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业务实用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14:12:55

点击下载

作者: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燃料油业务实用手册

燃料油业务实用手册试读:

致谢

谨以此书纪念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序

2001年10月15日,国家计委正式放开了燃料油的价格,燃料油的流通完全由市场调节,国内燃料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2004年1月1日,国家取消了燃料油的进出口配额,实行进口自动许可管理,我国燃料油市场与国际市场基本完成了接轨。

我们看到,在中国进入WTO之后,燃料油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成为我国石油行业中率先向市场开放的一种产品。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燃料油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不但在国际、国内的现货市场进行着活跃的交易,在石油期货市场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操作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的燃料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市场的自由开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这个领域的竞争,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员投身到与燃料油有关的工作中。燃料油作为一种重质石油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国际、国内的现货和期货贸易市场形成了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运作模式。对于从事相关工作人员来说,具有相当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油下属的专业化公司,从事燃料油贸易已经十年。十年来,燃料油现货期货市场的风雨洗礼使他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关于燃料油市场和燃料油贸易的理解和认识,对于燃料油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也有较深入的了解。《燃料油业务实用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他们十年来心血的结晶。在业内人士的指导下,此书在系统地整理了燃料油基本知识、燃料油期现货贸易的基础上,对与燃料油有关的船运、仓储知识都有一些介绍,对于从事燃料油业务的人士来说,不啻为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

此书既可视为他们十年工作的总结,亦可作为成立十周年庆贺之纪念。相信这本书的问世能够为从事燃料油业务的人士带来一些工作上的帮助,促进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石油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2007.10.10  第一章 燃料油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料油的定义

燃料油是主要石油产品的一种。它是原油加工过程中,在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之后的较重的剩余物,广泛用于电站锅炉、各类工业、民用窑炉以及作为船舶燃料使用。相对于其他轻质油品,燃料油的特点是密度大、黏度大,烃类成分更复杂,含硫、氮、氧等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世界不同的地区对燃料油的定义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欧洲,燃料油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黏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锅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燃料及各种工业燃料。

在美国,燃料油是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100℉)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Oil,亦称Heavy Fuel Oil),也可是馏分燃料油(Distillate Fuel Oil),后者包括煤油(Kerosine)和民用取暖油(Domestic Heating Oil)。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原油蒸馏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他加工过程,如石油的重馏分裂化得到。

在我国,燃料油一般是指沸点在300℃以上、通常条件下呈棕黄至棕黑色的黏稠液体的一种重质石油产品,大体分为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前者由减压渣油与催化柴油等调和而成,用于大型船舶低速柴油机;后者又称重油,主要由减压渣油、裂化渣油或二者混合制成,必要时经减黏裂化或调入适量裂化轻质油以降低黏度,也可由页岩油和煤液化制成,主要用作各种工业燃料。第二节 国内外燃料油技术标准

对燃料油的基本要求应包括燃烧特性、流动特性、安全性和清洁性。

燃烧特性。要求油品起燃性好,满足燃烧器对油品雾化的要求,完全燃烧并有较高的热值。这些特性由油品的馏程、闪点、黏度、碳/氢比、热值决定。

流动特性。要求油品有满足使用环境的低温流动性和泵送性。这可由黏度、凝点表示。

安全性。要求油品闪点、自燃点和挥发性适度,不腐蚀,无水。船用燃料油有安定性要求,是保持发动机稳定供油燃烧的需要。

清洁性。油品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重金属灰尘对大气有污染,为达到环境保护标准,对燃料油的硫、重金属等成分有相应要求。一、黏度

黏度(Viscoc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分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黏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黏度一般较大。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仅取决于黏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黏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体现的:通常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黏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黏度上升。由于黏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黏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黏度的效应尤其显著。燃料油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见书后的附图1-1-1和附图1-1-2。

黏度的测定方法很多,如在英国常用雷氏黏度(Redwood Viscosity),在美国惯用赛氏黏度(Saybolt Viscosity),而在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黏度(Engler Viscosity)。目前,运动黏度(Kinemetic Viscosity)由于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快且准确度高,以至于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各种黏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图表查得近似值(见书后的附图1-1-3至附图1-1-5)。1.运动黏度

对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厘沲、380厘沲这样的分类。厘沲为Centisoke(厘沲)的缩写,是运动黏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1%。

