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3:28:11

点击下载

作者:学校管理工作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

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下)试读:

前 言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实施管理的核心。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把一所学校办好,校长必须搞好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使管理能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运用,实现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理是一门艺术,校长的管理素养和工作技巧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办好一所学校,已成为每个校长必须深思的问题。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放在心上,并与之融为一体,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新课改大浪朝中,校长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校长既要成为“理念卓越、管理卓越、特色卓越、绩效卓越”的学校领头雁,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又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既要关注学校工作的微小细节,事无巨细地照顾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又要思考学校的宏观调控,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殚精竭虑。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校长若想胜任自己的职务,就必须提升思想素养和综合素质,运用管理技巧和管理艺术搞好自己的工作。

为了全面提高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水平,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校长全面管理和工作规范技巧”丛书,包括《校长的领导形象与领导艺术》、《校长的管理创新与策略》、《校长领导工作与组织制度的管理》、《校长学校岗位与师生的管理》、《校长教学工作与素质教育的管理》、《校长学校财产与财务的管理》、《校长学校生活与环境的管理》、《校长学校安全与质量的管理》、《校长学校行政与班级的管理》和《校长学校标识与档案的管理》10册,本套图书从校长领导艺术、校长管理策略、学校领导制度、学校组织制度、学校岗位管理、学校标识管理、学校财产管理、学校生活管理、学校环境管理、学校安全管理、学校行政管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教学管理、学校师生管理、学校班级管理、学校质量管理等方面详细讲述了校长的管理艺术与管理技巧,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指导性,是各级学校校长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学校安全工作管理

第三节

1.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制度

(1)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定期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2)各班级、处室要设有安全员。班主任为本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处室主管领导为本处室第一责任人。各班级、处室对安全检查要自成体系,责任要落到具体人头上,对重要部位和贵重物品检查要定时、定人、定位检查。(3)安全检查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并明确检查内容、重点和方法,促进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电器、电源、用水、库房、电脑机房、实验操作室、食品卫生、旧建筑物、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均为检查的重点部位。(4)安全检查要经常性进行。班主任每日对所在班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各处室主任每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检查,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对全校安全工作进行拉网式检查,检查时发现隐患,立即下达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指定专人进行整改,事后落实整改反馈情况。(5)严肃安全检查报告、整改追源制度。对查出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领导,并要求有关部门及时整改。对重大问题不报告的或对已报告问题不处理而造成损失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将追究相关责任;造成严重损失的,将对相关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6)严肃安全检查登记制度。检查中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出现漏检现象,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详细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尽最大可能当场落实到具体人头上。记录要有检查负责人和存有安全隐患的部门负责人签字,有关落实情况检查负责人要进行再复查。(7)建立安全检查评比制度。对自查自改无隐患的部门要给予表扬,对隐患多、漏洞大,又迟迟不整改的,进行批评教育或通报批评。安全检查工作列入年终部门评先、个人评优考核。(8)建立检查情况校内通报及向领导汇报制度。学校办公室除了每月1次的安全检查之外,元旦、春节、五一、暑假、国庆、寒假分别进行六次大检查,在重要阶段或特殊时期可随时进行专项或全面的抽查,并将检查情况在校内进行通报或直接向领导汇报。

2.学校安全管理监督工作评估

(1)作为校长,是否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风险监督管理计划,对管理活动的内容及执行监督管理人员的安排是否合理。(2)校长是否聘用了合格的教师,尤其是从事专业技术课教学和体育课教学的教师,这些教师必须提供权威的业务档案。(3)临时代课的教师对该课所要求的专业能力是否具备,校长是否在其上课前检查过教学计划,尤其对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是否仔细审阅过其备课教案。(4)教师是否与参加活动学生的家长取得了联系,是否向他们通报过所组织的活动潜在的危险性并取得家长的书面同意或认可。(5)教师的备课教案中是否包括学生安全保护的内容,执行情况如何。(6)从事专业技术课和体育课的教师是否进行过紧急救护的培训,是否取得了有关专业资格证书。(7)学校后勤管理人员是否定期检查、维修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仪器、设施,有无检查、维修的详细纪录。(8)学校是否配置了从事具有危险性活动课程所必需的安全保护装置和用品,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分发到学生手中。(9)学校是否定期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10)事故一旦发生,学校是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3.学校集体活动突发事件救护制度

拥挤踩踏事故的救护实施工作执行标准(1)明显骨折、砸伤、头部着地伴头昏、呕吐应即送医院检查治疗。(2)因挤压踩踏有强烈痛感者也应立即送医院仔细检查,谨防内脏器官受伤,延误治疗。(3)学校应及时通知受重伤学生家长到医院,了解并参与治疗意见。(4)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应立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故成因、责任人、证明人,以便后期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合法地做好善后处理。

