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破译百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3 17:16:48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学破译百科

医学破译百科试读:

前 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读者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这是科学普及的关键。世间无穷尽,探索无止境,许许多多的科学难题简直难以解答,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捉摸不透。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为了激励广大读者探索世界的未解之谜,普及科学知识,我们编辑了《科学探索百科》丛书,包括《科技难题百科》、《考古发现百科》、《名胜探奇百科》、《宝藏新探百科》、《飞碟追踪百科》、《医学破译百科》、《人体怪象百科》、《失踪之谜百科》、《历史考证百科》、《恐龙科考百科》。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科学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科学难解之谜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人造心脏

大家都知道,在高科技的今天,人造心脏也是近些年才制造成功的。可令人惊奇的是,一具最近被发掘出来的史前穴居人尸骸,竟然在他的胸膛内,发现了一颗构造精密、由多件金属配件组合而成的人造心脏。

这具史前穴居人的尸骸,是一考古队在非洲突尼斯北部一处偏僻森林内进行研究工作时,偶然发现的。根据碳14测定,证明这位穴居人死了至少50000年以上。

考古队长梅沙·夏维博士说:“那尸体早已腐化,但他体内的人造心脏仍然十分完好,如果稍加修理便可再次使用。我们深信这确是一具来自50000年前的人造心脏。如果在这之前有人对我说这么一件事,我准会大声嘲笑他,并指责为无稽之谈,可事实就摆在眼前。制造心脏的人,绝对不可能是穴居人,更不会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人。”

一位研究古代UFO的美国专家奇顿·兰拿说:“我们说古埃及人是首批与外星人接触的地球人,但现在很明显地就可以证明,早在地球有人类踪影的时候,便已经有外来的高智慧生物存在。那具在穴居人身上找到的心脏,虽然十分简单,但却有金属管道和一个类似泵的东西,看起来跟我们今天的人造心脏差不多。说明某种高智慧生物早在50000年前便已来到地球,并给这个人进行了这样的心脏移植手术。或许这个穴居人并非真的有心脏病,只是被他们用作实验的试验品而已。”

另一位考古学家雷福·柏斯提出了另外一种看法:“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失去的某一个重要阶段。或许我们这个世界曾经一度十分文明,但却在很久以前一次核战大灾难中毁灭了,然后经过一段极长时期,一切生命才又重新开始。这具人造心脏极可能是由旧世界一位侥幸生还的科学家将它移植到一个穴居人身上,从而被我们所发现。

现在这具史前人造心脏已送往西班牙马拉加市,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历史学家和UFO专家研究。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对此能有一个科学的论断。

成功的脑外科手术

19世纪60年代,美国外交家、人类学家斯奎尔在秘鲁发掘到一个石器时代人的头盖骨,它的上面有两条切割得非常精确的平行细沟槽,另有两条槽与其相交,四条沟槽围住那块完整的头骨,显然是曾被人打开过。于是,一宗史前的脑外科手术遗迹被发现了,这种开切的方法现在叫作环钻术。经最有权威的体质人类学家布洛卡博士实验,证实颅骨是远古那个人活着的时候被打开的。并断定切口周围的骨头有感染迹象,病人在开刀后大概只活了15天。

其后20年,从俄国的西部到大西洋沿岸的各处考古场,都发现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施用环钻术做手术的证据。这些颅骨上的切口的形状和大小不尽相同,最多见的是圆形、椭圆形、菱形和四方形。更令人惊讶的是,1936年在巴勒斯坦发现的两个开颅颅骨,上面的割锯方式竟与远隔重洋、在秘鲁所发现的那个完全一样。

史实证明,直到20世纪初,太平洋各岛国仍有人采用环钻术做手术。有鉴于此,人类学家向现代“石器时代”的钻脑医师提出几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样做手术的过程中,医师是如何对付病人流血和减除其痛苦的呢?

原来,这些岛民和史前的钻脑医师一样,对人脑的功能一无所知,因此做起手术来毫无顾忌。他们看见有人因脑部受伤而昏迷,便想清理伤口和取出嵌入里面的颅骨碎片。他们认为痉挛、头痛、昏睡和抑郁症都是因为颅内存在有害的东西而引起的,必须把它们清理出来才能痊愈。当时做开颅手术非常普遍和经常,从6岁至60岁的男女都有,有一个颅骨上面竟被开有7个圆形切口。

从手术后颅骨切口愈合的例子看,石器时代的环钻术成功率非常高。据统计,波兰和捷克出土的一批颅骨,80%以上有愈合迹象。在美洲发现的颅骨上的214处环钻痕迹,近56%显示完全愈合,16%显示部分愈合。而在近现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环钻手术的成功率充其量还超不过25%。

石器时代的人类是怎么进行这么精细切割的呢?经研究证明,实施这种手术时,最常见的办法似乎并不是锯开,而是沿着所要切开的直线或弧线,多次用压力刮削。手术时间一定很长,因为薄薄的石刀片如果受力太大,刀刃就会崩裂,并会在伤口内留下碎屑。现代外科手术靠麻醉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靠抗菌素来预防感染。而从石器时代这些病人的生存率来看,史前人类较现代人在忍痛和抗菌方面的能力要强得多,感染的迹象极为罕见。另外,人类学家还发现了原始人类用植物制成的止痛剂和各种草药,这些也有镇痛的效能。

在俄罗斯西瓦湖附近,人们掘出了一个距今4000年前的女尸。她的头部有个约0.6厘米长的伤口。科学家们发现,伤口处塞入了一小块动物骨头,并已经和女尸的颅骨重新愈合在一块了。这表明,人类在4000年以前,就已成功地施行过外科手术。

在另外发现的一个头颅上,科学家们发现它那有更大的裂口,是古人施行开颅手术后留下来的。

到底4000年前医生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如何施行手术的?这正是现在人们要寻找的答案。

1921年,科学家们在赞比亚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颅。据考古学家们分析,它属于尼安德特人头颅,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北非及西非的一个族类,距今至少已有数万年了。奇怪的是这个头颅的左边有一个圆孔,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分析及考证后认定:这个圆孔是由高速冲击物所造成的。如果以现代人的科技而言,只有子弹才能造成这样的创伤。

头颅发掘的地点加深了这个谜的疑问,它是从离地面60英尺深的地下发掘出来的。这就是说,如果死者属于数个世纪以前的人,当时的枪械又是首次传入中非的话,它是不可能埋在这么深的地底下的。

在前苏联时期的俄罗斯,考古学家从地下挖出了一块已经绝种的古代欧洲野牛的骨头。它的头部也有个类似弹孔的圆洞。这说明人类在几千万年前,已经能够使用比石斧更为锐利的武器了。然而那到底是什么武器呢?这却是个令科学家们伤脑筋的问题。

从这头野牛骨头的愈合面来看,还带来另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它是在受伤多年后才死去的。这无形中间接说明了人类当时已经施行“外科手术”了。

1975年,埃里希·邓尼肯拍摄了一部名为《关于未来的回忆》的纪录片,说在莫斯科古生物学博物馆里,一具数千年前的野牛头的眉间,有一个圆圆的小洞,其大小恰好能穿过一颗九毫米直径的子弹。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在旧石器时代,难道有谁在用卡宾枪猎杀野牛不成?

