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22:21:17

点击下载

作者:默想千年,月映万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

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明的力量:中庸心解作者:默想千年,月映万川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ISBN:9787508672113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高明在心灵与头脑的最佳融合周月亮“中”,是“对”;“庸”,是“持续”。一个人做一件对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对事,不做错事。做对事,需要仁、智、勇;检验对错的标准是仁、义、礼;让标准上身导心的是“诚”。“诚”,是天道;“诚之”,是人道。“道”,是通达,不通不足以为道。“道”,需要修,修道的是“教”,教什么?从诚身(慎独)做起,在家“亲亲”,在团队“尊尊”,不断地去扩充自己的同情和移情,从而充分实现自己那上天赋予的本性。感情是信念的基础,头脑与心灵不可分离,一旦分离,头脑(思想)会枯竭,心灵(感情)会迷失方向。智的心(头脑与心灵合一)以同心圆扩充,由自己扩散开去,从家到国、最后到整个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移情超越了自私,移情到整个人类就超越了军国主义。扩大的过程配合着深化的过程:自我是各种社会角色的总和,当移情增加的时候内在生命愈见丰富,从而能够知己之性、人之性、物之性,从而成己之性、人之性、物之性,臻达万物一体之仁。

这就是《中庸》的主题思想和基本逻辑。

辜鸿铭说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是从礼崩乐坏的战火中抢救出来了规划中国未来的“设计图纸”:五经。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图纸的顶层设计就是“中庸”。《中庸》不仅与儒家所有的经典相互贯通,而且也与道教(据钱穆)、佛教(据李石岑)的经典相互贯通,甚至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道”(golden mean据《尼各马可伦理学》)可资比较。这个图纸没有错,其顶层设计尤其没有错,施工出了问题是施工问题。这个图纸到了互联网这为“人人”服务的时代更显得高明,进而“人人”得见其高明。

中庸是种生命风格——不能为了点亮我的灯拔了你的蜡烛,没有排他性,也几乎没有竞争性,因为它主张“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第三十章);坚决反对把政治作为利益分割的战场,“政”之五达道是“五伦”(社会生活的五种经纬,家庭关系占了三个),“九经”的第一经是修身(身是生命风格,内靠德性、外靠礼仪),要求像种树一样执政(第二十章“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政”要开通天命、性、道、教的通路,要让每个人都有道德进步的动力、轨道和空间,要保证体制与良知一致。执政的人要想“治”人,必须“知人”“知天”,必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政是疼爱人的“政”,人治是“通”天的圣人之治、温和的通情达理的君子之治。作为“设计图纸”,这种理念至少直通“三民主义”(据蔡元培)。它比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有操作性。它要求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要遵守五达道、九经,双方都要守分,都不能过分。中庸政治学的高明犹如都江堰,是灌溉与堤防一体化的水利工程,其生态理念将永放光芒。

中庸为人道立极,开启了生命实现自身最高价值的可能性,围绕着下至愚夫愚妇上至君子圣人的终极关怀编制了同心圆扩大式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中庸》用中庸思维演绎中庸之道,心灵从未发之中修炼,头脑从发而中节训练,修炼“中”靠“仁”(亲亲),修炼“和”靠“礼”、“义”。西方发生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其根源在心灵与头脑不能融合、无法消弭利益分割的势能,中国没有过宗教战争,那些混战的军阀反证了中庸之道的高明——他们违背了中庸之道那“和平的艺术”。那种武化破坏了文化——用“文”去“化”。坚持用“文”来化育的是王道,坚持武化的是王八蛋之道。《中庸》修道立教的文化哲学是有体有用的哲学,既培训“司机”也生产“汽车”还设计“道路”。培训“司机”以修身为主:生命取向要高(做知天命的圣人),生命体验要深(戒惧慎独),生命能量要强(君子之强);生产“汽车”以知物性、尽物性、按着物的规律让物的性能最大化为原则;设计的“道路”就是“五达道”、“九经”(《中庸》第二十章),关键还配置着“天命—性—道—教”的“导航系统”。

中庸的高明在其精神结构,中庸的力量也在其精神结构。中庸之德是人间妙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庸之法是“执两用中”(小到“兼听则明”、大到“走第三条道路”)、时时处处恰到好处。中庸是反乡愿的,却被当成乡愿挨了无数的骂。细读鲁迅等大师批判中庸的文字不难发现:其实他并没有批判中庸本身,他批判的是无耻政客、二丑文人。由此也可见中庸是高明的人生哲学,因为“你可用刺刀做任何事,却不能坐在上面”。

学习传统文化的捷径就是将《中庸》理解通透。解读文字,只是一个引渡。汉语是诗性语言,语义取决于语境。最大的语境是时代,今天与创生《中庸》的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能够突破文字障碍,心境也很难对位。情景化的“心解”尝试将心灵与头脑融合起来逼近中庸之道,效果如何,敬请读者检测。第一章中庸之道即“中用”之学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解

