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研究国际理论前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12:00:37

点击下载

作者:郁鸿胜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城市化研究国际理论前沿

城市化研究国际理论前沿试读: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国际理论前沿丛书概述(代序)

当前,社会科学领域正面临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理论界的证明和创新。上海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机构、党中央国务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近年来,围绕“国家战略和上海先行先试”高端智库建设目标,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战略构想、“十三五”规划、国家安全战略、全球治理等领域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完成了一批中央决策需要的、具有战略和全局意义、现实针对性强的高质量成果。

在“创新工程”机制下,上海社会科学院结合研究生教学和高端智库建设方向,于2015年初正式启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学术前沿”编撰和出版项目,力图反映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探索前沿,为硕士研究生理论积累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提供引导,也为授课教师提供基础性材料。此次组织出版的丛书,是201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和研究生院共同资助的第二批集中成果,重在梳理国际领域相关哲学社会科学近年的重要观点和成果。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为根本指导思想,以习近平“5·17”讲话为原则,以我院60个创新团队为骨干力量编撰。

整个申报评审过程秉承了院“创新工程”公开竞争,择优选取、差额资助原则,所有立项申请均委托第三方组织评审,根据申报质量进行差额资助,确定通过名单向全院公示。为确保编撰质量,成立了院领导牵头、各研究所所长组织、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领衔、院部相关处室协同“四位一体”的组织框架和工作机制,为丛书的顺利出版提供了保障。丛书编委会2017年4月15日序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集聚的主要形式,人们用城市化来描述这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发展成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城市化发展也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进行城市化国际前沿研究体现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方面国外城市化发展时间早、历史长,积累了大量发展经验教训,前沿理论丰富,可供我国城市化建设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城市化的国际前沿研究,可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其自身特点,其中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理论概念都是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通过国际前沿理论的对比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指导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书从城市化基础理论入手,从多方面对城市化国际前沿理论进行研究。其中一至三章为城市化基础理论前沿研究,分别对城市化的内涵、演化历程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四至八章为城市化体系前沿研究,分别从城市化的要素、结构、效应、动力、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一章为国外城市化案例与经验借鉴研究,通过各具特色的国际城市化发展实例分析,更加直观地提供城市化发展的学习与借鉴经验。第一章城市化内涵和特征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一、城市的产生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特殊的人类集聚形态,伴随聚落的发展逐渐产生。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逐渐演化。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逐步形成了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城市聚落的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随着聚落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城市。城市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大多呈现出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的特征,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最初,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带来的生存压力,人类处于成群结队而漂泊不定的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一方面,狩猎的发展促使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另一方面,采集野生植物的经验使人类开始懂得种植,原始农业随之出现。后来,人们利用驯养了的牲畜来耕田并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稳固的基础,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也愈来愈明显。此后,许多萌芽状态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定型的乡村,并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出许多新的村庄。

城市的出现晚于乡村,形成于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在原始公社制时期,人类虽然定居下来,并形成了乡村,但种植谷物及驯养牲畜的工作是在各个氏族公社内部统一进行的。在各个氏族公社内部,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彼此间没有进行交换的基础。各个氏族公社虽有处于萌芽状态的交换,但多数带有偶然性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的分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各自出现若干产品剩余,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的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逐渐变为经常。交换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后来,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城”为行政地域概念,即人口聚集的地方;“市”为商业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市最初是由人们以防御为目的而聚集起来的,从而形成聚集区;由新石器时代的没有聚落到出现半永久性的农牧业村舍;由定居的乡村聚落、大规模的乡村和聚落到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集,最终形成城市聚落。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并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的产物就是城市。二、早期城市的形成

早期城市是伴随古代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一是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城市的形成。公元前3500到3 000年间,先是在尼罗河流域,然后是两河流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公元前3 0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王国,公元前3 000—25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开始形成最初的国家,出现了很多城市国家,重要的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等。这些早期城市国家是由几个地区围绕一个中心城市联合而成的。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共同影响下,公元前2 000年左右,在小亚细亚的赫梯和地中海东部沿岸的腓尼基也开始出现城市。公元前19与18世纪之交,赫梯人已建有设防城市,以库萨尔、涅萨和察尔帕为最重要。腓尼基则与两河流域相似,出现很多城市国家,最重要的有乌加里特、阿瓦尔德、毕布勒、西顿、推罗等。腓尼基诸城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与埃及、克里特等地有着商业往来。约在同时,东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上也开始出现城市文明。

