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01:36:14

点击下载

作者:赵磊 侯彦明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试读:

版权信息

书名: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作者: 赵磊,侯彦明

排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2

ISBN:978-7-113-21369-5

本书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编排为十个模块共十四个项目,分别为:认识经济学、经济学十大原理、供给和需求如何影响价格、弹性及其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竞争、垄断、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市场失灵与对策、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本书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案例与知识的紧密结合,真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面向应用,突出对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专业、金融类专业、营销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人员的培训用书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用书。第二版前言“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往多在本科院校或者金融专科院校开设,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少开设。但中国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聘请到既有技术又懂得经济运行规律,能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抓住机遇的员工。培养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变化的各类人才,是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发展。

本书构建了以学习目标、项目重难点、导入案例、正文、思考与练习为内容的复合型教材模式,拥有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与第一版相比案例更具典型性、更贴近生活,并具有以下特色:

1.本书完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方向设计,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知识注重实用”这一原则,理论知识不强调范围全面,而追求深入核心,只要求学生掌握核心内容,贴近工作与生活。本书在注重经济学学科系统性、知识的完整性的同时,也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遵循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本书借鉴国外经济学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思路,将实际经济学案例和经济学经典故事引入课堂,将经济学基础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围绕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展开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概述,使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3.本书最大的编写特色在于每一模块结束后通过经典和现实经济学故事启发读者的思维,强调本模块的核心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注重教材可读性的同时避免了过分强调理论概念和原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本书(纸质教材)还有相配套的可供教师上课演示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演示本教材中涉及的各种经济学模型和函数图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各种经济学函数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

本书由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赵磊和侯彦明教授任主编,由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王秀繁和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郭宇环任副主编。赵磊和侯彦明负责拟订编写提纲,赵磊编写项目一至项目七,侯彦明编写项目十三和项目十四,王秀繁负责编写项目八至项目十,郭宇环负责编写项目十一和项目十二,最后由赵磊和侯彦明统稿、定稿。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5.11第一版前言

本书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编排为十个模块共十四个项目。本书设有案例导入问题,使学生围绕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学故事展开学习,使原本深奥枯燥的经济学理论变得生动易懂,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构建了以学习目标、项目重难点、导入案例、正文、思考与练习为内容的复合型教材模式,拥有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适合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金融类专业、营销类专业和工商管理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选用。“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作为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往多在本科院校或者金融专科院校开设,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少开设。但中国近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企业员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聘请到既有技术又懂得经济运行规律,能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问题、抓住机遇的员工。培养适应企业用人需求变化的各类人才,是高职院校及培训机构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经济学教材往往更加偏重理论体系的构架,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案例与知识的紧密结合,真正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既传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技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面向应用,突出对学生经济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借鉴国外经济学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思路,将实际经济学案例和经济学经典故事引入课堂,将经济学基础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围绕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展开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概述,使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本书完全针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培养方向设计,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能力。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知识注重实用”这一原则,理论知识不强调范围全面,而追求深入核心,只要求学生掌握核心内容,贴近工作与生活。本书在注重经济学学科系统性、知识的完整性的同时,也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本书最大的编写特色在于每一模块结束后通过经典和现实经济学故事启发读者的思维,强调本模块的核心知识,锻炼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注重教材可读性的同时避免了过分强调理论概念、原理、作用等,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与本书(纸质教材)相配套的还有可供教师上课演示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演示本教材中涉及的各种经济学模型和函数图像,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真实地了解各种经济学函数曲线的变化趋势和曲线之间的关系。

本书由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侯彦明和赵磊任主编,负责整部教材的统筹规划,由哈尔滨金融学院冀静和山东华宇职业学院魏正涛担任副主编。赵磊编写项目一至项目七,侯彦明编写项目十三和项目十四,冀静编写项目八至项目十,魏正涛编写项目十一和项目十二。由侯彦明和赵磊统稿、定稿。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2.12模块一像一个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引言】

