越来越严峻,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增。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资料,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246.88亿吨,到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306亿吨。2011年全球燃煤排放二氧化碳约195亿吨;石油消耗量约为40亿吨,天然气消耗量约为3.2万亿立方米,碳排放分别为110亿吨和42.4亿吨。三者相加,201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总计为347.4亿吨。

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形势日益严峻。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当年能源消费总量为60275万吨标准煤。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4939万吨标准煤。30年间,能源消费增长了439%。

我国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约占70%,大量的煤炭消费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2011年燃烧矿物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合计为111.94亿吨。有的学者研究认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碳排放最大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374723万吨,其中117979万吨直接排放入海;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3797300万吨,生活污水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成为水污染的最重要来源。图1-1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2)图1-2 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状况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2)

以上两个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确实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增强,如图1-3及表1-1所示。图1-3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图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2)表1-1 我国环境污染状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经过计算得到

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提高能效的贡献率要达到85%以上,并将此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实现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科学举措。

2006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根据计划,2006年至2010年,我国要加大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经过努力,该目标到2010年已经实现。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06年以来,我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倡导由能源主导向技术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全社会在节能减排方面总共投资了约2万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2000亿元。2008—2009年,国务院连续出台年度节能减排工作安排。进入2010年,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意见,规范、督导各地方与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国家发改委透露,经初步估算,2010年前3个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左右,“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

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业,工业能耗占据了全社会能耗的70%左右,工业的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国家总体目标的实现。“十一五”期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积极推动下,先后制定了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用能行业13种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行业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工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金属尾矿综合利用专项规划》、《金属尾矿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加快了金属尾矿、赤泥(生产氧化铝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十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中。工信部等部门还安排巨额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并积极推进节材代木和水资源节约,开展代木包装和强化回收试点,设定钢铁、纺织、造纸3个行业20类产品单位产品耗水量指导指标。此外,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和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工作日益加强,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陆续产业化。同时注重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聚氯乙烯、钢铁、纯碱等17个重点行业115项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在全国推广,传统工业还加大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利用。2010年4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2010年5月开始,工信部开始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

从以上的我国政府采取的节能减排的举措看,先进的科技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要使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和科学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作出贡献,需要提高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既能促进新的技术的不断涌现,又能够促进新技术的科学有序转化。

1.2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背景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产学研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已成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广泛共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形成了各自的产学研发展特色模式。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大学和企业的合作能够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作出卓越贡献,把加强产学研结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动。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对于产学研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这表明产学研合作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度反映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主要由大学、科研院所完成,而体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反映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项目则主要由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分别完成或者合作完成。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三大奖中全国高校共获得214项,占总数的72.5%,比上一年又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其中,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157项,占总数的53.2%。2011年仅有的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全部由高校获得。由此可见,高校具有原始创新的能力,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据统计,近些年,高校发明专利的数量不断攀升。2010年,高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8294件,较2009年增长27.2%。高校发明专利的授权量为19036件,较2009年增长32.3%。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根据统计,2010年,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2358所,教职工总数达到21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了650万人。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流入社会,有力推动产学研水平的提高。

随着高校功能从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到社会服务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尤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将被推向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产学研合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斯坦福大学对师生创业和建立学术界与产业界合作的积极支持,创造了“硅谷”的经济奇迹,使产学研合作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产学研合作按合作主体的关系可分为: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

一是校内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为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筹措教育经费,利用校内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自己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创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并将经营实体与教学实习基地合二为一,以达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与经营效益并举的目的。

该模式的优势在于:便于学校统一有效地管理和规划;能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能促进学校主动进行市场定位,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能快速地获得收益,为学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人事体制改革带来的人力资源闲置的压力;能较好协调教学、科研与产业间的关系。但该模式由于学校既是企业的创办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因而自己的优势不在商品的生产与经营,而是人才、科研与技术,把精力花在合作的经营上,就势必偏离教学与科研的中心。

二是双向联合体合作模式。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市场化的经营与生产不是高校的优势,学校市场开发能力弱,校内企业资产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产学研有必要与校外企业结合。通过与高校合作,校外企业获得了人才、成果与技术的有力支撑,提高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市场份额的拓宽。

