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守土与开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19:24:06

点击下载

作者:张嵚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容青史尽成灰:守土与开疆

不容青史尽成灰:守土与开疆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不容青史尽成灰:守土与开疆作者:张嵚排版:昷一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时间:2017-11-01ISBN:9787561393338本书由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项羽错过多少机会

说起西汉王朝开国战争时代,哪一个人物在今天的知名度最高,答案恐怕并非胜利者汉高祖刘邦,而是他的死对头——西楚霸王项羽。

千百年来,世人对项羽传奇的演绎,民间戏曲自不必说,各类文学作品满天飞,一曲《霸王别姬》更是从古唱到今,力拔山兮的武勇,缠绵悱恻的爱情,让多少代观者怆然泪下。戏文里唱,电视剧来来回回拍,电影前前后后拿了一圈奖。时代变,年头变,流行时尚变,项羽的知名度却是千年不变,甚至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里水涨船高。一句话:这是一个深受世人喜爱的人。

为什么喜爱,理由自然很多。比如他虽然狠,但是够爽直,是条血性汉子。又比如他虽然事业失败,但是用情专一,爱情感天动地,一生得遇虞姬,夫复何求?缠绵悱恻的爱情,给后世增添了几多趣味的谈资。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他比较冤:身为正宗楚国名门后裔,手握彼时中国最强大的江东军团,连横扫六合的秦军都败在他的手中,一度雄霸天下谁与争锋,最终却败于区区刘邦,落得乌江边横刀自刎的悲壮结局。惋惜如项羽,怆然如项羽,千载之下,又怎能不叫后人叹息连连?

而事实上,在项羽的人生道路上,他本来有无数次机会,不但可以一举鼎定天下,将野心勃勃的对头刘邦掐死在摇篮里,更可能建立一个雄踞东亚大陆的“大楚帝国”,然而他就像一个胸有大志却不知珍惜的富二代子弟,一次次挥霍了上天赐予的机会。最后的悲情,固然可叹,却也是“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且让我们从头到尾看一看,项羽,究竟错失了哪些机会。一

说项羽的人生,不得不先说秦王朝的灭亡。

二世而亡,国祚仅延续了十五年的秦王朝,公认的亡国丧钟,是公元前209年发生在安徽宿州东南的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了轰轰烈烈的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然后群雄四起,先是魏国宗室后裔魏咎在魏国故地复国,接着齐国王室田儋、田荣兄弟在山东复国,赵国后裔赵歇在张耳、陈余的拥戴下在赵地复国。一时间天下大乱,秦帝国统治摇摇欲坠,几十万人马在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可最终到底是谁,“逐”到那只“鹿”——天下呢?

折腾了没多久,“群雄”就露馅了。陈胜、吴广动静最大,一度扩张到几十万人,可到底是农民起义,战斗力低不说,更无长远眼光,所过之处尽是破坏烧杀,全无政治方略。他们的国号叫“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借着战国时期楚国的牌子扩充实力。此举开始奏效,陈胜的军队一度打到函谷关,险些端了秦帝国的老窝。可打了几个胜仗,“张楚”的部将们就开始忙着称王了。他的部下纷纷自立,特别是其中原属六国的贵族们,纷纷借机摆脱陈胜自立,重新恢复王号。结果,陈胜的主力军队周文部攻打函谷关失败,反而被秦将章邯重创,声势浩大的张楚政权立刻分崩离析,各地部下们纷纷和他划清界限,拒绝援救。到了第二年十二月,章邯又率军攻克“张楚”的首府陈县,陈胜遭部下庄贾杀害。一度轰轰烈烈的张楚政权,说到底不过是盗版的楚国,最终不成气候。

而在这个时候,“正版”的楚国诞生了——公元前209年九月,原楚国大将项燕之后项梁杀苏州太守,得苏州子弟兵八千,继而誓师渡江,公元前208年,拥立楚国宗室熊心为帝,号称楚怀王,战国时代秦国最顽强的对手——楚国复国了。

楚国复国以前,中原大地早就打成了一锅粥。陈胜、吴广先闹,接着六国宗室都进来凑热闹,这些“群雄”本身实在不成气候。陈胜自不必说,从开始到最后,只是农民起义。至于魏国、齐国、赵国,更是难成气候——秦始皇在位时期,对六国宗室采取了极其残暴的打压政策,六国的大户皆遭削弱,十年的暴政,修长城、东巡,导致北方生产破坏严重,人民流离失所,经济疲敝凋零。外加这几位“王室之后”大多在恢复了故国的领土后,立刻关起门来称王,全无逐鹿天下的雄心。北方各路豪杰,最多是给秦帝国制造点儿麻烦。陈胜、吴广被平定后,秦帝国集中兵力,对北方诸侯各个击破,平定天下,貌似是早晚的事——直到楚国复国。

有了楚国,事情就不一样了。事实上,在秦末的乱象中,能够终结秦王朝命运的,唯有楚国;具备一统天下实力的,更只有楚国。论原因,众所周知,秦国灭六国时期,楚国的抵抗是最为激烈的,楚国王室的命运也是最悲惨的,世人的同情自不必说,楚国遗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也是最强烈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秦帝国对中原诸国后人的残暴压制下,楚国的实力却是保全最多的。这倒不是因为秦王朝心善,而是因为楚人地处长江流域,秦王朝有些鞭长莫及。秦始皇晚年的暴政,造成中原农民大量逃亡。为逃避苛政、兵役、赋税,大量原居于山东、河南、河北地区的百姓,纷纷避难到长江流域,这里天高皇帝远,尚能安居乐业。到了秦二世胡亥在位时期,楚地的人口、经济力量,都足以与秦王朝抗争。当然,最大的本钱还是人——楚国宗室项家。

项家,即项羽的家族。这个家族不简单,有人说他们是楚国的直系皇室,因被封在项地,因此改姓项。也有人说他们是楚国的贵族,武将世家。但无论是哪种说法,这个家族在楚国历史上一直很显赫,世世代代英杰辈出。秦始皇灭六国的战争里,给了天下无敌的秦军最沉重打击的,就是楚国大将项燕。二十万秦军被他打得灰飞烟灭,最后秦将王翦以六十万重兵南下,采取长期相持的战术,依靠秦国强大的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最终拖垮了项燕的百万楚军,楚国因此灭亡,项燕也在秦军的最后一击中壮烈殉国。但此战秦国也损失惨重,而功败垂成的项燕,虽是楚国灭亡的“罪人”,但他悲壮的抵抗,长期以来深得六国遗民的敬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扯旗造反的时候,虽敢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却还要借项燕的名义,打着“楚”的名号。而就在不久之后,背负着祖先光荣与仇恨的项家子孙们,也开始了他们壮怀激烈的复仇行动——楚国复国。

复国的主角,就是项燕的儿子和孙子——项梁、项羽叔侄。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遭到秦帝国残酷的压制。项羽出生在江苏宿迁,幼年时全家遭到秦王朝的搜杀,不得已避难到江南苏州地区。这里是楚国的旧地,也是楚国遗民的聚居地,秦帝国虽在此地设有官署,却一时难以节制。天高皇帝远,凭借显赫家世的号召力和两代武勇的英杰,项氏家族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一方豪雄。至于项羽本人,史家记录比较多的,是他少年时的武勇。他父亲早逝,自幼被叔叔项梁带大。项梁先让他学书法,学了不久就厌了;又让他学兵法,学了不多久也厌倦了。唯独武功练得勤,少年时代即孔武有力,又加天生神力,很快成了一方英杰,却也埋下了他最后的悲剧命运:武功固然能名噪一时,但是一个经常厌倦的人,最终也会被命运所厌倦。

