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七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7:59:28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丽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浪漫的七夕

浪漫的七夕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为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腾飞,提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伟大号召。当然,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多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风采。

中华文化就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的摇篮,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始终发展的动力。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在200年前,中华文化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最具博大性和包容性,所以世界各国都已经掀起中国文化热。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是,当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时,也要正视其在近代衰微的历史。相对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来说,这仅仅是短暂的低潮,是喷薄前的力量积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5000多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感,蕴含丰富的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这不但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也是重要贡献。

特别是我国经过伟大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崛起与复兴。但文化是立国之根,大国崛起最终体现在文化的繁荣发达上。特别是当今我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路,必然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随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能够有力提升我们融入世界的步伐,推动我们为人类进步做出最大贡献。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作品。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千秋圣殿奇观、历来古景风采、古老历史遗产、昔日瑰宝工艺、绝美自然风景、丰富民俗文化、美好生活品质、国粹书画魅力、浩翰经典宝库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作品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

天河夜话——起源演变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是我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女子最为重视的日子。在七夕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天空南北,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对于这两颗星辰,民间演绎出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传说,它体现了古人的农耕信仰和蚕桑信仰,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理想,负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展示了民间文学独具一格的审美情趣。

牛郎和织女在汉水结缘终生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安康汉江畔住着一个勤劳忠厚、心地善良的小伙子,大家都叫他牛郎。

牛郎的父母早亡,他跟着哥哥和嫂嫂过日子。但是,嫂子对牛郎很不喜欢,经常想方设法地刻薄他,不仅让牛郎食用剩下的稀汤薄水,并且还三天两头地寻碴刁难牛郎。■ 嫂嫂让牛郎放牛图■ 牛郎耕地剪纸

牛郎的哥哥看见了,心疼牛郎,但是他却对此事无可奈何,心想牛郎离开了这个家会过得好一点,于是就让牛郎搬出去分家另过。

等到分家那天时,牛郎既不要房子也不要地,只要那头与他朝夕相处的老牛。

可是这头老牛实在是太老了,有一天在耕地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摔坏了身子骨儿。但是牛郎却丝毫没有嫌弃它,每天清晨都要出去漫山遍野地收集百花露,给老牛洗伤口,一直洗了七七四十九天。一到晚上,牛郎则依偎在老牛身边睡觉,一直陪伴了老牛整整七七四十九天。

在牛郎的精心照顾下,老牛的伤势开始渐渐好了起来,它对牛郎很是感激,于是就更加努力地帮助牛郎犁田打耙。

就这样,牛郎每天耕田种地,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头不会说话的老牛之外,冷冷清清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有一天,出了一件稀奇事,老牛突然开口对牛郎说话了。老牛说:“牛郎,今天你一定要去汉江边一趟,那里有七个仙女洗澡呢!你把那件绿色的仙衣藏起来,绿衣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金牛星点化牛郎图玉皇大帝 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神权最大。玉皇大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好奇地问道:“牛大哥,你是?”

老牛说了实情,牛郎这才知道,这头老牛原来是天上的金牛星,因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一巴掌打下凡间。

老牛所说的绿衣仙女,原来是天宫王母娘娘最心爱的孙女,因她有一双巧手,织得美丽云锦,将天空装点得五彩缤纷,大家就称呼她为“织女”。

这织女与牛郎本来就有前世未了的姻缘,金牛星一心要报答牛郎的大恩大德,于是就有意撮合他们。

再说天上的仙女们,她们听说在大地的中心有条居中的河流,名叫汉江。一想到汉水蓝湛湛、清幽幽的,她们都恨不得立马跳进汉江里,痛痛快快地游上一阵子。

机会终于等来了!王母娘娘在一年一度的蟠桃宴上喝醉了酒,不省人事。机会难得!于是,众仙女在彼此的耳边一嘀咕,便悄悄地从王母娘娘身边溜走,飘落到人间一游。时辰 我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我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牛郎依照金牛的吩咐,悄悄地躲在大石头后面,等候仙女们来汉江洗澡。

