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风异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09:33:03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奇风异俗

奇风异俗试读:

内容提要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各国各民族都有一些传统的婚俗。在柬埔寨,农村的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则在二十左右就要结婚,其婚俗也十分独特——当今许多国家都有反吸烟的行动,但柬埔寨的少女们却必须学会吸烟。

适婚少女的“禁锢”

第一章 神秘诡异的风俗

神秘诡异!揭秘海地巫毒教男女震撼瀑布洗礼

海地,以巫术和神明法力为主的巫毒教,是当地两大官方信仰之一。海地在每一年都会为了庆祝巫毒节而放假一天。“巫毒”(Voodoo),原意是“精灵”的意思。它原来是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16世纪时,海地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的白人殖民者把大量非洲黑奴贩卖到海地的同时,也把流行于非洲的原始宗教带到了海地,后来这些非洲黑奴将罗马天主教许多繁杂的宗教仪式与当地土教混合,便形成了神秘、诡异、令人恐怖的巫毒教。

在海地圣水镇举行的年度庆典上,数以百计的巫毒教徒聚集在瀑布下沐浴。信徒们全身几乎一丝不挂,手舞足蹈地站在瀑布下净身,相信这可以洗去他们的罪恶,同时带来明年的好运和健康。有许多海地人相信,如果不参加巫毒教的祭礼,便难免被其所害!

淫乱的日本性祭祀

日本性祭祀的起源神话是从性与爱开始的,历史传说中的自然神与人性息息相通,也是有人的欲求的。古代人对自然神的崇拜,也是包括对性的崇拜。所以,日本古代人对性的表现是非常坦率,也是非常认真的。

日本性祭祀的起源神话是从性与爱开始的,历史传说中的自然神与人性息息相通,也是有人的欲求的。古代人对自然神的崇拜,也是包括对性的崇拜。所以,日本古代人对性的表现是非常坦率,也是非常认真的。比如,《古记事》《日本书纪》中所描写的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男女二神,奉天神赦令,从天而降,她们结合的过程是: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下凡后,看见一对情鸽亲嘴,她们也学着亲嘴;目睹一对鹡鸰结合,受到启发,不能自制,伊邪那岐男神便问到:“你的身体怎么样?”伊邪那美女神答道:“我的身体逐渐完整,惟有一处没有闭合。”伊邪那岐神就说:“我的身体有鸽多余的地方,那么就献给你吧。“伊邪那美同意了。二神于是尽情地享受性的快乐。这对男女自然的合二为一,最后生下日本诸岛,山川草木等八百万神,伊邪那岐海生下支配诸岛和天地万物的太阳女神(天照大神)等。这男女两神的性爱的结合,被称为”神婚“从此相传,日本的神可以泰然地享受爱与性的快乐,不存在基于宗教原因的性禁忌。

神婚的特征是:男女的爱与性都是发生再漆黑的夜晚,因为古代日本人认为神的时间带是夜间,只有在夜间才能接触到神。所以《古记事》所描写的男子到女子家求爱必须站在神的位置上,夜访早归,而且只限一夜,早晨分离后,他们的爱与性就结束,有时女子对男子的面目还来不及辨清呢。所以“神婚”又叫“一夜夫”或“一夜妻”,这是古代性的飨食。“神婚”必须在漆黑之夜举行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代日本人认为日光和月光都是从天而降的神赋予大地的咒力,在阳光下或月光下求爱食绝对禁忌的。他们还认为,歌食始于神的咒语,他们用歌来歌颂“神婚”。这便出现了“歌垣”这种求爱形式,即男女云集特定的山野,彻夜对歌舞蹈,最后选定意中人,伴随而来的食爱与性的行为。不过,这种在神的名义下的爱与性的开放方式,只在春秋两季举行,而且只限一天,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婚姻或原始的交换夫妻的办法。

日本原始信仰的另一歌特征是对生殖器的崇拜。从绳文时代的遗址可以发现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石棒和女性土偶突出的性器官。到了弥生时代,在农耕的祭祀仪式上,性器官作为农业生产力的象征,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因此,日本上古石崇拜性的。最早祭祀的对象之一,就是道祖神,作为男女结缘的神,包括圆石,阴阳石和男女二体石。最早的女神雕像就是展现其生殖器,后来这一形象演化为日本式的“观音”。在神话中还有名叫猿田昆古的阴茎神,他象征着生命力。

在日本的原始信仰中,性器官还是一种象征生命的力量,具有无比的咒语,连魔鬼遇上它也逃之夭夭。比如在《古记事》“天之岩户”一节中记叙到:高天原和苇原中国被恶神起哄捣乱,灾祸齐发,天漆黑一片。天宇受卖命神以天香山的日影蔓束袖,以葛藤为发髻,手持天香山竹叶,扣空桶于岩石之外,脚踏作响,状如神魂附体,胸乳皆露,裳扣下垂及于阴部。于是高天原震动,八百万神哄然大笑。恶神被驱,天照大神即出岩户,高天原和苇原中国自然明亮起来。

日本古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女孩子被一群妖魔鬼怪追赶,她们乘船逃跑,魔鬼穷追不放,两女子走投无路,巧遇女神,女神让二女子露出羞部,自己并率先垂范,两女子照办,魔鬼们果然在一阵五遮掩的狂喜之后散去。

在日本性祭祀的神道仪式上,人们抬着神的性器官象征物游行,一方面是为了驱邪,一方面以此表示对神的崇敬,让神快乐,俗称”神乐“这种敬神活动,奠定了民间文化的基础。后来”神乐“演变为宫廷或神社祭神的一种舞乐,在近古时代,发展为能乐,狂言和歌舞伎中的一种舞乐或舞事。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多重影响,所以现在仍然会有这个祭祀。

印度最美民族将大木塞塞入鼻子

在印度的东北部有一个名为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这支部落的女性被誉为所有阿鲁纳恰尔邦部落中最漂亮的。但美丽的外表也成为她们的一种负担,为了保护自己免遭其他部落入侵者伤害,她们尽可能让自己变得不那么吸引人,具体做法就是将大木塞塞入鼻子。

他们最主要的聚居地在下苏班西里县首府泽洛附近的山谷,如今非昔比在那个山谷有2万6千阿帕塔尼人。然而也有很多的阿帕塔尼族散居在山谷以外,目前整个藏南有6万阿帕塔尼人。

他们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该民族没有的书面记录历史的习惯,毕竟无文字。但在其整个历史上,则有一套民主议事的机制。这些村理事会被称为“宝燕”Bulyang。

他们通过口头传承历史。他们信奉巫师,崇拜太阳和月亮。在祭祀或者过节的时候由巫师来宰牛羊鸡猪。

他们在祭祀的时候会唱一些祖先的歌曲,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和民族的起源。他们是藏南最崇拜祖先的民族,每年三月都会搞祭祖仪式。7月则是农业节。

他们第一次接触与欧洲人发生在1897年,当时英国官员来到他们的聚居地,留了两天;之后在1920至1930年代又有六个类似的短暂访问。

在1944年后,英国人开在这里建立一个临时地方政府,阿帕塔尼人第一次接触到政府这个机构。

久性政府来统治这里,阿帕塔尼人开始拿起武器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而反抗,结果遭到印度人的袭击。印度人焚烧了两个村子。

该民族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废除女子纹面的习俗。过去要纹面的话,先在脸上刺出花纹,然后用墨汁之类的敷面,这样脸上就会出现花纹。

有两种纹面:一种是额头到鼻尖,另一种则是在下巴上。男性纹面主要在下巴,成一个“T”型。

起来很丑,但是原因很简单,旧社会周边民族抢地盘抢女人,为了保住女人,就要牺牲女子的美貌,以延续民族香火。这和云南的独龙族相似。

他们的农业很发达,有灌溉水渠,还实行养鱼和种植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他们也是藏南最早种水稻的民族,也是至今种水稻面积较大的族群。

好在如今目前阿帕塔尼的女人已经不再纹面和在鼻上插东西了。

过去这样做是因为由于该民族的女人被认为是天生丽质,藏南第一,所以为了防止别的民族来抢女人,他们只有牺牲女人的容颜。

柬埔寨的奇异风俗:少女结婚之前必学吸烟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各国各民族都有一些传统的婚俗。在柬埔寨,农村的女子一般在十五六岁、男子则在二十左右就要结婚,其婚俗也十分独特——当今许多国家都有反吸烟的行动,但柬埔寨的少女们却必须学会吸烟。

适婚少女的“禁锢”

柬埔寨人口共约一千多万,以高棉族为主。该国男女成熟较早,而且流行早婚,否则会为世俗所轻视,而传统婚俗对女子的约束也甚为严格。女孩子到了结婚年龄,父母就要把她关在房间里,请僧侣来诵经祝福,到了规定日期才能出门,这期间被称为“蔽日期”,吃饭、睡觉、洗澡都只能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见任何男子,即使是父亲和亲兄弟也不能例外。

蔽日期的长短按照家庭的贫富程度不同而不同,可以是3个月、6个月或者一年。蔽日期结束前父母不会允许女儿找对象结婚,而女儿也不能吃鱼和肉,否则就将遭遇不幸。

柬埔寨人对婚姻的看法和做法都很传统,作主的通常是男女双方的父母。到了结婚年龄,男青年的父母会设法了解自己看中的姑娘的生辰八字,并且要请人计算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宜,合适才会托媒人向女方家求婚。而此时,女方的家长也积极地调查男家的情况,经过仔细权衡和认真考虑后才有可能把亲事答应下来。女方同意后,男方要根据家庭经济情况,由男方亲族的妇女列队前往女家给女方送聘礼。

聘礼按规模的大小分为小礼、中礼、大礼,有衣服、金银首饰、蔬菜、水果、鸡、鸭、鱼、肉、酒等。聘礼一旦被女家接受,就等于是订婚了。由于受传统的约束,男女双方在订婚后还有互不认识的情况。

