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1 21:15:43

点击下载

作者:薛武更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

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试读:

版权页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薛武更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4926-3

Ⅰ.①国… Ⅱ.①薛… Ⅲ.①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49.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190026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编  著:薛武更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9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4926-3

策划编辑:严雪梅

责任编辑:严雪梅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从“中和”思想、“中和”辨证、“中和”用药、“中和”组方及常见病诊治经验等方面,向读者全面介绍了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学术思想,及其融丹溪、东垣两家之长而形成的“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诊疗特色,以及由经方化裁而来的三联药组的组方特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中医师学习使用。序言

众所周知,名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经典理论和前人经验与医学实践相结合而致力于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临床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幼承庭训,继拜名师,熟谙经典,博采众长,是我国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医文献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和”医派的创始人。执业中医临床58年,提出了“中和思想·中和辨治·中和组方”的思路,用药追求“清、平、轻、灵”,擅长治疗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病,是一位业界公认的在德、学、才、识方面,求实、求真、求精的“明医”。

2011年,在“北京市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和“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双百工程”项目实施之初,年逾七旬的孙老不畏艰辛接受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派遣,担任了“孙光荣老中医社区服务示范点”的指导专家,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薛武更医师成为了孙老的学术继承人之一。在带徒期间,孙老理论与临床并重,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按“明志、明德、明理、明术、明法、明业”之“六明”的标准,严格要求和培养学术继承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管的这一项目,就是要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在社区落地开花,为基层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扩大中医药在基层的影响力,为“强基层”做出直接贡献并探索出新思路。实践证明,此项目能够为基层培养中医人才,立足社区,更好地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承担“守门人”的角色。

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的集中体现。整理、总结、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年轻中医师成长的优先路径。在孙老的精心指导下,其学术继承人薛武更医师务实临床、勤于思考、努力进取,不断整理和总结老师的学术经验,集而成此书。《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一书,从学术理论到临床实践、从临证思路到处方用药,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孙老的中和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反映了孙老的临床特色和诊治水平,体现了一代“明医”的学术风采,对广大中医从业者和中医爱好者都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思想与临证经验集萃》的付梓,一方面是学术继承人整理总结孙老学术经验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名老中医在“强基层”方面的贡献和成果。

欣逢中医药事业发展之盛世佳期,喜见中医药学术之承先启后,爰为之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2016年9月10日于北京自序

2011年8月,在“第四批北京市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拜师大会”上,笔者有幸拜孙光荣教授为师。学习期间,恩师悉心指点、谆谆教诲,或在讲堂之上引经据典、系统阐释,或在门诊之时只言片语、画龙点睛,将其学术经验倾囊相授。恩师医道高深,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每获奇效,对经典方剂的化裁灵活多变,常使弟子有茅塞顿开、如沐春风之感。

恩师融合丹溪、东垣两家之长,首倡“中和”学术思想,重视对人体正气的保护,辨证论治强调“护正防邪,存正抑邪,扶正祛邪”。恩师依据“中和”思想,创立了系列行之有效的三联药组,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和组方,提出“中和思想—中和辨证—中和组方”的思路,形成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诊疗思想,用药“清、平、轻、灵”,创造了经方化裁应用新模式,形成了系列经验方,疗效确切,受到广大患者的尊敬和欢迎。

在恩师指导下,笔者不断领会其学术思想,积累其临证经验,日积月累,幸有小成。书中一部分内容,恩师在平时讲座或学术会议上已公开发表,本书予以收录,使恩师学术经验得以系统化地展现给广大读者。全书共分六章,相对系统地介绍了恩师的成长历程、学术体系、用药处方思路和部分临证经验。

从本书的体例制定、内容筛选到最终定稿,恩师全程予以高度关注和精心指导,可以说本书的编写也凝聚着恩师的心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屠志涛局长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及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此深表感谢!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不少同行的著作,主要参考资料已列于书后,对其作者一并致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对恩师学术经验的理解和整理有所不足,尚有待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予以充实,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薛武更2016年8月第一章 名医之路

孙光荣,男,1940年11月生,湖南浏阳人,祖籍安徽庐江,字知真,号天剑。第二届“国医大师”,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学家和中医文献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1958年至今执业中医临床59年。原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湖南省政协委员会常委。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主席;受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改革发展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双百工程——孙光荣老中医社区服务示范点指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他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等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自学成才奖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学普及著作一等奖1项。

