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新版):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助你摆脱不会表达的窘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13:47:31

点击下载

作者:刘薇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新版):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助你摆脱不会表达的窘境

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新版):新鲜有趣的说话技巧,助你摆脱不会表达的窘境试读:

前言

为什么同事聚会你总会被冷落?为什么销售同样的产品,同事提成百万,你却总不开单?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跟你对着干,你越吼他越不听话?为什么你开口朋友就开躲,不待见你的人越来越多?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懂如何表达。

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的是他的专业技能,85%靠的是他的口才交际能力。林肯也曾经说过:“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无疑是一个失败者。”好口才是事业成功的奠基石,是为人处世的助推器,是快乐生活的调味品。拥有好的口才不仅是公众人士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普通人应该拥有的一项技能。

21世纪固然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但终究还是人类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交流、谈判,需要面对众人发表演讲。只要这一点不改变,锻炼口才就永远不会过时,下面这一串名人所处的时间跨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如晏婴、苏秦、张仪、马克·吐温……事实上,去掉“历史上”这个限制词,我们可以说出来更多人的名字,比如马云、奥巴马等。这些名人里面有政治家、企业家、文学家。总的来说,这些人物都曾经成功过、辉煌过。可见,口才交际能力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别输在不会表达上》是写给那些因为情商低、社交低效、沟通能力差而让生活陷入困境、内心遭受痛苦,却搞不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人;是写给那些想纠正伴侣或身边其他人不良沟通习惯,却不知道如何有效影响和改变他人行为的人;是写给那些有意愿摆脱社交不顺利、沟通不顺畅的处境,却不知道具体如何去改善的人。

本书结构简单明了,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案例新颖翔实,从多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高表达能力进行了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的表达能力迈上新的台阶,能成为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第一章 与对方产生共鸣,是有效表达的首要前提

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对方了解你的内心世界。而要达成这一目的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对方意识到与你的共同点,从而迅速建立认知,即通常所说的产生共鸣。在日常沟通中,如果你能够利用好“共鸣”原理,你的表达就会变得有效。

开口前先微笑,能快速拉近双方关系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无论在何种场合下,说话前总是先微笑地看着大家,就是说话时也会带着他那迷人的微笑。

如果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面带微笑,气氛一定非常和谐,尼克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笑就是他最好的武器,而且“尼克松的微笑”一度风靡美国,这也成为尼克松登上总统席位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眼,说话不冷不热,而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说话风趣幽默,他们同时向你请求帮助,你更愿意帮助哪一个?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伸手不打笑面人”就是对微笑的作用最好的阐释。你一见人就笑一笑,即使笑得不美、笑得不甜,也总比一副苦脸要耐看得多,可以在还没有开口时,就让大家的关系近了一步。

微笑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当你去时装店挑选自己喜爱的服装时,如果你能做到“向对方开口之前先微笑”,那么,无论哪个柜台、哪位服务员都会愿意给你提供最好的服务,这就是微笑的魔力。

行动往往比语言更具体,而微笑正表示“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见到你,我很高兴”等等。这时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就会消除,而且能增进彼此间的关系。真诚的微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自信的象征,是礼貌的表示,是与人和睦相处的反映,是成熟人格的表征。

微笑就像一瓶魔力神水一样,当你喝下去以后,就可以把那些令人阴郁、沮丧、恐惧、苦恼的种种情绪一扫而光。莞尔一笑,便能祛除灰色的心情和冷漠的隔阂;会心一笑,便能无言地传达对对方的喜爱之情。也就是说,微笑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它非凡的魅力。

1.微笑可以很好地化解谈话的不愉快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遇到的人有爱发脾气者、有刻薄挑剔者、有出言不逊者,应对这些难以对付之人,含蓄的微笑往往比口若悬河更有力。面对别人的胡搅蛮缠、粗暴无礼,你只要先微笑、冷静下来,就能稳控局面,用微笑减缓对方的刺激,化解对方的攻势,从而以静制动,以柔克刚。

2.微笑可以缓解陌生人之间的尴尬

当你走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由于陌生或羞涩,你往往会端坐不语或拘谨不安,或者找不到开场的话语。此时,你若微笑,就能使紧张的神经松弛,消减此前的戒备心理和陌生感,相互产生良好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因此,要让人微笑,你自己得先微笑。

3.用微笑巧妙地拒绝别人

当别人有求于你时,你想拒绝却又无法说明原因,也不便向对方多说什么道理,但又不得不让对方“下台”,说“行”当然不好,说“不行”,又会使对方的不安心理加剧而产生强烈的反应。那该怎么办呢?微笑。它既能缓和紧张的情绪,免使对方难堪,又能免去言语不周而导致的麻烦,取得“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而且,微笑还能为你赢得思考时间,借以找到更巧妙的处理方法。

4.用微笑表达自己的歉意

如果你在话语中犯了错误但是又不好解释,微笑就是对他人表示和蔼友善的最好方式。微笑能反映出你控制和表现自己情绪的能力,也能显示你主动热情、坦率大方的个性,这时,只要你主动真诚地向他人报以微笑,一切便会和好如初。

微笑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没有人愿意理睬一脸苦相的人。不要再吝啬你的微笑了,善于交际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微笑。微笑能够使我们的谈话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可以消除由于陌生、紧张带来的障碍。

微笑是说话的特权。微笑可以展示出你的自信,人们往往依据你的微笑来获取对你的印象,从而决定对你要办的事所采取的态度。

适当寒暄,有利于消除与对方的陌生感

林非先生是著名的散文研究家,在某次全国散文研讨会上,他做了散文方面的专题发言。发言中,他以一个房间的代表在门上贴着“请勿骚扰”四个字为例,谈到语言的轻重问题。发言前的晚上,他很想听听代表们的意见,于是来到一间门上贴有“请勿骚扰”字条的宿舍。