巴士克人语的起源

巴士克人居住在西班牙的东北部和法国的西南部,他们民族自尊心极强。这个民族的人相貌自成一格,身材中等,面孔狭长,鼻子挺拔,肤色带黑,却没有同一地区的法国人和西班牙人那样黑;他们的语言更独特,是现代欧洲唯一不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巴士克语的起源至今仍叫语言学家们迷惑不解。

对巴士克人的语汇细加研究,便会发觉大部分语汇和任何已知的语言毫不相似。巴士克语非常难学,外人很少能够通晓其复杂的语法。巴士克语方言非常多,官方承认的就有8种,而次方言也有25种之多。一村甚至一屋之遥,就有不同的语汇和方言。这种语言复杂的程度,有一个十分流行的传说可作最生动的注脚:魔王有一次迁到巴士克人所在的地方,居住了7年还是不得不离开,因为他只能学会“是”和“否”两个字。

19世纪以来,科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提出了种种说法试图解开巴士克人之谜,但却莫衷一是。最普遍的几种说法是:古代伊比利亚人或克尔特伊比利亚人、北非柏柏尔人以及黑海与里海之间高加索地区各民族与巴士克人可能有血缘关系。

因为巴士克语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有些相似,所以可能这两者有联系。19世纪初,这种说法似乎有了证据,当时考古学家在法国巴士克人居住的地区发掘到高加索人种的颅骨。但这项可证明巴士克人与高加索人有关的发现如昙花一现,因为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布洛卡博士在西班牙巴士克人居住的地区发现另一个颅骨,却是古代欧洲人种的。

布洛卡发现的颅骨,其形状与现代巴士克人的差别很大,两者之间并无密切的联系。不过,他的发现可以认为巴士克人是欧洲一个原有民族的后裔,那个民族可能就是伊比利半岛的原居民。

1936年,在乌尔提亚加洞穴里发现了两种旧石器晚期的人类颅骨。一种和布洛卡博士以前发现的相同;另一种则与现代巴士克人的颅骨极为相似。这是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巴士克人是这个地方旧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的后裔,也首次说明巴士克人或许是巴士克地区的土生人。

虽然有这些证据,巴士克人和他们的语言无疑还将不断引起种种推测。正如巴士克史学家奥伊纳提所说的那样:“这个民族本身的发展史及其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史很难下笔,因为没有任何古代文献记载这些事迹。”

但作用如“罗塞达碑”的伊特拉斯坎文献至今尚未发现,考古学家手上只有相当多墓碑之类的铭刻,这些碑文铭辞都很简单,多数只显示墓中姓名、身份。学者目前也能辨识其中若干单词,这些词以字母拼写,有点像希腊文。然而学者对此种语文的结构和语法所知极少,这种语文看起来与希腊文丁拉西文都似乎并无关联。如果语文学家能够加以破译,那么现存文字资料虽则不多,不足以尽揭其日常生活状况,但由于伊特拉斯坎语本身可能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语文有关联,从而或可提供线索以解自古以来莫衷一是的伊特拉斯坎人来源之谜。

最少有一样文献是现代研究伊特拉斯坎人的学者渴望能看懂的——这一文献如能破译,今人便可略知伊特拉斯坎人的生活状况,而非仅能窥其部分殓葬礼仪:19世纪末期,在一具木乃伊的裹布上发现一篇用伊特拉斯坎文写的文章。那木乃伊由匈牙利公署一位官员自埃及运往欧洲,是他旅游非洲的一件纪念品。这位官员去世后,木乃伊辗转送到萨格里布博物院。博物院的人员拆开木乃伊,在内层裹布发现这文献。专家少不了要花几年时间辨认其中文字,因为木乃伊自埃及运来,专家自然认为是埃及文。其上总共有216行文字,似乎是某种宗教传单。这截写上文字的裹尸布被人称为“木乃伊书”,显然只是一大幅中的一部分。

专家研究这木乃伊和裹布后,相信那具制成木乃伊的女尸也许不是伊特拉斯坎人,但裹布无疑是从一卷写满字的亚麻布上剪下来的。这卷亚麻布当时或许是由伊特拉斯坎商人或殖民者带到埃及,而尽人皆知,埃及人向来不管裹布的来源。

自从德国专家鉴定木乃伊特拉斯坎裹布上的文字确为伊特拉斯坎文以来,有不少语文学家热切于探索这谜一样的文献,可是至今仍无人能掌握伊特拉斯坎语文的“密码”。一位学者说得对:“事情很简单,要破译一种无人能解的语言,惟一的方法是将它与已知的语言对照。”

近至1964年,以研究伊特拉斯坎问题知名的意大利专家帕洛蒂诺教授,在罗马附近派尔基(今称为圣塞韦拉)地方伊特拉斯坎神庙进行发掘时,挖得3面金牌,其中两面上有伊特拉斯坎文铭刻,另一面则有古迦太基文(即腓尼基人的文字)铭刻,而古迦太基文是语文学家通晓的文字。这是不是语文学家要找的物件呢?那面刻有古迦太基文的金牌是否即为两面伊特技斯坎文金牌或其中一面的译文?研究人员当时虽则没有把握,但仍抱一线希望,兴高采烈地将古迦太基文和伊特拉斯坎文加以对照比较,可是历时数月,徒劳无功,仍然没有什么头绪。

当然,发现了金牌确实令人兴奋,但似乎世界上还没有可以拿来对照的文字,人们还没有掌握伊特拉斯坎文语法结构,自然也就无法破译伊特拉斯坎族的秘密。

生命密码——基因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希望能测天之风云,知人之祸福。

如今,人类已经可以准确地计算天体运行的周期,可以预报天气,甚至能够飞入太空,登上月球。然而,人类对自身似乎还知之甚少:为什么有的人健康强壮,有的人却天生残疾?有的人能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少年夭折?

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各具特征的指纹,把命运同所谓的“手相”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手相能预示人的命运。这当然是不科学的。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能左右人的生老病死的东西存在?回答是肯定的,它就是人的基因。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深入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在破译生命的密码,告诉你为什么是现在的你,也告诉你将来会不会得病,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的身体有了问题,你只需带上你的基因图谱,找到出问题的基因治疗一下就会康复。

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同生物的外部形态皆由生物的基因控制。基因控制着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控制着生物的各种遗传性状。人体是一个多细胞体系,每个细胞中都包含46条两两配对的染色体。每23条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控制性状的基因,就定位于这些染色体上。而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部分,每个染色体级的DNA就构成一个基因组。据估计,人类基因组中约含有10万个基因。任何遗传病的发生都是基因的突变造成的。

通过几十年夜以继日的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弄清了1.6万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但是,如何才能使人们对整个基因组所包含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呢?

