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07:43:13

点击下载

作者:高治军 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试读:

第一章 思想教育篇

点评专家:

中原工学院学生处处长 张东伟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学生处处长 陈 新

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刘正浩

辅导员批评学生在所难免,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做了什么错事,总要被批评教育一番,而在社会民主意识逐步发展的今天,学生的民主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被批评的学生难免存在抵触情绪,而如何化解犯错学生的抵触情绪达到批评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一次批评中想到的——面对批评中的抵触情绪怎么办陈一鸣

前不久,几名大四学生因在午休时间在宿舍下打球、打闹而受到我的批评一事,引发了我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方法技巧的几点思考。

一、事件

当第三名学生刚一走进办公室,我就火冒三丈。他是歪着脖子,斜着眼睛进来的。他那难看的脸色表明:他不仅是极不情愿地拿着检查走进办公室,而且是窝着怒火“准备训我”。我差一点就吼出来:“你这是什么态度!连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然而,当时我压住了怒火,连声请他们坐下。他们说不坐。到办公室接受批评,虽不至于跪下,但也不可能成为座上宾吧。我想这是他们当时对“请坐”的想法,这也是他们从进办公室起遭到的第一个“意外”。我亲自动手给他们搬了几个凳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终于坐了下来,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我开口批评了,十几分钟的批评中,他们没有再说一句话。“咱们的宿舍是休息的地方,特别是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很多学生都在睡觉。他们睡觉吧,就影响咱们娱乐;咱们娱乐吧,就影响他们睡觉。”我就以这样一句话开始了我的批评,他们都看着我笑了,难看的脸色再也不见了。这是他们进办公室以来遭到的第二个“意外”。此后,我以不断的“意外”始终控制着他们的眼球和耳朵,把批评的内容融入其中。我还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说:“都大四了,再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接受批评,可能觉得挺难堪。所以我想,如果你们今天还不来找我,我就请你们几个人定个你们都能接受的时间和地点,某个教室或你们的宿舍,我去跟大家见个面。但是,不处理肯定不行,绝对不可能不了了之。”最后我说:“会在化学楼门口贴出通报批评,肯定难看点儿。但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希望我们今后在球场上见而不是在办公室里见;希望我们今后要因为愉快的原因相见,而不是因为不愉快的原因而相见。”那位进门时脸色难看的学生在十多分钟的批评中始终是态度最好的,而且不住地点头。他们非常愉快而又歉疚地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二、分析

后来回想,如果我当时第一句话就以严厉的批评口吻开场,那很可能得到最坏的结果,那就是第三个进门者以同样的口气回敬我,这样我的第二句话只能是以更高的声调加以训斥,此外别无他途,而第三句话说什么也成问题,最后只能演变成一次师生之间的口角;而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他们耷拉着脑袋忍受着我的批评,但每个人的耳朵里都会筑起一道“反对批评”的钢铁长城。我就是批评他们一个小时,也只能赢得他们嘴上言不由衷地承认错误和对我虚情假意的尊敬罢了。我觉得他们之所以改变了最初的对立情绪,是因为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1.不把自己放在学生对立面,而是以民主平等的角色出现,请他们落座,使得师生间平起平坐,易于平等地交换意见,从而放松他们对来自“上级”——教师批评的警惕性。第一句话用“咱们”而不是“你们”就把我这个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划在了同等的地位而不是对立面上,从而建立了我与被批评者间的亲和关系。本来他们几个人在不合适的时间娱乐影响他人午休,我又没去参加,干吗用“咱们”?这就是谈话的技巧。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谈话时选准合适的切入角度。很明显,他们进门前在思想上已经筑起一道“屏障”以对抗我的批评。此时,我再对着这“屏障”发起猛攻只能是徒劳。要进行有效的批评,首先要做的是“拆掉屏障”而不是“猛攻”。我出其不意的让座与出其不意的第一句话,使他们预先筑起的 “屏障”不攻自破,这就叫不战而“拆”人之“屏障”。此后,他们的眼睛、耳朵、思想就被我引着走了。3.通人情,讲道理,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行为的理解。作为一个批评者(预设了批评唱歌者的目标)恐怕很难有人想到去说“他们睡觉影响咱们唱歌”的话。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以“唱歌者”为中心考虑问题,的确是“睡觉”导致了不能唱歌。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问题,就能够让对方感到你有人情味,你是讲道理的,你不是专横的,不讲道理的,他感到了自己人格的被尊重和行为的被理解。注意,不能从对方的角度解决问题。4.建立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敏锐地观察“敌情”的细微变化,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即时灵活机智地调整原来的既定部署,调整说理的角度与方法,不去硬碰硬,自找难堪。但原则不变,目标不变。有时候,最直接的批评只能导致最直接的失败,要善于在迂回中前进。最近的也是最远的,最远的也是最近的。灵活地选择、适时地调整批评的方式、方法,只要有利于达到批评的目标即可。

马克思对“自由”是这样定义的:对个人生活于其中的各种境况和关系的权力、统治。用抽象的语言形式来表述,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驾驭与统治。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受到教育者的制约。成功的教育,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状况的发达程度,有赖于他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并运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方法和技巧。

专家点评:

我很赞赏陈一鸣老师的做法,原因是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对辅导员工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从他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过程可以看出,他对学生充满爱心,他用他的作为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陈老师在文章中谈到四点:1.不把自己放在学生对立面上而是以民主平等的角色出现;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谈话时选准合适的切入角度;3.通人情,讲道理,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行为的理解; 4.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即时灵活机智地调整原来的既定部署,调整说理的角度与方法,不去硬碰硬,自找难堪,但原则不变,目标不变。这四点做法体现了陈老师的智慧与幽默。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航者、思想品德塑造者、生活帮助者,是导师更是是挚友,他们的工作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实与实践,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崇高的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和能力,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一位优秀辅导员的身影。

