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6:33:35

点击下载

作者:周苏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IT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IT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试读:

前言

FOREWORD

从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走了几十年。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概念、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将不断扩展。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大物移云”和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显著特征。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国家行动纲要引导下,展现出强劲的融合力量和创新实力。

研究表明,创新的先锋团队——众多的诺贝尔获得者的成功途径,一是科学发现,二是科学仪器,三是科学方法。其中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创新方法,几乎有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靠科学的创新方法实现了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可见创新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极端重要性。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方法必须先行。

1946年,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数十年中,这位发明家投入毕生精力,致力于创新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苏联的几十家学校、研究部门和企业组成专门机构,先后分析了世界的几十万份发明专利,总结出技术进化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时采用的创新法则,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TRIZ。

TRIZ源于对高水平发明专利的分析,目前,正逐渐由原来擅长的工程技术领域,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多种领域逐渐渗透,尝试解决这些领域遇到的问题。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协会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

作为一种技术与经济相关联的活动,不管是发明、创造,还是革新,最终都应该转化成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才能称得上是创新。阿奇舒勒所提出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强调通过发明来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发明的实用化,这符合创新的基本定义。

实践表明,运用TRIZ创新,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方向,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来彻底解决问题,并开发出富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本书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下编写的教材。全书包括创新的基础知识、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计算思维与工程教育、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创新等级与技术系统进化、创新原理及其运用、解决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知识产权保护与软件著作权、用TRIZ方法解决创新问题等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浅显易懂又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编排充分考虑了教学的特点与需要。

本书是2016年度杭州高校精品课程项目《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建设成果之一,得到了“2013IM020900浙江省创新方法应用推广与示范”“2014F30031浙江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与服务基地建设(一期)”“2014F30008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KT2015041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生创新方法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的支持。

本书由周苏编著,王文、孙曙迎、褚赟、张丽娜等人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支持。欢迎教师索取为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料。E-mail:zhousu@qq.com,QQ:81505050,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su58。

周 苏2016年盛夏于苏州

课程教学进度表第1章创新概述

人类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中的每一次重大跨越和重要发现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工具创新密切相关。离开了“创新”,人类社会不可能向前迈进,科学技术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动力。

创新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创新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同时,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些规律可以通过总结和学习加以掌握和应用。1.1发明与创新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发明大国。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化,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公元前4000年算起,截至明朝末年,世界科技史上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中,有18项属于中国人的发明。16世纪前的中国,可谓发明大国。活字印刷(见图1-1)、指南针、造纸术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曾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一页页光辉的篇章;其他众多的发明,也在同期名列世界前茅,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科技、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1-1 活字印刷1.1.1 发现和发明

生活中,人们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这些事实和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将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同样,发现和发明也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孪生兄弟。

发现,又称科学发现,是对客观世界中前所未知的事物、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发现的结果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人类是否对其有所认识,它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对这种结果进行认识的活动过程就是发现。例如,物质的本质、现象、规律等,不管人类是否发现了它们,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后来被人类认识到了,就是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存在的、还没有被人类认识到的规律。

发明是指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时间性的技术成果,通常指人们做出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这种成果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方法等,在被发明出来之前客观上是不存在的。通过技术研究而得到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多属发明。发明最注重的是独创性和时间性(或称为首创性)。

简单地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主要是:发现是认识世界;发明是改造世界。发现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等问题,主要属于非物质形态财富;发明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来有什么用”等问题,是知识的物化,能够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在我国,科学发现是不被授予专利权的,而对于那些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发明,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1.2 创造与创新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创造”被解释为“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是有关“创造”的最一般的解释。“创造”一词是对创造活动的综合概括。

可以说,创造是人们应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过程,是“破旧立新”,打破世界上已有的,创立世界上尚未有的精神和物质的活动。作为创造的成果,这种产品可以是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指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其特征是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创新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为引进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1883—1950,见图1-2)于1912年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图1-2 约瑟夫·熊彼特

