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光泽——高中读写一体学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09:34:44

点击下载

作者:时昂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情感的光泽——高中读写一体学本

情感的光泽——高中读写一体学本试读:

作者简介

时昂 男,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中学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市(原籍)“中语会”副秘书长兼理事,海淀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曾多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学院本科及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中华活页文选》编辑部特约编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30余年,曾由中华书局等出版单位出版专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语韵文心》等书,合编出版《文言文学习手册》《北京市高考作文选评》等书,主持编写并出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原籍市)等书,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

关敏 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高一学部执行主任。常年任教高中语文教学,教学成果显著,曾被评为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

樊丽慧 女,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区兼职教研员,区名师工作站研修教师。著有《高考阅卷教师剖析考生常见错误》《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书,发表论文多篇,并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

总序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前身是1916年由清华学堂、燕京大学教工筹款在海淀福音堂创办的培元女子小学,“培元”出自孙中山先生“培养中华民族之元气”之语。1924年男女同校,改名为培元小学。1944年始办初中,更名为培元学校。195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培元学校与蓝靛厂中学班合并,选址万泉庄,正式命名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

百年沧桑,学校经历了艰苦创业、培元兴起(1916—1952年),方兴未艾、曲折发展(1952—1976年),恢复元气、重新崛起(1976—1992年),改革开放、特色兴校(1992—2008年)和继往开来、再创辉煌(2008—2016年)五个时期,始终秉承自立自强、寻真求实、济世爱国的“培元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壮大。从初始一个复式班的小学(四个年级、50余名女童),发展至今为完全中学(初中三个年级、高中三个年级及国际部,近3000名在校师生),先后培养了5万多名学子。

世纪更新,学校确立并努力践行“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六会一特长与国际眼光”(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在艺体科技方面掌握1~2门特长,具有国际眼光)的人才为己任,其实质与先贤志士一脉相承,皆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人才。如今,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条件一流,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德智体美硕果累累,师资队伍品正业精生爱、教研教改成果显著,办学品质显著提升、获得诸多荣誉称号的学校。

值此学校百年华诞之际,为系统梳理学校百年发展历程,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发挥学校示范辐射作用,我们决定编写出版由《薪火相传,培元树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发展历程》《继往开来话百年——师生回忆录》和《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聚焦育人目标,践行办学理念初探》等17部著作组成的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校庆丛书。《薪火相传,培元树人——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发展历程》在搜集、整理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岁月为经、以重要事件为纬,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培元学校及十九中的发展历程。《继往开来话百年——师生回忆录》记录了自1916年以来历届校友和教职工对学校的难忘回忆与深厚感情,以自立自强、寻真求实、济世爱国的培元精神为主题编辑而成,是众多校友对母校美好回忆和真情实感的生动写照。《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聚焦育人目标,践行办学理念初探》记载了学校确立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系统建设课程的基本过程,初步探索了课堂习得、活动促进和家庭养成三大实施途径及具体做法,展示了2008年以来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提出了打造幸福学校的未来愿景。《教学相长,且行且思——教职工教科研成果集》是将教职工历年在市级以上刊物正式发表的文章和获国家级一、二等奖或市级一等奖的论文择优编辑而成,还选录了部分教科研课题的开题、结题报告。该书充分体现了我校教职工的教科研能力与水平,展示了我校的教科研成果。《幸福学习,快乐生活每一天——幸福学校学生读本》《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幸福学校教师读本》和《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幸福学校家长读本》,可谓姊妹篇。它们是我校心理教师团队在2010年给学生、教师和家长分别提出“十条倡议”的基础上,经过精细化加工、精心提炼编写而成。学生读本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普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呈现相关活动,使学生体验、感悟和改变自己的行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促进其茁壮成长。学生的健康和幸福成长,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家长的陪伴,于是,教师读本和家长读本应运而生。前者提示教师首先要学会自我赏识鼓励,保持乐观心态,才能激发心灵力量,继而播撒师爱阳光,在工作中善用鼓励赞美、讲求教育方法、加强人际交流,在生活中学会安排适宜闲暇、享受幸福瞬间并感恩生活馈赠。后者从调整好自身心态、与孩子良好互动、进行积极的家校合作等方面,层层递进地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这三个读本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在建设幸福学校的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情感的光泽——初中读写一体学本》《情感的光泽——高中读写一体学本》是凝聚集体智慧的力作。针对初、高中写作教学中显现出的伪情化、说教化、模式化等问题,我校语文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发语文写作资源,突出读写一体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生命和生态,关注亲情、友情和师生情,以情动人,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同时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晨读晚诵——高中文言文阅读指津》是一本旨在激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的读物。既是增长文言知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的文言读本,也是传承十九中培元精神、形成积极心理、塑造高尚人格的德育读本,通过每日的晨读晚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发挥细雨湿衣、润物无声的“铸魂”作用。《IDo英语》是在我校英语教师多年积累与实践,探索出颇具特色的“免考教学法”的基础上编写而成。该书以每堂课小测为主要内容,涵盖了听力、长难句理解、句型翻译等内容,且兼顾了实用性、知识性、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及文学性的特点,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为学生今后英语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穿梭在高中生眼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编著者积累了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案例和有趣的数学故事,以此吸引学生走进数学,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该书将基础知识与高中数学核心思想方法巧妙融合,指导学生从“学不会”到“会学”。这是一本拓宽数学视野、指导数学学法、介绍思想方法的书,将帮助学生满怀信心参加高考、赢得高考。《高中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性教学与案例》借助学习科学理论及国内外理解性教学的研究成果,对高中生物理解性教学的目标、评价及途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列举相关教学案例,是一本侧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参考书,同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以激发大家更多地去思考、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艺海扬帆——学生美术作品集》遴选了30余年来我校美术教学的丰硕成果。一是美术专业类技术训练作品:素描、色彩、创作等;二是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类教学成果:书法、国画、民间美术等作品;三是普及类美术教育成果:版画、雕塑、设计等类型作品;四是现代科技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成果: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类型作品。《艺海振翅——中学电脑绘画教程与作品赏析》是我校美术教师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之作。该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主要介绍Photoshop、Painter软件环境下电脑绘画的基本技法;同时也收录了我校学生优秀电脑绘画作品及国内外名家电脑绘画佳作,以便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创新能力。《艺海拾贝——教职工美术作品集》收录、编辑了我校教职工的摄影、书画和工艺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我校教职工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显示了我校教职工较深的专业功底和较高的审美情趣。《美哉,吾校!》以我校精心打造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地展现了十九中学厚重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文化氛围,充分彰显了百年老校经久不衰的风采。