二是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发展。在信德地区的摩亨卓达罗和旁遮普邦的哈拉帕发现的古城遗址,被称为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文明的存在时期约为公元前2500—1500年,这两个城市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城市。哈拉帕时期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但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当发达。在公元前2 000年前后,两座城市进入繁荣期,人口达到2万左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三是中国,世界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距今7 000到8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相当进步的农业经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3 600年的宫殿遗址,一般认为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公元前2500—2 000年,出现城市的雏形,公元前2 000—1 600年间出现城市。早期城市的功能以政治、军事为主。逐渐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北扩展至太原、北京附近,向南则至汉水、淮河流域。自此之后,我国城市的分布就以这一地区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散。

四是希腊罗马文明产生的早期城市。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衰亡为止,欧洲出现了光辉灿烂的希腊、罗马文明,这一文明的出现是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元前8—6世纪,希腊各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随着与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往来,商业也大大发展起来,城邦国家一个接一个出现,雅典和斯巴达等城邦逐渐发展为城市。当希腊文明逐渐衰弱后,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开始强大,不断进行军事征服,建立了公路系统,在欧洲内陆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市场、行政中心和军事基地,欧洲一些著名城市,如伦敦、巴黎、科隆、维也纳等均始兴于这一时期。公元5世纪,罗马的城市文明与罗马帝国一起消亡。在当时的亚洲内陆地带,波斯帝国十分强盛,东征西讨,扩大疆域。波斯帝国的首都苏萨城,以及波塞玻利斯城(今伊朗设拉子附近)都是当时有名的都城。

五是美洲和非洲存在早期城市发源地。在危地马拉热带丛林中发现的一座玛雅人城市埃尔麦雷多,其兴盛年代是公元前300年,产生的年代则应更早一些。在非洲,特别是在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苏丹等地都发现了城市遗址,其中一些至少在公元1世纪就存在了。三、城市的基本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其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及所承担的分工。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拥有三大职能:社会政治职能,即城市的行政管理职能;经济职能,即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状况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职能,即城市的科学、教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对城市本身发展及城市以外空间的影响力。城市作为一个复合功能的集合体,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组织效应和辐射效应,不断向外扩张。具体如下:

第一,整合集聚经济发展的资源,形成区域分工。作为技术、物资、人才、信息的集聚区域,城市是信息产业、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载体,也是科技创新及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越能发挥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效应,相应的对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辐射拉动效应就越强。传统的城市发展目标过于简单,仅局限于规模上的简单扩张;但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则是在城市产业集聚的辐射功能基础上,对构成城市空间等资源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转,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区域经济、最大化经济效益、拉动区域内的GDP总量、推动产业结构和生产分工的调整和升级,并形成螺旋式上升式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第二,城市环境配套措施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可分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空间,良好优质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交通通信建设等;软环境可分为市场秩序、体系,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环境、服务环境等。良好的城市配套措施可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良好高效的市场服务体系或城市配套措施是推升城市竞争力的载体,对于城市竞争力的高低起着决定性意义,是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基础。

第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核心主导产业,服务业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发展水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城市的发展水平,并且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强。此外,城市发展带来的工业化进步、工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扩大同样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第二节城市化主要概念辨析一、城市与城市化(一)城市

城市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City”是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相对永久性的人口集中地,比城镇、村庄规模大,也更重要。马克思认为:“城市是生产工具、人口、享受、资本、需求的集中”。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出现了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最早的城市随之出现。城市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给予城市的定义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对城市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1988)指出城市是依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中确认:本法所指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中国学者对城市定义更侧重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差异。张文奎(1987)指出:城市是在狭小的地域上集中大量非第一产业人口,居民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城市是其周围地区从事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的中心。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周一星、陈彦光等(2003)指出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居民点。赵荣、王恩涌等(2006)中指出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二)城市化

相比城市的出现,城市化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晚。研究界大体认为,是西班牙工程师塞达(1867)发表的《城市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所首次使用的“城市化”概念,标志着实际与直接意义上的国外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开端。城市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社会经济过程,不同学科从不同的侧重点给予了各自的解读,并最终形成了跨学科的综合性涵义。对城市化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867年西班牙城市规划设计师赛达(A.Selua)在《城市化原理》一书中从工程技术的角度使用“城市化”一词,他从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家的角度来论述城市化的内涵,侧重于城市形态的发展及其城市化过程中建筑景观的规划。

