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悬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0:07:54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探索者》编委会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历史悬案

中国历史悬案试读:

前言

中华文明拥有着一段灿烂、古老的历史,那里既有留存千年的文物古迹,又有曲折婉转的人物故事。随着时光的变迁,在岁月长河的冲刷之下,那些曾经的人和物的故事,渐渐变得模糊不清,再也没有人能够了解当时的真相,再也无人能够诉说其中的曲折,它们,渐渐地变成了一桩桩难以解决的悬案。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奇妙、诡异的半坡人面鱼纹盆是否是外星人光顾地球时的遗留物?创造了辉煌青铜文化的巴蜀国为何会突然消失?用于占卜的龟甲何以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神奇灵药?享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美誉的杨贵妃,真的死在了马嵬坡吗……奇案、怪案、冤案,一桩桩、一件件,这些发生在遥远朝代的离奇故事,像谜一样召唤着人们不断去探究,去追寻……《中国历史悬案》收录了50余个悬而未解的历史谜案。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往事,令人不胜唏嘘;一桩桩悬疑谜案,令人拍案称奇。那新颖而引人入胜的讲述,那150幅珍贵的图片,那一段段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神秘片段,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神秘莫测的天地。

让我们一起徜徉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走过岁月扬起的一朵朵浪花,在大浪淘沙中开启一扇知识的大门,这扇大门将引领你走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part.1 悬疑重重的文明遗址

半坡遗址之谜

历史放映

半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距今6700年~5600年。1953年,考古人员在陕西省西安市东的半坡村发现了这片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遗址。经过近4年的发掘,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其中包括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

圆圆的脸庞、笑眯眯的眼睛、倒立如“T”字母的鼻子、哈哈大笑的嘴巴以及分别用鱼或鱼形纹装饰的双耳和高耸的发髻……对于绘有这组奇妙、诡异图案的半坡人面鱼纹盆,有人说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人说它是远古巫师作法时的面具,还有人说它是6000多年前外星人光顾地球时所戴的帽子。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

探秘远古村落

通过诸多努力,考古工作者对半坡遗址的村落进行了复原。走进村落,可以看见许多方形或圆形的房屋。它们多数都是半地穴式的,每个房屋都有很多柱洞,也就是说房屋的骨架由环形的柱群构成,再用树枝和其他植物的茎叶混和泥土建成墙壁。这种今天看起来不起眼的土棚,却是6000年前先民的杰出创造。半坡遗址原始村落复原建筑

⊙现位于陕西西安半坡博物馆。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发掘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1957年建成博物馆。

位于村落中央的是一座大屋,四周围绕建造着许多小屋。那么,这些大小不同的房子里都住着什么人呢?这种环形布局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半坡人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她们从事采集果实、烧烤食物、缝制衣服等劳动,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更稳定。同时,她们又担负着照顾老人和繁育后代的重任。每个小房子里,住着本族的妇女和来自其他氏族的男性,她们和这些男性的婚姻生活是不确定的,要依附于母系大家庭,子女跟随母亲,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而在大房子里住的是最受尊重的“老祖母”。大房子也是老年人和孩子的集体住所。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应该是一种维系母系大家庭团结精神的体现。

在环形居住区四周,环绕着一条壕堑围护。堑深6米~7米,宽5米~8米,长达数百米。据推测,壕堑的作用除了抵御野兽袭击和外族侵扰外,在下雨时节,也可以用来疏导村落里的积水。它是一条防护村落的屏障,也可以算得上是城壕的雏型。建造这样一条壕堑大概需要挖出一万多立方米的土,而半坡人的挖掘工具只是简单的石铲,要一铲一铲地掘成这数百米的壕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当时的一个氏族又能有多少人口呢?除去老弱病残,又还有多少强壮者呢?这些问题至今仍是个谜。但不管怎样,这个壕堑的工程对他们来说是浩大的,也是艰难的。鱼纹彩陶盆

⊙此盆的外壁画有比较写实的鱼纹。在以半坡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遗存中,鱼纹是母题花纹。

在壕堑的北边有一片墓葬区。这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头部向西,排列得十分整齐。墓葬的形式以单人葬为主,也有二人葬或四人葬;有一次葬,也有两次葬。有的死者是仰身的,有的死者是俯身的;有的死者肢体平直,也有的死者肢体弯曲。考古人员还发现,在仰身葬的墓室里多出土随葬品,而其他墓室则没有或很少。既然母系氏族社会是没有阶级、没有贫富、没有剥削与压迫的,那么又为什么会有这种安葬形式的差别呢?人们困惑不解。

半坡人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6000年前的先民要想过上定居生活,必须要有稳定的粮食来源。那么,半坡人的食物是从哪里获取的呢?从出土的许多用石或骨制成的箭头来看,半坡人已经普遍使用了弓箭。他们还使用石球、石矛等,这些都是狩猎工具。他们以此延伸自己的手臂,获取猎物,满足生存需要。

另外,半坡人已经大量地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等生产工具。在半坡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罐子,里面贮藏着已经埋藏了数千年的粮食——粟。粟耐旱易种,便于贮藏,至今仍然是中国北方种植的主要作物。粟的发现,证明半坡人已经学会了栽培种植,进入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农耕阶段,也证明了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国家。先民们用石斧砍伐树木,割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用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点种。收获的时节,人们就用石镰或陶镰来收割,把粮食用石磨盘和石磨棒脱皮碾碎,然后食用,剩余的粮食便用罐贮藏起来。

历史收藏夹

半坡遗址中的许多发现令人震惊。半坡遗址出土的农作物主要是粟(粟去壳后就是小米),在一个陶罐里发现了保存着6000多年前的粟籽。这一发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在另一个陶罐里还发现了菜籽,经鉴定有的是白菜籽,有的是芥菜籽。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猪、狗、牛、马、鸡等动物的骨骼,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经驯养这些动物了。还发现有鹿、狐狸、免、獾等动物的骨骼,这些动物是人们捕获的,其中鹿的骨骼最多。

奇妙的人面鱼纹盆彩陶人面鱼纹盆

⊙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

半坡人已初步具有了审美观念和灵魂等原始宗教观念,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文化,为后来人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半坡遗址出土了大批奇妙的人面鱼纹彩陶盆。盆口用露地线纹做等距离的四方八位式分割,盆壁上画着两个人面鱼纹、两个网格纹,它们位于盆的四壁,呈对称分布。

这些画有人面鱼纹的彩陶,虽然诞生于远古时期,却具有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彩陶上的图案,有的如游动的鱼,有的如奔跑的鹿,很写实地表现了半坡人的渔猎生活,寄托着捕获更多的鱼和鹿的希望。图案多在陶器内壁上部,笔画流畅疏朗,又具有装饰作用。而最具有吸引力的,莫过于这些人面鱼纹图案:人面涂彩,口部衔鱼,戴着三角形的头饰,或许这就是半坡氏族的图腾或族徽。在表现手法上,这些鱼纹图案已经脱离了鱼的自然形态,成为抽象的几何图案。那么,旁边已经抽象的网纹代表的也是鱼或渔网吗?

网格纹为呈45°角的斜置正方形,每边划分10等分,共100个格,每个格的四角上又各接一个涂实的等腰三角形。但是这种100格网纹在图式上没有严格标准,而是写意性地绘出,有的甚至很潦草。大部分网格都因为太小而看得不是很清晰,有的已经不是网格纹,而变成了两个涂黑的小方块;有的则象征性地在正方形内拉几条对角线及其平行线。这种100格网纹,在发现之始被视为“鱼纹”,体现的是当时半坡人用网捕鱼的生活场景。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网格纹与天象历法有关,是太阳光通过树木之后在地上的投影空间的想象。也有人认为网格纹和田猎、渔猎用的网有关,也象征着耕作与雨季的关系。有人拿它和“河图”、“洛书”联系起来,认为河图和洛书在新石器时代可能已经产生。因为半坡鱼纹常见的100格网纹,四角上的三角形呈两两尖角顶对,用10×10的形式组成方阵,不仅合乎原始人类颇为神秘、混沌的思维方式,也符合河图、洛书的形式。不过历史真相究竟怎样,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牛河梁遗址探秘

历史放映

牛河梁遗址距今约5000余年,属于红山文化晚期遗存,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现存有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其布局和性质与北京的天坛、太庙和十三陵相似。5000年前,那儿曾坐落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她的存在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红山文化·玉雕兽形状

传说,女娲娘娘是华夏的始祖。可是,历史上是否真有“女娲”其人,人们又是从何时开始信奉她的,一直是个谜。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终于在牛河梁遗址见到了“女娲”。

传统观点认为,华夏文明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或者说是黄河、长江流域。然而,以坛、庙、冢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的发现,再次震撼了人们的双眼,震撼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意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辽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女神庙和女神像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1983年,考古学者在牛河梁北山顶发现了一座庙堂遗址。庙堂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构成,多室在北,为主体建筑;单室在南,为附属建筑。在建筑物墙壁的残块上,绘有赭色与黄白色交错的三角纹几何图案,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壁画。红山文化·勾云形器

那么,这座庙堂供奉的是谁呢?