大约等了两个时辰,天上果然飘下来七位仙女。只见她们脱了五彩霓裳,跳进汉江玩耍嬉戏,笑语喧喧,好不欢畅!仙女们游了大约两个时辰后,便纷纷上岸穿衣,准备返回天庭。

就在这个时候,牛郎突然从大石的后面跑出来,拿走了那件绿色的仙衣,跑上了半山坡,最后躲进了一个山洞里。

绿衣织女见有人拿了她的衣服,很是焦急。她赶忙追进山洞,见到一陌生的凡间男子,她禁不住羞红了脸,央求牛郎还她仙衣。■ 众仙女洗澡图■ 盗衣结缘剪纸王母娘娘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无论织女怎么恳求,牛郎还是记住了金牛星说的话,不仅不还织女的仙衣,反而苦苦哀求织女嫁给他,做他的妻子。

织女本已厌倦天庭的生活,此时,又见牛郎一副憨厚的模样很是可爱,便有些心动了,于是就轻轻地点了点头。

随后,由金牛星做媒,织女高高兴兴地嫁给了牛郎,从此过着男耕女织的舒心日子。

织女见汉江两岸桑树遍地,便采集桑叶,养蚕缫丝。原先这地方的人并不懂得兴桑养蚕,织女便教大家,还将蚕种送给大家。那蚕种一变为蚕,再变为茧,三变为蛾,一爬二挂三飞,真是神奇,大家称它为“天虫”。

随后,附近十里八村的百姓们得了织女的指教,都学会了养蚕缫丝的技艺。自此后,家家都变得吃穿不愁。这里也因为丝绸业兴旺发达而富甲一方,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牛郎自从娶了织女为妻后,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添人进口,有了一儿一女。

再说王母娘娘酒醉醒来后,人间已是十数年光阴了。王母娘娘迷迷糊糊地睁眼一看,不见了自己心爱的孙女!没有织女织的彩锦装点,突然觉得天空也不美丽了。王母娘娘虽然有些气恼,但她也没派天兵将织女强行捉拿,而是亲自下凡,把织女带回了天庭。懿旨 宋代公文上承唐代体制,种类更趋繁杂。元代公文略有变化,如诏令称圣旨,命令称令旨,指令称懿旨,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文体,如行移、申状之文。所以对于皇帝的诏令称为圣旨,对于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或指令称为懿旨。

织女被王母娘娘拽着飞上天空,飞着飞着,忽然后面传来牛郎的呼唤声:“织女,等等我!织女,等等我!”

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一儿一女,披着一张老牛皮急急忙忙地赶了上来。

原来金牛星早已算准了这事,知道王母娘娘一觉醒来必定会来寻找织女的。于是在返回天庭前,老牛悄悄地告诉牛郎,在它死后,留下它的皮,遇到危难时可以派上用场。

牛郎最为担心的这一天终于来了,他急忙遵照老牛的话,披上老牛的皮去追赶织女。追呀追呀,喊呀喊呀,眼看就要追上了。

就在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回身一画,霎时间,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由此被隔在天河的两岸,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苦苦地相望。

王母娘娘也并非铁石心肠,见此情此景,也稍稍被牛郎和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于是便同意让牛郎和织女每七日相会一次,并令喜鹊王传达懿旨。■ 担子追妻剪纸

可是,这喜鹊王实在是太老了,有些耳聋,将“每七日相会一次”说成“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王母娘娘甚为恼怒,罚喜鹊王率它的徒子徒孙们搭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名叫“鹊桥渡”。

从那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牛郎和织女从喜鹊头上踩过,踩掉了喜鹊头上的毛,所以一到秋天喜鹊就成了秃头。

鹊桥之上,牛郎和织女见面了,积攒了一年的心里话要赶在这一天诉说。传说,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静静地听,还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以及织女和牛郎的窃窃私语,简直说个不停呢!

