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02:37:33

点击下载

作者:袁立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

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研究试读:

摘要

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区域贸易协定大量涌现,大多数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参与了一个或多个区域贸易安排。截至2013年7月31日,世界贸易组织已收到575个区域贸易协定通知(包括货物、服务贸易协定),其中,379个已生效。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近年来,三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中国已成为韩国和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日本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外资来源地。三国政府认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将进一步促进三国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三国共同的愿望。

服务贸易是多哈回合谈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随着多哈回合谈判的受阻,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区域贸易协定作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条路径。作为区域贸易协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贸易自由化和合作也将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已签订的12个自由贸易协定,有10个都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内容,但合作伙伴国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中日韩各国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服务行业,中国服务业相对落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与日本和韩国还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在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确定承诺减让部门和承诺减让水平,服务贸易自由化对经济的影响如何,如何选择区域服务贸易的开放路径,如何制定对各国有利的制度安排,中国应采取何种开放战略,如何面对国外服务提供商的激烈竞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本书首先分析了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整体贸易情况和发展特点、产业内服务贸易水平、竞争力。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反映出它们的优缺点,找到它们的竞争和互补部门。其次,对中日韩已参与的区域服务贸易实践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它们在多边和区域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开放水平、贸易壁垒和国内规制的情况,为中日韩服务贸易协定的建立寻找一个互利有效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证方法来分析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将给中日韩三国带来多大的贸易创造效应。最后,为中国如何参与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给出一些政策和建议。

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其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并提出本书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出本书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动态效应的相关理论,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多边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关系理论进行了介绍,为进一步研究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搭建一个理论框架。

第三章是分析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主要从中日韩服务贸易整体情况和发展特点、中日韩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利用TC指数和RCA指数三个方面分析三国服务贸易的合作基础,以此了解各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供需状况。

第四章分析中日韩三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的实践,探讨其合作的动因。通过比较三国签订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反映各自可接受的合作领域、开放程度,为三国间服务贸易合作设计一个完善的制度安排。

第五章主要对中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中日韩签订自由服务贸易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并估计RTA的建立对三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影响。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在区域服务贸易合作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对服务贸易协定制度安排、开放部门、开放程度提出政策建议。

Abstract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RTAs)have become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surge in RTAs has continued unabated since late 1990s,most of the WTO members have taken part in one or more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 As of 31 July 2013,some 575 notifications of RTAs(including trade agreements in both goods and services)had been received by the WTO. Of these,379 notifications were have taken effe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es in East Asia,China-Japan-South Korea economic structur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complementary.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of Japan and South Korea,and South Korea is China’s fourth largest trading partner,and also Japan is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and second largest sour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three governments deem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Area as a new platform for further promoting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ng invest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CJK FTA has become their common aspirations.

Trade in services wa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negotiations of Doha Round. But with the suspension of the Doha round,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opted for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as the path toward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the liberalization of and cooperation over trade in services will also be a key topic in the negotiations over CKJ Free Trade Area. At present,China has signed 12 FTAs,and 10 agreements contained the cont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But most of these partners ar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merging economies. Cooperation over trade in services based on China-Japan-South Korea FTA is a game among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Japan and South Korea have their ow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service industry,and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i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In respec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South Korea. How to determine the sectors of commitments and the level of concessions in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what is the impact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on the economy,how to choose the opening path for regional liber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how to formulate mutually benefi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all countries,what kind of opening-up strategy should China adopt,how to face keen competition of foreign services providers?All of these issues are worthy of being in-depth studies.