人们在庙堂西侧发现了许多人物泥塑残块,包括头、肩、臂、手、乳房等器官。显然,这些是女人像的残块。她们的形体有大有小,或张开手臂,或曲肘握拳,但都呈盘膝坐姿。其中,有一尊和真人大小相当的彩塑女神像。她的肢体虽已残碎,但头部却保存完好。她的眼睛是用5片淡青色圆饼石做成的,看起来炯炯有神,极富生命力和神圣色彩。红山文化·玉雕神兽

据推测,牛河梁女神可能是上古人对女娲的一种回忆或崇拜,或者是当时族群里的权势者的象征,更或者是受到崇敬的祖先。而传说中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祭祀活动——“郊”、“燎”、“火帝”也可能在这座供奉着女神的庙里举行过。

金字塔形积石冢

在牛河梁遗址的发掘中,人们还发现了4座积石冢,它们的特点都是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在一号冢中心大墓里,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骨架。他的头两侧有两个大耳环,胸部有勾云形玉佩,双手握着一对雌雄玉龟,手腕上还戴着玉镯。人们推测这位墓主人生前是该部落的领袖,统治着这个富有的族群。

在距离女神庙4千米外的转山,人们还发现了一座“金字塔”式的大型建筑遗址。这座金字塔建筑占地近万平方米,基部直径100余米,残存高度20余米,顶部堆积大量坩埚片,下部中央位置埋有骨架。如此巨型建筑,真不知数千年前的人类是怎样搬运巨石的。

牛河梁金字塔,堪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庞大的金字塔。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的一些学者,在实地考察后,也都惊叹红山文化是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河摩亨佐达罗古文化相媲美的世界性发现。

历史收藏夹

1牛河梁神庙供奉有动物塑像,包括猪龙和禽爪,意味着牛河梁人已经超越了对自然的崇拜阶段,进入到了图腾崇拜时期。

2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饰“猪龙”,整体扁圆,体卷曲如环,大耳,吻部前突,口略张开,体型厚重、光洁,体现了牛河梁人独特的玉器制作技法。过去,一般认为龙是蛇、蜥蜴、鳄鱼等多种动物的组合体。然而,牛河梁“猪龙”似乎是“猪首蛇身”,如此一来,人们不得不对“龙”有新的设想。

良渚文化遗址之谜

历史放映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古文明,以莫角山为核心,共有遗址50余处。良渚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从已经发现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来看,这一文化距今约5250年~4150年,已经进入到铜石并用的时代。良渚玉器尤其精美,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江南人的细腻婉约……

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遥相呼应,一南一北,都代表着中华大地上的原始文明。

良渚文化遗址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分布,东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长江,其影响范围包括浙东、浙西南、皖南、华南、山东、苏北等地,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蚩尤的部落

蚩尤是传说中与黄帝同时期的东南夷部落的首领。他英勇好战,不断与周边部落战斗,被尊为战神。不过后来在与中原的黄帝部落进行大战时,他被打败。良渚文化·玉琮

那么,蚩尤的地盘到底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些学者从蚩尤部落的分布范围、存在时间和信仰等各方面考证,认为蚩尤部族就是良渚人。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从时间上看,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大约距今4200年,相当于良渚文化末期。由此推测,蚩尤在战争中接连取胜的时候,正是良渚文化发达的时期;蚩尤被黄帝打败的时候,也正是良渚文化衰败的时期。除此之外,良渚文化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石钺(钺是一种兵器),可见良渚人的好勇强悍。而蚩尤族中有一支叫羽人的分族,和良渚人一样崇拜鸟、兽,颇有相似之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位于江苏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人民广场,建筑面积8080平方米,展出有5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100余件良渚精美玉器。目前,该馆是中国首家以文化地理区为单位设置的博物馆,也是一座展示余杭历史文化、良渚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

奢侈的生活

良渚人的食物以水稻为主,种植技术非常高,遗址中发现有石犁、石镰、石锛、石斧、石镞(箭头)等生产工具。平时,他们猎取鹿、麋、獐、象、野猪、老虎以及各种鸟类,圈养猪、狗、鸡、鸭等家畜家禽,还从水中打捞鲤鱼、鲫鱼、青鱼、蟹、鳖、龟、蚌、螺蛳等水产品。除此之外,他们还享受着毛桃、李子、酸梅、枣等天然美味的水果。

良渚人懂得养蚕和织布,还喜欢佩戴玉项链、玉管珠、玉璜一类的东西,脚上还要戴一些小而薄的玉器,类似于现代人戴的脚镯、脚戒指。他们把房子建造在高台上,以防止水的侵入。房子是“干栏式”的,整座房屋除几根柱子着地外,其他部分都离开地面悬空,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潮、防蛇虫,有点像云南的吊脚楼。

此外,良渚人的手工业也很发达,能制作精美的黑陶,包括鼎、豆、盘、尊、簋、双鼻壶、带流壶、带流杯等器物。如今,进入良渚文化遗址,人们仿佛进入了一座巨大的玉器博物馆,一个令人震撼的玉器世界。良渚文化·人面纹玉琮

历史收藏夹

良渚人的制玉工艺十分发达,除了制造珠、管、璧、璜、琮、蝉等器物,还创造出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蚩尤纹、立人纹、兽眼鸟纹、云雷纹、蒲草纹等丰富多彩的纹样。这些纹样通过或深或浅的线来表现浮雕,强化对主题的表达。玉体纹饰华丽,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折角线深而宽,线底略呈弧形。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纹饰则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

突然消失的巴蜀文明

历史放映

三星堆遗址距今5000年~3000年左右,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金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远古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目前,三星堆发掘有古城遗址1座,东城墙长1100米,南墙180米,西墙600米,内存房屋基址、灰坑、墓葬、祭祀坑等多处。

三星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川西平原的东北部,东邻龙泉山脉,西接岷山山脉南麓,属于冲积平原的二级阶地。这里水源密布,土壤肥沃,是“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的中心。千百年来,谁也没有想到在这片土地下,竟然掩埋着距今5000年~3000年的古代蜀国的辉煌历史。1929年,人们在四川省成都市北的月亮湾发现了玉石器。1986年春,一号、二号祭祀坑也相继出现,三星堆在沉睡了数千年之后,惊现在世人眼前。

古国现身

考古专家认为三星堆遗址是古代蜀国的都城之一,根据出土的文物和几十年来的发现,可以还原古蜀文化的序列:月亮湾极有可能是宫殿区,三星堆区域是祭祀区,鸭子河一带可能是手工作坊区,如果把那些被老百姓叫做“梁子”的土埂看做城墙的话,古时都城的轮廓就可以勾勒出来了。三星堆出土的大型人面具“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李白这首著名的《蜀道难》,似乎道出了巴蜀文明流传的时间,但它显然是以神星堆发掘出土的青铜凸目大面像、金面罩、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证明了它们跨越的时间涵盖了距今4800年~3000年的漫长岁月,而且在这1800年间,古蜀文明一直在这个地方发展,没有间断过。三星堆出土的金面罩人头铜像

⊙像高48.5厘米,头部呈圆形,面罩紧密地扣合在脸部。面罩外形:倒八字长眉、杏核状眼、蒜头鼻、阔口、闭唇,宽方额头,两只耳朵尤大,耳廓呈长方形,上饰有云雷纹,耳垂上穿有耳孔。

那么,这里的古蜀人来自哪里?他们的青铜器是否说明这个民族与中原文化有什么渊源呢?

