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培养手册1——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18:21: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峰,郭霞珍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1——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

传统中医培养手册1——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试读:

编写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一书,是由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职教师编写的教学辅导用书。本书为了使初学者在学习中能更快地记忆和理解学习中的重点、要点和难点,将其编撰成歌诀,从而使繁多的内容简约,便于记忆。同时配以解释使记忆活化,反复阅读更易融汇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为此,我们的编写纲目和内容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编撰,以歌诀为主,通过“歌诀总括”“难点注释”“歌诀详解”来解释重点的基础理论知识,最后还附有“名言名句”的内容,作为拓展学习的内容,以加强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并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编写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希望同道多提批语建议,以便加以修正。

编者2012年11月序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自1956年诞生之日起在探索、改革、发展中一路走来。课程体系从无到有,到不断完善形成系统;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中医学科特点和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上,我们已经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中医药以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凸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整体思维与辨证思维,其人才成长规律是“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因此,我们认为中医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是将传统中医教育的精华融入现代院校教育中。

背诵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如私塾教育,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背诵就是其主要教学手段,可以说背诵已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厚重的基石。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背诵同样也是学习中医的重要方法。自古以来,背诵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是中医的基本功。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在《素问·著至教论》中指出:“子知医之道乎?……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将学习中医学的方法总结为诵、解、别、明、彰五法,而诵读经典原文和歌诀就成为中医学入门学习的必经之路。《医宗金鉴·凡例》中也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凑效”,可见背诵是熟识明理的重要前提。同时背诵也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和工具,只有对古代医学论述熟练掌握,才能形成相应的思维模式和习惯,为学习和应用中医临床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对中医经典内容进行背诵记忆,历代中医先贤编写了大量相关歌诀,如《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等,背诵各类歌诀也成为学习中医知识的必修内容,熟诵歌诀,有助于帮助我们记忆中医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将各类歌诀背诵熟烂于心中,再结合临床实践,不断积累、体会总结,理论联系实际,就能更好的理解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临床技能。

为了使初学者更好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中医理论中的重点、要点,“传统中医培养手册”这套丛书在研究总结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中医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将中医基础理论、诊法、辨证、中药、方剂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将《汤头歌诀》、方剂学教材中的七言歌诀、《药性歌括四百味》等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常用歌诀纳入其中,并根据高等中医教育教学大纲,选取一些应知应会、需要熟记的内容,用韵语编成诗歌赋体,使其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使用、记忆。同时,通过歌括总括、难点注释、歌诀详解等内容,使相关内容更容易理解,更全面、丰富、实用。这套丛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歌诀白话解》、《中医四诊歌诀白话解》、《辨证论治歌诀白话解》、《中药学歌诀白话解学》和《方剂学歌诀白话解》五个分册,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通俗易懂,更便于读者学习、掌握和应用。这种将传统中医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成果为我们今天学习中医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翟双庆2013年1月21日

绪论

中国医药学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在当今全世界的卫生保健事业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地位。中国医药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西方医学一样,同属于现代生命科学的范畴,同样承担着促进生命科学不断前进和创新的使命。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一、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等理论方法的一门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它有着传统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学术思想,结合自然科学多个门类以研究人体生命现象以及疾病治疗与预防的一门学科,具有东方传统医学的特色。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康复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个部分。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思维方法为指导,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理论体系从临床实践出发,融汇了自然、社会、生物、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和学说,以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为其观察对象,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生理和病理反应状态、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机制。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出发,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是中医学主要学术特征。三、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关于疾病防治、养生康复等理论原则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深入阐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知识,诸如精气学说、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及养生康复等各种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因此,一般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中医学基础学科知识和临床学科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2][3]

形成基础四方面,社会文化道儒法,

天文历算物候农,酿造矿植与冶炼,[4]

阴阳诸家有贡献,医药知识为主线。[5]

三个一体初建立,宏观把握框架显,[6][7][8]