劳动工具伤害事故的救护工作执行标准(1)轻度皮肤擦伤,由医护人员迅速清洗、包扎,并令受伤者从事轻体力劳动或休息,坚持按医嘱内服、外敷药物,避免接触污水,保持伤口清洁、干燥。(2)若属骨骼损伤、肌肉内伤、重创伤口等,则应在做必要的应急处置后送往医院诊治,切勿随意按摩、揉搓、拉扯,以免延误病情,甚至造成更大伤害。(3)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家长,做好善后工作。

塌方、地陷、建筑物倒塌事故的救护工作执行标准(1)立即将未遇险的其他学生迅速撤离危险工作面,并观察周围环境防止更大塌方。根据险情迅速求救。(2)若部分体位被埋压时,首先要判明被压的人数及其方位,然后组织营救。(3)救人时,不可一拥而上,以防踩伤被埋人员,根据被压人员所在方位,迅速用手挖开,要慎用工具,以防铲伤被埋人员。(4)救出遇险人员后,再据伤情妥善处理。(5)问题严重时,迅速上报上级部门,并通知家长。

陷入泥潭、沼泽事故的救护工作执行标准(1)遇到寸草不生的黑色平地要提醒学生小心绕行,因为这种平地可能是泥潭。遇到布满苔藓的泥沼要绕行。(2)有学生陷入沼泽后组织者和援救者不可蜂拥而入,而应抛给遇险人绳索、树枝、木棍,让其抓紧后拉出。(3)旁观者不可乱喊乱叫,而应由组织者统一指挥,做合理的提示、指导,有序地营救。

坠崖和掉入坑穴事故的救护工作执行标准(1)呼叫姓名,调查遇险者是否清醒,询问伤情如何。(2)将结实的绳索一端拴在大树上面、巨石上,一端系一支手电筒抛下,待坠落者自己系牢、发出信号后,再吊上来。(3)若遇险者没有应答,需派人下去营救时,则应考虑以下事项:

①挑选身材轻小、动作敏捷、头脑机灵、勇敢坚毅、沉着冷静,有一定组织才能和生活阅历的人下去营救。

②放人时,应让营救者用手电筒或小石子探测下面是否有积水、毒蛇、困兽,是否能看到遇险者等情况,同时,应用油灯、蜡烛等探测下面是否缺氧。

③营救人员应密切注意绳索的磨损情况。

④下去的营救人员应及时通报情况,指挥上面的行动。

营救迷路、走失人员工作执行标准(1)营救人员应分组行动,事先商定联络办法和信号标志,经常保持相互联络,注意不要造成新的迷失事件。一旦某一小组找到迷路者或发现其线索,则应立即通知其他组。各小组要在来路上留下标记,当不能会合或接到信息时原路返回。(2)应从当地找向导,寻求帮助。预测基本方位、范围,从不同方位向既定目标聚集。(3)寻找时,可采取用喊话筒、高音喇叭呼叫,白天燃“狼烟”、举红旗,晚上点篝火、打手电筒、放“钻天炮”、打信号弹等办法。(4)营救人员一要留心观察迷路者的留言、标记;二要注意给迷路者留下留言、标记,以利其沿标记返回。

4.学校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处理制度

校外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处理(1)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和当地社会的安定局画,尽快恢复学校的教学秩序。不要因事故本身导致其他不应有的事端。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受伤学生及受惊吓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调节工作,逐步消解他们的恐惧心理和其他不良心理反应。(2)要依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对学生家长,特别是受伤甚至受害死亡学生家长的解释和安抚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处理善后事宜,切不可任意激起事端,破坏学校正常秩序乃至社会的稳定。对于学生的赔偿问题,要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多加抚恤。特别要坚决防止有些领导麻木不仁,对学生漠不关心,对家长要求不理不问,一概置之不理的做法。(3)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由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处理调查的,学校应当主动配合调查,提供证据,不可隐瞒事实,推卸责任;如果是责任事故,要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分别对有关责任人给予严肃的行政处罚,涉及刑事问题的,要由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4)事故处置完毕后,学校要认真做好吸取事故教训的总结教育工作,防止再发生类似事件。

校外集体活动突发事故制度(1)保持镇静、沉着应付。发生事故后,绝不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2)学生优先。在抢救和组织疏散过程中,必须本着先学生后成人的原则进行,尤其在危急情况下,组织抢救者必须首先保证未成年人的安全,即使有领导在内,也应如此。(3)就地抢救。事故发生后,对于伤员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在事故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人力对伤员进行初步的抢救,如包扎止血、人工呼吸等。(4)立即报警、紧急救援。事故一旦发生,就要立即安排专人向公安、医疗等部门求救,争取使医疗人员和公安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同时,还要即刻向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和求援,以便政府和上级部门能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更大的力量投入救治工作。(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发生事故后,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要安排专人做好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以利于各种抢救措施的顺利实施。如果情况危急,活动难以继续,则要由跟班教师迅速组织其他同学有组织地撤离现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尽快带回学校。同时,要尽快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到医院陪护。