根据最早的文化层堆积,可以推测出4800年前,这里逐渐形成了一支拥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的氏族部落群体。当时,他们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氏族在三星堆、月亮湾、西泉坎、大堰村等台地上定居下来,过着渔猎、农耕和制陶相结合的生活。人们自给自足,慢慢积累起一定的财富,逐渐在月亮湾台地形成聚落中心。

鱼凫王国的盛衰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根金权杖,长1米多,上面刻着一个圆脸的人物雕像,他面带微笑,头顶“玉冠”,身份似乎极为特殊。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权杖上刻着鱼和鹰的图案,构成一幅典型的“象形文字”,代表着这根权杖的主人——鱼凫王。

可是,他为什么叫鱼凫王呢?他所统治的国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根据考古学家推测,距今4000年~3600年,当中原地区进入奴隶制国家,建立夏代的同时,这里也进入到了早期蜀文化时期。当时,川西平原水泽广阔,从岷山等地迁徙到这里的蜀人与土著人融合,既会在平原地区耕种,也会驯养鱼凫捕鱼。这些蜀人以鱼凫为图腾,被称为“鱼凫氏”。

随着财富的积累,古蜀人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加剧。当中原进入商代早期的时候,川西平原也进入了奴隶社会。鱼凫部落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以月亮湾古城堡为中心,扩建起三星堆城市。根据出土的有龙的神树、大立人像以及双手反缚砍头的人牲石像,可以想象出古蜀人开始进行祖神崇拜等宗教仪式。伴随着具有神秘宗教色彩的古蜀王国的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机器已经形成。

从三星堆晚期地层出土的密集的房址和大量精美的文物推断,距今3600年~3200年,是三星堆古蜀王国最繁盛的时期。古蜀国人口众多,国力强盛,青铜冶炼和黄金制作工艺十分发达,逐渐发展成为雄踞一方的文明中心。蜀王成为西南夷各地族群的领袖。出土的大青铜人像代表着蜀王,小青铜人像则代表着西南夷各地方族群之长。

当中原的朝代更迭进入到商末周初时期,三星堆的巴蜀文明也日渐衰颓。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动,使得三星堆近4平方千米的古城突然变成废墟。有人认为三星堆古城毁于特大洪灾,也有人认为和蜀国内部政治更迭、开明氏取代杜宇氏有关。古蜀国都废弃的真实原因至今没有定论,古蜀人神秘消失,谁也不知他们去了哪里。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像高1.7米,是三星堆最大的一座铜像。头戴花冠,阔眉、杏眼,双手高抬作握物状,站在由怪兽承起的“法坛”上,当为巫师形象。

金沙遗址

三星堆都城废弃后,古蜀国的都邑到底迁至何处?这个问题似乎必须要由文字记载来回答。然而文明辉煌的古蜀人和现代人开了个玩笑,他们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

2001年2月,在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当地工人在开挖工地时偶然发现了金沙遗址。这里出土了1200多件珍贵的金器、玉器、石器、青铜器和象牙制品。考古界称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蜀文化发掘工作中的又一重要发现。

目前确认的金沙遗址的规模已超过4平方千米,在这个范围之内,分布着大大小小不相连属的居住区、墓地以及宗教祭祀活动中心。这里出土了两件商代石磬,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石磬。石磬是古蜀王在祭祀时用来演奏的乐器,而这两件石磬的发现,表明这里的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可能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礼乐制度,演奏规模也非常庞大。在一枚人像图案的玉璋上,刻着四个对称的人像,他们肩扛象牙,跪坐着,好像在进行祭祀活动。从出土的这些用于祭祀的礼器分析,这不是一般性的遗址,只有古蜀的都邑才配得上,而这些礼器的造型也与三星堆的风格颇为接近。有人认为,这里是商周时期巴蜀文明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许是古蜀人建的另一个都城。三星堆戴冠饰簪人头像

如果这里真的是古蜀国都,它和三星堆是否存在先后继承的关系呢?

有的学者认为,金沙只是与三星堆同时存在的古蜀人的次级城市,这里并不是古蜀人在三星堆衰亡之后重新建立的国都,而是三星堆文化在金沙地区的延续。当古蜀王国的国都三星堆在商周之际衰亡后,金沙政体仍然在延续着三星堆鱼凫氏文化的余脉。但为时不长,杜宇氏彻底灭亡了鱼凫氏,西周以后金沙遗址中三星堆文化内涵的消失,展现的正是鱼凫王朝与杜宇王朝更迭的景象。

古蜀国的灭亡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古蜀国开明王朝的末代蜀王,在带兵北伐遭遇失败后,仓皇遁走至武阳,后为秦军所害。古蜀国从此消失。没有留下文字,却留下了几千年的疑问。巴蜀文明神秘的面纱虽然已被慢慢掀起,但人们还是没能完全看透它。

历史收藏夹

三星堆遗址中发掘有三件著名的青铜人面像,据考,它们可能是“千里眼、顺风耳”的最早造型。它们体形庞大,眼球凸出,双耳大似兽耳,嘴巴也极其夸张,一直延伸到了耳根,整张面孔传达的就是一种“惊讶和奇异”。不过,它们嘴角上翘,一直在微笑,又给人一种神秘的亲切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高65厘米、宽138厘米,圆柱形的眼珠突出眼眶达16.5厘米。另一件鼻梁上方镶嵌有高达66厘米的装饰物,也无比怪诞诡异。至今,人们仍无法破解这种造型的含义。

刻在甲骨上的神秘符号

历史放映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文字,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共计有甲骨约15万片,单字约4500多个。甲骨文所载内容丰富,涉及商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习俗、天文、历法、医药等多方面,是研究商代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几千年前,它们是统治者占卜祸福、驱遣百姓的工具;几千年后,它们成为治疗疑难杂症的神奇灵药。什么才是它们真正的历史使命?又是谁发现了它们,将一句句的上古诉说大白于天下?

龙骨”上的发现

100多年前,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村民们在春耕挖掘土地的时候,挖出了许多骨片,发现上面刻有许多奇怪的符号。人们不些骨片磨成粉末,拿到集市上去卖。就这样,“龙骨”很快被转卖到各地,甚至进了京城的各大药房,或成块入药,或碾成粉末,成为医治疑难杂症的奇药。“众人协田”牛骨刻辞

⊙长14.8厘米,宽12.5厘米,河南安阳出土,上有商王命令“众人”进行协田活动的记载。

起初,对于骨片上的符号,人们没有一点兴趣,甚至觉得有些碍事。据说,当年药商在收购骨片的时候,要求要么加工成粉末,要么把上面的符号磨去。没有人知道,他们抹去的是可以证明人类文明的珍贵资料——甲骨文。今天,甲骨文已经为人们所了解。然而,在那个年代,究竟是谁最早发现了它们的价值呢?

很多人认为,清朝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是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王懿荣(1845~1900),山东烟台人,字正孺,又字廉生、莲生,晚年自号养潜居士,谥号文敏。王家有着正统、规范、严谨的教育传统,所以王懿荣从小就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对考古学、金石文字学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曾到各地搜集大量的汉印、石刻、碑刻等古物,潜心考订,著述颇丰。

据说,1899年王懿荣感染了疟疾。医生为他开了一剂药方,里面有一味叫“龙骨”的药。家人从药房抓回药来,王懿荣发现,在“龙骨”的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刻痕。他推断这是比钟鼎文更古老的一种文字,就以高价买下了12片甲骨。以后的岁月里,王懿荣开始在京城各大药店大量收购甲骨,还请一个姓范的商人帮助他四处寻找、收购。两年里,王懿荣收集的甲骨就多达1500多片。可是,他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就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以身殉国了。

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他究竟有没有给甲骨文做出断代呢?宰丰骨

⊙宰丰骨刻辞推算时间为帝乙至帝辛年间。此片刻辞文字共两行,两行字数不等,其字体大小长短自然而然,起笔、收笔明大多学者认为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他既显,方、圆、尖皆备,竖笔收笔多为尖形,是考古学家又是文字学家,具有深厚的文化短竖笔多粗壮。起止运转非常清晰,遒美丰腴,含蓄浑厚,已有明显的书法气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再加上他独到而敏可看做商代书法艺术成熟的标志。

大多学者认为他可以做到这一点,他既是考古学家又是文字学家,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再加上他独到而敏锐的眼光,使得他有能力拨开“龙骨”的尘埃,发现甲骨文。商代狩猎甲骨文

⊙河南安阳出土的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是商王武丁时期的一块牛胛骨记载刻辞。骨片巨大完整,正反两面共有160余字,除了有“来云自东,有虹自北”的记载以外,还记录了商王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是有关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也有人认为,甲骨文是天津的秀才孟定生和王襄最早发现并断代的,而且比王懿荣要早一年。据说,这两个秀才推测出甲骨符号是商代的文字,他们托姓范的商人将一批甲骨运到了天津。可惜商人出价一字一两银子,两秀才资金不足,只能收购一小部分,而剩下的后来被王懿荣买走了。

王懿荣死后,刘鹗对从王懿荣那里购买的以及自己搜集的5000多片甲骨进行拓印,挑选了1058片精品,于1903年著录成《铁云藏龟》一书,共6册,以“抱残守缺斋”的名号,于1903年10月出版。这是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著作。刘鹗在自序中说:“不意二千余年后,转得目睹殷人刀笔文字,非大幸欤?”有人说这里提到的“殷人刀笔文字”是对甲骨文的最早断代。也有人说,王懿荣1899年发现甲骨文时,刘鹗正在北京,他俩通过仔细鉴定和研究,共同认定“龙骨”上的刻字是商代文字。说法众多,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甲骨文的诉说