苍苍尼山,浩浩泗水,石拱桥上,圣哲孔丘,对着茫茫天宇,想着人怎样才能与天地相似……

人和万物的本性是从哪里来的?是上天赋予的。

所谓“性”,就是上天赋予人和万物的基本功能。

所谓“道”,就是顺从人和万物的根本属性和基本需求而形成的规则和规律。

所谓“教”,就是启发和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实践,领会和遵守好规则,掌握和运用好规律。

教育就是修道,修道才能复归人性,人性复归才能天人合一。“道”,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是的!它对于人,就像水对于鱼、空气对于鸟一样,那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能离开的,就不再是道了。“道”,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是的!它主宰和支配着世间一切事物的生死、荣枯和盛衰。哪怕在最隐蔽的地方,它的规律也会显现;哪怕是最细微的东西,它的规律也能从中显示。所以,君子即便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非常慎重。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是为了守住中庸。

中庸体现着“道”本身,孔子无限崇敬地说:“道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庸’啊!很久很久以来,都没有人能够达到中庸化境了。”“中”,是中正的意思;“庸”,是持续的意思。中庸就是持续地用中。常言道:无意之中是真意。世上最高明的道德境界,就是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世上最高明的方法谋略,往往是越平常越有用!中庸之道,就是中正平和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且要长久保持。这是最根本最有用的学问啊!

怎样才能达到“中”的状态呢?就是回到无喜怒哀乐的本来面目时,那种内心的平衡和稳定,接近“中”的状态(无善无恶心之体)。

怎样才能达到“和”的状态呢?就是这些情绪表现得总是恰到好处,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中”,是天地人共同生活的基础,“和”,是天地人共同前行的通途。遵奉“中和”大道,天地人各安其位,万物就能生生不息!旁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信仰需要终极支撑,中国人习惯把它叫作“天”——天生万物的那个“天”。天赋予的本质规定性,就是那个看不见却决定着甲是甲、乙是乙的“自性”。遵循着自性运动才是道,天按着天的自性而生万物,是天道;地按着地的自性养万物,是地道;人按着人的自性化育万物,是人道。修道是为了能够“率(上)性”(遵循自性)、率性就可以接通天命了。“性”、“道”、“教”是“命”的打开方式,“命”也只有在“性”、“道”、“教”中开启自身,这四者动态地相互贯通构成“活性动态”的中庸之道:“中”,是上下通;“庸”,是不变的普遍性;“道”,是通达的路径。“命、性、道、教”是一个自循环系统,循环得以贯通叫“中”。中,贯通了“命、性、道、教”,就像射箭穿透了标的。恒常不变地保持住这个状态和境界就是“庸”。中庸就是通道。这个系统像今天卫星导航,安上它就能成本最低地到达目的地。儒家坚持认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团队,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遵循这个精神系统的指引;如果你遵守了中庸之道,明天就会更美好,如果违背了它终究会败亡。

天命因其中庸属性与功能给了人“天性”(天命之谓性),人遵循“这”天性而为才是正道(率性之谓性),发现、维护这个“道”的文化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养(修道之谓教)。与天“保持通话”是上天赋予你的天性。如果你自暴自弃,为所欲为,那是你禽兽自居,天也救不了你!被历代圣贤过度阐释的中庸,对于人来说就是这样一种自个儿成全自个儿的文化形式、文化道路。中庸之道是让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心路与天路合一的道路。而且人只要活一天就永远只是“在路上”,不可能完成,只可以永远打开、再打开,以保证道路畅通。谁一标榜自己完成了,谁就“堵”上了,不通了。这是中国没有上帝依然有着巨大超越性精神功能的原因:天人互根共生,因此而生生不息。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之道“上身导心”,须臾不可离,如同呼吸一般。人没有了呼吸,就是尸体;人背离了道(同时也就背离了自己的命、性、教),就是走肉。修这个道所立的教,必然是无处不在的“空气教育”——这里先突出“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为下文如何“修道”做好铺垫。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既然道无时无处不在,人的修为也就得无时无处地修,就得落实到念起念动,不但时时处处、战战兢兢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戒惧),还要对于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知道、至隐至微的闪念也高度警觉(慎独)。慎独是致诚之路。这个方法叫心地法门,这个功夫叫念头功夫,简单地说就是要时时刻刻狠斗私字一闪念。君子是中庸的人格化,所以用君子之道来“说明”中庸之道在做人方面的要求。为了保证不背离中庸之道,君子要在意念发动、举手投足、行卧语默之中提住“向上”的心,以接通“命、性、道”。这种精神训练,是孔夫子一贯提倡的。