一进门,林非便笑着对大家说:“各位,我来骚扰大家了!”大家一见是林非先生,立即站起来说:“欢迎骚扰!欢迎骚扰!”一时,整个宿舍的气氛十分热烈。互致问候后,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散文的语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这种效果的取得与林非先生所制造的愉快的开始不无关系。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充分显示了这位散文家的语言机智,他信手拈来,谈笑间便消除了与他人之间的陌生感,增进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谈话是需要气氛的,愉快的气氛有时在不经意中产生,有时出自故意地营造,但无论属于哪一类,都必须做到自然,切忌生硬。聪明的谈话者往往在谈话之前就对谈话对象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并善于在谈话开始之前营造交谈的和谐气氛,从而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一些谈话常常以不欢而散告终,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创造谈话前的愉快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愉快的心情下交谈,易产生求同和包容心理,对对方观点的接受度增强,排斥力减弱。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问候方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的报告”等。

跟熟人寒暄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您的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等。

寒暄是正式交谈的前奏,它的“调子”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整个谈话的效果。因此,对寒暄绝不能轻而视之。寒暄的时候,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寒暄应主动热情、诚实友善

寒暄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合适的语句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的表示还有赖于主动热情、诚实友善的态度。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寒暄的目的。试想,当别人用冷冰冰的态度对你说“我很高兴见到你”时,你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当别人用不屑一顾的态度夸奖你“我发现你很精明能干”时,你又会做何感想?推己及人,我们寒暄时不能不注意态度。

2.寒暄应适可而止,不要过分热情

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个“度”,寒暄也是一样的。恰当适度的寒暄有益于打开谈话的局面,但切忌没完没了。有经验的推销员,总是善于从寒暄中找到契机,因势利导,言归正传。

3.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

寒暄的时候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以戏弄对方。如“来了”“瞧您那副熊样”“喂,您又长膘了”等说辞均应禁用,否则会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不尊敬。

4.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

寒暄应该简单明了,让人听了耳目一新,不要像写八股文那样又烦又长。

5.注意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寒暄语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比如,老北京人爱问别人“吃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你要是答以“还没吃”或者“刚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则对方常会理解为“要请我吃饭”“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6.不要用容易产生误解的寒暄语

为了避免误解,达到统一而规范的效果,商界人士最好以“您好”“忙吗”作为问候语,而不要乱说别的。牵涉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说,例如,刚一见面就问候人家“最近又失恋了”或是“现在怎么还吃药呢”,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寒暄可以使双方放松一些、熟悉一些,营造一种有利于交谈的氛围。通过交谈,大家可以更加了解对方,有利于找到共同的话题,有利于采用策略进行深入交谈,所以切不可轻视寒暄的作用。

关注对方,真正弄清他的心理预期

某公司员工聚餐,两主管第一次私下交流,新主管举杯敬老主管说:“林主管,您比我大,如果不介意,以后我就叫您林哥了。”

老主管说:“这不好吧,我虽然虚长你几岁,但我是‘行伍’出身,可比不了你们这些高才生,我看我以后还是叫你小陈老师吧。”

新主管说:“林主管,您要是这样说,可就是看不起我了。小弟初来乍到,都得仰仗您照顾呢。”

老主管呵呵笑,说:“我最扛不住别人给我戴高帽,而且公司没这先例啊,咱还是别坏了规矩吧?”

新主管说:“我还真不是给您戴高帽,不说您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本事,就说您以德服人的作风,公司里哪个不翘大拇指。说到称呼,我就觉着咱们公司少了点儿人情味儿,我哥来哥去地叫着,也是为了让人觉得您亲切。”

老主管说:“你要这么说,我还没词了。得,你愿意叫,我就愿意答应,咱们‘周瑜打黄盖’,别人爱怎么说就让他们说去。”

新主管喜上眉梢,给老主管斟了一杯酒说:“来,林哥,小弟再敬您一个。”

旁边刚来不久的小汪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是新主管的直系下属,心想了解点新主管的套路对自己肯定有帮助。说者有意,听者更有意,于是小汪趁着大家酒至半酣,起身给新主管敬酒,也死活要给自己找个哥。不过,事后不久他就被调到了别的部门,他了解之后才知道,老主管是公司的“开国之臣”。老董事长退休之后,虽然把职位传给了自己儿子,但老主管却是“摄政大臣”,是公司真正的一把手。

因此,新主管找他当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汪这个时候“照葫芦画瓢”,怎么可能得到新主管的青睐。

其实,我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最应该搞清楚的不是对方是谁,而是对方想要成为谁。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把思路停留在对方已知的属性上,还要弄清他们对自己的心理预期。有时候,由于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方不能把自己的期待值直接表达出来,但只要是他们的心理期待,就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尽管有时候会很细微而不易察觉。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不要说读懂那些细微的心理语言,就算对方的意愿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能被你误解。

孔子曾经问子贡:“你觉得自己和颜回相比,谁更优秀一些呢?”子贡立即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相比呢?他就好像是天上的日月,而我则如同地上的草芥,完全没有可比性啊。”孔子真的是在问子贡问题吗?是也不是,大多数人能看到前者,子贡却看到了后者。在诸多弟子中,孔子对颜回的偏爱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他在问这个问题之前心中就已经有答案了,子贡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没有停留在问题表面,而是直插孔子的心理预期,并且据此给出答案。如此一来,既成全了孔子的心意,衬托了颜回的才名,也成就了自己的让贤之德。

在诸多因素共同的作用下,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和自己的想法完全相同的人,因而即使面对相同的事物,与我们交流的人也可能产生别的想法。但是很多人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想法,认为自己喜欢的,对方一定也喜欢;自己厌恶的,对方一定也厌恶。如此一来,这类人就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判断失误,而据此做出的行为也就难免会出现问题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适度地展示出自己,让别人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对方,避免错过他们的自我展示。