Firstly,the book analyze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among China,Japan and south Korea over trade in services,overall trad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intra-industry trade in services,and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se four aspects,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ocumeuted,and their competitive and complementation sector are found. Further more,we study China-Japan-South Korea involved in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analyze the liberalization level of their trade in services in the multilateral and regional framework,trade barriers and domestic regulation to help them find a mutually beneficial and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n this basis,it tries to ascertain that if the three countries signed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ill produce how much of the trade creation effect by Empirical research. Finally,it puts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to participate in CJK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his book is made up of six chapters and organized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dissertation. It present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points out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of the book.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t introduces theories of static and dynamic effe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regional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multilateral and regional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relationship theory. It build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n regional cooperation of CJK trade in service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of China-Japan and South Korea trade in services. It analyze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rade in services and development features,intra-industry trade in special service sectors,and uses the TC index and RCA index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a combined analysis of three aspects,we realiz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upply and demand condi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three countries involved in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exploring the motivation of cooper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of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three countries,we dentify areas in which they are willing to cooperate,determine their degree of openness,and to design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service trade cooperation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the trade effect of liberaliz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CJK trade in services.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gravity model,it analyzes the trade creation effect when CKJ signed a free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he part also assessed potential export of trade in services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after building CKJ free trade area.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China’s strategic choice in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operation,proposes some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o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the opening sector and the level of commitment.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一 研究背景

随着多哈回合谈判的受阻,以及之后一系列旨在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的部长级会议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多边体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放缓,WTO各成员国开始寻求一种新的方式和平台来加强彼此之间的经贸关系,对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希望通过区域和双边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来推动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区域一体化浪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大量涌现,截至2011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认可的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RTA)已经达到297个。

作为东亚地区最重要的经济体,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在贸易结构和经济结构上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日本是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等优势,韩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技术、资本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中国广阔的市场、廉价劳动力以及资源禀赋为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和FDI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彼此在产业结构发展程度上的不同,构成了相互之间经济依赖的重要基础。据统计,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2320.9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为1409.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因此,通过区域一体化协定深化彼此之间的经贸关系成为三国的共同诉求,建立一个制度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已经势在必行。2010年5月,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就加强三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三国领导人表示将努力在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会对中国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将主要表现在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投资和生产转移、国际服务贸易、金融合作以及低碳经济合作发展等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都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和外向性特点,与货物贸易紧密联系的服务贸易也获得了飞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服务贸易保持了7%的高增长率,其年均增长速度已高于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支撑服务贸易发展的服务业开始占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并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来看,一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发展为服务经济的过程。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各国对外经济竞争的重点也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目前,越来越多的区域贸易安排逐步将服务贸易纳入其管辖范围,截至2011年6月,在已通知的GATT/WTO且生效的297件区域贸易安排中,归于GATS第5条下的有95件。服务贸易的区域自由化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在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道路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顺应这种新形式,中国积极开展自贸区的建设,先后加入和参与了10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是中国入世后服务业市场最早的一次开放性尝试,服务贸易成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核心内容。在此之后,中国签订的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区较多地把服务贸易内容纳入其中,使得服务贸易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成为推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策略选择。截至目前,在中国已参与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实践中,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都包含了有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容,比如和东盟、新西兰、巴基斯坦、智利等国,同时还在积极拓展和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并与其中的三个国家签订了服务贸易协定。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2008年4月,中智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2009年2月,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定》。

中日韩三国是东亚最重要的经济体,服务贸易合作是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拥有的9个双边自由贸易区有7个都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内容,但是选择的伙伴国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合作将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展开的竞争与博弈。各国都具备竞争优势的服务部门,且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与日本、韩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在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确定承诺减让部门和承诺减让水平,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效益如何,自由化的开放程度和开放路径的选择以及面对国外服务提供者的竞争,国内服务部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 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问题,本书首先对区域服务贸易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然后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服务贸易的合作领域、开放程度、合作方式、自由化福利效应等进行深入分析。具体而言,本书选题具有以下研究意义。