精气阴阳五行说,渗入立论至今天,

哲学指导建理论,五脏阴阳五行配,

生理病理治疗防,万变不离是实践。【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当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教育水平的提高是相关联的。当时的天文、历法、农学、物候等对医学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对临床经验的总结与提高,以及理论体系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难点注释】

[1]道:此指道家。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后世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道家,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道家学说的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危而不持,长而不宰”,也就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道法自然”的思想理念对中医理论的形成有很深的影响。有关天人相应的内容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有大量的文字记载,运用天道自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规律,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儒:即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儒家所提倡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对中医学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阴阳“和”与“不和”作为依据,治疗、养生以“和”为宗旨的学术观点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法:即法家,战国时期哲学方面的重要学术流派,强调变革,主张“各当时而立法,因时而制礼;礼法因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对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处方有指导作用。

[4]阴阳:即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说的一个学派。阴阳五行学说是当时流行的认识事物的两种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非常深,后与医学的内容结合,成为中医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5]三个一体:指天人一体,人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的3个观点。

[6]精气: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类哲学理论。

[7]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变化的根源。阴阳学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想方法。当时的医学家们运用阴阳学说解释医学中的一切问题,并将阴阳学说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

[8]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古代医家们运用五行学说解释医学中的问题,并将其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歌诀详解】

本段指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医药知识的积累,以及医家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1)社会文化背景:这个时期天文、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以及冶炼、酿造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有利影响和促进作用;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学说的成熟,对中国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的探讨,对中医学生命理论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2)医药知识的积累: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医学,历经殷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发展,为医学理论初步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在殷商时期,药物已相当丰富;西周时期,对疾病已有较深刻的认识;春秋时期,治疗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因此,到了战国时期,医学知识快速积累,如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著作——《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病名就有103个、药名247个、药方283个;诊断疾病的“四诊”方法也基本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当时已经能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认识人体自身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依据《黄帝内经》的记载已经能通过粗浅的解剖观测生理、病理规律,进行临床的实践验证,提出了精、气、血、津液等理论概念和经络学说。尤其是经络学说的形成,对于认识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及官窍之间的联系,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并加深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并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生命活动规律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当时作为认识思维的基本方法,精气、阴阳、五行等学说,对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多有影响,自然也渗透到中医学,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并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的建立。

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二、理论体系确立的依据1.理论框架的确立[9]

中国医学历千年,奠定理论数内经,

素问灵枢来组成,体系标志多传诵。

难经论理有特色,三焦命门和脉诊,

奇经针灸论补泻,理论体系初形成。[10]

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金匮两组成,

临床专著数第一,辨证论治首创立。[11]《神农本草》成于汉,中药专著此为基,

药品分为上中下,寒凉温热分四性,

药味酸苦甘辛咸,理治药全体系成。【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在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除了有大量的医疗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之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著作的形成,它不仅提升了实践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了知识的传承和延续,还为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研究,奠定了基础。【难点注释】

[9]内经:即《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10]《伤寒杂病论》:中医学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

[11]《神农本草经》:也称为《本经》,是中医学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歌诀详解】《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神农本草经》主要的四部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以及后世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162篇组成。(2)《难经》:相传为秦越人所著,其所述内容以基础理论为主,全书以问答形式撰述(共81个问答),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生理、病理、诊断及治则等各个方面,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从而能补《黄帝内经》之不足,成为重要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著作,并对后世各科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伤寒杂病论》:为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他在总结前人医学成就,结合自己临证经验的基础上,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该书以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等方法,对外感疾患和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从而确立了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原则。《伤寒杂病论》后经晋代医学家王叔和编纂整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4)《神农本草经》:托名神农所著,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收载药品365种,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药物学理论知识。该书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将药品分为上、中、下三品,并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后世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治疗技术的发展

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中医学确立了治病求本、三因制宜、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扶正祛邪及调整阴阳等治疗原则。在治疗技术的发展中,其中药物与针灸疗法是当时发展最快的,治疗技术的发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不可缺少的基本依据。三、理论体系的发展