人口学对城市化的定义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及其带来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如赫茨勒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威尔逊在《人口辞典》中认为: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

经济学对城市化定义强调的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和机制。如沃纳·赫希认为:城市化是指从以人口稀疏并相当均匀遍布空间,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

社会学意义上的城市化强调的是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扩散的过程。如著名美国社会学家沃思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生质变的全过程。索罗金认为,城市化就是转变农村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城市意识、行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部过程。日本社会学家矶村英一认为,城市化的概念应该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特点,城市化应该分为形态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和思想感情的城市化三个方面。

地理学的城市化定义强调的是人口、产业等要素由乡村地域景观向城市地域景观的转化和集中过程。日本著名地理学家山鹿城次指出:现代的城市化概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原有市镇的再组织、再开发;二是城市地域的扩大;三是城市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四是大城市地域的形成。

随着城市化实践的发展和各学科对城市化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学科间的渗透,城市化的定义日趋综合化和层次化。如罗西在《社会科学词典》中采用了一种综合化的城市化定义,认为城市一词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二、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一)城镇化

城镇化,在英文中与城市化表述为同一个词:urbanization,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

我国学者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后来研究中不断丰富城镇化的内涵。我国官方文件最早采用“城镇化”一词见于2000年10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迄今为止,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学术界仍无统一完整的解释。据初步统计,关于城镇化的定义有30多种。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不同学者对其的认识不尽相同,特别是侧重点很不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一是认为城镇化就是地域城市化,孟晓晨(1992)认为城镇化就是“农村地区城市化”,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区的转化,刘宁(2005)认为城镇化就是“变农村地域为城市地域”。此类观点突出了地域城市化,即农村地区向城市的转化。

二是认为城镇化主要指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邬沧萍(1983)认为城镇化就是农村居民点变成城镇居民点,从而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城市化,即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二是农村居民点变成城镇居民点。这就包含了“地域”城市化的内容。

三是认为城镇化通常指人口向城市地区的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指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这种观点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人口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二是地域城市化,即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三是职业城市化内容,即进镇农民不仅转化为城镇居民,而且要转化为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劳动者。

四是认为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逐渐变为城市的过程(刘家强,1997)。这种观点,除了人口城市化和职业城市化外,还强调“乡村逐渐转变为城市的过程”。

五是认为城镇化“就是将农村社会的发展推进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轨迹上,使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城市性的大变革”(朱林兴,1996)。其中包含: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的增加;二是城市数目的增多,非农业人口密集地域转化为城市;三是农村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步实现城市化、现代化。(二)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基础上,不断深化内涵、拓展外延。基于以上,所谓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走智能、集约、绿色及低碳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发展水平,形成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新型城镇化内涵体现为: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和本质是人的城镇化,增进人的幸福是新型城镇化的精髓,重点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其内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创新、和谐、公平、自由”的人本环境,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二是注重利益均衡,促进所有人(包括过去的“城里人”、新转入城里的人和还在农村生活的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该种解读侧重强调人的权利和平等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强调集约生态的新型城镇化。从集约发展、生态优先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强调速度和规模适度、多样化因地制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追求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城镇化发展道路。其中生态优先包含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推进产业生态转型,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最终形成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方法和技术。该种解读在城镇化内涵中融入了科学发展观内涵,侧重生态环境集约优化和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强调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紧密结合的城镇化,要求将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增强多元化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通过符合区域实际差异的非均衡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综合效益,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该种解读注重城镇体系建设和城乡均衡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的。

四是强调质量和内涵的新型城镇化。从质量和内涵的角度,认为应当摒弃传统城镇化重速度、轻质量的观念,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质量、突出文化特色和现代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协调规划各个大城市及其辐射的中小城市(镇)的环境承载力、人口承载力、产业布局,通过产业发展同步化、城镇建设特色化、文化服务人本化发展,推进优势产业不断发展,经济效率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和环境不断改善。该种解读侧重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五是强调顶层设计的新型城镇化。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包含了人本、质量、统筹、绿色等多方面的内容。新型城镇化的设计思路应当把以人为本、公正和谐的价值目标放在第一位,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愿望、权利和利益,核心任务是有序实现人的城镇化;方针原则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推进路径要因地制宜,风格独特。作为一种模式,新型特色城镇化是以新型产业化为核心动力,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以社会和谐为主要取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的全新的城镇化。该种解读强调从思路上的创新和改革,侧重在最高层次上统筹考虑各个层面和要素。

