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守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08:44:49

点击下载

作者:沈雪洪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幸福守望

幸福守望试读:

致敬与厄运奔跑的人——祝贺《幸福守望》全新改版

2013年6月,沈雪洪先生平生第一部教育散文类专著《幸福守望》正式面市。这是无比热爱写作的他用情最真的一部专著,基本上是他前半生的真实记录。

读这样的一本书必须一气呵成,无法拖延停顿,这是一个让你手中紧紧抓满拭泪纸巾,却最终又能找到豁然顿悟幸福体验的一个美妙过程,这真的是一部阅读面最广的专著。很多家长也是对它情有独钟。因为书里记载了一个从教二十多年的老师与他的学生、与他自己的孩子之间那些最温暖的教育故事。他与每个孩子的每一次沟通交流无不彰显出他内在血液中长期以来积累的关于教育的高深智慧,教育之大美在字里行间自由流淌。或许是因为少年时经历的特殊苦难,他似乎总能清楚地懂得不同年龄的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

所以很多家长也都喜欢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孩子看。因为那里有一个年方十三岁的少年形象,他是孩子心灵成长很好的榜样。在街头游荡、顽强求生和凄冷的生活让他尝尽人生冷暖,却也教会了他追求幸福的智慧。

他又是一个如此谦虚而热情的人。他的学生和同事,几乎没有人因为他是一个校长敬而远之。与他工作过的老师从没有感受过他作为一个管理者的严苛,却时刻浸润在他清新稳重的管理智慧中。每年总有那样的时刻,他和他的孩子们一样欢快,在舞台上和他的师生一起载歌载舞,放声歌唱。他给他的2016届初三学生毕业典礼致辞居然用十二首歌词串联而成且一路清唱。为此,他的学生和家长把这个可爱的校长一夜之间捧成了网红。

很多教师同行更是将这本书当成了一个教师优秀和成功的不二教材认真拜读。他在学校管理岗位上做了十三年的校级管理工作,他对于学校管理中各个层面的积极尝试和探索积累的丰富智慧,给了未来学校管理者很好的启迪和参考。

通篇读罢《幸福守望》,你会发现,上半部作品,你的心会是酸涩的,你会因为他所经历磨难之凄凉不能自已,你会因这个羸弱之躯在如此悲惨中瞬间而生的顽强信念和生活智慧而泪流成河。他从不高谈阔论,也不善于引经据典,他的笔总是能剔除所有沉冗繁杂,字里行间所流淌的只有一个字——“真”,如一个和蔼长者,娓娓道来,温润舒坦。这是我平生阅读过的最真的作品。

我也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因为偶然的机缘得到了他的信任,四年前他居然把《幸福守望》这部书的销售运作完全交给了我。基于如此一份信任,这些年来我始终关注着他,更多的是从他身上感染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最近,很不幸的一个消息在《幸福守望》的读者群中落寞地传播,《幸福守望》作者沈雪洪居然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初闻这个消息,我愕然失措,不能接受,过往沈校与我谈笑风生,以笔为戈,忆往昔看今朝历历在目,我们的相处如亲人般温暖,怎么能忍心看着自己的亲人受如此的折磨。得闻此事,我便四处打听,询问有没有好的医院或药物能对此病有较好的治疗。那时我有无尽的力量想为沈校做些事情,唯愿他能再获健康,却发现我束手无策,能做的只是鼓励他,相信他。然而,后来我发现这些似乎也不需要我去做。因为沈校在生病期间一直很乐观、坚强,还一直安慰牵挂他的人,让我们宽心。虽有病痛,他却一直没有放弃写作,凡有空余便记录下这点滴感悟,种种情怀。

生病的这段日子以来,他坚强的承受力远远超乎我的想象。他居然告诉我说他现在在努力做“史上最快乐的白血病人”。他说在住院期间以自己的抗白血病的心得体会编写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一部抗白血病心理宝典正在编制,他将免费赠送给全国两千位白血病患者。在他与病魔苦苦抗争的180多天里,他已经完成了又一部不可思议的作品,这部叫作《除了坚强别无选择》的抗白魔力作即将与他的读者见面。

他还给我透露了一个秘密,就在他接受移植新生的第一天,他的又一部作品《我的幸福人生》已经在病房启动。他要告诉全世界,他这个一辈子总是被厄运追着跑的人是如何不停追寻着幸福的方向,并充分享受幸福的感觉。他要跑得更欢快,跑到厄运前面去。上天只喜欢那些深处苦难却愿意积极自救的灵魂,他希望后半生成为幸福思想的传播者,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的人生体验。我简直无法相信他真得了白血病,这真是一个构造与他人截然不同之人,我再一次被我所看到的他感动落泪。在自己生病期间还想着为他人!对沈校既心疼又钦佩,就在我为他的病情揪心难过,惴惴不安之时,终于盼来了好消息,他可以顺利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了。2017年9月6日成功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沈校获得了他的第二次生命,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踏实了,他重生的不只是生命,还有他的文采与才情!

因为大家对他的喜欢,四年中已三次追加印刷的《幸福守望》已经全部被读者带走。如今因为一场病,又有那么多读者因为关心和支持,希望能得到《幸福守望》。考虑到他刚刚接受移植迎来新生,加上老版《幸福守望》已全部售罄。作为纪念和感恩,他准备对《幸福守望》进行全新改版发行,特拜托我写一个推荐鼓励!就为这份真,也为这份信任,我自然愿倾力推荐,因为我一直都知道,《幸福守望》可以让我们感受那份稳稳的幸福。叶欣2017年9月13日

《幸福守望》再版部分专家领导同行推荐辞

1.沈雪洪校长的《幸福守望》,不仅是校长守望学校,守望老师,守望学生,其实他是用教育守望人生。今天,他的生命也需要我们来守护,我们可以给沈雪洪校长一个什么样的幸福呢?——江西弋阳县教育局局长方华

2.尽管沈雪洪校长是一个总被厄运追着跑的人,但是他仍然乐观豁达、淡定坚强,仍然不停地追寻着幸福的方向,仍然不向命运低头,充分享受着幸福的滋味和感觉,仍然为了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的人生体验,在那里虔诚而默默地守望着幸福,包括教育的幸福、老师们的幸福、孩子们的幸福、还有自己的幸福。在这样的孤独甚至有点凄怆的守望中,但愿能够多一丝温情的目光、多一点力量的汇聚、多一份爱心的付出,让我们为沈雪洪校长的幸福而共同守望!——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农村教育实验专委会理事长、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原局长汤勇

3.睿智之人总能给予自己最好的生活姿态。所以智者善良、乐观。善良则心境平和,乐观则人生幸福。《幸福守望》书写的就是睿智的人生,诠释的就是人生的智慧。诚愿还没有找到幸福和正在寻觅幸福的人们,通过阅读本书,心境更加豁达,生活更加美好!心好,一切都好!——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

4.幸福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从事教育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精进,更需要精神强大。沈雪洪校长的《幸福的守望》,雪操冰心,洪笔大义,是教育工作者难得的精神教材。——合肥阳光中学校长,心阅四方读书联盟首届会长汪昌兵

5.结缘《幸福守望》已四年。如今重读,往日心绪又涌现,不忍释卷!