在中医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通过各自临床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和理论观点的系统研究,又从不同的方面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1.魏晋隋唐时期

理论体系要发展,医家医著是关键。

魏晋隋唐宋金元,明清直至近现代,

理论体系日完善,主要依据有经典。

针灸甲乙晋皇甫,经络循行与主病,

脉经晋代王叔和,脉学专著为亮点。

诸病源候巢元方,病理专著第一部,

论述病因与症状,强调病机是重点。

唐代医家孙思邈,医学全科千金方,

药王论方第一部,外台秘要可圈点。【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不断得到完善,与当时医家们不断地总结分析探索是分不开的,由此撰写的大量的医学著作为后来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一些名著名论需要我们掌握,是我们研究中医学原创性思维的依据。【歌诀详解】

这个时期的中医学家一方面继承经典,阐发理论,另一方面结合临床经验总结,重视对疾病现象与本质关系的探讨,相关医学著作的刊行,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1)《针灸甲乙经》:晋代医家皇甫谧著,为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书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之大成,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骨度分寸及主病,为经络学说与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脉经》:晋代医家王叔和著,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该书奠定了脉学理论,以及脉学诊病方法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3)《诸病源候论》:隋代医家巢元方著,为中医学第一部病理学专著。该书详尽论述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症状,继承和发展了病因病机学理论,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4)《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著,为我国第一部医学专科全书。当时还有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集唐代以前医药学发展之大成,代表了盛唐医学的先进水平和成就,从理论到临床均有新的发展。2.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突破多,学术创新出流派。

药证直诀钱乙著,脏腑证治为开山。

三因学说宋陈言,内因外因不内外,

病因分类定基础,一直延用至今代。

金元四个大医家,完素从正杲丹溪,[12]

完素力倡火热论,医界称之寒凉派;[13]

病由邪生张从正,邪去正安攻下派,

儒门事亲从正著,强调攻邪汗吐下;[14]

内伤脾胃生百病,甘温除热补土派,

温补脾胃李杲倡,脾胃论中有论述;

丹溪倡导相火论,阳常有余阴不足,[15]

格致余论代表作,滋阴降火养阴派;

继承前人求创新,发展中医有贡献。【歌诀总括】

这个时期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有所创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大量的医学专著的撰写,尤其是金元时期四大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出现,使中医学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段口诀指出宋金元时期,学术界思想活跃,对医学理论的认识也更加深化,尤其是当时的四大医学流派的形成,他们有理有据,又有临床实践的验证,对后世中医界的影响很广。【难点注释】

[12]寒凉派:以刘完素为代表,治疗时用药偏于寒凉清热的医学流派。

[13]攻下派:以张从正为代表,治疗时用药偏于汗、吐、下之品的医学流派。因为用药以攻邪为主,也称之为“攻邪派”。

[14]补土派:以李杲为代表,治疗时用药偏于温补脾胃之法的医学流派。

[15]养阴派:以朱丹溪为代表,治疗时用药偏于滋阴降火的医学流派。【歌诀详解】(1)《小儿药证直诀》:宋代医家钱乙著,开创了脏腑证治之先河。他在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作了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深化了对脏腑证治和发病原因的认识。(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医家陈言所著,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他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类概括,将其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类。即内因为七情所伤;外因为六淫外邪所感;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所致。这种病因分类方法比较符合临床实际,促进了中医病因学的发展。(3)金元时期四大医学流派的主要学术特点: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是金元时期中医学发展中有其代表性的四大医家,他们各具特色,各有创见,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

一是刘完素倡火热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治疗力主寒凉清热,称之为“寒凉派”。代表著作为《素问玄机原病式》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二是张从正倡“六气”致病、病由邪生的观点,提出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自安”,治疗以汗、吐、下攻邪为主,称之为“攻邪派”或“攻下派”。代表著作为《儒门事亲》。

三是李杲倡“温补脾胃”之论,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即疾病的发生,多与脾胃内伤有关,治疗善用温补脾胃之法,称之为“补土派”。代表著作为《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他对脾胃升降理论多有阐述,并创立了甘温除热等治疗方法。

