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认识与提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01:07:01

点击下载

作者:周领顺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翻译认识与提升

翻译认识与提升试读:

前言

本书既是教材,也非教材。说是教材,是因为它是按照教学和学习的自然顺序排列每讲内容的;说非教材,是因为它包含了众多另类的观点,绝非对其他传统教学材料的汇编,应属于研究型教学材料。本书所讲道理深入浅出,实践紧贴时代。本书材料经过了多年的积累、试用和提炼。

本书不仅布局另类、材料另类,甚至观点也另类,显示的视角众多且与众不同。说布局另类,是因为有违传统上从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到翻译练习的组织方式。大多略写,旨在为教师留出更多操控课堂的主动权和学生课后进一步阅读的空间;说材料另类,是因为内容多为笔者研究所得;说观点另类,是因为书中观点创新之处,皆出自笔者,个别与传统说法有异,但更能反映本质的、灵魂的东西,从每讲的副标题便可见一斑。

本书既不求面面俱到,也不板着面孔说教,多为师生留下开放的、争辩的、互动的和不断完善的空间,使学生在诸种另类之中获得新知、感悟和提升。翻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译无止境,而且翻译之难,不全体现在背景知识的陌生、学科专业的深奥上,材料越熟悉,甚至越难翻译,毕竟翻译不仅在于理解,更在于表达。

本书在主题上涉及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和应用文学翻译。从文学到应用,从文本到译者,从靠近原文到偏离原文,不乏专题而集中的讨论;在例子上涉及英译汉和汉译英,但更偏重英译汉;在翻译原则、翻译技巧和评价思想上,做到有的放矢。坚持译、评两条线,并确保学习者在学习“译理”之余,体会到“译趣”和“译艺”。

本书主体由“要点拓展”、“阅读空间”、“师生互动”和“实践提升”等几部分构成。“要点拓展”是供教师课堂上拓展使用的,以免教材写得过细而限制教师的课堂发挥;“阅读空间”主要是供学生们课余使用的,是就“要点拓展”部分的某一点或几点而展开的详细讨论,可作为其他要点讨论的样板,任由教师跟踪补充并填补空白;“师生互动”部分先由作者初译而后与学生互动,设此部分旨在为师生提供互动训练的材料和样板;“实践提升”为翻译练习,供学生课余和老师下次课堂使用。“导入篇”论述“英译汉”之“好”,具有入门和概论的性质;每隔4讲增添一个“外篇”,共增添5个“外篇”。“外篇”的目标在于通过实例,提高学习者的鉴赏能力,也帮助调节教学气氛,虽然不属于整个教学以“讲”的形式安排的必要内容,但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需要而一起赏析。本书最后是“收尾篇”。

本书名为20讲,部分内容可分多次讲解,可浅可深,可满足一学年的使用;可做主教材、辅教材、专业教材或拓展课堂教材;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型/MTI研究生,以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学习使用。目录

前言

导入篇 英译汉之“好”:好在哪里? 第1讲 翻译性质——谁是翻译谁不是 不是翻译也鼓励第2讲 翻译质量——经典译论有数十 原文总是译所据第3讲 策略方法——翻译策略定调子 方法转换自有余第4讲 翻译标准——忠实原文意和形 理想现实要分清

外一篇 My Life's Sentences 第5讲 神似化境——出神入化不拘谨 尝试仿写自由身第6讲 中介现象——自译译创都叫译 实际都是混血儿第7讲 风格类型——原文风格作者定 译者解读不尽同第8讲 个性文化——文化可译不可译 保持个性文化立

外二篇 The Road to Knowledge 第9讲 文本译者——文本三分左右倾 动态译者视情定第10讲 翻译鉴赏——别人翻译自己译 好与不好有理据第11讲 角色身份——译者该做译者事 常逞本事常逾矩第12讲 正译偏译——正译求全全人美 偏译求变变给谁

外三篇 A Visit with the Folks 第13讲 商品广告——商品广告重呼吁 怎样呼吁看现实第14讲 旅游推销——夸张语言人所喜 夸大事实人所忌第15讲 电影片名——片名翻译不拘名 再创片名功更成第16讲 商标品牌——商标品牌受欢迎 译语文化尽其能

外四篇 Here Comes the Fourth Culture 第17讲 菜单翻译——菜单翻译怎样巧 异域市场自有宝第18讲 告示文字——英汉告示分外里 传法传情更传意第19讲 对外宣传——英汉之间有同异 改写译写达目的第20讲 翻译宏道——译者主动亦被动 顾念个体顾大众

外五篇 Preparing for Old Age

收尾篇 究竟该怎样认识“忠实”?

后记导入篇

英译汉之“好”:好在哪里?一、英译汉“好不好”和翻译批评问题

好不好的问题,显然是审美层次上的问题。翻译有两个层次,即“准不准”和“好不好”。例如:

I came to the class so late that I was scolded by my teacher.