母爱父怜,谁知失怙少年!身薄体单,家庭重任力担。忙碌田间,卖瓜巷陌,踯躅书店;疯人同宿廊下,蚊虫周边,共迎晨曦街前。

春扶细柳,夏觅鸣蝉,秋送归雁,浮冰冬玩;求学路难,泥泞湿滑蹒跚;影虽只,仍举目落霞远山……

为学辛难,为师心甘;为夫情切,为父慈贤。为家虑竭精殚,为校心尽情暖!踏歌而行,微笑向前!

虽为个人心史,时代影迹其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主任、教授周成军

6.热烈祝贺沈校《幸福守望》再版。生命无法再版,幸福更无法拷贝,然而奇迹可以创造。沈雪洪校长人生经历独特,对待苦难,他博大宽仁;对待艰辛,他淡定从容;他笑对人生,灿烂周遭。他对幸福的追索,不断唤醒人们对于生命真实价值与本质的思考,他更以自己对幸福守望过程,诠释了幸福人生的崭新境界:“在他给予这个世界最大帮助的同时,他自己就是一个幸福的存在”。“知福、惜福、再造福、教育心、感恩情、幸福守望”是他在2013年赠首版书时给我的赠言,也应该是他给这个世界所有人最好的赠言。——江苏省特级教师孙艳

7.《幸福守望》这部书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或者说每个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人生就是一部教育史。

如果要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评定沈校的人生,我脱口而出的就是苦难和幸福。苦中作乐,是沈校给我最大的精神帮助。人生来就不是安逸的,生来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未知的苦难,只有我们时刻保持着希望,在贫苦中创造快乐,在快乐中享受幸福,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沈校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老师,更是一个有教育正义感的校长,他从没有抱怨过生活,因为他知道抱怨是无用的、无效的。唯有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好地完善自己,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华夏国学研究院家庭教育兼职研究员,《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专栏作者鞠锋

8.很久没有读到一本让我震撼的书了,可谓饥已久,借用一句:饥读以当肉,寒读以当裘,孤寂以当朋!

今日读完全书,其中好几篇已细读过多遍,掩卷沉思,忽闻淡淡一缕清香,笑容由此绽放!谢谢你们,远方的朋友!《感谢贫穷》可能是当年大多人的共同经历。《小蓝情深》《伤别家父》《苏城卖瓜》我是一边擦泪一边细读。不怕你笑话,事实本来就如此嘛!《踏歌而行》是伴着欣慰读完,《师生情怀》放佛在微笑着读自己的日记。《管理心得》是对照着身边的人和事,带着欣赏读的。《幸福守望》把我过去的岁月从记忆深处拉了出来,让我受益匪浅。我对过去的贫困是不堪回首,不忍细看,平常时不愿提起。而沈校长则是敢于、勇于面对,并且一直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满着信心,踏着坚定的步伐一路歌行!

如今的世界,再香的酒,也怕巷子深。我多么希望,《幸福守望》能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并加以关注。因为这确实是一本好书,相信大多数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会得出与我相同的结论的!

读罢《幸福守望》就想唱歌,而且一直想唱下去。一路歌行,踏歌而进!——崇明大新中学俞桂华

9.从夜空里那颗闪耀的“北落师门”,到如今迎着希望之光前行的“浴血而红”,沈校长一如既往地履行着“幸福守望”的承诺,乐观而勇敢地奔跑着,快乐着,享受着。再读他的书,更真切地感受一个在重生中思考幸福真谛的普通人,一个用生命书写爱的教育人追求幸福、守望幸福、重拾幸福的旅程与化茧成蝶的美丽。——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郝冬梅老师

10.沈校的书早早地就看过,当时获赠时就特别感动。几天内便读完,好几次落泪。尤其看到少时沈校卖西瓜那段文字,不仅被当地好心人的乐助打动,更被沈校能“把苦日子过成美丽的乐曲”那种精神所深深感染。少时经历的坎坷,非但没让沈校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却让沈校坚定了“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的信念。在他的书里,我读到了鲜活的生命,真实的生活,还有最淳朴的情感。现在沈校接受了骨髓移植正在恢复中,即使在病榻上,他永远都笑容满面,乐观面对一切困难。在这里,我祝愿沈校早日康复,好人一定一生平安!——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王婷婷老师

11.非常的幸运,我能为沈校长再版的《幸福守望》尽一点绵薄之力。在整理校对的过程中,很为他的文字感动。几年前读到这本书时,我感慨沈校长是一个坚强的人,几年的相处我深觉沈校长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后来惊闻他患病,不断了解他在接受治疗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我才真正明白热爱生活的内蕴。心怀教育,兼济师生,一个温文尔雅的教育管理者,他的身上是满满的大写的“爱”。——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王艳老师

12.一种生命在遭遇挫折磨难后愈发灿烂辉煌。多年前沈雪洪大哥说想出本书,然后四年前熬夜赶稿校对熬伤了眼出了这本辛福守望,签了名送给我们,很是欢喜。而后几年,大哥工作越来越顺,女儿越来越优秀,人生即将圆满,厄运再次降临。9月10日教师节,他叫我们去医院看看,可能是最后一次呢……而后隔着全封闭的透明小窗,通过手机视频,我们和大嫂又哭又笑的跟他聊天,一百八十天,他成了500人白血病友的精神领袖,编写了歌曲带着病友一起唱响为生命奋战,每个遇到困难的病友他都专程签名赠书写上鼓励的话,协助编纂了病友公益书籍,精心写信感恩给他捐骨髓的恩人,筹划并已经开始纂写生病之后的奋斗过程,甚至他认真思考筹划着我们晟昌的发展……多灾多难的生命如此脆弱却又灿烂辉煌,祝福沈大哥!——周俊英

13.雪洪是个最懂幸福的人,一个没被贫穷、灾难压倒的人,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内涵,才懂得怎样守望、如何珍惜。苦难的阅历凝成人生的感悟,积聚成以“幸福守望”命名的第一本专著,可贺,可敬!

