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08:25:41

点击下载

作者:木紫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

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作者:木紫排版:AGOOD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ISBN:9787512713543本书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Preface前言

有一天,大家一起在聊天,一位妈妈说:“我女儿放学后就写作业,从来不用我操心!”另一位妈妈说:“难怪你女儿学习成绩那么好,有好习惯啊!我儿子可不行,每天都得我提醒,要不就玩忘了!我是一天都不敢松懈啊!”

当孩子在学习上没有养成好习惯的时候,不光妈妈累,孩子也不自在。

习惯是一个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后,这种习惯犹如物理学上的惯性力量,对行为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此时的孩子习惯成自然了,不需要甚至反感别人的监督、提醒、安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管着自己。这样的孩子,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觉性、坚持性、主动性的。从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控制自己的人,不会被外控或他控,自然会有大好前程。

相反,养成了不良习惯的孩子,改正起来不容易,因为已经成了人格特质,渗透到行为方式中去了!

我们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过程中,自然就抵制了不良习惯的形成。相反,如果我们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良习惯也就形成了。其中,不养成好习惯的习惯是最坏的习惯。早一天养成好习惯,就会早一天不被不良习惯干扰。

小学阶段,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进入小学后,就开始了学习生活。学习行为对刚走入校门的孩子来讲就如同宝宝出生后的吃饭、穿衣、睡觉一样,都是从0开始,一次、两次、三次……多次的累积后就成了一个模式,好的、积极的、有利于学习的模式来自一次又一次好的行为的重复和强化!

举个例子,孩子第一天放学后就先写作业,第二天、第三天依然这样,第四天或许被什么事情吸引了,妈妈说一句“写完作业再玩吧”,他乖乖地就先写作业了,如此下去,坚持21天就成了习惯性动作,90天后就形成了稳定的习惯,这时,如果你让他先做别的然后再写作业,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孩子一定不同意。为什么呢?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后,这样的行为就自动化了,认知结构中也就有了这样的认识。

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有的孩子没有呢?问题在于父母。小学生对时间的安排能力、对任务的计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上的责任感等都不够强。要他放下有趣的事情集中精力学习,不容易。如果他管不住自己,就难以把一个好的学习行为坚持21天、90天。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帮助与引导很重要。父母要懂得运用重复、强化、惩罚的心理学方法来帮助孩子接受、认同、内化!让一个又一个好行为形成好习惯内化成好人格!这样,孩子不但拥有了获取好成绩的能力,还会有成就完满人生的资本!

特别感谢王玉新、张志强、郗玉森、李祥仁、王玉芝、李松敏、魏庆丽、李进科、郗华民、张钊、张振忠、王锁娣在资料收集、文字整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木紫2016年6月第1章养成好习惯——开启学霸模式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有好习惯的人会有好命运。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好习惯,才会有好成绩,才能建立好人格,才能为未来打下好基础!学习习惯影响一生

为什么学习习惯影响一生呢?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更深刻、更形象: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这个一点儿都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有两个男孩,一个从小就做事,妈妈吩咐的事情,开心地去做,不偷奸耍猾,读书学习也努力用功,一天天,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形成了积极的性格,学业、工作、家庭都经营得很好。另一个从小就不做事,妈妈吩咐了,耍滑,推给兄弟做,自己去玩,父母不以为意,上学了,懒得动脑,写作业糊弄,不会做的就抄袭,久而久之,变得好逸恶劳、懒惰,自理能力差,不被人喜欢,难以成才。

习惯是一个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后,这种习惯犹如物理学上的惯性力量,对行为会起到一种动力的作用。此时的孩子,不需要别人的监督、提醒、安排,也不需要自己刻意去管着自己,因为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这样的孩子,是具有自主性、自觉性、坚持性、主动性的。

相反,养成了不良习惯的孩子,不良习惯能提供给孩子一种做错事、坏事的动力,改正起来还不容易,因为已经形成了惯性,构成了人格特质。渗透到骨血中的习惯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剥离开来会痛,改正起来当然有难度!

学习习惯是孩子众多习惯中的一种,形成于学生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人格发展的关键作用。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小学阶段将为这棵树塑形,初步展现出将来的大致风貌。

严堃是北大的高才生,《天才知道》舞台上的数学天才,淡定执着、无畏拼杀,有着时刻准备为了心中的目标拼尽全力的气度。这份秒倒一众的气度已经由来已久。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爱上了数学,从此,课后、周末都去上数学班,乐此不疲,在数学世界里奋力遨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到了初三升高一,他不满意自己的入学成绩,利用整个暑假,搞定了高一所有科目的课本和练习册,新学期第一次考试就考了全年级第一名。

如此拼搏的严堃,对学习尤其数学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但是整个高中期间没有熬夜过,10点半以前肯定睡觉。繁重的作业怎么办?完成学业和利用时间,他有一套自己的做法,养成了高效率学习、不伤害身体的习惯,知轻重,一生受益。

好的行为习惯,让严堃具有全力以赴的身体和精神,被众多的投资者青睐,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新秀!

习惯的力量就是这么大,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在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呈现出什么样的风采。

学习过程伴随着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要么勤奋要么懒惰、要么主动要么被动、要么坚持要么放弃等性格特征,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养成预习、专心听课、按时做作业等好习惯,孩子的性格就会向着积极努力的方向发展,人格特质中就会有更多正能量因素,学业、生活、未来的事业都会顺利美满!“不养成好习惯”是个坏习惯

对照下面内容,看看你的孩子,有如下好习惯吗?