译文1:我上课是如此的晚以至于受到老师的批评。

译文2:我上课晚了,老师批评了我。

译文1是练习词组“so…that”使用的,如果不翻译出来就不准,但在交际场合里,因偏于形合,不符合目标语的讲话习惯,可读性较低,翻译出来则不好。“准不准”是基本的层次,“好不好”属于较高的层次。“准不准”是指对原文的理解对不对,是“求真”的问题;“好不好”是指译文的表达地道不地道,是“务实”的问题,即理解和表达、求真和务实之间的关系。“好”是建立在“准”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好”脱离了“准”,势必造成原文不存在的局面,超出“翻译”的范畴而走向无原文可依的“创作”。正如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提到的“求真”和“务实”一样,彼此互相制约,不能脱离,只有处于该评价模式描写和批评的范围,才属于“翻译”。“准”要求向原文求真,“好”要求对读者务实。在译者行为批评“求真—务实”连续评价模式的范围内,翻译始终维持在既不“超额翻译”(over translation)也不“欠额翻译”(under translation)的理想状态,否则就会导致汤姆孙(J.Thomson)所说的“翻译中两种危险”状态的发生。不走极端,不僭越翻译行为的约束,贯彻的是翻译的“忠实”原则。虽然翻译过程复杂,但需要保持翻译的内核不变。这里将主要讨论英译汉“好不好”层次上的问题。“英译汉”是翻译实践界的常规行为,有关讨论已然汗牛充栋。但读者欣赏的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人们对“英译汉”认可的“好”和对于“汉译英”认可的“好”是有出入的,其中既涉及译者和读者、翻译和创作之间的关系,也涉及汉民族的审美传统等问题。这里将通过对30名翻译方向研究生们(硕士生、博士生)的翻译测试和对于翻译网络围观现象的分析,讨论译者和读者心中“英译汉”之“好”的立身之本,揭示译者的目标与读者的期待,以期给予翻译实践以理性的引导,对提高翻译批评的公正性有所助益。所选实例简单易懂,便于说明翻译上最根本的东西。二、《爱情》汉译测试:翻译研究生译作及其翻译分析

美剧《绝望主妇》(Desperate Wives)中有一些有关爱情的佳句,暂定名为《爱情》。笔者就其翻译对翻译研究生们进行了测试。

原文:I love you once,I love you twice.I love you more than beans and rice.I love you blue,I love you green.I love you more than peach ice cream.I love you north,south,east and west.You're the one I love the best.

翻译开始前,应对原文语言特点、风格特点和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原文用词简单、朴实(如love; once; twice),不卖弄文采,整体如同儿歌一般简洁上口;突出色彩(blue; green)和方位(north,south,east and west);善用比喻性的语言(如beans and rice; blue; green; peach ice cream; north,south,east and west),追求活泼生动;喜欢打比方(如beans and rice; peach ice cream),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亲近感;原文内容十分生活化(如beans and rice; peach ice cream; blue; green),更助于文风的质朴。

我们来看看翻译方向研究生们的译文(因篇幅所限,只列举个别例子,但分析时补全集体翻译的事实):1.我爱你。一顾倾城,再顾倾国。至死不渝,爱在朝暮。

爱你忧,爱你怒。爱你喜,爱你乐。你甜过蜜桃,爽若夏冰。迷

恋你周遭空气。我,最爱你。2.惊鸿一瞥,自此终生难忘。你是所有,柴米油盐不及你,

夏日清凉不及你。相伴的时光,有时晴天,有时雨。海角天涯,

只愿为你守候,有生之年,我最爱你。3.一见倾心,二见倾情。我爱你,胜却人间无数。爱你是

苦涩,是眼红;爱你是蜜桃般甜蜜的温柔,爱你是雾里迷了方向。

你是我此生挚爱。

虽然研究生们的译文五花八门,但都有一种古雅之美,独立之美,或者说都进入了“化境”,但并未完全做到“神似”原文,呈现为辞藻美、风格华丽以及通过增添、删减而更改原文的事实,所以基本上是在进行一场汉语爱情诗歌的创作大赛。网上的译文简化作“一见倾(1)心,再见倾情,我爱你,此生不渝”,但因删减了原文的一些事实,导致原文生动性有所丧失。他们拥有共性的认识,待笔者将大家的译文公示后,他们彼此恭维,由此可见一斑。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1.代读者作深度解读。比如将love you once作“倾心”;将love you twice作“倾情”;将blue作“忧郁”;将green作“青涩”、“眼红”;将 I love you blue,I love you green.作“浓妆淡抹华服素衣”;将north,south,east and west作“愿得一人心”、“迷恋你周遭空气”、“上穷碧落下黄泉”、“你哭,你笑,你痴,你嗔”、“天涯海角”、“咫尺天涯”、“爱你的方方面面”、“你是我的全部”、“爱你是雾里迷了方向”。代读者作深度解读时,难免扭曲原文的意义,如把green作“怒”、“天真”;将beans and rice作“生活中的琐事”、“一切琐碎”、“世俗一切”;将peach ice cream作“诱人的一切”、“珍馐佳肴”。

2.丢掉原文的色彩用词。比如将blue作“忧郁”、“忧”、“苦涩”;将green作“欢喜”、“欢脱”、“嫉妒”、“朝气蓬勃的样子”、“搔首踟蹰”。汉语也喜欢用色彩词语,有直观形象之感,比如说“脸红了”(害羞、愤怒、着急)、“脸绿了”(害怕、生气)、“脸白了”(害怕、紧张)等。

3.夸张语言或者夸大和更改原文的事实。比如将beans and rice作“世间万物”、“山珍海味”、“人间美味”、“人间无数”、“八珍玉食”、“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与茶”、“至死不渝”、“爱在朝暮”、“与君共度,春夏秋冬”、“此情不灭”、“佳味珍肴”、“白首不相离”、“你哭,你笑,你痴,你嗔”、“此生不渝”、“一日三餐”、“布帛菽粟”、“爱你喜,爱你乐,像风过四季,如你脾气”、“柴米油盐”、“有时晴天,有时雨。爱你的全部,连皮带骨,至死靡它”;将I love you once,I love you twice.作“爱你千万次”、“爱你不是两三天,如生命般对我而言”、“倾城倾国”;将peach ice cream作“爱你的明朗欢欣”、“荔枝三百颗”。