六是强调制度改革的新型城镇化。从体制机制转型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关键点和保障点在于制度、体制的转型,要注重方式和观念的转变,通过改革释放红利,并强调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是新城镇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发展并重。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关注数量的扩张到关注质量的扩张转变;从锦上添花型城镇化向雪中送炭型城镇化转变;城市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城市融资模式的转型;决策由短期化向长期化转型等。该种解读侧重制度创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

七是强调路径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从发展路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应该多元化,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具有容易控制和发展更均衡的优点,建议采用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元参与模式,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的发展路径。可以自上而下,政府推动城镇化;也可以自下而上,自发建立城市,从而形成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支撑。如浙江首批27家小城市培育中的苍南县龙港镇就是农民自发建设起来的,农民起了主导作用。该种解读更侧重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强调操作层面的创新多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方法。三、城市化相关概念辨析(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关于城镇化与城市化两个概念,其内涵是一致的,这是由于:一是两者在英文中的表示是一样的,都为urbanization,有译为城市化的,也有被译为城镇化的,我国台湾地区则译为都市化;二是《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城市是包含建制镇的一般集镇的,广义的城镇,既包括市、建制镇,又包括非建制的一般集镇,狭义的城镇包括市和建制镇;三是我国设市的标准较严,把建制镇纳入城市范畴是合理。但在某些方面城镇化与城市化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是城镇化更明确地把镇纳入了城市的范畴;二是镇的数量很大,占据了我国城镇个数的大部分;三是中国是农业大国,镇离农民更近,进镇的门槛相对较低。(二)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相对我国以往城镇化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体现出多方面新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由重视大城市发展转向注重小城镇及协调发展。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通过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整合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功能结构,引导劳动者分流和迁移,疏导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就业压力,形成城市、城镇之间双赢和多赢效应。

二是由偏重城市发展转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由原来的单项突破,转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居民在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上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待遇。

三是由偏重城市范围扩大转向注重人口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是实现城市范围的扩大,并没有解决好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户籍、医疗、教育、环保、社保等配套政策都没跟上。新型城镇化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指导,把“人”作为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将城镇化由“物本”转为“人本”。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让更多人城镇化,而不是解决土地的房屋化和扩大城市边界,重点是推进更多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眼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建设和谐城镇。

四是由偏重经济发展转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传统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要将工业化同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并将生态文明原则纳入城镇化全过程,坚持“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针。推动城镇经济由粗放密集型向集约智能型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类发展要素,融合通信、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形成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新型绿色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五是由偏重城镇数量规模增加转向注重城镇质量内涵提升。长期以来,城镇化发展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新型城镇化注重质量提高,体现在:一是从硬件上,新型城镇化要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完善信息通信、网络等设施,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承载力。二是从发展方式,以创新为动力,实现转型发展。在创新中提升城镇化质量内涵,包含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内容。在转型中实现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包含产业转型、空间转型、人口转型等。其中产业转型是在生产促生态的前提下,注重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态新型产业和生态新兴园区;空间转型强调生态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城市生态要素的有机整合和土地使用的集约高效;人口转型要求实现农村人口户籍身份、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第三节城市化内涵和特征一、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城市化的内涵包括三方面,即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和产业城市化。

一是人口城市化。城市化是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和市场的集中的一个过程。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人口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化和集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提高的动态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人口规模和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影响人口城市化进程的要素主要包括:一是经济发展要素,如工业发展、非农化、农村产业化等;二是社会进步要素,如城市住宅、教育、就业等;三是制度创新要素,如户籍制度等。这些约束力往往相互作用,凝聚合流,共同制约着人口城市化的发展。

人口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在身份认同上,农业户籍向城市户籍身份的转变;在生存方式上,从以农业为主向依赖非农业生存转变;在生活方式上,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式生活转变;在居住方式上,实现从乡村亲缘聚居向现代社区居住转变;在思维方式上,实现传统定式思维向现代开放思维转变等。

二是土地城市化。城市化实质是一个土地可利用功能的变性过程。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人口集聚,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必须通过土地的重新配置来实现。

土地城市化是指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土地利用属性由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土地产权属性由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重要表征,在这一过程中,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均会发生变化。

土地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变化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经济增长是城乡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驱动力,即经济发展能够迅速提高城市土地价格,引起城市区域建设用地面积的大量增加,并促使对农业用地的侵占;经济增长还带动了以房地产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用地空间的压力等。不同的经济发展状态对应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与土地城市化水平相对应。