谈到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也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独立认识和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更多的是采用现实的标准而非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采用物质的标准而非精神和政治的标准,他们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使得他们更具有批判精神,他们民主法制意识强,喜好自由和平等。这样的思想和认识特点,要求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的成长需求、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特点出发来考虑现实问题。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辅导员做先进思想和道德的倡导者、做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做学生利益的保护者。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在具体问题处理上,无论采取严厉、温和还是幽默的工作方法,只要是与人为善、客观公正、周到细致、善解人意,学生一定会为有这样一位有事业心、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而感到幸运。(张东伟)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心灵碰撞的过程。学生只有从内心接受教育,我们才能完成教育目标。辅导员要深刻认识教育工作的本质,不能流于形式。同时熟悉相关业务知识,尤其是心理学。谈话中的“博傻”事件——面对认错中的“伪善”现象怎么办李 广

做辅导员工作已经5年了,很多次与学生接触,基本都是本着说服教育的思路来开展工作的。毕竟,我也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周围人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一天,一名大四的学生逃课了,并且有了一定的累积。没有任何的征兆,没有任何的解释,更没有任何的个人认识。他站在我面前,很自然地听我对他的教育,就像戏剧电影中即将播出的片断。老师教育不能逃课,学生对教育言论进行默认,然后保证不再犯错,然后走人,然后皆大欢喜……我在他到我办公室的第一眼就看出来了,他是在楼道里与和他见面的同学说了个够才进来的,好像我和他谈话和与普通学生见面一样就是一个过程,表情上一片“过来人”的样子。

还没有等我开口,他面带微笑首先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接下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了种种理由的解释,最后希望我不要太在意,他很好。

这也许是我见过的最“乖”的一个学生了。“怎么逃课了?”“对不起,我知道错了,我真的有事情。 ”“那也不用那么急,打个电话总可以吧?”“当时一着急就忘了,有事情请假这道理我知道,年轻人做事情不周全,下次一定不会忘……”

一般到这里该结束了吧。有态度,有原因,有保证。

突然,我想到我以前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书上提到一个经济学中的理论叫“博傻”理论,简单一点就是看双方哪个更傻。一个傻子要从另一个更傻的人那里得到利益,常见于楼市、拍卖等场合。我一捉摸,经典对白咋这么像“博傻”理论中的双方呢,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代替实质利益……用他的表面认错代替他做错事情而应该承担的一切。他明知道逃课不对还要逃,明知道我会找他就准备好了一堆言辞,就是想充“小傻瓜”然后让老师做一个“大傻瓜”。

于是,我改变了谈话方式。“今年快22岁了吧。”“嗯。”“18岁的人在法律上就是个完全的成人了。”“嗯。”“有事情没有请假不是什么过错,下次要记着。但是,有些问题我感觉你必须要知道的,《学生手册》对逃课有要求的,你知道不?”“《学生手册》以前看过,现在都忘了,不知道有什么要求。”“你现在知道中国有多少法律,不知道的就是没有?要不你现在看看《学生手册》?”(递给他书,指导着让他看完)“现在,我要和你说的是怎么解决你旷课带来的后果的问题,不是你怎么认错的问题,《学生手册》入校时考试过,考试及格了吧,不会是作弊过关的吧?”“不是,不是,老师。《学生手册》都学过,我也都知道,考试也是自己做的。这次没有上课确实是有原因……”“我再次强调一下,‘旷课’和‘旷多少课’是有区别的,不要弄混了……”

接下来的工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了,这个谈话比较以前我感觉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生的态度认真了许多,最后和我立了保证。

通看整个事件本身,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征:

1.事件本身简单,属于思想教育范畴,“单个”事件可大可小。

2.类似事情重复发生,从偶然向经常转化。

3.学生本身对问题认识流于表面,回答大众化,表现非常成熟,避实就虚,表现非常“好”。

4.就工作来讲,随年级的增加,周围人群对这种事情表现比较淡漠。

本来这个事件作为偶发的事情,不管从哪个角度,进行教育处理都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如果类似的问题重复过多,对于一个集体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借用“破窗理论”来讲,甚至会形成班级的一个“恶习”,从而把小事情变大。

对于这次谈话,我有以下认识:

1.辅导员的态度要认真,能够真正从教育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要怕麻烦。

2.看问题要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坚决将“耍聪明”和“认错”两种行为区分开,既要表明个人态度,同时也能真正保护需要保护的学生。

3.谈话本身要有技巧,要善于从个人品行、集体纪律及后果影响等方面打破对方“伪善”的企图。

所以,要想处理好此类现象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辅导员的业务要熟练,能够很快地认识问题,特别是对于学生当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能够从多方面进行理解,避免出现单一的教育和处理办法,容易在学生当中形成各种“谈话纪要”,进一步拥有“对话良方”。其次,要做好日常工作的记录,尤其是对于集体工作中学生思想方面的。要知道学生也是有思想的,有他们自己的做事原则和想法。对于大众易犯的问题要做到“把问题苗头解决在摇篮当中”,从而铲除各种不良思想存在的土壤。使学生形不成心理优势,让个别人有心想而不敢做。再次,就是对问题的处理要做到证据充足、动用舆论,抓住一件事情态度要坚决,动作要迅速,并且对于可以定性为故意的,就不能够放弃,用一件事教育一大批人。