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或产品的一种新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工艺),这种新方法不需要建立在科学新发现的基础上,并且,也可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方式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而这里的“组织创新”也可以看成是初期的狭义的制度创新。

从一般意义上讲,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创新强调的是创造的某种具体实现。创造与创新在概念上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比较强调过程,创新比较强调结果。例如,可以说“他创造了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创新价值”。(2)在程度上,创造强调“首创”“第一”“无中生有”“破旧立新”,主要是指自身的新颖性;创新是建立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做法等基础之上,其着眼点在于“由旧到新”,强调与原有事物相比较。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创新看作是创造的目的和结果。例如,黑白电视机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一种创造成果的诞生,因为在其出现之前根本就没有电视机;而彩色电视机的出现则是一种创新,因为它是在黑白电视机的基础上,利用其他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改造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再如,蒸汽机的出现是一种创造(见图1-3),而将它应用到其他工业领域,则是创新(见图1-4)。(3)在思维过程上,创造应是独到的,其思维始终站在新异的尖端;创新则是在已经创造出的既有概念、想法和做法等的基础上,将别人的原始想法组织起来,应用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中去。(4)在范畴上,创造一般指的是知识、概念、理论、艺术等方面;创新则一般指的是技术、方法、产品等。

图1-3 创造: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图1-4 创新:蒸汽机火车头(5)在目的上,创造注重的是科学性和探索性;创新更注重经济性和社会性。1.1.3 典型问题和非典型问题

很多哲学家认为,只有在面对问题时,人才会开始思考,且思考过程是以问题为起点进行的。当我们看到问题的现状,并设想了问题被解决后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状态时,接下来就会想办法改变问题的现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用那些已经熟知的方法(即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问题,我们就会考虑采用非典型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

典型解决方法:是指可以在学校中通过专业教育学到的处理问题的常规方法。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典型解决方法是工作中经常用到的、非常熟悉的解决本领域问题的方法。现有的典型解决方法绝大多数是前人通过试错法得到的。专业人士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就可以将它们作为“拿来就用”的工具。

典型问题: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可以解决的问题。

非典型问题:是指那些用典型解决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个非典型问题来说,既然无法使用典型解决方法来解决,就需要使用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方法来找到一种解决方法。这种能够解决非典型问题的,具有创造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对于该问题来说就是一种非典型方法。因此,非典型问题也被称为创新问题。相应的,典型问题也被称为非创新问题。

在面对非典型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先用各种典型解决方法来尝试着求解。当各种典型解决方法都无能为力时,人们就会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某种非典型解决方法。一旦所找到的这种非典型解决方法解决了该非典型问题,这种非典型解决方法很快就会在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之间传播开来,并最终成为该领域中的一种典型解决方法。在绞尽脑汁的过程中,有人通过“顿悟”找到了非典型解决方法;有人从其他领域找到了可以解决本领域中非典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其原有领域中可能已经是典型解决方法,但对本领域来说却是一种非典型解决方法。因此,一种方法是典型解决方法还是非典型解决方法是相对的。

为了找到解决非典型问题的方法,处于同一时代的两位先驱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以美国的亚历山大·奥斯本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创了“创造学”创新方法体系;苏联的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专利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发现了隐藏在专利背后的规律,提出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TRIZ属于技术创新的范畴,其主要作用是解决创新问题。当然,非创新问题也可以用TRIZ来解决。1.2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可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1.2.1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现代科技发展所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体系由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构成(见图1-5),知识社会新环境下三个体系相互渗透,互为支撑,互为动力,推动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管理与制度创新的新形态。

