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7:17:11

点击下载

作者:陈洪安,郑玥,季昌梧,吴露琼,吴奇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

微管理——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试读:

序:新世界 新游戏 新规则

有很多人说,2009年是个分水岭年,因为老的世界在2008年里消失了。

之所以会用到“消失”这个词,是因为2008年留给了我们这近几十年来最为惨痛的回忆。一场源自于“次贷”的金融危机,以歇斯底里的势态冲击了每一个人的神经。这场惊心动魄的金融海啸,把“二战”以来人们辛苦建立起来的金融系统彻底冲飞了。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目瞪口呆地看着类似于雷曼兄弟、通用这样的很多百年老店挨个儿宣布破产。

而且时至今日,这场冲击仍在蔓延着。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或许值得大家重新对我们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或者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进行一些反思。

首先最需要反思的,是我们对经济的理解。现代经济学的核心,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一直都是在通过最佳生产方式来尽可能扩大消费。也就是说,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最大利益,这些一直是我们思考的核心,我们总是费尽心思去获取更多的回报。不可否认,这与我们人类最强有力的自利动机不谋而合,并因此而对生产方式、组织架构、社会体制的发展、改良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这种理解却也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金融危机的出现是金融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金融泡沫则源于人们无穷无尽的欲望。我们希望,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卖出更多的商品,以获取更大的利润,从而选择为此不择手段。泡沫就是这样随着过度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病态地发展而堆积起来。

所以,我们必须质疑自身对经济学的这种理解。我们不妨看看这种理解背后所隐含的方方面面。在这种理解当中,生产方式以及效率是核心,目的就是最大利润。这种发展模式,毋庸置疑,是公司想要的。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原动力是攀比和竞争,它或多或少地来源于人性中的贪婪和嫉妒。而这种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又转而放大了贪婪和嫉妒。贪婪和嫉妒,会摧毁我们的平静和幸福。哪怕当前的经济增速再快,也不会有长久的安宁,不会有持续的发展。

贪婪、嫉妒,这些人性中的负面,会蒙蔽我们的双眼。于是我们看到了,人们为了短期内的更多利益,开始放松了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自然环境迅速恶化,社会信任迅速流失……要知道,公司在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一个角色。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中,有一集名为《进步之痛》,说的就是这一点:公司在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整个人类带来了持久的疼痛。历史上,传统手工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变时期,公司带来的确实是经济的超快速增长。商人们贪婪地想要更多,于是,大肆地发展和扩张,浪费的是大量的资源,压榨着众多的劳工。你说商业道德?谁知道呢?相对于巨大利益,它被忽视了。而这样的发展模式,导致的是劳资矛盾、贫富差距等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短期内,根本得不到解决,对之后持续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再举一个例子吧,想一想,“规模经济”真的完全、十分契合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吗?诚然,赚钱盈利是所有公司、企业的根本目的。可是,当所有公司都雄心勃勃,贪婪地计划着更快的发展速度、觊觎更多市场份额、幻想更高利润、“不惜一切”想要成为“巨头”时,便出现了大肆的规模扩张,放低的成本,粗糙的质量,我们还能信誓旦旦地说出,没问题么?规模经济这个概念没有错,错的大概是我们的用法罢了。

可以不夸张地说,这场金融危机代表着粗放式经济发展时代的结束,并且宣告着“微”时代的来临。“微时代”的“微”到底是什么?

古老的《道德经》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微小的每一步累积起来,你就能走得足够远。你也一定听过:“积小胜为大胜。”这原是白崇禧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做的总结,说的是我国近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现在也被股民借用到,在不稳定的市场情况下不贪多,或者持长线,可以获取最大利益。

微、小,却是大的基石。

这便是“微”的意思。微,并不是不足道的,它背后的含义或许很丰富:细节、基石、稳健、具体、接地气,等等。

而如今这个时代,经历了粗放发展之后的这个时代,经历了金融危机那么深刻教训后的这个时代,的确也从很多方面贯彻着“微”的理念。

比如,语言上文化上向着“微”靠近。

不如就说个公司取名的事例吧。曾几何时,史玉柱把“巨人”一词推向了全国,“要做中国的蓝色巨人”这句宣传标语也红极一时。当然,后面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如今,“巨人”早已不知何处,巨人大厦依然烂尾在三十多层。不光是巨人,秦池、飞龙、亚细亚、太阳神,也都惨淡收场,黯然谢幕。

现在想来,“巨人”这个词,不正是代表着一种“大而泛”的观念吗?不正是那个时代我们对经济理解的核心吗?我们爱从数字里“亿”“万”这样的词开始用,目标设定不是“领头”就是“前茅”,口号喊出来不是这个第一,就是那个第一。