孙老幼承庭训,继拜名师,深研经典,博采众长,德业双馨。他临床上,倡“中和”学术思想,融合丹溪、东垣两家之长,形成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诊疗思想,创造经方化裁应用模式,形成孙光荣系列经验方。其“安神定志汤”已提供给“神十”航天员。在中医文献研究方面,他发掘了《中藏经》脏腑辨证八纲,著有《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等重要著作;在中医药文化研究方面,提炼了“以人为本、效法自然、和谐平衡、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及“德业双修、精诚专一、淡泊名利、大医精诚”的行为准则;在中医养生保健方面,提出了“合则安”的养生总则,“上善、中和、下畅”的养生要诀及“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的养心要领;在中医药教育方面,他研究、创立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课件,并研制大纲,提出中医药继续教育是构建中医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是适合行业需求的主要教育方式,其重心是培养中医药合格人才,关键是要培养新一代名中医,而“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是重要的传承方法;“十五”以来,他还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和支撑计划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综合信息库和典型医案研究课题,执行主编了《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主导了“名老中医综合信息库”研究。“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孙老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可喜业绩,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与孙老幼承庭训,继拜名师,勤求博采、坚韧不拔是分不开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师承亦如此,承师之“鱼”,更要承师之“渔”。孙老的学术观点、临证经验,均体现在孙老的成才经历和成才之道中。幼承庭训,名师授受

孙老出身于书香门第,“为善最乐,读书便佳”这两句话是孙老父亲在世时多年使用的大门联。孙老幼承庭训,一是儒学,二是医学。家教极其严格,传承极其正统。从小就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儒家思想的志向教育,5岁启蒙时,就聆听父亲以曾国藩家书为蓝本的训导:“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做医生首先要有菩萨心肠,救死扶伤是医生的本分。先立德,而后才可出则为良相,入则为良医”。孙老父亲遗留的家训是“俭以养廉,勤以补拙,躬以持身,恕以待人。”孙老的父亲和母亲一生为人谦和、善良、勤俭,父母的以身作则也使孙老耳濡目染,无形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家庭的传统教育为孙老立下了为人的规矩、处世的准则。

孙老同时又是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孙氏家传中医第九代传人,启蒙老师是其父亲——名老中医孙佛生。孙老的父亲孙佛生,人称“佛老”,是著名中医,通文、史、哲,精研天文地理,擅长诗词歌赋、书法、音律。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深受患者广泛好评和爱戴。佛老行医,崇尚“丹溪学派”,几乎均以“大熟地”为处方之首药。孙老自5岁开始就在其父亲的指导下背诵中医四小经典《药性赋》《医学三字经》《濒湖脉诀》《汤头歌诀》等。10岁时,孙光荣正式拜其父为师,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至1966年佛老去世前,孙老在父亲的指导下,已完成了对《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医方集解》的记诵学习,并研习针灸学,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针灸与推拿技术。严格的家传教育,使孙老有了坚实的“童子功”,给之后的中医学习和临床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是至为关键。

孙老在拜父亲为师,举行拜师仪式时,父亲告诫,虽然医术的修养在今后,但医德的修养却必须在今天就迈开第一步。从此,要怀仁人之心行医,以慈悲之心行医,不能私收病人的钱物。那时候虽然懵懂,但孙老还是按照父亲的要求立誓了,从那时到现在,孙老从没有收过病人的红包和礼物,因不私收病人礼是“家规”和“铁律”。孙老不仅拒收病人礼物,还对许多病人关怀倍加。如2012年的一天,一位母亲带着不到10岁患有抑郁症的女儿从南京乘火车赶来找孙老诊治。她们到门诊时已经快十点了,因为要从车站往门诊赶,所以二人还没吃早饭。进诊室的时候,小女孩对后面的母亲喊道:“快点,快点,我还没吃饭呢,快饿死了。”孙老听闻后,和蔼地问小女孩想吃什么。小女孩说她就想吃泡面。孙老马上给自己的司机打电话,要他买两桶泡面和两个鸡蛋送到门诊,并亲自为小女孩泡面,待她吃完后再看病。在一旁的母亲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道谢。

然人生多艰,世事多变,命运并没有赐予孙老一帆风顺。1958年高中毕业时,家境的贫寒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大学梦。先是为家庭生计而任教,几年后又被下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4年,孙老被吸收为湖南省浏阳县柏嘉公社医院医师,即“赤脚医生”。柏嘉公社领导指定柏嘉公社医院易中林院长带教。在6个月的强化培训中,他跟随易中林院长走村串户,虚心求教,迅速掌握了常用的西医知识与技能。

1978年,为了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开展选拔中医师的统一考试。1979年秋,孙老报名参加湖南省的选拔考试,结果以全县第二名成绩录取(第一名因有严重残障而被淘汰,他就顺序成为第一名上报)。经过严格面试,李聪甫老教授亲自挑选和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政工科审核,上报省卫生厅批准,孙老被录取到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分配到理论研究室。1980年3月5日,孙老正式担任李聪甫李老的助手兼徒弟,并兼任理论研究室学术秘书。从此,由文献理论研究到临床研究,孙老师承李老七年半,真传授受,师徒情深。