为了高质量地编写以在校学生、历届校友、教职工及关心学校发展的有识之士为阅读对象的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校庆丛书,学校于2014年7月成立编委会,下设若干编写组,编写人员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挤出时间,不辞辛劳,潜心编写,数易其稿,最终成书付梓。在此,特向为百年校庆丛书付出辛勤劳动、智慧与心血的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热情关心、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的广大师生和校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这套百年校庆丛书算不上鸿篇巨制,却是百年办学历程的缩影,通过它,我们既可以追溯悠久的办学历史,又可以分享当前丰硕的办学成果,还可以憧憬学校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校庆丛书的编辑、出版得到知识产权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多次到校调研与指导,为17本共400余万字丛书的顺利问世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此表达我们最诚挚的感谢!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年校庆丛书编委会二○一六年元旦

编写说明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一种借鉴了阅读学、写作学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完善学生心智、丰富学生情感为旨归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的活动。本书以专题为单位,系统地编选一些中外佳作时文,拓展学生眼界;同时也依托选文,设计了一系列的阅读写作练习,以期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数据表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具有事半功倍的集约化效应。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作为一种经验和方法,广为人知,但其作为系统课程设计来用于教与学,却尝试者寡。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写作是阅读的一种结果。阅读是摄取,摄取知识、方法以及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可以触发灵感,诱导思考,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是输出,输出文字产品、思考结果以及人文精神。

早在1936年,叶圣陶老先生在《新少年》杂志发表了24篇范文点评文章,他说文章的形式是“按期选一篇文章,我在后边说些话”。1939年他将这些文章汇编并出版了《文章例话》一书,他说,这样做,“跟认真的老师同其志愿,只希望对读者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些帮助”。就此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者和读者传达了阅读和写作相为一体、互为促进关系的教育教学理念。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曾经在《语文学习》(1983年第4期)上提出读写结合训练体系的理论构想和教学实践建议,指出读写结合是读写训练的一个原则,而写作教学的程序化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建立一条读写结合的“链索”——模仿、改写、借鉴、博采、评析,自然地形成了一条由易到难的训练“链索”。这对后来的读写结合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当时限于技术的原因,“博采”环节很难在短期内落实。“博采”是指从许多文章中汲取营养,经过一番咀嚼、消化,然后集中倾吐出来的一种广泛借鉴和创造的方法和环节。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第一,我们借鉴了新的课程理论,以记叙文写作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情感为核心,采用情感专题方式编写教材、设计课程,集中编选了相关时文佳作及本校学生习作,并设计了一定量的多种方式的多个层次的能力训练内容;第二,我们利用网络科技和搜索引擎、网络爬虫抓取信息规模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短、查全率越来越高的技术事实,专门设计了“超级链接”部分,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关键语词供师生们检索搜寻,以便短时“博采”,有所创新。把过去那种提供“盒饭”的教、学方式转化为提供“自助餐”的教、学方式,这是本书的一个创新点。

