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高一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8:15:26

点击下载

作者:黄荣华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高一篇)

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高一篇)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高一篇/黄荣华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7

ISBN 978-7-5473-1126-4

Ⅰ. ①高… Ⅱ. ①黄… Ⅲ. ①作文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Ⅳ. ①G634.34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01953号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高一篇)出版发行:东方出版中心地  址:上海市仙霞路345号电  话:(021)62417400邮政编码:200336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上海天地海设计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890×1240毫米 1/32字  数:212千字印  张:9.125版  次:2017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473-1126-4定  价:28.0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东方出版中心邮购部 电话:(021)52069798《一次作文 一个生日》(代序)《一次作文 一个生日·高中课堂写作过程学习示例》2015年出版后,受到同学、家长和老师们的欢迎,很快售罄。2016年暑期,根据同学、家长和老师们的反馈进行修订,将原来三年一册分解为现在的三年三册,增加2017届同学高一、高二两年的24题课堂作文和《24首诗,24个主题,24个作文题》,分别融进高一、高二和高三的三册中,并将书名改为《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以同我的另一本《高中语文阅读试题解密》呼应。《高中课堂过程写作解密》的出版,我认为有三个理由。一、给同学提供切实的写作借鉴

本书展示了复旦附中2011届、2014届、2017届同学八年95题180余篇课堂作文,涵盖了目前高中阶段课堂写作可能涉及的各类题目。这些文章也大体代表了这三届同学的课堂写作水平。可以说,从写作范围、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等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具有较强的参照与借鉴意义的模本。

为方便同学们借鉴,本书以2011届同学为模本对课堂写作做了较详细的阐释,以2014届和2017届同学的写作为参照,呼应前面的阐释。标明每学期的学习“总目标”和“分目标”后,每题都按“命题意图”、“前期指导”、“习作评析”和“疑难指津”四个板块展开。同学阅读时,可以将三届同学的同期作文作贯通思考,以实现阅读效果最大化。“命题意图”主要从内容与技能角度谈写作“这个”题目的必然性。“前期指导”是给同学写作“这个”题目的必要提示,相对较为简略。“习作评析”一般选取两篇有代表意义的文章作标本,分“旁批”和“总评”。“旁批”第一学期关注字、词、句、段的修改,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关注篇章结构。“总评”多从审题、立意及此次作文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讲解。“疑难指津”多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疑难解析”,一部分为“参照阅读”。“疑难解析”解析“这个”题目的审题、立意、运思、结章等方面的疑难。“参照阅读”的内容不是(作家)“同题写作”,而是与这个题目相关的某个问题的表达。“参照阅读”旨在增益写作知识,开阔视野,提升思想,培育情怀,而不是提供同题范文。要特别说明的是,“参照阅读”不是每道题目后面都有,并且笔者在编写本书时作了适当的调整,调换了一些内容,使之更适合做这个题目的某种“阐释”,更有利于读者借鉴。二、给关注写作教学的教师、家长及研究者提供鲜活的写作案例

本书真实地记录了复旦附中三届同学八年的课堂写作经历,真实地呈现了三届同学的作文成长过程,给关注写作教学的教师、家长及研究者提供了鲜活的写作案例。

真实的课堂写作状态。三届同学写作的95题,绝大多数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真实的课堂写作文本。本书收录同学的习作时,基本上没有修改、润色,只纠正了错别字等。

真实的课堂写作过程。本书编写顺序完全按三届同学从高一到高三的课堂写作顺序展开。从中可以看到同学课堂写作的前后关联,不仅是高中三年的关联,也不只是六个学期的关联,还有题目之间的关联。

真实的课堂写作量。三届同学的写作内容都由三个板块构成:随笔(含“读书笔记”、“现实关注”和“心情随笔”)、“单元贯通”写作(详细说明参见本书《阅读女性·命题意图》)和课堂写作。随笔两至三周完成两篇(其中“读书笔记”为每次必做),每篇约1 000字,一学期按18周计算,约完成六至七次,共12 000—14 000字;“单元贯通”写作每学期完成六次,每次约1 500字,共约9 000字;课堂写作六次,每次约800字,共约5 000字。这样,每学期写作量为26 000—28 000字,每学年写作量为52 000—56 000字。这样的写作量高一、高二基本上能达到,高三随笔写作量约减一半,第二学期“单元贯通”写作停止。因此,高中三年同学的写作总字数约为13万—16万字。本书展示的是课堂写作,2011届同学课堂写作36题,共约29 000字;2014届同学课堂写作37题,共约30 000字;2017届同学课堂写作24题,共约20 000字。三、给中学写作教学提供一种崭新的思路

本书体现了编写者对中学写作教学的认知、理解与追求,给中学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1. 中学写作教学的本质追求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关于中小学写作教学的追求有许多说法。我认为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本质追求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这样的表达并不是否定写作技能训练,也不是否定一般意义上的应用文写作学习。这样的表达只是强调,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在应用文写作学习,不在写作技能训练,而在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完成母语教育的本质任务——人的成长教育,主要指向精神成长教育。

因此,我针对高中学生三年写作教学设计的终极目标也自然指向高中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因此,我的每一个作文题的设计,它的起点与归宿,首先都是从是否能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角度去考量,而不是从是否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发展的角度考量。概而言之,我首先是从育人之“道”的角度思考写作教学,而不是从言语之“术”的角度思考。这也就能明白,我设计的高中三年写作教学为什么没有应用文教学(其实,所有通过“拷贝”就能掌握的技巧是不应当占有宝贵的课堂时间去反复操练的,只需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个模本自己“拷贝”即可。很遗憾的是,现在中学语文教育多数时间在反复操练通过“拷贝”即可解决的问题);也就能明白,本书为什么完全以作文题目为目录,而不是像其他许多作文指导书那样以作文技能(分解)为目录。2. 中学写作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情感引导、思想提升与思维锤炼的“过程性”

