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宝的名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4:37:27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至宝的名帖

至宝的名帖试读: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为此,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腾飞,提出了中国文化复兴的伟大号召。当然,要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首先要站在传统文化前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弘扬和发展五千多年来优秀的、光明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来展示中华民族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风采。

中华文化就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历史十分悠久,流传非常广泛,在世界上拥有巨大的影响,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而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浩浩历史长河,熊熊文明薪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滚滚黄河、滔滔长江是最直接的源头,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中华文化曾是东方文化的摇篮,也是推动整个世界始终发展的动力。早在500年前,中华文化催生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地理大发现。在200年前,中华文化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和现代思想。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到西方,对于促进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和形成,曾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最具博大性和包容性,所以世界各国都已经掀起中国文化热。

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到我们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们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是,当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时,也要正视其在近代衰微的历史。相对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来说,这仅仅是短暂的低潮,是喷薄前的力量积聚。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各族人民5000多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其内容包罗万象,浩若星汉,具有很强的文化纵深感,蕴含丰富的宝藏。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这不但对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护也是重要贡献。

特别是我国经过伟大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崛起与复兴。但文化是立国之根,大国崛起最终体现在文化的繁荣发达上。特别是当今我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路,必然也是我国文化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随着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增强,能够有力提升我们融入世界的步伐,推动我们为人类进步做出最大贡献。

为此,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作品。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千秋圣殿奇观、历来古景风采、古老历史遗产、昔日瑰宝工艺、绝美自然风景、丰富民俗文化、美好生活品质、国粹书画魅力、浩翰经典宝库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本套作品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

草书巅峰——古诗四帖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唐代草圣张旭书。张旭被誉为我国古代八圣之一。他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是“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称为“三绝“。张旭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古诗四帖》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

八仙聚会张旭癫狂挥毫

■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生于唐代吴地,即今江苏苏州。唐代书法家。工草书,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也被后世誉为“草圣”。性好酒,世称“张颠”,是“饮中八仙”;时人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那是在唐代开元年间,汝阳王李琎府中后院小湖之中,荷花盛开,大片的浮萍漂浮在水面上,水波荡漾,不时有尺把长的金色鲤鱼从水中高高跃起,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的涟漪。

小湖中央是一个八角水榭,水榭上有一块大匾,上面书写着“酒榭”两个字。此时在水榭中有汝阳王府中的下人正托着装满了美味的托盘来回穿梭在廊间,将一盘盘水果和吃食放在水榭中央的石桌之上。“让开,快让开。御酒来了!”随着一阵略带喘息的叫喊声,下人们一个个让开了通道。

说话的是4个挑夫,两人一组抬着两个坛子酒,坛上贴着“御”字,正从弯弯曲曲的小桥上气喘吁吁地走来。■ 张旭狂草

汝阳王府内所有的下人都知道汝阳王嗜酒,是大唐朝大名鼎鼎的醉八仙之一,在他的王府之中没有谁敢挡住送酒挑夫的去路。万一要是谁打碎了李琎等待的美酒坛子,惹得他生气,那可是要挨板子的。

王府中的下人们都知道今天这两坛酒可是上等的好酒,那是玄宗皇帝赐给汝阳王的琼浆玉液。

此时,在客厅之中,汝阳王李琎正招待着他最喜欢的客人。

汝阳王李琎最喜欢的客人会是谁呢?正是和他同样有着醉八仙美名的其他7位,他们分别是一仙贺知章、三仙李适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而汝阳王正是醉八仙中的第二仙。李琎 大唐睿宗皇帝嫡孙,宁王李宪长子,被封为汝阳王。李琎是唐代玄宗时人物,是唐代皇帝李宪的长子。擅长射箭及羯鼓,深得唐玄宗喜爱。汝阳王亦是杜甫的诗作《饮中八仙歌》里的人物。