从此,在秋天的夜晚,人们看见一道与汉江相对的银河横过天空,银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在闪烁,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和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跌宕,但是,有情人终能有每年七夕相会的机会,这也表达了人们期待幸福、圆满生活的强烈愿望。阅读链接关于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还有一种说法。说有一个养犬的小伙子看见织女在湖中洗澡,遂藏起了她的衣服,与她成亲并生有一子。七年后,织女发现了仙衣后,披在身上飞走了,小伙子每天望着星空叹息不止。这时邻居一位老人告诉小伙子,说只要1000双草鞋埋在瓜秧下面,瓜秧可高达上天,人便可攀登上去,小伙子照做了。当瓜秧长高后,小伙子果然携子带犬爬上了天空,见织女正在织布,他便从秧上摘下一个瓜送给她。谁知,一切开瓜,瓜汁立刻流出变成了一条天河,又将夫妻隔开了,他们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能见一面。

七夕节在后世岁月中的演变

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在夏商周时代就有人注意到了。古人认为“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当时在民间,这一天只有些与农事相关的活动。《诗经·小雅·大东》这首诗描述说,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牵牛星,尽管有其名,却不会织布,不能拉车。诗中对织女、牵牛两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

这时人们对两星的认识,虽然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物神,即牵牛星和帝女之桑女神即织女星有关,但还只是有关日月星辰简单的神话形象,同对爱情的认识和想象尚处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之中,自然它还不能成为传说的前身或胚胎。■ 牛郎织女图■ 牛郎织女塑像

这不是说同传说绝无关系。因为,此时的牵牛与织女,已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而并无其他含义,牛郎星和织女星作为一种文化的因素,开始进入文学的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素,为这个古老而浪漫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牛郎和织女传说中,主要人物牛郎和织女的原型是周人的祖先叔均和秦人的先祖女修。周秦文化的交融造就了这一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

关于牛郎和织女传说的典籍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大东》中: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其二为《诗经·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神女,不可求死。

这些记录只是牛郎和织女传说的雏形,这几句话描述了织女没有织布,牵牛不拉车,显然,此时描绘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主要还是作为带有农耕文明和家庭手工业文明象征的两个星宿出现,至汉末,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形成基本情节,并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叔均 本名姬均,“叔”字放在名字前,或表示尊敬,或表示长幼次序。他是帝喾之孙、台玺之子、周部族的杰出首领,他与父亲一起也被周王尊为先祖。叔均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

到了秦汉以后,对相隔银河的织女星和牵牛星,人们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产生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给这节日的风俗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

七夕风俗除继承远古的一些习俗外,在汉代以后,还产生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文学故事。■ 织布塑像■ 古画中女子刺绣、晒画图班固(32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初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20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在西汉时期,织女、牵牛已经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了塑像,面面相对。汉武帝刘彻命人于京都长安开凿昆明池,并于池的两侧摆放牵牛、织女石像。如班固的《西都赋》记载:

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

牵牛和织女已经从天上来到了人间。原来被远远地隔离在银河两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同牵牛、织女传说的结合日渐明显。

牵牛、织女两星已经具备了人物形象,弄机织布,思念流泪,并且开始被编织为一幕恩爱夫妻因受银河之隔的爱情悲剧。

到了汉代,在司马迁的笔下,织女的家庭出身才有了一些眉目。在《史记·天官书》中说:

织女,天女孙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亦称天孙,是个仙女。《史记》 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中的第一部,书中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后期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它是历史、文学的统一体,是文学的历史,又是历史的文学。

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从嫁与河西牛郎后,织造就中断了。天帝大怒,责令她与牛郎分离,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而牛郎则未能脱俗,始终是个凡夫俗子。因此七夕相会,也就是仙凡相会。

在《汉书·天文志》中,也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到了南北朝时,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

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古代纺织图■ 织布蜡像《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它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其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得更加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饱受隔绝之苦的爱情悲剧。

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十分清楚的。《风俗通义》 汉唐人多称为《风俗通》,东汉的泰山太守应劭所著。原书30卷、附录一卷,今仅存10卷。该书考论典礼类《白虎通》,纠正流俗类《论衡》,记录了大量的神话异闻,但作者加上了自己的评议,从而成为研究古代风俗和鬼神崇拜的重要文献。

在东汉应劭编撰的《风俗通义》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也。

这表明,在当时,不仅牵牛、织女为夫妻之说已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风俗之中。

在七夕之夜,妇女们不仅争出家门观赏“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鹊桥之会”,而且还要祭拜牛郎星和织女星,乞愿七巧。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汉代的一些画像砖中体现出来。据吴曾德著的《汉代画像石》一书中记载,在山东历城孝里铺孝堂山的郭氏墓石祠中,有一幅石刻天象图。