运动黏度υ是油品的动力黏度η(Dynamic Viscosity)与同温度下2的油品密度ρ之比(υ=η/ρ),单位为沲(Stoke,即cm/s),通常以其1%,即厘沲(cSt)表示。

运动黏度的具体测定方法为:取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的温度下(如40℃、50℃)流过运动黏度计之毛细管所需要的时间“秒”,乘以该黏度计之标定常数,即得该试样的黏度。

运动黏度的优点是样品用量小、测试速度快且准确度大大高于其他测定法(如雷氏黏度、赛氏黏度等),因此应用日趋普遍。2.动力黏度

动力黏度是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并相距1厘米的两层液体,当其中一层以1厘米/秒的速度与另一层液体作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内摩擦力,单位为“泊”(Poise),其1%即厘泊(cP)。3.赛氏黏度

赛氏黏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122℉或210℉)下,从赛氏黏度计流出6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

赛氏黏度有赛氏通用黏度(Saybolt Unitversal,常用SSU表示)及赛氏重油黏度(Saybolt Furol,常用SSF表示)之分,两种黏度计的差别主要在于试样流出孔的口径上。赛氏通用黏度计的孔口径较小,重油黏度计的口径较大。一般情况下,当用赛氏通用黏度计测得之流出时间超过2000秒时,则改用赛氏重油黏度计测定。数值上SSF约等于SSU的10倍。赛氏黏度在美国等地被广泛采用。4.雷氏黏度

雷氏黏度(Redwood Viscosity)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100℉)下,从雷氏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雷氏黏度分雷氏1号(Redwood No.1,简写RW I)及雷氏2号(Redwood NO.2,简写RWⅡ)。当测得的RW I超过2000秒时,改用RW II测定。数值上RWII等于RWI的10倍。雷氏黏度在英国被广泛应用,由于其准确度较差,已逐步被运动黏度所取代。

黏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个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黏度有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黏度有密切关系。鉴于黏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不少油品(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黏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黏度的测定,还可判断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要更换。二、密度

密度(Density)为油品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为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等。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在英美,通常规定以15.6℃(60℉)的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而在我国和世界多数国家,规定以20℃的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三、闪点

闪点(Flash Point)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起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闪点,其特点是火焰一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汽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此时的温度称燃点或着火点(Fire Point或Igniton Point)。

由于闪点可以表征一油品着火燃烧的危险程度,所以人们通常根据闪点对危险品进行分级。闪点愈低愈危险,愈高愈安全。通常,轻质油品闪点较低而燃点较高,重质油品闪点较高而燃点较低。只要条件许可,一切操作均宜在低于闪点的温度下进行,但并非所有油品均能满足这一要求。如汽油与石油气,汽油的闪点一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而石油气更低,都远远低于常温,因此它们都被列入危险品的范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油,因它包括各轻质组分,闪点一般较低。

在油品的使用过程中,闪点也有重要意义。譬如,若发现内燃机油闪点有显著下降,说明该润滑油已受燃料的稀释,需及时处理更换。

闪点的标准测定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的要求。通常可粗分为两类,即闭口杯法(Closed Cup)及开口杯法(Open Cup),前者主要用于测定轻质油品的闪点,后者多用于测定重质油品。但是闭口杯法只能测闪点,而开口杯法除闪点外,还可测定着火点。同一样品由不同方法测得的闪点会有差别,譬如由ABLE法测得的数据可比TAG法低2~3℃。四、倾点

油品尚能流动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Pour Point),单位为℃或℉。随着外界温度的下降,油品的流动变得愈来愈困难,最终丧失流动性。对于石油而言,其低温下的流动性通常同时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黏度随温度下降而增高,二是油品中原来呈溶解状态的石蜡分子因温度下降而结晶析出。对于环烷基型的石油而言,其低温下流动性的“丧失”主要决定于前一因素,有人特称之为“黏度倾点(Viscosity Pour Point)”;对于石蜡基型石油而言,其低温下流动性的“丧失”主要决定于后一因素,所以又称为“含蜡倾点(Waxy Pour Point)”。