三是产业城市化。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由产业结构非农化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转换与发展。城市化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城市化的核心是产业的城市化,推进产业城市化,是加快地区城市化的内在要求。

产业城市化中,产业结构转换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

产业城市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逐渐增加。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农业现代化,使农业转移到和工业一样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由二元经济向以城市经济为主,分享城市物质发展成果和精神发展成果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的转型。二、城市化的特征

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生成、深化、扩大的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的上升,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是一种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在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集聚和迁徙的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等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三次产业人口结构的此消彼长,成为了推动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和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动力。

二是社会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从生产方式上看,由传统的依靠土地为主的生产转向多元化生产,也就是由分散的农村自然经济逐渐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生活品质上看,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追求不断提高,表现为由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化;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也更加精彩。因此从这一视角出发,城市化也可以看作是居民整体素质持续提高的过程,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转向追求文明进步。

三是现代化是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表现为劳动力、资金、商品等要素不断集中集聚的过程,因此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由传统低效的农业向现代化、高效的二、三产业转化,从而使产业结构实现整体上的升级。从这一点出发,城市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城市文明不断吸纳农业文明同时不断向农村渗透及传播的过程。

四是市场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随着生产分工专业化、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不同专业间产生了较强烈的相互需求,形成了“生产—流通—消费—出口”的产业链条及市场机制,在市场规律主导下,将技术、人才、原料等各种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最佳集聚和配置状态,最终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为城市化发展提供支撑及动力。

五是法制化是城市化的内在特征。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的持续集聚过程的深化,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所以有必要实行法制化管理,通过建立高效合理的社会秩序,坚持依法治市,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内在要求。三、城市化的功能

从本质上说,城市化的功能在于以集聚财富、信息、资本、人才等为核心,通过形成集聚效应并持续向外散发能量,以外向式的辐射方式带动周边腹地的发展。

一是集聚效应。城市化不是单纯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而是通过人口、产业、财富、信息等方面的集聚而导致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化。其中人口的集聚是指由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也可理解为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产业的集聚是指企业在某地区的集中,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并且获得专业化的分工以及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的优化升级,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吸引要素的集聚;财富的集聚是指城市化在对物质、能量和信息集聚过程中,扩大了其对这些要素的支配能力,从而能进一步实现财富的集聚;信息集聚是指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工业的加速器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智力集聚是指各领域的高智力人才的聚集,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引进的高科技专利产品的吸纳和聚集,聚集后产生的集聚效应能够发挥整合有事,从而确保城市竞争力持续提高的动力。

二是辐射效应。交通辐射、经济辐射、文化辐射是城市对外产生的三大辐射效应。交通辐射是指中心城市作为交通枢纽,通过压缩“时空”来节约人们的出行成本,从而缩小了空间距离,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经济辐射是指通过规划协调、调剂区域性资金来带动、监控、协调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文化辐射是指先进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技术水平扩散至农村,培养并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第四节城市化水平与测度一、城市发展的界定

城市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可以将人类的文化成果汇集、吸收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由于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具有多样性,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因此,国际上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然而,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城市进行界定。(一)人口密度界定法

通常被许多发达国家所采用。以单位地理空间中居住人口的密度作为划分标准,其统计口径往往以每平方公里内居住人口数作为对人口密度的测量。例如美国规定城市的人口密度为400人/平方公里,日本规定城市的人口密度为4 000人/平方公里,澳大利亚规定城市的人口密度为190人/平方公里,各国因基本国情(如国土面积)的不同,相应的划分标准存在量上的差别。(二)人口规模界定法

以人口的集聚水平和数量规模作为界定城市的标准。按照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作的规定,“城市”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两万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2 000—20 000人的范围作为设市标准。小城镇一般也被划入城市范畴,世界各地在城镇划分标准上也十分迥异,按照国际统计协会的建议,“镇”的人口规模下限为2000人。(三)行政区划界定法

以历史、政治、立法、行政法规作为设市的标准。如某些国家规定:在某级政府或相当于某级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作为城市,历史文化、边境口岸集中地也可以设置为城市。中国自1983年以来实施“市管县”的行政管理体系后,许多城市管辖范围急剧扩张,这种方法可能人为地扩大城市的区域规模,混淆了城乡间的实际差异。(四)职业界定法