本书的另一个创新点是明确并抓住读写活动的最核心点——“阅读经验模板”与“写作经验模板”的相互转化——进行读写活动指导。

古人对于读写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即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云:“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意思是:(人们)读书就像熔化铜一样,把铜聚集起来放进火炉里,用大的鼓风器扇火炉,铜没有熔化,鼓风器就不停地扇,很费力气。作文好像浇制器皿,铜已熔化,(人们)按照模型浇制器皿,一熔就成功,只要知道模型,根本不费力气。这段文字既强调了读书积累的重要性,也强调了阅读经验模板与写作经验模板的关联性,肯定了这两种模板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也等于承认写作套路训练的必要性。国外的结构主义学派也有类似见解。

事实上在读写结合活动中,阅读时常常产生新鲜的感觉,这是读者本人对于文本特征的感受,也是读者在原有阅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的阅读经验,这种阅读文本所获得的新鲜刺激,或者来自题材,或者来自体裁,或者来自谋篇布局——情节结构设计,或者来自表达方式,或者来自某种修辞技巧,或者来自语言形式、风格等,其本身就构成了新的“阅读经验模板”,捕捉并利用这种文本阅读获得的“阅读经验模板”,使之在后续的写作活动中转化为“写作经验模板”,这样,习作者就获得了有力的写作支撑点,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这当中就蕴含着“熟读”能够带给读者“阅读经验模板”,而“阅读经验模板”可以适时转化为“写作经验模板”,为成功写出习作奠定基础的道理,而伴随着这样的写作活动的是情感认知和发育,这对于完善心智人格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铺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写作的历练在乎多做,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做。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我国语文界多年来实行的范文教学,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写作“范式”“模板”,若能从会考、高考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地进行套路训练,更能够帮助考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既针对当前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缺失和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发育不全、滞后、枯索的问题,也针对目前中学记叙文写作教学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会考、中高考作文伪情化、复古化、肤浅化倾向,立足情感认知和情感生长,力图通过一系列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活动设计,完善、丰富、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生活和生态,关注身边感人的人或事,关注人的心理、情感、思想,关注人和自然的尊严、价值,关注自身青春的成长历程,触动学生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社会,让学生写出有模有样的文章,感受真切的文章,情感丰富又富有哲理的文章,让情感成为学生写作的资源和人生的财富。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记叙类文章写作水平。

本书作为“中学写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课题研究的载体之一,配合学校特色办学——积极心理教育,明确提出“情感是记叙文写作的最大‘战略’资源”的观点,围绕情感专题,编写这一读写结合学本,并随附十九中往届学生部分习作,也是本书的一个鲜明特色。《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的解释是:①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②感情。就此而言,情感与感情具有近义关系。而在《心理学大辞典》中:情感“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换言之,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价值特性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所以说情感的哲学本质是人类主体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的一种主观反映。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一般心理学还普遍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其实它们二者还具有交叉关系,如个人化情绪感受上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及幸福、美感等常常与社会性情感感受上的爱情、友谊、爱国主义情感等交织在一起,难以剖分,所以情感与情绪也具有近义关系。

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四大类。温饱类情感包括酸、甜、苦、辣、热、冷、饿、渴、痛、痒和闷等;安全与健康类情感包括舒适感、安逸感、快活感、恐惧感、担心感、不安感等;人尊与自尊类情感包括自信感、自爱感、自豪感、尊佩感、友善感、思念感、自责感、孤独感、受骗感和受辱感等;自我实现类情感包括抱负感、使命感、成就感、超越感、失落感、受挫感和沉沦感等。

一般来说,情感具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二是能够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三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四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人可以针对各种复杂的价值关系来及时、灵活、准确地调节自己情感反应的方向、大小、形式与层次,从而准确无误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思想。

情感是可以认知的,也是可以完善、丰富、升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感是一个生命体,是可以生长的,而生长的情感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情感。情感是需要培育和修剪的,只有剪刈芜杂,抑制狂乱,摒除野蛮,最终才能够培育出一株株美丽的情感之花,只有这样的情感才是有光泽、有弹性、有温度的,也才是真实的、感人的、可以引起心灵共鸣的情感。言不由衷、道德教训的虚伪的情感是“《圣经》夹玫瑰式”的枯死的情感,并不能产生感人甚至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辞以入情。”写作,应该是情感心灵的倾诉;阅读,应该是接收倾诉的情感心灵。这样作者与读者就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活动中实现了“情感对流”。无论从阅读学还是从写作学角度看,配合着“情感对流”活动一定有着相应的“情感触点”,正是这些“情感触点”复活了曾经的生活记忆,连动了我们对于现实的一系列的或功利的、或审美的活动,引发了关于未来世界的期盼、憧憬。只有拨动我们的心弦,调动我们的情感,使作者与读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沟通,实现情感目标渗透,才能达成语文的艺术美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上。”