图1-5 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涉及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际组织、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包括人才、资金、科技基础、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创新氛围等多个要素,是在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这个三螺旋结构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构成的技术创新双螺旋结构出发,进一步拓展视野,技术创新的力量是来自于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来自专家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信息技术引领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推动了管理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无疑是我们所在这个时代创新的主旋律,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2 创新文化与环境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其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国家政策制度、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等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它们渗透和融合越多,人性物境和物性人境的范围就越大,成果的趋向和大小也越显著。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哪种环境和何种要素对于各个科技人员、科研机构或组织的创新过程所产生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往往是不同的。1.2.3 科技创新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结点,是国家实力的最关键体现。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上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从各国的经验看,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如下因素:(1)良好的文化环境。例如,有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有热爱科学的社会风气,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学术教养和规范,等等。没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就很难形成科技创新能力生长的土壤。(2)较强的基础条件。在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体系。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偏重于知识传授,厚重有余,活力不足,在某种意义上不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3)有效的制度支持。国家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制度支持应是全面而有效的。例如,有效的项目评估和资金支持体系,有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明智的产业政策,有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有有利于科技创业的社会融资系统,等等。

在人类社会中,做成一件事的条件无非是人、财、物。在三个条件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第一,人才第一,体现得更为突出。当然,人的因素并不仅仅指个人的才智,也包括人的社会组织水平。另一方面,有人而无财、物,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什么也做不成。因此,所谓科技创新的环境创造,就是让人、财、物能自然结合、有效地结合,实现一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和谐状态。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和进步成为产业革命的源头,科技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一项新技术的诞生、发展和应用,最后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观念的引导、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可以说,观念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制度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障;但发明一项新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新产品,占领市场取得经济效益,这是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的。1.3知识创新的内涵

知识创新主要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创新、技术知识特别是高技术创新和科技知识系统集成创新等。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1.3.1 特征

知识创新中,通过企业或组织的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处理、共享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新的发展,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并将知识不断地应用到新的领域,在新的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创造知识附加值,使企业获得经营成功。

知识创新具有以下特征:(1)独创性。知识创新是新观念、新设想、新方案及新工艺等的采用,它甚至破坏原有的秩序。知识创新实践常常表现为勇于探索、打破常规,知识创新活动是各种相关因素相互整合的结果。(2)系统性。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创新系统”,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创新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3)风险性。知识创新是一种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活动,它没有现成的方法、程序可以套用,投入和收获未必成正比,风险不可避免。(4)科学性。知识创新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活动。(5)前瞻性。有些企业只重视能够为当前带来经济利益的创新,而不注重能够为将来带来利益的创新,而知识创新则更注重未来的利益。1.3.2 形式与能力

知识创新一般有两种形式:累积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累积式知识创新是学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外部资源进行持续创新,这种创新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累积性还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激进式知识创新是指突破惯性思维,发现现有知识中没有的全新知识,这一创新的来源既有科技创新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有企业效仿竞争对手引进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理念。无论是累积式知识创新,还是激进式知识创新,都需要具备包容新知识的素质和才能。

知识创新的能力是企业(组织)创造、整合和运用企业知识,实现战略目标所表现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战略远景、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管理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1.3.3 提升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核心运营力,指企业能高速度、高效率地生产高品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服务的能力;二是核心知识力,指企业拥有对某种特定领域和业务而言独一无二的专长、技术和知识。国内外现代化企业的经验都证明,知识创新是企业寻求核心竞争力的无穷源泉。

知识创新也可隐喻为知识进化,即不停地生成新知识。这要凭借理性思维的力量,因而必须有相应的思维方式创新。最后,要上升到精神文化创新。

知识始终是思维或理性的产物,因而应注意到理性思维是形成知识的源头活水。因此,知识创新就需要思维方式创新,培养和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实质上,知识创新是极其复杂的精神性生产活动,因而必须坚持怀疑、批判精神,特别是自由精神。自由是人的本性,只有坚持自由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甚至无限地实现知识创新。爱因斯坦非常强调自由创新精神。他认为,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科学理论的逻辑基础,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知识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双翼。

