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06:11:09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俾斯麦

俾斯麦试读:

前言

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生于1815年,卒于1898年。他曾担任德国首相和外交大臣,对德国“从上至下”的统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德国形成了深刻影响。他是德国有名的“铁血宰相”。

1815年4月1日俾斯麦出生于普鲁士勃兰登堡一家容克大地主家庭,他的童年是在他父亲的庄园里度过的。大学期间,他曾与同学作过27次决斗。1835年于柏林大学毕业后,俾斯麦回到老家管理自己的两处领地。强壮的体格、粗野的个性、对待农民的残忍、追求目标的毅力和不择手段的态度,构成俾斯麦鲜明的性格特点。

1848年,德国柏林爆发革命,俾斯麦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起军队,准备武力镇压革命。1851~1858年,他担任普鲁士邦驻德意志联邦代表会的代表,1859年任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1862年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同年9月,在普鲁士议会的首次演说中,他大声宣称:“德国所注意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权力……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俾斯麦的“铁和血”,是他统一德国的纲领和信条,他的“铁血宰相”的别称也由此而得名。俾斯麦正是凭靠这种暴力,大胆而又狡猾地利用国际纠纷和有利时机,决定性地使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统一起来。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把属于丹麦的石勒苏益兹—荷尔斯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斯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邦联。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1870年9月17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解放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执行为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利益服务的政策,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但他的“铁和血”却没有因此而停止。1871年他参与镇压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在国内,他加紧镇压德国工人运动;对外组织军事集团,极力巩固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同时,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掠夺殖民地,同英国争夺世界霸权。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在很多问题与俾斯麦上出现分歧,在以后的残酷权力斗争中俾斯麦渐渐感到心灰意冷。1890年,75岁高龄的俾斯麦向威廉二世提出辞呈,正式下野。

1898年,83岁的奥托·冯·俾斯麦在故乡的庄园中逝世。闲居期间完成了回忆录《思考与回忆》。作者

怪戾而放纵的青少年

蠢人常说他们是从自己的经验中进行学习,我却认为利用别人的经验会更加好一些。——俾斯麦

德意志呼唤英雄

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是拿破仑失败之年,也是俾斯麦降生之年。1815

19世纪最伟大的法国人——拿破仑,在这一年自厄尔巴岛逃回法国,重整军队进入巴黎,与整个欧洲大军对垒,终于在滑铁卢一役中战败。

拿破仑战败后被英国军舰载往圣赫勒拿岛囚禁,最后郁郁而终。

这个事件代表了欧洲英雄主义的结束。

同年的4月1日,后来注定要成为伟人的德国人——俾斯麦,在普鲁士首都柏林诞生了。

俾斯麦诞生时的普鲁士与今日的德国大不相同。

1815年的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名称,换言之,有德意志民族、有德意志语言、有德意志文化,但却没有德意志这个国家,而德意志人民当时也根本没有国家的意识。