在这个时代,取代这些的,是一批新的大楼、新的企业。例如,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一个樵夫智斗强盗的故事,几乎人尽皆知。当初谁也没想过用“阿里巴巴”这个稍显土气的名字来做一家大集团的名字,马云却想了。引用经典小人物之名,具体而接地气,特别亲切。再看看公司的发展路线,的确犹如用上了阿里巴巴般的智慧。别的不说,看看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给社会发展、经济模式带来了多大的变化。它们为“微商户”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交易平台,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业务的里程碑。阿里巴巴瞄准的就是“微”商户——或许曾经许多大公司并看不上这些小商户,不认为他们会对公司的成长能作出多少贡献。但阿里巴巴却以小企业电子商务起家,成为全球领先的集团公司。你看,利用好“微”的力量,会有不可思议的结果。如今,阿里巴巴又与银行合作,望解决微商户融资难的问题。我们期待,也相信着,着眼于“微”的阿里巴巴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从阿里巴巴身上,我们甚至可以去预测一下未来词语的变化趋势。新兴词汇中常说到的“白富美”和“高富帅”,虽然极具特点,但始终只是代表着一小撮人群。而“草根”这个词,虽然十分平凡,但是却一直在积蓄着迸发的力量。要知道,拥有最大能量的人群,永远不可能是一小群;汇聚成海的大众,才是能终结一切的上帝。所以,说“白富美”“高富帅”之类的词将在不久后彻底销声匿迹,这一点也不夸张。因为,草根时代已然开启!

你看,草根时代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脱颖而出的平台,并不一定会给先天环境更好的人更多机会。

当然,如果你想闪光,你就必须学会“具体而微”。

在学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明确“具体而微”。

舒马赫写过一本书,叫《小的是美好的》,探讨了教育、土地、技术与发展的关系,反思了过去西方粗放的发展模式对世界的负面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显然支持了“微”富有意义、该被重视、应该将“微”纳入对经济、管理、发展的理解。

这种理解是很具体的。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资源在不断减少,我们该学会“微利用”了;另一方面,大体的社会框架与布局早已完成,要想突破就必须有“微创新”。

在“微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企业要想走得更远,都应该有一种“微”的思想。这种微开源体现在很多方面。微增长代替粗放的增长方式;更细致的成本控制带来微利润的累积;微创新发展出全新的盈利模式;等等。

企业应该对生产、产品、服务有一种更好的理解:使人类通过最佳消费方式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这不是企业通过做大就能实现的。或许,微小的改变和创新,会给顾客全新的体验,最大的满足。例如,同样的产品,因不同的对象而具有不同的解释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微解释”。这种微解释十分契合个性化、差异化。微微的不同,会给予不同的顾客各自最想要的满足感。

总而言之,在这个新的世界当中,关于“微”的东西,是我们需要追逐的。而微管理,则提供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这个世界的新规则。

这种新规则,正是我们想通过这本书来告诉大家的。

本书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联系方式:chenha19@163.com第一章新的世界第一节 “微时代”的来临

每个时代都有专属于它的事物,这些事物不停地向后人述说着这个时代的故事。而现在,一个关于“微时代”的故事,正在被述说……1 时代总会被冠名

相对于人类普遍不足100年的个体寿命而言,时代是一个很大的词,因为时代能够轻而易举地横跨很长的一段时间。与此同时,时代也是一个很好的词,每一次这个词被人提及时,都意味着某些东西已经被人们所深深地铭记住了。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时代呢?大家普遍把一个有相同特征的时间段称之为时代,时代也因此而变成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大词汇。根据考古学的观点,人类的历史从大的方向上可以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以及现如今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

此外,这五个大的时代中的任意一个,都能继续再分。以石器时代为例,石器时代是考古学对早期人类历史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6000年至4000年。顾名思义,石器时代就是指人们用石头作为工具使用的时代。随着时代推进,人类在制石工艺上也不断发生进化,由此可以划分为三个独立的阶段: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从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的每一段历史就开始被铭记。随后,青铜时代见证了人们冶炼技术的发展与对金属利用的开始;而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则代表着人类社会上的两次巨大飞跃式发展。工业时代还有好多别的说法,如蒸汽机时代,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诞生的巨大意义。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代称更多,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等,这些名词都体现出这个时代的核心潮流。

之所以我们会把某一个时间段称之为时代,我想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中,整个人类社会在某一个方面上所集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而且十分一致的一种趋势与潮流。

似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样的一种倾向,用一个特征鲜明的事物来帮助自己对身边发生的一切进行归纳总结,尤其是人类。如果你稍加注意,你就会发现,这些时代大多是用一些很具体的事物来代替的,比如说石器、青铜、工业、信息以及蒸汽机、数字化,等等。这些文字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很具体,具体到某一种器具。

于是乎,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时代总是因为某一项特点而被某些特点相符的事物所冠名了。比如前文所提及的石器时代,就是指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当中,人类最为重要的工具就是各类石器。当然,人们不会随意乱冠名,被人们所选中的那些可以去冠名一个时代的词语,都是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青铜时代,青铜只是一个代表(或者说,只是一个冠名),在这个代表之后,是一个时代飞跃的体现——人们掌握了出色的金属冶炼技术,进而利用这一技术开始更为有效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当然,青铜时代中的人们还没有发明成熟的文字,于是我们的祖先只是简单地用一些抽象的线条在青铜器皿上记录一些东西。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与进步,我们的祖先最终学会了熟练地使用文字,通过文字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最原始的文字资料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们能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后人,当年发生了哪些事情。

历史学家们总是乐于从一堆的史料当中寻得某一些不为人所知的规律,如每个时代的人们所讨论话题的变迁过程。谷歌(Google)推出了一项很神奇的服务,叫做Google Ngram Viewer,它能帮你搜索到1500—2008年之间出版的520万册书中所出现的词汇,并统计出每个时间段里某一个词出现的频率。笔者尝试着用这个工具搜索了一下这500多年间“管理(management)”一词在不同时期出现的频率,结果如图1.1所示:图1.1 管理词频统计图