该模式的特点是迅速直接,合作多以单个项目或成果为主,优势互补明显,主要侧重一次性操作,技术转让、项目转让、服务咨询、人员培训是其主要形式,转让或项目履行完成,合作终止,学校无须再投资,不承担什么风险。然而,这种合作模式由于是限于直接利益双方,因行业差异导致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引发诸如观念与认识上、权益与利益上、信息与沟通上、经费与政策上等的分歧难以调和,致使合作成功率不高。

三是多向联合体合作模式。市场是有风险的,谁都想把风险化解到最低程度。有的成果特别是大型项目,尽管有市场,因投资大,是双方合作无法解决的,于是就出现以三主体为主要形式的多向合作模式。三向包括:技术成果方(高校)、出资方(金融机构或个体资本投资者)与生产经营企业。

其特点是:合作紧凑规范,风险低,合作期限长,潜力大,收益明显。由于投资需求大,出资方非常谨慎,合作前期的谈判颇费周折,有的技术成果方涉及多所高校,几方同样存在着权益与利益的问题,故成功率较低。该模式追求的是规模效益,大市场。

四是中介协调型合作模式。由于前几种合作主体都是直接利益方,在合作的整个过程中,有的分歧难以消除,如技术成果的成熟度问题、资金投入是否到位、产品开发与市场进入是否有效、权益与利益的拥有与分配标准等。另外,经常因为信息交流渠道不畅导致校方成果价值与企业方的市场机会流失。于是,近年出现了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合作模式。中介机构有政府的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校产业推广服务中心、社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以及一些媒体附属的科技成果传播机构等。

其特点是:广泛收集产学研合作的供需信息,多形式传播信息,主动牵线搭桥,以中介人的身份协调各方分歧,并提供某种形式的担保,负责信息真实性的调查与利益分割等,可潜意识地降低供需多方的风险程度,促进合作成功。

1.3 本课题的特点

本研究课题以低碳经济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以淮安市产学研发展状况为例,探讨我国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重点关注如何运用低碳经济理念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益,如何通过产学研合作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我国产业转型,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本课题的主要特点如下:

1.综合性。综合运用低碳经济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分析我国产学研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分析思考,提出提高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关于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的理论创新,也有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具体操作措施。既有立足于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也有实证研究。本课题以淮安市为案例,通过淮安市产学研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出基本规律,得出科学的结论。

3.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增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需要克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障碍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产学研合作是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实现从科技研发、科技转化到产业化的重要抓手。如何实现低碳经济理念下的产学研合作,这个课题的研究尚没有成熟的先例。本课题的研究既关注产学研合作中需要考虑的全面性的问题,同时也关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如产学研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政府投入、政策创新等方面。通过全面性与重点性的结合,可以更加清晰地阐明产学研合作的脉络,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

1.4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研究需要运行许多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理论基础主要有区域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制度创新理论、循环经济理论。

1.4.1 区域经济理论

1.区域经济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联系的决策性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826年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但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古典区位理论研究阶段、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阶段、新兴区域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古典区位理论阶段研究,主要是如何确定最佳位置。这方面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和韦伯。杜能提出了著名的“杜能环”。后来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得出了3条区位法则,即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

战后区位理论主要由美国和北欧学者来进一步发展和延伸,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艾萨德、贝里、伯顿、史密斯,挪威的巴兰德尔,瑞典的加里森等。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区域科学方向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向。新兴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

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是生产力布局问题,由此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基础;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区域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研究高潮。

2.区域经济学的对象和内容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几种观点:

胡佛认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强调地理分布、经济空间秩序或地域组织规律。

艾萨德认为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率,即只重视区内经济的发展,未涉及区际关系问题。

杜贝强调地区差异和区际关系的研究,对区内经济发展问题未予以注意。

陈栋生、郝寿义、安虎森、周起业、刘再兴等认为区域经济学应该兼顾区内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和区际关系的研究。

武友德等在《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提出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经济联系的决策性科学的观点。这种观点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联系和区域经济政策应该是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武友德等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概括为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经济运行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管理、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区域不平衡问题。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有东、中、西部的发展不平衡,也有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这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必须以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在通盘考虑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符合地方特点的产学研发展的各种科学可行的措施。离开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现实,探讨我国产学研合作问题,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1.4.2 科学发展观

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全球兴起,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为我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和难得的机遇。同时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拉大,因此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在世界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提出的方针。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内涵包括:发展是核心;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5.坚持改革开放。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互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得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能够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6.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我国低碳经济条件下的产学研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重视GDP的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注重经济总量的提高而轻视经济发展的效率。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万元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10倍。重视效率,轻视公平,导致了我国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