当时的德意志被分为三十八个小邦,不论在政治或经济上都极为混乱,毫无秩序可言。

普鲁士本来是德意志诸邦中的大国,但因耶拿一役为拿破仑所败,失去了大半领土,国力损失也很大。

因为德意志位于欧洲中部,所以欧洲的战事常在德意志领土上进行,最后的一次大战役便是耶拿战役。

耶拿战役,普鲁士的精兵被拿破仑军队轻易击溃,日耳曼民族的自尊心也因之被粉碎。除了普鲁士以外,其他邦国都向拿破仑俯首称臣。

资料链接

耶拿战役1806年1月26日,拿破仑离开维也纳回到巴黎。几天后,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拿破仑的死敌、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去世,英国要求与法国签订和约。格兰维尔继任为英国首相,他任命了同情法国大革命的福克斯为外交大臣。福克斯一贯反对皮特的对外政策,他真诚希望法国和英国能和平相处。于是,福克斯派人去巴黎和拿破仑进行和谈。拿破仑表示:如果英国在他的条件下签订和约,他愿把汉诺威还给英王。消息传到普鲁士,整个宫廷大为震怒。因为普鲁士曾用了两个侯国交换了汉诺威,只是由于英国因此要对其宣战,才让拿破仑的军队继续驻扎该地。如今拿破仑又将汉诺威作为与英国和谈的筹码,普鲁士政府感到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欺骗,决定和拿破仑决战。1806年10月,一方以俄普为同盟的军队和一方以法英奥为联盟的军队在法国的耶拿开战了。1806年10月初,不伦瑞克公爵指挥的普鲁士萨克森联军十万余人在耶拿和魏玛地域设防。拿破仑军队十五万余人由班贝克、拜罗伊特地域向前推进,企图前出至对方的翼侧和后方。除留在耶拿和魏玛的霍恩洛厄公爵的一个军三万八千人和布吕歇尔将军的一个军一万五千人之外,普军主力五万三千人开始向奥尔施泰特撤退。拿破仑误认霍恩洛厄军为普军主力,将大部兵力投向耶拿和阿波尔达,只有达武一个军两万七千人进攻奥尔施泰特。拿破仑决定使用主力九万人突击耶拿。10月14日,法军内伊元帅率先遣部队进展顺利,在缪拉的骑兵支援下,法军发起冲击,各纵队迅速击败普军,迫其溃逃。沿魏玛大道进攻的奥热罗军正迂回普军右翼。这时,普军布吕歇尔将军的部队成两列横队展开,骑步位于两翼,向法军攻击。法军先以猛烈的枪炮火力迎击,继之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和两翼对普军实施反冲击。布吕歇尔军被击溃,法军追击其残部直至魏玛。普军各部队共伤亡两万七千人,损失火炮二百门;法军仅伤亡五千人。其后的奥尔施泰特战役也遭到了相似的命运。普军被拿破仑打得一败涂地。拿破仑由此建立了其“欧洲霸主”的地位,而普鲁士则处于覆军亡国的危险中,其情况岌岌可危。耶拿战役被认为是普鲁士历史上的耻辱。1806年耶拿战役中即将发起总攻的拿破仑

1815年,维也纳会议讨论拿破仑战败后欧洲领土的安排,普鲁士领土大大地扩展,虽然面积不及今日德国的一半,人口也仅有一千八百万左右。但是在维也纳会议的安排下,日耳曼邦联诞生了。

日耳曼邦联由三十多个小邦国、四个自由市组成,分别派代表至法兰克福集会讨论有关德意志的问题。而邦联的主权仍分属于各邦国,所以严格说来,日耳曼邦联并非一个独立国家,只是犹如国际联盟般的一个松散集团。

日耳曼邦联中以奥地利领土最大,国力也最强,但是其国民除了日耳曼人外,还包括了其他许多民族;而普鲁士虽为一个新独立国,领土不及奥地利的一半,但其国民几乎都是日耳曼人。

因此,关于日耳曼邦联的领袖由谁担任的问题,使奥普两国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他们彼此抗衡的舞台是法兰克福的邦联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全是由各邦国选出来,代表各国君主的大公使。后来,此会议便成为俾斯麦独领风骚的政治舞台。

因此“德意志”只是地理名称,完全不具有政治和国家意义。可是战败的德意志相继出现了壮烈的爱国者,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坦因。他因受拿破仑忌恨而被放逐国外,乘坐雪橇经奥地利逃到俄罗斯,寻求俄国皇帝的庇护。后来当拿破仑攻打俄罗斯时,他曾向俄国皇帝建议在莫斯科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

拿破仑垮台之后,斯坦因回到德国,改革行政,解放了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农奴,并宣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建立了新兴德国的基础。斯坦因死后,奥登堡继承其遗志,至夏恩霍斯特执政时,首次实行全国征兵制,建立了精锐的普鲁士陆军。

当时欧洲的最大困扰就是君主专制的问题。觉醒的民众逐渐从封建专制的君主手中夺回属于人民的权利,这是时代的潮流。可是在维也纳缔结同盟的俄、奥、普三国君主,却一意维持君权,压抑民权。

反对君权所产生的民主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欧洲各国的民主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在于建立同一民族的统一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要求人民团结起来奋斗。