所以,请向人类经典文化汲取情感养分。好的作品都是至情的,林语堂说:“古今至文,皆血泪所成。《水浒传》是一部怒书,《西厢记》是一部悟书,《金瓶梅》是一部哀书。”《诗经》中徘徊水畔的情感叹息,《离骚》中上下求索的情感追求,《荷马》史诗的英雄颂赞,莎士比亚的的悲剧净化,法国小说、德国音乐、俄罗斯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都是人类情感园囿中珍美的奇葩异卉。向这些人类社会活动所积淀的情感精华学习,泛读结合精读,充分吸收,化为已有,促进情感进步。

也请为自己生活中的情感“立传”。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的人、事物发生联系,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巍峨的高山、汤汤的河流、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生生不息的鸟兽虫鱼、五彩缤纷的朝霞暮霭、春温秋肃夏暑冬寒,以及生养我们的父母,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诲人不倦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心心相印的朋友,踽踽独行的老人,咿呀学语的小孩……一次满血归来的网游,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幅色彩明丽的画,一首旋律美妙的歌,一堂回味无穷的课,一盏熠熠闪亮的灯,一本翻得卷了边的书,一件洗得发白留有补丁的衣服,一个断了齿的发卡,一个破损脏污的卡通玩具……这种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与变迁,都可以转化为馥郁芬芳的时文佳作,让我们喜悦、兴奋、激动、感激、热爱、憧憬、赞赏、留恋、怀念、得意、振作、奋发,也让我们烦恼、委屈、悲伤、愤怒、忧郁、害怕、反对、厌恶、痛恨、沮丧、失落、迷惘、颓唐……我们渴望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自然而然地向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们诉说,希望获得他们的共鸣、同情、安慰、建议和其他的帮助。我们在这种交流中发现自己,获得轻松、自由和快乐。而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用文字来叙述。让我们好好回忆一朵花的芬芳、一个人的背影、一次由衷的微笑、一次伤心的哭泣……将生活中我们感兴趣的、我们关注的、我们难以忘记的、打动我们的一切都记录在纸上。

本书以阅读和写作记叙类的文章作为编选练习对象,因为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了避免混乱,特强调本书所指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既包含写实类的,也包含虚构类的,前者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实性记叙文之外,还有非虚构的故事、自传、日记、游记等,后者有小说、寓言、童话等。初中部分主要沿用了以往的写人、叙事、写景记叙文的概念分类,高中部分吸收了回忆性散文、寓言、小说等相关写作内容,引进了虚构理念,要求在符合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提炼、嫁接、想象、再现等能力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三味”(小说味、散文味、哲理味)的,情感更加浓烈、细腻、更为复杂的记叙文。

基于上述认识,本书共分初中版和高中版各一册,每册均为七章,最后附录各章参考答案。高中版由时昂担任主编,关敏、樊丽慧担任副主编,第一章由时昂、吴欣如、窦爽编写,时昂统稿;第二章由李吉春、樊丽慧、邢香英、宁立超、王文芝、王永平、邓仲达 编写,李吉春统稿;第三章由吴欣如、窦爽、时昂编写,窦爽统稿;第四章由朱伟英、时昂、关敏、李萍、郝晨、闫欣编写,时昂统稿;第五章由王研、许洁编写,王研统稿;第六章由田丹、郝晨、时昂、朱伟英编写,时昂统稿;第七章由樊丽慧、李吉春、王文芝、宁立超、邢香英、王永平、邓仲达编写,樊丽慧统稿。每章含五节,分别是第一节导语,第二节选文、点评与阅读写作思考,第三节知识补充,第四节能力训练,第五节超级链接。作为读写一体课程设计,本书力图纳入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全部要点,但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有所欠缺,敬请指教,以便改进。

最后,特别感谢我校初高中全体语文教师能够在繁重的教学中积极参加编写工作,为学校百年校庆献上厚礼;也非常感谢校方和领导提供的机会和编辑过程中的督导;还要感谢“中学语文写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课题组成员们、《作文导报》社的高伟毅社长及知识产权出版社的编辑为此书出版所提供的帮助和指导。时昂二○一五年十二月第一章父爱如山第一节导语

能用一句话描摹父爱吗?