从图1.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人们谈论管理的次数整体上呈现越来越频繁的趋势。如果再细看这张图,我们还会发现,在1740年与1940年这两个时间点上,人们谈论管理这个词的频率都开始大幅上涨。参考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以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管理理论丛林这些人们历史上的大事件,可以说Google Ngram Viewer还是比较准确的。

Ngram Viewer这种用来统计词汇使用变迁的工具,同样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时代的变迁。《Fast Company》杂志就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利用Ngarm Viewer比较蒸气、电力、核子等三种不同能源的盛衰,以及报纸、杂志、互联网在不同年代的普及程度。

说到了互联网,就不得不提一个名字——“埃尼亚克”了。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研发人员给这台占了三间房子的大机器取了个很好的名字,叫做ENIAC。尽管这个庞然大物有三十多吨重,但是它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的20万倍,这在当时用惯了笔与纸的人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的速度了。

计算机的出现,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这个时代是在经历过石器时代、铜铁器时代、机械时代(包含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之后,所形成的以电子与信息为主旋律的时间段。这个时代也创造出了很多电信与通信巨头,比如IBM、苹果,以至于每个巨头企业出现时都能引发一个新的潮流,如蓝色巨人时代(IBM最为红火的年代)。

几年前,当苹果的产品还没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有人就断言说这是一个属于苹果的时代。苹果也几乎是完全做到了: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行业的思维、iPhone系列产品直接把原来的行业巨头诺基亚压了下来,iPad系列产品则直接叫板了传统IT制造业,以至于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与苹果产生了某种联系。当然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再看苹果,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的风光开始不再那么耀眼了,三星手机以及华为等的进一步崛起,已经在不断压缩苹果的市场份额了。我们不敢说再过多久之后三星可以取代苹果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总有一天会有一个更为优秀的企业蹦出来,凭借着更具优势的技术与产品,征服所有的消费者,从而创造出属于一个它自己的时代。《古兰经》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告诉了我们,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传奇,而这些最为绚丽的故事与传奇则反过来帮助我们定格了每一个时代,铭记了每一个时代。

与此同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我们总是把这些书挂在嘴边津津乐道,但是却忽略写这些书的人。或者说,我们只是记住了这个历史过程,而不是每个历史片段中的点点滴滴。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这种追随于时代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会对当时的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一股“时代潮流”。

从这不断发展的历史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以前有,现在也有。【微点评】:正如《古兰经》里所说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书”,时代用它最鲜明的一面让我们记住了它,我们则根据这最鲜明的一面去回忆曾经的每个岁月,久而久之这最鲜明的一面就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时代就是这样被冠名的。2 由140字开启的新时代

一个时代结束,总是会有一个新的时代跟着来临。

早在30多年前就曾经有人预言,今后整个世界都将是网络与计算机统治的时代。在那个年代里,动辄数十万美元的计算机,只是研究所或者政府部门能够拥有的奢侈品,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所以大多数人都没对这个预言产生兴趣,认为这完全就是一个戏言。

但是如今社会上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这一趋势,已经在某个层面上证实了这个人的预言。仅以我国为例,中国2012年的网民规模达5.64亿,同时手机网民规模也达到了4.2亿。5.6亿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呢?13亿中国人当中每十个人就有超过四个人是使用互联网的!要知道中国人有超过一半是农民,而且整个中国还只在发展中。如果再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比例还要高很多。

让我们细数一下现在人们身边的那些必需品:一台用来办公操作的计算机,一个用来沟通、娱乐的手机,以及支撑计算机或手机连接上网络的各种信号连接器……现如今,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实现了网络的无线化与移动化。经常有人开玩笑说,有必要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上再加上一个比生理需求更基础的需求——Wi-Fi需求。尽管这个说法更多的只是在娱乐,但是它还是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人类早已离不开互联网了。

总地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以称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为网络时代其实一点不为过。但是,网络时代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时间段,它也是可以近一步被划分的。根据最常接触的网页风格,人们习惯于把网络时代分为web1.0、web2.0以及web3.0三个阶段,这种划分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中,人们却真真确确地在经历另一个时代的崛起。而这个时代的兴起,还要从一个数字说起。这个数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140。

140最初起源于Twitter(推特)。“Twitter”一词的原意是鸟鸣声,其本意就是要传递即兴而短小的信息。我们不得不佩服Twitter的创始人将这个产品的定位与根本属性赋予给了这个产品的名字。

Twitter这款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要与手机捆绑在一起来使用,而非单纯在固定互联网上进行书写。将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结合起来的这一方式,正是Twitter当初能脱颖而出的根本意愿。创始人杰克这样描述Twitter的神奇之处:“当你在任意地方,只要有手机,一样可以发布信息,让别人在Twitter的网页或他自己的手机上(前提是必须是你的粉丝)随时看到,实现一对多的传播。”

但是这中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用手机进行书写会牵扯到运营商的收费问题。众所周知发送短信会被收取短信费,特别是超过160个字符的短信,将被编成多个短信按顺序发送,这就使得传达同一条信息(特别是在这条信息超过160个字符时),短信费用相比之前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多数人担心使用Twitter会令自己的费用增加。

于是,Twitter的管理层决定将每次发送字符数字限制在140个,以保证为用户名或短信前面的标点预留出空间,从而不会产生过多的费用。在Twitter逐渐走红之后,140这个数字也就随之被人们所熟知。