何为“过程性”?这里当然是指写作教学的“过程性”。

它是指将高中三年看作一个完整的“过程”:高一主要引导学生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少量表达“见解”,写作技能训练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为辅;高二主要引导学生在表达生命“存在”与“发现”的基础上表达“见解”,写作技能训练以议论为主,以叙述、描写为辅;高三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思考现实,反思自我,形成比较成熟的看世界的方法——“一分为三”,写作技能训练以结章和恰当运用写作手法为主。通过这样三个各有侧重又有内在关联(由感性而理性的螺旋式上升)的阶段,将写作技能训练融于写作内容开掘之中,将言语之“术”融于育人之“道”的整体性生成之中,引导学生在表达自我生命存在、发现与思考的时候,实现精神成长与作文成长的双丰收。我将此视为“过程性”结果。

这一“过程”不是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教学过程,不是按“审题→选材→结章→修改”的教学过程,也不是按“描写方式→叙述方式→抒情方式”的教学过程,因为这样的“过程”只从写作形式的角度、以关注“点”(每次作文训练的写作技能点)上的“结果”为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点”(每次作文训练的写作技能点)上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如写作教学有这样一个流程:老师从文章写作技能的角度按系列设计在某个“节点”上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据此写成一篇文章交给老师→老师主要依据写作技能点的达成度,或详或略地批改并评分或给一个等第。在这个流程中,有的老师可能在学生动笔之前有一定的指导,在批改之后有一个讲评。这看起来也有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只是教师完成某一作文技能教学任务的一个基本且必要的程序,并不是关注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育人意义的整体性生成的“过程性”的自觉追求。对教师而言,这是以知识为本的灌输式教育的典型表现;对学生而言,这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接受型学习的典型表现。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最看重的还是学生写作中呈现的“这次作文”本身对写作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这种教学其深层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与学习的工具”,“把学生当作完成老师布置的知识点学习任务的工具”。

而如果是“关注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育育人意义的整体性生成的‘过程性’的自觉追求”,就有这样的一个“自觉的过程”了:勾画高中三年语文教育的整体构想,明白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每个年级分别要完成什么样的写作教学任务→每个学期要实现怎样的写作教学目标→每篇作文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学生写作此篇作文表现了怎样的作文潜能、呈现了哪些困难、具有怎样的发展可能→据此篇作文表现的种种情况,然后设计(或执行原计划,或修订原计划)后面的写作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每次作文虽也被视为整个写作教学中的一个点,但它关注的绝不是从写作形式的角度设计的“点”(每次作文训练的写作技能点)上的训练“结果”,而是从将言语之“术”融于育人之“道”的整体性生成的角度,由一个点一个点连接起来的整个过程的有序性、完整性、实在性;不是学生每次作文表现出来的写作技能运用的熟练与否,而是学生每次作文表现出来情感向度、思想高度、思维精度所显示的可持续发展的写作教学启示;不是教师自己对学生作文给出的静态的分数或等第,而是学生作文表现出来的可供教师设计或修订教育策略分析(或参考)的动态的教育资源。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了教学的生长点,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与发展成了教学的旨归;学生参与整个写作过程的热度、深度以及完整度,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以及用何种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向度与思想高度,成了教学研究最为用力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理解学生作文的现实需要,认识学生作文的潜在需要,渗透学生作文的终身需要,将当下激励与长远谋划深层次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带着持久的热情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精神成长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出发,将必要的写作技巧训练有机地融入引导情感向度、抵达思想深度、提升思维力度与写作高度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就尤其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关注学生的精神困惑,尽可能找到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作文生发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尽可能作深层次的思考,不露痕迹地把他们成长需要的写作技能巧妙地融入其中。所以,我的写作教学设计,每届同学的写作题目一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届别的同学,我只保留3—5个相同或相似的题目,其他题目都紧贴不同届别同学的写作的实际需要,随写作进程发展而生成。2011届、2014届、2017届同学相同的写作题目只有两个,近似的三个,其他都是根据同学的生活与写作实际生成。

对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写作学习过程中,会很自然地获得良好的写作学习的结果,不仅能较好地应对各种考试,更重要的是可逐步习得成长所需的情感力、思想力、文化表现力。这就是一个良好的“过程性”结果。

由此也不难看出,这种关注作文内容的“过程性”写作教学,是关注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教学,是满足学生生命成长与写作成长的内在需要的教学,所以具有前瞻性、诱导性、启发性和实在性,其深层的教育理念是“把学生当作人”,“把学生当作成长中的人”,因而是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

这样的写作教学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发现自我存在(识人我,别彼此)→唤醒生命良知(“明明德”)→发展精神纬度(“亲民”)→彰显生命价值(“止于至善”)。这个过程是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的精神成长过程。3. 生命体验与表达是中学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

这是由文章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文章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语文界一直将文章理解为“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辞海》1980—2010年先后六版都是这样定义文章),这实际上是主要从文章形式——篇章体式及其组织结构的角度解释文章。这一解释渊源有自,大体自刘勰所述而来:“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我以为,这一影响深远的文章定义,对文章的解释是片面的。这片面的解释直接导致了中小学写作教学长期片面地从文章形式的角度用力。这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人宣称,只要按他设计的100个作文训练点训练,学生就能掌握各类作文之法;有人自诩,他设计的作文50台阶可以引领学生登堂入室。而事实上,这些辅导书多数都是按审题、立意、选材、结章、修改等几大部分展开,每一部分又从方法角度设立二级内容,每一方法下面又按不同方法分设若干三级训练点。

那么何为文章?我以为不仅要从形式上去理解,更要从内容的角度去理解。如果关注内容,则可以说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转化,是一个生命体的某种欲念、情趣、意志等的表达,它带着作者可感可触的体温,带着作者或舒缓或急促的呼吸与心跳,展现着作者非常个人化的爱好与趣味……个体人生独特的酸甜苦辣哭笑悲喜爱恨情仇尽在文章之中显现。所以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为生命的表现。”清人叶燮论诗时说:诗中表现的“事”、“情”、“理”三种内容,全部紧贴诗人本身的人生,“事”反映诗人多种多样的生活经历和人际遭遇,“情”表现诗人各式各样的人生欲念和人生感慨,“理”述说诗人不尽相同的人生概念和人生哲学。其实,无论是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还是一般的作者,他们作品中所述的“事”、“情”、“理”,都是作者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开掘与把握。正是这种开掘和把握,使得文章有了作者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中,我们读懂了屈原;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中,我们认识了司马迁;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我们感喟柳三变……

如果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理解,我们可以给文章一个这样的定义:文章是借助特定的形式表达作者人生意念的独立成篇的文字,经典都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个性化语言艺术。

