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婴幼儿全脑开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3:01:13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1~2岁婴幼儿全脑开发

1~2岁婴幼儿全脑开发试读:

前言

满一岁是宝宝人生中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宝宝从此摆脱了自己的被动地位,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了。他已经不满足于什么事情都通过大喊或哭闹而让父母帮他做。相反,过了一岁的宝宝,由于自身的运动能力增强了,对大人的一些行为和心理也明白了很多,对周围的事物了解了不少,因此宝宝开始了自己探索世界,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去了解周围的世界。

这个阶段的宝宝,他的大脑就像一块干渴的海绵,需要不断地吸收水分,而且是永远也吸不足,永远饥渴。这水分出了宝宝自己从周围世界挖掘外,更多的还是要靠父母的补充,因此毕竟宝宝还不能像个大人一样“为所欲为”,他喜欢探索、喜欢研究,但前提条件是父母为他提供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宝宝才能够如鱼得水,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地吸收养分。

这本书就是专门针对一岁到两岁宝宝的这个特点,根据宝宝的发育水平,从运动能力、语言发育、思维发展、情绪社交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为全面开发宝宝的左右脑只能而写的。书本内容分得很仔细,逐月分类,按照1~2岁宝宝每个月的特点划分,同时也区分了左右脑的功能,让父母一目了然,可针对自己宝宝的具体发育特点和偏差有选择性地进行训练。如果你是为比较忙碌的父母,而且你的宝宝在某些方面发育很好,已经完全达到甚至超出一般宝宝的发育标准,那你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你可以直接找到你的宝宝比较薄弱的那一项,有针对性地训练。

本书的育儿观点和理念比较新,不是对资料的简单加工,而是通过对这个年龄阶段宝宝发育特点的深入研究而总结的经验和方法。这些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宝宝,但对于大多数宝宝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如果你的宝宝不属于“大多数”宝宝中的一员,你可以举一反三,灵活地变动,让它符合你的宝宝。

本书为了方便父母,在每个月中都针对本月宝宝的特点和训练重点提供了一些小游戏,这些游戏是通过精选而来的,没个游戏都有详细的玩法说明。而且游戏的道具尽量生活化,即便宝宝没有很多的玩具,也照样可以玩的有滋有味,因为宝宝的生活中本身就充满了游戏,只要你留心都会发现。

本书除了教你如何充分开发这个阶段宝宝的全脑外,还时刻向你诉说着这样一个育儿真理——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这里的爱不是宠爱和溺爱,在阅读本书中你将会知道什么样的爱才是对宝宝真正的爱。

希望本书为你带来方便,为你的宝宝带来聪明与智慧。

01 12~13个月宝宝全脑开发

刚刚过完1岁生日的宝宝在智力和体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爬行时所看到的世界,开始用站立,甚至是行走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程度,能更多地理解大人们所说的话,开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也有了与人交往的兴趣,这一切都使他们更有能力探索周围的世界,满足日益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因此也增添了很多新的本领。在这个月中,父母们应更注重对宝宝的观察、模仿、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会对宝宝的智力发育大有益处。

宝宝全脑智能发育状况

自我表白能力发育

我不用再爬了,可以站起来,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我不用扶着东西就能站起来,还能稳稳地站很长时间都不会坐下。

我还能捡起掉到地上的玩具,大人们总喜欢让我这么做。

我能摇摇晃晃地走上一段,爸爸、妈妈在旁边很紧张,这真有趣,但我不会摔倒的。

我爬上了家里的小茶几,上面真好玩儿。

遇到我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我会说“不”,我还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我学会了搭积木,我可以把好几块积木摞在一起。

发现爸爸、妈妈用的东西很好玩儿,我会学他们的样子做。

我不要妈妈喂我吃饭,喜欢用勺子自己吃。运动能力发育

站立:这一阶段的宝宝能够自行站立和坐下,并能弯腰捡起地上的物体,同时保持较好的平衡。

行走:有些宝宝已经能够自己走路了,此时他们的足弓还没有发育好,所以走起路来不是很稳,但“人生的第一步”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语言能力发育

宝宝在这一阶段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均有所加强,对于大人的口头指令能够作出积极的反应,也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这一时期的宝宝不仅愿意模仿大人们的语言和发音,也会自己发出有意义的语音,如用“不”表示他们不想做的事,用各种名词表示他们想要的东西,等等。认知能力发育

这个时期的宝宝精力旺盛,好奇心强,对于周围的所有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求欲望。宝宝不断增强的观察思维使他们具有了更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会学习大人的动作,这时父母可以将自己平时用的一些安全的小器物给宝宝当玩具,让他们了解这些器物的真正用途,这对于提高宝宝的知行能力十分重要。

刚满1岁的宝宝已经有了空间意识,他们能够将物品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起联系,有了远近、高低的概念,也学会了识别物品的形态和颜色等特征,这时需要父母适时地进行引导,促进宝宝的学习。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1岁的宝宝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让大人为他们做好一切,而更愿意学着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要自己吃饭,自己拿杯子喝水等。

此时的他们由于自我意识增强,也更愿意得到大人的表扬,因此当宝宝出色地完成了一个指令时,一定要表扬他们,满足宝宝的成就感,这更有利于他们的情智发展。

这一阶段的宝宝开始有了社交的愿望,他们愿意与其他宝宝玩耍,而且会在玩耍过程中表现出友好与协作的态度。

怎样开发宝宝左脑智能

父母应为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

随着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1岁的宝宝已有了更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开始学着用语言与人交流。

父母们都很关注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希望自己的宝宝早日学会说话,而这个阶段正是宝宝学习语言表达的关键时期。其实,宝宝学说话是一个长期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首先,父母应该给宝宝创造更多的说话的机会。

在这个月份中,宝宝其实说的话很少,他们多数时间总是发出一些不是很好理解的音节,而这些在大人看来颇为费解的音节对宝宝们来说却往往有着实际的含义,而且也是宝宝真正进行语言交流的开始。因此,父母要让宝宝尽量多地开口说话,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意愿。

12~13个月的宝宝会比较清晰地说出一些简单的名词,但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还有一些困难。父母们尽量不要依靠猜测来满足宝宝的要求,而是应多对这一时期的宝宝提出问题,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当宝宝所表达的要求被父母听懂并予以满足时,他们的说话的信心和兴趣就会迅速增加,从而加快学习语言的步伐。

这种父母与宝宝之间更多的语言交流不仅会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同时也会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在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宝宝会更加开朗活泼,更愿与人交流。父母应教宝宝学会正确的发音

1岁的宝宝正是依呀学语的阶段,此时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尤其表现在模仿和记忆力方面。宝宝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语言表达和发音习惯将影响其一生,因此,父母应特别注重对宝宝正确发音的训练,为他们未来的语言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父母首先应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改正错误的发音,使自己的语言更加规范和准确。这个月份的宝宝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总是很关注大人们说话,他们含糊不清的表达正是对大人们所说的话的尚不够准确的模仿。

因此,在与我们的宝宝对话时,父母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此时的父母已经成了宝宝的语言老师,他们会学习父母的词汇、语音,甚至是口头禅。宝宝们在学习父母的语音时并没有分辨的能力,他们是全盘的接收,因此,父母不正确的发音也就成了宝宝所学会的语言的一部分,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是一个地区长大的宝宝,有的可以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有的却只会说方言。

在保证自己发音正确的前提下,父母们要做的就是结合具体的事物,教会宝宝正确的发音。可以让宝宝做一些指令性的动作,例如让宝宝指出自己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把某一样玩具拿给妈妈等,让宝宝一次次地熟悉事物的名称,并且能够准确地重复。随着这类训练的增多和宝宝人际交往的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

这个月的宝宝已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他们能够很平稳地站立,并在行走中尽量保持住身体的平衡,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用他们的小手做更为精巧的事情了。

在训练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时,父母可以结合宝宝在这一阶段刚刚产生出来的独立意识,例如他们开始不要父母喂他们吃饭,而是尝试着自己拿着小勺舀饭吃;他们不喜欢用奶瓶喝水,总是喜欢拿着杯子把水喝得满身都是。父母可以借助这些生活中的每天都进行的活动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让宝宝自己拿着小勺把饭放到嘴里、自己拿杯子喝水,以及搭积木的游戏都可以锻炼宝宝手部肌肉的运动能力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并且提高动作的精准性。

在训练宝宝协调能力的过程中,宝宝也许不会一次就成功,这时父母不要因为宝宝弄洒了菜饭和水而责怪他们,而是要多多鼓励,让他们因一次次的尝试而高兴,因最后的成功而兴奋,他们再次学习和实践的欲望才能被激发出来。提高宝宝的观察思考能力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他们对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因此他们也成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家。他们有时不再只是迷恋自己的玩具,而是越来越对周围有着实际用途的器物产生兴趣。

他们看到父母把牙刷放进嘴里,把电话放在耳边,用杯子盛水,用笔写字……观察到这些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新的人生体验,也开始思考这其中的原因。通过对父母这些行为举止的观察,宝宝已经了解到,身边的东西不仅有名字,而且有用途,探索这些东西的用途对宝宝来说是充满乐趣的事情,同时他们也总是想模仿大人们的动作。

父母可以把一些安全的器物交给宝宝,并让他们试着模仿使用这些器物时的动作,让他们了解这些器物在生活中是有着实际用途的,而不只是一个玩具,这也是宝宝在生活中学习的一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渐渐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增强其观察思考的能力。

怎样开发宝宝右脑智能

父母怎样让宝宝学会分辨

表情我们在前面说过,1岁的宝宝已经是个敏锐的观察家了,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的关注度明显加强,并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父母在此时应着力培养和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其实,我们的宝宝在刚刚能看到大人的表情时就已经学会“察颜观色”了。当我们逗尚在襁褓中的宝宝玩儿时,会发现他们总是会盯着我们看,尤其会盯着我们的脸,而且我们夸张的表情也会把他们逗得开怀大笑。等宝宝再大一点儿时,他们会慢慢理解父母的表情所代表的含义,以此来揣度他们的态度。因此很多父母会发现,宝宝们在做我们总是禁止他们做的事情、以及做我们以前曾为此赞扬过他们的事情时,都会看着我们,他们是在通过表情观察和判断我们对他们的态度。

1岁的宝宝已经能够观察出大人们表情的不同,他们在玩耍时喜欢看着父母的脸,因为他们知道,父母的表情会告诉他们做哪些事情会得到表扬,做哪些事情会受到批评。对宝宝进行表情分辨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为宝宝培养出敏锐的观察能力,而且对其今后的社交能力的增强也大有益处。父母在训练宝宝分辨表情时,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父母和宝宝面对面坐下来,用一个纸板挡住自己的脸,一边说:“妈妈(爸爸)高兴了!”在拿开纸板的同时作出笑的表情,并以同样的方法分别作出其他的表情,而且表情要适当夸张,让宝宝易于分辨。

在宝宝清晰地了解喜、哀、乐的表情之后,父母要经常在宝宝面前作出这些表情,当他们表现乖巧时,父母要在他们面前露出高兴的表情,让宝宝知道你对他很满意,让他有动力继续做下去;当他们做了错事时,父母要故意作出生气的表情,让宝宝知道这件事他们做错了,立即停止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对宝宝的表情分辨能力训练才算真正达到了目的。让宝宝认识图形

随着1岁的宝宝右脑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的宝宝不仅能认识图形,而且能够分辨出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在训练宝宝认识图形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根据身边的玩具和实物认知各种图形和形状。

如用瓶子、盒子和杯子给宝宝当玩具,让他们分别给圆形的瓶子和方形的盒子配盖子,父母先做,再让宝宝模仿,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认识圆形和方形的物体,并了解它们在形状上的区别。

父母还可以跟宝宝一起用纸做出三角形、四方形、圆形等几何形状,依次拿起每个图形告诉宝宝它的名称,等宝宝记住后,再对宝宝发出指令,让他们拿起你说出名称的图形。在跟宝宝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地多重复,让宝宝加强记忆,当宝宝准确地找出你所要的图形时,则一定要加以鼓励。

父母还可以利用积木使宝宝认识到图形以及不同形状的物体之间的关系,例如让宝宝自己动手分别把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到相应形状的洞里等等,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自己会逐渐认识各种形状物体的不同。培养宝宝的空间意识

1岁的宝宝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他们知道了物体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了模糊的整体——局部——整体的概念。但是在这一阶段,宝宝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是很有限的,不过开发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却给父母们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在培养宝宝的空间意识时,为了增强宝宝的空间想象力,父母首先要给宝宝创造大量的观察机会。人的想象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而头脑里的形象则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而形成的,接触外界事物多则想象力丰富、深刻;反之则头脑中形象单调而不够立体。因此,父母要让宝宝尽可能多地感知客观事物,进行多方面而仔细的观察,以便在宝宝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在引导宝宝进行观察时,父母要告诉宝宝所观察的物品的特点,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样,宝宝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整体与局部的空间概念。

在空间意识的训练中,积木是很好的训练工具,父母可以跟宝宝一起搭积木,使宝宝在具体的手眼配合的操作中认识每一块积木与完成的整体造形之间的联系。

父母要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宝宝认真观察积木的形状和颜色,告诉他们几个不同形状的积木是如何构成了一个新的形状,这个创造的过程会让宝宝兴奋不已。

同时,父母还应多带领宝宝走出房间,到不同的地点散步,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景物,提示他们认识到景物之间的关系,例如桥是在河上的,树是种在路边的等等,使宝宝实际体会到空间中物体的存在方式。培养宝宝的空间距离感

眼球追视和空间距离感对于宝宝的视觉潜能发展十分重要,为宝宝培养起良好的空间距离感能够为宝宝的视力发展打好基础,对宝宝日后的识字与阅读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父母在培养宝宝的空间距离感时,可以借助以下的一些方法:

其一,父母用绳子系住一个宝宝喜欢的小玩具,从高处垂下让宝宝拍打,父母可以不断地移动绳子,以此增加宝宝拍打的难度,让宝宝体会视觉距离与真实距离之间的差异,从而加强他们判断距离的能力。

其二,带宝宝到户外,让宝宝看远处移动的物体,可以引导宝宝去看在远处跑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等。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宝宝的空间距离感和视觉追踪能力。

在游戏中,父母应配合简单的语言,例如对宝宝说上面、下面、远的、近的,让宝宝能配合物体的移动,掌握它们的方位,同时也能促进宝宝对语言意义的掌握。

为宝宝全脑智能提供营养

让宝宝适应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

进入1岁的宝宝,咀嚼、消化和吸收能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饮食也应该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不再以奶类为主食,而是要增加宝宝食品的数量和种类,使他们摄入的营养能满足其智力和身体发育的需要。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学会了自己使用小勺,他们很乐于坐在桌前跟父母一起吃饭。由于宝宝经常会与全家人一起吃饭,所以父母的饮食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宝宝,因此,父母应培养宝宝适应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同时,为了宝宝的健康,父母也应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在这个时期,父母的饮食习惯与能否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因此,父母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努力为宝宝合理安排好每一次正餐,使他们形成规律的用餐习惯,用餐要按时按点保证一日三餐,父母不应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宝宝的任何一次正餐。宝宝需要正餐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如果正餐不能保证,宝宝的血糖就会降低,进而影响宝宝的情绪稳定。给宝宝适当添加点心

这个时期,我们虽然要培养宝宝适应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但由于宝宝的胃要比成人的小,消化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每餐不能像大人那样吃得很多,因此每天的进餐次数应当比大人多一些。虽然宝宝现在已经在吃普通饮食了,但刚满1岁的宝宝身体长得很快,需要更多的养分,否则将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尤其是学步期间的宝宝,由于活动量增大、消耗多,因此就饿得快,这就需要在正餐中间增添点心来补充热量,但往往宝宝吃了点心后又可能不好好吃正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在给宝宝吃点心时,父母要掌握好进食量,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多,以宝宝能够正常吃正餐为原则。

一般来讲,这个月份的宝宝每天除了早、中、晚三餐外,还应当在早餐与午餐之间加一次早点,在下午与晚餐之间加一次午点,在临睡之前加一次晚点。但加餐的点心量不宜太大,以免影响宝宝进食正餐和夜里睡眠。

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加点心时要注意:一是点心要适量,不能过多。二是时间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响正餐食欲,更不能随意给宝宝零食,否则时间长了会造成营养失衡。水果、面包片、煮鸡蛋、饼干、牛奶等均可作为宝宝加餐的点心。让宝宝拥有良好的食欲

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父母为宝宝逐渐养成的,宝宝每天中的每一餐所吃的食物对宝宝的消化吸收、食量、食欲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这关系到宝宝今后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以及是否会有好的食欲。

父母在为宝宝添加甜点、糖果、饼干等点心时,应注意不要使宝宝摄入量过多,因为这些甜食最容易败坏宝宝的胃口。虽然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果汁和糕点是满足宝宝生长需要和有益健康的,但不加限制地吃,却有碍于宝宝饮食习惯的养成。

为使宝宝有良好的食欲,除了让他们在饭前少吃甜食、不喝碳酸饮料外,还可以给宝宝吃些清爽的凉拌菜,还可以在菜中增加西红柿、菠萝、芒果等水果,这些食物能起到开胃的作用。

烹调方式多增加凉拌的菜肴,使口感清爽;另外还可以在烹饪过程中加入一点食醋,同样会增加宝宝的食欲。保证宝宝正常的营养摄入

食物的营养价值是宝宝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给宝宝吃的食物,应该是既好吃,又有营养价值的。因此,父母给宝宝吃的食物,要注重其营养价值。

人工处理过的食物,有时甚至比养分流失的食物更无益,所以说天然而未经处理的食物最能保持其原有的营养成分。由于宝宝的身体还未发育成熟,对于食物的代谢比不上成人迅速,因此,人工添加物及一些不明物质,可能会给宝宝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加工和烹饪菜肴,所用食品的养分在处理过程中,都要在所难免地流失一部分。因此,爸爸妈妈在为宝宝准备适合的菜肴时,应选择最新鲜的原料,多用蒸、煮等简单的烹饪方式,少用或不用煎、炸、烤等方式,这才是最佳的饮食加工和烹饪方式。

水果、蔬菜、全麦面包都是营养价值高、热量低的食物。总而言之,不论宝宝体重过轻或过重,选择含有多种营养的食物,注意食物种类的变化,是均衡饮食的法宝。

宝宝每天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别是橙绿色蔬菜,例如西红柿、胡萝卜、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这些蔬菜加工成细碎软烂的菜末炒熟调味,给宝宝拌在饭里喂食。要注意水果也应该给宝宝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应使宝宝适量摄入动植物蛋白。肉类、鱼类、豆类和蛋类中含有大量优质蛋白,可以用这些食物饨汤,或用肉末、鱼丸、豆腐、鸡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宝宝。

牛奶中营养丰富,特别是富含钙质,利于宝宝吸收,因此这个时期牛奶仍是宝宝不可缺少的食物。粗粮细粮都要吃,可以避免维生素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软米饭、粥、小馒头、小馄饨、小饺子等,吃得不太多也没有关系。

宝宝益智美食安排

猪肝丸子

材料:猪肝15克、小麦面粉15克、大葱15克、鸡蛋15克、番茄15克、色拉油15克、番茄酱5克、淀粉8克。

制法:将猪肝剁成泥,大葱切碎同放一碗内;加入小麦面粉,鸡蛋液,淀粉拌匀成馅;将炒锅置于火上,放油烧热,把肝泥馅挤成丸子,下入锅内煎熟;将切碎的番茄和番茄酱下入锅内炒至呈糊状,倒在煎好的丸子上即可喂食。

功效:猪肝和鸡蛋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铁,能保证宝宝血色素维持在正常标准。红枣泥

材料:干红枣100克、白砂糖20克。

制法:将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煮15~20分钟,至烂熟。去掉红枣皮、核,捣成泥状,加少许水再煮3分钟,加入白糖调匀,即可喂食。

功效:红枣含有丰富的的钙、磷、铁,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对宝宝缺铁性贫血、脾虚消化不良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软溜虾仁腰花丁

材料:虾仁400克,猪腰100克,蛋清40克,枸杞5克,山药丁50克,西兰花50克,葱、姜、香油、盐、黄酒、淀粉各适量。

制法:虾仁洗净去泥肠,吸干水分,加盐、味精、蛋清、淀粉上浆。猪腰洗净剖去杂质,划斜花刀,切小块状,放入含黄酒的清水中浸泡片刻,除异味。枸杞泡软,山药丁煮熟,西兰花洗净摘朵状煮熟待用。热锅中加油,烧至四成熟,放入虾仁滑油至熟捞出。将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腰花,爆熟,捞出沥油。锅中留少许油,放入葱段姜片,煸香取出,再放入虾仁、腰花、枸杞、山药、西兰花翻炒3分钟,加少许汤汁、盐、黄酒、水淀粉勾芡,淋香油出锅装盘。

功效:口味鲜嫩润口,色彩美观。虾仁蛋白质、钙质丰富,开胃补肾;枸杞明目,山药健脾,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对宝宝的视力和皮肤有益。

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游戏

这是什么味道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分辨几种不同的基本味道,刺激宝宝对味觉感知。

训练方法:准备味道分别为酸、甜、苦的水果或蔬菜(由于辣的味道太过刺激,可以先不让宝宝尝试),如柠檬、苹果和苦瓜等。让宝宝把每种味道都尝一下,在每尝试一种味道时,父母都要告诉宝宝这是什么味道,之后让宝宝重复。

注意事项:这个训练可以多重复几次,以增强宝宝对味道的记忆和辨别能力。学童谣

游戏目的:通过童谣的韵律培养宝宝的节奏感,提高宝宝的听觉和记忆力。

训练方法:父母先学会几首朗朗上口又简单易学的童谣,在跟宝宝作游戏的过程中朗诵给宝宝听。

注意事项:在朗诵几遍之后让宝宝试着跟你朗诵,直到宝宝能自己朗诵为止,并对于宝宝的每一次进步都要及时地进行鼓励。浴缸里的彩球

游戏目的:教会宝宝认识数量,学会数数,提高宝宝的数学能力。

训练方法:在浴缸里给宝宝洗澡时,父母将准备好的彩球一个一个地放进宝宝的浴缸,一边放,一边数,并让宝宝触摸这些彩球,跟父母一起数数。

让宝宝数的彩球不宜过多,以免宝宝因记不住数字或数字太多而失去兴趣。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用十个以内的彩球,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可以适时增加彩球的数量。