当然,因为某些因素,中国内地内并未开通Twitter业务,但这妨碍不了140进军中国的步伐。目睹了Twitter在多个国家大红大紫,包括新浪、网易、腾讯在内的多家中国网站在第一时间引进了Twitter这种新网络沟通方式。只是它们在引进这种新网络沟通方式时,貌似并未对140这个数字有太多思考(科普一下,一个中文字会占用两个字符,而一个英文只占用一个字符),于是就把这个数字也一并引进了进来。

就这样140开始被所有中国人所熟知。至此,140不仅成了Twitter的另一个代表,它同时也在不停地告诉全世界,一个不同于以往、不再长篇大论的时代来临了。

很多人都对140这个数字背后所表示的时代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归纳来看,都与另一个字相关,那就是“微”字。140个文字能表达出来的信息量能有多大,这个问题几乎不需要什么思考就能得出答案。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如果我们不以信息量来衡量这140个文字,而是以影响力或者关注度来衡量的话,那结果又会怎样呢?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静静坐下来写一篇数百字上千字的博客,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140字就体现出了它的不一样,使用者不必考虑起什么标题、如何展开叙述等“繁文缛节”;相反地,用户们只需要用一个或几个短句将心中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就可以了。

人们把Twitter代表的这种形式称之为微博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微博。作为一名拥有超过五千万粉丝的微博主,李开复老师绝对算得上是这个新时代的引领者之一。李老师写过两本关于微博的书,其中一本叫做《140字的惊人力量》,另一本叫做《微博改变一切》。在这两本书中,李开复老师详尽地介绍了他在开通微博后的点滴生活,以及他通过自己的一万三千多条微博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可以说这本书就是微博在中国迸发力量的最好证明。

试想一下,在此之前有谁能够利用某一交流平台,实现同时与超过整个大西洋洲的人进行互动?而这种互动仅仅只需要通过140字来进行!直到后来,在微博逐渐普及化之后,人们才真正地懂得,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实现了。

我们的记忆中一定还包括微博客里不足140字的琐碎记录,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别人的粉丝并拥有自己的粉丝,每个人都可以与明星大腕对话调侃;我们的记忆中一定还包括奥巴马访华时我们以纯民间的姿态对其行动的细微关注,探究他的弟弟是否在深圳开烧烤店的意义在于体现了民间的欢迎与友好;我们的记忆中一定还包括身为职场里忙碌的“麦兜”,在纷杂的工作后那些微小的幸福和忧伤;我们的记忆中一定还包括诸多的微语录,比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式的自嘲自恋,“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式的寂寞,“生活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式的慨叹……

以140字为代表的Twitter等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

当然,强调了这么久的140字,主要还是想说出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140这个原本Twitter基于英文短信时代设定的与短信协议长度保持一致的限制,在微博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但有一个重要的点却一直没有改变过,那就是140字所带出来的这种快速式阅读。对于接受者而言,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于是,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就这么诞生了。【微点评】:不得不说Twitter是一个天才产品,这款产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全新的传播媒介,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短小精练却力量无穷的思想。环顾如今我们的生活,每个人每天都已经离不开这短小的140个字了。所以说140字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点不为过。3 这就是“微时代”!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微传播迅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人们写着微博客、制造着微语录、尝试着微阅读、进行着微公益,这些细微的语言和行为反映着人们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并进行着相互的细微影响。于是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跟前。

大部分人对于微博十分熟悉,但是对于“微时代”这个词,还有那么一些陌生。其实很好理解,是微博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微时代”的最终到来。

从网络的流变的过程来看,微博可以说是带动了整个网络交流去完成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作为“划时代”的一大新型传播媒体,微博迅速取代之前广受欢迎的博客而赢得广大用户的青睐。比之于之前的博客,微博所要求的字数大幅度降低,在编辑和语言组织方面的门槛同样也降低了,又通过手机、电脑等多方客户端的支持,这三点因素使得微博在短时间内可以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尽管单个的信息发出很小)。这就为个人微观处理信息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平台,无论是在家中,在车上,还是在路边,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来自全国各地最及时的信息,也可以将自己的信息迅速发布在网上传播开来。

用户在自己的信息微管理层面获得极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这大大提高了微管理的效率。如今,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的人云集在此,微博在信息传递方面俨然成为交流、娱乐、讨论、传播甚至监督的平台。在近年来的各大事件中,微博在信息传播与道德监督方面发挥了不可以替代的作用。

于是自然而然的,微博就被称作了“微时代”的引导者。当然,不仅仅是博客的微化,很多方面都在微化,“微公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公益”的理念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仅仅只有企业家、富豪才能参加公益和慈善,普通百姓也能够参与进来,这也正是微时代的优势之一。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才能被称为“微时代”呢?微时代的定义其实不难找——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传播时代。

如果把“微化”作为一个特定称呼,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原本只是存在于微博这一网络交流当中很小的领域所出现的微化,现如今早已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了。在每个小的生活里,我们的日子被多元的信息和多样的内容划分成更多的细小片段,每个片段都精彩纷呈,与其他人的生活一起,共同构建了整个大时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微时代。

现如今的我们,早已经走进信息极速的微时代。简单来说,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如果细致考究微时代的特征,迷你性、瞬时性以及扁平性,这三个名词便很容易被我们所想到。