第一,理论意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体系,而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和实证的研究较少。在全球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背景下,发达国家以对外投资形成的产业转移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发展。为了应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各国把区域范围内的服务贸易合作作为获取相关利益的重要方式,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基本都将服务贸易纳入其协议内容之中,服务贸易自由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研究逐步受到各国的重视,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成为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框架下的一种次优选择,然而与货物贸易相比,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研究起步较晚。本书主要基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进行梳理,通过建立竞争性指标、服务贸易壁垒指标反映各国的竞争优势和部门开放程度,探讨服务贸易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并分析南北型的服务贸易合作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效应,为建立一个系统的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分析框架提供研究基础。

第二,现实意义。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安排已成为各国加强双边经贸关系、扩大对外开放、避免被区域经济边缘化的一种战略性选择。随着我国不断深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特别是自由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地包括服务贸易、投资便利、技术贸易等非货物贸易内容,在区域范围内开展服务贸易合作,可帮助我国提升服务业、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代服务贸易相对落后。因此,如何在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制定有益于自己的制度安排,在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中应对哪些部门做出比GATS承诺更进一步的开放,在何种程度上削减贸易壁垒,以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的福利效应与服务业存在何种潜在的影响,研究这些问题对我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并在最大限度上获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日益深入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提供规范性的研究模式。第二节文献综述

本书主要研究的是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合作和贸易效应分析,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协定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自然是建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笔者在这里把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两个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一个综述,以此作为本书研究的出发点。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研究“二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在欧洲拉开序幕。结合当时西欧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现实特征,J.Viner提出关税同盟理论,通过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和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来度量关税同盟对贸易流量的影响。关税同盟理论经过Meade等人的扩展,形成Viner-Meade框架,着重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区域内成员方及区域外国家的影响,构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传统理论的核心。

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传统理论着重分析成员方参与经济一体化后的贸易流和贸易条件的变化。从贸易流来说,该理论主要创造性地提出了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概念,用于衡量一体化组织的成立对贸易流量和贸易方向的影响;从贸易条件看,它主要考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Viner(1950)在《关税同盟问题》中考察了关税同盟对贸易流动的影响,认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关税同盟理论的提出,经济一体化理论逐步形成一个独立完善的国际经济学理论分支。此后,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流量的影响的文献大量涌现,纵观这些研究文献,学者们主要是从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发展了Viner(1950)的观点。Meade(1955)发展了Viner模型并首次提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并从贸易创造效应中分离出生产效应。Johnson(1965)、Cooper和Massell(1965)进一步论证了在Viner模型框架下关税同盟劣于单边关税削减的福利效应的结论,强调只有将公共产品引入福利效应分析,才能真正得出关税同盟的全部福利效应。

在实证研究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流的实证分析,主要是通过事前估计(Ex Ante)和事后估计(Ex Post)两种方法得出的。事前估计的目的是预测RTA的成立将带来的效果,主要是建立局部均衡模型(PEM)或者一般均衡模型(GEM)。局部均衡模型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立前后伙伴国与非伙伴国对某一类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的变化,来衡量成立RTA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从收入需求弹性变化角度分析问题是为了消除RTA成立后由于成员方经济增长而对贸易流量产生的影响。Balassa(1963)通过局部均衡模型对欧共体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进行了系统分析。目前主流的做法是用含有某类商品需求价格弹性或经济一体化组织内外的进口替代弹性的经验表达式来表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然后运用进口需求回归模型(DRA)对以上弹性进行回归估计,再代入表达式中求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局部均衡模型不能有效确定各种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这会极大影响估计的结果。