注意事项:父母在游戏时要在旁边注意保护宝宝,不要使宝宝滑倒或使水进入宝宝眼睛。三个容器

游戏目的:使宝宝了解物体体积大小的区别,提高宝宝的空间认知能力。

训练方法:找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可以是杯子,也可以是碗。把三个容器依次套在一起,让宝宝把较小的容器一个一个地拿出来,之后,再让宝宝一个一个地放回去。反复几次,让宝宝认识到这三个容器大小的不同。

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认识到物体在体积和容积上的差别,他们虽然不会懂得一个容器为什么可以放到另一个容器里去的道理,但这个训练正是让宝宝从直观角度认识到这一现象,有利于提升宝宝的空间认知能力。

注意事项:不要使用玻璃的容器,以免摔碎后划伤宝宝。

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效果测试

小测试(1)能够自由地注意观察感兴趣的事物,比如小金鱼在水里游、小狗摇尾巴、小猫抓脸等:_____________A.是(10分)B.不是(5分)C.没试过(0分)(2)喜欢到户外玩,经常会拉着妈妈或其他看护者的手往户外走,对各种动物以及大自然的美丽景物表现出一定的兴趣:____________A.是(10分)B.不怎么关注(5分)(3)配大小瓶盖:_____________A.正确配上大小瓶盖(10分)B.正确配上1个(5分)C.配1个放歪(3分)D.未配上(0分)(4)蜡笔画:_____________A.乱涂纸上有划痕(10分)B.扎上小点(5分)C.空中乱画(3分)D.不会握笔(0分)(5)模仿拿着细线使蜡丸摇晃:___________A.摇成圆圈(10分)B.前后晃荡(8分)C.摇不动(0分)(6)穿裤子:_____________A.自己伸腿入裤管内(10分)B.大人握腿放入裤内(5分)C.不肯穿裤子(0分)(7)认识身体部位:_____________A.6处(12分)B.5处(10分)C.4处(8分)D.3处(6分)E.2处(4分)(8)戴帽:_____________A.放头顶上拉正(10分)B.放稳(8分)C.放不稳掉下(5分)D.不会(0分)(9)新奇的物体:_____________A.引起他们的注意,眼睛会追随(10分)B.引起他们的注意,眼睛有跳动(5分)C.没反应(2分)(10)模仿动物叫,如猫、狗、羊、鸭、鸡、牛、虎:_____________A.6个(10分)B.5个(8分)C.4个(5分)D.3个(2分)E.2个(1分)(11)一分钟内投入小丸入瓶中:__________A.6个(10分)B.5个(8分)C.4个(5分)D.3个(2分)E.2个(1分)(12)学站:_____________A.不扶物站稳(10分)B.扶物站稳(8分)C.牵着站(5分)(13)会走:_____________A.自己走10步(10分)B.自己走5步(5分)(14)听儿歌时:_____________A.能模仿音调“唱歌”,歌声比以前复杂连贯(10分)B.咿呀歌唱(8分)C.不会唱(2分)(15)对自己喜欢的乐曲:_____________A.表现异常兴奋(10分)B.没有喜欢不喜欢之分(5分)C.没反应(0分)

专家分析

以80分为限,得分低于80分为暂时落后、高于80分为优秀,80分持平为正常。

02 13~14个月宝宝全脑开发

相信通过之前的训练宝宝现在应该可以很好地开口说话了,可以自己坐着以及站着了,在认知方面也有很大进展,我们这个月需要做的则是在这些基础之上进一步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等,以及讲述一下这一时期宝宝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宝宝的饮食状况,让爸爸妈妈们进一步了解宝宝的需求。

宝宝全脑智能发育状况

这一时期的宝宝会说“爸爸”“妈妈”等叠音词,还可以简单使用单音节动词,宝宝还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动作,喜欢爸爸妈妈在做事时带宝宝一起做,同时对外界事物都会很感兴趣,开始喜欢接触外人。在喜好上,会喜欢拖拉玩具,喜欢尝试参与脱衣穿衣等动作。自我表白能力发育

我可以听到妈妈的话后,就自己向她走去。

我喜欢挥舞着胳膊学妈妈一样上下摆动。

我喜欢到户外去活动,观察路上的一切事物,这些都让我很欢喜。

我最喜欢妈妈让我帮她拿东西了。

我喜欢玩积木。

我可以自己戴帽子了。

我知道那个小锅有时很烫的,不可以随便用手摸。运动能力发育

现在的宝宝已经可以不用搀扶就能稳稳地站立了,但是走路对于不同的宝宝来说则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宝宝可以独立行走,有的可能还需扶着东西或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才可以。而总体上,宝宝的平衡能力在增强,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在慢慢提高。语言能力发育

宝宝的语言发育也很快,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说很多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等这样的叠音词。而像“抱”“拿”“吃”“喝”等这样的单音节动词,宝宝也可以说出一些,只是有些发音可能并不准,宝宝还会喜欢加上一些手势和动作。认知能力发育

13~14个月的宝宝可以识别出有颜色的玩具,可以和他人打招呼,可以说出一些物体的名称,还可以用两只手指夹东西吃。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宝宝可以领会妈妈不同的表情和声调的含义,自己也可以表现出喜悦、恐惧等心理情绪。在这个时期宝宝开始喜欢走出户外,接触到的一切外人都使他很兴奋。怎样开发宝宝左脑智能训练宝宝对数字的敏感性

宝宝的对数字的概念的认识要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因为数字的概念对宝宝来说太抽象,他不可能一下就理解。

可以在生活中教宝宝,这样宝宝更容易理解、接受。

教育切勿急躁强硬,宝宝还没有具体的数字概念,爸爸妈妈可以用实物辅助教导先让宝宝树立数字概念,要在宝宝适宜的成熟度上进行适时的训练,不然宝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加抗拒学习数字。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些教宝宝学数字的小方法。

1. 让宝宝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数实物能帮助宝宝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因此,父母和宝宝做数学游戏的最佳选择就是让宝宝去数生活中的实物。

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宝宝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数对了要很大声地表扬宝宝,错了不要紧,再数一次。宝宝不愿意数时,不要责备他,下次有机会再鼓励他数。

2. 在户外玩耍的时候,数一数路边有几棵树,几朵花;和宝宝一起拣路边的树叶,然后观察一下每张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进行比较和分类。

3. 吃水果和点心的时候,把水果分成几份,告诉宝宝你吃了几份,他吃了几份,让宝宝初步地感受一下分数的概念。

4. 用扑克牌,在游戏中熟悉数字大小顺序。像排列数字这类题目,可以跟宝宝玩“7开门”的游戏。这个玩法对于宝宝简单易懂,先把红桃七、梅花七、黑桃七和方块七都拿出来,然后就按照7~1的顺序从扑克牌里找出合适的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

像这样进行趣味性游戏来教宝宝的方法,在和宝宝玩的时候不妨多用一用,既增添了乐趣,又锻炼了宝宝动脑筋,何乐而不为?

5. 利用家里的筷子、碗、布娃娃等有数量的东西,让宝宝凭直觉说出具体的数字,一般不鼓励他用手指头或脚指头来数数。久而久之,宝宝对数字的敏感度就出来了,避免了对手指头的依赖。

6. 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宝宝计数。告诉宝宝等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利用手指当工具进行数数练习;有意识地帮宝宝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字;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宝宝对数字的固定顺序的理解。

7. 找出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与宝宝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给食品标出价格等等;还可以玩“牌照”游戏,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1”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宝宝年龄的牌照,这样来训练宝宝对数字的识别力。

8. 对1~10之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可以给宝宝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猜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宝宝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其实,数字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对宝宝进行适时自然的引导和教育,就能激发起宝宝对数字的兴趣。

不要刻意追求书本上的教育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够让宝宝学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让宝宝认识生活中的“数学”

现在的宝宝还不能正确形象地理解数学的含义,爸爸妈妈的作用也就是给宝宝们一个初步的数学印象,给宝宝打下一个基础。而在生活中收集数字元素则是最好的办法,总是胜过拿着书本教宝宝的办法。1 树叶游戏

带宝宝去公园玩,让他收集一些喜欢的树叶,收集完毕后妈妈一片一片数这些树叶给宝宝听。2 随时可行的游戏

带宝宝出门,走在马路上就可以和他玩数数游戏了,数数的对象可以是汽车、树或者电线杆。3 掷骰子棋盘游戏

因为需要宝宝去数数去认识数学,在玩中学习数学的也是一个好方法。而且在投骰子的过程里,还接触到概率的概念呢。当然,你不必用数学语言向宝宝解释什么,但是宝宝迟早会掌握这其中的基本思想,这对宝宝将来的学习自然会大有益处的。4 自己的数学

帮助宝宝知道自己的个人统计数学,是让宝宝联想到数学的一个简单方法,例如自家的地址、电话号码,宝宝自已衣服和鞋子的尺码。每过几个月就让他量量自己的身高;称体重的时候,指给他看自己的体重,和自己以前或爸爸的体重比比看。跟宝宝一起看日历,让他数数离活动的日期还有几天。宝宝对时间以直线的方式移动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5 自创游戏

也是激发宝宝学习数学的好办法。比如发展宝宝估算技巧的游戏:在罐子里装上果冻或棉花糖,让宝宝猜猜有多少颗。6 用计时器来玩游戏

用计时器来玩游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宝宝说说看,一分钟能拍多少次手,他会以他知道的极限数字告诉你。

而当最后实践的结果出来后,想想宝宝会有多吃惊啊!下一次,可以让他试试拍得更快一点。7 乘车途中的数学

乘车旅行是教宝宝知道数学有多重要的好机会。可以让宝宝猜猜看,到达一个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鼓励宝宝认识路标的不同形状,也是让他熟悉基本的几何概念的好方法;还可以让宝宝记下过往车辆的车牌号,然后找找看,哪个数字出现得最多……这些游戏,既可以让宝宝在旅途中解闷,又可以学点数学,何乐而不为呢?8 家务里的数学

宝宝大多是热心的家务小帮手,何不趁此让宝宝学点数学呢?

比如,让宝宝帮忙给袜子配对,分拣要洗的衣服,这可都是宝宝锻炼物品分类的好方法。宝宝帮着往洗衣机里倒洗衣粉时,学习的是度量概念;摆碗筷时,学习的是数数和分类……这些,都是向宝宝展示每日生活中实用的数学。9 利用电脑软件

电脑学习软件的内容编排巧妙,画面制作新颖,而且还有提示,宝宝很容易被吸引住。

里面的数学问题有难有简,简单的只需数数就能知道答案,难的就要经过计算才行,在游戏里,大多数宝宝不会被困难难倒。

另外,需要妥善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适当安排使用电脑的时间。10 利用学习机

学习机又称早教机,顾名思义就是针对早期教育所开发的一种益智玩具,价格通常在一百元以上,四百元以内。现在的早教机带有多种功能,比如可以学英文字母,学拼音,考记忆,数数,加减法等等,而且当宝宝正确回答问题时,都会有“你真棒”的声音来满足宝宝幼小的虚荣心。11 动画片

现在让宝宝通过看动画片掌握数学的选择非常多,像洪恩、迪士尼都将自己的教学软件做成动画片,还有动画片蓝猫,英国的《天线宝宝》等,对早期宝宝的开发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动画片不是互动的,需要宝宝有较敏锐的反应或者反复观看,加深印象。训练宝宝的思维能力

思维通常也叫思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维不是宝宝一生下来就会的。新生儿还没有思维能力,大约到1岁时,思维能力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而且发展是有层次、有规律的,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表现在从直觉运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这三种思维方式出现在宝宝的不同年龄阶段。人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思维能力差异很大,如能从小注意培养,将使宝宝一生受益匪浅。

宝宝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由具体向抽象发展。因此,不能要求宝宝像成人那样思维。

但是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促进宝宝的思维从具体向抽象发展,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以提高宝宝思维的能力。

训练宝宝思维能力常用的方法如下:1 多问宝宝为什么,多让宝宝自己分析

无论遇到什么事爸爸妈妈都不要代替宝宝思考。宝宝做错事时,不要一味地指责训斥,爸爸妈妈可以多用疑问的语句问宝宝,可以让他自己想一想什么地方做错了,为什么做错了,应该怎样做,以便使宝宝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果宝宝不能立刻回答出来,爸爸妈妈不要着急,要耐心地引导、启发。2 多鼓励宝宝,给宝宝提供民主的气质

宝宝做什么事,爸爸妈妈都不应限制过多(不包括那些危险和错误的事情)。爸爸妈妈不能压抑宝宝,应该为宝宝提供宽松的环境,激发宝宝的创造性和思考欲望。如果宝宝失败了,爸爸妈妈应该鼓励他,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宝宝克服困难,避免失败。如果过于压抑宝宝,只会造成宝宝懦弱、被动服从、惟命是从的性格。3 鼓励宝宝积极思维

好动、好问是宝宝的天性。宝宝常问“为什么?”,有时还会将玩具或家里的用具、摆设拆开来,想看看里面是怎样的。

爸爸妈妈应该耐心地听宝宝的提问,解决宝宝的提问或引导他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对宝宝拆坏了东西也不要过分责备,只说你想看看东西里面是怎么回事的想法是好的,但好东西拆坏了多可惜,以后要告诉大人帮你解决问题。宝宝得到鼓励,今后就会更积极地去思考各种问题。对不爱提问题的宝宝,爸爸妈妈要主动提出一些宝宝能回答的问题,引导他去思考。例如,可以把宝宝常玩的洋娃娃、布偶玩具当模特儿,问问宝宝:“今天天气好冷,娃娃要穿哪件衣服好呢?”加入环境元素,让宝宝发挥思考能力,想想要帮娃娃穿什么衣服合适,怎样搭配更舒服好看。4 引导宝宝提高语言能力

从宝宝呀呀学语开始,帮助他正确发音。爸爸妈妈对宝宝说话时不要说儿语,例如饼干不必说饼饼,小狗不要说狗狗。要让宝宝听惯和记住日常生活中准确的常用词。要有计划地丰富宝宝的语言词汇,帮助他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有了词汇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规则,宝宝才能脱离具体动作和具体形象,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5 教给宝宝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积累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工具。但还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条件和工具。宝宝不是一开始就能掌握的,爸爸妈妈都要引导和教给宝宝,遇到问题如何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作出逻辑判断和推理来解决。教宝宝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宝宝一旦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同插上了思维发展的翅膀,抽象思维能力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提高。怎样开发宝宝右脑智能训练宝宝的手脑协调能力

随着宝宝的渐渐成长,宝宝的协调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了,因此,爸爸妈妈也必须要注意对宝宝协调能力的训练。下面就向爸爸妈妈们介绍一些实用的训练方法。1 拾“金豆”

爸爸妈妈和宝宝,一人坐在一只柔软且有弹性的皮球上,地上撒满玉米粒,争抢着看谁捡的最多。

作用:锻炼宝宝在柔软物体上的平衡感和立体感。2 “金豆银豆排队形”

准备两个盒子,一个里面是大米(银豆),一个里面是玉米(金豆)。让宝宝用金银豆间隔着摆出各种几何图形,可以一粒大米一粒玉米相间,也可以一粒大米三粒玉米相间,每次有不同的要求。

作用: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和“身——脑”协调的能力。3 玩滑板

准备一个滑板,事先和宝宝商量好滑行距离,让宝宝俯卧在滑板上,用整个身体来驾驶滑板进行运动。

作用:宝宝在滑板上运动,身体内的感觉组织也会随着运动而进行改变,使神经系统做更有目的的活动,从而达到锻炼宝宝动作协调的目的。4 夺奖品

事先用纸把礼物裹几层,放在一个宝宝稍微跳一跳就可以拿到的地方。

作用: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5 玩套叠玩具

套叠品种很多,包括套筒、套碗、套塔和套琐链等,让宝宝玩套叠玩具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宝宝的手脑并用。

爸爸妈妈可以预先准备一些套叠玩具,例如套碗、套塔等,让宝宝自由操作一番,然后爸爸妈妈先示范,把大的套在外面,小的叠在大的上面,把大的摆在小的下面,并鼓励宝宝耐心操作,直到宝宝能手眼协调地完成套叠过程。

套锁链就是先把链条拆开,然后再连接起来。爸爸妈妈要先示范给宝宝看,当宝宝动手套时,要鼓励宝宝耐心细致,不要急躁。除了玩上面这些套玩玩具外,也可以用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瓶子、盒子、瓶盖作为套叠玩具让宝宝玩。6 练习翻书

翻书可以锻炼宝宝手指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可以找一本宝宝平时喜欢看的小画书,爸爸妈妈一边把易懂的画面情节讲给他听,一边手把手地教宝宝翻书,还可以把糖果、卡片等物品夹在书中让宝宝看到,并鼓励他去寻找这些物品。等宝宝掌握以上动作后可让其找书中他喜欢的特定图案,如小狗、小汽车、小花猫等。只要宝宝翻找,不管宝宝找得对与否,爸爸妈妈都应该赞扬和鼓励他。这个年龄的宝宝刚学翻书时,由于手指小肌肉不够发达,不会一页一页翻书,可能一翻就是几页,对此爸爸妈妈应了解这个年龄阶段宝宝发育的特点,不要操之过急。另外,这个年龄宝宝手部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容易把书撕坏,因此给宝宝看的书最好是纸张比较好的或是用塑料装帧的。

宝宝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帮助宝宝及早摆脱对大人过多的依赖,学会独立活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动作技能又是宝宝与宝宝之间交往的工具。手部的各种动作技能包括吃饭、穿衣、穿珠、写字、攀登等都需要上臂的力量。为锻炼宝宝手臂的力量,可以让宝宝训练扔皮球,掷沙包,在练习投掷目的物时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和初步空间感。扔皮球时让宝宝举手过肩扔球,爸爸妈妈站在宝宝对面1米左右,让宝宝手握皮球举手过肩向爸爸妈妈抛球,爸爸妈妈再把球抛给宝宝,反复多次训练。沙包做成80~100克重,内装小豆子或干净的小石子。玩的时候,让宝宝将沙包随意向前掷,还可以让他定向掷,可在前面地面上画个圆圈或放个小筐,让宝宝有目的的投掷。

这类游戏场所应选在宽敞平坦的地方。加强宝宝手部的灵活性

俗话说:“心灵手巧”可见手的灵巧性是与头脑的灵活息息相关的。所以,为了培养出聪明又健康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不能忽视宝宝的手指锻炼。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些可以让宝宝尝试的小游戏和小方法,爸爸妈妈们有空的时候可以陪同宝宝一起玩。1 开心玩偶

和宝宝玩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宝宝之间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宝宝手指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如果在游戏时配以儿歌活动或者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还可以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最后这个游戏还可以帮助宝宝发展想象力。

游戏方法:将旧手套或者旧衣服改装一下,变成一顶可以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的小帽子,在上面画上宝宝喜欢的小脸谱,然后妈妈和宝宝一人一个玩偶,套在手掌上或者手指上,靠手指和手腕前后左右的摆动,使玩偶活起来。两个人一边游戏,一边随机编一些歌谣或者利用宝宝熟悉的故事,与宝宝共同创造一个奇幻的小人国的世界。并且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可以编一些和宝宝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通过手指来辅助讲述故事。

比较小的宝宝,控制手部的能力还比较弱,妈妈可以给他制作比较大的玩偶,让他套在手掌上玩。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宝宝,除了给他准备大玩偶之外,还可以给他准备一些指偶,充分训练宝宝小手指的活动能力。2 小小演奏家

1岁之后,宝宝对敲敲打打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什么东西拿到手,都会试着去敲一敲,打一打,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事物的奥秘。同时,敲敲打打也是培养宝宝音乐节奏感非常好的方式之一,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根据不同的节奏改变敲打的频率也会锻炼宝宝手部的灵活性。

游戏方法:将喝剩下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易拉罐、饮料瓶收集起来当成小鼓,也可以用金属制的小盆当鼓,用筷子当鼓槌。1. 妈妈敲几下“小鼓”,然后让宝宝模仿,或者反过来,让宝宝敲几下“小鼓”,妈妈再模仿。培养宝宝敲“小鼓”的兴趣。2. 妈妈敲几下,宝宝也必须敲几下,反过来,宝宝敲几下,妈妈也必须敲几下,谁模仿错了就刮谁的鼻子。3. 妈妈敲一个节奏,让宝宝模仿,然后不时变化节奏,让宝宝模仿。

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年龄的大小以及认知能力来调整游戏内容,如果宝宝很快就能准确地模仿敲击的点数和节奏,可以增加难度,逐渐培养宝宝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以及手部运动能力。

除了这些小游戏之外,爸爸妈妈在生活中最经常可以使用的方法就是撕书。爸爸妈妈可以找一些没有用且比较薄一点的废纸或废书,让宝宝撕着玩,这既可以锻炼宝宝手指的力量,又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所以爸爸妈妈再看见宝宝撕东西的时候请不要随意制止,而是应该专门为宝宝准备一些道具,让他尽情去“破坏”。并且,爸爸妈妈可以把一些与宝宝日常生活经历中较熟悉的形象,打上孔让宝宝撕。宝宝边撕边讲述自己撕的是面条、饼干、皮球等。从撕直线、撕曲线到撕简单的图形,不仅锻炼了宝宝的手指灵活性,还锻炼了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教宝宝认识居住的环境

