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农业(2003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22:02:01

点击下载

作者:周宣东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专家论农业(2003年)

专家论农业(2003年)试读:

编写说明

1995年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更好地发挥农业各领域权威专家的集体智慧,专门成立了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这些年来,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目标,坚持“着眼全局、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当大参谋”的原则,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服务工作,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论文和建议,为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专家顾问团的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2001年起,每年我们将编辑出版一本《专家论农业》,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农业工作提供参考,为广大农村工作者搞好服务。《专家论农业》选编了当年农业专家顾问团专家学者,针对本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及焦点问题,研究撰写的报告及论文,内容涉及农经、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林果、畜牧、水产、水利、农机、花生、食用菌等十

个方面,提出的对策措施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更好地发挥专家顾问团服务政府、服务农民的积极作用,为我省农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专家论农业》系列论文集编委会

树立新观念,促进农业新发展

——陆懋曾同志在2003年12月顾问团分团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既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又涉及到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解决“

农”问题首先必须革新传统农业的旧观念,树立现代农业的新观念。当前要树立以下六个方面的观念。一要树立城乡结合的观念。这是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方针的要点。只有长期树立城乡结合的观念,把发展农业和发展二、三产业相结合,把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相结合,把维护农民利益和维护城镇居民利益相统一,切实增加“三农”投入,才能逐渐从根本上改善长期积累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全面小康。二要树立高效集约经营的观念,不断挖掘科技增产增效的潜力。这是建立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创新和增产增效能力,以市场为导向,走优质、高产、高效和集约经营的路子。三要树立种养加、农工商一体化、产业化经营的观念。这是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和必由之路。要打破条块分割的壁垒,大力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四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合理利用、保护农业资源,重视生态建设,切实做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五要树立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统筹的观念。用大市场谋划大农业,用高标准、高质量、高信誉赢得大市场。六要树立县域经济发展观念。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已越来越重要,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全省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深入研究县域经济的特点,当前要以县为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我省农业发展在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必须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全面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当前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必然面临耕地减少与产量需求增加的双向压力,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能力问题。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保证基本的耕地面积,划定基本农田,并落实到地块“四至”,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在此前提下,依靠科技和效益的双力拉动,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发展。科技上,要增强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进一步突出高产的育种方向,把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品种创新与种质资源创新结合起来,把良种与高效集约栽培技术结合起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效益。同时切实加强粮食主产区的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建立新型的技术服务网络。发展粮食产业的根本动力是产出效益,在不断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加工业,发展精深加工。通过延长粮食产业链条,优化产品品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粮农在发展粮食产业中获得更多、更直接的利益。要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对现有的一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发资金和有关农业基金,要向主产区倾斜;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主产区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要在金融、税收政策上给予扶持;要加强对大宗粮食作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工程支持力度。

2.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农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导致出口受阻、内销不畅,影响农民增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从过去单个产品的个别问题演变为比较普遍的问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高农业竞争力,要采取系统性的综合措施,一要严把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关,把质量检测的“关口”前移。二要加强无公害农业技术研究开发,选育抗逆性强的品种,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的研发力度。三要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广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实现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四要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现有检验检测机构、设施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区域性质量检测中心,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要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五要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实施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六要加强政府的统一监管,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3.突出发展我省的优势农业产业。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产潜力。从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看,劳动密集的园艺产业、产业关联度高的畜牧业、水产业是我省的农业优势产业,要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要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建立全国的优势产业带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尽快形成规模和品牌效益。发展这些优势产业,除了继续夯实生产基础外,关键在于提高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培植大型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合理利益联结机制,大幅度提高产业的附加值,给农民带来实惠。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借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

4.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市)作为城乡结合部和工农的关联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阵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重要依托。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把农业发展、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富裕作为核心的任务目标,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县(市)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因此,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促强扶弱,加强领导,实现我省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5.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农业大省,庞大的农民群体是我们拥有的最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如果转化为资本,将是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目前农民素质偏低已经成为影响这些资源向资本转化的主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研究规划,制定措施,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6.坚持可持续发展,综合开发利用好农业自然资源。山东是一个水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率较高的省份,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农业的资源约束,尤其是水、土资源的约束会越来越突出。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发展山东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始终重视农业节水问题,倍加珍惜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农艺等多种措施,坚持不懈地发展节水农业。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大对荒地、废弃地等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力度。继续做好造林绿化工作,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加速生态环境建设。

优农强县: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

农经分团 高焕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科学,催人奋进的目标。实现这

宏伟目标,工作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焦点在农民增收,“三农”问题已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瓶颈”,如何突破制约,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成为目前亟待我们解决的重大课题。一

要破解任何问题都必须找准制约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因为农业是主要由农民所从事的行业,农村人口的主体是农民;而农民问题的根本则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了,地位提高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农民增收难,难就难在制约因素多,矛盾突出。

一是资源制约。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我国人多又主要是农民多,大量劳动力[1]滞留在农村,每个农业劳动力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平均仅有4~5亩,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日、韩一个农业劳动力可耕种几十亩,欧洲一些发达国家一个农业劳动力可耕种几百亩,而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耕种上千亩。我国农业劳动力与农业基本生产资料土地极不匹配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存在,由此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异常低下。

二是人口制约。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不仅人数多而且整体素质不高。据我们调查,一方面农民受教育年限普遍偏低,以山东省为例,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8%,其中文盲、半文盲的占10%。农民中50岁以上的多数为文盲、半文盲,40岁至50岁的也是相当小学文化程度的居多;再者,长时期内我们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农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封闭的自然半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民的商品、价值、成本、效益等观念普遍较差,市场、诚信、质量、环保等意识也较为淡薄。农民的这种素质状况与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极不适应。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据我们和许多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一般与其家庭主要成员受教育年限和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成正相关。

三是市场制约。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我国的农业生产分散在数以亿计的农户,生产规模小,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难,要直接面对社会化的大市场,实难适应市场的多变,更难抗拒市场的风险,为此或种或养都易出现大轰大嗡、一轰而上、一轰而下和“一年多”、“一年少”的盲目生产,这即所谓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制约。其二我国的农业人口多,农业的生产者也多,近3亿农户或种或养,提供给相对购买力较小的城市市场,这又很容易出现供过于求,现实中势必经常出现号召种什么什么多、号召养什么什么多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下半年102种农副土特产品中,供过于求的占73.5%,其余也已基本供求平衡;我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已达320千克,超过了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两倍还多。这是一种供过于求的矛盾制约。另外,因农民收入增缓,各项支出爬升,造成的农村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制约。

四是价格制约。与市场制约密切相关,近些年来农民生产的多数农产品卖不到好价钱。为此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一直呈下降趋势,还达不到1997年的水平,其直接原因一方面因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疲软;另一方面,市场中农产品的供需弹性小,价格低也难以刺激起更多的需求。相反,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需求的支出则呈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1年与1996年相比,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粮食的花费减少83.4元,用于食油的减少10.1元,用于肉类的减少25.3元,用于蔬菜的减少8.4元,合计减少支出131.2元。

五是体制制约。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向城市倾斜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管理体制至今仍影响着城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保护(PSE)一直是负数,造成了大量农业新创价值的外流和农村资金的流失,这既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身发展;严格的户籍制度、不平等的就业制度又为城乡之间构筑起一道无形的樊篱,影响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和拓宽新的就业渠道。

六是观念制约。加入WTO以后,影响国内外市场的因素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民和我们的许多基层领导同志不少观念还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变化,在对农业的认识上存有许多误区。①对我们的差距认识不足。我们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劳动者素质、农产品品质、农产品加工检测水平以及对农业的生产资料供给、技术服务等中介服务,与农业发达国家比都还存有很大差距。这些都是造成农产品生产盲目、市场竞争不力、出口遇阻的重要原因。我们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对此往往不认识或认识不足。②对我们的优势认识不足。我们的农业从资源条件、传统技术、产品品种到加工制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优势。譬如,中草药是我们的国粹,中草药具有美容、保健、减肥、治疗疑难杂症等功效,且治病治本,较少毒副作用,有人断言21世纪将是中草药的世纪;世界上有“吃在中国”的美誉,我国有着许多传统名吃、小吃是独一无二的,深受世人青睐、怀恋的,值得我们开发。③对环境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生态环境、土质条件、水气光热等影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水污染了,土污染了,空气污染了,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怎能不受污染,这种农产品为饲料生产的畜禽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加工品,又怎能保证安全绿色。因此,生态环境对农业有着立地条件、生存环境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④对市场的公正性认识不足。市场可以占领,可以开发,可以争夺,但市场永远是正确的,永远是公正的。欺骗市场是一种愚蠢,可能得益于一时,但最终吃亏上当的会是自己;埋怨市场是一种无能,市场有时会出现偏差,但从总体上看、长时间看它最公正,它青睐的是聪明人、努力者、忠实者。现实中,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只能是与时俱进,不断通过努力去尽早适应市场。现实中我们可以常听到埋怨市场、埋怨消费者的声音,也常见到、碰到愚弄市场、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我们更多的农业生产经营者需要尽早从这种误区走出来。

上述种种因素都严重地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也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制约着农村的进步。其中资源、人口、市场、价格是直接的硬约束,而体制、观念相对来说则是软约束。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就要尽快或逐步消除上述种种制约。目前,减少和逐步消除上述制约的最可行路径是调整发展思路,实施“优农强县”的发展战略。二

所谓“优农”,指着力将农业做优,出优质产品,育优势产业,聚优势竞争力,以降低和消除农业的市场制约和价格制约。市场在通常情况下是优胜劣汰,优质优价的。我们只有做优农业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制约,致富农民。

要做优农业,具体来说应通过实施农业的国际化、优势化、优质化、企业化、工业化和农民的知识化来实现。(一)实施农业国际化,提高市场定位,加快聚集农业的优势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市场是龙头,市场的定位如何,事关全局。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国一地区的农业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一国一地区的农业经济要真正实现国际化,需要完成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农业(包括林、牧、渔)生产品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率应达到较大比率。

实施农业国际化既是国际经济分工的需要,更是我们国情所迫。我国农产品的国内需求市场相对狭小,供过于求是较长时期内的必然,加入WTO后,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不但难以缓解,而且农产品市场上会不断增加来自国外的竞争者,农产品要卖出去,卖到好价钱会更难。因此,我们应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寻找新的商机。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外向化有基础、有条件,应率先推进农业的国际化。更何况,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也迅速崛起,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会日趋激烈,更要求我们必须早认识、早谋划、早行动、快出击,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的进程。

农业实施国际化的形式有许多,诸如农产品直接外销,到国外寻找客户、客商,或到国外建连锁店、建市场、聘设代理商;农业招商引资,引外商来国内搞农业开发、经营或建厂搞农产品加工,引进外资扶持农业重点项目,解决农业国际化中的“瓶颈”矛盾;根据国外客商需求,双方协商签约,实现农业的国际化订单生产和加工;农业跨国合作,就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或观光旅游,考察培训、信息搜集、加工传递等开展全方位或某一领域、层面、环节国际间的合作、协作;农业企业直接到国外投资,或建厂建店,或入股参股合作经营,或买断、租赁、承包经营;农业劳务输出,组织农业技术人才、农业工人到国外就业赚钱等。当前,最为突出的是着力扩大国外市场范围,大幅度扩大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出口。

通过实施农业国际化,促使我国的农业做优、做强;促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大力发展,力争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的“厨房”、“药房”(主要是中草药及其制片、制剂);促使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二)实施农业优势化,改善区域布局,加快营造农业优势产业带

优化的农业区域布局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最高层次,也是做优农业的基础。农业优势化,是指农业以发展和营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产品为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当地已有的某种资源、产业、产品、品种、品牌优势,集中精力,突出优势,主打优势,做大优势,使已有优势早日成为国内外市场竞争优势、增效增收优势的过程。

实施农业优势化,是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要求,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要求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再也不能搞所谓的“大而全”,“小而全”,人有我有,产业结构雷同,品质无个性,产品无特色,在当今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国际农产品市场上是不可能有竞争力的。

实施农业优势化,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对照市场,分析自己,慧眼识珠,找出优势;第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优势加快发展,一跃而起;第三要与时俱进,以发展的眼光及时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巩固已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

实施农业优势化,在微观上应着眼于形成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知名产业、知名产品、知名品牌;在宏观上应着眼于合理布局,加快营造农业生产加工的优势产业带。(三)实施农业优质化,提升生产目标,尽力生产出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优质农产品

从生产过程着力提高产品品质,是做优农业的关键。农业优质化,是指农业产品以品质优越、质量上乘为目标,在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生产供应、生产条件维护等诸方面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通过严格的标准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使农业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实施农业优质化,不仅是适应加入WTO后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的需要。人作为开放的生命体,吸纳优质的食品是保障其生命质量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标准也会越来越高,作为食品及其原料生产者只能去适应和满足这种需求。这也正是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和激烈竞争的基础性原因。

实施农业优质化,首先应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优质种质的研制、培育和推广。优质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研制要重视我们传统的优势和特色,在市场前景看好、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种上下功夫。对国外优质的农产品品种,也要重视引进借鉴,但引进的目的是为学习借鉴,引进以后要研究,使其通过杂交、驯化、改造等手段尽早变成自己的优质品种,切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农业科技创新,要重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等生产单位的联合攻关;也要重视激励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科技小创造、“土发明”的积极性;还要注意规范提高现有农业科技园区对农产品优质种质的创新开发与示范推广的重要作用。

第二,制定标准,实行农业生产、加工和管理、监控的规范化运作。过去人们仅仅通过眼看、手摸、牙咬、鼻嗅等方式检测农锄品质量的办法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了。现在,对农产品检测、质量的认定需要通过有关仪器,观测许多指标。因此,政府应责成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应和预测市场需求,研究制定出各种农产品科学、权威、简便、易操作的生产规范化和质量检测较为通用的标准。对于瞄准国外市场的出口农产品,则可借鉴或直接使用国外的标准,以少走弯路、减少摩擦。

第三,规范市场,努力营造合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方面,要完善市场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严格执法,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公开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情况,实行不同质量产品的分档挂牌,逐步拉开质量差价,切实实行优质优价。

第四,强化环保,真正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的立地条件。这既要教育引导农民科学种养,防止滥施化肥、农药、添加剂,注意农膜的回收处理,杜绝秸秆焚烧等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又要严格立法执法,查禁毒害气物的排放,加强“三废”的治理,严禁新生污染源的再造再生,努力提高全民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四)实施农业企业化,创新微观组织,努力使农业节本增效

从长远看,改善和完善农业生产组织是做优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保障。农业企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生产经营户或组织以现代企业运行、管理的机制和模式为目标,逐步扩大规模,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实施农业企业化,是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确保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同时也是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

实施农业企业化是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是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外延上维系农业经营过程,从农业生产外部协调利益关系,弱化和减少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经营行为的矛盾;农业企业化则是从内含上强化和优化农业生产或加工、流通过程,从内部、从根本上增殖农业生产经营诸环节上的利润含量。可见,农业产业化更多的是从农业外部解决农业问题,农业企业化更多的是从农业内部解决农业问题。农业企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和推进,二者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相辅相成,互推互助。

农业企业化的实施,可以是大户、强户型的,可以是企业参与农民土地入股型的,也可以是农民自发入股合作型的。不论哪种农业企业化形式的出现,对周边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都会是一个示范和带动,都会利于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革命性变革。

目前,农业企业化的实施只可因地制宜,积极引导,适当扶持,尚不可不顾条件强行推进。(五)实施农业工业化,拓展生产领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工业化是对传统农业的革命性改造,也是做优农业的重要手段和结构性的优化补充。农业工业化,一方面是指用工业手段武装改造农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将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到产前的供应(农用生产资料、种苗等)和产后的加工(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不断拉长生产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的过程。当前,我们应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农业工业化,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农业产业,充分发挥我国食品加工、制作传统优势,扩大城乡就业,加快推进农业国际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更是补长农业产业“短腿”,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安全食品、绿色食品的同时,也越来越青睐农产品加工品、食品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家庭消费的制成食品和冷冻食品已约占其消费食品的70%,我国城市里的年轻人群中对农产品加工品、食品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需求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应重视搞好市场调研和预测,不同的农产品产区、不同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依据市场找准发展定位;应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放长眼光,统筹谋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起步,高质量运作,特别注意在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上多下功夫,使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业开始或较早把市场目标瞄向国外;应加强制作质量和制作工艺的创新开发,努力创育产品品牌;应制定政策,加强引导,鼓励多元投资,以扩大融资渠道,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农业工业化内涵丰富,任重道远,但需明确方向,分阶段地设定发展目标,通过努力不断向工业化目标逼近。(六)实施农民知识化,提高农民素质,全力提升生产力首要因素“优农”致富的能力

农民知识化,指广大农民经过多方面的培养、影响、锻炼,逐步成为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具有一定政策法规、科学文化、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等知识修养和相应技能的新型农民的过程。“优农”,农民是主体,没有广大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难以实现的。优质的农业,是高层次的现代农业,它要求先进密集的科学技术作支撑,要求实施者应具有适时的眼光,诚信的理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在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研制、推广的同时,要重视通过宣传引导、职业教育、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渠道提高广大农民素质。特别是政府应切实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政府可通过强化义务教育、绿证教育、短期培训、科技咨询、科技园区与科技带头户示范等多渠道实施,采取集中授课、巡回宣讲、电视广播、墙报板报、网络电话、报刊电影,以及发放明白纸,动员科技下乡,组织科技大集、科技比赛等多形式运作。这里的关键是要强化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简便易操作性。三

所谓“强县”,指着力将县域经济做强,做强工业,做大县城,使工业成为强主导产业,强有力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强有力地支农扶农,使县城能强辐射、强带动,以减小和消除人多地少的土地和人口制约。

要做强县域经济,具体来说应通过走特色立县、工业富县、支柱壮县、集群强县、规划美县和配强县委书记来实现。(一)坚持特色立县,选准发展路子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这是做强县域经济的前提。特色,意指特别出彩,特别出色。县域经济的特色,应表现为其某一产业或行业基础好、技术强、产品优,行业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或市场竞争力强。无特色则无优势,无特色则难有潜力。经济发展搞人有我有,结构雷同,无优势,无特色,能做强县域经济,现实中鲜有例证。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都必须立足实际,选准优势,集中力量,营造特色。(二)坚持工业富县,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突出发展工业,是做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富县,在我国现阶段,一般而言必须靠大力发展工业。农业作为母体产业已超载付出,成为弱质产业,虽通过做优农业,可以破解一部分矛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但毕竟农业税收很低,靠农业难以富县;更何况我国农业正急待工业的反哺。第三产业从其形成看是一、二产业的派生产业,特别是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工业的出现,第三产业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甚至到一定时期会反超第二产业。但是,没有一、二产业作基础,第三产业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的变化来看,也遵循着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即比重从“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现阶段,我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尚未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这种转变最艰巨的任务在县。可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大力发展工业(特殊的旅游区、林区、草原除外)。

县域发展工业,应依据不同基础条件采取不同战略。作为工业基础较差的县,应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诸如农具、饲料等相关的为农服务工业。这类工业项目一般来说早期可依据当地资源和当地市场,投资省,见效快,风险小。作为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应着力培植支柱产业。可选取基础较好,市场潜力较大的产业或企业,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予以扶持,集中精力将其做强,使之早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作为工业基础较好的县,应着力抓支柱工业的膨胀和创牌。选取市场前景好的工业企业创造条件使之加速膨胀,或原有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提升档次,或生产迅速向已有产品的上、下游拓展,使之膨胀为大企业、强企业或企业集团。(三)坚持支柱壮县,重视培育支柱产业

强壮的县域经济需要有强壮的支柱产业作支撑,这就像人没有强壮的骨骼,不可能有强壮的躯体。

这里说的支柱产业,指在某一县域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吸收就业比较多,财政收入贡献大,带动作用比较强,起着经济支撑作用的行业或企业。

支柱产业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自然形成的过程。政府则应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产业发展战略,做出科学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推动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举措,以加快县域支柱产业的形成。在培育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不断创造条件,促使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管理出效益,发展育后劲,规模增实力。(四)坚持集群强县,积极营造企业群

