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导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5:35:50

点击下载

作者:任运忠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周易文化导读

周易文化导读试读:

内容提要

《周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同时又充满了神秘色彩,人们往往视其为预测吉凶祸福的“占筮之书”,对其文化内涵则敬而远之。本书力图揭开《周易》神秘的面纱,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周易》。作者介绍了研习《周易》不可回避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并通过对《周易》六十四卦经文的今译和文化导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揭示《周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旨在引导初学《周易》者以及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洞悉《周易》之人文精神和教化意义。

序言

《周易》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且年代最为久远的文化典籍之一,是儒家和道家共奉的思想元典。在中国数千年的经学时代,《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而在现代社会,《周易》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华夏民族的精神基础。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学者无不援引《周易》以阐发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思考,从而形成了延绵数千年而不绝的中国易学。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易学研究大有进一步发扬光大之势,然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喧嚣的现代社会,《周易》有被滥用的趋势。一些江湖术士打着《周易》的幌子大行骗财牟利之道,他们将研究《周易》等同于堪舆风水、卜卦算命等迷信活动,《周易》沦为了他们所谓“预知”未来的工具,而他们自己则被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奉为“大师”。君不见有人为建大楼别墅或为升官发财总要去求“大师”们占上一卦,以启神谕。呜呼,殊不知即使在科学不甚昌明的古代社会,这种以《周易》为道具求神问卜的行为也被视为世俗末流而遭世人所不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这些江湖术数却能大行其道,何也?究其缘由,固然是一些人急功近利的侥幸心理在作祟,但同时也与人们对《周易》的误读和误解不无关系。欲求易道之真意,必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即破除迷信,从文化义理的角度去参透《周易》,体会《周易》之人文精神,领悟《周易》之教化意义。

易道广大悉备,自古“最难解者《易》也,最多解者亦《易》也”,有以儒学解易者,有以理学解易者,有以玄学解易者,更有以占卜解易者,经学家对《周易》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来讲,习《易》之要莫过于透析《周易》之文化义理。何为“文化”?《易》曰:“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传)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天地自然运行之规律,而人文则是人类文明社会之精神,包括人伦秩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制度礼仪等。《周易》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首先源自天文,正如《系辞》所言“易与天地准”,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精神都必须与天地自然之运行规律合拍,亦即“天人合一”。《周易》不仅揭示了人文和天文,其功用还体现为一个“化”字,化就是引导教化的意思,因此所谓“文化”必然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引导人们去认识天地自然之运行规律,使人们的行为合符天文;其次就是用人类社会之人文精神去教化民众,提升民众的内心素养,使民众之言行合符人文。《周易》博大精深的文化义理使人向往,但其古奥的言辞又让人望而却步,本书从文化义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周易》古经的今译和导读以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周易》之文化内涵,因此本书在撰写过程中采取了如下基本原则:

一、与神秘主义彻底划清界限,摒弃《周易》虚无的占筮功能,揭示《周易》之人文精神,发挥《周易》之教化作用,进而启发读者对人生的正面思考。

二、从《周易》六十四卦的卦象入手,确立贯穿全卦的基本道理,并以这个“基本道理”为中心渐次展开对全卦的阐释。

三、对《周易》古经的今译重在揭示卦爻辞之本义,不对卦爻辞的基本内容作过度引申和推理,力图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了解《周易》经文的基本意义。

四、对《周易》经文的导读以卦爻辞本身为基础,结合卦象和爻位,以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揭示隐含在经文中的文化义理。《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谓功莫大焉。当我们站在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潮头,我们重温经典,去体会《周易》博大的人文精神并领会其深刻的教化意义,这不仅是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建设新时代文化的必然选择。

从古至今研《易》者大师辈出,释《易》之书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其愈释而弥新,本书作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重新译解《周易》,由于作者才疏学浅,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学界同仁批评指正。本书作者在习《易》过程中参阅了众多前辈的研究成果,并从中受到启发。本成果受到了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基金(13sxt022)“语言学研究团队”资助,并承蒙中国纺织出版社张永俊编辑鼎力相助得以出版,作者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任运忠乙未年庚辰月乙丑日于青义龙山

绪论

欲洞悉《周易》之文化义理,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与《周易》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周易》书名之辨、《周易》的性质、《周易》书名之义、《周易》的结构和内容、《周易》卦爻辞的艺术形式、《周易》卦爻辞的修辞手法以及《周易》中的“象”等。在展开全书之前,先就以上问题做简要论述,是为绪论。

一、《周易》书名之辨

历史上《周易》与《易经》两个名称往往混淆使用,而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周易》包含《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经》指《周易》的古经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画及其文字,而《易传》(亦称《易大传》或《十翼》)则是对《易经》的系统阐释,包括《彖传》上下篇、《大象传》《小象传》《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然而考查史书即可发现先秦时代的典籍如《周礼》《左传》和《国语》等不仅有《周易》书名的明确记载,而且有《周易》卦爻辞的记录,而“易经”二字连用作为书名在先秦时代从未被提及,由此可见《周易》书名的出现远远早于《易经》。虽然目前《周易》古经及《易传》的成书年代尚无定论,但学界普遍认为《周易》古经大致成书于商末周初时期,而《易传》总体成文于战国中晚期。《周易》古经和《易传》本是各自独立成书的典籍,到了西汉时期学者将《周易》古经与《易传》合编为一体才称为《易经》。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确定《周易》仅指古经部分,即六十四卦的卦画及其文字,而《易经》则包含《周易》和《易传》两个部分。