戒惧慎独能够修到什么?下文做了回答。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戒惧慎独是为了守住“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中”,这个“中”来自天命之性,亦即天命之性,这个天命之性是决定一切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本体”;“本”是依据,“体”是整体,修道立教就是为了“复性”——回归这个本体。我们的心总是接受外界的刺激诱惑,背离天命之性、偏离本体之“中”。修道立教提住心,正是为了守住“中”。阳明心学把这叫作“工夫即本体,本体即工夫”。守住“中”,才能保证喜怒哀乐发出来的时候总是恰到好处(中节)。“和”是“中”之用,“中”是和之体;“中”是因,“和”是果。一个人的中和是“细胞”达标,让天下“致中和”才显中庸之道的大体大用。“中”,为什么是天下大本呢?郑玄的解释是:“中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乐,礼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本,是根本;大本,是最高、终极的依据。这个依据不是一个东西,只能是一种原理,这个原理还不能是一家一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能是各家各派都不能违背的,中国智慧发现了这个“中”。因此有人极而言之,中庸派生了中国。不过可以保守点说,中国智慧的最高代表非中庸莫属,中庸是中国智慧的密钥。“和”,是“中”的实现和落实,表现为方方面面的通达,所以是天下之达道。“和”的标志是天人合一。喜怒哀乐发而中节是天人合一(人复归了天命之性),修道立教能够“率性”了是天人合一,政治“五达道”通畅、九经确立是天人合一。天道、人道合一了就是“致中和”了:天地各安其位,万物各得其所,人与天地和谐运作,人和万物都得以生生不息地化育成长。这个“参赞化育说”与西方“人类中心论”有个根本区别:它不是以征服自然为人类进步的标志,而是以尊重自然、促成自然界的进化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这一学说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启示,也是中国智慧对世界生态哲学的贡献。第二章君子与小人区别在于能否坚守“用中”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心解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大地沉浸在一片辉煌的苍凉之中。孔子和学生一边在乡间小道漫步,一边探讨中庸问题。颜回问道:“老师,您把人分作君子和小人,这一点,我们都能理解。但如何区分君子和小人,用什么标准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呢?”

孔子用欣赏的眼光看着颜回,笑着答道:“这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君子,恪守中庸,小人总是过分。君子做事,会选择好时机,把握好分寸,从而在发展变化的势态中也能恰到好处,达到‘中庸’的境界。小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做事,总是蔑视规律,不择手段,肆无忌惮。”旁白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王夫之说:“劈开小人在一边,是入门一大分别。”(《四书签解》卷二)暗示只要选择了小人那种生活方式就背离了中庸之道,也就是说中庸之道只在君子那里敞开,因此后面的章节就直接说君子之道了。

小人是自暴之恶人。《论语·季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小人反中庸是必然的,因其反中庸才成其为小人。有人将“小人之中庸也”,改写成“小人之反中庸也”,没有被通行本接受,因为这样就缩小了中庸无所不至的范围。中庸面对君子小人本是一样,只因为小人自觉选择了向下的“肆无忌惮”的生活态度,自己断绝了向上的可能性。“君子时中”的要义在随时处“中”,正是中庸。

从本章到第十一章,形式上都是孔子的语录,集中申论“道之不行”“道之不明”及其原因。第三章中庸是华夏民族的根本智慧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心解

孔子总喜欢在繁星闪烁的夜晚,站在山坡上,静静地,发思古之幽情。

学生子夏突然发问:“老师,您如此推崇的中庸,究竟是谁提出来的,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呢?”

孔子遥望着深邃的夜空,带着一种无限的神往之情,缓缓解释:“我之所以如此推崇中庸之道,是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真理级别的世界观,教你如何辩证地看待万千现象;也是一种方法论,教你如何客观地、一分为三地分析万千事物;更是一种超能力,教你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万千事件推进的节奏和力度。它不是哪一个人发明的,而是我华夏民族因包容而博大的根本智慧,在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可惜被遗忘了,很久很久以来,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和做到了!”旁白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民”是即非君子也不是小人的普通民众,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精英主义的儒家把民众当作启蒙对象,认为民众须“待文王而后兴”——只有接受了圣人的教化才能兴发精神向上的追求,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打开“命—性—道—教”的文化通道,所以“鲜(很少)能”中庸。“民鲜能”中庸揭示了中庸不可能的一个原因:文教的衰颓。孔子一生多次表达对礼崩乐坏的哀叹,因为,教不立便难以修道。

但是中庸之道不会因此而废,一定要坚信:一旦普通人打开了“命—性—道—教”的文化通道,他就是“能”中庸的君子了。第四章中庸最平常也最精妙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心解