或许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就很恰当。

如果没有父亲的呵斥,怎会泪中看到冷峻的目光?如果没有父亲谆谆的教诲,哪会有孩儿茁壮的成长?如果没有父亲长期的支持,哪会有雨后的彩虹艳光?是父亲刚烈的性格,驱散了寒风里的畏缩和胆怯;是父亲正义的秉性,增添了苦难中的坚定和胆略。父爱是理想的启明星,指引前行;父爱是心灵的寄所,抚慰成长的伤痛。因为有了父爱,才把那童年的长长雨巷每一步都踏响,飞溅起快乐的水花;因为有了父爱,才连那青春的幽微烛光,都被放大成满天星光,一路朝霞。

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的宽容和善良值得歌颂。其实,父爱也是伟大的。父爱如山,高峻伟岸,与母爱相比,父爱显得更含蓄,更厚重。父爱无言,父爱深沉,父亲严厉且讲究原则。父爱更侧重对子女未来的寄托,以及对儿女成才的渴望。同时,父爱最容易被忽略,被误解,也因此常常最容易造成隔阂或怨恨。我们不仅要能够生动描写母爱,还要能够深入描写父爱;既要能写出所有父亲与父爱的共性,又要能写出每个父亲与父爱的个性;我们大家对父爱要有深入认知,使“有条件”的父爱被我们自己把握,使我们的爱成长为成熟的爱。

我祈愿:我的青春,甚至贲张的血脉,也充盈着父爱的博大和诚心;我的灵魂,甚至我的意志,也刻上父亲刚毅的烙印。第二节选文、点评与阅读写作思考选文一父亲的信孙盛起

和前几次一样,李星把父亲的来信看都没看就塞进了抽屉。

来到这个远离家乡的小城工作已经快一年了,这期间,月月都要接到父亲的来信,偶尔一个月能接到两封。不过,所有的信,他只看过三封——前三封。

起初,他是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父亲的来信的。毕竟父亲一个人在乡下料理那一亩三分地,孤苦伶仃又体弱多病,让他放心不下。第一封信他在收发室里就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父亲不识字,一看就知道信是让只上了三年小学就回家放羊的邻居周二狗写的:“儿子:你身体好吗?工作好吗?别担心我,我的身体还好,日子也还过得去。记住,别睡得太晚,别和别人打架,别和头儿顶嘴。还有,晚上起夜要披上衣服,别着凉了。爹说过了,要是你在外面惹了祸,爹就打断你的腿。父字。”

这封信对他这个中专生来说,实在是短而无味,因此刚拿到信时的兴奋转瞬之间就化为失望。尽管他并没指望一辈子和黄土打交道的父亲能说出什么优雅的字句,但这封信也太过生硬,仿佛无话找话,让他丝毫感觉不到体贴和温暖。不过,他还是立刻写了回信,信中还故意用了一些周二狗肯定不认识的字词,向父亲说了一些小城和自己的工作情况。毕竟是父亲省吃俭用供自己读完了中专,他才因此有了这份工作,对这一点他是十分感激的。

接到第二封信时,李星开始感到父亲很无聊,因为除了把“晚上起夜要披上衣服”换成了“睡觉时不要开着窗户”外,其余和第一封信一字不差。这次他写回信就拖了几天。看完第三封信,他紧皱着眉头,脸上甚至流露出讥诮的神情。如他所料,这封信和上一封信的不同之处,只是将“睡觉时不要开着窗户”改成了“把蚊帐挂上,有蚊子了”。他终于决定以后不再写回信。当然,他并不是为了节省8毛钱的邮票,甚至也不仅仅因为面对如此简单粗陋的来信觉得实在无话可说,而是这其中还有一个小秘密——信的末尾,有一行写上又划掉的话,他经过仔细辨认,看出那是“我知道你手头紧,爹也过得紧巴巴”。这再清楚不过了:父亲想向他要钱,可是考虑到他才工作不久,又觉得不妥,所以让周二狗把那句话划掉了。对此他的心中顿生怨言:乡下没有多少花钱的地方,即使日子过得紧张,将就一下也就过去了。可这里不行,同事间的应酬自然免不了,自己也不能吃穿太寒酸,更何况他现在正向打字员顾芳献殷勤,上次请她吃饭一下子就花去了他半个月的工资,因此自己到月底还对着瘪口袋发愁呢,哪还有多余的钱往家里寄呢?当然,这些话是不能对父亲说的,说了他也不会理解。而且,父亲这次把那句话划掉了没准儿下次就真会写上,到那时,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思前想后,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既不写回信,也不看信,这样眼不见心不烦,落得个清静。

如今他的抽屉里已经有十几封没有拆看的父亲的来信。

他洗完手,擦完脸,对着镜子把头发梳理整齐。宿舍里的人都到食堂打饭去了,整幢楼显得很安静。今晚他约好顾芳到外面吃饭,因此在宿舍等她打扮好了来叫他。

有人敲门。他兴高采烈地开门,却见不是顾芳,而是同乡郭立。“你爸给我来了一封信,问你出了什么事?为什么给你写了那么多信你一封信也没回?真不明白,你怎么不写回信?唉,老人家一个人在家里……”

郭立冷冷地说着,不等他开口问,就狠瞪了他几眼,扭头走了。

这可真让人扫兴!他愤愤地坐到床上,深怪父亲竟然给别人写信打听他的消息。稍一思考,他的嘴角就不禁露出一丝冷笑:不就是为了钱吗?写信来要钱,见没有结果,急了。哼!看他找什么理由要钱!他这样想着,就拉开抽屉,拿起刚收到的那封信,狠狠地将信皮撕开。

当他将信纸抽出并展开时,一张五元的纸币轻轻飘落到地上!

