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部针灸治疗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12:11:43

点击下载

作者:马辉、袁敏哲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脐部针灸治疗手册

脐部针灸治疗手册试读:

脐部针灸治疗手册QIBU ZHENJIU ZHILIAO SHOUCE主 审 关雪峰        主 编 马 辉 袁敏哲    副主编 王 丹 费秋红 王晓彤编 委 王晓红 陈海铭 费晓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脐部针灸治疗手册/马辉,袁敏哲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5(2018.9重印)

ISBN 978-7-5132-2449-9

Ⅰ.①脐… Ⅱ.①马… ②袁… Ⅲ.①脐-针灸疗法-手册 Ⅳ.①R246.2-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61910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廊坊市晶艺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5 字数78千字2015年5月第1版 2018年9月第3次印刷书号 ISBN 978-7-5132-2449-9*定价 28.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010 64405510)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微信服务号 zgzyycbs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淘宝天猫网址 http://zgzyycbs.tmall.com前 言

脐部针灸是以中医学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现代全息学说等理论为基础,经临床实践研究,探索出的以脐周为穴,采用针刺,并辅以艾灸、贴敷等治疗各科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在临床各科应用中均有效验,因此特将编者多年经验,整理编辑成《脐部针灸治疗手册》,与各位同仁分享。

神阙穴历来一直视为禁针穴,但在此处用药却疗效显著,这点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脐是胎儿在母体内生存及摄取营养的重要通道,脐周血管密集,神经末梢尤为丰富,通过刺激脐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同时因脐位于腹部中央,与多条经脉都有联系,而神阙穴又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任脉为阴脉之海,刺激脐部可对脏腑经气进行调节。据此,我们以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为治疗原则,将神阙穴外围1寸内定为取穴区域,采用针刺法,同时配合其他腧穴,治疗临床各科疾病。这种配穴方法临床治疗效果非常神奇,例如曾治疗1例面神经痉挛患者,首先采用普通面部取穴,用针刺法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有时病情还会加重,后来通过脐部取穴法,针刺木区巽位、金区乾位后,一次就显效。

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了在脐部进行针灸的神奇效果,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将多年的点滴经验进行整理,传播给更多的基层医生。《脐部针灸治疗手册》介绍了内、外、妇、儿、五官各科50余种常见疾病,如何根据病情在脐部进行选穴和针刺治疗,并配有相应的病例。在治疗后附有脐部贴敷疗法的介绍,以方便患者在家里做辅助治疗。

医家刘完素说:“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无疾为善。”我们以济世利民为出发点,将点滴经验,细心整理,潜心编写,不敢藏私。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齐永老师“脐针疗法”的一些资料和经验,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术水平有限,时间较仓促,如有错漏之处,请同行和读者多加指正,以便再版时进行修正。编者2015年2月上篇 概 述脐疗发展简史

脐疗属于中医外治法。中医外治有很悠久的历史,脐疗的历史亦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

脐位于任脉,穴为神阙。脐的位置为一身之中,与脏腑、经络均有联系。《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脐疗的理论,阐述了脐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的相关学说。《素问·气穴论》中明确记载有“脐一穴”。《灵枢·营气》曰:“……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灵枢·经筋》:“手少阴之筋……下系于脐。”《灵枢·肠胃》:“小肠后附脊,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于脐上。”《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夹脐。”《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灵枢·经别》曰:“足太阳之正……属于膀胱,散之肾……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这些都说明了脐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并为后世敷脐疗法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代医家张仲景《金匮要略·杂疗方》中有关于熨脐方法治疗疾病的记述。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霍乱诸急方》中有“以盐纳脐灸二七壮”的记述。并有“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可治卒得霍乱腹痛”,此一时期可以称为脐疗的萌芽时期。

唐代《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中已有较多敷脐疗法的记载。《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专列有脐疗一节,如《千金要方》:“治虚寒腹痛、上吐、下泻,以吴茱萸纳脐,帛布封之。”《千金翼方》:“治霍乱吐泻,筋脉挛急……此病朝发夕死,以急救暖脐散填脐。”此时可以说,脐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到了宋元时期,脐疗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常用于急症治疗,如《太平圣惠方》治卒中,“附子研末置脐上,再灸之,可活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中暑,“蘸热汤敷脐上”。《圣济总录》中还记载有“腹中寒冷,泄泻久不愈,暖脐膏贴脐,则病已”“治膀胱积滞,风毒气胀,小便不通,取葱津一蛤蜊壳许,入腻粉调如液,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南阳活人书》用“葱白烘热敷脐”治阴毒腹痛、厥逆唇青挛缩、六脉欲绝者。