天高云淡。

望着高天上飘着的朵朵白云,孔子恍然大悟:“中庸境界之所以难以实现,主要是明智的人往往聪明过了头,愚笨的人往往又笨得达不到。中庸的魅力之所以难以彰显,主要是贤良的人所作所为总是超过了标准,不长进的人所作所为又老是不够标准。”

中庸啊,看起来最简单、最平凡,但却很少有人能体悟出它的精妙——就像人天天都在看着自己的手掌,却很少有人能分辨出掌心纹路的特点;就像人天天都要吃菜呷饭,却很少有人能分辨出其中的滋味。旁白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智者、愚者、贤者、不肖者都比一般的民众有修道的自觉性,打开了“命、性、道、教”的精神系统,他们的问题出在“过”、“不及”上。“不肖”是拘谨,“愚”是朴厚、一根筋,所以常常“不及”。“智”是聪慧,“贤”是敏决,所以容易“过”。注意:“过”并不是超出了中庸,“不及”也不是没有抵达中庸。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过”与“不及”之间的中庸。如果承认有那么一个中庸就是折中主义了,就不可能“极高明而道中庸”了。事实上,不同的人们,每一个当下的“过”、“不及”各不相同,花样翻新。是他们的气质之“偏”使他们不能“明”、不能“行”中庸之道。道不外人,人自外道;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所谓饮食不知味,不是不辨咸淡酸甜,而是不知“至味”,是不知“味道”——味之“道”。味之“道”是“和”出来的,譬如一碗家常鸡蛋汤。第五章中庸之道何时才能光大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心解

黄昏易惆怅!

看着渐渐落幕的夕阳,看着物欲横流的世界,感受着渐渐萧瑟的秋风,孔子的心中,一次又一次升起丝丝悲怆……“逝者如斯夫。上天啊,中庸之道,难道真的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和向往?难道真的不能继续传播和践行了吗?”旁白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朱熹认为此句接不“知味”而来,因为不知,故不明,因为不明,故不行。这是对民众、智者、愚者、贤、不肖不能“明”、“行”中庸的一声浩叹,也是下面树立正面典型的一个引论,更是号召天下人自觉践行中庸的一个深情的吁请!

于是树立理想形象:能明、能行中庸的圣王——舜。第六章舜的伟大在于“用其中于民”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心解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孔子崇拜的偶像之一,就是舜。

作为“五帝”之一的舜,为什么会那样伟大呢?

孔子虔诚地赞美说:“舜,之所以是伟大的圣王,因为他的智慧无与伦比。他尤其勤学好问,看到别人有一点长处都会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更能勤思好察,听到别人有一点高见,都会认真汲取,滤掉‘恶与错’的成分,发现‘善与对’的元素;他勤政爱民,每一项政策都反复权衡,把握住正反两面,避免走向极端,把最适中、最合宜的举措落实到百姓身上。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缘故,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中庸化境!”旁白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在儒学谱系里尧、舜高过周公,周公高过孔、孟。譬如王阳明觉得舜是知行合一的第一圣人。《中庸》除了讲天道、地道、人道,更大讲政道,当过帝王的舜就成了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舜,在这里没有半点神话色彩,只是一个会搞调查研究的干部形象。然而,“道妙”正在于此,普通见非凡:“好察迩言”的意义在于克服了自我中心,向他人之知敞开了自己智量,从而获得了通达性目光。这其实很难,因为“自以为是”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人都活在“我以为”中(圣人除外),而检验对错、有效与否的标准又是多个“我以为”,于是误解舛错丛生。“隐恶扬善”也不是会做人,而是永远凸显正能量,让负能量自行消退,对于“行政”来说这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艺术”。“执两用中”更显一分为三之中庸大智,“智”在保持了“道”的通达性,避免了可能的“过”与“不及”,从而可以在循环演进中趋于完美。

舜是用中庸精神转化世界的君子典范。《中庸》用舜的“故事”向世人证明:“知、明、行”是领取“命、性、道、教”合成之“中庸”必要的条件。第七章中庸的最大天敌是“自欺”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心解

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总要不懂装懂。践行中庸之道,为什么会那么难呢?

孔子分析说:“这是由人自我封闭的弱点决定的。自闭从而自以为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一说起某个道理,许多人马上就说‘我知道’,其实被推入罗网、陷阱之中,还不能觉察,更不懂得避开。一说起中庸,许多人都说‘我知道了’,就算他能暂时中正和平,也坚持不了多久,连一个月也过不了,虎头蛇尾,一事无成。”旁白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一个“予知”是愚蠢,第二个“予知”是无恒。愚蠢缘于自以为是,无恒缘于不能择善固守。前者是认知失调,后者是意志无能。前者是“知”出了问题,后者是“行”出了问题。就像“明”和“行”是互动的,“不明”和“不行”也是互动的。第八章颜回是践行中庸的模范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心解

一个夏天的早晨,孔子听冉耕、冉雍、冉求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不知不觉又谈起了中庸。冉求略带畏难情绪地问:“老师,您讲的中庸境界太高了,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达到了呢?”