从这样的文章定义出发,我们也就可以给中小学生的作文下一个定义:作文是学生自我生命的表达,是学生表达自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它是学生表达的对世界的发现(发现的自我与他者),它是学生介入生活时表达的对生活的见解(对社会与生活的认识,对他者与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的缺点、缺陷)。

从这样的定义出发,我们就应当说,生命体验与表达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引导学生的生命体验与表达,解开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情感纠结,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思想困惑,获得一次次生命感悟,逐步成长为具有文化表现力的文化生命体。这样,中小学写作教学就完成了它的教育使命。

鉴于对写作教学的这些理解与实践,我用“一次作文,一个生日”这八个字来概述高中写作的意义,来揭示作文推动同学精神成长与生命发展的教育理念:每一个题目的写作都引导写作者一次生命的跨越,获得一次新生;一次一次的写作,就是一次一次的新生。

因此,建议阅读本书的同学能依年级同步写作,一般不跨年级写作;写作某个题目时,参照“前期指导”先构思、写作,再阅读“命题意图”、“习作评析”、“疑难指津”三部分,然后根据阅读所得修改自己的文章。建议购买本书的家长先整体地阅读,以了解高中作文的基本追求与不同题目的写作目标、写作意义,然后试着为自己孩子的写作作评析,与孩子一起探讨其写作的得失。

期待所有读者多加批评指正,以完善我的教学,也促进高中写作教学。黄荣华于2017年4月复旦附中2011届课堂写作详解高一第一学期一、总目标

1. 内容:描叙生命“存在”与“发现”。

2. 技能:以描写为主,叙述为辅。二、分目标

第一题:“发现”每一天“存在”对生命的意义,并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认知作文题目与作文内容的必然性关联。

第二题:“发现”“我”在“世界”中,并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理解描写在作文中的意义。

第三题:“发现”联想与想象在描写中的意义,“发现”象征手法的意义,懂得作文要写得“集中”的道理。

第四题:“发现”生活之“脸”,懂得用描述之笔表达这种“发现”,巩固用联想与想象展开描述的方法,巩固象征法。

第五题:“发现”生命深处的印痕与作文的内在关联,认知作文与生命体验的深层关联,懂得描述是表达这种关联的重要方法;理解“总提式开头”与“总结式结尾”的“自由性”。

第六题:“发现”眼睛所及之处都有动人风景,并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种风景;认知作文表达“普泛性存在”与“个异性存在”的“自由性”;理解褒扬真善美与批判假恶丑的“自由性”。第一题 9月4日这天命题意图“9月×日这天”是我指导学生作文的一个传统题目,用了二十多年。从1990年代初期始,我带的每届高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周或第二周都写。

为什么?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作文学习与训练,不少学生形成了明显的假大空的“学生腔”:套话一套一套,假话比“假花”还假,空话满篇皆是。这种情况一届比一届严重。如果说1990年代初期有近50%的同学如此,那么到了2010年代初期则有近70%的同学如此,只是现在的同学比20年前同学的语言更精致、更细腻一些,也就是“假做真”的本领更大一些,或者说语言的欺骗性更大一些。

我依旧让2011届同学写这个题目,因为他们与往届同学一样,需要这个题目给他们心灵以撞击。不是9月1日,不是9月10日,不是国庆节,不是中秋节,什么特殊的日子都不是,同学拿着这个题目会感受很强的冲击力:惯常的思路与想法在这个题目面前失效了!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写作的“最有意义的一天”的“公共意义”一下子找不到了!

它需要同学从一个平常的日子中发现自己生活的印记,由此去寻找个体生命最平凡一天的“私我意义”。

这个题目是提醒同学,进入高中后,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审视。15年的生活,9年的小学、初中学习,同学已经“被遮蔽”了许多,看世界的眼睛的一角早已被一些东西遮挡住了,因此不仅要将其掀开,还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被重新遮蔽。

这个题目也是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起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开始自觉地体认自我生命的每一天,珍视生命的每一天,能够带着更真诚、更赤诚的心开始学习与生活。

同时,这个题目在写作技能训练方面,也可以很好地从描写、叙述等角度观测同学初中作文的基础,为高中作文技能训练寻找更合适的方略。

所以,二十年来,我以此题为同学进入高中阶段作文学习的起点。前期指导

这一题目有摸底性质,所以写作前只提两点要求:

1. 放开胆子写,没有禁区。

2. 多用描写。习作评析9月4日这天

轻轻撕下一张日历,日期停格在“9月4日”上,在脑海中反复“搜索”,但我也不曾记得9月4日是东西方的哪个节日,抑或是纪念日,还是名人的生卒日,难道9月4日这天就是平平淡淡的一天?“停格”应为“定格”。“上”字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不……

踏出小区一步之后,没有下意识地向行驶来的出租车眺望;没有用眼睛去搜寻“空车”二字;也没有伸出那只扬招车的手,只是转过身子向车站那个方向走去……“望”字、“字”字后面的分号都应改为逗号。

转过几个弯,走了十分钟,车站终于在我视野里“露脸”,没想到早晨的车站这么“热闹”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第一次选择乘公交车去高中的我如是感叹道,于是视线不断在驶向车站的车辆和自己的手表间漂移,期待着它的到来。

些许漫长的等待之后,那辆要乘的公车才向我面前驶来,或许打车的话已离学校不远了吧。公车上的载客量也让人望而却步,与一个人“享受”小车后排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不,我既然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做到!