李聪甫,1905年生,湖北省黄梅县人,著名湖湘流派中医学家,研究员。1925年始独立开业行医,长于内、妇、儿科。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原湖南省立中医医院院长、原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原湖南中医学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被聘为原中央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被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顾问组长等职。李老长期致力于中医药理论与实践工作,崇尚“东垣学派”,多年从事脾胃理论的研究与探索,潜心于《内经》和《脾胃论》的研究,提倡“形神学说为指导、脾胃学说为枢纽”的整体论,并结合临床,确立了“益脾胃、和脏腑、通经络、行气血、保津液,以至平衡阴阳”的治疗大法,独开当代脾胃学派之先声。李老临床,精于辨证,重视脾胃,药少量小。常对当时年轻的孙老讲,中药药量要尽可能小,不仅减轻病人负担,而且节省药材资源。孙老曾说,在跟李老之前,他的药量都比较大。师从李老之后,曾因此挨过李老的训。在李老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孙老处方的药量逐渐变小,如黄芪一般用10~12g,用15g已经算是重用了。虽然药量不大,但临床疗效依然卓著。通过跟随李聪甫老先生临证,并研习东垣之学,孙老深有所得,并加以发展。这体现在孙老临证时十分重视对中焦脾胃的调治,辨证、立法、处方、用药均注重胃气的情况,以胃气为本;体现在诊脉、望色时评估胃气的状态;体现在用药力求平和,常告诫我们要细细体会“王道无近功”的含义,临床用药忌用“霸道”,不可滥伐无过,要谨遵“宁可再剂,不可过剂”的原则,勿伤胃气;体现在创立乌贼骨、西砂仁、鸡内金三联药组以激发、恢复胃气。孙老使用补中益气汤时,用其法而不泥其药,升提以生黄芪为主,很少与柴胡、升麻同用以竟其功。

孙老在协助李老整理医案,临床应诊,开展科研的工作中,尊师从命,善悟师意,忠其师长,承师之所长,发师之所无。只要是李老有新思想、新见解,孙老师都能即时系统整理,集腋成裘,笔至文成,不分昼夜,其效甚速。期间,连续发表论文28篇,出版专著5部。在李老指导下,孙老具体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中藏经》整理研究”工作,总结了《中藏经》脏腑八纲辨证,探究了《中藏经》断生死、判顺逆的规律以及处方用药特点,有史以来首次揭开了《中藏经》千古之谜。坚韧不拔,勤求博采

孙老成就的取得,与其高度敬业、勤奋善学是分不开的。孙老学贯古今、满腹经纶,他的真才实学除了来自家学渊源外,还与他的勤勉不懈有关,他把所有能够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工作。在孙老长子孙文正的记忆里,“爸爸无论在车上、在饭桌上、在飞机上、在厕所里,在每一个空隙,总是手不释卷,利用一切时间学习。每次从北京回家,放下行李就打开电脑,看邮件、写文章、改稿子,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事情没做完绝不睡觉”。孙老曾获得了全国自学成才奖章,在中医教学和内科、妇科、脑病、疑难杂症的诊疗等方面都有极深的造诣,深得全国中医界元老如吕炳奎、李聪甫、刘炳凡、欧阳锜等前辈的衷心赞赏。刘炳凡曾题诗“注经至深夜,屡见启明东;高堂每切呼,充耳如失聪”。正是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中医界的拼命三郎”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1958年前后到1980年之前,孙老遭受了辍学、下放、丧父、政治打压等一系列不幸。但孙老没有沉沦,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韧不拔,更加勤奋,边教书,边行医,学习中医理论的同时,也进行临床实践,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就是在那段时间积累和萌芽的。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所致的血小板降低的治疗,紫草、芡实,或再与生薏米合用,以升血小板,就是在那期间探索的经验;“断生死”的技能就是在那期间孙老潜心领悟《内经》《中藏经》中的相关论述并验之于临床而得。如1968年,某青年女性产后百日,一直“病怏怏的”。孙老为其把脉,是“屋漏”脉,且其“人中”已经平满,脚踝肿得已经平了。他认为此为“骨痿”,“骨绝……足膝后平者,五日死”。后来,患者果真在孙老出诊后的第五天晚上去世了。孙老用医术服务广大群众,“有多少起死回生的事例,救活了多少濒临绝境的危重病人无法统计”。如1972年夏,湖南省长沙县某女产后第二天中午起发高烧,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发狂,掀开被单就往外跑,几个人才压得住,胡言乱语,水米不进。孙老在病人家属带领下连夜过河,走进“月婆房”时,闻到一股强烈的血腥气,病人面色紫红,嘴唇发干,烦躁不安,汗出如浆,双手压着小腹,痛得大喊大叫而又声嘶力竭。孙老立即施以家传的补、泻两种推拿手法,不到10分钟,病人安静了一些,诊其脉细数,察其舌绛而黯,苔少。孙老认为此乃恶露不净,子宫蓄血,败血瘀阻于下而上攻于心,发而为狂。法当调升降、逐瘀血、安心神。立即开方煎药,病人第一次药后到下半夜就睡着了。天亮前,热退,起床解了一次大便,而且阴道流出许多瘀血,没有喊叫了,随即又服第二次,又睡着了。次日,再服了一剂就“平安无事了”。再如1973年,修建“三线建设”战备工程枝柳铁路,孙老奉命负责所在连的卫生工作。他调查当地的气候、地理等环境之后,意识到有暴发流感的可能。于是,率4名战士进山7天,采集了大量蒲公英、板蓝根、金银花、野菊花等,就用大锅将这些“本草”加上一些红枣、生姜等,煎成大桶大桶的“凉茶”。每天出发前和收队后,从连长、指导员开始,每个人都喝1碗,还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中讲授预防疾病知识,这样坚持了大约1个月。不久,果然流感爆发,许多连队几乎有一半的人不能工作,而孙老所在的连队却因预防及时,达到百分之百的出勤率,士气高昂。孙老因此获得“人民的好医生”光荣称号。