最后,了解别人一个最好的参照标准就是自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的自知和自以为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在平时的聊天交流中尤其要注意。通常来讲,这与学习的道理相同,一个人自知不足,就会不断地精进,从而确保在发展和前进中领先别人;而一个自知已足的人则觉得自己已经无所不知甚至无所不能了,只能是被别人超越后再做最后的挣扎。因此,我们在修习自己的沟通之术时也要有自知不足的意识,这是真正自知并坚持下去的基本前提。

开发共同话题,和每个人都聊得尽兴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总统,善于开发共同话题,他的仕途发展也得意无比。不过最初,他只是政界的一个小人物,一次偶然,罗斯福获邀参加上流社会的活动,对此他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可惜的是,聚会上的人他都不认识,大家也对他这个陌生来客视而不见。但罗斯福并没有打算放弃,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服务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应该经常为这些上流社会的人服务,并且对他们有一定了解。于是,他用小费赢得了服务生的好感,然后和他进行了一番交谈,从而对聚会上的大部分人有了基本的了解。

接下来,罗斯福首先锁定了一位教授,谎称自己曾旁听过他的课。由于罗斯福对教授的专业有所了解,教授立即对他产生了兴趣,二人热聊起来。很快,有人陆续加入他们的聊天,罗斯福适时地把话题转移到每个人身上,使他们都当了一把聊天主角,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最终,大家的目光集中到罗斯福的身上,显然他将成为聊天的下一个主角。罗斯福知道,表现自己的时候到了,于是他将自己所做的功课全部展现出来,果然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开发共同话题可谓罗斯福最拿手的好戏。据史料记载,罗斯福在成为总统后,总能在国际场合与他国领导人随心所欲地交谈,政治协议的达成也总是无往不利。这正是因为他总能在交谈过程中开发共同话题,引起对方的兴趣,让对方愉悦无比。美国媒体还曾对罗斯福做出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评论:很多人都不同意罗斯福的政见,但是不得不承认,极少有人不喜欢这位伟大的总统。

如果我们想要和每个人都能聊个尽兴,那么抓住一切信息来开发出共同话题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通过共同话题与对方成功攀谈,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应该根据对方的信息表露,进一步深化交流程度,争取和对方产生情感共鸣。当然对于习惯低调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不会轻易表露感情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分步骤开发共同话题的意识和技巧,比如先和对方谈工作、家庭,然后谈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到对方无话不谈时,沟通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对于那些有相同爱好的人来说,总有谈不完的共同话题,即使是陌生人相遇,也往往能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不禁给了我们一丝启示,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沟通对象的兴趣爱好所在,即使自己对相关事物并不在行,只要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也必定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对此,人们可能还会有一个误会,认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能谈论相关话题。事实上,只要我们有一点入门级的常识,就可以以学习的姿态去和对方“探讨”。

开发共同话题能够迅速获取对方好感,得到对方认同后,可以拉近彼此距离,让我们和对方的交流顺畅无比。我们要练就宽阔的胸襟、包容一切的情怀,抱着学习的心态去交谈,如此才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让对方产生好感,使自己成为交际达人。

建立心理默契,谈话更顺畅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幼年时期因为一场疾病她失去了大部分的感官能力,只有触觉保持正常。面对这样的灾难,海伦·凯勒一开始也像大部分残障孩子一样,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和暴戾,整个家庭被她搅得不得安宁。

后来,安妮·莎莉文老师开始与她接触,并且教她用仅剩的触觉和这个世界交流。最初阶段的教学很简单,老师会让她触摸某个物品,然后在她的掌心上写下这个物品的名字。但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一个只有触觉的残障孩子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在水房,飞溅的水珠滴在海伦·凯勒的脸上,老师立即在她的手上写下“水”字,这才终于和她建立了沟通。

而在此之前,海伦·凯勒甚至不知道老师为什么总是让她摸东西,然后在自己手里胡乱比画些什么。搞懂了老师是在帮她认识世界以后,海伦·凯勒的学习速度开始突飞猛进。由于建立了高度的心理默契,老师甚至教会了她一些抽象名词。经过日积月累之后,海伦·凯勒最终能够自如地阅读各种盲文版书籍,包括庞杂的《大英百科全书》。

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得以和很多人正常交流,而老师也总是能够准确领会并表达她的意思。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心理默契,海伦·凯勒得以了解世界,并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和教育家。

相比之下,我们这些正常人能够和外界交流的方法太多了,尤其是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人们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便捷。但是,我们的默契度是否有所提高呢?我们和朋友分享美食的方式,不是坐在一起共同品尝,而是用相机拍下来发到网上;我们给朋友送新年祝福,不是登门拜访,而是不知道从哪里复制来的“排比句”……甚至亲戚和邻里之间都只是打个招呼,而不是亲切的关怀和问候了。

然而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却变得越来越习以为常,孤立的个体不再习惯面对面的交流,这俨然已是当下的风潮和主流。长此以往,我们在与别人沟通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产生心理默契,并达成预期的沟通效果呢?

在期待与某人进行沟通之前要尽量弄清对方的详细情况,所以在接下来的沟通过程当中,要尽量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并且适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此才能慢慢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心理默契。只要心理默契一达成,接下来的沟通就会顺畅无比。

第二章 懂点心理学,跟任何人都能搭上话

在日常沟通中,也许你会羡慕别人在万人讲坛或辩论场上滔滔不绝地演说,或是进行激烈的唇枪舌剑,或者成为三五个人聊天的中心。而自己却总是笨嘴拙舌,讲错话,得罪人。其实,你如果能够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根本不会比那些人逊色,而且你会更有可能成为说话高手,形成一套自己的说话“心术”。

从众心理:站在大众的立场说话

从众心理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很多场合或者领域都会用到。比如,你在图书馆看书,旁边坐着一位戴耳机正在听音乐的读者,但他的耳机音量太大,扩散出来的声音干扰到了你的正常学习。此时,如果你抱怨说:“太吵了,能不能把声音关小一点儿!”对方或许会照做,但他不会向你道歉,还会对你表示反感。相反,如果你轻声地对他说:“不好意思,打扰一下,你耳机的外音太大了,这样会吵到大家的,你看能不能把音量调小一点儿?”相信对方除了照做之外,还会对你的提醒表示真挚的感谢。