没有了额外“与被子亲密接触”的二十分钟,没有了独自在车上想心事的闲适,没有了开车门便是学校的便捷,取而代之的,是人挤人的闷热车厢,是昏昏沉沉的出门,是下车后“多余”的步行。但,这一切,值!褪去了父母悉心安排照顾的外衣,减去了自己N千克的碳排放量。带着“自己也能行”的信念和一颗“绿色”的心,我独自上路,“造就”了这样的“第一次”。

可不仅仅只有一个“第一次”在9月4日这天“诞生”了。

手中的那支水笔第一次在印有“复旦附中”几个字的作文纸上反复摩擦,不觉间,一个个字,一句句话,一段段文相继出世,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高中“处女作”也即将诞生。

看着文章篇幅不断变长,看着文字逐渐成熟,看着自己对作文的热爱飞速“升温”,此刻的我心中的喜悦在蔓延。还记得当时的我一看到作文就垂头丧气;还记得当时的我对作文竞赛望而却步,还记得当时的我为了不上作文辅导班而大哭大闹……“丧气”后的分号应为逗号。

9月4日此刻的我写下的文字或许依旧稚嫩,但是我坚信“我手写我心”,坚信今天会比昨天好。9月4日第一篇高中作文见证着我的成长。

同样,9月4日我迎来了第一次高中的值日,体会沉甸甸的荣誉;

9月4日我第一次在高中的跑道上飞奔,享受飞扬的活力;

9月4日我第一次踏进化学实验室,探究无尽的奥秘;“同样,”改为“同样——”,后文另起一行。三个“9月4日”后都加上逗号。

……

一次次简单却不简单的“第一次”,一份份看似微小却不微小的领悟与成长,串起了这平淡却又不平淡的9月4日。一颗观察细腻、热情努力的心定能“化腐朽为神奇”,让每一天都值得纪念。

当下一个晨曦到来;当下一次阳光越过窗沿;当下一张日历悄然落下;我会在心中默念:“又是精彩的一天!”这里三个分号都应改为逗号。(张宇翔作于2008年9月4日)总评:

本习作是此次作文全年级中的佼佼者。

它基本满足了命题的意愿:发现平凡一天中的“意义”,并能用描述的笔调呈现。尤其是第3—7段写等车、乘车,较详细地叙述了“我”的见闻,“我”的体察,“我”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这些见闻、体察、感受都是实实在在的,不空,不虚,不假。后半部分写“高中‘处女作’”的问世也很实在,且实中有趣。

整体而言,文章有圆熟的构思。

它围绕“9月4日这天”“我”的“创造”展开,有详有略地写了“我”“创造”的一系列的“第一次”,使得看似平凡的一天变成了“精彩的一天”。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几个排比段用来写几个“第一次”,必须略写,但不可略去。必须略写是因为篇幅有限,是因为同类材料(与上文详写的“高中‘处女作’”问世都属于校园学习内容)取一典型材料详述即可;不可略去是因为这样可使“精彩每一天”的“精彩”得到更实在、有力的印证,因而也使文章更厚实。

它在“撕下一张日历”中开始,在“一张日历悄然落下”中收束,首尾不是简单机械的硬呼应,而是于变化中的自然呼应。这种自然呼应不只是首尾的表述有变化,更是中间有设问,有回答,而回答又层层推进,至最后在“一张日历悄然落下”中收束,可谓水到渠成。

但文章的问题,也正是出现在这“圆熟”中。

倘若将文章第一段“日期定格在‘9月4日’上”之后的句子、第二段和最后两段都删去,是不是更有味?

或者就是选取“我”“9月4日这天”最有感触的几个生活片断,并描写出来,是不是更简洁也更具体,更形象自然也更生动?

现在这样的“圆熟”是做出来的,是以牺牲文章的活泼、生动与意趣为代价的。因此,这样的“圆熟”是限制作者才情发挥的文章套路,是应当摒弃的。

如果摒弃了这样的“圆熟”,在片断描写上再多下一些工夫,让读者有更强的亲历之感,那么这篇文章会更精彩。“我”不用在文章的最后说“又是精彩的一天”,读者也会感受得到“我”这一天虽然平凡但确实很精彩。

读完下面这篇2008届同学的习作,对此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9月9日这天

尽管昨天又各自拿了手电筒在被子的掩护下从事地下工作到很晚,今天却如约似的起得很早。四个人相视一笑,顾自看着日历上明天的那个红色的圈。

每个人都把速度放到最慢,更愿意在书桌前多停留一会儿,多加一个字。信明天就可以寄到吧!给那些曾经参与我们人生的他们。

被时间逼进盥洗室,看到这样一个人:戴着耳机一边刷牙一边跟着节拍左右摇摆。仿佛是被这个女生的忘我感染,排着队的人,认识的和不熟识的都向对方点头微笑。“早,你好!”正在洗漱的女生听音乐到激情昂扬之处甚至将牙刷当作指挥棒在空中比划着,丝毫不顾泡沫的归属。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为她鼓起掌来。“枫,你还在干什么,今天要背课文啊!”她似乎一下子被点醒,端着杯子,举着牙刷冲了出去。含着泡沫的嘴里一边嘟囔着:“末将得令!”

带着信去食堂吃饭,看到这样一个人。“要什么?”“包子,豆浆。”拿出卡放在刷卡器上,随即惊叹:“啊呀,带错了。”大家的目光一齐在卡上聚焦,都会意地笑了——一定是昨晚给父母打过电话,误将201电话卡当成了饭卡。她显得有些窘,“不好意思,你们排吧。”后面的一个男生掏出卡。“她的我来付。”大家都感激地看着他。谁知卡上刷完后竟成了零!那个男生也抱歉地笑笑,准备离去。后面的又一个学长掏出了卡。“我来,包子多加几个。”不忘跟刚才的男生叮嘱几句:“学弟,且莫让肚子唱空城计才是。”

出了门,才看到邮筒前已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学生。一个个看着表焦虑不安。还有几分钟就快要迟到,可信如果早上不发,那明天教师节老师们就收不到了。人群中靠近邮筒的一个高个子男生高声喊道:“同学们,最外面的同学把信交给前面一位,然后依次传上来,动作快!”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几十双手举起,一封封各式各样的信从这些手上被小心翼翼地传送着,犹如开在海面上的船,前仆后继地驶入邮箱中,很快,信发完了,人群散去,连同那个男生一起汇入附中的校园。

以前并不理解活在当下的意义,但是看到这些人,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所传递出的关怀和温暖,这些发自内心源于真诚的理解和支持,不知不觉地,我找到答案了。

相由心生。如果每一个学子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生活,他的16岁一定是在笑中度过的。16岁的我们有与过去生活联结的纽带,这16年的记忆由父母、师长、朋友的影子填满;16岁的我们有与现在生活联结的纽带,当下的每一天都在不断拓宽我们的人生之路。就如同今天的9月9日,即将串连成我们一个共同无悔的名字:青春。

想到这儿,我的嘴角弯成了弧度。(万雅婷作于2005年9月9日)