1. 放学后按时写作业。

2. 爱阅读,每天都要阅读课外书。

3. 睡前会把书包整理好。

4. 在学习上,有同学求助,乐于帮忙。

5. 做完作业,仔细检查!

6. 学习时,关上电视和网络,心无旁骛。

7. 记忆过程中,会寻找适合的记忆方法。

8. 会做学习计划。

9. 定期把知识系统化。

10. 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复习。

11. 积极预习新课。

12. 常看错题本、考过的试卷。

13. 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

14. 任何情况下,写字清楚工整。

15. 课堂上记笔记。

16. 每天都做运动。

上面的好习惯,如果你的孩子只有几个,那么,他一定有很多不良学习习惯。“不养成好习惯”也是一个习惯,后果就是会有很多不良习惯。

不养成好习惯,坏习惯就来了。不按时写作业,拖拉几次后,就会养成拖延的习惯;不检查作业,今天漏掉一个题目,明天看错一个数字,后天就会养成无故丢分的习惯;不预习,就会养成不准备的习惯……

孩子身上不良习惯越多,学习效果越差。学习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今天学好了,明天学好的概率更高。相反,今天没学好,明天更容易学不好。

举个例子。

放学后,秋秋放下书包,开始吃喝,然后就玩游戏。一玩就入迷了,眼看着到了睡觉时间,他草草写完作业,便没有时间记新字、新词了。想着明天早晨再记忆,第二天却起床晚了,秋秋只好硬着头皮去学校。课堂上老师检查,他两眼一抹黑,答不上来。听别的同学回答得滴水不漏,他内心很羞愧,一整堂课都没听好,作业不会做!

当学习局面一度失控时,如果没有强大的力量介入进来帮助孩子把没掌握的知识掌握住,阻止这种学习行为的滑坡,那么,更恶劣的学习情况就会接踵而来,比如,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复习、听不懂老师讲课、逃课等。

这个时候,我们习惯于认为孩子“不学好”,其实,孩子自己也很难受。本可以轻松主宰自己的生活,却被一些不良习惯羁绊,常常被玩久了没能按时写作业、老师要检查却没有记住等负性事件困扰,孩子也很累。

一旦养成某个不良习惯,要改正就需要下一些功夫。毕竟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是经过多次重复后形成的行为方式,在大脑里也留下了一定的神经回路。

越早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有利于学习,孩子的学习生活越轻松!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特别是刚上学的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没建立起来,成绩不优秀的孩子较少品尝学习乐趣,父母很放任不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不懂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成,这些情况下,父母要赶紧承担起指导的责任。通向目标一:搞好学习

培养学习习惯,最终目标即大目标是把学习搞好,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习惯都是一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小目标促成大目标。

有个孩子,读小学四年级,是优等生,写作文却没被老师当成范文读过,他不甘心。在妈妈的引导下,他给自己加码,每个月读一本书,每天抄写一段经典文字。作文课上认真听,琢磨构思、布局,养成习惯,一年以后,收获来了,作文不但晋升范文,还被老师推荐到报纸上发表!

在学习上,一个孩子拥有的好习惯越多,学习成绩越好,从学习中获得的快乐越多,学习积极性越高,越乐于学习,越能养成更多好习惯,越能把学习搞好。

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要量力而行,过于着急,几个习惯一起来,孩子可能从心理上产生排斥,往往不见效果。

有位妈妈说,儿子读一年级了,放学前,我就把奶和水果准备好了,回家吃完,差不多下午5点钟,开始写作业。半年过去了,孩子还是不能按时写作业、预习、复习功课、阅读。常常是写完作业就玩去了,其他的事情能拖就拖,有时还会忘记写作业。这个孩子之所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于妈妈给孩子安排的任务太多了。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试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小招牌挂在她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又要求这组家庭主妇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又派人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她们的庭院里,结果只有不足20%的家庭主妇同意。这就是登门槛效应。

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过高的目标可能会吓到孩子。

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一项入手,孩子接受度高,轻轻松松就能养成。每养成一个习惯,孩子的意志品质就会获得提升,更利于养成下一个习惯。

孩子上学后,我们先培养一个习惯,就是放学后按时写作业。千万不要认为这件事情简单,试想,对于一个贪玩的孩子来讲,放下玩的愿望专心写作业,一点都不容易。做到一次,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坚持下来养成了习惯,就具有了很强的自我约束力。

按时写作业的习惯,不仅仅包括不要父母提醒就能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还包括书写是否认真、准确率是否高、写完是否检查、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遇到难题能否坚持、写完是否检查、做过的题目是否记得住等。这一切,需要我们通过观察来引导,当孩子养成这些习惯后,定能做出高质量的作业,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低吗?