说到“玩”,爸爸妈妈们总认为不是主要的或毫不重要的活动。如果宝宝在玩,就感到好像在干什么毫无意义的事情似的。其实,对于婴幼儿期的宝宝来说,玩是非常重要的。玩本身就是学习。通过玩,可以促使宝宝大脑的各个部分的发育,并且,认识各种新事物,掌握各种能力。宝宝的玩耍,有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一起玩的,几个人的玩耍,还有只有自己一个人独自的玩耍。无论哪种玩耍对宝宝来说都很重要。可以想象每个时刻都要爸爸妈妈陪伴的宝宝,时间久了,就会事事依赖爸爸妈妈,不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宝宝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而独自玩耍可以培养宝宝的独立和自信,还能激发创造力,提高语言能力。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说,刚开始独自玩耍的时间也许不过10分钟,然后又开始满世界找妈妈。因此,培养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要给予鼓励,并耐心地帮助和引导宝宝。当宝宝一个人玩的时候,爸爸妈妈请不要因为有空闲而去抱他或者加入到玩耍中去,请站在旁边一直仔细观看着。因为这项活动是宝宝发挥想象力和动脑筋的重要的练习机会,可以促进着宝宝大脑的发育。

对于玩耍当中宝宝的表现,爸爸妈妈们绝不能去取笑或者去打断玩耍,因为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宝宝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及创造能力。

那么,该怎样锻炼让宝宝独自玩耍呢?1 为宝宝创造一个独自玩耍的空间

宝宝的独自玩耍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场所,爸爸妈妈需要为宝宝创造出来。首先,宝宝玩耍的场所要干净卫生和安全。例如宝宝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那么爸爸妈妈要把地板收拾干净,再检查上面是否钉子一类危险物,并且要把电源插孔遮挡住,以保证宝宝的安全。

如果条件允许,可定时更换宝宝独自玩耍的场地和玩具,让宝宝保持新鲜感。2 选择适合宝宝独自玩耍的最佳时机

独自玩耍也要看宝宝当时的心情和状态。一般宝宝在午饭后,或者洗了一个舒服的温水澡后,心情会比较愉悦,容易进入自娱自乐的状态。相反,当宝宝处于饥饿,困乏或生病的时候,则更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怀,不愿意自己玩。此外,爸爸妈妈要避免在疲惫不堪或情绪差的时候让宝宝自己玩,爸爸妈妈的异常情绪会影响到宝宝的心情,更不能强制性地命令宝宝独自玩,宝宝独自玩耍能力的强弱和本身的性格也有着一定的联系。3 循序渐进,适时延长玩耍时间

宝宝需要一个适应独自玩耍的过渡阶段。妈妈可以先给宝宝一个平时喜爱的玩具,陪他一起玩。玩着玩着,宝宝渐渐投入到玩的状态,妈妈可以慢慢退出游戏,在一旁观察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然后,尝试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如果宝宝还是自己玩得不亦乐乎,可以再一点点拉开距离,但不能突然离开宝宝的视线。只有在宝宝已经能适应和妈妈保持较远距离的视线范围内做事情,妈妈才可以尝试“消失”一小会儿,并根据宝宝的反应逐渐延长“消失”的时间。4 从宝宝兴趣出发,加强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

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兴趣,不断引导宝宝,丰富独自玩耍的内容。只要宝宝有兴趣,就会更加投入和专注自己的游戏。如果宝宝独自玩耍的表现好,妈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积极肯定,从而强化宝宝独自玩耍的意识。让宝宝知道,独自游戏是一件快乐的事。

其实,宝宝从出生就开始这种独自一人的玩耍。如果父母对宝宝关注得太过密切,总是担心宝宝一个人会觉得孤单恐惧或者不安全,这样就会令宝宝失去许多难得的独自玩耍的机会。当宝宝玩厌烦了或者做游戏不顺利的时候,会哭着来找妈妈,这个时候妈妈就可以和他一起玩耍,一起滚皮球,给宝宝做伴。经常中断或者参与宝宝独自的玩耍,以后宝宝不但不能学会独自玩耍,而且,宝宝的注意力和集中能力也得不到培养,精力也容易分散,很可能变成依赖性很强的宝宝。所以,从小时候开始,宝宝开始独自玩耍后,不要去招唤或干扰他,而应该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对宝宝来说,让他独自一人玩耍是非常重要的。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

对于13~14个月的宝宝来说,他已经过了眼睛中只有黑色和白色世界的时期。而是对五彩缤纷的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兴趣。宝宝的视力也是快速发展,对于在眼前出现过的事物都会有一个短期的记忆。在这个时候,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就很有必要,这对宝宝总体上的记忆力发育也是十分有帮助的。1 看图认物

准备工作:各种图片、对应的实物。

游戏方法:准备一些图片,上面有床、桌子、椅子、电视机、闹钟。妈妈还可以给宝宝看的图有关于:动物:猫、狗、兔、鱼、公鸡、马。食物:苹果、桔子、香蕉、西瓜、葡萄、桃子。衣物:衣服、裤子、鞋子、帽子、被子。

爸爸妈妈再准备对应的实物,一般日用品、食物、水果、衣物等。妈妈结合实物给宝宝读、认图上的物品;妈妈读一个名称“香蕉”,这个黄黄的是香蕉,鼓励宝宝摸摸真正的香蕉,再拿走香蕉。指着图对宝宝讲解,让宝宝看各种图中之物,并扩大词汇量,对这些词所指的物体有个初步印象。宝宝再大一点的时候,就让他把图与实物联系起来。

让宝宝从众多的图片里,找出香蕉的图,并能把图片和实物对应起来,一一指给妈妈看。

妈妈可以给宝宝描述图与实物的特点,告诉宝宝图中的东西与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比如图中的香蕉与真实的香蕉都是:弯弯的、黄黄的,两头有点尖尖的。

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能力来决定每次认识物体的数量,数量不宜过多。等宝宝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后,再换新的内容。2 会变的电线

准备工作:几根彩色电线,圆形、三角形、方形的彩色积木

游戏方法:生活中有很多日常用品能够组成图形并变换图形,妈妈找几根一尺多长的彩色电线(比较软),将两头弯转,用胶布缠好,防止扎伤宝宝。

妈妈将各种颜色的电线弯成不同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恰好能将同样形状的积木套进去。

让宝宝摸一摸、认一认、说一说这些电线弯成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如果宝宝说不出来,妈妈就把形状对应的积木拿给宝宝比一比,试着套进电线里。

宝宝将积木套进去之后,教宝宝说:这是圆形的积木,那是圆形的电线圈。

宝宝学会后,妈妈教宝宝把电线缠在某个物体上,然后取下电线,电线变成了物体的形状。妈妈把电线弄直,鼓励宝宝自己把电线弯成物体的形状。让宝宝自己弯,让他看看、想想、说说弯曲出的东西像什么。

宝宝将电线弯成圆形,妈妈可以用来做宝宝的项链或手链。但是记得只能玩一会,就要取下来,注意安全。

妈妈要发明各种方法来锻炼宝宝的视觉,宝宝眼前物体越丰富多彩越好。当然,视觉游戏并不只是让宝宝多看,还要让宝宝懂得看到的东西的意义,需要妈妈耐心地去解释。

这个游戏可以看物知概念,让宝宝感受图形的变换。妈妈给宝宝看一些物体,并讲解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让宝宝认识颜色,先要学会认红色,然后继续认识绿色、黄色等。给宝宝看各种图形,先从简单的开始,逐渐变难,最后让宝宝能画出这些图形,并涂色。宝宝再大一点,要让他知道看物分类。

其实,对于宝宝的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寓教于乐,而不是一本正经地教导宝宝,像这种视觉记忆的训练就是要让宝宝在生活中多看,鼓励他多记,只要掌握好方法,都可以让宝宝有很大的进步。为宝宝全脑智能提供营养宝宝饮食的营养要均衡

在宝宝长身体的时候,饮食方面则是一个重点问题,很多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就常常手足无措,总怕宝宝吃得不够多,不够好,什么都想给宝宝吃,什么都想给宝宝补,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有关宝宝饮食方面的问题。1 远离宝宝饮食营养的误区

1. 早餐比较单一:早餐是宝宝摄取所需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在一日三餐中举足轻重。有关调查显示,在每天吃早餐的宝宝中,男生多于女生,且年龄越小,比例越高。在食用早餐的宝宝中,有70%存在安排不科学、食品种类单一、营养成分不均衡的现象,只有30%左右的爸爸妈妈在准备早餐时比较注意营养搭配。

2. 忽视主食,偏爱肉食:有些爸爸妈妈认为主食没什么营养,少吃一点没关系。其实,主食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热量的主要供应来源。

宝宝的活动量大,需要充足的热量供应,主食摄入的少,热量供应不充分,宝宝自然不会健壮。

肉、鱼类食物虽然富有营养,但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偏爱肉食,容易使宝宝形成疳积之症,最终导致身体素质下降。所以,肉食一定要搭配合理且适量。

3. 宝宝一定要大量补锌:锌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父母们越来越关注锌元素在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但锌剂补充过多,对人体是不利的。健康的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很低。如果长期补锌过多,容易引起或加重缺铁性贫血。如果缺钙的宝宝补锌太多,还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而感染其他疾病。宝宝补锌太多,成年后还易引起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另外,锌摄入量过多,会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吐泻、发热等症状,严重的甚至猝死。所以宝宝补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 多喝果汁没坏处:提到果汁,家长会认为这是健康食品,宝宝喝得越多越好。但科学研究表明,宝宝过量饮用,会造成营养不良。多数果汁都不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以外的其他维生素类,而是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如果大量摄入体内,可导致宝宝腹泻、腹痛、腹胀及胃胀气。

因此,果汁并不能提供真正的营养成分。另外很多果汁饮料并非100%的纯果汁,其中添加了甜味剂、人造香料及其他化学成分,对宝宝健康影响很大。其实摄入水果营养成分,直接吃水果要比喝果汁好,宝宝有足够的咀嚼能力,就让宝宝多吃水果。

5. 多多补充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加上很多广告宣传中,维生素的作用往往被无限夸大。妈妈们常常被误导,认为宝宝必须多多补充各种维生素,不然身体不健康。其实如果膳食安排得当,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过多地服用维生素并不能使身体更强壮、更有活力。不同的维生素来自不同的食物,在日常饮食中要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以获得充足的各种维生素,不能只靠吃维生素药片。

所谓平衡膳食即是指摄入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与机体的需要量成比例。只有这样,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才能得到满足,从而帮助宝宝体力及智力全面发展。可见,摄入平衡膳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2 平衡膳食实现方法

谷类、肉和蛋类、蔬菜和水果以及奶类是构成平衡膳食的主要食物体系。谷类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等多种矿物质;其中猪肉、牛肉富含人体吸收率较高的血红素铁;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及钾、钙、磷等矿物质;奶类除含优质蛋白质外,更是钙的主要来源。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同时提供所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所以在为宝宝制定食谱时,需要注意以上各类食物的合理搭配。

同时,也要经常变换烹调方式,尽量使口味多样化,增加宝宝的进食兴趣。比如婴儿期食用的菜泥、肉泥,在进入幼儿期后,可以改为烹调各类蔬菜、小肉丸、小肉饼、蛋羹、饺子等等,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无节制的吃零食,以免影响正餐食物的摄取。

如果爸爸妈妈每天都能够以平衡膳食的观念为出发点,妥善地安排宝宝的饮食,就能可确保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了。不要给宝宝汤泡饭

很多爸爸妈妈在宝宝刚开始吃饭时觉得米饭对宝宝来讲太硬,不易消化,而高汤营养丰富,对宝宝身体大为有利,因此选择用汤来泡饭,觉得这样即会使米饭变软,又会使宝宝吸收大量营养,实在是一举两得,因此,总是给宝宝吃汤泡饭。但是,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爱宝宝的爸爸妈妈们,实际上汤泡饭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专家提示宝宝常吃汤泡饭易致营养不良。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很多爸爸妈妈喜欢给宝宝吃“汤泡饭”,因为爸爸妈妈觉得汤中营养丰富,而且宝宝也容易吃得下,而事实是:光喝汤是不够的。炖好的汤汁白白的、浓浓的,而且味道鲜美,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味觉上,都让人觉得有许多营养成分在里面。

然而,正是汤的这些表像把人们迷惑了,其实汤中的营养成分是很低的,远远不能与炖汤的鱼肉、猪肉、鸡肉相比,除非把这些肉都做成糊状全部吃下去,否则宝宝是不能从汤中喝到足够的营养。

而且一般的汤中仅含有少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脂肪以及由蛋白质分解后的氨基酸,汤里的蛋白质含量只有肉类的7%左右,而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仍然留在了炖汤的鱼肉、猪肉、鸡肉里。

宝宝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如果只给宝宝喝汤而不吃汤中的肉类,那么宝宝就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生长发育自然容易受到影响。1 宝宝常吃汤泡饭的坏处1. 不利于咀嚼与消化:汤泡饭时吃下去的食物不经过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搅拌,会影响消化吸收,也会导致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长期食用汤泡饭,宝宝会养成囫囵吞枣的习惯,除了难以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外,还会使咀嚼功能减退,咀嚼肌萎缩,严重的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脸形。2. 使宝宝假饱:用汤泡过的饭,其容量会增加,这样宝宝吃了以后就很容易感到胀饱,每餐食物相应的摄入量就会减少。长此下去,宝宝就会一直处在半饥饿状态,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3. 吸收效果差:常吃汤泡饭还会让宝宝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吃饭不嚼。食物不经过牙齿的咀嚼、磨碎和唾液的搅拌,会增加宝宝胃的负担,不仅有可能使宝宝在很小的年龄就染上胃病,而且大量汤汁进入胃部,会稀释胃酸,影响消化液分泌,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即使宝宝吃得饱,营养却摄入不足。4. 对宝宝造成危险:宝宝的吞咽功能差,吃汤泡饭,很容易使汤汁、米粒呛入气管,造成危险。5. 养成宝宝惰性:长期吃汤泡饭还容易使宝宝养成惰性,对待什么事情都敷衍塞责、马马虎虎。6. 宝宝易缺锌:只喝肉汤而不直接吃肉会导致宝宝缺锌。缺锌引起的味觉迟钝又使宝宝食欲差甚至厌食。更重要的是,锌是促进生长的重要元素,缺锌会导致宝宝身材矮小,生长明显落后于正常饮食的宝宝。2 宝宝应该怎样正确喝汤1. 餐前适量喝汤才正确:当然,并不是说宝宝就不能喝汤了,其实鲜美可口的鱼汤、肉汤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只是父母要掌握好宝宝每餐喝汤的量和时间,餐前喝少量汤是有助于开胃的。但千万不要让宝宝无节制地喝汤,同时也要改掉汤泡饭的坏习惯。2. 先喝汤开胃,再吃饭和肉:鸡汤、鱼汤、肉汤味道鲜美可口,可以刺激胃液的分泌,也可增加些食欲。妈妈们不妨这样喂宝宝:先给宝宝吃些汤开开胃口,然后再吃饭,那是最理想的方法了。3. 吃饭别催,吃不下别勉强:宁愿让宝宝细嚼慢咽多花点时间吃饭,也不要催促急吃;吃不下时不要勉强,等饿了再吃也是可以的。4. 饭要软烂,菜色要多:1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吃饭了,但是饭要煮得软烂才行。因为宝宝身体弱,41胃的吸收能力也不好,太难消化的饭菜,营养也不能充分吸收,这样的话给宝宝做饭就要软烂些,菜也要切成小丁状。5. 每天吃的食物品种尽量多:蔬菜黄绿色占一半以上,给宝宝的饭菜要花样翻新,尽量软烂、肉和菜要切细。是否应该让宝宝喝酸奶

可以说,酸奶是个很好的饮品,大多数人都喜欢经常喝酸奶,那么对于1岁多的宝宝是否也可以让他喝酸奶呢?经过调查分析:1岁以后,每天可以适量给宝宝喝点酸奶。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喝酸奶的好处。1 酸奶的营养价值1. 酸奶营养素、能量密度均较高:含有的营养素多达20余种,一杯酸奶(150毫升)可以提供婴幼儿30%的能量和钙质以及10%左右的蛋白质。简单地说,如果你的宝宝(1~3岁)每天喝150毫升酸奶,就等于满足了他全天生长发育需要的1/3的能量和钙质。酸奶和母乳很相似,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2. 酸奶能促进脑发育:酸奶中含有半乳糖,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类的成分,与宝宝出生后脑的迅速成长有密切关系。2岁之前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保证充足的能量和半乳糖供应,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有良好作用。3. 酸奶可以预防腹泻: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酸奶中含充足的乳酸菌,并且有适宜的酸度,常饮酸奶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的产生,提高宝宝免疫能力。

因而能够预防腹泻或缩短慢性腹泻持续的时间,减少急性腹泻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0.5~0.75千克的酸奶,可以辅助治疗腹泻。酸奶治疗腹泻要比抗生素更好,因为饮用酸奶可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酸奶能提高抗生素对致病菌的敏感性,因此非常有益于宝宝的健康。2 喝酸奶应注意的事项1. 种类多: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所以尽量不买含各种添加剂的酸奶。2. 购买前,应仔细查看标签标识:特别是要仔细观察产品上的配料表或产品成分表,以便于区分产品是酸牛奶还是酸奶饮料。根据国家标准,酸奶和含乳饮料的包装上都应标明产品成分和配料。酸奶的配料表中,蛋白质含量标示不应低于2.9%或2.3%。酸奶饮料的配料表中,一般都会出现“水”和“山梨酸”,蛋白质含量标示不低于1.0%或0.7%。3. 选购时,考虑适合宝宝的口味:从工艺上区别:酸奶分为搅拌型与凝固型,二者在口味上略有差异(凝固型酸奶口味更酸些),但营养价值没有区别,爸爸妈妈只需要根据宝宝的喜爱来选择即可。从原料和添加物分:酸奶主要分为纯酸奶、调味酸奶和果料酸奶3种。只用牛奶或复原奶作为原料发酵而成的是纯酸奶;在牛奶或复原奶中加入糖、调味剂或天然果料等辅料发酵而成的是调味酸奶或果料酸奶。建议爸爸妈妈给宝宝选择原味酸奶更佳。从脂肪含量来看:一般分为全脂酸奶、低脂酸奶和脱脂酸奶。全脂酸奶有丰富的维生素A或维生素D,是酸奶产品中最富营养价值的,爸爸妈妈不妨为宝宝选择全脂酸奶。4. 购买后先仔细地品尝一下:酸奶应具有纯乳酸发酵剂制成的酸牛奶特有的口味;但酸奶饮料的奶味就淡多了,而且大多为水果味。5. 不要加热:酸奶中的活性乳酸菌,如经加热或开水稀释,便大量死亡,不仅特有的风味消失,营养价值也损失殆尽。6. 要饭后2小时左右饮用:适宜乳酸菌生长的pH值酸碱度为5.4以上,空腹胃液pH值在2以下,如饮酸奶,乳酸菌易被杀死,保健作用减弱;饭后胃液被稀释,pH值只上升到3~5,也不宜饮用。最好在饭后2小时左右,胃液pH值适宜消化酸奶时饮用,营养吸收率最高。7. 饮后及时漱口:随着乳酸系列饮料的发展,儿童龋齿率也在增加,这是乳酸菌中的某些细菌起的主导作用,为保护好宝宝的牙齿,饮用酸奶后应及时漱口。8.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服: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治疗腹泻的收敛剂次碳酸、鞣酸蛋等药物,可杀死或破坏酸奶中的乳酸菌。给宝宝补钙要正确

大概很多爸爸妈妈都会很担心宝宝缺钙的问题,一心想要给宝宝补钙。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做一下详细的说明,希望对爸爸妈妈们能有帮助。1 认识营养素──钙“钙”是医学中最常谈到的营养素,它对发育中的宝宝为何如此重要呢?