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产学研合作一定要关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要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我国能源资源节约、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协调。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指导,科学制定适合我国现实国情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做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

1.4.3 制度创新理论

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科斯认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诺斯认为:“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做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2.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内容体系有以下几个部分:

企业产权结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立足于既有的产权基本理论,对不同类型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标志着企业产权结构理论的形成。

企业性质理论。代表人物是科斯。他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说明企业出现和存在的原因、边界的确定,并将企业的性质界定为契约。他认为,企业不过是用一个长期的契约代替一系列市场契约,这两种契约都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制度变迁理论。代表人物是诺斯。这一理论认为制度因素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制度是一种“游戏规则”,同时,制度又是一种稀缺要素。以往人们认为,资金、劳动力、技术之类的要素短缺会制约经济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表明,制度短缺或制度供给的滞后同样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资金设备短缺可以由劳动力替代,劳动力短缺可以用机器设备替代,只要市场充分发育或健全,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但是,制度具有“资产专用性”,制度短缺不能由其他生产要素来替代。一种体制比另一种体制效率高的原因就在于制度的不同。同样的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效益的差异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制度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体现为制度的差异。一国经济并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技术这些要素,只有借助科学有效的制度才得以发挥其功能。

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贝克尔。20世纪70年代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与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等,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大规模增长的原因没有研究。舒尔茨1968年的研究表明制度因素是人力资本投资大规模增长的原因。

要使得我国产学研合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重视制度创新。当前,我国尚没有形成促进产学研合作的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制度。制度的缺乏,制约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的稳定提高。

为此,本课题研究借助了制度创新的理论,在对于现有的有关产学研合作的各种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制度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1.4.4 循环经济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需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的经济活动超过了地球的承载力,地球就会像宇宙飞船一样走向毁灭。这个理论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必须在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但是现代工业产生以来,人们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表现为现代经济活动中大量产生和排放废水和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环境。到20世纪70—80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国际社会开展了环境整治运动。但是当时的污染治理是一种“末端治理”的方式,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对于污染物的治理是被动的、消极的,因而产生的效果有限。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的认识上升到污染物资源化的层面,即认识到污染物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是并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90年代,随着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认为应当在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之后的不同阶段都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污染物要尽量重复利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循环经济的理念。

2.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1)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经济。

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理解。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从物质运动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的经济。它的表现形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从环境保护意义上来说,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排放的逐渐减少,甚至达到零排放。从资源再利用意义上来讲,“循环经济”就是对资源及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的发展观念,循环经济内涵集中表现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

在微观层次上,主要是企业或者部门层次,这是以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家庭为单位实现清洁生产,使得所有的资源、能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最终目标是达到无害化排放或污染零排放。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量;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中观层次,主要是生态工业园区,这要求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目前工业园区主要分为以单一大型企业为中心的工业园区、同类聚集工业园区和多产工业园区几个类型。

在宏观层面,要建立起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经济循环型社会”,即限制自然资源消耗、环境负担最小的社会。这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终极目标,即在整个的社会经济领域,使得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原料、产品、能量达到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再生,甚至在工业、农业、生态之间也存在交叉点、链接点。

3.循环经济的原则

循环经济的原则可以分为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

再使用原则(Reuse)。这一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即从原料制成成品,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又被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后就丢弃。同时要求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兼容配套,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及包装物不淘汰,可为新一代产品和相关产品再次使用。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减量化原则是基础和前提。首先,要减少经济源头的污染产生量,尽可能在生产阶段避免各种废物的排放;其次,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利用,使其回到经济循环中去;最后,只有当源头削减和回收利用都无法实现时,才将最终废物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置。通过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的减量化,可以使得不可再生资源循环周期拉长,为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寻找替代资源创造条件。

总之,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以最低的资源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使得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互吻合,从而实现人类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4.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

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主要关注自然资源的使用,即在自然资源使用过程中如何使得资源使用效率最高,如何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发生。本文认为,资源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制度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在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得这些资源的使用实现集约化、高效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运用循环经济理论分析和研究我国产学研合作问题,就要把握循环经济实质,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现有资源的充分节约利用。我国现有的产学研合作是在资源短缺和能耗消耗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自然短缺的现象不仅表现在自然资源方面,也表现在促进产学研合作所需要的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的短缺上。所以,在研究我国产学研合作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1.4.5 低碳经济理论