甲骨文自从被发现,就成为了学者、古董商和外国侵略者追逐的对象。如今,出土的甲骨已经

超过15万片,广泛收藏于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被发现的甲骨越来越多,对甲骨文的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了。

历史收藏夹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象形、指事、转注、假借、会意和形声这六种构字法在甲骨文中已形成。另外,虽然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笔法多样,或劲健雄浑,或秀丽轻巧,或工整疏朗,或丰腴古拙,总体骨格

最早,刘鹗根据从王懿荣处获得的甲骨,写成了《铁云藏龟》一书。罗振玉著有《殷虚书契》和《殷虚书契后编》,董作宾根据后来从殷墟发掘出的甲骨,撰成《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由郭沫若和胡厚宣分别担任主编和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80多年来发现的10多万片甲骨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整理,并对其进行分期、分类。全书收录甲骨约4万片,编成13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家所藏的甲骨,也已著录成书并出版。商代卜甲

⊙这片卜甲,反应出了甲骨文的选料、制作、记叙等内容,是研究商代甲骨文使用情况的宝贵资料。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对甲骨文的深入作、记叙等内容,是研究商代甲骨文使用情况的宝贵资料。

甲骨文是商王盘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甲骨上的文字最长的有90多个,短的仅仅一两个字。在已被发现的5000多个文字中,绝大部分是象形文字。

甲骨上的一道道裂纹,一个个文字,向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浓郁宗教色彩的历史画卷。“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商代的宗教分为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商王为了管理好国家,驾驭好人民,就要树立君权神授的威严。于是设立了“巫”的官职,作为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每遇到战争、天时、收成、田猎,甚至个人的疾病、生育这些事时,巫就在甲骨背面钻凿之后进行灼烧,根据正面裂出的一道道裂纹来定凶吉。最后把占卜的过程和卜象诉说的内容刻在甲骨上,作为卜辞,也就是今天称为甲骨文的文字。商王就是根据卜辞所反映的吉凶来决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做的。

可见,最早的“龙骨”具有贵族色彩,并不贴近百姓生活,更可能是君王驾驭百姓的一种工具,或王公大臣迎合、对抗君王的一种手段。不管怎样,几千年后,这些“龙骨”又真正担负起了文字的使命,向后世诉说着一些历史的真相。

笼罩着神秘色彩的阿房宫

历史放映

阿房宫是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筑宫殿,规模最宏大的就是阿房宫,里面大小殿堂七百余所,黄金为地,翡翠为栏,珍宝成山,美女如云。后来,秦朝灭亡,项羽一把火烧了这座宫阙。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发挥无限想象,描摹着阿房宫的壮丽。可是,考古发现阿房宫也许只是一个幻觉,就像海市蜃楼一样虚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晚唐大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展现了秦始皇营造阿房宫的壮观景象。人们相信,阿房宫是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殿堂,它反映了秦帝国海纳百川的气魄,六国的珍宝和美女尽汇聚于此;它见证了秦帝国的辉煌,是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峰;它也伴随了秦帝国的谢幕,为了建造它,秦始皇耗费了难以数计的人力和物力,激起天下人的反抗。时过境迁,阿房宫早已不复存在。

隔着两千年的岁月,人们越想了解阿房宫,它身上的神秘色彩就越浓重。秦阿房宫六宫门及广场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是在阿房宫遗址上兴建的。

阿房宫为谁而建

传说,阿房是一位美丽的民间女子,秦王嬴政爱上了她,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和她在一起。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嬴政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修建了极度奢华的宫殿,并以她的名字来命名。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是因为人们对“阿房”两字并不理解。其实,史料中从未有过关于这位女子的记载。在古代汉语里,“阿”的本义为高大的山峰,“房”与“旁”是通假字,意思是“广大”。所以“阿房”二字是“像山一样高大宽广”的意思。

故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真正原因是为了对外扩张。秦始皇时期,秦国在都城修了很多宫室建筑,包括兴乐宫(汉长安城的长乐宫)、章台宫、建信宫(后改为极庙)等,从渭河北岸一直绵延到南岸。随着天下归于秦国,秦始皇不能满足都城仅限于咸阳,他要把整个关中地区都作为秦都,让黄河作为东边的城门,千河作为西边的城门,共修筑宫殿140多座,容纳宫女数以万计。可见,阿房宫并非为他人而建,而是仅为始皇帝一人而建。在他所营建的众多离宫之中,阿房宫不过是最大的一座罢了。

阿房宫印象

按照“阿房”字面上的含义,它的规模应该是相当庞大的了。《阿房宫赋》中形容它“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可是,当年的阿房宫真有这么宏大的规模吗?如此大规模,究竟是宫殿还是苑囿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秦汉时期,上林苑是皇家园林的名字。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王室建立苑囿,里面有大片的森林、草场和成群的野生动物供王侯贵族们狩猎。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队进入陕西,开始对阿房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他们发现许多宫殿建筑是秦统一中国前建的,应该与阿房宫没有关系,这里应该就是秦统一中国以前的上林苑遗址。这也证实了司马迁关于“阿房宫就坐落在战国时秦国的上林苑上”的说法。也有专家认为,阿房宫本来就是一座由宫殿和林苑合而为一的建筑群。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阿房宫宫殿有多大呢?陕西西安阿房宫遗址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秦王嬴政打算在上林苑建造朝宫,这座朝宫就是阿房宫。它既是统一全国的象征,也是为了取代使用了140年之久的咸阳宫。其中前殿“东西五百步(693米),南北五十丈(116.5米),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但是,司马迁还说,这座阿房宫并没有建成,只建成了前殿,所以也没有投入使用。这是真的吗?难道壮观华丽的阿房宫只是后人想象出来的空中楼阁?

据考,阿房宫地区的宫室修建早在秦惠王时期就开始了,历经秦始皇、秦二世,时间跨度达120年。而真正意义上的阿房宫的始建时间,司马迁有两个说法:“二十八(年)(前219)”和“三十五年(前212)”,多数人把前者看成秦始皇欲建阿房宫的时间,把后者当做是始建时间。

公元前212年,秦朝征发70余万刑徒一起修建秦始皇陵和阿房宫。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9月入葬骊山陵墓,正在建设阿房宫的劳力又被征调到陵墓进行覆土。公元前209年,安葬工作结束,秦二世于4月继续修建阿房宫。但是,就在这年冬天,数十万起义军攻入函谷关,秦王朝危在旦夕,就连修建骊山陵墓的刑徒也揭竿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了。

当时阿房宫有没有停工,史书上没有记载。那么,阿房宫最后是继续建完,还是半途而废,或者毁于战火?它的结局究竟怎样呢?

项羽可曾焚阿房

陕西西安阿房宫遗址

如果以故事的形式来演绎阿房宫的历史,那么,秦始皇一定会和荒淫无度联系在一起。

历史收藏夹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宏大宫殿,遗址位于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后,确认秦阿房宫遗址的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现今,遗址残存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部用夯土筑起,人称“始皇上天台”。

秦始皇奴役六国的百姓来兴建阿房宫,又驱遣六国的女子,乘车辇来此,整日伴随在他周围,成为秦国的宫人。六国的珍奇异宝被抢掠到阿房宫,堆积成山。最后,戍卒不堪忍受劳役之苦,各地的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因爱妾虞姬遭秦氏侮辱,为泄其愤,杀秦王子婴,火烧阿房宫。大火烧了三个月而不灭,阿房宫成了一堆焦土。

杜牧的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使千百年来的人们都相信阿房宫的毁灭乃项羽所为,这是真的吗?

司马迁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羽对秦王朝恨之入骨,“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依项羽的性格,这种事也是做得出来的。可是,据前文讲述,阿房宫不是没有建成吗?