经济学来源于希腊语,原本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似乎看起来和经济没有什么关系,可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

一个家庭往往面临着很多的抉择,家庭的领导者必须决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和能够得到的报酬。例如“谁去做饭?谁去洗碗?谁去洗衣服?谁能够多吃一片面包?”决策者必须考虑到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将家庭中有限的资源在各成员之间配置。

社会中也存在着与家庭一样的问题,一个社会要决定必须做哪些工作和由谁来做这些工作,以及它需要支付工作人员多少报酬。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中心思想来把整个经济学领域统一起来,本模块将介绍这些经由前人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掌握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

3.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4.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内容。项目一认识经济学【项目重难点】

稀缺性、机会成本、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任务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导入案例】

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自由市场里买东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到了厕所里,列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票,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

这个故事经常被经济学教授们当作笑话讲给刚入门的大学生听,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但在包括经济学初学者在内的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既枯燥又乏味,充满了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远没有这则故事生动有趣;而且经济学总是与货币有割舍不断的联系,因此,人们普遍以为,经济学的主题内容是货币。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济学真正的主题内容是理性,其隐而不彰的深刻内涵就是人们理性地采取行动的事实。经济学关于理性的假设是针对个人而不是团体。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它源自这样的假设: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而且还会主动地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这样的假设虽然未必总是正确,但很实用。在这样的假设下发展出来的经济学,不仅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这样的学问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娱人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有意无意地运用了一些经济学知识,但如果对经济学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容易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理性不足,给自己的生活平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扰。比如,刚刚买了车子,没过两天,这款车子却降价了,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垂头丧气,心里郁闷得很;倘若前不久刚刚买了房子,该小区的房价最近却上涨了,兴高采烈是一般购房者的正常反应。这些反应虽然符合人之常情,但跌价带来的郁闷感觉却是错误的。

经济学认为,正确的反映应该是:无论是跌价,还是涨价,都应该感觉更好。经济学认为,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你消费的是什么。在价格变动以前,你所选择的商品组合(房子、车子加上用收入余款购买的其他商品)对你来说是最好的东西。如果价格没有改变,你会继续这样的消费组合。在价格变化以后,因为房子、车子已经属于你了,所以,你不可能因为价格变化而感觉更糟糕。但是,由于房子、车子与其他商品的最佳组合取决于房价、车价,所以,过去的商品组合仍然为最佳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现在还有一些更加吸引人的选择。新的选择虽然存在,但你却更钟情于原来的最佳选择(原来的商品组合)。【相关知识】

一、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自经济学产生以来,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定义。但是比较流行的一个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科学。”

虽然地球上物种繁多、资源丰富,但是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看,任何资源都是稀少而匮乏的,经济学上称为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但同时资源的稀缺性又是绝对的,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阶段,无论是原始社会还是发达社会,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是贫穷的国家还是富裕的国家,资源都是稀缺的。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使经济学的诞生有了可能和必要,资源稀缺的事实是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经济学正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稀缺资源的一种科学。

二、选择与机会成本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稀缺的资源和既定的技术水平却无法满足人们的所有愿望。欲望有轻重缓急之分,同样,经济资源也有多种用途,但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的资源多了,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资源必然会减少,因此,人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选择。比如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如果选择多睡一个小时,必然会减少一小时用于工作或者娱乐的时间。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有所得就有所失,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些东西,就是做出决策的机会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放弃的所有东西都是机会成本,只有其中价值最高的那个,才称为机会成本,与实际成本不同,不是做出某项选择时实际支付的费用或损失,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或者说是放弃的另一种可能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成本。我们可以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

从图1-1可以看出,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处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Q点,这种情况下,生产是可行的,但是却存在着浪费,资源和技术没有被有效利用;第二种如P点,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这意味着目前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无法满足该点的生产要求;最理想的选择是在曲线上的点(如R点和M点),既是可行的,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