1.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为所有人认可的统一定义。普遍的观点认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

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实际上就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使用问题。低碳经济的核心就是要创新能源技术,而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减缓气候变化的恶化趋势,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就是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中国低碳经济的历程

中国政府很早就开始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从那时起,中国开始有步骤、稳妥地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步伐。2006年底,中国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初,河北保定市政府已经提出了太阳能之城的概念,计划在整座城市中大规模应用以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以降低碳排放量。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1月28日,WWF正式启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以期推动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保定和上海是首批入选的2个试点城市。根据WWF和保定签订的《合作备忘录》,在“新能源产业带动城市低碳发展”的原则下,双方的合作将重点集中在:新能源产业及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引入;保定市成功经验的国内外推广;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能力建设。WWF将通过项目促进保定可再生能源及能效产品的出口和应用,对项目进行国内外宣传和推广,并为项目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保定市政府则将为项目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和人力物力,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技术咨询服务》,并已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3月,中科院发布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2月,深圳市高交会中,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节能减排诊断服务,节能量验证,ISO14064GHG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盘查、减排、验证服务商也参与其中。有5年历史的宗兴环保是首次参加高交会,他们原来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专业市场,现在要面向大众市场了。

2010年3月,由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ISO 140641:2006GHG温室气体排放盘查、验证研讨会在深圳市留学人员(龙岗)创业园召开。

2010年3月11日,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杨金贵在《北京财经周刊》发表文章《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文章指出:一场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已经出现,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更已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这引起广泛关注。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2012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2011年5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编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正式出版,该报告建立了一整套中国的温室气体统计、监测、考核的指标体系,为定量地研究和监控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我国在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我国取得的低碳经济发展成就已经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承认。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技术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国的产学研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贯彻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产学研合作的各个环节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同时,通过产学研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助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2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理论和实践综述

为了更好研究低碳经济理念对于产学研合作水平的影响,首先需要总结学者们在低碳经济发展和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

2.1 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自从低碳经济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概括起来,低碳经济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概念。齐珊娜、鞠美庭、王琦将低碳经济分为碳源、碳流和碳汇三个部分,据此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探讨。陈剑锋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以全新的理念变革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减缓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李胜、陈晓春认为,低碳经济从内涵上说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四个环节,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政策创新及制度设计,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

第二,低碳经济的方式。刘敏对于如何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以“低碳”为导向的消费结构低碳化、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共生型的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改变当前一些人的高消费观念,倡导低碳消费理念,需要从政府、居民和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低碳消费方式的核心是消费结构低碳化,需要遵循低碳消费结构调整的三低原则,落实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四个标准。

第三,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闵惜琳、陈原等剖析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就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六类因素提出不同的发展途径。金涌、王垚、胡山鹰、朱兵提出根据我国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应该从五条途径入手发展我国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及政策支持。鲍健强、苗阳研究了低碳经济对于传统的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方法。

黄栋、胡晓岑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创新路径,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在其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模式、公共政策及其政策工具及绩效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卢晓晴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外贸发展,认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发展低碳产业,转变出口产品能源使用结构应该是中国外贸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低碳经济的成功案例。仇保兴以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实践为例,得出对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益启示。林琳从低碳经济理论的视角,结合发达国家开发生物质能实现低碳发展的经验,重点研究了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政策建议。江琴以成渝经济区为案例,研究该经济区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刘立箐以海西区为案例,研究该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陶良虎研究了湖北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梁中以内蒙古地区为例,研究了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周东恩、陈珊研究了深圳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做法。高宏伟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产业整合与转型进行了分析。周行健、林明恒对低碳经济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进行了探讨,认为低碳经济时代,加大服务低碳经济力度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适度加大对低碳经济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创新低碳业务服务模式,防范低碳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建立相关机构,引进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以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第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张德勇就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进行了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经过科学全面研究,对当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王文军总结了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李胜认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政策链的角度制定系统的创新国家能源安全政策,国家产业、金融和财政经济政策,公民参与社会政策,科技和人才政策,消费政策以及文化政策。邓越月、金仁淑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及挑战,并提出发展措施。