知识创新必须坚持自由精神,才能激发人的全能,造就永续的智慧源泉。思想创新、文化创新都要超越国界、超越权力和金钱枷锁;辨析传统文化,主要靠现代人;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更要靠具有自由创新精神的现代人。1.4技术创新的定义

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在技术创新中,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也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既有密切关系又有所区别。技术的创新可能带来但未必一定带来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可能需要但未必一定需要技术的创新。一般来说,运用同样的技术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同样的产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产品创新侧重于商业和设计行为,具有成果的特征,因而具有更外在的表现;技术创新具有过程的特征,往往表现得更加内在。产品创新可能包含技术创新的成分,还可能包含商业创新和设计创新的成分。技术创新可能并不带来产品的改变,而仅仅带来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如改善生产工艺、优化作业过程从而减少资源消费、能源消耗、人工耗费或者提高作业速度。另一方面,新技术的诞生,往往可以带来全新的产品,技术研发往往对应于产品或者着眼于产品创新;而新的产品构想,往往需要新的技术才能实现。1.5管理创新及其四个阶段

管理创新(Management Innovation)是指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当管理者说到要将组织变革成更富有创造性时,他们通常指的就是要激发创新。

在管理创新活动中,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组合引入企业管理系统以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1.5.1 管理创新的内容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知识、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的创新。企业创新专家何道谊按功能将管理创新分解为目标、计划、实行、检馈、控制、调整、领导、组织、人力九项管理职能的创新。按业务组织的系统,将创新分为战略创新、模式创新、流程创新、标准创新、观念创新、风气创新、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企业职能部门的管理而言,企业管理创新包括研发管理创新、生产管理创新、市场营销和销售管理创新、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信息管理创新等创新。

管理创新的内容也可分为三个方面,三者互相联系、相互作用:(1)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2)管理制度上的创新。(3)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

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即组织结构、文化和人力资源实践。(1)从组织结构因素来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2)从文化因素来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3)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1.5.2 管理创新的四个阶段

一般来说,管理创新过程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现状的不满。

管理创新的动机通常都源于对企业或组织现状的不满:或是企业遇到危机,或是商业环境变化以及新竞争者出现而形成战略型威胁,或是某些人对操作性问题产生抱怨。

例如,Litton互联产品公司是位于苏格兰的一家组装计算机主板的工厂。1991年,George Black受命负责这家工厂的战略转型。他说:“我们曾是一家前途黯淡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组装工作毫无特色。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采取新的工作方式,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这是一种刻意的颠覆,也许有些冒险,但我们别无选择。”

很快,Black推行了新的业务单元架构方案。每个业务单元中的员工都致力于满足某一个客户的所有需要。他们学习制造、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技能。这次创新使得客户反响获得极大改善,员工流动率也大大降低。

可见,不论出于哪一种原因,管理创新都在挑战组织的某种形式,它更容易产生紧要关头。

第二阶段:从其他来源寻找灵感。

管理创新者的灵感可能来自其他社会体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来自那些未经证实却非常有吸引力的新观念。

有些灵感源自管理思想家和管理宗师。1987年,Murray Wallace出任惠灵顿保险公司的CEO。在惠灵顿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Wallace读到了汤姆·彼得斯的新作《混沌中的繁荣》( Thriving on Chaos )。他将书中的高度分权原则转化为一个可操作的模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惠灵顿革命”。Wallace的新模式令公司的利润率大幅增长。

还有些灵感来自无关的组织和社会体系,或者,有些灵感来自背景非凡的管理创新者,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创新的灵感很难从一个公司的内部产生。只有通过从其他来源获得灵感,公司的管理创新者们才能开创出真正全新的东西。

第三阶段:创新。

管理创新人员将各种不满的要素、灵感以及解决方案组合在一起,组合方式通常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重复、渐进的,但多数管理创新者都能找到一个清楚的推动事件。