大泽乡起义后,项家也随即行动,于公元前209年九月发难,杀死秦帝国派驻江南的会稽太守殷通,一举占有江南大地。这次行动由项羽的叔父项梁发动,二十四岁的项羽参与,斩杀殷通数百守卫,立下初出江湖第一功。而后他们拥立熊心为帝,重建楚国。随后挥师北上,争锋天下。初战极为顺利,一直打到山东定陶地区。这时期,项羽也从叔叔身边的偏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一路担当开路先锋,势如破竹。特别是雍丘之战中,他率先冲锋,击杀秦将李由,将秦军打得大溃,立下头功。但到了定陶,楚军却第一次碰上了对头——镇压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秦将章邯。这个文官出身的儒将,是大秦帝国最后一员将星。定陶之战,章邯故伎重演,以稳守战术拖垮楚军,集中优势兵力发动袭击,将项梁统帅的主力军打得全军覆没,项梁本人也在战斗中身亡。历史的命运再次走到了一个分叉口:这时候北方的抗秦形势糟得不能再糟,先前扯旗复国的齐王田儋被章邯灭掉了,魏王魏咎也被平定了,原本轰轰烈烈的北方“六国复国运动”,只剩下赵国赵歇一系,被围困在巨鹿城苟延残喘。而项梁北进的楚军,也被打得全军覆没,项家的战将们在这场战斗中死伤殆尽。章邯随即挥师北向,六十万大军将巨鹿城团团围困,一旦巨鹿城破,北方的六国反秦势力就将彻底灰飞烟灭。而据守江南的楚国,也势必不能独存,这是一场唇亡齿寒的战争。“唇亡”在即,“齿”们的表现却很令人心寒。这时候被围困在巨鹿的赵国,北面面临秦国从河套调回的北方边军打击;黄河南面更驻扎着章邯的几十万虎狼之师。齐国被灭后,即任的田荣被吓破了胆,率军缩在鲁东地区自保。赵将陈余等人率大军救援,但见到秦军兵威之后,尽皆退缩不前。偏偏楚国内部也窝里斗。项梁死后,被拥立的楚怀王企图趁机夺权,他一面重用非项家一脉的刘邦,给予他独立的统兵大权,命他西进击秦,牵制秦军行动。另一面派亲信宋义做主将,统领天下援军。而项羽只是宋义的副将,就这样,项家只手遮天的大权,被楚怀王夺了回来。

所以,一直到公元前207年九月,楚国才正式组织了援军,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攻打秦国的老巢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虽然秦国主力尽出,刘邦的十万人要想攻克,也并非易事。战局的关键点还在巨鹿,如果不能解除巨鹿的围困,消灭秦军四十万主力,那么刘邦的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援助巨鹿的任务,楚怀王交给了宋义,项羽是副将。这个宋义和项梁一样,也出身楚国的世家,楚国复国后,他担任楚国令尹(宰相),平素和项梁争斗甚多。楚国复国后,宋义的主要任务是安定地方、筹措粮草、招抚流民生产,对楚国政权的稳定出力颇多,但军事并非他的特长。他对后来西汉的贡献是:他建议楚怀王派刘邦西征牵制秦军,并立下“谁进汉中谁为王”的规矩,才有了日后刘邦坐大。是年九月,宋义被楚怀王正式委任为上将军,统兵北进。进兵到山东曹阳后,宋义被秦军巨大的阵势吓倒了,立刻下令全军休整,和秦军以黄河为界对峙。虽然后人说他胆小,但宋义的想法还是有道理的:此时楚国后方稳定,物资充足,而中原战乱不已,秦军又刚刚得胜,采用稳守的方式消磨掉秦军的锐气,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但宋义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秦王朝也正打着相似的算盘:以秦军当时的实力,拿下巨鹿不成问题,但是在包围巨鹿数月间,秦军一直采取只围不打的战略,章邯的真实意图就是围点打援,要以巨鹿为钓饵,吸引各路义军救援,然后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消灭中原地区的所有“义军”。而宋义大军到来初期,秦军立足未稳,包围圈尚不稳固。这时一举进兵,胜算不大,援军拖得越久,形势对秦军就越有利,因为秦军毕竟是在本土作战,不像援军劳师袭远。所以在宋义开始选择和秦军相持后,胜利的天平就在一点点向着秦王朝倾斜。

拐点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急于进军的项羽,在出兵问题上和宋义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宋义的部将,原本大多是项梁的旧部,大变之下,一股脑地倒向了项羽。楚怀王只好顺水推舟,让项羽接替上将军。这场意外的变故,使楚军最终选择了主动出击,冲向了章邯精心布置数月的陷阱。这时候的局面,对秦王朝依然是有利的。秦军布防日久,城池坚固,准备充分,项羽的这支军队,是很难一举击破的。当时项羽的军队有五万多人,项家的精锐,大多在定陶之战中死伤殆尽,项羽手里的军队只是一支“菜鸟”部队。对面的秦军,一路是平了陈胜、吴广的章邯部,一路是北方河套骑兵组成的王离部,是秦军最精锐的百战虎师,加上经营日久,防线坚固,贸然进兵的结果,必然是头破血流。

但千算万算,秦军却漏算了一件事:王离部驻扎在巨鹿,章邯部驻扎在巨鹿南边,两个部队之间就是秦军的运粮通道,只要打断这个通道,就等于打断了秦军的血管。项羽行动了,他先是派部将英布率军两万强行渡河,初战告捷,继而大军尽发,过河后沉掉船只,砸掉饭锅,以示有去无回的死战之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破釜沉舟”。接着,毫无退路的楚军向秦军发动了激烈进攻,先向巨鹿南边的章邯发动攻势,击退章邯后,仅留小部队牵制,大部队直扑围城的王离。结果,被切掉“血管”的秦军顿时崩溃,王离的十万边军全军覆没,章邯仓皇撤退,巨鹿之围遂解。战斗进行中,在周边观望的十几万“义军”,全都目睹了楚军的勇猛彪悍,战后尽皆拜服在楚军脚下。此战的结果是,项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反秦领袖。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就是赫赫有名的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后,项羽马不停蹄,在三户津断掉章邯退路,终于于公元前207年年底迫使章邯投降。就这样,秦王朝最后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灰飞烟灭,覆灭的命运已经难以挽回。为防秦国降兵异心,项羽将二十万秦国降兵全数坑杀,其残暴也名闻天下。就在同时,另一路意在牵制秦军的西征军刘邦部,却借项羽与秦军死战的机会,于公元前207年十二月成功突破函谷关,攻克咸阳。横扫天下的秦王朝,就这样二世而亡了。虽然刘邦捡了便宜,但这时期北方中国最强大的、受到公认拥戴的领袖,却是击灭秦军主力的霸王项羽。可以说,这时期中国的主人,是姓项的。二