程序繁杂的婚礼

与中国传统婚礼一样,柬埔寨人的婚礼也很有讲究。举行婚礼前,男女青年还要在双方父母和两个证婚人陪伴下,到街委员会或乡政府进行结婚登记,向登记处官员宣布情愿结为夫妇,领取结婚征书。

在柬埔寨,通常是男子“嫁”到女家,婚礼的全部仪式都在女方家中举行,要连续举行3天。第一天叫“入棚日”,上午,男方的长辈要到女方家中搭建新郎棚、迎宾棚和炊事棚。稍后男方家请来乐队演奏“送郎曲”,新郎在其父母的陪同下,带着席子、被褥和其他结婚用品,来到女方家中,住进新郎棚。

第二天是“正日”,是婚礼最重要的一天。清晨,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欢聚一堂。首先,新娘的父母把长辈们请到堂屋里举行“祭祖仪式”。下午4时举行“理发仪式”。理发仪式结束后,要请四五位僧侣为新郎新娘举行约半小时的“诵御祸经仪式”。接着,举行结婚喜宴。午夜12时,举行“拴线仪式”,新郎新娘双手合十,双方父母和长辈把两三根丝线缠绕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表示把两颗纯真的心和两个家族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第三天为“拜堂日”,是婚礼的最后一天。清晨时分,新郎会被“良辰吉日老人”请到摆好祭品的拜堂处,新娘藏在帷幕后面。这时,乐队开始演奏“拜堂曲”。歌手唱起古老歌曲,唱毕,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由幕后走出,与新郎并肩而坐,一起叩拜。拜堂仪式后,歌手唱起“收席歌”,唱毕,歌手把铺在地上的席子卷起来,走来走去,高声叫卖,新郎新娘用一点钱把席子“买下”,抬进洞房,众宾客则陆续退出,婚礼结束。

吸烟,为了体会生活滋味

柬埔寨婚俗还有一个游人必看的亮点,那就是少女必须学会吸烟。按照传统,当女子长到六七岁时,父母就为她们准备好了烟斗,开始教她们吸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父母们认为,吸烟可以使孩子懂得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苦辣酸甜的滋味,尤其是烈性烟能使人提神,在茫茫的森林中行路不管多远都不会迷路。到十五六岁时,少女如果不会吸烟,就会被认为不漂亮,甚至是伤风败俗。因此,无论多么难受,姑娘们也要横下一条心,努力学会吸烟。

僧人抽烟也疯狂

柬埔寨人喜欢吸烟,以至于卖香烟的摊档随处可见。事实上,除了少女们吸烟外,该国的僧侣们的吸烟状况也很严重。2002年5月,来自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的僧侣在金边召开了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佛教与烟草控制”,之所以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是想让僧侣们成为亚洲反吸烟运动的榜样,他们是社会上关键的人物,受到普遍的尊重。可让人大诧异的是,僧侣们吸烟也疯狂。

柬埔寨有关部门统计,柬埔寨共有59000名僧侣,但吸烟的比率居然高达36%!在僧侣中吸烟相当流行,以至于佛教会议以及佛教界举行的一些仪式上除了供应饮料和水果外,还有香烟。

“无厕所,无妻子”的印度特别风俗

几乎每个到过印度的外国人,都会对这里的厕所留下深刻印象。有人笑称,在印度,厕所无处不在,大地就是最大的露天厕所。的确,不论是首都新德里,还是经济中心孟买都能看到,街道边、铁路边、海岸边,神情泰然自若随地大小便的印度人。

印度的大部分城镇,在靠墙的地方贴几块瓷砖,挖几个坑,就成了专供男人使用的公共厕所。而在广大农村,连这样的简陋厕所也看不到。根据联合国估计,印度有6亿人,或55%的人在室外“方便”。

在印度农村,无论是草丛中、树荫里,还是在道路旁、墙脚下,你常可以看到尿流的痕迹。男人们倒还好说,大白天只要找个稍微背人一点的地方就能"解决问题",妇女可就苦了。

印度农村地区人们思想一般比较保守,妇女们只能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躲到灌木丛中"解决问题"。这增加了她们受暴力侵犯的机会,甚至遭蛇咬伤的机会,因为她们要到偏僻的地方去。

然而印度农村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认为这是亲近自然的表现,是他们千年以来不变的习惯。许多农民迷信地认为,家里有厕所不吉利,所以家里再有钱也不建厕所。随地大小便不仅污染环境,也传播疾病,比如腹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说每天有1000名5岁以下的印度儿童死于腹泻。

在印度西岸最大城市孟买,差不多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贫民窟中。这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许多人挤在一起度日,就连上厕所都成了每日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事。

根据当地官方的统计数据,孟买的贫民窟中,所有人都是在公共厕所中方便,平均每81个人共同一个厕所。有些地方由于贫困人口激增,甚至有每273个人共用一个厕所的现象。条件最好的地方也不过58个人共同一个厕所。

但是,这一"传统"却影响了印度的国际形象。一家美国旅行社发给游客的旅行须知上专门标明:除了观光景点外,印度农村的道路多是泥巴路,且因人畜同行,随处便溺,道路肮脏,最好穿厚底鞋,以免脚上沾上脏东西,造成心理上的不适。

在孟买贫民区,平均81人共用一个厕所。在有些地方达到273人有一个厕所,最好的地方也是平均58人有一个厕所。

为了倡导厕所文化,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还发动了一场“无厕所,无妻子”的活动,敦促女性拒绝不能提供带卫生间的房子的求婚者。

第二章 奇风异俗

西班牙奇俗:葬礼要鼓掌

鼓掌,在中国人的风俗习惯里都是用于喜庆、祝贺等场合。没人在悲哀之际用鼓掌来表达悲痛的心情。如果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那肯定是幸灾乐祸。但是在西班牙,人们在葬礼上的确是用鼓掌表达哀思的。

日前,记者参加了一个西班牙友人的葬礼,当人们看见死者的棺材进入灵车驶向墓地时,竟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由于记者一时没搞清该“掌声”的真正含义,因此没敢动手“鼓掌”,为此还遭到了众人的白眼。

葬礼之后,记者就“鼓掌”一事请教了主持葬礼的西班牙司仪。据此人解释,在西班牙风俗中,鼓掌有两层意思,一是世界通用的含义,即表示喜庆、祝贺、鼓励等等;二是表示“永远爱你,永远想你”。第二个意思的鼓掌只能在葬礼时使用,而且掌声越热烈表示对死者的感情越深厚。在这样的场合,不鼓掌反而意味着幸灾乐祸,要被人咒骂。

司仪最后特意强调说,鼓掌只限于在葬礼上表示对逝者的爱戴,如果青年男女谈恋爱时以此方式示好,那肯定适得其反。

珠三角的特殊风俗 孤独终老的“自梳女”

清代末年,珠三角有一种特殊的风俗。没结婚的女子,只要把辫子挽成发髻,就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梳女的身影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是在肇庆崇禧塔边,至今仍然住着10位“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生活自己养”的自梳女,她们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群自梳女”。

在肇庆塔脚路,蜿蜒曲折的小巷深处,一座古老的大屋静居一隅,它的名字叫“观音堂”,这也是自梳女们的家。两百多年前,一位姓何的富家太太把它捐送了出来,让自梳女们可以有自己的栖身之地。鼎盛时期,这里住了100多位自梳女,而今天,出入门宅就只剩下十位了。

在当地街道李书记的引见下,我们找到了其中一位自梳女——76岁的夏姑婆。自梳女对陌生人比较排斥,可能是看在当地领导的份上,夏姑婆还是答应了带我们去“观音堂”参观的请求。

一把古老的铁丝钥匙,木门打开了,蒙在观音堂上神秘的面纱,向一线记者掀开了一角。大屋有4个房间,两个斋房,一个灶房,还有一个空房,在中间的斋房里供奉着三尊菩萨。房内白烟袅袅,在天窗直泻而下的阳光下,分外宁静。据说,以前的观音堂可很热闹,姐妹们在这里一起劳动、一起说笑,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现如今,故去的故去,搬走的搬走,当年热闹景况早已不在。唯一保持的,是姑婆们每天都到这里来上香拜佛的习惯。整理整理大屋,偶尔还小聚片刻,这里永远是她们的家,也是永远是她们精神的家园。

面对一线记者的来访,大屋里的人有些淡然,更不愿意多说什么,夏姑婆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记者试探着与夏姑婆聊起来。

记者一开口就被拒绝,也许我们的到来,扰乱了她们宁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2007西藏圣地婚礼航空旅行白皮书黄金周出游全攻略静的生活,更不愿意打开尘封的记忆。但是午饭之后,她们可能感觉到了记者的诚意,夏姑婆说她要去观音堂上香,并邀请我们一同前往。

这时,有一位姑婆来上香了,夏姑婆介绍说她姓赵,68岁了,但已经是姑婆里最年轻的一个了。赵姑婆性格很开朗,对记者在场一点也不抗拒,对于自己“自梳女”的过去,她也不避讳。赵姑婆说,她自小就没有爸妈,13岁就来了这里。20多岁就梳起。

夏姑婆说,在观音堂里的姑婆都要学编席,这也是她们这些年来赖以生存的手段。但是现在买席的人越来越少。自己也老了,干不动了,幸好每月政府还给210元的低保补助,否则生活实在难以为计。为了节省,姑婆们都要把观音堂后院的鸡蛋花树的落叶拣起来,晒干了,可以当柴火。掉到地上的鸡蛋花也是个宝,晒干了可以泡茶喝。

自己的头发自己梳,自己的饭自己煮,自己的苦乐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养。这是自梳女们给自己的全部诠释。

时间的流逝,没有改变自梳女们的清贫,但时代的进步,却危及到她们内心圣殿——观音堂的安危。房地产开发,让小巷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也让观音堂面临被拆的险境。

肇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叶峥嵘局长跟记者说,自梳女其实是研究珠三角地区妇女运动不可空白的一页。在这里他们将要好好保护。观音堂看来是会永远的保存下来了,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一个又一个姑婆的老去,我们还会想起这里曾经居住过的这些,独自一人和命运抗争到底的自梳女吗?