我从乡下片中到唯亭中学任教,正好雪洪毕业上岗,并和他搭班。从此同吃同住,常常彻夜长谈。此后目睹他结婚,娇女出世,事业有成。在这个小我一轮的挚友身上,我似乎看到了那一道冲破乌云的霞光……一路踏歌而行,事业蒸腾,家庭美满之际,病魔却又来作恶。惋惜、祝福之时,重读《幸福守望》,不免暗笑病魔试图扼阻的徒劳。我坚信,雪洪的幸福一定能守住。祝贺《幸福守望》再版,期待《除了坚强,别无选择》面世!——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徐林华

14.沈校长身上,我看到了“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强大力量。虽然身患重病,却还想着需要在精神上帮助的人群,我唯有感动,虽然没拜读过《幸福守望》,真得希望我们能向守望着幸福的人儿致敬。——网友渊源

15.我没有看过这本书,刚打开当当,很想买这本书以期拜读一番。因为我以为大李老师认为好的,那绝对差不了。当然我不是一个盲目的追星族,而且我相信追大李老师这颗璀璨星星的粉们绝对有一双明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眼睛。言归正传,虽暂未与沈老师的大作来个亲密接触。但从这里呈现的有限文字里,我发现我居然读懂了沈老师。他的坚强与乐观恰恰是他在苦难之后看透世事、大彻大悟的超脱,他的积极与进取恰恰是他在现实之中处处碰壁但又屡败屡战的战斗……我不知道我读的对不对,但我想应该八九不离十吧。幸福守望:我的理解是守着残酷现实中一点点可怜的幸福,这说明沈老师是一位能发现幸福的人,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教育中不幸的事更是比比皆是,他居然能发现幸福,不易;除此之外,沈老师肯定在他的脑海里构画了一幅美好的关于教育幸福的蓝图,因为还有期望,盼望,可是这样的期望盼望恰恰说明了他对教育现实的失望,也说明了他的真——天真。《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许是天降大任于沈老师吧,所以他才经历了这么多的苦痛;反之,正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苦痛,他才能担负起如此大任吧。我真的从未如此迫不及待想读一读沈老师的书了,但我又不知从哪里买到这本书,让我可与沈老师神交一番,因为我想文字是该给懂它的读者看的。我甚至想,能否斗胆请大李老师邮寄沈老师的两本著作给我,书费邮费我自己出,好书的价值远胜过这些小钱呢……ps:没成想只是发表下未读感,居然就超出600字了,还得分两次发留言。那如果读完沈老师的书,岂不是会写6000多字的读后感?——网友静心尽力

幸福有约(代序)

四年前的一个夏日,我曾经的一个学生给我写来一封信。她告诉我说,自己非常想念当初坐在我的课堂上听课时的生活。可如今,尽管自己已经顺利考取了大学本科,却总感觉生活好像失去了方向,整天消极无聊地应付着大学的学习生活,对未来的人生感到非常迷惘,希望得到我的指点和帮助。

这是一个聪敏、善感、文学味很浓的女孩子。我只当过她一年的老师,或许是因为这个并非语文老师的我却常常喜欢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学的话题,不经意间与这个文学味很浓的女孩有了很好的共鸣,让她在离开学校三年后依然想起了我,在她人生感觉迷惘无助的当口再次想到向我这个老师求助。

面对这样的一种信任,我非常认真地以一种看似很文学的方式跟她做了回信沟通。我告诉她,人的一生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时候往往是少之又少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很多时候会在现实面前突然间感觉到方向的迷失。在不同的阶段,我们有各自不同的目标需要去追随,追随目标的努力,其过程虽会感觉到艰辛,但随着一个又一个目标的不断实现,那种幸福的感觉能够在我们的心间荡漾开来。为了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殿堂,我们用了整整三年的高中生活去努力实现,如今一朝金榜题名,得偿所愿,固有的目标已经达成,新的目标尚未确立,自然就会感觉一种空洞与无奈。其实,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调整我们追随的目标,否则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昏昏然迷失于这个现实的世界。

在信的末尾,我跟她达成了一个约定,希望她继续在大学里找回自己的定位,一如既往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圆她更为灿烂的人生。我知道她一直以来很欣赏我的文学创作,所以作为激励,我也告诉她,作为老师的我现在也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不断地进行文学创作,争取能在她大学毕业之前出版属于自己的一本散文集。我们约定,大学四年她能自信满满地踏上社会,我则以我的新作作为礼物恭贺她学有所成。

这真的是一个幸福的约定,四年来她不间断地会告诉我她的一些现状。从交流信息中我能体会到这个聪慧的女孩子再次重新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那种满满的自信。同时四年来也不断激励着我自己,哪怕现实的工作再忙,也不可忘了许下的承诺,一有空闲我便会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人生感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如今经过细细整理,我迫切的希望将我所有的文稿整理出来,尽快集结出版。《幸福守望》,我的第一本教育散文集也便终将羞涩面世。“忍不了痛苦,就见不到幸福”(He that can’tendure the bad,will not live to see the good.)。曾经在一次英语培训课程中学到这句话,一直把它记录在我每一本工作手册的扉页。这看似简单的十个字,却真是人生经典。尤其像我这等经历的人,实在是一把找回幸福的金钥匙。对于我的人生,曾经总觉得我所有的回忆除了痛苦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值得回味的东西了。如今当这一切终于过去,当自己的生活终于稳固下来开始新的启程时,回首来时路,每一个清晰的印痕似乎都成了一笔丰厚的馈赠。如今,生活依旧能不断地给我带来困惑和磨难,却再也没有办法让我停下追随幸福的步伐。“曾经驮起了大山,又何必在意几块碎石”,我常常以这样的一种方式鼓舞自己。

常怀感恩之心生活,你就会时常感觉生活在真切的幸福之中。文集冠名以《幸福守望》也正是我自身心照的体现。“感谢贫穷”一章是带着幸福的心境去回味曾经的伤痛,其中《小篮情深》《一张珍贵的照片》等篇目是为了深深怀念我逝去的生父。《苏城卖瓜》《悲喜浏河》《求学路难》等是为了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年少经历。《那些年少时的温情》《快乐蜗居》等是为了体会那些在艰难岁月中留存的酸涩而美好的记忆。《感谢贫穷》则是印证一种别样的人生怀念锻造出的一种坚强而自信的人格。

常怀感恩之心工作,你就能体会到“工作着是美丽的”这样一种幸福的心情。据我所知,我们家族中好像从没有出过对音乐有很深情结或造诣之人,可我不知为何如此地喜欢与音乐作伴。从爱听到爱唱,从练声到怡情,很小的时候我似乎就爱上了音乐。音乐可以改变人的心情但更能陶冶人的性情。尽管我平生都没有很系统地上过一节乐理课,但总是自大地认为,对每一首歌的揣摩和演绎丝毫不亚于很多看似很专业的歌手。第二章“踏歌而行”正是为了阐明一种如歌般快乐自由的工作心境。我想一个恋歌的人当是一个乐观豁达之人,一个乐观豁达之人又怎会惧怕于工作中的任何困难与顿挫。《快乐其实很简单》《在歌声中快乐生活》《生活如歌》等篇目无一不是在诠释我面对工作时的一种乐观态度和自我满足感。