人一般都有服从多数人意见的“从众心理”,也就是说,当你站在大众的立场向对方提出交涉时,即便你所说的情况只是一种假设,对方也会在这种心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听你的话。当你把“大家”作为宾语的时候,就会把对方的怨言降到最低。相应地,你的表达效果也会达到最佳。

关于从众心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线段实验。

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就是让大家在几条长短不一的线段中比较线段的长度。阿希拿出一张画有一条垂直线段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段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段中的哪一条等长(如图2-1)。事实上,这些线段的长短差异非常明显,正常人很容易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图 2-1 线段实验

不过,阿希为这个实验设置了一些小小的“障碍”。他告诉前来参加实验的志愿者,这个实验的目的只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当某个志愿者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会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但是,这个志愿者不知道的是,前面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实验时,那些串通好了的被试者会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于是,那个真正的志愿者就需要在他希望报告的结果和其他群体成员报告的结果之间做出选择。

这个实验一共进行了18次,结果令人震惊。在答案显而易见的情况下,仍然有33%的志愿者会遵从团体的不正确答案,有75%的志愿者会至少遵从一次。即使团体不够大也会有如此的从众行为,当团体成员有2~16个人,只要有3~4个实验者的助手在其中,就会有效地让他人产生从众行为。

阿希的实验充分表明:有些人情愿追随群体的意见,即使这种意见与他们从自身感觉得来的信息相互抵触。群体压力导致了明显的趋同行为,哪怕是以前人们彼此从未见过的偶然群体。

当然,有时候人们的从众心理未必理性,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它才成为人们在进行表达时非常有效的工具。在运用人们的从众心理进行表达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小技巧。如果能将它们运用到位,你就能让群众力量为己所用,极大地增强表达的效果。

1.告诉对方“这是潮流”

这种技巧特别适用于商业、销售领域,比如,你想推广自己的产品,就要把它打造成一种潮流,让人们觉得如果自己不买就落伍了。如果要选一个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案例,“脑白金”广告绝对算是其中一个。它那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早已家喻户晓。这种“说服”效果如何呢?数据是最好的答案:脑白金自1997年上市以来,已在中国畅销20年;截至2014年,脑白金连续16年荣获保健品单品销量第一。

2.找几个“托儿”

上文中讲到的从众心理的实验,如果没有“托儿”的辅助,就无法进行。所以说,“托儿”是人们运用从众心理进行表达时非常必要的要素。

3.搬出“大家”当靠山

既然是讲从众心理,自然要有“众”可从,那么这个“众”从哪里来呢?很简单,只要把“我”变成“大家”,从众心理自然会在对方心中成型,而你也就很自然地找到了靠山。

标签效应:适当地夸赞一下对方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随机选出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对慈善事业进行自愿捐款,然后根据是否有捐款以及捐款的多少将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分为“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没有被下任何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这些人去捐款,发现第一次捐款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款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则捐得最少。

心理学家将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定义为“标签效应”,并认为当一个人被下了某种结论之后,就像是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标签,他自己就会做出相应的印象管理,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比如,你对小孩说:“你真是太聪明了,而且又这么刻苦,在学校一定是好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小孩子反而会在学校里表现得格外用心,而且一心往大人评价的方向努力。相反,如果总是在小孩子面前说“你这个笨蛋,做什么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则可想而知,这样的小孩会如同大人所说的一样,真的会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像个笨蛋。

其实,标签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标签可以激发潜力,而坏的标签则可以让一个人误入歧途。标签既可以用在认识的人身上,也可以用在陌生人之间。比如,你和某人初次见面,而且你们将来会有某种合作的关系,你希望对方是一个有决断力的人。此时,你不必与他促膝长谈,只需在短暂接触后,就可以夸他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放心,即便对方不是这样的人,他也会被你这句话约束,从而在接下来的行为中表现出“有决断力”的样子。

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在你善意地给对方贴上一个好的标签后,就会促使对方在行为上扮演一个高尚的角色。

周末,李林带着3岁的女儿乘坐公共汽车准备回家,但车上的座位已经被全部占满了。可能是下午在动物园里走的路太多了,女儿上车后一直嚷嚷着累,要找座位。正好,在她们旁边有一个小伙子在睡觉,而且占了两个人的位置。

看到这一幕,女儿指着那个小伙子,哭闹着要他让座。不过,小伙子装作没听见,继续睡觉。此时,李林弯着腰对女儿悄悄地说道:“这个哥哥太累了,他要是醒了,肯定会给你让座位的。”

就这样,还不到一分钟,那个小伙子就“醒了”,而且非常客气地让出了一个座位给她们。

很显然,这个小伙子刚开始的行为并不高尚,但是李林给他戴上了一顶高尚的帽子,他只是顺从地扮演了“高尚”罢了。我们常说人性本善,而且趋善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心理,给人贴标签的方法,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心理。

基于大众心理的这一“标签效应”,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是否合理。比如,作为领导,你无意识地给下属贴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却还渴望他们会有一个好的表现,这不是很矛盾吗?