专家点评:

作者面对了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大四学生逃课。因为,部分大四学生往往以校园最高级别的学生自居,组织纪律性较差;再加上某些大四学生原来就有很多挨训的经历,已经有了“对付批评”的经验。作者没有对这种大四旷课的现象进行姑息迁就,通过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把试图“耍小聪明”蒙混过关的伪善“认错”与真心实意的诚恳“认错”区分开,既深刻教育了学生,又表明了个人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通过批评教育一个学生,防微杜渐,避免了旷课现象的大范围发生,较好地维持了教学秩序。

此案例对我们主要有两点启发:一、辅导员要勇于、善于面对和处理一些棘手问题,要善于预测比较分析处理问题的多种方法可能带来的不同效果。对待个别耍滑头的学生要较真儿,多想一步,深入一步,不能被学生耍小聪明糊弄过关,要棋高一着。否则,回过头去,滑头学生还会暗自偷笑:这个老师水平一般,很好糊弄。从而不尊重你,不把你放在眼里,以后你对他的其他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他的错误没有得到真正的纠正,还会继续“发扬光大”。

二、作为学生工作干部,不只是要积累经验,还要注重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比如,本案例中提到的两个经济学中的理论“博傻理论”和“破窗理论”。这些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借鉴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在保持工作热情、奉献的同时,与时俱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陈新)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辅导员应该和学生建立双向沟通,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才能说服学生改正缺点,真正帮助、指引他们。从传销组织手中夺回我的学生——面对学生误入歧途怎么办张 莎

2007年12月2日中午,我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有时间吗?想找您聊聊天。”我回复她:“是小梁吧?等晚上开完班会吧。”早在军训期间,我和小梁沟通过,知道她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但她很懂事,也很上进。不过,上周有班干部向我反映小梁有缺课现象,我正想找她谈话呢。

晚上开完班会后,我把小梁、团支书及她的宿舍长都叫到我办公室谈话。小梁说她想勤工俭学,挣钱贴补生活费,地点不在学校。我对她的勤工俭学想法是赞成的,但听到不是在学校,表示不放心。此时,团支书催促她快和我说。她告诉我准备在传销组织工作,而且还去听培训课了。我个人本来就排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去外面打工,尤其反对女孩子出去打工,更何况去做传销!我当即表示反对,其他人也表示反对。而且她的宿舍长告诉我:“小梁前两天因为去传销组织听课,晚上都是22∶30以后回来,回来时宿舍大门都关了,后来求楼管阿姨开的门,宿舍的姐妹都很担心她的安全。”小梁沉默不语。

看她沉默不语,我给她讲了我同学的亲身经历:“我有个同学,被拉到传销组织后,天天听宣讲,被逼着接受她们的熏陶,直至接受她们的理念,从事她们的工作,否则不让出门。那个同学手机被没收了,完全和外界隔离;她在里面精神恍惚,都想着自己要死在里面了,还好后来找了个机会跑掉了。小梁,你可好,不用她们逼你,你都已经听过两次培训课。”小梁性格倔强,还是不说话,我想激她说出自己的观点来,所以温和地问她为什么勤工俭学一定要做传销。她说自己在学校做过勤工俭学,没有挣到钱,做传销不仅能挣钱而且还能锻炼能力。我问她对传销组织了解多少?怎么知道做传销一定能挣到钱还锻炼能力?小梁依然沉默不语。我知道,她仍认为做传销是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她能把学习和工作兼顾好。但我不放心的是,她年龄小,才读大一,从事传销这样的工作是违法的,既牺牲学习时间又白费金钱,最后会导致她消极地看待社会和人生,毕竟社会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我必须把她从传销组织手中拉回来。

我打电话喊了两个大二、大三有经历的学长过来和小梁沟通。其中,有一个学长曾经在传销组织做过,当然是亏本了;另外一个学长的同学为了做传销,亏了4万元而且还退了学,现在后悔万分,想回学校都回不了。经过学长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她交流,她的想法逐渐转变了。

于是,我又紧紧抓住她很孝顺这一优点,开始对她展开一轮新的引导:“小梁,你不是想挣钱吗?其实,好好学习可以挣更多的钱。比如,这个学期你好好学习拿学校特等奖学金,下学期争取继续拿学校特等奖学金,到明年申请国家奖学金,这样2500元+2500元+5000元=10000元,一年的奖学金都够你支付一年的学费了。小梁,今晚先别给我答案,回去你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家人的意见,再想想学长们的亲身经历和我的建议,好吧?”

第二天下午,我收到小梁发来的短信:“老师,你有时间吗?我想认你做姐姐。”我笑着给她回了信息:“想通了吧?姐姐就等你的答复呢”。“我想好了,不去传销组织了,好好学习,我要拿学校特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四年都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小梁又回复信息说。

就这样,事情总算过去了,结局是好的,但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

一、学生需要什么

大一是从中学到大学过渡的重要时期。大一的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摆脱了很多束缚,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舞台上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希望放飞梦想、演绎精彩。在他们眼中天空蔚蓝、社会美好,但现实生活有时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开始接触社会的他们能否经得起外面的诱惑,能否看清脚下的路?成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平坦、笔直,更多的时候都很坎坷曲折。这时,他们需要辅导员的更多指引和帮助。

二、辅导员应该怎么做

首先,让学生信任辅导员。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大学充满期待。他们来到大学后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和他们一起军训,一起同甘共苦。日常生活中,辅导员也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维持师生间的这份信任。