该方法将城市的界定标准设置为人口的职业构成,特别是要衡量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比重。例如,前苏联规定,只要非农生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0%的地区就可以作为城市。(五)综合界定法

将人口密度、人口规模、非农业人口比重乃至必要的行政方法作为城市的界定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综合法来对城市进行界定。中国就是利用综合法对城市进行界定的国家之一。二、城市化的测度

度量城市化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化水平”,一般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但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单一的人口城市化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城市化的内涵,于是分为单一指标法与复合指标法进行度量。(一)单一指标法

通过一些表征性强的、具有本质意义、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由于人口与非农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城市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城市人口、非农从业人员、城市土地面积就成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关键指标。

一是城市人口比重测度法。即以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本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来度量城市化水平。人口比重测度法的局限性在于:其一,尽管数据较易得到,然而方法过于简单,由于各国设市的人口数量标准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等方面相近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出现不合理反差。例如北欧的瑞典设市标准为200人,城市化水平为83%,而同为北欧国家的挪威、芬兰将20 000人作为设市标准,城市化水平仅为44%、62%,这显然是由于设市标准差别而导致的虚假反映。其二,政治、社会等突发性因素,也很可能导致城市人口规模的骤变,使城市化水平出现非连续性变化。例如,在中国“大跃进”期间,由于政治环境波动性较大,中国在1957年的城市化为15.4%,而到了1960年陡然升至19.7%,1963年又忽然降为1 6.8%。

二是城市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即以非农业人口占某地区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水平。这一方法将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作为城市化测度指标,能够较为科学地反映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要素等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正面意义。

三是城市土地面积比重测度法。即以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占本地区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全球各地对城市用地指标均作了不同规定,按特点和功能进行城市土地的配置,形成工业区、居住区、商务区、文化区、旅游区等,城市用地指标现状和用地指标对比,能够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及进程。如美国五大湖区的城市用地达20%,又如珠三角、长三角的城市用地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相应地,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忽视了人口密度因素,容易造成城市土地的粗放性征用。(二)复合指标法

单一指标法存在局限性,很难全面、动态而又准确地测度城市化进程水平,因此,可以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综合分析,从若干方面出发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因子。

一是城市化成长力系数测度法。1971年,日本“东洋经济新报社”提出了以10个复合指标来度量城市化水平,这一复合指标被称为“城市成长力系数”,具体包括:地区总人口、制造业从业人数、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商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住宅建筑总面积、商业批发总额、储蓄率和电话普及率。具体计算方法表示为:选取不同时期,将上述10项指标的变化量,除以全部指标的国内均值,再对其进行标准算术平均,所得到的结果就是该城市的“成长力系数”。

二是城市度测量法。日本城市学家稻永幸男、服部圭二郎、加贺谷一于1960年在研究东京郊区城市化的演进过程中,提出了“城市度测量法”,具体包括的指标如下:以人口、面积、离市中心的时间与距离表示的城市区位地域规模;以年财政收入、商品销售率、工业产品率、电话普及率、耕地面积率等表示的城市经济活动;以从事三产的人口、管理人口比率、雇佣人口比率等静态指标表示的城市就业;以人口增长率、通勤率及就业率等静态人口结构指标表示的城市人口增长。因为指标较多,因此城市度的计算方法非常繁琐,可表示为:先将上述指标值按正态分布予以标准化,然后计算相关系数并将其排列成矩阵,求出该矩阵的转置矩阵与逆矩阵,再求出两者积矩阵,最后根据该矩阵各因子在城市地域中表现的内容,命名“城市度”因子,并将不同观测点上的城市度值在坐标图上标点连线,做出等值线图,根据此图可以推知该地区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陈霞.国外农村土地城市化的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

[2]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M].南京出版社,1998.

[3][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9.

[4]杜建人.日本城市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5]高佩义.中外城市比较研究(增订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6]高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7]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美]钱纳里(Chenery, H.), [以]塞尔昆(Syrquin, M.)著,李新华等译.发展的型式[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9][美]乔治·里茨尔(George Ritzer)著,王云桥,宋兴无译.虚无的全球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美]托马斯·科斯纳(Thomas Kessner)著,万丹译.资本之城[M].中信出版社,2004.

[11]齐建珍等著.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人民出版社,2004.

[12]饶会林.城市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3]任中秀.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发展制度及其借鉴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

[14]史学斌,武辉,贾俊花.人口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综述[J].西北人口,2006.