明清时期,脐疗的治疗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其中敷脐疗法被用于治疗很多疑难杂症或奇症。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有“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麝香)贴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以治疗自汗、盗汗;用黑牵牛为末,水调敷脐上治疗小儿夜啼”等。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用麝香、樟脑、莴苣子及叶捣为膏敷脐治疗缩阳证。《类经图翼》用甘遂、黑白丑研末热敷脐上治湿气肿胀。《医宗必读》提出用独活、栀子、青盐捣末填脐并固封治疗小便不通。

清代医家赵学敏在《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两书中均有脐疗验方,如“治水肿病,小便不通,以甘遂末涂脐上,甘草梢煎汤液服之”。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熨水自行。”可见,药物敷脐法不仅流行于民间,而且也已经被官方医生——宫廷太医采用了。

晚清,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是一本论外治法的专著,书中记载贴脐、填脐、纳脐、涂脐、敷脐、掺脐、灸脐等法的验方达300种之多,治疗病种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书中写到:“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对上下焦之病,也可应用敷脐而上下相应。”其认为敷脐法可治“风寒、霍乱、痢疾、疟疾、黄疸、食积、呕吐等……此法无论何病,无论何方,皆可照用”。其对贴脐疗法的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辨证施治,都从理论上做了系统的阐述,使脐疗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同时他还指出“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者何?明阴阳,识脏腑也。”其对脐疗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脐疗越来越受到现代医家的重视,无论是在临床应用还是在理论研究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现在,脐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脐部的生理特点

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是一切血管、神经的发端。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脐部是给胎儿供血、供氧,以及营养成分输送的通路。《医学原始》说:“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形成之根柢也。”“脐者,肾间动气也,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内走脏腑经络,使百脉和畅,毛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从此可以看出,脐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脐部的血管非常丰富。婴儿出生后脐的血液循环虽然绝断了,但由于经络的联系,脐与脏腑可以沟通联络,故有“上至泥丸,下到涌泉”的效力。中医认为“脐是先天之本源,又为后天之根蒂”,也是经络系统的一个重要穴位。经临床研究证明:“血管分布的特殊性,有利于经络作用的发挥,脐针疗法是有其独特价值的。”

脐处于身体正中位置,与任、督、带脉相连接,又与冲脉相交会,任、督、冲脉合称为“一源三歧”,神阙是任脉的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灵枢·经脉》篇中就有“足阳明下挟脐”“足太阳筋结于脐”“手太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筋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等记载。可见,脐是与诸经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也是关系很多病症的重要穴位,故脐可治疗多种疾病。脐部针刺的作用

从对脐的生理与经络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脐为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沧海。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总司人体诸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亦为经脉之海,所以脐与百脉相通。更因为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联系周身经络,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上有重要作用。在脐部通过五行生克规律进行针刺来治疗疾病,主要作用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一、经络传导作用

经络是人体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可沟通表里上下,外与皮肤、肌腠、四肢百骸相连,内与五脏六腑相接。在脐部根据五行选择相对应脏腑区域进行针灸,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经络传导,使针灸刺激充分发挥功效,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使机体失调的状态趋于平衡,达到疾病消除的目的。二、神经调节作用

临床研究表明,穴位及经络都与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节有密切关系,通过针灸对脐周的刺激,可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调整植物神经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三、脐周局部针刺的作用

脐距五脏六腑距离较近,通过刺激脐周,可以激发经脉之气,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功能,疏通经络,促进五脏功能的发挥。五行学说一、五行

古代人类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称做“五行”,并且认为自然界中,一切东西都不能离开这五种物质元素。《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水之性湿润而下流;火之性炎烈而上升;木性本柔,能曲、能直;金性虽坚,能从火化而变革;土性生化,为稼穑所从出。照此演绎而来,一切事物,凡具润下之性的皆为水,凡具炎上之性的皆为火,凡具曲直之性的皆为木,凡具从革之性的皆为金,凡具稼穑之性的皆为土。根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可以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古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等与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归类方法一般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

1.取象比类法

肝:主调畅气机、主生主动,与木性相似,故属木。

心:主血脉,血色赤,行气血温养周身,与火性相似,故属火。

脾: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营养全身,与土性相似,故属土。

肺:肺气以肃降为主,与金性相似,故属金。

肾:主水液代谢,主藏精,与水性相似,故属水。

2.推演络绎法

肝属木:肝胆相表里,在体合筋,开窍于目——肝、筋、目属木。

心属火:心与小肠相表里,主脉,开窍于舌——小肠、脉、舌属火。

脾属土:脾胃相表里,主肌肉,开窍于舌——胃、肌肉、唇、口属土。

肺属金:肺与大肠相表里,主皮毛,开窍于鼻——大肠、皮毛、鼻属金。

肾属水:肾与膀胱相表里,主骨,开窍于耳及二阴——膀胱、骨、耳二阴于水。表1 五行类表二、五行运动的规律《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意思即是说:宇宙的运动,是按着五行生克、阴阳对待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万物因之而有规律,生命因之而有变化,生杀因之而有往复,以至生生化化无穷无尽(神明之府)。世界上任何事物,不论天上地下的,都是按照五行的法则运动变化着的。五行生克图