他的心一惊,连忙看信的内容,见信的末尾清楚地写着:“我知道你手头紧,爹也过得紧巴巴,所以别怪爹邮的钱少。”

他发疯似的把抽屉里的信一一拆开。每一封信里都夹着一张五元的纸币,而信的末尾都写着那句同样的话。【点评】

这是一篇妙文,“父亲的信”简单、质朴,甚至啰嗦,父子的矛盾从表面看集中在书信往来与否上,从实质看集中在金钱利益与亲情的冲突上。儿子从起初看信和回信发展到后来不看信乃至不回信,再到最后拆信、看信的情节过程,都借由一个巧妙的“包袱”伏笔——第三封信结尾划掉的一句话“我知道你手头紧,爹也过得紧巴巴”——加以推进,最后抖开“包袱”的也只是后来信件中紧接其后的“所以别怪爹邮的钱少”和附寄的五元钱。震撼由此产生,儿子由“农门”跳入“龙门”、“草鞋”换成“皮鞋”,而产生的忘根、忘本、轻蔑农村、农民的思想意识,再加上几分青春叛逆心理及审父情结自然而然地产生对父亲的误解,甚至怨恨,作者借此反衬出父亲省吃俭用接济儿子的质朴的父爱,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无尽牺牲,几多付出,又能换得几许理解、同情和感激呢?【阅读写作思考】

读写一体活动中,要学会敏锐捕捉阅读的第一感觉,这种新鲜的感觉,是读者本人对于文本特征的感受,也是读者在原有阅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的阅读经验,这种阅读文本所获得的新鲜刺激,或者来自于题材,或者来自于体裁,或者来自于谋篇布局——情节结构设计,或者来自于表达方式,或者来自于某种修辞技巧,或者来自于语言形式、风格等,其本身就构成了新的“阅读经验模板”,捕捉并利用这种文本阅读获得的“阅读经验模板”,使之在后续的写作活动转化为“写作经验模板”,这样,习作者就获得了有力的写作支撑点,为成功写出习作奠定基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盍试为之?

问题一: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问题二:父子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文中为何全部摘录了在儿子看来“短而无味”的信?(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思考)

问题三:“伏笔”和“照应”各在哪里?找出来并梳理情节。选文二最好的礼物〔美〕艾伯特·豪斯

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出身于一个贫困但很和睦的家庭。可是,在中学毕业时,他得到了一份难忘的礼物。“我的很多同学得到了新装,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轿车。”他回忆说,“当我跑回家,问父亲我可以得到什么礼物时,父亲的手伸进了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我伸过手去,他把我的礼物轻轻坠落到我手上——一枚硬币!”

父亲对我说:“用这枚硬币买一份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我一直以为这是父亲同我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几年后,我去部队服役,当我坐在散兵坑道认真回首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时,我才认识到父亲给了我一种什么样的礼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新装或者轿车,但是父亲给予我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点评】

同学们得到了价值可观的礼物,戴维·布瑞纳只得到一枚硬币,所以感到非常吃惊和失望!后来,他在服役时才认识到父亲“给予我的是整个世界”!一枚硬币竟然等于整个世界,其中蕴含了多么深刻的道理,包含了多么深沉的父爱啊!他的父亲丝毫不为贫穷困扰,鼓励儿子“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这种深沉的爱深深地影响到戴维·布瑞纳的一生,乃至使他成为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

这件小事,十分耐人寻味。人生起点或有不同,但关键看谁能够走得更远。穷人家的孩子起点肯定低,但如果有自立、自强、自我拼搏的精神和意志,就能够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人生舞台,获得更大的成功。而当今那些被父母娇养惯了的孩子们,你们多么需要这种“一元钱”式的父爱啊!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一枚硬币”和“整个世界”,它们是构成主题的核心要素,本文的主题立意很好,主要是因为采用了“极端立意法”,用极小的“一枚硬币”和极大的“整个世界”进行对比,对比出震撼效果,这个“阅读经验模板”,可以直接借鉴来成为我们的“写作模板”。【阅读写作思考】

问题一:能找出表现作者失望心情的句子吗?

问题二: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主题吗?