图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了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三个重要的概念。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用来满足欲望的牛奶和面包也应该是无限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不可能生产出无限的牛奶和面包,在图上就表示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的点。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人们必须做出生产多少牛奶和面包的决策,即人们必须做出选择。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就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从图1-1中可以看出,生产可能性曲线有两个特点: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意味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必须伴随着另一种产品产量的减少,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当资源既定时,多生产一吨面包就要少生产若干吨牛奶,反之亦然。所放弃的若干吨牛奶就是生产一吨面包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来表示。

第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凹向原点的。表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由左向右逐渐增加。即一吨面包对牛奶的替代程度逐渐减小,即为了多生产牛奶所放弃的面包是递增的。这是因为,当我们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牛奶时,就把越来越不适宜生产牛奶的资源用来生产牛奶,效率必然会下降。【知识链接】

会议的机会成本

企业经常忽略考虑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机会成本,这就是他们的高级雇员的时间。根据一家私营机构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的200名老总所做的调查,老总们估计在他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中,平均15分钟用于打电话,32分钟用于阅读或抄写不必要的备忘录,72分钟用于不必要的会议。假设这些老总们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是48周(休假4周),每周工作5天,那么他们用于打电话的时间就是60小时,读写备忘录用128小时,而不必要的会议就占288小时!

案例评析:

也许读者会觉得,这些数字顶多算是某种有趣的描述,并不是精确的估算。试问有谁能预言即将召开的会议纯粹是浪费时间?无可否认,每个会议都具有一定目的,通常我们只能在会后对会议的必要性下结论。要命的是,企业在安排会议的时候,常常因为不必为参加会议的人额外付钱,便相信会议的成本为零。他们忘了,如果不开会,这些薪水很高的老总们会去做别的有用的事情。

如何纠正人们对会议成本的认识,加强与会者的紧迫感,进而提高会议的效率?有人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在会议室显眼处设置一块计时牌,预先录入每个与会者每小时的薪金数额,从他们到达会议室的时刻开始计时,累计并显示全体与会者的薪金消耗数额,直到会议结束。

举例来说,20个时薪平均为45美元的行政人员参加的会议,每小时的成本就是900美元。此外,我们还可以加上诸如会议室的使用成本和传达开会通知的费用等项目。有了这块分秒必争的计时牌,“时间就是金钱”便真正成为一种压力。试想,当薪金数字跳到四位数时,还有哪个大老板愿意继续付钱让这些高级职员毫无成效地空坐下去?还是长话短说为妙,趁早结束会议,把职员送回各自岗位上为公司多干活吧!

三、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上的选择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最基本的相关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物品或劳务,生产多少?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人们所有的愿望,因此必须对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以及生产的数量做出选择。以牛奶和面包为例,就是生产牛奶还是面包?生产多少牛奶?生产多少面包?

第二,如何生产?当确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之后,还要决定如何生产。也就是选择什么生产方式。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用资本密集型生产;还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用劳动密集型生产。虽然生产出的产品或劳务数量相同,但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相同。

第三,为谁生产这些产品或劳务?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即生产出来的牛奶和面包按照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机制分配给社会各成员,如何把握分配的数量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稀缺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学是为了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

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资源的稀缺性、选择、配置问题存在于各种社会中,但不同经济制度下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在考察这一问题时,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经济体制分为四种类型。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都是由政府计划决定的。解体前的苏联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特征。

3.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又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是由市场机制来决定的。

4.混合经济

混合经济由萨缪尔森首创,是指既有市场调节,又有政府干预的经济。在这种经济制度中,决策机构既有分散的方面又有集中的特征。一方面,市场机制协调着人们的经济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在对一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意识的干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是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有意识干预的结合下解决的。

当今世界各国,既没有完全实行市场经济的,也没有完全实行计划经济的,各国实行的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混合经济”,只是在“混合”的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知识扩展】