二、《周易》的性质《周易》是哲学典籍,《周易》经文是对中国古人生活场景的记录,反映了中国古人在战争、商旅、渔猎、婚嫁、祭祀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通过这些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考。《周易》用阴(——)和阳(━)两种符号三画重叠而形成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物质及其属性,八卦两两相叠而形成六十四卦,代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阴和阳是相互对立的概念,然而阴阳却又在不停地发展变化,并最终相互转化,因此八卦和六十四卦亦随之相互转化,从而体现了事物之间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哲学道理。《周易》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六十四卦的卦爻辞中,如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乾卦从初爻到上爻描写了龙在不同时期或潜,或现,或惕,或跃,或飞,或亢的形态,从“潜龙”到“亢龙”的整个过程经历了六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事物渐进发展和物极必反的哲学观点。又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当人们脚踏微霜就应该明白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体现了一种见微知著的人生哲学以及事物发展必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泰卦九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平和陂是一对矛盾,往和复也是矛盾对立的,但矛盾的双方不可能孤立存在,矛盾的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这体现了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如泰卦卦辞“泰,小往大来……”否卦卦辞:“……大往小来。”大和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往和来是矛盾运行的不同方向,泰卦和否卦的卦辞反映了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观点。

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周易》曾被误认为“占筮之书”,其中不乏一些大学者,这显然是对《周易》的误读和滥用。如果《周易》果真是“占筮之书”,何以成为群经之首,何以成为大道之源,又何以能延续至今而不衰?《周易》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占筮之书”,是因为《周易》经文中有很多“吉、凶、悔、吝”的占验辞,在一些人看来这些占验辞似乎可以给他们某种神谕以启示未来,然而其实不然。《周易》中的“吉、凶”根本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告诫人们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事之“可为”与“不可为”也根本不是神灵护佑或鬼怪作祟,而完全是由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以及事物的发展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来决定的。以师卦初六爻为例:“师出以律,否臧凶。”师卦讲古时行军打仗的道理,良好的纪律是军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战争伊始就必须严明军纪,也就是“师出以律”所讲的道理,“否臧凶”指军队纪律涣散,这样的军队必然要吃败仗,招致凶险也就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凶”不是命运的安排,而是事理使然。再以谦卦九三爻为例:“劳谦,君子有终,吉。”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谦虚并不表示消极无为,相反君子应当克服艰难险阻去开创事业,通过刻苦勤勉去建功立业。尽管君子劳苦功高,他却不居功自傲而始终保持谦虚的美德,这样的君子终究能获得一个美好的结局,因而爻辞判之以吉利,我们从这句爻辞中可以看到“吉”不是受到了上天的庇护,而完全是由人们自身的美德所决定的。

即使在占筮之风盛行的古代社会,人们对《周易》的占筮功能也是持怀疑态度的。汉代王充《论衡·卜筮》载:“周武王伐纣,卜筮之逆。占曰:‘大凶。’太公推蓍蹈龟而曰:‘枯骨死草,何知而凶!’”尽管占筮结果极为不利,但周武王、姜太公等仍毅然树立起反抗商纣王的大旗,号召天下群雄一举推翻了商王朝的残暴统治,正是这种不迷信的精神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宋代欧阳修《怪竹辩》曰:“竹,果无知乎?则无知莫如枯草死骨所谓蓍龟者是也。自古以来,大圣大智之人有所不知者,必问于蓍龟而取决。是则枯草死骨之有知,反过于圣智之人所知远矣。”如果占筮果真能预知未来,那些枯草死骨之智则远胜于圣人贤达,那么历代有识之士还有必要十年寒窗饱读圣贤书吗?《周易》真正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指导作用的并不是占筮,而是人们根据《周易》对自然和社会的理性分析。春秋鲁成公生母穆姜不守妇道与臣下淫乱,又因参与政变图谋篡权而被儿子软禁于东宫。在前往东宫前,史官曾为穆姜占卜,得随卦,史曰:“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史官认为“随”是“随之而出”的意思,并断言穆姜很快就会被解除幽禁,离开东宫,但穆姜却说:“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左传·襄公九年》)随卦卦辞讲“元亨利贞”即“仁、礼、义、贞(正)固”四德,穆姜联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四德皆无,因此断定自己必死于东宫,永世不得复出。由此可见,古人对未来的判断并非简单地取决于《周易》经文的评判,而完全取决于人们对事理本身所作出的应然性判断。

与《周易》虚无的占筮功用相比,古代先贤们更加重视对《周易》哲学内涵的思考。《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论语·述而》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子路》记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由此可见,孔子晚年潜心钻研《周易》的目的并不是占筮,而是用来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孔子所作《易传》更是将《周易》哲学思想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荀子在《大略》篇中指出“善为易者不占”,从而为后人研习《周易》定下了一个基调:真正懂得《周易》思想的人是不会用它来占筮的,这种“不占”的思想在中国数千年的经学时代一直占据着主流和正统地位。宋代朱熹虽然一再断定《周易》“卜筮之书”的本质,却从不掩盖《周易》的哲学内涵,他提出了卜筮与义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先通得易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若便以所推说者去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朱子语类·易四》)清人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中论述道:“伏羲画卦,虽有占而无文,而亦寓有义理在内……文王重卦其说加详,卜人筮人口授相传,以其未有文辞,故乐正不以教士,然其中必有义理,不可诬也……易为卜筮作,实为义理作,伏羲文王之易,有占而无文,与今人用火珠林起课者相似,孔子加卦爻辞如签辞,纯以理言,实即羲文本意,则其说分明无误矣。”皮锡瑞认为《周易》从伏羲画卦到文王重卦,再到孔子系辞无不充满了哲学义理。《周易》蕴含了丰富和深邃的哲理,对《周易》的研究之所以能在中国绵延数千年之久,其实并不在于《周易》虚无的占筮之术,而在于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哲学思考。

三、《周易》书名之义《周易》书名之义,历代释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论“周”之义,“周”自古有三种解释:一者指周朝的朝代名,二者指周普之义,三者兼前二者之说。关于周朝的朝代名,据《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民。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朊朊’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关于周普之义,据《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又据《经典释文》,“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经典释文》虽存周朝代名之说,而实取周普之义。关于兼前二者之说,据《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偏之义。”以上三个解释各据其理,但自唐以后多数释家只取周朝代名之义。