1989年,人类已经开始启动了人体基因组计划。有关测序工作分三步进行。首先沿着DNA链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路标”,把基因分成许多片段。然后各个击破,具体对各片段进行测序。最后进行精加工,对测序结果作补充和修正。

1999年12月1日,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的216位科学家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

这一重大发现立即为世人瞩目。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为人类打开了通向了解微观生命世界的大门。人体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弗朗西斯·柯林斯基甚至认为,这项发现的重要程度超过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人类登上月球。

肉眼看不见的基因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随着对人的基因特性研制药品也不再是空想和神话,人类将拥有一个预防和克服疾病的强大武器。

神奇的人脑

今天,我们人类的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地球的面貌,创造出大自然旷古未有的许许多多人间奇迹。人类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奇迹呢?因为人类有一个与众不同、足智多谋的特殊器官——大脑。

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确有绝顶的聪明与智慧。然而,尽管人类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种种奇迹,人脑对其自身的认识却始终充满了不解之谜。

1989年,在科学界的倡议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命名1990年1月1日开始的10年为“脑的10年”提案并由总统签署实施。这是美国国会首次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做出有效期长达10年的决议。这一议案很快得到国际科学研究组织的强烈支持,并且希望世界各国的脑研究机构能赢得政府的支持,从而使“脑的10年”成为全球性行动。

如今,轰轰烈烈的“脑的1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尽管这样,脑科学研究仍然面临着重重疑难。

首先,人类仍然无法解释大脑活动的机理,即大脑的工作原理及其微观机制。

起源于19世纪的现代神经科学,直到本世纪50年代才开始全面地研究神经系统。在此之前,神经科学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多年以来,尽管人们对人脑的许多区域中的神经细胞的功能特性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是,人脑又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是序列式处理还是并行式处理?它们又是怎样进行的?科学家们仍然无法做出阐释,对于由这些特性产生的人类所特有的思维、理解力和感情等高级功能仍是一知半解。对于科学史上屡次提到的重要思维活动——人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顿悟和直觉的自然发生则知之甚少。

其次,关于脑功能和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问题。譬如会产生思维障碍、幻觉、妄想、精神活动与现实活动脱离等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世界上大约有10%的人口患此病。但是,科学家们仍然找不出它的病因;再就是癫痫和老年性痴呆,尤其是后者,在病人脑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沉积。这种蛋白质是如何产生的?它在发病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仍然是未知数。

对于这三种侵蚀着全球15%~20%(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健康生命的无形杀手,人类却束手无策。

再次是关于脑的精神活动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问题。有些疾病似乎与脑并无直接关系。如肿瘤、感染等。但是,它们的发病往往是由于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时,机体的反应能力发生变化而诱发的。

科学家们通过动物实验表明:癌症的发生虽然不直接来自神经系统的紊乱,脑的精神活动却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使机体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降低,间接引发癌症。一些精神因素(过度劳累、缺乏睡眠、悲伤、紧张等)作用于神经系统,也可导致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从而诱发感染。另外,高血压、溃疡病等也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

倘若人类能破译大脑的秘密,这些疑难将会迎刃而解。

最后,人类尚没有适当的模型来表述自己的思维活动,更不用说把它们模型化了。然而,对人脑的认识和模拟是依赖于这样的模型的。

在《皇帝新脑》一书中,彭罗斯指出:任何计算机都不可能具有人脑的所有功能。那么人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认识自身呢?

生命的曲线

“螺旋——生命的曲线”,英国著名科学家何克在研究了螺旋线与生命现象的关系后,曾感慨地说。此言不谬。

假若你是个有心人,你便会发现在生活中,应用螺旋线的例子俯拾皆是。

许多瓶与盖子的结合,靠的就是螺旋;欲开启一瓶法国干红,你必须借助一件带有螺旋线的工具;节假日去游乐场,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对高大的盘旋式滑梯很感兴趣,而那盘旋的轨迹便是螺旋;枪膛中的膛线、自来水龙头、钢笔、手电筒,以及自行车上的螺杆、螺钉、螺母等联接件和紧固件,也都离不开螺旋。

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就对螺旋线进行了研究。公元1638年,著名数学家笛卡尔首先描述了对数螺旋线,并列出了螺旋线的解析式。这种螺旋线有很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则是它的形状,无论你把它放大或缩小都不会改变,就像我们不能把角放大或缩小一样。

这种螺旋线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一只蚂蚁以不变的速度,在一个匀速旋转的唱片中心沿半径向外爬行,蚂蚁本身就描绘出一条螺旋线;一个停在圆柱表面上的蜘蛛,要扑食圆柱表面上的一只蚊子,它在圆柱表面上的最佳路径也是一条螺旋线;蝙蝠从高处往下飞,却是按着另一种空间螺旋线——锥形螺旋线的路径飞行的。甚至星体的运转轨迹,有的也是螺旋线。

在对银河系中部的气体密度进行为期3年的观察研究之后,日本国家天文台的中井直政博士认为,银河系是呈螺旋形的,即星体以圆心呈螺旋状向外扩展。

倘若你留心,你该知道牵牛花的藤总是向右旋转着往上爬的。科学上把这种右旋叫做“顺时针方向”。车前草的叶片也是螺旋状排列的,其间夹角为137度、30度、38度,这样的叶序排列,可以使相同的叶片获得最大的采光量,得到良好的通风。

其实,植物叶子在茎上的排列一般都是螺旋状。此外,向日葵子在盘上的排列也是螺旋方式。

牛角同蜗牛壳一样,它们增生组织的几何顺序,竟是标准的对数螺旋线。奇怪的是,它们新增生出来的每一部分,都严格按照原先已有的对数螺旋结构增生,从不会改变,就像地球固定轨道围绕太阳旋转一样。

人的头发是从头发主囊中斜着生长出来的,它循着一定的方向形成旋涡状,这就是发旋,且有右旋和左旋之别。实际上,发旋是长在体表的毛旋,能使毛发顺着一定的方向生长。在野生兽类动物中,发旋(毛旋)具有保护自身和适应环境的作用。它可以使雨水顺着一定的方向消掉,就如披上了一层蓑衣,它们排列紧密,可避免有害昆虫的叮咬。此外,还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人类头发的这些作用虽然已经退化到微不足道的地步,其形式却保留了下来。

在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微观的生命螺旋需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方能看到。像我们平时吃的糖,无论它是用甘蔗汁制成的,还是用甜菜汁做的,它们的分子几何形状都是右旋的。近年来,人们合成了左旋糖,说也奇怪,这种糖只有甜味,却不产生热量。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秘密。原来,我们身体里的代谢酶只接受存在于自然界的右旋糖。

在人体内,一切氨基酸分子均是左旋,而淀粉分子则是右旋。传递生物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它巨大的分子有着盘梯式的双螺旋形状,这种螺旋从底部到顶端,一路都呈右旋。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的沃森,曾绘制出脱氧核糖核酸(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成为20世纪以来生物科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难道螺旋线同生物的生长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为什么自然界中有这么多螺旋状的物体?它们为什么不能是其它形状?