主要是因为“钙”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人体骨骼就是需要钙来发育及增强的。儿童期应多摄取钙,由于人体中的钙有99%是存在于骨头及牙齿之中,一旦钙质不足,骨头就会变得易碎且不够坚固,极易产生骨折的现象。骨质疏松症虽是成人疾病,但发生原因可远朔至童年及青少年期的钙质摄取不足。所以,宝宝在儿童期应多摄取钙质,才能强壮骨本,积蓄钙量,以备日后使用。2 宝宝缺钙的13个信号1. 宝宝多汗,但与温度变化无关,特别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其头颅不断磨擦枕头,时间久了可见枕秃圈。2. 哭闹不止,夜惊,醒后哭闹难以入睡。3. 出牙延迟,牙齿参差不齐,上下牙不对缝,咬合不正、牙齿松动,易崩折,过早脱落。4. 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如以往活泼。5. 前囟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6.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宝宝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7. 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腹醐彭大如蛙腹状。8. 1岁后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因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表现为“×”和“O”形腿,易发生骨折。9. 厌食、偏食也与缺钙有关,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易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10. 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枕后及背部多流汗。11. 指关节明显较大,指节瘦小无力。12. 经常出现抽搐症态。13. 指甲灰白或有白痕。3 降低钙质的吸收原因1. 当活性维生素D不足时,会抑制钙的吸收。2. 食物中若有草酸,则会和钙在消化道中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因而降低钙质的吸收,例如:菠菜中的钙,只有5%会被吸收;制造巧克力的成分──可可,虽含有高量草酸,但爸爸妈妈不必担心喝巧克力奶时,会导致钙的摄取量不足,因为奶中的草酸含量,并不足以大到会影响钙的吸收。3. 食物中的植酸会降低钙的吸收,因为植酸主要存在于全谷类,它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且无法被肠道吸收的植酸钙。4. 茶叶和咖啡中的单宁酸,会让钙的吸收率降低。所以,喝茶和喝咖啡的时间,最好是选在两餐之间。4 增加钙质吸收的主要方法1. 当人体对钙质有需求或饮食中钙质较缺乏时,吸收反而会变好,例如:生长发育中的宝宝对钙质的吸收效果会很明显。2. 由于活性成分的维生素D会刺激小肠,会使钙质吸收更好。所以在给宝宝补钙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补维生素D。3. 胃酸所产生的酸性环境,会增加钙质吸收,乳酸也会帮助钙质吸收。因此,可以让宝宝补钙的同时多喝一些酸奶类的饮品。5 补钙过量危害大

事实上,维生素D并不是营养品,过量服用后,长期积聚在宝宝体内,会引起食欲下降、恶心和消瘦等症状,而患血钙和尿钙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肾、脑、心和肺等脏器也有可能异常钙化。现在有不少宝宝发生厌食和便秘,这都和补钙过多有关系。

少数宝宝长期严重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症”:长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甚远,表情也怪异。这类宝宝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

最后,专家指出,一般真正缺钙的宝宝多数为早产儿或巨大儿,这样的宝宝才需要补充钙制剂。普通的宝宝其实不需要专门补充钙,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运动足以补充缺失的钙质。专家提醒,补钙并不是多喂钙片,其实,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也有多种渠道。对于缺钙不明显的宝宝可以通过豆制品、奶制品和鱼肉等食物来补充,并且配合阳光的紫外线作用。晒太阳和户外运动是最好的天然钙制剂,上午10点和下午2点的阳光是最适合宝宝的。宝宝益智美食安排炒什锦西红柿

材料:西红柿250克,瘦猪肉、红辣椒、青甜椒各50克,鸡蛋2个,豆油80克,盐3克,白糖15克,大葱10克,芝麻油5克,鸡汤250毫升,水淀粉15克。

制法:1. 红辣椒清洗干净,与青甜椒去蒂籽,洗净,均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大葱去皮,洗净,切成葱末,待用。

2. 西红柿洗净,用开水烫后,去皮,去蒂,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

3. 瘦猪肉洗净,去筋膜,洗净,也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

4. 小瓷碗中,放入盐、白糖、味精、鸡汤、水淀粉,搅拌均匀,调拌成芡汁。

5. 炒锅旺火烧热,加豆油烧热,放入葱末煸炒出香味,放入瘦肉丁,炒至变白,取出。

6. 把鸡蛋蛋清,蛋黄,分别打入两个小瓷碗中,加少许盐和少许清水搅拌均匀,上屉蒸熟,取出,晾凉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

7. 炒锅上火,放入余下的豆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青红椒丁、蛋白丁、蛋黄丁,炒拌几下,放入猪肉丁炒匀,然后淋入兑好的芡汁,快速翻炒,淋入芝麻油出锅。

功效: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食疗功效,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它所富含的维生素A原,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能促进骨骼生长,防治儿童佝偻病。香蒸南瓜

材料:南瓜500克,米粉50克、淀粉50克,生姜5克,大蒜5克,豆瓣酱20克,白糖10克,青蒜苗25克,豆油100克,油纸1张,盐3克,芝麻油5克,泡菜汁5克。

制法:1. 将南瓜洗净,去蒂,去皮,去籽,切成12厘米长,5厘米宽,4毫米厚的片条,用盐稍腌渍,沾上米粉、淀粉,放入豆油锅中煎炸呈黄色,捞出,放入蒸碗中加泡菜汁,封上油纸,放入蒸锅中,隔水蒸熟,取出,待用。

2. 青蒜苗摘洗干净,切成马耳形,姜蒜切成片,待用。

3. 炒锅放豆油,烧热,放入豆瓣酱,稍炒,再下姜蒜片、白糖、以及蒸好的南瓜片,急速翻炒,出锅,入盘,淋入芝麻油,即可。

功效:香甜软糯,咸酸适口,易于宝宝消化。鸡汁菜卷

材料:白菜500克,鸡肉100克,熟火腿50克,盐、胡椒粉、料酒、葱姜汁、酱油、水淀粉、熟鸡油、清汤各适量。

制法:1. 将白菜洗净、取叶,用开水烫熟,浸入凉水中过凉,捞出。

2. 鸡肉切碎放入盆内,加入盐、味精、料酒、胡椒粉、酱油、葱姜汁和少许水搅拌均匀,制成肉馅,熟火腿切成碎末待用。

3. 将菜叶沥干水分,用洁净干布吸干水份,平铺在砧板上,再将鸡肉馅放在菜叶的一端捏成长条然后将菜叶卷成卷,改刀切成寸段,码放在盘中,入笼蒸熟取出。

4. 炒勺烧热,加入熟鸡油烧热,放入清汤、盐、胡椒粉烧开,淋入水淀粉勾薄芡,浇在菜卷上,撒上火腿末即可。

功效: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尤其仔鸡鸡肉特别细嫩,另外还含有维生素C等,对宝宝的身体有很好的补充营养作用。香油茄泥

材料:嫩茄子750克,香油2汤匙,酱油半茶匙,糖半茶匙,葱末适量,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1. 将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块,放入蒸锅蒸大约15分钟,挤净水分用勺捣成泥状,放盘中待用。

2. 将香油、酱油、糖、盐放入碗中调匀,浇在茄子上,拌匀即可。

功效:宝宝多食茄子,对于补钾有很好作用。油焖白菜

材料:白菜500克,鲜蘑250克,植物油300克,盐、胡椒粉、水淀粉、高汤各适量。

制法:1. 将白菜洗净,取菜心待用;鲜蘑冼净,倒入盆内,加汤、盐稍煨。

2. 炒锅加热,放入植物油烧至四五成熟时,倒入白菜心,大火,油焖至八成熟,控去油,再加入高汤,将菜心焖熟,沥干汤汁,整齐地把菜心放在盘中。

3. 炒勺洗净,放入高汤、鲜蘑、盐、胡椒粉烧开,淋入水淀粉勾芡,然后将芡汁,浇在白菜上即可。

功效:大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之功效、可用于辅助治疗感冒、发烧口渴、支气管炎、咳嗽、食积、便秘。鱼香菜心

材料:嫩油菜500克、花生油35克、豆瓣酱15克、白糖25克、米醋10克、酱油10克,盐2克、水淀粉20克、葱、姜、蒜各适量。

制法:1. 油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葱、姜、蒜切成末,豆瓣酱剁细。

2. 用白糖、米醋、酱油、盐、水淀粉兑汁待用。

3. 锅中放20克油烧热、油菜下锅,稍炒,呈乳在盘中。锅中再放15克油,把豆瓣酱和葱、姜、蒜一同下锅,煸炒,待出香味,烹入兑好的汁炒熟,再将油菜下锅炒匀即可。

功效:油菜具有很好的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增强宝宝抵抗力的作用。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游戏堆积木

游戏目的:让宝宝了解大小、形状等概念,还能激发宝宝的创造力。不断的循环摆弄摆弄还可以锻炼宝宝的耐性。

训练方法:给宝宝四块积木,和宝宝一起将其堆成木塔,然后推倒,再重新开始。虽然游戏简单,但很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他会玩得不亦乐乎。

注意事项:在宝宝玩得很投入的时候,妈妈可以试着离开宝宝一段距离,锻炼宝宝独自玩耍的能力。鸟儿飞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的勇敢精神。

训练方法:爸爸妈妈坐好,双腿并拢让宝宝坐在脚面上,双手抓住宝宝的双手。然后爸爸妈妈躺下,把小腿抬高,有节奏地上下左右晃动,边晃动边说歌谣:“鸟儿鸟儿宝贝,快到天上飞飞。飞到天上瞧瞧,太阳公公笑笑。宝贝飞得累了,回到妈妈怀抱。”当说到最后一句时,爸爸妈妈坐起身把宝宝抱在怀里。

注意事项:不要着急,一开始宝宝可能会害怕,要慢慢进行。小摇船

游戏目的:让宝宝体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游戏的快乐,并感受前、后方位的变化。

训练方法:爸爸妈妈坐好,双腿并拢让宝宝背对着自己坐在上面。爸爸妈妈双手向后撑地,双腿一伸一屈地向前或向后移动,边做游戏边说宝宝喜欢的歌谣。

注意事项:注意动作的幅度不要太大,以宝宝能接受为准。荡秋千

游戏目的:促进宝宝平衡能力的发展。

训练方法:爸爸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使宝宝双腿离地,然后前后左右地晃动宝宝,边晃动边说歌谣:“宝宝喜爱荡秋千,一荡荡到天上边,荡到天上把歌唱,再和星星把手牵。”

注意事项:在宝宝情绪好的时候进行,当宝宝厌倦时就停止。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效果测试

小测试(1)从彩色积木和彩色珠子中挑出红色积木和红色珠子:____________A.挑出两种(10分)B.挑出一种(5分)C.不会(0分)10分为合格(2)将环套在棍子上:____________A.套进五个(10分)B.套进四个(8分)C.套进三个(6分)10分为合格(3)别人叫自己名字:____________A.会走过来(8分)B.转头看不走动(4分)8分为合格(4)称呼家人:____________A.五人(15分)B.四人(12分)C.三人(9分)D.两人(6分)12分为合格(5)哄娃娃勿哭,喂它吃奶吃饭,盖被睡觉:____________A.三样(10分)B.两样(7分)C.一样(3分)10分为合格(6)正看着书,从首页翻开,翻页,合上:____________A.对四种(12分)B.对三种(9分)C.对两种(6分)D.对一种(3分)E.会翻页(记15分)9分为合格(7)用积木搭高楼:____________A.搭两块(8分)B.搭一块(4分)C.将积木放回盒内(每块1分)10分为合格(8)用棍子拿取远处玩具:____________A.能够取着(9分)B.推得更远(6分)9分为合格(9)用手能力:____________A.会用食指拇指捏取食物(4分)B.大把抓(2分)4分为合格(10)自己走路:____________A.十步(12分)B.五步(10分)C.三步(4分)10分为合格

专家分析(1)、(2)题测试认知能力,应得20分;(3)、(4)题测试语言能力,应得20分;(5)题测试社交能力,应得10分;(6)、(7)、(8)题测试手的灵巧性,应得28分;(9)题测试自理能力,应得4分;(10)题测试运动能力,应得12分。

03 14~15个月宝宝全脑开发

宝宝通过上个月的练习,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他可以站得很稳,开始变得调皮。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进一步教宝宝怎样将脑、手、眼锻炼得更协调,怎样让宝宝的平衡性更好,以及怎样在语言上让宝宝说得更规范。爸爸妈妈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宝宝全脑智能发育状况

宝宝现在可以用单手做事,腿部的力度也大有长进,可以站得很稳,平衡性更是有很大提高。

而在饮食上更接近成人,宝宝开始渴望像父母一样坐在餐桌旁边吃饭,而不是抱着奶瓶。并且宝宝语言的词汇量增加,对人对事物都变得很敏感。自我表白能力发育

我可以很准确地用我的两到三根手指捏起物品,而不再像从前那样笨笨地大把抓。

我好希望像爸爸妈妈一样坐在餐桌旁和他们共进晚餐,不想再这样抱着这个奶瓶。

我可以站得很稳,不需要妈妈扶我。

我可以很明白地听懂妈妈对我说的话,但我有时就是不理她。

当我发现我感兴趣的东西时,我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谁也别想转移我的注意力。

我偶尔会咳嗽咳嗽,但我不需要妈妈紧张,这是很正常的。

我喜欢看外面的世界,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使我格外关注。

我还喜欢把小巧可爱的东西放到嘴里,妈妈经常紧张的给我抢下来,真是不理解。运动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的手脚越来越灵活,手指的灵活性更是突出,至于腿部的力量那就更强了,宝宝的平衡性真的进步很大,他站立的越来越稳,走路也越来越顺利,弯腰捡东西之后根本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摔倒,而是成功的站起来。视觉能力发育

宝宝的视觉水平现在也越来越发达,可以开始识别简单的颜色,视线范围变得很广,凡是可以进入他的视线范围的东西,他都会尽量去接触,探究。语言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的词汇量增加得很快,一天可以学会20个字。

这时一定要多和宝宝交流,刺激他的说话欲望,这样才能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发育

宝宝的认知能力也开始发育,他可以在头脑中回忆起妈妈。

看到妈妈的东西或者跟妈妈有关的东西也会想起妈妈。

对于陌生的东西,宝宝可能还不会有太多记忆,但对别人的语言他则可以理解很多。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宝宝可以用声音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始对外面陌生的事情有很高的敏感性,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已经开始萌发出自主意识,既喜欢依赖爸爸妈妈,又开始想独立。怎样开发宝宝左脑智能教宝宝做项链

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对于妈妈戴的饰品宝宝也会很感兴趣,例如,妈妈的项链。那么,爸爸妈妈不妨在闲暇之时就培养一下宝宝的动手能力,让宝宝自己做一条项链。1 串项链准备

准备4个木制的小珠子,珠子的孔要大、绳子2根。2 活动开始

小珠子——爸爸妈妈为宝宝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小珠子让宝宝观察,让宝宝注意到小珠子中间的孔,并告诉宝宝:“妈妈(爸爸)要做一串项链送给宝宝”,以便引起宝宝的兴趣。

首先爸爸妈妈拿一个小珠子,让宝宝仔细看看中间的小孔,接着慢慢将绳子穿过小珠子,再将绳子从珠子的另一端拿出来,接着将穿好的这个珠子拿起来给宝宝看,当爸爸妈妈完整地串出一串项链的时候,就把它带到宝宝的脖子上,并且可以称赞宝宝漂亮,激发宝宝自己动手的欲望。活动刚开始时,宝宝可能穿不进去,爸爸妈妈不要心急,可以手把手地教宝宝,或者可以在一边指导宝宝,当宝宝可以把绳子放进小孔后要立即称赞宝宝,给予表扬,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当宝宝对这一动作熟练之后,在可以自己动手穿珠子的基础上,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比赛,“比比谁穿的快!”。妈妈要多准备几份珠子,几根绳。先告诉宝宝:“你的小手真能干,妈妈和你比赛吧!”与此同时,把宝宝需要使用的道具递到他的手里,告诉他不要着急,妈妈可以先给宝宝再做一次示范,要告诉宝宝必须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否则将前功尽弃。示范之后,等待宝宝,启发他按步骤顺利完成,然后鼓励宝宝再穿第二个、第三个,这样一来,宝宝穿珠子的比妈妈多了,就及时肯定成绩,给予表扬。

宝宝的这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逐渐可以加快速度,并提高准确性。这个活动的通过标准是能用绳子穿进3个以上的珠子。在宝宝达到这个标准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延伸一下,例如,爸爸妈妈可以选一些孔小一点的珠子,让宝宝再练习,也可以让宝宝多做几串项链送给家人或小伙伴们。

此外,爸爸妈妈还要有意识地让宝宝做一些精细的手指动作,例如:让宝宝穿纽扣等。

爸爸妈妈们可不要小瞧穿珠子的游戏,它对于发展手指的小肌肉动作,对于培养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性都有很大帮助的,同时还有利于宝宝识别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多为宝宝提供这种可以锻炼的机会,让宝宝多做一些手工游戏,这对宝宝的各方面发展都是很有利的。如何对待宝宝的信手涂鸦

在大多数成人看来,宝宝的涂鸦似乎没有任何价值,他们更不明白宝宝用彩笔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但事实上,涂鸦,是宝宝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动作协调的综合成果,对增强脑、眼对手的指挥能力有很大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这种功能是其他任何活动都代替不了的。1 涂鸦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才情1. 宝宝通过心理、大小肌肉的活动而做的自由表现,创作了一幅幅涂鸦作品。这有助于宝宝小肌肉发展、认知能力与创造力的增进,在宝宝的心智发展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性意义。2. 宝宝涂鸦有助于健全宝宝的人格、培养自信心和保护发育萌芽中的宝宝的创造力。3. 涂鸦是宝宝进行想像的手段,是发展想像力的途径。4. 涂鸦和语言一样传递着宝宝的情绪与感觉,通过涂鸦,宝宝站在原创的高度,不受任何限制,根据他的直觉挥洒自己的创意,从中获得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相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爸爸妈妈认同涂鸦游戏的重要,可一旦真的到宝宝开始涂鸦的时候,宝宝往往没有接触涂鸦游戏的机会。这是因为大多数爸爸妈妈都喜欢清洁干净的环境,不敢让宝宝接触油彩、水彩等绘画颜料。而彩色铅笔和蜡笔,使宝宝的想像能力很难发挥。因为颜色之间的混和、调配过程本身十分有趣,这是彩色铅笔和蜡笔不能做到的。2 怎样对待宝宝的涂鸦1. 为宝宝开辟涂鸦的空间。喜欢干净的妈妈可以为宝宝专门开辟出了一块“绘画专区”,例如,在墙上贴上一张足够大的纸,让宝宝在规定范围内自由涂抹。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墙面的清洁问题,也为宝宝的涂鸦提供了充足便利。2. 适当引导但绝不示范。不知从何时起,简笔画大行其道,宝宝们只需按部就班,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人物、动物等生动的形象,妈妈们更是将简笔画看成宝宝学画的最佳方法。可殊不知正是这看似简单易会的“学画捷径”,却无形中压抑了美术创作中最宝贵的能力——“创造力”。还有的妈妈过分重视美感、相似度等,常常不自觉地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你说你画的这是一架飞机,怎么不像啊?”然后把笔拿过来,示范给宝宝看,真正的飞机是什么样的。妈妈不知道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宝宝最宝贵的想像力。3. 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让宝宝用什么工具作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油画棒最适合宝宝,因为它使用方便且不易折断;但也有人认为,水粉颜料才是最佳选择,因为它的浓淡、色彩富于变化。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宝宝们作画的最佳工具呢?爸爸妈妈可以先看看宝宝对哪些绘画材料感兴趣,让宝宝自己去做各种尝试。然后使用不同的材料、颜色,也可用各类尺寸的纸张,甚至把大纸张贴在墙上,让宝宝自由地挥笔涂鸦。除了纸张,也可以使用黑板、薄画板或魔术画板,甚至可以尝试用吸管吹画、用海绵蘸画、用彩纸撕画、用手指压画。4. 不要去干涉宝宝涂鸦。当然,有时宝宝感到气馁,主动寻求爸爸妈妈的帮助。这时爸爸妈妈可以多加鼓励,以加强宝宝的自信心。过分干涉或是拒绝参与都会减少宝宝对涂鸦游戏的乐趣。5. 让宝宝制作创意T恤。市场上有一种环保笔,画在物品上还可以擦洗掉,对家具、衣物等没有损害,而且还能极大限度的满足宝宝随处涂沫的即兴“灵感”。这对于涂鸦期的宝宝最为适合,买了笔和纯白色的T恤,让宝宝把喜欢的图案画在T恤上。让宝宝穿着T恤到哪里,他的作品就展示到哪里,让人们欣赏他的画,再听他讲述一番,很有意义。6. 尊重与收藏。涂鸦是宝宝最简单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爸爸妈妈了解宝宝的一个很好的窗口。从尊重的角度对宝宝的画进行收藏,等宝贝长大以后,让他看看自己小时候的“画作”,一定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总之,宝宝涂鸦时需要多注意,不要随意责骂或忽视宝宝,爸爸妈妈对宝宝涂鸦游戏的态度,同时也会对他们日后人格的发展有关键的影响。保护宝宝涂鸦的兴趣,就是保护宝宝的想像力,赏识宝宝的涂鸦,就是鼓励宝宝大胆地想像。面对宝宝的涂鸦活动,不管他涂得如何,爸爸妈妈都不要禁止,也不要过早地教给宝宝绘画的规则,毕竟想像力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也可贵得多。如果爸爸妈妈不适当地介入宝宝的涂鸦活动,总是试图在宝宝的涂鸦活动中给予指导,试图灌输给宝宝所谓的美感及对色彩与空间的认知,就会扼杀宝宝天生的直觉与创意。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从事各项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于这一点,爸爸妈妈们都比较清楚。因此,爸爸妈妈十分重视宝宝对数学的学习,从宝宝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开始教宝宝学数数,认数字……可是许多爸爸妈妈发现,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甚至很讨厌学数学,这也是爸爸妈妈头疼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爸爸妈妈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学习的方法不对,从思想上,一味追求让宝宝早学东西、多学东西,方法上自然是教、教、教,使得宝宝只是凭借机械记忆学到了一些东西,时间长了自然就淡漠了。

其实,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学习数学知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应该是在引导宝宝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让宝宝得到良好的数学能力培养。

那么在教宝宝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呢?1 教宝宝学习数学时要遵循的原则1. 生活性原则:紧密联系宝宝的生活实际,让宝宝感觉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这个时期的宝宝尤其喜欢颜色鲜艳的、能发出响声的物品,妈妈可以在生活中对宝宝多“灌输”一些数字。妈妈还可以把数字唱给宝宝听,培养宝宝的数感。2. 趣味性原则:根据宝宝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欣赏水平,采用激励、灵活、宝宝乐于接受的方法,例如,宝宝现在很喜欢玩,妈妈可以将宝宝有关于数学方面的小物件都寓于游戏之中,这样会使宝宝感觉学数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3. 实践性原则:数学比较抽象,学习中,必须要有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过程,对于宝宝来讲,要很好地完成这一过程,充分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宝宝在不断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知识,让宝宝在动手中不断发展数学思维。例如,吃水果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的边拿水果给宝宝边数数,或者在马路上走路时可以数路旁的电线杆,过往的车辆等。4. 参与性原则:让宝宝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给宝宝探究和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例如,让宝宝亲自分水果给大家。5. 赏识性原则:爸爸妈妈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宝宝的学习,不居高临下,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宝宝,因势利导,在宝宝学习有困难的时候,要善于用赞赏和表扬来鼓励宝宝,不要埋怨、急躁。让宝宝在宽松、愉悦、自主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6. 科学性原则:数学用语要科学、规范,培养宝宝严谨的科学态度。2 学习数学的方法1. 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随时随地的问宝宝:“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形状的?”等问题来引导宝宝观察,还可以利用简单的镶嵌板和拼图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2. 比较:比较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之一,是宝宝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教宝宝学会比较。例如,3颗糖比1颗糖多等。宝宝的比较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辨别和认识上,让宝宝把需要比较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真正地比一比,可以加深对所比概念的理解。3. 配对:配对是比较的形式之一,也是发展宝宝对数的理解所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要求。4. 分类:按物体共同特征归并和分类的能力是发展数字概念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分类,颜色是最容易被宝宝感知的物体特性。例如让宝宝把红色的珠子放到红色的碗里,把绿色的珠子放到绿色的碗里,或者把大熊放到大筐里,小熊放到小筐里。训练宝宝的归纳分类能力