有了一定自控力的孩子,养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也就容易了。惊喜还不止于此,他们甚至能够自创一些适应自己的学习习惯。比如,哪一科较差,坚持每天多复习20分钟;字写得不好看,每天练字一篇;等等。通向目标二:健全人格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四条:人格+知识+能力+健康=贡献+财富。人格是第一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没有健康的人格,无论怎么样都很难成才。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越是聪明、越是有知识的人,其灵动的心性越会让他做出有害的事情。不要觉得孩子聪明就会有出息。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良好的人格具有道德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意志的力量。所以,人格决定着孩子发展的高度,也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从一个好的行为开始,到养成一个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人格特质,这个过程要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下面这个故事,很形象地诠释了这三种境界。

某机关的一名看大门的工作人员,在闲暇之余选择了磨镜片来消磨时光。磨呀磨,越磨越喜欢,越磨技术越高,甚至超过了专业技师的水平。有一天,他透过磨出来的镜片看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为此,这个人被授予了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他就是科学史上赫赫有名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学习过程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学习行为构成的,如果我们把好的行为坚持下去,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习惯内化成一种性格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运!习惯养成过程三要点:重复、强化、惩罚

孩子养成一个习惯,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某一个行为从被动、主动到自动化,从心理层面来分析需要经过接受、认同、内化的过程。我们必须有一个认识: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需要养成好习惯”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来讲,一般不懂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也很难有意识地去建立一个好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让孩子认识到他需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有特别崇拜的人或者偶像,可以利用偶像的力量,让孩子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意义。

第二阶段,确立好习惯内容的过程:商量怎么做。

要建立一个习惯,就要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

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你是放学后休息10分钟就写作业,还是玩1个小时后再写作业呢?孩子选择后,告诉他,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以后每天都这个时间段写作业。这样,在孩子的心中就有了一个每天都要在某个时间开始写作业的认识。

第三阶段,真正行动起来:形成习惯。

要养成什么好习惯,就要行动起来。父母最好关注90天,21天前密切关注,甚至要督促,以后默默观察,偶尔督促就好。

这个过程最关键,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不一样,听从父母安排的程度不同,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可能不需要父母太费心,就能按着父母的要求去做,形成好习惯。

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有的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孩子受熏陶,变得很爱学习,培养读书习惯也容易。有的家庭毫无学习氛围,孩子读书、写字时父母照样打麻将、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被诱惑的孩子很难专心。好孩子来自好教育,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环境教育,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家庭环境,父母自己塑造好品质、养成好习惯,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即使家庭氛围很好,受孩子个性特点的影响,一段时间后,也可能荒废。父母要尽可能地想办法来强化好的行为,弱化坏的行为。当孩子有了好的行为以后,鼓励或者奖励一下,能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整个培养过程要注重激发内部动机,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弱化监督、提示。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试验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前三天最为关键。

在此期间家长要避免唠叨。“还不写作业啊?”“到点了,先写作业!”“说好了写完作业再玩,怎么就变卦了呢?”心理学研究证明,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入心里去。这是一种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

如果我们用强化的方法,就能增强行为的发生频率。

举例,我们培养孩子按时写作业的习惯,第三天,孩子没用父母提示就按时写了,妈妈可以说,今天很主动,周日带你去郊游,鼓励鼓励!也可以这么做,今天主动写作业,你那双臭球鞋就不用自己刷了,妈妈替你刷干净。

不管是增加一个愉快的刺激还是减少一个不愉快的刺激,都能强化活动的反应频率。既然要强化,就必须选择强化物。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也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

我们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活动去强化不喜欢的活动。孩子喜欢阅读,不喜欢数学作业,可以说:“你写完数学作业,才可以读书。”“数学测验超过90分,送你一套中外名著!”

至于惩罚,就是在活动之后通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消除一个愉快的刺激,促使活动频率下降。孩子没按时写作业,玩电脑了,可以在玩电脑后让他关禁闭或者取消带他出去玩一次的机会。

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第2章预习习惯——预习,开始了吗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预习则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有一个好的开始,后面才会顺利。简单地理解,预习是为听课做准备,提前预习了,听课时就能轻松一些,可以减少、避免听不懂、走神。养成预习习惯后,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就从预习开始吧!能治“不爱学习病”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如果家长忽略了过程而盯住结果,只关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错了几道题、考试考了多少分,见到错题多就叹气、分数低就黑脸,这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好处都没有。好父母把目光聚焦在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找原因,悉心指导孩子改变。

学习的一般过程是: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这些学习步骤环环相扣,每一步都有条不紊地做好,整个学习过程才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作为学习过程的开端,预习有多重要不难理解,我们有多忽视,分分钟就能下判断。如果从孩子上学起,就没预习过,或者一个月也不预习一两次,就该行动起来了!

预习过后,你的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1. 上课注意听讲了

预习过后,孩子对新课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自己预习的时候没看懂的内容有了了解,特别是父母很好地引导孩子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听课的目的更明确,更能集中注意力。

利利要学习三角形了,这样一个新的几何概念,对小学生来讲,可能比较枯燥,更何况利利对数学不怎么感兴趣。大多数时候,成绩都是七八十分。平时做作业,一看就会的题目得磨蹭好久。这样下去,明摆着要掉队啊,得下功夫了!

星期日,妈妈和利利一起预习了课本上关于三角形的内容,娘儿俩大声朗读了几遍“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作三角形”后,就出门去寻找三角形了!别墅顶楼、风筝、小红旗、三明治、起重机、自行车架,好多好多!

利利兴奋得小脸都红了,他问妈妈,三角形有什么好处吗?妈妈说,当然有!这样,你听听明天老师怎么说,然后回来给妈妈讲一讲,利利开心地点点头。那节课听得特别认真!

利利回来给妈妈讲的时候还发了感慨,原来学习这么有趣!