经济学的历史起源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重农学派都有影响。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从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从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个社会分工学说,纵然旨在为他设想的奴隶主理想国提供理论根据,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提出了一个理论分析。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轲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指出了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但是他对追求货币财富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从公正原则出发持否定态度。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公元前234~前149)、瓦罗(公元前116~前27)等人的著作中。

19世纪末期,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演变,即更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而不注重国家政策的分析,有些经济学家改变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称。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879年第二版序言中,明确提出应当用“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单一词比双合词更为简单明确;去掉“政治”一词,也更符合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和主旨。1890年A·马歇尔出版了他的《经济学原理》,从书名上改变了长期使用的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名称。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经济学这一名称就逐渐代替了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与《国富论》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于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最经典的反驳,在这本书于1776年出版后,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许多要求自由贸易的声浪。这些声浪还认为当时经济的艰难和贫穷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所造成的。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被说服相信了自由贸易的优点:英国政府和议会依然继续维持重商主义多年。

亚当·斯密《国富论》一书也否定了重农主义学派对于土地的重视,相反,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国富论》一书非常成功,事实上还导致许多早期学派的理论被抛弃,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则专注于将斯密的理论整合为现在所称的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由此衍生)。马尔萨斯将斯密的理论进一步延伸至人口过剩上,而李嘉图则提出了工资铁律(Iron law of wages)——认为人口过剩将导致工资连勉强糊口的层次都无法达成。斯密假设工资的增长会伴随着生产的增长,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则较为准确。《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举例而言,如果产品发生短缺,产品的价格便会高涨,生产这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便会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产,最后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许多产品进入了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加,供给的增加会将产品的价格降低至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使产品的利润接近于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刺激也不会消失,因为产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了生产者的薪水在内。如果价格降低至零利润后仍继续下跌,生产者将会脱离市场;如果价格高于零利润,生产者将会进入市场。斯密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进而造福整个社会,而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不过,斯密也对商人保持戒心,并且反对垄断的形成。【导入案例评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烦扰于别人为什么挣得比我多,总是觉得自己得到的比应得的少,而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这样的感觉是庸人自扰,是错误的。经济学认为别人比自己挣得多是正常的,自己得到的就是应得的,如果自己不能理性地坦然面对,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烦扰和忧愁。

我们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扰,主要还是因为对经济学有一些误解,这可能是经济学说起来比较简单的缘故。“供给与需求”“价格”“效率”“竞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济学词汇,而且这些词汇的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很多时候,似乎人人都是经济学家。人们不敢随便在一个物理学家或数学家面前班门弄斧,但在一个经济学家面前,谁都可以就车价跌了该高兴还是该郁闷等实际问题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经济学中有许多并非显而易见的内容,并不是每个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经济学领域,要想从“我听说过”进入到“我懂得”的境界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此,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知识,将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谈婚论嫁,就会减少生活中的诸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任务二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导入案例】

观一叶可否知秋

微观行为与宏观结果甚至可能是背离的。对此,萨缪尔森在他经典的教科书上曾打过一个精辟的比方。他说,好比在一个电影院看电影,有人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如果他站起来的话,他看电影的效果将会改善。因此,站起来就微观而言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大家都站起来的话,则大家看电影的效果都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站着和坐着的效果是一样的,不过是徒然增加了一份“折腾”的成本而已。这个例子足以说明,在微观上合理的事情在宏观上未必合理,在个体是理性的事情在集体上未必理性。

另一个例证是金融危机。当有人发现银行不安全,他的最佳办法就是将存款取出,以保全自己。但是否会导致全体的安全呢?恰恰相反,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的话,金融危机就会发生,个人也将受损。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样,有人看到本币不稳,纷纷抛售本币,购买外币,其结果是本币一落千丈,而且引发金融危机,全国人民都受损。