孔子听罢,莞尔一笑,手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峰问道:“子有啊,你看那座山峰高吗?”冉求极目一眺,脱口道:“高,太高了,云遮雾绕,高不可及啊!”“非也,你别看那山高,只要你脚踏实地,只要你坚持不懈,你就可以爬上那山顶,你就可以领略到‘山高人为峰’的境界!中庸之境,就跟那山峰一样啊!”孔子耐心地启发着冉求。“可当今之世,究竟有谁达到了呢?”冉求殷切追问。孔子欣慰地说:“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的同学颜回。他能守住中庸状态,每得一善念善策,就从心中亲证体悟,不再退转,更不会前功尽弃。”旁白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舜能中庸侧重“知”,颜回能中庸侧重“行”。君子是能够把“道”和生命整合为一的人。颜回一旦择善就“固执”不失,他这种守中庸的纯粹性,造就了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生命高度。能够择善是“智”,能够固执是“勇”,能够不忧、不改其乐是“仁”。第九章柏拉图说美是难的,孔子说中庸是难的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心解

魂雄气壮九州东,一敞天门旭日升。

在孔子的心灵世界里,一直矗立着两座高峰。一座是泰山,雄伟奇特,居“五岳之首”,历来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一座是“中庸”,居德行之冠,历来是大智大仁大勇者修养追求的极境!“泰山可登也,中庸之道难攀也!”孔子一边品着茶,一边在心中叹息。这时,聪明好思的子夏进来了,他一见老师的思索状态,便暗自欣喜,不失时机提出了一个久已潜藏在心中的问题:“老师,您总说中庸之道修习很难,难道比爬泰山还难,难道比俺媳妇生孩子还难?”“难多了。”孔子看着子夏调皮诙谐的样子,忍不住开怀大笑。笑罢,便非常严肃地告诫说:“中庸之道,究竟难到什么程度,还真是无法描述。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来比方。这么说吧,天下国家那么多人,也是可以平治的;高官厚禄再诱人,也是可以推辞的;雪白的刀刃再锋利,也是可以踏过去的。但是,中庸的境界却很难到达。”旁白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蹈白刃是血气之勇,并不是德勇;辞爵禄可能是政治伎俩,而不是德仁;均天下削高就低正好破坏了文明建设,不是什么德智。中庸是内在的、通天的,须义精(贴智)仁熟(贴仁)、无一毫人欲之私(贴勇)。

中庸之不可能,不是中庸自不能,而是人自己不能中庸。这个“不能”,主要是不肯。人不肯克服自己的习性私欲,不肯实现上天赋予自己的本性,不肯从滚滚红尘中超脱自己。《中庸》尽管反复感叹中庸不可能,却是以一定要实现中庸为宗旨的,说不可能是为了突出中庸之难能可贵。第十章多一些君子之强原文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心解

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刚勇而有侠义之风的子路,正按照老师的要求想改掉自身的蛮气,却又觉得没有了那种勇敢就没有大丈夫的强大。百思不得其解,便请教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强’呢?”

孔子微笑着反问:“强有许多种,你问的是南方式的‘强’?还是北方式的‘强’?还是你自己心中认定的‘强’?”

子路怔了一下,问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孔子告诉他:“南方式的强,是以软化硬,对于别人的无理蛮横之举,不是用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去解决,而是采取宽大柔和的方式进行教化和感化。北方式的强,是以硬碰硬,铠甲不离身,刀剑不离手,面对强敌,慷慨悲歌,不计生死。前者虽是君子认同的方式,但还不可称之为君子之强;后者是刚烈者认同的方式,也可称之为匹夫之强。你心中应该树立起君子之强的标准,那是中立不倚的德勇。子路啊,我是希望你多一些君子之强,少一点匹夫之强!”旁白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此章专论“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三种“强”。“南方之强”虽“君子居之”,但还不是君子之强。“北方之强”,“强者居之”,距离君子之强最远。南、北方之强都要“胜人”,君子之强则要自胜,强在纯乎义理,勇于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性、变化气质、实现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根本转变”。君子之强是志士仁人之德勇:“和而不流”抵抗流俗,“中立不倚”是自由之意志。只有内中外和了,才能有此豪杰气概、确乎不拔之特操,才能“国无道,至死不变”。

南、北方之强是出于流俗习惯,不是由于“尊德性而道问学”,因而不算真正的德勇——“志于道、依于德”的勇。第十一章圣人是在纯静中修成的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心解

修习中庸之道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呢?