所以,为了让“标签效应”在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标签要合情合理、积极正面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好的标签会催生善的行为,而不好的标签会催生坏的结果。所以,为了让对方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给对方贴标签时,最好多用一些正面的词汇来形容他们。

2.标签要有可行性

所谓的可行性就是说,你给对方戴的“高帽子”要符合他的身份、能力、条件等。如果你给对方贴的标签太“高大上”,根本不具备可行性,对方就会感到尴尬,甚至会觉得你是在故意戏弄他,进而对你产生怨恨的情绪。

3.标签要有挑战性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说给对方贴的标签要超出他们原有的水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行动的欲望。如果标签太普通或者太困难,就会让他们觉得很无趣,没有吸引力。

4.标签要不易被察觉

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给他人贴标签其实就是在进行心理暗示或者激励。既然如此,就应该不露声色地进行。如果让他们发现了动机,那么标签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彻底无效。

5.标签要持久

给对方贴标签,自然是要有一个持久的影响,那么你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就要格外注意。比如,你看到孩子在帮妈妈洗碗,便鼓励他说:“今天你真是太棒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标签,但对孩子而言,这只是对他刚才行为的一种赞美,因为你说的是“今天”。如果换种说法,改成“你真是太棒了”,这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标签,他会把你赞美的重点放在“你”上,而不是“今天”上。

暗示效应:推动对方向着积极方向走

与自我暗示的对象是自己不同,暗示效应中暗示的对象主要是他人,目的就是改变他人的想法。在沟通过程中,谁掌握了暗示的力量,谁就会无往不利,因为人们都有依照暗示行事的倾向。比如在商场里,售货员一般不会说:“女士,你要这双鞋子吗?”而是用一种富有暗示性的语言问道:“女士,这双鞋你是打算直接穿走还是用盒子给装起来?”当销售员这样问的时候,即便顾客刚开始只是打算试一试,也会在销售员的暗示下产生购买的冲动。

暗示有时候会很微妙,但在影响他人方面却有着非常强大的力量。

拿破仑·希尔在教授应用心理学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拿出一个标有“薄荷油”的瓶子,然后告诉在座的学生里面有浓缩的薄荷油,只要在手帕上滴一滴,薄荷的气味就可以在40秒内传播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希尔打开瓶塞,把里面的液体往手帕上滴了一滴,同时转过脸,嗅了嗅鼻子,假装闻到了一股很强烈的气味。接着,他让闻到薄荷味的同学举手。通常情况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会举手,最多的时候举手比例可以高达3/4。接下来,希尔拿起瓶子,一口气喝完了瓶子里的液体。随后,他告诉学员,瓶子里装的不过是水罢了,根本就没有薄荷油。同学们之所以“闻到”了薄荷的味道,不过是通过暗示的机制在大脑中虚构的假象而已。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廉曾经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多数人都只应用了自身能力的很小一部分;而在激发潜能方面,暗示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可以长期留在人的潜意识里并支配人的行为。暗示自己,可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暗示别人,可以改变他的思想,成功将其说服。

在美国,有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陷入了绝境。一天,他一个人在河边溜达,望着静静流淌的河水,他感慨万千,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他很小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孤儿,在福利院长大。他相貌平平,身材矮小,连说话都带着浓厚的法国乡下口音。因为自卑,他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

约翰是亨利的朋友,他早就想说服自己的这位朋友振作起来,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天,他兴冲冲地跑到河边,找到了亨利,装作很严肃地说道:“亨利,我刚从广播里听到一个消息,说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广播员描述的外貌特征和你很像。我怀疑,你是不是就是拿破仑丢失的孙子。”“真的吗?你是说我有可能是拿破仑的孙子?”听到好友这般说,亨利的精神为之一振。回到家里后,亨利拿出了拿破仑的肖像跟自己做了比较,结果发现自己和他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那一刻,他甚至有一种对着肖像喊一声“爷爷”的冲动。想到同样身材矮小的“爷爷”曾经指挥着千军万马去打仗,他顿时也从自己矮小的身体里感觉到了无穷的力量。此刻,他那带着口音的话语,倒让他感觉有几分高贵和威严。

第二天,他就充满自信地到了一家大公司应聘。20年后,他终于查清了自己的身世,却发现自己和拿破仑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了。

亨利的成功便是暗示的力量发挥了作用。事实上,每个人身上都有这种力量,主要看你是否能把它挖掘出来。既然如此,那么暗示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言语中的每个词都是外界事物和生活现象的表象,都会在人的大脑中有所反映。基于此,暗示可以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度,进而起到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因为这些改变,人们才会朝着暗示的方向走。暗示在影响人的情感、观念、行为、意志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

当然,暗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比如,桌子上放着半杯葡萄酒,有人会说“太好了,竟然还有半杯酒”,相反,也会有人说“真扫兴,竟然只剩下半杯酒了”。同样是半杯酒,有人欢喜有人愁,这便是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所带来的结果。积极的暗示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自己或他人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而消极的暗示则会让人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并引发不良的后果。

权威效应:人们更喜欢听权威的话

通常,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喜欢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之所以要用到这些人的话语,并不是赶时髦,而是因为他们的话更具说服力。不仅仅是写文章,包括说话的时候,若能套用一个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说辞,也会让你的表达效果倍增。

一家图书公司刚推出了一本新书,不过销量并不理想,这让负责销售的经理很苦恼。一天,他听从了一位朋友的建议,决定搞点儿营销方面的策略。他先是托人把这本书寄给了总统,诚恳地期望总统为这本书写上一段评论性的文字。不过,日理万机的总统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样的小事,就敷衍地托人告诉经理“这本书不错”。

于是,这位经理立马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当众告诉记者:“连总统都说这本书不错。”结果可想而知,此书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并在市场上大卖。

对于销售经理而言,他的目的是让广大读者来购买自己的图书,但他并没有走传统路线,即对图书本身进行大肆渲染,而是借助总统的权威效应来扩大影响。他知道,就算自己把图书夸得再天花乱坠,也比不上总统一句简单的赞美。之所以借助权威人士来增加表达效果,是因为权威人士有威望,他们做的事会被他人争相模仿,他们说的话也会更受人们重视。正所谓“人微言轻,人贵言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权威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比如,商场、企事业单位会请社会各界名人雅士题字;书籍的封面上,会引用一些名人的推荐语;公司的宣传资料上,会出现老总与名人的合影;等等。这些都应用了权威效应。当然,权威效应有好也有坏。消极的权威效应是以权威人士的名望来吓人、压人,属于“拉大旗做虎皮”的行为。对此,我们自然要坚决抵制。而那些积极的权威效应,凭借其强大的感召力,成为很多为了练习口才、提升说话技巧的人常用的策略。