这有着醉八仙美名的8位,毫无疑问都是嗜好喝酒并且在社会上有着很高地位的人。

贺知章,那是盛唐著名的大诗人,同时又是著名书法家。他是醉八仙之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他喝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像乘船那样摇来晃去,醉眼蒙眬,眼花缭乱,哪怕跌进井里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他的酒史上曾有“解金龟换酒为乐”的美传。■ 盛唐《醉八仙图》五岳 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李适之,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燕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豪华奢侈到了一定程度。

崔宗之,是一个倜傥洒脱、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他豪饮时,会高举酒杯,用白眼仰望青天,睥睨一切,旁若无人。喝醉后,宛如玉树迎风摇曳,不能自持。

苏晋一面参悟禅机,长期斋戒,一面又嗜酒如命,经常醉酒。他长期处于“斋”与“醉”的矛盾斗争中,但是最后结果往往是“酒”战胜“斋”,所以他就只好“醉中爱逃禅”了。他嗜酒而得意忘形,放纵而无所顾忌。

李白与诗词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他的这种行为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而在李白醉后,更加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是当朝的天子召见他,他也会变得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臣是酒中仙!”丞相 古代官名。我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秦朝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醉八仙之中另一个能够和李白比肩的重要人物就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

张旭的草书在当时就已经被人们称为“草圣”。张旭往往三杯酒醉后,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他奋笔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

焦遂是八仙之中唯一的一个平民。他的酒量非常好,能够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每每到了他有些醉意的时候,他便会显得神情卓异,口中高谈阔论,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能够以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震惊同席的人。

这8个在大唐王朝都赫赫有名的酒中仙,聚集在一起除了喝酒作乐还能做什么呢?■ 盛唐八仙醉饮图

汝阳王李琎在客厅中招待着自己的这7位兴趣相投的朋友,可是这些人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了小湖之中的那名叫“酒榭”的凉亭之中,腹内饥肠辘辘,酒虫都似乎快要飞起来一样。■张旭草书《古诗四帖》局部

8个人在汝阳王府客厅中慢慢地等待着,好不容易等到了王府总管前来,向李琎汇报道:“王爷,酒榭那里已经准备妥当,请王爷与诸位大人移驾酒榭,纵情享乐吧。”

听到了王府总管的话,李琎立刻招呼贺知章、李白和张旭等人急匆匆离开客厅向后院的酒榭赶去。

在汝阳王的带领下,8个人来到酒榭之中,看着石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以及角落放置着的两大坛还没开封并且在酒坛上贴着“御”字的美酒,8个人迫不及待地各自找到位置坐了下来。

汝阳王李琎看了看在一旁伺候的下人,开口说道:“你们都退下吧,这里用不着你们伺候了。”

下人们按照李琎的命令纷纷离开,留下这8个“酒中仙”在酒榭之中。品尝着御赐美酒和上等佳肴,这8个志趣相投并且多才多艺的人开始变得欢乐起来。

随着酒越喝越多,这些人的性格特点也变得越来越鲜明,几个人与附近的朋友凑成一个个小团体,一边饮酒一边取乐,时不时还会有其他的朋友插进来。他们在这一刻简直快乐极了!

正在这个时候,张旭突然从石墩上站起来,甩掉头上的帽子,敞开身上的衣服,眼睛昏花地大声喊叫着:“笔墨在哪里?”榭 常建于水边或者湖畔,借以成景,平面常为长方形,一般多开敞或设窗扇,以供人们小憩,眺望。水榭要三面临水。是我国园林建筑中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榭四面敞开,平面形式比较自由,常与廊、台组合在一起建造。

张旭喝醉酒就会发癫找毛笔写字的这个行为,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王府的下人早在准备酒席的同时也准备好了笔墨。

不多时,张旭终于找到了笔墨,手中执笔在酒榭的柱子上刷刷点点,写完之后张旭感觉不太过瘾,干脆把头探进墨水之中,以头发为笔锋,以身体为笔杆,有如神助一般继续在柱子上如同雕龙画凤一般写下了酣畅淋漓的草书。

张旭写完之后,回到石桌前,看着其他7位同伴,伸手端起酒杯,往口中又猛灌一杯酒,伸手点指李白说道:“太白,如此美酒你这个酒中诗仙难道不准备赋诗两首吗?”