孔子默默地看着天空,一只矫健的鸿雁在云边盘旋,它是那么孤独,远没有麻雀们那般叽叽喳喳的热闹。“圣人如鸿啊!”孔子的心念如电光火石般闪烁,“是啊!在追求成圣的道路上,有的人总想着标新立异,出奇捏怪,以便让后世记述传说。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做的。也有的人刚开始时做得很好,但因为得不到认可,得不到表扬,得不到激励,便难以坚持,半途而废。这样的事,于我也是不可能的。作为君子,一旦下决心修习实践中庸之道,最需要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即便是避开繁华俗世,不为人知,也丝毫不会后悔懊恼。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定力,只有依乎中庸的圣人才能具备啊!”旁白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隐”,不可贬剥。“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真正的隐,是圣者的德性。“素隐”,“过”在故意跑到偏僻的地方,生怕别人不知道,还要“行怪”、还要“后世有述”。这种做派“过”在蹈虚,不位于日常生活之中,不与人间“和”,于是不能“上下贯通”了。

半途而废,是“不及”。废在力不足:仁和勇不够。智能择善,能够“遵道而行”,但行有不逮,依然是个半途而废。下文详细讲述了智、仁、勇三达德是相互通达的,三者废一,都不能造道成德。

君子“依乎中庸”,这个“依”包括智知、仁守、勇行。“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引入了“诚”的主题——对自己的内心高度负责,不怨天,不尤人,这是承当中庸的人格担保。“圣”,通也。孔子的意思是:我不会素隐行怪,也不可能半途而废,圣人的境界我还够不着——他要说自己是圣人就肯定不是圣人了。

从第六章到第十章,《中庸》逐级表明:知不达、仁不至、勇不诚,虽有志于明行中庸之道,也都不可能。而知如舜、仁如颜回,再多一点君子之勇,子路就可以明行中庸——也就是说中庸还是可能的。第十二章百姓日用即是道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心解

君子之道,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一段时间里,孔子和他的学生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各抒己见,但又莫衷一是。

那是一个秋天的黄昏,孔子带着学生到河边散步。阳光是那样的温暖,秋风是那样的凉爽,农夫们在田里收割庄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看着天空中急着往南飞翔的一行行大雁,看着河里畅快游玩的一群群鱼儿,孔子自然吟出了《诗经·大雅·旱麓》的诗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孔子问学生:“你们谁说说这几句诗的意思?”

一个年轻的学生抢先答道:“先生,这几句诗的意思是,鹰在高天上飞,鱼在深水里游,都很自由自在。君子做人,也应像它们一样,保持一种和乐平易的心境。”“说得很好。这几句话,不光是展现了自然界的一种自由自在的景象,更重要的是,它给咱们一直在讨论的‘君子之道的特点’提供了一个参考答案。君子之道,既像天空那样无限广大,又像这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物那样无比精微;既像在天空飞翔的大雁那样高不可及,又像在水里游来游去的鱼儿那样伸手可捞。有时候,它显得非常高明,即便是尧、舜、周公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办法完全体现,也没有办法完全做到;有时候,它又显得非常平常和普通,即便是农夫农妇也能够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并在日常生活中予以实践。可以说,这个君子之道,就是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的。其中的绝大学问,就寓于家庭日用之间,其中的最大特点,是能高能低、能大能小。高,可以比作日月星辰的运行秩序;低,可以调节人们的日常生活规范;大,可以用来治国、平天下,使政通人和;小,可以贯彻于日常言行,可以用来修身、齐家,使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幸福!”旁白

君子之道,费而隐。“费”,是无穷大;“隐”,无限小。君子是体现日常存在的终极意义的思想家,君子之道是指这个“思想”的运行,这个思想极高明又极家常。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家常到愚夫愚妇可以“知道”、“施行”,高明到就是圣人也不能穷尽其含义、落实其全部意蕴。家常、能知行的一面,体现了“费”,不能“至”的一面揭示着“隐”。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人对于天地之大有不能掌控的焦虑(“憾”),人对于君子之道同样有望洋兴叹的感觉。君子之道可以“费”到天下装不下,可以小到不可再分。(此处的“君子”是“君子之道”的省略。)《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国哲学主要用文学来表达,《中庸》引用“《诗》云”都是立象尽意的意象法:“君子之道(亦即中庸之道)”语其小,见诸愚夫愚妇的日常生活,语其大(及其至也),上见诸鸢所至之天、下见诸鱼所跃之渊——这是能够了解宇宙秩序、“察乎天地”了,可以知物之性了。到了这个程度,人才可以与天地三才合一,才能参赞化育。“造端乎夫妇”,是二人为仁的开始,就开始了“对待性”,就打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中庸之路。综观《中庸》全文,存在着一个不断超越的理路:个人戒惧慎独是自我超越,二人为仁是超越自我中心,族群有礼超越家庭本位,国家大义超越族群利益,天下为公超越小国立场、直到自然宇宙——“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此一路超越不是矛盾否定式的,而是同心圆放大式地推广着中和原理,步步都是在自身发展天命之性,在日常生活中践履着终极意义。就其沟通性而言,虽愚夫愚妇可以与知、与行,就其终极意义而言,就是圣人也不能穷尽,因为“道”的展开是一个无尽的过程,孔子死了,中庸之道永远不会死。第十三章“忠恕”是中庸之道的津梁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心解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标准尺度。君子之道的标准是什么呢?