再论“易”字之义。《系辞上传》云:“生生之谓易”,“生”指万物生成,“易”就是万物生生不息,生命循环反复的过程。《系辞下传》又云:“易者象也”,即“易”就是用一些具体的形象来表现一些抽象的道理。《说卦》云:“易,逆数也”,这里指“易”的功用,也就是说“易”是用来逆推未来的工具。据《易纬乾凿度·卷上》,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为道德苞龠。”孔子认为“易”有“简易,变易,恒常不变”三层含义,易道的这三层含义是统摄宇宙万物运行的基本要领。就“简易”而言,《周易》将纷繁复杂的天地万物无不囊括在六十四卦之内,然后通过六十四卦的变化去参悟自然和社会运行的规律,这正是所谓“以简御繁,大道至简”的道理。就“变易”而言,据《说文》易本义为“蜥易”,以蜥易善于变色,故易有“变易”之义。从字形来看,“易”上为日,下为月,日月之形态每时每刻无不在运动变化。易道是讲天地万物运行之道,古人早已认识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道理,因此易有“变化”之义。就“恒常不变”而言,《系辞下传》云:“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事物虽然在不断运行变化,而事物变化的规律却是恒常不变的,亦即万变而不离其宗之理。近人梁方健著《〈周易〉名义新解》,提出因《周易》之易取易字的给予、赐予之意,以蓍草布卦的占卜方法也称为易。易道广大,从古至今“易”之释义见仁见智,除上述各义,尚有学者持“交易,宇宙本体,阴阳具,飞鸟之形”等义,此处不再赘述。

四、《周易》的结构和内容《周易》分为

上经

和下经两个部分,全书是由符号和文字两种表述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是由阳爻符号“━”和阴爻符号“——”构成的卦符,阳爻寓意阳刚,而阴爻寓意柔顺。每三个阴爻符号或阳爻符号任意组合叠加在一起构成八个经卦,俗称“八卦”,最下面的一爻称为“初爻”,中间一爻称为“中爻”,上面一爻称为“上爻”,也可以根据每爻在八卦中的位置从下往上分别称为“初爻、二爻、三爻”。任意两个经卦两两重叠而构成六十四个别卦(或称为重卦),在上位的经卦称为“上卦或外卦”,在下位的经卦称为“下卦或内卦”,其中上经有三十个别卦,下经有三十四个别卦。《周易》文字系统包括每卦的卦名和卦辞以及每爻的爻题和爻辞。卦名是每卦的名称,后面附有该卦在六十四卦中的顺序,如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卦辞是用来阐述每卦要义的文字,而爻辞则是用来阐述每爻要义的文字。爻题包括爻位和每爻的阴阳属性,爻位从下往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阳爻用“九”表示,而阴爻用“六”表示,如随卦)六爻分别记为:初九、六二、六三、九四、九五、上六。

别卦六爻各具有不同的寓意,一般认为初爻是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宜藏而不露。第二爻是事物崭露头角,宜适时进取。第三爻是事物发展小有成就,宜小心行事。第四爻是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宜审时度势,适时进退。第五爻是事物大功告成,宜戒骄戒贪。第六爻指事物发展至终极,预示物极必反。不同的爻位和阴阳属性组合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初爻、三爻、五爻是奇数位,而二爻、四爻、上爻是偶数位。阳爻居奇数位或阴爻居偶数位是为正位,或称得正,而阳爻居偶数位或阴爻居奇数位是为失正。“得正”象征事物发展遵循规律,合符正道。“失正”表明事物发展违反规律,背离正道。二爻和五爻分别位于上下卦的中间,称为中位或得中,其中五爻又被称为尊位或君位。“中”寓意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所有爻位和阴阳组合中“六二”以阴爻居下卦中位,“九五”以阳爻居上卦中位,既中又正,因此称为中正,该两爻在《周易》中尤为受到推崇。《周易》卦爻辞包括叙词和占验辞两个部分。叙词是对古人生活场景的记录,而占验辞则是对叙辞所记之事的评判,主要有“吉”“元吉”“凶”“有悔”“吝”“利”“无不利”等。卦爻辞的结构大致呈三种形式:一是有占验辞,但无叙辞。如恒卦九二,悔亡。大壮卦九二,贞吉。解卦初六,无咎。二是有叙辞,但无占验辞。如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小畜卦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否卦六三,包羞。三是有叙辞,且有占验辞。如乾卦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屯卦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咸卦九五,咸其脢,无悔。

叙词所记之事涉及古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屯卦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该爻是对古人狩猎经验的描写,没有虞人当向导人们不能到森林中打猎,不然就要迷路。如家人卦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该爻记述了古人的家庭生活场景,同时也反映了古人的家教观念,家长对家人严加管束可能会让家人抱怨,但最终结果是吉利的;家长对家人疏于管教,最终将给整个家庭带来羞辱。如姤卦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该爻是对农业耕作经验的总结,讲倚杞柳生长的瓜成熟了,自然会从天上掉下来。如小畜卦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是对当时气象的记录。随卦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则记录了王公贵族向周天子进贡的事情。如涣卦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该爻记录了古时一次特大洪灾淹没了王宫,人们大惊失色的场景。如旅卦爻辞“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旅焚其次,丧其童仆。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这些卦爻辞是对古人在一次旅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记录。如归妹卦全卦记录了古时一种特殊的婚嫁制度,即妹妹随姐姐嫁到男方做偏房的风俗。如丰卦记录了古时一次日食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周易》作者还通过占验辞对叙词所作出的各种评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如临卦卦爻辞:“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临,贞吉。九二,咸临,吉,无不利。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六四,至临,无咎。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上六,敦临,吉,无咎。”其中“咸临”“甘临”“至临”“知临”“敦临”表现了五种不同的治国治民方式,“咸临”是以感化的方式来治理万民,“甘临”指以甜言蜜语来迷惑民众,“至临”体现了一种亲民的思想,“知临”指用大智慧来治理国家,而“敦临”则是以敦厚之德来治理国家。针对这五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周易》作者给出了“吉,无攸利,无不利,无咎”等不同的价值评判,并由此体现作者的政治思想。