几十年来,任凭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她们的生活却依然故我,平静而淡然,祝福她们,健康长寿。

世界各地请客吃饭的有趣风俗习惯

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谢,这是阿富汗一些地区的习俗。这里招持客人十分诚恳,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那才是礼貌。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到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带点助消化药。

吃多吃少,随你便,这是文莱人的待客习俗。在文莱,家里来了客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向自己问好,主人就会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把家中吃的东西都拿出来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从不劝食,对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从不过问。主人认为这样问客人是不礼貌的。“我吃饭,你付钱。”在印度的一些地区,如果同商业谈判对象和朋友共进晚餐馆,他们会自自然然地说“你的资本比我的多,所以这笔餐费应该由你付。”不熟悉情况或初来乍到的客人,常常会被这种场面闹得啼笑皆非。钱多的人或是受欢迎的人应该付钱——他们认为这是对你的尊重,与抠门或挨宰不能相提并论。

吃定量,多吃自费。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细算,节约成风。在这个国家承办的世界性高层活动,一日三餐固定供应每人一份份餐,或是把这份餐费发给个人,让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费供应一茶。谁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钱,国内外客人一视同仁,概不例外。先订“协议”后吃饭。

与澳大利亚人共进午餐要特别注意记住哪一顿饭该由谁付钱,如果你付钱过于积极或忘记付钱都是不礼貌的,在一般情况下,你提议喝酒,通常由你付钱,不可各自付钱,除非事先说好。吃多少要多少,严格“三光”。

德国人视浪费为“罪恶”,讨厌凡事浪费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奢侈的习惯。与德国人相处,务必遵守这个习惯,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如与他们共进餐馆,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东西,自己要的饭菜必须吃光,也要用面包蘸着吃下去或喝光,用舌头舔光盘子的场面也司空见惯。

印度美女穿鼻环 装饰背后的不平等风俗

中国有句古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濒临太平洋的中国,和面对印度洋的印度,尽管山水相连,却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文化,较为突出的例如:饮食起居,穿戴佩饰等等。看过印度电影的人,一定对印度女子泼辣妩媚的眼神、放浪明快的舞蹈、嘹亮甜润的歌声,以及珠光宝气的服饰所倾倒,尤其忘不了印度女子特有的“鼻饰”。

鼻饰,包括鼻环、鼻钉等等。最初,这种东西从阿拉伯国家传到印度,其本意是指人们穿过牲口鼻孔拴上的牵牲口绳,表示对牲口绝对的“所有权”。想不到,其中的象征意义被印度男人充分利用,他们迅速给女人们拴上了鼻饰。如今,鼻环、鼻钉,已成为印度妇女婚否的标志。

的确,印度女性的首饰五花八门,大致分为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这个古老的国度,对首饰非常讲究,他们认为:“首饰是女性生活的一半。”漫说出身富贵的太太小姐,往往千方百计地用首饰打扮自己,即便是小家碧玉,或者贫寒女子,也会倾其所有,物色几件普通首饰或塑料饰件,当作替代品。这种情怀,很像喜儿扎一条红头绳。只是印度女子的首饰,可比红头绳隆重得多。

印度女子的“鼻饰”和“耳饰”极富民族特色。根据当地风俗,未婚少女和已婚女子,佩戴这两种首饰,说法也截然不同。

未出嫁的少女,一般不戴鼻饰。只在出嫁时,才郑重地佩戴。据说,印度还流行一种“吉祥痣”,那一点娇嫩的颜色,可红、可黄、可紫,也可黑,主要是根据衣服的色调。吉祥痣既能美容,又可避邪。到过印度的游客,都会发现,那里不同年龄的妇女,不官身份地位怎么样,都毫无例外,在前额正中点一颗鲜艳的“红点儿”。就连索尼亚·甘地那种了不起的女性,也在结婚当天,在丈夫拉吉夫·甘地面前,首次点了一颗“吉祥痣”。至于说,传统的“鼻饰”、“耳饰”,自然一件也不能少。

已婚妇女,必须在鼻翼上穿孔,戴上贵重的金质镶宝鼻环,有的还用金链将鼻环与耳环相连,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面饰。当然,地域不同,佩戴“鼻饰”和“耳饰”的讲究也大有区别。比如,南部地区,新娘要在鼻孔两侧穿洞,戴上钻石鼻钉,或在左鼻孔下方佩戴镶有珍珠的鼻环,此外,脚趾上也戴戒指。北部地区,新娘佩戴金鼻环,并用一条精美的金链连接,金链的另一端挂在耳朵上。

除去“鼻饰”、“耳饰”之外,已婚女子还须佩戴一种更新鲜的小玩意儿——“脚铃”。这种金属饰物,总是发出“丁丁当当”的撞击声。其一,美观;其二,辟邪;其三,尤其能防范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轨的丑事来。看来,珠光宝气、环佩丁当之下,最终打扮了一群美丽的女奴隶。

娶妻上不封顶的地方

喀麦隆男人经常问外国女游客:“你想成为我的第N个老婆么?”喀麦隆实行一夫多妻制,一个男人三四个老婆很平常,几十上百个老婆也不稀奇。

老婆就是劳动力

记者认识在非洲发展银行工作的喀麦隆人吉恩·克劳德先生,他父亲有4个老婆。记者的一个秘书叫卡纳,他父亲娶了27个老婆,卡纳有100多个兄弟姐妹,最大的72岁,最小的12岁。西北大区的一个部落酋长有100多个老婆,喀麦隆已婚妇女平均生育5胎,以此来推算,这个酋长会有几百个子女。

一次,记者和喀麦隆西北大区莫莫省的省长艾萨克先生同车旅行,聊起了喀麦隆的一夫多妻制。按照艾萨克先生的说法,他们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因为男人拥有土地,为了不让耕地荒废,就要多娶老婆。在他们眼里,老婆就是劳动力,是财富的象征,娶的老婆越多,在农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就越多,收入就越多。

在一夫多妻制家庭中,每个老婆独居一处,通常是在分配给她的农田上盖房子,在那里居住、劳动。丈夫也有自己的房子,他要安排一个“值日表”发给所有的老婆,每天晚上,老婆根据“值日表”到丈夫的住所与其过夫妻生活。当然,年轻貌美的老婆“值日”的机会更多些。

艾萨克先生还告诉我说,喀麦隆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因为女人比男人多,如果不这样,肯定会有好多女人嫁不出去。但记者查考了2009年的统计结果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喀麦隆男女性别比例是100:101,基本平衡。在喀麦隆,好多妻子的年龄比丈夫小很多,男人是把子孙辈的老婆先娶了。

结婚证有两种

喀麦隆虽然实行一夫多妻制,但婚姻也是自由的,这里有两种结婚证:一种是一夫一妻制结婚证,一种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是第一次婚姻,在领结婚证时就要决定这个家庭将是一夫一妻制家庭还是一夫多妻制家庭。如果未婚妻不同意一夫多妻制,男方也认可一夫一妻制,他们就领取一夫一妻制结婚证,这意味着丈夫在他们婚姻存续期间不得再娶别的女人,否则就违法。如果双方同意一夫多妻制,那就领一夫多妻制结婚证,这意味着丈夫有权娶N个老婆。不过酋长例外,酋长看上了哪个姑娘,就把一个手镯给她戴上,这就意味着她成了酋长的妃子。

我知道艾萨克先生只有一个老婆,便问他领的是什么结婚证。他说领的是一夫多妻制结婚证。“娶老婆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自己的条件。我现在想在仕途上发展,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不想让女人消耗过多的精力,所以一直没再娶。但领了一夫多妻制结婚证,将来如果感觉元配不如意,可以随时娶第二个老婆,而没必要办理烦琐的离婚手续。”他说。

老婆财产一起继承

喀麦隆的一夫多妻制还允许男人继承老婆,既可以继承父亲的老婆,也可以继承兄弟的老婆。我认识一个叫奥古斯特尔的女大学生,她父亲有7个老婆,她告诉我说,除了她母亲是父亲亲自娶的外,其他6个老婆都是从大伯那里继承来的。大伯去世后,为了不让财产外流,她父亲就把大伯的6个老婆连同孩子继承了。

西北大区的巴福特酋长有54个妻子,其中48个是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6个是自己娶的。酋长的老婆和普通人的老婆没什么不同,也要下地干活,最年轻的玛丽酋长妃说:“每个酋长妃的房子要盖得一模一样。这主要是体现公平,酋长的妻子不设等级,没有王后和妃嫔之别,大家的待遇完全一样,都要自食其力,到分给自己的田地里劳动。”

在喀麦隆,娶多个老婆并不意味着愚昧无知。西北大区的巴厘酋长杜甘永格三世在德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也有几十个老婆,他还向我炫耀说娶了个德国博士老婆。

不过,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留学回来的妇女,越来越不接受一夫多妻制婚姻了。一次,我问布埃亚大学会计专业女生兹达,将来会不会选择一夫多妻制婚姻,她回答得很干脆:“绝对不会。”

在喀麦隆,多数妇女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她们还是无奈地选择一夫多妻制婚姻。尽管这种婚姻制度显然对女性不公平,但这就是喀麦隆多数妇女的现实:要么与人共有一个老公,要么没有老公。

探秘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在日本,如果你恰巧碰到有人头戴狰狞面具夺门而入,而一家老小则手拿黄豆向其抛打,千万别以为是遇到了歹徒,这是日本人为保全家平安而举行的“撒豆驱鬼”仪式。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妖怪形象随时代而变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大厚本的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各地“乡土会”的老人说起古往今来的妖精,更是津津乐道。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日本是个水域文化国家,所以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因此,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大将军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商业手工业繁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了。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服装四处开花,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像被称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她以儿童的世界为舞台,创作了民间传说、童话、城市故事等题材的恐怖作品系列。人们评价她的漫画作品“有趣、可爱、可怕”,很多日本人沉迷其中。而这几年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将日本妖怪文化的热潮推向了世界。

70%的妖怪原型来自国外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两个极端。

据说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恶媳妇被称为“鬼嫁”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把鬼蘸了醋吃”,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并在众多高校展开授课,不光日本学生,外国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呢。