很多人都认为微时代的迷你性体现在内在信息的传播的琐碎与及时,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的体现,那就是传播设备上的方便便携。3G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信息接收终端的移动难题,而且3G网络以及相应技术已经融入手机应用中;随着电子纸技术的发展,电子纸也将与3G技术融合,增加上网功能。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信息接收终端将不会仅仅局限于手机或是电子纸,特别是随着物联网的逐步建设,各种物品将被赋予智能,兼具传播功能,人类的信息接收终端种类不断增加。这些小巧便捷的信息接收终端可以使人类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进一步突破时空的限制。

当然,移动终端也反过来迎合了微时代的迷你性。当下各类移动便携终端正大行其道,相比于电脑,他们的体积已经大大缩小,屏幕等信息展示框的面积都相应变小。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显示屏为13英寸,而一部手机的平均尺寸为100mm×40mm×20mm。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传播内容已经不合时宜,迷你的传播内容将备受青睐。

传播必然含有信息的流动,微时代的信息流动呈现出更加微观和琐碎的趋势。移动终端使得人类的传播更加流动,也将人们的传播时间分割得更加琐碎,人们会选择无聊与零散的时间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或接收活动。时间的琐碎决定了人们不可能有大量时间来接受大篇幅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或是小说。不仅如此,移动的信息终端也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心态,人们更青睐一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受冗长沉重的内容。而这,就是微时代的迷你性。

微时代在带来了信息传输高效率的同时,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瞬时性的特点。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这就是我们大家最容易发现的微时代特点。对于传播者而言,小的信息量提高了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更新,更可以通过手机等便携通信设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信息。像微博,只允许使用者发布140个字符之内的信息,但可以通过手机、IM软件等多种途径发布,所以,微博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迅猛。对于接受者而言,接收信息、消化信息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信息内容与数量却异常丰富。这就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黏度、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内容。瞬时性可以说是微时代的生命之所在。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扁平化传播这一特点。数字技术使传者与受者位置互换、重叠并且逐渐变得模糊;传播活动逐渐“去中心化”,甚至出现“无限中心化”的趋势。在Web2.0的技术平台上,信息传播交互的每一个节点上都可能是一个传送或接收的中心,传播活动早已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而是呈现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双向结构。在微时代,传播的扁平化趋势更加明显:每一个手持移动终端的个体都是一个传播节点,相比之前,人们进行传播活动更加便捷、高效、平民化。微时代使得人人在对话中实现决策参与,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使得传播的长尾效果更加明显。

微时代以其极速的瞬时性、瞬间的流动性和传输的高效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如果稍作留心,“大数据时代”这个词你必然见到过。这个词最早为麦肯锡所提出,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与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后来,这个词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逐渐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去思考一个问题:“大数据时代”源于什么?也就是说,这些海量数据从何而来?要知道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沃尔玛,它所产生的信息量虽然很多,但那仍不足以称得上是大数据。大数据这个概念的来源只可能是普通群众。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每个人都在活动。所有人每天的各种行为所留下来的信息,最终汇总到一起,才是“大数据”!看似其中一个人的活动信息十分渺小而没有任何价值,偏偏最具价值的大数据正是源于这些小而微的单个信息。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数据时代”的出现,是最微时代最好的佐证。人们每时每刻活动的被记录,铸就了整个“大数据时代”,进而告诉了我们微时代的存在。

随时而“微”,这就是微时代!【微点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创新……这是一个全民皆“微”的年代。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迷你性、瞬时性以及扁平性。“大数据”是微时代最好的佐证。随时而“微”,这就是“微时代”!4 “微”的力量“这个‘微’字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很多人在听了太多有关“微时代”的内容之后,难免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微”代表着弱小,于是他们就难以理解了,为什么说“微”能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其实微的力量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蚂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单只蚂蚁的力量相信所有人都很清楚,人类只需一跟手指头就能轻松捏死它。但是它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之一。故而,微是指体积、形态的微小甚至是时间的琐碎,而却不是微弱之意。相反,它更具有坚韧、流动和瞬时性的特征。“微”,并非“不足道”。在微时代,传播的广度、瞬时性与多样性更为符合人们日益复杂而繁芜的信息。“微”而实“繁”,“简”而实“多”。微时代,一个利用最少资源最短时间获得最多信息和最大收益的时代。

在微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下,这种微的力量,其实就是微动力。微时代本身可以有很多的表现形式,如微博、微信等,但是微动力才是其生命力和核心所在。

要想理解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主角并不是那些大家名角,而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小小民生们。生活原本就是细微琐碎的,微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这些微民将自己的生活融入时代的洪流当中,进而带来了广泛影响。你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微笑着生活”,因为那是普通如你我原本该有的生活态度。微动力要想起作用,这种生活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前面多次出现了“微民”一词,这个词其实很重要。微民是指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个人,即我们这些做着微不足道的事,发出微小的声音的一群人。但是,这样的一群人千万不能被忽视,因为当微民的行动和力量在无组织状态下集结,那将是一股推动事件发展的强大动力。

换句话说,真正让微迸发出巨大力量的,并不是什么很特殊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每个普通的人透过某些媒介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微动力。