图中有牵牛星、织女星遥遥相对,在织女星下有一女子正坐在织机上操作,旁边还有一只飞鸟,就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鹊为桥、七夕相会的表现。

此外,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中,也有一幅表现牛郎和织女的画像。这幅画像右上角有一牵牛星,星下画一牛,牛前有一人做扬鞭牵牛状,左下角有一织女星,里面跪坐着一位头挽高髻的女子。这显然也是对牛郎、织女传说的一种艺术表现。■ 《天河配》图画像砖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有的则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也是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

在三国时期,更有不少诗文反映了这一内容。如曹植的《九咏注》说:

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由此可见,牵牛、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现爱恋和思念之苦的一种突出和常用的意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几乎发展完备,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 乞巧的妇女图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天帝似乎是一个严厉的家长,这大概是汉魏时期家族生活、伦理规范的反映。

我国文学的特点主要是以诗文见长,早期神话传说的流传也多以诗词为载体,诗人墨客们伤怀吟哦那相思时的期待,相会时的缱绻,相离后的惆怅,而诗文的优点是可以无限浪漫缥缈,却难以有实质性的内容,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一传说情节并无太多的进展。

后来话本志怪小说戏剧的兴盛繁荣,才使得牵牛织女的传说真正拉开了讲故事的架势,包括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眉目清晰,详细完整。■ 鹊桥相会图

干宝《搜神记》卷一的《董永之妻》便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最早的版本,也是后来《天仙配》的蓝本。董永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妇,助他偿债。

另一篇《毛衣女》则讲了一位下凡的羽衣仙女,与豫章新喻县一名男子结为夫妇的故事。

后来所出现的《天仙配》,可能是把二者加上古老的牵牛织女的传说糅合起来,最后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曹植 (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追谥号为“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牛郎和织女故事,开始与七夕节俗相互融合,七夕节成为普遍的节日,其活动也日益丰富,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宗懔(约501年~565年),字元懔,荆州人。南朝梁官员,学者。少年好学,昼夜不倦,善引典故,乡里称之为“童子学士”。宗懔的著作甚多,并流传日本及东南亚各国。最著名的是《荆楚岁时记》,这是我国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记录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著作。

这充分反映了民间女子在七夕穿针引线、祭星乞巧的情景。

通过观看蜘蛛结网的情状来占卜自己在针线织作方面的天赋,也是一种女性们在乞巧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南朝时的做法是将蜘蛛放在瓜上,让它在瓜上结蛛网,然后根据蛛网的密与疏来推测自己是否得巧,为它所附着的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故事得到广泛传播,这个时期,七夕原有的禁忌意义在此时已经完全消失,农历七月初七成为了欣赏天庭欢聚、乞求人间幸福的吉日。■ 牛郎织女相会图■ 古人纺织图

因此在这一时期,七夕节不仅继承发展了已有的“乞巧”习俗,还添加了乞求富贵、乞求长寿、乞求生子的习俗。

同时,由于人们对牛郎和织女之间坚贞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成为人们的情感依托。而汉代的登楼晒衣习俗到魏晋时演变成为晒书习俗。《世说新语》记载:

郝隆七月七日见邻人皆晒衣服,隆乃仰,出腹卧,云“晒书”。

另有阮咸先生看见邻里在七夕曝衣,而他家徒四壁却也翻出自己的粗布破裤晾出来。这显示出七夕习俗在民间的影响极大。占卜 “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它通过研究观察各种征兆所得到的不完全的依据来判断未知事物或预测将来。在许多社会里,占卜仅仅是操作者在将行某事时,由于没有把握而借助某些器具或现象寻求信息或解答,由此满足心理需求的行为。

这其中,乞求爱情与求子都与女性的生活及精神密切相关,封建社会对于子嗣的重视也直接决定了女性的地位,所以求子也是当时女性的重要活动,而对于爱情的祈求则是封建女性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世说新语》 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志人小说,全书原8卷,刘峻注本分为10卷,今传本只有作3卷,分别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逸闻逸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七夕食俗也形成于魏晋南北朝,相关最早的记载是在晋周处的《风土记》中,七月初七是个好日子,这天的饮食也不同于以往,北人会吃汤饼。汤饼又称“不托”,是一种经水煮过后的面块等简单的食物。