世上神奇的离婚风俗

多哥: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

黎巴嫩:在传统的家庭中,女人出门前先要征得丈夫的同意。如果有朝一日不想要妻子,待妻子出门前徵求他的意见时,他只需说"快去,别回家了",便由此宣告离婚。

日本:如果丈夫认为妻子睡觉姿势不好看,就可以提出离婚申请。

厄瓜多尔:夫妻反目离婚,皆要绝食三天。到第四天早晨,到该地一位年长者处接受"检验"是否真的有气无力,如果真的,分手也是真的;如果是假的,这位年长者会下令:永远不准离。

意大利:妻子不干家务或不爱干家务,丈夫便可以提出离婚申请

英国:夫妻双方只有一方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双方都提出离婚,则不准离婚。

萨尔瓦多:夫妻感情一互破裂,可到当地管理处申请登记,然后购买一头牛,宰杀后请双方亲戚朋友前来聚餐一顿。餐毕,夫妻双方面面相视,各自用手打对方十记耳光,美其名曰:记住最后的痛苦,这样就宣布离了婚。

爱尔兰法律规定禁止离婚。因为有了这条规定,所以爱尔兰人对婚姻大事考虑得极为周密,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久而久之,晚婚成为爱尔兰人的风俗。

第三章 无奇不有的世界奇俗

非洲丑陋的性风俗:寡妇与少女能“驱除恶魔”

在大多数非洲国家,如果妻子死了丈夫或少女死了父亲,当地村民们就会请来一名男子,陪这名寡妇或未婚少女睡上一晚来“驱除恶魔”,这些专门从事“陪睡”行业的男子则被当地人称做“清洁者”。然而,这些所谓的“清洁者”事实上却是非洲大地上“最肮脏的人”,他们属于爱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并肆无忌惮地将这些可怕病毒传播给至少数十万无辜的女性。

女性的割礼通常是一种宗教仪式,东非妇女的割礼只要割去阴唇就行了。

一些国际援助组织指出,在非洲,每十个爱滋病患者中就有六名是女性,而她们大多数都是因为遭到强奸或类似“清洁者”这样丑陋的性风俗影响。中东的割礼不仅要割去阴唇,还要割去阴蒂,其宗教思想是彻底否决女性的性快乐,让她们保持忠贞不二。

离奇风俗令女性惨遭侮辱

在非洲国家马拉维的姆钦吉市,23岁的年轻妇女詹姆士?姆贝韦三年前死了丈夫,就在她的丈夫死后几个小时,姆贝韦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她既没有为她的丈夫服丧,也没有接受朋友和亲属的安慰,而是一个人躲到了她姐姐的家中。姆贝韦说,她真希望人们永远也不要找到她。但是,不幸的是,她丈夫的家人还是对她穷追不舍,并最终将她“挟持”了回去。姆贝韦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村中的长老和丈夫的家人强迫她接受“性清洁”的仪式,并威胁她说如果她不服从的话,村里每死一个人她就要受到一回诅咒。最终,势单力薄的她还是和自己丈夫的堂弟发生了性关系。姆贝韦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想起我的丈夫,我就会哭泣。他死了,我却要接受这样的事情,我感到很害怕,我非常担心自己因此被传染上爱滋病,如果我死了,我的孩子们将没有人来照料。”

顺便要说的是美洲妇女的宗教仪式除了割礼,还包括胸部修整。仅次于隆鼻术和隆胸术(用一袋袋硅胶填充于胸部)的第三种整容手术是把乳房修整到合适的尺寸。

上帝虽然赋于木布提(Mbuti)矮人很矮的个子,但却给了她们很大的乳房。妇女只得把过重的乳房吊在肩膀上。

爱滋病挑战传统陋习

和姆贝韦有着同样经历的女性在非洲有成千上万。这个古老的非洲传统已经成为爱滋病病毒传播的元凶。据最近的一项统计,非洲仅去年一年就有230万人被爱滋病夺去了生命,而爱滋病患者的总数已经超过2500万人,其中60%为女性。在那些依然流行“性清洁”风俗的村庄中,爱滋病毒传播的速度快得惊人。非洲援助组织工作人员认为,这种丑陋的风俗必须彻底废弃。

许多非洲的巫医都随身携带一根涂满油脂的棍子,叫做“婚姻棍”,用于检查女性是否贞洁。

但是这种传统要得到改变却很艰难。莫妮卡?娜索富是赞比亚南部蒙泽地区的一名护士,同时她还是当地预防爱滋病协会的一名成员。娜索富对记者说,“结束一件已经延续了这么长时间的事情肯定非常困难。我们从生下来就已经接受了这样的教育,如果我们劝她们抵制这样的事情,她们就会问: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呢?”詹姆士?姆贝韦三年前死了丈夫,随后她被迫和丈夫的堂弟发生性关性,以完成“性清洁”。

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刚果、安哥拉、加纳、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等国家的乡村,都遵循着“性清洁”陋习。

远东一些保守的文化国度以及土耳其靠近地中海的地方对妇女的贞洁极为关注,凡是失身的少女都要做一个小小的手术,重新缝合处女膜以便能够出嫁。“性清洁”源于一种信仰,即一名妇女会被死去的丈夫的灵魂折磨,她本身也是“不洁”的,她们必须被“清洁”,否则,就不能出席葬礼或再嫁。对于那些还未出嫁的姑娘,假如她们失去了双亲,也必须和“清洁工”睡觉。

在非洲中南部,乞瓦人帮助他们的女儿在村外建造一个小屋,鼓励她们和小伙子发生暧昧的性关系来选择合适的丈夫。

教会小孩子有第一手的性经验在西方国家是不容许的,因为它让人想起成年人虐待和剥削儿童。而雷布查人(喜玛拉雅山南麓的锡丹土著)不仅教小孩子们如何**,还教给他们抚摸挑逗的各种方法。

印度次大陆的木利亚人不仅教给小孩子如何**,还建造了神殿用来供奉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鼓励青春期前的少年人学会性行为,所以很多人六岁时便失去了童贞。

美拉尼西亚(西南太平洋岛群)的塞比人对男性的性教育是最可怕的,他们教年轻的小伙子吮吸年纪大的男性的生殖器以获得男性的尊严。

女儿国鲜为人知的“怪异民俗”

在四川、云南大山的交界处,有一片神秘的“泸沽湖”。在当地土语里,“泸”为山沟,“沽”为里,“泸沽湖”也就是“山沟里的湖”。这方水土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女儿国”、“人类母系氏族领地的活化石”,这里最著名的,就是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走婚”风俗。进入现代社会,仍有为数众多的摩梭男女,实行“走婚”。走婚是什么呢?男不娶,女不嫁,男女终身都羁留在自己的母系家庭里。“母系”当家,在现代人眼里,自然非常奇特。

其实,“泸沽湖”一带,并不是历史典籍中的“女国”,至于“东方女儿国”的称谓,也是后人从《西游记》里“借”来的词汇。虽说《西游记》只是吴承恩的一部神话小说,其中很多人物和地名,却写得有鼻子有眼。所谓“西梁女国”即是一例。《西游记》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写道:“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卖,忽见他四众(唐僧师徒)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早在前一回,子母河边,当地一个老婆子就警告过:“还是你们有造化,来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们也不得囫囵了。我一家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哪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交合。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从吴承恩的描写里,不难看出,《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实在是禁欲,豆蔻女子都无福消受“风月事”。世时代代的“性饥渴”困绕着全社会。

据《旧唐书·东女传》记载:“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从此推断,唐朝时期,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已经出现了“女儿国”,当时所谓“东女国”,就应该是摩梭人的祖先。很难说“泸沽湖”的摩梭人,和吴承恩的“西梁女国”,哪个资格更老。细细考究起来,正史确有“女国”的记录,最早的文献资料出现在《北史》或《隋书》里。

史书有关“女国”的记载,最早见于《隋书·女国列传》:“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则换了一个称呼,将隋朝时的“女国”,变成了“东女国”,书中写道:“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行,有大小八十余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也记述了“东女国”的风土民情:“东女之地,东西长,南北狭。”

无论是“女国”,还是“东女国”,都是传说中的“女儿国”。看来,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规模并不太大。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葱岭之南”,应该在新疆境内。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远赴天竺求法,途经的恰恰是这条西去之路。确切点说,“女国”的具体位置,应在今天新疆的库车县。库车古称“龟兹”,也即“繁华的城邦”的意思。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安插了一段缠绵的“艳遇”,多少也有一点史料基础。《隋书》详细地记载了“女国”的概况:“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自然条件不算太好——气候寒冷,以射猎为业。这里最出名的产品就不过是朱砂、麝香、牦牛、马匹什么的。可以赚取大笔“外汇”的矿产是盐,女国上下,就指这点东西活命呢。“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会做生意的“女儿国”,日子还算殷实。可惜,那里不是满街筒子天生丽质、冰清玉洁的美女;反倒令人心惊胆战。《隋书》里说,“女国”民众,表情怪异:“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变之。人皆披发,以皮为鞋,课税无常。”这些花里胡哨、奇形怪状的脸庞,究竟能给人多少美感、多少性感呢?即便是弹丸小国,当家人也很气派。“女王”自然与众不同:“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如果女王死了,新君怎么产生呢?“其女王死,国中则厚敛金钱,求死者族中之贤女二人,一为女王,次为小王。”这有些类似于松散的世袭制度。所谓“女王”、“小王”,也就是一正一副。“女儿国”的丧葬风俗也很奇特:“贵人死,剥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经一年,又以其皮内于铁器埋之。”似乎只有这样做,富贵之人才能灵魂不灭,肉身永恒。

自从《隋书》里出现了“女儿国”,这个女人当家的政权居然远道而来,朝觐中土。开皇六年,也就是586年,“女儿国”遣使进贡,隋文帝杨坚,意气风发地接待了她们。史书里没有详细披露具体细节,只潦草地交代了一笔:“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其后遂绝。”《旧唐书》里出现的“东女国”,当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方水土那方人。其实,女人当家很难和虎视耽耽的男性邻邦和睦相处,她们原始的民风势必受四面八方的威胁。想生存下去,只有改变自己。李唐以后的官方典籍,没再听说什么“女儿国”。如今,“泸沽湖”走婚,当是“女儿国”的“梦中梦”、“身外身”了吧。