这种微动力,其实可以通过罗列关于微的一些词汇就能显示出来,比如前文已经提过的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别看这种短片很小,但依托于网络这样的一个载体,微电影的风头已经在不断地赶上传统电影了。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微博的事情,这里不得不再次将它提及,因为微博在危机传播中很多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何麦当劳在“315事件”之后通过微博发声能够迅速平息危机,而酒鬼酒却将塑化剂超标的危机事件蔓延至整个行业?巴菲特有一句名言,“Get it right, get it quick, get it out, get it over.”,意思是发生糟糕的事情之后需要迅速止损。其实这也是“微”时代处理危机事件的要旨所在,也正是微博对于企业的微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博的这种微动力变化对于任意一个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然,这里还需要额外说一下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类似于KIK免费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作为现今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在其功能中便很好地体现和把握了微时代的特色与脉搏。聊天支持语音、图片、视频、文字,多功能多选择使得信息更为瞬时与流畅。与QQ的无缝衔代表着微信与QQ共同管理,从而直接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基础。在微信中,你可以及时地与其他用户进行视频、语音、文字的多种交流与共享,相比于微博,更具及时性和针对性。在微观管理上,微信更加体现了多样性的集中以及针对性的信息交换的瞬时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微信是对微博的某种超越。

尽管微博、微信等形式或者工具,在微时代、微民造就微动力的当今时代里十分风靡,我们仍有必要去理解这些表面的背后;尽管我们对“微”这一力量的来源已经很清晰,我们仍需要对它作用的过程去进行摸索。

在过去,少数几个动力十足的人和几乎没有动力的大众一起行动,通常导致令人沮丧的结果。那些激情四射的人不明白为什么大众没有更多的关心,大众则不明白这些痴迷者为什么不能闭嘴。而今天,有高度积极性的那些人应致力于降低行动的门槛,让那些只介意一点的人能参与一点,而所有的努力汇总起来则将十分有力。

单个的“微”仍然力量很弱,只有众多的“微”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它所蕴含的力量才能爆发。在“微时代”,基于微博微信这样的公共平台,带有明显个性的表达很容易得到迅速聚合。具有明显个人特点的语言和思想意识,经常能够获得追随者的认同,这将使得个体意识得到聚合,演变为群体意识。

在“微时代”,以内心感受为动力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相较于别人的劝说或者是公权力的动员,人们付诸行动更愿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加上“微时代”下的事物在时间、精力、金钱上的消耗可谓“微乎其微”,人们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对热点事件乃至生活小事,人们也愿意通过“微传播”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无数的微博、即时信息群,使得人们内部分离为越来越多的小集团。人们只选择与自己想法相似或有共同点的集团,从而形成一个个小的“信息茧房”和回音室。一种声音有可能会被迅速放大,从而变成了大众们一致的思想和行为。

那么说到底,为什么“微”在今天会脱颖而出呢?我们想,原因不外乎如下四点。“微”,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个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社会有序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参与;每个人得到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发展。通过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甚至微言碎语,微民们于不经意间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折射出强烈的社会心态,成为社会的变奏符。“微”,是个性化需求的必然结果。21世纪的人们,需求早已变得更加多样、更富个性。与此同时,“信息爆炸”又使得人们接触到的信息以指数方式增加,人们获取、选择、利用信息所花费的成本也迅速增加。“微博客”应运而生,寥寥数语,却“微言大义”,使人们极为便利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微时代”的种种,正是细致入微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才获得了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微”,能够汇集成宏大。古人云,积水成渊。每一个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可以迸发巨大的合力。就社会风尚而言,先进人物、模范榜样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唯有如此,才能蔚然成风。在“微时代”,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今天看来,在所有的社会大事件中,我们以小人物的微形态和微行动低调地呈现自我,发出声音,这样的呈现和声音最终凝结成不可小觑的力量。

这就是微的力量。【微点评】:古人云,“积水成渊”,每一个微小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就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合力。微时代是一个所有人都是主角的年代,每一个小人物都以微形态与微行动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最终汇聚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要明白,微的力量,正是来源于你。第二节 微管理离你有多远?

管理的世界庞大而复杂,但这并不代表管理就离你很远。你一直关注于自己所理解的那个管理世界,殊不知因此而错过了管理真正的精华。1 你所看到的管理世界

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就曾经提及,20世纪之后人们谈论“管理”的频率一直在上升。被人们越来越多地提及,这足以说明人们对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管理(Management),这个一直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企业管理者的眼里,管理是一种工具,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学者的眼中,管理是一种学问,它的未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投身到这一研究领域,去探寻它的美;当然,在更多平常人的眼中,管理可能只是一个热门词汇,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每一处。

尽管不同的人对管理的理解会有很大差别,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管理自首次提出来之后,就一直与每一个人保持着密切联系。

人们对于管理学的定义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这门学问涉及数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新兴科学、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等。

管理作为一门大的学科,它具有很多别的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比如说多科学性与综合性。这一点从管理学的定义中也能看出。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这么评价过管理,他说“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学科,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从德鲁克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管理这门学问的“高深莫测”。

通常来说,管理这门学问的特点,可以被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科学,无论是“宏观原理”还是“微观原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管理的实用性也是别的学科难以比及的。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最后,能做到对社会对所有人都有用,这是管理学最大的能力之一。构成管理过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都是社会最有生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社会性;同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生产关系的特征,因此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这也体现了管理的社会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说了这么多管理的特点,似乎给人的感觉就是,管理是个很宏大的东西,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仿佛离我们这些寻常百姓很远(而这也正是大部分人对管理敬而远之的原因)。

其实不然。之所以花费口舌来介绍管理学的这些大特点,是因为如果要想窥探管理的世界,就必须得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管理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儿,因为管理与管理学,其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种区别可以从管理学者与管理者的数量差异上得以体现。如同德鲁克这样的管理学名家,即使翻阅了整个历史能找出来的也只是凤毛麟角,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管理者却比比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有工作有组织归属,甚至只要拥有自己的家庭的话,每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管理者!