5.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和在体育教学及管理中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体育课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

并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按时检查和维修。根据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法》第九条的规定,学校的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或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不得擅离岗位,玩忽职守。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

在体育课上的注意事项(1)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意安全。(2)学校和教师应当定期向学生了解是否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异疾病,以便安排体育运动,避免发生学生伤害事故。(3)要对学生进行健康分组。

①基本组:凡是身体发育正常,健康状况良好或只存在轻微缺陷,但机能水平尚好,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列入基本组。基本组体育教学要求如下:

a.按国家教委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b.可以参加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测验。

c.可从事1~2项体育专项训练。

②准备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轻微异常,过去很少参加运动,但机能试验无明显不良反应者,可分入准备组。按下列规定进行锻炼:

a.按体育大纲从事运动,但要注意放慢速度,循序渐进。

b.可参加一般体育活动,但不宜参加激烈的专项比赛和训练。

③特别组:健康状况不正常,身体有较严重的缺陷,不宜系统地按大纲活动的学生,可分入特别组。具体要求:

a.按专门制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或采用一般大纲中的部分项目进行锻炼,但标准要降低,期限需延长。

b.实施医疗体育。(4)要合理安排与调节体育课的生理负荷量。

生理负荷是指学生的机体受身体练习的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只有合适的生理负荷量,才有益于学生的健康和体质的增强。

教师在体育课上要通过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自我感觉的方式来判断其生理负荷是否合适。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出汗多,面色苍白,动作反应迟钝或不协调等,同时有心悸、心痛、恶心等自我感觉,说明负荷过高,需要有及时调整。调整生理负荷量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内容、难易程度、动作幅度大小、重复次数多少、间隔时间长短等方式。

体育课要符合卫生要求

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结构要符合卫生要求。

每节课或每次课外体育活动都要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整理部分组成,不可马虎准备,草草结束。要使专项训练与全面锻炼相结合,避免身体引起局部过于疲劳。(1)老师应将操作方法、安全规则和应注意的事项向学生详细说明。(2)老师应在现场予以保护,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和班主任都要到操场组织监督检查。(3)对于较大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最好有2名以上老师在场。(4)最好不要安排学生同时进行多种体育项目,防止不能同时给予保护。(5)学校应定期检查体育用具,以确保安全。

6.学校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中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接触的大多是化学或电器类物质,身边都是一些高度危险品,但却因好奇或脱离书本教学后的异常兴奋心理,不认真听取并牢记教师讲解操作实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很容易导致事故。所以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在化学实验课内,常发生学生手持酒精灯移近他人酒精灯,倾斜借火,造成酒精外溢并使外溢的酒精着火,烧伤学生。

预防违规点燃酒精灯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对策是:(1)严禁学生以酒精灯倾斜点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每人备1盒火柴,教师在可控制范围内指导一组学生全部点燃酒精灯后,方可指导其他组。(3)千万不要打翻酒精灯,使酒精外溢。

严禁使用伪劣、陈旧的器具

物理课使用的实验器具,如果碰巧是假冒伪劣产品或陈旧产品,极易发生爆炸或触电事故。

预防这类伤害事故的正确做法是:(1)尽可能使用合格的新产品做实验器具。(2)不使用劣质产品做实验器具。不要从旧货市场购买有危险的电器产品做实验器具。

避免违规进行酸类实验

硫酸实验的危险性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倒硫酸瓶,硫酸流出烧伤学生;二是向浓硫酸内倒水,导致烟起酸溅,烧伤学生。

预防这类伤害事故的对策是:(1)叮嘱学生千万不要碰翻硫酸瓶,不要让硫酸流出。禁止学生向浓硫酸中加水。(2)教育学生遵守先后实验顺序,不得争抢。(3)教师应在现场指导、监管,不得擅自离开。

教师管理工作要加强

物理或化学实验课中,教师既要监管各人不同的行为,又要管理实验物品,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安排不当或责任心不强或警惕性不高,就容易发生学生伤害事故。

预防这类伤害事故的措施是:(1)实验教师每节课都要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2)分组实验,待一组全部明白操作要领并已经成功操作后,再指导下一组,上一组可停止操作。(3)上课期间教师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如确需离开的,须经领导同意并另委派熟悉实验操作要领的老师接替后方可离开。