1.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五行之间存在着动态有序的递相资生和制约的关系。(1)五行相生:即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促进和促长的关系。中医认为脏腑是按照肝、胆(木)——心、小肠(火)——脾、胃(土)——肺、大肠(金)——肾、膀胱(水)——肝、胆(木)的顺序相生。其中“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说明事物之间正常的资生关系。(2)五行相克:即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的关系。中医认为脏腑是按照肝、胆(木)——脾、胃(土)——肾、膀胱(水)——心、小肠(火)——肺、大肠(金)的顺序相克。其中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

中医学认为:事物内部结构的五个方面之间的相胜相生关系,造成了事物正常情况下的循环性运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五行结构中每一行都与其他四行发生一定联系。从相生看,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从相胜看,又有“我胜”和“胜我”两种关系。这就表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都必然会影响其他所有部分的状态,而且同时受五行整体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任何一部分的状态都反映着所有其他部分和系统整体的情况。

2.五行的制化与胜复 是指五行之中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联系,以及有胜又有复的调节机制。(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相生与相克关系的结合,即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和稳定。制化即“制则生化”,是生克关系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事物有序变化与发展;维持事物间动态平衡协调。以火为例,在正常情况下,火受到水的制约,但火能生土,而土有胜水的作用。火虽然没有直接作用于水,火通过生土间接对水发生制约性反作用,以使水对火的克制不致过分而造成火的偏衰。火受木的资助,因火通过生土,加强了土对水的克制,削弱了水对木的滋生,从而使木对火的促进不会过分,保证火不发生偏亢。其他四行,可依此类推。可见,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受着整体调节,而其本身的变化也影响着整体。(2)五行胜复:五行中某一行过于亢盛,或相对偏盛,会引起其所不胜行(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系统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这种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称为五行胜复。凡由太过、不及所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就是说,这种“胜气”必然要招致一种相反的力量,将其压抑下去,称之为“复气”。例如:火气太过而制金,便为“乘所胜”;并反过来侮其克之的水,这叫“侮所不胜”。若火气不及,则水会来乘火,金也要反过来侮火,受火所生的土也要发生病变。可见当五行中某一行出现太过或不及时,不仅这一行与其他任何一行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加剧,而且该行与其他四行的关系在总体上也出现了不平衡。通过五行胜复的调节,五行结构才能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下,继续维持整体的相对平衡。

3.五行的相乘与相侮 是五行关系的异常变化。(1)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行”的过度克制和制约。五行相乘实为五行之间过度的“相克”,故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行”的反向制约,又称“反克”,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3)相乘与相侮的关系:皆是相克的异常表现,形成原因都是一行太过或一行不及。相乘是相克太过,与相克次序同;相侮是反向克制,与相克次序相反。乘侮可同时发生。

4.五行母子相及 是五行之间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1)母病及子: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两行母子皆异常。同相生序。一般规律是:①母行虚弱,累及其子行也不足,导致母子两行皆虚,即所谓“母能令子虚”。如水虚不能生木,引起木行也不足,结果水竭木枯,母子俱衰。②母行过亢,引起其子行亦盛,导致母子两行皆亢。如木行过亢,可引起火行过旺,导致木火俱盛。(2)子病及母:子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至子母两行皆异常的变化。同相反生序。一般规律是:①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也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即所谓“子能令母实”,可称为“子病犯母”。②子行亢盛,劫夺母行,导致母行虚衰,可称为“子盗母气”。③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也可称为“子盗母气”。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说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见表2。表2 五行与五脏的联系·续表·

1.将人体五脏分属于五行,并根据五行特征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2.将人体病理情况下的改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1)相生传变:母病及子——疾病由母脏传到子脏;子病及母——疾病由子脏传到母脏。如肾水生肝木,肾为母、肝为子,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就会出现肝阳上亢,称为“水不涵木”,为子病及母。肝木生心火,如果心血不足可使肝血也不足,出现心肝血虚,为子病及母。(2)相乘传变:一脏太过则乘“我克”之脏,如肝气犯脾;一脏不及被“克我”之脏所乘,如脾虚乘肝。(3)相克传变:一脏太过则侮“克我”之脏,如肝火犯脾;一脏不及则被“我克”之脏反侮,如脾虚水泛。

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与自然界的五色、五音、五味等都做了相应联系,构成了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通过观察分析由望、闻、问、切四诊搜集的外在表现,依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和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可确定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如病人面呈青色、口中泛味、脉见弦象则为肝病;脾虚的病人,面呈青色,是土虚木乘;肝病面黄,为木虚土壅。脐周五行八卦图