郑伟对我国目前减排机制与排放权交易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交易市场方面,应该强调扩大规模、整合市场、建立多层次交易体系;管理体制与机制方面,应该强调专业管理、强化监督、追求高效;政策法规方面,碳排放交易法规与税收政策应该同时使用;技术创新方面,应该建立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机制;资金运用方面,应以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为基础,打造我国的节碳基金;配套体系方面,应完善与低碳经济相互适应的金融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会计及排放监测体系;国际竞争与合作方面,应坚持原则,积极参与、维护利益。刘奕均分析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现状,由此提出了发展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政策举措:一是要逐步开始征收资源税和碳税,二是要建立和国际接轨的碳交易市场机制,三是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和减排技术的研发。他提出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张颖薇对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探析,认为我国在发展碳金融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从政策框架、监管、立法、投资等方面加强建设。

从国外研究状况来看,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R.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理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他认为,面对地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峻的形势,要尽快实现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为以太阳、氢能为核心的经济。莱斯特·R.布朗强调了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以高效的、以氢为主的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构建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

综观以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上理论分析方面较多,涉及可操作层面的应用研究较少;二是微观的研究较多,涉及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少。如何制定一套能够测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系统,从而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得以量化,这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2.2 产学研合作研究综述

在阐述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前,需要对产学研合作的概念进行界定。不同的学者对于“产学研”的概念认识并不一致。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产学研中的“产”指产业。产业是指存在并发展于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人才、技术、物质、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及其相互结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体系,或者简单概括为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

产业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如果按照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可以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第一产业是指从自然界取得动植物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指从自然界取得非生物体和加工取自于自然界的产业的产业,即广义的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除了工农业以外的所有产业,包括商业、运输业、通信业、金融业等。如果按照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以劳动力投入为主要因素的传统农业、手工业、餐饮业、各种社会服务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产业,如重工业中的冶金、电力、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指以技术为主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等。如果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可以将产业分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

在产业中,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的产业组成和各个产业的比重、地位及相互关系,以此表示社会发达的程度,通常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图2-1 我国近年来三次产业比例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世界各国平均来看,三次产业比重为2.9:27.5:69.4,高收入国家三次产业之比是1.5:25.6:72.7,同期中国三次产业之比为10.3:46.3:43.4。可以看出,中国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产值还是占有较大比重。

产业的成效以产业中的企业成效综合表达出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应居于核心地位;从科技进步的自身规律来看,总是要经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过程。基础研究是“源头”,它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的来源,但它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绩效;应用研究则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可以实际应用的知识,它是做进一步开发的前提,但是其成果仍还不能进入直接的工业生产过程;技术开发则是依据应用研究成果研制出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生产过程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方案。由于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事业单位,没有要靠产品销售维持生存的压力,适合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而企业的发展,则急需适合本企业的新技术方案。所以,可以这么说,产学研合作的成效最终要通过企业的绩效表现出来,也即通过企业运用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出来。

产学研合作中的“学”指的是“大学”。高校的功能在历史上经历过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期的高校只有单一的教育功能,近代科学革命和英国产业革命引起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10年洪堡创办了弗里德希威廉大学,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和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后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科研成了高校在教育之外所具有的另一重要功能。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功能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

高校是生产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同时又是向社会辐射知识和技术的强大源头。知识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具有了第三项功能,即服务社会、辐射高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高校的上述功能使得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说,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功能之一为具有向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撑的潜力。

目前高等院校在科研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图是高校专利授予量与全国专利授予量的对比。图2-2 高校专利授权量与全国专利授权量对比图

从R&D项目的学科分布情况来看,我国高等学校的R&D课题涵盖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所有学科。同时,在我国高等学校的R&D项目中,技术科学领域的项目所占比重,比科研机构民用科技R&D项目中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项目的比重高得多。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的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在读研究生逐年增加,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人力资源。2011年全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招生56.0万人,在学研究生164.6万人,毕业生43.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1.5万人,在校生2308.5万人,毕业生608.2万人。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向社会输送越来越多的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

产学研合作中的“研”指的是“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组织,包括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机构等。目前我国的科研机构基本上都是政府设立的科研机构。目前,除中科院、工程院和一些公益性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外,所有的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已经改制为企业。科研机构的转制,使得转制后的科研机构要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其中的科研人员收入也直接与市场业绩相挂钩,这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发明创造积极性,也有利于转制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