巨鹿之战后,项羽挥师东进,在函谷关击败意图称王关中的刘邦。迫使刘邦主动到项羽大营里求和,将汉中地区拱手让给项羽。期间项羽的谋士范增曾建议项羽趁机诛杀刘邦,但未被项羽采纳。此事被后世认为是项羽败招之一。彼时项羽拥兵五十万,远强于拥兵十万的刘邦。刘邦虽然因一路纪律严明,在关中民望甚高,但在项羽突破函谷关后,刘邦也早已是“案板上的弱肉”。

项羽不杀刘邦,或许有他的道理。此时秦朝刚亡,局势不稳,刘邦毕竟和自己同属“义军”一脉,一旦发生内耗,很可能引发新的内乱。毕竟各路诸侯都新归附不久,稳定第一。

被公认为是“失招”的分封政策也是如此:项羽的军队说是五十万人,其实都是各路反秦军队拼凑而成的,以六国的宗室和旧贵族为主。这些人“闹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故国的土地。秦灭之后,“分封”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项羽虽强,但此时他的嫡系人马尚不具备对六国诸侯的绝对优势。所以在秦灭之后,项羽一面将楚怀王尊为“义帝”,一面大封诸侯,不但六国的宗室大多封王,自己的部将以及章邯等秦朝降将也皆封为王,分别驻扎在陕西兴平、陕西富平、陕西延安,直接堵住了刘邦东进的通道。分封其他诸王,项羽也坚持拆分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六国宗族内部的矛盾,削弱各方势力,从而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可谓煞费苦心。

然而一番苦心,其实却是失策。首先是对刘邦的处理上。把刘邦封在蜀地,看似“发配”,其实却成全了刘邦。蜀地虽然偏僻,但是从战国时代开始,这里就是秦国的粮储基地。秦国通过李冰的都江堰工程,早把蜀地变成了“天府之国”。特别是秦末战乱以来,蜀地成了中原农民,特别是三秦大地农民的避难所。大量难民涌入,在当地开荒生产,可以说是打天下的最佳根据地。分封蜀地给刘邦,等于给了刘邦一个天大的金元宝。

更大的失策是,项羽对于秦灭亡后的形势判断失误。事实上,彼时中国的战争并没有因为秦朝灭亡而结束。反秦的势力原本就是散沙一盘,分封后的结果是各派因为分封不均而内战,新的战争是注定的。对项羽来说,虽然分封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利用各路诸侯的矛盾甚至战争,不断削弱诸侯,最终统一天下,成为天下的主人,才是他最该做出的选择。但是项羽没有。在他眼里,秦朝灭亡,而后废黜楚怀王,天下就已经是他的了,而后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以后,他率军回到彭城做西楚霸王,在咸阳大肆抢掠,火烧阿房宫,都是毫无远见之举。不但没有做好新一轮战争的准备,反而放任了刘邦坐大。

所以项羽在成为西楚霸王后就遭到了报应,他放逐楚怀王的行为,给了刘邦出兵借口。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刘邦终于在公元前206年年底,重新举起了和项羽决裂的大旗,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一举击败了章邯等人,成功占有了八百里秦川,一下子成了和项羽争雄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川时只有十万军队的刘邦,占有三秦大地后,已经拥兵五十六万,和项羽旗鼓相当。

其实在刘邦出川攻杀的初期,项羽是完全可以把刘邦扑灭的,但是项羽在战略选择上继续出现错误:就在刘邦出三秦的同时,项羽分封的齐国也起了战火。齐国宗室田荣赶走了项羽封的齐王田都,在山东自立为王。而在项羽的眼里,田荣显然比刘邦更有威胁,因此他亲自率领精锐征伐田荣,仅派陈平和郑昌前往韩地牵制刘邦。结果,趁项羽主力被牵制在山东之机,刘邦火速挥师南下,一举占领项羽的老窝楚地,兵围项羽的都城彭城。这次避实击虚把之前还雄霸天下的项羽推到了败亡的悬崖边上。

但项羽毕竟是项羽,危急之下火速回师。此时项羽后方沦陷,补给被切断,兵马损失严重,困在东部进退两难。项羽置之死地而后生,火速集结了三万精骑南归。值得一提的是,他把自己的主力步兵留在齐地迷惑刘邦,自己亲自率领三万骑兵,连夜急行军隐蔽大迂回,突然出现在围困彭城的刘邦汉军西面。结果,一场大规模的骑兵冲锋,让刘邦苦心训练的几十万蜀地步兵顿时崩溃。彭城一战,项羽以小股骑兵诱敌,继而大部队骑兵冲锋围歼,汉军仅落水溺死者就有十多万人,刘邦的本钱一战赔光,连老父都做了项羽的俘虏。再次破釜沉舟的结果,就是项羽已经完全掌握了楚汉战争的主动权,刘邦似乎就在生死一线间了。三

彭城大逆转之后,项羽再次面对大好的形势。原本投降刘邦的各路诸侯,大多再次倒向了项羽,特别是一直牵制项羽的齐地田家,这下尽数向项羽投降。刘邦方面就糟糕多了。几十万大军损失殆尽,父亲刘太公和老婆吕雉也落入项羽之手。刘邦本人仅带着几万残兵退守河南夏邑县。这时候一举平灭刘邦,貌似是自然而然的事。

危急之下,刘邦沉着应对,利用河南成皋一线的有利地形构筑防线,打退了项羽的追兵,稳定住了战线。这时候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刘邦留在汉中“看家”的萧何。萧何不但稳定了后方,提供了充足的粮饷,更发动汉中百姓,为刘邦送来了大量青壮兵源。特别是在公元前205年五月,萧何送来的五万关中青壮士兵抵达成皋前线,正是凭借这支生力军,刘邦在京索之战里打退了项羽的进攻,稳定住了战线,喘过了这口气。

但此时的局面对刘邦还是很不利。刘邦的北面,原本倒向他的魏王、赵王、常山王、齐王,都已经尽数归顺了项羽;正面是项羽的主力军队。两面夹击下,刘邦迟早会被项羽“挤”死。这时候刘邦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委派韩信为帅,率领三万精锐北上,扫平北方诸侯。这其实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如果项羽也分兵北进,支援北方诸侯的话,一旦韩信全军覆没,下一个倒下的恐怕就是刘邦了。

但是转折再次出现了,项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成皋相持阶段,项羽不断调动兵力,对刘邦的成皋防线发起进攻。就在刘邦苦苦死守的时候,韩信在北方取得了突破,魏王、赵王、齐王相继被韩信平灭。原本楚汉相争的形势,变成了项羽、刘邦、韩信三足鼎立。这时候韩信倒向谁,谁就是这场角逐的赢家。但韩信当年是遭项羽冷落的,刘邦对他却有知遇之恩,这时候项羽再去拉拢,已经晚了。公元前204年年初,项羽经过苦战,终于突破了刘邦苦苦坚守半年多的成皋防线,一举拿下成皋,刘邦败逃回关中。然而,就在项羽准备一鼓作气,彻底剿灭刘邦的时候,他战略判断失误的后果再次呈现:已经投靠刘邦的彭越进兵苏北,夺取了睢阳,迫使项羽两次回兵救援,结果,刘邦趁机反攻,再次收复成皋。强攻半年,项羽等于是原地折返跑,白白损失大量兵马,劳而无功。此后,双方以广武山为界相持,谁都不能前进一步。