7.学校劳动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性劳动的安全管理(1)学生擦窗时,必须有老师在场监督,必须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准站在窗台上擦窗。擦窗时,要用擦把擦窗,不能与其他人聊天逗笑。不准学生擦窗户玻璃靠户外的一面。(2)禁止学生擦高层楼房的窗户,应由专业公司完成。(3)学生站在桌子上擦灯具、扫屋顶时,桌子腿须完好并稳定不摇晃,须有其他学生扶住桌子,保护正在擦灯具、扫屋顶的学生。(4)禁止让学生参加可能严重危及学生健康的劳动。

劳动后的安全管理(1)学校一定要禁止学生劳动后去河塘、水库、水井等不安全的地方冲洗,必须在宿舍或回家冲洗。(2)班主任在劳动过程中和劳动结束后负责监督学生,直至他们已冲洗完或已回家为止。(3)利用案例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

8.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必须保证不含有任何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其化学组成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水质的感官性状良好,透明无色,无异臭、异味,不含有肉眼可见物,水量充足,使用方便。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共规定了35项水质标准,可将它们归为4大类。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主要是为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这一类指标如不符合要求,基本上很难保证水质的卫生和安全性;细菌学指标,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但通常在水源中能测出游离氯大于0.3毫克/升时为合格;毒理学指标及放射性指标,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体不产生毒性和潜在性的危害。

学校沙滤水的净水要求

经过混凝沉淀和加氯消毒后的自来水,只要游离氯含量保持在0.3毫克/升以上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自来水

学校沙滤水的检验指标

学校在夏秋季向学生供应沙滤水饮用,既经济又实惠,应积极推广。但要求在每次开放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洗,开放后必须定期清洗,每次清洗后须经水质检验合格方可开放。一般检验的指标为:(1)色度在15度以下。(2)浑浊度在3度以下。(3)总余氯大于0.05毫克/升。(4)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毫升,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升。

由于以上指标的前3项,多为现场所测,经常细菌学指标合格者,该水质的其他指标也基本合格。所以,常将细菌学指标作为评判沙滤水水质的合格与否。

农村学校的供水注意事项

农村的自来水或土井水的水质,因来自乡村小水厂而难以保证饮用水标准时,应进行混凝沉淀和做好消毒工作。为防止在学生中发生介水传染病,提倡普通的对水加温的消毒方法,以提供足量的开水保证学生饮用。

学校饮用水供应的基本要求

学校饮水供应须保证做到:(1)经费保证。(2)专人负责,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确保无常见的肠道传染疾病或病原携带者,如有异常,应及时调离工作。(3)有关设备设施应定期清洗消毒。(4)饮水供应量必须量足、安全、卫生,过滤水龙头数至少应达到每个班级1只龙头,不足时应以茶水桶补充供水。(5)以茶水桶供水时,应保证每4~6个班级拥有1个茶水桶,茶水桶应分层设置,加盖上锁,龙头设备完好无损。每天应处理掉隔夜的剩水,定期将茶水桶彻底消毒。(6)学生饮用茶桶水时,应保证使用个人的饮水用具,不可用口直接接饮,饮水不可挪作他用,以节约用水,减少学校开支。(7)对沙滤水、净化水、矿化水等设备,在饮用前必须将水质送卫生防疫部门按不同水质的要求进行化验:合格后方可供应。开放供水后仍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并化验水质。

9.食堂炊事人员卫生要求

(1)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知识、法规知识及食堂卫生管理技术等。上岗后还要经常保持卫生知识学习和教育,建立相应的学习制度。(2)炊事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男同志不许留长发及胡子。处理原料后、便后、操作前用流水彻底洗手,工作时穿戴清洁的白色工作衣、帽和口罩,不准在操作间吸烟、随地吐痰、穿拖鞋,不准戴戒指。(3)学校应当做好炊事人员的健康观察和定期的体格检查。

①每年应检查身体1次,并取得健康合格证,未经体检以及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接触熟食的工作。

②对于患有痢疾、伤寒和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皮肤化脓性或渗出性疾病、活动性结核以及患有其他有碍于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堂工作。

③肠道传染病或带菌者治疗半年后,肝炎患者病后1年,经检查证明确已痊愈时,方可恢复炊事工作。否则,应调离本岗位,临时工应解除劳务合同予以辞退。

④炊事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及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帮厨人员卫生要求与炊事人员相同。与炊事工作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厨房。

10.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位置选择

学校的厨房和食堂应建在地势较高的向阳处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食堂附近50米内不应有大型的污染源,如垃圾场、畜舍及粪坑式厕所等,并不应在产生有害物质场所的下风向处。厨房建筑物应朝南向或东南向。