四是朱丹溪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观点,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被称之为“养阴派”或“滋阴派”,其代表著作为《格致余论》。他对“相火”学说有所发挥。【名言名句】(1)六气皆从火化。(2)五志过极皆为热甚。(3)邪去则正自安。(4)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5)阳常有余,阴常不足。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有发展,温热理论此期建,

活血化瘀命门说,戾气温疫有创见。

薛己介宾赵献可,温补学派重脾肾,[16]

阳非有余真阴亏,命门之火为根本,[17]

乙癸同源李中梓,肾为先天脾后天。

藏象学说新贡献,温病学派更创新,

明代医家吴又可,首提温疫与戾气,

异气常从口鼻入,温疫论中有论解。

温病学家叶天士,论有外感温热篇;

卫气营血辨证立,温病条辨鞠通写,

三焦辨证是其创,温病学说更完备。

湿热病篇薛生白,首论湿温异温热,

温热经纬王孟英,提出温病异伤寒。

清代医家王清任,强调瘀血致病论,

医林改错代表作,逐瘀理论用至今。

明清时期医家多,本草纲目李时珍,

中医发展需医理,临床医疗是基础。【歌诀总括】

这一时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在明代至清代中期,医家们在整理以往医学成就和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类书、丛书及经典医籍的注释等;产生了温热理论和温病学派,促进了中医学理论和临床诊治的发展。

本段口诀指出明清时期中医学提出了温疫论,创建了温病学派,这奠定了对后世医治传染病和外感热病的理论基础。此外,明代的医家李时珍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一书,迄今仍受到世界科学界的关注,已经翻译成多国文字刊行于世界多个国家。【难点注释】

[16]命门之火:命门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本意是指眼睛。如《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从《难经》开始,命门被赋予新的含义。如《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以后,命门受到了某些医家的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形成了命门学说。张景岳在关于命门功能的认识上,提出了命门之火。如其在《真阴论》中说:“命门之火,谓之元气,命门之水,谓之元精……此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故心赖之,则君主以明;肺赖之,则治节以行;脾胃赖之,济仓廪之富;肝胆赖之,资谋虑之本;膀胱赖之,则三焦气化;大小肠赖之,则传导自分。”张景岳关于命门的理论,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气虚,也就是命门火衰的表现。

[17]乙癸同源:乙癸,是十天干中的两个。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时中国古代计时纪事用的一种符号。在十天干中,单数为阳干,偶数为阴干。在五行学说中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在五脏中肝属木,肾属水,两者为脏都属阴。乙是阴干,与肝木相关,癸是阴干,与肾相关,乙癸同源,即肝肾同源,精血同源。【歌诀详解】(1)温补学派:以薛己、张介宾、赵献可为代表,重视脾肾,提出了“命门学说”,认为命门寓有阴阳水火,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是调控全身阴阳的枢纽。张介宾强调“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观点,代表作为《类经》和《景岳全书》;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代表作为《医贯》。(2)李中梓: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乙癸同源”的见解,为中医学理论特别是藏象学说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3)温病学说:随着中医学对传染性热病的认识逐步深化,使温热病学在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家积极参与形成了温病学派,创新和发展了温热学说。

一要首推明代医家吴又可,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认为“温疫”的病原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其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而不是从肌表侵袭。这是对温疫病变病因认识的卓越创见,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其代表著作为《温疫论》。

二是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他发展了卫气营血理论,阐述了温热病发生发展规律,首创卫气营血辨证,其代表著作为《外感温热论》。

三是清代医家吴鞠通,他对温病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并创立三焦辨证,发展了三焦湿热病机和临床湿温病辨证规律,使温病学说走向系统和完善,其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

四是清代医家薛生白,他提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的独到见解,对湿温病进行了简要系统论述,代表著作为《湿热病篇》。湿热病篇薛生白首述湿温异于温热。