但刘邦不动可以,项羽不动却是不能。因为常年战乱,楚地生产破坏严重,物资供应能力大大不足,外加驻守江西九江的英布也背叛了项羽,导致项羽后方供应断绝。到了公元前204年十一月,弹尽粮绝的项羽不得不答应和刘邦议和,双方以河南荥阳鸿沟为界,罢兵休战。

荥阳议和之后,项羽其实已经失去了争天下的主动权,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为刘邦所有,韩信、彭越、英布三人都已归顺刘邦,之后刘邦册封三人为王,更令其死心塌地效力。以项羽此时的军事力量,丧失良机的他和刘邦争天下是远远不够的。但刘邦想一举平灭项羽却也难,楚军的战斗力原本就高于汉军,楚汉相争多年来,项羽几乎打赢了大多数的野战,主力决战的战役,刘邦更输得一塌糊涂,刘邦只是凭借战略上的高明,以及联合各路诸侯的力量,才能与项羽抗衡。此时项羽北进难,刘邦想彻底平灭项羽同样难,如果项羽策略得当,据楚地而割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而项羽的失策,就是对刘邦背盟估计不足。和议之后,项羽随即率军东撤,如果他能平安撤退到大本营江东五郡,刘邦将很难再有平定他的机会,所以借项羽东撤的机会发动突袭,是消灭项羽的最佳时机。刘邦果然这样做了。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追击项羽至河南固陵。恼火刘邦背盟的项羽再次绝地反击,一场大战,斩杀刘邦军两万多人,杀得刘邦不得不固守待援。这时候,命运的选择再次摆在项羽面前,是继续撤退,还是乘胜追击。恼火刘邦背信弃义的项羽,选择了把刘邦赶尽杀绝。楚军停止撤退,重兵攻打刘邦,刘邦虽然野战稍差,但防御能力尚在,又兼主力尚存,固守不成问题。而这一念之差的选择,注定了项羽命运无法逆转。

固陵之战时,项羽虽然依旧拥兵十多万,但此时楚军粮草供应不上,周围的彭越、英布也早已投靠刘邦,侧翼失去庇护。固陵之战得胜,固然有楚军作战勇猛的缘故,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韩信、彭越、英布三人对刘邦的封赏不满,故意按兵不动以要挟刘邦,以刘邦的政治智慧,势必会大力笼络三人,换取增援。一旦如此,滞留在固陵地区的楚军,就会陷入刘邦的全面包围中。而这些,恰是项羽没考虑到的。

果然,固陵之战后,韩信从山东南下,占领苏北地区,彭越与刘邦会师,同项羽对峙,英布从淮北出发,占领寿春,项羽部将周殷反叛,北上进击项羽。同时,二十万新整编的关中军也增援刘邦。新建立的汉帝国,战争机器隆隆开动,项羽的十万大军,瞬间陷入了东南西北全面包围之中。固陵之战,项羽赢得了辉煌的胜利,却换来了永远的失败。四

到了公元前202年十一月,汉军合围项羽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七十万人。重围之下,楚军再次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左冲右突,终于突围到了垓下地区。但此时,项羽位于长江以北的领土已经全部沦陷。唯一的希望,就是突围回江东五郡,但从当时看,已经基本不可能了。

基本不可能,却还是有可能。此时项羽军队战斗力仍在,而且,项羽部下的骑兵,是此时除了匈奴之外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如果能够集中优势骑兵冲杀出去,采取分段掩护的方式,还是有希望成功突围的。当然这么做,损失也是极其惨重的。

项羽选择了另外的方式,即使到了这样的绝地下,他依然相信自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绝路之下,他选择与汉军决战,集中精锐部队,主动向汉军发起反扑,争取打垮汉军。如果他的对手是章邯,也许还有些希望,不幸的是,此时的对手是“点兵多多益善”的韩信。面对项羽最后的反扑,韩信采取了十面埋伏的办法,就是先假装退却,诱引项羽进攻,再四面出击,将项羽的军队分割包围,各个击破。他的方略奏效了。绝境下的楚军左突右杀,却始终无法突破汉军的铁壁合围。项羽破釜沉舟的结果,就是他最后的十万大军,被汉军消灭四万多人,俘虏两万多人。当然汉军也损失惨重。反扑失败后,项羽率两万残兵苦守垓下,这时候营地周围四面楚歌,悲怆的楚歌声中,多年以来意志顽强、战斗力凶悍的楚军,终于被击垮了:家乡已被汉军占领,坚守又有何意义呢?

信心垮塌的结果,就是部队的彻底垮塌。在汉军的总攻下,项羽的爱妾虞姬愤然自刎,悲愤交加的项羽,率八百骑兵突围到乌江,此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多人。汉军追兵迫近,绝望的项羽,最终拒绝了船夫载他过江东的好意,在乌江边挥剑自尽,演完了人生的绝唱。五“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也许并不知道,他拒绝过江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他拒绝了人生里最后一次翻身的机会。

垓下之战,汉军十面埋伏,威风八面,但其实也只剩下一口气了。常年战乱,北方经济破坏严重,人口锐减。无论垓下之战结果如何,汉军其实也没有多少底气打下去了。何况尚在项羽之手的江东五郡,受战争破坏不大,如果项羽不死,即使不能打回北方,以他为旗帜割据江东自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这样一来,中国的分裂也许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但是做出这样的选择,于项羽性格而言是再正常不过了。比起刘邦的狡诈,项羽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人,做事讲究直来直去,比如和宋义有分歧,说杀就杀,怀疑秦国降兵不听话,说坑就坑,哪个诸侯看不顺眼,说打谁就打谁。这是一个从来不弯腰的人。但这样的性格,做朋友可以,争天下却不可。争天下,讲的是能屈能伸,要会妥协,会求全,会忍辱负重。这偏偏是项羽最反感的。随兴所至的结果,就是一次次战略误判,直到最后的灭亡。楚汉相争的结果,不是刘邦幸运,而是性格决定命运。第二章匈奴曾这样欺负汉朝

老话说得好: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对于西汉帝国而言,从建国开始,乃至整个王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朋友”和“敌人”是经常变的,唯独不变的一个敌人,恐怕就是长期以来笼罩在整个中国北半部的阴影——匈奴。