食堂建筑设计要求(1)食堂应设有主食、副食和调味品储存及食品整理、加工、烧煮食物的烹调间及荤素食品清洗池、冷库(冰箱)、蒸饭间、备餐室、分餐处和更衣室等设施。(2)食堂布局要做到烹调间和餐厅相连接,工作间的配置应注意保持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制作间应有操作人员更衣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3)食堂应有良好的通风照明、污水排放设施,地面、墙壁、门窗、桌椅应便于清洁、消毒。

①餐厅内应设有方便、卫生的取水和供水设施,以及用耐磨损、易清洁的无毒材料建成的专用餐具洗涤消毒池和洗手池等,还应有饭菜票收集、消毒工具和盛器清洗消毒、垃圾及废弃物存放等卫生设施。

②厨房、食堂和库房均应安装纱门、纱窗,在食堂入口处可设置防蝇暗道。

③库房地面最好用混凝土,堆放粮食的台架应离开墙面,存放食物的容器应加盖。

④食品、调料和原料要分类存放,非食用物品如清洁剂、杀虫剂等要另库存放,标明品名,防止误用。

11.学校预防疾病、疫情制度

在有住宿生的学校,应配备专职生活辅导员,特别是要有女生指导员。生活辅导员的职责是:(1)每天巡视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卫生状况及有无病人。(2)发现病人,应与校医或保健老师及时联系,并根据病情安排好病人饮食(与食堂有关人员联系)。(3)发现宿舍有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或安全的情况时(如通风不良、防冻保暖设备差、天花板或楼板破裂等),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立即采取措施。(4)经常与食堂有关人员共同商量,安排好住宿生或寄餐学生的伙食,改善学生的营养。(5)教育住宿生严格遵守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督促他们按时起床、就寝(包括午睡),并使宿舍保持安静。严禁学生吸烟和喝酒。(6)对住宿生要进行青春期卫生教育。(7)女生指导员的职责,除上述1~5条外,应着重做好青春期卫生,特别是经期卫生教育。并与总务部门联系,做好热水、盥洗设备等物资供应工作。

12.学校消毒管理工作细则

学校机构消毒隔离的基本卫生要求(1)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扩散蔓延或爆发性流行。因此,做好学校消毒隔离工作,对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学校领导要定期召开卫生工作会议,帮助解决或协调卫生室在消毒隔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建立起卫生制度及传染病管理制度,坚持做好晨检。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做好一系列卫生工作,以降低学生的传染病的发病率。(3)校医(保健老师)要身体健康,并需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急慢性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及病原携带者都应暂时隔离、劝休,待病痊愈或逾隔离期后再继续上学。(4)保健老师要掌握消毒隔离的基本知识,并指导、督促做好卫生和消毒工作。(5)卫生室要专用,对部分器械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卫生室应设置观察室。(6)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及时报告防疫机构。(7)对发病班级做好消毒处理和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期间,对学生的教室或使用的有关物品加强消毒,对缺席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家访,发现可疑患者应及时就诊,病人要及时隔离。

加强学校的晨间检查和卫生检查(1)为了便于及早发现学生的传染病,在每日早晨学生进校时可设立检查岗,了解、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原因,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校医(保健老师)可根据不同季节确定不同内容的晨检项目,并设置不同检查与观察的重点内容。(2)夏秋季节应密切注意肠道传染病症状,冬春季节应注意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及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传染病。(3)对查出的异常情况或卫生问题,应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做出相应的必要处理,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院诊治等。

教室内消毒的卫生要求(1)教室是青少年儿童学习、活动与休息的地方,因此需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换气,冬季仍要做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教室内的环境应清洁无害。(2)如有传染病的发病班级,其饮食用具与其他物品均要进行严格消毒,发病班级的饮食用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消毒和存放。加强通风和湿式扫地是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一条重要措施。(3)如对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应对患者使用的物品、课桌椅按有关要求进行消毒,使用消毒液擦拭,或用食醋熏蒸,通风开窗也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的选择(1)为使消毒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2)各种病原微生物对卫生防疫消毒处理的耐受性不一样,细菌芽孢对大多数消毒处理的耐受力比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强得多,只有使用较强的热力与电离辐射处理或灭菌剂才可奏效,故一般都将它们作为最难消毒的代表。(3)对不同性状、性质的物品,采取不同的消毒方式。如对垂直墙面、油漆过的过滑表面,使用冲洗或药物擦拭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粗糙较易潮湿的物品,以喷雾处理为佳;使用气体熏蒸消毒,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类、纸类效果最好。(4)对不同现场环境选用不同方法。野外地面消毒时,在水源丰富而方便的地区,可选择喷消毒药,但缺少水源时,宜选用喷洒消毒粉;对室内表面消毒时,若房屋密闭性好可使用熏蒸消毒法,密闭性差的只能使用液体消毒剂处理。(5)痪病传播机会不同,对消毒的要求也不同。传染病流行中,对发病严重的疫区应集中使用较好的药物与器械消毒;而对发病较少,或外围地区,则可采取较为简易的消毒方法,或进行一般的清洁处理。