五是清代医家王孟英,他在系统总结明、清时期有关外感传染性热病的发病规律的基础上,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提出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代表著作为《温热经纬》。(4)王清任:他著有《医林改错》一书,敢于对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存在的错误发表己见,所提出的瘀血致病的理论及血瘀病证的治疗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此外还提出了“脑主灵机记性”说。【名言名句】(1)阳非有余。(2)真阴不足。(3)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4.近代与现代

中医体系要完善,现代发展很关键,

衷中参西张锡纯,宗海沛文恽铁樵。[18]

中西汇通医学倡,发扬提高求更新,

中医理论要深化,继承创新要记清。【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中医学要不断地发展创新,其中提到的近代医家张锡纯、恽铁樵等都是很有造诣的中医学家,同时他们又对现代医学非常关注,并有著作留给后人学习。【难点注释】

[18]中西汇通:即中西医学汇通学派,在近代一些中医学家接触西医学之后,提出要坚持中医学之所长,如整体观、藏象、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等,又提倡要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试图将中西医学术加以汇通的思想,由此形成了一个学派。【歌诀详解】(1)近代时期(1840~1949):中医学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趋势,这一时期在中医学界出现了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提倡既要坚持中医学之所长,如整体观、藏象、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等,又提倡要学习西医学先进之处,试图将中西医学术加以汇通,从理论到临床提出了一些汇通中西医的见解,形成中西医学汇通思潮和学派。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即为中西汇通之代表作。(2)现代时期(1949至今):当代中医学理论研究的态势和特点,是以系统整理和发扬提高为前提,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来研究中医学,揭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奥秘,使中医学理论发展不断深化,并有所更新与发展。第三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国医药理独特,主要记住两要点,

一是整体分天人,二是辨证来论治。

中国医药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方法的一门学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经过千百年的临床检验、总结和充实提高,才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现分述如下:一、整体观念[19]

整体观念很重要,主要记住有两点。

第一整体人自身,五脏中心为一体,[20]

脏腑官窍相关联,形神一体很关键。

天人相应第二点,五方五脏内外联,

四时昼夜人相关,阴阳升降是中介。

人与社会也相连,多加关注有发现,

统一完整为整体,自然人体与社会,

多想细读勤分析,三方一体人为主。【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中医学从整体的角度分析认识人体生理病理是一个主要的特点,其重点提出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的学术观点。【难点注释】

[19]整体观念:整体指完整性和统一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与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整体观念所强调的整体性既包括人体自身的,又包括人与整个有机外部环境。

[20]形神一体:形指形体,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外界的各种刺激只有作用于相应的内脏,才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反应。由此,中医学也将五脏称为“五神脏”,这就是形神一体的具体体现。【歌诀详解】

所谓整体,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则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与自然界相互关联。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功能活动。可以看出,这种五脏一体观,正是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方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的经络系统联结全身上下内外,把脏腑组织、肢体官窍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的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正是反映了功能与形体的整体性。

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一基本观点。(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产生相应的反应。例如,春夏季节,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机体则以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之阴阳平衡。秋冬季节,阳气收敛,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既可保证人体水液代谢排出的正常,又能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分地向外耗散。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一体性。

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中医学十分注意分析和把握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3)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统一性:人类是社会劳动的产物,除了有确切的自然属性之外,人类还有善于思维的大脑,改造世界的能力以组成社会,因此人类还具有社会属性。中医学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人的社会属性,将其列入自身的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精神意识的形成和变化,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不能脱离形体,是互为影响的一个整体。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认识到社会活动对人精神意识的作用,人的精神意识对机体健康的反作用,精神活动和生理活动互相联系、互为影响,人与社会人文环境是一个整体,其运动变化存在统一性。【名言名句】(1)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2)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重点,症病与证细分辨,