第四阶段:争取内部和外部的认可。

与其他创新一样,管理创新也有风险巨大、回报不确定的问题。很多人无法理解创新的潜在收益,或者担心创新失败会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因而会竭力抵制创新。而且,在实施之前,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创新的收益是否高于成本。因此对于管理创新人员来说,一个关键阶段就是争取他人对新创意的认可。

在管理创新的最初阶段,获得组织内部的接受比获得外部人士的支持更为关键。这个过程需要明确的拥护者。如果有一个威望高的高管参与创新的发起,就会大有裨益。另外,只有尽快取得成果才能证明创新的有效性,然而,许多管理创新往往在数年后才有结果。因此,创建一个支持同盟并将创新推广到组织中非常重要。管理创新的另一个特征是需要获得“外部认可”,以说明这项创新获得了独立观察者的印证。

外部认可包括四种来源:(1)专业学者。他们密切关注各类管理创新,并整理总结企业碰到的实践问题,以应用于研究或教学。(2)咨询公司。他们通常对这些创新进行总结和存档,以便用于其他的情况和组织。(3)媒体机构。他们热衷于向更多的人宣传创新的成功故事。(4)行业协会。

外部认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增加了其他公司复制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公司坚持创新的可能性。1.6融合创新及其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狄龙(Dillon)、多瑟(Dosi)、厄特贝克(Utterback)等人认为提高技术创新效果的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各种创新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R. & Winter.)于1982年创立了企业演化理论,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萨德勒(Philip Sadler,2001)强调,当今的企业注重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流程和创新型文化,以快速响应环境变化,也更有利于创新的发生。米勒和莫里斯(Miller M.L. & Morris L.,1999)认为,当前先发国家的企业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研究开发时期,其核心特征是融合创新(见图1-6)。显然,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正呈现全新的变化态势: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零散步入整合,由企业内部独立完成转为与外部伙伴协作完成,由区域运作进入全球化阶段。

图1-6 融合创新1.6.1 融合创新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融合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不可复制、不可超越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融合创新由6个维度构成,即“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务流程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企业要以创新为基石,不断地开发新产品,通过使客户满意的服务,让产品真正被消费者认可。完善的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使整个体系达到最优的状态,不断更新管理和制度,适应政策与社会的变化,这样多维度的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真正需要的创新。

从产品与服务创新来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促使企业能迅速开发出新产品,企业进一步将产品和服务整合成为有力的、创新的统一体,从而拉大企业之间的差异性并提升客户的忠诚度。新技术的融合、产品种类的丰富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促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成为企业争夺市场领导权的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从业务模式及业务流程来看,模式和流程的改变已经给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竞争将在模式和业务流程层面展开。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创新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带来更多的收入。因此,所选择的业务模式将对企业战略的成败产生决定性影响。

从管理及制度创新来看,创新的动力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市场驱动,有的则由管理和制度自我驱动。只有真正将创新融入企业的灵魂,才是企业持续创造价值的成功之道。1.6.2 融合创新产生的背景

融合创新概念的产生有以下背景:(1)信息科技为融合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电子计算机是高科技的综合体,多媒体技术是把数据、文字、图形、图像和声音等信息媒体由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和管理的集成系统。信息技术为创新过程的信息搜集、传递提供了便利,各种数据处理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让创新人才从繁重琐碎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便于将精力集中于重要的创新问题上,这就为创新团队从事更加复杂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跨学科研究为融合创新人才更新了知识储备。首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引致了边缘学科的兴盛,如物理化学、天体物理、地球物理等。其次,涌现了利用跨学科概念、方法和实验手段对复杂的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再次,出现了应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大科学,如社会物理学等。