机械性的加温加压消毒方法(1)通风的消毒方法。对污染的空气进行消毒,可采取最简易的方法,即开窗通风,形成“穿堂风”来增强换气。在冬季,可利用气窗通风,但需延长时间。每次通风15~30分钟,每天数次,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效果很好,是首选方法。(2)过滤的消毒方法。对于空气和水的消毒,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常见的是使用和佩戴口罩。口罩用6层纱布制成,大小以完全遮住口鼻为宜。使用时,注意清洁、干燥,分清内外面,一次连续使用不超过4小时,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普及方法。(3)焚烧消毒方法。纸张、垃圾等,可采取焚烧的方法。处理传染病疫区时,也可直接烧毁污染物品,但须注意安全。焚烧时,要翻动焚烧物,使之彻底烧尽成灰,以免传播疾病,同时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影响人群。(4)干热消毒方法。对在高温下不损坏、不变形的物品、器械等,可使用在洗净后的干热消毒法。干热箱内温度达到要求时开始计算时间,灭菌结束后,在温度降到40℃以后开门取物,但要注意的是:消毒过程中,不得中途再放物品入箱,物品包装宜小,每次消毒物品不超过干热箱容积的2/3,物品之间应留空隙,对有物处理时温度不能超过170℃,以防炭化。(5)巴斯德消毒法。对高温下容易损坏的液体食品与物品,可选择巴斯德消毒法。如将牛奶加温至62℃~65℃消毒30分钟,然后冷却至10℃以下,使用此法只能使微生物总量减少90%~95%,而不能达到灭菌要求,但能杀死结核杆菌、布氏杆菌、沙门氏菌,并可延长贮存期。(6)煮沸消毒方法。对耐热耐湿物品,如衣物、用具、食具及医疗器械等,经常使用煮沸方法进行消毒。从水沸腾开始计时,此后不再加入消毒物品。细菌繁殖体煮沸10分钟,肝炎病毒煮沸20分钟,细菌芽孢煮沸90分钟,均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如海拔4000米处的水沸点仅为87℃,故应该考虑延长煮沸时间。(7)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对耐热耐湿的衣被、手术器械、橡皮手套、生理盐水等,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但应注意,高压灭菌的操作人员须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担任,不准随意找人替代,以免发生伤害事故或造成消毒物品不合格。对消毒物品要先用消毒液洗刷干净,然后用高压蒸汽灭菌。另外,要防止物品受潮,防止超热现象,物品捆扎不可太紧,并做到含理安放。(8)紫外线消毒法。

①紫外线照射能量较低,不足以引起原子的电离,仅产生激发作用,使电子处于高能状态而不脱开。当微生物被照射时,此作用可引起细胞内成分,特别是核酸、原浆蛋白酶的化学变化,从而使之死亡。

②紫外线的穿透力很差,它在空气中的穿透力可受尘粒的影响,如空气中含尘粒800~900个/立方米,杀菌效能可降低20%~30%。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由33%增至56%时杀菌能减少到原有的1/3,紫外线在液体中的穿透,随液面的深度增加而降低。水中杂质对穿透力的影响更大,溶解的盐类、糖类各种有机物,都可大大降低紫外线的穿透力。可见光不能透过的介质,紫外线也不能透过。

③紫外线灯管的表面经常要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两周左右擦一次),除去上面的灰尘与油垢,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力的影响。紫外线肉眼看不见,灯管放射出的蓝紫色光线并不代表紫外线的强度。国产紫外线灯使用期限一般为1000小时,超过即应更换。

④定期测量灯管的输出强度,或逐日记录使用时间。消毒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和干燥,温度以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0%。对于不易穿透紫外线的物品,要按时翻动,以求各个面都能受到一定剂量酌照射。紫外线也无法穿透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遮盖的阴暗处。人勿直视紫外线光源,当有人在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时,1次不宜超过2小时。