带着这个疑问,考古专家们对咸阳遗址又进行了大范围的勘察。结果在秦咸阳遗址和秦始皇陵遗址,到处可见红烧土和木炭的遗迹,这正是项羽“烧其宫室”的物证。可是,在阿房宫遗址0.35平方千米的勘探范围内,却没有发现一丝焚烧的迹象。当年,这里的工程仅完成了地基夯筑和东、西、北三边的围墙,前殿和其他建筑尚未建造。所以,项羽想烧阿房宫也无房可烧。

其实,司马迁的《史记》、南宋程大昌的《雍录》都指出了阿房宫并没有建成,阿房宫的规模和样子只存在于设计图纸和模型之中,不过这种说法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难以消除对阿房宫的浮想联翩!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

探访夜郎古国

历史放映

夜郎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具体位置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夜郎的中心在今贵州西部或西南部。夜郎国被中原政权记述,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夜郎王胁迫周边22邑反叛,惹怒了汉王朝,夜郎王被杀,夜郎国也神秘消失。从此,这个古老的国度给历史留下了一团迷雾。

群山巍巍,丛林莽莽,在川、滇、黔三省交界的深处,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兴起于战国的夜郎古国。可是,个充满神奇的国度在辉煌了300年后,却从历史上神秘地消失了。不过,当年那位久居深山的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却让世人贻笑了千年。

夜郎国到底有多大

一个国家的大小,可以从地域上看,也可以从综合国力上看。夜郎国号称有“十万精兵”,商业活动也十分活跃,就连生活在天府之国的蜀国人都不远千里去那儿做生意。

汉武帝想攻打南越,派唐蒙出使南越打探消息。唐蒙在南越吃到一种叫枸酱的食物,就好奇地问南越人是从哪里买到的。南越人告诉他是从一个叫牂柯的地方买的。唐蒙回到长安后,向人打听这个地方。有人告诉他牂柯在夜郎国,还说南越想收买夜郎国,给了他们很多财物,可是夜郎国始终不肯臣服南越。

于是,唐蒙上书汉武帝说,南越王占据万里地盘,名义上是汉朝的外臣,实际上已经是一州之主,从长沙、豫章顺水路去攻打南越不太可能。不过,听说夜郎国有精兵十余万。如果从牂江出奇兵,再凭借大汉的实力收复夜郎,那么一定能够打败南越。故而汉武帝派唐蒙率一千名士兵,再加上数万人的运输队,从巴蜀进入夜郎国。唐蒙给夜郎人送了很多布帛财物,向他们宣讲了汉王朝的威德,约定在夜郎国设立官吏,并让夜郎人为官。最终,夜郎人答应跟汉朝结盟。

可见,夜郎国确实存在。目前,考古学界对夜郎国的疆域有两种意见:“数郡说”和“一郡说”。“数郡说”以《后汉书》为依据,根据里面记载的战国时期的夜郎“东接交趾,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推测夜郎不仅拥有汉时的犍为、牂柯、武陵三个郡,极盛时期甚至以贵州全省为中心,北占川南、滇东北,南抵广西田林、南丹,东至湖南新晃,西至云南曲靖、陆良;“一郡说”则认为夜郎之地仅在牂柯郡,汉时周边与夜郎族属相同的十几个部落并不属于夜郎国的范围,它们仅是以夜郎为首罢了。

五省争“夜郎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夜郎旅游”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和湖南的一些地区,纷纷称自己是夜郎故地或国都,有的地方甚至还要更名为夜郎。是什么让夜郎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夜郎又到底在哪里呢?州省桐梓县“夜郎城”门楼

⊙据说这里是夜郎的都城,“夜郎自大”的故事就出自这里。《史记》中记载,汉王朝曾赐“夜郎王”和“滇王”王印。有人说,只要找到王印,就能知道夜郎国都在哪儿了。1956年冬,“滇王王印”被考古人员在云南省滇池东岸的晋宁石寨发现,这证实了司马迁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夜郎王印”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

2001年,湖南省株洲市发现了一枚由三个汉文篆字和三个古彝文字构成的钳制印,读为“鬼国武维额登”,意为“古国武氏长丈”。2004年,贵州省镇宁自治县的一位苗族人又展示了一枚大印,据说是夜郎王自制的大印。此印用青铜铸造,高3.8厘米,边宽5.5厘米,阳文,中间有一个类似蝴蝶的图案,三排似篆非篆的文字和28个圆圈排列在图案周围,上下还有两个“王”字。学者林国恩是这样理解的:下方的两个字“多德”即是《史记》所载的夜郎王“多同”(古代“德”和“同”音近)。“王”字代表由侯称王的夜郎王。蝴蝶是这个民族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图腾。中间的圆圈代表夜郎王自己,下方三个圆圈代表他的三个儿子,周围的24个圆圈代表他所统辖的24个部落联盟。

尽管这两枚印都被鉴定有2000年的历史,但形式上有很大差别。它们真的是夜郎王印吗?株洲和镇宁真是当年夜郎国的国都吗?考古学界认为夜郎故都考证的关键并不取决于夜郎王印,而在于能否以充分的遗址、遗物来印证文献或口碑资料。

夜郎人的后裔

现今,夜郎故地的民族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的风俗。由此可知,几千年前的夜郎国,民族或部落的数量一定不会比现在少。那么,在他们中间,谁是夜郎的主体民族,或者说是统治民族呢?

此件木雕造型奇特,线条粗犷,表现出夜郎古国的一种朴拙美和狰狞美。

竹是夜郎人的图腾,夜郎王即竹王。在壮族的语言中,“夜”的意思是“老人”,“郎”可以解释为竹笋。壮语的语法有词语倒装的特点,所以夜郎合起来就是“竹笋老人”或“竹笋酋长”。这样,竹和夜郎在壮族的语言里就联系起来了。夜郎除了竹崇拜,也有祖先崇拜。壮族也有祖先崇拜,至今,壮族地区仍有老人厅,就是祖先崇拜的继续。那么,是否可以说壮族就是夜郎的后裔了呢?

布依族人聚居的北盘江,两岸竹林茂盛,在这里生活的布依族、壮族和侗族都将竹视为图腾和部族的象征。这些民族还流传着“竹生竹王”,竹里能出“神兵神马”的传说。从这一点上来看,布依族、侗族和壮族难道曾经源于同一个祖先?

事实上,夜郎故地上最古老的民族是仡佬族,古时被称做“濮人”和“僚人”。殷商之际,他们便活动在中国西南和中南部的广大地区。史书记载,夜郎的主体先民就是濮人、僚人,在战国时便建立了夜郎、且兰等一些小的独立邦国。然而,如今的仡佬族在全国大约只有43万人口,和其他民族相比少很多。而著名的贵州“可乐墓葬群”的出土地,彝族人最多。仡佬族人口这么少,怎么能成为一个古国的主体民族呢?

⊙夜郎人对竹非常崇拜,竹王被夜郎民族奉为神,他们认为能庇佑他们,带给他们美好的生活。

不过,“人口这么少”不足以排除仡佬族是夜郎的主体民族。

人们设想,夜郎国在不停地扩张之后,成为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其他民族开始进入夜郎辖地。到了鼎盛时期,也许有一些民族的人口数量超过了仡佬族,从那时起,仡佬族也许才不是夜郎的主体民族了。正如人们推测夜郎故都在不断变化一样,夜郎的主体民族也许也在不断变化吧!随着遗传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在未来的一天,专家一定能破译出夜郎血统的遗传编码,从而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历史收藏夹

1根据彝族史料记载,夜郎兴起于夏朝时期,历经了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金竹夜郎4个朝代,历时约两千余年。

2贵州省赫章县的可乐一带,曾发掘出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共111座。在500多件随葬品中,青铜制的兵器和装饰物数量最多,也最有特色,同时还有陶、铜、铁、玉、骨等不同质地的随葬品,如嵌有金银花纹的铜带钩、铜手镯和铜铃铛等。这些器物如此精雕细琢,让人猜想可乐是不是夜郎国的故都。

东方“庞贝城”

历史放映

尼雅古城是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的一座神秘古城。两千年前,它有一个名字叫“精绝国”,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等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刺绣、陶瓷等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三国时期,这座殷实而富庶的古城突然销声匿迹,残骨横埋,长眠在了滚滚黄沙中,留下千古不解之谜。

英国一个叫斯坦因的人于1901年在新疆尼雅河畔探险时,发现了一些规模不等、残存程度不一的房屋遗址,他推测可能是一座古城的遗址,于是开始了初步发掘。5年以后,这位探险家又来到尼雅河畔,进行了第二次考察和发掘,并将挖掘出的文物装满12个大箱子,悉数带回了英国。数年后,当这些封存了千年的珍贵文物作为考察成果被公布后,西方史学界震惊了,他们称这座古城为“尼雅古城”或“东方庞贝城”。那么,这座古城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呢?它最初叫什么名字呢?