通过刻苦奋进的自学,孙老攻读了一系列的中医经典名著,领悟了治学之道。他说,自学要依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自己的志趣”和“较早较好的起点”来确定方向,必须靠“强烈的事业心”“顽强的务实劲”来长期坚持。治学的秘诀和自学的收获,为他以后的系统学习和从事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老成就的取得,与其勤研经典是分不开的。孙老经常教导学生要在背诵经典原文的基础上,选择一部跟自己专业相关、感兴趣的经典医籍,如《中藏经》《医宗金鉴》《医方集解》《石室秘录》《针灸大成》《银海精微》等,选一本即可,不要多。通过自己的通读、摘要、批注、参校,把这本书读通了、读化了,这就叫作“精通一经,专攻一门”,其他的可触类旁通,并要涉及诸子百家。孙老强调把经典理论原则和各个学派的学术经验化为己有,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要从源头上继承创新,将中医的“基因”即中医的“魂”薪火传承下来。临床实践时,要将临床上的难点、疑点、亮点(思维的火花)随时记录,常读几本案头书,时间长了就会悟到许多道理。

在诸多经典中,孙老对“璀璨之明珠,医家之宝典”的《中藏经》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整理和挖掘,对其中的学术经验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并应用于临床。他认为“《中藏经》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揆诸大旨而融会贯通,条分缕析且发挥蕴奥,最早形成以脉证为中心之脏腑辨证学说,奠定脏腑辨证理论之基础,为中医明经正道,厥功甚伟。所蕴含之学术思想确实全面、完整、系统、精辟,可谓上继古典,下启新派,是为千古之密。”孙老根据《中藏经》“形证脉气”确立诊断思想,创立“寒热虚实生死逆顺”脏腑辨证八纲,并把脏腑辨证八纲充实到自己临证20元素之中;根据《中藏经》“从顺其宜”思想,确立了自己“从顺其宜”临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食疗和养生原则;根据《中藏经》关于疾病死证的描述,充实了自己“断生死”的临床经验。

孙老跟随李老之前,受父亲丹溪学派思想影响较深,跟师李老之后,李老又是东垣学派思想。孙老曾说,我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转到李老的思路上。我父亲和李老的临床思想对我的影响都很深,这两派学说经常在我脑子里挥之不去,我于是就想怎样融合两家学派之长。孙老通过跟随其父亲和李老临证,深研丹溪、东垣的著作,并上溯经典,结合《内经》对气机失调的论述,终有所悟。《素问·六微旨大论》对气的升降出入作了精辟的论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孙老认为,《素问·六微旨大论》通篇都对天地之气的升降出入加以论述,而单言气者,乃阴阳之气。并吸取《石室秘录·论阴阳》中“人身之阴阳,其最大者,无过气血”的观点,认为应之于人体,阴阳即气血也。因此,孙老十分重视对气血的调治,重视平衡气血升降出入,逐渐形成了“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学术观点。

孙老在当年参与编纂方剂大辞典时,深感方剂众多,于是就思考如何在前人方剂的基础上,更灵活地组方用药。经过长期临床摸索,孙老提出了以治法来组成“君臣佐使”,进一步依据治法来组成“三联药组”,数个三联药组灵活加减组成方剂。并且运用这种方法可以灵活化裁经方,为我所用。这样用之于临床就比较灵活。怎么才能做到这一步呢?孙老认为,作为中医,背诵经典和汤头歌诀是基本功,没有这种“垫底”的功夫是不行的。但是,疾病和证候是千变万化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大部分的“汤头”必须了然于胸中,但又要化裁于笔下。遇疑难杂症,当先察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确立治疗法则,可以“正治”,也可以“反治”。比如,气、血、痰、湿、食等所致的积聚、癥瘕、痞块等多种疑难杂症,不能仅单纯活血化瘀,那是缘木求鱼,而要运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等大法。所以,要做到“心中有大法,笔下无死方”。