得显然,这篇习作的描写是非常成功的。

文章的前五段除少量的叙述外,几乎全部是描写。文章以“活在当下”为旨归,真实、生动地呈现了“9月9日这天”校园生活的三个场景。这就是生命的真实印记。正是在这样的描述中,“2005年9月9日这天”,那个叫万雅婷的女孩在复旦附中的生活就活泼泼地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

当然,如果将后三段文字做一些修改,文章将会更有感染力:把第六、第七段全部换成描述性文字——顺着第五段最后一句“连同那个男生一起汇入附中的校园”展开,全景式地描述复旦附中“2005年9月9日这天”的校园,将“我”全身心地“汇入”其中,最后一段只要将“想”改为“看”字即可。疑难指津1. “9月4日这天”能不能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9月4日这天”这个题目,在绝大多数同学的笔下,就是“我的2008年9月4日这天”。这没有错。

但“9月4日这天”绝不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因为这一题目并没有“我的”二字修饰,所以还可以用“我们的”“他们的”“你们的”“他的”“你的”等来修饰,换任何一个修饰语,文章的内容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不局限于“我的”,同学的笔就一定会触及更广阔的世界。

这一题目也没有“2008年”的时间限制,所以可以是之前或之后任何一年的“9月4日这天”。对之前的“9月4日这天”有积累的同学,可以深情地回顾;对之后的“9月4日这天”有期待的同学,可以展开大胆的想象。

非常遗憾,上述两类文章极少。2. 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将“9月4日这天”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9月4日这天”本是一个时空很开放的题,但绝大多数同学将“9月4日这天”等同于“我的9月4日这天”,并且所写基本局限在当天的校园,视界很小。

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同学们的眼光为“我”所蔽。应试教育、独生子女与现时代张扬自我文化的紧密结合,使得多数同学的心中只有“我”,没有“他”。这是时代病。

从“9月×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写作看,21世纪的同学关注的世界不及1990年代的同学关注的世界大。甚至可以说,同学们关注世界的范围一届比一届小。按理,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一年比一年深广,现在与1990年代初期比有天壤之别。同学们关注世界的范围却越来越小,小到只有“自我”那很窄很窄的一隅。这确实是值得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3. 怎样写出“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必然性”?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有不少文章看不出“9月4日这天”的独特性,题目改成“9月5日这天”或任何其他的一天似乎都行,这就是没有写出这一题目的“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就是文章的“这些内容”与文章的“这个题目”互为“必然”:这个题目下必然是这些内容,这些内容必然符合这个题目。“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下的内容不应当是其他任何一天如“9月5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内容,如果是,那就没有写出它的必然性。“这天”是独一无二的。“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下的必然性内容是什么?

是“这天”真实的生活:过去真实的回忆,现在真实的展现,未来真实的想象。如上述两篇例文,是以“现在的真实”来表现“这天”的必然性。

是“这天”独特的意义:每一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对己、对人、对物都是如此。对“9月4日这天”独特意义的揭示,也是“9月4日这天”这一题目的应有之意。

为让同学明白“每一天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2014届同学于2011年9月8日写《9月7日这天》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下水作文——

9月7日,也就是昨天。昨天怎么样?

天气与今天不同,今天下雨了。

但我的作息与今天没有区别,5点50分起床,洗漱,挤公交,到学校吃早餐,工作,午餐,工作,下班,晚餐,备课,看点书,晚11点30分睡觉。这些天我都这样,今天也是如此。

和今天一样的还有:杨浦大桥依然畅通无阻,991依然是七点到达黄兴路桥,和我一同下车的还有那位常常同我搭腔的陌生而熟悉的乘客。他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在哪里上班,我都不知道。同样,我叫什么,做什么工作,在哪里上班,他也不知道。但几乎是每个工作日的6点45分到7点之间,我们一起乘991过杨浦大桥,看看两边的风景,聊聊昨天,今天,或者哪一天的都感兴趣的事。下车后各奔目的地。我们这样同行两年多了!

和今天一样的还有许多许多:宇宙照常,天地照常,中国上海国权路383号照常,办公室里坐着的老师照常,教室里坐着的同学照常……甚至我吃的早餐也照常:鸡蛋一只,稀饭一碗,馒头一个,菜包一只,小菜夹一筷子。

对我而言,生活在“9月7日这天”几乎是一切如昨。回想几十年的人生,这样的“昨日”如今,“今日”如昨,已过去了一万八千多个了!除了自己大婚的日子,除了女儿出生的日子,除了母亲的祭日,小侄子的祭日,兄长的祭日,岳母的祭日,父亲的祭日,岳父的祭日,还有99,还有64,还有911,还有汶川地震那一刻——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4秒,除了这些,真的没有更多的日子可以马上被记忆清晰地唤醒。

但我知道,那些沉睡在记忆中的日子,比如“9月7日这天”,其他所有的像“9月7日这天”的日子,是它们一起,构成了我生命的链条,一日一环,环环相扣。

我不敢设想,这样的一环在中间断了,掉了,是不是生命之环就断掉了?细细想想,答案是肯定的。那样,生命之环就会不复相扣了!那么,我的每个“9月7日”,每个如“9月7日这天”一样普通的日子,实在就有了全部生命的特质了。

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新陈代谢,每一天都在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把生命带入到一个新境界!每一个光明与黑暗轮流守护的日子,我的生命都在动静相生中生动起来。

如此推导下来,我找到了热爱生命每一天的确凿、真实、不可置疑的理由了。“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了我鸡蛋一只,稀饭一碗,馒头一个,菜包一只,小菜夹一筷子。“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了我依然畅通无阻的杨浦大桥,7点抵达黄兴路桥的991,爱你赐给了我那位常常同我搭腔的陌生而熟悉的同路!“9月7日”,我爱你!爱你赐给我那么多可以一同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的同学,继续体味“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的变与不变之理!

……(作于2011年9月8日)4. “9月4日这天”这一类表达“存在性”内容的题目,用哪种表达方式更好?