归纳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例如,鸡会走,马会跑,兔会跳,鱼会游,鸟会飞,蚯蚓会钻,所以,凡是动物都会动。科学的认识活动总是从认识个别事物开始,然后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归纳正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事例到一般原理的科学思维方法。

而分类能力是衡量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按某种属性归属于一定的门类,物以类聚是归类的客观依据。归类的结果,既可使知识系统化,更有利于发展宝宝的概括能力。让宝宝及早挑战归纳,掌握分类对于他们以后学会推理、辩论以及形成数字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判断宝宝是否会分类归纳

您的宝宝是否这样:

还不会分类,只喜欢玩喜欢的东西;

分类时,能将喜欢和熟悉的东西分正确,反之则错误;

只会简单的分类,同一种物体改变外形后就分不出来了;

只会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变化多个标准后经常出错;

知道某一物体的名称,但不知道其所属的种类;

不会归纳故事的内容,只会把故事整体复述一遍;

能找出物体的个别特征,但找不出它们的共同特征。2 培养宝宝分类归纳能力的10个方法1. 给宝宝一个多彩的世界:知识始于观察,思维始于感知,感知越丰富,思维就越活跃深刻。2. 让宝宝快乐地进行探索:婴幼儿期是宝宝积极探索的时期。他们爱问:“这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父母要准确耐心地解答,满足宝宝的求知欲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宝宝在玩中快乐地进行探索。3. 与宝宝进行对答比赛: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快:什么动物地上走?什么动物天上飞?什么动物水里游?什么动物地上爬……4. 了解宝宝分类能力的发展:分类对于宝宝来说其实是很难的,所以爸爸妈妈不能着急,要根据宝宝发展的情况循序渐进。5. 指导宝宝逐步提高分类能力:当明确宝宝处于能力的哪一阶段时,就可以按照这个水平的能力来教宝宝了。6. 生活中随时引导宝宝的分类活动: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分类知识,爸爸妈妈应随时提和引导宝宝的分类行为。7. 丰富宝宝对事物的认知:宝宝对事物的感知越丰富,可以认识的东西越多,思维能力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能力也就会提升。爸爸妈妈可以在生活中经常给宝宝这些刺激,让宝宝认识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为宝宝今后的总结概括能力做准备。可以给宝宝这方面的感性刺激,重点认知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多给宝宝讲好听的故事,宝宝稍大点后,让宝宝自己学着阅读图画书,以丰富宝宝对文字和图画关联的认识,为宝宝今后的概括总结提供具体材料。8.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概括能力:宝宝知道一些具体物品的名称,但缺乏将相关物品归为一体的意识,爸爸妈妈应注意培养宝宝寻找共性的意识,并教给宝宝如何寻找共性特征。让宝宝学会陈述某一具体事物的特征,如小马会跑、小白兔会跳、小鱼会游、小鸟会飞,衣服裤子都能穿在身上。9. 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概括能力:爸爸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卡片,让宝宝说一说,每张卡片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果宝宝一时找不出共同特征,爸爸妈妈切不可指责宝宝,可由浅入深地引导宝宝边回答问题边归纳概括,等待宝宝观察的能力提高后,再反过来让宝宝自己总结和归纳。10. 通过叙述故事,培养宝宝的概括能力:讲故事,是锻炼宝宝归纳总结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爸爸妈妈讲完故事后,可以让宝宝用简单的语句概述自己听到的故事。开始时宝宝大都是把故事重新复述一遍,或只对某一感兴趣的细节进行陈述,爸爸妈妈应给宝宝一个可以模仿的语句,例如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诸如此类的开头语,让宝宝明白归纳就是用简短的话来说明一个故事内容。怎样开发宝宝右脑智能怎样教宝宝学会走路1 教宝宝走路的合适时机

教宝宝走路太早或太晚都不好,太晚会影响宝宝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太早则容易使宝宝的腿变形,最合适的时候是宝宝可以扶站很稳的时候,甚至还能自己站一会儿了,这个时候就是宝宝练习走路的最佳时机。2 教宝宝走路时应注意的事情1. 每次学步练习前,要先让宝宝排尿,然后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2. 选择一个摔倒了也不会受伤的地方,特别要将宝宝四周有棱角的东西都拿开。3. 激发宝宝走路的兴趣。当宝宝能走几步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在地上玩球,当球向前滚动时宝宝自然会有追的欲望,完全不会顾及摔倒,可能连续迈出几步,这样就会增长宝宝的信心。4. 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天气不允许宝宝在室外学习行走,那就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学步加快了宝宝的呼吸速度,所以要在宝宝下地走路之前,就先把窗户打开通风换气。5. 爸爸爸妈妈妈应该从宝宝学迈第一步起,就让他有个正确的姿势。行走能促进宝宝血液循环,加快呼吸,锻炼下肢肌肉。行走姿势正确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也是很有帮助的。6. 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7. 当宝宝迈出第一步时,要认识到这是非常可喜的一步,标志着宝宝将要走向独立,爸爸妈妈这时要给予鼓励,说一句“宝宝真棒”,这样可以激励宝宝锻炼行走的信心。3 怎样教宝宝走路1. 让宝宝扶物走:让宝宝扶站于小床的一侧,妈妈手拿玩具站在床的另一侧,妈妈边摇手中的玩具,边说:“宝宝,走过来拿玩具了。”宝宝就会扶着栏杆走向妈妈。2. 爸爸妈妈带领宝宝走:妈妈领着宝宝的双手,同向站好,妈妈说:“宝宝,我们去那边看看。”当宝宝自己平衡和协调能力增强的时候,妈妈可以逐渐由双手领着宝宝,改为单手领着宝宝。3. 让宝宝推车走:让宝宝扶着宝宝车的扶手站好,妈妈也用手扶着扶手,说:“宝宝,我们推车走了。”妈妈宝宝一起推车向前。妈妈一定要和宝宝一起扶着扶手,帮助宝宝控制宝宝车的速度和方向,因为宝宝个子矮,看不清前面的情况,容易出现危险。开始时,宝宝不会控制车速,猛地一推,车快人慢,很容易摔跤,所以需要妈妈的帮助。4. 爸爸妈妈用学步带助走:让宝宝站好,将学步带套在宝宝的胸前,妈妈从宝宝背后拎着带子,帮宝宝掌握平衡。然后妈妈带宝宝起走向前。5. 让宝宝独走:妈妈爸爸相距1米面对面蹲好,宝宝站在妈妈身边,爸爸拍手呼唤:“宝宝,来,找爸爸。”宝宝蹒跚扑到爸爸怀里。妈妈拍手呼唤:“宝宝来,找妈妈。”宝宝迈步扑进妈妈怀中。4 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也很重要

营养在宝宝的成长发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营养为宝宝的身体注入活力,宝宝的肌肉发育良好,大动作的发展才会顺畅。

所以,每天的饮食中必须的饮食中有一定分额的奶制品,而品种丰富的副食品则又给宝宝带来更多营养素,细心、精心为宝宝准备好每一餐,也是爸爸妈妈一定要做的。

除充足的营养外,身体健康不常生病的宝宝自然发育较快、较好,学起走路来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宝宝快。宝宝一生病,身体虚弱需要休息少活动,当然就会使一些动作发展延后。所以好好照顾宝宝,别让生病耽误宝宝身体发育。

只要经过爸爸妈妈和宝宝的共同努力,宝宝肯定能够迈开大步,用自己的双脚去体会这个精彩的世界。训练宝宝对颜色的认识

宝宝刚出生时,他眼中的世界里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所以不必要在他周围布置的色彩斑斓。但是,随着宝宝一点点长大,他对颜色的感觉也开始越来越敏锐,爸爸妈妈需要从这时起开始教宝宝认识颜色。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让宝宝认识颜色的小方法。1 多为宝宝提供一些丰富的色彩

可以在宝宝的居室里贴上一些色彩柔和的画片挂历,在宝宝的小床上经常换上一些颜色温柔的床单和被套,小床的墙边可以画上一条七色彩虹。在宝宝的视线内还可以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对宝宝认识颜色有很大的帮助。2 加深宝宝对颜色的感知

宝宝盯着某种颜色或转动头部看到别的颜色时,爸爸妈妈可以指着这些玩具对宝宝说:“这是红气球”“那是小白兔”“这是黄花”等用语言加以描述,强化色彩记忆。3 “我说,宝宝指”的游戏

妈妈和宝宝可以一起做的游戏。例如:妈妈指着几种颜色的气球问“哪只是红气球,哪只是蓝气球?”

让宝宝用手去指,指对了就亲亲宝宝,并说:“宝宝真乖,这是红气球。”如宝宝指错了,就说:“再看看,哪只是红气球?”宝宝还是指不出,妈妈就要反复指着红气球说“这是红气球。”宝宝认识红色以后再认识绿色。也可以变换说:“这是红气球呢,还是绿气球?”让宝宝学发“红、绿、蓝”的音节。还可以放上各种颜色的玩具,让宝宝按妈妈的要求拿出相同颜色的玩具。4 利用图画记颜色

妈妈可以用各种颜色笔画宝宝熟悉的植物、动物、水果等。如:太阳、草地、花朵、树叶、苹果、小鸡、小狗、小兔、小鸭等,并且边画边说:“这是红太阳,这是绿色的草地,这是小黄鸡”等等。也可以把各色蜡笔放在一起,让宝宝帮助拿颜色,如画红花,妈妈可以说“请宝宝拿红蜡笔给妈妈画红花……”只要反复训练,方法得当,循循善诱,宝宝会慢慢记住的。5 开始只记一种颜色

刚开始只教宝宝认识一种色彩,但不能总是用同一样事物来强化,比如认识红色,可以用红色的积木、红色的气球、红色的杯子等。如果宝宝认错了,不要说:“这个不是红色,是紫色。”而只用告诉他:“这个不是红色。”就可以了。

等宝宝认识了红色之后,再给他做分类游戏,让他从几种颜色中找出红色。当宝宝有了第一个色彩概念之后,再教他认识其他色彩。这时候,就可以同时让他认识几种色彩了。这时候的宝宝可能已经不再满足指认红黄蓝绿那几种色彩了,可以让他接触一些混合色,如墨绿、天蓝等。6 一起做色彩排列、分类等游戏

爸爸妈妈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和宝宝一起做颜色游戏,加强对色彩的认知度,让宝宝通过色彩搭配了解色彩的和谐、对比等,提高审美能力。7 认识多彩的世界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带宝宝走出家门,观察红绿灯的变化,欣赏绿草鲜花、蓝天白云,领略湖光山色、秋叶冬雪……见多才能识广,并且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是任何玩具或其他事物不可以代替的。如何提高宝宝对形状的认识

宝宝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他们认识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认识颜色到认识图形,宝宝的本领真的是越来越大了。不过形状是很抽象的东西,如何让宝宝透过表像认识形状呢?爸爸妈妈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1 用积木认形状

对于较小的宝宝,可以购买能镶嵌的积木。首先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拿出来,教宝宝认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在宝宝对积木有了感性的了解后,妈妈先做示范,把其中一块图形积木镶嵌到正确的位置上。示意宝宝模仿,并尝试给其他的积木找“房子”。宝宝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以及多次的尝试才能放对位置,爸爸妈妈要耐心地让宝宝自己学会把各种形状的积木块镶嵌到相应的轮廓中。在这样的游戏中,宝宝通过辨认积木的颜色,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动手找位置,可以锻炼手眼协调的功能,提高宝宝的想像力和创造力。2 通过感觉感知形状

爸爸妈妈拿出一个皮球告诉宝宝说:“这是圆形的。”一边口中说儿歌:“圆形皮球圆溜溜,滚来滚去真好玩。”一边拿着这个皮球滚来滚去,接着把皮球给宝宝玩一会,让宝宝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圆形。再让宝宝选出其他圆形的东西,宝宝如果能顺利地把它选出来,要鼓励宝宝,并给予宝宝及时的反馈,加强记忆印象;当然宝宝也有可能会拿错,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告诉宝宝这个不是圆形的,不用告诉这是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以此来加强宝宝对圆形的认识。3 涂颜色认形状

给宝宝穿上“工作服”(可以是旧的外套或小雨衣),防止弄脏衣服,再准备好纸、盘子和颜料。把一张大纸平铺在地上或者桌子上,爸爸妈妈可以先帮宝宝画一些不同的形状,注意尽量画得大一些,然后让宝宝涂上颜色,帮助他们认识各种颜色,形状。宝宝天生爱涂鸦,虽然他们不能把颜色准确地涂到各个形状里,但这个办法仍然能帮助宝宝加深对各种形状的印象。4 再找同类来了解形状

和宝宝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圆形。让宝宝通过观察以及平时的生活积累,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是圆形的,例如:皮球、算盘珠、闹钟等等,帮助宝宝将圆形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圆形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如果宝宝一时想不起来,那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展开寻找“圆形”的比赛,在家里或者把宝宝带到超市、公园,看看谁找得又快又多。爸爸妈妈当然要适当地减慢速度,偶尔让宝宝赢几次,以此激发他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致。5 吃零食认形状

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管是日用品、玩具还是食品,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带上宝宝去超市,让宝宝看看各种形状的食品,并一一告诉宝宝是什么形状。然后,选几个宝宝喜欢的食品,如圆形的橙子、方形的蛋糕、锥形的甜筒等等,每次在打开包装或者剥开果皮前,都反复强调一下物体的形状。很快,当妈妈再给宝宝一块蛋糕时,宝宝就能知道蛋糕是方形的,而且还很甜。6 分类加深理解

让宝宝在很多的物品中找出圆形的物品,然后将物品分为圆形和不是圆形的两类,并将圆形的物品进行组合拼成一幅画,这样还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适合宝宝认识形状,也适用于认识颜色等等。爸爸妈妈切记不要急于求成,要允许宝宝用2~3个月来慢慢学习。当宝宝已经完全认识了一种形状后,再认识下一个形状,这样更容易巩固宝宝的记忆。

宝宝认识事物都是通过感性认识来完成的,当我们计划让宝宝认识某一种物品的某一种特性时,宝宝很有可能通过自己体验和观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因此,让宝宝认识形状有非常多的办法,但这些办法都集中在一点,就是要让宝宝多多接触各种形状的物品。其实只要宝宝愿意,在生活中要多增加他们体验外面事物的机会,这样宝宝就会逐渐认识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事物。提高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通常也叫思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素。人与人之间的思维能力差异很大,如果能从小注意培养,将使人一生受益匪浅。

宝宝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由具体向抽象发展。因此,不能要求宝宝像爸爸妈妈那样思考。但是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促进宝宝的思考从具体向抽象发展,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以提高宝宝思维的能力。

爸爸妈妈可以做的有以下几方面:1 丰富宝宝生活的环境

爸爸妈妈要为宝宝提供一个活动的空间,让他自由地进行各种活动;多带宝宝到室外走走,看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动物园里的各种动物等等。2 引导宝宝提高语言能力

从宝宝呀呀学语开始,帮助他正确发音。爸爸妈妈对宝宝说话时不要说儿语,正确的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有了词汇才能对事物进行概括和间接的反映。通过语言中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宝宝才能脱离具体动作和具体形象,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能力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作用。3 鼓励宝宝积极思维

好动、好问是宝宝的天性。爸爸妈妈要耐心地听宝宝的提问,解决宝宝的提问或引导他去思考自己解决问题。4 锻炼宝宝的思考力

在家庭生活中,锻炼宝宝思考力的机会是很多的,只要爸爸妈妈在这方面做有心人,善于引导宝宝去思考就会获得成功。5 教给宝宝正确的思维方法

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较多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语言发展也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工具。6 给宝宝提供各种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直觉行动思维虽然是3岁前宝宝思维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特点,但在整个学前期,宝宝的思维仍保留了相当大的直觉行动性成分。所以,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让宝宝在积极的活动中进行思考,这样可以使宝宝更好地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7 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

具体形象思维是学前宝宝思考的主要方式和典型特点。

根据学前宝宝思维的这个特点。爸爸妈妈和老师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具体性、形象性,要适合宝宝的思维发展水平,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尽量避免空洞、抽象的说教。8 丰富宝宝的感性知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思维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对于宝宝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爸爸妈妈更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发展宝宝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爸爸妈妈应该给予鼓励、保护和培养,要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宝宝的提问,决不能采取冷淡、漫不经心、或厌烦甚至斥责的态度。实践证明,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宝宝思维水平发展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为宝宝全脑智能提供营养怎样给宝宝合理的饮用水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它的重要性仅次于空气。宝宝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但肾脏处于“常虚”的阶段,其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地较多。

此外,活动量、外界气温和食物性质也影响宝宝对水的需要量,活动量大的宝宝散热多,需水量较大;多吃蛋白质和矿物质时,排泄这些物质所产生的废物需水较多,水的需要量也因此而增加。所以,宝宝体内水分相对比成人多,约占体重的70%~75%。但如果给予宝宝的水超过了正常需要量,也没有好处,白白增加了尿量的排泄,也增加了心、肾的负担,产生不良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样,如何正确地给宝宝合理饮用水也成为一个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1 睡前少喝、起床后多喝

早上起来,让宝宝空腹喝杯水有益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大脑清醒。2 不渴也要喝

宝宝喝水,一般是口渴了才喝,但是口渴表示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是人体细胞脱水已到一定程度、中枢神经发出要求补充水分的信号。口渴后才喝水,就如同泥土龟裂了才灌溉一样,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喂宝宝喝水要做到不渴也喝水。3 餐前空腹喝

餐前空腹喝水,是指早、中、晚三餐之前约一小时,应该喝一定量的水。因为,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器官的消化液来完成的。消化液每天分泌的总量达8000毫升左右。饭前饮水后水只在胃内停留2~3分钟便迅速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后1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全身细胞对水的需要。餐前1小时饮水可以保证体内有足够的消化液的分泌,可帮助消化吸收,同时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同时早餐前更宜空腹饮水。因为睡了一夜,体内损失水分较多,血液较浓缩,起床后饮一杯水可补充水分,降低血黏稠度,使血管扩张复原。空腹喝水宜用温开水,也可以用清淡的饮料如果汁、淡茶、菜汁等。牛奶、豆浆、鸡蛋等不应在空腹时食用,而应放在进餐时或进餐后再吃。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不少脾胃阴虚或有疳积的宝宝,特别爱在饭前和吃饭时要水喝。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4 吃饭时适量喝

吃饭时应配有汤和水。这样有助于溶解食物中营养成分,有利于小肠中的消化吸收。如果餐前或餐时不补充水分,饭后由于消化液大量分泌可引起体液失水,势必引起口渴,此时再饮水就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5 极度干渴时别喝过多的水

古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如果宝宝渴得厉害时,要让宝宝缓缓饮水,若拿起水瓶喝个没完,会造成脾胃难以适应,引发不良后果。6 绝不能把饮料当水喝

在现代,宝宝喝的并不都是单纯的水,还有饮料。饮料的种类多得数不清,爸爸妈妈要记得,喝饮料要适可而止,而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分是绝对必要的。不能让宝宝任意喝饮料,更不能以饮料代替白开水来喝。让宝宝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1 给宝宝补钙需慎重

钙是人体矿物质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而且对人体很多生理功能都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婴幼儿,正处于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钙的需要量要比成年人大。

有些缺乏医学知识的爸爸妈妈,总是盲目地给宝宝滥补钙剂,他们认为只有多多补钙,才会使宝宝健康发育,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钙是一种有较强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机体组织中钙离子的缺少或增多,会引起不良的生理变化。如钙摄入不足会导致宝宝佝偻病及大脑发育迟缓等。但钙摄入过量,则易使宝宝免疫力下降,感染多种疾病,尤其与维生素D同时服用则有导致高钙血症的危险。所以说,钙剂不能滥用,更不能随便大剂量或长期服用。

对于缺钙的宝宝,我们更倾向于对宝宝进行食补,而不是药补,用药毕竟对宝宝身体有负面影响,就算只单纯吃钙粉,若是服用过量,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并且使宝宝大便干燥等出现身体不适。2 适合宝宝补钙的食物

1. 奶类(母乳、牛奶、羊奶等)是含钙丰富的食品,1000克牛奶含钙1克,对宝宝来说吸收率也高。

2. 肝、蛋黄、鱼、肉及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是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的理想食品。宝宝服用已浓缩的鱼肝油精为好,以防摄入过多脂肪。

3. 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虾皮等,含钙非常丰富。爸爸妈妈可以煮给宝宝吃,虾皮可以油炸拌饭吃。

4. 蔬菜中的菜花、豆类等,含钙丰富。蚕豆如能连皮吃,更能提高钙质的吸收。

糖醋排骨是补充钙的好食品。各种骨头汤中的钙质并不算丰富,但如能加点醋熬汤,则能使骨头中的钙溶解在汤中。

5. 鱼类的钙质主要在鱼骨中,如果将鱼炸酥,让宝宝连骨吃下,可增加钙质。

6. 让宝宝多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3 补钙小贴士1. 多带宝宝晒晒太阳,有利于宝宝对钙的吸收。2. 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3. 含草酸盐、磷酸盐的食物,可与钙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淀,妨碍钙吸收,最好不与钙剂同吃。4. 油脂食物中的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凝块,不易被肠道吸收而随大便排出体外,所以补钙同时忌吃油脂食物。5. 给宝宝补钙的同时补充一些肠道有益菌,如茯苓液、合生元等。这些有益菌不是药物,但可以改善胃肠环境,增加钙质吸收量。

以上介绍的各种含钙丰富的食物,只要调配得当,除去那些影响钙质吸收的因素,制成味道鲜美的主副食给宝宝吃,就可以使宝宝获得充足的钙质,用不着额外补充钙片。

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的早期表现,一定要咨询营养医生后,让宝宝吃些乳酸钙片或葡萄糖酸钙片,同时还需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D,以促进钙质吸收。预防宝宝缺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缺乏可导致机体多种生理功能紊乱,尤其是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有不利影响。宝宝缺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的停滞,而且会影响影响免疫防卫、创伤愈合等生理功能。