身为教师,我深深地爱着这份职业,也不断地追随着属于这份职业该有的幸福感。“教育根植于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些信条都是为前人反复印证过的。大爱无声,却能经久流淌。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为师者要呵护好这份爱亦是何等不易。第三章“师生情怀”旨在通过选择我的教育生涯中的典型个案来解读自身对教育之爱的理解。《学会宽容》《因你感动》《坚守那一抹永恒的信念》《关爱无语》等意在期盼更多的教育者要稳守住内心对教育之爱的追求。《老师,请守住你的道德底线》《师者应常怀恻隐之心》等则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为教育保留一份纯净的爱的天空。

爱不了自己的孩子,又怎能去爱学生。先为人父,后为人师。教育之爱当不同于简单之溺爱,爱亦有章法,有章可循,直达内心,方为大爱。

作为教育管理者,也便有了更好地散播爱的种子的机会。就管理而言,爱意味着尊重、信任、激励。鼓励更多的教育同行投身于爱的教育,考验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相信别人,是做好事情的开始》《也谈领导的威信》《一个好班子,一所好学校》等,见解虽不一定全面,但希望藉此给广大的教育管理者一丝借鉴。

在思索中前行,永远是一个教育人应有的品质。2013年6月30日第一章感谢贫穷

面对窘困的生活,怨天尤人终究于事无补,只要敢于努力尝试,只要心中始终怀揣着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切困难终将迎刃而解。小篮情深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江南一个小乡村上小学,我出生的那个农村取名叫南港村,至于究竟是哪个“港”,我至今仍然不得而知。小村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分别取名做南港、后港、二佰亩。全村近两百来户,一千余人。村上唯一的一所小学取名叫作南港小学。学校不大,仅有两间教室和一个办公室,三名老师,而且也差不多全是代课老师。全校一三五年级编成一个班级,二四年级编成另一个班级,因此所谓的复式班,我是深有体会的。每学期开学,因为学校没有能力提供课桌椅,家父总会扛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小课桌和一个小板凳把我送到学校。我的小学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尽管简陋的不值一提,但五年的小学生活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刻骨铭心的回忆。

家父是一个非常慈祥的人,黑黑瘦瘦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丝浅浅的微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在村里也算是一个颇有文化的人了,加上他为人憨厚、敢作敢为的个性,因此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威望颇高。家父对我们两个儿女的疼爱是出了名的。我是家中长子,父亲也便有了更多的期望,因此记忆中父亲对我还是比较严格的,但这种严格丝毫掩盖不了他对我的爱。

学校大门口是全村唯一的一个杂货店,因为各家的生活必需品只有在这里才能置备,所以这里自然便成了全村的中心,来购物的群众都会在这里逗留一会,拉拉家常,听听最新的消息。农闲的时候,人尤其多,父亲也是这里的常客。由于校门在白天是敞开的,也没有一个门卫把守,每每课间间隙,我们这些调皮的小男生们总是会偷偷的从校门跑出来,到店里转悠一番。店里那些装在透明玻璃罐内的糖果和五香萝卜条常常吸引着我们。当然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能是看看而已,尽管当时也就是几分钱便能享用的事,但对我来说,那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一般是不敢奢望的。很多次,当我们溜到店里转悠时,每每总会看到父亲正打坐其中,见到我,一脸的严肃,于是我便做出一个缩脖子的动作赶紧逃回学校。

中午,结束了上午课程的我们便各自往家中一路狂奔,无论路远路近,几乎所有孩子都是奔跑着回家的,因为靠一碗稀饭支撑一上午的我们早已经饥肠辘辘。村里弥漫的饭香味驱使着我们无法放慢脚步。有时遇上雨天,就比较麻烦。村里的路是那种经长期反复踩踏而形成的天然小路,遇上下雨天会非常的湿滑,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回家赶饭的路上都有过摔倒的痛苦经历。因此每逢雨天很多路较远的家长都会把饭送到学校。家父便是送饭的积极分子。也因此,那个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下雨。如果上课的时候发现外面下雨了,便会异常地兴奋。上午最后一节课很多时候精神是没法集中的,想着不用着急赶回家了,想象着父亲那个小篮里置备的美味佳肴。那一刻,我们就只等着老师举起那把敲钟的铁锤,把学校走廊上那个大铁块敲打出世上最美妙的音符。终于盼来那一刻,父亲总会及时地把那个他自编的竹篮送到我的面前。为了保温,家母常用的那条头巾总是将饭盒裹得严严实实。我小心翼翼地揭开头巾,一个盛饭的饭盒和一个搪瓷杯便呈现在面前,杯中便是我的美味佳肴。尽管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素菜,唯一的荤菜便是各种各样的蛋:有时是荷包蛋,有时是韭菜或黄瓜炒蛋,有时便是丝瓜蛋汤。现在想来,我家的那几只母鸡对我的生长发育做出了非同一般的贡献。家父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长大一点了我才知道,就算是这样的荤菜,家中其实也是尽可能的都留给了我。因为家中的那几只母鸡很多时候不争气,总是下不来蛋。小时候还经常为了想尽快吃到鸡蛋,调皮地抓来母鸡使劲掏摸其屁股,看看是否有蛋即将落地。

五年的小学生活,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那只小篮了,因为那里盛满了我的希望,也装满了父亲对我的爱。后来父亲去世以后,我每每想起父亲,首先想到的便是那只简朴的小篮子,正是它承载着我少年时期的幸福,也承载着我对父亲悠长的思念。祸起老宅

父亲有兄弟姐妹六人,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六,我祖父母去世早,据说祖父是帮部队搬运武器装备时被日本人的流弹给打死的,祖母则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时因为照顾六个孩子给饿死的。我出生后,唯有挂在墙上斑驳的祖父母遗像还隐隐约约有点印象。因父亲家中贫困,当时只有老大一个人娶媳妇,另外三个姐姐都嫁给了同村人,另一个兄长和家父也做了上门女婿。因为父亲最小,家中实在没有可供父亲随嫁的东西,来到我们家时基本就是走了个人而已。

依稀记得那是一九八五年的一个春天,那一年家父娘家大哥盖房子,于是家父几乎天天起早贪黑帮着张罗。因为家父是一个比较能拿主意的人,在兄妹几个中也算是最机灵的一个,于是大大小小的事情似乎都等着他拿主意。老宅改造的第二天,在造房子打地基的时候,邻居站了出来,说自己家的通道太窄,如果房子要翻建,必须退后三十公分。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了半天也没法达成统一意见。第二天经大家协商决定按原计划继续进行,双方再起争执,言语不和,居然发生了一场械斗,铁锹棍棒都用上了。很多人在这次混战中都挂了彩,直到晚上村里出面调停才摆手。此时很多人都受了伤,父亲在混乱中也被好多次击中头部,晕乎乎坐在了地上。村里派了一艘船,送所有受伤的人员去镇医院救治。很多人把家父扶起来,要送他一同去医院,他摇摇头说:“算了,家中还有两个小孩等着我照料,我实在走不开,就不去了。”当时我11岁上五年级,妹妹8岁上一年级。家母因为长期重病,政府照顾进了镇上的社办厂,一周回家一次,所以照顾我们兄妹的责任主要由家父负责。