深受拿破仑侮辱的日耳曼民族就是因为发起了这种民主爱国运动,才在滑铁卢战役中参加了反法联军,同英军等携手一起击败了强大的拿破仑军队。

但是,由于普鲁士进行了政体改革,而普鲁士的改革并非由下而上,而是由上而下,是在专制政体下从事改革,因而也是日耳曼民族感到的最大矛盾。

因为,德意志若想统一,必得借助斯坦因照片普鲁士国王的领导,但若仍采取君主专制,那么其他三十多个小君主必然不甘居于普鲁士国王之下,德意志也就不可能统一。

如此看来,想要统一德意志必须放弃君主政体而采用民主政体,也就是将普鲁士国王的专制君主制改为君主立宪制。

因为有这些矛盾存在,所以统一德国的运动迟迟未能施行。虽然日耳曼民族有坚强的国民性和伟大的文化,但因自由主义者的偏激理论和保守主义者的冥顽不化,以致遭到全欧洲的轻侮嘲弄。

18世纪时,欧洲流行这么一句话:“法国占有陆地,英国占有海洋,而德意志拥有的是天上的浮云。”

当时人们都认为德国人是活在哲学概念与诗歌音乐的世界里,是一个不重实际的民族。

但是德国应该不缺少有政治天分的人才。它曾出现过华伦斯坦,而仅一百年前,也出现过腓特烈大帝。所以在这种诸邦分裂的时代里,应该有英雄出现才对,究竟谁会是第二位华伦斯坦呢?全德意志人民都在期待着英雄出现。

俾斯麦就是在这种期盼中诞生的。

资料链接

1815年维也纳会议1814年9月,欧洲十五个王室的重要人物包括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在内,二百多个公侯以及各国外交大臣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聚会。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俄、英、奥、普四同盟国。四同盟国为避免与会国指责把持会务,特设一个指导委员会,由签署第一次《巴黎条约》的俄、英、普、奥、法、西、葡、瑞典八国代表组成,由梅特涅担任主席。但分配领土的权利依然操在四同盟国手中。会议进行中,俄、英、奥、普四国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发生尖锐矛盾。俄国亚历山大一世提出,华沙大公国与俄占波兰领土合并,建立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王国;为了补偿普、奥两国的损失,把萨克森王国的领土划归普鲁士,让奥地利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俄军已占有波兰西部,英、奥无可奈何,只好承认现实。但在萨克森问题上,奥地利坚决不让,考虑既已失去波兰部分,再让普鲁士兼并萨克森,就将使本国直接受到两个强邻的威逼。四同盟国之间争吵不休,谈判濒于决裂。1815年2月上旬普、奥达成妥协。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对曾属于华沙大公国的波兰领土做了重新分配,俄国获得绝大部分,波兹南地区并入普鲁士,加里西亚留给奥地利,克拉科夫定为各瓜分国监护之下的中立的“自由市”。萨克森北部归普鲁士,南部留给萨克森国王。普鲁士还获得莱茵河左岸的土地。拿破仑一世得知四同盟国由于意见分歧,争吵不休的消息,于1815年3月1日从厄尔巴岛潜回法国,20日进入巴黎,重登帝位。会议一度中断。英、俄、奥、普等国立即组织第七次反法联盟,宣布拿破仑是欧洲的公敌,决心予以彻底击溃。维也纳会议(1815年)滑铁卢战役前夕,1815年6月9日,维也纳会议指导委员会八个成员国的代表签订了由121条条款和17条单独附带条款构成的《最后议定书》,此后欧洲所有其他国家尽皆加入。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其主要内容是:①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分领土,波兰只在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并由俄、普、奥共同“保护”。②英国在战胜法国后继续占有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另外,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开普、部分圭亚那和洪都拉斯也都成为英属殖民地。英国还拥有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③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瑞士定为永久中立的邦联国家并由十九州增加到二十二州。撒丁王国收回萨瓦和尼斯,且兼并了热那亚。④奥地利失去比利时而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威尼斯作为补偿。它还获得蒂罗尔、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伊利里亚和达尔马提亚。⑤普鲁士获得五分之二的萨克森、吕根岛和波美拉尼亚,又在西部取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⑥德意志邦联由三十四个君主国和四个自由市组成。各邦政府的代表产生邦联议会,由奥地利代表担任议长。⑦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丹麦把从瑞典得来的波美拉尼亚换取普鲁士的劳恩堡。⑧继法国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各邦的旧王朝复辟。罗马教皇也恢复教皇领地。⑨会议解决了三个带有普遍性的欧洲国际问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的划分和各国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会议以后,欧洲君主专制国家还建立了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而各国革命党和自由主义者则力图推翻条约下的现状。维也纳会议仅仅建立了短暂的和平。