倾点愈高的油品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愈差。但是由实验室小样测得的倾点数据要远远高于储油罐中大量油品的实际倾点。对于石蜡基型石油来说,只要以机械的方法破坏了蜡的结晶结构,即使在低于倾点的某一段温度范围内也可顺利流动。为改善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可添加适量倾点下降剂(Pour Point Depressants)。但对于环烷基型石油而言,不能通过机械的作用获得低于倾点的流动性。

由于倾点是油品低温流动性的一种指示,因此在油品输送上有着实际的重要意义。五、残碳

残碳(Carbon Residue)是残渣燃料油及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等规格指标之一。是指一定量的油品试样在无空气补充的条件下受热,油品经高温分解、聚合及焦化后所留下的不挥发残渣。其重量占试样重量的比值称为该油品的残碳量,以重量百分数(wt%)表示。

因此,残碳除真正的碳质成分外还包含有灰分(Ash),故加有添加剂或灰分含量较多的油品(尤其是润滑油)的残碳量一般偏高。

油品的组成对残碳量有直接影响。一般石蜡基型石油残碳量较低,环烷基型石油较高;直馏油品残碳量较低,裂化油品较高;轻质油品,如汽油、煤油等几乎测不出残碳,而重质油品,如残渣燃料油的残碳量可高达10%,乃至15%。

一般情况,多以所用的试样总量为基础来计算残碳量,但对所含残碳较少的轻质油品(如轻柴油)来说,通常先进行试样的蒸馏,待蒸去90%之后,对留下的10%的蒸余物进行残碳测试,结果为10%蒸余物的残碳。

从一油品所含的残碳量大致可推断该油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结碳(焦)的倾向,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此外,该值亦可作为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等精制程度的一种间接指标。

目前通用的残碳测试法有两种:一为康氏法(Conradson Carbon Test),另一为后期发展起来的兰氏法(Romsbottom Carbon Test)。目前不少油品规格仍以康氏法测定的结果为指标,但兰氏法测得的数据较准确。六、灰分

灰分(Ash)是中质、重质油品(包括润滑油)的规格指标之一。油品经燃烧后,其中的不可燃物质所形成的残渣即为灰分,其重量占试样重量的百分比,即为该油品的灰分含量。燃料油中的灰分或是来自原油,或是由加工过程中引入,或来自外界杂质的污染。

正常情况下,原油经加工后,灰分主要集中于残渣燃料油等重质油品之中,中质油品中也可能有少量存在。灰分的构成主要是一些无机化合物,包括铅、钙、铁、镁、镍、钠、硅、钒等的化合物,其他金属亦可能存在,但含量极少。

燃料油中含有的灰分是一种有害物质,如某些类型的灰分对于燃烧器喷嘴、泵部件、阀门,以及精密的控制元件等有磨蚀作用;在高温高压下会对金属产生严重腐蚀;一些熔融态灰分,尤其是钠、钒的化合物会被炉炮的多孔耐火材料表面所吸附而导致耐火材料的熔蚀崩裂;有些灰分会积聚在锅炉加热管表面而致使传热恶化。对于玻璃及陶瓷工业,若燃料中含有钒、铁等组分,会引致产品起麻点及变色。七、硫含量

硫分(Sulfur Content)过高会使燃料油产生硫化物,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并污染空气。燃料油可以根据硫含量的高低划分为高硫、中硫和低硫燃料油。在国际标准中,硫含量在1%以下是低硫油;在1%~2%是中硫油;超过2%的为高硫油。进口燃料油的硫含量最高不应超过3.5%。八、热值

热值(Thermal Value)又称为燃烧热,是指每千克(或每升)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用重量热值(兆焦耳/千克,MJ/kg)或体积热值(兆焦耳/升,MJ/L)表示。通常,根据是否包含水蒸气的凝结热,热值又分为高位热值和低位热值。石油燃料的热值一律采用低位热值表示,因为油品燃料产生的高温烟气排放时,烟气中的水蒸气在高温状态下的凝结热是无法利用的。

一般的,重量热值随燃料的元素组成中氢含量的增高而增大;体积热值正好相反,氢含量越高,体积热值反而较小。烷烃含氢量高,密度较小;芳烃含氢量低,密度较大。以渣油为主的燃料油,芳烃、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含氢量低、密度大,因此重量热值较低而体积热值较高。