疾病表现为症状,邪侵气乱疾病患,

病理概括是证候,诊断治疗心中鉴。

同病异治证不同,同为感冒分温寒,

异病同治证一致,脱肛漏下可补中。

温凉补益或清泻,同病异病证为先,

临证之时须记清,辨证论治是关键。【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的是中医学在诊断治疗上的主导思想是辨证论治,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歌诀详解】(1)症、证、病: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所谓“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出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所以中医治疗以辨证为本。(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3)辨病与辨证的关系: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以辨证为基础,同时也十分重视辨病,一般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或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4)“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依据中医临床辨证认为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即所谓的“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所谓“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的季节不同,故其治法也有所区别。如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须用某些芳香化浊的药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的感冒用药就不一样。再如麻疹,由于病变发展的阶段不同,因而其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麻疹初起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则常须清解肺热;而麻疹后期,多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热为主。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更重视“证”的区别。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名言名句】(1)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2)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以古代的唯物观和辩证观,即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等诸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思维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三个方面。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气与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精气,又称为“精”。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精微物质。与“气”同义,亦是宇宙万物所生成的原始物质。而在某些情况下,精气则又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认为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精气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物质世界生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它是古代哲学范畴的本原论和中介论,主要研究精气(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自然界的生成本原、发展变化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基本规律学说。精气学说的形成和沿革,经历了气与“云气说”;精气与“水地说”;精气与“太虚肇基”等不同的演变,最后发展成为中医学的本原论和中介说,并应用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以及各学科的各个方面。(1)云气说: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如《说文》说:“气,云气也。”“云气说”是气学说产生的始基。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古代人们将直接观察到的云气、风气、水气以及呼吸之气等加以概括、提炼,抽象出气的一般概念。

在古代,人们发现天空中的白云,在风的吹动下,或升或降,或聚或散,变化无穷。天地间的这种升降聚散氤氲之气,即是云气。风的流动,云的聚散,能引起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变化:风吹云聚,可致雷鸣闪电和雨,雨水可孕育万物,而雷鸣闪电及狂风暴雨又可毁坏自然界的万物。由此古人产生诸多联想与推理,并萌生出一个理性概念:自然界有形质的物质皆由风、云之类的无形无状而变幻多端、运行不息之物所造就与毁灭,即《老子·四十章》所谓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易·乾凿度》所谓的“有形生于无形”。这类无形无状之物则被进一步抽象为“气”,认为它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又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气的升降氤氲聚散运动,造就天地万物,并推动万物的发展与变化。于是产生了“气”的一般概念。(2)水地说:“水地说”是精学说的产生之源。古人在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发生与成长过程中,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由水中或土地中产生,并依靠水与土地的滋养、培育而成长与变化,因而把水与土地并列而视为自然界万物的生成本原。如《管子·水地》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又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地说”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生成本原的最朴素的认识。自然界的水为地之经脉,土地中之精华,是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水地生万物”也就嬗变为“精”为万物之源。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也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如《管子·水地》说:“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还说:“水集于玉而九德出焉,凝蹇而为人而九窍五虑出焉,此乃其精也。”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这是古人对天地自然及人类自身反复观察、联想而得出的结论,可以认为是“水生万物”向“精生万物”的嬗变。中医学中有关精的认识对精学说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古代医家通过对人体自身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思考,逐渐认识了精的来源、作用,建立了中医学的精学说。(3)气本原论:指以元气作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即认为元气,是哲学逻辑结构的最高范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原始的本原,在元气之上,没有“道”、“太极”等的存在。由于把“气”作为宇宙的最初本原,故称“元气”,因而凡将气作为宇宙最初本原的哲学思想,皆可称为“气本原论”,或“气一元论”,或“元气一元论”。(4)中介说: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源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感应。而存在于它们之间的无形可见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气(精气),因而气是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中介性物质。气别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既生,它们之间就是相对独立的物体。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气是宇宙万物化生的共同本原,天地万物之间又存在和充斥着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气,而且这无形之气还能渗透于有形物体之中,与已构成有形物体的气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活动,因而气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而且还是宇宙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气不仅是宇宙万物构成的物质材料或元素,而且还充当宇宙万物之间各种信息的传递载体。(5)太虚肇基说:太,大也;虚,无也,当以无极解。无极生太极,太虚指宇宙生成之前的状态,是气的本然状态。《黄帝内经》认为宇宙的本原来自于太虚,并认为太虚即气。天地都是由“太虚”中的大气生成的,天地只是整个太虚的一部分,太虚中的大气才是宇宙的本原。因此,太虚肇基说源于《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是气是形成万物的本源。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精气聚合成宇宙,升降聚散精气动,