五、《周易》卦爻辞的艺术形式《周易》卦爻辞从整体上看采用的是散体的形式,但卦爻辞的叙辞却主要是用诗歌体的形式展现的,体现在言辞简约整齐、音韵和谐。从句式结构来看,《周易》卦爻辞常采用整齐的二言、三言或四言句式,或采用多言杂用的句式,文辞简约灵活而给人以美感。如贲卦上九爻:“白贲,无咎。”需卦九三爻:“需于泥,致寇至。”如剥卦上九爻:“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如革卦上六爻:“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周易》卦爻辞还常采用对偶句式。如泰卦九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再如履卦上九爻:“眇能视,跛能履。”对偶句的使用增添了《周易》卦爻辞的形式美感。《周易》卦爻辞还常用回沓的句式结构,即反复采用完全一致的句式,只修改个别文字以区别不同的意义。如需卦爻辞:“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爻辞用相同的句式反复咏叹,层层递进,给人余韵回环之感。

从音韵形式来看,《周易》每句爻辞内部和爻辞之间都采用了多种音韵手法,主要有叠韵、叠音、押韵、换韵等多种形式。叠韵如:“盱豫(豫卦六三),恒振(恒卦上六)。”叠音如:“乾乾(乾卦九三),夬夬(夬卦九三),眈眈(颐卦六四),蹇蹇(蹇卦六二)。”押韵如渐卦九三爻“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该爻中“陆、夫、妇、复、育”共五个押韵字,各分句头尾押韵连成一体。换韵如屯卦六二爻“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该爻共六个小句,其中前两句“如”字重韵,中间两句“寇,媾”押韵,后两句“字”字重韵。另外,如果去掉爻辞中“吉、凶”等表示价值评判的占验辞,那么相邻爻辞的叙辞之间也有押韵的情况,如乾卦爻辞:“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从乾卦九二爻到九五爻“田、乾、渊、天”共四个押韵字。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周易》卦爻辞的叙辞大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而且音韵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读起来仍朗朗上口,给人以诗歌般优美和谐的音韵感。

六、《周易》卦爻辞的修辞手法《周易》卦爻辞不仅采用了诗歌的形式,而且采用了诗歌艺术的修辞手法,已经具备了“赋、比、兴”的雏形,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加强了《周易》卦爻辞的艺术表现力,更凸显了《周易》卦爻辞的修辞美。“赋”就是直接陈述和描写人物场景,如前所述,《周易》中许多卦爻辞是对古代战争、婚嫁、商旅、渔猎、畜牧等生活和劳动场面的直接叙述。如同人卦:“初九,同人于门,无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伏戒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上九,同人于郊,无悔。”同人卦是对古代整个战争过程的描写,“同人于门”和“同人于宗”是战前的动员准备工作,将远近内外的人都要团结起来,最大范围地争取民众的支持。“伏戒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表明战争已经进入实质阶段,双方正在开展长期的敌情侦察,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乘其墉,弗克攻”是对战争中双方攻城略地的描写。“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描写了战争结束后人们悲喜交加的心情,而“同人于郊”描写的是战争取得胜利后人们在郊外举行庆功大会的盛大场面。《周易》卦爻辞生动的陈述和描写不仅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让读者对《周易》的思想主题有一种形象而直观的体验。“比”就是打比方,用一件事物去比拟另一件事物。《周易》卦爻辞常常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人们熟知、浅显而具体的事物去比拟陌生、深奥而抽象的道理。如坤卦卦辞:“利牝马之贞。”牝马即雌马,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动物,牝马不仅能够生养小马驹,而且性情温驯,还能够承载重物。“坤”指大地,《周易》作者用牝马的特征来比喻大地具有的特性,大地顺承天道而具有柔顺之德,同时大地又滋养并承载着万物。《周易》作者再借用大地来进一步比喻人事,从而引申出君子“厚德载物”之思想,君子应该具有大地一般柔顺的性情和高尚的德行,甘愿承担重任而不争名利。《周易》卦爻辞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而让人从中受到深深的教诲。“兴”就是先言他物以激发联想,即借别的事物或景象来抒发感情。起兴是《周易》卦爻辞常用的修辞手法,如中孚卦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我”看到鹤在幽暗处鸣叫,其同类也跟着应和,“我”便产生了欲邀“尔”共饮美酒的激情,从而起兴起“我”与“尔”之间志趣相投、相濡以沫的感情。如明夷卦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该爻先讲黑暗中鸟儿拖着沉重的翅膀艰难地飞行,以起兴起君子急于逃离黑暗的是非之地,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副饥肠辘辘的形象。托物寓情的起兴手法增强了《周易》卦爻辞的艺术特性,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感受。