其次,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辅导员在面对学生误入歧途时,该怎么做?大声斥责?拳打脚踢?打骂不起作用后交给家长处理?也许这些方式对小学生有效,但对待大学生必须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辅导员应该和学生建立双向沟通,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才能说服学生改正缺点,真正帮助、指引他们。

最后,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力量。辅导员虽然经常走进学生教室和宿舍,但毕竟不能每时每刻和学生在一起,所以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力量,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的动态,尤其要关注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性格怪僻、单亲家庭、谈恋爱学生等),以便一旦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辅导员能做到心中有数。

专家点评:

能够从传销组织手中夺回学生,首先源于军训期间师生良好互信关系的建立。作为年轻人,大学生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尤其是有了一些想法、困惑,需要给朋友说说心里话,或者征求意见作为参考。因此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与学生平等交流、相处,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朋友般的信任关系,就是以后开展工作、处理问题的必要基础。

其次,严格管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作用,抓好考勤,抓好学生宿舍管理等环节。平时多掌握学生的动态,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尽早介入,将问题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若发现晚动手晚,则事倍功半。

再次,“真实就是力量”。举真人实例,请曾有过上当经历及遭受过损失的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告诉学生”,能起到老师之外的积极作用,类似心理学领域 “朋辈辅导”的作用吧。

最后,高校应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和反传销的专项教育,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传销组织的本质特点及其危害。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教育学生分清怎样才是创造财富,怎样才是合理合法地挣钱,而不是靠违法或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陈新)当代大学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我们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要善于发现利用学生的优点加以引导,使其克服改正一些不好的习惯。以其矛攻其盾——学生不遵守纪律怎么办张培勇

李×,男,云南白族人,刚开始接待新生报到时,就感觉到他与众不同,尤其是他耳朵上大大的耳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待新生的繁忙及随后军训的紧张,我的注意力没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国庆以后,早操、上课,各项教学活动开始有序进行,这时他又重新映入我的眼帘,早操旷课,经常带老乡到宿舍看电影、玩游戏,把宿舍弄得烟雾缭绕,在同学中形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通过与其本人的几次谈话和通过对其他同学进行调查了解,我知道他是作为少数民族预科生进入我校的,与直接从高中考入我校的刚经历过高中繁重学习能很快适应学校环境的其他同学不同,一年的预科班生活,反而形成了他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抽烟喝酒等陋习。

在与他进行重点谈话中,我发现他之所以不遵守纪律,有几个原因:1.自暴自弃。根据学校规定,违反纪律到一定程度是要扣素质积分并取消各种评优资格的,但其主动声明不参加任何评优活动。2.讲哥们义气。有时老乡去找他玩,他不好意思拒绝,害怕影响以后的关系。3.个人比较懒散。4.一年预科生活形成的陋习已经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5.家庭经济条件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抽烟、喝酒。同时,我也发现他身上存在着一些优点,如尊敬老师、很看重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可塑性比较大;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他比较信守诺言。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初步形成了对他的教育思路。首先,他现在的情形很危险,尤其是学习成绩落下很多,而他本人也感觉没有希望赶上了,或者当他人对他贴上了不同于普通同学的另类标签而其本人已经开始认同的时候,如不及时根治,他将很容易落后下去。其次,要改变他的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要去除坏习惯也要有个过程,所以我在思想上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再次,对他直接批评会受到他的抵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从他的优势方面着手,以其矛,攻其盾。

对他进行分析判断后,我开始分步骤做他的工作:第一步,我利用在昆明读研的经历与其谈论云南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天气,淳朴善良的民风,特别是他家乡的景点、学校、天气等,找到与他的共同语言,拉近了与他之间的距离。第二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探讨旷操旷课、抽烟喝酒的危害,反复向他陈述利害关系,使他明白不遵守纪律不仅仅是评优的问题,还涉及能否拿到学位证、毕业证以及如期毕业的问题,更是个人形象与尊严的问题。第三步,我向他阐述了他的家乡和民族的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字代表清纯洁净、一尘不染,这和白族人的性格十分吻合。白族人性格粗犷爽直、开朗热情。在他向我保证“重新做人、遵守纪律”的当口,我立即抓住时机告诉他,正是白族同胞诚实守信的民族性格,为大理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希望他做个顶天立地、一言九鼎的男人。同时,我严肃地告诉他,我不希望因为他的食言而鄙视他。

通过如上的工作和努力,过了一段时间,他吸烟的次数明显少了,也没有发生旷课现象,学习明显比以前努力了许多。或许,该同学的彻底改正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许我教育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还不太合适,但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击中他性格中可以利用的一面,才能利用他看重自己家乡和民族形象的特点,以及他本人一诺千金的做人原则这些“矛” 来攻取他的不良嗜好、不遵守纪律之“盾”。

这一案例使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所以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也要不拘一格,要能够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这一案例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处在接触学生最前沿、了解学生最深入的辅导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工作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我们辅导员只要在学生工作中耐心仔细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 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 就一定能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所以,我们既要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来换取学生的认同,又要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学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专家点评:

以其矛,攻其盾。作者果断抓住该生“讲哥们义气、信守承诺”的优点,通过开启共同话题、用朋友的身份与其沟通等方式,进入该生的人际关系网,成为其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在获得该生信任、认可后,抓住“白族之白”的含义做文章,用民族荣誉感感染他,用“白族”标签取代之前的“另类学生”标签,使其重新认识自我。最后,以朋友身份对其提出期望,使其信守“对朋友的承诺”。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人际关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在于沟通,而沟通的最高层次莫过于情感沟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之一是追求人际交往的平等性,他们渴望以平等的“成人”身份与同学和老师交往。作为学生管理者,辅导员应将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耐心倾听学生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他们都有特殊的成长背景,很少获得老师的表扬,难以从老师那里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处理此类问题,情感沟通要先于事件本身的沟通。情感联结建立后,管理者的“谆谆教导”才会被学生看作“良苦用心”,否则只会被当做“对立条款”。

管理是基于人性和人群差异性基础上的民主化、科学化操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学生管理也是一样,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辅导员不应再用“学习好、遵守纪律”等老条款给学生贴“好学生”“坏学生”标签,要善于“与他人的优点相处”,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点,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所有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赞赏,当一个人优点被放大时,他就会因激励而获得前进的动力。而赞赏本身就是情感联结的过程。所以,相比从批评开始,学生管理从赞赏开始更易达到预期效果。

当然,我们也需要辅导员做一个“通才”“杂家”,要尽可能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比如案例中辅导员在云南的读研经历与对“白族之白”含义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信手拈来而左右逢源。(陈新)当学生深陷“网络泥潭”而无法自拔时,辅导员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耐心和爱心唤醒沉睡于网络中的他,让其早日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的轨道上来。用耐心和爱心唤醒沉睡于网络中的他——学生沉溺于网络怎么办高庆华

2007年6月27日下午,我所负责的2006级自动化专业2班班长告诉我,他班的刘力锋(化名)已经连续两门课程的考试缺考,且连续3个晚上没有回宿舍休息了。在了解到该学生经常去网吧玩网络游戏这一情况后,我便带着两名学生干部一起到校外网吧逐一寻找。由于学校周边网吧很多,我们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在一个名叫“尚网趣吧”的大型网吧中找到了正在玩网络游戏的刘力锋。看着精神恍惚、神情呆滞的刘力锋,我的心情变得格外沉重。

在随后与刘力锋的深入交谈中得知,刚入大学时,他是从不上网的,学习也很努力。但后来在其室友的影响下,在第二学期开学之初迷上了网络游戏,从此再也没有心思学习了,现在已到了无法自拔的地步,经常光顾网吧,有时一呆就是三四个晚上。经过更深一步的谈话,我了解到:首先,刘力锋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极少和同学交往,偶尔交往的几个同学也均属于内向型的性格;其次,他来自商丘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共有三人上学,家庭经济状况很不理想;再次,他对大学的学习目的和自己的人生规划十分模糊,甚至认为上不上大学都无所谓,反正毕业后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通过对他自身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我对他采取了以下帮扶。

1.寻求心理援助。

当了解到刘力锋对网络游戏已产生了很强的心理依赖时,我便多次和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联系,陪他一起去心理咨询中心同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交流,以给他心理上的援助。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下,给他在重新自我定位、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人际交往、为人处世、培养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指导。

2.用耐心和爱心感化。

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就是耐心和爱心。为了唤醒沉睡于网络中的刘力锋,我特意为他制定了一个长达一个学期的谈话时间表。由于他平时大部分时间要上课,我就利用自己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虽说每次的谈话效果十分轻微,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同刘力锋的谈话几乎占用了我2007年下半学期近三分之一的空闲时间。此外,我还十分关心他的生活,给他适当的生活费以解决他的生活困难问题,还积极为他申请各种生活补助。潜移默化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充分发挥父母的威信。

父母在自己孩子心目中有着别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威信,因此,我及时和他家里联系,邀请其父母来学校面谈。在让其父母了解刘力锋目前的各种状况和表现后,让他父母有针对性地同刘力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心。同时,我还经常和他父母保持沟通,建议他父母每周至少和刘力锋通一次电话,每天发一条信息,以让刘力锋体会到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关心和关注着他。

4.让学生积极协助。

我深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之间相互影响更大。于是,我便让班干和他的室友组成了一个“刘力锋帮扶小组”,小组成员对帮扶时间进行了划分。在各自负责的时间段内积极邀请刘力锋一起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帮扶小组成员还要对刘力锋的平时学习和生活情况做好记录,并定期向我汇报。

5.帮助他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

对于刘力锋学习无动力、目的不明确等问题,我在和他谈心的过程中,特别向他强调了大学生活对于个人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为我们赋予了可以终生受用的再学习能力。鼓励并帮助他积极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在充分尊重他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为其制订了“本科毕业——考研——工作”的初步人生规划。明确的目标使他的大学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空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奋发向上的动力。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刘力锋终于成功走出了网络泥潭,恢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他的性格也较以前开朗了许多。这件事情让我懂得,作为辅导员,当有学生深陷“网络泥潭”而无法自拔时,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耐心和爱心唤醒沉睡于网络中的他,让其早日走出网络的虚拟世界,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的轨道上来。

专家点评:

作为辅导员,作者亲自带领学生干部到多家网吧逐一寻找,采取深入谈心,邀请其父母来校,建立帮扶小组等措施,体现了辅导员的爱心,责任心,做到了以情感人,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来解决问题。辅导员对待问题学生要靠上去做工作,但也要学会动员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特别是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做工作要讲究科学,除采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外,还要学会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尤其是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说开去,甚至是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应以专业心理咨询为主,辅导员思想工作为辅,可能效果会更好。