金黄色的杏林中,孔子斜躺在一张靠椅上,一边梳理着花白的胡须,一边细细地品味着《诗经·豳风》中的《伐柯》诗:“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是啊,世间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寓寄在最平常的话语中。这首朴素而真切的情诗,让孔子对君子之道的标准豁然大悟:要想娶个老婆,就得要有媒婆;要想砍出个斧柄,就得要有斧子;要想成为君子,就得先明白君子之道的四个标准!

其一,是“不远”。君子之道,绝不遥远,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像一把斧子的斧头和斧柄一样,紧密地连在一起。斧头如果与斧柄分开了,斧子的作用也就无法发挥了;君子之道如果与我们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隔开了,那就谈不上君子之道了。

其二,是“不繁”。君子之道,绝不复杂。简单地归结起来,就是“忠恕”两个字。何谓忠,就是做事尽心尽力;何谓恕,就是懂得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凡事都先叩问一下自己的本真意愿。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去做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如果连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的处置,就不要强迫别人去接受。

其三,是“不伪”。君子之道,绝不虚伪。孔子对照君子的标准,带头检查反思,认为自己在四个方面存在差距:一是从儿子的角度看,由于父亲早逝(三岁丧父),自己未能尽到孝道;二是从臣子的角度看,由于一生从政(为官五年)的时间太短,自己未能尽到臣道;三是从兄弟的角度看,由于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自己未能尽到亲道;四是从朋友的角度看,一生得到朋友的帮助太多,而回报得又太少,自己未能尽到友道。

其四,是“不二”。绝不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修习道德,注重在实践上下功夫;修习言语,注重在谨慎上下功夫。一旦发现自己在德行方面存在不足,出现亏空,则心存紧迫,不敢不努力去弥补;一旦发现自己在言语方面过多、过滥,则心存恐惧,不敢不努力削减。一个忠厚老实的君子,一定是言行一致的典范,其所说的话,与所做的事,一定像斧头与斧柄一样,是相当匹配和吻合的!

这也是“君子中庸”的含义啊。旁白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大道如日月经行,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虽然人不肯明、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依然不放弃任何人。人,固执偏见(“人之为道”)、自我封闭(“远人”),是人远离了大道、自绝于道。脱离了天命之性的各种自以为是的小道道都是坐井观天、画地为牢,自动关闭了“命、性、道、教”这个导航系统,自然就背离了达道。所以,人不要妄自尊大地标举什么人为的小道道。人们依据私意建构的各种道,都不是达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不能用“我”的尺度匡削别的人或物,那样就是霸道而非仁道了。经文引用《诗》来说明这个道理:握着斧柄砍木头做新的斧柄,也不能做成和握着的斧柄一样的,还是要依据所砍木头的材质本身去做。这里宣示的道理是:他人存在的法则,在他人那里,不能由我或别人的法则取代。“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之道既然难明、难行,那就找个接近它的——“忠恕”离它不远。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忠恕”(《论语》)。“忠”是尽己,“恕”是克己。“忠”要求自我与自我通达,从而充分地实现自我。君子忠君并不是无条件依附顺从君主(那是妾妇之道,而非中庸之道),而是充分地表达自己最真心的观点、直接按照内在心性的选择去做(忠,从心,中声),良心与体制不矛盾,才是真正的“忠”。“恕”的字义是“如人之心”,不是简单地推己及人,而是让别人也能打开自己,从而做到彼此心通——这是最能体现“仁”之要求的精神功课了。《说文解字》:“恕,仁也。”“仁,从人从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感、贯通感。麻木不仁是麻木不通,因为不通才麻木可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世界宗教议会第二届大会上确立的全球伦理。如真能施行,譬如,美国不愿意伊拉克来解放美国人民,就不去解放伊拉克人民了。“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孔子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子、臣、弟、友,不仅仅是谦虚,更是在揭示一个对待性的结构,是在展现人性深处的“道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包括此处未提及的夫妻)都需要彼此通达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否则便是一个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的乖戾颠倒的世界。“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抽象起来就是个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从自我的角度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人道的了;从他者角度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公正的了。这是个物各付物的意思,是在落实中庸原理——忠恕、知行合一、言行相顾。如果说自我中心是人第一大毛病,那言行不一可算人第二大毛病。言顾行是“庸言之谨”,行顾言是“庸德之行”,由此可见“庸”恒常不变、持续不断的力道了——可以保证一辈子不干错事、不说错话。有所不足了,赶紧加油;有些宽裕了,不能放纵。这也在指示着一条修道立教之路:言行相顾从根上铲除二重道德,不懈地勉励自己把日用伦常活动变成个人道德进步的修为(慥慥尔)。第十四章君子不怨天尤人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心解

盛夏的傍晚,绿荫如盖,热浪似潮。孔子的心,却异常清净,他一边看着学生们练习射箭,时而点头,时而摇首,一边思考着:君子,该如何对待命运的安排呢?