通过考虑各部门间的联系,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可以获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与非成员国有全面的经济冲击的结论。但是,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假设十分严格,而且对数据的细分程度十分敏感。因此,一般均衡模型由理论上升到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Baldwin和Venables,1995)。尽管如此,他们分析了欧洲单一市场的经济效应,还有学者通过一般均衡模型估计了欧盟东扩对欧盟及世界相关各方的经济冲击(Samson和Greffe,2002)。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也是基于一般均衡模型开发的,该模型配有专门的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区域贸易协定对相关方的福利影响。我国学者李众敏(2007)运用该方法模拟了中国与不同国家[1]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事后估计主要是借助引力模型。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在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虚拟变量时也采用了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思路是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个虚拟变量来考察RTA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的影响。例如,Frankel等(1998)运用三个不同的区域贸易组织虚拟变量来估计它们对成员国的贸易创造效应,RTA变量的系数为正表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会给成员国带来贸易创造效应。第二种思路是通过定义两个不同RTA虚拟变量来估计区域贸易组织对区域成员产生的贸易效应,其中一个RTA变量的赋值定义为:当两个国家属于同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为1,否则为0,估计的系数代表了贸易创造效应;另一个RTA变量的赋值定义为:当一个国家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而另一个国家为非成员国时为1,否则为0,估计系数代表了贸易创造效应。如果这两个系数和为正则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正的净贸易效应,否则表示产生负的净贸易效应。第三种思路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出发来估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某个成员国的影响。对RTA虚拟变量的赋值定义为:如果考察国家与其他某个样本国家同属于这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时为1,否则为0。为了测定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需要建立一个进口模型和出口模型分别来反映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此外,随着利用引力模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的研究的发展,从计量模型的角度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也开始出现。面板模型中若采用不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不能反映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采用含有时期影响的变截距固定影响模型来反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贸易效应。二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

理论界对服务贸易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服务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强,服务部门国家间的相互渗透和流通活动日益活跃起来。OECD国家开始认识到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在1972年9月OECD秘书长召集的专家会议上提交了《高级专家对贸易和有关问题的报告》,这份报告是为GATT的东京回合谈判寻求知识界的共识。“国际服务贸易”这个词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出现在该报告中,其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服务贸易,该报告最后写道:“本研究小组认为,发达国家应该采取措施以保证服务部门的[2]自由化和非歧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服务贸易出现在国际贸易政策的议程中时,学者们对服务业、服务贸易及政策的研究开始升温。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议对影响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多边规则进行谈判,当时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响应,提出在1982年举行GATT正式的部长级会议,要求对服务贸易规则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加强对服务贸易的研究。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区域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理论界对服务贸易的研究逐步深化,涉及服务贸易和服务投资的决定因素、服务贸易的潜在收益、通过贸易协定的合作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提高经济效应的一个潜在而重要的来源,它有利于制造业生产力的提升,可加强企业间与企业内部活动的协调。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由于生产结构的改变,人们对服务的最终需求,促使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在生产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跨境服务贸易得以广泛开展。服务领域的开放,为一国提供了更多低成本、高质量(通信、运输、金融、咨询等)的生产者服务,从而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业国内规制政策也是影响一国贸易量、贸易分配效应、整个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全球所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近一半以上都包含了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内容。随着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削减,协定伙伴国所获得的收益也在逐步增加,同时,高效的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使各国加强了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扶持。虽然货物贸易一体化协定的成本和收益的研究文献已有很多,整个研究理论体系也趋近完善,但是对服务贸易协定影响的分析很少。目前,对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分析上,体现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服务业外商投资对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上。在区域内建立双边和多边RTA的服务贸易合作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福利影响的研究文献少之甚少。

纵观三十多年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文献,其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评估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的研究;②消除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③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框架评估的研究。(一)评估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