不同阶段,宝宝对锌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出生至半岁宝宝每日需摄入3毫克锌以达到身体所需;7~12个月的宝宝每日需要摄入锌5毫克;1~10岁的宝宝每日需摄入10毫克锌。但由于宝宝膳食营养的不均衡,大多数宝宝每天只能摄入锌5毫克左右。况且人体吸收能力还有差异,因此,宝宝缺锌是较常见的。1 造成缺锌的有关因素1. 双胎、早产及营养不良的宝宝易发生缺锌。2. 人工喂养的宝宝易发生缺锌。3. 宝宝有偏食、挑食、忌口、常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易发生缺锌。4. 宝宝单纯依靠静脉补液或服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可致急性缺锌。2 宝宝缺锌的表现1. 喜欢吃泥土、煤渣、纸张、墙皮、鸡蛋皮等。也就是说,喜欢进食非食物性异物,医学上称为异食癖。2. 长期食欲不振、厌食、拒食。3. 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但需排除遗传性疾病及某些药物中毒等。4. 复发性口腔溃疡也是缺锌的症状之一。5. 经常发生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每年不少于10~12次。6. 有肢端皮炎、慢性湿疹,外伤后创伤面不易愈合。3 适合宝宝补锌的食物

食补锌元素要多吃这些食物:瘦猪肉,羊肉,动物肝,蟹肉,虾皮,鸡肉,蛋黄,带鱼,沙丁鱼,鲳鱼,黄鱼,紫菜,黄豆,白萝卜,胡萝卜,茄子,玉米面,小米,小麦,芹菜,土豆,大白菜,苹果,香蕉。

下面再为爸爸妈妈们列举几个简单的补锌小食谱:1. 三豆粥。取绿豆、黑豆和赤豆适量,加少许大米洗净后同煮,煮烂后加入白糖调味即成。2. 猪胰泥。将猪胰脏洗净切开后,用刀转刮成泥状,再加入少量油,盐,淀粉和味精等调味品拌匀,蒸熟即可。3. 果子糊。将栗子肉研成粉末,用栗子粉适量加水及及糖,或加入少许大米煮成稀糊状即可。4. 吃苹果泥,喝苹果汁。将苹果用水洗净削皮,再用汤匙轻轻将苹果刮成泥食用,也可以将苹果蒸热后再食用。如加水煎煮取汁即成苹果汁。5. 大豆,牛肉,牛奶和各种鱼类食品含锌也很丰富,可以让缺锌宝宝适当吃一些。

宝宝不断地生长发育,就需要丰富宝宝食品的种类,单一的食品往往会造成锌的缺乏。其实,在家庭饮食中,如果能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一般不会导致宝宝缺锌。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海产品中牡蛎、鱼类含锌量较高;动物性食物中瘦肉、猪肝、鸡肉、牛肉等也含一定量的锌。而且一般动物性食物除脂肪和蛋白质外,锌的含量均比植物性食物高。同时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吸收率可达35%~40%。

另外,豆类、坚果等都是补锌的好食品。最近据报道,德国的医务工作者发现,能够使菜肴鲜美、提高人们食欲的味精,竟是引起缺锌的祸首之一,并提醒哺乳期的妈妈和宝宝应尽量减少味精的摄入量。预防宝宝铅中毒

铅,是宝宝健康的隐形杀手。铅中毒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初期可能没什么症状,但随着铅毒在体内逐渐积累,慢慢会危害到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铅中毒对宝宝的危害主要是影响大脑发育,损伤神经系统的许多功能,具有不可逆转性,而且铅一旦被人体吸收就不容易排出体外。宝宝铅中毒的表现1. 多动症。2. 反应迟钝。3. 弱智。4. 骨骼发育出问题。5. 脾气暴躁。6. 出现攻击行为。7.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低下严重时记忆丧失,学习差或丧失语言功能。8. 腹痛,牙龈变蓝黑、指甲变黑。9. 抽搐。10. 头晕,昏迷,甚至死亡。11. 头痛。12. 失眠。13. 失明。14. 偏瘫。15. 学习障碍。16. 矮个子。17. 肝肾心肺受损。引起铅中毒的原因1. 妈妈可通过乳汁传播。2. 劣质化妆品会含铅,宝宝能接触到妈妈使用的化妆品。3. 奶瓶(瓶身的图案印刷越艳丽含铅量就越高)。4. 碗碟(制作工艺中含铅成份)。5. 水晶玻璃器皿(晶莹剔透是因为含铅,装酸性食物可将铅溶解)。6. 玩具(选择品牌玩具可提高安全系数)。7. 距地面1米以下的空气里含铅很高,宝宝不宜在傍晚时出门玩耍,那时空气中含铅量较高。8. 杀虫剂。9. 劣质爽身粉。10. 油漆(床的油漆家中墙面漆含铅)。11. 铅笔表面上的漆(铅笔芯是石墨胆,不要让宝宝啃铅笔)。12. 新装修环境(油漆地板、空气悬浮)。13. 马口铁罐头(罐头边缘封口含铅量高,打开后的没吃完要用碗来装)。14. 马路两旁售卖的蔬菜食物。15. 汽车尾气。16. 油墨报纸。如何预防铅中毒1. 定期检查宝宝身体的铅含量。2. 请专业人员检测家中的油漆是否含铅;若为含铅油漆则要监测其老化程度以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危害。3. 较旧的住房要经常洗刷地板和窗台,以避免宝宝跟含铅的油漆和灰尘接触。4. 平时常洗手;在进餐和睡觉前一定要洗手。奶瓶、奶嘴和玩具要经常清洗。使用除铅香皂洗手。5. 宝宝用品购买前使用铅检测笔快速检测是否含铅,避免购买含铅玩具、积木及含铅文具等。6. 若家中装有直饮水系统,请在喝水前先把水放掉一段再饮用。放水量的多少要视居住地和直饮水系统的装置而定。7. 进食含钙、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减少食用富含脂肪组织的食物,因为含脂肪丰富的食物会有更多的铅沉积其中。8. 不购买罐头类食品;(封口是锡焊或铅焊的)。9. 进食前洗手。10. 水沸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加热越高越久,铅越浓缩。11. 不要直接饮用清晨的自来水。12. 慎买陶瓷日用品(英美日的认证相对安全)。13. 不要翻转使用印有图案的购物袋。14. 不要使用玻璃器皿长时间的存放酸性食物。15. 注意泥土中的铅和蛔虫卵。如何改善铅中毒1. 中断铅的摄入。2. 补充维生素C,中和毒性,促使铅排出;排铅的维生素C量要500毫克/天。3. 补钙,人体当中钙、锌、铜、铁足量时,就不会吸收铅;铅和锌在人体内成反比,铅多则锌不足,锌足则不吸收铅。4. 补充多种营养片。5. 紫花苜蓿,促进钙吸收、铅排出。6. 生物类黄酮。主要食物来源:柑橘。7. 卵磷脂(血管的清道夫)。8. 高蛋白饮食——使铅变成不溶解的盐排出。9. B族维生素。可帮助大脑排铅,多动症宝宝治疗时需加大用量。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可有效保护细胞膜。10. 饮食促排铅。高纤维的饮食(纤维吸走毒素也吸走营养),果胶,柿子,植物的根茎,豆类,鸡蛋,洋葱,蒜,猕猴桃;海带富含钙镁。宝宝益智美食安排芋头豆花

材料:豆花80克、芋头40克、糖10克、水适量、樱桃1颗。

制法:1. 将芋头洗净,切成小块煮熟。

2. 先煮好糖水,再加渗入豆花、芋头即可(食用时可加樱桃肉做为装饰)。

功效:芋头属于根茎类食物,富含纤维质。豆花是黄豆制品,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爸爸妈妈除了让宝宝摄取动物性蛋白质,也应搭配摄取植物性蛋白质,达到互补的功效。奶油鲑鱼卷

材料:鲑鱼60克、芦笋35克、奶油10克、牙签少许。

制法:1. 将鲑鱼切片,裹上芦笋段,再以牙签穿插固定好。

2. 将奶油放到鲑鱼卷上,放入烤箱中烤10~15分钟,等鲑鱼肉熟透即可。

功效:鲑鱼属于深海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宝宝的脑部发育。芦笋富含叶酸,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当重要。什锦烩稀饭

材料:米饭1碗、肉馅50克、小黄瓜1根、红萝卜1根。

制法:1. 将红萝卜、小黄瓜切成小丁。

2. 米饭加水,加热10~15分钟,煮成浓清粥。

3. 先在浓粥中,加入肉馅熬煮。

4. 然后加入小黄瓜丁和红萝卜丁一起煮。

功效:这道副食品含有米、菜、肉等食材,给宝宝的营养搭配完整。桂圆糯米粥

材料:桂圆干10克、糯米40克、葡萄干5克、花生粉1小匙、水200毫升。

制法:1. 将桂圆干洗净,再加渗入圆糯米、水,放进锅中蒸即可。

2. 食用时再拌入葡萄干及花生粉。

功效:花生富含B族维生素、葡萄干富含钾,两者对宝宝肌肉及神经的发育都具有重要功能。鲔鱼沙拉

材料:水渍鲔鱼35克、冷冻四色菜15克、沙拉酱2中匙、生莴苣叶适量。

制法:1. 冷冻四色菜略烫熟后,加入鲔鱼、沙拉酱一起拌匀。

2. 将生莴苣叶切碎,再加入拌匀的鲔鱼沙拉即可。

功效:鲔鱼含有丰富的DHA,对于宝宝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帮助。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游戏请照顺序排好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观察能力,逻辑、分类能力。

训练方法:1. 准备大小不同的积木或是娃娃。

2. 让宝宝依照大、中、小排成一列。

3. 一开始排序的物品不要太多,可以先从3个开始,让宝宝先比较其中两个并依序排好,再拿第三个和前两个比较。可根据宝宝的能力来增加排序的数量。

注意事项:宝宝排的顺序可能很出乎父母的意料,不要急着责备或教他,不妨先听听他的理由。套碗

游戏目的:让宝宝先学套入大、中、小三个套碗,练习手眼协调,为下一步套上9个套碗打基础。

训练方法:买来的套碗有9个,妈妈从其中找出大、中、小三个套碗,先让宝宝把最小的一个碗放在中间的碗内,再把这两个碗都放在大碗里。让宝宝自己反复的套着放,然后把碗扣过来,大的放在下面,中间的放在中间,把最小的放在上面,形成三层的塔形,这些步骤都是为套9个套碗打基础的。

注意事项: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增加宝宝的套叠难度。玩具要回家

游戏目的:培养宝宝逻辑、归纳能力以及物归原位的好习惯。

训练方法:1. 让宝宝收拾玩具的时候,也是帮助宝宝学习分类的最佳时机。

2. 例如问宝宝:“玩具和书可以放在一起吗?剪刀和车子呢?”

3. 让宝宝把玩具、书等物品分类放好。

注意事项:宝宝往往会有让爸爸妈妈意想不到的分类方式,爸爸妈妈和宝宝进行游戏的时候,也不妨听听他的理由。坐电梯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受上、下方位的变化,并体验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训练方法:爸爸妈妈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将他举到高处,再从高处慢慢放下来,慢慢升上去,慢慢降下来。原地转一圈。爸爸妈妈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原地转一圈。

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要抱稳宝宝。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效果测试

小测试(1)扶栏上小滑梯,双足踏1台阶,扶住坐下,扶栏滑下:_______A.三项(10分)B.两项(7分)C.一项(3分)10分为合格(2)踏上板凳,爬上椅子,再上桌子,取到桌上的玩具:_______A.做到四项(8分)B.做到三项(6分)C.做到两项(4分)D.做到1项(2分)8分为合格(3)配上认识的水果或动物的图片:___A.六对(12分)B.五对(10分)C.四对(8分)D.三对(6分)8分为合格(4)指出身体部位:_______A.九处(18分)B.七处(14分)C.五处(10分)D.三处(6分)10分为合格(5)背数到:_______A.十(14分)B.五(10分)C.三(7分)D.二(5分)(6)会拿东西:_______A.两个(5分)B.一个(3分)C.不会(0分)(5)(6)两题相加10分为合格(7)按吩咐从形板或积木当中找出圆形、方形、三角形:_______A.三个(15分)B.两个(10分)C.一个(5分)10分为合格(8)拿书顺着看,从头起翻书,每次看两三页,每次翻一页:_______A.做对四项(10分)B.做对三项(8分)C.做对两项(4分)D.做对一项(2分)8分为合格(9)用积木搭高楼或排火车:______A.共用四块(12分)B.用三块(10分)C.用两块(8分)D.用一块(4分)10分为合格(10)准确地将三个形块放入三形板相应的穴内:_______A.三块(12分)B.两块(8分)C.一块(4分)8分为合格

专家分析(1)、(2)题测试运动能力,应得15分;(3)、(4)、(5)、(6)、(7)题测试认知能力,应得38分;(8)、(9)、(10)测试手的精巧,应得26分。

04 15~16个月宝宝全脑开发

新的一章又开始了,爸爸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进步得让你们吃惊了呢?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宝宝已有的进步之上再进一步锻炼宝宝的各种能力。例如,宝宝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等。我们还会对宝宝的社交能力方面进行加强,让宝宝学会同别人分享,学会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相信爸爸妈妈见到宝宝的表现后会更为吃惊。

宝宝全脑智能发育状况

宝宝现在已经可以蹲下来保持一段时间了,有的还可以弯腰捡东西,要知道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可以稳稳地坐在那里。

现在,他还喜欢做一些小动作,拉拉锁,扣扣子,用袖子擦鼻涕等,顺便在这里提醒一下妈妈们,不要觉得宝宝用袖子擦鼻涕是宝宝很不讲卫生的表现,和前阶段鼻涕淌下来宝宝都不会擦一下比起来,这可是宝宝进步的表现!自我表白能力发育

我现在的能力很强大,很喜欢拍皮球,球停在地上的时候我可以自己把它捡起来呢!

我喜欢拉拉锁,妈妈因此不得不常常换掉被我扯得变形的衣服。

现在袖口是我的清洁工具,我常常用它来擦鼻涕,还有其他我认为该擦的东西,面对总是脏兮兮的袖口,妈妈也总是很头疼。

当妈妈让我把拖鞋拿给她时,我可以很准确地先找到拖鞋,因为我记得它放在。

我有时会停下我的玩耍,看看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但我还不想加入他们,还是喜欢自己玩儿。

我喜欢抓紧我的玩具,那就是我的,才不要给别人。

我有时会很喜欢跟着妈妈,就是不听她的话,让她很郁闷。

我知道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谁在叫,我都知道那是在叫我。运动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基本上可以摆脱了爬行移动身体的年龄段,他可以蹒跚地走路,还可以蹲下后再站起来,要知道这可是要调动全身的力量,不要太小瞧了宝宝。

而有的走得很好的宝宝甚至这时会有试图跑起来的愿望。语言能力发育

现在的宝宝基本上可以理解10~100个词汇,但常常不能准确发音,这是宝宝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妈妈不需要着急。视觉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对色彩的喜爱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喜欢看色彩斑斓的图画,喜欢看变化快的物体和颜色。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开始对陌生人的声音感兴趣,有时也会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玩耍,但自己还不会加入,还是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玩儿。

同时,现在的宝宝由于心里的想法增多,但语言有限,常常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常常会发怒耍脾气。怎样开发宝宝左脑智能教宝宝用语言正确地表达要求

现在宝宝可以说出一些单音字和很多叠音字,但是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词汇。因此很多爸爸妈妈会着急自己的宝宝怎么不想像人家的宝宝那样已经可以和妈妈对话了。其实每个宝宝学说话的时间都不相同,妈妈们并不用太急。

很多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家的宝宝能早点说话,以证明宝宝发育快,头脑聪明。有的爸爸爸妈妈妈也会有意识地教宝宝说话,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正确教宝宝说话,在这里列举在教宝宝说话过程中常出现的几种误区。1 不要认为宝宝听不懂

刚出生的宝宝,对于大人的话确实听不懂,但宝宝的学习能力很强,当妈妈总是冲他微笑,对他说:“宝宝,我是妈妈”。“宝宝,这是牛奶,你饿了吧?”时间一长,这种语言信息就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

随着他的智力发育,再经过几十次的语言重复,宝宝就明白了,原来总抱着我的人就是妈妈。

到了1岁的时候,他就可能会叫“爸爸,妈妈”了;当有人对他说:“宝宝,你的球呢?”他会转身去找,说明他已经明白了话的意思。所以,爸爸妈妈要常对宝宝说话,慢慢地,宝宝就会理解很多词汇。2 给宝宝说话的机会

爸爸妈妈不要对宝宝的想法反应太快。比如宝宝指着水瓶,爸爸妈妈马上明白这是宝宝想喝水了,于是立刻把水瓶递给他,却不知,这在无形中就减少了锻炼宝宝说话的机会。爸爸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宝宝指着水瓶,你可以引导说出来他想干什么,如果他还不说话,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瓶,当他接过水瓶发现并没有水可以喝的时候,就会再次尽力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算这时宝宝仅仅说出一个“水”字,妈妈也应该鼓励他,因为这是不小的进步。他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了。3 不要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必然不会一下说出完整的语句,叠音词是宝宝最常用的语言,这也是学习说话过程中宝宝必经的阶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宝宝说这种叠音词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用标准话回答宝宝,而不能用同样的语言跟宝宝对话。

简单地说就是要说完整话,例如,宝宝把吃饭说成饭饭,睡觉说成觉觉。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者只是觉得有趣,长期用这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却不知这样会拖延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4 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刚学会说话的宝宝普遍都存在着发音不准确的现象,如把“苹果”说成“苹朵”等等。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好玩,可爱,在不经意间重复错误的发音,例如,妈妈告诉奶奶今天宝宝把苹果说成苹朵,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身边的宝宝在不经意间强化了这个错误的发音。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发音自然就会逐渐正确。5 别让宝宝置身于语言复杂的环境

有些家庭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保姆各有各的方言,语言环境复杂,多种方言并存,这会使正处于模仿学习语言的宝宝产生困惑,其结果是导致说话晚。因此在0.5~2岁这个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着重教宝宝正确的语言,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语言环境过于混乱。怎样锻炼宝宝的口语

15~16个月的宝宝已处在从语言理解和模仿阶段转为语言表达阶段,因此,他的词汇量和思想都变得复杂一些,在这时,爸爸妈妈就要试着教宝宝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子,以便更好地让宝宝发展语言能力。1 这一时期宝宝的语言特点1. 无意发音明显减少,能说出大量不同发音的连续音节。2. 能够不用模仿大人而自己说出一些有真正意义的字或词,这标志着宝宝口语能力的真正产生。例如他要吃糖会说“糖,糖”;有人对他说:“妈妈回来了。”他一边叫“妈妈”,一边往妈妈身边跑去。3. 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增强,已能理解许多复杂的意思。尤其到了1岁半左右已能听懂较复杂的事情。4. 说的一个字或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思,例如叫“妈妈”,或是要妈妈抱,或是要妈妈拿东西给他。这就是明显的以词代句特征。2 这个阶段对宝宝进行语言训练的重点和方法

1. 继续用词语或短语与宝宝交流。这个年龄段由于正是从语言模仿向语言表达的转换,因此爸爸妈妈要继续用词语或短语与宝宝交流,特别要注意将语言与行为结合起来,例如带宝宝出去玩时就要对他说:“宝宝,我们出去玩。”看见爸爸回家了,就对宝宝说:“宝宝,爸爸下班了”等等。

2. 教宝宝说出各种事物名称。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物,就要教宝宝说出这个事物的名称来,这是教宝宝学习说话的基础,说出事物的名称越多越好。例如“树叶”、“红花”、“小草”、“下雨”、“星星”、“面包车”等等。

3. 教宝宝学会说“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短句。如果宝宝能说出“汽车”“球”的名称以后,可以指着这些事物问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教宝宝学会用“汽车”“球”的单词来表达,以后逐步转为会用“这是汽车”“那是球”的短句来回答。

4. 教宝宝学习一些简单句。宝宝用句子来表达语言,首先是从说简单句开始的。因此,爸爸妈妈要注意在生活中要多用简单句同宝宝交流,如“宝宝笑”“吃饼干”“妈妈坐”“出去玩”“爸爸关门”“宝宝乖”“讲故事”“宝宝穿衣”“爸爸推车”等等,这些简单明了的主谓结构和谓宾结构的短句,要经常对宝宝说,他听多了自然就会模仿。另外对这些简单句也可以有意设置一些情景引导宝宝表达出来,例如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了,爸爸可以问宝宝:“妈妈怎么了?”引导宝宝说出“妈妈笑”的话来;又如爸爸做一个推车的实景,问宝宝:“爸爸干什么?”引导宝宝说出“爸爸推车”或“爸爸上班”等简单句。

5. 教宝宝背诵简短儿歌和小古诗。这个时期的宝宝很喜欢和妈妈背一些简短的儿歌和小古诗,刚开始爸爸妈妈要一句一句地将整首儿歌或小古诗反复背诵出来,不要求宝宝马上跟着背诵,时间长了,往往是爸爸妈妈背诵前面的内容,宝宝附和着说最后一个字或几个字。例如妈妈说“床前明月……”宝宝马上接着说“光”,妈妈又接着说“疑是地上……”宝宝又马上接着说“霜”。以后妈妈只说前面的两个字,宝宝就跟着说后面的三个字,再以后自己就会背出整首古诗了。教宝宝背儿歌和小古诗,是训练宝宝口语的有效方法。

6. 教宝宝用词或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一时期由于宝宝以前能用身体语言表达要求,爸爸妈妈也总是马上给予回应,因而现在仍然习惯用动作、表情来表达需求,不愿说话。例如他想吃饼干,就用手去指,爸爸妈妈就将饼干拿给他。如果爸爸妈妈现在仍然像以前那样立即去满足宝宝用身体语言表达的需求,那么宝宝就懒得说话。因此,这一时期宝宝有需求,不要马上满足他,要“逼”他用词或短句来表达,哪怕是一个字也好。例如宝宝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指着门,意思是要出去玩。这时,爸爸妈妈不要马上回应,应该教宝宝说:“出去玩。”先“逼”他说出一个“玩”字也是好的。如果不逼宝宝说话,他就总不想说话。许多宝宝一直到2岁还不愿说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1岁半左右,爸爸妈妈害怕宝宝哭闹就习惯于满足他身体语言的要求所造成的。怎样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人类是群居动物,无论独生子女如何娇宠,最终都无法避免走出家门,与社会上的其他人打交道。所以爸爸妈妈都希望从小培养宝宝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专家认为,爸爸妈妈应该从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让他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1 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的方法