没有数量难有质量,没有规模难有效益。县域经济要真正强壮起来,需要有健康的企业集群的出现。

企业集群,指众多关联企业在同一个区域内共生。县域营造企业集群,既是县域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必然,也是做强县域经济的实际要求。县域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市场的开拓,效益的提高,影响的扩大,投资者也会迅速增加,势必会出现集群效应。从另一个角度看,县域也只有通过企业集群来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就业,增加经济总量。再说,县域范围投资者众,超大投资者少。何况,超大企业集团的形成绝非是投资投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历经大浪淘沙逐渐形成的。

县域营造企业集群,一般来说有两种模式。其一,同种、同类产品众多企业生产而形成的企业群;其二,一家或数家企业向已有产品生产的上、下游拓展形成一家或数家企业集团。县域营造企业集群,应重视通过股份合作组建企业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的快速裂变、快速膨胀。(五)坚持规划美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生态发展

县域工业不仅要做强,而且要健康持续的发展。县域工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县域的城乡统筹,县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全面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互补互促,良性循环,否则会相互挚肘,互抑共损。

规划美县,需要全县一盘棋,统筹考虑城市乡村、生产生活、产业布局,企业布点,交通建筑,供排污治、绿化美化、风貌特点等,从总体上做出完整科学的规划设计,并要分阶段分步骤予以认真实施。这既是美县的需要,也是强县的保证,同时,也是美省强省的基础性工作。(六)配强县委书记,是做强县域经济的关键

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引导、造势助势。现实表明,强县,书记是关键。无数县域经济发展的例子也表明,一个县的书记选准了,这个县的经济发展3~5年就上来了;一个县的书记选错了,这个县的经济发展可能只用2~3年就下来了。国情实际,不能相拗。

要做强县域经济,在不断做强工业的同时,还应重视做大县城。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对整个县域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县城,可以让更多的农民转移出来,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有了有效载体。从目前看,让农民走进县城更为有效可行。首先,县城“门坎”相对较低,农民进去较易;第二,农民进小城镇总觉没有进城,进大城市敢想的不多,而进县城却是多数人夙寐以求的;第三,我国县城大多已小有规模,有一定城建基础,可以较快进入城市发展高速膨胀期。第四,我国县城面广量大,可以全方位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转出,我国有2000多个县(市),山东省有91个县(市),另有10余个独立城建的区,仅全国每个县城平均每年吸纳5000农民进城,就可以使1000余万农民走进城市,使我国的城市化率提升一个百分点。

农民进入县城利于改变其生产、生活方式。首先农民进县城必须改变其就业形式。住在小城镇依然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住进县城再从事农业生产已不甚可能。其次,农民住进县城才可能改变其生活方式。即使从事乡镇企业,住在小城镇里由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所限,其生活方式仍难有大的改变,所谓“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也正是这个道理;乡镇企业入住县城的工业园区,农民工住进居民区,农民才真正可能改变其生活方式,提升其生活质量,造就城市的生活性状,使农民变为市民。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的“社来社去”、“离土不离乡”相吻合,却无意中制约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提升,延缓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工业化后期为克服“大城市病”作为“逆城市化”、“城市乡村化”而出现的小城镇与工业化早期以降低城市化标准为主旨的小城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其城市化的真正效果也绝非一样。

做大县城,应重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做大县城打牢经济基础;应注意把有限的城建资金运筹好,使用好,尤其应注意协调好县城建设与县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的关系,防止平均用力,“撒芝麻盐”;应重视城市功能,讲求县城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特别应重视县城的集聚增效和辐射带动功能,通过做大县城解决更多的农民转出和致富问题,解决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快速发展问题;应重视做好城建规划,兼顾生产和生活、眼前和长远,以使县城建设少走弯路;在县城建设中,还应注意突出自有特色,使县城建设因地制宜,更具实效。

优农强县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需要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坚持与时俱进;需要政府高度重视,给政策、给扶持、给协调,当作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密切关注,给理解,给协助,给配合,营造和谐氛围;需要基层,尤其是县、乡要真抓实干,出典型,出经验,出实效,奋力扎实推进。作者: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山东省政府农业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1] 1公顷=15亩。

有关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几个观点

农经分团 刘同理

我省农业于1997年进入新一轮战略性结构调整,经过5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农产品总量保持了全国领先的地位,农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农民收入有了恢复性增长,多年来结构调整所积累的潜能正在释放。但就目前我省农业结构的现状来看,还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已基本到位,进一步优化结构的着力点应转到改善“三本”结构上

我省目前的结构布局已基本合理,农作物播种面积已达16571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0369万亩,瓜菜面积3423万亩,花生面积1476万亩,棉花面积997万亩。就总体布局而言,无论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从经济规模角度,都比较合理,再调整的空间已不大。但就整个农村经济结构来看,仍然要加大调整力度,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经济的“短腿”,应该强化发展;农业内部畜牧业的调整空间也非常大,目前只占农业总产值的27%多,远远落后于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占50%以上的水平。畜牧产业的链条比较长,下连种植业,上连加工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如果我省畜牧业产值能占到农业产值的40%以上,我省农业的内在质量将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种植业内部的调整,要以改善“三本”结构为重点,提高种植业结构层次和经济效益。一是要改善成本结构,成本的高低决定产品的价格水平。俗话说,只有不挣钱的企业,没有不挣钱的行业,只要成本低,种什么都挣钱。而我省农产品成本普遍较高,参与国际竞争没有价格优势,国内贸易由于价格低,利润空间很小,有时甚至蚀本经营。这也是农民收入上不去、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改变农民种地不搞成本核算的习惯,通过科学施肥、施药、浇水等,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向改善经营、科学管理要效益。二是改善资本结构。只有资本才能创造剩余价值,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本不足,存量资本不断减少,增量资本增幅减缓,货币资金严重短缺。2002年我省财政支农资金仅占财政支出的6.5%,而从农业收取的资金却占财政收入的7.9%;农业银行已“农转非”,把投资的重点转向了工商企业;以土地为重点的要素资本难以流动,资本的有机构成较低,农业效率难以提高。国家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出发,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把城市的社会事业延伸到农村;增加对农业经济的投入,在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实行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同时,还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农村资本市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发展农业,特别要吸引工商资本参与农业产前产后开发。三是要改善人本结构。人力资本是创新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体现。把广大的农村人力资源尽快转化为懂经济、会管理、有技术、有专长的人力资本,是强农富民的根本途径。而现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有7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有技术专长的只有16%左右,真正能称其为经营者或“小老板”的不到10%,绝大部分劳动者仅是个简单劳动力而已,他们只是靠劳动获取报酬,却不能靠经营创造利润。各级政府部门应把培训农村劳动力当作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既要训练他们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进城务工技能,又要训练他们经营管理能力,增强自主创业的本领。如果农村劳动力中能产生50%的个体户、“小老板”和经营能手,则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赶上城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会水到渠成。

二、优势产业和产品已基本形成,结构调整的重心应转到培育优势产区上

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我省基本形成了“四大粮食作物、四大经济作物、两大支柱产业”这样一个格局。当家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地瓜、大豆;当家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蔬菜、花生、棉花、水果;两大支柱产业是畜牧和水产。从宏观上讲,这样一个格局的形成,反映了山东农业的自然适应性和经济适应性。但从微观上讲,布局不尽合理,地区之间结构雷同,品种之间均衡发展,特色不突出,没有形成优势产区,影响了我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今后在制订农业发展规划时,要把非均衡发展理论应用于结构调整中,依据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历史惯性和已有的经济优势,将每个品种都划定优势产区,具体到每个市域和县域。不搞小而全或全面发展,要突出特色、形成规模、集中扶持、集中发展。优势产区一旦确定,要始终不渝地长期坚持发展下去,不要盲目地频繁地调整结构。当然,这样做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市场风险,但一个产品从进入市场到占领市场需要一个过程,一定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把眼光放到最大限度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上。越是在市场不旺、价格低迷的时候,越能发挥优势产区的优势。利用自己的优势,乘机把非优势产区的产品挤出市场,进而达到稳固地占领市场的目的。同时,各地要有全局观念,不要看到优势产区的产品市场旺盛,就去仿效,一窝蜂地种植养殖,搞所谓的大力发展,结果造成产品的剩余。市场规律告诉我们,市场的实物容量虽然是无限的,但其价值容量是有限的,在一定时期内几乎是个常数。实物供应量越大,其价格越低,价格一旦低于价值,就会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情况。对农民利益造成伤害,同时也损害了山东农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的共同利益。

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发展的重点应定位在无公害农产品上

如果说结构调整是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产业化是解决农业的效益问题,那么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就是解决农业的生存问题。加入WTO以后,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的越来越深刻了。质量标准出了问题,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失去了信誉。一个没有市场、没有信誉的产业,是无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的。这几年我省适应农业经济国际化的需要,加紧制订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从现在看,虽然工作量还很大,但如果把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加起来,已基本可以满足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在生产环节缺乏对农民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有的农民图省事省钱,不能自觉地执行标准,超标准施用化肥农药,不按科学的方法实施生产管理,造成农产品质量达不到贸易标准。与此相反,有许多地方一般的农产品尚不能达标,又不切实际地提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有的地方甚至提出发展上百万亩的任务。从目前来看,我们的市场条件和生产条件都不具备大面积发展有机农业的基础。按国际标准,生产有机农产品至少要有三年的土地还原期,不能施用化肥农药。小面积的发展无碍大局,但大面积的发展就会造成生态失衡。据农艺专家意见,长期不施用化肥农药,植物生长的养分不能得到充分供应会影响产量,长期不施用农药会孳生病虫害,经过长期积累很容易爆发大面积的病虫灾害,何况有机农产品国内市场很小,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就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的面积也不大,有机食品也不是主导食品。因此,从我们国情出发,有机农产品目前不宜大面积发展。要正确引导农民把发展的目标定位在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上。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是大众食品,也是世界主流食品,有着广阔的市场,且生产技术简单,易于普及。只要按标准规范生产,既可保证产品质量,又可保护生态环境。

四、农业产业化已基本实现,今后要重点解决企业与农户间的产业链条

我省提出农业产业化已近十年了,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已达5000多家,年产值达1151亿元,带动农户占总农户的43%,再算上规模较小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省有60%以上的农户直接受惠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在农产品过剩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般说来,考虑到当时的资源和市场状况,设计生产能力都比较高,设备较先进。但近几年发现大多数的龙头企业“吃不饱”,生产能力过剩。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农产品总量加工不足,平均加工率只有30%,加工产值仅是农业产值的60%,而发达国家加工率都在80%以上,加工产值是农业产值的300%以上。由于加工和市场的原因,造成大量农产品积压、过剩,腐烂损失严重。据有关专家调查,水果的腐烂损失率在15%~25%,蔬菜的腐烂损失率在35%左右。另一方面企业却缺乏可靠的原料来源,畜禽加工企业收不到足量的畜禽,牛奶加工企业无奶可收,蔬菜加工企业收不到合格的原菜,使得大量设备闲置,不得不经常停工待料。这一现象的产生,根子在产业链条不健全。企业与农户间没有一条可靠的、稳定的链条相连接。企业很少有能力把链条直接连到农户,农户也没有能力直接跟企业连接。工作中我们只注意了发展龙头企业,而忽视了物流企业的同步发展,造成中间环节的断档,农民这里卖不出去,企业那里收不上来。解决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业。一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靠合作社为农民提供销售服务;二是建立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和运销大户,靠他们为农民与企业提供信息,牵线搭桥,代理销售;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发展集运输、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物流企业,实现企业与农户的直接连接。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对我省的启示

农经分团 秦庆武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浙江作为我国沿海发达省份,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近几年来,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路,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超前探索。

一、实现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在2002年全国县级竞争力评估中,浙江省有26个县入选全国百强县,位居全国第一,引起了普遍关注。浙江的县域经济发展快,是支撑浙江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也是浙江农村经济搞得活、农民收入增长快的重要原因。据浙江的同志讲,他们之所以县域经济发展快,实际上有一个“秘密武器”,这就是浙江实行了别的省份都没有实行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是县级财政直接对口省财政,不再经过地市一级财政的上传下达,省财政可以在全省范围内直接配置资源,从而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发达县份与欠发达县份在财政税收上的巨大差异,限制了大中城市对县及县以下资金的强大汲取能力,从而促进了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繁荣,缩小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进了浙江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把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内容,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

浙江农民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940元,比山东高出近1倍,是除上海、北京两个直辖市外各省区中最高的。这里有两个“80%”值得关注。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领域的收入占到“80%”左右;二是农民每年新增收入中来自非农领域的收入占“80%”左右。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浙江在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坚持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把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作为战略性调整最重要的内容,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浙江农业劳动力占全部从业成员的34.5%,比我省低15.5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达到51.9%,比我省高出11.5个百分点。这一低一高,充分反映出浙江农村劳动力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效,同时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为推进这一调整,浙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全省实行了“农民素质工程”。他们把农民培训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运用“政府买单、市场运作、企业挂钩”的办法,加强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

近年来,浙江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同时,大力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把传统农村社区改造成现代农村社区,为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供良好的载体,形成了以城带乡的新格局。主要做法:一是科学制定规划,2003年全省基本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二是明确建设导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配套,在推进村庄、道路、环境、农田等建设与整治的同时,强化农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着力建设“中心村”,通过村庄合并、自然村集聚、空心村拆除等办法,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居住,近年来,全省约有1/4的县开展了村庄合并工作,合并后的村庄数量比原来减少了2/3;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按照建设和管理城市社区的理念和办法,建设和管理农村社区,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

四、建立以“新五保”为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浙江在过去5年实施《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过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社会发展,使之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在推进农村社会进步方面的大手笔,就是初步建立了以“新五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3年上半年,全省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50万人,其中农村40多万人。二是率先建立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低门槛、广覆盖”的原则,根据1999年省人大颁布的《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最近通过的《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在全国率先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扩大到各类企业和城镇个体劳动者。三是建立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针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部分农民失地问题,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征用工作的通知》,对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安置被征地农民就业、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2003年全省实行这一制度后,失地农民每月可领取200~300元基本生活保障金。四是建立了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开始,浙江将在全省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大病统筹合作医疗制度,统筹标准每年每人3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15元以上。五是实行了孤寡老人的集中供养制度。到2002年底,全省6.66万人的“五保”供养对象中,已有1.99万人实现集中供养,占“五保”对象的30%。

五、统筹和协调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

浙江与大多数省份一样,存在着境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为此,浙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和协调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差别。在1997年消除了县级贫困的基础上,2000年起,浙江又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实行了对低收入农民的减税措施,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人口已减少到3.7万人。最近,省委省政府又提出“要使欠发达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进一步做出了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和“山海协作工程”的决策,加大对山区、老区和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双向转移工程,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六、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打破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体制

近几年来,浙江在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许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措施。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增加农业投入。1998~2002年的5年中,全省财政预算内农业投入167亿元,比前5年增长了113%;另外各级财政还筹措各类专项资金120亿元,吸引各类社会资金300亿元投入农业。二是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停征农业特产税、屠宰税,改革后全省农民负担人均只有34元,仅为我省的1/3左右,减负63%以上。同时,还对361个欠发达乡镇率先停征农业税,并准备待时机成熟,在全省停征农业税。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已在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常住地来登记户籍的制度。四是完善劳动力市场,取消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初步建立了以劳动力素质为就业主要标准的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并努力使进城就业的农民逐步享有与原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五是开展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着力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力。这包括提高对农地征用的补偿标准;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块,用于建立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推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切实维护“城中村”、“园中村”中农民的利益;在土地建设过程中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建设标准厂房、写字楼、商业用房、市场等,或以投资入股的形式,使村集体和农民获得长期收益,安置失地农民。通过这些措施,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社会体制。

浙江作为我国沿海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尽管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仅有8.8%,但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他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省借鉴。

1.进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我省人口高出浙江1倍,全面实行省管县体制条件尚不成熟。但应看到,实现省管县体制是大势所趋,它一是有利于财政资金和其他资源在全省范围内更合理有效配置,缩小区域差距;二是可以避免地级以上大城市对农村资源的截留和过度汲取,有利于国民收入分配向县及县以下农村倾斜;三是可以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权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搭建一个更高的平台。因此,建议我省先在已确定的30个强县和30个弱县试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这些县占全省91个县和县级市的2/3。试行几年后如这一体制切实可行,可以逐步推广到全省。在试点县,正县级干部可按浙江办法,由省级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2.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目前,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的最大障碍,就是农民素质太低,就业途径狭窄。为此,我省亟须在全省实行农民素质工程,并把农民培训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来对待。一方面要继续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把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切实抓好。我省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适应市场需求,城市可扩大高中办学规模;职业高中、中专、高职则要面向农村,为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政府的补贴要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降低他们的入学门槛。

3.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我省东部地区先行试点

浙江财政实力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面。我省财政紧张,要在农村全面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在我省东部发达地区,可以进行多方面试点。例如在财政状况较好的东营市,已经建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这些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我省青岛、威海等地农村,可以率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民工的就业、养老保险制度等。在我省中西部地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为此,省里应抓紧研究和采取措施,各级财政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起新的合作医疗制度,切实改变贫困地区农民“小病不看,大病等死”的状态。

4.实施我省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双向转移”工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省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突出,应学习浙江经验,积极组织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西部转移。通过“双向转移”,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

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之向“三农”倾斜,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我省的城市倾向仍然偏重,城乡二元结构在不断固化,城乡差别仍在扩大,出现了“财富在城市集聚,贫困在农村集聚”的现象。要改变这种格局,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向“三农”倾斜。当前一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切实落实《农业法》中关于“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要求。二是巩固我省农业税费改革的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东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停征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逐步减少或停征农业税。要严格控制农民负担反弹。三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在全省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籍的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进一步降低农民的进城门槛。四是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一方面,在征地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土地产权,探索让农民获得长期收益的征地办法;另一方面,政府应从征地收入(去年全省130亿元)中提取一部分,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真正让农民分享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成果。

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农经分团 胡继连 张吉国 葛颜祥

第一部分 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水果产业在山东农业中的地位

山东省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技术先进,面积大,产量高,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之美誉。截止到2001年,全省实有果园总面积74.6万公顷,果品总产量971万吨,分别占全国果园总面积和果品总产量的8.25%和14.6%。其中苹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果树总面积和果品产量的53.3%和63.45%,占全国苹果总面积和产量的20.4%和30.8%;梨、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分别为6.3万公顷、96.1万吨和4.97万公顷、61.9万吨。

到2001年,山东果品总产值达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左右,占全省种植业产值的7%,仅次于粮食和蔬菜而居第三位,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在近几年,尽管果品(尤其是苹果)价格持续下跌,但水果产业经济效益仍十分可观。即使按最低每千克1.2元计算,每公顷果园的纯收入仍达2.25万~3.15万元;按目前的平均价1.60元/千克,每公顷果园的纯收入大多在3万元左右。二、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自农村经济改革以来,山东的水果种植面积一直呈稳步增长势头,到1996年创出峰值,种植面积达到96.22万公顷,近几年逐渐回落。从水果总产量来看,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只有个别年份稍有波动,1978年的水果总产量为151.55万吨,2001年达到971.41万吨。具体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数字及历史变动趋势见表1、图1、图2、图3。表1 山东省历年水果生产情况图1 山东省水果种植面积趋势图图2 山东省水果单位面积产量变动趋势图3 山东省水果总产量变动趋势图

从上述统计来看,山东省水果生产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即种植面积有逐渐减少的倾向,由于单产的提高,总产量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几年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由水果转向蔬菜。在1994年前后,水果与蔬菜的种植面积基本持平,但到2001年,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85万公顷,是水果种植面积的2.5倍。②水果价格持续下降,挫伤果农的积极性。在近几年,由于水果价格持续下滑,苹果(一级果)价格由1995年的4元/千克左右,下降到目前不足1.6元/千克,造成果园大面积减收,严重地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③市场竞争的结果。从地域上来看,山东省水果生产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在苹果生产方面,陕西、甘肃等省自然优势优于山东,近几年的发展对山东水果生产和销售形成了巨大竞争压力。三、山东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生产状况分析

1.生产结构

山东地处中国北部,自然气候适宜于种植苹果、梨、葡萄、桃、枣等果树,它们构成了山东水果产业的主体。从近几年的水果生产结构来看,苹果是山东的主导品种,尽管产量占比有下降的趋势(由1997年占山东水果产量的71%下降到2001年的63.4%),但仍占全省水果产量的60%以上。梨在我省的水果产量中一直占9%左右,相对较为稳定。葡萄和桃的产量近几年有所上升,分别从1997年的2.74%和7.12%,提升到2001年的6.37%和10.84%(表2、图4)。其他水果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也较为稳定。表2 山东省水果生产结构