4.丢失原文质朴的风格。增添原文所没有的积极修辞(比如增添“万般姿态,刻骨铭心”),超越或者更换原文的风格。原文作者并非找不到色彩浓烈的词语,说明是有意为之。

5.丢失原文的内容,舍弃原文作者有意表现的喻体等风格上的东西。比如不译出beans and rice; north,south,east and west; peach ice cream等。

6.巧用汉语组合的特殊意义,使之在汉语读者中产生特殊的联想。如“一见……再见”、“一顾……再顾”、“惊鸿一瞥”。

以上问题总的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语言上,主要体现为超越原文用词的高古;风格上,主要表现为舍弃原文的质朴而追求华丽和典雅;内容上,通过夸大、删减等改动原文事实,故意不忠于作者有意使用的喻体。

有的“译文”颇有彻底摆脱原文约束之感,很难找到原文意义的影子,应属于无原文可依的“创作”。例如:1.回眸初见已相恋,再度相逢坠爱河。眼前佳肴索无味,

可餐秀色饱腹里。阴晴不定难捉透,却话佳人最得心。西北东南

愿追随,心中最是伊人伴。2.一见倾心,再见倾情,我爱你到海枯石烂;生气也爱,

耍赖更爱,我爱你竟如痴如醉;爱意充斥我心,你是我一生所爱,

此生不渝!3.一见心怦然,再见心倾君。柴米油盐酱与茶,不及吾对

汝之情。为汝忧思,为汝搔首踟蹰。荔枝三百颗,不及吾对汝之

意。

这些所谓的“译文”,只有对读者的“务实”,却失去了对原文意义的“求真”,难以置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内考察,是脱离了“翻译”的信马由缰。正如钱锺书所言:“一个能写作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难保不像林纾那样的手痒,他根据自己的写作标准,要充当原作者的‘诤友’,自以为有点铁成金或以石攻(2)玉的义务和权利,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东鳞西爪的写作。”“忠实”是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P.Newmark将诗歌归入“表达型”文本,即要求翻译尽可能向原文靠拢,把作者有意表现的语言特征、风格特点和内容结合起来,却不需要代读者去审美、去思考,否则会限制读者的思维,况且“诗无达沽”,除非由于文化差异,构成了理解的障碍。江枫先生曾就“Yesterday is old.”这句诗的翻译测试过笔者的学生们,学生们的译文色彩浓烈(如“昨日已逝”、“昔日垂暮”、“往事如烟”、“往事随风而逝”、“昨日迟暮”、“昔日莫再提”等),而他给出的译文只是简单的“昨天老了”。这些所谓的译文,显然过度解读了原文。文学性并不都表现在辞藻上,而当作者用表示有灵生物的old表示时间时,就是有意的,因此“忠实”就必然是首选的原则。

翻译的“忠实”原则,不是空洞之物,但一落到实处,研究生们就往往将自己当作读者和译文“作者”去解读原文并审美,表现出很大的任意性。他们掩饰不住自己创作的冲动,与钱锺书批评林纾翻译时所言“碰见他心目中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去写。从翻译的角度判断,这当然也是‘讹’。尽管(3)添改得很好,终变换了本来面目……”如出一辙。虽然“忠实”不是翻译的全部,但对于表达型的文学文本来说,向原文靠拢,求真于原文,是译者应有的行为。

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改变原文而不忠实或者不够忠实呢?客观原因主要是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比如语言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可译或可译但难以理解的情况;主观上主要是译者的主观愿望,比如为了提高销量而删减原文,更改那些不符合译者意愿的客观信息等。不过,这些都已超出了语言和翻译的范围。译者把翻译作为可以任意处置的东西,但严格地说,处置行为并不都是翻译行为,所以译者的身份也就不全是翻译人和语言人。(4)“超额翻译”因“目的语的信息度过大”,造成“再创作”直至“创作”的事实。“再创作”是保留了原文的意义,但通过特别的加工,又在目标语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比如《暮光之城》中的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Sun,moon and you.Sun for morning,moon for night,and you forever.网译为“浮世万千,吾爱有三。日,(5)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该译文显然是将汉语成语“朝朝暮暮”拆分又合并后,导致汉语读者产生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诗句)的文化联想,此非作者之意,所以拥有了“再创作”的效果。“创作”是原文不存的凭空创造。根据以上的翻译思想,笔者将《爱情》试译为:一爱你,再爱你,胜过爱豆爱大米。爱你蓝,爱你绿,胜过

冰糕加桃汁。爱你南北爱东西,你是吾爱数第一。

只是该译文押了通韵,稍异于原文,但质朴的文风却得到了保留,而用词和内容几乎都一如原作。三、《心畏》汉译的网络围观:翻译及其特点

研究生们在翻译测试中掩饰不住创作的欲望,而网络围观的“美文”翻译尤甚,译者多不具名,而网友们纷纷转发和跟帖,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和认识。就译文风格的多样性而言,一首土耳其诗人所作但(6)冠以莎士比亚之名的《心畏》(I Am Afraid)堪称代表,我们仅以其中的“文艺版”“诗经版”“离骚版”“五言版”“七言绝句版”“七律版”为例(其他还有“女汉子版”“现代版”“吴语版”等):

原文: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文艺版: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

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

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诗经版: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

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离骚版: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

吾兮吾心噬。

五言版:恋雨偏打伞,爱阳却遮凉。风来掩窗扉,叶公惊龙王。片言

只语短,相思缱绻长。郎君说爱我,不敢细思量。

七言绝句版: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

如何心付伊。

七律版: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迭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