日本怪谈之提倡饮尿的民族

在日本喝尿这可不是什么性变态游戏,人家是要来真格的!问题是,尿这玩意儿能当药喝么?下面我就来给在家揭示一下人家这个怪谈。日本人说了,当然能,但不能见尿就喝,要科学地喝——第一,要趁热,喝新鲜的;第二,要早上喝,饭前;第三,喝这个的同时,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在日本,“中华料理”人气很旺,但是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日本人惊讶地问:“你们中国人怎么会吃猪耳朵和肥肠这种东西呢?”有些人这样问固然是出于好奇,还有人则是因为觉得这类古怪的食品卫生上恐怕存在问题,中国人吃这些食物的习惯有待改善。

其实这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韩国人吃狗肉,中国人吃肥肠不过是饮食文化,如果把一些日本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介绍出来,外国人同样会惊讶日本人怎么会吃这种东西。

比如,日本人喜欢吃烤鱼,但笔者刚到日本时,却对这种日本人视为美味的食品大倒胃口。原因在于正宗的日本烤鱼是不掏膛的,而是带着内脏鱼粪等直接烤。事实上日本人在烹制鱼类食品的时候,通常也不刮鳞。对于从孔夫子时代就讲究“食不厌精”的中国人来说,面对这种肠子爆裂,黑污四溢的鱼,不免有点儿咽不下去。而目睹此景的日本人还会感到不可思议,会拿筷子夹一段鱼肠子吃下去示范,告诉你鱼的内脏有一种自然的苦腥,吃来别有风味。

在日本食文化的角度看来,这样完整地吃鱼,有一种求道的真谛在里面,丝毫没有不洁的感觉。

类似的食品还有“兔丸肠”。一次到日本东北部旅行,主人请我们吃当地的名产,主菜就是这道“兔丸肠”。这种食物看来与我国的香肠类似,有粗有细,让人大有食欲。正在惊讶小小的兔子竟然有如此之粗的肠子,主人对菜肴的介绍开始了。不过,这个介绍之后,又让萨这个中国人吃不下了。

原来,那细的肠子,是野兔的小肠,而那种粗的肠子,是野兔的盲肠。草食动物的盲肠都很大,容量不亚于胃,大一点丝毫也不稀奇。兔丸肠就是将肉糜灌入兔肠制成的。不过,主人特意强调,制作这种香肠,要点在于原汁原味。所谓原汁原味的意思,就是取下野兔的肠子后不做清理,保留野兔肠中半消化的食物,粪便和消化液,直接将肉糜灌入。这样吃起来,会有青草的香味。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当地只有很上档次的宴席才会上这道菜。

尽管在美国敢吃仙人掌,但想想在口中咀嚼兔子屎的古怪感觉,萨对这道菜最终还是敬谢不敏。

后来遇到伊丹市立医院一位北陆籍的医生,问起“兔丸肠”会不会有卫生问题。她听到我的经历大叫遗憾,讲这道菜不但口味特别,而且富有营养,因为兔子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实际很干净。兔子盲肠中的食物在消化道内细菌的作用下会发酵而且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如果吃了对身体会大有好处。所以日本这种食物做法,不但没有卫生问题,而且很是科学。

虽然很是科学,还是没勇气去尝试。

日本的文化,似乎对使用排泄物并不十分排斥。日前偶然看到有报道提及日本出现一种“金粒餐”,即专门挑选一些美少女长期食用选择性的食物,而取其大便制作食品(据说烹饪后还要裹上金粉,故有此名),供食客品尝。这种餐馆笔者在日本没有见过,未必不是谣传。但是吃大便这种特殊食癖在日本并不新奇,甚至在日本性服务产业中还的确占有一席之地,据说收费甚高。

如果说上面所说行为带有一定寻求刺激的性变态性质,那么,饮尿治病在日本可就没有一丝寻求刺激的背景了。

所谓饮尿疗法,在日本是一种颇受重视的医疗方法,创始人为日本名医中尾良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尾在日军中担任军医。由于日军军纪不良,大量士兵患染淋病等性病。据说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中尾让日军士兵自喝自尿,竟然使很多士兵得以痊愈。此后,中尾先后出版了《神奇的饮尿疗法》,《神奇的饮尿疗法续》等作品,在日本造成巨大的影响。

根据中尾的理论,新鲜的尿液并非不洁,但它带有大量人体内健康问题的信息。当它通过喉头的时候,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针对这些信息做出反应,促进建立对抗疾病的防线。而且,正常排出的尿液澄清,饮尿后再排出就变得混浊,中尾认为这是带走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原因。对于很多人难以接受喝尿,中尾写道“其实每个人都喝过自己的尿——在母亲子宫中胎儿都会排泄,当然也会喝自己的尿了。”

饮尿疗法的提倡者认为饮尿可以治疗百病,包括老年性黄斑,心脏病,甚至癌症。

中尾提倡的饮尿疗法颇有章法,并非见尿就饮,主张的是喝自己的尿,而且要乘温引用自己每天早上的第一泡尿。

今天,在日本有“饮尿疗法协会”,名医五十岚俊男,堀口申作,演员森繁久弥等都是其中的重头支持者。中尾开办的MCL研究所(现在由他的继任者小宮山かよ子医生负责)一直致力于对饮尿疗法的改进,并先后在韩国,巴西等地举行了四次世界大会,以将其推向世界。而参加这个大会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当众喝下一大杯自己的尿液。据说现在日本已经有两百万饮尿疗法的受益者,而且这个群体还在不断扩大中。

中尾良一先生活了八十多岁,我觉得他活这么大岁数得感谢方舟子先生是中国人,如果方舟子先生是日本人的话,以他的矫性劲儿断不能让这老爷子如此高寿。

不知道对中国人吃猪耳朵和猪蹄子大感奇怪的日本人对此又是什么看法。

不过,这种吃法在日本并非极端,日前,日本电视台播出了一名主妇的最新古怪食谱——塑料袋。

这位主妇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在吃塑料袋,当然,她是把塑料袋裁剪成特别细的丝,混在饭菜里来吃,并号召全国的女性也同她一样来吃。

塑料袋既没有味道,也没有营养,为何此女吃之不倦呢?原来,她是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减肥,以塑料袋丝代替粗纤维,据说能有效地刮掉肠壁上附着的脂肪,非常有助于保持良好身材。

不过,电视台的记者还算理智,一面赞叹她的勇气,一面坚决拒绝了她向外推广这种减肥方法的意图。按照记者的看法,这种做法极容易引发肠梗阻,该主妇自己吃了多年没有因此住进医院,已经要感谢上帝,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象她这样一副极其强健的胃肠啊。

斯里兰卡把大象粪纸当国礼 闻起来有淡淡清香

不少斯里兰卡政要和商人在与外国客人见面时会客气地呈上一张名片,并特意强调:“我的名片是由大象的粪便制成的。”闻一闻,非但不臭,反而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斯里兰卡的大象孤儿院曾为堆积如山的大象粪便头疼不已,而如今,这些大象粪便被造成精美的“象粪纸”,并成为斯里兰卡的国礼。

堆堆粪便成座座金山

一名斯里兰卡商人经营的一家造纸作坊正好挨着斯里兰卡的“大象孤儿院”,孤儿院里收容了近百头与象群走失的大象。

最初,这家作坊的原材料主要是挨家挨户收来的废纸和草秸。一天,他遇到了大象孤儿院的负责人,负责人正为每天堆积如山的象粪苦恼不已,他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大象粪也能造纸就好了。当时正在为原料供应不足而发愁的商人二话没说,背了一筐象粪回到作坊让工人加工起来。经过过滤清洗、粉碎打浆、筛浆脱水、压榨烘干以及压光等制作程序后,一张张光亮的象粪纸奇迹般出现了。这一意外的发现,使商人兴奋极了,白天在大象孤儿院里看到的那一堆堆象粪仿佛变成了一座座金山。当晚,他决定把自己的作坊注册成为一个纸业公司,并用亚洲象学名中的后一个单词给公司命名,即“马克西莫斯”。

大象孤儿院再也不用为打扫不完的大象粪便发愁了,如今,大象的粪便成了“珍贵的粪便”,甚至人们还开玩笑地说道:“哪里有粪便哪里就有钱。”

纸张颜色和大象食物有关

其实,大象的粪便并不是那么“丑陋”,它颜色金黄,本身也没有什么腥臭气味。斯里兰卡的象粪纸主要有两种颜色,而这与大象的食物息息相关:一种是深色纸,用吃棕榈树叶的大象的粪便制成;另一种是浅色纸,其原料则是专吃椰子的大象的粪便。象粪纸成本低,产出却高得惊人。一般情况下,一头成年大象平均每天要排出100多公斤的粪便,1公斤象粪能制造出60多张A4大小的纸张。虽然象粪纸里75%的原料都是大象的粪便,但因为使用了特殊的工艺,产品不但没有臭味,而且手感非常细腻。

象粪造纸不仅给大象孤儿院和当地的工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也给斯里兰卡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赢得了殊荣。2006年,在荷兰举办的“世界挑战”大赛中,象粪纸以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利用和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超人创意一举夺冠。

布什夫妇收到象粪纸信笺

如今,象粪纸已成为斯里兰卡人引以为豪的国宝,很多名人政要用象粪纸作自己的名片。还有不少高级酒店用象粪纸制作成《入住须知》和别致菜单。象粪纸还一度被斯里兰卡政府包装成精美的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2002年斯里兰卡总理访美时,专门挑选了一批象粪纸。布什收到的是一箱镀金象粪纸做的信纸、信封和名片,劳拉收到的是一套象粪纸信笺,鲍威尔收到的是加入了肉桂和香蕉皮的芳香型象粪纸。