根据脐周经络的分布将五脏定位分区如下,脐外1寸为所针穴。

红色代表火区,即离位。青色代表木区,即上震位、下巽位。黑色代表水区,即左艮位、右坎位。白色代表金区,上乾位、下兑位。黄色代表土区,即坤位。脐部针刺的方位选取

在脐部进行针刺治疗是定位治疗,进针一般是以脐为中心,放射性地斜刺和横刺,因此进针方向和留针位置十分重要。进针方向和留针位置并非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病人的阴阳盛衰和疾病决定方位补泻的。通常来说针往下垂直扎,平补平泻;若针尖往上斜为着重治心脏或眼睛的病证;针尖向下斜着重治肾与膀胱;针尖向右斜着重治肺的病证。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首先要分清疾病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再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1.我生之法 是利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则,采用“我生”来减弱病势的一种方法。临床多用于实证,其作用为泻。中医说“生我者母,我生者子”“生我则我强,我生则我泻”。意思就是采用“我生”之法,“我”就虚了、泻了、弱了。如肺实热证引起的咳喘可针刺坎位,因为肺属金,坎属水,金生水,金为水之母,水为金之子,针刺坎水,使该区活跃起来,以减弱其母兑金的病势。同样,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要求首先知道八卦方位,其次知道方位的五行所属,再根据所属生克关系,选择具体的进针方位。

2.克我之法 就是用克法制邪,临床作用为泻。肺实热咳喘者也可采用离区进针来克制肺邪,离为火,火克金,以离火克兑金,在治肺金之病时,可以先强心火来克制肺金,克我则我弱。

3.生我之法 此法为补,用于虚证。病久、体虚等导致该病的脏腑虚弱,采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虚者补之。如肺虚久咳病人不仅可针刺脐(土居中),也可取艮位、坤位,这两个位也属土,培土生金,都可起到补母壮子的作用,也叫补脾胃之气以壮肺气。下篇 各科疾病治疗感 冒

感冒是因感受外邪,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由于外感风寒之邪,或非时之气,或脱衣露宿所致,此病四时皆有,但以春、夏、秋三季为多。

感冒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可累及肝、脾。病机关键为肺卫失宣。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开窍于鼻,外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致表卫调节失司,卫阳受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

头痛鼻塞,恶风发热,咳嗽喷嚏,脉浮濡有汗者,为伤于风邪;如头痛,发热恶寒,骨节烦痛,脉浮无汗者,为伤于寒邪。【治疗】取金区兑位、火区离位向上针刺,留针20~30分钟。配穴:曲池、合谷。鼻塞甚配迎香;头痛甚配百会、太阳、丝竹空透率谷;干咳配外关;喉痛配液门、鱼际。

中药贴敷法:薄荷10克,荆芥5克,柳叶5克,与姜、葱一起捣成泥状,贴敷神阙穴,3日1次。【病例】

殷某,女,26岁,教师。头晕头痛,流清涕,发热,体温为38℃。口渴,咽干,大便不正常,身体虚弱。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取金区兑位、火区离位向上针刺,留针30分钟。配穴:曲池、合谷、迎香、百会、太阳、丝竹空透率谷。针两次后痊愈。咳 嗽

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此症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的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咳嗽的病位,主脏在肺。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所生的病邪,皆侵及于肺而致咳嗽,故《景岳全书·咳嗽》说:“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外感咳嗽病变性质属实,为外邪犯肺,因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其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病变过程中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他脏及肺者,多因邪实导致正虚,肺脏自病者,多因虚致实。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外感引起的咳嗽、咳痰大多伴有发热、头痛、恶寒等,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内伤所致咳嗽,一般无外感症状,起病慢,病程长,常伴有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治疗】

1.咳嗽有痰 取金区乾位,向上刺,留针20~30分钟。配穴:丰隆、肺俞。或隔附子饼灸神阙穴。

2.久患咳嗽,夜不能卧 取金区乾位、土区坤位,向上刺,留针20~30分钟。配穴:肺俞、定喘。或隔附子饼灸神阙穴。

中药贴敷法:厚朴10克,白前5克,栀子5克,桃仁10克,甘草5克,共研细末,用温水调成糊状,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病例】

李某,女,42岁。因反复咳嗽半年,伴发热月余,后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取金区乾位、土区坤位向上刺,留针30分钟。配穴:肺俞、定喘。并在睡前隔附子饼灸神阙穴。两周后基本痊愈。按:《医学三字经·咳嗽》云:“《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景岳全书·咳嗽》:“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失 眠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的主要症状是对白天活动表现的影响,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中医称“不寐”。

本症多由于思虑太过,心肾不交,血虚无以养心,或有烦厌,或多妄念,也有因肝火旺而上炎,或湿痰壅于脾胃而起的。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脑髓失养,心神不宁。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的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及由于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胃失和降而导致心神不安。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寒、阴虚火旺,引起心神失养所致;失眠实证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夜不能寐,心肾不交者,脉多细数,常有头晕、遗精等症;肝胆火旺者,多兼见面赤脉弦,性躁易怒,头痛胁胀;脾胃不和,多兼见胸闷腹满,以致食不知味,眠不安枕,脉象滑数,大便不畅。【治疗】