资料来源:山东统计年鉴(1998,2002),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2)。图4 山东省水果生产结构直方

山东的果品生产,正在由单纯追求产量向注重果品质量转变。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苹果、梨等大宗果品的优质果率已达到60%以上,部分果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山东果品一举夺得51块金牌。在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山东果品共认定名牌17个,占全省农产品名牌数量的一半以上,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在成功开辟东南亚、俄罗斯、中非、西亚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已开始进入日韩、欧美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市场。据调查,2000年我省共出口果品18万吨。

从品种质量来看,我省经引进筛选的红将军、优系红富士、嘎拉等苹果品种和凯特杏、红地球葡萄、黄金梨、红色西洋梨及桃、李、草莓等树种的优良品种,经栽培均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也为抢占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省内选育的红丰杏、新世纪杏、冬枣、春艳桃、莱州仙桃、中华寿桃等正在扩大栽培面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如此,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山东果品的质量与国际市场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过去我们将水果列为农副产品,对果业重视不够,强调“上山下滩”、不占良田,果园大多建在次地上,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不足1%,而同期意大利果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同时,我省部分水果生产还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不同的水果对光照、水量、土壤的要求不同,适宜生长的区域也不同,而计划经济时代流传下来的地区水果品种“小而全”局面,目前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果农的种植结构尚未完成。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果农的文化素质不高,对果园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追求“高产”,忽视了对质量的控制。种果树凭的是经验,结果子靠的是天时,除病虫害用的是农药,这样种出来的果子,果型丑、色泽差、口味淡,而且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3.生产组织现状

虽然我省水果产量位居全国的前列,但由于缺少系统化、规范化的种植和管理技术,使水果生产效率与世界水平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在我省的各种水果主产区,均是以个体农户作为生产的主体。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与国际性的规模化、标准化、技术化、产业化、集约化的果品生产方式相比具有本质的区别,容易产生内部竞争(户与户之间的竞争、本区域内竞争、省内竞争),而在外部竞争(全国竞争、国际竞争)中则处于弱势地位;在生产方面将会影响水果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高,导致单位产品的投入量过高,果品的生产与流通和消费脱离,导致经济效益低,发展后继保障资源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省的水果产业经营水平和经营规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以苹果产业为例,加拿大BC(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每个农户管理40~400公顷的苹果园,机械化管理和采收,显著地降低了产前苹果的成本。而在国内,尽管随处可以见到大片的果园,面积和国外的果园差不多,但是国内的这个果园却属于多个果农,绝多数农户经营面积低于1公顷。这种小规模的经营管理方式使得农业现代化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目前我省1公顷果树需要20~30个劳动力的管理;而在美国,四五个人可以经营200公顷的果园。由于水果种植劳动投入过大,在劳动力成本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造成水果生产单位成本偏高,竞争力下降。(二)加工、储藏状况分析

果品的产后处理是实现再增值的必要手段,是形成果品产业链的的重要环节,也是消化果品、解决积压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市场对果品及其加工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果品以鲜食为主的消费方式正在转向鲜食、果汁、果干、罐头、酿酒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1.产后处理

长期以来山东的果品一直作为初级产品投放市场,采后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在国外,苹果采收后到超市销售,要经过运输、清洗、消毒、吹干、打蜡、包装、冷藏,最后通过批发市场、超市进行分类包装再进行销售。经过采摘后的这多道工序,提高了水果的品质,大大增加产品的竞争力。由此可见,在水果生产上,大量的劳动附加在水果的产后。在加拿大,苹果产前与产后处理(含贮藏)劳力比例为1∶2,如果包括批发、销售,产前与产后劳力比例将要增加到1∶3。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农产品采收时的自然产值与产后产值(贮运加工及销售)之比为1∶37。而我省水果在产后处理方面近几年虽有所进步,但大部分还停留在即摘即卖阶段,流通、保鲜环节的落后,大大降低了国产水果的竞争力。据统计,全省目前有中、小型洗果、打蜡、分级流水线13条,主要集中在烟台、临沂等果品主产区,加工能力相对于庞大的水果产量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储藏方面

我国每年因腐烂、贮运不当、残次烂果等造成的果品损失占总产量的20%~25%,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采后商品化处理不足、冷藏能力差,以及因品种单一而形成采收过于集中、销售环节不畅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从预冷、贮藏、洗果、涂蜡、分级的冷链规范配套流通方式,而我国目前果品贮藏能力仅占果品总量的28.5%,冷藏能力占17%,果品采后商品处理不足1%,大部分果品主要依靠土窑、半地下库等传统方法贮藏,多以常温下铁路或汽车运输为主,包装形式简陋,不能保证果品采后鲜食及加工的品质,造成了果品资源的严重浪费。山东省目前各种果品贮藏库1000多座,贮藏能力80万吨左右,其中恒温库400多座,库容量40万吨,果品总贮藏量仅为果品总量的8%左右,不但与先进国家的贮藏能力(产量的80%~90%)相差甚远,就是与国内的山西、陕西等省的贮藏能力(产量的35%以上)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在包装上,大部分还是大包装、粗包装,且包装材料、质量、设计均较差。

3.加工情况

目前山东果品的年加工量在93万吨左右,约占全省果品总量的10%,虽在全国处于领先,但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苹果加工方面,目前我省苹果的加工量约占总产量的8%,在全国居于较高水平(全国为4%~5%),但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目前日本的苹果加工量占25%左右,美国苹果的加工量高达4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苹果浓缩果汁生产厂56家,生产线65条,年生产浓缩果汁16万吨,1999年生产苹果浓缩汁10.2万吨,山东的浓缩果汁产量占全国的65%,约6.6万吨。在葡萄加工方面,山东葡萄的加工总量占40%左右,而在世界范围内,酿酒葡萄占葡萄总量的80%以上,制干的葡萄占8%~9%,鲜食部分仅占11%左右。(三)销售状况分析

随着我省水果产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省市水果产业的崛起,果品市场日趋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难度越来越大。在国际市场,我省的果品价格优势已荡然无存,在香港已由货架被挤入地摊,出口量大大减少。在国内,由于西北诸省果树已进入盛产期,我省果品在省外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日渐萎缩。

1.国内营销状况

从近几年销售统计来看,山东的果品约70%外销(销往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广东、广西、福建、江苏等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其余30%供省内消费。近年来,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高档果供不应求,而大众果品销路不畅,价格走低,局部地区出现果品滞销问题。如套袋的高档优质红富士苹果,每千克价格多在3.5~5.5元;优质梨价格每千克4.00~8.00元,而且供不应求。桃、李、杏、葡萄、甜樱桃及莱阳梨等名优果品价格高且稳定,如莱州仙桃、城阳仙桃、杏、葡萄等每千克介于2.00~6.00元,甜樱桃价格介于10~20元/千克。中低档果价格大幅度下滑,且销路不畅。如普通红富士、红星、金帅、鸭梨等每千克价格0.6~1.5元。

在营销组织方面,由于全省果园多为个体经营,而且各地果农缺少自己固定的营销组织,造成市场信息缺乏,多数果农坐等客户上门,销售方式极为被动。另一方面,政府对果品流通缺乏政策支持和行政干预,也造成国内南北流通渠道不畅。在果品销售运输方面,我省没有像蔬菜一样,“进京”和“南下”都有“绿色通道”;在批发销售方面,目前全省大部分水果生产区缺乏全国性的规范化果品批发市场,批量销售主要依赖个体商贩或联合体,不仅销售无保证,信誉低,而且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另外,品牌意识差,包装落后也是制约我省果品销售的一个重要方面。山东省苹果注册商标只是近两年的事,数量不少,但宣传力度不够,有的一个村注册一个到几个商标,没有形成地域性的品牌合力,知名度不高。如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是省级“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有多个苹果品种在全国获奖。但因“观水苹果”知名度低,销售时要装进“陕西白水苹果”的箱子才行。在包装上,仍有不少经营者用筐、网袋甚至直接用车箱运装,降低了果品的商品性,增加了销售的难度。

2.出口现状

据海关统计,山东的水果每年都有较大数量的出口。1996年水果出口额为4839万美元,出口量9.08万吨;1997年水果出口额为5798万美元,出口量10.88万吨;1998年水果出口额为6109万美元,出口量11.46万吨;1999年水果出口额为7555万美元,出口量14.17万吨;2000年水果出口额为9590万美元,出口量18.00万吨;2001年1~9月,水果出口额为5336万美元,出口量14.42万吨。

WTO的加入将给我省果品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果品产业属高度密集产业,山东省不仅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便宜,果品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山东省水果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价格优势。据推测,山东省出口水果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将为15%左右,未来5年的水果出口量分别为:2001年20.7万吨,2002年23.8万吨,2003年27.4万吨,2004年31.5万吨,2005年36.2万吨。

从世界水果生产的格局和市场状况看,加入WTO后,受冲击的水果主要有香蕉、柑橘和甜橙等,而我省的苹果和梨等主栽品种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低40%~50%,优势明显。同时,东南亚、南亚等国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生产温带水果。因此,我国的梨和苹果等温带水果在东南亚、南亚还具有广阔市场,可以与国外的果品一比高低。目前,我国的梨和苹果出口量只有2%左右,加入WTO后,引进了国际竞争机制,无疑将对这两种水果的持续发展、提高效益、增加出口创汇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 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研究

一、世界水果生产的总体情况(一)近年来世界水果收获面积情况

近年来世界水果收获面积一直持续上升,1980年全世界水果(不含瓜类)收获面积为3268.4万公顷,到2001年达到4874.9万公顷(图5)。图5 1980年以来世界水果收获面积波动情况

除葡萄收获面积有所下降,其他主要水果,如苹果、梨、橙子、柑橘、杏、桃和油桃、李子的收获面积呈稳步增长。1980年葡萄的收获面积为925公顷,?到2001年降到730.5万公顷。1980年苹果收获面积为357.5万公顷,2001年为559.4万公顷。梨在1980年全世界收获面积为80.5万公顷,到2001年达到170.3万公顷,增长了1倍(图6)。图6 1980年以来几种水果世界收获面积波动情况(二)近年来世界主要水果产量情况

20年来世界水果产量在轻微波动中呈稳步提高态势。1980年全世界水果产量为3.04亿吨,第2年略有下降,1982、1983、1984、1985四年产量相差不大,1986年产量上升到3.38亿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1995年产量超过4亿吨,2001年产量达到了4.66亿吨(图7)。图7 1980年以来世界水果产量波动情况

除葡萄产量连年下降外,其他主要水果的产量都连年增加(图8)。图8 1980年以来几种水果世界产量波动情况二、我国果品生产现状(一)果园面积呈台阶式波动增长,目前进入平稳发展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园面积出现了两个快速增长期,一个是1985年至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水果种植面积大体从200万公顷台阶上升到500万公顷这个台阶,年增长率达到19.4%;另一个是1991年至1996年,本阶段中水果面积大体从500万公顷台阶上升到850万公顷这个台阶,年增长率也达到8.7%。之后果园面积增长速度明显放慢,1997年至1999年增长速度均在2%以下,特别是1998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但2000年面积增幅有所回升,达到3.1%。水果面积增幅下降主要是由于苹果面积下降所致,2000年与1996年相比,苹果面积减少了24.5%,而同期柑橘面积基本稳定,其他水果面积均有明显增长。这些迹象表明,我国水果生产已开始由注重面积扩张转入注重结构调整、单产提高和质量改善的阶段。从我国产业政策导向来看,国家也不会采用激励措施扩大果园面积,而主要是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强化产后等,因此预计今后全国果园面积不会再有大幅度的增加,将进入一个动态平衡、良性发展的轨道(图9)。图9 1980年以来我国水果种植面积波动情况(二)果品产量由平稳增长转为高速增长,但增速有回落迹象

随着幼龄果树的陆续投产和单产的逐年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果产量高速增长。1990~1999年的年递增率为14.3%,高出1980~1989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近3个百分点。但2000年果品产量增速有放慢的趋势,产量为622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原因主要是我国南方遭受到严重冻害,柑橘减产幅度很大,2000年柑橘产量为878万吨,比上年下降18.6%,特别是浙江柑橘产量仅为97万吨,比上年大幅下降54%。由于今后我国果园还有相当部分幼龄果园相继进入盛果期,如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预计今后水果产量仍是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增速会逐渐减慢(图10)。图10 1980年以来我国水果产量波动情况(三)苹果、柑橘、梨产量比重大,水果上市期过于集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生产突飞猛进,树种结构、品种结构以及区域布局都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与市场变化和需求结构变化相比,水果生产结构变化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苹果、柑橘和梨三大树种比例偏大,名优稀新产品明显不足。1978年这三大水果的产量占水果总产量的63.5%,但到2000年这一比重仍高达60.4%,同期其他小水果的产量份额也始终在26%左右波动。二是水果早、中、晚熟品种不配套,成熟期过于集中(图11)。图11 1978年以来水果生产结构变化

具体看,苹果早熟品种不足,晚熟品种比例偏大,且主要集中在几个主栽品种上;柑橘中不耐贮运的宽皮柑橘占70%以上,且品种成熟期主要集中在11~12月,而10月以前和12月以后成熟的早熟和晚熟品种少;梨也存在同样问题。总之,水果成熟期的集中导致了水果上市的高度集中,使得水果季节性供大于求非常严重,果品销售不畅,严重影响了果农收益。

往后看,预计我国水果生产结构将呈现以下变化,一是苹果、柑橘和梨三大水果比重将继续下降;二是优新品种以及调节产期的品种将快速发展;三是加工品种将会随着水果加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发展,未来十年将会形成一批稳固的优质原料基地。(四)水果质量提高较慢,采后处理及贮运设施比较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果生产技术的改进,如水果高接换种、水果套袋、控制载果率等技术的逐步普及,我国水果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国内市场需求以及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水果外观质量还是内在质量上,我国水果总体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目前我国水果的优质果率只占水果总产量的40%左右,其中约5个百分点属高档优质果,这部分水果价格高、销路畅;另外约有45%的大路货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波动幅度大,销售困难,风险也大;还有15%的劣质果甚至没有市场,出现积压滞销。

 在水果采后处理方面,我国一是技术采用率低,二是采后处理技术薄弱。目前,我国仅有1%左右的果品经过清洗、打蜡、分级、包装后投放市场,而发达国家水果生产几乎百分之百都要进行采后商品化处理。由于我国采后商品化处理落后,严重影响了果品外观质量,进而影响到果品的销售和价格。此外,我国果品采后管理极为落后,果品产地预冷、冷藏运输链的建立以及果品冷藏库的建设与果品生产严重不相适应。目前我国果品的贮藏能力占水果总产量的15%左右,可想而知,85%的水果采收后在较短时间内都去抢占有限的市场,这与市场需求的周年均衡性发生冲突,必然带来滞销价跌,一时卖不出去,就会失水腐烂,影响品质。

预计今后随着我国水果消费层次的提高,对于水果的外观、商品的整齐度以及内在质量和食品安全性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必将带动水果采后处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五)果品加工能力不足,专用加工水果生产不配套

近年来我国水果加工产品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苹果汁加工业发展很快,柑橘罐头加工也有了新的进展,葡萄酒加工业也开始起步。

但由于起点比较低,从总体上看我国果品消费仍主要以鲜食为主,果品加工比重尚不足水果总产量的10%。以柑橘为例,国际上约有35%的柑橘用于加工,加工产品中果汁又占80%以上,而我国实际加工量仅占柑橘产量的5%左右,加工产品以罐头为主,约占80%。苹果加工也存在布局不合理、设备利用率不高、竞争无序的问题。水果加工落后还表现在水果加工品种不对路,没有真正的加工原料基地,加工品种严重短缺。例如,柑橘中的橙类比重只占柑橘产量的20%左右,适合加工果汁的品种更少。相反,不耐贮运且不适合加工的宽皮柑橘占70%以上。苹果中适合加工的国光、红玉等品种面积也逐年减少。葡萄中适宜加工葡萄酒的专用品种不足20%。三、我国水果消费结构变化及趋势(一)食品消费中水果消费比重上升,但目前趋于稳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消费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在食品消费结构中,随着主食消费比重的缓慢下降和副食品消费比重的上升,水果消费在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也在逐步上升。一是从水果在整个城乡集市贸易交易中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这一点,交易结构数据表明,从80年代开始,我国水果消费在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经过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后,开始稳中有降,趋于稳定。1980年这一比重仅为3.5%,之后持续上升,1991年达到最高,比重为8.9%,然后水果交易比重开始缓慢下降,但目前已保持稳定,基本维持在6%以上。二是从水果消费支出占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比重看,它也呈现为一个缓慢上升的趋势。1994年水果消费支出在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为6.27%,1995年为6.35%,1996年为6.18%,1997年为6.54%,1998年为6.27%,1999年为6.74%,2000年为6.51%(图12)。图12 1980年以来消费品市场中水果占总食品成交额的比重变化

预计今后几年,随着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化,水果消费在我国整个食物消费中的比重将呈现稳中略升的趋势,而且从城乡居民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水果消费增长将更快一些,城市居民水果消费则相对稳定。(二)水果制品消费比重不断增高,今后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对水果制品特别是水果汁的消费要求日益高涨,水果加工品在整个水果消费中所占有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是,中国人均占有果汁仅为0.1升,而发达国家则在40升以上,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也达10升左右,我国果汁消费还有巨大增长潜力。预计2005年仅水果饮料消费一项就会增加60亿元。据有关方面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长春、武汉、郑州、兰州等9个城市中对6~15岁城市少年儿童的问卷调查,约有76.3%的城市少年儿童消费水果饮料,年消费额超过了33亿元(资料来源于新浪网)。(三)水果消费对自身价格和收入变化比蔬菜更为敏感

根据1980年以来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各项食品购买量、食品消费价格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我们利用模型分别对蔬菜、水果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出蔬菜和水果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0.13和-0.55,结果表明二者均属于低弹性食品(弹性绝对值小于1),即价格的降低对消费增加的影响不太大,但相对来说人们消费对水果价格的敏感性要强于对蔬菜价格的反应,水果消费量的变化更易受到价格的影响。

利用模型计算出蔬菜和水果的收入弹性为-0.32和0.47,结果显示水果的收入弹性相对较高,这表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水果消费增长将更快,水果消费增长的潜力较大。估测出来的蔬菜收入弹性为负,这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蔬菜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变化一是以前食用大路菜(如大白菜、萝卜等)较多,现在逐渐食用更多的细菜(如花椰菜、生菜、豆角等);二是以前大量食用冬贮菜,废弃比例高,现在则以新鲜蔬菜为主;三是以前蔬菜大多以粗包装上市,现在则逐渐转向精细的小包装上市,大量的废弃物被留在田间。以上原因导致虽然蔬菜消费增加,但购买量却下降。

模型计算结果还表明,在各食品间相互影响关系上,蔬菜消费主要受到肉食品价格的影响,即肉食品价格上涨,蔬菜消费增加,反之则下降;而水果消费则主要受到蔬菜价格的影响,即蔬菜价格上涨会导致水果消费明显增加。