问题三:能够指出“一枚硬币”和“整个世界”之间的关系吗?选文三父爱昼夜无眠尤天晨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然后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经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点评】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传神写照皆在阿堵之中。眼睛可以传达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心灵世界。文章的标题往往也就是文章的窗口,由此可以窥见文章的主旨内涵。儿子的生活压力和孝心父亲皆知,而父亲的行踪和苦楚儿子却有失察之过。所谓“昼夜无眠”,当指父亲与儿子一样都是“昼伏夜出”的劳作者,为了不影响儿子白天睡眠,父亲只好借榻于浴房的客座,还得按时给儿子做饭,这是牺牲式的父爱。文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组织材料、安排情节,先写矛盾冲突,儿子的不满怨恨,后写感动感恩,父慈子孝。“浴室偶遇”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与作者的伏笔铺垫有关。这种手法和结构方式可以成为我们的“阅读经验模板”,也可成为我们的借鉴的“写作模板”。

文章隐约显现出传统文化的“乌鸟私情”和中国式“反哺”型家庭结构特征,这也值得我们体味和反思。【阅读写作思考】

问题一:能结合文章内容指出标题的含义吗?

问题二:浴室里父子偶遇这一情节,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可细读全文,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已经为此几次埋下伏笔,你发现了吗?

问题三:能够指出本文“先抑”抑在哪里,“后扬”扬在哪里吗?选文四宝玉挨打(清)曹雪芹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哎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三分气。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那长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办,只用大人一句话就完了。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各处去找,又摸不着他的道路,因此各处访察。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以擅入索取,因此启明王爷。王爷亦云:‘若是别的戏子呢,一百个也罢了,只是这琪官随机应答,谨慎老诚,甚合我老人家的心,竟断断少不得此人。’故此求老大人转谕令郎,请将琪官放回,一则可慰王爷谆谆奉恳,二则下官辈也可免操劳求觅之苦。”说毕,忙打一躬。

贾政听了这话,又惊又气,即命唤宝玉来。宝玉也不知是何原故,忙赶来时,贾政便问:“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也罢了,怎么又做出这些无法无天的事来!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宝玉听了唬了一跳,忙回道:“实在不知此事。究竟连‘琪官’两个字不知为何物,岂更又加‘引逗’二字!”说着便哭了。贾政未及开言,只见那长史官冷笑道:“公子也不必掩饰。或隐藏在家,或知其下落,早说了出来,我们也少受些辛苦,岂不念公子之德?”宝玉连说不知,“恐是讹传,也未见得”。那长史官冷笑道:“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宝玉听了这话,不觉轰去魂魄,目瞪口呆,心下自思:“这话他如何得知!他既连这样机密事都知道了,大约别的瞒他不过,不如打发他去了,免的再说出别的事来。”因说道:“大人既知他的底细,如何连他置买房舍这样大事倒不晓得了?听得说他如今在东郊离城二十里有个什么紫檀堡,他在那里置了几亩田地几间房舍。想是在那里也未可知。”那长史官听了,笑道:“这样说,一定是在那里。我且去找一回,若有了便罢,若没有,还要来请教。”说着,便忙忙的走了。

贾政此时气的目瞪口歪,一面送那长史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员去了。才回身,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令小厮“快打,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唬的骨软筋酥,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逛去,由你野马一般!”喝令叫跟上学的人来。贾环见他父亲盛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见人头这样大,身子这样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了过来。”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的,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以待下人。——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生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患。若外人知道,祖宗颜面何在!”喝令快叫贾琏、赖大、来兴。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叫去,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的袍襟,贴膝跪下道:“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意,将眼一看众小厮,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里边书房里去,喝令“今日再有人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交与他与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都是啖指咬舌,连忙退出。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声答应,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妈妈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忙上前夺劝。贾政那里肯听,说道:“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众人听这话不好听,知道气急了,忙又退出,只得觅人进去给信。王夫人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的众门客小厮等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抱着宝玉,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不觉失声大哭起来,“苦命的儿吓!”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正没开交处,忽听丫鬟来说:“老太太来了。”一句话未了,只听窗外颤巍巍的声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

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母听说,便啐了一口,说道:“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说着,不觉就滚下泪来。

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母便冷笑道:“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看料理,备办。〕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家下人只得干答应着。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倒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你反说起你来!只是我们回去了,你心里干净,看有谁来许你打。”一面说,一面只令快打点行李车轿回去。贾政苦苦叩求认罪。

贾母一面说话,一面又记挂宝玉,忙进来看时,只见今日这顿打不比往日,既是心疼,又是生气,也抱着哭个不了。王夫人与凤姐等解劝了一会,方渐渐的止住。早有丫鬟媳妇等上来,要搀宝玉,凤姐便骂道:“糊涂东西,也不睁开眼瞧瞧!打的这么个样儿,还要搀着走!还不快进去把那藤屉子春凳〔藤屉子春凳春凳,一种面较宽的可坐可卧的长凳。藤屉子,凳面用藤皮编成。〕抬出来呢。”众人听说连忙进去,果然抬出春凳来,将宝玉抬放凳上,随着贾母王夫人等进去,送至贾母房中。