管理学更为偏重学术与研究,而管理则更为偏重实践与应用。不可否认,管理与管理学之间有很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管理就是来源于管理学。但是与管理学的注重理论与基础不同,管理强调的是应对环境的可变性与实用性。作为管理学家,你必须清楚地知晓管理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基础知识构成,但是作为现实中管理者的你,不一定非要完全了解所有的东西,只需要了解管理中的某一个微环节并应用于工作之中发挥效果,那便是成功的。

但是呢,人们貌似已经被管理学吓到了,他们总认为自己了解整个管理世界,认定了整个管理世界都是极其遥远而困难的。这就有不得不说的一个曲解,那就是很多人把管理世界理解为了纯粹的管理学。

也就是说,很多人所看到的管理世界,其实只是整个管理世界的冰山一角。【微点评】:每个人都在谈管理,管理的作用当然毋庸置疑,宽广的涉及领域与高度的实用性保证了管理的生生不息。但是,你所了解的管理,其实更多的只是管理学的内容,很多人已经被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复杂与庞大蒙蔽了双眼。你所了解的管理世界,还不够绚丽。2 你不知道的管理世界

看过冰山的中国人并不多,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对冰山的认知。冰山与浮在水面的冰块其实是完全一样的原理,稍微有点物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冰的密度比水略低,大约是水的十分之九,所以冰块(或者冰山)是浮在水面上的。

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冰山模型,即某一特定对象可以根据某些标准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模型被麦克利兰教授用于个人素质评定而逐渐为人所熟知,也就是我们最常提及的素质冰山模型。麦克利兰教授的模型中,冰山以上部分其实只是一些很显性的特征,而冰山以下部分尽管不能被直观看见,但它却决定了一个人才价值的核心。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一模型用于对管理的理解。管理世界同样好似一座冰山,漂浮在最上层的,为我们所常能看见的,是以那些著名管理学者与管理著作为代表的管理学,而被水淹没着我们无法看见、支撑着最上层冰块的那一部分,才是管理真正的精华。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我们总是误以为冰山以上的部分就是冰山的全部,然后我们就自认为很了解管理世界了。我想,现在的你应该明白,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正是那些沉在水里的冰山以下部分,也就是我们这本书所重点强调的——微管理。

对于微管理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尝试。

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微观管理。从管理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看,管理学的知识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宏观管理一般包括广义的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信息与发展的管理以及对其各自领域的管理。因为更为具体的知识体系与更高的曝光率,大多数人所了解的正是宏观管理。与此同时,微观管理亦作微管理学或显微管理学,是商业管理的一种管理手法,这种管理与崇尚大局观与概括性的宏观管理的理念是完全相反的。从字面意思上来看,管理者透过这种手法对被管理者(员工)的密切观察及操控,使被管理者达成管理者所指定的工作。相对于一般管理者只对较小型的工作给予一般的指示,微观管理者会监视及评核每一个步骤。很显然,这样的一种管理并不讨被管理者喜欢,因为其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监工的角色。这也是这个词在逐渐贬义化的原因。

但是微管理对于微观管理的理解并不是偏重于监控与操作,而是在于对细节的把控。可以说微管理是微观管理中的一种,因为这两者都注重细节;但是微管理并不涉及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控制。换句话说,从微管理的角度来看,人是没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分的,即所有人都是管理者。这也就是说,微管理强调的是,个体对自己工作细节的监督,而不是他人。微管理所强调的细节,是指针对自己的行为所表现出的。

而对微管理理解的另一个方面,则是一种存在于细节的普遍性。尽管管理者的头衔各式各样,但他们的工作具有共同的特征——无论是赫尔希食品公司(Hershey Foods)收发室年薪25000美元的领班,他手下只有5名办事人员,还是年薪120万美元的AT&T的董事会主席,他负责协调拥有30万名雇员,年营业额为630亿美元的组织——他们都需要在一些具体的问题环境中进行管理。无论管理级别的高低,管理者所拥有的管理知识可能是相似或者一致的。有一些问题可能出现的层级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处理方式其实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问题可能不需要你去拥有十分宽泛而扎实的理论基础,相反它只需要你拥有一个知识点就能在不同环境中进行应用。

这就是管理的冰山下部分的实质——应用。这种实际应用性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管理者,你无须像德鲁克那样潜心研究管理学知识多年;你要做的只是学习一个很简单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个知识点与现实相结合,处理掉现实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根本无须是一个管理学的通才,你只需要掌握某一个很小的知识点,然后发挥出这一个小知识点的“微动力”,以解决掉存在的问题。在微时代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想,微管理应该就是管理的新发展吧。

把这两个方面归纳在一起来看,你会发现原本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当中充满了乐趣。无需漫长的知识学习,你要做的只是针对细节灵活运用你有限的知识储备。

而这,也正是这个管理世界的最大精髓。【微点评】:如同一座冰山,浮于表层、为我们所熟知的只是管理世界中很小的一角,沉于水下的都是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之所以在水面之下不为人们所知晓,是因为这个管理世界的“微”属性。微管理的世界很简单,但是很实用。沉入其中,你便会发现,原本你所不知道的管理世界,会是如此美妙。3 微管理就在你身边

读到这里,或许你早已经发现,微管理其实十分契合“微时代”这样的一个大背景。而倘若在微管理的视角下,其实我们也不难发现,微管理在实际当中处处都有。

公交车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早已成为了日常外出代步的首选。

从公交的前门上车,自动投币或者刷卡,到达目的地后从后门下车,这样的一个流程,几乎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但是,大家在搭乘公交时,是否注意过这样的一个现象:

某一个乘客到达目的地后准备从后门下车,但是还没等到下车,公交的车门就已经关了。这个时候,这名乘客就只能在后面嘶吼着:“师傅!师傅!我要下车!开门开门!”