斯里兰卡生活着大批的大象,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今,斯里兰卡的象粪纸已远销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不少国家也纷纷效仿,泰国也用大象粪造纸,美国的动物园也进行了尝试。德国的动物园除了用大象粪便做纸外,还从象粪中提取绘画的颜料。

最恐怖的印度风俗

1、大便以后用水冲洗屁股,而不用手纸。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

2、用手抓饭吃。餐桌上每人一个大盘,放上饭,然后放上红豆片 咖哩鸡肉 羊肉 牛肉等菜,再用右手,不得用左手的五指将饭和菜拌匀,用五指抓起一口饭,用拇指将饭推入口内即可。

3、饮用的是生水。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他们喝生水的习惯就是到了大饭店大宾馆,首先给客人也是杯生水。

4、烧的是牛粪。尤其乡村中,居民普遍将牛粪晒干煮饭,就是城市的贫民也是用牛粪在城市的偏僻街巷,墙上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像烙饼一样大小的牛粪在晒。

5、尊重神牛。一些百姓为了消灾减祸,牵着一头牛,到神庙去许愿,然后将牛放生,不加笼头,即为神牛对神牛绝对不可以捕杀加尔各答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车辆多,通十分拥挤,但碰到神牛在街上行走,所有车辆必须自动停下,让神牛安全离开后再行驶。

6、印度奇俗:儿童活埋一分钟。在佩拉于尔村亲历一场奇异的祭祀仪式,至少105名儿童被“活埋”了整整一分钟!参加这一祭祀仪式的儿童首先失去知觉,然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临时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后再将他们挖出来。

据说这是当地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祭祀两位能够驱赶妖魔的女神。一些村民们为了让心中的愿望早日实现,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活埋”。按照当地习俗,所有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20岁不等。

仪式开始时,家长们将一种植物的灰烬撒在孩子的头上,然后再朝他们的面部和头部喷洒一种姜黄水。一般来说,经过这两道程序多半孩子会“失去知觉”。可是如果有少数孩子依然还存有知觉的话将失去被“活埋”的资格,孩子的父母也将因此被罚款1000卢比。

7、印度婚恋奇俗:少年要与山结婚。印度很多部落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信仰和习俗。日前,印度恰尔康得邦一个十几岁的男孩为了给受伤的母亲消灾,决定迎娶一座山。

8、树叶当饭盆。印度人在集体用餐时,吃饭用的饭盆常常是树叶做成的。这种盆儿由几片很大的整片树叶相拼叠而成,内外两层,树叶和树叶之间用比火柴棍还小的小枝条“缝”起来,叶盆呈圆形,周围还有一个翘起来的边缘,所以其模样和金属饭盆一样。

9、孩子和老鼠在神庙共喝牛奶。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无奇不有:零距离揭秘世界各地神秘恐怖的鬼节

泰国的鬼节每年都于六月中旬在黎府举行,非常受当地人民的重视,主要是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希望来年稻米丰收。

在黎府地区,鬼其实是天上的神。原来鬼节源于一个佛教的故事,据说,数百年前的泰国王子Prince Vessandorn是佛祖的化身,他尽心尽力为居民服务,故深得民心。某天,他向人民说将要返回天国,并叫众人忘记他,人民听了之后非常伤心,天神看见了亦深受感动,于是准许王子重返黎府,而鬼节就是黎府的居民用来纪念王子的。

泰国鬼节不但没半点惊憟,反而洋溢着一份欢乐和热闹。游行途中,“众鬼”不但会向围观的途人扮“鬼脸”,还狂歌热舞一番,期间的歌曲甚至以摇滚音乐为主,有时更有乐队现场伴奏。更有意思的是,众“鬼”在游行途中有时还会手持木制假阳具,因为当地人视假阳具为土地肥沃、产量丰富的象征,寓意来年丰收富足。

墨西哥幼灵节和成灵节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台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鬼村”米斯基

米斯基镇位于首都墨西哥城东南,有“鬼村”之称,这里并不闹鬼,因传统的“鬼节”而闻名。米斯基镇得名于掌管生命和死亡的印第安女神米斯科,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403年,此镇成为当地印第安人的祭祀中心。

人们对“鬼节”的祭品讲究颇多。水是生命之源;盐是智慧之物;火象征光明、信念和希望;点燃的熏香使空气中弥漫着好闻而神秘的味道,将生者的祈祷带给亡魂;白色的紫罗兰象征纯洁和娇嫩,墨西哥人称为“金子花”的黄色万寿菊象征财富;席子,可以做床、桌子,可用来裹尸;玩具献给死去的小孩;用陶土制成的“伊苏归特莱”瘦狗,能将死者带到所谓的“亡灵世界”;甘蔗是重要的祭品,古代印第安人将俘虏的头骨与甘蔗穿成一串,那是胜利的象征。

骷髅糖和巧克力棺材“鬼节”的祭祀活动10月31日中午12点就拉开了帷幕。小镇教堂的大钟敲响12下,这是通知人们:死去孩子的“亡灵”到了。人们准备一个小祭坛,用黑色和橙色的皱纹纸装饰一新,旁边还贴有骷髅图案的剪纸,再摆上水、盐、玉米糊和玩具,点燃熏香和小蜡烛,准备迎接“亡灵”。11月1日中午12点,教堂的12响钟声表示“幼灵”已经离开,随后又响起的12下钟声则表示“成灵”来了。

于是,人们把原先家中从门口到祭坛处洒下的白色花瓣换成黄色的万寿菊花瓣。祈祷后,人们在祭坛上摆放时令水果、玉米粽子、用龙舌兰酒浸过的面包、死者生前爱吃的东西等。如果祭坛桌已经堆满,余下的祭品就摆在席子上,包括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使用过的花毯和镰刀、锄头等。

晚上7时,教堂响起了提醒孩子们去要“鬼节”糖果的钟声。一群群化装成“恶魔”、“巫婆”、“小南瓜”的孩子手提大口袋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索要糖果。“鬼节”的糖果与众不同。糖果铺、面包坊的橱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骷髅糖”、“巧克力棺材”等精美甜品,其中一款蜜制小南瓜最受欢迎。

幽默的态度对待死亡“鬼节”活动的高潮出乎常人预料。米斯基镇的人夜半时分装扮成“亡灵”,打着灯笼划着小船,船上载着空棺材在湖里游荡。然后,人们抬着棺材上岸,走到墓地里。印第安人信奉水神。人们从湖里抬着棺材上岸,意味着从水里带来了生命。

现在,很多农村仍保持着为死者“洗澡”的风俗。人们把亲人的尸骨从坟墓里挖出来,擦洗干净后再重新入殓。这时,人们来到墓地,点燃蜡烛,守在去世的亲人墓前,向“亡灵”告别。米斯基镇11月1日晚到2日凌晨,墓地里到处烛光闪闪,鲜花丛丛。

打开“鬼节”那天的报纸,人们可以欣赏到总统、内阁部长以及知名人士的骷髅漫画。被画成骷髅的人并不生气,反而以此为荣。这体现了墨西哥人乐观豁达的性格和对待死亡的幽默态度。

西方国家万圣节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万圣节的习俗——不请吃就捣乱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

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万圣节是儿童们纵情玩乐的好时候。它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

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前夜最流行的游戏是“咬苹果”。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孩子们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中国鬼节

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或鬼节。

每年阴历七月十五,陵园将安排各墓区代表参加盂兰盆节,又叫中元节或鬼节。这一天传说中是阴间的佳节,所以有阳间过元霄节阴间过鬼节的传说,界时陵园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有佛经《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

水旱灯: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儿: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如此陋习:英属一小岛爆令文明世界震惊的秘密

隶属于英联邦的南太平洋小岛皮特克恩岛上,女孩只要年满十二岁就会被强奸,连市长史蒂夫·克里斯蒂安也qiang奸过五个幼女。

两个世纪以来,皮特克恩岛一直隐没在茫茫的太平洋中,被世人遗忘,它离新西兰最近的城市也有八天的水上航程。小岛方圆五公里之内既没有港口也没有机场。

法律?小岛让英国很尴尬

皮特凯恩岛是一座火山岛,位于新西兰与南美洲之间、塔希提岛东南偏南。英国军舰本特号1790年发生哗变,9名水手和18名塔希提岛居民逃往该岛定居,目前他们的后代已发展到47人。史蒂夫·克里斯蒂安是当年哗变士兵领导人的直系后代。岛上没有港口或飞机跑道,与外界联系很少。

小岛的创建者是英国海军叛将克里斯蒂安(1962年马龙·白兰度在影片《叛舰喋血记》中演绎的传奇人物的原型),据说现任市长克里斯蒂安就是其子孙。这个岛屿就像是克里斯蒂安的私人封地。

2004年10月,英国法官就史蒂夫·克里斯蒂安的qiang奸案做出了判决,他只需入狱3年,并且在服刑12个月以后就可以申请假释。此外,他在接下来的6个月中消遥自在,不用蹲监狱,因为他们将对英国对该岛的管辖权进行讨论。

对于如此轻的量刑,主审法官解释说,这是因为考虑到“该岛的特殊情况”:与世隔绝,永久居住人口不到50人,急需人才。他说,之所以为克里斯蒂安“量身定做”判决极轻,是因为他在过去数十年为该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指出,英格兰或新西兰的法律都不适用于这个小岛。

也正是在2004年,英国官方打破了持续两百多年的常规,罢免了市长史蒂芬·克里斯廷,随后选派出小岛历史上第一位女市长布伦达·克里斯廷。

令文明世界震惊的秘密

皮特克恩岛的故事始于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王陛下皇恩浩荡”号英国军舰的登陆。1789年4月,英国海军军官弗莱彻·克里斯蒂安带头叛乱,在汤加群岛附近带领手下开始了艰辛的海上逃亡之旅,他们朝着塔希提岛方向进发,在法属波利尼西亚补充了“给养”,包括十九名美艳的女人和六名成年壮劳力,接着就匆匆地开始找寻一片能够远离“人间罪恶”的福地。