1. 接纳宝宝的社交困境。宝宝的社交能力并非意味着他必须彬彬有礼、见谁叫谁、谦让合作、没有冲突。宝宝的社交能力是在不断的体验和练习中逐渐开发的。无论成人还是宝宝,社交能力的基本方面就是认可他人存在、体会他人情绪、接纳他人行为,这些都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练就。

因此,爸爸妈妈不要完全凭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宝宝要怎样跟别人交往,当宝宝在社交方面遇到困难时候要平静地对待,过于焦急会让宝宝感受到这种不和谐的气氛,会进一步影响到宝宝的能力。

2. 接纳宝宝之间的社交“冲突”。面对宝宝之间的冲突,爸爸妈妈们往往倍感头痛。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被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冲突是坏事情。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疆界,一旦起冲突,就意味着关系破裂,所以我们一向避免冲突、压制冲突。因此爸爸妈妈也难以接受宝宝之间发生冲突。

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动物界学到一些东西:小狮子打打闹闹的时候,狮子妈妈和爸爸都懒懒地躺在一边,不理不管也不干涉。因为它们知道,如果自己以成年的力量替宝宝们解决矛盾,虽然能够取得一时的和平宁静,却阻挠了幼狮生存技巧的开发进程。打闹是在为幼狮成年做准备面对宝宝之间的冲突,父母也应以平常心对待,不能强加干涉。

3. 耳濡目染学礼貌。宝宝并不理解“礼貌”的重要性,在宝宝面前,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宝宝示范社交场合的礼节,比如见面打招呼、分手道再见等。平时在家里,家人之间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例如“劳驾”“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宝宝吸收性的心智,会将这种礼貌用语内化,日后时机成熟,他自己准备好时,会自然融入行为当中。

4. 循序渐进懂分享。让宝宝分享之前,一定要征求宝宝的同意。如果宝宝不同意,则尊重宝宝的意愿,告诉另一方“很抱歉,他不同意”。

切忌爸爸妈妈说了算,为了显示大方而替宝宝做主,把玩具交给他人,或者指令宝宝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

在家里,让宝宝分清每个人的所有权,未经许可,不能随意翻动爸爸妈妈的私人物品;在外边,拿到他人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对方同意。2 教育宝宝社交的误区1. 凡遇到宝宝们争抢玩具,都让自己宝宝退让。这种做法显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这样容易令自己的宝宝伤心,他会认为爸爸妈妈并不站自己一边,而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损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击,会使宝宝长大后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动争取。2. 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宝宝。宝宝的交往冲突是十分自然正确的,宝宝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来了解其他的宝宝或者别人,了解物我关系,使宝宝能客观、独立地看问题。过于袒护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宝宝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对,而别人什么行为都错。这样反而从客观上降低了宝宝的交往能力。3 培养宝宝交往能力的几个关键1. 要鼓励宝宝与他人交往。让宝宝感到与人交往是很有趣的,不论是什么人。特别要与同龄的宝宝交往,因为一个人总是要在同龄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2. 学会主动。宝宝不能加入别人的游戏中时心里会难过,如果爸爸妈妈示范给他一些交往技巧会更好些。宝宝更多是用动作而不是语言来进行沟通的。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边,主动说话,叫对方的名字,展开自己的手臂,或者做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友好动作等。3. 尊重宝宝的行动权,不要过于约束。宝宝到处走,不断地探索周围的世界,爸爸妈妈不应过分约束,特别是当宝宝与小朋友玩得正高兴时,不必过于管束,这不利于宝宝交往能力的发挥。

让宝宝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除非他们要受伤了,否则就让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打架问题。怎样开发宝宝右脑智能提高宝宝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

宝宝的协调能力,是指调动全身各个机能使之相互配合完成特定动作。

由于脑和神经中枢、神经、肌肉的发育成熟,使之动作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同时宝宝的动作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现在都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宝宝的活动空间也越来越小,玩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说宝宝成长过程中活动范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从而导致宝宝感觉统合失调,这是由于身体感官所受刺激的减少所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协调能力差。

所以爸爸妈妈在空闲时间要有意识地带自己的宝宝玩游戏,这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平衡协调能力,还能给宝宝带来无穷的乐趣。

那么,要怎样提高宝宝的平衡协调能力呢?1 走直线

在房间的地上放一条带子,让宝宝沿着带子走。对宝宝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它能极大地锻炼平衡协调能力。最初因为宝宝的方向感不是很强,总是在直线的周围打转,此时,爸爸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手,陪宝宝一起锻炼,反复几次过后,宝宝就可以走得不错了。

其实走直线这个游戏并不完全限定在家里,平日上街时可以拉着宝宝的手,让他沿着人行道的一条直线走,还可以在公园里用粉笔划一条直线让他沿着直线走。在外面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因为专心玩游戏而忽略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危险。2 踩“石头”

还记得踩着石头过河的感觉吗——要小心翼翼地保持身体平衡。踩石头是锻炼宝宝平衡协调能力的好办法。准备好彩纸,剪成圆形图案,散布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想象:地板是小湖,散布在上面的圆形纸片是湖面上的“小石头”,踩着这些“石头”才能走到湖对面,拿到对面的草莓(或者宝宝喜欢的玩具)。万一没有踩到“石头”掉到湖里,湖对面的草莓就要减少一颗。刚开始做这个游戏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手。熟悉之后再让宝宝自己走,给他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3 拍气球

玩具带给宝宝的乐趣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有时候最廉价的玩具却能带来最大的乐趣。追逐肥皂泡和气球让宝宝开心的程度大概会让很多爸爸妈妈吃惊。

宝宝在奔跑着追逐、抓肥皂泡时,或把气球往上顶不让它掉下来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这个游戏在锻炼协调力的同时,还锻炼了反应力,在气球快要掉下来的时候,赶快顶一下,这要求有快速反应能力,并且能完成复合动作。4 跳跳舞

大多数家庭到了晚上既要准备晚餐,还要应付一个缠人的宝宝。这个时候不妨安排跳个舞吧,既可以让宝宝发泄精力,又可以让他们开心,还可以锻炼身体。放宝宝喜欢的音乐,让他随心所欲地跳,不要在乎他是不是穿鞋子,是不是跳到床上、沙发上,或者在地板上打滚,只要高兴就随他去。

爱玩是宝宝的天性,对宝宝来说,他从玩耍中能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大锻炼,这比让他多学几个汉字、多学几个英文单词有意义得多。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不要让过多的学习抢占了宝宝的游戏时间。

最后,还可以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个通过体操来锻炼宝宝平衡性和协调能力的方法。

常见的平衡操分5小节,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在家里做以下练习:1. 出左手旋转运动,右手横向保持水平,大声数“1,2,3,4”。2. 举起左手旋转运动,右手纵向上下摆动两次。3. 双手放胸前,胳膊肘弯屈,手心向下。一只手顺时针,另一只手逆时针转动。4. 伸出左手做圆周运动,右手画等腰三角形3次。5. 将左手放头顶上,右手放肚子上,手心向内,左手轻轻敲头,同时右手顺时针轻轻按摩肚子。换右手重复上述动作。让宝宝学会分享物品“分享”是宝宝之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互爱的更高层次的品质表现,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宝宝个体亲近群体,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有力手段。

从15~16个月这个阶段开始,宝宝逐渐出现自我意识,伴随而来的就是他们知道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自己的东西不能让别人动。

所以妈妈不必过于担心,这是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阶段。

但宝宝在今后的生活中,与人分享、与人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分享不仅仅局限为一件物品,还有快乐、成功、喜悦等情感性的东西。与人分享不是自发的、与生俱来的,因而应该在宝宝刚刚出现自我意识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分享的意识,这就很容易能让宝宝学会与人分享,从而给以后的人生带来很大便利。

对于到底该怎样培养宝宝的分享意识,爸爸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法:1 明确所有权

宝宝不肯将玩具给别人玩,是因为他们尚未掌握“借”与“还”这种概念,不知道“借”出去的物品还能完璧归赵,而是片面地认为一旦离开手边,就意味着丢失,是觉得玩具给别人了,自己就没有了。这时妈妈可以告诉宝宝:这个玩具是他的,只不过别的小朋友也喜欢,人家只是玩一会儿,玩够了就会还给他。让宝宝理解失去只是暂时的。同时还可以告诉宝宝:“你也可以征得小朋友的同意,玩他的玩具,但玩够了也要还给人家的。因为这个玩具不是你的。”2 帮助宝宝理解彼此的情绪

当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妈妈要视情况及时向宝宝做些解释,帮助宝宝理解分享时遇到的问题。比如,别的小朋友把属于他自己的布娃娃从宝宝手里抢回去了,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她太喜欢她的布娃娃了,她想现在就抱着她的布娃娃。”如果宝宝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妈妈可以表示理解,并替他说出自己的感受:“我知道你想自己玩你的玩具。”“丁丁把你的小汽车拿走了,你很伤心。”当宝宝松开紧抓在手心里的玩具交给别的小朋友时,要及时赞美宝宝。3 当个小老师

当宝宝不愿给小朋友玩具时,爸爸妈妈可以提醒宝宝:“他还不会玩呢,你教教他。”让宝宝觉得他对玩具仍有控制权,而且从教别的小朋友玩玩具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4 制定原则

为了减少争执,对宝宝说:“如果将玩具放在一边不玩了,就可以让别人玩。”另一个原则是:“如果抢玩具,那就不能让你玩了。”爸爸妈妈要经常监督宝宝是否遵守。5 爸爸妈妈是榜样

在家中,告诉宝宝有些东西是他自己的,比如童话书、玩具。但有些东西是公用的,比如电视、冰箱、汽车等。

在家中,可能没人和宝宝抢玩具,但经常出现争抢食物的事情,比如宝宝爱吃的东西,他就都揽到自己一边,不让别人动。这时爸爸妈妈应指出,食物是每个人都有份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即使爸爸妈妈并不想吃,也要告诉宝宝这一点。若宝宝喜欢你的珍珠项链,那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他与人分享。你可以让他和你一起看,但是要提醒他轻拿轻放,因为项链很容易拽断。还要告诉宝宝等他看完了要归还给你。6 不要逼迫宝宝

不要出于爸爸妈妈的礼貌,逼着宝宝把心爱的玩具交出来,那样会使宝宝迷惑不解。况且,让宝宝有机会捍卫自己的权利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你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宝宝不给别人玩玩具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他还没玩够,或者是他对这个小朋友特别陌生、没有认同感。这时可以缓一步,让宝宝再玩几分钟(你可以明确玩的时间),然后再给其他小朋友玩。7 确保宝宝有较多的玩伴

如果宝宝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小伙伴,或者他接触的小伙伴的范围非常有限,那么他就很难学会与人分享。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真正懂得与他人分享的重要性。所以,要给宝宝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总之,宝宝现在正在建构自我意识,正在迈向独立。在这个阶段,宝宝建立起“所有权”的概念:我、我的、我的东西。在这么大的宝宝心目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并没有意识到别人也有“我的”这种观点,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别人分享。所以爸爸妈妈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着急,只要有耐心地教宝宝,他会渐渐懂得怎样与他人分享。让宝宝喜欢和小朋友玩耍

宝宝喜欢爸爸妈妈的爱抚、逗引和亲近,这就是最初的“集体欲”。当精神上满足了,身心才会健康成长。满周岁后的宝宝,这种集体欲会更为强烈,他特别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开始出现社会性的需要。但是也有个别宝宝不合群,这是不正常的现象。1 造成的原因

1. 心理压抑。爸爸妈妈感情不和或者家庭遭受挫折,造成宝宝的性格孤僻,不愿接触陌生人。

2. 依恋爸爸妈妈。有的父母要把宝宝抚养和寄养在私人家里,因为从小没离开过爸爸妈妈的怀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入托以后爱哭闹,有的甚至出现神经紊乱现象:哭叫着要小便,却硬是不肯尿在便盆里,刚拿掉便盆就尿裤子。平时不和别人玩耍,情愿一个人独处,适应托儿所的生活比较困难。

3. 环境束缚。有的爸爸妈妈对宝宝过分宠爱,保护过严,不准走街串门。由于长期失去与人交往的机会,宝宝显得很胆怯,见到陌生人就态度不自然,更不会主动找小朋友玩耍。有的独生子女,由于爸爸妈妈溺爱,养成任性、霸道、自私的性格,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

总之,无论是精神因素还是其他原因,共同的一点是缺乏交际的机会。所以,爸爸妈妈应激发宝宝活泼的天性,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和伙伴们玩耍。对于胆小的宝宝应创造机会,鼓励他多与别人接触。

一个不合群的宝宝是很难适应今后的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大量调查表明,合群的宝宝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宝宝。

可是,由于很多爸爸妈妈长期娇生惯养或放纵不管,使宝宝变得(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为他人着想。这样的宝宝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适应社会。2 让宝宝合群的方法1. 在游戏中教会宝宝与社会沟通的能力。通过做游戏,宝宝可以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遵守游戏规则,懂得轮流玩耍,而且通常情况下,他们也会礼貌地对待游戏伙伴。2. 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不合群的宝宝不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宝宝偶尔接受个别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发现宝宝主动接受了别的小朋友的邀请,并表示愿意参加,更要大加赞赏,促其参加。3. 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他们提供游戏的场所和他们感兴趣的玩具,还应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并和他们一起玩。4. 鼓励宝宝与比他更小的宝宝建立友谊。这样有机会让宝宝同比他更小而钦佩他的宝宝交往,锻炼他的领导能力和社会技能,这有助于他获得与同龄人相同水平的社会参与能力。5. 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对一些宝宝来讲,心理学教育可能对他有所帮助。如果你的宝宝极度胆小,总当“替罪羊”,或者非常好斗,极易发怒,告诉专家,他会帮助你找到宝宝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恰当方式,培养宝宝合群的能力。6. 画大幅的图画。鼓励两个或更多的宝宝一起画画,可以用粉笔在人行道上画,或者在家里用蜡笔在一张纸上画。7. 跳舞。放些音乐,进入角色,看着你的宝宝和他的小朋友一起投入地跳舞蹈。8. 老鹰捉小鸡。这种很古老的游戏不仅能增强宝宝的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社会技能应当被描绘为某些我们在努力学习的东西,而且任何宝宝的社会特性都不应该被描绘成固定的模式。比如说一个宝宝的害羞、迟钝或者好斗。

任何定性的描述往往逐渐成为固定的行为,成为永久的性格。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轻易给宝宝下定论,经过努力的教育,相信很多宝宝都会有所改善的。

总之,要使宝宝由不合群到合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你就能把宝宝的培养成一个乐于与人合作、能适应社会的人。怎样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1 宝宝味觉能力的培养

爸爸妈妈可以拿水果汁、菜汁等来给宝宝尝一尝,结果会发现宝宝喜欢尝甜的东西,然后拿一把小勺舀一点醋,放在宝宝的鼻子前让他闻闻,或是让宝宝尝尝,你会发现宝宝会转过头去躲开这种刺鼻的味道或是由于太酸,宝宝会咧开嘴,在这时告诉宝宝“这是酸味”。也可用苦辣味,进行此训练。这种游戏能刺激舌头上的味蕾,开发嗅觉、味觉与动作的联系。

但是爸爸妈妈要注意一点,不要用酱油和盐水来尝试,因为宝宝肾脏的排盐功能有限,盐会增加肾的负荷。并且这种游戏不能玩得太多,以免引起宝宝的反感。2 宝宝触觉能力的培养

爸爸妈妈平时要多给宝宝拿一些可以放在手里玩的东西,并且启发宝宝多对这些东西进行触摸感觉,使宝宝对拿到手的东西能产生各种实质感觉,例如布娃娃是软的,塑料球是硬的,橡皮玩具有弹性,玩具汽车的车身表面光滑、车底凹凸不平。

各种感觉都不同,接触到不同的感觉越多,宝宝对周围世界的兴趣越浓。爸爸妈妈也可以准备一些积木、沙包、毛绒玩具、小瓶子等一些软硬不同的东西,让宝宝坐好,然后让宝宝触摸准备好的东西,并告诉他:“这是积木,是硬东西,这是毛绒玩具,是软的,软软的。”反复重复几遍,并不时让他用手去触摸,通过软硬不同的东西质感的刺激,宝宝的大脑会形成一个识别,会有一个短时的记忆。虽然宝宝现在并不明白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逐渐地把信息保存在大脑中,为以后的分类识别打下基础。3 宝宝辨认颜色能力的培养

颜色是较抽象的概念,因此爸爸爸妈妈妈不要着急,让宝宝慢慢理解,先认红色等基本色。例如红色的皮球,妈妈多告诉宝宝几次这是红的,下次再问“红色”,他会毫不犹豫地指住皮球。

而当妈妈再告诉他西红柿也是红的,宝宝会睁大眼睛表示怀疑,同时可以再取2~3个红色玩具放在一起,肯定地说“红色”。颜色要慢慢认,千万别着急。不要同时介绍两种颜色,否则更容易混淆。4 宝宝思维能力的培养

可以给宝宝一个边长为1尺左右(正方形、长方形均可)的包装纸箱,上面开一个大点儿的洞,在右下角另剪一个小一点儿的洞,让宝宝从大洞投入乒乓球或其他圆形的物品,叫宝宝摇动纸箱使小球从边角出口处漏出,告诉宝宝从大洞里看看,哪一头亮就向哪边摇,让他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宝宝起初会乱摇,后来他学会不必摇,让箱子斜着放,小球自然会滚出来,这对于宝宝学习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很有作用,爸爸妈妈不妨试一试。

在陪宝宝玩耍的过程中妈妈要注意,不要禁止宝宝咬玩具,宝宝咬玩具是早期学习的一种方式。有的爸爸妈妈怕宝宝啃咬玩具,就把玩具收起来,不让宝宝看见;怕宝宝抓东西吃,就整天抱在怀里,不让他下地;一看见宝宝咬玩具,就立即夺过来,还用自己那或许并不干净的手替宝宝擦手,擦嘴边的口水。这使宝宝失去了自发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对宝宝是极为不利的。为宝宝全脑智能提供营养怎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宝宝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但同时养成宝宝饮食多样化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训练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宝宝的身心健康,宝宝肠胃的消化能力弱,再加上成长期的宝宝需要从饮食中得到更丰富的营养,以至于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症等。

因此,爸爸妈妈要对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所了解,下面就来看看应该怎样培养宝宝饮食多样化的好习惯:1 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宝宝厌食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为此十分烦恼,其实研究表明,宝宝无论吃饭状况怎样,都会保持进食量和需要量的生理平衡。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很多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一点,总是怕宝宝吃得不够,营养跟不上,因此威逼引诱,什么方法都用上了就是想让宝宝多吃点,事实上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让宝宝更加讨厌进餐。2 锻炼宝宝专心用餐

吃东西时,大脑的主要工作是支配好胃肠,把血液集中到胃肠道,加强胃肠道氧气和营养素的供给,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吃饭时爸爸妈妈应该把有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东西都收起来,关掉电视,让宝宝坐在饭桌上专心的自己吃饭或由爸爸妈妈喂饭。

但有些爸爸妈妈往往不是这样,尤其对食欲不好的宝宝,为了让他多吃点,听任他一边玩玩具或看电视,甚至一边跑着玩一边吃,爸爸妈妈追着喂饭,吃一口换一个地方;有的宝宝吃几口和别的宝宝嬉闹一阵,又吃几口。这种喂养宝宝的方法既不科学又不卫生,不仅损害了宝宝的身体健康,也使宝宝从小养成做事不严肃、不认真的坏习暖,长大后往往学习不专心,边玩边学,上课不能安心听讲。因此父母的不应该迁就姑息,不能允许宝宝边吃边玩,一定要让他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 保证宝宝愉快就餐

饭前半小时要保证宝宝的愉快情绪,但是不能过于兴奋,爸爸妈妈也不能责骂宝宝,以免影响食欲。如果宝宝正玩得愉快,不要在吃饭前突然打断他,而是提前半小时通知他要吃饭了,若等到吃饭时宝宝还是迷恋自己的玩具,可以让他帮忙拿点小餐具什么的,转移他的注意力,同时也是另一种玩耍,宝宝不会抗拒。

宝宝吃饭时心情愉快才能吃得好、消化好、吸收好。因为情绪愉快时中枢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适度,能促进消化液大量分泌、胆囊收缩、加速肠蠕动,使食物消化完全,吸收良好。有的爸爸妈妈专门在餐桌上训斥宝宝,使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停止分泌,宝宝食欲不振。当唾液分泌减少时,咀嚼的食物干硬会引起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经常在餐桌上发生不愉快会使宝宝厌食、便秘;或者勉强吃下的食物因消化不良而腹泻,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餐桌上就算摆上山珍海味,宝宝情绪不佳时也会食之无味甚至拒食。4 让宝宝养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1~2岁大的宝宝饮食时多时少,有时高兴了就多吃些,不想吃时几乎一口也不吃。有些宝宝偏挑自己喜欢吃的菜吃,或者一日三餐都以水果为主。爸爸妈妈也许会担心宝宝长此以往,会营养不良。

其实,妈妈可以培养宝宝主动吃饭的习惯,用行动告诉宝宝,如果宝宝过了吃饭时间,还是只顾着玩,拒绝吃饭的话,那么等宝宝玩累了,就没有饭可以吃了。父母要告诉宝宝,每天吃饭都是有固定时间的,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吃饭时间,因为宝宝不乖,不听妈妈的话,现在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所以,自然就要饿肚子了。反复让宝宝饿几次后,宝宝就会切身感受到如果不遵守吃饭时间,自己就会饿肚子。这样一来,宝宝不肯按时吃饭的坏习惯就纠正过来了。5 纠正宝宝爱吃汤泡饭的习惯