在西汉以前,匈奴这个敌人,对于中国人来说就不陌生。战国时期的赵国、燕国、秦国,都曾长期忍受匈奴侵扰之苦。秦始皇发动民力修筑万里长城,本意也是防止匈奴的入侵。事实上,秦始皇修的长城,并不是凭空而建,而是把原先燕国、赵国、秦国三国北方防备匈奴的长城连接起来。从战国群雄争霸到秦末楚汉逐鹿,匈奴与中原的军事冲突也始终未断。对于以步兵和战车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中原军队来说,匈奴骑兵的高速突击与运动战中的骑射,是正中他们“死穴”的杀招:笨重的战车与步兵跟不上匈奴骑兵的速度,只能成为人家射杀的猎物。大规模兵团作战中,更容易被人家以避实击虚的方式,在运动战中被消灭。在西汉之前,中原政权曾有过赵国李牧大破匈奴以及秦国蒙恬收复河套的胜仗。这两场战役,前者是通过诱敌深入的方式,将匈奴人诱到长城下面,依托坚固城防与战车聚歼,后者则是凭借秦军强大的弩箭装备和战车冲锋,将匈奴人驱逐。但对于匈奴骑兵高速机动的作战方式,依然没有比较好的应对办法。所以对于当时的中原政权来说,修长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在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的实力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西汉之前,中国北方的草原形势其实是三足鼎立的态势。盘踞今天东北地区的,是一大游牧部落东胡,而盘踞内蒙古西部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是西北的游牧部落大月氏。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3年,当刘邦与项羽为了争天下而打得昏天黑地时,北方的匈奴民族,也在进行着统一草原的战争。公元前209年,匈奴王子冒顿杀害父亲头曼,篡夺了匈奴单于的位置,随后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先于公元前205年平灭东胡,占领了东北大地,继而又发动了西征,赶走了盘踞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不但占有甘肃,更迫使西域国家臣服匈奴。到了西汉建立时期,汉帝国北面的匈奴人,已非秦朝时“不敢南下牧马”的“吴下阿蒙”,而是一个在冒顿单于整治下,拥有完备的组织建制、高效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和空前强大战斗力的国土广袤的游牧帝国。无论是春秋时代齐桓公“尊王攘夷”,还是秦始皇收河套、修长城,都不曾面对过这样强大的对手。一

面对富饶的中原大地,匈奴帝国也是有想法的。冒顿时代,匈奴的“王廷”,已经从原来的阴山迁移到了鄂尔浑河地区,匈奴单于直接控制的区域,正对着中原的河北蔚州地区。而匈奴的左贤王管辖的地区,正对着河北怀来地区,匈奴右贤王的控制区域,正对着陕西榆林地区。早在秦末农民战争时期,匈奴就趁秦帝国主力南下的机会,重新夺取了河套草原。河套丢失的结果,就是定都长安的西汉帝国,脑门上长期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西汉帝国建立初期,匈奴的侵扰日益频繁。而此时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肆诛灭异姓王的行为,也给了匈奴发动战争的机会。刘邦登基后,对曾帮助他得天下的各路异姓王,采取了打压甚至诛杀的政策。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功臣相继被铲除。北部方面,与匈奴相邻的异姓王,包括燕王卢绾、常山王张傲、韩王信等。这其中尤其以韩王信地位最微妙:他是战国时期韩国王室的后人,秦末农民战争时期,他曾跟随刘邦入函谷关灭秦,后被封为韩王。天下大定后,他这样的人物注定会被刘邦猜忌。果然,不久他就被迁出了原来的韩国封地,改封在太原,正好与匈奴相对。虽然韩王信忍气吞声就封,但双方的裂痕已日益加剧。如此机会,冒顿单于自然不会放弃。公元前201年九月,韩王信前脚刚到太原,几万匈奴骑兵就拍马杀到。西汉帝国与匈奴帝国的军事碰撞,就以这样一种趁火打劫的方式突然到来。

战端既开,韩王信起初全力迎敌。但内战里都算不上精锐的韩国军,又怎是匈奴扈卫精骑的对手。结果韩王信连战连败,重镇马邑被围。刘邦呢,却想趁匈奴入侵的机会,假匈奴之手削弱韩王信。因此这一年根本没有进行任何救援,坐山观虎斗。但“虎”也没这么傻,韩王信知道,自己本来“档案就黑”,楚汉相争的时候曾投降过项羽,一直怕刘邦秋后算账,这次匈奴入侵又连遭败仗,战后势必没好果子吃。结果横下一条心,主动找匈奴商量——投降。

韩王信投降,后果是严重的,几万骑兵归附匈奴不说,山西重镇门户大开。冒顿大喜过望,公元前200年,匈奴起兵四十万,以韩王信的“伪军”为向导,发动了对西汉帝国的大规模进攻。危急局面让刘邦再不能坐视,本欲休养生息的刘邦毅然决定御驾亲征,汉军火速集结,三十万大军兵发山西。小小的山西省,一下子集结了汉匈两大民族的七十万精锐,可以说都动了血本。

刘邦的进军很顺利,韩王信的“伪军”在西汉帝国精锐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多年内战锤炼积累下的强大战斗力,让汉军势如破竹。汉军先在沁县大破韩王信,继而收复晋阳,随后又击退了韩王信残部的反扑,一路北进,直向匈奴主力军杀去。在山西宁武,汉军第一次和匈奴军开练,结果匈奴军大败,被迫向北退去。整个战场的形势,正朝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00年冬,这一年,中国北方比往年要冷,连日大雪漫天,北风呼啸,以中原汉人为主的汉军第一次接触到酷寒天气,许多士兵甚至冻掉了手指头,部队非战斗减员严重。而且,汉军从出发之后就一路马不停蹄,从晋中追杀到晋北,连续作战,疲态已露。已然统一天下的汉高祖刘邦,此时却信心满满,毕竟汉军连战连捷,宁武之战更证明,匈奴人远非传说中那样可怕。一战聚歼匈奴主力,彻底解除北方边患,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休养生息。

带着这样的目的,刘邦率领的精锐军团一路北进,抵达位于前线的平城,而此时的冒顿单于,也率主力驻扎在蔚县,双方的主力决战马上就要打响了。二

戎马一生的刘邦不是糊涂人,他深知知己知彼的道理,所以到达平城后,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匈奴的情报,得到的消息都是匈奴尽是老弱残兵,不堪一击。唯独刘邦身边的谋士刘敬认定:匈奴一定是将主力隐藏起来了,企图诱使汉军北进,却反被刘邦当场斥责下狱。其实刘邦未必不明白匈奴意图,但此时山西连日大雪,汉军粮草物资供应不上,长期相持不是办法,就此退走,匈奴势必卷土重来,所以无论刀山火海,都要闯一下。

公元前200年十二月,经过无数次周密筹谋后,刘邦终下决心,率领麾下主力进发蔚县,准备对匈奴进行总攻。然而在途经白登山的时候,却遭到了早已埋伏在此的匈奴主力合围。这次战斗匈奴几乎拿出了全部家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共部署了四十万大军,且都是养精蓄锐的精锐骑兵。陷入合围的汉军立刻原地布防,在白登山就地组织防御,和匈奴军进行了惨烈的厮杀。冒顿的战略构想,是一鼓作气彻底聚歼刘邦部,但接下来的事情却出乎他的意料。酷寒和重围下的汉军非但没有崩溃,相反迸发出顽强的战斗精神,凭借着严整的军阵和弩箭防御,数次击退匈奴的进攻,原本计划的歼灭战,打成了攻守双方谁也不能前进的拉锯战。

这时候的局面对刘邦而言更不利。刘邦这次北征,动用了三十二万大军,但随他进抵平城前线的只有十万人左右,其余的二十多万人划拨给周勃,用以清剿韩王信的残部。这时候的周勃,在击破韩王信后,正北进楼烦地区,如果他能够及时赶到,自然可以解除匈奴围困。但冒顿已经把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又怎能突围出去呢?好在白登山自战国时期赵国开始,就是防备匈奴的要塞,有赵国时期修筑的坚固军堡,足矣固守。七天七夜,匈奴无力攻击,汉军也无力突围,断水断粮的汉军,无疑是更加困难的。