一般而言,记叙(描写与叙述)的表达方式更适合用来表达“存在性”内容。如上述两篇习作,尤其是第二篇,主要使用的是描述。

如果要揭示“存在性”内容的“意义”,则需要更多地使用议论、叙述的表达方式。如我的下水作文。

但就作文的整体而言,我倡导写描述文。这从上面两篇习作的评析中也可以看出。一是从目前的作文情况看,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普遍偏弱。因此,有必要通过作文训练,增强同学们的描写能力。我们希望同学在高一阶段还是以写记叙文为主,特别要锤炼描写能力。二是我认为描写能力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记叙文自不必说,即使是议论文,若能较好地使用描述的表达方式,也会使文章大大增色。三是在多数情况下形象描述比抽象议论更具表现力。第二题 世界,早安命题意图

在批改《9月4日这天》这篇作文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同学们的视界太窄!比2008届窄,比2005届更窄。

以前写作这个题目时,总会有同学将眼光投向校园之外,投向校园外广阔的世界。从这样的作文中,可以读出同学们“读圣贤书,想天下事”的“当拏云”的少年心,读出他们对世界的关切与感怀。但此次作文却没有了这样的阅读喜悦,多数作文不仅局促在“我”的9月4日,局促在“我”的9月4日的校园、教室,而且从记述的内容与感受中也很难看到“我”与世界的关联,更有不少作文编造内容。

两个班不到90篇作文,我统计了一下:写同学这天过生日的有15篇,写一星期来新生测验很失败的有20多篇,写住校一星期了想家的有20多篇,写周末要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去看老师的有20多篇,另外一些大多就是写上高中后的一些新感受,如哪位老师怎样,哪门课程怎样……

我原本期待有同学能写到这天美国的金融危机,写到美国大选,写到股民,写到民工,写到公交车,写到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写到路边的乞丐,写到一缕晨曦,写到一片落叶,写到一只蚂蚁,写到一滴水,写到一片猪肉,写到怎样惦记着昨天没有看完的书,深情回忆以前的这天的情景,想象50年或100年之后“9月4日”的情景,想象这天天堂的情景……但这样的内容太少太少!

这种阅读感受是很让人难受的。但我不能只是难受,而要细致分析原因,积极寻找对策。

原因何在?最大的原因是之前的教育,已失去了照亮灵魂黑洞的理想之灯的引导。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体制中,没有哪个同学可以逃脱这样的命运。

怎么办?高中语文教育要有所作为,应尽可能为同学们点亮那盏照亮灵魂黑洞的理想之灯!为此,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不可偏废。

因此,在具体指导同学的作文学习中,就要坚持设计与他们心灵相通、能力可及的题目,引导他们“读圣贤,念天下,思作为”。

于是,“世界,早安”的题目产生了。

这是一个要求用温馨之笔向世界传递作者温馨之情的题目。它切合那布满阳光的少年心灵,或将唤醒那沉睡已久的少年心愿,或将激活那沉潜生命深处的少年情怀。前期指导

1. “早安”是一个问候语,一般用于早上见面时。

2. “世界,早安”是对“世界”的问候,用以表达对世界的友爱、感动、感怀、感激、感恩……

3. “世界,早安”中的“早安”,是面对“世界”由衷而发的问候。因此,“世界”必须给问候者以心灵的震动乃至震撼,“早安”才可以“由衷而发”,否则“早安”二字就会说得很勉强。

4. 所以,带着新奇,带着感动,带着热爱……描写“世界”,是本文非常重要的内容。习作评析世界,早安(一)

早安。提笔写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短语,再轻轻用气声发出两个简单的音节,竟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忽然涌上心头。是因为在夜幕降临之后思索清晨而显得荒诞吗?似乎不尽如此……这一问一答看似俏皮,实则笨拙,可以删去。

想起来,真的很久没有道过“早安”了,这一次是应该难免有些陌生的吧。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日日起床便不外乎两种状态:要么手忙脚乱地赶着穿衣洗漱吃饭出门;要么在妈妈的催促声中赖到很晚,依然贪恋着不完整的梦乡。“早安”二字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剔出了常用词汇的范畴之中,然而对全新一天的期待与喜悦也就此消失了吗?或许我现在就该去寻回那久别重逢的熟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响亮地说:“世界,早安!”快乐本身就很单纯美好,又有什么理由不直率坦诚地去分享,去表达?“久别重逢”改为“久违”。

我想说一声“早安”,以一种尽情忘我的姿态。当红日初升射出第一缕绚烂金光的时候;当晶莹的露珠在芽尖上呈现难以捉摸的色彩的时候;当枝头的麻雀开始跳跃着吱喳聒噪的时候……我想赤足在潮湿的草地上狂奔,拥抱最纯净最凉爽的空气,跟每一朵调皮的白云打招呼。当万物都沐浴着和谐的晨晖迎接新生,我又怎么可以冷漠地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房间里,对窗外的精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两个“时候”后的分号改为逗号。“聒噪”改为“吵闹”。“世界,早安!”我要把这句话送给广阔神奇的大自然,有没有山谷愿意收藏它的回声?有没有溪流愿意重复它的节奏?“自然”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重复”改为“流淌”。

我想说一声“早安”,以一种亲切善良的口吻。当爸妈犹豫了很久把我裹在身上的被子“残忍”地掀掉的时候;当室友互相催促着要加快速度清醒过来的时候;当街道开始熙熙攘攘传出小贩叫卖声的时候;当我做好准备面对新一轮紧张刺激的挑战的时候……我想充满活力地伸开双臂,哼几段不成曲调的轻快旋律,对碰到的每一个人点头微笑,然后热情地问候。感谢上苍赐给我幸福的岁月,感谢家人、朋友、师长,还有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感谢支持、理解、爱,还有自己不服输的倔强,让我有梦可追,有未来可闯荡。三个“时候”后的分号改为逗号。“世界,早安!”我要把这句话送给所有认真生活,彼此扶持的灵魂,有没有一颗远方的心愿意回应它的讯息?有没有一双朴实的手愿意传递它的温暖?“灵魂”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一颗”“一双”删掉,“愿意回应它的讯息”改为“做出善意的回应”,“愿意传递它的温暖”改为“相互间传递它的温度”。

现在,有这样一个坐在教室里奋笔疾书的女孩,宇宙之中她的存在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瞬、一点。而她却觉得自己的心正在无限的放大,因为里面装着这样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四个字:“世界,早安!”(丁楠作于2008年9月26日)世界,早安(二)