1790年1月15日,在海上艰辛漂泊了两个月之后,他们在皮特克恩登陆了。克里斯蒂安的手下容格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断地建房子、筑篱笆、开荒地、捕鸟兽,岛上的野猪已经多得成灾,对菜地里的蔬菜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我们就这样度过了在荒岛上的第一年。”两个世纪以来,这种安宁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

直到三年前的一天,岛上来了一位年轻的英国女警察盖尔考克斯,她是来帮助岛民创建警察局的。考克斯很快取得了一些妇女的信任,也从她们口中听到了一个只属于皮特克恩的秘密:在这儿,女孩只要年满十二岁,就要遭到男人的强奸。

从缠足到活人祭祀 看惊人的十大传统陋习

许多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都是让人喜爱的好事),但是也有许多是野蛮与邪恶的。至今这些另人厌恶的传统有些也只是在近年来才停止。这里有一份十大奇异传统文化列表,其中人们已经忘却了大部分。警告:本文包含成人内容(少儿不宜)。

1.缠足(缠足……

在大约一千年之前,缠足是中国在年轻女性中实行的一种习俗。此项风俗始于十世纪,终于二十世纪早期。中国人的缠足文化是指,大约在女孩儿六岁或是更早时,将她们的脚用布条缠紧,这样做她们的脚就不会按照正常情况长大:然后,为了重新塑型,他们将脚打碎变得严重畸形。一般缠足的脚不会超过4—6英寸(约10——15厘米)。这就是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女性残障(无行走能力)的重要原因。步骤是:第一,把两只脚都浸泡在混有药草和动物血液的温水里。这种混合药剂使得肌肉松弛易塑。随后将她们的指甲剥去以防止术后的内部感染。以上步骤都是为接下来真正的缠足作准备。现在进入塑造“优美线条”。准备丝质或棉质绷带,大约长10英尺、宽2英寸。也把它浸泡在先前准备的混合药剂里。把每没一只打碎的脚趾用湿绷带缠好,这些湿绷带在变干过程中不断束紧,然后逐渐收紧至脚跟。制作鞋子时,为了更适合于缠足而大幅度缩减鞋子大小。

2.木乃伊化……

Sokushinbutsu是指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自行死去的佛教徒和僧人,这种特殊死亡方式我们称为木乃伊化。据报道,这种习俗几乎只发生在日本北部的Yamagata市。人们在那里发现大约有16-24具木乃伊。僧人们在三年里维持一种特殊的饮食习惯——只吃坚果和种子。他们严刻的执行这种对身体“疗程,‘以此减少身上的脂肪。过了这样的三年后,他们开始只吃一些树皮和树跟,喝一些漆树产生的毒汁(一般用涂有漆的碗来盛放)。此过程还是要持续三年。这种饮食方式使得他们容易呕吐,身体内的液体迅速流失;并且能够杀死身体里的蛆,使他们死后的尸体不易腐败。最后,为了能够让躯体一直保持莲花状,即将木乃伊化的僧人会进入一个与身体大小相近的墓穴中。僧人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只通过通气管与铃声。每天他摇响铃铛来让外界知道他还活着。如果某天铃声停止了,外面的人就会移除通气管并将墓封死。

3.太监……

太监就是割去生殖器的男性:因为特定的社会职责,产生了特指割去生殖器的男性的专有名词——太监。此后作为一个常见的名词,成为了许多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在古代中国阉割生殖器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刑罚方式(起始于隋朝),也是一种得到侍奉帝王这个职位的方法。在明代末期皇宫内约有70,000个太监。这种职位的价值在于:处于一定地位的太监可以得到巨大的权利——甚至高于帝王——但是自行阉割是违法的。在1912年侍奉帝王的人——太监,这个职业停止了。而其数量骤降至470人。在青春期左右阉割的太监需要十分重视。他们不仅需要进行多种文化的训练和并且还要保持他们独特的嗓音。这些孩子与一般的孩子一样有天生的顽皮和尖细的嗓音,但适应性极好。这就是我们所知的太监。不幸的是,太监的择选都是有年龄限制的。这些男孩必须是在没有性别意识时阉割的。而且要保证阉割手术后他们的声音依然要优美清脆。播放/下载一首真正阉人唱的歌曲(不太会设置连接但是如果有兴趣真的应该听一听)——来自于十大不可思议记录。

4殉葬

殉葬是印度一种葬礼习俗。但是在如今的印度殉葬是十分稀少的,并且认为殉葬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在葬礼仪式中,死去丈夫的寡妇为了向其丈夫贡献自己而跳入焚烧丈夫的火堆中自杀。人们猜测殉葬的做法是殉葬者心甘情愿的,根据现有的资料证实她们大多数人都是十分自愿的。在一些社会中人们期望寡妇能够陪葬。某种程度上殉葬是一种强迫制度。社会给她们施加压力,期望她们去殉葬。在现代社会就此已经展开激烈辩论。经常出现的状况是。寡妇在失去丈夫后对生命失去的期望,尤其是她没有孩子的情况下。不管怎样,同样也有不同意寡妇殉葬的例子,他们作出积极努力防止此类死亡。

5.决斗……

15世纪至20世纪,决斗出现在西方社会。决斗就是在达成协议的两个人之间进行搏斗。按照双方明确或默认的规定,各自配备致命武器,并且是为了荣誉而战。他们会找一些信任的人作为见证人(也有时私下搏斗的)。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决斗一般由想要决斗的一方发出(挑战者),他多半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他的侮辱。决斗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对手而是得到承认的“满足感”等等。他们自愿冒险也要为恢复自己的荣誉而战。决斗者会在搏斗时使用剑类武器,但是从18世纪开始,人们改用枪只。为了制作这种最终武器贵族们精心的搜罗手工制作人。这类犯罪发生后,不管这事是真是假,这名罪犯都会为了得到“满足感”而开一场庆祝会。有人会向他作出些侮辱的手势,比如把手套丢在他面前,用此来暗语“弃甲被服”。

6.切腹

切腹是武士道的重要精髓。这是作为一名勇士的守则;切腹一般用在以防勇士落入敌手或是减少耻辱的一种方式。武士也会听从与他们的领袖(封建统治者)执行切腹。因此随后,也出现了一些受辱的武士甘愿切腹也不愿死在一般人手下的情况。至此,切腹也在那些并非世袭武士(没有人命令和期望他们切腹)中流行,成为了主要恢复或维护自己荣誉的做法。但那些女性武士只可以根据许可来执行。武士沐浴后,穿上白色袍子。吃一顿最喜欢的食物。这些都做完后,把他的文书放在碟子上。身着传统服装的日本切腹人,会将他的配刀放在身前。有时在坐处垫上特殊的布。并且在死前他会准备好遗书。让他所选的助手(介错人——帮助他进行下一步程序的人)站在其后,切腹人要打开他的和服(衣服),拿起他的武士刀(刀)直接切入腹部,刀口从左至右。随后介错人进行下一步“介错“程序,一刀将切腹人斩首。(在一瞬间肉体痛苦中替其斩首)

7、活人祭祀

活人祭祀的方法是用来祭祀神灵或其他神物。人们通常用杀死人类来乞求超自然力量和权利。这种习俗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化中,并且在多个文化领域中发扬,如因杀人仪式而恶名昭彰的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一些人将这两种文明视为这种恐怖习俗的本源。人们认为受害人的死亡仪式是为了取悦神灵、安抚灵魂的方法。受害人的选取范围从囚犯到婴孩到纯洁的处女,他们遭受着悲惨的命运——焚烧、斩首、活埋。经历了数年,活人祭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变得不常见。如今这种祭祀已经非常稀少。大多数的宗教谴责这种行为,当代法律也将其定位违法行为。尽管如此,在如今还是会看见这种习俗,特别是仍然信奉传统文化的不发达地区。

8.纳妾制度……

妾是一个由妇女和少女组成的社会阶层。她们与社会地位高的男人组成类似婚姻的关系。典型是,男人有一位正式的妻子和一位或者更多的妾。妾拥有来自于男人给予的一定权利。他们的子女公开承认为男人的孩子,但是这些孩子的地位低于正式的妻子(妻子们)历史上,女人做妾经常是自愿的(由少女或其家人安排)。作妾可以给妇女的将来带来经济保障。而有时妾也会遭到强迫、奴役,成为性奴隶关系中的一员(多半为女性)

9.艺妓

正统的艺妓已经被现代社会系统所代替。曾经艺妓数量数不胜数。在1900年,艺妓数量超过25,000人。到了1930年早期艺妓数量为80,000人。大多数艺妓都在京都,京都是日本古代首府。如今,艺妓数量不到10,000人。在东京,还留有100多名艺妓。但事实上艺妓已经非常的稀少了。现代艺妓不是来自于贫穷的家庭。她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去了艺妓学校。在现代成为艺妓完全是自愿的。而且那些不是幼年成为艺妓的女性也可以做艺妓。无论如何,艺妓的训练与过去是一样的严格。年轻的女孩们一定要担起责任努力学习日本传统舞蹈、演唱、音乐等众多技艺。传统艺妓不需要提供肉体服务,虽然有些现代艺妓会这样做。

10.藏族天葬传统……

天葬都安排在早晨进行。据说神鸟啄食尸体,如果全部吃净,就表明死者生前没有罪恶,灵魂能够升天;如果没吃干净,就意味着死者身前有罪过,灵魂也就难以升天了。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天葬都要赶早进行,免得“天鸟”吃了别的东西,把尸体剩下。

按照传统的风俗,为表示对亲人的悼念,人死了以后,先由家属给死者脱光衣服,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如同母体中成形的胎儿,用白色藏布(氆氇)裹起来,再用绳子拢住,在家里停放三天,第四天早晨就抬出去天葬。

掌司天葬的过去称“巫师”,现在称作“天葬师”。天葬的仪式开始了:天葬师点燃“桑”烟,引来鹰鹫,接着用长刀去其肌肉,先从背部开刀,逐渐分解,将肉割碎、将骨砸碎,混以糌粑(青稞面)抛洒给鹰鹫,据说,这样,连一点血腥味也不留在地上,才意味死者整个身躯升入天堂。按照藏族风俗,如果同时天葬的有男有女,就先葬男的,后葬女的。这倒不是男人的特权,主要是女尸的肉比男尸的肉容易吞食,不致造成过剩。