1.思虑过度,心肾不交 采用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以滋肾水,用于心火偏盛、肾水不足的心肾不交证。先针刺水区坎位,针刺1寸深,再刺火区离位,针刺1.2寸深,以水火交融,阴阳平衡为主,留针20~30分钟。配穴:神门、太溪、中脘。水克火,肾水不行,则心火过亢,可以灸脐中为辅,达到调理脏腑之功效;也可以隔盐灸火区离位和水区坎位。

2.肝胆火旺 清利肝胆法,既治肝又治胆,以清泻肝胆之火。选木区震位斜向下针刺0.8寸,留针20~30分钟,或用木通、天麻、栀子等份,共研粉末,用酒制成饼,隔灸神阙穴5~7壮。

3.脾胃不和 取木区震位、巽位,土区坤位,针刺1寸深,留针20~30分钟。配穴:天枢、足三里、内庭。辅以附子或大黄、厚朴粉末,用温水调成饼,隔灸神阙穴,5~7壮。

如在临睡两小时前施术,疗效更好,用留针法,慢性病人或病程较久者可施用灸法。

中药贴敷法:琥珀10克,朱砂8克,柏子仁10克,木香8克,共研细末,用酒和成糊状,贴敷在神阙穴上,两天换1次。【病例】

1.王某,女,39岁。经常头痛,头昏、头胀,失眠已两年,伴有烦躁,多愁善感,情绪低落,浑身乏力,腰膝酸软,不思饮食等症状。中医诊断:肝胆火旺。

治疗:选木区震位斜向下针刺0.8寸,留针20分钟。配穴:左行间、右神门。针刺15次,失眠已好,精神、情绪有明显改善。治疗同时,嘱患者以木通、天麻、栀子等份,研成粉末用酒制成饼,隔灸神阙穴7壮。

2.于某,男,39岁,工人。入睡艰难,已有1年余,症情忽作忽止,近来尤甚,头晕、耳鸣、口干、心烦、遗精、腰酸,舌质红而少苔,脉弦细数。此为肾水亏虚,心阳独亢,唯施壮水制火,交通心肾之法。

治疗:先针刺水区坎位,针刺1寸深,再刺火区离位,针刺1.2寸深,留针20分钟。配穴:心俞、肾俞、神门、三阴交。睡前以隔盐灸火区离位和水区坎位。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

3.狄某,男,45岁,销售员。因胃痛反复发作而致失眠。胃痛反复发作,曾解黑便1次,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近日来,由于饮酒胃脘疼痛频作,痛时喜按,口不渴,不呕,畏寒,面色萎黄,身体消瘦,精神疲倦,不思饮食,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滑数。

治疗:取木区震位、巽位,土区坤位,针刺1寸深,留针30分钟。配穴:天枢两侧、左足三里、右内庭穴。治疗1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20天后基本痊愈。胃脘痛

胃脘部疼痛多由忿怒郁结,恣食生冷,嗜酒,暴食停滞及虫积胃寒等引起。本病病因,初则多因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多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损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皆可形成虚实并见证,如胃热兼有阴虚,脾胃阳虚兼见内寒,以及兼夹瘀、食、气滞、痰饮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胃脘剧痛,甚至呕恶、指冷,发作时间长短不等,亦有阵发性或持续剧痛不已,脉沉细或弦细,如以手按压,痛缓者为虚,不可近手者为实。【治疗】针土区坤位,同时配以隔姜灸神阙穴3~5壮,必须留针10~12分钟,以痛定为度。可以按疼痛部位配穴:痛在上脘部取上脘,在中脘部取中脘,痛在下脘部取建里。另外还可以选配内庭、足三里、梁丘。

注意如进针后痛减即拔针,逾时痛会复发。如因有虫者,当再服驱虫剂。胃痛如有吐血者,取腕部腧穴,不可深刺,以多取四肢穴位或用灸法为宜。

另可配合中药贴敷法:丁香10克,黄芪5克,肉桂5克,干姜5克,元胡8克,大黄5克,研末调糊外敷神阙穴,治疗因胃、十二指肠急慢性炎症痉挛、溃疡等原因所致胃脘痛,每日1次。【病例】

杨某,男,21岁,军官。因胃痛2个月求诊。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症见精神萎靡,胃痛,食后加重,胃部有滞胀感和针刺感,手脚冷,喜食温饮食物,大便偏软,睡眠尚可,舌淡胖边偏红,苔薄白稍腻,脉软无力。辨证:寒凝胃痛。