小学生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给孩子设置问题、引导孩子感受知识的存在性,能大大提升他的学习积极性,包括在课堂上注意听讲。2. 不怕上课了

孩子的求知欲与生俱来,从两三岁起,我们就陆续听到他说,上学,我要上学!上学以后,就更兴奋了,赶上有什么事情耽误一天半天的,还会想念同学、老师。为什么学着学着就不想学了呢?有的孩子,见到老师都哆嗦,课堂上,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声音比蚊子声还小,目光闪烁不敢看老师。

一般情况,就是缺乏自信,害怕自己听不懂,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会尴尬。如果提前预习,已经有过一次理解,知道要讲什么,心里有数,听起来就会轻松,底气足,自然不害怕。3. 更虚心了

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孩子认为自己会了,父母让他学习时给冷眼或者不耐烦闹脾气,到做题或者考试的时候却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的过程,需要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新知识,是一个找到不懂的旧知识的好方法。

妈妈有必要指着某个关键的旧知识点考考孩子,如果孩子答不上来,表明孩子已经遗忘了,这个时候,你让他抓紧时间捡起来,他就无话可说了!4. 学习能力更强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孩子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动脑筋对课本知识去理解、去判断、去检验,这个摸索的过程在孩子自己意识的支配下进行,一方面,会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它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另一方面,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是另一种方式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对填鸭式灌输的接收。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使孩子思维敏捷,使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成就感更高。基本方法:阅读、记、理解

预习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其关键有三点:阅读、记、理解。1. 阅读

读,就是预读新课课本,通过这个方法去了解将要讲到的新知识。除了阅读教科书,必要时还需要阅读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课文、课外资料等。

阅读并不是单纯地顺着文字读下去,要根据科目的不同、内容的不同选择读书方法。容易理解的就可以读得快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就读得慢一些。预习阶段的阅读只需达到由粗读到细读的层次,无须精读。

粗读,即用较快的速度概览全篇课文,知道这节课将要讲什么,对课文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孩子完成了粗读,便没有时间细读了,也可以到此为止。切忌强迫孩子再细读,在不快乐的情绪中继续读下去,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反而破坏了孩子的求知热情。千万不要觉得白读了,只要读过,脑子里就有印象。

当然,如果粗读后孩子有一种想继续深入了解的欲望,就可以支持孩子细读。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弄清课文的关键点、重点、难点及个人的疑点所在,能够较强地把握中心,初步理解课文。2. 记

这里的记,不是记住新知识,而是记住预习了什么,包括记简单的预习笔记和对一些知识的记忆。

之所以提倡孩子写预习笔记,是因为这个过程更进一步巩固了预习效果,使得认识更清晰。而且,把预习的情况清晰地落实到字面上,孩子在课堂上听讲的时候更容易捕捉到预习时候的思维痕迹,有印象却记不清的就可以看看笔记。确定一下当时没看懂或者有疑问的内容,在老师的讲解下是否懂了,如果不懂,大胆提问。

对于内容不是很复杂的课程,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随时用符号描画出来,这样效率比较高,不容易耽误听讲。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等可以画线,不理解的内容可以画问号,有独特理解的地方可以在旁边简单标注一下。

如果预习的内容是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在细读的基础上,做出一个完整的预习笔记。除了要写出重点、难点、个人的初步见解、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外,还要挖掘一下这部分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这节课一共要讲几个知识点等。

预习记忆,不是把预习的知识记住的意思,而是要记住自己预习的是什么,老师上课将要讲什么。这样,孩子有所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跟老师产生共鸣。如果孩子时间比较充沛,或者所学内容比较多的情况下,妈妈可以指导孩子先记忆一部分,比如英语单词、语文字词、数学公式等,这样,老师讲的时候,记忆起来就更轻松了。3. 理解

理解知识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理解是指知觉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并且能对对象命名,知道它“是什么”;中级水平的理解是在知觉水平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主要表现为能够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么样”;高级水平的理解属于间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预习过程的理解,最起码要达到低级水平,如果能达到中级水平就更好了。找三个关键点

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懂新课,而阻碍听新课的知识障碍就是已经学过的却忘记了的知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这是因为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前面的知识掌握住了,才能学好后面的知识。但是,人脑有记忆的功能,同时也有遗忘的功能。课堂上听明白的知识下课后就可能忘记了,今天学会的知识明天就可能忘了。忘记已经学过的知识可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阻碍。要想知道哪些知识可能会阻碍新课的学习,可以通过预习来发现。

有的孩子在预习的时候,两眼盯着新知识,遇到不懂的旧知识一带而过。这样的做法一定要纠正,才能培养起孩子在学习上的负责精神,把不懂的知识弄懂,预习才能有效果。

知识环环相扣,掌握了旧知识,才能听懂新知识,学会了新知识,会更加深入理解旧知识,新旧知识不断内化,就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如此良性发展,学习会变得越来越容易。1. 新旧知识衔接点

很多孩子都精心准备了笔记本,上课也认真记了笔记,他们大都预备着复习的时候用。其实,预习的时候,笔记也有很大的用处。

老师讲课是有一定规律的,有的老师习惯在讲课的时候说上一句“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会详细讲”。这是什么?是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找到这个点,把这段内容摘出来,仔细看一遍,看完后,接着看新课内容,用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的结论会帮助我们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构知识体系。2. 旧知识重点

概念、公式、短语类是重点内容,由于准确性要求高,表述上概括性较强,有一定的记忆难度,需要重点记忆。常常费了很大的劲记住了,可是没过多久又忘记了,很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

在预习的时候,如果新课的内容中用到的一些重要的词语、概念、定理等是前面几节课刚刚学过的,那么,就重点复习一下吧。怎么复习?考考孩子,答不上来,翻到那个章节,重点记忆一下,一定要记全、记准确。这样,在学习新课的时候,才不会因为有知识死结而卡壳。