万般无奈下的刘邦,依照陈平的计策,主动联络冒顿单于的阏氏(老婆),假意说给冒顿送美女,以此诱使“吃醋”的阏氏向冒顿说情。阏氏果然中计,以“汉天子有神灵保佑”为名,建议冒顿解除包围。按照许多史料的记载,冒顿上了当,主动在包围圈上解开一个口子,让刘邦逃出生天。但真实的情况,据《资治通鉴》的记载,是另一路汉军周勃部在扫荡了韩王信残部后,杀奔白登山而来,匈奴此时面临被汉军前后夹击的危险。所以顺水推舟解除包围,体面地撤军,就成了冒顿单于最好的选择。

对于征战一生的刘邦来说,白登之围可谓奇耻大辱,以他有仇必报的性格自然不能罢休。解围班师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战前劝他进兵决战的十几个谋士,并释放了战前劝说他的刘敬。但对匈奴,刘邦却忍了:这时正是汉朝百废待兴之时,匈奴又处强势,已无法轻易再起战端。白登之围中,汉军在绝境下的顽强精神,以及强悍的防御能力,也给匈奴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以匈奴此时的军力,在野战里击败汉军或许可以做到,但占有汉地却很难。所以和平成了两家共同的选择。

公元前198年,汉帝国以刘敬为使节,与匈奴正式缔结和平条约。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并附赠大量米粮财宝,同时约法三章:一、汉朝每年要送给匈奴大量礼品;二、双方在边关开设互市;三、两家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这个“和平协议”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和亲”。固然屈辱,却是白登之战中十几万汉军将士用鲜血生命打出来的,也是西汉王朝当时唯一的选择。三

汉匈和亲后,按照历史书上普遍的说法,汉匈维持了六十年的和平。事实是,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的这半个多世纪里,汉匈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停止。

如果说白登之战前的匈奴,对西汉的主要政策是打劫,那么白登之战至汉武帝反击战打响前的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国策只有一个——讹诈。

所谓的讹诈,就是利用各种方式,主要是武力恐吓和军事进攻相结合的方式,向西汉王朝不断地狮子大开口,索取金银财物。其胃口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狠毒,做派越来越嚣张。

汉匈双方和亲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97年冬,匈奴就再次发难。趁着代地守将陈豨造反的机会,匈奴人攻掠河北、山西等地,逼得重病中的刘邦再次以老迈之躯御驾亲征。为了防止白登之围重演,汉帝国不得不忍气吞声,在出征前派使节至匈奴,送上大量财物,请匈奴在此战中保持中立,得了好处的匈奴,也就见好就收。

匈奴人不管刘邦有多伤心,见机会就要捞一票。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又造反,率领部下数千人投降匈奴,被匈奴封为东胡卢王。之后他主动担任向导,引匈奴骑兵攻略州县,做了“铁杆汉奸”。汉王朝曾多次出使匈奴,送上金银财宝,想请匈奴“引渡”卢绾,匈奴每次都是收了钱,不办事,最多就是承诺汉朝,约束卢绾的行为。一直到刘邦去世,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几乎没有停止。但毕竟垂涎于和亲的巨大财富,匈奴大多数时候都是小打小闹,几十几百骑兵在边境打劫后,再对汉朝说“误会”,大规模的战争并未爆发。

刘邦去世后,匈奴险些再次挑起战争。公元前192年,刘邦已经去世,在位的皇帝是其子汉惠帝,大权握于太后吕雉之手。冒顿趁机写信给吕雉,信中赤裸裸地对大汉太后进行“性骚扰”,要吕雉嫁给他。如此奇耻大辱,激得汉朝君臣大怒,吕后的妹夫樊哙主动要求率兵十万横扫匈奴,满朝文武也是一片喊打喊杀。但中郎将季布冷静,嘲笑樊哙说:“当年你在白登山上,也没见多么威武,今天吹的什么牛。”作为一个冷静的政治家,吕雉也明白此时不是和匈奴开战的时候。结果,汉朝送上大量粮食财宝,外加几十名美女和吕后一封言辞卑微的书信。吕后的忍气吞声,效果是显著的,她把持大权的那些年,是西汉时期匈奴侵扰最少的几年。当然这不是因为匈奴善良,此时的冒顿单于也已到了晚年,进取之心大减,每年从汉朝多讹诈一些财富用于享乐才是真。

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即位之后,汉匈边境战祸再起。这时候的汉王朝刚刚经历了吕后之乱,国家政权还在初定之时,自然也是匈奴人眼中最好的讹诈时机。公元前177年,趁汉朝济北王反叛的机会,匈奴右贤王部再次发动进攻,这次的手段更酷烈,不但攻克了代郡,还杀害了代郡的地方官。这是汉匈和亲后从未有过的恶性事件。汉文帝对此的反应也出人意料的强硬。他立刻命令灌婴率领八万精锐赶赴边地迎战,汉朝大军既出,匈奴火速撤走。事后汉文帝派使者问责,冒顿单于也不得不做出表面姿态,推脱说此事是右贤王擅自发动,并且假意惩戒了右贤王。这时候的西汉帝国,国力比汉高祖时期大为增强,但依然以步兵战车为主,骑兵力量严重不足。和平,依然是无奈的选择。

匈奴却日益猖狂,特别是冒顿单于去世后,即位的老上单于年少气盛,此人做派十分嚣张。比如,和汉帝国的往来文书,在尺寸上都要大过汉帝国,以示压倒汉帝国之意。军事方面,老上单于几乎每年都发动进攻,从西北到东北,汉朝边境狼烟四起,边军疲于奔命。公元前166年,匈奴军队深入到陕西境内,前锋竟然抵达了西汉皇宫甘泉宫,汉帝国再次派兵征剿,一样是军队还没到前线,匈奴军就满载而归了。而公元前162年的那一次更过分。匈奴侵扰上谷、渔阳、云中三地,汉王朝调集十三万大军开赴北方边地迎敌,但主帅周亚夫却太过谨慎,命令部下不能轻易和匈奴交手。结果,在汉朝十几万大军的眼皮底下,匈奴人烧杀抢掠一个月,才在汉军的“礼送”之下,得意扬扬地班师回朝。

汉文帝去世,其子汉景帝即位后,匈奴的威胁依然有增无减。汉景帝在位期间,西汉帝国曾发生了大规模诸侯反叛事件——七国之乱。匈奴此时在位的军臣单于,就曾与西汉诸侯吴王密谋,企图趁机南下夺取汉地。虽然权衡利弊后,军臣单于没有贸然行动,只是派重兵屯于汉朝边境,但西汉的北部精锐骑兵,也因此被牵制在北方边境,无法参加平叛战争,导致七国之乱持续数月。而七国之乱的平定,对于西汉帝国最大的意义是:中原诸侯与匈奴勾结的隐患被彻底消除,汉帝国从此可以集中充足的人力、物力,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

在汉匈之间和亲的六十七年里,汉朝通过隐忍的方式,维系与匈奴之间的和平。从吕后开始至汉景帝的几代帝王,把建设一支足够与匈奴对抗的强兵作为重点任务。从汉初开始,汉朝就实行马政,鼓励养马,更招募边地匈奴人到汉朝,为汉朝训练骑兵,以李广为代表的新一代骑兵将领也在崛起。到了汉景帝在位时,汉朝的边地骑兵已经初具规模,七国之乱的转折点,就是汉朝调数千北边骑兵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叛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反击匈奴的时机已经日渐成熟。