治法:针刺土区坤位1.2寸深,留针20分钟,同时隔姜灸神阙穴5壮。配穴:下脘、建里、内庭、足三里、梁丘,留针10分钟。嘱患者睡前再隔姜灸神阙穴3壮。两天后痊愈。脘腹胀满

脘腹胀满多因脾胃素虚,感受寒邪,或内伤饮食,以致胃气壅滞,浊邪内阻,升降失调。症见心腹胀满,脘闷不思饮食。感受寒邪者,兼见食后胀甚,喜热喜按,嗳腐吞酸等症状。【治疗】

1.腹中膨胀 取金区乾位,直刺0.8寸,留针20~30分钟。配穴:膻中。

2.单腹胀 取土区坤位,向下斜刺1寸;木区震位,向上斜刺1寸。留针20~30分钟。配穴:左内关、右足三里。

3.心腹胀 取火区离位直刺0.8寸;木区震位向下斜刺1寸;金区兑位向上斜刺1寸。留针20~30分钟。配穴:中脘、膻中、阴陵泉。

中药贴敷法:厚朴10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木香10克,香附10克,共研细末,用酒调成糊状,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病例】

宋某,男,53岁。发现上腹部肿块伴胀满不适半月余,饭后或生气后加重。

治疗:取火区离位、木区震位和金区兑位针刺,留针20分钟。配穴:中脘、膻中、阴陵泉。2天后腹部胀满感减轻,10天后病情已基本痊愈。呕 吐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如因胃痛、伤食及肝气旺所致的呕吐,大都属于急性实证;如为胃寒停饮,或慢性消化不良所致,一般属于慢性虚证。发病病机不外乎邪干胃腑与脾胃虚弱两方面。其病位在胃,胃气受损,失于和降,气逆于上是发病关键。病理表现不外虚实两类,实证因食滞积热,肝气犯胃等,虚证多为脾胃虚寒。

实证呕吐多见喜冷恶热,胸脘痞闷,嗳腐吞酸,烦渴,小便赤涩,脉洪而数,大多急性发作;虚证呕吐多见四肢清冷,口不渴,食入不化,时吐清水痰涎,脉多迟缓无力,发作较为缓慢。【治疗】呕吐虽分虚实,但治疗先分缓急。

1.急性呕吐 取土区坤位,先隔姜灸5壮,再进针捏转2~3分钟,可留针20分钟。配穴:上脘。

2.慢性呕吐 取土区坤位,隔姜灸5~7壮。配穴:膻中、中脘、合谷。呃 逆

由于气逆上冲,出于口而作声,声短而频,呃逆连声,故名为呃逆。其病因有寒有热,有肝胃气逆者。预后一般无妨,惟久病而见呃逆,则属危候,勿可轻视。【治疗】取土区坤位,隔姜灸,灸后向下针刺0.8寸,留针20分钟。配穴:三阴交、中脘。

中药贴敷法:生姜1块扎碎,厚朴5克,大黄5克,共研成粉末,粉末用白蜜调成糊状,贴敷神阙穴,两日1换,连用半个月。【病例】

南某,男,64岁,退休干部。上腹部饱胀不适,伴恶心呕吐1周。查体:腹平软,左上侧腹部稍膨,肠蠕动波微,满腹无压痛、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胃振水音阳性,X线腹部立位平片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腹腔内肠管无扩张,无液气平面。辅助B超检查提示:胃内大量内容物。

治疗:取土区坤位,隔姜灸5壮后,再进针捏转2~3分钟,并留针20分钟。配穴:上脘、阴交、中脘、内庭、内关。当次即见效,5天后痊愈。腹 痛

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

本症起因较复杂,多数为气郁、受寒、食积与虫积等,间亦有因冒暑以致气血阻滞而发者。其他如素有积聚等,都能引起腹痛。形成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脏腑气机不利,经脉气血阻滞,脏腑经络失养,不通则痛。【治疗】取土区周围四周刺0.8~1寸深,留针20~30分钟。可用附子10克,木香8克,莪术8克,共研细末,用酒调成糊状后,隔灸神阙穴5~7壮,每日1次。配穴: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

实而热者宜针,虚而寒者宜灸,配穴法可根据痛的部位,局部取一二穴,再配合与发病部位有关系的四肢腧穴,如腹部痛配三阴交,少腹痛配阴陵泉,也可以选用胃俞。腹部刺法用捻转法,不可使用提插法,以防刺伤脏器。四肢可采取较强泻法。

中药贴敷法:良姜8克,槟榔4克,巴豆5克,用酒调成糊状,贴敷神阙穴,每日1次。【病例】

赵某,男性,45岁,司机。20天前饮酒后出现剑突下疼痛,1小时后转移至脐周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进食后腹痛加重。腹痛与排便、体位无关;无排气、体温最高37.5℃。门诊查体:心肺(-),腹软,下腹压痛、反跳痛,9以右下腹为著,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10.7×10/L,N71.8%。诊断为腹痛。