Hoekman和Sauvé(1994)研究和比较了早期的协定中服务贸易覆盖的范围和规则。Fink和Mattoo(2003)的研究是关于服务贸易和区域贸易协定的经典文献之一,他们分析了在具体的服务部门采取单边贸易政策所带来的影响,探讨在何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更可能从区域性合作中而不是多边机制中获益。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某个特定时点,一国可以从优惠服务贸易自由化中获益,这是因为服务贸易不存在关税壁垒,而其他令人望而却步的市场准入、国内规制等非关税壁垒的保护程度较高,对这些障碍的削减并不影响税收收入,因此,贸易转移的成本比货物贸易要低。由于承诺减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国内服务领域的竞争增强,国外服务提供商的增加也有助于规模经济的产生,从而使得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服务的价格下降,有利于高新技术服务部门知识溢出。Stephenson(2002)、Marchetti和Lim(2006)则分析了2000年之后签订的一些自由贸易安排以及在区域范围开放服务市场所做的努力。在服务贸易区域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浮现出来,即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到底是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多边自由化进程的一个有益补充,还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替代路径?Hoekman和Sauvé 认为这种比较没有太大意义,他们认为许多区域贸易协定的承诺水平并没有超越各国在GATS做出的承诺水平,而且在某些层面上这两个协定存在着结构上的巨大差异,在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是一般义务,而在GATS中没有如此规定;另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对服务部门自由化所采取的承诺方式不一致。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中较多采用否定列表的承诺方式(没有在列表中出现的部门则不受限制),而GATS采用的是肯定列表方式(只对出现在列表中的部门做出承诺)。虽然这两种方式都能导致同样的自由化结果,但是否定列表更为透明,迫使缔约方把一些不相容的措施和承诺的例外部门显示出来。

总的来说,Hoekman和Sauvé(1994)的研究认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除了欧盟之外的其他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自由化程度能够超越GATS谈判的承诺水平。Stephenson(2002)的研究却得到不一样的结论,近年来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为伙伴国的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市场开放度已远远超过GATS中的水平,多大程度的开放才算合理这一问题,只能寄期望于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研究也表明美洲自由贸易区在解决服务贸易争端时并不是很成功,欧盟内部的阻力也限制着欧盟服务贸易的全面自由化,这些挑战说明区域性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并不比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显得容易,可见,国际合作产生的价值是什么仍然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Roy、Marchetti和Lim(2006)同样认为,随着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蓬勃发展,从2000年开始,向WTO通报的包含服务内容的区域贸易协定的承诺水平已大大超出这些国家在GATS中所做的承诺;此外还发现美国所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对服务部门的覆盖范围最广,承诺水平也最深。Fink和Molinuevo(2007)对东亚地区新缔结的区域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进行了评估。(二)消除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研究

区域服务贸易合作主要是通过消除服务贸易壁垒达到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动,进而对一国产生静态和动态的经济效应,获得相关的收益。服务贸易壁垒不同于货物贸易的关税,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也较多,对服务贸易壁垒的量化也显得更为困难。Hoekman是最早对服务贸易壁垒进行测量的学者。Hoekman(1995)开创性地使用频率指标衡量各国在GATS中所做承诺的自由化开放程度。之后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其他的测度方法度量服务贸易壁垒,Hardin和Holmes(1997)根据FDI限制措施的限制程度进行权数赋值,对服务贸易商业存在的贸易壁垒进行测度。澳大利亚生产委员会工作小组成员在2001年开发了一个新的指标,他们在Hoekman(1995)的研究基础上,扩大了对服务贸易壁垒政策的信息收集,采用主观判断的、细化的赋值加权系统进行测度。

随着服务贸易壁垒指数的不断开发,学者们将重点转移到对服务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中,主要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

局部均衡主要是针对单个服务贸易部门的研究。Johnson等(2001)对航空服务自由化进行经济效应评估,该模型将澳大利亚、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作为一个开放俱乐部联盟进行考察,假设各个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不可替代,市场结构为寡头垄断,航空公司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服务价格和飞行密度,其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服务贸易自由化,消费者剩余增加,厂商利润减少,成员国的整体福利增加,而非成员国的整体福利减少。