科学家们尚无法解释,他们正从不同角度对自然界中的生命螺旋进行探索。

大脑及其机能

世界上最复杂的计算机是由只有1.1公斤左右的灰白物质组成的,其外形酷似一个特大的已剥离的胡桃。正是这部计算机的数十亿个元件控制着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控制着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在刹那间,它可以完成数百万次的相互联系。

每个称为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就是一个工作单位,这种大脑最初级的单位的机能仍未清楚。大脑的能量似乎更多地来源于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来源于神经元本身。神经元不但接受电化学冲动,同时释放能量,使各种信息得以在神经系统传递。这些冲动由一个神经移向另一个,通过大脑迅速地传递各种信息。

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思维和行为的控制室,不仅指大脑,还包括脊髓。来自大脑的各种指令和人们产生的各种感觉通过脊髓得以联接。大脑最显著的外部特征是构成大脑的两个软半球,左右半球分别控制对侧躯体的各种活动以及接受来自对侧躯体的各种感觉。

大多数人的左半球占优势,所以绝大部分的人是右撇子。那些左撇子的人,他们的右半球占优势。可见,强迫一个习惯于左手工作的小孩改用右手工作,是没有道理的。而对于那些能熟练使用双手的人来讲,通常也总是其中的一只手占优势。

皮质下的白色物质构成两半球(灰质覆盖大脑表面),两半球通过数种联接组织而相互沟通,最大的联接组织称为胼胝体。跨越两半球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胖胝体传递的,而信息如何传递仍属未知。

大部分的信息被潜意识地储存起来,所以可以这么说,人们并不清楚他们所知道的全部。然而,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在美国和英国,目前的研究清楚地表明,每侧半球具有各种不同的机能。左半球或优势半球主要是与各种特殊符号有关,诸如单词和数字,因而,其对于说话、阅读、书写以及计算机能尤其重要,右半球则侧重于图样识别。

幸运的是,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存在着两侧间的联接组织,使得两侧半球的信息得以交换,使得左手知道右手正在干些什么。

小脑位于大脑半球下面,它在大脑与脊髓之间起着至关重要的联接作用。小脑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肌肉的运动并决定肌肉运动的快慢。小脑也有两个半球,与平衡和肌肉协调有关。

脑干深埋于大脑与小脑下面,它控制着心脏、肺脏及消化系统,脑的这部分与大脑的最下部——下丘脑有着许多联系,下丘脑似乎与人的情绪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男性的大脑平均稍重于女性,因为男性体重大于女性。据信,大脑皮质中巨大的记忆库所拥有的联接潜能足以在生命的每秒钟接受10个新的信息,大脑每天所动用的是各种联接百倍于全世界的电话系统。

器官功能再认识

直至近年,人体中的一部分器官还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已退化的无用之物。然而目前认为,人体中几乎没有无用的器官,那些曾被认为是退化或多余的器官仍然在发挥着有益于健康的作用。

最近,儿科专家们普遍认为,扁桃腺在阻止细菌和其他异物进入肺脏和消化系统过程中发挥着有益的作用。扁桃腺曾经被认为是既多余而又令人讨厌的典型器官。现在,专家们建议,只有在扁桃腺已成为重复感染病灶的情况下,才该考虑予以摘除。

不久前,在进行腹腔外科手术时,许多外科医生总是漫不经心地顺手摘去健康的阑尾,作为“送给病人的一件小礼物”。然而,现在一些医生相信,阑尾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某种作用。外科医生已不再利用这一方便的机会迫不及待地把它摘除掉。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胸腺是无用的器官。现在才知道,尽管在发育期后,胸腺的作用可能相对减少了,但它对胎儿和婴儿白血球的抗体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也许,最令人感兴趣的“无用”器官是神秘的松果体,甚至这名字都存在争议。许多科学家提出,它是否也像其他真性腺体那样分泌着某些物质。松果体深埋脑内,体积相当小,但仍然易为肉眼辨认。松果体的位置近乎脑体中部,地处要冲。17世纪伟大的法国哲学家雷内·笛卡尔曾经相当严肃地指出,松果体是“人类灵魂的所在地”。

更为近代的科学家已经弄清,两栖性青蛙的松果体受通过半透明皮肤和眼睛的光线的影响,并分泌某种化学物质,影响皮肤色素的沉着。另外一些两栖动物的松果体也具有类似的作用。然而,对于哺乳动物和人类来说,松果体仍然被认为是无用的退化器官。

但是,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结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1958年,美国科学家阿伦·勒纳发现,哺乳动物的松果体能合成一种叫作“松果体激素”的物质。勒纳和其他研究人员还发现,“松果体激素”来自血清素。在哺乳动物中,松果体内的血清素的浓度高于其他任何部位。在大脑的其他部位,血清素是一种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化学物质,因为对于正常的大脑功能,它扮演着某种“信使”的作用。类似精神分裂症,麦角付酸的乙酸胺改变感觉和产生兴奋的作用,可能就是由于它在通常被认为是“情绪所在地”的下丘脑干扰了血清素胺。松果体中的血清素与大脑其他部位的血清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可能存在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大量的资料表明,松果体具有调节生殖的作用。暴露于光线下的雌鼠,卵巢重量增加,动情周期缩短,从而有利于生殖。美国两位内分泌学家理查德·伍尔特门和朱利叶斯·阿什洛德发表的资料表明:在这一反应中,松果体起着中间环节的作用。他们指出,注射“松果体激素”能抑制雌鼠的动情周期,其机制可能涉及垂体。然而,在延长光照时间、刺激动情周期的同时,松果体内“松果体激素”的合成减少。上述结果可因摘除了视网膜或切断联接松果体的神经通路而丧失。因此,伍尔特门和阿什洛德相信,光线对视网膜的作用以某种方式刺激了通往松果体的神经,从而降低了松果体激素的释放速度,使之对生殖的抑制作用得到缓解。

在他们的观点尚未被所有的科学家接受之前,以及类似机制还没有揭示期间,上述理论为否认松果体属多余器官提供了良好依据,这一奇怪器官再也不可能获得笛卡尔所描述的玄虚作用,但在不久的将来,它在生殖方面显而易见的作用,以及也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必将昭之于世。

人的皮肤

技艺精湛的裁缝制做一副紧身外套,至少要花去宽33厘米、长5.5米的布料。然而,细胞再生的自然过程在短短的数周内就供给人们1.86平方米极为精美的新皮肤。新生的皮肤取代了那些在洗澡、运动等活动中经受摩擦、不断老化的皮肤。

皮肤具有一定的湿度,并防止占体重60%的水份被挥发。它是抵御污物和细菌的屏障,与位于其下面的脂肪层一起,构成人体的外表并发挥承受撞击的缓冲物作用。皮肤也具有良好的弹性,是人体理想的覆盖物。

皮肤分三层:外皮层、真皮和皮下层。所有皮肤的重要结构都位于相对较厚的真皮中。当外层细胞消耗殆尽,新生的细胞就从真皮中外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真皮与表皮间的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从未停止。

外皮层下存在着数以百万计的神经末梢,许多神经末梢具有特殊的结构,借以分辨来自皮肤的各种感觉。这些“感受器”至少可分辨出五种感觉:痛感、热感、冷感、压力感和触感。每一种皮肤感觉都是部分或上述全部五种感觉的混合体。在诸如指尖或嘴唇的敏感区域,每平方厘米的表皮都存在着200多个触觉“感受器”。而在诸如肩膀等不敏感区域,每平方厘米表皮所存在的触觉“感受器”则只有敏感区域的1/50。

冷却系统

在每平方厘米的表皮中有100多个排泄带咸味水分的汗腺。随着这些水分的蒸发,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每天由皮肤丧失的水分大约为0.5升,由于其效率甚低,故称为隐性排汗。然而,在炎热季节中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以排汗形式丧失的水分至少在13升以上。这就是建议人们在炎热季节服用盐片的原因。否则,由于丧失这么多水分和盐分,可能会因中暑而导致虚脱。