但是,对于汉朝反击匈奴战争来说,更要命的却是思想问题。汉朝以黄老学说治国,奉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放到对外问题上,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每次匈奴讹诈,都尽可能地满足要求,匈奴入侵,也大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尤其在汉武帝登基初期,大权掌握在祖母窦太皇太后手中,老太太本身不爱打仗,崇尚休养生息,根基不稳的汉武帝也只好忍气吞声。但汉朝国策的更张,已经从这时期的一些政策上露出端倪。汉武帝在宫廷里倡导射猎,带头习武。在登基后的第三年,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求和大月氏联合攻击匈奴,同时在西汉北军中设置八校尉,在皇宫内设置羽林骑,整编精锐骑兵。朝堂之上,原本是上下共识的和亲政策,此时也出现质疑之声。新一代的官员们,如王恢等人,主张整军备战,反击匈奴,与韩安国的主和派形成对立。虽然和亲政策得到了老臣们的支持,但随着公元前135年窦太皇太后的去世,亲政的汉武帝开始全面推行对匈奴的反击政策,其中标志性的事件就是马邑诱敌战。

马邑,即山西朔县,是西汉时期汉朝北部重镇。汉匈和亲时代,这里是汉匈两族互市的场所,素来以经济繁荣、商旅云集著称,也是匈奴人一直垂涎的财富之地。公元前133年,大行令王恢献策,可以以马邑为诱饵,引诱匈奴单于前来,发动一场围歼战,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匈奴问题。经过激烈的朝堂争辩后,汉武帝批准了这个作战计划。由马邑当地商人聂壹出头,假装向匈奴军臣单于投降,谎称可以里应外合袭击马邑,引诱匈奴单于到来,然后,以三十万重兵发动进攻,将匈奴彻底剿灭。为了这个计划,汉武帝几乎动用了北方所有的精兵,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埋伏在马邑山谷中,王恢率领三万精锐断后,挡住匈奴的归路,以图彻底全歼。表面看,这是个几乎完美的作战计划。

但如此复杂的计划,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不走漏风声是不可能的。军臣单于起初上当,率军直扑马邑,但在路上却得到消息,得知汉军在当地设伏,随即拨马北逃。本来应该断掉匈奴逃路的王恢,关键时刻却临阵退缩,不敢发动攻击,反而“礼送”匈奴出境。事后汉武帝震怒,王恢的理由是,自己兵力只有三万,无力抵挡十万匈奴骑兵。若此时汉军三十万主力全速扑来,只要王恢能够拖住,打赢还是很有希望的。结果,王恢的临阵退缩,使得汉军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马邑之围的败露,标志着汉匈双方的彻底决裂。从此,匈奴人再也不必玩讹诈的把戏,汉朝也不必忍气吞声。双方刺刀见红,汉帝国战争机器隆隆开动,经过六十多年隐忍,汉帝国青锋出鞘,开始了反击匈奴的战争。第三章云中,汉朝的“伤心之城”

云中,一个古地名,位于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从战国时代开始就扮演着“围墙”的角色。

说战国,论伤心之地,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一个地方——山西长平。一场长平之战,活活坑了四十万,还不够叫人伤心吗?够伤心,可再惨再痛,不过是围墙里面自家人打自家人的事。饶是够伤心、够耻辱,饶是千百年来的人们一直在幽叹、在缅怀,却独独忘了,没有那道围墙,坑人的和被坑的,都要被外族的马刀砍。

这道围墙就是云中,屹立在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给中原大地的繁衍生息,包括自家人连番无止的内斗,挡风遮雨,千年以来,默默无闻,伤痕累累。

这道围墙是战国时代赵武灵王修的。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出兵平灭了北方楼烦、中山等部族,在其故地设立要塞,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建于今天内蒙古托克托县的要塞,就是云中。

然后,赵武灵王挥师南下胡服骑射,小小赵国如变异了的猛兽一般在中原大地驰骋冲杀,风驰电掣的铁骑,写下了赵国争霸的荣光。有关云中的事,却几乎无人记上一笔。

因为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诸侯争霸,大家的嘴都在说诸子百家,关起门来争得热闹,却忘了门外面其实是很不安全的。赵国牵来了门外的几匹马,然后就摇身一变成雄狮了。那么,门外那些教会我们骑马打仗的人在忙什么呢?

门外有东胡、匈奴……名号不同,都是骑马打仗并且教会了我们骑马打仗的。希特勒喜欢说:“我在围墙上踢一脚,房子就会塌掉。” 匈奴他们也一样,战国时代诸侯争霸的热闹声里,他们也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踢墙。而云中,是挨踢最多的地方之一。

赵武灵王设云中郡以来,匈奴人不断来犯。平常的时候一年来一次,高兴的时候一年来好几次,草青马壮的时候来,断粮断炊的时候更来,一年到头叮叮当当踹墙踹得热闹。这踹墙声很响,中原大地听得见,可却很少有人当回事。

因为大家关心的是墙里面的事——抗秦联盟成功了没?谁一统天下了?谁家的儿子接班了?战国七雄的老大是谁?家里的事情还搞不清楚,谁管外面。

史官们就更不管了,什么最吸引眼球记什么,中原争霸,权谋诡计,精彩地记上两笔,云中么,便一笔带过了。所以无论《史记》还是《战国策》,围墙里面的事都写得洋洋洒洒,围墙外边的事,却只有惜墨如金的寥寥数语:××年,匈奴犯云中;××年,匈奴屠云中;××年……

很简单,却很多,寥寥几笔,就是一场惨烈的征战,无数人的伤亡,只剩下而今史册上几个简单的数字。后人翻阅的时候,一眼扫过去,没感觉。但闭上眼就能感觉到了,年年都要挨踹,换谁滋味都不会好受,想想都打哆嗦,可云中不哆嗦。挨匈奴的马刀,替中原大地挡刀,那些被它保护的人,斗得欢,忙得热闹,却没人问一声。

不好受了很多年,战国总算结束了,然后是汉朝,皇帝轮流变,不变的依然是围墙。

汉朝时云中的日子更不好过,战国时代大家都是敌人,你来了我就打呗,你跑了我就追呗,西汉初年可不一样,和亲了,对面是一家人,亲戚和为贵么。可问题是,这亲戚总不拿你当亲戚,反而时时犯浑,每年吆五喝六地上门打秋风不说,高兴了还要来抢一把。

这可难办了,到底是“亲戚”,既不能让他来抢,还不能伤了和气,他不动手的时候你不能动手,他动手了你想还手就晚了。西汉初年的军事条令上写得明白着呢,敢擅挑边衅者斩,跟李鸿章的“衅不可自我开”一个意思。可你不挑衅人家也不傻,假装赔着笑脸过来,转脸就给你一刀。所以钱多得没处放、粮食多得吃不完的文景盛世里,照样留下了史官们漫不经心的记录:××年,匈奴犯云中;××年,屠云中……