在大城市坐车,我经常发现个体最优与集体失败的例子。前边有堵车现象,有的司机看旁边还有一条路,就闯了进去,结果这条路也被堵上,最后堵得严严实实,连清路的交警车也挤不进来。这就是个人最优让集体彻底失败。

因此,我们无法从微观现象简单推导出宏观结论。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所谓“观一叶而知秋”的说法是靠不住的。【相关知识】

在传统上经济学被分为两个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它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控制对住房的影响,外国竞争对本国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义务教育对工人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政府借债的影响,经济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对提高生活水平增长的不同政策。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在微观的角度看是正确的,但从整体角度看就是不合理的。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例如,宏观经济学家可以从个人所得税减少对整个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分析这个问题,他必须考虑所得税减少如何影响家庭把多少钱用于物品与劳务的决策。又如,失业现象严重时,作为个人,除了一些佼佼者能谋到职业外,总有人没有就业岗位,作为厂商也不能无效率地吸收工人,所以失业问题是宏观问题,解决就业是政府的责任。

尽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但这两个领域仍然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也和在生物学中一样,从最小的单位开始并向上发展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但这样做既无必要,也并不总是最好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化生物学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之上,因为物种是由分子构成的。但进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问题和方法。同样,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它们有时采用相当不同的方法,并通常分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

根据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解决的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中心理论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家庭、单个企业或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和相应变量数值的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在理解微观经济学定义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与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家庭要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户与厂商这种单个经济个体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即以前提到的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即在这种资源配置下能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如果每个经济单位都实现了最优化,那么,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在市场经济中,家庭和企业的行为要受到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的经济个体行为并不完全一致,而且不同经济体制也会使经济个体的行为产生变化,因此,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

第一,市场出清的假设。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最终会实现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的均衡。即坚信在价格可能自由而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金融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力市场均衡。

第二,完全理性的假设。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在做决策时都充满理性,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这些经济主体即称为“理性人”,“理性人”的行为都是有意识和理性的,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去选择自己的目标,不存在任何经验型或随机型的选择。

第三,信息完全的假设。这一假设的主要含义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能充分地了解每一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地判断商品能够带来的满足程度,掌握不同时期商品价格的变化,能够准确确定最优的商品购买量。

西方经济学家承认,上述三个假设条件未必完全合乎事实,它们是为了理论分析的方便而设立的,并且不会影响判断结果的主要方向。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第一,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又称均衡价格理论。本理论从研究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入手,进一步研究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价格如何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从欲望和效用入手,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实现,即消费者均衡。第三,生产者行为理论。本理论从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入手,研究生产者如何合理地投入生产要素,即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以及规模经济等一系列问题。第四,成本理论。从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分析入手,研究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等。第五,厂商均衡理论。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以及寡头垄断市场这四种市场类型入手,研究上述市场类型的基本特征、均衡条件以及对这四种市场类型的评价。第六,分配理论。从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入手,研究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的一般性质、形成机制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这部分理论说明为谁生产的问题。第七,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任何经济理论都是用于为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微观经济学也不例外。市场机制虽然最终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这个时间往往很漫长,并且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例如,个体经济单位对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效应、公共物品的提供、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垄断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正因如此,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二、宏观经济学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第一,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探寻资源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实现增长的问题。第三,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作为中心理论。第四,宏观经济学通过总量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假设:

第一,不完善的市场机制。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市场经济国家一直在繁荣与萧条的交替中发展,经济危机已经被普遍认为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尤其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经济学家意识到,如果只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是无法解决经济危机、失业、滞胀等一系列问题的。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强而有效的外力干预,宏观经济学即为此产生。