七、《周易》中的“象”《周易》是一部独具魅力的象征表意的奇书。《周易》之所以奇特,之所以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周易》独特的表述方式——观物取象。《系辞下传》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伏羲在取得统治地位后,通过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创作了八卦,用取象隐喻天地之道和万物化生之规律。从伏羲创作八卦的过程可以看出,“取象”的前提是“观物”。“观物”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具体实物的直接观察和感受。“取象”则是对这些具体实物的提炼和概括,通过模拟、象征、比喻等方式形成具有抽象意义的“象”。那么《周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象”这种特殊的表述方式呢?《系辞上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即是说圣人发现天下的事理艰深晦涩,就把它比拟成具体的容貌形态,借以象征事物适宜的意义。而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整传达圣人的意思,于是圣人用“象”完整地表现他的思想。“象”贯穿于《周易》全书,准确认识“象”就相当于掌握了透析《周易》的法门。“象”具有两个层面,一是自然和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具体物象;二是从这些物象中抽象出来的寓意,物象可以千变万化,而寓意却是永恒不变的。以乾卦为例,《说卦传》列举了“乾”所代表的十四种物象:“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其实“乾”所能代表的物象远不止这些,但“乾”所指的寓意只有一个,即《说卦传》所言:“乾,健也。”乾卦卦爻辞描写了龙从“潜”到“亢”的不同形态,寓意着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周易》六十四卦各具有特殊的“象”,也就是每卦所要集中阐述的中心思想和道理,研习《周易》只有从“象”入手才能洞悉《周易》博大精深的文化义理。上经乾卦第一乾卦

乾:元,亨,利,贞。【今译】

乾:元始,亨通,和谐,正固。【导读】

乾卦代表天,本卦讲阳刚之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卦象来看,乾卦上下均为乾,乾象征天道,一切积极向上的事物都可以归于乾。天具有元始、亨通、和谐、正固四种德性。天道是万物创始化生的源头,故天具有“元始”之德。天能使万物成形生长,畅通无阻,故天具有“亨通”之德。天使万物各得其利,和谐共存,故天具有“和谐”之德。天赋予万物不同的秉性,并使之贞正固守各自的性质,故天具有“正固”之德。乾卦六爻皆为阳爻,代表天的阳刚之美。天道运行刚劲强健,永无止息,君子当效法天道而“刚健有为”,培养起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乾卦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之为物善变,能潜于渊,能行于地,能飞于天,比喻君子在不同时间宜采取不同的行动。

初九,潜龙勿用。【今译】

初九,龙潜伏在地下,暂时不能施展才能。【导读】

初九爻位于乾卦最底部,象征事物的肇始阶段,此时阳气最为薄弱且藏于地下,不能对外发生作用,故以“潜龙”为喻,比喻此时君子位卑力微,当隐忍等待时机,万不可轻举妄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消极无为,君子应积极地利用时机不断培育自己的才德,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今译】

九二,龙出现在田间,利于有才德之人出来治世。【导读】

九二爻居下卦中位,既不失阳刚气质,又具有中和之德。龙出现在田间表示阳刚之气已上升至地表,比喻具备了一定才德的人初出治世,崭露头角。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不可长期埋没自己的才德,当时机成熟时应当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去建功立业。但他毕竟是初出茅庐,涉世未深,因此行事不可偏激,坚守中庸之道是为上策。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今译】

九三,君子整天勤奋不已,夜间还时时警惕,这样的君子即使遇到危险也会免于灾祸。【导读】

九三爻位于乾下卦最上端,代表阳气继续升腾,比喻君子处于事业顺利发展阶段,但同时也使君子面临严峻考验。此时君子毕竟羽翼未丰,他需要不懈努力来增进才德,即使到了夜间也不能有丝毫懈怠,而应始终小心警惕,如此即使身处危境也能免于灾祸。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今译】

九四,龙或腾跃上天,或退居深渊,均不会有灾祸。【导读】

九四爻虽然处于上卦的最下端,但毕竟已进入上卦,代表阳气进一步增强,比喻君子的事业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君子面临着进退的抉择,进可如龙飞腾上天,退亦如龙潜入深渊。无论进退都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恰当的时机,伺机而动就不会遭受灾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今译】

九五,龙飞上了高空,利于有大德大才之人出来治世。【导读】

九五爻以阳爻居上卦中位,此时阳气处于最佳饱和状态。九五爻中的“大人”有别于九二爻所称之“大人”,此处指具有大才大德之人,犹如飞腾在天的巨龙受万物敬仰。他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德来治理世事,为民谋福。

上九,亢龙有悔。【今译】

上九,龙高飞至极限,终将有所悔恨。【导读】

上九爻位于乾卦的最上端,代表阳气过盛,从此开始阳气将渐次衰落,阴气逐渐生成。龙已高飞至穷极的位置,如继续前进必将走向反面。爻辞以此为喻告诉人们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于人事而言,当处于人生事业顶峰时应该有所警惕和节制,如果只知进而不知退,必将招致悔恨。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今译】

用九,出现一群龙,谁也不愿以首领自居,这是很吉利的。【导读】

用九为乾卦所独有,表示乾卦六爻都是九,九为极阳之数,阳极阴生,乾卦的六个阳爻必将全部转化为阴爻。群龙的阳刚之气开始转化为阴柔之德,它们不再逞强争当首领,比喻刚健有为的人采取了平等共处、不以领袖自居的处世态度,结果自然是大吉大利的。坤卦第二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今译】

坤:元始,亨通,像雌马那样坚守正道是有利的。君子有所行动,如果领先居首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跟随人后就会有人出来做主,结果是有利的。往西南方会得到朋友,而往东北方则会失去朋友。安于坚守正固是吉利的。【导读】

坤卦代表大地,本卦讲顺从之道。从卦象来看,坤卦上下均为坤,坤是大地的象征,大地生养了万物,因此同乾卦一样也具有元始和亨通的德行。乾卦讲阳刚之德,坤卦讲柔顺之道,如果能像雌马那样坚守柔顺的正道是有利的。因此,以坤道行事的君子切不可抢先居首,不然就会迷失方向。如果他能坚守柔顺的本性,跟随人后,具有乾阳之德的人就会出来为他做主,结果是有利的。西南是阴气聚集的地方,东北方是阳气汇集的地方,坤卦六爻皆阴,同类为朋,因此往西南方会得到朋友,而往东北方则会失去朋友。总之,只要能安于坚守柔顺的正道就能获得吉利。