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儿”一声,“肉”一声,“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丢下我,叫我靠那一个!”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点评】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摒除政治寓意,还原家庭生活,这是小说中最真切的一节。著名学者王蒙在《红楼启示录》中说:挨打一场感人,还因为一打,动了真情,是一次难得的感情交流……打人的贾政的激动程度超过了挨打的宝玉。他说的话之决绝,亲自动手“掌板”与“气喘吁吁,泪如雨下”的样子,直到见母亲后的至诚至孝的大正人君子形象,怎不令读者泪下?看来贾政并不虚伪,他的正统是充满真诚和情感的,他律己与律自己的儿子都是严的。

贾政与宝玉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价值观念、人生道路的选择,换句话说,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的斗争。贾政希望宝玉成才,光宗耀祖。宝玉偏偏拒绝成才。贾政要的是道德文章、仕途经济。宝玉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得过且过。这样一种世界观冲突,最后演变为暴力冲突,贾政不仅用言语和态度,最后还要用“板子”来教训宝玉,这是必然的。因为二者不可调和。

这篇文章是沉重的,也是沉痛的。就宝玉而言,板子打在皮肉上是疼痛的,这次挨打是他的痛点;就贾政而言,板子落在宝玉皮肉上却痛在自己的心里,他的痛点在于“有出息”但早夭的爱子贾珠和不肖的逆子宝玉。【阅读写作思考】

问题一:贾政最关心宝玉的事是什么?请举出一两件宝玉让贾政高兴的事。

问题二:中国有句老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什么王夫人提到大儿子贾珠时,贾政禁不住流下眼泪?作为参照,宝玉让父亲“可怜”的事是哪些?

问题三:本文贾政与宝玉的矛盾是逐步激化的,分析一下宝玉挨打前哪些人事因素一步步刺激了贾政,使得矛盾冲突最终演变成暴力冲突?曹雪芹的高明不只在于写出了皮肉之痛,更在于写出了心灵之痛。选文五五元钱的故事李丛峰

5元钱能够干什么?那一天我突然问自己。我4岁的女儿听见了,大声地说可以买两支冰淇淋。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起了父亲和5元钱的故事。

那一年父亲上完小学,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县一中。正当他满怀希望地迎接新学年到来的时候,我爷爷对他说,别上了,在家里割草吧。父亲的梦一下子被打碎了,他整日地哭泣,并拒绝干任何事情。爷爷没有办法,最后说,你自己挣够学费,你就上。

学费是5元,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只是两支冰淇淋的价格,但对30年前的父亲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爷爷说这句话其实压根儿就没想让父亲去上学。

父亲沉默了好多天,最后他拿起镰刀,第一次向命运发起挑战。他冒着盛夏的酷热,钻进田间地头给生产队割青草,有时两天下来割的青草捆起来比他人还高,足有100多斤。100斤青草,生产队结算5个工分。那两年一个工分大约合5分钱,这样父亲最多的一天能挣到0.25元,20多天就能挣够5元钱。他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仿佛一个登山者不断地抬头看着距离山顶的路。最后,父亲离自己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再割100斤青草,就凑够5元钱了。

那一天早上父亲起得特别早,他激动地走在田间小道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已身处课堂。那一天特别炎热,但父亲已顾不得了. 拼命地割着草。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最后他感到头晕脑胀,迷迷糊糊举起镰刀一下子割在了自己腿上,血从他的腿上流出,他倒在了地上。等他从病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县一中已开学半个多月了。而爷爷也说,为了结他治腿伤,花了十几块钱,学上不成了。

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甚至在外求学时,我想喂一喂肚子里的馋虫却说谎要订复习资料的时候,父亲也从未问过我什么,而是东借西借也要把钱如数寄来。直到有一天,父亲给我讲了5元钱的故事,我后悔地跑到校外树林里,把头撞到一棵小树上,让疼痛减轻我内心的愧疚。从那时起,在校期间我便再也没有吃过食堂以外的任何食品了。

我感谢父亲给我讲的故事,让我再告诉我的女儿吧,也许长大了她会说5元钱能做很多事情,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点评】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青春成长中的故事,由此他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上篇文章中是达官贵人贾政“恨铁不成钢”痛下辣手毒打孩子,而在这篇文章中的农民父亲却知道用一个令人辛酸的旧事教育感化自己的儿子。“每当我跟父亲要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不给”,“甚至在外求学时,我想喂一喂肚子里的馋虫却说谎要订复习资料的时候,父亲也从未问过我什么,而是东借西借也要把钱如数寄来”。知子莫若父,也许父亲已经意识到了儿子的欺骗;但他不像一般的父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