精分阴阳成天地,无形有形转化中。

人居其间精所聚,万物化生精气充,

精气中介连万物,生命运动变化中。【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精气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本源,精气的运动变化形成了自然与人体的生命。因此,精气又是联结万物的中介。【歌诀详解】(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学说认为,宇宙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精气所构成,世界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运动的结果,所以,精气乃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的原始物质。精气的存在形式,有“无形”和“有形”两种状态。“无形”与“有形”之间处于不断的转化运动之中。故《周易》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2)精气的运动变化:精气是充塞于宇宙中的运动不息的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阴阳二气的交感升降运动,推动和促进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气的运动具有普遍性。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整个宇宙自然界充满了生机,既促进了无数新生事物的孕育、发生和分化,又遏抑着许多旧事物,导致其或逐渐衰退、凋谢,或转化,或消亡。气化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气与形、形与形、气与气的转化,以及有形之体自身的更新变化,有“化”与“变”两种不同类型。“气化”,即是精气运动变化的过程和体现。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自然界新陈代谢过程的实现与动态平衡的维持,都是精气运动的结果。(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中介,指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交接联系,是客观事物转化和发展的中间环节,亦是对立双方统一的环节。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于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中医学基于精气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联系作用,人与自然和社会、人体脏腑与生理功能,以及生命物质与精神活动之间构成一个具有普遍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人类由天地阴阳精气交感化合而生,人类不仅有生命,还有精神活动。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人体生命源自精,父母遗传先天精,[2][3]

后天清气与谷精,滋养脏腑后天精。【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精气在中医学中的运用,重在用“精是物质并一直处于运动之中”的观点来解释人体的生命。【难点注释】

[1]先天精:先天之精即来源于父母两性的生殖之精,藏于肾中,它是构成胎儿的原始物质,又是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故又称之为“生殖之精”。

[2]后天清气:指自然界的新鲜空气。

[3]谷精:即后天精气,后天之精来源于胎儿出生后,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当中摄取的水谷之精,具有滋养脏腑功能,故又称为“脏腑之精”。【歌诀详解】(1)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贮藏于脏腑之中的实在的有形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精气和清气。它是生命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哲学精气学说的形成根源于“水地”说,精即是水,水能生万物,因而对两性之精结合产生生命,以及中医学精气学说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先天之精由父母遗传给后代,且代代相传,永无休止。先天之精的最初本原,是运行于宇宙中无形可见的精气。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原的认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精是人体生命之本原,气是人体生命之维持,人体诸脏腑、形体、官窍,均由精所化生,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均由气所推动和调控等理论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哲学思维,与中医学固有的精气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从而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作为哲学思想的精气学说渗透于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构建成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强调其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地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4]

阴阳概念很朴素,向日为阳背日阴,

向日明亮背日暗,背日阴寒向日暖,

四季寒温生物长,气候寒暖亦阴阳,

暖伸展来寒紧缩,动则为阳静则阴,

自然事物千百万,阴阳二气所固有。

以此观点看世界,关联事物有阴阳,

水为阴来火为阳,上为阳来下为阴,

外为阳来内为阴,左为阴来右为阳。

剧烈运动外向阳,静止内守下降阴,

凝聚滋润抑制阴,推动温煦兴奋阳,

阳化气来阴成形,关联事物有阳阴,[5]

阴阳学说是方法,中医引入识生命。【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了阴阳概念的由来,以及判断事物阴阳属性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难点注释】

[4]阴阳: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5]阴阳学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在中医学领域是用于探讨分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方法,比如将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属于阴等。【歌诀详解】