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是否可以在发现刘力锋开始迷恋网络而没到旷课旷考的程度之前就开展思想工作?这就对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平时就要开展比如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等,学生干部带领同学们多多关心帮助特殊学生,带动他们多多参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校园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利用网络服务于学习生活,以免个别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无所事事而去网游中消磨时间,成为网游的奴隶!(陈新)学生工作无小事,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耐心地去帮助他们、细心地去观察他们、用爱心去呵护他们,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得到学生的认可。耐心、细心、爱心——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怎么办刘晓云

如果说大学生是在天空翱翔的风筝,那么辅导员就是那根长线,有了线的牵引风筝才会飞得更高。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带的是2007级本科生。我所在的学院属于典型的工科学院,主要有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等本科专业,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在我所带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名姓张的学生。

张同学来自湖北农村,就读的专业是采矿工程。入校第二天他就找到我,说想转专业,我问他为什么要转专业。他低着头,沉默了半天,最后倔强地说:“我就是不想读这个专业!”然而,此时学校转专业的相关规定还没有出台,并且新生一开学就转专业基本不可能。我耐心地向张同学解释学校的有关规定,但是当他得知至少刚开学不能转专业时,便立刻涨红了脸,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开学上课后有学生向我反映,张同学性格内向,几乎不与其他人交流,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一天,班上的学习委员来告诉我,张同学已经一上午没来上课了,人也不知道到哪儿去了。我很担心他因为情绪不好而出什么事,赶紧发动全班同学去找他。终于,我在学校的外湖边找到了他,而他正坐在湖边的凉亭里发呆。我看看手表,都已经快下午一点了,于是就先带他到食堂吃饭,然后约他在学校的外湖边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通过耐心细致的谈话,我了解到,他的家庭非常贫困,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一个哥哥在外打工,家里就父亲一个人务农,所得有限。他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在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家里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但是,“采矿工程”这个专业光听名字就让他觉得很不好,他认为这个专业毕业之后都要去做挖矿之类的活,又脏又累,收入也不会很高,所以就一直对自己的专业心存反感,不想上课。

我这才明白之前他为什么要转专业,原来是对采矿工程这个专业存在误解。于是,我耐心地给他解释:第一,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主要是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不是他所想象的毕业之后都是去挖矿。第二,目前采矿人才非常紧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肯定没问题,我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往年一直保持在100%,并且收入还不错,完全可以改善他的家庭经济状况。第三,大学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只要扎扎实实学好真本事,任何专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经过这次谈话,张同学的情绪稍微好转了一些,但思想上仍存在很多顾虑。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有书法特长,在征求他的意见之后,我就安排他担任了班级宣传委员。同时,我还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一段时间后,张同学的表现比以前积极多了,但他对专业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经常问我采矿工程专业到底好不好就业,往届毕业生就业的单位待遇怎么样。

为了让张同学以及班里其他同学对采矿工程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我特意邀请采矿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为他们作了一场专业介绍报告会,就采矿工程专业的特色优势、历史和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通过这场报告会,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未来也更加乐观了。针对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在新校区就读,大三、大四年级在校本部就读,而新校区的各项教学设施与校本部相比还不够优越的实际情况,我又组织同学们参观了校本部的实验室、图书馆等,让他们对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此外,我还经常找张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在生活和学习中还有什么困难。后来,张同学主动找到我说,他在全面了解采矿工程专业后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现在已经不再想转专业了。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终于放下——他终于消除了“专业偏见”,不闹情绪了。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许多大学新生刚入校时,一方面由于对自己的专业缺乏足够了解,仅从字面上来片面理解专业,另一方面由于被一些片面、过激的说法所误导,对自己的专业存在某种偏见。因此在大学新生入校时,有必要通过专业介绍、报告会、参观校园等多种活动及时缓解和消除同学们的专业疑虑,帮助他们树立对自己专业的信心。

学生工作无小事,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不仅要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上考虑和解决问题。只有耐心地去帮助他们、细心地去观察他们、用爱心去呵护他们,才能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得到学生的认可。

专家点评:

部分学生存在专业思想问题,是个普遍现象,特别是一些冷门偏门艰苦行业,如过去常说的“农、林、水、地、矿、油”等一些涉及野外、地下,工作环境较为恶劣的行业。该辅导员用自己的“耐心、细心、爱心”与学生促膝长谈,特别是“功夫在‘室’外”,辅导员与学生间最好的谈话地点并非在办公室,可能是在一个更易于平等交流的地方,如本文中学校的湖边。这样学生更易于敞开心扉,让他充分讲出对专业的认识、偏见,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介绍本专业的知识信息,进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

对于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辅导员应有所作为。但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要学会借力,更不能越俎代庖。学校应针对新生统一安排系统的专业介绍、专业思想教育,及本领域的名师专家讲座,介绍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等,而辅导员主动联系专业教师、引领学生参观校部、实验室等就是其中应有的内容。当然,辅导员最好对所带专业有尽可能多的了解和联系,以便及时、随时开展相关工作。此外,注意发现学生的特长,让他有机会发挥特长,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利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这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的。学生在学生组织中尝到了甜头,也就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火热的大学生活中了。(陈新)坚持爱与责任的统一,奉献真诚爱心,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会从“依赖型”转变为“独立型”,二是学会从“独立型”转变为“互助型”,三是学会从“互助型”转变为“互爱型”。教育无私大爱永恒——学生陷入传销组织怎么办丁笑生