像问候早安这样的话语,我不知已讲过多少次,对父母讲,对同学讲,对老师讲……却从来没有过哪一次对世界问候早安。“早安”、“世界”需打上引号。

世界早安,是一种态度。当我们说一项技术的精准和高效,会用国际水平来形容,当我们讲到一座城市,例如上海这样,我们也会说它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显然,在我们心中,国际化,世界水平的,也就是最先进的。当我向世界问候的时候,不正代表了我向往着最先进、最高级的目标吗,不正代表着我有向最高点不断进取的态度?向“世界”问候“早安”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着高目标,积极向上,敢想敢干的人。因为世界早安本身,就代表着如此态度。“世界早安,”应改为“世界,早安!”后面两段开头处与此同。此句累赘,删除。

世界早安,是一种胸襟。当我开始苦想关于“世界早安”这一主题时,总有一个词“海纳百川”萦绕在脑海中。于是去深思,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世界,就像一片汪洋,广阔无边。无论谁,来自哪里,是亚洲的黄皮肤,欧洲的白皮肤,又或是非洲的黑皮肤,都被吸入世界的范围。世界本身,不会歧视谁或排斥谁,只有无条件地包容。也因此,我们有了像世界红十字会组织,贸易组织,残疾人组织,一提起就会令人感到温暖,为全世界服务的组织。是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世界的胸襟,正是世界早安的胸襟。广大的胸襟,如同大海能够包容风浪,我们也能包容种族、地域、文化的差异,能包容历史的隔阂。当我们大喊世界早安时,是否有畅快之感,是否有与世界同行,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的豪情,是否有万物霜天,天大地大的爽气?这便是世界的胸怀,令我心思神往的胸怀。“一个词”后面应加破折号“——”。“大喊”改为“道一声”。“世界早安”改为“世界,早安”。“心思”改为“心驰”。

世界早安,是一种魄力。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中国来讲,向世界问好,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曾经的闭关锁国,使得文明大国衰退落后。当河流入海时,水流越是接近入海口,流速越是快。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对于民族来说,越接近世界,重视交流沟通的民族,发展也越是迅速。如今的改革开放政策,体现了一种向“世界”说“早安”的魄力。神舟飞船的相继发射,太空留下中国人漫步的身影,嫦娥奔月计划的实施,我们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北京奥运会,我们在家门口创造辉煌,从东亚病夫蜕变到体育强国,一切的巨大成就,都是和世界交流的硕果。我们的民族,拥有如此气魄,令我们自豪。“当……迅速”几句不当,删除。“神舟飞船……自豪”几句没有扣住本段的核心“魄力”讲,需调整角度。“世界,早安!”作为高中生的我们,要有这种积极面对世界的态度、胸襟和气魄。就自身而言,对我们的成长相助莫大;就民族而言,是继续前行的重要力量。那还等什么?来吧,让我们一起,从下一个早晨开始,深情地呼告:“世界,早安!”(方艳作于2008年9月26日)“相助莫大”是生造词语,整个句子改为“是成长的助推器”。总评:

两篇习作都将眼光投向教室之外,都表达了对“世界”的深情礼赞。从这个角度说,两篇作文都符合题目命意。

第一篇将眼光投向了“广阔神奇的大自然”和“所有认真生活,彼此扶持的灵魂”;第二篇将眼光投向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思考,思考“世界”对“我(们)”的意义。

第一篇关注的两大块内容,涵盖了“世界”的基本内容:自然世界与社会生活,显示了作者思维的严谨。第二篇从三个方面思考“世界”对“我(们)”的意义:视界引领、胸襟开拓、魄力锤炼;虽然没有表达得很清楚,但这一方向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作文的大思路是清楚的。

两篇习作还传递给了我一种感动:

第一篇开篇说:“早安。提笔写下这句再普通不过的问候短语,再轻轻用气声发出两个简单的音节,竟然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忽然涌上心头。”有一种真切感动着我。之后的文字不断将“一种莫名的情感”清晰化,且在不断清晰的过程中使“我”于感动中对“世界”礼赞的情感不断加浓、加深、加厚。有一种真诚感动着我。当作者在文末诚实地写下——“觉得自己的心正在无限的放大,因为里面装着这样简单却意味深长的四个字:‘世界,早安!’”——这些话时,有一种真实感动着我。读完这篇文章,我为作者那种将自己的心交给“世界”的赤诚所打动。

第二篇开篇说:“像问候‘早安’这样的话语,我不知已讲过多少次……却从来没有过哪一次对‘世界’问候‘早安’。”也有一种真实打动了我。虽然后文对我的感动不及第一篇,但作者努力着试图把自己交给“世界”的愿望还是给了我感动。尽管思虑不够成熟,但作为一位刚从初中跨入高中的学子来说,这样的思虑已不容易了。我很看重同学们的这种向上的“赤诚”之心。我相信,只要同学们能坚定地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成。

也很显然,两篇作文不在一个层次。

第一篇比第二篇强。第一篇属优秀之作,第二篇需修改的地方不少,尤其是讲“魄力”的一节,后面的文字与中心句几乎是脱节的。

另外,从第二篇文章主体部分的行文看,作者心中已然有了应试作文的套路。这一套路在帮助作者迅速成文时,也限制了作者自主发挥,自然也就不能“运笔自如”。上面讲到本习作写“魄力”的一节后面的文字与中心句几乎脱节,也与此很有关系。与第一篇习作相比,在“运笔自如”方面第二篇逊色许多。

请同学们注意,要写出“运笔自如”的清新自然之文,一定要摒弃套路。只有意随题生,文随意发,章随文成,文章才是真正的“我手写我心”。都说文章有法而无定法,理多半在此。疑难指津1. “世界,早安”这一题目写作的关键点在哪里?

这一题目写作的关键点是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早安”是问候,是祝福,是感激,是感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或产生这些情感中一种?关键是你认识到了“世界”的意义,或理解、认同了“世界”的某种品质,而后由衷地抒发某种情感。如前两篇习作,第一篇是感觉到了“世界”对“我”的恩赐,这一声问候充满感激。第二篇是认识到了“世界”对“我(们)”的意义,这一声问候是鞭策“我(们)”前行的进行曲,其中也蕴含着感激。2. 这一题目更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写作?