走近食人族:将吃掉老弱病残者视为义举

文明下的白骨

关于食人族的一切,最早都来自于一些道听途说。Cannibal和Caribbean,食人族和加勒比人,这两个词同源,是因为哥伦布在听土著人讲加勒比人如何吃掉自己的俘虏时,听差了一个音,把r 听成了n,所以食人族就是Cannibal,而加勒比人是Caribbean。据说加勒比人会将活着的男性俘虏全部吃掉。他们甚至会把一些小男孩养起来,等到他们长胖再吃掉。

虽然迄今为止很多关于食人族的描述,其准确性都非常值得怀疑,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土著人和欧洲的白人相互之间都怀疑对方是食人族——白人认为他们是未经教化的野蛮人,而土著人以为,白人抓他们的兄弟到欧洲去,完全是为了满足欧洲人对人肉的食欲,但无论如何,很多已经得到证实的例子表明,吃人的事件并非偶然,食人族确实存在。考古学的证据更表明,吃人的现象曾经非常普遍。

世界著名的古史专家摩尔根曾经在他的《古代社会》中论证:从近代世界各地遗留的少数原始部落的生活状况,就可以了解现代文明人远古祖先的生活状况;原始部落多有食人习俗,可知文明人的祖先也曾有食人的习俗。

1998年夏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分子生物学家马拉教授,曾经进行过世界上首例检验人吃人现象的科学实验。检验的对象是一块1150年前的人类粪便化石,教授希望在其中寻找一种特殊的人类肌红蛋白质。如果粪便中存在这种蛋白,则证明这个人曾经吃过人肉。后来实验的结果表明,这块粪便的主人在排泄前的12到36个小时内,曾经吃过人肉。一千多年前,距离现在还并不算遥远。而提取这块粪便的地点,是美洲古印第安人居住的石屋。他们可是曾经创造过先进的农业文明的“文明人”啊,怎么会堕落到吃人呢?专家经过考证,给出的答案是:“饿!”原来这里所处的大峡谷地带曾在一千多年前经历过非常严重的旱灾。古印第安人也许正是因为颗粒无收而异子相食吧。

这个发现从一定意义上佐证了一些专家关于周口店北京人的猜测。黄叔娉所著的《中国原始社会史话》一书曾记录:“北京人化石有一个令人注意的事实,即头骨发现得很多,而躯干骨和四肢骨却很少,而且大部分头盖骨都有伤痕。这些伤痕是带有皮肉时受打击所致,是用利刃器物、圆石或棍棒打击产生的。很可能,远古的北京人有食人之风。这种食人之风显然是在食物十分匮乏,饥饿作为死神的使者出现时产生的。人吃人,在现代人看来是极为野蛮、可怕的行为,但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却是十分自然的事,吃掉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解除他们坐以待毙的恐怖,正是合乎道德的义举。”这就像我们今天能够谅解那些遭遇空难或沉船事件后,不得已攫食自己同伴的遇难者一样。

历史上的食客

吃人的故事在各处都听过不少,很多神话和传说里都有关于吃人的描写。如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的妻子是女神瑞亚。克洛诺斯有个毛病就是吃孩子。瑞亚生了许多子女,但都是刚一出生就被克洛诺斯吃掉。当瑞亚生下宙斯时,因为担心他再被丈夫吃掉,就用布裹住一块石头谎称这是新生的婴儿。克洛诺斯错吃了石头,这才让宙斯躲过一劫。众神之神都险些被自己的老爸吃掉,可见英雄多难。但有时候英雄也吃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本古书上就记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之后,不但将其毛发做成旌旗的装饰,还把蚩尤的皮做成靶子让人们以弓射之,多中者有赏,其余部分的肉则剁成肉酱,与天下人分而食之。

再如真实的历史中,古时行军打仗因缺粮而吃人肉的记载有很多。安史之乱时,张巡据守睢阳,曾杀死自己的爱妾犒军以激励士气。更有传闻说他手下的兵士食人数达到3万,不管是阵亡的将士或是城内的百姓,总之数量巨大。北宋时登州人范温组织义军抗金,兵败后撤退到首都临安,进城后,居然在首善之地还在吃自己携带的人肉干。他们还把人肉叫做两脚羊,其中老而瘦的男子因为肉老叫做饶把火,年轻的妇女叫不羡羊,小孩叫和骨烂。

近代历史上,1942年2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入缅甸抗日。杜聿明所部由于指挥失误以及敌情不明等原因,被困胡康谷地一个叫布帕布姆的山谷中,粮食吃完,野兽也猎尽了,挖草根吃树皮仍然不足以果腹的情况下,也曾上演过人吃死人,甚至人吃活人的惨剧。至于史书上记载的遭遇灾荒之年,灾民间异子相食的例子则更加不胜枚举。

食出有因

饥饿、宗教上的某种认识、精神异常都会导致人吃人事件的发生。人们过去甚至公开地食用他人或自己的肉以表达仇恨、报复、信念和忠诚。《三国演义》中夏侯那一段“拔矢啖睛”,不就是他自己“皮肤毛发,父精母血”观念的一种强烈表达嘛。王莽在历史上被认作是一个篡位者,大逆不道的人,于是在倒台后其肉就被人们争相抢食,以示愤恨。董卓鱼肉长安和洛阳两地的百姓多年,罪行比王莽更甚。在他死后,只因为王允派人专门看守,其尸体才没有被两地的百姓愤而分食。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其他食物,也就是非生理上的原因导致吃人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人曾经总结过,大概有20种,也就是:报酬、报恩、雪恨、震慑对手、证实誓言、谄媚主子、偏嗜人肉、为治病强身、宗教迷信、人祭或者为了显示勇猛等等。

这么看下来,好像自古民间的百姓对食人保持着一种平常心。但其实不然,相反的,人们从来都把它普遍看做是一种残忍的行为。比如,清末有个故事就讲,扬州附近一处村子里有一个青年,半夜里看到远处河边土地庙前有忽明忽暗的火光,觉得奇怪,就叫上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各执棍棒去察看,发现是一个和尚支着一口锅,正加柴烧煮。众人因为闻到锅里有肉香,于是好奇地揭开锅盖,不想锅里竟然煮的是两个胎儿!在众人逼问下,和尚招供说自己是在练一种叫做金刚禅的左道邪术,要吃够36个男胎才能成大道。农民们虽然不知道这两个胎儿是谁家的,但是照样被这种残忍的行为所激怒,于是就群起将这个恶僧打死。再者,历史上因为泄恨和报仇等原因吃人的行为,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种原始的、野蛮的情感宣泄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天也逐渐消失了。

食人部落的逻辑

在为数众多的研究文献中,人们提到食人族吞食人肉的目的除了滋养身体之外,还带有自我转化、显示权力,或者将吃与被吃者的关系仪式化等动机。换句话说,与吃其他食物一样,食人者往往希望分享食物的功效。

巴布亚的奥洛卡瓦人说,他们会将自己的敌人当做猎物并食用,是为了“捕捉灵魂”,以补偿失去的勇士。新几内亚的花族人吃本族的死人,以保留一种叫做Nu 的东西,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再生的重要液体。甚至,即使对于热衷于嗜食同类的部族来说,吃人也并非是可以草率决定的事。根据《食物的历史》一书,“受难者将被食用的部分,通常要经过认真的挑选,有时候仅限于很小的局部,通常是人的心脏。这个过程都要伴随着隆重的仪式。在阿兹特克人看来,吃下战俘的肉,可以获得死者的威力:作为补充,捕获者还将披上死者的人皮,将死者的双手垂在腰间,作为装饰。”而且,在很多部落看来,人肉是神的食物,食人是人与神交流的形式,是进行象征性统治的一部分。

从食人者的角度来看,作为食物的人总是具有某种象征性的价值和魔力,食物是有意义的,食人能够让他们获得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完善。换句话说,吃绝对不是单纯为了活下去,在任何地方饮食都是一种文化的转化。它将个体融入社会,将体弱者变为强健。正如《食物的历史》一书作者阿莫斯图所说:“它能使人们获得认同。正像历史上发生的其他革命一样,当饮食超越了本身的物质意义,它就变成了一种仪式。从人吃人到顺势疗法,直到健康食品,人们饮食的目的,是净化人格,增加力量,延长寿命,这些成为人们选择食品的准则。”

食人狂大嚼面包圈

人吃人,这个古老的话题,一种本以为只存在于传说、神话与原始部落中的野蛮行为,其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46岁的阿明·梅韦斯是同性恋。不过这不足以让他出名。今天人们还能记得他的名字,是因为5年前警察发现他吃了一个人,并在其郊外的家中找到一些冷冻的碎肉和人骨。2002年12月12日,德国《图片报》以“食人狂大嚼‘面包圈’为题报道了这起耸人听闻的案件。

小镇食人狂,这个案子当年在德国炒得很火,不只因为整个事件是在受害者于根·布兰德斯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布兰德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甚至与梅韦斯一起煮食了自己的生殖器官!而全部过程之血腥,都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来。警察当时在梅韦斯家中搜到了数十盘拷贝,而显然很可能已经有更多的拷贝流散到黑市上。根据犯罪心理学家的解释,“食人狂”通过观看这些录像中的情节能够获得最大的性满足。如果是这样,那么梅韦斯在被捕后向警察透露的一个数字极有可能是真实的:德国至少有800个食人者。而做出这种猜测的根据有二:一是警察在搜查中竟然发现,还有5个人曾经与梅韦斯联系,等着被吃;二是800这个数字或许和拷贝的实际数量有关——梅韦斯心中有数,他卖给了多少人。而这些录像带的买家,包括那些自愿被吃的人,没准本身就是一些食人爱好者。这样的结论绝对够让舆论哗然。在科技昌明,社会进步的今天,居然在我们身边就生活着嗜血如命的食人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