除了师承授受、勤研经典之外,孙老还注重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前辈、同辈的宝贵经验。如他从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用骨碎补、生车前子、炒车前子、生山楂、炒山楂组成复方治疗结肠炎有奇效的经验中领悟到车前子、山楂的生炒并用的原理,并推而广之,创新性地继承应用名老中医的用药经验;国医大师李玉奇教授,将具有舌质深红,舌体上有一个朝里的、U字形的、紫色的光带舌象称为“红绛亮带舌”。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李玉奇教授发现“红绛亮带舌”是重度萎缩性胃炎的典型舌象,而“猪腰舌”是癌变前兆的典型舌象。但孙老通过对此两种舌象进行仔细比较后,领悟到“红绛亮带舌”和“猪腰舌”都具有舌质深红偏黯、舌面无苔光滑如镜、舌根无神这三个共同的特点,推而广之,就可以继承、运用和发展名老中医的舌诊经验;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把血府逐瘀汤广泛用于冠心病、心肺功能障碍、脑外综合征、消化道各部瘀血、妇科瘀血等,孙老通过自己的体悟,领会到上述病症都具有瘀血内阻、经脉不通的共同病机,通过领悟到运用血府逐瘀汤的原则和要点,就可以推而广之,继承名老中医化裁古方用于异病同治的经验。孙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学习精神,也给后学指明了一条通往医学顶峰的捷径。第二章 中和思想“中和思想”→“中和辨证”→“中和组方”,是孙老临床辨治的学术系统。孙老指出,这一体系的关键是认同“中和思想”为临证之指导思想,把握“中和辨证”的元素与要领,运用“中和组方”的思路与方法。中医“中和思想”,是融入儒家“贵中尚和”理念的中医临证指导思想。一、“中和”的渊源“中和”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是重要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中和”观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源远流长。早在殷商时期即有肇端。西周末期,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首次阐述了“和”的哲学含义——“以他平他”,是以一个方面去平衡协调另一个不同的方面,使对立的差异双方处于一种平衡协调的统一关系。事物的本质和根本法则就是“和”,即事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状态。之后的晏子在与齐昭公对话时,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了国家政治中“和”与“同”的区别,指出“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春秋时期的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指出了宇宙万物只有“和”,才能保证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和”的前提和内在动力是阴阳的冲和之气。《易经》哲学的主要倾向是强调阴阳两仪的统一性,主张对立面的协调与和谐,揭示“山泽通气”“天地交合”“水火不相射”的特性,宣称“保合太和,乃利贞”(《象传·乾》)。孔子从道德方面论述了“和”的范畴,他极力主张“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过犹不及,都没达到最好。只有恰恰好的时候,“中”的位置,才是最好的。这段话是要求行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中庸》对“中和”给予了明确的解释和评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它把“中”与“和”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和”这一概念,认为中和是至善至美的道德。从此之后,“中和”便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沿用下来,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大贡献。《礼记·中庸》又说,“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表明了中庸不是平均,中庸是要时时刻刻把握事物的“度”,避免“过”与“不及”。因为中庸是个动态的“度”,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容易把握。“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引东汉郑氏注),这条古注最简明地解释了中和与中庸的关系。称为“中庸”,是因为它表述了中和思想的具体运用。

孟子、荀子进一步阐发了子思的学说,后继的历代学者如汉之徐干,宋明之二程、朱熹等,也不断挖掘、丰富中庸理论的哲学内涵,从而使之成为儒家学说的辩证思维理论,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精神的主要支柱。

虽然,“中和”观更多情况下是为儒家伦理道德价值体系服务的,但我们可以撇去这层外衣,而直视其哲学内涵,即“中”围绕着“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事物最佳结构,“和”则侧重于由这种“中”的最佳结构而来的事物要素间与事物和事物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协调和谐关系和状态。简言之,“中”即把握事物的“度”;“和”即使事物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二、“中和”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中和”观念渗入到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医学也不例外;但中医学对“和”的内涵又有所发展。1.“天人一体”观“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者,上禀天,下委地。”(《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因此,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也,由五行逆从而生。”(《中藏经·生成论》)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所以人应当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使生命得以延续,疾病少发生或不发生。正如《中藏经·阴阳大要调神论》所说“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人能从之亦智也”。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中藏经·人法于天地论》)所以《内经》主张人应“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法则天地”。(《素问·上古天真论》)2.生理观

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各系统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各系统之间、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需保持和谐、协同、协调的关系,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而“和”正是协调人体各组织器官以达成和谐目的。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将“和”提高到“圣度”的地位。

中医人体观中的“和”有形神之和、气血之和、脏腑之和等方面。形神之和即形神关系的相互依存,燮和统一。如说:“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素问·调经论》)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尽终其天年”。气血之和即气血运行的和顺通畅,如《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脏腑之和即脏腑功能(主要是五脏功能)的协调和谐。如《灵枢·脉度》说:“脉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闻五音矣。”《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强调了气血及脏腑之间的和谐关系。3.病理观

适中既然是人类生理状态的前提,那么失中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就六气而论,风、寒、暑、湿、燥、火是大自然的六种表现形式,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危害于人的。但若六气变化异常,人体不能适应时,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来,或表现为太过,或表现为不及。如“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逆春气,则少阳不生”,“夏为寒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秋为痰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冬为飧泄”;“逆冬气,则少阴不藏”,“春为痿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如木运太过:“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痛而吐甚。”木运不及:“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病寒热疮疡痱胗痈痤……咳而鼽”(《素问·气交变大论》)。