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动和静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运动,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形成了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即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白昼和黑夜,气候的晴朗和阴雨、炎热和寒冷,运动状态的躁动和静止等等。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内部所固有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阴阳的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是自然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因此,阴阳学说当时作为一种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同样也影响着中医学对人体生命的认识,并有机地融入中医学理论之中,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阴和阳,作为哲学的概念,并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由于天气轻清故属阳,地气重浊故属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以动静而言,则“静者为阴,动者为阳”,由于阴主静故相对静止的事物属阴,阳主动故剧烈运动的事物属阳;以物质的运动变化而言,则“阳化气,阴成形”,即是指当某一物质出现蒸腾气化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阳的功能,出现凝聚成形的运动状态时则属阴的功能。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于医学领域,即将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学说作为认识自然的一种方法论,医学家们运用阴阳学说解释医学中的一切问题,并将阴阳学说与医学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医学的阴阳学说,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的方法论。中医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学正是运用这种规律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名言名句】(1)万物负阴而抱阳。(2)阳化气,阴成形。(3)生之本,本于阴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两方互相联,相互关系最重要,

对立制约是其一,互根互用就是二,

消长平衡为之三,相互转化是其四,

交感互藏第五条,阴阳自和平衡六,

一阴一阳之谓道,相互关系要记牢。【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概括指出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为消长、相互转化,近几年又提出了交感互藏和阴阳自和,一共六个方面。【歌诀详解】(1)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之间的逻辑关系: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事物内部阴阳两个方面相互斗争、运动变化的结果,而且主要体现在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之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消长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形成阴阳的转化,因而阴和阳存在着无限可分性。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的意义。1.阴阳的对立制约[6]

对立制约是其一,自然万物普遍存,

天地动静与上下,矛盾对立又统一,

春夏温热秋冬寒,相互制约才发展。

推动温煦兴奋阳,凝聚滋润抑制阴,[7]

人体生命本阴阳,两者平衡是根本。【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概括指出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的阴阳两个方面;同时双方还具有相互抑制、相互约束对方的作用。对立与制约的结果,使阴阳达到平衡。【难点注释】

[6]阴阳对立制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事物运动的根源是存在着相反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还具有制约对方的特性,在相反的运动斗争中达到平衡,这就是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

[7]人体生命本阴阳:一切生命现象的存在,都本源于自身阴阳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人作为生命体,本身也是一个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同样是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歌诀详解】

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不仅无生命的事物具有阴阳对立的属性,就是有生命的物质亦不例外。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到中医学领域,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统归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统归属于阴。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于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如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这是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人的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的结果。只有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名言名句】(1)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3)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阴阳的互根互用[8]

互根互用是其二,阴阳相倚事相成,

对方存在我存在,互不脱离是互根,

相互资生为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

无阴则阳无以化,依存促进是其本。【歌诀总括】

本段口诀指出阴阳互根互用的基本观点是强调阴阳两方在事物发展中互相依赖的特点。【难点注释】

[8]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就人体而言,其互根互用关系,体现于相对物质之间、相对功能之间、脏器组织与功能活动之间等方面。如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和血的关系而言,气属阳,血属阴,无气则无所谓血,无血则无所谓气。且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故气的正常,有助于血的生化和正常运行,血能舍气、生气,血之充沛则又可资助气以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可以看出,气血之间体现了相对物质之间互根互用的阴阳关系。【歌诀详解】

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

阴阳互根,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左,就无所谓右;没有右,也就无所谓左。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这种阴阳相互依存关系,称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过程。如《医贯砭·阴阳论》说:“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这种阴阳在互根基础上的资生、促进的互用关系,称为阴阳的“互用。”

此外,阴阳的互根互用,又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这是由于阴和阳,是指相关事物的对立双方,或本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双方,因而阴和阳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名言名句】(1)阴阳离决,精气乃绝。(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阳病治阴,阴病治阳。(4)阳为阴之偶,阴为阳之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