在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科研实力大幅度提升。2011年全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3%,其中基础研究经费396亿元。全年国家安排了952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24项“863”计划课题。累计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19个。累计建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0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16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9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824家。实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61家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创业企业108家。

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完成后,科研机构在生存压力下,必须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使得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维持科研机构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其科研活动主要是完成国防、战略高技术等使命性任务,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要求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理解的产学研合作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从狭义上来说,是指产业(或者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相互之间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合作,以实现产、学、研三种职能充分发挥和共同发展。从广义上来说,产学研是指以产业(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为三大基本主体,与政府、中介结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者规则进行结合,形成某种联盟进行合作研发,不断进行知识传递、知识消化、知识转移、知识生产的非线性复杂过程,创造某种未知的需求和价值,以实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功能。狭义的产学研合作仅仅限于产、学、研三方之间的合作,广义的产学研合作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开发的、动态的过程,基于各方的协作意愿,可以随时吸收新的合作主体,合作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目前对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产学研合作概念、现状和对策。刘力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比较。并且从国内、国外,政策、哲学角度进行了对比研究。贾书堂、胡恩华认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中的问题主要包括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利益分配机制方面、技术供需方面、投融资机制方面、管理机制方面等。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各方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政府应做好宏观协调,并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建立政策调控体系;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使企业真正成为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的经济实体;建立并完善技术价值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和监督制约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速科技法制体系建设的步伐。夏玮认为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其中法制创新最为关键。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该研究认为,应该从法律与政策角度着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王素征就上海市政府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这些政策主要包括:稳步提高科技投入,拓宽金融支持渠道,加大和落实税收优惠,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政策,保护联盟各方的利益。

二是产学研合作的案例研究。李玉兰以延边为例,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分析了延边地区产学研合作现状,提出了相对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张泳以青岛国家海洋中心为案例,对国家创新体系背景下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孟野以辽宁省为例,对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进行实证研究,从驱动机制、对接机制、约束机制、管理机制和合作模式机制几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产学研合作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是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模式。周雯雯研究了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第一种模式,高校的研究开发人员带着自己开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在风险投资公司级相关企业的支持下,创办新企业,共建创新实体;第二种模式,高校的科研人员将开发形成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转让给企业,由企业为主体进行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第三种模式,以企业为主体,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各种先进的单元技术进行新产品的总体集成设计。

周涛对于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进行的研究认为: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不同分类。按照结合的动力来分类,可以分为政府推动型和自愿结合型两种模式;按照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可以分为技术转让型、合作开发型、共建实体型三种;按功能分类,分为人才培养型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型合作模式、生产经营型合作模式;按照主体不同,可以分成政府推动型、大学主导型、科研机构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产学研结合型等。

刘福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产学研有效合作的体制需要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领域中的制度是导致产学研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制约产学研有效合作的内生变量。因此,需要从制度经济学入手,来探讨产学研有效合作体制改革的方向。

谢静对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周静珍对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探讨。根据该文的研究成果,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政府指令型模式,政府推动型模式,企业主导型模式,大学主导型模式,科研院所主导型模式,共建模式和虚拟模式。

孙伟、高建等深入研究了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学研合作的制度创新问题,提出了“综合创新体”模型。该模型在科技型企业家的推动下,建立了均衡协调发展的支持、技术、孵化和资本体系,产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

刘鑫、王秀丽基于超循环理论,通过对3个循环的阐述,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超循环模型,并且对该模型所具有的超循环模型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企业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及管理机构等方面产学研合作存在和保持有序发展需要进行的制度创新。

四是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绩效评价研究。邓颖翔、朱桂龙对产学研合作绩效进行了测量研究。依据Simon的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的概念模型发展出两套测量量表,可以供其他机构使用。王秀丽、王利剑用DEA评价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金芙蓉、罗守贵通过对产学研合作内涵的剖析,并依据产学研三方参与合作的利益动机,在遵循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产学研合作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几个方面:可以利用的基础设施,合作的人力资源投入,合作的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合作的科技产出和奖励,合作的经济绩效。肖正斌、张小箐、王辉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构建了产学研结合绩效评价体系和模型。微观方面从产学研结合项目角度来构建评价体系,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价;宏观角度从区域的视角来构建产学研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一个区域内产学研结合绩效进行评价。具体的产学研结合绩效评价共分为6个部分:产学研结合要素投入,产学研结合关系,外部环境,产学研结合模式,产学研结合行为,产学研结合效益。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从要素和过程两个层次分析了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合作创新环境、合作创新投入、合作创新产出、合作创新运行和合作创新效果几个一级指标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积分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测算,结论表明,我国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情况基本处于良好状态。