出身贵族家庭

斯麦的家在柏林西面约一百公里处,是易北河岸边的雪思豪俾森小镇。拥有一片大庄园,为世袭的地主,属于贵族阶级。

俾斯麦的祖先世代从军,性格诚实、勇敢、果断。

后来俾斯麦常对人说:三百年来我的祖先没有一位不曾与法国作过战。

身为地主的他们,生活非常富裕,很少与人锱铢计较,而是只关心如何管辖好佃农。他们有一种极为强烈的统治阶级的优越感。

和平时期,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狩猎,除此之外,他们的生活粗暴而怠惰,将大部分精力花在饮酒上面。他们不办公也不读书,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是新兴的中产阶级做的,而天生的统治阶级根本不屑去做这些。

俾斯麦的父亲在二十三岁时就退伍,隐居于雪思豪森庄园,过着单调的地主生活。

他是一位诚实忠厚而待人亲切的男人,但不爱读书,除了狩猎饮酒之外,没有其他嗜好。

也许是天意安排,这个懒惰的人竟然娶了一位勤勉而美丽的妻子。当时他三十五岁,新娘才十七岁。

俾斯麦的母亲出身于新兴中产阶级家庭,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代代都在大学教授历史和法律。俾斯麦的外祖父曾任枢密院议长,属于自由主义人士,专门攻击专制政体,结果触怒了皇帝。

俾斯麦的母亲因受环境影响,是个理念清晰的人。她有不服输的好胜心,同时做事勤勉,品行端正。由于居住在都市,常出入宫廷,所以她爱好社交活动,喜欢打扮。

由于父母亲家庭背景与个性的全然不同,俾斯麦体内糅杂了父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遗传。

俾斯麦在家中排行第四,兄弟姊妹共六人,其中三人夭折,除俾斯麦外,还有一个大他五岁的大哥和小他十二岁的妹妹。他与小妹感情很好。

当俾斯麦满周岁时,全家迁居到柏林东北的库宁堡小镇。俾斯麦少年时代的记忆几乎都得自于此。

俾斯麦全家迁居的原因是他父亲在当地继承了一片约八千平方公里的田地。他们的家坐落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平房占地极广,只在中央有一间楼房,这便是俾斯麦幼年时期的住所。

有一次父亲在楼上指着窗外广大的田地对俾斯麦说道:“放眼所及的土地都归我们家所有。”

围绕在他们家四周居住的是佃农与仆役,俾斯麦就是在这种驱役别人的环境中长成,因此在他的心中深植了支配阶级的意识。

父亲曾指着墙上的许多祖先肖像对俾斯麦说:“你长大后也一定要像祖先一样,做一个伟大的军人。”

但是,他的母亲却对他说:“你要努力读书,长大后要像外祖父般做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其实,俾斯麦很爱他的父亲,却厌烦母亲。喜爱交际的母亲多半时间不在家,她似乎只关心社交活动,而将子女的日常生活委托给仆人照顾。她信奉斯巴达式的教育,认为小孩应当严格管教,因此她常常不是以母爱来体现对子女的关爱,而只以理智来教导他们。

不过俾斯麦对母亲的强烈反感,并不是因为母亲的严格管教,而是因为母亲不把善良的父亲放在眼里。

一个寒冷的冬夜,母亲在家中招待了许多客人,为了让客人留宿,她竟然把自己的丈夫从房内赶出。当时年幼的俾斯麦为父亲的遭遇大感不平。

这件事令俾斯麦终生难忘。

还有一次,当俾斯麦指着祖先的画像炫耀家世时,他的母亲对他说道:“不要依赖门第来夸耀自己。”然后命人将画像全部收了起来。

当时的俾斯麦在心中暗骂道:“有什么了不起!暴发户!”