父亲回到家中后,硬撑着给我们下了点面条,把我们兄妹俩安顿好以后,早早地睡下了。我清楚地记得父亲的两侧脸颊都留着淤青的伤痕。第二天一早,当他看着我们两个吃过早饭上学去,就匆匆地撑着疲惫的身体往他大哥家赶去。在村里的协调下,房子终于顺利盖好了,父亲也比以前更显得消瘦了许多。

大概是受了大哥家盖新房的刺激,两个月后,家父也决定将自己家的房子拾掇一下。家中正房有三间,东间是我们全家的卧室,西间是厨房兼杂货房,除了一张饭桌外,到处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农具杂物。中间是客厅,每到收割季节,便放满了刚收获的各种粮食。父亲决定仿照其他人家在自家宅基地上再加盖两间辅房。很不凑巧的是,一开工,天总是下雨。好像老天有意为难我们。终于有一天不下雨了,父亲赶紧叫上自己的大侄子,让他帮着一起开工干活。由于宅基地年久失修,地基沉降厉害,必须先找来土垫高,于是家父跟大侄子便扛了一天的泥。由于刚下过雨,泥土很黏,每次倒完土,父亲总要把箩筐翻转反扣以尽量将土倒干净。一旁的大侄子看着很费劲,于是赶忙帮忙,准备用手里抬土用的大扁担拍击一下框底,正在高高举起的瞬间,父亲全然未知,俯身继续清理篓筐,扁担不偏不倚朝后脑勺落下,想收也来不及了,只听得砰的一声,随之而来的是家父啊的一声,双手抱头瘫坐在地,过了半晌才缓过神来。第二天,家父依然早早起床,只是精神似乎很恍惚,大家都知道,为了赶紧把房子盖好,他这是硬撑呢。前前后后花了一周的时间,小屋总算完工了,那个晚上,我看到父母在自家小院里站了很久,有说有笑的,好像非常幸福。

第二天,已经请了几天假的母亲急急忙忙赶回单位上班去了。夜里,我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发现家父正在不停地呕吐。年少的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赶紧起床去大伯家将奶奶叫来。那一夜,父亲整整折腾了一宿,第二天,几个亲戚帮忙一起往镇医院送。这次是我记忆中家父第一次外出上医院看病,也正是这第一次,家父躺下了,却再也没有站起来。三个月后他带着所有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伤别家父

家父在乡镇卫生院住了两个星期的医院,天天吊水吃药,病情却始终未见好转。每天都是因为头晕而呕吐的厉害,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查不出究竟是什么原因,后来建议转去苏州大医院治疗。乡下人去大城市看病是很凄惨的一件事,因为没有一个熟人,入不了病房,家父只能待在医院的观察室治疗,在观察室一待就是一个月。由于病情始终没有好转,家父整个人因为反复呕吐变得越来越消瘦。但就这样,医院方居然还天天催着出院。后来家母和几个亲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去医院领导那里哭闹了一通,医院才勉强答应转入病房治疗。

那时的病房管理非常严格,除了重病号只能有一个家属陪护外,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个小时的探访时间,所以很多时候母亲都不允许我前去医院看望家父。我也只能零碎地从一些探病回来的亲属那里听到一些家父的病情进展。由于内心实在焦虑,我决定一定要去医院看望父亲。从家里赶往医院必须得凌晨起床,然后走一个多小时到镇上赶头班汽车,在拥挤的车厢里颠簸一个多小时赶到县公共汽车站,然后转公交到达医院。到医院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中午时分了。然后必须等到下午三点病房开放时间才能看到父亲。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已经快让我不认识了,头发被剪成了光头,因颅内积水严重,整个面部因肿大绷紧而发光。看着面目全非的父亲,我忍不住哭了。小时候的我记忆力特强,尽管第一次进城,但我已经把线路熟记于心。家里人全都是农民,绝大部分都没进过城,所以后来我就自告奋勇地担当起了进城向导。

由于考虑到进城来回实在不方便,我姨妈家索性把他们家那条运输船开到了城里,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食宿等各种问题。正好我也放暑假了,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也随船来到了城里,白天可以在探望点上去看望家父,晚上便在船上过夜。父亲连续做了两次颅脑手术,在第二次颅脑手术后的夜里,我一个人实在无聊,就绕着医院小路随便走着。过了探视时间,住院区的大门是严格把守的,没有陪护证件的家属是不让进入住院区的。我一个人在医院周围的小路上漫无目的地穿行,走着走着居然来到了父亲所在的那幢病房大楼。我欣喜万分,在不知不觉中我居然绕开了严密把守的院区大门,找到了一条通往病区的小道。于是我偷偷地进了父亲的病房。母亲看见我很是惊奇,她怎么也没想到我居然能混进病房里来。那个晚上,我感觉非常的幸福,久违的一家三口相聚的幸福让我内心充满了满足感。父亲刚从手术的麻醉中苏醒不久,费力地伸出他那双干瘦的手抚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爸爸很快就好了,这个难关我们总算要过去了。”我看着爸爸憔悴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落了下来,爸妈拼命安慰我。在病房里待了好久,此时的我感觉病房就是我的家。晚上快十一点的时候,母亲就催促我离开,她说十一点值班医生会巡视,发现我肯定要生气赶人的。我说什么也不肯离开,一定要陪着爸妈过上一晚。母亲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严厉地要求我赶紧回到船上去睡觉。

我无可奈何地从病房出来,一路上越想越委屈,眼泪不停地流。年少的我此时想得更多的是,为什么老天如此不公,不能让我好好地跟父母待在一起。我们的船就停靠在医院旁边的一座桥下,桥的名字叫作“望星桥”。那一夜,我在望星桥上一个人呆呆地站了很久。我凝神望着天上满天的星斗,心里默默地期盼我的爸爸早日康复,能够重新让我享受到一家人相聚的幸福。

家父在医院整整住了两个多月,直到医生通知我们出院。出院的那天,我们所有的家人都非常疑惑。因为家父的病情似乎并没有明显起色,为什么医生非让我们出院呢?于是,家母和姑父去找主治的医生理论。医生冷冷地说:“他这个病看样子不会有大的起色了。”大家便追问究竟是什么病?医生极不耐烦地扔下了一句:“恶性肿瘤!回家好好养养吧!”我当时不能明白“恶性肿瘤”究竟算是一种什么病?只是隐隐觉得这个名称有点恐怖的感觉。就这样,小船载着我的父亲,开了大概有五个半小时的时间,父亲在外出三个多月后终于又回到了家。