历史收藏夹

六十年前,考古人员在尼雅古墓中发现了两具干尸和一批珍贵文物。据鉴定,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夫妇合葬墓。墓中保存有蓝底花染棉布残片和棉布裤,被认为是中国迄今所见的最早棉织物。近年,古城遗址又发掘大片狼藉的房屋和累累尸骨,还有残存在纺车上的丝线。可以推测,在一个火光冲天的夜晚,一次惨绝人寰的屠城毁灭了尼雅古城。

古城的真实身份

直到解放以后,新疆博物馆等单位才组织考察和发掘尼雅遗址。

从地理位置上看,尼雅古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古尼雅河谷之中,南北蔓延25千米,东西蔓延5千米~7千米,形成一个狭长的带状格局。这里的先民信仰佛教,古城就是以佛塔为中心。从文字木简、建筑方式和宗教信仰上看,尼雅古城似乎和中原王朝有着一定关系,但又有着突出的非汉族特征。从地域上看,它属于两千年前西域三十六国的范围。那么,它会不会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家呢?新疆古城遗址

通过综合调查,人们发现尼雅遗址曾是一片绿洲,尼雅古城就是历史上的“精绝国”。据《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是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一个小国,受汉王朝西域都护府统辖。它虽然国小,却新疆古城遗址占据着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年的精绝国气候湿热、芦苇茂密,并不是一个沙漠国家,而是一片绿洲。人们在沼泽里行走,由于植物茂盛,还会经常迷路。

东汉时期,班超曾驻扎西域数十年,联合精绝国在内的西域三十六国,抗击匈奴侵略。然而,到了公元3世纪以后,史书中再也没有提及,直到斯坦因发现了它,人们才意识到它早已经沉睡在了这瀚海沙漠中。

尼雅古城的衰亡

这个文明古国是如何衰亡的呢?为什么绿洲会变成滚滚的黄沙呢?

历史学家们感到困惑不解,许多人认为,精绝国之所以最终被废弃埋没在沙海之中,是因为他们一度大肆砍伐树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至水源枯竭、风沙肆虐、绿洲消失,最终被淹没于茫茫沙海之下。可是,也有许多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

后来,人们从挖掘的木简函牍中了解到,精绝国曾长期受到来自西南方的一个叫SUPIS的王国的威胁与入侵。关于SUPIS这个国家,史料没有任何说明,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给精绝国制造了恐怖和死亡,精绝国的人民心中弥漫着灾难,最后没能在这场厮杀中幸存,最后淹没在战火中。

精绝国最终灭亡的命运令人扼腕叹息,而尼雅人的后裔命运又如何呢?一个个接踵而来的谜团必将引领人们在茫茫沙漠中继续探寻。

匈奴人寻踪

历史放映

匈奴是生活在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游牧民族,5000年前,他们和山戎、猃狁、荤粥等少数民族一起,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性格粗犷,擅长骑射,并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曾活跃在中国北方,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并一度影响了中国政局。传说,他们的一部分被汉民族同化,另一部分西迁到了欧洲东部,欧洲众多民族都曾臣服于他们。

曾经,中原各国为了防御一个叫匈奴的少数民族,建起了最早的长城。如今,泱泱华夏56个民族中,却没有匈奴的名字,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后来也没有了。但是,人们相信匈奴族并没有消亡,他们的子孙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繁衍生息,只是他们到底在哪里呢?

与汉族融合的南匈奴

匈奴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秦汉之际发展到鼎盛。冒顿单于建立了匈奴单于国,并且灭东胡和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及周边26族,控制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到辽东、西逾葱岭的广大地区。那时候,汉朝贫弱,不得不以和亲的政策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关系。

⊙荒漠与古城揭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也留下了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

汉武帝时,汉朝对匈奴展开了长达15年的战争。兵强马壮的汉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夺取了祁连山、焉支山的大片土地。公元前119年,汉朝派卫青、霍去病向匈奴发起总攻。卫青深入匈奴腹地五百里,伊稚斜单于仓促应战,遭到大败。霍去病率部深入沙漠一千余里,突袭匈奴,杀敌七万余人,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自此,匈奴族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了。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在西域的势力。匈奴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分裂为南北两个单于国。南单于臣服于汉朝,北单于继续与中原对抗,经常袭扰汉朝北部边境。“飞将军”李广

⊙一次,飞将军李广在北伐匈奴的时候不幸被俘,他机智地摆脱了匈奴兵的看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当中。

南匈奴归属汉朝后,汉朝廷每年赏赐给南匈奴贵族大量珍宝,并且向南匈奴百姓提供粮食。南匈奴的贵族子弟纷纷来到汉都洛阳学习,百姓也开始与汉族通婚。当然,汉朝对南匈奴的干涉也较多。这样,南匈奴便不断被汉族和汉文化同化,甚至有的南匈奴贵族还以汉朝皇族后裔自居。

可是,傀儡政权的最终结局往往就是被改朝换代,那么,南匈奴的命运到底又如何呢?

汉朝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南匈奴羌渠单于在汉朝政府的命令下,派儿子于扶罗率军前去镇压,但南匈奴内部有很多人反对出兵,于是发动了芙稷政变,羌渠单于被杀死,须卜骨都侯被立为新单于。于扶罗率军留在汉朝境内,本希望汉朝廷能够出面裁决,可正在这时,汉灵帝驾崩,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汉朝廷已经没有余力来管南匈奴之事。就这样,于扶罗不能归国,一直居住在河东平阳。

公元216年,曹操当权,新单于呼厨泉来朝,被曹操留在了邺地(今河南省临漳县),后改派右贤王去南匈奴监国。这时,有人担心南匈奴在塞内居住久了,人口越来越多却不缴纳赋税,难以控制。于是,曹操就把南匈奴人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每部的贵族为部帅。自此,南匈奴就不能称为一国了,但他们的王室血脉还在延续。到了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一个叫刘渊的人灭掉了西晋,建立了汉国。而他的高祖父就是当年南匈奴的单于羌渠,他被称为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匈奴人。

神秘消失的北匈奴

同南匈奴相比,北匈奴的命运似乎更为悲惨。公元89年,汉朝大将窦宪在稽落山击败北匈奴主力,单于逃走,20余万人投降。两年后,汉朝大军一举消灭了北匈奴军队,北匈奴单于被窦宪的军队击败,仓皇向西逃走。在汉朝、南匈奴、鲜卑部落的多重攻击下,北匈奴灭亡了。

从此,北匈奴就悄然消失了,奇怪的是,史籍中也没有有关他们的记载。有人推断北匈奴政权灭亡后,幸存的北匈奴人可能被中原汉族同化。可是,为何历史上没有一点文字记载呢?那么,那些幸存的北匈奴人到底又去了哪里呢?在遍寻结果不着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相信北匈奴西迁的说法。

18世纪中期,法国东方学家德经提出:战败的北匈人西迁到了欧洲,成为西方历史上的匈人。可是,欧洲的匈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他们真的是匈奴人的后裔吗?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北约80千米处,是东晋时期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俗称“白城子”,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

关于匈人的记载,大约起始于374年。当时,匈人渡过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打败了第聂伯河以西的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向匈人屈服了,而西哥特人为了逃避匈人入侵,便渡过多瑙河,进入了罗马帝国。随后匈人袭来,又占领了阿兰人的领地,以及乌拉尔山和喀尔巴阡山间的整个草原和匈牙利平原,并由此扩张到多瑙河沿岸。

公元5世纪,匈人进入阿提拉的统治时期。阿提拉是匈人杰出的国王,在匈人百姓心中,他慷慨大度,公正廉洁,对那些真正臣服于他的人很和气。但是他对外族却是十分谨慎、残暴。441年,阿提拉向东罗马宣战。他渡过多瑙河,占领了尼什,将菲利普波利斯、色雷斯、卢累布尔加兹等城邦洗劫一空。448年,东罗马帝国与他签订合约,将多瑙河以南地区划给了阿提拉。至此,一个崭新的阿提拉王国建立起来了。

聪明美丽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为汉朝和匈奴人民的和平生活作出了贡献。

451年,阿提拉率领莱茵河右岸的日耳曼各族向高卢发起进攻。452年,阿提拉又入侵意大利,占领了米兰和帕维亚,迫使罗马皇帝瓦伦丁三世仓皇逃离罗马。然而,这是阿提拉的最后一次征战了,他于453年死于班诺尼亚。随后,阿提拉王国迅速解体,被占领的众多部族相继反叛,东哥特人和吉别达伊人在班诺尼亚的一次大战中打垮了匈人。

这就是历史上的匈人,有人认为匈人就是北匈奴人的后裔,因为史料里记载他们的容貌与蒙古高原的人很相似,并且性格粗犷,生性耐寒。他们从小学习骑射,所使用的箭也与欧洲人不同,带着铁头。尤其在提起阿提拉的时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草原上的另一位统治者——成吉思汗。

历史收藏夹

1匈奴人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以肉、乳为主要饮食,他们居住帐篷,经常作随季节性迁徙,寻找水草丰美的牧场。他们身穿裤子、长靴、长袍、尖帽或风帽,拥有优良的战马和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所以不乏矫健骁勇的骑士,战斗力很强。

2匈奴人有强烈的宗教意识,他们祭天地、拜日月、崇祖先、信鬼神,还经常搞一些祭祀和巫术活动。另外,匈奴人有饮盟誓的风俗,这也算得上是他们的一种宗教仪式。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在匈奴人驻足过的地方,都有值得他们骄傲的后裔!