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将大幅度提高,购买力势必增强,而且人们对消费水果的质量、品种也将提出更新的要求,因此,我国未来的水果消费量将会继续上升,水果和水果加工品消费还有很大潜力。四、我国水果市场状况与价格波动趋势(一)目前水果市场处于供大于求阶段,价格一路走低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果市场明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95年,这一阶段中由于我国人均水果占有量非常低,1980年人均水果占有量为6.9千克,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8.6千克的十分之一,人们对水果的消费需求远远没有满足。因此,尽管水果产量快速增长,而需求也同样增长迅速,结果是水果市场从供不应求逐步向供求基本平衡过渡,价格也表现为持续上升的局面,1995年水果价格总水平相当于1980年3.4倍。第二阶段为1996至今,由于我国水果产量迅速提高,人均占有量也快速增长。1996年达到38千克,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74千克的51%;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量为50千克,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77千克的65%。仅从数字上看,我国水果消费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工水果食用比重大,鲜食比重较小,而我国则以鲜食为主,因此如以鲜果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加上鲜果质量普遍不高,目前我国水果已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水果价格一路下跌,2000年水果价格总水平较1995年下降了近三成。往后看,如果我国水果加工转化率不提高,水果价格将继续呈现低迷状况(图13)。图13 1980年以来水果收购价格指数与产量波动趋势(二)年际间苹果价格一路走低,而且季节波动明显自1970年,苹果一直居我国水果产量之首,进入90年代后,我国苹果生产更是进入超常发展时期,2000年苹果产量达到2043万吨,占水果总产量的1/3,1990~2000年间,苹果年增长率达到16.8%,明显高于其他水果品种。在品种结构上,“国光”、“元帅”、“红星”等老品种锐减,“红富士”、“新红星”、“乔纳金”、“嘎拉”等新优品种比重迅速增加,其中红富士苹果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占苹果总产量的40%左右。但苹果产量的高速增长导致近几年来苹果价格一路走低,其中,红富士苹果2001年11月批发价格比1995年初下降了61%,同期国光苹果价格也下降了38%。

在苹果年度间价格走低的同时,年度内苹果价格还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根据1995~2001年苹果价格分月资料以及历年苹果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产量对价格的影响系数为负值,即产量提高,价格下降。而从价格的月度波动看,国光苹果价格从元月开始逐步提高,到6月价格达到最高,然后价格迅速下降,至11月价格达到最低,而后又趋于上升,最后完成一个波动周期;富士苹果价格波动也表现为同样趋势,每年6月价格达到最高,10月价格最低,但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国光苹果,这与近几年富士苹果产量剧增有关,同时也表明供大于求会加剧苹果价格的季节波动(图14)。图14 1995年以来苹果批发价格季节波动趋势(单位:元/千克)(三)梨产量迅速增长,价格也是年际下降和季节波动并存

梨为我国第三大水果,2000年产量为841万吨,约占水果总产量的13.5%。梨生产分布较广,几乎各省都有种植,但河北省产量最高,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其他主产省还有山东、湖北和安徽等省。

由于我国梨产量增长较快,梨的价格也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根据1995~2001年鸭梨价格分月资料以及历年梨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梨产量对价格的影响系数也为负值,即梨产量提高,梨价格趋于下降。在年度内梨价格(以鸭梨为例)也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波动趋势,即鸭梨价格从元月开始逐步提高,到6月达到最高,然后迅速下降,至10月价格达到最低,最后又缓慢上升,完成一个波动周期(图15)。图15 1995年以来鸭梨批发价格季节波动趋势(单位:元/千克)(四)产量受灾害影响不稳定,柑橘年际和季节价格波动更为显著

柑橘为我国第二大水果,2000年产量为878万吨,主要集中长江沿线及以南各省,目前产量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四川、福建、湖南、浙江和湖北,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的2/3。与其他主要水果不同的是,近年来我国柑橘生产表现为明显的波动性,产量起伏很大,1997年柑橘产量比1996年增长19%,1998年产量变为下降15%,1999年产量大幅上升26%,而2000年又下降19%。由于产量剧烈波动,使得柑橘年际间的价格趋势不明显,而是表现为强烈的年际波动和季节波动,其幅度明显高于苹果和梨等果品(图16)。一般蜜橘最高价格出现在每年8月,最低价格出现在10月;而甜橙最高价格出现在每年9月,最低价格出现在11月。即在柑橘上市前一个月价格达到最高,而大量上市时价格跌入低谷。图16 1995年以来柑橘批发价格季节波动趋势(单位:元/千克)五、我国水果国际贸易状况及趋势(一)水果外贸比重低,但水果进出口呈双增态势

长期以来,我国水果都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外贸比重很低,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2000年水果(包括水果加工品)出口总值已达到7.23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1.87倍,但同期水果进口增长更为迅速,2000年为3.6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近15倍。因此,我国目前水果贸易顺差是呈下降趋势,2000年贸易顺差为3.57亿美元,比最高年份的1995年下降了25%。但进入2001年,截止到9月份,水果出口为5.3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水果进口2.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6%,顺差下降势头有所抑制(图17)。图17 1990年以来我国水果国际贸易情况(二)鲜水果出口比重逐步下降,加工水果出口比重上升

我国水果外贸出口曾主要以鲜果贸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加工水果出口则占据一半以上,1993年鲜果出口比重还占46%,2000年已下降到33%,2001年前三季度又进一步降到26%。在加工水果中,以前又以水果罐头、果干及蜜饯类出口为主,1993年水果罐头出口占整个加工水果的比重为38%,其他加工水果(主要为果干及蜜饯类,下同)占57%,果汁仅占5%。2000年水果罐头、其他加工水果和果汁出口比重已分别为37%,35%和28%。2001年前三季度水果罐头、其他加工水果和果汁出口比重又发展为34%,36%和30%,基本上三分天下。往后看,果汁出口比重还将增加,水果罐头比重有可能稳定,而其他加工水果出口比重则可能下降(图18)。图18 1993年以来我国水果产品出口结构变化

水果罐头2000年出口24.6万吨,其中柑橘出口17.5万吨,占整个水果罐头出口比重为71.4%。2001年前三季度水果罐头出口19.9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果汁2000年出口16.5万吨,其中苹果汁出口14.2万吨,占整个果汁出口比重为86.3%。2001年前三季度果汁出口更加迅猛,达到16.6万吨,同比增长27.9%,已超过上年全年水平。另据FAO统计,1999年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达10.14万吨,占国际出口市场分额为8.7%,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第三位,而且这种份额还在增大之中。

在鲜果及加工水果具体品种方面,2000年鲜果出口77.6万吨,其中苹果出口29.8万吨,占整个鲜果出口比重为38.4%;柑橘出口20万吨,占整个鲜果出口比重为25.8%;梨出口14.6万吨,占整个鲜果出口比重为18.9%,三者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2001年前三季度鲜果出口44.2万吨,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苹果出口14.9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1%;柑橘出口9.1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2.2%;梨出口形势较好,达到11.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6.2%。(三)加工水果进口比重迅速下降,鲜果进口比重激增

1994年以前,我国水果进口还主要是以加工产品为主,1993年加工水果产品进口比重还占到66%,但之后随着鲜果进口的迅猛增加,加工水果进口相对停滞,使得进口鲜果比重大幅增加,2000年鲜果进口比重达到85%,而加工水果比重仅为15%。

2000年我国鲜果进口数量为86.1万吨,金额为3.18亿美元,进口鲜果中主要是香蕉,占进口总量的69%,其他则为柑橘、苹果等水果,鲜果进口主要来自菲律宾和厄瓜多尔。2001年前三季度鲜果进口62.8万吨,同比下降2.35%,其中香蕉进口32.5万吨,同比下降22%,但柑橘、苹果进口大幅增长,分别为6.1万吨和3.4万吨,同比增长19.5%和55.1%(图19)。图19 1993年以来我国水果产品进口结构变化(四)入世有利我国加工水果出口,而国外高档水果则进一步占据国内市场

2001年12月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我国农产品贸易与美国达成的协议,我国将再次大幅度降低农产品关税,至2004年前产品平均关税将逐步降至17%,对美国的主要农产品的税率将降至14.5%,其中柑橘进口税率将由40%降至12%,葡萄由40%降为13%,苹果从39%降至1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对等原则,这些条件也将自动适合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这样国外水果将以较低关税进入我国市场,我国水果市场将真正进入国际竞争时代。

根据海关资料统计,2001年我国进口苹果平均到岸价格大约为3.90元/千克,柑橘为4.00元/千克,香蕉为1.90元/千克,与我国同类水果批发价格水平相当,但整体质量明显要高,在我国进口水果关税降低以后,国内同类水果的价格优势将逐步减少,加上国外优质水果利用成熟期差异,以及通过储藏保鲜技术错开我国水果上市高峰,利用水果季节差价因素,进口水果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短期看,随着国门进一步开放,国外优质水果进口数量会明显增加,特别柑橘和苹果进口数量会更大。但长远看,由于水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特别是大大低于目前主要的柑橘和苹果出口国美国。因此,通过增加对水果产业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竞争和技术交流,我国水果品质以及商品意识提高进程会明显加快,届时我国水果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国外水果进口将受到抑制。

从我国目前水果生产和出口情况看,由于我国果品中优质果仅占总产量的40%左右,能达到礼品果标准的产品只占总产量的5%左右,大量为中下等果,特别是外观更差。因此,短期内迅速扩大鲜果出口难度较大,出口的重点应当是水果加工产品出口,特别是果汁类产品。

目前我国果汁出口增长迅速,但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品种问题。以苹果汁加工为例,国外苹果汁生产一般均采用专门的榨汁品种,产品质量容易控制。而我国的苹果汁生产几乎全部采用鲜食品种、含酸量低、加工性能差,各品种间内在成分差异较大,特别是原料中各品种混合比例不定,致使整个生产季中各批次产品质量很不稳定,许多指标达不到国际标准要求,给产品外销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今后我国水果要针对加工产品需要发展专用型水果生产,并以外向型企业为龙头,以产业化为形式,迅速形成规模。六、几种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及变动分析

中国生产量较大的新鲜水果主要有柑橘、苹果、梨、桃和油桃等。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新鲜水果产量最多的国家,苹果、梨、桃和油桃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柑橘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上一直具有价格优势,特别是1995年以后,由于国内水果价格大幅度下跌,这种优势更趋明显。既然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又出现了供过于求,能否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来促进中国水果业的稳步发展,这就需要从价格和非价格两方面来分析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动。(一)中国新鲜水果价格竞争力变动分析

1.柑橘类鲜果

柑橘类鲜果包括许多品种,在此主要分析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密橘、橙子、柚子、柠檬和酸橙等主要品种的国际竞争力变化。1998年中国柑橘类鲜果总产量1109.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8%,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柑橘类鲜果出口18.6万吨,不到世界总出口量的2%。由于不同品种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差异较大,在此要分品种进行比较分析。(1)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等:1998年中国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等产量587.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6.4%;出口16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9%。表3为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3可看出,中国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的生产者价格指数除1988年较高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98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价格优势呈上升趋势。具体情况是,相对于法国,价格优势一直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意大利、日本,价格优势从198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对于西班牙,价格优势从199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这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相对于其他国家波动幅度较大,最高的为1985年的148%,最低的为1985年的负83%,这必将导致生产的不稳定,加之水果生产要经多年之后才能收获的特点,不仅加剧了波动,也大大损害了果农的利益。表3 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注:中国的生产者价格为柑橘的混合平均收购价格;荷兰也是主要的生产和出口国,因得不到数据而舍弃。资料来源:①联合国粮农组织fao.org网站;②联合国《统计月报》1989~1998;③《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6~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④《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2)橙子:1998年中国橙子产量225.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6%;出口5609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01%。表4为橙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4可看出,中国橙子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与红橘、蜜橘、细皮小柑橘、温州蜜橘相似,从而值得注意的问题也雷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橙子相对于美国、印度、意大利价格优势在上升,且多数年份上升趋势明显;相对于西班牙、南非价格优势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3)柚子:1998年中国柚子产量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1%;出口9628吨,不到世界总出口量的1%。表5为柚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5可看出,中国柚子生产者价格指数虽然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从1990年开始上升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柚子相对于西班牙、南非价格优势一直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相对于美国有些年份价格优势在上升,有些年份价格优势在下降。从总体上看,中国柚子的价格优势呈下降趋势。表4 橙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注:资料来源同表3,下同。表5 柚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4)柠檬和酸橙:1998年中国柠檬和酸橙产量2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1%;出口178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01%。表6为柠檬和酸橙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6可看出,中国柠檬和酸橙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与红橘、橙子等相似,因而值得注意的问题也相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柠檬和酸橙相对于美国、意大利、印度、南非价格优势在上升,且多数年份上升趋势明显;但与西班牙相比价格优势却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表6 柠檬和酸橙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2.鲜苹果、梨、桃和油桃(1)苹果:中国是世界上苹果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中国苹果产量194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1%;但出口量只有17万吨,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3%。表7为苹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7可看出,中国苹果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先上升后下降,除1995年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他年份波动幅度趋缓。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苹果相对于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南非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荷兰价格优势在所有年份都呈上升趋势。表7 苹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2)梨:中国是世界上梨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中国梨产量73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5%;但出口量只有11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4%。表8为梨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8可看出,中国梨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是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梨相对于美国、意大利、南非价格优势几乎所有年份都在上升,且上升趋势明显;相对于荷兰、西班牙价格优势是有升有降。从总体上看,中国梨的价格优势呈上升趋势。表8 梨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者价格指数(3)桃和油桃:中国是世界上桃和油桃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桃和油桃产量29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但出口量只有4084吨,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5%。表9为桃和油桃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9可看出,中国桃和油桃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是先上升后下降,且波动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桃和油桃相对于西班牙、美国、意大利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法国、荷兰、南非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上升趋势。从总体上看,中国桃和油桃的价格优势1992年之前呈下降趋势,1993年起呈上升趋势。表9 桃和油桃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二)中国新鲜水果非价格竞争力分析

非价格竞争力也即市场营销绩效,包括所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非价格因素。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品种结构

目前中国水果产量的绝大多数是以鲜果消费为主的苹果、梨、柑橘、桃和油桃等,不仅其他小品种产量较少,而且各种水果的品种结构也比较单一,适合不同需要的不同特色品种和不同上市期的品种相对较少。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虽然新鲜水果消费量很大,且在不断增长,但加工水果消费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新鲜水果消费增长速度。中国适合加工的水果品种较少,即使有一些适合加工的品种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质量问题严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从品种结构上看,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2.水果质量

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鲜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果实内在质量好、外观好看,而且要求果实无污染,这使得优质高档水果不仅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国际竞争力也强。目前中国优质果率不到水果总产量的10%,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不足总产量的5%,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的优质果率可高达70%,可供出口的高档果占总产量的50%左右。中国鲜果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①有些品种因栽植在不适宜地区,使果实不具有该品种所特有的风味;即使栽植在适宜地区也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或由于干旱缺水使果实风味淡化。②由于果农素质低、栽培技术落后、防治病虫害以农药为主,不仅果实外观质量差,还经常由于农药使用剂量、时间、次数不当,防治病虫害效果差,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还使果实农药残留超标。所有这些都使中国鲜果较难进入国际市场,更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3.采摘后商品化处理

近年来通过引进和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在国内产生一些优质水果品种,如山东红富士、四川脐橙等其内在质量和外观都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的要求,但由于鲜果收获期比较集中,且采摘后商品化处理落后,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长年均衡消费新鲜水果的要求。目前中国采摘后进行分级、打蜡、包装、贮运的水果只占总产量的1%,贮藏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20%,加工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10%。当鲜果收获集中上市时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为适应市场需要,已能通过保鲜和包装技术来保证水果新鲜上市,而且能在采摘后30天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新鲜水果。不同质量等级果品价格差别较大,而且不同质量等级的同一果品,在不同时间上市,价格差异更大。因此,中国新鲜水果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在满足消费者长年均衡需要优质水果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则较弱。

4.水果营销状况

从宏观方面看,政府对水果生产经营中的宏观指导、咨询、投资和调控较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水果生产经营的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相对比较落后;市场供求及其变化的信息很少,即使有也由于信息渠道不健全很难传递到农户。从微观方面看,中国农业生产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在水果生产中大量存在,大多数农户是在本地区内封闭经营,不仅不了解国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也不了解国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大多数农户还是以生产为中心,水果生产出来之后再寻找销路,还没有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进行水果生产的思想,更没有属于自己的营销和信息沟通组织,只能独自分别面对和进入市场。所有这些,不仅使果农的市场营销绩效很差,而且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当水果集中上市时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出现,从而导致水果价格的大幅度波动。第三部分 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战略

结合山东水果产业的发展实际,参照国内外水果产业发展的总体环境,我们提出山东省水果产业发展战略(建议)如下。

1.水果产业的战略定位

山东省水果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技术先进,面积大、产量高,在全国果品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山东农业生产中也占有重要比重。与其他农业生产项目比,水果生产的比较效益更高。从国内外价格比来看,山东水果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山东水果仍然应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发展。

2.基本数量战略

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前景看,山东水果仍有较大的需求潜力可挖。据预测,2005年山东水果的国内需求可望达到1280万吨以上,出口需求可望达到36万吨以上,水果总需求能够达到1315万吨以上。按目前的平均单产水平计算,果园面积可以适当增加到100万公顷即1500万亩左右。

3.水果结构战略

在水果的品种结构方面,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果品结构。在适当稳定苹果这一主导品种的同时,适当增加桃、杏、梨等水果品种的面积和生产量,增强水果的市场适应能力;适当增加非鲜食即加工用水果的面积和产量。在苹果内部结构上,在稳定红富士品种的同时,适当恢复和发展一些其他特色品种。

4.水果质量战略

在水果质量方面,要研究、推广配套技术,制定果品标准,实行全面质量控制,提高优质高档无公害果品生产,内销果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外销果品达到国际认可标准。要搞好水果的采后处理,提高水果的商品化处理水平。

5.国内营销战略

山东70%以上的水果产量销往省外市场,为了促进果品的流通和销售,应认真作好国内省外市场的开拓和营销工作,要对国内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细分,重点开发大中城市的超市市场。

6.水果出口战略

在水果出口方面,重点开发周边国家的市场;在品种上,应与周边国家相互调剂,互补余缺;要加大水果制品的出口比重,增加果酱、果汁、果干等水果制品的出口。

7.水果加工业战略

从发达国家情况来看,在水果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须靠加工业来推动水果的需求。在美国,苹果的加工量占产量的45%左右,在日本也达到25%以上。而我省果品年加工量在93万吨左右,仅占全省果品总量的10%。作为苹果生产大省,苹果的加工量仅为8%左右。由于加工能力的不足,致使水果在销售上缺乏缓冲,水果积压滞销和腐烂现象严重。因此,在抓好生产的同时,还应抓好水果的加工生产,这不仅可以减缓水果集中上市所造成的市场压力,而且在加工过程中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8.产业组织战略

在产业组织上,要进一步提高山东水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合作社、果品营销合作社、果品加工合作社、果品专业协会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降低果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

农经分团 朱秀香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多年来,我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上世纪80年代末,围绕简政放权,实施了县级综合改革;90年代初,又通过实施强县带动战略,支持欠发达县进行改革开放试点等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全省上下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县域经济又有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愈显重要,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任务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县域经济的调查和研究,并专门召开全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了支持30个经济强县、帮扶30个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政策,通过促强扶弱带中间,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为了给省委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形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几个问题的认识,主要调研成果如下。

一、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江泽民同志讲过,“县(市)这一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政权稳固的重要基础”。这一精辟论述,清楚地说明了县这一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古人关于“郡县治,天下安”的说法,也充分表明了县一级的基础性、重要性。县域经济作为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基本单元,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位置。目前,县一级完成的GDP、财政收入、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在全省总量中都占相当的比重,在市一级占的比重更高。可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市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这些年我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县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像许多同志说的那样:“强县、强市才能强省。”因此,加快全省经济发展,实现省委确定的“两个提前”的发展目标,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必须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其次,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县以下主要是农村,县域人口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如果广大农民过不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县一级责任重大。县域经济发展了,县级经济实力增强了,就有能力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城乡统筹的方针就落实得好,“三农”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学习先进省市经验,缩小与先进省市差距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经济发展之所以在全国领先,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崛起了一大批走在全国前列的经济强县。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县域经济整体水平不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经济实力“强县不强、弱县太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在2001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我省有14个县(市)名列其中,而浙江、江苏分别占了26个和15个席位,而且前十强中没有一个是山东的。作为我省排名第一的荣成市,仅排在百强县的第18位。从县域经济总量看,2002年,我省91个县市平均GDP为65亿元,仅相当于江苏省的63%。目前,全省还有21个县人均GDP不足5000元,有73个县市需要省市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因此,缩小我省与先进省份的差距,必须学习和借鉴先进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发展思路,尽快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第四,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当前,我省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县乡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加大等在县一级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必然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尤其是靠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才能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关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