说到权威效应在提升口才、说话素养方面的作用,很多人会有一种误解,以为只有权威人士的话才管用。其实,只要是一个被大众广泛认可的人,他就可以产生权威效应。激发权威效应的可以是一个人说的话,也可以是涉及这个人的故事。当然,权威效应的刺激点不局限于人,它也可以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机构,或者某个知名的品牌等。比如,一个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本科生就比毕业于其他不知名学校的本科生在商业评论领域更有发言权;引用《经济学人》《哈佛商业评论》里面的数据就比引用微博、微信里面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试想一下,如果你在论文里面引用了一组数据,导师问其出处,你说来自微信公众号,他会做何感想?你的论文还有通过的可能吗?所以说,不管说话办事,都要注意素材、依据的权威性,唯有这样,才能让对方信服。

权威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也不能张嘴权威,闭嘴也权威。比如《武林外传》里面的吕秀才,常常是“子曰”不离口,结果到后来,只要他一张口说“子曰”,其他人就齐刷刷地把手伸出来摆出要发飙的姿势。这个故事至少给我们两方面的启迪。

其一,权威效应可以用,但不能用得太多。因为大家本来是想听你的观点的,结果听了一大堆“名人名言”,反而让人感觉你在卖弄,从而对你的谈话内容失去兴致。

其二,引用权威的时候,除了要看具体的说话场景之外,也要考虑受众。比如《武林外传》里面这个吕秀才,就是个情商严重不足的人。店里的伙计,多是闯荡江湖的文盲,哪里会听得懂“子曰”。

第三章 有效倾听,让你开口就能说重点

倾听是以对方为中心的,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把自己“放下”,然后围绕着对方展开沟通。俗话说:“说要让人家爱听,听要让人家爱说。”如何判断我们是否善于倾听呢?一个最简单的标准就是在我们倾听时,对方是否正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因为我们的理解而神情愉悦。因此,学会有效倾听是我们提高自身表达技巧的关键,也只有提高了倾听的能力,才能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开口就能说重点,从而建立顺畅的交流通道。

认真倾听,真正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

苏格拉底是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教育家,他晚年的学生人数曾一度高达数千人。一天,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纸卷。在开始授课之前,他忽然对学生们说:“今天的课不用记笔记,它的意义不在于此,希望大家认真听讲,如此必定有所收获。”

大家见苏格拉底这样说,也乐得放下手中的纸笔,一个个开始端坐听讲。然而,一直等到授课时间结束,苏格拉底仍然没有教授与以往不同的知识,甚至比往常讲解的内容更加简单和平淡。很快,苏格拉底为大家揭开了谜底,他将那沓纸卷分到每个人手里,说:“正如大家所听到的,这堂课并没有什么特别。也正因为如此,大家应该听得很清楚了,但是否真的听进去了呢?请各位把记住的内容写在纸上。”

如此一来,学生们都抓瞎了。不要说那些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即使端坐听讲的学生,想要把苏格拉底的授课内容全部默写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结果,大多数纸卷交上来之后都是空白的,只有几份写了少许内容。苏格拉底看到最后,发现有一位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授课的全部内容,比课堂上做的笔记都要详细。对此,苏格拉底满意地笑了。而这位给出满意答卷的学生,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亚里士多德。

其实,貌似倾听和真正倾听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走马观碑,目识群羊”的本领,但是倾听过后记下多少将是检验我们是否用心倾听的重要标准。如果我们未能用心倾听,又怎能进入对方的世界,进而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呢?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个真正善于倾听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善于接纳的人,而且他所接纳的不仅是对方,还有对方的智慧。”对此,我们要深以为然,并且努力学习,再到实践中去不断地验证和内化。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听者,必须达到心耳合一的境界,光用耳朵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全身心地投入,满足对方自我表现的欲望,才能达到无声说话的目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只是被深深地掩藏在心灵的帐幕之后。当一个人把他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人生的惆怅表白给你的时候,你用你的倾听将阳光播撒于他的世界,你的倾听给予他的是对他失败的同情、成功的赞赏和生命能量的激发。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认真倾听,而不被对方认为你是在敷衍他呢?

1.对讲话的人表示称赞

这样做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对方听到你的称赞越多,就越能充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即便你在交谈中流露出半点消极态度,也会引起对方的戒备,进而对你产生不信任感。

2.全身心地投入

你可以这样做: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同时配合他做出一定的姿势和手势,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每个人都愿意与认真倾听、反应灵活的人交往,而不愿意与推一下转一下的“石磨”打交道。

3.要耐心地倾听对方的问题

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打断别人,而接着由自己发挥。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会扰乱对方的思路,或者抢了对方的风头,让对方耿耿于怀。时刻记住:当别人说话时闭上你的嘴,让你的耳朵保持顺畅。即便对方言语乏味,你也要耐着性子聆听。因为别人对你说的话不会感兴趣,除非他已经说完。

4.向对方提出问题

作为一个倾听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倾听过程中,你不明白对方的话是什么意思,就应该及时用适当的话语让他知道这一点。比如,你可以向他提出问题,或者简要概述听到的内容,以便于对方纠正你听错之处。如果你什么都不说,对方怎么能知道你是否听懂了呢?还要注意,在倾听对方说话的同时,别提太多的问题。问题提得太多,容易使对方思维混乱,难以集中精力。

5.让自己的表情与对方同步

即让你的表情和对方的神情一致。如果对方说的是幽默笑话,而你却一脸愁苦,别人势必会认为你在想自己的心事;如果对方讲到紧张处的时候,你屏声静气,无疑会让对方产生一种成就感。

6.用眼睛去认真地听

倾听别人谈话时,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除了用言语表达你的意见,还要用肢体语言反馈你的信息。其实眼睛也能倾听,你注视着对方,则表示对他的话感兴趣;若你一副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样子,这就是在告诉别人你很无聊,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