后来总算和亲戚撕破脸了,汉武帝开始了大反击,连番主动出击打得热闹,可你打了人家,人家也要打回来,到时候挡刀的墙,还是云中。史官们是喜欢进攻多于防守的,那些歼敌数目巨大的攻击战当然要大书特书,至于挡刀的事么,继续漫不经心描上一笔吧:××年,云中……

好事摊不上,苦活却跑不了,身为前线,自然是大军出征的基地,后勤保障、安置部队,样样都要摊到云中身上,最后论功行赏,风光了大将军,照样没你什么事。

好在匈奴终于给打歇菜了,再苦再累再委屈总算没有白忙活,可外面的世界清净了,围墙也就没啥用了,从昭君出塞以后,云中的地位一天天下降,一天天不让人待见,一直不待见到东汉末年,领导大笔一挥:留着碍眼,撤了吧。

于是,荒凉的内蒙古草原上,就留下了一座废墟,无人凭吊。

很想为它多写点儿什么,可很无奈,历史的记录太少,瞎编更不允许,只能写下所有能写的东西。史书上只有寥寥几笔:××年,犯云中……

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守在这里的人,那些连一座无名烈士墓都不曾有的军人,那些明明知道死却还想胜利的人,谁为他们记上一笔?第四章汉文帝母子发迹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大一统王朝,西汉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盛世。比如光耀古今的“文景之治”,创造了中国历史之前从来没有过的“GDP成就”,中国人口达到了空前的六千万,国家富庶,百姓安居乐业,仓库储备丰厚,国库串钱的绳子,因为长期不用都烂掉了,国库的储备粮,也好多都腐烂变质。正是这时期巨大的物资储备,为汉武帝时代击败匈奴,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证。中华民族的大汉盛世,也在这时期奠基。“文景之治”中的“文景”,指这时期相继在位的两任皇帝:汉文帝和汉景帝。相比之下,汉景帝的谈资似乎多一些:震撼全国的七国之乱,是在他的统治下平定的;西汉王朝的休养生息,也在他在位时期到达了高峰。但相比起来,他的父亲汉文帝刘恒,在历史上的地位恐怕会更高一些:大汉王朝的“文景之治”从他的手中开始,对于整个西汉王朝来说,汉文帝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在后世的评价中,他更是一位被看作楷模的圣君。

做皇帝要做出名,方法自然多种多样。有能打的,有能杀的,有能干活的,也有能糟践江山的。相比之下,汉文帝的出名,或许只一个字——忍。无论是他登基之前,还是开创治世之后,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特别能“忍”的人。一

说到汉文帝的能忍,不得不首先说到他的母亲——薄太后。俗话说“儿子随娘”,这位身世坎坷的女人,同样是一个能忍的人。

薄太后的本名,现在说法多种多样,真实姓名已不可考,但说到她的身份,可以说既很好又很惨。她是苏州人,母亲是魏国的王族,但她却不是“合法出生”,她是母亲和人私通的私生女。又兼秦朝治下,六国王族的身份非但不值钱,反而颇受打压,小时候的生活,可以说是穷困与白眼交加。这日子得忍,忍了没几年终于苦尽甘来,大泽乡起义一声炮响,六国遗民翻身迎解放,凭王族身份,成年后她嫁给了魏王豹为妻,也算是王族贵妇。这魏王豹虽说是一方王族,但人生追求却不大。秦末农民战争中,他就想着跟对一个好主人,安安稳稳地讨一块封地,关起门来当王爷。却偏偏有个叫许负的算命先生,见了他的妻子后立刻惊叹:“此女子将来会生个天子!”就这一句话,魏王豹的心思活络了:“她生的儿子是天子,我是她老公,那也就是说……”

心思活络了,行为也就活络了,好好的魏王也不想当了,立刻扯旗造反,跟正在打天下的刘邦撕破脸:算命的都说我老婆的儿子是天子,我还怕你作甚。可魏王豹哪是刘邦的对手,被刘邦的大将曹参几下子打得稀里哗啦,兵败身死。许负的卦,他到底没弄懂:你老婆生的儿子做天子不假,可这天子的爹,却未必就是你。

没弄懂的后果,对于薄夫人来说是严重的。王族贵妇是做不成了,摇身一变成了罪犯家属,发配到皇宫里当奴仆,负责在纺织房当织女。这织女的活可不好干,整个皇宫上至帝王、皇后,下至太监、宫女,里里外外穿的,全都出自织女之手。劳动量大,工作辛苦,地位也低贱得很,最重要的是人生没机会。皇宫里的女子,名义上说都是皇帝的老婆,改变命运的办法,就是被皇帝看中,得到宠幸,最好能生个一男半女,也就有苦尽甘来的希望了。可混在纺织房,这个想法就很不靠谱:有哪个男人会闲着没事,跑来看女人织布呢?没办法只能继续忍。

可不靠谱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了皇帝的刘邦某一日心血来潮,竟真到织布房来闲逛,扫了一眼薄夫人,又偏觉得顺眼,顺眼了就好办,一纸诏书调出织布房,提到宫里做妃子。可这妃子却有名无实,做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就算一天宠一个,猴年马月也难轮到她,只能独守空房继续忍。这一忍,从公元前206年,一直忍到公元前202年,刘邦总算有一天踏进了她的房间。正史的说法是,宫里有小姐妹说起这个女人的身世,无意中被刘邦听到,刘邦一时心血来潮,就过来宠幸了一把。野史上也有说法,刘邦那天走错了门,误入了她的房间,也就顺水推舟将错就错了。心血来潮也好,将错就错也罢,她和刘邦,也仅仅做了这一夜夫妻,那夜之后,刘邦再没来过。

可低概率的事件再次发生了,就这么“一夜夫妻”,忍了好多年的薄夫人竟然怀上了,十个月后婴儿呱呱坠地,是个大胖小子。这就是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凭此机缘,她也终于在后宫嫔妃里占有了一席之地,有了作为妃子的名分——薄姬。

得了宠幸,生了儿子,有了名分,所有的低概率事件一连串地发生,貌似好事都让她占了。可这时候她的处境,却似乎没太多改善。宫里得宠的女人多了,生不出孩子来的更多,凭什么你春风一度就能怀上?其他妃子们的妒忌白眼自然少不了。而刘邦对这对母子也没太多感情,有了儿子以后,薄姬又守了八年活寡。老公不搭理,生了儿子遭人忌,后宫的娘娘们,谁不拉帮结派,谁没有个三亲六戚,谁没个背景靠山?明枪暗箭下,想太太平平地过日子,那是何其难。要太平,还要忍。

所以薄姬继续忍着苦日子。事实如此,虽然她为刘邦生了儿子,但上上下下都知道这娘俩不被刘邦待见,所以待见他们的人也就不多。赏赐少,没钱去拉拢身边的太监、宫女,遭的白眼也就不少,甚至连日常的生活,有时候都要靠她自己织布去维持。这样的环境下,薄姬养成了温和待人、凡事礼让的处世态度。她温和地对待皇宫里的每一个下人,哪怕是再低微的奴婢,见了面都客客气气。后宫的嫔妃们,不管是地位高贵的,还是地位比她低的,有儿子的没儿子的,一样恭敬有加,就连儿子有时候淘气,和其他房里的皇子发生了冲突,不管理不理亏,都要带着儿子跟人家赔礼道歉。忍来忍去,这个无根无基的薄姬,成了后宫里公认的好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