就饮食而论,民以食为天,正常的饮食不仅无害于人,而且还有利于人的生存。《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要“食饮有节”,这个“节”就是“度”,就是适中;《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要“谨和五味”,《灵枢·师传》强调“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如果饮食过度或不足导致失中状况同样会使疾病发生,如《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就精神、气血而论,若“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素问·调经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灵枢·本神》),肾气“太过则令人解,脊脉痛而少气(一本作令人体瘠而少气不欲言);不及则令人心悬如饥,眇中清,脊中痛,少肠腹满,小便滑(一本云心如悬少腹痛小便滑),变赤黄色也”(《中藏经·论肾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三十》)。“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是人体之气运动的重要形式,“非出入则无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从气机升降的角度看,生命与死亡的不同,只在于气机升降的有无,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健康与疾病的区别,亦在于气机升降的正常与否,即升降出入失和则致病。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概称为“气机失调”,如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又如胃、小肠、大肠与膀胱,均以通降下行为顺,若通降太过,就会出现腹泻稀便与尿频量多等症状,甚则滑脱不禁。而肝气本主升发,太过则肝气上逆,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而为有余之证。4.治疗观“和”不仅指导中医生理观,同时也贯穿于病理和治疗原则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里的“平”即为“和”。《金匮要略》中也以“和”来描述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如“身和,汗自出,为人腑即愈”,“不和”乃为人体的病理状态。把“和”与“不和”作为审视疾病转归的基本依据。

中医治疗用药强调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强调要“必先岁气,毋伐天和”。

中医治疗在以调和阴阳为核心的中和观指导下,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失调现象复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另外,中医治疗的另一原则即是强调调和气机,使人体之气升降出入运行有序(包括气血畅和与脏腑气机和调),从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孙老十分重视这一点,他强调临床治疗要“先察阴阳气血升降出入,调之使平”,将自己的临床思辨特点总结为:“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调”是手段,“和”是目的。

中医治疗学中的“和”还包括了治则治法的含义在内。如明代张景岳所创“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这里的“和”法虽为“八阵”之一,但其义远远超出狭义所限。“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中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可谓以“和”法囊括其他七法。另如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和”法定为“医门八法”之一,总结:“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和之法变化无穷焉”。此外,寒热并用谓之和,攻补兼施谓之和,调理气血谓之和,协调阴阳谓之和。戴北山在《广温疫论》中从制方用药来揭示“和法”调和之义。在历代医家的不同医疗实践中,“和”法始终是主轴之一。5.养生观

中医养生理论和方法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其理论和实践始终贯穿着“中和”思想。中医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对应的方法,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主动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内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了四时“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方法。“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些论述,指出人在顺应自然界阴阳四时规律的前提下,养生在重视形体调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养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的是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强调饮食、运动过犹不及。《灵枢·本神》说:“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灵枢·本藏》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指出了情志和畅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太过或不及。三、“中和”医学学术思想概述

孙老倡行的“中和”医学学术思想认为:“中和是机体阴阳平衡稳态的基本态势,中和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诊疗所追求的最高佳境。”如果说“阴阳平衡”是机体稳态的哲学层面的概念,那么“中和”就是人体健康的精气神稳态的具体描述。“中和”更能在人体气血层面和心理层面阐释机体的生理、病理。基于此,孙老认为,中医养生要诀是:上善,中和,下畅。临床学术观点是:扶正祛邪益中和,存正抑邪助中和,护正防邪固中和。临床基本原则是:慈悲为本,仁爱为先,一视同仁,中和乃根。临床思辨特点是: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达中和。临床基础处方是自拟“调气活血抑邪汤”,临床擅长使用“三联药组”组方治疗诸病。

孙老强调,临床要做到“四善于”:善于调气血,善于平升降,善于衡出入,善于致中和。升降出入,是气机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孙老认为,临床无论以何种方法辨证论治,都离不开阴阳这一总纲。临证用药,不论寒热温凉、酸苦甘辛咸,还是升降沉浮、补泻散收,不论脏腑归经,还是七情配伍,同样离不开阴阳之宗旨。而阴阳具体到人体,就是“气血”。“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素问·调经论》),机体离不开气血平衡的稳态——“中和”。孙老指出,如果说中华文化的灵魂是“和”,中医医德的核心价值就是“仁”,中医医术的最高水平就是“调”,中医疗效的终极指标就是“平”。“调”,就是调整、调和、调理。调什么?要调阴阳、调气血、调升降出入、消长机转。调到什么程度?要调到平衡、调到“中和”。即“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的目的是“致中和”。孙老辨证遣方选药,总是以“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审诊疗之中和,致机体之中和。

要而言之,中和思想的主旨是:辨识其偏盛偏衰,矫正至其中;察知其太过不及,燮理达其和。中和思想的主要内涵是:①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基准,认知和坚持中医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主旨。②以阴阳为总纲、以气血为基础、以神形为主线,把握对立统一的“失中失和”的基本元素,进行中医辨证。③以“调平燮和”为目的,以扶正祛邪、补偏救弊为总则,根据临证实际化裁经方,针对“失中失和”组方用药。第三章 中和辨证