耳听八方,能让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广纳群言,能让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能让我们增长知识。要做到这些,前提是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说话表示敞开了自己的心扉,坦诚地接受对方、宽容对方、体贴对方,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心灵融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做到真诚倾听,应先忘掉自我

一位父亲找到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向他请求帮助:“我真的很想理解我的孩子,但他根本不愿听我的话。”“让我来重复一下你刚才说的话。”专家回答说,“你不理解你的儿子。因为他不肯听你的话。”“是的。”他回答说,

专家说:“你不理解你的儿子是因为他不肯听。”“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不耐烦地回答说。“我认为要理解另一个人,你必须听他说。”专家说。“哦。”这位父亲在停顿了很长时间之后,又说了一声:“哦!”仿佛恍然大悟似的,“是这样的。不过我了解他,我知道他正在经历什么事情,我自己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我想,我所不理解的是他为什么不愿意听我说。”

这位父亲其实一点也不知道他儿子的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他只从自己的头脑里找答案,还以为看透了儿子,可是他并没有用心去聆听,又怎么能理解自己的儿子呢?

要做到用真诚的心去聆听,我们必须暂时忘掉自我意识,要使自己沉浸在与对方的谈话中,要使对方可以发泄情绪,觉得自己真正被了解,而不是被评判。有效的倾听技巧必须建立在关心他人及真心想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以下是倾听他人情感、表达关注的几个要点。

1.正面对着你的交谈者

正面地对着一个人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投入的基本姿势,它似乎是在说:“我同你在一起,你随时可以得到我的帮助。”“面对”一词可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作象征性的解释,重要的是你所采取的身体朝向能够告诉对方,你正与他同在。如果正面相对会使你或他有一种威胁感,那么采取一种斜角的位置也可以,关键是你的关注质量。

2.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

两个深入交谈的人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是很重要的,这种目光接触是以另一种方式在说:“我跟你在一起,我在认真地听你说的话。”当然,如果你偶尔将目光投向远处,对方还能接受,但是如果你的目光不断地飘向别处,你的行动便给出了不情愿与对方在一起或对他的事不感兴趣的暗示。

3.经常将身体倾向对方

这是表达关注的可行方法。只要注意一下两个亲密交谈的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都倚靠在桌子上,向对方倾斜,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关心。人们往往将轻度地倾向某人看作是“我对你所说的话感兴趣”;而身体往后仰,甚至是斜靠,这可能表示着“我的心没有完全在这儿”或“我有点厌烦了”。但过于前倾也有可能吓着对方。

4.用开放的姿势倾听

双手双脚的交叉有削弱你给他人的关心感和愿意提供帮助的感觉,而开放的姿势可成为一个信号,显示出你对当事人和他的信息持接纳的态度。开放的姿势通常被看作一种非戒备的姿态。

5.做到暂时忘我

在忘我地倾听时,我们不必搬出自己的经历,不必去想别人的想法、感情、动机和解释;相反,我们要了解的是那个人头脑里和心灵上的实际情况,倾听是为了理解,我们关注的是与另一个人心灵的深刻交流。

因此,一个善于倾听的人首先不能有像评论家一样的态度,听的一方必须面对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你必须要听。

“耳听八方”,领会对方的言外之意

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然后对你说道:“我快要累死了!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晚上,我都加班到十点钟才回家,我真的是累坏了!”你作为主管,听了那个人说的话应该可以找出这句话隐含的讯息,也许很可能还有其他讯息,是你应该知道的。

那个人想要传达的弦外之音可能是这样的:“我实在需要别人帮忙。我知道公司雇用我做这个工作,是希望我自己一个人做。我担心的是,如果我对你说我需要帮忙,你会认为我没有替你做好工作,所以,我不想直接说出来,我只是告诉你,我现在的工作量太重了。”

另一个隐含的讯息可能是这样的:“上一次你评估我工作成效的时候,提起工作态度的问题来,并且还说希望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现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正在照着你的指示去做。”

还有一个隐含的讯息可能是:“我有点担心,怕保不住工作,遭到公司辞退,所以我希望你知道,我是个多么尽职尽责的职员。”

也许还有这样一个隐含的讯息:“我希望你拍拍我的肩膀,希望你这位上级主管对我说:‘我知道你工作很努力,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

说话者不好将自己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这个时候需要一个聪明的听话者领会他话中的意思,这样才能将事情办妥。

倘若想要传达的隐含讯息没有人注意听,很容易就会被忽略掉,下一次再有隐含的讯息则会以无可奈何的态度表达出来,就好像有时职员向老板或人事部门申诉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因素。真正的原因要从隐含的讯息中去发掘,可能员工说出的“工作累”是觉得在现就职的公司工作没有什么前途,或者是升迁渠道不畅通。那个职员也许没能得到肯定的回馈,但是又不好说出来,所以只好找个比较好说的原因来说,但那却不是他真正想要说的。

毫无疑问,生活中我们是需要言外之意的。在很多时候,我们说话不能太直接、太露骨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耳听八方、眼观六路呢?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我们有效地听出别人的言外之意。

1.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

即听出说话者的意图、期望、愿望、设想、观点、价值观等。你并不需要同意或接受这些概念、观点或者价值观,而是要尽力去理解它,这样才能为下一步交谈做好准备。

2.仔细揣摩对方的语言

同样的话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如同一词语在48岁的父母和16岁的儿子眼里有区别,在50岁的老师和11岁的学生眼里同样有差异,要尽力揣摩这些话的隐含意义。如果沟通双方没有以同一方式理解,那么同一话语就会呈现出不同含义。

3.倾听非语言暗示

手势、腿部动作、声调、眼神、面部表情这些都是非语言信息,它们构筑成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仔细观察、倾听和谨慎评价你面前的这种信息,用眼睛“听”(也就是观察非语言信息)和用耳朵听同样重要。尽管市面上有大量阐述身体语言的书籍,但是要谨慎对待,可能有些作者告诉你点头表示同意,但并不是所有场合都是这样的,现实中必须根据文化背景和个人风格来理解身体语言和其他非语言沟通。