李白听到张旭的问话,摇了摇头说道:“今日我比起赋诗两首,更想要舞剑。”

其他人听到李白的话,一阵附和,纷纷鼓掌。李白不仅仅诗词做得好,而且还是一个剑术高手,在唐代流行着游侠这么一个职业,李白就是游侠之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旭草书

张旭听到李白的话,击掌称赞:“当日我与吴道子、裴旻在陛下面前表演。我与吴道子一书一画各占一面墙壁,裴旻在一面墙壁前舞剑,今日我也看看你的剑舞,比较一下你们之间的优劣。”■ 张旭书法青鸟 青色的禽鸟。青鸟是有三足的神鸟,是我国神话传说中为西王圣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后人将它视为传递幸福佳音的使者。青鸟是天地孕育而生,很美丽,叫声很优雅。传说青鸟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是具有神性的吉祥之物。

李白手持青锋剑,在通往酒榭的甬道上翩翩起舞,剑光闪闪,身影绰绰,无限美妙。张旭看得兴起,再饮一杯,对李白说道:“我张旭只会写字,比不了李太白多才多艺。我今天就写古诗四首以助酒兴。”

张旭铺开宣纸,手中毛笔饱蘸墨汁,写道: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张旭有如神助,笔下生风,手腕连连转动,很短时间就写完了一首诗,很快开始了第二首: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策,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在一阵阵的鼓掌声中,张旭的情绪越来越高,不待其他人催促,立刻动笔一气呵成写下了另外两首: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阅读链接《饮中八仙歌》是杜甫初到长安时所作。历史上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8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练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狂草

张旭,世称“张长史”,被誉为我国古代十圣人之一。他的草书连绵回绕,起伏跌宕。所谓“张妙于肥”是说他的草书线条厚实饱满,极尽提按顿挫之妙。唐文宗时,诏以张旭草书、李白诗歌、裴旻剑舞被称为“三绝”。■ 张旭草书

张旭又工诗,他的诗,后存6首,都是写自然景色的绝句,构思新颖,意境幽深,独具一格。他的七绝《山行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亦被后人尊称为“草圣”。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草书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

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

作为唐代的草圣,张旭在继承“二王”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写出了“唐代之音”的雄浑、放纵之态。《古诗四帖》为张旭狂草之作,极为珍贵。《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其内容,前两首是庾信的《步虚词》,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和《四五少年赞》。十圣 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10个在各个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至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关羽、诗圣杜甫、酒圣杜康、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

通篇气势磅礴,布局大开大合,落笔千钧,狂而不怪,书法气势奔放纵逸。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 张旭草书公孙大娘 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她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她在民间献艺,观众如山。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她在继承传统剑舞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剑器》舞,如《西河剑器》,《剑器浑脱》等。

就笔法而言,裹锋圆笔,用篆法。多中锋圆笔,时有侧锋。点画在提按中完成,保持笔锋时段性地直立。笔锋需克服阻力,逆折而行,圆转中添加了滞涩,韧性与张力表现到极致。牵丝映带,行随势生,产生奇形离合、数意兼包的意趣。

如:“汉帝看核桃,齐侯问棘花”,笔画连绵不断,运笔遒劲,圆头逆入,功力浑厚。又如,“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字里行间内蕴无穷,古趣盎然,充满张力磁性。行笔出神入化,给人仪态万千之感,笔断意连,令人遐想无限。再如,“龙泥印玉简,大火炼真文”,笔法字体方中有圆,书写中提按、使转、虚实相间。

从墨迹来看,张旭手中的毛笔呈现飞动之势,使转无不如意。理解张旭的草书似乎可以在对公孙大娘舞剑的想象中来完成。

笔与手,手与心,了无挂碍,一片化境。凡是笔锋到处,无不呈现动感,无不显示力度,无不突出一种大自在、大自由的最佳创作状态。狂草 属于草书最放纵的一种,其笔势相连而圆转,字形狂放而多变,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狂草的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狂草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