这些知识一旦被创新人才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创新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奇妙的创造,这些创造的相互碰撞、交叉、借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方式,一些复杂的难题也将迎刃而解。(3)经济全球化为企业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资源和技术的相对有限性日益成为制约创新成功的瓶颈。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社会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使一些国际化大公司在围绕全球的市场和资源的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将要素和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获得规模效应,来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即使基于同种技术生产出的商品,也需要根据目标客户群的不同,在生产方式、市场推广、商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进行改进。这就要求企业针对全球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在产品生产、市场营销、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实现销售产品、获取利润等企业的发展目标。凡是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环节都可以是创新的起点,而固步自封、拒绝创新的结局只能是失败。

在所有生产要素和资源中,人是唯一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要素。企业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乃至全体员工必须把创新作为自觉行动,在自己工作的相关或非相关领域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为企业带来利润。融合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1.6.3 融合创新的特点

融合创新关注创新的持续性,通过不断的调整,使得相关人员形成具有交互功能的团队,充分利用个人和团队的创造性思想,利用现有的技术,形成交互的复杂创新系统,从而形成创新的融合,并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与传统创新相比,融合创新具有持续性、系统性、网络性的特征,在时间上更加关注创新效果以及竞争力的持续性,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创新。

在传统创新模式中,企业的创新往往只是熊彼特“创新”要素的一两种组合,如企业推出一种新产品时,用企业现有的经营方式,照样能卖得很火。但仿制品很快就会出现,新产品的销售下降,利润不增反降。这种创新方式可产生短期的突出的效果,由于目标单一,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够动用最好的资源投入到创新项目上,使创新迅速成功。传统创新是企业所有者、股东、管理者和专家的事,创新的过程更多是根据某个人的思想来进行的,企业的创新风格会因某个重要人物的加入或离开而改变,因此创新方式是离散、单一的。一个创新项目成功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一般不会有改进,因此其过程是阶梯状的。在创新方法上,它主要是将技术性成就、新发明、新理论和专利转化为能带来利润的产品,创新的范围较小,信息只有少数人能分享,信息反馈也比较有限。1.6.4 融合创新的应用案例

融合创新是对熊彼特“创新”要素的有机组合。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创新公司20强第2名的3M公司,其创新模式就是典型的融合创新。

在3M公司,员工一旦有了新发明,便可随时登录本公司研发系统的网站,将自己的发明内容、实验数据输入后发送给相关评审部门。评审部门会评估该项发明,看是否可以申请专利或者还需要补充实验数据。成功申请到专利后,评审部门会同技术人员将展开激烈讨论,从市场及客户需求、技术平台支持的可能性、市场潜力和定位这三大方面加以考量,三项标准都符合的发明能升级为重点项目,得以进一步研发和生产推广。每个项目组基本由各部门的同事共同参与,在项目经理的统筹下分工合作。在研发、生产过程中,项目组的每个成员都被鼓励说出自己新的想法,因为争论的过程正是创造性观念产生的时候。项目组对各种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最后确定一种执行方案。现阶段效益一般但具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研究项目,可申请“起源基金”;同样具有发展前途的中短期研究项目,可申请“发现基金”。公司允许研发人员在完成项目派给任务的同时,保留15%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让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针对自我的新创意任意进行试验和开发。在3M,任何一个部门都可以不经批准,与任何其他的技术或业务部门合作交流,使公司内部的人员和信息合而为一,实现了技术情报能被任何人加以利用的高效信息共享状态。其闻名于世的技术论坛就是3M创新活动的知识共享平台,目的在于鼓励信息的自由交换,为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心得和解决疑难问题创造条件。在3M,创新已融入到员工的血液中,融合创新模式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3M、IBM、微软、索尼等国际化大公司的创新带来的巨额利润是有目共睹的,研究这些公司的创新活动,我们将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来指导我国企业,探索融合创新模式,最终将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快速的成长。1.7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还很少被人们和媒体使用。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中的作用逐渐增大,信息技术已经发展成一个系统的、独立的学科,人们也开始专门研究信息技术。