2008年暑假的一天,我带着学生正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丁老师,咱们班的小李被传销组织骗走了……”学生的话上气不接下气,我立即警惕起来,一边稳住学生的情绪,让他慢慢把事情说清楚,一边在脑子里飞速地想着对策。原来小李被其女朋友骗到安徽传销窝点,被控制不能自由行动。同宿舍的一名学生得知消息后,不顾自身安危,以参加传销为借口,只身前往救助,进入窝点摸清底细后,寻找机会带着小李逃脱到徐州火车站。但小李又在其女朋友的哭泣哀求下,心软不愿和他走。该学生百般无奈,给我打来电话。

在得悉事情的全部过程后,我立即召集小李同宿舍的在校同学和学生干部开会。同时,我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小李的父亲,请他一同前往协助工作。同学们知此情况后,当夜决定立即前往传销窝点,很多同学都向我拍着胸脯保证:“丁老师您放心,我们一定把他救出来带到您面前!”学生们质朴的话,字字铿锵有力,打在我的心间,让我无比感动。在安徽,同学们和小李的家长苦口婆心,对小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在友情和亲情的感召下,小李决定回家,回到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当我在车站接到孩子们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是湿润的,我为有这样互相关爱的学生感到无比欣慰。

从2000年我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自己从一个孩子到成为“孩子王”,九年里,我一直以学生为本,不断结合社会形势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现在的大学生多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或者90年代初的孩子,他们大都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几代人给予了他们太多的宠爱。另外,时代的快速变化也引发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思想活动呈现出更多依赖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为此,作为辅导员的我,自新生入校起,就适时扮演好老师、家长、朋友和学生等四重角色,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熏陶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学生实现三个转变:从“依赖型”转变为“独立型”,从“独立型”转变为“互助型”,从“互助型”转变为“互爱型”。

在新生报到后,我便立即逐一在宿舍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准维系学生团结的共性。

通过设立学生宿舍卧谈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小集体意识。即学生宿舍每周找个合适的时间召开卧谈会,针对这一周每个学生的所看、所思、所想、所感向宿友作一汇报,让大家共同感受来自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情况的认识。同时在这一周中,某个学生在哪方面做得不够好或不尽完美,大家都要提出善意的建议和要求,以便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在平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感到大集体的温暖。当学生情绪低落或者遇到困难时,我要求同宿舍的学生发现后,要第一时间告诉我。而我在处理问题时,也会告诉情绪低落的同学,是某个同学给我打的电话,是同学在关心你,爱护你,让他感受到周围的老师和同学都在用爱包围着他。这样一来,一是宿舍里的学生互相团结了、和谐了,爱心多了、人情味浓了。二是班级的学风浓了、班风正了。形成了“三讲”(讲团结、讲友谊、讲文明)“三爱”(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三比”(比学习、比能力、比贡献)“三树”(树立大局意识、树立目标意识、树立榜样意识)的良好氛围,班级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2006级316个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98.7%,其中两个专业达100%,六级通过率达80%以上;2009年全校各类研究生保送中,共计215人,我的学生共保送34人,占全校的15.8%。让我更加感动的是,保送上研究生的这34位学生,为了其他同学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备考研究生或找工作,他们包揽了其他学生的日常杂务,帮助同学在宿舍打开水、整理内务,在班级管理事务,为毕业纪念活动做准备等。尤其是在甲流防控上,他们为了大家的安全,逐一在宿舍晨晚检并做好周到的服务,这些举动深受师生的好评,而我也知道,这正是“大爱教育”结出来的硕果。

总之,辅导员工作是精雕细刻的工艺活,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难得的可塑之才,这需要辅导员用正确的思想去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启迪学生,用丰富的知识去武装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围绕不同主题,采取多项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大爱文化,营造大爱氛围,践行大爱行动,把大爱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大学生将大爱精神、将祝福感恩的心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实际行动把民族传统美德融入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从个人辐射到他人,从他人辐射到宿舍,从宿舍延伸到班级,从班级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形成互帮互助,互尊互爱的育人环境。(注:作者曾入围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专家点评:

陷入传销组织的小李之所以能够被顺利解救,源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亲情大爱。在这么多人前往传销窝点附近,在这么深厚的友情亲情的感召下,小李最终回到了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而班级、宿舍内这么浓厚的亲情大爱氛围的形成却不是一朝一夕自发形成的,而是辅导员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长年累月精心培育的结果。除了辅导员自身适时扮演好老师、家长、朋友和学生等四重角色之外,在新生入校之初,即逐一宿舍召开座谈会(不是以班级为单位),设立每周一次的学生宿舍卧谈会(变堵为疏)都是在宿舍这个小集体中营造浓厚亲情大爱氛围的高招。以往辅导员因为带班人数过多,可能多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工作,就不能深入到宿舍这个学校内最小的集体单位,就不能将更多的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形成班级集体氛围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学生宿舍卧谈会,因其具有自发的无领导无组织无计划无主题的随意性,常影响学生的夜间休息或睡眠,从而曾遭到检查取缔。而作者能够将宿舍卧谈会合理利用、变害为利,赋以组织、领导、主题,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实在令人佩服。

当然,小李的同宿舍同学只身卧底,潜入传销组织解救被困同学,虽令人钦佩,但不可取,危险性太大。该学生应该在出发之前即向辅导员报告,并联系当地公安、工商等部门制定综合解决方案,以防不测。(陈新)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学生成才的重要辅助者。面对不同时代的学生,我们都要持负责任的态度,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成才路上多磨难——学生有奇思异想怎么办周全营