纵观通篇结字隽永,章法严谨,行间布局疏密呼应、错落有致、刚柔相济、浑然一体。从5方面分析:简易与繁琐,欹侧与平正,疏密与虚实,展蹙与相让,呼应与映带。

无论从通篇还是从局部单字来看,都会被流动、曲折,藏锋使转直入,动人心魄的阳刚线条所打动。如果没有高超的艺术修养,没有成竹在胸的功底是书写不出来如此巧夺天工的完美巨作的。

张旭的草书看起来很癫狂,但章法却相当规范,他是在张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础上升华的一种狂草。细观察其书体绝无不规则的涂抹,很多细微的笔画、字间过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张旭的草书在激越情感牵动下促使节奏加快,似金蛇狂舞,表现一泻千里之势。由于在线条的动荡和质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艺术气息,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狂放的草书风格。■ 张旭草书

意与法的融合,以意为主,以意运法,使法就意,而不为法用,所谓“忘法而法居其中”,神采可观,气韵生动。行文简而动,表现动态美,且意多于法。线条婉转曲折,点画轻重疾徐,体势连绵不断,具有“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的魅力。■ 张旭草书古诗牵丝 书法术语。亦称“游丝”、“引牵”、“引带”。指书写点画时由于笔势往来留存于先后笔画之间的纤细笔道。纤细如发丝,挺健利落,起有上呼下应、意气周流的作用,可以表现出书家功力。

张旭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凡有动于心,皆借变化多端以抒发之。草书之妙在于点画,而张旭在狂草中透露着点画的循规蹈矩,尤重提按、顿挫、牵丝等笔法,狂怪缭绕。

张旭借狂草来抒发个人情感,其实体现了盛唐时期艺术家们的思想情结和普遍的精神风貌,这是主观意愿和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使反映情感的书体得以最完美的发展。

张旭的书法具有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势,节奏韵律的和谐顿挫,字间结构的随形结体,线条的轻重枯润等变化都达到了草书的最高水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出现影响了后来历代几乎所有的大书法家。

后人论及唐人书法,对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均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不已,这是艺术史上绝无仅有的。《古诗四帖》是张旭的巅峰之作,极其珍贵,它大部分线条不强调提按,而重视粗细均匀的线条中使转与速度的变化。中侧锋并用,笔锋常落在线条端部的一侧,但立即转为中锋;同时流畅中又往往生出圭角,如“年”“别”等字,有不可端倪之感。虞世南(558年~638年),字伯施,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风与书风相似,清丽中透着刚健。代表作品有《孔子庙堂碑》等。

狂草中的点画与其他书体中的点画不同:

一是狂草点画在连续运动中完成,而且较为快速,对控制用笔的敏捷、准确有很高要求。

二是其他书体字体中留驻、按顿等常用的方法在狂草中无法使用,只能更多地依靠手腕及其他关节的控制,因此在临习中一定要找到与点画形状相配合的运动方式。

一种点画,书家可以用不同的笔法临写出大体相似的形状,但对狂草来说,只有自然而流畅地书写出这一形状才是可取的,其他操作方法不是把学习者和欣赏者引向另一种风格,而是引人离开草书。《古诗四帖》属狂草,特点是较过去更为狂放,整体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急风骤雨,所以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 张旭草书

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所谓“连绵环绕”,有时两个字看起来像一个字,有时一个字看起来却像两个字。

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悬殊很大。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古诗四帖》,张旭自己并未署书款,说它是张旭作品,是根据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鉴定的。他曾评说:“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古诗四帖》通篇气势奔放,运笔无往不收,如锥划沙,无纤巧浮华之笔。盛唐时期,以张旭为代表的一派草书风靡一时,它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

唐代文学家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记载:

张旭善草书,不冶它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从草书焉发之。阅读链接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颠”的雅号。其实,张旭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他写字。偶有所获,就要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半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珍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以万分感谢。