除了发汗,体热还可以通过辐射形式从皮肤散发。体热通过血液,流经分布于皮表之下的毛细血管,使皮肤潮红而散热。当这些毛细血管收缩时,散热终止,并使皮肤颜色转白。

鸡皮疙瘩的形成,是受冷时毛囊内的微细肌肉收缩的结果。这些微细肌肉的最基本功能是竖毛功能,即可以在争斗时竖起毛发以造成更为吓人的外表,也可用于抵御寒冷的袭击。

皮肤也含有球样毛囊和分泌油脂的皮脂腺,每平方厘米约15个左右。油脂润滑了皮肤和毛发,并使之具有防水性。另一种重要的因子是黑色素,它使皮肤和毛发具有一定的颜色。黑色素也具有滤光器的作用,使人体在太阳辐射中免受紫外线的潜在伤害。这就是白色皮肤在阳光下被晒黑的原因。

就像旧衣服,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松弛”了。大多数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用于支持和固定皮肤的脂肪和皮下组织逐渐消失,皮肤失去支持和固定而皱了起来。与骨骼的缩小以及其他脏器功能的衰退一样,脂肪层的丧失也是人体再生能力丧失的结果。

实际上,皮肤可以由于皱折和再生而变大。不幸的是,皮肤并不缩小,以适应逐渐变小的躯干。即使是年轻人,由于过度牵拉和意外的松弛而造成的皮肤皱折,也需要许多日子才可能恢复正常。然而,部分皱折仍可能残留,典型例子是产后的妇女。

皮肤能妥善处理诸如摩擦、尖锐物体、太阳射线、灼热和寒冷等对机体的从不间断的袭击,并使人体保持健康和活力。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助生育的妙药吗

婚后4年不能生孩子,注射了8针名叫“维米根”的针药,立刻受孕,第一胎生了一男四女,婴儿全活着,这是现代医学的惊人发现。

德国有一个结婚四年生不出孩子的太太,注射了一种叫做“维米根”(译音)的“妊娠促进剂”,这位太太,忽然受孕,并且在第一胎生出了5个婴儿来。一男四女,母子均安。在世界医学史上,这是用医药促进女人受孕、一胎五婴的第一次。

这个德国妻子名叫布瑞吉婷·佩恩,是中学女教员。她的丈夫史密特是德国的公务员。佩恩女士27岁结婚,第二年回娘家时,母亲催她快快生孩子,年纪35岁以上分娩第一胎婴儿,会有生育上的困难,母亲问她:“28岁妻子不生孩子尚待何时?”佩恩说,她婚后并没有避孕,是真的不会受孕。婚后第四年,佩恩绝望的说:“自己已30岁了,绝无受孕可能。”于是赴伍烈克医院检查,医师认为史先生精子正常,史太太佩恩女士患有卵巢机能障障。伍烈克医院妇科主任H·D·杜培尔博士就试着替佩恩女士,注射一种妊娠促进剂“维米根”来刺激其脑下垂体前叶,以加强“性腺荷尔蒙”增产活动。“维米根”在月经第3~4日,每天注射了150CC单位(二瓶份),第5至10日之间,再每天注射维米根(一种无色透明液剂,在日本、欧洲都有售)。然后,医师嘱咐史密特夫妇在注射终了后第14天到第18天,趁着排卵旺盛期间,到豪华的观光旅社去缠绵。

果然有效。一个月后,佩恩被诊断证明已受孕。

6个月后,用超音速仪器作胎儿检查,发现腹中是双胞胎。八个月后,用摄影证明腹中胎儿有四个。

8个月零20天——夜晚12时,史太太阵痛入院。

杜培尔博士以下9个医师6个护士,把史太太推入剖腹取胎手术室。第二天早上,2时32分剖腹手术开始,2 时42分手术顺利完成。史太太从麻醉后醒来时,睁眼一看,自己生了一男四女,男婴体重1850克,四女婴每人体重自1140克到1800克(普通新生儿每人体重在3000 到3300克),她生下的5个“超未熟的婴儿”,这是1972年的事。目前5个婴儿都存活下来,并在逐渐增进健康之中。

史密特太太婚后4年不能受孕,自使用“维米根”妙药后,一鸣惊人,头一胎就生了5个,世界有史以来,一胎五婴仅有60例,平均每4096万次的分娩之中,才有一次的“一胎五婴”可能性。二战结束(1945年)以来,在欧洲,一胎五婴全活着的,这是第一例。

一胎五婴以上的分娩,婴儿全部活着的例子,全球绝无仅有。其世界纪录是:一胎八婴——1967年,在墨西哥由21岁的泰黎慈女士分娩,四男四女皆死亡;一胎七婴——自1900年以来只有五例,其中,1969年,在衣索比亚的约瑟太太一胎七婴,二死五活;一胎六婴——先例很多,婴儿全活的绝无仅有;最近的一例是,1969年英国23岁的丽莎女士一胎六婴,产后一死五活。

神秘胎儿生活

过去,人们把婴儿呱呱落地降生于人世作为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而对胎儿在母亲腹中的情况却不很清楚。如今借助于超声扫描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胎儿在子宫内最后几周的运动和情感变化可以直接从荧光屏上进行观察,神奇的胎儿生活成为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展示在科学家的眼前。

在母亲腹内经过8个月的生长,胎儿会在某一天早晨睁开眼睛,打几个哈欠,用力蹬几下腿,探索的手可使脐带飘动起来,也会把手指伸进嘴里吮吸。令人惊讶的是,胎儿竟然还是“美食家”,若在羊水中加入糖精,胎儿吮吸的次数就会剧增。与此相反,把脂醇这种味道苦涩的油液加入羊水中,胎儿吮吸的次数就会剧减,并会皱起眉头。

妊娠期间,母亲的腹内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的耳内,胎儿会不断地“凝神倾听”。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亲与母亲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然而,支配胎儿所在环境的声音,是母亲那富有节律的心脏搏动声,如其节奏正常,胎儿就会知道一切正常。

胎儿也要为自己出生后的生活作适应性锻炼。胎儿不需要呼吸,但横膈也要像呼吸时那样上下运动。胎儿不需要吃东西,但也要吞一些羊水,吞咽时会引起一串打嗝,使母亲觉得胎儿在进行一系列小的、有规律的跳动。

胎儿在最后几周能使用感官。当播放录音时,胎儿会转动脑袋,使耳朵靠近声音。在腹内,视觉是不重要的,但是一道明亮的光线直接照在孕妇裸露的腹部时,胎儿会睁着眼睛,把脸转向有光线的方向。当胎儿感觉到母亲在休息时,还会在母亲腹部蹬几下,如果母亲拍几下蹬的部位,胎儿还会在这个部位回蹬几下,以此作为游戏,直至累了或失去兴趣之后又会睡着。

当母亲重重地跌了一跤时,胎儿会被惊醒。由于羊水等缓冲保护作用使胎儿不会受伤,但母亲的疼痛和紧张会使体内肾上腺素和其他与紧张有关的激素分泌增加,使胎儿的血液供应减少,这时胎儿会躁动一阵,并会哭。由于子宫内没有空气,胎儿的哭是没有声音的。当母亲平静下来,激素分泌恢复平衡时,胎儿又会安静下来。