中医辨证的纲领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经络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八纲辨证等,但孙老认为,这些辨证方法都离不开“阴阳”之总纲,而“阴阳”在人体的基础是“气血”,然而“气血”在人体的表征是“形神”,而且是“神形合一”。所以,健康之人必须是“形与神俱”,若遇疾病,则“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正因如此,“形神”是中医辨证的首要元素。如果形神相合,即气血相应,亦即阴阳平衡,即是“中和”,这就是健康之象;反之,失神脱形,即是气血失和,也就是阴阳失衡,即违“中和”,也就是疾病之征。一、“形神”是中医辨证的首要元素

形,即形体;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者言之精神、思维、意识等,广义者指一切生命活动,此处当取狭义之范畴。形与神必须相结合,相统一,此即形神一体观,因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内容,总体归属于中医整体观念的范畴。

形主要通过望诊而得,亦得旁参问、闻、切三诊,统筹兼顾所有信息,以判明真假。望形,是指通过观察患者形体的强弱、高矮胖瘦及体型特点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又称之为望形体。

明形体,对疾病的判断意义重大。诚如《素问·三部九侯论》所言:“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医者对患者的第一印象便为形体,形胖、形瘦立可判定,虚实之性,以略了然。人之形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经脉别论》有言:“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内经》有言如此,后历代医家多推崇,足显形体之意义受众医者所重视。

宏观而言,可定强、弱、胖、瘦。形强者,体多强,身体强壮,骨骼健壮,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筋强力壮,足显气血旺盛,脏腑坚实,身体健康,即使有病,亦为新感,为小疾;形弱者,体多弱,身体衰弱,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枯,筋弱无力,示为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脏腑脆弱,容易得病,为久病,或为重病;形胖者,体多重,肉盛于骨,脂肪偏多,头圆颈粗,肩宽胸厚,大腹便便,肥而能食,形气有余,肥而少食,形盛气虚,二者均多聚痰湿,故古人有云“肥人多痰”“肥人多湿”;形瘦者,体多轻,肌肉消瘦,头细颈长,胸狭平坦,腹部瘦瘪,体形瘦长,甚者大肉尽脱,毛发枯槁;形瘦食多,中焦火炽,形瘦食少,中气虚弱,二者多气火有余,且阴虚居多,故古人有云“瘦人多火”。

微观而言,可判皮、肉、脉、筋、骨。此五者是构成躯体身形的基本要素,称为“五体”。根据五体与五脏的关系,即肺合皮毛,脾合肌肉,心合脉,肝合筋,肾合骨,可以根据五体的强弱反应五脏精气的盛衰。正如《难经·十四难》所载五损之说:“一损损其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

更有体形体质以决气血阴阳之论,早在《内经》便有形体分类和体质关系的论述,“五形人”“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就是当中记载,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阐发,但总体不越三类,即阴脏人、阳脏人、阴阳平和人。《医学心传》载“阴脏者阳必虚,阳虚者多寒,阴脏所感之病,阴者居多”;“阳脏者阴必虚,阴虚者多火,阳脏所感之病,阳者居多”;“平脏之人,或寒饮或热食,俱不妨事。即大便一日一度,不坚不溏。若患病,若系热者不宜过凉,系寒者不宜过热。至于补剂,亦当阴阳平补”之说。

神,来源于先天之精。男女媾精,化生为人,即父母之精的结合孕育了生命,此后,也便产生了神。《灵枢·本神》曰:“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神,主要通过望诊而得,亦得旁参问、闻、切三诊,统筹兼顾所有信息,以判明真假。望神,是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既包括对脏腑功能活动表征的观察,也包括对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状态的审察,是对神气与神志的综合观察判断。

通过察神可以了解人之精、气、血、津液的情况,此为神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云:“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营卫生会》亦云:“血者,神气也。”只有气血津液充足,脏腑组织功能才能正常,人体才能表现出良好的神气状态。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反之,精气血津液不足,神无以化,神无以养,故而少神、失神、假神、神乱等。

察神之重点在于双目、面色、神情及体态。古人云:“人之神气,栖于二目。”(《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此言言及两目最能传神。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汇聚之地,《灵枢·大惑论》有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又言:“目者,神气所生也。”故而,观察两目为望神之重中之重。目光炯炯,精彩内含,运动灵活,谓之有神;反之,双目无彩,晦暗呆滞,谓之无神。面部颜色亦是神气的外在重要征象。心主藏神,其华在面,故而面部皮肤的颜色及光泽的变化,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心神的充沛与否。皮肤荣润,红光满面,谓之有神;反之,皮肤枯槁,面色晦黯,谓之无神。诚如《医门法律·望色论》所言:“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神情是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是心神和脏腑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神志清晰,思维有序,表情自然,谓之有神;反之,神志不清,思维紊乱,表情淡漠,谓之无神。人体的形体动态也是反映神之盛衰的主要标志之一,形体丰满,动作敏捷,摇转自如,多为有神;反之,消瘦枯槁,动作迟缓,转侧艰难,多为无神。《素问·移精变气论》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知,神之产生与人体精气、脏腑功能及形体的关系十分密切,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气的外在表现。了解神的情况,便知气血、津液、五脏六腑及形体的情况,故而察神当为诊断之重要因素。