常见的各种渣油燃料油的热值范围在40.6兆焦耳/千克至42.5兆焦耳/千克之间,不需要精确计算时,可按41.868兆焦耳/千克(即10000千卡/千克)处理。第三节 燃料油的分类一、燃料油的一般分类

燃料油的品质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产品质量的控制有较强的特殊性。根据其用途、生产方法和硫含量的不同,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根据用途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

船用燃料油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功率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钟)。其主要要求是燃料喷油雾化良好,以便燃烧完全、降低耗油量、减少积碳和发动机的磨损,因而要求燃料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在预热温度下能达到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所需要的黏度(约为21~27厘沲)。通常使用较多的是38℃时、雷氏1号黏度为1000秒和1500秒的两种船用燃料油。由于燃料油在使用时必须预热以降低黏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预热温度必须比燃料油的闪点低约20℃,燃料油的闪点一般在70~150℃之间。为保持船用发动机稳定供油,在船用燃料油标准中制定了沉淀(GB/T 260)、总潜在沉淀(ISO 10307-2)等安定性指标。

炉用燃料油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裂化残油或其他残余油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各种工业炉燃料系统的工作过程大体相同,即抽油泵把重油从储油罐中抽出,经粗、细分离器除去机械杂质,再经预热器预热到70~120℃,预热后的重油黏度降低;再经过调节阀,在8~20个大气压下由喷油嘴喷入炉膛,雾状的重油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燃烧废气通过烟囱排入大气。重油是由直馏残油和裂化残油等制成的,主要质量要求有黏度、闪点、凝点、灰分、水分、硫含量和机械杂质等。

此外,我国每年还进口相当数量的燃料油用于再加工。2.按加工方法分为直馏燃料油和裂解燃料油

直馏燃料油指炼厂从原油中经过常压蒸馏分馏出的常压渣油和减压蒸馏分馏出的减压渣油;裂解燃料油指炼厂催化裂化、热裂化、减黏等二次加工装置分馏出的渣油(俗称油浆)。此外,习惯上把减压渣油和催化等二次加工裂解燃料油的混合物称作混合燃料油。

直馏燃料油根据蒸馏拔出深度,含有部分较轻的组分,有的可进行再加工。国内小炼厂通常出售的,诸如一线油、二线油,多数是由直馏燃料油再加工后得到的。而裂解燃料油一般是经过催化裂化加工后直接得到或再进行调和所得的燃料油,一般不具有再加工的价值,只能作为燃料。3.按照硫含量可分为高硫燃料油、中硫燃料油和低硫燃料油

高硫燃料油的硫含量可达3.5%或以上;中硫燃料油的硫含量介于1%~2%之间;低硫燃料油的硫含量在1%或以下。

此外,还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燃料油类型——乳化燃料油。它是将燃料油、水与表面活性剂通过连续混合、均质特殊处理制成的油包水或水包油乳化液,要求乳化液具备一定的储存稳定性及可燃性。乳化燃料油因含百分之几到几十的水而热值较低,但在雾化燃烧时水的“微爆”可促进油品粒子完全燃烧,节能和环保效益较好。有的锅炉自配乳化燃料油使用,也有乳化柴油、乳化重油的生产、销售。二、国内对燃料油的分类1.我国现行燃料油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燃料油的强制性国家质量标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于1996年参照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美国材料实验协会(ASTM)燃料油标准ASTMD 396-92(燃料油),制定了我国的燃料油行业标准SH/T 0356-1996。此标准根据燃料油的闪点、馏程、运动黏度、10%蒸余物残碳、灰分、硫含量、铜片腐蚀、密度、倾点等,将燃料油分为1号、2号、4号轻、4号、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表1-3-1)。表1-3-1 燃料油主要技术要求(SH/T 0356-1996)续表注:1.本标准的某一个牌号燃料油只有一个指标不符合,也不能自动改为下一级牌号,除非它符合下一级牌号的全部要求。然而,对特殊操作条件的个别指标的修改可在买方、卖方和生产厂间协商。2.%(v/v)为%(体积分数);%(m/m)为%(质量分数)(下同)。①用GB/T 260蒸馏方法测得的水分加上用GB/T 6531抽提法测得的沉淀物的总量不应超过表上所示的值。对6号燃料油抽提法所得的沉淀物不得超过0.50%(m/m),当水分和沉淀物超过1%(v/v)时,应在总量中全部扣除。当7号燃料油的水分和沉淀物超过2%(v/v)时,应在总量中全部扣除。当有异议时,以GB/T 6533测定结果为准。②当需要低硫燃料油的情况下,可根据供需双方商定,供给黏度小的燃料油。③这个限制是为了保证最低的热值,也为了避免误报为2号燃料油和不正确的使用。④只要存储和使用需要,可以规定较低和较髙的倾点,但当规定倾点低于-18℃时,2号燃料油的黏度应不小于1.7㎜2/s,同时不控制90%的回收温度。⑤如果需要低硫燃料油,6号燃料油应分等级为低倾点的(不高于+15℃)或高倾点的(不控制最高值),如果油罐和管线无加热设施,应使用低倾点的燃料油。