[15][苏]安德列耶娃(Н·М·Андреева)著,任舒译.美国农业专业化[M].农业出版社,1979.

[16]王胜今,景跃军.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7]王曙光.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8]王旭.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岳麓书社,2003.

[19]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

[20][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s)著,周红云译.失控的世界[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1][英]尼格尔·泰勒(Nigel Taylor)著,李白玉,陈贞译.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2]张贡生.世界城市化规律:文献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

[23]张贵,李靖,丁梅.国外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关联的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

[2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1995.

[25]BADE K J.Homo Migrans Wanderungen aus und nach Deutschland,1994.

[26]BAE C H C.RICHARDSON H W.Urban Sprawl in Western European and the United States,2004.

[27]BATTEN D F.Network cities:creative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Urban Studies,1995.

[28]BHOWZIK S K.Social compaction of industrial workers:rura-l urban links of workers at Bokaro Steel Plant,1991.

[29]BOSERUP E.Population and Technology,1981.

[30]CASTELLS M.The space of Flows:Elements for an Urban Theory of the Information Age.Technology Science and Culture,1996.

[31]CHASE-DUNN C.Global Formation,1989.

[32]COHRE.Forced Evictions: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Global Survey No.8,2002.

[33]DON M.Urban Geography,2003.

[34]FEMANDES A C.Rovena Negreiros:Economics developmentism and change with the Brazilian urban system.Geoforum,2001.

[35]GEYER H T K.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cept of differential urbaniz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93.

[36]HARVERY D W.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1989.

[37]JORGENSON D W.Surplus Agricultural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Oxford Economic Papers,1967.

[38]LAMPARD E E.The History of Cities in the Economically Advanced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55.

[39]LAWTON R.Population and society 1730 1900.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England and Wales,1978.

[40]LEY D.Behavior geography and the philosoplies of meaning,1981.

[41]O' SULLIVAN A.Urban Economics International,1999.

[42]SCOTT A.Metropolis:From the Division of Labour to Urban Form,1998.

[43]VANCE J E.The Merchant' s Word:The Geography of Wholesaling.

[44]WEBER A.On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1929.

[45]WILSON C.The Dictionary of Demography,1986.

[46]WIRTI L.Urbanism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9.

[47]WOOLLEY L.The Beginnings of Civilisation:The Urbanisation of Society in History of Mankind,1981.

[48]YOUNG A.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NBER working Paper No.7856,2000.

[49]ZELDIN T.France,1848 1945,1979.

[50]ZORN W.Handbuch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s-und Zozialgesechichte,1976.第二章城市化演进历程和趋势第一节城市化演进阶段一、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图2-1所示)。图2-1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诺瑟姆把城市化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初期阶段:在工业化初期,从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逐步过渡,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城镇发展缓慢,城镇化率低于30%。

加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或扩张期,主导产业是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这时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镇化率高于30%,并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产生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小汽车普及后,许多企业和人口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加速阶段。第二产业上升到40%后将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则蓬勃兴起,成为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动力。

后期阶段:城镇化总水平比较高,城镇化率大于70%,增长速度趋缓甚至停滞。城市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是城镇化的后期或稳定发展阶段。

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各国学者又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和个性化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例如,“逆城市化”规律,即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逆城市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再如,城市化两大定律:“城市第一定律”:当一个城市的重化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向第三产业转移;“城市第二定律”: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面临了迎接先进制造业的挑战,这就是先进制造业在提升能级、自主创新和世界市场的份额等诸多方面都比传统工业有了质的飞跃。二、城市化演进阶段的研究

人口、产业、空间是城市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化演进阶段主要是围绕这三个要素来划分的。(一)对城市化演进机理的分析

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城市化的概念。随着世界城市化不断发展和演进,城市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国内外学者从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产业、空间、生态等不同角度对城市化进程有了新的认识。

李晶、谭少华(2007)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斯特朗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源向周围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及跳跃扩散形式,并建立了其与城镇体系形成的对应关系。佩鲁“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说”,弗里德曼的“核心一外围”模式及其模拟的城镇群体运作过程等,都是从社会、经济角度将城市化扩散具体化的学说。

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也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对城市化不断演进的形态与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吉在对东南亚国家实证研究后,区别于西方传统以城市为基础的城市化过程,提出了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试图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的种种问题中;美国芝加哥大学以帕克为首的学者借助生态学手法,陆续提出了同心圆、扇形以及多核心三大经典模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