第二,政府有能力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纠正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偏差。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还可以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进行经济干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后,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强调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在本书主要介绍:第一,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的规律。第二,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没有一个国家不为此感到头痛。宏观经济学把失业与通货膨胀这两个棘手的问题同国民收入联系起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手段。第三,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分析国民收入短期波动的原因以及长期增长的源泉问题,以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开放经济理论。主要分析国际贸易、国际收支、汇率等基本问题以及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与调节。第五,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以宏观经济为依据,主要为国家干预经济服务。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这两种经济观察角度只是看待同一种事物的两种方法。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的分析,采用的都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涉及制度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从而与制度经济学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先于宏观经济学产生,发展的比较成熟,因此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个体单位是构成整体行为的基础,而宏观面又影响着微观面的决策。如盖楼时,微观面是研究其一砖一瓦,而宏观面是研究整体的高度、架构。又如失业率的变化是每个厂商雇用工人决策变化的结果,而国家整体经济宏观面也影响着厂商对雇用工人的决策。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第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第三,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第四,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第五,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知识扩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之分,相应的经济学也有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和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之分。

实证分析方法是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求证中检验假设”的方法,在做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实证经济学所力图说明和回答的问题是:①经济现象是什么?经济事物的现状如何?②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它不回答是不是应该作出这样的选择的问题。即它企图超脱和排斥价值判断(即关于社会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经济事物是好是坏,对社会有无意义的价值判断),实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是说明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实证科学。

经济学的实证倾向产生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时期,最早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经济学的是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19世纪70年代以后,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提出了边际效用论,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跨出了从纯粹逻辑推理到数学公式演绎的一大步。20世纪30年代以后,实证经济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凯恩斯到现在,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一直是实证经济学。

规范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规范经济学研究和回答的经济问题是:①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②什么方案是好的,什么方案是不好的;③采用某种方案是否应该,是否合理,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选择。

规范经济学涉及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对人们福利的影响和评价问题,涉及是非善恶,合理与否问题,与伦理学、道德学相似,具有根据某种原则规范人们行为的性质。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伦理和道德观念不同,对同一经济事物、经济政策、同一经济问题会有迥然不同的意见和价值判断。对于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办的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

经济学究竟是实证经济学还是规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目前仍在争论。一般地说,西方经济学的正统学派如凯恩斯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比较重视实证分析方法;而非正统学派如新制度经济学则比较强调规范经济分析。其原因是正统学派经济学是大垄断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的任务是为垄断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出谋划策,它不愿意也不可能揭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非正统经济学派基本是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奉行改良主义路线,试图按小资产阶级面目来改造资本主义世界,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端,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是非善恶,亦即价值判断问题,涉及经济伦理。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离

从亚当·斯密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人们称之为微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研究。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贸易和交换、垄断和新科技等问题,他们集中研究不同的市场是如何运作的。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情况有所改变,因为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陷于瘫痪。1929—1933年间,美国的经济萎缩了30%,1933年失业率高达25%。1939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失业率仍居高不下,高达17%。从此以后,经济学家们转而研究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像失业率和GDP这样的总合变量。

现在,即使并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大致区分。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才开始考虑如何进行这样的划分。1933年,著名的挪威经济学家鲁格纳·弗里斯首次清楚地提出了这两个名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概念。他这样写道:“微观分析方法是指对于大的经济体系中的某个经济单位在一般条件下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而宏观分析方法是指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分析。”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曾于1936年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我认为,经济学理论应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研究单个产业或公司在给定条件下的产出和利润的理论,另一部分是研究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理论。”

但是这两位杰出的经济学家都未使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样的字眼。首次使用这两个名词的是一位在荷兰的统计研究所工作的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名叫彼得·沃尔夫,1941年,沃尔夫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微观经济学描述的是关于个人或家庭的经济关系,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大的群体(如国家或整个社会阶层)相互间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已认识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法相去甚远。然而,十分有趣的是,最近20年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则开始寻求一些方法来打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他们在研究理性且信息灵通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如何一起对失业、通胀和经济增长的波动产生影响。【导入案例评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大化行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在微观上合理的事情在宏观上未必合理,对个体是理性的事情在总量上未必理性。上述例子说明了这个问题。