慢慢地,他发现,练习场上的学生们对射箭中靶,大体可分为两种态度:一种是没有射中,便平静地退到一旁,或向人请教,或自己默默地反思、比划,主动从自身找查原因,反复演练纠正。另一种则在没射中时,气呼呼地把弓扔到一边,要么埋怨弓的质量不好,要么埋怨别人干扰了他,要么埋怨靶设得太远……尽可能地从客观上找原因。

孔子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了这一念头:“君子对待命运的态度,就应当像第一类学生对待射箭的态度,射得不好,既不怨天,也不怨人,而是主动地从自身找原因,看姿势是否对,看眼力是否准,看力量是否够……”

这时候,孔子又发现一个年轻的学生很特异。他射箭时,既不挑选弓,也不挑选箭,也不挑选位置,更不在乎旁边有没有人吵闹,而是一旦张弓,则凝神静虑,心念专注,百发百中。孔子见状,也不由自主地感叹:“这位学生才是真君子啊!像他这样的君子,能很快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从不奢求意外的帮助,更不做任何非分之想。处于富贵之中,便做富贵者该做的事;处于贫贱之中,便做贫贱者该做的事;处于夷狄社会之中,就做夷狄社会该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患难环境该做的事。总之,君子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面对任何变故,都能坦然面对,乐观平静。得志时,居于上位,不盛气凌人;失意时,处于下层,不攀龙附凤。在平常的生活环境中,君子会安于现状,修学储能,静静地等待使命的召唤,乘时而起,乘势而上;而小人呢,则不惜铤而走险,四处钻营,最终落得鸡飞蛋打。”旁白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素”,是坦然面对当下处境,不依赖外物,手心永远不朝上(不愿乎其外)。处境是外在的,由得别人由不得自己。但人的观念、意识是由自己的意志决定的,譬如同样被捕,江姐当了烈士,蒲志高当了叛徒。

处富贵境遇也是修己安人,处贫贱境遇也是修己安人,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修己安人,坐大牢(患难)也是修己安人——外物于我何有哉!王阳明的学生冀元亨在锦衣卫大牢里感动得狱卒、狱友哭,官员问冀夫人:你丈夫秉持什么学术,境界这么高?答:我夫学问不出衽席阃帏间。

儒学的工作原理即“自得”,譬如我欲仁斯仁至矣,绝不找客观原因、找借口。明代的湛甘泉提倡“自得”,常与王阳明切磋,促成了阳明心学的发展。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在上不居高临下,在下不逢迎巴结,这是“立身中正”。“立身中正”是中庸的一个小表现,对于一个人却是大原则。宦海浮沉,许多人栽跟头的初始原因就是立身失了中正。“正己”是把困厄当成修炼,在考验中进步成长——无入而不自得。“不求于人”,就能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翁,这是内在自由之路的基础。“居易”,是立身于“易道”(易道可以说千言万语,简言之:自力更生);“俟命”,不是宿命,而是坚持与天命通话、听候上天的命令(这是“素其位而行”)。不求于人、不怨天、不尤人都是“不愿乎其外”的表现形式。能够“不愿乎其外”就能够“素”了。人的价值观是个精神整体,这个整体的底色就是这个“素”(《中庸》最后一章又隆重结穴于此):君子风度来自素位而行,小人肆无忌惮。怨天尤人这股贱气破坏“素其位而行”的精神格局,通向“行险以徼幸”。

小人就因为不能“素其位而行”,总要“行险以徼幸”,因此而成为社会祸乱的发动机。这是《中庸》第二次提到小人。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反求诸己是心性儒学一大心法,被后人讥为“向内转”(政治儒学则向外转、侧重礼法建设):“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这是儒家大丈夫人格理想的基地。自得之学,到了明代因湛甘泉、王阳明的倡导而成为可以与佛道抗衡的儒学新亮点。第十五章人和体现中和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心解

要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应当从哪里入手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反复品味着老子的智语,凝望着门前那条伸向远方的大道,若有所悟……

君子之道,是一条漫长的修炼之路,它的“足下”,它的出发点究竟在哪里呢?孔子苦苦地思索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