服务贸易壁垒经济效应的一般均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CGE模型和FTAP模型,Brown、Deardorff和Stern(1996)采用CGE模型,利用Heokman开放的关税等值贸易壁垒指数纳入模型进行测度,在关税等值削减25%的情况下,被研究国家的整体福利都有所增加。Robinson、Wang和Martin(1999)采用CGE模型进行测度,发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导致的世界服务增加是货物贸易自由化的5倍,如果考虑进口带来的技术转移,福利增加还会更多。Dee和Hanslow(2000)采用FTAP模型,对1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测度,服务贸易壁垒同样采用关税等值形式,通过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模拟,各国的GDP和福利都在增加。(三)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框架评估的研究

Sauvé(2005)、Stephenson(2005)、Roy等(2006)评估和比较了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的服务贸易内容,Sáez(2005)、Marconini(2006)、Pereira Goncalves和Stephanou(2007)评析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自由化区域谈判中的经验。Nicoletti(2001)、Nicoletti和Scarpa(2003)设计了一个双边异质性政策指标,采用引力模型分析异质性政策对双边服务贸易和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政策的成本与服务贸易和投资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这一经验结果被用来估计欧盟2004年提出的服务指令的潜在影响,这些服务指令的实施将减少服务提供者进入市场的成本。Badinger和Breuss(2005)估计了奥地利加入欧盟后的竞争促进效应,他们采用了成本加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奥地利的加入减少了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服务和房地产服务的成本。Francois(2005)研究了土耳其运输服务业的监管制度的改革对欧盟的影响。Kox和Lejour(2006)分析了欧盟内部的异质性政策对服务企业在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和投资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2004年制定的服务指令使得欧盟内部的服务贸易额增长了30%~60%,直接投资增长了18%~36%。Dee(2006)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亚洲区域的扩张,评估了近年来所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的规制目标是否倾向于歧视性政策,若实施这一歧视性政策,从经济层面上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选择;同时,针对一些具体的服务部门,他认为区域贸易协定覆盖的服务内容是优惠的,他们并没有设置一些限制性政策使服务价格/成本(成本加价率)有所提高。三 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很多,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由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的经济效应和福利影响。很少有文献对中日韩三国具体服务贸易领域中贸易协定制度安排、合作领域、服务贸易效应等进行研究。从笔者可收集的文献来看,没有查到国外学者就该问题做出相关研究,而国内学者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三国服务贸易发展特征、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方面,如谭晶荣(2006)、查贵勇(2007)、刘晨阳(2011)利用TC指数、RCA指数、RTA指数、NRCA指数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整体和各个部门进行了对比。针对具体服务贸易部门的研究,马镇、曾凡银(2007)对中日韩三国运输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我国运输业与日韩存在巨大差距的结论;王继庆(2008)、岑彩云(2010)对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李伍荣、禹响平(2008)对中日韩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明显落后于日韩。此外,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问题,针对中日韩三国的产业内服务贸易研究的文献也随之应运而生,这其中主要是对中日两国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崔日明、陈付愉(2008)利用GL指数分析得出中日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运输业和通信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陈双喜、王磊(2008)的研究表明中日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发展模式,但其产业内贸易发展仍以垂直型为主,他们认为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规模经济是影响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王涛、姜伟(2010)对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日间服务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部门呈现出显著的产业间贸易特征。我们发现,很少有学者对中韩之间、日韩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鉴于本书的研究目的,笔者将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扩展到中韩、日韩,以全面了解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水平。

对中日韩三国参与服务贸易实践、制度安排及开放水平的研究以及由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鲜有学者涉及,这些也是本书的研究内容。第三节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方法一 本书的结构

本书主要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对各国参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制度、政策,服务业市场开放度比较,自由贸易区中服务贸易合作的贸易效应分析,以及中国在参与服务贸易合作时应采取的贸易政策,进一步开放领域的选择、开放程度进行了研究。文章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作为全书开篇,导论部分主要解释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及研究思路与框架,并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出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是相关理论回顾。第二章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静态、动态效应的相关理论,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为下一步研究中日韩区域服务贸易合作搭建了一个理论框架。