由于这几件事,俾斯麦变得更为轻视母亲及母亲的家族。

俾斯麦的母亲是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她的行为代表了一般知识分子对地主贵族的感受。

俾斯麦对母亲的反感日增,同时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分子身上,这种憎恶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深。

痛苦而叛逆的少年

斯麦的父亲是一位善良而怠惰的人,母亲则是位性格冷酷而俾且喜爱社交活动的人,所以俾斯麦始终没有机会接受双亲的教诲。

母亲知道俾斯麦的禀赋优异,曾经对人说道: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却没有亲自教导他,而把一切委托给学校和家中的仆役。

因此俾斯麦在七岁到十七岁的这段重要成长期里,并未受到适当的家庭教育。

八岁时,俾斯麦进入柏林小学就读,同学们都是中产阶级子弟,只有他少年时期的俾斯麦一人是贵族后裔;而学校的教育方式极为严格,这更加深了俾斯麦的痛苦。

十二岁时,俾斯麦进入中学就读,学校是母亲选的,也是中产阶级的子弟学校。在学校里,他处处受到同学的排挤、揶揄。“等着瞧吧!看看最后胜利的是中产阶级还是我们贵族!你们等着瞧吧!”俾斯麦经常这样在心中嘶喊。

当时俾斯麦喜爱的学科是语言学,他很有这方面的天赋。首先他学的是英语,后来他能流利地运用英、法两种语言。此外也学俄语,并略通荷兰语、波兰语。这是他日后成为卓越外交家的重要本钱。

很多大政治家在年轻时代都爱阅读历史书籍,俾斯麦也不例外。除了语言学外,他也深爱历史学。他研究古希腊史及古罗马史,精读德意志史和英国史。

大概是从这个时候起,俾斯麦养成了晚起的习惯。他任首相时通常要睡到早上10点才起床,而他头脑最清晰的时刻是在夜晚。这是患有脑神经疾病的人常有的恶习,而俾斯麦一生都被神经系统的疾病所困扰。

俾斯麦从十五岁起,每年夏天都要回到乡下的家中度假。他在家中时,只有一位家庭教师、一位女仆以及长他五岁的哥哥为伴。他的母亲则整日忙于社交活动,根本无暇去照顾他。

俾斯麦的父母对任何宗教都不热心,这使得幼年的俾斯麦没有机会接受宗教教育。他晚年曾说,父亲并非基督教徒,而崇尚理性的母亲更不相信这种传统宗教。

在冷淡的家庭生活和不愉快的学校生活双重压迫下,俾斯麦比一般青年早熟,也逐渐养成了凡事怀疑的态度。他对人生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根本没有少年的天真、憧憬之心或青年诗人的浪漫情怀。

没有温暖的环境,就极易使人步入歧途。俾斯麦十五岁时,常调戏邻家的美丽少妇,而十六岁时,则在马车上和一位美丽的保姆发生了不正常的关系,并且停止了每日的祈祷。他自言道:“祈祷与我对神的观念不符合。如果神真是全知全能者,就算我不祈祷,神也会按照其方法支配一切,引导我的行为。如果我的意志是独立而与神无关,就要以自己的意志来影响神的傲慢不逊。因此我认为祈祷是不必要的。”

这种话出自十六岁少年之口,实在让人吃惊。

少年时代的俾斯麦在精神上遇到了很大的危机,这全是环境的原因,像他这种性格刚烈之人,在不如意的环境中极易生起反抗心理而误入歧途。

十七岁时,俾斯麦进入哥廷根大学就读。

声名狼藉的大学时代

斯麦进入哥廷根大学之后,很快便成为全校知名的人物。俾

当时一位叫约翰·马特利的美国留学生与俾斯麦同班。他与俾斯麦很快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这位美国青年后来成为外交官及历史学家,而且颇有名气。