父亲回家后,家中的亲戚朋友络绎不绝地前来探视,然而,父亲却一天不如一天,原来身高一米七五的壮实汉子,如今已剩下皮包骨头。回到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父亲就离开了我们。家父走的时候,几乎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紧紧地抓了一下我的手,一颗清泪滑过他的脸颊,带着太多的爱和遗憾,默默地走了。那一年我十二岁,我的妹妹九岁。出殡的那天,根据乡下的习俗,长子必须跪在船头送行。载着父亲灵柩的小船开了两个多小时将父亲送往殡仪馆,我一路就这样跪着,后来有亲属心疼我,让我起身坐下,但我还是不愿起来,一直呆呆地跪着送父亲最后一程。我心中明白,父亲很有可能是因为连续遭遇两次头部重创而留下的病根,又因为太多的责任而累死的。一九八五年七月二日,那个烈日当空的日子也便成了我有生以来最痛的一个日子。那些年少时的温情

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生计,我也便早早地担当起了家中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中养了七八只兔子,为的是剪兔毛卖钱。那个时候几乎家家都养兔子,于是很多孩子一放学都要外出割草。村子里跟我同龄的孩子很多,但男孩子并不多。仅有的几个同龄男孩因为家中都有姐姐照应,基本不干活,而我也没法跟他们一起玩男孩们的游戏。作为家中长子的我也便只能混在那些女孩堆里一起干起了那些简单的农活。所以在我小的时候,性格中略带了女性柔弱腼腆的特性。

同村周围的四五个女孩大都比我大一两岁,她们对我这个小弟都是格外的照顾。尤其是那个模样姣好名叫英子的邻家女孩,记忆中她总是对我那么亲切而友善。因为我长得瘦小,再加上不及女孩们的手巧,每次割草总会比她们少很多。英子每次都会悄无声息地帮我。有时柴包太重提不动时,她也会帮我提上一程。印象中的农村是那么的美丽,碧绿的麦田一望无边,那种醉人的绿意可以闻出青涩的味道来。成片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置身其中就如同徜徉在黄金般的海洋中一般。我最爱的还是那整片的红花草地,与那高高的金黄色花海错落有致地铺展着,那一朵朵红色的小球花格外地别致。记得有次随英子一起外出割草,英子偷偷帮我割了很多红花草放在我的柴包中,告诉我说这个可以炒菜吃,切莫给人发现。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因为那时的我是绝没有这个胆量这样做的。抬起头感激地看着不远处站在红色花海中的英子,她正冲我甜甜地微笑着。突然间,我发现眼前的英子就如同这花海中最娇艳的一朵,俨然成了画中的仙女。我顺手从红花草地里偷偷摘了一些带长茎的红花,然后一朵朵地合在一起,很快,手上就抓满了一束,用一根橡皮筋在花茎处扎起来,一个红色的花球就做成了。当英子转过身来的刹那,我将手中的花球递了过去,小声地说了一句“送给你”!英子笑得更欢了,很开心地接过花束,认真的打量着,脸上泛着红色的喜悦,在夕阳的余晖映衬下分外好看。

那时候因为条件有限,除了吃自己栽种的和自己圈养的动植物外,一般是很少能有经济实力买菜吃的。家中圈养的动物一般也是为过年准备的。因此家家常做的一件事情是去小河里掏螺丝。螺丝肉质鲜美,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菜肴了。用网和钢绳扎一个网兜绑在一个竹竿上,然后站在岸上用竹竿从岸边一直用力往河中间捅,再过滤掉河中淤泥,然后倒在岸上把螺丝捡拾出来,清洗干净了便可食用。我力气小,掏螺丝时总是捕获不多,所以也一直跟在英子的后面,主要配合她做好分拣的工作。当螺丝捡满篮子的时候,就开始平分成果。英子知道我家里太贫苦,总是会多给我一些。每每这样的时刻,总让人感觉内心暖暖的。这样的合作久了,内心并滋生出了很多对英子的依赖。在那个青涩的岁月里,我总觉得英子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孩。

英子虽然比我大一岁,但跟我一直是小学同班,在班上也特别照顾我。那个时候,对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宝贝便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还有那些抗战题材的连环画让我们爱不释手。英子家里有人在供销社上班,所以每天总会带些连环画来。于是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去巴结她,希望能借得一两本来读。同学中有时甚至还会通过借阅连环画来做交易,比如借一个小时得贡献一张白纸。那个时候感觉一张白纸能派上的用场可大了,穷苦人家的孩子可以用来做稿纸,条件较好的孩子可以用来折游戏用的帕子。我是那么的幸运,英子每次带来的连环画居然全交由我保管和处置,那段时间里,我简直就成了高贵的王子,很多同学都把我当成了贿赂奉承的对象。对于我一个穷苦的孩子来说,那是一种何等的快慰,感觉突然间找到了强烈的自尊,也因此产生了对英子更多的依恋。

五年级小学毕业考试,那一年恰巧实行考试分流制度,考试优秀的可以直接升入镇中学读初一,成绩较差的分到另一个村小去上六年级。我因为毕业考试成绩较好,被分配去了镇初中上学,可英子却去了邻村上小学六年级。我跟英子就这样分开了,从此只有在假期回家时偶尔相见。每次见面也总是相互对视而笑,也曾有好多次,我总会故意待在英子家的屋后,期望着能偶然跟她有一个照面的机会。后来也便慢慢地淡了开去,只是每每想起她,心中总有那么一丝甜甜的暖意涌上心头。苏城卖瓜

一提到西瓜,总能想起那份甘甜水润的滋味。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西瓜更多的让我想起那份少年时期沉甸甸的责任和辛酸。江南农村,在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田。我家当时有七亩田地,多年来在父母的精心打理下,尽管未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靠着田间的劳作,日子过得还算比较安逸。

农民们一下子似乎看到了希望,干劲也便足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想着法子能使生活更快的好起来。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愿望的驱使下,很多家庭开始将农田分出一部分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西瓜也便成了当时尽快提升土地经济价值的首选。种西瓜也有很多讲究,为了尽量增加收益,西瓜下苗的时候往往是在麦田里进行的。在小麦田里有序地留出一些空间栽下瓜苗,等到瓜苗长大开始四处伸长的时候,也正好是小麦收割的时候。小麦收割完成,瓜藤就开始自由伸展。到八月份西瓜长势基本结束,还可赶上水稻的种植。这样既保证了粮食作物的产量,又增加了一份额外的收益。懂得经营的农户还会在瓜田间隙遍种大豆、辣椒等农作物,保证着家中新鲜蔬菜的大量供给。