目前,我省共有县和县级市91个,其中31个市,60个县。到2002年底,全省县域总人口6547万人,占全省的72%;土地总面积12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9.2%;耕地面积8381.3万亩,占全省的86.2%。2002年,县域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916.7亿元,占全省的56.1%;地方财政收入212.9亿元,占全省的34.5%;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41.9亿元,占全省的48.9%。(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调查表明,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如下特点。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农业经济、农村经济。近几年,各县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县域产业结构正在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转变。2002年,全省县域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0.7∶47∶32.3,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已接近半壁江山,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进入全国百强的14个县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4%,其中文登市达59%,招远市达60%。作为我省山区开发老典型的五莲县,经济工作思路也由以农为主转变为工农并重,200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49%,工商税收已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75%。

——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集聚效应凸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各地既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注意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了县域生产要素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聚集,提高了县域经济的集中度,优化了区域布局。突出表现在:一是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城区规模不断扩大,一批经济强镇迅速崛起,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荣成、即墨、胶州等市的城镇化水平都达到45%以上。二是县域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快速膨胀,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目前,昌邑市染织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以上,邹平县纺织业产值则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1%。龙口市南山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涉足纺织、电力、铝加工、旅游等十多个产业,拥有100多亿元固定资产、40多家企业、3万多名职工的大型企业集团,它实现的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市的近1/7,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6。全省各地还涌现出了像寿光晨鸣、高唐时风、莱阳龙大、诸城外贸、沂水青援、阳谷凤祥等一大批“块头”大、生产要素集聚程度高的骨干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领头羊”、“顶梁柱”。三是工业园区、专业村、专业镇、专业小区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区域经济规模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全省县域60%以上的新建项目聚集在园区内。

——县域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向多元化转变,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力军。目前全省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县属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县域经济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已经形成,活力大大增强。2002年,91个县市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的有34个,其中宁津县达到了72.3%,昌乐县达到80%以上。全省1/3以上的县市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30%。

——县域经济资源配置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经济开放度不断提高。如今的县域经济,不再是以行政区划为樊篱的封闭型经济,而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配置资源、整合生产要素的开放型经济。各县市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重的方针,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的战略,广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县域经济开放度。2002年,91个县市实际利用外资28.2亿美元,占全省的43.2%,比1995年增长了1.2倍;完成出口总值7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37.4%,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2.9倍。

——一批经济强县强市纷纷崛起,全省县域经济呈现龙腾虎跃、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在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百强县中,我省荣成、文登、龙口、长岛、邹城、胶州、胶南、兖州、招远、寿光、蓬莱、莱州、即墨和桓台等14个县市名列其中。这些县市在发展市场经济新的一轮竞争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勃勃生机。2002年,14个百强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133.6亿元,是91个县市平均数的2.1倍;比上年增长15.4%,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域平均高6.4个百分点,其中胶州市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1%。2002年,14个百强县的人口和耕地只占91个县市的15.1%和16.1%,而实现的GDP、地方财政收入则分别占到32%和30.7%。(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一些困难。

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实力不强。突出表现在:①县均经济总量小。2002年,我省91个县市平均GDP65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2.34亿元。其中GDP总量过百亿元的县市只有19个,不足30亿元的有13个;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有82个县市,过2亿元的只有37个。②县域经济人均占有水平低。2002年,全省县域人均GDP9037元,比全省平均低2606元。县域人均储蓄存款4341元,比全省平均低2052元。③经济实力“强县不强”。2002年,我省县域经济总量最大的荣成市完成GDP220.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亿元,而同期江苏省江阴市分别为410亿元和20.54亿元,张家港市分别为365亿元和21亿元。

二是东西部县域经济实力差距较大。2002年,东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市的24个县市共完成GDP2612亿元,占全省县域GDP总量的44.1%,县均108.8亿元。进入全国百强的14个县市全部在中、东部。西部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四个市的31个县市完成GDP1106.9亿元,县均只有35.7亿元。西部四市县均GDP不足东部四市县均量的1/3,约相当于14个百强县平均数的1/4。

三是县域产业结构层次低,部分县财政困难。2002年,我省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低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4.2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91个县市中,仍有54个县市财政收入不足2亿元,其中9个县不到1亿元。

四是县域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邮政储蓄只吸储不贷款,商业银行的县级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多数也变成了吸储机构,县域资金外流严重。据统计,阳谷县仅通过邮政储蓄外流的资金就达6亿元。②县域企业贷款难。由于四大商业银行对贷款要求高,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虽然通过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但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五是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不足和乱占耕地的问题同时存在。一方面,一些地方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用地供给指标不足,加上建设用地按项目审批手续繁杂,运转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建设用地供给难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出现乱占耕地,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如,有的县市建工业园区动辄圈地几十平方公里,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有的征用土地不给农民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有的地方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不规范,强行搞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等等。

六是发展环境不宽松,县级调控手段乏力。主要是政府职能“缺位”与“越位”的问题并存,行政管理手段滞后。表现为县一级需要审批的事项多,审批环节多,办事效率低。特别是有执法职能的部门,重收费,轻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三、关于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应坚持的原则问题

从省内外的经验看,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正确处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对GDP增长和财政增长的贡献率会逐步下降,这是一个规律。但是,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怎么变化,农业的战略地位永远不会变,农业的基础作用是哪个产业也代替不了的。因此,中央提出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县一级地处城乡部,是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枢纽,在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时,一定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盘子、研究重大经济政策时,把“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倾斜、智力支持和资金扶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解决“三农”问题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做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整体推进。在安排工业项目时,充分考虑对农业、农村的带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时,要更多地考虑改变农村面貌和改善农民生活。当前,要切实增加对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农技推广、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农村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切实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设身处地为农民群众着想,千方百计为农民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

第二,正确处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坚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发展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保证。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哪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到位,市场化运作水平高,哪里县域经济活力就强,发展就快。相反,哪里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不好,哪里就包袱沉重,缺乏活力,发展缓慢。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靠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也必须用改革的办法、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解决。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县属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深化金融、财税、外经外贸、就业等各方面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好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都大胆放开,让市场说了算。同时,政府要通过搞好产业规划、政策引导、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对县域经济实施调控和管理,确保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正确处理县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把县域经济培育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是市场竞争的利器。县域经济拥有特色才能最终形成发展优势。只有在科学分析和判断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从本地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确立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才能有较强的的竞争能力和持久的发展能力。应当说,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有的地处交通要道、沿海沿边、依托大城市,有的资源丰富,有的具有产业基础、人文景观、历史传统、人才智力等方面的优势。即使有的县(市)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现代物流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能够创造新的发展优势。浙江省一些县市的“零资源”现象,就很值得思考。各地在确立主导产业时,一定要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按经济规律办事,善于发现和发挥比较优势,不能盲目跟风。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结合起来,决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凭想当然办事,靠拍脑袋决策。

第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用全面的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我们所讲的发展不只是经济增长,而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要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并举,注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使经济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到人民生活的改善上;要正确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加快城乡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自觉地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资源和生态环境。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正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的矛盾比较突出。在这种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头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决不能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和繁荣。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积极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经济。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局面,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的转变。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才能真正赢得发展优势,这样的发展才有后劲。

四、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问题

从我省实际出发,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当突出“调整三个结构,构筑一个载体,借助一个外力”五个重点,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经济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当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既存在着总量不足的问题,也有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必须坚持扩张规模与调整结构并重,在努力做大规模的同时,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应坚持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为目标,巩固提高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明确、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县域产业结构。

首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离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地在谋划县域经济发展时,一定要始终坚持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建设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农业的思路上,要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做法,把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引入农业,牢固树立投入产出观念、市场观念、质量观念、标准化观念、效益观念和品牌观念,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大力发展蔬菜、果品、畜牧、水产、林业、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这方面,我省许多县市都有成功的实践。像寿光、苍山的蔬菜,青州的花卉,金乡的大蒜,栖霞、五莲的果品等特色农业和名牌农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几乎成了县域经济的代名词。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省农民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一大创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要进一步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注意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从加工、流通环节得到更多的实惠。要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积极引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解决农业现代化“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根本出路。正如一些同志所讲的那样,“人到企业去,钱从工业来”。许多经济强县的经验也表明,工业发展快,县域经济就能发展快;工业强特别是骨干企业强,县域经济实力就强。现在一些县财政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工业化水平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弱。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具体到一个县、一个市,发展工业,关键是要抓投入,上项目,以大投入促大发展。在工作中,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实力来自特色所产生的竞争力。各县市在发展县域工业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注意发挥当地的资源、区位、人文等优势,经营强项,张扬特色,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如蓬莱市从实际出发,把临港工业、旅游度假、葡萄酒作为主导产业,目前这三大产业利用外资占全市的90%,提供税收占全市的70%,从业人员比重达到80%。二要做大做强骨干优势企业。如果一个县有一个或几个像寿光晨鸣、邹平魏棉、高唐时风那样的骨干企业,那么这个县的经济实力必然会大大增强。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在培植骨干企业上多下功夫。要通过鼓励优势企业增资扩股、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措施,使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领航舰。三要加快企业改制和技术创新。实践证明,凡是县域企业改革比较主动的,县域经济发展包袱就轻,活力就大,后劲就足。各地应当加快县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制步伐,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资产租赁和公开出售等形式,使国有、集体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企业的创新能力。文登市60%以上的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和装备达到了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一批骨干企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县域经济的层次和水平。第三产业是县域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培植地方财源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第三产业在我省县域经济结构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是一个“短腿”,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要围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和信息、科技、金融、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要积极拓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育各类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的连锁经营,推进农村流通方式的现代化。特别要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从事二、三产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和职业介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二)调整所有制结构,突出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县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党的十五大特别是近年来,各县市不断解放思想,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服务环境,调动了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亮点”。实践证明,哪个县市民营经济发展快,那里的县域经济活力就强,经济规模膨胀就快。因此,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一是要进一步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一般来说,县域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很少。县这一级应当坚持以民营化为主的改革取向,凡是应当和适合由市场调控的领域,都要放开,都要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切实保护好各类创业者的积极性,放手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以灵活的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就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一定要认真落实。特别是要坚决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使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各种经济成分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要支持鼓励各类投资者的创业活动,鼓励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改革、改组和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提升档次,做大做强,使其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三是切实搞好产业引导。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与培植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引导民间资本围绕地方特色产业上项目、求发展。要像浙江的许多县那样,通过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形成“小产业、大群体”,“小产品、大市场”式的块状经济,提高县域产业聚集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方面,我省的沂水县、博兴县等许多县市都做得不错。如沂水县从事食品、布鞋和油顶三大产业的民营企业达700多家,年产食品180多万吨,布鞋1.8亿双,油顶200多万台(套),成为远近闻名的“食品城”、“布鞋城”、“油顶城”。(三)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加快农村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从许多县市成功的经验看,加快农村城镇化,既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小城镇遍地开花,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发挥城镇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要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搞好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小城镇建设必须突出特色,避免千佛一面,个个雷同。只有一大批小城镇异彩纷呈,县域经济才能活力倍增,如虎添翼。其次,要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企兴城、以业兴城、以市兴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需要靠城镇经济的繁荣作支撑。要通过引导乡镇企业进城、依托园区扩城、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尽快形成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产业群体,加速城镇规模扩张,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和带动能力,提升“人气”。莱阳市引导乡镇企业进城建厂,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城区和中心镇集中,为小城镇发展和繁荣提供产业支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即墨市通过实施“建市场、兴商贸、带产业、活经济”战略,在城区和中心镇规划建设了33处专业市场,大大增强了小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和吸纳人口的能力,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0%。第三,要坚持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要鼓励引导集体、个人和私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开发。(四)抓好园区建设,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经济园区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县域经济腾飞的平台。抓好园区建设,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变布局分散为相对集中,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投资成本,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创建好的投资环境,形成县域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我省许多县市都规划建设了一批经济园区,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各类经济园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园区建设过于分散,土地利用过于粗放,产业没有特色,技术水平不高,等等。下一步,各县市要在清理整顿各类园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水平。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依法规范建设经济园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和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对各类开发区用地的清理和整顿。二是要切实加强园区规划,突出特色办园。园区规划要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提倡集约发展。要把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按照资源分布和产业基础搞好产业定位。原则上一个县市只在县城和少数有发展潜力的中心镇规划建设工业园区。可以通过税收、考核随项目走等办法,引导其他乡镇的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这样才能真正使园区成为对县域经济有辐射和示范带动力的新区,从根本上解决园区建设无序发展的问题,避免重蹈过去乡镇企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覆辙。三是要多渠道融资,多种形式办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资金筹措比较困难。应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创新投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胶州等市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采取政府办园、吸引民资办园、外商办园、企业包片开发办园等多种方式,鼓励县、乡、村、骨干企业、外商多种投资主体一起上,加快了园区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多渠道筹集资金建园区的路子。各县市可以借鉴学习。四是要加快园区管理体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搞好园区建设,既要重视加强基础设施等硬件规划建设,又要按照“以块为主”和“责权利一致”的原则,突破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起精简、统一、效能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营造良好的“小气候”,推动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发展县域经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落实到投入上,体现到项目上。没有大投入,就不可能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是,项目怎么上,资金从哪里来?在县域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打破区域界限,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千方百计引进外来资金,集中投入上项目。这是县域经济发展来得最快、效果最明显的好路子。近几年,寿光、胶州、蓬莱等市发挥区位和基础条件良好的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各县市也都要切实树立县外都是外的思想,千方百计引项目,千军万马抓招商,在招商引资上下真功夫。一是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落实。二是要积极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形成以政府为指导、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辅助、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加强项目的开发和储备,充分利用以商引商、网上招商、中介机构代理招商、联合招商等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注重产业招商。要把招商引资与调整县域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进行招商,促进产品配套和产业集聚,形成产业优势。

五、关于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问题

发展县域经济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不断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一)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切实搞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涉及一二三产业,贯穿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需要有明确的思路和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许多县市的经验表明,正确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县的经济发展起着长远的决定性的作用,凡是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都注意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深入研究,制定明确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形成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探索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路子。相反,那些缺乏长远规划,人云亦云,盲目照搬他人经验的,县域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确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既体现适度超前性和指导性,又充分体现现实性和可行性。一是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目标的确立,既要鼓舞人心,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又要量力而行,尽力面为,决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二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确立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要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立足本县的经济实力、资源状况等实际,突出发展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和产品,从而形成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力。三是要制定扎实的工作措施。好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做保证。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必须做到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工作措施,一起谋划,一起研究,配套进行。四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具有连续性。正确可行的发展规划一旦确立,就要赋予其权威性,锲而不舍地抓下去,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样才会干出成效。(二)深化改革,营造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哪里环境好,经济运行成本低,哪里就能有效地吸引和聚集生产要素,哪里经济发展就快。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简政放权,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省委、省政府正在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出台指导性意见,旨在本着“能放都放”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同时,对30个经济强县和30个经济欠发达县实行更加灵活的政策,激励和帮扶这些县加快发展。希望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宽松优惠、开放透明的政策环境。

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政府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县级决策机制,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行政效率。继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政府要尽快退出那些应该和可以由市场调控的领域,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和办法组织、领导、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对基层要多体谅、少指责,多服务、少束缚。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张旗鼓地宣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对改革中出现的失误,坚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营造支持干事创业大胆闯、大胆干、大胆冒的舆论氛围。

四是努力建设诚信社会。注重承诺、诚实守信,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准则。要想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展一方经济,必须要有诚信作保障、作基础。要把规范市场秩序、构建信用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采取措施,常抓不懈,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是各部门都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孤立的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下的区域经济,离不开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省直各部门要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一切作为都要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要在加强对县域经济运行的监控和管理的同时,为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垄断性行业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县域经济发展我发展”的思想,加强内部管理,从基础设施投入、收费价格等方面向县以下倾斜,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改进信贷管理办法,加大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各部门、各行业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发生。要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县域经济、支持县域经济的局面,形成发展县域经济的合力。(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键在县(市)委。”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县市委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各地的实践表明,强县必定有个强班子;弱县的转化,也要有一个不甘落后的好班子。有一个好班子,即使原来经济基础较差,也能很快改变面貌;如果县市委班子执政能力不强,县域经济就难以持久发展,甚至会走下坡路。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不少。加强县市委领导班子建设,关键是选好一把手,优化班子结构,并保持相对稳定。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采取民主、公开、公正的办法,把那些靠得住、讲政治、懂经济、有开拓创新精神、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对那些工作打不开局面、贻误发展的干部要及时调整。当前,加强县市委领导班子建设,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在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自觉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到县这一级,就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这是衡量县市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不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标准。

二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县委领导班子组织和领导县域经济的能力和水平。2003年是县级领导班子换届后的第一年,一大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县级班子结构有了很大改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大家工作热情很高,干劲很足。这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良好条件。但是,目前县一级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很重,新班子肩负新的使命,面临新的考验。县市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刻苦学习,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特别要不断提高审时度势、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运用规律、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科学决策、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能力。要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改革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善于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问题,善于运用市场机制来加快发展经济,学会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和民主法制的方法推动工作。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要继续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长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党员远程教育试点,探索党员长期受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乡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群众利益无小事。县乡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绝非一日之功。要一切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决不能浮躁浮夸、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搞“花架子”。要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给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感受到的实惠。

山东省小麦生产与科技发展的建议

小麦分团 于振文 林玉柱

一、山东省小麦生产与科技现状

(一)山东小麦生产与科技情况

1.山东省是我国小麦的主产省份

山东是我国小麦生产大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3%,总产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8%,单产居全国各省之首位。2000年开始进行种植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国小麦面积由1999年的43281万亩、总产11388万吨,调至2002年的面积36000万亩,总产9029万吨;山东省的小麦面积也由1999年的6010.1万亩、总产211.75亿千克,调至2002年的面积5098万亩、总产154.75亿千克,2002年山东省的小麦面积仍占全国小麦面积的14.1%,总产占全国总产的17.2%,单产为第一位,在我国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育种成绩突出,选育出一批超高产、高产优质、高产广适三种类型的品种

在国家和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九五”以来,山东省组织全省小麦优秀育种力量联合攻关,使新品种选育工作有新的突破,是山东省小麦育种史上出品种最多最快的阶段,包括具有超高产(亩产600千克)潜力的鲁麦22、鲁麦23、济宁13、山农664;高产优质专用小麦济南17、烟农19、淄麦12、济麦19、济麦20、山农优麦2号、山农优麦3号、山农11号;高产适应性广的鲁麦21、莱州95021、济南16等。这些品种都是在保证丰产性、抗性的基础上,各有特点的新品种,较好地满足了山东省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用途进行小麦生产的需要。

3.优质专用小麦面积逐年扩大,建立品质检验监测中心

山东省处于我国黄淮冬麦区的东部,气候生态条件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宜于优质强筋和中强筋小麦生长,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的优质强筋和中强筋小麦优势产区。近几年山东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相继育成了数个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不断扩大,1998~2002年,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包括优质强筋和中强筋品种)分别为800,1200,2000,2200,2500万亩,分别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3.4%,20.0%,33.7%,41.4%和49.0%。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居全国各省的首位。

为适应优质专用小麦研究与生产的需要,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和山东省的支持下,投资500万元,建立了小麦品质检验监测实验室。

4.创出超高产田,实现了小麦由高产向超高产的跨越

山东省科技人员与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相结合,研究成功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在山东省多年份、多地点、利用多个品种创出亩产600千克超高产示范田,并带动大面积麦田由亩产500千克向600千克过渡。

5.以“订单农业”为代表的优质小麦产业化模式发展较快

我省优质小麦生产已跳出就生产论生产的模式,探索了以销定产,通过产销结合,把生产者、农业部门、粮食部门、加工企业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化链条,使优质小麦的规模化生产、优质优价和提高企业效益结合起来。(二)小麦科技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小麦育种工作(1)小麦育种方向:作为我国人民生活消费的小麦,依据用途和品质类型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用做面包的国标一等强筋小麦,也可以做中强筋专用粉的配麦,我国的此类小麦品种的品质与国外的差距较大,优质专用品种较少;第二类是用做面条(方便面、挂面等)和饺子的国标二等强筋小麦,我国已育出一些适宜的专用品种;第三类是用做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我国的此类小麦品种的品质与国外差距也较大,优质专用品种较少,此类小麦的需求总量也较少;第四类是用做馒头的中筋小麦,这类小麦需求量大,选育难度较小,但品质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从品质结构分析,小麦育种方向应为强筋、中筋、弱筋三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产量潜力不同,育种目标也应各有要求。山东的气候条件不适于弱筋小麦生长。因此,应以强筋、中筋小麦选育为主,从生产条件的角度出发,节水省肥、适应性广的品种,也是生产中十分需要的。(2)我省选育的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筋小麦品种水平高,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水平与国外的差距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小麦生产主攻单产,选育出一批高产、抗病、抗倒的适宜于做馒头的中筋小麦品种,这类品种的特点是产量高,品质性状尚待提高,但基本可满足小麦生产的需求。