综观以上关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基本上归结为两点:一是就产学研合作中产学研三方的利益关系进行研究,二是对产学研合作中一些理论问题进行阐述和探讨。本文认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应该立足当前我国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的实际进行。产学研合作应该充分考虑合作过程的低碳化,以及合作成果的低碳化。合作过程的低碳化,即产学研三方合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沟通和共享,力求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避免重复。合作成果的低碳化应该是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应该瞄准既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这正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

3 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低碳式经济发展模式,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必须贯彻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应该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基于这个思路,本文运用低碳经济理念,构建我国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本章先回顾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现状,接着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且阐述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状况,最后提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

3.1 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现状

在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指标评价体系之前,本文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绩效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找出产学研合作水平与低碳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能源使用数量必然增加。能源使用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图3-1 我国各种能源占总能源消费量比例

从图3-1可以看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各种能源都得到了发展,但是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煤炭占能源比重一直占总能源消费量的75%左右。相比之下,发达国家能源结构则比较合理。比如美国煤炭消费只占总能源消费的26%左右。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更为安全的未来能源蓝图目标”,即在2008年至2012年间把美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1倍,目前所有项目正依计划展开,力争在2035年达到美国发电总量的80%来自核能、清洁煤炭、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的目标。煤炭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测算,1吨煤炭燃烧大概产生3.67吨二氧化碳。表3-1中是一些国家或地区碳排放量的数据。表3-1 全球主要碳排放国家或地区排行榜注:(a)计量单位为百万吨,包含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甲烷(CH)、氧24化亚氮(NO)、氢氟碳化物(HFC)、全氟化碳(PFC)、六氟化硫(SF)]的排放2ss6量,以二氧化碳当量(COe)表示。2(b)计量单位为吨。按人均量排名的全球四大碳排放国,分别为卡塔尔(每人55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8.8吨)、科威特(35.0吨)与卢森堡(27.5吨)。

数据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09年气候分析工具,总共评估186个国家或地区。数据为2005年资料。

3.2 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和能源消费关系分析

一国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于产学研合作水平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刘源远、刘凤朝(2008)对于技术进步状态下的中国能源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技术进步对于能源消费有较强的影响作用。宣烨、周绍东(2011)对技术创新、回报效应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能源效率的相关性具有差异性。由于回报效应的存在,企业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策略提高能源效率的力度和路径是不相同的。周勇、林源源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回报效应。张林、肖诗顺、陈丘(2011)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我国农村地区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李廉水、周勇(2006)以工业行业为样本,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存在的回报效应。Henryson(2000)以瑞典为样本,研究了信息与提高能源消费效率的关系。

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我国产学研水平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本章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研究低碳经济发展与产学研合作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如何实现产学研合作的低碳发展提供依据。

3.2.1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背景

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开始于计划经济时代,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产业部门与科技、教育部门之间开展横向协作的重要手段和纽带。我国产学研发展经历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小规模到大规模发展的时期。近年来,国家对于产学研合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和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同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并在2007年在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四大领域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3.2.2 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和能源使用现状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产学研合作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以下几张图(图3-2~图3-5)分别表示我国近年来能源消费量及科技经费投入。图3-2 我国历年能源消费总量图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1—2011

从图3-2中可以看出,200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只有13.5亿吨标准煤,到了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11年间增长了1.58倍。图3-3 我国科技经费投入量图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11

10年间,我国科技经费支出大幅增加。2002年全国科技经费支出只有1161亿元,到2011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8610亿元,10年间增长了6.4倍。科技经费增幅大大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说明我国经济走上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节约型发展轨道。图3-4 我国专利授予量图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11

图3-4表明,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我国专利授予量的变化。2002年我国专利授予量为13.2万件,2011年这个数字为96.1万件,10年间增长了6.28倍。这个数字直接表明了我国科技成果的数量,大量授权专利的涌现,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带动了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图3-5表明我国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我国高校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从2002年的54.1万篇上升到2010年的106.3万篇。9年间增长了0.97倍。这个增幅与全国科技成果相比相对落后。图3-5 我国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