佳木趁荫凉。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

意,犹恐流年拆鸳鸯。《心畏》的多个译本在网上传播迅猛,围观者众多。“围观”本来是个贬义词,但网络围观是一种网络现象,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其他学界,学者对于网络围观现象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该现象具有参与者人数众多、舆论场无中心化、反应速度光速(7)化、影响力异常强大等特点,但在译学界几乎无专题的讨论。网络围观的翻译有别于一般的网上评论,受到追捧的如《心畏》、乔布斯的《情书》、塞缪尔·厄尔曼(Samuel Ullman)所作的《青春》《年轻》等多个译本,受到贬斥的如冯唐所译泰戈尔的《飞鸟集》。多译本共现,自然形成比较。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还不到一天,其就职演说的汉语古文版译文就出现于网络了,不得不让人感叹高手在民间。

翻译的网络围观形成这样一些相辅相成、因果照应的特点:

1.以“妙译”并以能够体现汉语强大的居多,具体落实在汉语古雅的文风上。

2.为展现汉语的强大,围观的多是“英译汉”而非“汉译英”。

3.是可以反复把玩、人人都可一试身手的文学翻译。

4.在翻译策略上,表现为“化境”超越“神似”,“归化”超越“异化”,“务实”超越“求真”,“超额翻译”超越“欠额翻译”,总体上偏离“忠实”原则,以“再创作”甚至“创作”为主。

以上这些特点归结为一句话,即要体现母语汉语的强大,展现汉语超强的审美,所以以艺术品的形式反复出现于人们的视野。笔者试将该诗还原为:说爱雨,雨来却用伞遮挡;说爱阳,阳来却去寻阴凉;说爱

风,风来却把窗关上;说爱我,我却瑟瑟心畏伤。

与网上“妙译”相比,笔者的译文只能算作“普通版”,有意忠实于原文,但也考虑了汉语偏于意合等特点,所以“再创作”的痕迹是难免的,只是尽量控制自己创作的欲望和幅度罢了。《心畏》网上翻译和《爱情》研究生们翻译相比,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充分发挥了目标语汉语的优势,在风格上超越了原文。在强大的民族审美传统促动下,即使专门学习翻译的研究生们也对“忠实”的翻译原则视而不见。那么,为什么在进行英译汉时我们倾向于浓烈地处理原文的表达和风格呢?四、“英译汉”:汉民族传统审美心理的基点

在汉文化中,美辞之风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文”解释为“文,错画也”,特指那些精心描绘的字样。指文章时,多指重修饰。比如在汉代,“文”常用来指讲求藻饰的作品,尤其是骈文和韵文。

在创作实践中,侈丽宏衍的辞赋家、文风轻靡的骈文家,以及其他拘于格式的文人们,一味追求声律,雕琢辞藻。早期技巧论的代表人物有沈约、李东阳、李梦阳到后来的翁方纲、曾国藩等。“在17世(8)纪以前的英国文坛上,藻丽的语言风格颇为流行。”但在17世纪之后就趋向衰微,“这一世纪结束前,传统的修辞学成为新科学拥护者们抨击的对象,他们认为,修辞学由于提倡使用华丽的而不是清晰直(9)接的语言使得真理变得模糊不清”。修辞具有民族性,汉语言以绮丽为美,英语言以质朴见长。比如,“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甚至形成了中国人在写作和阅读中(10)对讲究平仄、对仗、押韵之文句的特殊偏好”。

我们的传统审美观总体上是以神驭形的,所谓“文曲星”、“文似看山不喜平”、“夺(脱)胎换骨”、“出神入化”、“空灵”、“神似”、“化境”、“不隔”、“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超凡脱俗”、“传神之笔”、“神来之笔”、“神采飞扬”、“如椽之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之理或无“斧凿之痕”、不“味同嚼蜡”等之谓是也,英译汉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主流。所以,当钱锺书把Just as we see the bee settling on all the flowers,and sipping the best from each,so also those who aspire to culture ought not to leave anything untasted,but should gather useful knowledge from every source.一句翻译为“独不见蜜蜂乎,无花不采,吮英咀华,博雅之士亦然,滋味遍尝,取精而用弘”时,收到了“钱译语言精美,不枝(11)不蔓,言简意赅,自然工丽”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仍不过是钱译迎合了汉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这跟原文的本来风格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了体现汉语的强大,译者甚至要依据汉语和汉文化的特点,创造出原文所没有的联想意义。

对很多不懂原文的目标语读者而言,译文就是原文。所以,当把英语翻译成“唐诗宋词”般古雅时,就会受到汉语读者的青睐,而把唐诗宋词翻译为直白的英语时,就难以受到汉语读者的喝彩,归根结底无非是对孔子“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翻译上的表白罢了,《心(12)畏》的多译本如此,乔布斯《情书》的多译本也一样。网络围观的译文,表面上看似译文,却不如说是具有能够摆脱原文而拥有独立之美的美文,体现了译者和读者对母语的眷恋;围观译文,不如说是对母语的情有独钟。事实是,即使不对照原文、不懂原文的读者,也能对众多译文有个“好不好”的比较。