化学物品的消毒方法(1)漂白粉消毒。对食具、药杯、空气、地面、便器、污水、垃圾、痰和粪尿等,可起到良好的消毒。粉剂主要用于呕吐物、痰、粪尿等污物的消毒。在污物水分足够的条件下,1份污物加1/5份的漂白粉,搅拌均匀后加盖放置2小时。澄清液的制作方法是,取500克漂白粉,量水2.5升,先将其搅拌成糊状,然后加水均匀,加盖放置24小时后,上层液体即为20%的漂白粉澄清液。使用时,将20%的漂白粉澄清液稀释至1%或3%即可使用。如对物品进行喷雾、揩擦、浸泡、洗刷等,须维持30分钟。(2)过氧乙酸消毒方法。过氧乙酸为无色透明液体,弱酸性,有很强的醋酸味,易挥发,易溶于水,有腐蚀性,稍有漂白作用,遇热、有机物等易分解。常用于对食具、药具、药杯、空气、地面、墙壁、家具、便器、衣被、玩具、手、垃圾、玻璃类等物品的消毒。原液溅到眼睛、皮肤或衣被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以免损伤。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应放在阴凉通风处,宜少量多次购买使用。其有效氧一般在18%~19%,须稀释后使用,常用浓度为0.2%~1%,可采用喷雾、揩拭、浸泡与洗刷等方法,维持30分钟到2小时。(3)乙醇消毒方法。乙醇也称酒精,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任意混合,有强烈的酒气和辛辣味,可对手、皮肤、持物钳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乙醇不是灭菌剂,不能灭芽孢与肝炎病毒。物品在消毒前,先要消除表面的污物,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或揩拭。(4)新洁尔灭消毒方法。新洁尔灭是一种季铵盐类消毒剂,为淡黄色胶状体,透明,有芳香气味,极苦,呈碱性反应,易溶于水,对各类物品均无腐蚀作用,耐光耐熟,不挥发,性稳定,可长期保存,通常用于手的消毒。(5)洗必泰的消毒方法。对衣被、地面、墙壁,用0.5%洗必泰溶液进行喷雾、浸泡、洗擦等方法处理,作用维持30分钟,手的消毒则须先洗净,然后浸泡5分钟即可。(6)碘伏的消毒方法。使用碘伏对皮肤、体温表进行消毒,常用浓度为1%~3%,手消毒洗刷2分钟,浸泡消毒维持30分钟到2小时。碘伏受有机物影响较大,被消毒物品应事先尽量减少有机物污染程度。使用液不稳定,要新鲜制剂,每天更换。

不同物品(质)的常用消毒方法(1)粪尿、呕吐物、痰液等污物的消毒。1份污物加1/5份漂白粉(0.1升粪尿加20克漂白粉),充分搅拌,加盖放置2小时;尿液,每0.1升加漂白粉1~3克充分搅拌,加盖2小时;痰液可煮沸30分钟处理。(2)便器、痰盂、痰杯等的消毒。煮沸10~20分钟;或1%~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1~2小时;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小时。(3)食具、剩余食物、药杯、药瓶等的消毒。煮沸1.0~20分钟;或1%~3%漂白粉澄清浸泡1~2小时,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2小时。(4)地面、墙壁、家具及运送病人工具的消毒。1%~3%漂白粉澄清液,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或洗擦,作用维持30分钟。(5)衣服、被褥、玩具的消毒。煮沸10~20分钟;或0.1%~0.2%过氧乙酸浸2小时;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作用维持6~12小时;或环氧乙烷熏蒸消毒,作用维持6~12小时。(6)生活污水(浴水、洗脸水、漱口水等)的消毒。每10升污水加漂白粉5克,充分搅拌后放置1~2小时。(7)书报、信件、钱币、化验单及饭菜票等的消毒。福尔马林熏蒸6~12小时,或环氧乙烷熏蒸6~12小时。(8)手的消毒。0.2%过氧乙酸浸泡2分钟,或1%~3%碘伏浸泡2分钟。(9)体温表的消毒。先在1%过氧乙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放入另一1%过氧乙酸溶液中再浸30分钟;或用3%碘伏浸泡30分钟;或用1%优氯净浸泡30分钟。(10)垃圾、清洁工具等的消毒。垃圾应焚毁,或用1%~3%漂白粉澄清液,或0.2%~0.5%过氧乙溶液浇湿,放置2小时。(11)厕所、下水道口的消毒。1%~3%漂白粉澄清液喷雾,作用维持30分钟;或0.2%~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作用维持30分钟。(12)室内空气的喷雾消毒。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空间喷雾,每立方米用30毫升,关闭30分钟。(13)室内空气的熏蒸消毒。如用乳酸进行,每100立方米用12毫升乳酸加等量水,加热蒸发,消毒30分钟;如用过氧乙酸进行,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液1毫升,加热熏蒸,消毒30分钟。