表1-3-1中:1号和2号是溜分燃料油,适用于家用或工业小型燃烧器使用。4号轻和4号燃料油是重质馏分燃料油,或是馏分燃料油与残渣油混合而成的燃料油。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是黏度和馏程范围递增的残渣燃料油,为了装卸和正常雾化,在温度低时一般都需要预热。我国使用较多的是5号轻、5号重、6号和7号燃料油。该标准中5号至7号燃料油黏度控制和牌号是按100℃运动黏度来划分的。2.我国重油标准

除1996年制定的燃料油行业标准3只SH/T 0356-1996外,原有的重油标准(SH 0536-95)、工业重油250号等燃料油标准仍在使用(见表1-3-2、表1-3-3),各企业原制定的众多企业标准、协议标准也在应用(见书后的附表1-3-1至附表1-3-4)。表1-3-2 常用重油标准(SH 0536-95)续表表1-3-3 250号燃料油(渣油)规格(Q/SH 034.01.02-1995)3.我国船用燃料油及船用柴油标准

船用燃料油分馏分型和渣油型两类。我国馏分型船用燃料油标准见表1-3-4,渣油型船用燃料油标准见表1-3-5和表1-3-6,部分企业标准见书后的附表1-3-5至附表1-3-8。表1-3-4 船用馏分燃料油的要求(GB/T 17411-1998)续表注:①在某些地区或国家可能有最大限值。②买主应确定该倾点对船上设备是合适的,尤其当船舶既在北半球又南半球航行时。③本燃料适合于气温降到-15℃,没有加热器时使用。④允许按GB/T387、GB/T 388和SH/T 0172方法测定,仲裁按GB/T11140方法进行。表1-3-5 渣油型船用燃料油(GB/T17411-1998)及柴油标准续表

渣油型船用燃料油由重油与轻质馏分油调制而成,是一种发热量大、燃烧性能好、贮存稳定、腐蚀小、使用范围广的优良燃油,是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如装备远洋轮的万匹机)最经济而理想的燃料,也可用作中小型喷嘴的锅炉燃料。

RMD15-12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1号黏度(100℉)1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RME25-1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1号黏度(100℉)1500秒左右;RMG35-380号船用燃料油,相当雷氏1号黏度(100℉)3000秒左右,主要用于大马力低速船舶柴油机。

船用柴油和重柴油是馏分型燃油,具有腐蚀小、燃烧性好等特点,是中等马力中速船舶柴油机的优质燃料,重柴油也可用于大马力中、低速船舶柴油机。轻柴油是轻质馏分型燃油,具有十六烷值高、腐蚀小、燃烧性、挥发性、低温流动性、贮存安定性良好等特点,是高速柴油机最优良的燃料,也可用于中等马力中速船舶柴油机。表1-3-6 船用残渣燃料油的要求(GB/T 17411-1998)注:①附录C列出黏度一温度表仅供参考。1厘沲=1mm2/s。②买主应确定该倾点对船上设备是合适的,尤其当船舶既在北球又南半球航行时。③允许按GB/T 387、GB/T 388和SH/T 0172方法测定,仲裁按GB/T 11140方法进行。三、国外对燃料油的分类1.国际常用燃料油标准

国外进口的燃料油基本是按501C运动黏度分类,最常用、交易量最大的是180厘沲和380厘沲。180厘沲燃料油是指50t时,运动黏22度大于80mm/s、小于180mm/s;380厘沲燃料油是指50时,运动黏22度大于180㎜/s、小于380 mm/s(见表1-3-7)。表1-3-7 进口180厘沲燃料油标准