初六,履霜,坚冰至。【今译】

初六,踩到霜,坚冰就要到来。【导读】

初六爻位于坤卦的最下端,代表阴气初起凝结成霜,但随着严冬的来临势必结成坚硬的冻冰,所以当人们脚下踩到微霜,就应该知道寒冷的冬天不久就要到来,爻辞以自然现象为喻告诉人们见微知著和防微杜渐的道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今译】

六二,正直,端正,广大,不败,无所不利。【导读】

六二爻位于下卦的中位,具有中正之德。大地又直又方,且极为广大,以此象征坤道正直、端正、广大的性质。如果人具备了正直、端正的品质和广大的胸怀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无所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今译】

六三,内含才华,坚守正固。如果辅佐君王,功成不自居,始终尽职。【导读】

六三爻位于下卦的最高位,表明君子才德有了增进,但他含蓄而不外露,始终遵循坤道柔顺的本质。他或追随君王从事政务,不居功自傲,但能安守追随者的本分恪尽职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今译】

六四,像扎紧的口袋一样缄默不语。无赞誉,无灾祸。【导读】

六四爻已经上升到上卦的初爻,距离君位六五爻最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爻辞以扎紧口袋为喻告诫追随者应当缄口不言,明哲保身,虽然得不到赞誉,但也可以免于灾祸。

六五,黄裳,元吉。【今译】

六五,穿着黄色裙裳,最为吉利。【导读】

六五爻占据了坤卦的尊位,表明追随者已经获得了很高的地位。黄色是土地的颜色,土位于五行的中央,因此黄色象征着中道。古时称上装为衣,下装为裳。爻辞用“黄裳”比喻此时追随者虽已身处高位,但仍然保持着中和谦下的美德,结果自然是大吉大利的。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今译】

上六,龙战于野外,流出黑黄的血。【导读】

上六爻居于坤卦最高位,此时阴气已经过盛,势必转化为阳。爻辞用龙战于野外,流着黑黄的血来比喻追随者不再安守坤道而去争夺主人的地位,与主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结果两败俱伤。爻辞一方面告诫身居主人地位的君子务必时刻警惕小人的觊觎,防止重用阴险的小人,以免招致凶险,同时也奉劝处于从属地位的追随者始终坚守谦卑的美德,避免做出以下犯上的蠢事。

用六,利永贞。【今译】

用六,利于永久坚守正固。【导读】

用六为坤卦所独有,表示坤卦六爻皆用六,六为极阴之数,势必转化为阳,即坤转化为乾,但坤永远固守着自己阴柔的正道,同时又具备了乾卦的阳刚之气,如此阴阳相合、刚柔相济而臻于完美。爻辞断之以“利永贞”还说明坤虽然可以转化为乾,但它本身并不是乾,不能取代乾的地位,它应当坚守坤道而从属于乾才是有利的。

屯卦第三

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今译】

屯:极为亨通,利于坚守正道。不宜对外采取行动,利于建立诸侯国。【导读】

屯卦象征初生,代表万物始生时的困难状态。本卦讲人们该如何面对创业之初的困难。从卦象来看,屯卦下卦为震,上卦为坎,震代表雷,惊雷唤醒万物,而坎代表水,水能够滋生万物,因此屯卦整个卦象比喻万物复苏获得新生。虽然新生事物面临重重困难,但却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迸发出勃勃生机,其生长的势头是极为亨通的。万物初生之时当坚守正道,固其根本才能克服艰难、茁壮成长。对国家而言,在国家初创时期困难重重,不宜对外轻举妄动,而是要对内建立巩固的国家体系,为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政治环境。《周易》成书于周代,“利建侯”是对当时国家体制的客观描绘。周朝建国之初,周武王大封功臣,建立诸侯国,不仅笼络了人心,而且使社会趋于安定,为周朝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今译】

初九,徘徊不前,利于安居而守正,利于分封诸侯。【导读】

初九爻以阳爻位于屯卦最下方,象征事物尚处于开创时期,此时充满了种种困难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使人犹豫不决,徘徊不前。在困难时期,对个人而言坚守正道是有利的,对国家则要建立诸侯邦国,以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今译】

六二,初创时期彷徨不前。骑马徘徊,不是强盗,而是来求婚配的,女子坚贞不嫁,十年后才嫁。【导读】

六二爻以阴爻居偶位是为得正。此时事物仍然没有摆脱草创时期的艰难,叫人彷徨难以前进。爻辞接着讲了一个故事:

有人骑着马儿徘徊不前,他不是匪寇,而是前来求婚的。然而女子却坚贞不嫁,要等十年才嫁。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在困难时期要树立坚定的意志耐心等待。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今译】

六三,追逐鹿而无管理山林之人引导,鹿逃入林中,君子决定不如舍弃,追下去会招致羞辱。【导读】

六三爻位于下卦最上方,以阴爻居奇数位,不中不正,象征急于冒进,轻举妄动的人。古人狩猎如果没有管理山林的“虞人”作为向导,就很容易在山林里迷路。君子在没有虞人帮助的情况下去追逐野鹿本属轻率之举,好在鹿逃入山林后君子预见到如一味追下去则可能会迷失于山林,于是果断放弃猎物,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羞辱。爻辞用古人狩猎为喻告诉人们在困难时刻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盲目冒进。如果人们已经采取了轻率的行为,他们必须预见到前面可能会面临的危险,并当机立断予以终止,不然终将招致羞辱而追悔莫及。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今译】

六四,骑马徘徊,前去求婚配,前往是吉利的,无所不利。【导读】

六四爻以阴爻居偶数位,得正。本爻继六二爻之后接着讲求婚的事,经过长时间耐心等待,求婚者再次前往求婚。由于处在艰难时刻,他仍然有些犹豫,因而骑着马徘徊不前。但六四已经得到女子“十年乃字”的承诺,故这次前往求婚结果是吉利的,并且是无所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今译】