孩子的学习父母参与越少,孩子的主动性越强。最初,考孩子这个过程可以父母来,慢慢要过渡到孩子自我检查是否记住。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要以引导的方式来教。3. 新课重点

每次预习都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找到新课所要讲的重点内容。家长鼓励孩子根据教学大纲、老师所留预习作业等找到重点内容并看过一遍后,接着再回忆一下前一节或者前几节所讲的重点内容。如果记不清楚了,就翻开书看一看,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即使说不出相互的联系在哪里,也没关系,养成习惯,慢慢就能找到了。这样有助于理解新知识,顺便也深入理解了旧知识,提升了对旧知识的认识和应用。听讲的期待效应:适度预习

阳阳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劲头很足,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妈妈觉得,这是得益于阳阳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吧!可是,最近老师在班级家长群里跟妈妈反映,阳阳上课不注意听讲,影响了班级的课堂秩序。

老师这么说,妈妈心里有些不服气,自己的儿子学习很认真,成绩也很好,怎么可能做那些事情呢?儿子回来后,妈妈问儿子:“阳阳,老师今天说你们班里有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孩子,你知道是谁吗?”

阳阳摇摇头。妈妈接着说:“你们班都是好学生,不注意听讲肯定有原因,说出来,家长、老师才能帮忙解决问题啊!”阳阳看到妈妈说得很诚恳,就说:“有的时候,老师没讲我就明白了,觉得听讲很没意思!”

妈妈明白了,是因为儿子预习后,自以为学会了新课知识,课堂听讲倒成了“鸡肋”了!妈妈为自己不当的辅导方式惭愧,当即决定每天减少半小时的预习时间,给儿子提出一些有待课上解决的问题。由于预习得当,阳阳也觉得有很多知识需要上课去学习,大大提高了听讲效率,再也没有发生过上课捣乱的违规事件。

心理学上,有个期待效应。什么意思?指个体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预测。孩子预习了,对新知识就增加一份期待,觉得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听懂老师的课,认真度提高。但是,在预习的时候用功太多,可能“过犹不及”,孩子上课倒不听讲了。

为了有一个适度的期待,在预习的时候,家长要指引孩子把握一个度,关于课本内容,能看懂的,就尽量看懂。比较简单的,看一遍就好,不是一定要背会、掌握住。比较难的,多看一会儿,看懂是最好的了。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顺便做做课后习题。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孩子学习不吃力,成绩也不错,上课也能做到注意听讲,并不是一定要每天都预习的。因为低年级的课程比较形象,老师讲课速度也慢,没有达到不预习就不能理解的程度。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反复咀嚼简单的知识上,不如让孩子出去玩玩、做做游戏、看看课外书。

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就有必要预习了。这个阶段,知识变得比较枯燥,所学内容也很多,老师讲课速度也变快了,预习确实有助于孩子有的放矢地听课。

需要注意的是,对那些看不懂的内容,最好在相应的位置做上记号“?”,再写上哪里不懂,以便在上课时有重点地听老师讲解。如果书上不好标注,就要写在预习笔记本上,上课之前要打开,放好,用的时候一目了然。

如果老师安排了预习内容,也就是给了孩子一个预习提纲,这个是和老师的讲课内容相匹配的,按着来就好了。预习完毕后,家长可以指导孩子闭上眼睛回忆一遍预习提纲的内容,效果就更好了。数学预习,数感是核心

预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科目有其学科特点,学习方法会有所不同。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其中包括计算、测量、预测等,最终往往要算出一个数据或者证实一个结论。

有些孩子虽然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但是听课依然很吃力,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的预习方法不正确,比如,预习数学的时候,孩子只是把课本阅读一遍,到了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脑子里基本没有印象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做个简单的预习笔记,可以是几个字、一张简单的图,有了这些线索,课堂要讲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1. 阅读课本

数感决定着孩子的数学学习发展情况,阅读数学课本的过程,就是运用数学方式思维,不仅能知道下一堂课要讲什么,还培养了数感。阅读的时候切忌走马观花,要耐心地读懂其中的意思,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就用铅笔圈出来,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工具书的方法帮助自己去理解,或者等老师讲。2. 围绕定理、公式思考

了解了新课要讲的内容后,就让孩子归纳一下这堂课所要讲的重点内容。如果是定理、公式,就要论证一下它们是怎么被推导出来的,试着推导一遍,如果重点讲的是例题,那么就试着做一做。

无论是推导公式,还是做题,都有助于提升孩子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卡壳的情况,先看看是新知识没弄懂的问题,还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没有扎实地掌握住的问题。

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忘记了前面的,后面就没法学下去。把预习当成一个对前面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孩子发现了已学知识的漏洞,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记忆力不好、学习不用功,而是要帮助孩子认真地把不懂的内容掌握住。3. 知识汇总

在做预习笔记的时候,把这节课将要学到的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特定符号等写在同一页纸上,试着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它们和前面知识之间的关系,这样既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印象,非常利于课堂听讲。

上课之前把预习笔记拿出来,听讲的时候有所对照,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去和老师合拍,增强课堂听讲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听讲效率。4. 试做课后练习

做练习题最能检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预习的目的是熟悉、理解知识,并不是掌握知识,所以,课后练习这一步骤,是可做可不做的,要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做做;如果学习任务比较紧,就可以不做。即使做了,也不强调一定要做对,只是借此检验一下孩子的预习效果。预习效果好,课后习题一般都没有问题。如果真的不会做,说明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有难度,到了课堂上就要好好听讲。把握语文预习的三方面