以图像的形式直接观察胎儿的生活,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研究优生的方法。

头发中的奥秘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据历史记载,拿破仑死于胃溃疡或胃癌。然而在法国,始终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拿破仑是被人用毒药谋害的。

20世纪60年代,瑞典牙科医生、业余病理学家伏素夫伍德,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一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了化验,发现这根头发每克中砷的含量竟高达10.38微克,比正常人高10多倍!砷是有毒元素,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有剧毒。难道拿破仑真是被人毒死的吗?后来,他又对拿破仑的头发逐段进行了检查。由于人的头发大约每天长0.3毫米,1个月约长1厘米,逐段分析后发现,拿破仑死亡前的一段时间里,头发中的含砷量是逐渐增加的。可见拿破仑可能不是被人毒死的,他的死亡也许是由于他遭流放时所喝的岛上的水被含砷化合物污染造成的。

科学家们十分重视对头发的研究。人类的毛发与其他灵长动物不同,它是我们人类的一个重要外形特征。

我国古代习惯用“青丝三千”来形容头发之多,其实“青丝”何止“三千”!一般说来,人的头上约长着10万多根头发。从头发数目看,金发的显然要比暗色发的多。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头发可多到14万根左右;红色头发的总数不足9万根;中国人黑发的平均数是10万根。

每根头发都有毛囊。毛囊底部为一乳头状的突起,这便是制造头发的“工厂”,里面还有血管,以供给能转换成头发细胞的原料。在乳头状的表面,新细胞将旧细胞挤出以增加头发的长度,当头发长到使其尖端突出头皮毛囊时,头发就变硬了。头发每天都在生长,速度与年龄、健康状况有关。健康的人,尤其是16至25岁之间者,头发生长速度最快,1年可增长18厘米,而中年人平均每年只增长12厘米左右。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白发三千丈”的著名诗句,那是诗人的夸张。然而把头发留到几米长的人还是有的。世界上头发最长的人,是已故的印度佛路华道僧侣院院长史华美,1949年他的头发长达7.93米。目前供科学研究的世界最长的头发,是沈阳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经理王丽娟的头发,她的头发长达3.05米。

从形态上看,人的头发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直发,头发又直又硬;第二种是波发,头发像波浪一样;第三种是卷发。亚洲中部、北部、东部的大多数居民,还有美洲印第安人,都是直发;欧洲人波发比较多,南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居民也是波发;非洲黑人大都是卷发。这3种发型据说与气候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人的头发是五颜六色的。亚洲黄种人多是黑发,非洲人也是黑发,欧洲白种人多是金黄色的头发,美洲印第安人是红发。

人类的头发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不会像鸡、鸭等动物有季节性的换毛。头发有一个生灭的循环历程,每15分钟,头上的头发有90%在生长,而10%则处于休止状态。这10%的头发将维持到3个月以后渐渐脱落。我们每天大约都要掉落50至100根头发。

人类的头发,还有一个与其他动物不同的特征,就是没有“触觉”或“毛感”,如猫的触须极为敏感,而人的头发却没有这种功能。另外,在动物世界中,许多哺乳动物有时会使毛发竖立起来,使体积似乎比平时庞大一些,而人类缺乏这种戏剧性夸张变化的本领,所谓“怒发冲冠”不过是个形容词而已。

人的头发抗拉力很强,尤其中国人的黑发抗拉力就更强。杂技团的飞技表演家可用自己的头发悬在空中表演古代仕女的飞天图。另外人的头发还极有弹性,在断裂之前,可拉长20%左右。

人的头发除保护头部和美容上的意义外,现在还用于医疗保健。儿童缺少微量元素锌时,会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化验头发可以确定锌的含量,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手段。此外,头发还可以在侦查破案中成为证据,这是很多人知道的。

人怎样用嘴表达感情

在人体上最忙碌的部分恐怕就是嘴了。无论咬、吃、吞咽、吮吸,还是呼吸、说话、唱歌都一刻也离不开嘴。在表达感情方面也少不了嘴,你不妨试试,笑时控制嘴角不动,能不能笑出来?

人的嘴很富有表情。嘴部肌肉运动的4种基本方式——开与合、向前向后、向上向下、抿紧放松组成了千变万化的嘴部表情。

嘴部最重要的肌肉是嘴唇周围强健有力的环形肌。环形肌收缩时,嘴就闭上。如果这时表层肌肉较为用力,嘴就喊起来;如果这时内层肌肉较为用力,嘴唇就贴紧牙齿,形成将挨揍的紧张相。其他嘴部肌肉随着环形肌运动,努力把嘴巴向四面八方撑开。提肌把上唇抬起时,现出哀伤或轻蔑的表情;面颊肌把嘴角拉向后上方,展现笑容;口三角肌使嘴角往下拉,这是感伤时的表情;降肌把下唇拉低,表现不屑或嘲弄的意味;中央提肌能抬高下胯,同时使下唇向前,呈现挑衅的神态;位于颈部的颈阔肌,能配合颈部的紧张姿态而使嘴向下或左右拉,人在受痛、受惊或勃然大怒时,就会这样。

欢快的神情有开口和闭口两种。嘴唇向后上方挑起而不张开,形成不出声的微笑;咧开嘴,是露出牙齿的微笑;嘴巴张开,嘴唇形成两端向上的弧形,是开怀大笑。

愤怒的时候,嘴角向前,好像要发动攻击一般;恐惧的时候,嘴角缩进去,好像要临阵脱逃那样。同样是愤怒和恐惧两种表情,发声的或沉默的,嘴唇的形态变化很大,而嘴角的变化则同上面一致。愤怒不言的时候,嘴唇抿得很紧而嘴角向前;发怒大吼时,嘴巴张大,露出两排牙齿,嘴角还是向前,形成一个方形的窟窿;沉默的恐惧,嘴唇紧张地收缩,现出一条水平的裂缝,此时嘴角拼命后缩;因害怕发出尖叫时,嘴大张,嘴角还是缩在后面。

另外,嘴还能和一些手势配合,用来表达感情和意愿。

人为什么要眨眼

人们常把短促的时间称为“一眨眼的工夫”。一个人1天平均眨眼1.5万次,每次眨眼的持续时间不超过0.1秒。人通过眨眼可以保持眼球表面的洁净和明亮。但是,如此频繁的眨眼仅仅是为了保护眼睛吗?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新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眨眼与心理密切相关。

世界上最早将眨眼与心理联系在一起的是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庞德和肯尼迪。他们确认,一个人不论在戈壁滩上跋涉,还是在热带雨林中穿行,其眨眼的速率不变。也就是说,眨眼与气候条件无关,但与完成的不同任务和疲劳有关。他们对从事视觉活动的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那些在迷宫中寻找路线或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画另一条直线的人眨眼很少,而疲劳过度者、发怒者、兴奋者的眨眼则十分频繁。由此可以判断,眨眼与思维存在着某种联系。

后来,随着心理学家和神经医学家对眨眼的进一步探索,眨眼的奥秘逐渐被揭开。研究者使用红外线、照相机和电极测量了各种人眼睛周围神经和肌肉的电脉冲,发现当一个人处于警觉、厌烦、焦虑、专心致志等不同状态时眨眼速率及持续时间明显不同。有趣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停止观察和开始思考的瞬间。