治疗:土区周围四周刺1寸深,留针30分钟。配穴: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针后即见效。泄 泻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

泄泻多因内伤于饮食,或外感邪气,以致胃肠不和,尤其夏秋之间,湿热盛行,脾胃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成为泄泻。还有脾肾阳虚而泄泻的慢性疾患。

寒泻多见肠鸣腹痛,大便溏泻,完谷不化,或如鸭溏,溲清不渴,脉沉迟,多因为脾虚感寒。热泻多见泻下黄白如糜,气秽,肛门灼热,口渴烦躁,小便短赤,舌苔发黄,脉弦数,常有发热表现,多由于感受暑热。五更泻多在五更天将明时,肠鸣脐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多由于肾阳衰微,不能蒸化水谷,故又名晨泻。【治疗】

1.寒泻 取土区坤位神阙穴隔姜灸3~5壮。配穴:天枢、足三里。

2.热泻 木区震位,向上斜刺1寸,留针20~30分钟,再辅以隔盐灸神阙穴3壮。配穴:行间、曲池。

3.五更泻 水区坎位、艮位和木区震位,向上针刺0.5寸,留针20~30分钟。配穴:肾俞、太溪、足三里、血海。

中药贴敷法:补骨脂10克,五倍子10克,研末,用姜汁和成糊状,贴敷在神阙穴上,每日1次。【病例】

黎某,女,34岁,工人。患者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常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肠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诊断:泄泻。

治疗:取木区震位向上斜刺1寸,留针20分钟,再在神阙穴隔盐灸3壮。配穴:行间、曲池。治疗1次后症状缓解。便 秘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病。对不同的病人来说,便秘有不同的含义。常见症状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2~3天或更长时间1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便秘或独见,或并发于他病。推求其成因,有虚、实、风、冷、气、热之别,虚者是下焦阳虚或阴虚,如系阳虚,则阴凝于下,无力运行。阴虚则津液湿润,肠内干槁;实者,胃实而秘;风者,其人素有风疾,风胜则干;冷者,阴凝固结,气机闭塞;气者,气滞不行;热着,热搏津液。凡此种种,皆能促使便秘。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时甚为困难,有三五日或六七日大便1次者。虚冷者,其人少气,小便清白,大便时而难出;实热者,善饮食,小便赤;风冷者,喘咳气逆,形寒肢冷,大便难而胸腹痞满;气滞者,其人多噫,心腹痞闷,胁肋胀。【治疗】木区震位、土区坤位温针灸为主。

实热者木区震位加支沟;虚冷者木区震位、土区坤位加三阴交;气滞者土区坤位加膻中、气海;风病者木区巽位。

中药贴敷法:大黄10克,厚朴10克,芒硝8克,共研成细末,用水调成糊状,贴敷在神阙上,隔日1次。【病例】

李某,女,17岁,学生。便秘,连续4天大便不出。服泻药后腹泻,泻后又便秘。由于学习压力大,患者精神紧张,加上饮食过精过细,症状持续了3个多月。患者正处于青春期,这给她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

治疗:取穴以木区震位、土区坤位温针灸为主,留针20分钟,加支沟、行间、中脘。次日即见效,15日后痊愈。胁 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

胁痛的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胁肋疼痛,有一侧,有两侧,而以一侧者为多。实证痛势剧烈,若肝实火胜则两胁下痛,脉弦、口苦;虚证如由肝肾阴亏,或情志抑郁,或失血后所致者,则脉常柔弱,或咽喉干燥,发时痛常隐隐或乍痛乍止。【治疗】取木区震位和土区坤位,向脐部斜刺1寸,但勿刺入脐中,留针15~20分钟。配穴:支沟、行间、中脘、天枢。或用川军5克,厚朴5克,栀子2克,用鸡蛋清调成饼状灸神阙穴7壮。

实证:以循经取穴为主,四肢用泻法,局部配一二穴。

虚证:用补法,以局部取穴为主,轻刺或灸疗,配以循经取穴结合治疗。

中药贴敷法:元胡10克,沙参8克,枸杞子5克,研成粉末,用红花油调成糊状,贴神阙穴,每日1次。【病例】

孙某,女,31岁,演员。肋间疼痛1个多月。肋间疼痛较甚,口苦咽干,胸部胀满,头晕眼花,肢体乏力,夜间多梦,因生气而诱发,两胁下痛,脉弦口苦。

治疗:取木区震位和土区坤位向脐部刺,留针15分钟。配穴:支沟、行间、中脘、天枢。针5天后痊愈。鼓 胀

鼓胀是指腹部膨胀如鼓状,以手按之则空而不坚的病患。导致鼓胀的因素,有因于水,因于气及实胀、虚胀等不同。兹分述如下:

1.单腹胀 由于脾肠不振,正气虚而不能运化,浊气因之滞塞于中焦所致。

2.水鼓 由于脾不运输,肾不分利,浊水去少积多,溢于皮肤,散于胸腹而成水鼓,或由于水肿迁延不愈,转变而成。

3.气鼓 七情郁结不畅,气道壅塞不通,中焦阻滞,升降失常而成气鼓。

4.实胀 暴饮暴食,起居不时,湿浊滞于中焦,以致成胀。

5.虚胀 饥饱劳役,伤及脾胃,或病后饮食不慎,致成虚胀。

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单腹胀多见腹胀如鼓,青筋暴露,面及四肢痛削,二便不利,肤黄晦暗,食少,口干,脉弦,苔腻舌红。水鼓多见腹大肢肿,皮色光亮,肤冷按之陷而不起,胸部阻闷气急,大便不畅,小溲有时全无,苔白,脉多沉细,重者不能平卧。气鼓腹虽大,色不变,按之陷即起,气结而闷,时轻时重,脉沉。实胀则腹胀坚硬拒按,便闭,行动呆滞,气急,苔厚腻,脉多沉滑。虚胀则腹胀而不坚,按之濡,食不消,便溏,小溲清利,脉细。【治疗】

1.单腹胀 先于腹部青筋上刺血,再在土区坤位、木区震位直刺1寸深,留针20~30分钟。配穴:膻中、中脘。或用芒硝5克,滑石3克,扁豆3克,栀子3克,共研细末,用黄酒制饼后隔灸神阙穴7壮。

2.水鼓 取木区震位、水区坎位针1寸深,留针20~30分钟。配穴:水分、三阴交、水道。或用芒硝5克,冰片1克,川军3克,木香2克,共研细末,调成饼,隔灸神阙穴7壮,每日1次。

3.气鼓 取木区震位和巽位直刺1寸深,留针20~30分钟以达到疏肝解郁,调理气机的功效。配穴:膻中、内关。或用木香8克,栀子5克,桃仁5克,香附5克,共研细末,用红花油调成饼,隔灸神阙穴7壮,每日1次。

4.实胀 取土区坤位、木区震位向下针刺1.2寸深,留针20~30分钟。配穴:行间、气海俞放血。或用大戟5克,木香5克,黄芩5克,栀子3克,共研细末,用白蜜制成饼,隔灸神阙穴7壮。每日1次。

5.虚胀 取土区坤位、水区艮位直刺1.2寸,留针20~30分钟以补肾和脾,神阙穴隔附子饼灸3壮。配穴:足三里、气海。或用木通5克,芡实5克,芒硝2克,共研细末,用鸡蛋清制成饼,灸神阙穴5~7壮,每日1次。

中药贴敷法:蝼蛄2只,田螺(取肉烘干)3克,麝香1克,牛黄1克,大戟3克,甘遂3克,研制成粉末,用葱白根捣烂,用白蜜调成膏外敷神阙穴,每日1贴,每次夜敷昼停,3天为1疗程。【病例】

刘某,男,银行职员。腹部胀满不思饮食,腹大肢肿,皮色光亮,肤冷按之陷而不起,胸部阻闷气急,大便不畅,小便有时没有,舌白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数。

治疗:取木区震位,直刺1寸;水区坎位,直刺1寸。留针20分钟。配穴:水分、三阴交、水道。当次即缓解,两次后痊愈。头 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导致头痛的病因有很多种。兹将临床常见分述如下:

感冒头痛临床上最为常见,多为外感风寒所致。因痰头痛,由于脾运失职,胃中津液不得宣行,积而为痰,随阳明之经逆而上行。因热头痛,由于胃热气盛,不能下行,以致循经上逆。因风头痛,风邪客于诸阳之脉,随经上行,稽留不去。因湿头痛,湿邪郁蒸而上逆,与清气相搏。气虚头痛,气虚下陷,清阳不升。血虚头痛,阴血亏损,经脉空虚。

不同病因所致的头痛,症状不同:感冒头痛多见寒热,头痛,恶风,自汗,或恶寒无汗,脉浮缓或浮紧。因痰头痛,发时两颊青黄,懒于言语,并兼眩晕身重,兀兀欲吐,或吐出痰涎,脉多弦滑。因热头痛,目赤口渴,发热心烦,虽在冬季,贪风凉而不戴帽,略近烟火热气,头痛即发,或痛更加重,脉多洪数。因风头痛,头痛加眩晕,怕风或自汗出,痛时面部往往有蠕动现象,脉多浮弦。因湿头痛,头重不起,身困无力,天阴欲雨时痛作更剧,脉缓或细。气虚头痛,头痛时作时止,过劳则甚,平时懒言恶食,倦怠气短,头重不起,脉虚大。血虚头痛,头痛多在眉梢之后,痛虽不甚,而终日惺惺,有如细筋牵引,每与惊悸、怔忡等症后并见,脉多细而无力。【治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