古典浪漫主义的艺术境界

《自叙帖》中虽然偶尔可以见到被简化的笔画,绝大部分线条却是出自一种简单的笔法,那就是中锋不加提按的运行,这就是通常认为《自叙帖》出自于篆书笔法的由来。

怀素牺牲了笔法运动形式的丰富性,换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线条结构不可端倪的变化。此帖中字体结构完全打破了传统准则,有的字对草书习用的写法又进行了简化,因此几乎不可辨识,但作者毫不介意,关心的似乎不是单字,而仅仅是这组疾速、动荡线条的自由。■ 《自叙帖》局部

这种自由使线条摆脱了习惯的一切束缚,使它成了为了表达作品意境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线条结构无穷无尽的变化,成为表现作者审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开创了书法艺术中崭新的局面。汉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其他文字的母字,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化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

速度是作者的另一种主要手段,但是《自叙帖》中速度变化的层次较少,因此线条结构变化比质感的变化更为引人注目。笔法的相对地位下降,章法的相对地位却由此而上升。

此帖的“借笔牵丝”和“大小错综”的两种笔法,可举一些例子如“尤极”“电流”4字,是两组连绵映带的例子。“尤极”两字,上字“尤”的末笔为右上角的一个“点”,和下字“极”的首笔为左边一横的起点,距离较远,但仍拉出一条相当长的斜线作为“牵丝”。

再看“电流”两字,“电”的末笔为一钩在最右,“流”的首笔为一点在最左,本可拉一“牵丝”。但上字“电”的末笔一钩是向上挑的,其势不便向下,于是索性顺势将笔锋左转一圈,去和下字“流”的首笔接轨。所以草书的精神就在于“以势为主”,而这样的连绵或映带,又基本上是服从语法结构的。■ 怀素书法作品《自叙帖》

此帖最大特点之一是以圆破方,方圆结合。怀素的狂草,不仅大量使用圆笔圆线,而且运用了圆笔圆线组成的圆形字。汉字是以方块体为基础,如篆书多长方形,隶书多扁方,楷书多正方,行草书则长扁。

但是,随着今草和大草的出现,由于笔画的高度省俭和运笔速度的加快,已打破了方块的外形,趋于圆转,特别通过怀素大胆的夸张,巧妙地创造,其书法的外形已达到以圆破方,化方为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怀素草书

在《自叙帖》中,一些无外框的字,如“评”“满”“疑”等字,已经塑造出圆的字形来,这不能不说是怀素的一个创造。

但是,不论独体字还是合体字,亦不论点画的长短、疏密、参差如何变化,总是万变不离方形,故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互用。因为方和圆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无方即无所谓圆,故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则更显出动和静也是相对而存在的。

此帖最大特点之二是从破体书发展成为解体书。王献之的破体书就是敢于打破其父王羲之的受章草旧法的束缚,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和布白的方法。篆书 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向隶书、楷书之间的过渡。

而怀素的狂草也就是敢于打破王献之以前的布白、平正的方法,怀素在字形布局,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大大地扩大了“回环缭绕相拘连”的运动幅度,已经打破了“破体书”的束缚,从“破体书”而进入“解体书”。■徐悲鸿画作《怀素学书》

所谓“解体”,就是基本上打破前人结体的体势和一切成法,融篆、隶、真、行、草为一体。创造了为自己独有的新的草书体,即所谓狂草。

此帖最大特点之三是不拘成法,以险取胜。怀素要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纵有行、竖有列等布白方法,在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上下参差,左右错落,大小相间,以险取胜,则更为突出。

怀素采取了各种艺术手法使之富于变化。他采取了大破大立的方法。怀素大胆地逾越规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规入矩。破和立也是相对而说的。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

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第一个平正是合乎规矩的立,险绝就是破,至于第二个复归平正乃是破后的新立,也是法书险绝以后的新平衡。不破不立,立就是稳,破就是险,只有大破大立才能出现无限风光。