同学们先要区别“我喜欢用哪种表达方式”与“这个题目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

现在多数同学只在乎“喜欢用哪种表达方式”,不理会“适合用哪种表达方式”。这本来没有错,但有时会吃亏。因为有些题目确实更适合用描述的表达方式表现,有些题目更适合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有些题目更适合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抒怀,有些题目更适合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诠释。

像“世界,早安”这一题目,具有抒情性,但又不能完全直接抒情,所以最好是用描写、叙述的方式抒情,如第一篇习作。用议论的方式写起来就有点难,如第二篇习作。

本次作文没有发现完全用描写、叙述方式完成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描写、叙述的表达意义,我写了一篇《世界,早安》的下水作文:

晨精灵以最舒适的姿势,亲吻着东方明珠的塔尖。几乎每天,乘着第一缕晨曦,晨精灵总是第一位赶到这里,向它眼中的世界道一声:早安!因为,这里有太迷人的风景!

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世界东方的明珠,这个世界著名的港口,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中国最繁华都市,在晨曦之下,是那样的安详,那样的谐和。

浦江似一条闪光的腰带飘动着,将城市分为两半,若隐若现、高低错落的楼宇在浦江两岸静静地矗立,淡淡的灯火如无数条长龙在楼宇间静卧,不时有一些车辆在灯火下静静地游动,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汽笛的鸣响……有时,晨风轻轻吹过,淡淡的朝云漫溢城市的上空,整座城市犹如一艘有着乳白色顶篷的巨型的邮轮在海上浮动。

慢慢地,随着云开日出,城市似乎也开始转动起来。先是无数的人从楼宇中走出,接着是许多的车辆从楼宇中驶出,紧接着,四通八达的公路便如游龙般在这七千多万平方米的城市间穿梭环游起来了。

慢慢地,一切似乎都游动起来,阳光也随着整座城市游动起来!

此时此刻,晨精灵总是以最欣赏的眼光,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与阳光一起参与到这个游动的游戏中。

它或潜入陆家嘴,潜入中心公园,潜入围绕中心公园的每一座建筑。它无数遍欣赏这些中西合璧的高楼大厦,无数遍欣赏在这些大厦中愉快相处的各色人等,它有时甚至会偷偷地拍拍那个耸着肩向他的中国同事问候早安的安哥拉人。

它或潜入地铁,潜入二号线,随着一位时尚女子由二号线转一号线,一直抵达终点,然后再乘上那个德国公司的大巴,疾驰着奔向那个刚刚开工的建筑工地。这是由中德法公司共同开发的一个大型建筑群,工人们正在走向各自的岗位。它发现,朝阳之下,那一顶顶红色安全帽有着最醒目的亮光。

它或潜入上海颇具人文气息的中学——复旦附中,与学子们一起晨读。它最喜欢那《声律启蒙》的平平仄仄与抑扬顿挫,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什么“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真是令人无限陶醉啊!

……“笛。笛。笛。北京时间八点整。”八点一到,晨精灵知道,它不能在这块美丽的土地再停留了。它还要追赶晨曦的脚步,向西而去,一路上还有巴格达、耶路撒冷、巴黎、伦敦、纽约……无数的地方,无数美景,恭候着它的光临。它将要同样以最舒适的姿势,亲吻那里的土地,亲吻那里的人民。

不得不,依依不舍地,晨精灵以最动情的姿势,给中国大地再次深情一吻;以最深情的语调,向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再道一声:早安!(作于2008年10月10日)3. 描写是作家的看家本领

作家格非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首歌谣消失了”。另一位作家余华对格非的这一说法非常佩服,但余华同时又说,博尔赫斯的说法也许更有意味。博尔赫斯说:“一个人死了,就像一滴水消失在水中。”

谁说得更有意味,不是这里想探讨的问题。这里只想借此引出一个话题:描写,是作家的看家本领;精妙的描写,是作家的重要追求;绝妙的描写,更为作家们所津津乐道。就像格非与博尔赫斯的句子。其实,在我们的知识储仓中,描写绝妙的名句还有许多——“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描写对作家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只有描写才能真正使文章生动起来,形象起来,使文章如生活本身一样多姿多彩,如世界本身一样千姿万态。一言以蔽之,只有描写才能使文章“活”起来。因此,没有哪一个作家不重视描写的。也正因为此,我们读书,就要去揣摩作家们的描写,去揣摩那些描写的精妙处、绝妙处;我们作文,也要学着使用描写,用描写来使自己的文章美妙起来。

为了更有利于同学们揣摩描写、使用描写,这里我们选取大家常感困惑的几个地方做一点阐释。

先说比喻在描写中的意义。比喻使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加突出,使作家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明。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妙的描写几乎都含有精妙的比喻。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用“特产”来比喻秋蝉的“衰弱的残声”,让读者想起品尝过的各地特产:贵州的茅台、新疆的哈密瓜、新郑的大枣……它在突出“悲凉”这一“北国的秋”的重要特征的同时,也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深爱、深味彰显无遗。再如他说:“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以“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喻“北国的秋”,不仅将“北国的秋”味浓烈、隽永的特征呈现出来了,而且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爱推向了更深广的境界。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每个读者心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就是“瓦尔登湖”,梭罗的这一比喻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在风景中“最美”的特征推向了极致,无以复加。接着,他又用“眼睛”来喻瓦尔登湖,同样是借助读者的想象将瓦尔登湖明澈、灵秀、深邃等特征推向了极致。

比喻体现作家的想象力,绝妙的比喻是作家奇特想象的产物,所以它往往能带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回味无穷的韵味。正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此,比喻是多数作家们最爱使用的修辞手段,并且往往是在最难状写的地方获得最大的描写效果。如“愁”难写吧,贺方回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之,李煜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之;“月色”下的“光与影”难写吧,朱自清以“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比之。

次说“白描”与“细描”体现不同的描写风格。白描是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风貌或景物特征,它是中国文学的传统描写手法,如出水芙蓉,自然传神。鲁迅把它概括为12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鲁迅自己也是白描的大师。他的小说、散文许多地方都使用白描,如《故乡》中开头的景物描写以及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象的描写、杨二嫂形象的描写,都是不加渲染、铺陈,而是寥寥几笔就传神地将景物或人物的特征呈现出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