从1984年春天开始,父母也开始挪出家中的一部分田地种植西瓜,头一年便尝到了甜头。家中一下子多了一份额外的收入,日子也不再感觉总是紧巴巴的了。那个时候,我每天放学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我家的西瓜地。看着田地间每天瓜苗的藤蔓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不断的生长变化,看着那小小的毛茸茸的小西瓜从开花结果到逐渐将肚皮悄悄地隆起,心中装着太多的欣喜和期待。每个星期天,我都会自告奋勇地帮着家父去瓜田干活。父亲浇水施肥,我则遵循父亲的指示,在趁着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将一朵朵雄性花朵摘下,然后用它们的花蕊去轻轻碰擦那些雌色花蕊。当然首先必须学会区分雌雄,两种花都呈现黄色,只是雄性的花朵明显要比雌性花朵更为艳丽一些。家父称这道工序为“人工授粉”。家父说靠天然的蜜蜂等自然力的授粉力量太微弱,这样做可以增加果实的产出量。我不清楚那是否有科学依据,但那时却是我主要的劳动项目。等到六月份,瓜田里便开始多出来很多大大小小圆滚溜滑的西瓜了。六月底开始将第一批自然成熟的西瓜摘下,然后大人们开始划着自家的农船赶往集市上去卖。

一九八五年的初夏,当家中的西瓜第一批开始成熟采摘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一年的西瓜尽管由于父亲住院很少管理,但在外祖母的努力照顾下,长势十分喜人。可是,西瓜采摘以后如何卖出却成了一个大难题。家母需要去工厂上班,留下外祖母帮着照料年幼妹妹的生活起居,此外家中再也没有人力可用了。就在母亲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向母亲提出可以担当起卖瓜的责任。母亲看着才十二岁瘦弱的我,拼命的摇头,说什么也不肯答应。第二天一早,我看见母亲一个人待坐在客厅里,看着刚摘下来堆放在客厅里的满地西瓜暗地里垂泪。我知道母亲着急了,西瓜这东西是不能耽搁时间的,过几天可能就会出现腐烂的现象。于是,我再次向母亲提出要求,并且向母亲保证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母亲无可奈何的答应了下来,但是我看得出她内心的纠结和忧虑。

第二天,母亲跟几个邻居求情,希望他们在出船外出卖西瓜的时候可以顺便捎上我。邻居们出于同情,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母亲帮我准备了几样必备的物件:一把用于称重量的小秤、一个用来存放钱币的纸盒、一条毯子、一卷凉席和几件换洗的衣服。当时农村进城卖瓜的船只往往要在外面待上将近一周,直至将所载西瓜全部卖完才会回家。我们将家中的西瓜用蛇皮袋装好,每袋七八个,一共有二十余袋,逐个搬至船上。大概在下午三点的时候,船正式起锚出航。就在船离岸的时候,母亲和外祖母神情茫然地站在岸上送我,家母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一定要小心,眼中满含着不舍的泪花。

因为离家较近的小镇上卖瓜的人实在太多,很难卖一个好价钱,所以我们这次的目的地是苏州。我们的船不大,也就是江南农村那种普通的水泥船。一条船连我在内总共是五户人家,四个大男人跟我一个小孩,共五人。这是一条人力船,出行全靠一把桨,因为我小,他们都挺照顾我,四个男人两两交替打桨前行,我则只需老老实实在船头打坐便可。船的行进速度极其缓慢,大人们告诉我说,从村里划到市里大概得要九个小时左右,可能得凌晨左右到达。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单独出远门,内心有很多不安却也有几丝兴奋。因为毕竟乡下孩子很少有机会去大城市。同时对于进城后会面临的困境也根本没有过多的考虑。小船在河道中缓慢穿行。随着夜幕的逐渐降临,四周显得格外的安静,只有小桨发出的“嘎吱”声单调的重复着。大概划了将近有三个小时左右,船开始进入繁忙的娄江运河。运河很开阔,河道上显得非常繁忙,各种各样的船只穿梭往来,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大型运输船队的汽笛声、避让警告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江河变奏曲,一下子划破了黑夜的宁静。不时有浪朝我们的小船打过来,小船就会来回不停地颠簸。我们的小船在如此气势磅礴的河道中变得非常的渺小,只能紧挨着岸边行走。

我睁大着双眼,好奇地观望着江面的一切,对于我这个一直以来过着乡村静谧生活的少年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幅流动而喧闹的夜景。我从各个角度不停地欣赏着它的变幻莫测。初夏的夜空似乎有点诡异,偶尔可见几颗星星若隐若现,在夜幕笼罩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见大片大片的云朵交错层叠,云层中不时出现几道闪电,如同金色的宝剑从云层缝隙劈斩下来,分外扎眼。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欣赏这些天然景象的时候,江面上的蚊子却开始向我展开了疯狂的进攻,彻底搅乱了我的思绪。我赶紧用母亲为我准备的毯子将全身裹住,一阵江风吹过,打了个寒颤,披上毯子的同时居然感觉到了初夏夜间的江面颇有几分凉意袭来。紧紧拽了一下毯子,让它更好地贴紧身体,一股暖意悄然而至,我突然想起了家母那双关切的眼神。

午夜时分,终于到了目的地。我们的船停靠在一个叫娄门农贸市场后面的一个河道里。大城市的喧嚣此时已经褪去,只有小部分人还在匆匆地赶路。我们几个分批上岸,我跟着他们来到东北街上,居然还找到了一家尚未打烊的面馆,花三毛钱吃上了一碗阳春面,加上辣酱的阳春面实在是人间美味。美美的用完大餐,回到船上准备各自休息。两个大人选择睡在船尾,另两个选择睡船头。整条船上也就只有这一前一后两块面积较大的空地了。我一个小孩,因为不需要占用多大地方,所以只能在船的两个舱中间的隔栏处将就一晚。水泥隔栏也就一条宽约三十公分的长条板。我裹着毯子躺在上面,因为没法翻身,有些提心吊胆,一直不敢轻易睡去。因为一旦睡着了,不管我朝哪个方向翻身都有可能掉进船舱里,而舱里全是西瓜,损失定会不小。我就这样拘谨地躺着,仰面可见的便是幽黑的夜空,此时由于城市灯光的缘故,天空中的景象变得十分模糊。凌晨时分,颇觉凉意打背心袭来,我将毛毯紧紧裹住身体,因为身材娇小,毛毯居然可以将自己裹了两层,就这样迷迷糊糊熬到了天亮。

第二天,大概五点左右,我被嘈杂的人声吵醒。他们早已经起了,正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我赶紧起来,拿出自带的小毛巾和牙刷,到附近河滩上去洗漱。这个河道非常的脏,到处都是漂浮的西瓜皮等垃圾杂物,河水散发着浓浓的腐臭味。刷牙是不可以了,只能免去。用水拍打出一块相对干净一些的水面,随便擦了一把脸,那股腐烂的味道似乎瞬间便钻进了五脏六腑里。回到船上,他们几个都不在,估计是吃早饭去了。我拿出家母帮我准备的几片饼干对付了一下,开始准备接下来的工作。