怀素还采取了大疏大密的方法。在布白中对疏密变化的安排,正是怀素着力探究的重要课题。如“醉来信手”4字中,“来”字竖笔,极力伸长,几乎占了一行的一半,可谓大疏。而其他3个字仅占半行,可谓大密,即每行字之间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书谱》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撰写。《书谱》是一部书法技巧论著,全书共有两卷。本书概括了篆、隶、今草、章草等多种书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具体要求,并揭示了各体之间的相互联系。

怀素的篇章布局,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此帖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安排,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有全局观点。字的笔画粗细不同,字形长短大小不一,长短参差,大小相间,把它安排在一定的地方,就要字字得所,行行有条。字能上下连属,但不是笔连而是意贯“行气”。要贯“气”就要防止字字粘在一起,要行行有活气。

所谓活气,就是它既能“承上启下”,又能“自出机杼”,既能连属又能飞动。它的行笔要笔断意连,字断势连,行断而气连,显得更有精神。如“醉来信手”一行中的“来”字,其中很长的竖连,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再加中间的几撇,这一字便成这行中“画龙点睛”的字。■ 怀素《自叙帖》

怀素在草书结体上,大大改变了字的方圆、大小、正斜等方法,大胆地夸张和变形,尽变化之能事。■ 怀素《自叙帖》

比如字的大小变化,有时甚至上下相连的两个字,竟相差三五倍,甚至十倍左右。再如长短之变,有的字形伸长竟达其宽的两三倍。这种变化是于变化中有“统一”与“和谐”,达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化多端却又调和统一。

总之,怀素《自叙帖》的字体结构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间、疏密互映、斜正参差的手法,常常使每行中的字倾跌出中轴以外,造成跌宕的险势,从破体发展成解体,打破了旧的平衡,从而造成了充满新意的草书形象。

怀素充分利用了点、线型的各种变化,以及用笔的方圆、干湿对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书法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从而使观者与书家的心声共鸣,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书法的韵律之中。怀素的“狂草”正是古典浪漫主义的书法艺术,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赏。

后来何传馨撰写的《唐怀素自叙帖》一文,对《自叙帖》评价:

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

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奇踪变化,神采动荡,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

书法理论家沈乐平在《新编草书入门五十讲》中评价:《自叙帖》前半段叙述怀素本人的学书经历以及受到的评价,舒缓飘逸,从容不迫;写到后半段他人的赞词时则狂态毕具,进入高潮——且看圆势飞动的笔迹,真如疾风骤雨,有若千钧之力,而无丝毫涩滞;线条之凝练精准,体势之宽博开张,决非常人可以企及。《自叙帖》曾经被许多名士和机构收藏。在南唐内府、宋代诗人书法家苏舜钦、邵叶、吕辩等先后收藏。明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徐谦斋、吴宽、文徵明、项元汴以及清代徐玉峰、安岐、清代内府等机构或者收藏家也先后收藏。

曾经在《自叙帖》上题跋的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法理论家米元章、薛道祖以及刘巨济等诸多名家。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米芾在《宝章待访录》和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以及清代书法家安岐在《墨缘汇观》等著作之中对《自叙帖》都有记载。■ 怀素《自叙帖》《自叙帖》首6行早期被损坏,后来为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苏舜钦补充书写。在此帖前有明代书法家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4个字,后面有940年邵周等重装题记。《自叙帖》上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印。《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文徵明题:

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整幅《自叙帖》,章法体势之新颖,可谓前无古人。在此帖的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里,怀素神闲气定,笔走龙蛇,有行无列,潇洒自如,尽显狂草书法简省、通透、快捷、灵动的气质。

而当怀素写至最后10行已经是无行无列,如乱石铺街,似天女散花,尽显怀素此时此刻随心所欲,信手挥洒的行书素养了。

观赏《自叙帖》不难看出书帖背后“狂来轻世界”的醉僧怀素的形象,他通过这挥洒自如的文字,把人带到了那种如醉如狂的艺术境界,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