对于信息技术有各种不同的定义。百度百科将信息技术定义为: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定义是: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器的相互作用;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事物。1.7.1 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先后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标志分别为产生语言、使用文字、发明印刷术、利用电磁波和应用计算机。信息革命既是信息文明发展的动力,又是信息文明进步的标志。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历程,可以归纳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并据此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基本条件。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普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高,信息技术与其他各个产业的有机结合,使信息产业发展成为产业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信息技术也在产业中得到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形成和壮大后,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快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运而生。

其次,社会分工的细化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所经历的五次产业革命都伴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现代机器工业生产时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到第四次产业革命,使钢铁工业、石油电力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第五次产业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络为主,实现了信息全球化的突破。目前,以信息技术服务业为表现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促使信息产业的分工,导致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

再次,产业结构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规模发展。不同的经济阶段体现出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会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特定的主导产业又支配着经济的发展运行。

最后,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带动信息技术发展。在原始社会,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从事商品交易的部门,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导致出现了棉纺工业、蒸汽机以及交通工具等。到如今信息时代,人们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体现为对信息产品需求的增加,从而促使信息技术得到了发展。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正是由于人们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广泛和细化的体现。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为动力源泉,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通常又称为信息化社会、知识社会、网络社会、虚拟社会、后工业社会等,它是继工业化社会之后,以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社会,以信息、知识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社会。它提高了知识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也将脑力劳动者、智能工具和数字化信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技术还在不断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1.7.2 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有目共睹,正是它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将人类带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

所谓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指宽带、融合、普适、智能的网络构架建设,以及基于此构架的新型终端、数据存储、传输及交互性应用的整个新型信息技术产业链。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这份规划纲要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出了如下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作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而在这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无疑具有最特殊的地位:一方面,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对当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创新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其他六大新兴产业提供基础和支撑,与其他新兴技术融合得越深入、越密切,对其他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随着信息技术与相关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以创新为最主要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开始引领整个国家产业体系逐步向着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

延伸阅读

熊彼特创新理论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独具特色的创新理论奠定了熊彼特在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也成为他在经济思想发展史研究中的主要成就。

1.创新理论的发展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从而闻名于经济学界,影响颇大。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书中加以运用和发挥,形成了“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

熊彼特指出,每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根据创新浪潮的起伏,熊彼特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长波:(1)1787—1842年是产业革命发生和发展时期。(2)1842—1897年为蒸汽和钢铁时代(见图1-7)。

图1-7 蒸汽和钢铁时代(3)1898年以后为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也研究和发展了创新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门施、弗里曼、克拉克等用现代统计方法验证熊彼特的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创新理论,被称为“新熊彼特主义”和“泛熊彼特主义”。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创新被认为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创新生态下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关注价值实现、关注用户参与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也成为新世纪对创新重新认识的探索和实践。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资本主义只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当经济进步使得创新活动本身降为“例行事物”时,企业家将随着创新职能减弱、投资机会减少而消亡,资本主义不能再存在下去,社会将自动地、和平地进入社会主义。当然,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具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他提出,“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2.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观点:(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尽管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经济生活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经济变化;还有另一种经济变化,它是不能用从外部加于数据的影响来说明的,它是从体系内部发生的。(2)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而恰恰就是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我们要涉及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非常狭窄和正式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充分强调创新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3)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说来,“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即并不是驿路马车的所有者去建筑铁路,而恰恰相反,铁路的建筑意味着对驿路马车的否定。所以,在竞争性的经济生活中,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尽管消灭的方式不同。如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创新和毁灭往往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之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体的扩大,创新更多地转化为一种经济实体内部的自我更新。(4)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熊彼特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而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的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把发明与创新割裂开来,有其理论自身的缺陷;但强调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必须产生出新的经济价值,这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这个思想为此后诸多研究创新理论的学者所继承。(5)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我们所意指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同我们在循环流转中或走向均衡的趋势中可能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所以,“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这就是说,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6)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那么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们便是“企业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