他们回来了,其中一个大叔告诉我要赶紧去抢占有利摊位。我赶紧将自己的西瓜一袋袋往市场方向运。西瓜实在很重,一个袋子装上七八个瓜便有四五十斤的分量。船离摆摊的地方大概有四五百米的距离,我只能尽量减少一些,就这样走走歇歇,总共搬运了大概三十来个西瓜,终于在市场旁边摆好了自己的摊位。我找来几块砖做凳,开始静等我的第一个顾客上门。上午人流逐渐多了起来,大都是赶着来市场买菜的市民。好多人从我的摊位前穿行而过,却很少有人关注我的西瓜,偶尔有几个人停下脚步,也只是随便问了一下价格便匆匆而去。整整两个小时,我一个西瓜也没有能卖出去。心里暗暗着急起来,看看不远处邻居那个摊位,我发现他那里的西瓜明显减少了。内心焦灼而纳闷:价钱与我一样,瓜的大小形状也无多大差别,为什么人家就喜欢买他们的瓜而不光顾我的摊位呢?

我开始仔细打量他们卖瓜的过程,终于发现了很多关键细节。原来这卖瓜还有很多小窍门呢。首先得会吆喝,一有人来就要非常和气地边吆喝边夸耀自己瓜的品质,就比如大叔经常会说:“我这西瓜可是只浇大粪不浇化肥的哦!”居然特别管用,城里人似乎颇喜欢大粪浇灌的西瓜,说这样的西瓜甜而健康。其次得会察言观色,得会琢磨顾客的心理反应,根据不同的顾客不断变化价格,或者在保持价格的基础上适当给予分量的照顾。再有就是主动服务,像我这般干坐着等顾客是不行的,看到有人前来,你得主动迎上去,主动招呼,主动服务。看着邻居大叔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开始坐不住了,心想再这样下去,到时候只有我的西瓜卖得慢是会影响整个团队归家的行程的,我也必须改变策略才行。

然而,我比较内向腼腆的性格在决定做这样尝试的时候却感觉真的很难。我开始坐立不安,站在那里犹豫不决终不知该如何打开我的嗓门。正在此时,一个面容和善的老大爷在我的瓜摊前停了下来,他俯下身来仔细打量着我的西瓜,不时还伸出手指在西瓜上弹了弹,然后又抬起头仔细地打量了我一下,微笑地问我:“小朋友,你的瓜怎么卖呀?”

我突然像看到了大救星一样开始激动起来,紧张而激动地回答:“爷爷!我的西瓜卖三毛钱一斤,要不,您买一个尝尝吧!”老大爷一听我叫他爷爷,似乎更高兴了,接着问我:“小朋友,你家大人呢?怎么就你一个小孩在这里呀?”“爷爷!我们家没有大人能出来,就我在这里卖西瓜。”我瑟瑟地回答。老大爷满脸疑惑地看着我,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哦,真不容易啊!来,给爷爷挑两个瓜吧!”

我一下子兴奋起来,赶紧帮着认真挑起西瓜来。一边挑还一边给老大爷炫耀自己挑西瓜的本事来:“爷爷,挑西瓜有几个窍门,首先要看瓜的外形,表面花纹纹路清晰、瓜蒂明显凹陷者为上;再听音,手指弹瓜,声音过于干脆,就如同表面传来的那种表明西瓜尚未长熟。声音浑厚而有穿透力,是真熟了。有时您还可以将西瓜双手握住,放到耳旁,轻轻用力挤压便可听到瓜瓤间明显的如渗水般的声音,那便是上品了。”

老大爷看着我如此认真的样子,一下子便乐开了。连忙点头说:“看不出来,你这个小家伙还真有本事呢!好,交给你负责了,帮大爷挑俩大的。”

我赶紧挑了两个最大的西瓜,然后忙着称重:“爷爷,您看这俩瓜重十五斤三两,我就算您十五斤了,总共四块五。”

老大爷笑着说:“三两可要九毛钱哦!你可真够大方的哦!大爷我占你一个小孩的便宜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的哦!”“没事,爷爷,您如果觉得我的西瓜质量好,吃完了再来买就好了!这样吧,为了拿着方便,我送个蛇皮袋给你装着吧!”我小心翼翼地将西瓜装好。

老大爷提着袋子高兴地走了。我紧紧握着手里的四块五毛钱,高兴地差点蹦起来。从早晨六点出摊到现在已经九点了,我终于迎来了我的第一单买卖,也是我人生的第一单买卖,而且是如此地顺利而圆满。就在我为如何学会吆喝而踌躇不前的时候,一位慈祥的老大爷让所有的难题迎刃而解。我打心里对这位大爷充满了感激,因为他不仅让我做成了第一单生意,更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如何做好买卖的方法。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做买卖其实并不难,我总结了初浅的经验,那就是“嘴巴要甜,服务要诚”。后来的日子里我开始不断实践这样的方法,始终感觉这是做买卖的有效良方。

每天最难熬的时光是下午一点到三点这两个小时,因为我们这些零星摆摊的都没法进农贸市场内,只能在市场外的空地上待着。夏日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伸手摸摸眼前的西瓜都如同被煮熟了一般发烫。来逛市场的人也少的可怜,我只能撑着一把阳伞干巴巴地守候在那里。实在无聊了,就打开那个收钱用的纸盒反复清点着自己的收获。此时我的钱盒里总共有三十二元六毛钱,这是我目前的成绩,心中还是有了几分安慰。

正在慵懒无助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撑着一把粉色碎花小阳伞朝我的摊位缓缓走来。我一下子激动起来,赶忙迎上去。“阿姨!您要买个西瓜吗?”“买什么西瓜!交钱!”那妇女神情严肃地跟我说。“交……交什么钱?”我怯怯地问。“市场管理费!我是管这片市场的,在这摆摊就得交费。”她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个本子记着什么。“交多少呀?”我怯怯而疑惑地问。“两块!赶紧着,我忙着呢!”她依然一脸的严肃。

我伸手在纸盒里抽出了一张两块纸币递给她。她顺手接过,没说一句话就离开了。

纸盒中少了两块钱,想想如今清淡的生意,居然还要往外拿钱,不免有些心疼。从早上守到现在都下午两点多了,还没顾上吃饭呢,本打算去附近买个包子对付的,此时一下少了两块钱,也便作罢了。眼前正好有一个不小心摔破的西瓜,就权当午餐了。

每天下午四点半过后,生意就变得忙起来。很多工厂下班的人都是先来市场带点东西然后再回家,因此生意的高峰就在这个时间段。我也已经慢慢适应了那种迎来送往的招呼,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后,接下来的办法自然越来越多。我逐渐学会了各种各样招揽生意的办法。破碎的西瓜就索性打开放在一旁,有想品尝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