进口燃料油与国内燃料油指标对比见表1-3-8。表1-3-8 进口燃料油与国内燃料油指标对比2.国外其他燃料油标准

本书收编了近年来从俄罗斯、西欧、伊朗、韩国、新加坡以及委内瑞拉进口的燃料油规格、性质,具体见表1-3-9至表1-3-17。表1-3-9 俄罗斯M-40、M-100燃料油质量标准①表1-3-10 俄罗斯燃料油续表注:①经西北欧丹麦港出口的俄罗斯直馏燃料油。#表1-3-11 西欧燃料油180标准续表#表1-3-12 西欧燃料油380标准续表#表1-3-13 伊朗280燃料油标准续表表1-3-14 新加坡高硫燃料油标准表1-3-15 韩国SK公司燃料油标准#表1-3-16 委内瑞拉180燃料油标准注:①赛氏重油黏度,秒。#表1-3-17 委内瑞拉380燃料油标准注:①赛氏重油黏度,秒。四、乳化燃料油

柴油、重油、沥青与水在添加的乳化剂作用下形成的乳化制品称乳化油。乳化柴油和乳化重油经历了30年的发展,生产应用技术已走向成熟,被证明是一种节能、环保燃料。

奥里乳化油(Orimulsion)是委内瑞拉Bitor公司20世纪70年代为开发稠油用奥里诺科(Orinoco)稠油带的沥青研制的含水30%的乳化燃料油,其主要性质见表1-3-18。这是一种稳定的水包油型乳液,20~30℃可稳定存放一年以上,流动性好,便于储藏和运输。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国家的12个大电站推广使用。中国石油与委4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成立了年产650×10吨的奥里乳化燃料油合资公司。表1-3-18 奥里乳化燃料油标准续表

目前,我国乳化重油调配的应用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未实现像奥里乳化油那样的工业规模化集中生产、供应和销售。第四节 燃料油的生产

燃料油主要是原油提炼出轻质油品后的残余物,包括炼油厂原油一次加工蒸馏装置的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及其减黏渣油,二次加工催化、裂化、焦化、热裂化装置的外排油浆等。炼厂非正常产生的不合格油品、清罐罐底油、污油也可调入燃料油内。如果黏度允许,脱沥青装置中产生的非产品脱油沥青也可用来调和燃料油。煤和页岩干馏的焦油也常被用作燃料重油使用。如果上述物质黏度过大,需用柴油、蜡油等轻质油品调和后作为燃料油使用。

燃料油的品质受原油性质和生产方法影响较大,不同产地的原油和不同的生产方法所得到的燃料油性质有较大不同。一、国内外几种原油及其渣油1.原油

原油又称石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黏稠液体,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1.0g/3cm,黏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较大(-30~60℃),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87%)、氢(11%~14%),其余为硫(0.06%~2%)、氮(0.02%~1.7%)、氧(0.08%~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各种烃类构成了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99%。硫、氧、氮的化合物是石油中的非理想组分。含硫、氮高的油品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污染大气环境;含氧化合物会腐蚀设备。石油产品中最好不含镍、钒等金属元素。燃料油中的钒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钒会腐蚀锅炉设备、耐火材料。这类杂质80%分布在石油的重质产品中,特别容易分布在燃料油和沥青中,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使用时也须采取防范或环保措施。2.原油分类

不同产地的石油,其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三类。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烷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间基石油。我国原油的分类标准按照美国矿务局(USBM)分类方法,由轻、重两个馏分的API度决定,分类标准见表1-4-1。表1-4-1 原油的分类(美国矿务局分类法)

对于不同种类的石油,由于产品性能不同,加工方法也有差别。一般来说,石蜡基原油加工后的重油适合于炼油的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来生产轻质油品,但渣油(沥青)不宜作为道路沥青,特别是不能生产高等级道路沥青;环烷基原油的渣油(沥青)黏度大,沥青质、胶质丰富,适宜生产性能优良的高等级道路沥青。

此外,通常还依据硫含量将原油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2)含硫原油,硫含量0.5%~1.0%;(3)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1.0%。3.国内外几种原油及其渣油性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