13.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应设立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对学校的防火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校保卫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防火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应设立由1名领导负责的2级责任单位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基层单位的防火工作;全校各年级、各科室(实验室)、生产岗位设防火安全员,监督检查日常的防火安全。(2)学校应制定有关消防管理规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务实验室、重点防火部位及学生宿舍也相应制定安全用电等规定。通过建立各项制度,增强师生员工的防火意识,使防火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安全检查应实行3个相结合:即全校面上的检查和重点部位检查相结合,平时小检查和节假日大检查相结合,检查和整改相结合。对可能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隐患要发出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重点部位按要求建立防火档案;对电、气焊和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制订火灾扑救预案;对灭火器进行规范配置,实行微机录入管理。通过抓各项措施的落实,把火灾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4)学校应把防火工作作为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硬指标与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单位的防火责任落实到主管负责人,把岗位的防火责任落实刭具体人,把平时的检查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对防火工作评比打分,年终奖惩兑现。特别是在发生火灾事故时,责任一查到底,坚决予以追究。

14.校园火灾的事前预防方法

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生员工应掌握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因此,师生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及时排查消防隐患,杜绝违规行为,共同筑就全民消防工程。

学生宿舍防火

大学生宿舍(公寓)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大学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

案例:1997年5月,某高校的一名女研究生傍晚回到宿舍时,闻到一股强烈的液化气味,为看一看液化气灶何处漏气,以便采取措施,于是,她立即拉开了电灯。电灯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引起室内高浓度的液化气爆炸,引发大火,造成女研究生严重烧伤。

为了杜绝大学生宿舍(公寓)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避免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二戒违规使用电热器具。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五戒明火照明,灯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灯罩,床头灯宜用冷光源灯管。六戒床上吸烟、室内乱扔烟头、乱丢火种。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燃放烟花爆竹。八戒室内存入易燃易爆物品。九戒室内做饭。十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实验室防火

实验室风干机、烤箱、高压灭菌锅、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多,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多(易燃易爆化学药品系指国家标准中以燃烧爆炸为主要物性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和氧化剂、过氧化剂以及具有易燃特性的部分毒害品和腐蚀品。易燃易爆化学药品遇火或受到磨擦、撞击、震动、高热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即可引起燃烧和爆炸,因而火灾危险极大。),其他火源种类也较多,所以导致实验室火灾的因素很多。

实验室防火不仅仅是消防工作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师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体现。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人员伤亡大、难于扑救,其历来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提出严格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实验室消防安全应采取如下防范措施:

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火灾。

服从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实验室玩耍、打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酿成火灾。

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和药品,特别是电热设备。

非实验需要,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减少实验室致灾因素。

严禁闲杂人员特别是小孩进入实验定,防止因外人的违章行为导致火灾。

严禁在实验室居住,更不能在实验室内及附近使用生活用火,特别是不能使用明火,更不准燃放烟花爆竹,防止引燃室内易燃物和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

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准接近可燃物。

严格实验室用电制度,用电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详细掌握所处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每一名师生都要时时保持警惕,强化火灾预防意识,如发生火灾,应立即扑救和报警,防止火灾蔓延、扩大。

公共场所防火

随着高校建设发展,教室、餐厅、歌厅、舞厅、放映厅、网吧、图书馆、健身房等处,人员往来频繁、密度大。公共场所管理松散,部分师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吸烟者多,乱扔烟头、火种现象严重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案例:1999年,某高校一年级一男生,晚饭后同朋友一起去校舞厅娱乐,休息时用一张点燃的报纸相互点烟,未熄灭的报纸随即被塞入沙发下,时间不长即引燃沙发,随即火势蔓延,烟雾弥漫,造成整个舞厅烧毁、多名大学生受伤的重大事故。

应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大学生上网很普遍,有关教训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案例:2002年4月,唐山市一营业性网吧起火,管理人员及在场的上网或娱乐人员大都不懂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逃生,酿成17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因此,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要具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楼房防火

楼房与平房相比,防火的侧重面不同。楼房一旦着火,楼梯通道往往被烟火封住,电梯也往往因断电停运,楼内人员难于逃离,加上扑救困难,所以楼房着火很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和重大伤亡。

楼房防火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管好火源。液化石油气灶要放在厨房或单独的房间里,不要和煤炉在同一个房间里使用。房间要保持通气良好,无论使用液化石油气灶、煤气灶或炉火时,人都不可离开,发现漏气或意外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2)使用电器设备不要超负荷,不要随便更改或乱拉电线,不用时,要及时关上开关。(3)教育小孩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机等引火物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4)阳台不要堆放废纸、木料等可燃物。(5)不要在垃圾道内烧废纸、刨花等废弃物。

消防安全宣传二十条

火险,随时随处可能发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高度的消防安全责任感,科学的消防态度搞好火灾的预防,许多火灾都可避免。公安部消防局借鉴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消防宣传经验,依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从我国国情出发,专门编发了《消防安全20条》,现提供给大家参考。(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