人间仙境“桃花源”今何在

历史放映

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一篇《桃花源记》,文中讲一个渔夫沿着山溪划船,步入了一个古朴而富裕的世界。那里土地肥沃,宅屋整齐,男女老少安居乐业,他们整天无忧无虑,既不知有大汉,也不知有魏晋,仿佛住进了与世隔绝的仙境。从此,“桃花源”成为了人们心中最幸福的一个家园,历代人不断地寻觅。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用清新、飘逸、恬淡的笔触,向世人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那里衣食无忧、自由祥和,迷人的景色尤其让人神往。千百年来,人们四处寻找这处人间仙境,却从未找到过它。那么,桃花源到底在哪里?难道它只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乌托邦”吗?

桃源水溪

水溪面对滔滔不绝的沅江,背靠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有参天的古树、繁茂的修竹,再加上石阶曲径、亭台碑坊等,宛若仙境。登上这里的桃花山,迎面有一条小溪,人们叫它桃花溪。

⊙湖南武陵地区除了桃源县之外,目前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还有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所有的这些景观无疑成为了陶渊明构想桃花源的原型。

水溪面对滔滔不绝的沅江,背靠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有参天的古树、繁茂的修竹,再加上石阶曲径、亭台碑坊等,宛若仙境。登上这里的桃花山,迎面有一条小溪,人们叫它桃花溪。溪的右侧,长着一片茂密的桃林。如果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来到这里,可以观赏到千万棵树上盛开的桃花,如胭脂色的云锦一样艳丽,令人陶醉。在桃林的深处,有一座“穷林桥”,走过它,会看到围绕在一座环廊建筑周围,遍地栽种着菊花。这里叫菊圃,也叫碑廊。廊中林立着历代碑碣,瞻仰古碑,走到碑廊的尽头,就到了明代建造的方竹亭。

⊙真正的桃花源也许隐藏在某一大山深处,等待着人们去寻找。

历史上曾一致公认水溪是桃花源的原型,可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水溪只是一个小山沟,不具备“良田美池”、“往来种作”的条件。于是,人们把目光移向了沅水下游另一处叫桃源的地方。

溆浦龙潭

在溆浦、隆回、洞口、洪江、中方五县(市)的接壤处,雪峰山的两座主峰——白马山和古佛山仿佛两位老人,将一处叫龙潭的地方从东西两面合围起来。龙潭的海拔只有300米至500米,不过其周围却有21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龙潭河口位于几座高山之间的接口处,地势十分险峻。《桃花源诗并记》中说,晋太元中,一位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发现了桃花源。那么,龙潭当年是否属于武陵呢?周边地区的人在一千多年前是否以捕鱼为业呢?

史书记载,龙潭所在的桃源地区在汉代时属武陵郡,它在沅水下游,而沅水上游的洪江、中方、溆浦一带,那时也属于武陵郡。在长沙魏家大堆8号墓中出土过一枚西汉“上沅鱼监”铜印,上沅就是沅江上游,渔监就是负责渔业管理的人。在西汉的官制中,有盐监、工监,而渔监这个官位只在上沅出现,可见当时沅江地区的渔业很发达。

⊙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里的景象。

沅江有一条小支流,叫锦溪。溪水清澈见底,从水尾处到龙潭有二三十里的路程。陶渊明曾说捕鱼人沿着溪水行进,不知不觉就会忘记自己走了多远,也许正是因为世外桃源与捕鱼的地方有相当距离。走到锦溪的尽头,就是夹在两座山之间的一个险隘,似乎也印证了《桃花源记》里“水源尽处……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的描述。并且,龙潭自古以来就是产桃之地,这在南北朝时的《图经》中有记载,所以符合桃花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说法。

陶渊明还说,桃花源里的居民,当年是为了躲避秦时之乱才走进这里的。关于这点,在《溆浦县志》和《后汉书》中也有记载,说“武陵”地名的由来是因为当地人用“止戈为武,高平为陵”来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既然如此,龙潭这个地方不正是最适合人居住并可以隐蔽的一个好去处吗?

连云港宿城山

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版图,像是一条往东游的龙鱼。鱼的头部微弯,向东伸入大海,微张着嘴,仿佛在吸水。鱼尾处弯向东南,由海拔427米的锦屏山与鱼身相连。整个版图形成了“鲤鱼跃龙门”的腾跃姿势。

连云港地界内有一个叫宿城的山凹,这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要想进入,只有翻越虎口岭,没有其他通路。在这个天然巧成的“坞壁”堡垒中间,却有一片美丽的川原,名叫大竹园。大竹园东面的海面上,有一座峻峭的山,形如大船,故称船山。山脚转弯处,有一条路,可以通向高公岛。

历史收藏夹《桃花源记》约创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已57岁,由于不满朝政,他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已隐居山林10余年。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奴役、没有压迫,甚至不需要金钱的幸福家园,表达了高洁名流和黎民百姓的强烈心声。由于这篇文章,陶渊明成为了田园诗的鼻祖,同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隐士。此后,人们不厌其烦地假想“桃花源”的存在,寻觅“桃花源”的踪影,由此发现了许多风水宝地,发现了许多大自然的幽静和奇观。

陶渊明在著名的《饮酒》诗里说:“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根据地方史籍记载,陶渊明所说的“东海隅”,就是这座位于东海一角的宿城高公岛,而这里也曾和陶渊明有过一段故事。高公岛因东晋时期镇守在那里的东晋将领高雅之而得名。399年,农民孙恩在海上起义。他用了两年时间,攻克了广陵(扬州),直指建康(南京)。他曾在高公岛打败了高雅之,后来,被东晋镇军刘牢之所败。陶渊明从400年开始任镇军刘牢之的参军,在高公岛战争期间,他往来于海上,亲赴战场。

这足以使人产生联想:当作为镇军参军的陶渊明看到高公岛附近这片桃林夹岸、芳草鲜美的渔村时,会不会产生觅求桃花源的心理呢?他后来断然离开宦途,寻找自己的隐居之所,是否和自己在高公岛战争时期遇见宿城山凹有关?这片神秘的地方就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吗?陶渊明像

1836年,两江总督陶澍曾向道光帝讲述高公岛、宿城一带“鸡犬桑麻”的“太平景象”。道光帝问他:“此境与桃花源何异?”皇帝的“金口玉言”一出,即刻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个陶澍自称是陶渊明的后裔,他曾研究陶渊明。1500年前,陶渊明描写了桃花源的样子。他不会想到,后世人受他启发,上到皇帝下到书生,无不对桃花源充满憧憬。桃花源到底在哪儿?也许,它子虚乌有。也许,它就藏匿在大山深处,总有一天人们会找到……

解密敦煌藏经洞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卢浮宫”。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其中,第十七窟藏经洞里,储有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五六万件。20世纪初,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大量文化瑰宝被帝国主义国家掠夺。现今,残余文物陈列在北京故宫等处,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历史上的敦煌是辉煌的,它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河西走廊的军事重镇。

曾经,有一处宝藏在敦煌的佛窟之中隐藏了八百年。直到一名道士的到来,它才重见光明。人们从中发掘出了成堆的经卷和宝器,于是把它叫做藏经洞。打开藏经洞,就好像打开了一座知识的宝库,敦煌学从此诞生。然而,随着宝库之锁被打开,一个个谜也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发现藏经洞

1897年,一位叫王圆箓的道士来到莫高窟。他看到圣窟一片残破,无人护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他留了下来,自愿承担起了守护重任。他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很快,他成了敦煌的名人,公然以“莫高窟住持”身份自居,并在这个佛教圣地建了一座气派的道观——“三清宫”。

王道士雇了一位叫杨果的书生,在这里抄写道经,接待香客,兼收布施。1900年初夏,杨果坐在第十七号佛窟的甬道里,朝北面墙壁磕烟锅头,突然听见有空洞的回音。他怀疑这里面有密室,就告诉了王道士。5月25日深夜,他们凿开了这个墙壁,果然里有密室,里面堆满了经卷、印本、画幡和铜佛。就这样,藏经洞被发现了。敦煌莫高窟

⊙佛教群像的排列,有严格的主从序列。位于第四十五窟西壁龛内主尊释迦牟尼左侧依次为弟子迦什、观世音菩萨和天王。

王道士向当地官员报告了此事,可是那些老爷们无一人重视。又过了7个春秋,除了官员拿走部分经卷外,王道士对藏经洞看守得很紧,散失的经卷很少。1907年,一个叫斯坦因的西方探险家来到了莫高窟。他扮演唐玄奘,想尽办法骗取了王道士的信任,也达到了骗取藏经的目的。

此后,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外国学者,不远万里来到莫高窟探宝,花钱买走了很多经卷而没有受到任何限制,然而,却没有一位中国学者前来。等到斯坦因把敦煌文物公布于全世界后,清朝廷才意识到这些藏经的重要价值,但他们不是考虑如何保护它们,而是千方百计想把它们窃为己有。1910年,清政府决定把莫高窟剩余的经卷运往北京保存。可是,在运送途中,几乎每到一处都会失窃一部分,这是藏经洞经卷最大的劫难。

藏经洞的发现,让敦煌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那些经卷无论是从时间、内容,还是从数量和价值等方面来说,都堪称举世无双。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把这些东西封存于一所小窟之内,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或目的呢?