研究者证实,警惕性降低了眨眼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阅读小说的人与谈话的人相比,前者每分钟平均眨眼6次,后者为12次。在市区街道上开车的汽车司机的眨眼次数明显少于行驶在城外高速公路上司机的眨眼次数。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如果司机意识到与一辆高速开来的车潜伏着相碰危险时,其眨眼次数几乎为零。其次,眨眼还是焦虑的“晴雨表”。初学驾驶直升飞机的飞行员比教练员眨眼次数多;心烦意乱的妇女比内心平静的少女眨眼次数多;面对声色俱厉的律师提问的证人比面对态度温和的律师提问的证人眨眼次数多。这些都与焦虑有关。眨眼还反映在神秘的人体记忆中。令人惊异的是,眨眼恰好发生在大脑认为不再有新信息、记忆形成的时刻。

在生活中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关于眨眼的有趣现象。比如,当你的目光看到一行字的末尾,或者你还没有看懂而返回重读前面的句子时,你立刻会眨眼。此时,大脑似乎命令你在各个重要“站台”暂歇,而眨眼则是这个停歇的重要标志。于是,有人形象地称这种眨眼为“思维标点”。他们把低空飞行的飞行员和城区汽车司机短暂而不太多的眨眼叫做“逗号”,而将持续时间长而频繁的眨眼称为“句号”。前者似乎把眼前移动的景物分成了可以处理的各个单元,后者则表示要对吸收的信息再进行贮存或思考。脑电波的测量也完全证实了这种假说。

由此可见,眨眼透露了人内心的丰富信息,如果进一步深入研究,也许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秘密。

“男儿有泪不轻弹”好吗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是形容男子汉性格坚强的语句,因为人们历来把眼泪同女子和弱者联在一起。其实,人不仅在悲伤的时候流泪,在非常高兴时也会流下激动的泪水,眼泪不是懦弱的象征,而是感情的迸发,是人的一种本能。据调查,73%的男人说,他们哭后心里会觉得好受些。

目前科学家已发现,人眼能产生3种眼泪:一是保护性眼泪,为了滋润眼睛保护角膜而产生;二是反射性眼泪,因粉尘及烟雾等刺激而产生;三是情绪性眼泪,由悲伤或欢乐而引起。不仅女人易落泪,男人也好哭。男性哭泣的理由和女人没有多大区别,女人之所以比男人更容易哭,不是因为感情更脆弱,而是由于男女两性身体内部所含的荷尔蒙数量的不同。

医学界人士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等于是慢性自杀。他们发现男子患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的大都是强忍不哭者。有的专家还认为有一些病症就是因为病人不会从眼泪中得到解脱才严重起来的。

从医学角度来看,该哭时流泪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美国科学家费雷发现,流泪实际上是把体内由紧张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可以缓解人的忧愁和悲伤。他还发现长期不流泪的人,患病率比流泪的人高1倍。可见,流泪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它不仅可以缓解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发泄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可以使人在哭后神志畅然,并能得到某些宽慰。

前苏联医学科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还发现,哭泣甚至还能治疗某种疾病。研究人员先在实验老鼠的皮肤上造成一些轻伤,随后把一种刺激物导入老鼠的眼里,使其流泪。令人惊奇的是,哭泣这种简单的行为,极大地加快了伤口的自然愈合速度,伤口结疤所需的时间比平常减少了12天。更令人惊异的是,当老鼠的泪腺被摘除后,其伤口便开始裂开,这是伤口愈合的逆反过程。据此,科学家们认为,在泪腺的分泌物中含有某些物质,它们进入血液后能对机体的某些部位产生治疗效果。正如前苏联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虽然这些物质还未被分离和鉴别出来,但它们至少具有调节皮肤健康状况的作用。人们在受伤时,不应强忍伤痛,而应不加约束地哭泣,从而加快伤口自然愈合的速度。

哪只耳朵听得更清楚

人听声音时,一般都是用两只耳朵一起听的,这样可以听得更清楚,而且听到的是“立体声”,并可以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远近。如果单用一只耳朵,那么哪只耳朵听得清楚些呢?这个问题与“左撇子”、“右撇子”还有关系呢!

在世界人口中,左撇子只占10%,其余的人都是右撇子。右撇子大脑的左半球接收和处理语言信息更为活跃,在他们身上可以观测到“右耳效应”。也就是说,在轮流用左、右耳通过耳机听词时,右耳可更快地领悟词义,更容易记忆单词。

前苏联医学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生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神经官能症患者情况正相反,他们左耳听力更好。研究人员进行了临床试验,参加试验的有健康人、患病期不同的神经衰弱患者。接受试验的人轮流用左、右耳听了数十个单词,接着在1分钟的时间内大声重复他们记住的那些词。词按意思可分为中性词(如桌子、炉子、盐)和带有情感色彩的词(如快乐、害怕、死亡)。试验中,研究人员对受试者进行了生理检查——测定了他们左、右手手背上皮肤电流反应的振幅。众所周知,在大脑左半球更为活跃工作时,左手皮肤电流反应的振幅增加,而右手则降低。所以,通过皮肤电流反应测验,可以知道大脑皮质两半球中哪个半球在这一时刻更为活跃。

科学家在接受试验的健康人身上观测到了“右耳效应”——发现他们能更好地记忆由右耳听到的词(这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的记忆效果比中性词好)。也就是说,左半球更为活跃地加入了口头信息处理。减弱的右手皮肤电流反应也与这相符合。

而在患有神经官能症者身上,观测到不同情况。那些患病不到2年的人对中性词和微弱情感词,仍然保持着“右耳效应”,而患病期越长,“右耳效应”就越弱,“左耳效应”就表现得越清楚了。在患有约5年的神经官能症的受试者身上,不论是对强烈情感词,还是对微弱情感词,右半球都更为活跃地工作。患有慢性神经官能症而又疏于医治以至患病6年多的人,左耳甚至能更好地接受中性词。这说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大脑右半球工作更为活跃。

这就证明,在神经官能症的病情增加时,大脑皮质左、右半球间的职能关系会发生变化,左、右半球的“义务”也进行了互换,从而影响到左、右耳听力的变化。

人着凉后为何流鼻涕

人着凉后,就会流清水鼻涕,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讲这个问题前,要先谈谈人鼻子的构造。鼻是呼吸道的开始部分,也是嗅觉器官,分外鼻、鼻腔和副鼻窦3部分。鼻中的腔隙叫鼻腔,鼻腔内表面上有一层完整的粘膜,粘膜中有很多粘液腺和丰富的微血管网,平时不断地分泌一些粘液和水分。据生理学家测定,24小时内粘液和水分的分泌量为500~1000毫升,数量多少,与空气干、湿程度有关。在正常情况下,鼻粘膜分泌的液体大致与空气进出鼻腔时的水分蒸发速度相当,换言之,空气进出鼻腔时带走多少水分,鼻粘膜就分泌多少液体。因此,一个健康人平时一般不会流清水鼻涕。

鼻粘膜分泌的液体具有多种功能。首先,它可以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免得空气过于干燥伤害肺脏;其次,它含有很粘的液体,均匀分布在鼻粘膜的表面,使进入鼻腔的灰尘和微生物都被粘住,防止灰尘和微生物侵入肺部;另外,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能将粘住的细菌溶解并杀死。