九五,囤积膏泽,于小人物,他若能坚守正道结果也还是吉利的,但于大人物,即使坚守正道也难免遭遇凶险。【导读】

九五爻居上卦中位,得正,地位至尊。“屯其膏”就是把膏泽囤积起来,不与人分享,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对于困难时期的小人物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尚能坚守正道,结果是吉利的。但对处于至尊地位的大人物来讲,面对人民的疾苦他本应广施恩泽以赢得人民的拥戴,而他却将膏泽囤积起来,不施与困难中的人们享用,即使他坚守正道也难以独善其身,势必激起民怨而招致凶险。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今译】

上六,骑马徘徊,血泪长流。【导读】

上六爻位于屯卦最上方,表明已经到了最为困难的时候。有人骑着马徘徊不前,流着长长的血泪,悲伤至极。然而这种困境不会持续太久了,物极必反,屯极必通,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并坚守正道就一定能够绝处逢生。

蒙卦第四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今译】

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蒙昧的幼童,而是蒙昧的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告之结果。再三占筮,就是亵渎,亵渎则不告之结果,利于坚守正道。【导读】

蒙是蒙昧的意思,本卦讲的是启蒙教育的问题。从蒙卦卦象来看,蒙卦上卦为艮,下卦为坎,艮代表山,坎代表水,整个卦象犹如山下有泉水涌出,泉水四处漫流而不知所终,此时应有人开沟挖渠加以疏导才能汇流成河,比喻教师对于无知的蒙童当施以启发教育,循循善诱,方能使之成才。儿童虽然幼稚蒙昧,却具有畅通无阻的发展潜力,但前提是一定要施以启发教育。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让蒙童主动向老师请教,而不是老师去求蒙童来接受教育。接受启蒙教育就如同求筮问卜一样,应当怀有至诚之心。古人认为在求筮过程中如果是初筮,心怀诚意,神灵就告知以占筮的结果。若心无诚意,再三求筮,则是对神灵的亵渎,就不告知其结果。在启蒙教育中亦是如此,如果求学者初次求教,态度诚恳,教师就应当给予教诲;如果求学者心意不诚,再三求问就是对教师的轻慢,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不予理会。启蒙教育必须坚守正道,防止蒙童误入歧途。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今译】

初六,进行启蒙教育,利于树立典范,使蒙童摆脱蒙昧的束缚。如听任放流,最终将招致羞辱。【导读】

初六爻以阴爻位于蒙卦的最下方,象征教育的初始阶段,教育的对象是最幼稚的蒙童,如果采用空洞的说教,恐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通过树立典范和具体的榜样让蒙童去效仿,就能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蒙昧的束缚。对于蒙昧的儿童应当及时施以启蒙教育,如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就会给他们带来羞辱。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今译】

九二,被蒙昧环绕,吉利。娶妻,吉利。儿子能够治家。【导读】

九二爻以阳爻居下卦中位,前后初、三、四、五爻均为阴爻,阳爻象征老师,而阴爻象征蒙昧之人。九二爻恰似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被一群求知的蒙童环绕着,他正给这些蒙童施以教诲,这当然是吉利的。古时男主外,女主内,教育子女的重任多落在妇女身上,娶一位贤内助当然是吉利的,她能够培养起子女持家立业的能力。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今译】

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见了美貌男子就失去自我,娶她没什么好处。【导读】

六三爻居于下卦的最高位,且以阴爻居奇数位,不中不正,象征一位轻浮的女子见到美貌男子就失去了自我,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娶她没有任何好处。这一爻告诫人们接受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可见异思迁。

六四,困蒙,吝。【今译】

六四,受困于蒙昧,遭到羞辱。【导读】

六四爻以阴爻居上卦首位,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前后都是阴爻,而远离阳刚的九二爻,象征蒙昧之人远离贤师而困于蒙昧之中,得不到老师的教诲,这终将招致羞辱。

六五,童蒙,吉。【今译】

六五,幼稚的儿童,吉利。【导读】

六五爻以阴爻居上卦中位,具有中和谦逊的美德。童蒙虽然幼稚,但能够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诲,因而吉利。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今译】

上九,击打蒙昧,不宜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利于采用适当的惩罚措施。【导读】

上九以阳爻居偶数位,不正且阳刚过盛,象征昏蒙至极、冥顽不化之人,对于这样的蒙昧之徒宜采用“击打”的方式,即施以必要的惩罚加以管教和约束,以矫正他们的错误行为。但启蒙教育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所以必要的惩罚措施不宜过于激烈,适当严厉即可。

需卦第五

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今译】

需:诚信,光明,亨通,坚守正道,吉利。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导读】

需卦象征等待,本卦讲与等待相关的道理。从卦象来看,需卦上卦为坎,下卦为乾,坎代表水,而乾代表天,整个卦象表示水在天上,而天上之水为云,此时天空乌云密布,但还需等待时日才会下雨,因此需卦之象寓意耐心等待。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过程没有结束之前,人们只能耐心等待,切不可急躁冒进。等待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诚信,坚守诚信耐心等待,一旦条件成熟,前途自然光明而又亨通。在等待的过程中始终守持正道,结果自然是吉利的。大川,即大江大河,比喻巨大的困难,人们只要心怀诚信且坚守正道,静待时机到来,就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今译】

初九,在郊外等待,保持恒心是有利的,没有过错。【导读】

需卦上卦为坎,坎为水,代表危险之地。初九爻位于需卦最下方,距离坎之险最远,就如同在郊外等待一样,那里是开阔平坦的陆地,距离危险的河岸最远,因而是十分安全的。然而初九毕竟是阳爻,颇具阳刚之性,恐有急躁冒进之嫌,故爻辞告诫之以恒心等待是有利的,可以免除过错。这一爻说明在等待时应该远离危险,以确保安全,同时要有持久的耐心,万不可轻举妄动。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今译】