由于我国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育种工作起步较晚,种质资源缺乏,目前我国选育的强筋小麦品种与国外的同类小麦的品质差距较大,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加工企业对加工品质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麦蛋白质含量并不低。如美国硬冬麦蛋白质含量为12.3%~15.5%,澳大利亚硬冬麦为14.4%,我国北方冬麦为13.9%~15.8%。但我国小麦的面团品质比较差,如美国硬冬麦面团稳定时间20分钟左右,我国的强筋小麦一般10分钟左右。(3)既要重视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也要支持常规育种工作:近年来,对生物技术育种的支持力度较大,这是正确的,但是也应重视常规育种。现在我省审定的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均是常规育种方法选育的,常规育种仍是近年出品种的重要途径。

2.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薄弱,影响品质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生产实践指出,同一品种用不同的栽培技术,地力水平、播期、播量和施肥浇水不同,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指标均有很大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小麦栽培研究以高产为目标,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甚少。科研管理部门存在重育种轻栽培研究的现象,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难以立项,对目前已选育出的良种亦未深入进行保优节本的良种良法配套研究,无优质小麦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致使产品品质不稳定,效益低。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无公害化栽培;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进行节水栽培;从持续农业的角度出发,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都是栽培的研究内容。所以,栽培技术在粮食增产中同样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小麦生产与科技发展对策的建议

发展山东小麦生产的总体思路是,重视优质强筋和优质中筋小麦生产的发展,加强新品种选育和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证总产,改善品质;科学布局生产基地,发挥区域优势,建立集中产区,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格局。

1.稳定小麦种植面积,保证总产

由于目前我国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还不高,近几年旱涝自然灾害频繁,从全省来讲,小麦单产水平近期难以有较大提高。要保证总产,必须保证一定的种植面积。从保证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经济规律和山东小麦不同生态区品质形成规律,合理确定我省小麦面积和专用小麦区域布局。

2.建立小麦科研基金,加快新品种选育,研究与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规范化生产技术

应增加对小麦科技的投入,加强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根据小麦产量与品质特点和我省小麦生产对品种的需求,应重点支持强筋高产、中筋超高产和中筋节水节肥高产三种类型的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

我国小麦主产区生态条件各异、土壤类型不同,品种间的生育特性和品质特点也不相同,要提高我国小麦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必须从高产、优质、简化措施、节水节肥增效等方面,研究配套的高产保优节本规范化栽培技术。并通过样板田、示范田、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进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水平。

3.优化布局,建立优质小麦商品粮基地;加强产销衔接,推进产业化经营进程

实践证明,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必须建立“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化生产格局。应遵循经济规律和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特点,合理确定专用小麦区域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以质取胜、以产业整体开发为原则,以资源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市场区位优、产业化基础强、环境质量佳为依据,规划我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区。在此基础上,加强领导并给予财政支持,建立“小麦保优节本技术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确定技术依托单位,实施政策倾斜,合理有效地配置生产要素,培育优质小麦的产业化链条,提高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在小麦示范基地中,强筋小麦应抓高产优质,中筋小麦要主抓高产、超高产优质,二者都要做到产量、品质、效益、环境(无公害)四统一。示范基地要充分重视良种繁育工作,提高种子纯度。

4.加强支持和保护小麦生产的力度,优化投入渠道

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的农业规则,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补贴,提高粮食生产的竞争能力。一是加强对产粮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形成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增强粮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完善农业投入方式,增加对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的直接补贴,可以小麦良种补贴,种麦化肥、柴油、农电补贴,种麦农机补贴等形式,提高种粮的比较效益,提高粮农的种粮收入。三是由于种菜、栽果、养蚕的效益仍高出种麦50%至几倍,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可确定粮食保护价水平,实行差价直接补贴到农民,缩小种粮与种经济作物效益的差距。

5.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在品种选育、原种生产、商品专用小麦生产与流通等各个环节,都要检测小麦品质质量。应在加强省小麦质量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在示范基地建设质量检测分中心,服务于专用小麦产业化生产。建立技术和信息服务网络,在科研、生产、市场之间形成紧密连接的纽带,使农民了解新品种、技术、价格,企业了解产地、粮源。培育优质小麦协会和农民产销合作组织,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科研、生产、市场脱节的现象,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6.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为宏观调控粮食供需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粮食播种面积安全线;二是粮食产量安全线;三是粮食储备安全线;四是农民存粮安全线。

7.采取最有力的措施,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农田面积减少是粮食安全的最大危险。应严格开发区建设,严格审批非农项目占用耕地;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生产能力;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合理利用土地。

开展优质栽培研究,促进小麦产业化发展

小麦分团 王振林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贺明荣

一、小麦品质遗传控制与环境影响

小麦品质是一复杂的综合性状,既受遗传的控制,也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与子粒灌浆期间的气象条件和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生态环境下,其品质有明显差异,反映出生态环境条件对小麦子粒品质具有较大影响。Fowler(1984)的研究结果是环境对蛋白质含量变异的影响比遗传变异的影响大5.6倍;Stephen(1985)则认为环境间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变异是品种间变异的1.9倍;Blanche(1986)也认为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依赖环境的程度比依赖品种的程度高4倍以上。Johnson等(1973)研究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不同年份种植后,其品质差异明显,其中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可达5个百分点,甚至可达7.1个百分点。地区间差异越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也越大,但不同品种反应有所不同。他们对世界12613个普通小麦品种的品质研究后发现,小麦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变量为40%~50%,这表明,环境对小麦品质的形成及其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发挥显著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优质小麦育种的同时,必须重视研究建立实现优质的小麦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研究优质小麦的种植区划,研究生态因素和栽培措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不同地区小麦优质栽培的模式和技术体系。

二、生态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温度

温度对小麦品质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温度的影响包括气温和地温两个方面。地温对蛋白质的效应主要在于影响根系对氮素的吸收以及组织衰老和子粒灌浆持续期。春季地温8~20℃范围内,地温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每升高1℃平均增加蛋白质含量0.4个百分点,原因是适宜的地温有利于根系对氮素的吸收。研究发现,不同时期和不同温度范围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程度和性质不同。子粒灌浆到成熟期间的温度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小麦品质有重要影响。通常认为此时期适度高温(20~32℃)会提高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烘烤品质。气温年较差与小麦蛋白质含量有密切关系。崔读昌研究表明,气温年较差与蛋白质含量呈线性关系。

2.降水

降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子粒灌浆期间。研究发现,小麦生长后期,尤其是子粒灌浆到成熟期,过多的降水使小麦的子粒蛋白质含量降低。Willans指出,子粒灌浆期间的降雨量会影响蛋白质含量。全国小麦生态试验研究认为,降水过多容易冲掉小麦根部的硝酸盐,使氮供应不足,引起根系早衰,另一方面也影响光合作用和拖延营养运转时间。

3.日照

日照时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不尽一致。Pitareva(1981)研究指出,春小麦子粒的蛋白质含量与抽穗到蜡熟期总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为0.905,说明形成良好品质,需要较强的太阳辐射。曹广才等(1990)在北京的试验表明,在播种至生理拔节期长日照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开花至成熟期则随着日照时数的减少而蛋白质含量增加。由上可见,光照对子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在整个生育期都存在,但在不同时期这种影响很不相同。日照强度对小麦品质也有显著影响。王振林(2003)研究认为,开花至成熟阶段降低日照强度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降低日照强度可使粉质仪指标得到改善,面粉吸水率增大,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变长,公差指数变小;拉伸仪指标也有所改善,拉伸面积增大,延伸度变大。

4.土壤类型、质地

土壤类型、质地是影响小麦品质及其稳定性的基本因素。王绍中(1994)、钱存鸣(1990)研究认为,土壤质地黏重有利于提高小麦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小麦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小麦品质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以下时,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三、栽培因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播期和播量

播期和播量对小麦子粒的营养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子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面粉拉力逐渐增大。南京农业大学研究表明,在不同品种秋播和春播试验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均以春播为高。山东农科院的试验结果表明,春播的子粒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明显优于秋播,蛋白质含量一般比秋播高0.5%~1.5%,沉淀值高2~5毫升。杨永光等(1989)研究了播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发现在每亩播种量7.5千克以下时,随播种量的增加,产量逐渐提高,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与此相反,呈逐渐降低趋势;播量超过7.5千克/亩,产量下降,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上升。播量对品质的影响表现在品质提高,产量下降。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找出在目前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条件下适应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高产且优质的适宜播量。

2.施肥(1)氮肥:石惠恩等(1989)研究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每亩施纯氮10千克以下时,每增加2千克纯氮,蛋白质含量可显著增加。在施用时期上,许多研究者都强调在小麦的生育后期效果较好。据Strong等(1978)研究,随着播种时施氮的增加,子粒产量大幅度提高,但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贾振华等(1990)研究表明,在底肥相同的条件下,只施一次拔节肥时,子粒蛋白质含量随拔节期施氮量的增加而递增,但施氮量越多增长幅度越小。孕穗期施氮比早期施氮对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效果更好。花期追施氮肥效果非常明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在不同种肥水平上,子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较大,且影响远比拔节期大。位东斌等(1990)研究认为,适当晚追施氮肥对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更有效,这是由于适当的后期施氮,小麦植株仍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此时吸收的氮能更直接地输送到子粒中去合成蛋白质,因而使子粒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2)磷肥:关于磷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人认为施磷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无影响,有人指出施磷与子粒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Micheal等(1983)认为子粒蛋白质含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提高。李春喜等(1989)分别用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不同施磷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磷处理对小麦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均有较大影响,其中以每亩施75千克过磷酸钙的处理蛋白质含量最高,低于75千克时随施磷量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逐步提高,超过75千克时则随施磷量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研究表明,维持土壤有效磷含量22~30毫克/千克,对保证小麦高产优质十分必要。(3)钾肥:钾能促进蛋白质合成。Mengle等(1981)指出,钾可促进氨基酸向子粒中运转的速率,同时也增大了氨基酸转化为子粒蛋白质的速度,从而使子粒蛋白质含量提高。贾振华等(1992)研究认为,子粒蛋白质含量随施钾时期的推迟而逐渐提高,扬花期施钾蛋白质含量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扬花期吸收的钾,促进和参与植株体内氮的代谢活动,促进了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并很快转化为子粒蛋白质,从而提高了子粒蛋白质含量。何萍(2002)、王旭东(2000)研究提出,施钾可以延长面团稳定时间,但并非随施钾水平提高,面团稳定时间延长。研究表明,维持土壤有效钾含量在100~350千克/公顷,对保证小麦高产和优质是必要的,低于下限会减产,高于上限蛋白质含量会降低。(4)有机肥:一般情况下,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但提高的幅度不及氮素化肥大。据尹成华(1989)报道,每亩施5000千克有机肥比不施肥的蛋白质含量仅增加1.1%左右,施5000千克以下的提高不到0.5%。增施有机肥还可提高干面筋含量,并使小麦子粒降落值出现下降趋势。有机肥对子粒品质的作用与基础肥力有很大关系,在有机肥用量相同条件下,中高肥地力的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中低肥地力的含量,说明培肥地力是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基础肥力较差时增施有机肥的效果更好,在一定范围内,随施肥量的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的提高。

3.灌水

一般认为水浇地小麦常比旱地小麦品质差,南方小麦比北方小麦品质差,这主要是水分与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共同对小麦品质作用的结果。抽穗到成熟期间土壤含水量减少时,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表明适度干旱有利于子粒蛋白质的积累,但使子粒产量下降。姜瑞玲(1986)研究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和浇水时间的推迟,子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降低。研究表明,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水肥互作效应。在氮磷比例一定的情况下,低水分需要一个较低的施肥量,高水分则需要一个较高的施肥量,才能获得较好的品质性状;但在施肥量一定的情况下,高水分对品质性状有不利影响,表现出水分对小麦品质有稀释效应,但增加施肥量可使这种稀释效应得以缓冲。总之,虽然后期灌水对小麦品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若能与施氮相结合,可以在增产同时做到蛋白质含量少减、不减甚至有所提高。

四、开展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

近年来,我省优质小麦育种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选育出一批优质小麦品种。然而,目前我省所生产的优质小麦在品质上尚存在很大差距。2002年全国优质小麦品质检测包括对我省优质小麦品质检测的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小麦品质表现截然不同,同一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的不同地区或不同地块上,品质表现差异很大,仅面团稳定时间就可相差一倍到几倍。在测试的全部样品中,能达到国家优质标准的仅为17.3%。目前,我省优质小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质的稳定性差、一致性差,特别表现在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等面团流变学特性指标上。因此,改善优质小麦品质、增强品质指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的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小麦品质的稳定性研究

关于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国外已开展许多研究,为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国内特别在我省,关于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及其基因型和环境效应,至今尚未开展系统研究。

2.不同类型专用小麦优质专用区域化种植研究

研究表明,地理位置、气象因素、土壤条件是显著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重要措施,也是标准化、集约化生产优质专用小麦商品粮的必由之路。然而,目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种植研究十分薄弱,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尚未实现区域化、标准化生产,这将制约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的持续发展。因此,开展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种植研究,既是我省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又是实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产业化的需要。

3.实现优质的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与理论研究(1)探明我省环境条件与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及小麦品质形成对环境、措施的要求:研究环境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措施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揭示小麦主要品质性状与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之间的关系,为小麦优质栽培和品质区划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实现优质小麦对环境、土壤条件、营养元素和栽培技术的要求,为研究建立小麦优质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2)大力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技术是影响小麦品质的最大的人为因素。同一优质品种,栽培技术不同,品质指标相差悬殊。也正是栽培技术的不同,导致优质专用小麦的质量不稳,品质指标变化大,使优质专用小麦降低或丧失其优质专用的商品价值。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与高产品种相比,由于遗传性的不同,因而对环境条件、肥水、技术措施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开展很少。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究是实现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标准化的基础。(3)开展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实现优质的机理研究,为优质小麦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后劲和基础的理论依据。

山东省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小麦分团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迟斌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得以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我省优质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小麦品质的改良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省的社会需求,而且每年可向外省市销售数十万吨,特别是2003年首次实现了强筋小麦的出口。但由于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品质改良而言,我们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较尚存较大差距。现就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商榷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在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中,小麦是以“卖”为目的的商品,但目前我省基本上还处在以“吃”为主要目的(自我消费)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商品”和“产品”的不同之处,不仅在量的大小上,重要的是商品有规格和质量要求,按标准化生产。当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原因,除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自然等因素造成生产的不稳定性外,主要是分散种植,生产规模过小。农户有权决定种什么品种,户与户种植的品种不尽相同,甚至一户同时种几个品种。这种生产方式导致优质小麦的配套栽培技术难以落实。然而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作用远远大于对产量的作用。据美国多年研究,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品种的效应分别占蛋白质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总变异的28%,24%和27%。环境效应在这3项指标总变异中分别占66%,68%和52%(其他为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由此对种植同一个优质品种而生产的小麦品质悬殊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在优质麦收购时不可能对小麦进行品质分析,只能是按品种收购。同时,在收、晒、储、销过程中造成多品种混杂,导致小麦品质进一步下降。(二)缺乏品质区划,未形成优势产业带

美国、加拿大等优质麦生产大国在50年前已完成了该国的小麦品质区划。美国将本国小麦分为7个区,其中以堪萨斯州为中心的中部麦区为红硬麦(强筋小麦)区,号称“面包篮子”,东海岸为红软麦区,西海岸为白软麦区。按优势区域划分并不意味着东、西麦区生产不出硬麦,而是中部麦区生产的强筋小麦品质稳定,商品率高,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近几年刚开始国家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工作,据初步研究,山东省整体上适宜生产优质强筋和中筋小麦。但我省处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交汇地带,各地气候状况差异大,土壤类型复杂,不一定所有的县市都适应生产强筋小麦,需要进行优势区域划分,但我省至今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下,在全省盲目地均衡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难以建立起稳固的优质麦生产基地。同时,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需要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但目前针对不同品种在不同地区的种植,全省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人们往往只盯着产量,为追求产量而一味地增加氮肥的施用量,造成优质专用小麦在不同年份或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品质的差异和不稳定。(三)综合品质水平不高,品种数量相对不足

我省从1986年开始立题开展小麦品质育种研究,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先后育成并审定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其中强筋品种有烟农15号、PH82-2-2、济南17号、烟农19号、淄麦12号、济麦20号。中筋品种有济麦19号、莱州95021,山农优麦2号、泰山21号等,工作进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我省小麦品质改良是在高产(500千克/亩)水平上进行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强筋品种的产量潜力仅有300千克/亩),取得如此成绩应该充分肯定育种家的辛勤劳动。但是,我们也应客观地认识到这批“速成”品种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和不足,与国外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首要问题是面筋强度不够,虽然我省产优质强筋小麦用粉质仪测定的品质指标与国外品种差距不大,但是两者用拉伸仪测出的指标却相差甚远,国外优质面包麦的抗延阻力一般都在600B.U.以上,而我省品种品质潜力只有少数品系可以达到,在延伸性上仅有18厘米左右,而国外品种长达21厘米。同时,受年际间气候、栽培等条件的影响较大,品质不够稳定。

二、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

第一,加强科研体系建设,加大小麦品种保护力度。小麦为常规作物,育成的品种一旦推广,品种保护难度大,较杂交育种得到的回报少。为提高小麦品种的竞争力,政府应加强小麦科研体系建设和小麦品种保护力度,保持小麦育种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利用山东现有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联合攻关课题组,整合育种资源,重点解决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水平不高和品种数量不足等问题,采取自育、引进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快出、多出新优品种。

第二,出台优惠政策,扶强扶优,加快小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小麦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优质专用小麦就不能实现产销衔接和优质优价,因而也就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形成生产基地并保证一定规模。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在资金、运输、税收等方面政府应给予扶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其发展。

第三,加强对农业和小麦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竞争力。利用WTO的有关政策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水利、土壤、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农民的补贴力度,减少农业税费,减轻农民负担。充分调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积极性,认真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协会,形成企业+协会(或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链,解决产销脱节,实现订单农业,达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目的。

第四,加强供求信息网络建设,开拓国内外需求市场。山东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的发展刚刚起步,市场信息的获取滞后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民很难及时获得市场行情,生产的盲目性较大,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组织要强化农村市场网络体系建设,作好市场信息收集、分析、筛选、发布及预测工作,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二)以加工企业为主体,建立多样化开发体制

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加工企业是主体,应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企业根据自己的利益(长远和当前利益)选择适宜种植区域和品种,建立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采取加工企业+农民协会,或加工企业+中介公司(粮食局或科技开发公司)+农民协会的模式签订产销、供销合同,实行订单农业。其次,实现优质优价,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价格应高于普通小麦10%~15%。莱州市和平度市粮食局以及山东鲁研农业良种公司等单位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品质区划,合理布局,实现标准化生产

研究表明,品种是优质小麦生产的决定性因素,而环境(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则起制约作用。品种、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三位一体决定商品小麦的品质和质量,其中生态条件(气候和土壤)是人为不能控制的因素。欲把山东省建成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品质区划研究必不可少。需要在全省统一布点,设立多年专项试验,进而获得较全面的信息资料,并结合土壤类型和多年气象资料,建立科学合理的品质区划方案。

在品质区划的同时,要以国家在郓城、曹县、单县、东明、梁山等10个县(市)建立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全省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生产体系,包括品种布局的区域化、种子生产供应的规范化、种植技术的规程化、质量控制的程序化。企业、科研、经营、管理、农技推广等各部门要上下联动,齐管共抓。(四)加强育种工作,提高供种质量和水平