人们在七夕节吃饼有其文化内涵。饼是圆状,古人认为“圆,阳物也”,阳物有辟邪的功能,吃阳物可以求吉利。而且,圆还暗示在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有团圆之意,所以古人也把七夕饼叫做“巧饼”。

与此同时,还涌现出许多描写七夕风俗的诗歌。其中最多的是描写七夕穿针的诗。如梁简文帝萧纲的《七夕穿针诗》: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 送子观音塑像

针欹疑月暗,缕散恨风来。■ 乞巧习俗图

刘遵的《七夕穿针诗》:

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向光抽一缕,举袖弄双针。

穿针乞巧的习俗在这时就已出现了,并且被后世之人不断地延续了下来。萧纲 (503年~551年),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中都里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侯景之乱中被迫登位,在位两年,被弑。梁元帝萧绎即位后,追谥为简文皇帝。他也是一位文学家,以“宫体”诗而著名,代表作品有《咏内人昼眠》《和徐录事见内人卧》。

唐代长安盛行各种七夕节俗,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也有“宫中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的记载。宫女们长期被幽禁在宫廷中,生活的寂寞,情感的空虚,使她们对七夕穿针之事甚感兴趣。

唐代崔颢的《七夕》诗,曾形象地描述了唐代长安七夕节女性们穿针乞巧的风俗,诗云: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崔颢(约704年~754年),唐朝汴州人,著名的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的进士。《旧唐书·文苑传》中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长安城中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在七夕节时都要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想要证实自己在针线活计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唐代时,皇宫中也十分盛行用蜘蛛乞巧的习俗,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每至七夕节,宫女们便要:

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 古画中唐代宫廷女子

唐宋时期,七夕食饼又出现了变化,《唐六典》中记载:《唐六典》 全称《大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玄宗时官修,旧题为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为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所载官制源流自唐初至开元止。六典的名字出自周礼,主要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也是后世设六部的基础。

七月七日加研饼,并于常食之。

宋代以后,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从朝廷到民间,牛郎、织女成为了祭祀的神灵,祭祀盛行推动了七夕节的发展。七夕节俗活动更加丰富了,除了保存历代流传下来的习俗,还出现了《天河配》《长生殿》等节令戏,七夕节成为了可以使民众娱乐放松的节日。

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说:

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填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由此,我们能够得知当时七夕节热闹非凡的场景。

七夕节在元代多被称为女儿节,可以看出到这时,七夕节的节俗基本是以女性为主了。《析津志》中对七夕节这天在市中、朝中、宫中等热闹庆祝节日的场景作了详细的记载。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已经很普遍了,南宋罗愿《尔雅翼》卷一三也说: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此时也涌现出很多颂扬牛郎和织女的诗词。例如北宋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便是赞颂七夕的著名词篇。

明清时期,七夕有吃“结缘豆”的食俗,在《漳州府志》中记载了关于用熟豆相亲来证明有缘,并结缘的习俗。瞿佑 字宗吉,号存斋。元末明初文学家。其多才多艺,著有《存斋诗集》《闻史管见》《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剪灯新话》等。

明代是牛郎和织女传说演变的重要时期。由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牛郎和织女传说在明代进入了文人和民间艺人的视野,被加以重述。

明代产生了以牛郎和织女为题材的小说、戏曲,短篇小说有《鉴湖夜泛记》及依据其改编的《灵光阁织女表诬词》,中篇小说有《新刻全像牛郎和织女传》,杂剧有《渡天河织女会牵牛》,传奇有《相思砚》《鹊桥》。《鉴湖夜泛记》是明初文学家瞿佑《剪灯新话》中的一篇短篇文言小说,记述元代处士成令言一日忽至天河,遇到织女,织女诉说神界并无牛郎、织女结为夫妇的事。

小说继承了民间牛郎和织女传说中的因素,如织女具有高贵的身份,但将织女塑造成一个高贵且与牵牛无关的神仙,从根源上否定民间流传的牛郎和织女传说,这是反封建主题的民间传说,在理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的必然遭遇。■ 宋人纺织图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