对于英译汉,汉语读者是“好不好”的审美者;对于汉译英,汉语读者是“准不准”的鉴定者。英译汉时,我们实际期待的是汉语表达“超额”,希冀从“务实”到“超务实”;汉译英时,我们实际批评的是英语表达“欠额”,要“求真”再求真,甚至要求“原汁原味”,以免“信息度过小,以致读者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的必要信息”(13)。汉语读者追求的是“英译汉”的艺术性和“汉译英”的准确性。在不涉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超额翻译的诱因都是站在目标语角度审美或者考虑其在目标语中的务实效果而引发的。所谓审美,甚至不妨说就是以目标语做的文字游戏,“神翻译”尤甚,如把Young Girls译为“秧歌”,把We found love译为“潍坊的爱”;故意寻找古文而与之对应,如把英语Two wives,one funeral,no tears.倒译成古代卓文君的《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以及把古文警句翻译为流行语,如把“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译为Fuck the world if you are rich; otherwise fuck yourself.等。

翻译方法上的各种超越,仍不过是借以体现母语汉语的强大的。所以,偏离“忠实”指导原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读者,就有市场,但市场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学理上的合理性。众多的汉语译文,戳中的是目标语读者的“美”点;表面上斗的是文字,实际斗的是民族的审美传统。五、翻译批评和翻译导向

英译汉终究是把玩文字,追求艺术之美的,在审美的过程中,民(14)族的审美习惯会在不知不觉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说到底,“英译汉”之好,实际是超越原文之好;对于汉译英,主要表现在准确性上,虽然也论艺术性,但主从有别,比如对于“你懂的”、“不折腾”、“以人为本”、“八荣八耻”等政治热词以及汉语流行语、汉语成语的翻译等。

网络围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发生在虚拟社会中的现实行为,具有集群效应,有其发生的文化与社会根源。网络围观起源于刻意或者无意中的信息释放,然后经过各种渠道的放大从而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翻译的网络围观现象,难免会融入社会的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传播和审美。

这里讨论的两个例子,在内容上都属于爱情,是否更迎合青年学生的创作热情而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原文呢?结果证明并非如此。对于非文学文本的翻译,大家都认识到实用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比如,即使喜欢古雅文风的汉语译者,也不主张将英语直白的菜谱翻译成“雾里看花”、充满积极修辞的汉语,反而却将积极修辞浓厚的菜谱转变为易懂直白的英语(如把“蚂蚁上树”译为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而非Ants climbing trees)。

作为翻译批评者,我们虽然难以改变众人的翻译实践,但借以提高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却是十分重要的。网络舆情要重视,甚至需要给予理性的引导,毕竟舆情是读者市场现状。只有将译文的“准”和“好”协调统一起来,尽可能控制在“求真—务实”的范围内,才可能保持翻译之为“翻译”的内核不变,这是“翻译”的可控度。

文学翻译是艺术性的活动,为了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译者“再创作”是难免的,但要“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肃执行翻译的任务,能写作的翻译者就会有克己工夫,抑止不适当的写作冲动”(15)。市场上认可的“好”,未必是翻译学上认可的“好”;群众说的“好”,未必是学理上说的“好”;翻译的网络围观是文化活动,但未必是翻译活动。作为翻译批评者,我们要将学术真性和社会围观分开来看待。(1) https://wenda.so.com/q/1476496252723643?src=180.(2)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03页。(3)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03页。(4) 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5)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378324.(6) https://weibo.com/2286908003/BEAfDzK2S?type=comment#_rnd1518529155853(7) 贺义廉:《网络围观现象研究》,《社科纵横》2011年第12期。(8)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0页。(9) 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10) 陈庆荣、杨亦鸣:《古诗阅读的认知机制:来自眼动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1) 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12) 周领顺:《散文英译过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第102—103页。(13) 方梦之主编:《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14) 周领顺:《文学翻译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暗化》,《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15) 钱锺书:《林纾的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05页。第1讲 翻译性质——谁是翻译谁不是 不是翻译也鼓励要点拓展

1.宏观上讲,从翻译角度谈的翻译就是翻译,虽然不排除其中可能包含的非翻译成分。

2.微观上讲,“翻译”的定义有多个,但确保翻译是翻译的前提条件是,第一是语码(语言符号、方言)发生了转换,第二是再现了原文的意义,至于是不是实现了原文甚至译文预定的效果,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译文和原文该是如影随形的关系;译文和创作的分界线是译文改变或替换了原文的意义,如Goldlion和“金利来”的关系。

3.具体而论,翻译中包含着不是翻译的东西。不是翻译的东西可以笼统地称为“创作”、“创造”或者相对原文而言的“再创作”、“再创造”。

4.评价单位有大有小,甚至是认知上的、心理上的,但不管怎样,鉴别“翻译”和“创作”的根本在于:超出了原文不存在的意义的不是翻译,略去了原文中存在的意义的不是翻译,改变了原文本来意义的不是翻译。归根结底一句话:不是原文意义的所谓翻译都不是翻译,所以除了“翻译”之名外,还有“译写”等借体寄生之物。

5.在篇章内,翻译和创造常常交织在一起。因此,讨论评价单位的大小就变得很有必要了。

6.翻译是在形式和内容上对原文的忠实再现,但形式和内容又怎能做到丝丝入扣?就比如形式,风格是形式,语句组织形式是形式,连标点符号都属于形式。译者的能动性体现在转换之间。向原文求真是选择性的,与意欲达到的目标相一致。

7.到底谁是翻译谁不是翻译,对于普通读者来讲,似乎大可不必较真。但对于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提高理论修养和实践操练能力,也就是评价和实践两方面的能力。

8.讲翻译,着重两条线,一是“怎么译”,二是“怎么评”。比如,我可以说Coca Cola和“可口可乐”间不是翻译的关系,这是从评价或认识上看问题的;在现实生活中又鼓励翻译中的创造,因为毕竟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达到译以致用的目的,这是从翻译实践上看问题的。