归义军晚期避乱说

归义军是851年~1036年的沙州地方政权。沙州即汉至隋的煌郡,唐初改名为沙州,下辖煌、寿昌二县,州治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第三十九窟西壁龛顶飞天

归义军是851年~1036年的沙州地方政权。沙州即汉至隋的煌郡,唐初改名为沙州,下辖煌、寿昌二县,州治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

初期,归义军的节度使是张承奉。914年,沙州曹氏家族中的曹仁贵取代了张承奉。之后,曹氏子孙相继,延续了七代,统治沙州将近90年。其间,敦煌地区经历了从动荡不安到繁荣稳定的过程。曹氏归义军努力改善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积极恢复与中原王朝的统属关系,接受中原王朝的封号,利用旧日唐朝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声威,以求在西北各民族中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

1002年,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随后政权迅速衰落,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力量却迅速发展,不断和沙州政权发生战争,这使得在归义军政权庇护下的沙州佛教势力感到极度恐慌。1020年和1023年,曹贤顺曾两次向宋廷进献贡品,随后曹氏归义军政权就从史籍中消失了。那么,归义军是被哪个少数民族政权取代的呢?藏经洞是否与这时期的变乱有关呢?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提出,在归义军晚期,西夏军队侵袭沙州。莫高窟僧人为躲避战乱,准备逃走。而这里的经籍文书、铜佛法器不便携带而又不忍丢弃,于是僧人们将其封藏于密室,并在封墙上画上供养菩萨像。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归义军发动战争的不是信奉佛教的西夏党项人,而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国(黑韩王朝)。这个王朝是由突厥和回鹘民族建立的,统治着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对新疆地区的伊斯兰化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所到之处毁寺逐僧,敦煌僧侣们感到了威胁。为了以防万一,于1006年对各寺院的佛经文书及佛教艺术品进行了有计划的封存。

排斥吐蕃说

这一说法认为,藏经洞的封闭时间为归义军统治前期。

786年~848年,包括沙州在内的整个河西地区处在信仰印度佛教的吐蕃王国的统治之下。藏经洞内保存有大量详细的吐蕃统治时期的佛教资料,包括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直到归义军起义,推翻了吐蕃在敦煌的统治,人们为了消除吐蕃统治的影响,决定把吐蕃统治时期的资料一并封存,因此而选择了吐蕃统治时期最为活跃的“吴家窟”为封存地。

供奉还是废弃

对于当初人们设立藏经洞的目的,有学者认为这是佛教徒供养佛教法物的地方。通常,佛教寺院都有藏经的地方,一部分典藏于寺院的藏经楼,一部分供养或秘藏在特殊的地方,如石龛、石窟等处。寺院的供养经或供养法物,都要放在不易碰到的地方,这种处理方式称为“装藏”,一般是装经入佛像或佛塔,但是由于此次规模太大,于是就装进了一所洞窟。

也有人说藏经洞的宝物并非供养物,而是当时的佛教废弃物。此外,比较接近的一种说法是,宋代纸张产量大增,敦煌一带的纸张不再紧缺。同时,朝廷颁赐了金银字大藏经,四川一带的刻本佛典也传到敦煌地区,使敦煌的佛经典藏大为丰富。

于是,敦煌人不想再继续使用以前的破旧写本,而是以新代旧。佛教不准毁灭经典,所以人们将一大批无用的残卷和各种文书与破纸,一起砌墙封存起来,并在外面画上了壁画。由于是一堆废弃物,久而久之,便被所有人遗忘,一直封存在了那里。

历史收藏夹

1900年5月25日,王圆篆和杨果发现了“藏经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历代文物,共计五六万件。文本绝大部分由汉文书写,藏文、梵文、怯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民族文字约占六分之一,内容不仅包括佛家、儒家、道家经卷,还包括有史籍、账册、历本、契据、信札、状牒等。此外,还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了敦煌艺术的价值,不断地研究,日益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part.2 神秘玄妙的古迹文物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谜案

历史放映“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他们生活在距今70万年~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平均脑容量1088毫升,头骨厚度在10毫米左右;他们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约144厘米;他们寿命很短,大多不超过14岁;他们是最早使用火的人类,懂得加工石器和捕猎大型动物,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不仅是中华民族起源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从此,“猿人”便作为一个重要的阶段被纳入人类进化发展史的时间表。然而,就像《指环王》中每个人都想得到那枚魔戒一样,每个知道北京人头骨价值的人也都想得到它,无论觊觎的是它的研究价值还是交易价值。

震惊世界

1929年冬,北平(今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小雪霏霏,天气冷极了。考古学家裴文中带着几名工人不分昼夜地进行着挖掘工作。他们挖的石层很坚硬,已经挖了将近一年,却只挖到很少的动物化石,而没有人类的化石。由于发掘成果越来越少,外国基金会撤走了,中国的其他考古队也撤走了,他们不再对这里抱有希望。可是裴文中相信,这片神奇而坚硬的石层下一定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坚硬的石层挖完了,下面露出了较软的土层。裴文中和工人们找到了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甚至还有牙齿——“北京人”的牙齿。希望越来越大了,无论北平北京人复原图方面怎么下达撤退指令,裴文中都不想半途而废。北京人复原图

12月2日,裴文中在开挖地方的北部发现了一个很深的小洞。他兴奋起来了,让工人们用绳子将他放了下去,借助手电筒微弱的光亮,他发掘出了很多动物骨骼化石。当工人们拽着绳索,要将他拉上洞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圆圆的、黑黑的东西,那正是令所有人都眼睛发直的——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背鹿像复原图

消息一经传出,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北京人头盖骨同周口店遗址中发现的众多古人类、古动物、古文化化石一起,成为研究人类进化史的重要资料,是世界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离奇“失踪

1936年,裴文中等人又发现了三个成年“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至此,考古界迎来了对周口店猿人发掘和研究的黄金时期。

可是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了,发掘工作被迫中断。战乱期间,为了保证“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国民政府决定将其运往美国。在国民政府的协调下,美国方面同意接收这批珍贵的化石,并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将其运往美国保存。1941年12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军医弗利押运着27个行李箱,有两箱装着中国的国宝——“北京人”化石。从北京搭乘火车抵达秦皇岛美军兵营,北京人背鹿像复原图准备第二天乘“哈德逊总统”号轮船回国。这次行动十分保密。弗利在兵营里彻夜未眠,没想到第二天,没有船到达的消息,却传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噩耗。

很快,秦皇岛的日军向美军兵营发动进攻,并且很快就占领了这里。弗利成为战俘,被押送到天津。虽然几天后,弗利收到了从秦皇岛兵营送来的行李箱,但他查看后大吃一惊:“北京人”头盖骨不见了。

难道是日本人乘乱把它们给夺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大肆掠夺,将资源和财富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本土。人们怀疑“北京人”化石就是此时被日军抢走的。至今,它们的遗失牵动着考古学界,也牵动着所有华夏子孙的心。期盼它们能早日归来!

一部悬疑五百年的天书

历史放映

在贵州省关岭县的红崖山上,有一块宽100多米,高30多米的浅红色绝壁,上面刻着20多个神奇的符号。它们暴露在崖壁上不知有多少年,横不成列、竖不成行、似篆非篆、若隶非隶,既像文字,又像抽象画,人们称其为“红崖天书”。

在《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和申公豹面对天书,两人的解读大相径庭。这个故事不禁让人联想到“红崖天书”。五百年来,无数学者前仆后继地研究,力图破解它的秘密,可至今未果。那么,它到底蕴藏着什么天机呢?谁在荒山野崖上写下了这些怪异的符号?它们又昭示着什么呢?

红崖览胜

贵州省关岭县,因境内的关索岭而得名。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古时属于“鬼方”、“夜郎”,其地势险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人杰地灵,充满奇特的神话韵味。

红崖山又称晒甲山,与关索岭对峙,紧靠滇黔公路。相传当年蜀军与孟获交战,曾败退到红崖山。士兵们卸下铠甲在山坡上晾晒,晒甲山由此得名。至今,此地仍有诸如孔明塘、关索洞、马创井、孟获屯这些与蜀汉南征故事有关的地名。

历史收藏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