第三章主要从中日韩服务贸易整体情况和发展特点、中日韩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各国服务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三国服务贸易的合作基础,以此了解各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供给和需求状况,可为服务贸易合作政策选择提供现实性参考。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参与区域服务贸易的实践,探讨其合作的动因,对各国签订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内容、政策、制度进行比较,通过差异性的比较反映各自可接受的合作领域及承诺减让水平的程度和市场开放程度,可为完善三国间服务贸易合作设计一个良好的制度形式。

第五章主要对中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服务贸易合作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并对RTA的建立对三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影响进行了估计。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开放战略以及中国参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时在制度安排、开放程度、开放领域上的战略选择。二 研究方法(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书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理论研究框架。根据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成员国产生的福利效应,对成员国经济增长推动机理进行分析,考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服务贸易合作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这就要求用数理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用计量方法对福利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二)指标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

为了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和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需要构建竞争力指标、开放性指标比较分析三国的服务业优势部门与劣势部门。对各国已签订的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覆盖范围、开发程度、原则的比较分析可为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协议。(三)理论分析和政策分析相结合

本书的第二章对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进行了梳理,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制度性安排、参与区域贸易合作的经济效应做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最后,本书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对中国参与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的具体措施做了可行性分析,同时对我国参与区域性贸易合作的战略提供了政策性建议。第四节创新点与不足点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三国在区域范围内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的共识,随着服务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的日益加强,将服务贸易合作纳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虽然国内外学者就GATS多边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对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特别是对国内学者来说,对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研究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书主要对中日韩三国区域服务贸易合作的合作基础、制度安排、贸易效应等进行研究。一 创新点(一)创新点之一

本书主要致力于对中日韩三国开展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的现实基础的研究。在方法上采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相结合的办法,从服务贸易结构、竞争力优势、产业内贸易水平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完善了对中日韩整体和具体服务贸易部门的分析框架,找出合作与竞争的领域。研究发现,中日韩三国在运输、旅游、金融服务领域存在互补性,会产生较强的合作愿望,在建筑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竞争。在其他部门,中国可利用自身优势在通信、计算机与信息领域为日本和韩国提供更多的服务;日本可以依靠其知识产权优势在中国和韩国的市场继续扩展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服务;韩国则可以凭借其在个人文化娱乐方面的相对优势要求中国和日本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二)创新点之二

本书为完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进行服务贸易合作的制度安排搭建了分析框架。中日韩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将代表发展中的大国与日韩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合作与竞争。因此,需建立一个既符合各国利益又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为此,笔者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参照物——“中、日、韩各自与东盟签订的服务贸易协定”,对三个协定制度安排的原则、内容条款、承诺水平的比较分析为三国今后设定中日韩服务贸易协定框架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开放水平提供了参照模式。(三)创新点之三

国内少有学者对区域服务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得出了RTA作为虚拟变量会给区域内成员国服务贸易带来贸易创造效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中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对三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中日韩服务贸易自由化协定会使中国与日本、韩国与日本的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增加,中国与韩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潜力降低。二 不足点

服务贸易的国际统计年限短、数据不完备,给时间序列的实证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书只能采用截面数据对贸易效应进行分析。由于数据缺陷,笔者没有研究服务贸易合作对一国经济增长和投资的效应。这也是笔者后续研究中关注的方向,期望通过统计数据的不断完善,更深入地探索这些领域的问题。注解:[1] 张彬等:《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2] 王绍媛:《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与规则》,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章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理论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Viner在其著作《关税同盟问题》中,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关税同盟对贸易流动的影响,认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就是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作为研究国际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核心内容,拉开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序幕。

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主要分为国际经济一体化静态效应理论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理论。其中,静态效应理论主要以Viner的关税同盟理论为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逐渐扩展到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和货币与财政一体化等方面的问题。动态效应理论则从规模经济、投资效应、竞争效应和增长效应等多方面考察国际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长期福利效应的情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