9.貌似翻译,却实际是故意改变原文意义、改变翻译性质的市场营销策略,比如Best和“百事得”、“贝斯特”、“佰斯特”等,十足地跳到了“翻译”外。生活还有多少这样的例子?mini,Goodyear,Sportsman,Legend,Benz,tractor,All Joy,Dove,sofa...哪些属于音译?哪些貌似音译?这里还需要了解“音译”的定义。

10.译文与原文本来是要做到如影随形的,但不同的文本类型会有变化。有的是故意靠近原文的过程中而走样的,有的是在迎合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而故意偏离原文的,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总有译者的影子在里面,译者或主动或被动,总会受到环境、目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11.Translation原本的意义是什么?要把一袋粮食从河的此岸带到彼岸,会不会有所损失?译文再现原文的意义也一样。但以原文为中心时,“走样”和有意识改变原文的意义,是性质不同的两类活动。阅读空间• 文学类文本和译者行为

She had corn-gold hair,this sun-kissed being.She wore it in a hazy aureole that fluffed out all over her head.She had freckles that were like little flecks of gold paint,spatted from some careless painter's brush all over her apricot cheeks,with a saddle across the bridge of her tiny,pert nose.It was her mouth that was the beautiful part of her.And if the rest of her face was not quite up to its matchless beauty,that mouth alone was sufficient to make her lovely-looking,unaided,drawing all notice to itself as it did.Just as a single light is enough to make a plain room bright; you don't have to have a whole chandelier.When it smiled,everything else smiled with it.(Cornell Woolrich:I Married a Dead Man)

这个愉快的姑娘长着一头金发。这头金发在头上蓬蓬松松地披散开来,就像一个迷蒙的光环。她的杏黄色的脸颊上长满了雀斑,就像一个不经意的画家用画笔在那儿撒上的金黄色的小斑点,在她细巧雅致的鼻梁上还跨越着一条斑纹。她的嘴是她脸上最美的一部分。即便说她脸上的其余部分没法跟嘴相媲美的话,单这张嘴本身就足以使她看上去十分可爱,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就好像一盏灯足以照亮一个空房间一样,不必再装上一盏枝形吊灯。(1)当嘴微笑时,脸上的所有部分都会同它一起微笑。

从文学类文本旨在欣赏原作和作者独特的个人写作特点看,该译文还有完善的空间,比如第一句“这个愉快的姑娘长着一头金发”和原文She had corn-gold hair,this sun-kissed being.在句法结构、语义重心上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按照原顺序译为“这个姑娘长着一头金发,她真是个阳光的小生灵”;形象化的语言消失殆尽,汉语中不说“当嘴微笑时”,而是说“抿嘴一笑”等。

文学类文本的译者是努力靠近原文和作者的语言人,但又是满足社会上需要借翻译接近原文和作者的社会人。• 应用类文本和译者行为

品牌的翻译含有从翻译直至完全创造的各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将原本字面意义不明的Nokia音译为“诺基亚”是翻译;将Cambridge译为“剑桥”是不完全翻译,即半翻译半创译,也是创译;将“乐百氏”(饮料名)译为Robust是创意,因为二者意义完全不同(其他如Mini和“迷你”、“联想”和Legend、Coca Cola和“可口可乐”、Best和“百事得”、Poison和“百爱神”、Mild Seven和“万事发”、All Joy和“爱家”),意义改变而音近只能是“音似”而非“音译”。百度百科对“音译”的释义是: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外来语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如:cool/酷、disco/迪斯科、OPEC/欧佩克、TOEFL/托福、Yuppies/雅皮士、teflon/特氟隆、bikini/比基尼、Beatles/披头士、locquer/腊克、mummy/妈咪、punk/朋克、hacker/黑客、clone/克隆等。音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是“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词的读音,(2)译成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读音”。“音译”只有“音”而无“意”,或原文本来就有音无意(如咒语、鸟鸣),所以是音译,但要确保译文同样有音无意,如果在译文中增加了可以解读的、新的意义,就不属于音译的范畴。

译者扮演着从语言人到社会人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为了达到实用的效果而首先进行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努力,甚至为此而进行“非译”。毕竟,语言表达是译者打动读者而需要逾越的第一道关隘,是译者在翻译内的基本职责所在,也是使译文从译内效果(或者简单地称为社会效果,即在译文效果上反映为译文向原文靠近的求真度,在译者行为上反映为译者在翻译内向原文靠近的求真努力)走向译外效果(或者简单地称为社会效果,即在译文上反映为译文靠近社会需求的合理度,在译者行为上反映为译者在翻译外向社会靠近的务实努力)的必要环节。商标品牌的翻译,在形式上重音,在内容上重意,二者兼得且能受到目的语读者欣赏的当然最佳。我把“意”和“音”作为连续统一体(continuum)的两极,进行了可能的排列组合,基本上每一种情况都能找到足够的例证,其中所谓“有”、“无”,是比照原文而言的:(1)有意有音:Dawn(黎明)——旦(为说明问题自拟)(2)有音无意:Sharp(尖端)——夏普(3)有意无音:Lacoste(鳄鱼)——鳄鱼(4)有音换意:Goldlion(金狮)——金利来(5)换音换意:Sprite(调皮鬼)——雪碧(6)不音不意:Head & Shoulders(头和肩膀)——海飞丝

因语种差异较大,第(1)种“有意有音”的情况太过偶然,可遇而不可求。第(2)种“有音无意”、第(4)种“有音换意”、第(5)种“换音换意”和第(6)种的“不音不意”严格说来都不是翻译。