九二,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小的非议,最终是吉利的。【导读】

九二爻逐渐接近于上卦坎,犹如在水边的沙滩上等待。九二爻虽未涉险,但与初九爻相比毕竟更接近危险,因此会遭人小小的非议。九二爻以阳爻居下卦中位,既具阳刚之气,又不失中和之德,它能够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耐心等待,所以最终结果仍然是吉利的。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今译】

九三,在泥泞中等待,招致匪寇到来。【导读】

九三爻更加接近于上卦坎,犹如在水边的淤泥中等待。九三爻以阳爻居下卦最高位,过于刚健激进,有急躁冒进的冲动,会有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可能。匪寇比喻来自外部的危险,危险是否会真的来临完全取决于九三此时的行为。如果九三冒然前进,肯定会深陷危境,但如果他能静心等待,则可安然无恙。这一爻说明越是在接近危险的时候,越要谨慎行事,切不可急躁冒进,以免招致祸患。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今译】

六四,在血泊中等待,从陷穴中逃出来。【导读】

六四爻已经进入到上卦坎,表示已经身处危境之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情况十分危急,就好像在血泊中等待一样。穴比喻深深的危险。六四爻以阴爻居偶数位,是为得正,他能够在危境中从容应对,冷静地等待机会到来,最终逃出险境。人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风平浪静,随时都有深陷危境的可能,只要人们以一种从容的心态静观其变、顺势而为就能够化险为夷。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今译】

九五,在享用酒食中等待,坚守正道,吉利。【导读】

九五爻处于全卦的尊位,以阳爻居于奇数位,且位于上卦中间,不仅具有阳刚之气,而且具有中正的德行和极高的威望,因此即使身居危境,也能一边安然地享用酒食,一边耐心等待,但他仍然需要坚守正道结果才是吉利的。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今译】

上六,进入洞穴,有三位客人不请自来,恭敬地对待他们,终究是吉利的。【导读】

上六爻以阴爻居偶数位,虽然得正,但毕竟到了坎险的顶端,已经无路可走,而且作为阴爻上六极其柔弱,面对如此危境切不可失去耐心,只能积极地寻求外援。“入于穴”表示陷入了危险之中,“不速之客三人”指的是全卦中的三个阳爻。此时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果没有外援,上六只能坐以待毙了,所以三阳爻迸发出勇敢的阳刚之气,冲破坎陷,前去救援柔弱的上六。上六对主动前来救援的三位“不速之客”以礼相待,终于在他们的帮助之下脱离险境。

讼卦第六

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今译】

讼:诚信被阻塞,保持警惕和中和之道是吉利的,但最终是凶险的。利于见到德高望重的人,不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导读】

讼是争讼的意思,本卦讲与争讼有关的道理。从卦象来看,讼卦上卦为乾,下卦为坎,乾代表天,坎代表水,天自东向西而动,水自西向东而行,天水行为相左,寓意人们意见不合,行动不一致,由此必起争讼之事。争讼是由于诚信受到阻塞,大家互不信任而引起的。对于争讼之事,如果保持警惕的心理并秉持中和之道,适可而止,结果是吉利的。但争讼之事将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得理不饶人,一味争讼不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更加激化矛盾,最终会带来凶险。在争讼之时应该去见德高望重的大人物,让他给予公正的裁决。由于争讼缠身,此时最重要的是及时平息争讼,不宜去克服其他艰难险阻。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今译】

初六,让事情中途废止,遭到小小的非议,但最终结果是吉利的。【导读】

初六爻位于全卦的最下方,象征矛盾初起,尚未激化成争讼,此时如能采取措施及时化解矛盾,虽然会遭到别人小小的非议,但自己因此将免于长久的争讼,从长远来看不失为明智之举,结果自然是吉利的。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今译】

九二,不能胜诉,回到家就逃走了,其同姓的三百户人家免于灾祸。【导读】

九二爻虽然阳刚,却位于偶数位,是为不正,且位于下卦,讼下卦为坎,表示正处于危险之中,此时与别人发生争讼则必败无疑。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回家后逃亡,也就是在争讼的过程中主动选择避让。古时一人犯事,居住在一起的同姓族人往往会受到牵连,如能审时度势,及时放弃争讼之事,不仅可以保全自己,也使族人免遭灾祸。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今译】

六三,安享已有的恩赐,坚守正道以防危险,最终结果是吉利的。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功成不自居。【导读】

六三爻以阴爻居阳位,是为不正,而且自身极为柔弱,故不宜参加争讼,只能安分守己。“食旧德”指的是享受祖先遗留下来的恩赐。周代受君王赏赐的爵位和俸禄都是可以世袭的,因此可以安然享用,但必须继续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结果是吉利的。有时可以辅佐君王从事政务,但不能与君王争功,以安守一个追随者的本分。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今译】

九四,不能胜诉,回心转意归就正理,改变主意,安守正道,结果是吉利的。【导读】

九四爻以阳爻居阴位,又处于上卦的最低位置,不正不中,且地位低下,与人发生争讼必败无疑,因此只能回心转意归就正理,改变与人争讼的初衷,安心守持正道,结果自然是吉利的。

九五,讼,元吉。【今译】

九五,明断诉讼,大吉大利。【导读】

九五爻以阳爻居全卦的尊位,至刚至尊,至中至正,象征一位德高望重、刚直不阿的尊者,由他来裁决争讼,定能秉公执法,明断是非,结果自然是大吉大利的。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今译】

上九,或许被赐予皮革制成的腰带,但是一天之内就多次被剥夺。【导读】

上九爻以阳爻居全卦最上方,不中不正,象征争强好胜、誓要将争讼进行到底之人。“鞶带”本义是显示高贵身份的大腰带,“褫”是剥夺的意思,比喻某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赢得了争讼并获得了荣耀,但是一天之内就多次被剥夺,这说明通过争讼而获得的荣耀是不会长久的,最终反而徒增羞辱。

师卦第七

师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