有的孩子觉得,预习语文最简单了,看看生字、生词表,懂个大概意思就够了。有的孩子甚至连生字都不看,他觉得,老师上课讲什么自己就听什么,这样就好了。预习语文真的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吗?当然不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但是,不管运用哪种形式的表达,是否拥有丰富的词汇、完美的语言逻辑、丰富的思想、一定的文采等,都是决定表达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能力,可以在预习的时候获得很好的锻炼。

所以说,语文预习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那么,孩子如何预习才能实现读有所得呢?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孩子。1. 通读课文

首先当然是通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用铅笔描画出生字、生词,还有看不明白、存在疑问的地方。画出后,通过查字典、网上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向父母求助等方式把问题解决掉,就能顺利读懂全文。

这个过程中,提倡查字典、网上检索、查阅相关资料等自主性很强的方法,能促进孩子的自学能力。

在通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习惯做一张表格,这样可以让所学内容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语文预习表之一

当然,这个表格里的内容是孩子根据阅读的情况填写的,填写这个表格的好处在于“逼着”孩子把头脑里朦胧的认识、思想转化成清晰的文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学习能力的锻炼。

到了课堂上,孩子结合这个表格听讲,既有利于巩固预习时候的记忆,也有利于反思自己预习中的问题。比如,当老师讲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孩子就可以和自己预习表格中的对照,分析老师讲的好在哪里,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总结中心思想的技巧。如果自己总结的中心思想和老师的区别很大,而且觉得自己的也挺恰当,就可以跟老师讨论讨论,通过讨论促使自己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多次这样的训练后,孩子就不单单是掌握了总结某一篇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而且获得了关于某一类文章的规律性知识,发展了自学能力。2. 分析、理解全文

阅读理解可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前者侧重于课文本身包含的具体材料,如人物、时间、地点、事实及数据等具体信息的提取,这一部分在通读全文的时候已经解决掉了,后者则只需孩子运用归纳、总结、分析、推理、想象等方法深入地理解全文。

这项内容也可以通过一个表格来呈现。语文预习表之二

这里的问题,可以是课后练习中的提问,也可以是自己没有看懂而生发的疑问。能够自己解答的就填在表格里,不能够自己解答的就空着,留待听完课以后处理。孩子的疑问越多,学习的劲头会越足。

问题可以是知识性的,也可以是语法性的,还可以是表现方法性的,只要孩子心中有疑问,就允许提出来。当然,如果家长可以帮助解决的,就在家里解决了,不管问的问题多么可笑,家长都不可以小视孩子的质疑精神,以免打击孩子思维的主动性,影响预习效果和良好预习习惯的建立。

当一个个问题出现、被解答、留存脑中后,孩子就对整篇文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就是领会了文章的大致意思。3. 记新字、新词

每一节新课文的学习,都会有一定的新字出现。预习的时候,如果有时间,学会、掌握这些生字很有必要。一般情况下,老师讲了,也不是当堂课就能掌握,也需要课后反复记忆,预习的时候,就开始记忆,没有坏处。英语预习:听说读写

对一个孩子来讲,同是语言学习,英语学习较之语文学习由于缺少语言环境,开始起来比较难,就要落实到相对基础的部分,一个音标、一个单词地细细阅读,越是重视细节,多掌握词汇,越能顺利地听说读写,较快地培养出语感。

英语预习的内容和方式很多,最为常见和实用的包括以下几方面。1. 朗读识记

朗读音标、字母、单词、词组、句子,都是很好的预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后,再进入对话、文章的朗读及背诵阶段。

朗读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读出声来,这样有助于记忆。朗读时“发声”这个能动因素和“耳听”这个被动因素同时作用,对大脑的刺激比单纯默读强得多。孩子经常读出声,也有助于养成敢于表达的习惯,避免“哑巴英语”的问题出现。

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可以让孩子模仿课堂老师、英语音频里的发音。每天出声朗读英语,英语的节奏就会逐渐渗透到孩子的头脑深处。逐渐地,就会有一条和以前大不相同的记忆回路打开,孩子就有了语感。有了语感后,孩子记忆单词、句子的时候就仿佛有股助推力在默默地帮助孩子,孩子的记忆效率就更高了。

在朗读的时候,家长还可以提示孩子讲究一些小方法。比如,读一遍英文、读一遍汉语,对着汉语译英文、对着英文译汉语,区别相同读音单词的意思,等等。

如果涉及课文学习,即使不背诵,上课前也要反复阅读课文,还要扫清里面不懂的单词造成的理解障碍。这样,听讲的时候,孩子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述的语法结构、英语语言习惯用法上,学习效果就更好了。2. 听力训练

英语是一种语言,英语学习是为表达服务的。而表达的前提之一是听,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前提,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

预习的时候,多让孩子听听英语,听完后说说是什么意思,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同时,这也有利于使生活在非英语环境中的孩子的语音、语调、节奏更准确,语感更好。如果家长用心培养孩子坚持每天听20分钟或者半小时英语的习惯,那么,孩子会大大提升听讲质量,英语水平会提升得很快。3. 动手写出来

语言表达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写,所以,英文的书写能力也不可以忽略。有的孩子英语说得很地道,看见单词也知道什么意思,就是不会写。不管是音标、字母,还是单词、句子,只有能够写出来,才能真正运用自如。预习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听几遍、读几遍后,试着默写一下。默写既是自我检验的方法,也是强化记忆的过程。第3章课堂听讲习惯——真的会听讲吗从孩子上学那一天起,家长就一定没少叮嘱孩子:“上课好好听讲!”“别乱讲话!”“别乱动!”“眼睛盯着课件!”同样的话,老师也会不断地重复……那么,孩子真的会听讲吗?学会集中注意力