为什么有时鼻粘膜分泌的液体会多得流出来呢?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当鼻粘膜不能战胜某些微生物或异物,导致呼吸系统发生感染的初期,如患感冒、麻疹、猩红热或急性鼻炎时,就会流清水鼻涕,借以冲走部分微生物。第二,当天气寒冷,穿衣较少时,鼻粘膜丰富的微血管网无法使吸入的空气暖和到足够的程度,只能靠分泌大量液体来帮忙。这些液体刚分泌出来时是较暖的,而被吸入的冷空气吸收掉热量后就变凉了,所以流出的鼻涕是冷的。第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鼻腔对冷气流过敏,本能地作出反应,流出大量的清水鼻涕。

由此可见,流清水鼻涕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性生理反应。只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身体对冷的适应能力,就能减少或治愈流清水鼻涕的现象。

左撇子好不好

在生活中,有人习惯使用右手,称为“右利手”;有的人习惯使用左手,称为“左利手”,也叫“左撇子”。由于右利手的人占多数,一些做父母的,就强行让孩子纠正“左撇子”,其实这种做法毫无必要。

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人脑12对神经在脑中是交叉排列的。右利手大脑左半球发达,左利手右半球发达。人的语言、逻辑、读写是由右半球指挥的,因此称为“主侧半球”或“优势半球”。优势半球应扬长,多使用左手有助于开发智力,可惜迄今人类尚未“顺理成章”。

据统计,约70%的人写字、绘画、刷牙、扫地等习惯用右手,约有20%的人能“左右开弓”,约10%的人在生活中习惯用左手。

国外有些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左撇子似乎比经常用右手的人聪明些。

在世界名人中,左撇子比比皆是。著名的艺术家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毕加索和喜剧大师卓别林都是左撇子。在奥运会上大显神威的乒乓球和击剑运动员中有一些也是左撇子,第二十二届奥运会上4名击剑冠军中有3名是左撇子。

左撇子还有某些优势。据法国科学家研究,人体右侧神经中枢对信号传递比左侧快。同时,若发生中风,右侧肢体瘫痪大大多于左侧。

一些从事幼儿医学研究的专家发现,生来左撇子的儿童若是被父母强行“左改右”,容易产生言语不清、阅读困难、智能发展缓慢等后果,而且成年后患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者,高出不改者五六倍,也比一生下来就是右利手的高出2倍。

左撇子与遗传有关。既然左撇子处于大脑优势半球的直控下,就理应扬长避短,若强行纠正,反而不好。

心脏善于“忙里偷闲”

生命不息,心跳不止。人们常把“心脏停止了跳动”这句话当成死亡的代名词。在人体器官中,人们常常认为心脏是人体中惟一不偷懒的器官。在心脏的推动下,人体里的血液昼夜不停地流动着,把生命活动中急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送给身体的各个细胞,同时又把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废物运出体外。心脏的工作是相当繁重的。成年人在安静的情况下,每分钟心跳75次左右,排出大约60毫升的血液,这样推算,一昼夜由心脏排出的血液就有6吨多重。

心脏的负担如此繁重,有的少年朋友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心脏为什么能不疲劳地跳动不止呢?这是因为心脏并非是只工作不休息,而是经常在休息,只不过休息的时间极为短暂,真正是“见缝插针”。若以每分钟心跳75次计算,则心脏跳动1次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即一个心动周期)为0.8秒。根据测定,其中心房收缩占0.1秒,心房舒张占0.7秒;心室收缩占0.3秒,心室舒张占0.5秒。也就是说,心房工作0.1秒后,有0.7秒的休息时间,依此推算,心房每小时工作7.5分钟,每昼夜实际只工作3个小时,休息21个小时,休息时间为工作时间的7倍;而心室每工作0.3秒后,有0.5秒的休息时间,依此推算,心室每小时只工作22.5分钟,每昼夜实际工作时间也只有9个小时,休息时间却有15个小时。就整个心脏来说,如果把心房、心室的工作时间加在一起,则心脏每次收缩要持续0.4秒,然后有0.4秒的舒张期,这样,整个心脏每昼夜也只是工作12小时,休息12小时。

由此可见,心脏是个既很会工作又很会休息的器官。工作和休息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心脏才会不知疲劳,在“有生之年”发挥“生命之泵”的作用。

心脏也是内分泌器官吗

大家知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泵站”,心肌有力的收缩为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提供了动力。除此之外,心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能分泌激素!这是现代生理学领域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激素是由特定的器官分泌的特异性物质,它直接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运送全身,数量虽小但作用重大。由于分泌激素的器官没有导管,因此把它们称为“内分泌腺”。人们已知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垂体等。但从来没有人想到,心脏也会是内分泌器官之一。这一重大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心脏的功能。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科学家们曾在心脏的心房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颗粒——分泌颗粒,从结构上看,这种颗粒很像内分泌腺细胞质中的分泌颗粒。而在心脏的心室细胞中,则没有发现这种特殊的颗粒。科学家们还发现,心房中这种分泌颗粒的数量会随血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多少而变化。

以后的20多年里,这种特殊的心房细胞分泌颗粒并没有引起科学家们多大的注意。但是到了1981年,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一项研究报告披露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提取一些老鼠的心房组织,去除其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并把它们注入到未受过任何损伤的动物体内。结果发现,动物的尿量大为增加,并将大量的铀离子带往体外。

研究表明,心房细胞中这种分泌颗粒越多,动物对水和盐的需求就越少。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提取出来的心房组织液中含有一种物质,它能够抑制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阻碍肾小球滤液中的氯化钠被反向吸收回血液中。大家知道,正是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使血液过滤出滤液,滤液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后,其中99%的水分和溶质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才是尿,被排往体外。显然,正是这种物质的影响,肾小管的作用减弱,才导致动物多尿和钠离子的离失。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这种物质是一种激素,它是由心房细胞中的特殊颗粒分泌的。科学家给这种激素起名为“心房排钠激素”。它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肽,能调节肾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引起血管扩张和钠离失,控制细胞外液体的容量以及水、盐比重的恒稳性。

令科学家们高兴的是,人体中这种肽的结构与老鼠的很相似,这就为研究带来了方便。例如,从老鼠身上提取心房抗钠激素的抗体,用于检验人的血液中这种肽的含量。

研究还表明,心房的分泌颗粒首先合成的是一种多肽,这是一种由151~152种氨基酸组成的“半成品”。这种“半成品”随后形成一种多肽激素——心脏扩张素,它也同心房抗钠激素一样,能够减弱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调节血管的紧张度和血流压力,但不引起多尿和钠离失。目前科学家们已能够提取这种多肽激素,并得到它的抗体。科学家们确认这种激素存在于心房、血液、大脑、肾脏、血管壁以及肾上腺中,最后,这种多肽激素发生改变在心房中形成抗钠激素,并从那里进入血液。

科学家们发现,当人平卧或喝下大量的水之后,人体血液中心房抗钠激素的浓度会急剧增加。另外,在高血压患者身上,也表现出抗钠激素水平的提高,这可能是对血压升高的一种补偿反应。心力衰竭的病人血液中的抗钠激素含量也高于正常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