第一,“翻译即译意”,如果置内容于不顾,又怎么可能称为翻译呢?第二,“换音换意”和“有音换意”本质上是相同的,更改了原文的意义,自然不属于翻译的范畴:前者是仿音创造,后者是舍音而创意。“不音不意”即无所谓原文的音,也无所谓原文的意,而新造的“译文”在汉语中也并没有获得新的意义:如果说“飞丝”可喻为“头发”,但“海”又作何解?原文的“飞”音无处寻觅。

商标品牌翻译的极端形式是“自创自译”(如:Best/“百事得”保健品等、“佰斯特”商务酒店、Sportsman/“斯波兹曼”电动自行车、Giant/“捷安特”自行车、Robust/“乐百氏”饮料),并不在以上排列组合之内。表面上看似翻译,实际很难归入翻译的范畴,因为“原文”和“译文”都是国人自创的,并不涉及英汉和东西方两大片文化,是纯商业化的炒作,是商家特意迎合社会上的崇洋风尚而做,这一活动中甚至不涉及“译者”(但涉及双语人才)的参与。商业上利用外语单词进行所谓翻译的创意之举各色各样,比如当蒙牛集团利用DELUXE(豪华)一词的发音造出“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的广告词时,就根本不是会不会翻译DELUXE一词的问题,实际是用玄虚赚眼球的营销策略,是懂得双语的市场操控者拿语言所做的商业化炒作,不是翻译范畴的问题。

完全的“创意”不属于“创译”,“创译”是“创造性翻译”,含有原文的部分意义特征,而创意与翻译毫无关系。商业运作之功不可小觑,即使像文学翻译作品,译文的畅销到底是因为作者的名气还是出版社的营销策略抑或内容本身等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呢?真正属于翻译内可以认可的“对”和“好”的因素占多大的比重?促销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策划者、产品质量、品牌效应、推介力度、营销策略、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正如周兆祥所说,“在极端的例子中,原文只不过是一些灵感,甚至借口,让译者发挥,创造出跟原文具备(3)‘某种关系’的新作而已。”钱锺书把这类作品称为“借体寄生的东(4)鳞西爪的写作”,一语道破了实质。

谢天振说:“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先以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那个时代形成的‘忠实’的翻译观(也即只有忠于原著的翻译才是好的翻译)显然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出现的许多翻译现象,譬如‘可口可乐’的翻译,原文里并没有‘可口’和‘可乐’的意思,按传统的翻译观,它并没有忠于原著,但我们却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好翻译。这些现象提示我们,现在是到了调整和转变我们的翻译观念的时候(5)了。”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1)如果说达到务实于社会目标的翻译就是“好翻译”,那就有可能摆脱钱锺书所说的“翻译的性质”的约束而跳出“翻译”之外;所谓“好”,显然认为“音”是妙配,而且该品牌受人欢迎:过于注重译外效果,降低了对译内效果的关注。(2)“我们”是哪些人呢?只是那些懂得原文之音和译文之意的人们。(3)如果说“调整和转变我们的翻译观念”,那就需要分清是在翻译内看问题,还是在翻译外看问题,翻译内认为的“好”未必和翻译外认为的“好”相一致。

译外因素不能和译内因素混淆起来,译外效果不宜和译内效果混为一体。最典型的是当年有很多文章大谈特谈“联想”和Legend如何成为佳译、绝配,但Legend因版权问题变而为Lenovo之后,翻译界陡然间噤若寒蝉。从翻译学(翻译内)的角度仍然可以继续讨论,至于如此“佳译”、“绝配”被改变,却是译外的因素造成的,是超出译者职责的不可控的效果。• 宗教类文本和译者行为

翻译活动难以忽略译者的意志,即使如《圣经》一类的经典,也有被改动的痕迹,也和原文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才有不断翻译、不断靠近原文的各种努力。译者,特别是信仰宗教的译者,对于宗教类文本,态度虔诚,按理需实事求是地向原文靠拢。但由于译者是意志体,有意志性,他有自己顾及的“私念”,比如对耶稣犹太身份的有意隐藏;有的译者(如贺清泰《圣经》译本)专门为读者制作了“主副文本”的篇章体制;有的译者为特定读者专门制作了浅文理译本;“委办本”在中国学者王韬帮助下掺杂了一些不合基督教义的中国哲学思想;吴经熊在翻译《圣经》诗歌时采用的符合中国文化诗学形式的传统诗体;严复对《圣经》文本《马可福音》1~4章的节译、故意删改不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表述的“马太效应”、故意采用的古雅汉语等。也就是说,只要有读者和任何社会需求存在,意志体译者的行为就不会那么纯净;只要译者心中有针对的读者对象,即使表面上看来纯技术层面上的语言转换,也无不包含务实于人的心理定位。读者需求是最为直观的、影响译者行为的环境因素和翻译外因素,读者是社会需求的一部分,意志体译者无时不考虑社会的需求。

译者满足社会需求既反映在其作为语言人在翻译内、各种正法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词性转换等)上,更反映在其作为社会人采用的非正法翻译方法上,其社会人本质一览无余。比如译者采取的节译、增译等任何非正法翻译方法,从宏观上论,无一不是译者超越了语言人意义上对原文意义的直接搬运;无一不是以社会人的面目借译文支配原文并给予重新分配的,《圣经》多语种版本和多种译者身份的存在就是不争的事实。作者的原文成了译者的“鱼肉”,译者借译文化身为“刀俎”,此时对原文的分割已经超越了翻译之为翻译的根本。