有人说,学习成绩的好坏90%以上在于课堂听讲。没错!凡是课本上的重点内容,老师都会在课堂上重点讲,而且是把课本上的关键知识点提炼出来后,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水平进行了精细加工,使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了。预习时看不懂的内容,到了课堂上听老师一讲就明白了。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注意某一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是大脑皮层对刺激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能对注意到的事物产生清晰和完整的反应。同时,由于兴奋与抑制的相互作用,大脑皮层其他区域所受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因而会忽视同时存在的其他事物。如果大脑皮层同时有几个兴奋中心,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分心和走神儿。注意力一分散,就无法对主要刺激物产生足够多的刺激,影响思维过程,无法完成理解、记忆等知识进程。

看来,孩子能否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决定了学习品质,难怪有些家长为此头疼。

加加是一名小学生,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上课不能注意听讲,常犯困、走神儿、没精神。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他不知道说什么。写课后作业,他还要重新看一遍课本例题,才能算出来。

上课不注意听讲经常被老师批评,加加也觉得没面子。每次上课前,都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听讲,可到了课堂上,不知不觉就走了神儿,就像中了魔咒一般。

现实中,像加加这样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孩子真的不少。有调查显示,仅有58.8%的学生表示在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能持续集中注意力30分钟以上的比例则更小,只有39.7%。看来,课堂上注意力差已经是阻碍孩子学习的大问题了。

那么,家长如何改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呢?1. 排除干扰,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课堂环境可能会有干扰,孩子自身是最大的干扰源。提高孩子抗干扰能力,需要给孩子一些方法。

上课后,身体坐端正,不倚靠、不歪斜,目视前方,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同时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干扰自己情绪的紧张、焦虑等不好因素就会被消除。

听课兴趣点降低了,或者觉得没意思了,是走神儿的前奏,不妨在脑海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自己:老师为什么这么讲?老师讲得对吗?同学回答问题回答得对吗?对在哪里,为什么是对的?错,又错在哪里,为什么是错的?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理解知识,还能防止孩子因思维懈怠而走神儿。2. 跟上老师调换注意力的节奏

一个人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基本是20分钟左右。为了让学生能够保持高效的注意力,老师讲课的时候,常常会根据知识内容安排一个小小的缓冲,比如提问一下、看一段相关的动画片、做个小实验等,跟上老师的安排,放松一下,在老师接下来的讲解中就能保持旺盛的注意力。

家长要告诉孩子,在课堂上用心领会老师的缓解方式,主动跟上老师注意力的调节节奏,就能战胜疲劳,维持注意力的稳定性。跟着老师调适注意力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能够及时地把注意力从轻松、有趣的事情上转移回来,跟上老师,进入严肃的、精力高度集中的听讲环节。

当然,累了,孩子可以自行安排一些放松的时间。比如,复习课上讲题的环节,如果有些题目孩子确实是会做了,而且掌握得很牢固了,是可以放松一下的,以备集中精力听后面的内容。3. 走神儿后的补救办法

走神儿在所难免,有不开心的事情、焦虑的事情在心头的时候,可能就不由自主地走神儿了。被环境因素吸引,也会转移注意力。

我们没法跟着孩子去课堂听讲,但可以把工夫花在平时。一位妈妈是这么跟儿子说的:“儿子,上课的时候,会不会想起熊大、猪猪侠、功夫熊猫什么的?你是那么喜欢他们!”儿子说:“会的!”妈妈说:“我听到一些孩子这么讲过,下课了,他们很后悔!妈妈告诉你,在课堂上,发现走神儿了,快点纠正,一旦醒悟过来,就抓紧时间听讲,并在笔记本上做个记号,记号位置前面的就是自己走神儿没有听到的内容,然后下课后就借同学的笔记用用,一边补充笔记一边自学那块内容。”课上听不懂,课下快用功

很多孩子上课走神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听不懂。遇到听不懂的情况虽然正常,但是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弱,听不懂可能就放弃了。

有的家长把孩子听不懂的原因归结为贪玩,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不成熟,还不能够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容易被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吸引,便耽误了听课。这时,把知识搞懂最关键。

孩子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的原因很多,比如,老师讲得不好、孩子不喜欢老师、转学引起了情绪波动、孩子基础差等。家长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 老师的问题

有的老师讲课不够通俗,照本宣科地把课本上的知识复述一遍,从没考虑过学生能否理解,导致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孩子跟不上老师的思维。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把责任归结到老师身上,觉得老师讲得不够明白。家长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纠正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明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可以想办法跟老师反映,但是老师已经养成了这种讲课习惯,改变起来也比较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课前充分预习、课后及时复习,把知识学扎实,这样理解起新课来就轻松了。

当孩子升级或者转学时,换了老师,可能因为听不清新老师的口音、不适应新老师的讲课方式而听不懂。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除了让孩子多和老师接触、主动适应老师外,还要帮助孩子及时补习没有听懂的内容,以免落下的功课太多,更加影响之后的听讲。2. 基础比较差

孩子成绩差,父母最好利用假期的时间,帮助孩子好好把弱科补补,这样才不至于让本来基础就差的孩子经过一个假期后把仅会的那些知识也忘掉。

有个孩子,学习中等。虽然家人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家长甚至为这个孩子做了一个退一步的打算,那就是读个一般的大学。后来,爸爸突然间醒悟,他很自责地想,凭什么自己就为孩子圈定了人生?他现在才三年级啊!