针对目前山东审定推广的几个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存在的不足,如有的品种出粉率较低,有些年份子粒不很饱满;有的品种在高肥水地块易倒伏;有的品种有黑胚现象……等问题,积极做好品种选育改良工作。注重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资源的引进,在原来高产多抗的基础上,突出优质和品种的专用性、特用性。把营养品质(蛋白质含量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的程度)、制粉品质及食品加工品质纳入育种总目标,突出优质专用品质。同时改进区域试验工作,强化参试品种的品质测试,增加和规范测试项目、指标、测试单位,制定相应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拔标准,对优质专用特点突出的小麦品种在审定时适当放宽产量标准,引导育种单位把育种目标由单纯以产量为主转向产量与质量并重,尽快选拔出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保障优质专用小麦商品品质,提高供种水平和质量是关键:一是加工企业、育种单位、种子公司三者之间应相互联合,对生产基地实行统一供种,一地一种,防止农民自留种和多头供种,确保种子质量。二是建立健全小麦良种繁育体系,提高供种水平,对优质专用小麦种子进行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和品种混杂,做好种子的精选、加工、包衣等工作。三是种子管理部门要对现有品种进行筛选、鉴评和质量检测,推荐主推品种,保证种子质量。

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分团 王法宏

自上世纪30年代始,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全球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一、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一)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早在1971年,Commoner就指出,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洗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如果饮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过高,不仅会引起婴儿的死亡,甚至对成年人的健康也会产生危害。自1970年以来,美国中、北部大平原的灌溉面积扩大了8倍,伴随着灌溉面积的扩大,化肥、杀虫剂等农业化学品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根据维斯康星州的调查统计,22%的民用井的井水中硝酸盐的含量超过了美国政府规定的饮用水的标准(10毫克/升);23%的民用井的井水中可检测到阿特拉津(一种常用除草剂);在该州的集中灌区,有60%的民用井的井水硝酸盐的含量超标。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及藻类生物的大量繁殖,从而引发了海洋赤潮等灾害。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由于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二)地下水位下降,生产成本增加

为保证灌溉用水的需要,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华北地区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农灌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了40~60米,形成了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并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据报道,山东省的莱州弯地区海水倒灌已达几十公里,使原来大片肥沃的农田如今成为不毛之地。

至于现代农业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增加及其损失,现仅以氮素化肥的施用为例加以说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世界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为85529551吨纯氮(FAO,2001),其中,谷类作物生产的用量为51317730吨,占全球氮素化肥消费量的60%(FAO,1995)。在谷类作物生产中,氮素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3%,另有67%被浪费,相当于每年全球损失159亿美元。(三)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研究表明,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容易引起植物组织,特别是叶片中硝酸盐、氨基酸等氮化物的积累,这是导致病虫害爆发的一个主要诱因。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推出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仅以美国为例,上世纪70年代,美国登记生产的杀虫剂有1500多种,1973年,杀虫剂的年产量为13.6亿磅;1975年,美国国内杀虫剂的施用量为8~10亿磅(USDA,1975)。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病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四)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再以我国的黄河为例,黄河水的泥沙含量为2.81×104毫克/升,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因水土流失进入黄河的泥沙量为1.63×109吨。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降低土壤的渗透能力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降低。

二、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0%,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全方位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的大面积推广,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上述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Jaynes等(1999)对一个面积为5200公顷的集约化农场进行研究后认为,该农场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的氮素为每年66千克/公顷,如此大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氮肥的超量施用造成的。Baker等(1975)发现,在玉米和不施肥的燕麦或大豆轮作时,若玉米的施氮量为112千克/公顷,则由玉米田排出的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可达21毫克/升,每年由此造成的氮素的损失约为30千克/公顷。在比较了不同的施肥量对氮肥损失的影响后,Baker和Johnson(1981)发现,在玉米和大豆或燕麦轮作体系中,若玉米的氮肥施用量从每公顷100千克增加到每公顷250千克,则从该玉米田排出的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就会从20毫克/升增加到40毫克/升,因施肥量增加而造成的氮素损失翻了1番。

在施肥量确定后,肥料的利用效率还受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施肥时期的影响。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仍以小麦为例,小麦是世界上播种面积最大的作物,因而总需肥量也较大。我国的冬小麦全生育期250天左右,虽然自播种到返青的天数占全生育期的近3/5,但因这段时间气温低、生长量小,因而需肥量仅为全生育期的17%~20%;返青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生长速度加快,需肥量也相应增加。虽然,自返青至成熟的天数仅占全生育期的2/5,但需肥量却占全生育期的80%以上。许多农民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据研究,由于降水和灌水的影响,氮素化肥在砂壤土可下渗到20~23米深的土层;在壤土可下渗到10~12米;即使在黏土,也可下渗到6~8米深的土层;而一般作物的根系深度仅为2米左右。显然,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Ken Sayre博士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当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一定(225千克/公顷)的情况下,如果将全部氮肥在播种时一次施入,小麦的子粒产量为每公顷6.497吨,子粒蛋白质含量为12.9%;如果将1/3的氮肥在播种时施入,2/3的氮肥在拔节期追施,小麦的子粒产量为7.272吨,子粒蛋白质含量为13.1%;如果将2/3的氮肥在拔节期追施,1/3的氮肥在抽穗时追施,则小麦的子粒产量为每公顷6.655吨,子粒蛋白质含量为13.5%(Ken Sayre,2001)。毫无疑问,其他作物的施肥也有类似的规律。可见,在施肥量确定后,选择适宜的施肥时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

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一次灌水需水150毫米左右,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用量,有利于环保。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面对灌溉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美国科学家Charles A.Norword(2002)在美国大平原玉米带进行了连续两年的非充分灌溉试验,设不浇水、浇一水(灌水量150毫米)和浇两水(灌水量300毫米)三个处理。结果表明,浇一水比浇两水虽然减产6%~7%,但若考虑到玉米的价格及提水的成本,则浇一水处理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浇两水处理。于振文等(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如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技术就是一例,该技术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完全适用于花生、垄作小麦等沟灌体系(王法宏等,1999)。(四)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为了克服现代化学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威胁人民的健康等负面效应,自上世纪70年代始,在英、美等国出现了以拒绝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基本特征的有机农业(Organic farming)。有机农业与现代化学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化学农业栽培管理直接目标是作物,如使用化学肥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有机农业栽培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土壤,栽培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土壤生物(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等)的需要,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创造健康土壤环境的目的,如使用有机肥的直接目的是为土壤生物提供营养,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由于有机农业不施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仅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且消除了这些农业化学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及其引发的大气污染;农产品的农业化学残留明显减少,农产品的品质显著改善,口味更佳。据不完全统计,1972年英国的有机农业面积为15000英亩,法国为50000英亩。美国、日本等国的有机农业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美国、英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先后成立了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机构及有机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发展有机农业,促进农产品出口是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战略性对策。

发挥企业的转化带动作用,促进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小麦分团 刘平基 龙丰制粉公司 姜廷誉

在小麦产业化链条当中,组成优质小麦产业链条的科研部门、生产部门和加工企业三个环节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新龙亚洲食品制粉(烟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丰制粉公司)作为业内的龙头企业,多年来与广大科研部门、农业种植部门进行了长期友好、卓有成效的合作,通过发挥企业的转化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优质小麦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和促进小麦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加工企业对小麦的需求现状与前景

龙丰制粉公司自1997年开始由民用粉的生产转向专用粉的开发与生产,通过连续几年的寻求与探索,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了以专用粉为主、民用粉为辅的产品结构体系。在这几年的市场转轨和产品转化过程中,各种经验告诉我们,要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除了先进的制粉设备与工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必备的技术人才外,最根本的还是专用小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此我们广集信息,建立了专用小麦的质量数据库。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国内专用小麦从地理区域上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北方的优质高筋小麦和南方的优质低筋小麦及部分区域的特殊优良品种,如河套的永良4号、山东的烟农15、河南的高优503等。(一)优质高筋小麦

下面就我们采集到的优质高筋小麦做具体分析(表1)。表1 优质高筋小麦品质指标

从以上指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近几年通过小麦育种、推广等农业方面的努力,确实推出许多深受面粉加工企业喜爱的优质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进口优质小麦。

第二,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我们专用小麦的差距还很大,表现在粗蛋白、湿面筋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质量水平仍达不到生产优质专用面粉的要求。

第三,由于中国小麦种植业分散管理,很难形成农场化生产模式,造成同一品种小麦不同区域差异性很大。如济南17稳定时间低的4分钟、高的10分钟以上,8901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同一品种小麦质量差异很大,即质量不稳定,给面粉加工企业带来了诸如储存管理、生产加工、品质控制等许多不利因素。

第四,由于专用小麦品质不稳,许多面粉厂加工专用面粉仍然依靠大量进口小麦作调节,甚至许多高档专用粉生产仍在大量或全部使用进口小麦,否则内在品质和质量稳定性都很难保证。在这方面我们深有感触。从同我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山东沿海地区的面包糠用粉、肯德基、麦当劳及出口乌冬面等面粉加工企业的合作来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大多是出口产品或执行国外标准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的汉堡包专用粉,看似简单,但同普通面包粉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区别,不仅要求操作适应性强,而且对面包内在结构、起发高度和形状及烘烤着色、储存期及口感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比如说肯德基对汉堡包专用粉制成品的高度误差在5毫米之内,因为在这个误差之内人一张口刚好能够含入口中,这也是这些企业在经营当中人性化的一些要求和做法,不论哪一项不达标都会被淘汰。近年来异军突起的面包糠专用粉也是如此,由于受出口卫生指标及加工工艺要求等限制,它不容许面粉中有任何改良剂,要达到质量标准及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必须切实做好专用小麦的选择、搭配及加工工艺的调整等,否则很难适应对方的要求。以上面粉主要指标要求:粗蛋白含量≥12.5%,稳定时间≥16分钟,吸水率≥64%,相对来说对专用小麦的选择也是非常严格的。

综合以上,我们对国产优质高筋小麦的要求是湿面筋含量≥32%,粗蛋白含量≥12.5%,吸水率≥63%,稳定时间≥10分钟,面包烘焙品质85分,而且品质要稳定。(二)低筋小麦

尽管高筋小麦的推广和应用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毕竟许多优质小麦品种仍被许多面粉加工企业所应用,这是可喜的一面。而在低筋小麦方面,我们显得更加渺茫,因为我们生产的糕点粉、月饼粉、南方馒头粉、饼干粉等系列低筋面粉仍在大量使用进口美国软红冬麦或澳大利亚软白麦,因为这两种小麦都具有低蛋白含量、软胚乳、面筋强度弱、粉质细腻等特点,而且品质稳定。而国内低筋小麦由于相对蛋白含量高、品种混杂、面筋偏高,很难适应低筋粉的生产。

根据公司目前生产发展趋势,我公司急需以下指标的低筋小麦,即蛋白质(14%水分)8%~10%,湿面筋20%~24%,面团稳定时间2~4分钟,吹泡仪指标P值35~40毫米,L值95~100毫米,n值90~110毫米的优质低筋小麦。(三)中筋小麦

由于受我国传统食品加工业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小麦仍然存在“一高两低”的局面,即中筋小麦产量高、数量大,而两头的高筋、低筋小麦则显得不足,应该说中筋小麦是我国小麦的主导产品,如制作传统的馒头、面条等食品的小麦,但近年来由于速冻食品业的发展,对中筋甚至中筋以上小麦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速冻食品对面粉的要求是:色泽光亮、透明度强、口感好、耐冷冻不干裂、淀粉不宜老化及保水性好,这就要求我们的中筋以上小麦不仅要具有适宜的面筋、蛋白质,更要有完美的淀粉组合,即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组合,淀粉晶体结构的组合好。要保证淀粉不宜老化及保水性强,切实解决好水饺等冷冻食品的开裂及色泽偏暗现象,根据目前我们掌握的信息,河套一带的永良4号小麦显得非常优良,值得推广。

二、发挥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推动小麦产业化链条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企业与农业的结合程度,多渠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几年来,龙丰制粉公司立足企业需要和农民增收两个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式农业,从企业的角度引导农民推广种植小麦新品种,提高优质小麦的收购价格,使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有效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增强了企业与农业的结合程度,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龙丰制粉公司参与承担了“无公害优质小麦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的小麦专用粉研制与开发的科技课题,几年来通过科、产、贸一体化实现优质小麦产业化项目,与基地粮食收储部门签订基地无公害小麦收购合同,平均每吨收购价格高出普通小麦10%左右(80~130元),每年收购优质小麦,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的转化能力

龙丰制粉公司自2000年确立了“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专用粉”的战略思路,经过3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产品定位、市场定位的两个战略转移,初步形成了以专用粉为主、民用粉为辅的产品格局,从而为企业最终消化优质专用小麦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实践证明,企业只有完成产品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才能提高对优质专用小麦的消化能力,才能最终发挥企业在优质小麦产业化链条中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内专用面粉、高档面粉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据国家粮食行业协会公布的2002年度粮油工业统计信息显示,国内专用面粉占小麦粉比重已经达到了11.4%,高档专用面粉同比增长31.68%。尽管现在专用面粉所占比重不是很高,但正在呈现一种逐渐增长的态势,显露出制粉行业发展的方向,间接显露出小麦产业的发展方向。(三)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研基础设施条件

专用面粉的开发与生产的三个必备条件是设备工艺、检验化验仪器、科技人才。公司从完备三个硬件入手,首先在原有引进瑞士布勒公司制粉设备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日本、韩国的制粉工艺,结合基地小麦的产品品质特性,对磨粉工艺进行了科学改进;增加投入139万元引进法国特里百特雷诺公司的吹泡仪、瑞典波通公司的近红外仪及粉质仪、拉伸仪等化验仪器;从上海、青岛、杭州等地高薪聘请三位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专门负责新产品研发工作,保证了公司新产品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提高企业科技转化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通过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开发力度,结合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的战略决策,公司先后研究开发了肯德基汉堡专用粉、萨其玛专用粉等高档系列产品,不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新产品研发走在了国内同行业的前列。截至目前,公司开发生产的专用粉系列产品已经进入了上海的陆仕食品有限公司、湾仔公司、麦可顿、麦当劳、肯德基、青岛亚是加、荣成的海都食品公司、威海的荣东食品厂和加荣食品厂等一些知名外资食品企业,并批量出口香港、朝鲜、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每月的销量在2500吨左右,全年销售30000吨左右,增加收入360多万元。

三、关于小麦产业化链条的几点建议

(一)小麦品质的稳定性问题

这是我们生产专用面粉所遇到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同一品种小麦质量差异很大,即质量不稳定,给面粉加工企业带来了诸如生产加工、品质控制等许多不利因素,这是令许多面粉厂家所头疼的事。专用面粉需要的就是专用小麦,专用小麦就是要体现出专用特性,而稳定性尤为重要。(二)产销衔接问题

通过打造、完善质量、价格信息平台,畅通优质专用小麦的销售渠道。可以学习借鉴美国小麦协会的做法,美国小麦协会驻中国办事处每周给我们提供一份详细的美国小麦质量、价格信息报告,以便于我们采取合理的采购决策。(三)参与国际小麦市场的竞争,以此带动国产优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小麦交易,让国际市场来给我们的小麦打分和定价,以此来提高我们小麦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取得市场的认可。因为我们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针对的就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区的进口小麦。(四)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我国小麦分散种植的现状

国外的农业是农场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可以保证农业的低成本、规模效益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说薄弱环节这就算是制约我省乃至我国小麦产业、农业产业的一个现实问题。当然,这与我们的国情有关。现在,许多地区的农业产业(包括小麦产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质小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也在研究与推广,我们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五)发挥市场的杠杆作用,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小麦新品种

农民种什么品种、种多少,在靠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引导的同时,要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小麦品种有稳定可靠的质量、有利可图的价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农民自然会积极种植这种产品,没有经济利益的保证,农民自然不肯种。

总之,制粉企业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对小麦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具有市场导向意义。我们制粉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提高驾驭各种专用小麦的操作和调配能力,充分掌握与探索好专用粉生产之路,企业才有出路,才能发挥好企业在小麦产业化链条中的纽带作用,才能最终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我们新龙亚洲食品制粉(烟台)有限公司有信心与同行业、与广大农业部门、科研部门携手并肩,共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重新认识玉米价值,振兴山东玉米经济——对山东玉米发展的建议

玉米分团

2003年11月19日,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玉米分团召开全体成员会议,重点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山东玉米问题。会议认为,玉米是多用途作物,深加工再增值潜力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是现代农业的亮点,山东省应强化玉米优势产业,为农民致富开辟新路。但是,目前山东玉米生产已处于低谷,生产总量已供不应求,如继续下滑,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为此,我们提出“重新认识玉米价值,振兴山东玉米经济”的建议,供参考。

一、玉米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亮点

(一)玉米是高产高效作物,是粮食安全工程的支柱

玉米是C作物,具有高产高效特性,它创造谷类作物单产最高4世界纪录,春玉米亩产1548千克(美国),夏玉米1096千克(山东)。在山东吨粮田建设中,亩产粮食1000千克,小麦约占400千克,玉米约占600千克,故有“粮食要大上,玉米扛大梁”的结论。玉米歉年可直接做口粮,丰年可转化为肉、蛋、奶,故玉米不仅是粮食安全工程支柱,也是优质食物的来源。(二)玉米是优质饲料作物,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玉米是“饲料之王”,是肉、蛋、奶的优质原料,这是世界公认的。有人将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作为衡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指标之一,亦是以此为根据的。生产实践表明,平均每生产1千克肉、蛋、奶混合产品,需消耗配合饲料1.61千克,其中玉米占1千克(占60%),也就是说每生产1千克肉、蛋、奶,必须有1千克玉米子粒做原料保证。2002年山东省共生产肉类产量626.99万吨,禽蛋产量399.40万吨,奶类产量116.75万吨,合计为1143.14万吨。山东省2002年玉米总产量为1316.03万吨,畜产品消耗玉米1143.14万吨,饲料用粮占玉米总产量86.86%,这是一个很高的用粮比例,如果再想增加畜产品的产量,必须相应增加玉米的产量。如我省计划到2010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按上述用粮比例计算,玉米总用粮将达到2050万吨。总之,山东省要想实现畜牧大省、畜牧强省,必须把玉米产业做大做强才有可能。想用压缩玉米种牧草或进口玉米发展畜牧业,都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三)玉米是工业原料作物,是现代加工业增值的“珍珠”

国外有人把玉米比喻为“皇冠上的珍珠”,这与玉米经现代工业加工后产品多、用途广、增效大有关。世界经验表明,玉米现代加工业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淀粉工业,二是饲料工业,三是食品工业。目前已开发出来的玉米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数千个品种,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不仅效益高,而且发展空间大,产业链条长,可把千百万农户带入产业链,进入大市场,对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淀粉加工业,代表了玉米现代加工业的方向,它为玉米深加工再增值提供基础原料。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生产的工业制品达500多种,大约2/3用于食品、医疗、饮料等方面;约1/3用于造纸、包装、纺织、石油等方面。在美国,淀粉、甜味剂和乙醇占据玉米深加工产业的95%。用普通玉米为加工原料,淀粉产出率约60%,每吨淀粉售价1400~1500元,1吨玉米产淀粉600千克,即可达到保本经营,其他副产品有玉米油30千克,纤维蛋白饲料200千克,蛋白粉50千克等即为利润。如用玉米普通淀粉加工成变性淀粉,价格可提高2~3倍。用普通淀粉加工成味精,可增值3倍以上,加工成低聚糖可增值7.8倍。若将玉米加工成医药用肌醇,每吨肌醇价格可高达26万元。可见玉米只有发展精深加工产品才能赚大钱。

玉米饲料加工业,是发展畜牧业的支柱,它是消耗玉米的主体(一般占70%以上),又是提高玉米饲用效率的最佳选择。试验表明,用以玉米为主的配合饲料,可比直接用玉米粒作饲料,畜禽产品饲喂报酬率提高2~3倍。若用含油量为6%,8.5%,11.3%,13.0%的高油玉米养鸡,高油玉米单位饲料增重比普通玉米分别提高3.9%,7.9%,11.4%,14.3%,即含油量每增加1%,单位饲料增重可提高1.6%。用糯玉米养奶牛,产奶率比普通玉米增加12%,奶中黄油含量显著增加。用优质蛋白玉米养猪,日增重比普通玉米高29.7%~124.2%,料肉比降低15.3%~33.3%,每增加1千克体重节省饲料0.71~2.13千克。用优质专用玉米做配合饲料,效果更好、效益更高。