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百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例如,宏观经济学家可以从个人所得税减少对整个物品与劳务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了分析这个问题,他必须考虑所得税减少如何影响家庭把多少钱用于物品与劳务的决策。又如,失业现象严重时,作为个人,除了一些佼佼者能谋到职业外,总有人没有就业岗位,作为厂商也不能无效率的吸收工人,所以失业问题是宏观问题,解决就业是政府的责任。

尽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但这两个领域仍然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也和在生物学中一样,从最小的单位开始并向上发展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但这样做既无必要,也并不总是最好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化生物学建立在分子生物学之上,因为物种是由分子构成的。但进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是不同的领域,各有自己的问题和方法。同样,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不同的问题,所以,它们有时采用相当不同的方法,并通常分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项目二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几个中心思想把这个领域统一起来,这些中心思想称为经济学十大原理。【项目重难点】

经济学十大原理、“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任务一 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导入案例】

飞机上的特价机票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飞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每个座位的成本是500美元,有人会说:票价决不应低于500美元。但是当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座,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应该卖给他吗?【相关知识】

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获得就必须付出代价。这个道理在经济问题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消费者想要获得满足需要的物品,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厂商想要生产产品,就必须投入生产要素。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件东西。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例如,一个学生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他可以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也可以把全部时间用来娱乐,也可以把时间在这两件事上进行分配。但是,无论如何,对于他用于学习的每一个小时,他都必须放弃娱乐这件事。

一个经典的有关权衡取舍的案例就是“大炮与黄油”。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用在保卫其领域安全的国防(大炮)上时,其能够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大炮与黄油”的问题一样存在——在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出台了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但却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企业不得不另外拿出一部分资金购置污水处理等设备。由于企业成本的增加,企业的利润变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产品的价格高了。因此,尽管环境得到了保护,但却付出了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收入减少的代价。

认识权衡取舍问题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如何决策。学生不应该一味地学习而放弃娱乐的权利;社会不应该为环境管制条例降低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但是,只有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做出最适合的决策。我们对经济学的研究也从了解生活中的权衡取舍开始。

二、选择的代价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根据上面的理论,人们选择的过程就是——取舍。正因为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因此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利益。每当我们做出一个选择后,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中收益最大的那一件就称为——机会成本。例如,上大学还是上班?学习还是娱乐?去企业工作还是去机关工作?我们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比如,上大学的机会成本除了要缴纳为此付出的学费外,还存在着时间成本——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可挣得的薪金。

有了机会成本的概念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在少时放弃读书的机会而去从事职业体育运动了。因为,很多正值上大学年龄的职业运动员如果放弃运动而上大学,可能每年少赚几百万美元,因此他们上大学的成本比普通人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职业运动员一定要退役后才去上大学的原因。

在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机会成本是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机会中最好的机会;第二,机会成本不是实际成本,只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

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在项目一中讲到过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机会成本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其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理性人的决策中,“边际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边际变动指的是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理性人的眼中,生活中的很多决策并不是一或二的选择,而往往介于其间。理性人会仔细地考虑边际量,才会做出最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所带来的边际利益大于其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是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来做出决策的,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做出变动时,理性人的决策也随之变化。理性人对于激励的反应是非常直接的,可以说在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到许多有关激励的案例。例如,欧洲较高的汽油税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汽油税鼓励人们开小型的节油汽车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促使人们拼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汽油税再升高一些,那么将会有很多的人放弃自己开车,或者选择电动汽车。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的例子,比如某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人们必然选择减少购买该种物品,或者转而购买还没涨价的替代品。同样,如果物品的价格上升,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生产该物品。由此可见,激励会对人们的决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导入案例评析】

从表面上看,如果航空公司以300美元的价格卖出这张机票势必赔本,但是我们如果从“边际”这一概念考虑那么结论就是——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座,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微乎其微。虽然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