于是爸爸耐心地观察了儿子一段时间,发现儿子算术特别慢,拖累了其他方面。爸爸利用假期把三年级前的算术知识都帮孩子补习了一遍,到了四年级,期中考试,这个孩子的各科成绩从70多分提高到了90分左右。

小学阶段,所学知识都是基础,较之于中学,补习容易,进步也快,关键在于下功夫。3. 不想学

当孩子学习动力不足时,就不想学,也不想听。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放弃,有朝一日想学习了,前途不可限量。父母要做的是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

常见的方法有,成功激励法,也就是帮助孩子努力取得一些小成就,用成功的美好感受激励孩子;看清责任法,这个方法要求家长告诉孩子他肩负的责任,他人生的使命,为了实现这些,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课堂回答要积极

很多孩子不重视回答问题这个学习环节,不理解老师提问的目的,不知道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课堂时间很宝贵,每位老师都会抓紧一分一秒向学生传递知识。如果不是讲课需要,老师怎么舍得花那么多时间请学生来回答问题呢?所以说,老师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有明确的目的:可能是在帮助学生唤起记忆,或是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又或是在引起学生的注意,等等。

不管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对孩子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回答问题越积极越利于接受知识。家长有必要耐心指导孩子鼓起勇气,从容地举起自己的手,向老师示意:我愿意回答这个问题!1. 孩子的回答推动老师讲课

在课堂上,谁学到的东西越多、获得的提升越大,谁就是赢家。单就学生方面来讲,他越是能够调动起老师充分表述所讲内容的热情,越是全身心地融入听讲中去,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家长有必要告诉孩子,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积极思维、大胆举手。这样也能够提升老师的情绪,激发老师尽全力播撒知识的热情。

如果孩子比较胆小,怕出错露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说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老师就是要通过请同学回答问题来检验大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从而判断是继续往下讲,还是重复讲一下刚才的内容。而从同学方面来讲,因为你的错代表了一部分同学的不足,因为你的坦率回答使得他们获得了再一次听讲的机会,所以他们也是感激你的。既然你促进了课堂讲课向着利于每个人的方向发展,那么,就大胆举起手来吧!

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你积极回答问题的表现也向老师表明了你的学习态度,会让老师很宽慰。所以,即使你成绩不是很突出,也不会被埋没,而是会得到老师的关注。

有的时候,孩子总是举手而不被老师邀请,就会泄气,甚至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家长可以预先告诉孩子,老师对每一位同学都是一视同仁的,当然,也要告诉孩子老师请了别人回答问题,自己的大脑也要跟着运转,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学习。2. 提高听讲效率

孩子上课走神儿是最令家长苦恼的,因为一走神儿,思想松懈,大脑运转速度减慢,就会产生思维上和行动上的惰性,很容易滋生消极情绪,对学习非常不利。然而,一节课几十分钟,很容易思维疲劳,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孩子的精神受到刺激,随之兴奋起来,特别是被老师叫到回答问题后,就能更加集中精力。所以说,培养孩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能够防止孩子走神儿。

当一个孩子把上课回答问题当成一种荣耀的时候,就会期待着老师提问的时刻,也会认真地听讲为回答问题进行准备。3. 开发智力

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想回答的孩子必须快速回忆起刚刚讲过的知识,然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推断和综合,并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大大锻炼了孩子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有的时候回答问题还会用到以往学过的知识,大大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4. 促进了孩子情商的发展

有的孩子胆小,不敢当着人说话,家长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地回答问题,既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增强了孩子的勇气。

有的孩子不敢回答问题是因为怕回答错了,如果家长多多鼓励孩子,孩子回答几次后,家长多肯定孩子的勇敢,孩子被成功的满足感激励,自信心会大大增强。

当孩子从课堂上悟出自己积极回答问题是对老师讲课的一种支持,是对老师劳动的尊重,会受到老师的鼓励的时候,孩子的交际能力就获得了提高。

由此看来,孩子上课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不光是在检验孩子会不会做那道题或者那堂课听讲的情况,而是关系着孩子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等素质发展的大事,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上课多回答问题。5. 告诉孩子:课堂属于你

很多孩子上课不敢回答问题,是因为怕答错了或者觉得回答不回答不影响自己的学习。家长要从小改变孩子的这种观念,消除孩子的疑虑,让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家长要告诉孩子,上学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探究,拥有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即使每天读书、写作业,也是为提出或者解决问题做准备的。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检验、考察自己临场发挥能力和思维缜密程度的途径。所以,千万不要在课堂上拘谨,要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不要担心答错了。

答错了一方面暴露了学生没有正确掌握知识,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的学生提供了借鉴,省得他们以后犯这种错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没有什么可耻的,不懂装懂才是学习的大敌。我们要卸下孩子在同龄人面前的思想包袱,让孩子明白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暴露出自己的错误更利于学习。

当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有的孩子本来积极性挺高的,可老师总是不给机会,大大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于是就不愿意举手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给孩子做做工作,告诉孩子,老师不喊你,是因为他觉得有更适合的孩子来回答问题,不是不喜欢你,也不是喜欢其他同学,只要你在会的时候、想回答的时候就举手,总会有机会的。

当别的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开开心心地倾听,一边听一边想同学的想法跟自己的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就算了,不一样的话,还可以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