文本经典化程度从高到低似可排列为:考古类>宗教类>科技类>公文类>哲学类>文化类>文学

类>宣传类>娱乐类

经典化程度愈高,受人的因素干扰愈少。越往右,文本感性化、人性化的成分越多,偏离原文的情况就可能越明显,除非向原文求真的同时可达到对于社会务实的效果,比如逐字直译的《圣经》,虽然晦涩拗口,也仍然会受到虔诚信徒的欢迎。受到信徒的欢迎,说明信徒对神的虔诚超越了语言本身,他们甚至将晦涩拗口的语言叙述方式视为神授的特别方式而接受。

偏左的“考古类”和“宗教类”虽然同属高度经典化的文本,但程度上仍有差异。考古类的文本旨在解读古代文化密码,向原文靠拢是不二的选择;不需要迎合任何的读者,基本上围绕着原型意义上的“翻译”而动。所谓原型意义上的“翻译”,是无需读者参与的翻译。比如,英语系统中的“ABCD”,等于汉语系统中的“甲乙丙丁”,语言转换后,仍然如此,不受意志性所左右。

宗教类文本的经典化程度虽然很高,但并未高到让译者完全忽视读者存在的程度,读者永远是意志体译者的顾念对象,所以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就不能忽略现实中的译者存在。人是复杂的,人脑的工作原理,迄今还是一个有待打开的“黑匣子”。

除了翻译目的、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因素的影响之外,译者的内心活动怎样?就增加注释被称为“厚译”(thick translation)的现象而论,为什么有的传教士译本注释得多,有的注释得少?除了传教士们共有的传教者这一宗教身份外,是否还有学者型传教士和非学者型传教士之别?汉译本《圣经》的译者有纯粹的外国人、有外国人+中国人助手、有纯粹的中国人,在面对同一个原文时有什么不同的规律性行为?《圣经》翻译的译者有宗教人士和非宗教人士。宗教人士译者对原文的敬畏源自对神的敬畏,对原文的意义不敢越雷池半步,西方传教士译者最初是带着明确的传教目的从事《圣经》翻译的。对于传教士译者而言,翻译《圣经》就意味着传教,逐字逐句才能有效传达上帝的真意,而非宗教人士中,既有扮演福音传播者角色的,也有扮演文学鉴赏者角色的,偏于文学欣赏定位的译者,会在某种程度上淡化宗教的严肃性和神秘性,会把《圣经》译为不同的风格,如古文言、古诗体、骚体、方言、官话等,风格的变化,凸显的是文学的创造性,表面上游戏于文字之间,实际展露的是文字背后的鉴赏性,和林纾“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去写”以展露文采,没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翻译家多不是宗教人士,《圣经》翻译有明显的文学化趋向。

译者的意志性与译者的身份和角色对于译者行为的影响、译者行为对于翻译质量的影响等,涉及因素众多。总之,从译者切入看文本,从文本切入看译者,在开展翻译批评时必然拥有更强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师生互动【例子】Americans might be embarrased because their Japanese friends are so formal with them.Japanese might feel insulted because American acquaintances greet them casually.Still,the forms of greeting in both countries only show respect for others.It just happens that Americans and Japanese have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thus have a different way of showing respect.【初译】美国人可能会因为日本朋友待他们过于正规而显得有些不自在,日本人可能会因为美国朋友寒暄过于随意感到有失恭敬。当然,不管在美国或在日本,打招呼就意味着尊重对方,所不同的是,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人与人之间的角度不同,表现敬意的方式也因之有异罢了。【讨论】这是一段说明文,在用词上应表现出庄重,因此我使用了“有失恭敬”、“因之有异罢了”一类的表达。

原文中的friends和acquaintances只是为了避免用词的重复才选用了不同的词,实际表示的意思是相同的。

学生的疑问是,insult意为“侮辱”,在初译文中没表现出这样的程度,或可译为“蒙羞”、“冒犯”、“受辱”。另外,学生说,“寒暄”本来就意味着随意,译文的表述重复了。【再译】美国人可能会因为日本朋友待他们过于正规而觉得有些不自在,日本人可能会因为美国朋友的问候方式过于随意感到有失恭敬。当然,不管在美国或在日本,打招呼就意味着尊重对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国人和日本人看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不同,表现敬意的方式也因之有异罢了。实践提升

1.The worst thing you can encounter when you interact with people is your own lack of a base line.No matter who you are interacting with,be it your family,your friend or strangers,you should know:(1)You have your own boundaries which others have no right to pass unless you authorize them to.(2)What you do is your own business.And you are the one who decides how to do them.(3)What others do is their own business.If you don't want to help,you have the right not to.There is no need in maintaining all those pointless relationships and making yourself miserable.You don't need to please everyone.Your energy is limited.And it's impossible to get along with everyone.This is life.It may not be the life that we imagine our lives should be like.But it's the true life that we have to live.

2.Sure,money cannot buy you everything.But no one can deny that it's necessary.I need money to have a shelter so that I won't freeze to death when winter comes.I need money to buy food so that I can live a healthy life.Plus,with money you can see a lot of things much more clearly.And there's something really precious which you can only get through money.It is the privilege to say “No.”With money,you can protect those who you love.With money,you can fight against the evil in the world.I don't know why so many people despise money and those who found their way to make money.Yes,sometimes fortune brings corruption.But that's because it's a double-edged sword.It's not money who made the decision.So I'm not ashamed to say that I cherish money,not at all.There's nothing more honorable than making money with your own hands legally,period.(1) 贾卫国主编:《英汉对照描写辞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2) 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52页。(3) 周兆祥:《译评:理论与实践》,黎翠珍主编:《翻译评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4) 钱锺书:《林纾的翻译》,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5) 谢天振:《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