2002年10月,我到学校新区担任新生辅导员。有一天,班里的学生干部向我反映了一个问题:班里一位很少说话的学生夜里总是盘腿在床。我听了很是不解,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学生肯定有思想问题。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缘由,我没有立即到他的宿舍去核实,而是在平时加强对他的观察,并通过间接方式去和他聊天。刚开始他似乎处于防备状态,对我没有过多的言语,但禁不住我再三的攻心战,他终于主动找我谈心。

他叫郭锋亮,来自河南一个边远农村,在家排行老大。家庭经济条件极度贫困,对于爱好学习的他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从小酷爱物理,最崇拜的人物是爱因斯坦。家庭的拮据与他执著的追求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他时刻想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以此来解决家庭的贫困。他自创了一个关于宇宙线性力的构想:自己在炎热的天气里,通过自己耳朵发出的能量能看到宇宙中的任何物体,还说自己已经验证了这一现象。

他的一番解释使我如坠五里雾中,但看着他讲得非常用心,我没有打去他的自信心,我觉得要想解决他的问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因此,当他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让我看的时候,我没有拒绝,而是对他说:“一个人有大的志向是好事。你的情况,我会慎重考虑,但摆在你面前的两条路你必须选择:一是如果你的理论可行,我支持你;二是你的理论不可行,你必须放下包袱,努力学习,用你的学业成绩回报你的父母”。谈话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很沉重。

事情就这样拖过了一学期,期末考试却令我们意外,他的高数成绩竟然是班级第一,平常他过多考虑家庭和自身问题,真正投入学习的时间不多,能有这样的好成绩不能不使我们诧异,同时也对他有些许的钦佩。之后,在我的关怀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并获得了奖学金,焦躁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入了。

他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不断克服困难,磨炼意志,锻造人格。在毕业的时候,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考上了某高校的研究生,非常感谢在老师大学四年对他的帮助。

郭锋亮的事例,给我的启发有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目前,各大媒体都对“80后”“90后”大学生进行了讨论,对某些学生所做的事情难以理解。随着学生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学生的思想受到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需要更多地了解社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面前似乎失去了以往的效力,因此思想教育应适应当今学生思想发展的趋势,有创新性地主动去了解学生的需求,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树立思想引领的主旋律,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需求,努力克服学生中存在的错误认识。深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等新情况,进一步探索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的新模式,是当今高校思想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2.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问题。伴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招生层次的不断增多,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非常广泛,而眼高手低成为他们进步的障碍,对某些问题的不理解而使他们忧郁不安,特别是现在学生的感情世界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变化,产生感情不和谐、爱情观错位、道德观异化等现象,这都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是直接找老师或家长去咨询,而是自己通过看心理书籍或随意处理去解决,这样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出现了问题后才想到去老师处咨询。因此,主动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能够逐渐了解心理教育,能够自觉接受老师的引导,是一个关键环节。

3.高校困难生的关爱问题。资助困难学生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高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逐渐多起来,国家对高校中的这些弱势群体提供了许多资助,基本能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我认为,对困难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关爱他们,理解他们的所需,维护他们的自尊不受伤害。另外,对困难生也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评定标准,并且每年都应认定一次,确保真正困难的优秀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资助。

新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政治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学习,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准确了解学生思想状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善于发现新事物,做好学生思想发展中的引导工作,处理好教育和管理的辩证关系。当然,辅导员工作也离不开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工作走上新台阶。

专家点评:

改变源于关爱,成功源于细节。周全营老师从一个内向但有特长的学生的怪异行为出发,真心关爱学生,包容、鼓励、引导学生发挥特长,走上了成才成功的道路。

周老师的成功在于:首先,能够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新一代大学生。马克思之前,就有人提出了人的个体差异性问题,后来马克思又提出了“自由个性”的概念,只有张扬个性,才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对个性鲜明的学生引导得法,可能促使他做出更大的成绩。正如作者自己思考的那样,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很新颖,往往会有不同寻常的行为、思想。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兼容并包,作为辅导员能听得进新一代大学生的新思想新言论,能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学生,对待学生个性,这是沟通的第一步。

其次,如何去改变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贫困学生,就是要在细微中体现关爱,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遇到生活困难的学生,一要注意维护其自尊,二要及时争取利用好各项资助政策,帮助其解决困难,三要持续不断地给予关心,无论是精神上的关心,还是物质上的帮助,都将会启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从而促使他主动上进。

最后,由点及面,广泛地思考学生面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生心理健康、家庭贫困等问题,这就不仅仅需要辅导员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学生工作部门牵头建立健全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体制,从制度层面去帮助更多的学生。(陈新)通过和刘玲的促膝交谈,她完全放下了思想负担、解除了心理压力,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复习准备,在期末考试中依然取得了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化危机于平淡之中——优秀学生考试前准备小抄怎么办耿云亮

马上就到期末了,同学们都在进行着紧张的复习准备。这一学期的课程特别多,学习任务非常重,很多同学都担心考试挂科,为此我也在年级会上多次强调今年的学习问题,要早着手,早复习,避免挂科。但是在考试前不久的一个晚上,一条短信让我大吃一惊,短信上说:“我们年级学习最好的刘玲,晚上在大家都休息时偷偷做小抄,她都这样了,我们还怎么考啊!”

刘玲一直都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又是学生干部,连续几年的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几次作为学习的标兵给大家交流学习经验,是老师、同学们心目中公认的学习楷模,怎么会想作弊呢。我私下了解到这几天晚上,刘玲老是在电脑前偷偷地做些什么,一有同学靠近,她都会马上把文档关掉,有同学看见她可能在做小抄。

当我得知这个情况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就是在不久前,她还作为本年级优秀学生代表,给学弟学妹们做学习经验的交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