这种现象的危险性自不必多说,一车的乘客其实都承受着因急刹车而跌倒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留意过这一现象或者自己经历过,你就一定会跟我一样,认为这个现象很不合理。明明我们乘坐的公交车既装有反光镜,又有电子监控视频系统,那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要知道反光镜与监控系统,这些设计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啊。

其实换个方式去思考,我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无论是反光镜还是监控,使用这些设备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司机。换句话说,所有这些都只是为司机设计的。但是从乘客的角度出发,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当想下车的乘客看到车门正在关上的时候,没有任何设施是针对其服务的!于是,被逼无奈的乘客只能靠扯开嗓门大喊,甚至谩骂来向司机传达意见了。

公交车内提供的设施仅仅提供了司机了解乘客情况的可能,却不能够把乘客们的想法传递给司机,这种单方向的沟通,就是问题的本质。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在墨尔本的公交车内,过道两旁上方的拉手横杆的两端会装着绳子,许多扶手立杆上也附有按钮。“站”在车厢任何位置的乘客,如果要下车,可以很方便地拉一下绳子或按一下按钮,司机面前的提示灯立即亮起,同时喇叭发出清脆悦耳的音乐。

事实证明了这个装置非常有效,它的确能够保证车门关闭的一刹那,乘客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告诉司机“开门”。这个装置与反光镜(监控系统)等一同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系统,来保证乘客向司机的信息传递,提高乘客与司机之间的沟通有效性。

回到我们最开始的话题上来。公交车的故事其实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可能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微管理的了解并不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微管理就离我们很远。

从单个组织到整体社会,“一体化”这个词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多。当今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可以过上远离人群的“世外桃源”式生活了,每个人每一天或多或少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无论你是否愿意。

虽然我们整天抱怨着自己做不完的工作与学习任务,但是正是这些没完没了的事情,把原本遥远的管理拉到了我们身边。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对于一项目标的完成过程体现着微管理;在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点滴规划是微管理。在完成目标中、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于时间、金钱乃至自己生活的安排、信息的处理,都是一种微管理。换句话说,只要你还有目标在追寻、只要你的生活还在继续,你就没理由不去关注微管理。

对于微管理的关注,并不需要以是不是学者身份进行区分。当然,对于所有致力于管理学研究的学者而言,追求管理理论的过程是十分烦琐而浩大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集大成的管理学者寥寥无几这一问题)。但是对于所有普通人而言,情况却并不是这样。我们完全有更为有效的捷径可以选择。有时候我们也在不断求索,如何在浩瀚的管理学理论学书籍中细细地寻找与某些特定企业或个人适合的理论和思想。以生动的故事入手,为大家破茧抽丝,从最直接、简单、质朴的生活入手,仿佛我们在重温生活中曾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但无形中已经懂得了诸如此类事情该如何管理,拥有了相应的管理方法。这无疑就是最好的捷径之一。

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这个假设就是,你得去学会注意这些故事、这些细节。微管理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你不去注意,你可能就没法发现这个存在你身边的问题,更别提去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本了。

总而言之,微管理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这需要你睁大眼睛,去发现他们。或许,在你下一次登上某一辆公交车时,就能立马感受到!【微点评】:微管理虽然不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离我们很远。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微管理的身影无处不在。越是微小的地方,微管理就越有可能出现。细心留意与观察自己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你就会发现,微管理就在你的身边。第三节 每个人都可以是优秀的微管理者

在微时代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微管理其实不是一门苦差事。充分地掌握细节进行管理,你会发现微管理只是一种角色扮演。不仅仅是你,几乎所有人都可以是优秀的管理者。1 微管理者不是一门苦差事

通常而言,要想获得追随者的支持,你可以有这六个方式: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强制性的力量、奖赏、专家性的意见、鼓舞人心的口才,以及令人信赖的人格。

这其中有一点需要专门强调的是专家意见。专家往往在某个领域里有令人敬佩的专长,如丰富的知识、深刻和独到的见解、某种特别的技能等。出于对生活、工作和职业前途的考虑,人们也越来越需要一些专家性的建议,如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医生;在操作电脑方面的计算机专家;在办理纳税事宜方面的税务咨询师;在组织改革方面的管理学的教授;以及拥有某些稀缺资源的人……

这些出色的人,都是因为他们的知识、见解和技能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他们也因此具备某种令人信服的领导力。但是大部分人也很清楚,这些出色专业技能是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培养来训练的。举例来说,一个优秀的法律专家需要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这一连串的专业知识教育,以及至少三到五年相关岗位的工作经历。这一全套的训练过程,通常就要花费掉15年的时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