所以,对于倾听者来说,要想从中摸索对方脉搏,诊知他人心理,确实要有一定的修养,掌握一定的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

轻易打断别人,易造成不愉快的误会

在工作之余,园园总是喜欢找同事聊天,本来聊聊天谈谈心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园园的一个坏毛病却害了自己。

有一次,园园和李姐聊明星八卦,李姐无意中提起××和××最近传绯闻了,李姐才说了两句,园园马上就打断了李姐的话:“哪儿呀,我看的杂志不是这样讲的,明明就是××和××在一起的……”

李姐见状就转了个话题,说到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可是没说两句又被园园给打断了。一直到最后,都是园园在滔滔不绝地说,完全没给李姐张嘴的机会。可是园园却没有感觉到李姐的不快,自己的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后来,园园又去找李姐聊天,李姐借故推辞了。园园很郁闷,想要改掉打断别人讲话的坏习惯可总是改不了。

培根曾经说过:“乱插话者,甚至比发言冗长者更让人生厌。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无礼的行为。”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可是若不去了解别人的感受,不分时机、场合地打断别人说话或抢接别人的话头,就会扰乱他们的思路,把本想要说的都忘了,因此引起对方的不快,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一个精明而有教养的人在和别人聊天时,即使对方长篇大论地说个不停,也绝不会插嘴,因为他知道,打断别人说话,不但是件不礼貌的事,而且什么事也不容易谈成。

所以,要想在与人交际时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你、接纳你,就必须改掉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坏习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做到:不要抢着替别人说话,不要急于帮助别人把话说完;不要用不相关的话题打断别人说话,不要用毫无意义的评论打乱别人说话;不要为了争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打断别人的正题。

虽然在别人说话时随便插话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如果有必要表明你的意见,非要打断谈话,一定要注意以下插话技巧。

1.暗示某个人

当你要找交谈者中的某一人处理事情时,可以先给他做一些暗示的小动作,这样他一般会主动找机会和你说话。不过要注意的是,你不要静悄悄地站在他们身边,否则会被认为是在偷听。你可以先跟他们打个招呼:“很对不起,打断你们一下。”当他们停止交谈时,你就赶快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说明来意,一旦事情处理完毕,要马上离开现场。

如果你想加入他们的谈话,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礼貌地说:“对不起,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或者大方客气地打招呼,让你的朋友或同事帮着互相介绍一下,那样很快就能打破彼此间生疏的感觉。

2.礼貌请求

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想补充另一方的谈话或联想到了与谈话有关的情况,想立刻做点说明,这时,你可以先对谈话者说“我插一句”“请允许我补充一点”,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插话不要过多,以免扰乱对方的思路,但适当有一点,则能起到活跃谈话气氛的作用。

3.先表态再发言

如果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一般也不要打断他的谈话。若你们比较熟悉,或者问题十分严重,也可以先表示一下态度,等对方说完后再进行详细阐述。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分歧再大,也不能恶语伤人或出言不逊。就算和对方发生了争吵,也不能斥责、讥讽或辱骂对方,最后要友好地握手告别。

第四章 善于提问,能引领话题的关键走向

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问的。”一个善于提问的人不仅能够引领话题的走向,让谈话始终围绕自己关心的主题展开,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兴趣和好感,最终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系统地进行有效的提问。本章将介绍一些提问的技巧,希望能在说话方面给你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

主动询问,挖掘出对方真正的需求

王大爷去超市买水果,来到第一家摊位前挑挑拣拣,好像心思并不在眼前的水果上。摊主见了以为王大爷无心购买,连正眼都没有瞧一下,只顾着为其他人服务。王大爷看到摊主正在忙碌,不好意思上前麻烦,只好离开。

他来到第二个水果摊,售货员主动询问:“大爷,来买点水果啊。”

王大爷说:“我想买点桃子。”

售货员说:“您算来着了,我这里的桃子都是最新鲜的,又甜美又多汁,您尝尝。”

王大爷却低头拿起了较为青涩的一个品尝,感觉不是很满意,但还是勉强挑了几个。上秤一称,不过一斤多点儿,售货员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他又来到第三个水果摊,售货员热情地攀谈:“大爷,您想买点什么水果?”

王大爷说:“我想买点桃子。”

售货员看了王大爷手里拎的桃子,说:“您想吃点什么口味的呢?”

王大爷说:“我想要点酸的。”

售货员说:“您怎么喜欢酸桃子呢?”

王大爷说:“我儿媳妇怀孕了,她想吃酸的,医生建议我买点桃子给她吃。”

售货员说:“哦,原来是这样,我帮您挑吧。”

说着,售货员为王大爷挑了满满一袋酸桃子,上秤一称,足足有五斤。售货员继续说:“大爷我跟您说,孕妇吃桃子肯定没问题,但吸收起来比较慢,基本上只能由大人吸收。如果您想让胎儿也跟着吸收,最好来点猕猴桃,而且这种水果熟透了之后也带着酸味,很好吃。”

王大爷一听,自然乐得照做,于是售货员又为他称了五斤猕猴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倾听者,我们要尽可能从表述者口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表述者都愿意主动开口,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主动询问的意识,然后再根据对方反馈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正如案例中所述,第一个售货员执着于自己的判断,对王大爷不说不问,因此失去了一位顾客。第二个售货员只说不问,最终只卖出有限的商品,而且双方的沟通氛围也不是很融洽。第三个售货员则既说又问,不仅成功卖出了很多商品,而且根据王大爷反馈的信息还卖出了其他商品。

不难想象,如果交流只是单纯地一个人说,另外一个人听,将是多么得索然无味!双方的内心世界将如同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有相交的可能,预期的沟通目的也势必难以达成。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