玉米食品加工业,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兴起,以优质专用玉米为原料的精加工食品琳琅满目、品种众多,以丰富人们膳食结构、调节食品营养,价值成倍增长,深受人们喜爱。如鲜食和速冻保鲜玉米,是选用糯、甜玉米鲜嫩果穗加工而成,可满足人们在非生产季节对鲜食玉米的需求。我省农户种植鲜食糯、甜玉米生产成本每亩约500元,亩产鲜穗4000个,按每穗收购价格0.3~0.4元计算,亩产值1200~1600元,亩纯收益700~1100元;如在市郊种植,市场淡季销售,每穗可卖1~2元,经加工包装进入高档宾馆或出口外销,每穗可售3~5元;一年可种两季,效益非常可观。目前国际市场上甜玉米罐头是畅销商品,每吨甜玉米罐头价格高达1000美元左右。笋玉米食品罐头亦是开发新热点,国际市场上每千克笋玉米在1.5美元左右,种一季每亩可产鲜笋150千克,产值225美元,扣除成本65美元,纯收益可达1300元人民币。山东一年可种两季,效益可以翻1番。(四)玉米是“三效”俱佳作物,是可持续发展的益友

玉米的巨大经济效益已如前述,不再重复。

玉米的社会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由于玉米生产的发展,使山东早在1984年粮食总产就登上了300亿千克的台阶,基本上解决粮食自给有余,稳定了社会;同时也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条件。一是通过调整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为增加农产品出口,创造了大量外汇。近几年来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拓宽了增加农民收入的行业领域,转移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玉米生态效益大是其他作物难以比拟的。玉米在我省大田中充分利用7、8、9三个月雨热同季的光、热、水资源,高效迅速地生长出强大绿色群体,高2.5米,叶层覆盖地面3~5层,总面积达4000万亩,形成优美壮观的绿色植被,像热带森林一样为人们调节环境。玉米一生地上部积累的干物质一般田亩产1吨以上,有一半为秸秆,尚有占地上部总干重20%左右的根茬留在土壤中,秸秆又以直接或间接返回土壤做肥料,故玉米又是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量大、优质肥源。玉米秸秆可直接气化或生产沼气,可为农村提供燃料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玉米又被国际誉为“再生石油资源”,用它生产出的酒精,混入汽油10%~20%,即为“环保汽油”,可做汽车、机器燃料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已启动这一工程。用玉米加工的直链淀粉,能生产可降解薄膜,可减少农业用膜中的白色污染。玉米油被誉为“健康营养油”,人们经常食用,对降低胆固醇和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疗效。

二、理顺思路,发展山东玉米

(一)在产量上,以需定产,供需平衡

根据有关资料,山东省2002年肉、蛋、奶的总产量为1143万吨,即消耗玉米1143万吨;淀粉加工年产淀粉180万吨,消耗玉米300万吨;人均口粮13千克,需消费玉米116万吨;总计消费玉米1559万吨。而2002年玉米总产量只有1316万吨,尚缺243万吨,估计从省外净流入243万吨。可见我省要保证玉米供需平衡状态需年产玉米1600万吨,按2002年亩产335千克计算,需播种玉米面积4700万亩;若能亩产提高到400千克,仍需播种面积达4000万亩。这就是我省玉米供需平衡的最低保障线。如再想增加畜产品,玉米总产量还需加大。如想利用省外玉米资源,一般不能超过总需要量的10%。(二)在品种上,重点发展高产优质普通玉米,加快发展优质专用玉米

在大田生产中,品种高产稳产仍然是首选目标,同时亦要兼顾优质和多用途的需要。目前适于大面积种植的普通玉米品种有农大108、鲁单50、鲁单981、鲁单984、登海1号、登海3707、郑单958等。这些品种适应性好、抗逆性强、高产稳产,活棵成熟,有粮、饲兼用特性。

对优质专用玉米要因势利导,加快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在淀粉加工业区,可发展高淀粉玉米:鲁单8011、鲁单8010、费玉3号、郑单958等。在饲料加工业区,可发展优质蛋白玉米:鲁玉14、鲁单204、鲁单205、鲁单207、鲁单409、中单206;亦可发展高能量的高油玉米:高油115、高油298及普通玉米高油化组合等。在奶牛养殖区,可种饲用玉米:整株青贮品种科多4号、科多8号,青刈品种墨西哥玉米。在城郊或食品加工企业区,可种糯、甜玉米,糯玉米品种有中糯1号、2号、301,烟糯5号、6号,鲁糯玉1号,西星糯玉米1号等。甜玉米品种有北京白砂糖、甜玉1号、甜单1号,吉甜6号、华甜玉1号、绿色超人等。(三)在组织上,采用企业带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千百万农户分散种植玉米,要想提高产品增值效益,只有组织起来,与企业联合,经深加工再增值,走向国内外大市场销售,才有可能实现。这一模式中,企业是龙头,农户是车间,市场是导向,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实行订单生产、规范经营、产业开发,利益分摊,风险共担。目前山东饲料加工企业有1300多家,年产配合饲料560万吨,消耗玉米336万吨;淀粉加工企业200多家,年消耗玉米300万吨;再加上食品加工企业,估计年消耗玉米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如这些企业都能与农户联姻,将有一半玉米农户受益。(四)在投入上,一抓玉米新品种选育,二抓玉米优势产业带的建设

品种是玉米增产的内因,只有优良品种不断更新换代,才能推动玉米生产的发展。优良品种是高投入的结果,是高科技的结晶,因此,建议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对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进行资金重点投入、长线投入。对普通玉米要抓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这些品种在正常和逆境条件下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品质达到国标二级;对优质专用玉米,分别抓饲用玉米,高淀粉玉米,优质蛋白玉米,普通玉米高油化组合,甜、糯鲜食玉米等。

在玉米优势产业带建设中,要用支农资金加大投入。一是对玉米面积大(40万亩左右)和单产高(亩产500千克以上)的县、市、区重点扶持,形成优势产区样板1000万亩,尔后逐步扩大。二是对玉米大型加工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他们与农户结合建立优质专用玉米产业区。

高油玉米生产形势分析及发展对策建议

玉米分团 胡昌浩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高油玉米是人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一种高附加值优质专用玉米新类型,不仅含油量高,而且全面改善了玉米的子粒品质,具有普通玉米难以比拟的优越性。高油玉米的育成和推广应用,使玉米本身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油饲、工业原料等多用途作物,发展前景广阔。

高油玉米的选育,是从1896年在美国开始的,到1992年玉米的含油量已由最初的4.7%提高到20.9%,从而获得高油玉米基础群体IHO;另外,美国还有厄板钠高油群体UHO,是利用核磁共振仪(NMR)对玉米单粒进行含油量选择,从20世纪40年代的含油量4.58%提高到现在的20.5%。美国多个育种单位,先后育出了一批子粒含油量7%~8%、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高油玉米新品种,在生产中使用,深受农民欢迎。1989年美国杜帮公司联合其他公司,购买了美国国内高油玉米全部种质资源的独家使用权,形成了高油玉米育种、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系统,使高油玉米商品化速度大大加快,面积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高油玉米种植面积,1992年为30万亩,1996年为100万亩,1999年达到607.5万亩,2002年超过1000万亩。有人预计,美国高油玉米未来的发展,可能达到1.5亿亩,占全国玉米面积1/3左右。

中国高油玉米育种工作是从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始进行的,1983年原北京农业大学宋同明教授主持开展了这项工作。虽然起步晚,但由于利用美国的材料和NMR测油技术,进展很快。在高油自交系的选育和利用方面,采用三种方法:一是从美国高油群体直接选择高油系;二是选育二环系;三是把常规自交系转育为高油系。同时进行了高油群体的创造工作。从群体中选系组配的杂交种高油1号~8号,含油量在8%~9.5%,并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当前推广的“高油115”品种,含油量为8.8%,超过普通玉米近1倍,在国内推广面积较大。“高油298”品种,成为农业部“跨越计划”中核心技术的主要品种,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并与金玉集团联合进行终端加工。我国高油玉米近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计100多万亩,山东省约在10万亩。(二)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高油玉米虽然品质优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因而推广速度较慢,影响经济效益。归纳起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第一,从高油玉米育种来看,种质资源缺乏,创造新种质资源费时、费钱,给加速选育出更好的高油玉米新品种带来困难。这要加大投入创新种质,克服现有品种缺点,提高新品种档次,真正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第二,高油玉米由于子粒含油量高,因而粒重较轻。因为85%的油分集中在子粒的胚中,随含油量的提高,胚占的比重增大,胚乳的比重必然减少,则子粒重量降低。因而高油玉米在子粒产量上与普通玉米相比有一定差距,一般在高产田,产量降低10%左右,而在中产田产量相近。因此,建议在生产上推广高油玉米,应在中产田上种植,有利提高效益。

另外,国内外科学家为了解决高油玉米优质不高产和普通玉米高产不优质的矛盾,提出了“普通玉米高油化”的利用途径。即利用高油玉米花粉为普通玉米不育系单交种授粉,利用单交种再杂交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的增产效应和花粉直感效应等集成利用,可以提高普通玉米当代杂交子粒含油量,改善子粒品质,同时提高子粒产量或保持子粒产量不变,实现高产与优质的有机结合。因这种生产模式是建立在常规杂交种生产的基础之上,不受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影响,是一种“水涨船高”的方式。如能合理运用,必将加速推动我国玉米生产走上高产优质之路。美国高油玉米生产基本采用上述技术。中国也正在研究试用,如中国农业大学已将高油115和农大3138不育种以一定比例混种,推广一定面积。山东农业大学于2000年开始研究这一技术,经多年大量材料选配,已筛选出产量高、品质优、花期相遇、农艺性状好的普玉×高油的三对优良杂交组合,即普油1号、2号、3号,可供生产上试用。山东省农科院也进行了此项工作,正在组配、筛选、试用。

第三,高油玉米在生产中实现优质专用和优质优价尚有困难。因我国大田种植的均为普通玉米,品种混种、混收、混用,农民追求产量不管品质,商家追求低价不问品质,消费者认为是“粗粮”、饲料无所谓品质,品质被忽视。再加上小农方式的分散种植和市场消费的无序流通,种者找不到买者,买者找不到种者,形成不了优质专用,也就无优质优价可言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加大对高油玉米的宣传,定位高油玉米的用途是高能量的优质饲料和高附加值的淀粉工业原料,采用区域化的种植和产业化的开发,才能实现优质专用、优质优价。

二、高油玉米经济价值及加工利用效益分析

(一)油分含量高,食用品质好,人们健康不可少

玉米子粒含油量,普通玉米一般在4%~5%,而现在培育成的高油玉米杂交种,含油量已达到7%~10%,正在进行遗传改良的高油玉米群体,含油量最多的超过20%。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8年审定通过的高油玉米杂交种“农大高油115号”,含油量为8.8%。种植高油玉米的产油量可与相同面积大豆相当。

玉米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玉米油,不但味道纯正,用途广泛,营养价值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具有保健功能,被誉为“健康营养油”。根据医学、营养学研究,一般认为油酸、亚油酸含量高的食用油为优质油,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的更佳。据分析,玉米油中不饱和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占85.3%,其中亚油酸占58.7%,比花生油(30.9%)、大豆油(54.5%)、棉籽油(52.7%)、菜籽油(12.7%)、棕榈油(10.0%)均高。亚油酸是前列腺素在体内合成的原料,也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玉米油中还含有阿魏酸脂(谷维素)、植物甾醇等成分,这些成分和亚油酸相结合,并和维生素E共同作用,提高了玉米油降低胆固醇的能力,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食用。由于人们对玉米油医疗价值的了解,玉米油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世界玉米油年产量达170万吨左右,美国是最大的玉米油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是美国出口南欧和中东的主要商品。我国人民虽然也开始认识到玉米油的保健作用,但由于习惯所致和宣传不力,玉米油在市场销售份额仍然很小,预计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玉米油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世界发展的潮流。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发展高油玉米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玉米油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非常有创汇潜力的领域。(二)蛋白质含量多,油分含量高,优质饲料好原料

玉米的油分有85%左右集中在子粒胚中,所以高油玉米都具有一个大的胚体。而玉米胚的蛋白质含量比胚乳高1倍,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胚乳高2~3倍,且高油玉米胚的蛋白质也比胚乳的玉米醇溶蛋白好,所以高油玉米常常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及丰富的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一般1000千克高油玉米比普通玉米多产15~20千克蛋白质和1~2千克赖氨酸。其中维生素A比普通玉米提高8.3%~19.7%。

玉米是畜牧业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发展配合饲料存在的主要困难是蛋白质饲料不足,多种大豆或进口蛋白质饲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大豆产量低,进口价格贵。能否用改种高油玉米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从已有的试验可以解决其中一部分问题,诺德斯特罗(Nordstrom)等1972年以7%含油量的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进行养猪试验,发现成年猪单位增重可节约饲料5%~6%,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大豆粉。1986年韩(Han)和帕桑斯(Parsons)等以普通玉米和含油量分别为6%,8.5%,11.3%和13.0%的高油玉米做养鸡试验,普通玉米和高油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均为24%,结果发现,高油玉米单位饲料增重比普通玉米分别提高了3.9%,7.9%,11.4%和14.3%。回归分析表明,含油量每增加1%,单位饲料增重可提高1.6%。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玉米油的产热量是淀粉的2.25倍,所以高油玉米一般都是高能量饲料。同时,随着含油量的增加,子粒中其他成分也相应提高,从而优化饲料品质。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含油量6%~13%的高油玉米,其粗能量比普通玉米高5.6%~16.8%,并相应带动蛋白质、赖氨酸及维生素A分别提高11.6%~29.1%,8.3%~25.0%及1.5%~19.8%。另有试验表明,为了加快肉鸡增长,用一般的玉米-大豆饲料不能满足能量的需要,还得额外增加4%~8%的脂肪,若改用高油玉米不仅能满足脂肪需求,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简化饲料加工程序。若用高油玉米饲养蛋鸡,可以提高产蛋率。一般来说,用高油玉米饲养家禽,可提高6%~9%的经济效益。

另外,收获后的高油玉米,茎叶青绿,粗蛋白含量高,是一种优质青贮饲料,可供多种家畜饲用。(三)油分含量高,附加增值高,加工利用效益好

选用高油玉米作为玉米淀粉工业的原料,则可给加工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淀粉可以保本,而出油率可由普通玉米的2%~2.5%提高到6%~6.5%。仅此一项每吨原料就可多获利600万~700万元的额外经济效益。而且用高油玉米加工后的其他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也提高了,仍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原料,用比普通玉米高的价格出售,从中可获取更高的利润。

在玉米油的生产或玉米的综合加工中,如果将湿法脱胚改为干法脱胚,将提油用压榨法改为溶剂浸出法,可大大提高玉米油的出油率,增加玉米油的产量。最后经过精炼加工,就可成为合格的食用商品油,走进千家万户。油产量高了,市场扩大了,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高油玉米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用途多样,效益显著。概括起来,种1亩高油玉米的产值接近于1亩大豆和1亩粮食作物产值之和;经产业化开发之后,可达到为市场增油、为城乡增肉(蛋、奶)、为工厂增利、为农民增收、为财政增税的全面效益。

三、产业化开发关键配套措施

(一)实行订单生产,采用区域化种植,实现优质优价

高油玉米是优质专用玉米,要想真正实现它的优质、专用、优价、增效的目标,必须走市场+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即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农户为车间的一条龙生产。这一生产模式的关键,是找一个能够利用高油玉米的龙头企业,目前这类企业有两类,一是饲料加工企业,它可直接利用高油玉米优质子粒加工配合饲料,既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经济效益,这是最有合作潜力的企业。二是淀粉加工企业,它在利用高油玉米中,是以淀粉产量保本,以增加产油量和优质副产品实现增效目的,这可作为合作对象。有了龙头企业,就可根据需要数量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10%~20%收购农户高油玉米,农户以优质足量的高油玉米供企业加工。为了实现合同目标,农户种植的高油玉米必须采用成方连片区域化种植。这样一是防止与普通玉米混种串粉,降低子粒品质;二是有利于贯彻规范化种植措施保证质量;三是有利于单收单打单贮藏,防止混杂;四是有利于集中收购与加工。目前高油玉米的订单农业生产,在山东九九集团(淀粉企业)和六和集团(饲料企业)等单位已有初步实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政府加强领导,支持这一新生产业发展。(二)选用优良品种,抓好关键措施,实现优质高产

正确选用优良杂交种是实现高油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已选育出的高油玉米品种有农大高油1号、2号、6号、8号、298、115及最新选育的4515、5598等。当前在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又适于山东栽培的品种为高油115。高油115是由中国农业大学1990年育成的单交种,属中晚熟品种类型,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20天左右、在山东夏播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2.88米,穗位高1.5米;叶片平展,叶色深绿,活稞成熟;果穗长筒形,子粒深黄色,半马齿型,胚大,子粒含油量8.8%、蛋白质11.3%、赖氨酸0.33%。在山东夏播高产田亩产子粒500~600千克。采收后的茎秆,粗蛋白的含量达8.5%,是一种优质青贮饲料。是粒、秆兼用型品种,在黑龙江省盐碱地种植做青贮饲料,每亩可收鲜生物产量3500千克。以子粒收获为目的,每亩适宜种植密度为3000~3500株,密度过高存在倒伏危险,宜在中产田种植,以麦收前7~10天套种为好。

研究表明,磷肥对提高子粒含油量有重要作用,磷肥与氮肥、钾肥配合施用对提高粒重、胚重、胚体积和胚粒比率有良好作用。建议施用氮(N)、磷(PO)、钾(KO)的比例为3∶1.5∶2为宜,其232他管理措施同普通玉米,可参照实施。(三)提高高油玉米产量,改善普通玉米品质,推广普通玉米高油化

研究证明,以普通玉米雄花不育的单交种与含油量较高的高油玉米花粉杂交,生产高油玉米,可获得比普通玉米高的含油量和比专用高油玉米高的产量,同时油分每增加1%,蛋白质增加0.34%,赖氨酸增加0.007%。这是推动大田玉米生产改革、实现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用雄花不育农大3138与授粉者农大高油115同期播种,以4∶1或4∶2比例种植,结果含油量提高1.38个百分点,即增油35.7%。据山东农业大学2000年试验结果,普通玉米子粒含油量以4%计算,用高油玉米花粉授粉后的杂交子粒含油量以6%计算,子粒产量以每亩500千克的产量计算,加工过程中以70%的出油率计算,这样每亩每年可多产玉米油7千克,每千克玉米油的价格以12元计算,每亩可增加收入84元。如果将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的一半(1900万亩)改种普通玉米高油化杂交组合,山东省玉米每年就可以增加收入15.96亿元人民币,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剩下的其他成分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可以作为优质饲料使用。如果用含油量为15.48%的高油玉米品种作为授粉源,杂交子粒的含油量可以提高到8.59%,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不改变当前普通玉米品种的情况下,采用普通玉米高油化的杂交组合及种植方式,可以显著地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普通玉米高油化的前景非常广阔。

四、对我省发展高油玉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山东高油玉米

高油玉米子粒全面优质,在玉米作物中名列前茅;高油玉米油分产量高、品质好,是人们首选健康营养油,这是世界公认的;它脂肪高,蛋白、赖氨酸丰产,是高能优质配合饲料原料,也被饲料工业和饲养企业所证明;它深加工附加值高、效益好,也被淀粉加工业等企业认可。但遗憾的是,由于高油玉米问世较晚,再加上宣传不够,社会对它了解甚少,发展甚慢。因此,今后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加快高油玉米发展。首先要加强对领导人的宣传,使其了解发展高油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意义,获得政府的支持;第二向消费者、加工者、种植者宣传,使他们了解高油玉米的优点和效益,开拓社会市场;第三要抓点带面做出生产样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二)加大投入,创新品种,重点推广普通玉米高油化

前已述及,高油玉米育种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种质资源缺乏,需要创新种质,打破制约育种发展的“瓶颈”;二是现有的高油玉米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子粒产量偏低,影响大面积推广应用。从长远来说,要解决这两方面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多方筹集资金,长线投入,联合攻关,重点增扩种质资源,定向选育,才能实现新品种的优质高产。这一点在我省研究起步较晚,差距较大,需要做长期打算。

从目前来说,如果我们能把我省目前已推广和正准备推广的普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