有的宝宝特别喜欢吃汤泡饭,妈妈也认为这样进食营养全面而经常让宝宝吃汤泡饭。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汤水喝得过多将会冲淡胃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因此宝宝不应有吃汤泡饭的坏习惯。如果是宝宝活动量大,消耗的水分多,却因贪玩顾不上喝水,吃饭时感到干渴,爸爸妈妈可以在饭前0.5~1小时让宝宝喝些水,吃饭的时候绝对不要让宝宝用汤或水泡饭。6 不要养成宝宝吃辛辣食物的习惯

很多爸爸妈妈喜欢吃辣的食物,并且也喜欢把宝宝往这方面培养,这其实是不对的。

酸、辛、麻、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于宝宝娇嫩的胃肠道和口腔、食管黏膜来说是一种劣性刺激。

这些部位黏膜受到不良刺激后,会发生水肿、充血甚至糜烂、出血,个别导致溃疡,反复刺激后可形成慢性炎症,使胃肠道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食欲不良。因此,爸爸妈妈应该为宝宝做不加辛辣等刺激性调味品的食物,保护宝宝胃肠道少受侵犯。爸爸妈妈更不能从小培养宝宝对辛辣食品的偏爱,或以宝宝能吃辣为荣,要知道宝宝吃辣是以牺牲胃肠道的健康为代价的。宝宝的食物要利于宝宝消化

宝宝年纪小,胃肠很脆弱,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谈谈有关宝宝消化不良的问题。1 宝宝消化不良的原因

1. 喂养不当。在婴幼儿阶段,宝宝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胃容量小,消化液分泌不充足,各种消化酶的活性也较低,胃肠道内粘膜柔嫩,消化功能还比较弱。且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调节机能较差。

如果爸爸妈妈在喂养上掌握不当,没有在饮食的质和量上与各个时期的需求恰当配合,过饥或过饱,都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例如不定时喂哺,提供的食物不易消化;喂食过多,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等都会引起消化不良。

2. 其他原因。天气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

用抗生素,使胃肠道内菌群失调。

过度哭闹、情绪紧张或情绪低落等因素均可能引起神经功能失调,减弱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出现消化不良。

其实宝宝不消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积食产生的。宝宝积食并不是小事,需要妈妈特别的关注,积食会增加肠、胃、肾脏器官的负担,有可能使这些器官发生病变。2 消化不良的症状

1. 大便异常。宝宝消化不良最常见的表现是腹泻,这种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由于年龄、饮食习惯的不同,宝宝大便的性状也不同。

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或次数增多,即为腹泻;大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含食物残渣或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过多或食物中淀粉(糖类)含量过高所致。

大便呈黄褐稀水样或夹杂有未消化的奶瓣,伴有刺鼻的臭鸡蛋气味,可能是蛋白质消化吸收障碍。

大便量多呈糊状,外观油润发亮,内含较多奶瓣和油脂,臭气大,说明脂肪消化不良。除了拉肚子外,宝宝可能还会伴有腹部胀气、呕吐,但精神尚好。

2. 更多信息知晓消化不良。宝宝口臭,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舌苔白厚。

食欲不振,不愿意吃饭;睡眠中身体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

面颊潮红,面部皮肤粗糙,环境稍热面部红得更明显。3 怎样预防消化不良1. 预防宝宝消化不良,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定时定量,少吃油炸、煎的食品。2. 做好饮食卫生,食物要新鲜清洁。3. 宝宝消化不良,首先应排除各种常见病和传染病,提高宝宝胃肠道的消化机能。4. 去除各种精神上的刺激,保持心情愉快。5. 山楂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可以给宝宝饮山楂水。也可以做一些粥供宝宝食用,如山药小米粥、白萝卜粥,对付宝宝积食的也有很大益处。

另外,在宝宝吃了一些油腻的食物时,用小勺让宝宝少喝一点醋这对消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量一定不能多,多则无益。

还可以在宝宝吃晚饭之后,带着宝宝缓缓地散散步,时间掌握在20~30分钟之间,这对宝宝的消化也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如果这些措施都不能对宝宝积食产生很大的缓解作用,应该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4 宝宝应该如何选择消化不良药物1. 由胃肠功能或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应请医生诊断清楚,给予综合性治疗,不可自作主张,盲目服用消化药。2. 如因过食肉、蛋、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或疾病后处于恢复期消化功能减退的宝宝,应选服胃蛋白酶片、胰酶片等功能性药物帮助蛋白质消化吸收。3. 因吃米、面、红薯等含淀粉较多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宝宝,应选用多酶片、胖得生等含淀粉酶的药物,促使淀粉尽快分解消化。4. 如因宝宝贫血或肠内菌群失调引发发酵性消化不良、肠胀气、腹泻等,可选服乳酶生、稀盐酸等控制肠内异常发酵的药物。但应注意,使用乳酶生治疗宝宝消化不良性腹泻时,不能与抗生素合用,也不能与鞣酸蛋白吸附剂合用。5. 市面上还可以找到适合婴幼儿服用的祛火类产品,经常冲服可以安全且有效地防治宝宝的“上火”问题,也是值得向各位爸爸妈妈推荐的。让宝宝少食多餐

对于宝宝吃饭的问题,大概很多爸爸爸妈妈妈都很头疼,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对待。

要让宝宝吃得健康,一定要在3岁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食,宝宝离开餐桌就不要再喂他,即使他没吃饱,饿上几次也没关系。而且不必要每一餐都一定要有鱼有肉,有荤有素,膳食平衡是指一个长期的平衡状态,而不是必须每一餐都达到平衡。如果宝宝生病,则一定要控制饮食,食物以清淡少量为宜。爸爸妈妈也不必过分强调每天要吃多少鸡蛋、喝多少牛奶,牛奶、鸡蛋蛋白质含量很高,宝宝生病时一般脾胃虚弱,不易消化吸收,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在这里,提醒各位爱子心切的爸爸妈妈:宝宝虽然小,可吃饭是一种本能,饥饱感更是与生俱来,他们完全知道自己是否吃饱,爸爸妈妈不要硬性规定宝宝应该吃多少。爸爸妈妈应该尊重宝宝的要求,当宝宝说吃饱了以后,千万不要强迫或哄骗宝宝多吃。爸爸妈妈应该注意的是,宝宝由于胃容量较小,每次的进食量少,有必要少食多餐。因此,有条件的话,可以让他们一天进食5~6次。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少食多餐呢,少食多餐又有什么好处呢?1 少食多餐可避免饱食

宝宝进食的大多是混合食物,从胃排空的角度讲,消化时间根据食物成分的不同大约在1~4个小时左右,而实际上在胃内食物完全排空之前,就已经产生明显的饥饿感了,如果两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4~5个小时,甚至更长),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导致过量进食。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一些疾病。

另外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少食多餐能够避免饱食现象的出现,对于维护身体健康是很有益的。而对于宝宝来说,这也是非常必要的。2 体弱或宝宝生病时适宜少食多餐

少食多餐可以减轻宝宝的胃肠负担,同时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同时要注意,在生病体弱的时候不要给宝宝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这样的营养,其实宝宝是比较难吸收的。3 少食多餐不能取代一日三餐

对于正常人来说,少食多餐一般是指,在正常的三餐之间再加入两餐,对于宝宝来说,也可以这样做。

当然这两餐并不是正餐,也不需要太多的主食副食的配合,一些简单的水果、奶类和蛋类就可以了。它们除了可以提供正餐之外的营养,也可以增加饱腹感,不会让宝宝在下一次正餐之前感到非常饥饿而胃口大开。

一日三餐的习惯,在我国很早就形成了,是科学的,符合生理和工作的需要。少食多餐并不能取代一日三餐,可以作为补充,即在感到饥饿时适量加餐。

少食多餐不能理解为可以频繁进食,不断的食物刺激会打乱人体正常的消化液分泌规律,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一般来说,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均衡营养、三餐定时,确保每餐不过量,在宝宝饥饿时适量加餐,这种“少食多餐”还是很有好处的。宝宝益智美食安排鱼泥烩面

材料:去骨鱼肉20克、鸡汤1碗、西红柿半个、龙须面25克,盐适量。

制法:1. 西红柿去皮切小块,鱼肉加盐捣烂。

2. 热锅加入适量底油,炒西红柿丁,然后加入鸡汤,加盐调味。

3. 待汤烧开后下入面条,再开后,调小火,下入鱼泥,煮5分钟,闻到鲜香味道即可关火。

功效:鱼肉不仅有利于让宝宝长高身体,还有利于他们的大脑发育,使宝宝变得更聪明。营养均衡的烩面也能补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脂肪。鸡肝蛋皮粥

材料:新鲜鸡肝50克,鸡蛋1个,大米100克,盐适量。

制法:1. 先用清水洗净大米,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煮至大米开花时为宜。

2. 然后将鸡肝洗净、剁泥,用香油适量炒熟,备用。

3. 鸡蛋去壳打匀,放锅内加少许香油制成蛋皮,切碎。与鸡肝一起放进粥内,煮至粥稠,待温,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鸡肝中含蛋白质、钙、磷及丰富的维生素A。鸡蛋则含有宝宝成长需要的卵蛋白和卵球蛋白,以及丰富无机盐。虾皮碎菜蛋羹

材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水、鸡蛋1个、盐适量。

制法:1. 用温水把虾皮洗净去盐分,然后切碎。

2. 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然后也切碎。

3. 将虾皮、菜末与打散的鸡蛋相混匀,加少量水。

4. 加少许盐调味,上锅蒸,或以微波加热3~5分钟即可。

功效:虾皮含有丰富的钙和磷,小白菜经汆烫后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和植酸,将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这道菜可以为宝宝的骨骼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游戏茶会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协调能力,及对水的认识。

训练方法:天气晴朗时,带一套塑料茶具到户外去,并在一个塑料大碗里装上水。假装爸爸妈妈是来“喝茶”的,鼓励宝宝把茶壶装满,给爸爸妈妈倒茶。这个有趣的游戏对宝宝的协调能力是个挑战,也有助于让他了解一些水的特性,譬如,水总是向下流而不会逆流。

注意事项: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即使宝宝弄脏了衣服或打翻了茶碗也没有关系神奇的口袋

游戏目的:锻炼宝宝的感觉能力。

训练方法:让宝宝安静地端坐在椅子上半分钟,两手张开放在背后。把宝宝熟悉的一些小物品,例如橡皮、钥匙、积木、小镜子、牙刷放入袋子中。让宝宝凭感觉说出用手抓到袋子中的物品名称。

注意事项:不要放有危险性的物品。把球滚给我

游戏目的:有助于锻炼宝宝的手臂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方法:1岁大的宝宝都喜欢玩球,能弹跳起来的球最适合在户外玩,软的、泡沫塑料球则是非常棒的室内玩具。和宝宝一起玩的最好的球类游戏,就是简单的“接球”游戏。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地上,双腿分开,脚尖挨着脚尖。可以把球来回滚给对方,不让球出边界。

注意事项:当宝宝厌倦的时候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宝宝全脑智能开发效果测试

小测试(1)说出自己的小名:_____________A.会(5分)B.不会(0分)(2)用单音节说物品名称:________A.五种(10分)B.四种(8分)C.三种(6分)D.两种(4分)两题相加10分为合格(3)背儿歌:_____________A.背头两句(11分)B.全首押韵的字(9分)C.背头一句(5分)D.背一至两个押韵的字(3分)9分为合格(4)从胡同口:_____________A.找到自己的家门口(10分)B.找到自己的门号或楼门口(8分)C.走到门口不敢认门(4分)(5)会用小勺自己吃饭:_____________A.全顿饭(12分)B.半顿饭(10分)C.完全由爸爸妈妈喂(2分)D.跑来跑去追着喂(0分)10分为合格(6)上楼梯:_____________A.自己扶栏上,两脚交替上台阶(10分)B.爸爸妈妈各牵一手,双足踏一阶(7分)C.爸爸妈妈抱着上楼梯(0分)7分为合格(7)认识几种交通工具,例如汽车、马车、自行车、飞机、火车、轮船等:__________A.六种(12分)B.五种(10分)C.四种(8分)D.三种(6分)E.两种(5分)七种以上每种递增1分10分为合格(8)认颜色,例如红、黑、白、黄等:_____________A.三种(15分)B.两种(10分)C.一种(5分)三种以上每种递增3分10分为合格(9)认数字或汉字:_____________A.三个(15分)B.两个(9分)C.一个(5分)(四个以上每个3分,五个以上每个2分,十个以上每个递增1分)(10)认识家庭照片中的亲人:________A.六人(14分)B.四人(12分)C.三人(9分)D.两人(6分)E.一人(3分)六人以上每人增加2分12分为合格

专家分析(1)、(2)、(3)题测试语言能力,应得19分;(4)题测试社交能力,应得10分;(5)题测试自理能力,应得10分;(6)题测试运动能力应得7分;(7)、(8)、(9)、(10)题测试认知能力,应得41分。

05 16~17个月宝宝全脑开发

在之前的锻炼基础上,宝宝现在可以分辨出简单的颜色,分辨出常见的物品,并且可以自己吃饭,对于宝宝的这些进步,爸爸妈妈一定很高兴。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将在宝宝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其他的思维能力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宝宝的素质。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培养宝宝的节奏感,锻炼宝宝的数学能力等等,会给爸爸妈妈带来一个全新的宝宝。

宝宝全脑智能发育状况

宝宝现在的动手能力很强了,他可以自己用小勺吃饭,自己摘帽子脱鞋子等等,并且宝宝的认知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他能说出自己的名字,辨别简单的方向。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中也往往会有跳跃性,迂回性的表现。自我表白能力发育

我现在能力很强大,很喜欢拍皮球,球停在地上的时候我可以自己把它捡起来。

我知道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谁在叫,我都知道那是在叫我。我现在可以分得清前后了,妈妈让我看前面后面的东西我都可以做得很好,只是这“左右”是个什么东西我还是很疑惑的。

当别人问我名字的时候,我可以很响亮的回答他。

我可以在照片中找到爸爸妈妈,还有可能会找到我自己。

爸爸妈妈责备我时,我会很不满地撅起嘴巴。

不喜欢见到陌生人,因为我会害羞的。

我可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当我想出去玩时,我会自己带好帽子,拉着爸爸妈妈向门口走,他们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我现在可以自己吃饭喝水,很厉害吧。

我很奇怪为什么爸爸妈妈现在这么容易生气,我觉得是他们对我的期望一下子升得太高了,让我常常不知所措。

我现在可不是总被欺负了,我还常常欺负那些小朋友。语言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可以说三个字的小句子了,但是这不代表宝宝一定爱开口说话,事实上,有的宝宝反而语言会暂时停滞,不怎么开口了,这时爸爸妈妈不要着急,这只是正常的发育现象,慢慢宝宝就会改善的。运动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的平衡性有所增加,在爸爸妈妈牵着一只手的情况下可以单脚站立几秒钟,有的还可以手脚并用的上楼梯或双手扶着扶手上楼梯。视觉能力发育

宝宝现在视觉水平很强了,爸爸妈妈若不想让宝宝拿到什么东西,可一定不要放在宝宝的视线范围内,否则无论把东西藏在哪儿他都会翻出来,这就是宝宝的超强视觉追踪能力。情感和社交能力发育

现在的宝宝情绪可是变得丰富了,他有了自己的脾气秉性,会在爸爸妈妈批评时嘟起嘴吧或尖叫表示自己的不满,也会感受到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情绪。至于社交方面,从这个阶段在开始,有的宝宝开始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并在玩耍中有进攻行为,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多为争夺玩具,而不是宝宝自身有攻击性或性格冷漠,爸爸妈妈不用担心。怎样开发宝宝左脑智能不断增加宝宝的词汇量

语言是上天赐于人类的珍宝,刚刚开始获得这个珍宝的宝宝,从看到新玩具时那一声兴奋的“啊”,到能用断断续续的句子对妈妈讲述故事,他始终是一个充满热情的学习者。在此期间,宝宝正以飞快的速度积累着词汇量。需要强调的是:语言是从周围环境中学来的,而这个环境,不管是宝宝自身所感觉到的,还是心理所感受到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爸爸妈妈所提供或控制的。因此,爸爸妈妈的言行,对于宝宝学习语言和扩大词汇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该怎样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呢?1 看得见、摸得着,采用感官学习法

让宝宝接触一下实物,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学得快。宝宝的思维是很具体、直接、形象的,需要大量的感官信息的输入,一点一滴地建构起对一个事物、一个事件、一种情绪的认识。

比如,在展厅里学习“吉普车”这一词汇时,眼睛看到的色彩和形状、耳朵听到的喇叭的声音、手触摸到的轮胎的花纹和光滑的喷漆,这些丰富的信息直接进入了宝宝的大脑,从而建立起对“吉普车”这一词汇的精确和完整的理解。同时,在学习“吉普车”这个词时,也可以熟悉相关的一系列词汇,关于色彩的、质感的、速度的、品牌的等等。这样,宝宝在这方面的词汇量会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得到快速扩大。2 见多识广学新词

宝宝最初学习新词时只知道记住一些特征,并不知道它在成人世界里实际表达什么含义。科学家维果斯基曾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当你第一次看到一瓶红墨水,别人告诉你“这是墨水”,你以为这能写红字的水叫墨水,你又见到绿墨水,别人又告诉你“这是墨水”,你就以为能写红字和绿字的水叫墨水,直到你又见到蓝墨水、褐墨水……你终于知道“墨水”这个词汇指的是什么了。见多识广,对于宝宝扩大词汇量非常重要。3 弄得懂才能学得会

宝宝的学习兴趣受到情绪的影响,喜欢的就会接受,不喜欢的则很难接受。因此,帮助宝宝扩大词汇量也要根据他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状况。4 明赞同,暗补充,让宝宝“畅所欲言”

咬音不清在婴幼儿期是常有的事,有时需要在很长时间内才能纠正过来,有的宝宝在三岁以前总把“苹果”叫作“屁股”,把“饮料”叫作“饮尿”,这没有什么。错误多少并不重要,宝宝迟早会纠正,如果说话的信心受到打击,宝宝不肯开口讲话的话,事情就严重了。所以,对宝宝讲错的话,爸爸妈妈不要急于去纠正,和宝宝一起高兴地念上几遍,用正确的语音暗示他几次,如果仍没有效果,可能是宝宝还没有注意到,或注意到了但一时改不过来,可以另找机会练习发音。5 情境中扩大词汇量

宝宝学习的语言,主要是口语,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只是交流的工具。词汇的学习是渗透在其它的各种活动中的,是在情境中学习的积累。比如,坐下来和宝宝在一起谈谈小玩具,因为宝宝接触得多,所以宝宝就会讲;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等随意的交流,因为有家人的表情手势和日常习惯的暗示,宝宝也会讲。慢慢地,宝宝的经验增加了,大人不断地帮助他扩充,词汇量就会不断扩大。词汇的学习是渗透在宝宝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的,是在情境中学习的。6 妈妈要“喋喋不休”

有研究证实,宝宝如果与“喋喋不休”的妈妈在一起生活,就会更快、更多地学到口语交流的技能。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与语言狂人的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宝宝相比,2岁时,前者比后者多掌握296个词汇,也就是说,同宝宝说的越多,他相应接收学到的也就越多。

多说话是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上的。爸爸妈妈在对宝宝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并且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不恰当用语,这对他学习语言是非常重要的。7 引导宝宝更多说话

很多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对宝宝说话,常常只要确定自己说的话让宝宝听到了,或者得到宝宝“是”或者“不”的答案就足够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研究发现,宝宝只有在彼此交流中才能更好地学会说话,所以应该给宝宝提供更多的与爸爸妈妈对话的机会。

不妨给宝宝一些开放性的、引发性的话题,并且不要在宝宝刚刚表达自己观点后父母就马上开口。此外,当宝宝对你说话时,妈妈应蹲下身来,与宝宝保持平视,应注视着宝宝的眼睛。通过这样的肢体语言告诉宝宝:妈妈在认真听你说话,这对宝宝是最好的鼓励和赞许。妈妈的态度会帮助宝宝更多地开口,去演练他每天学到的新词语。8 名词入门丰富词汇

名词通常是宝宝掌握的第一类词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16~20月龄的宝宝掌握的几乎全部是名词。所以,妈妈可以直接从名词入门,凡是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全部称呼出它的学名,慢慢地,再从名词配合动词,并增加形容词来逐渐丰富语句。9 多朗读控制看电视

在生活中多给宝宝朗读故事或儿歌,可以培养宝宝对文字、词汇和语言的感觉,并增加词汇量。在故事情节的帮助下,使宝宝自然而然地领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同时要让宝宝接触各种风格的文字,尊重和保留原来的用词,能帮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新词汇。

而电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宝宝的想象,因为语言所提及的内容已经被画面展示出来,这就会限制宝宝对词汇的想象和思考。而声音节目则能刺激宝宝头脑中“词汇——形象”的对应思考,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是非常有利于宝宝大脑发育的。怎样让宝宝爱上玩积木

积木是宝宝最喜欢的玩具之一。它的种类很多,玩法更是多种多样。一盒好的积木可以让宝宝从小玩到大。而且,只要多动一点儿脑筋,就可以让积木成为启发宝宝智慧和培养多种才能的好帮手,因此,积木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益智玩具。1 积木的作用1. 认识几何图形。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宝宝可以通过积木来区分几何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等。标准积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宝宝在摆弄过程中,虽然还不懂具体的含义,但可以感知积木不同的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为以后的认知打下基础。2. 构建空间概念。宝宝很喜欢用积木搭建漂亮的建筑物。在建造的时候,他要想象每块积木在建筑物中的位置,然后将每块积木摆放在最适当的地方,这就是形成空间感的基础。3. 建立科学思维。积木体现了很多的力学原理。比如大小不同的积木,稳固性是不一样的。用积木盖房子,宝宝会逐渐意识到平衡、对称等关系。搭积木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