察形,是具体的把握;察神,是抽象的掌控。一个是具体可见,客观存在,一个是要经过信息加工得出的一个主观的判定。但二者之间联系密切,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舍。临证之要,定要“形神合参”,一般而言,体健则神旺,体弱则神衰。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形与神俱”,若当神形表现不一时,更应该引起注意,如久病形羸色败,虽神志清醒,亦属于失神;新病神昏,虽然形体丰满,亦非良兆也。

综上所言,孙老认为形与神是中医辨证纲领中的辨证要素之首要元素,而二者多以望诊所得,通过望诊的“第一印象”大致判断患者形与神的情况,继而旁参其他诊断方法进一步求证相关信息。二、辨证元素的解析

孙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之中,基于“中和思想”,探索和总结了以“形神”为主线的20个辨证元素。其中,一般元素10个,即:时令、男女、长幼、干湿、劳逸、鳏寡、生育、新旧、裕涩、旺晦;重要元素10个,即:形神、盛衰、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主从、标本、顺逆、生死。这20个元素之中,“形神”为主线。辨析这些元素,即可辨明“失中失和”之所在。对辨证元素的解析,孙老首重形与神的辨识,执此主线,从“一般情况”“认知方式”“思辨重点”“临床意义”“联系形神”五个方面对除“形神”之外的19个元素进行辨析。(一)一般要素1.时令【一般情况】

时令,即时令季节,古来有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不同节气气候不同,对人体之生理及病理有较大影响。《素问·宝命全形论》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在四时气候的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其不同特点。因此,除一般性疾病外,常可以发生一些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某些慢性病恢复期中,也往往由于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而使得病情加重、恶化或旧病复发。如关节疼痛的病症,常遇到寒冷或阴雨天气时加重。【认知方式】

时令季节比较好认知,根据农历时间记忆即可,或每次临证之前查阅一下时令季节,并大体了解此时令的特点,如: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对应人体而言,闭藏受到影响,气血流动加速;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暑为阳邪,侵袭机体伤津耗气,特别容易夹杂湿邪感病。【思辨重点】

首先要考虑该病的发生与时令季节有无关系。如夏季感冒,多为暑湿感冒,此病的发生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小儿秋季腹泻,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此季节易促长此病毒滋生。其次,要考虑该病证的发生是否与此时令季节相应,如大暑季节所致热证是相应之证,寒证为相逆之证。大寒季节所致寒病为相应之证,热证为相逆之证。【临床意义】

根据时令季节的特点,可以辨识该病是否为时病,使之根据时令特点来处理;可以辨别病证的特点是否与时令相应,以预测证候的逆顺,相应者为顺证,相逆者为逆证。可以按照时令季节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夏季炎热,机体阳气旺盛,腠理疏松开泻,容易汗出,即使感受风寒而致病,辛温发散之品不宜过用,以免伤津耗气或助热生变。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辛温发表之剂用之无碍;但此时病当热证,则当慎用寒凉之品,以防损伤阳气。暑热之季,多有夹湿,故暑天治病,必须注意清暑化湿。秋燥之季,病邪多燥,应注意滋养濡润,慎用枯燥之剂。【联系形神】

时令季节对形神均有一定影响。春多风,主升发,形体舒展,神意畅达;夏多热,兼有湿,形体困倦,神意烦闷;秋多燥,伤津气,形体清瘦,神意肃寂;冬多寒,形体蜷缩,神意闭藏。2.男女【一般情况】

男女指性别而言。男女有别,男子属阳,多气,以肾为先天;女子属阴,多血,以肝为先天。《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可知,不同阶段之男女生理及病理存在一定的差别。【认知方式】

主要通过望诊而知,普通男女辨识肉眼可知,少数需得进一步问诊以及检查外生殖器等情况。【思辨重点】

从面容、身形、气质、性格、步态、声音、皮肤等可辨识,男性者多具阳刚之气,女性者多具阴柔之质。然有难以鉴别者,须得从外生殖器或内生殖器可见。有双重性别者,甚至需得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亦有少数性别更换者,抑或同性恋患者需得问诊而知。【临床意义】

男女之生理有别决定其疾病所归亦有所别,故而辨明本病是否与性别有关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如月经病、带下病为妇女之专病,多从气血论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为男子之专病,多从肾肝论治。即使同为感冒之证,男女用药亦应该有所差别。【联系形神】

男女与形神有着密切关系,男子形多高大、肩宽胸厚,四肢粗壮,神多以气养。女子形多瘦小,肩窄胸薄,四肢纤细,神多以血养。3.长幼【一般情况】

长幼实则为年龄之别。年龄不同,则生理机能、病理反应各异,自然治法应该区别对待。【认知方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