马特利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俾斯麦,他这样写道:他还很年轻,刚满十七岁,但却少年老成,与一般的同学不同。我从未遇见过面容这么忧郁的男孩子,可是与他交往之后,我渐渐发现他有副令人着迷的容貌。他的头发蓬乱,发色红褐,脸上满是青春痘,眼球中央几乎透明,而周围是红色的圆圈。他最近与人决斗,由鼻头至右耳留下了伤痕,听说缝了十四针。前几天,又被人剃了眉毛。我相信任何人见了他,都会认为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怪物。他的身体消瘦,虽然未完全发育成熟,但身材很高。我看不出他十九岁,大学时代的俾斯麦的上衣属于何种式样,因为既没有衣领和纽扣,也没有颜色;下身穿着裤裆宽大的裤子;鞋子后跟钉有铁钉,并加上马刺。他的衬衫不扎领带,而且还将领子敞开。他的头发很长,盖着耳朵甚至到达肩膀,并且在唇上蓄有八字胡。最后还有一个特别醒目的地方,他的腰间佩有一把很长的西洋剑。

俾斯麦就以上述模样牵着一只大狗在大学里昂首行走。如果有人因看到他的奇怪模样而取笑他,不管这人是他的学长还是学弟,他一定会与对方决斗。当时的学生都用西洋剑来一决胜负,在三个学期间,俾斯麦共决斗了二十七次,而每次都大获全胜。只有他那鼻头至耳部的伤口是唯一的伤痕。

俾斯麦因为剑术高明,喜爱滋事,成为全校学生都畏惧的人。另外由于他不遵守校规,所以在学校期间,常常被关在大学开设的禁闭室中。哥廷根大学

俾斯麦曾自信地说:“在学校,我要做他们的头领;将来进入社会,我就要做社会的领袖。”

但是,初年级的第一学期尚未结束,马特利就在日记中叹道:“英雄的资质,恐将因此而毁。”

俾斯麦的父母希望他学法律,日后成为外交官,所以将他送入大学。但是在大学里他却并不认真读书,浪费了金钱和时间。他的收获不是知识,而是一身的债务。

当时他对政治毫无兴趣,尽管有著名的教授讲解政治,他也毫无兴趣。

他在大学中交到了两位好友,一位是前面已提到的马特利。俾斯麦很喜欢这位潇洒的、有着过人智慧和温和性格的美国人。

另一位好友是凯塞林,他是一位头脑清晰、极具才华的青年,在闲暇之余能够随时为俾斯麦弹奏贝多芬乐曲,以纾解他的抑郁之情。

那时的俾斯麦对人生感到厌倦,因而他常常酗酒、打架、沉溺于女色。

由于他的名声恶劣,有一次他要到耶拿游玩,耶拿大学马上召开教授会议,决定不许他进入校区。19世纪的柏林大学

在哥廷根大学待了一年半后,俾斯麦深知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所以和好友马特利一起转至柏林大学。不过,他转入柏林大学前的最后一件事是完成在哥廷根大学未完的学业。

在柏林大学,俾斯麦对法律仍然不感兴趣。当时虽有一位自然法学的权威教授塞维尼在校授课,但富有个性的俾斯麦也只上了两三堂课而已。

不过在柏林大学的两年并未完全浪费,俾斯麦看了许多哲学家与大文豪的著作,如斯宾诺莎、黑格尔、歌德、莎士比亚等,同时他再度发挥其在历史学上的天赋,阅读国家历史,这些对他日后的成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俾斯麦虽然对普通学科并不用心,但在课外读物上花费了相当大的工夫。

强烈的功名心

向社会后,俾斯麦这位不守规矩的坏学生,立即感到无所适走从。

过去在学校里他始终没有考虑自己的将来,只在心中肯定了不做军人的意念。

俾斯麦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父亲和哥哥也都是军人,但他为何会厌恶从军呢?

俾斯麦曾说过:“我喜欢命令别人,却最讨厌受人命令。一旦从军就得听命行事,我一想到这种情形就受不了!”

俾斯麦为了避免被征召入伍,所以下定决心去做律师。

为了做律师,他努力朝目标迈进,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用以弥补大学三年中没有认真上课的损失。当时他请了一位老师指导,终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律师。

俾斯麦就任正式律师之后,总是采取独断的方式,大胆地在法庭上辩护。正因为这种性格,有一次,他因为蔑视法官和证人,差点被免职。

在参与了社会活动后,俾斯麦有了与学生时代完全不同的想法,他发现自己有着过人的办事能力;在法庭或宴席中遇到许多达官显宦,从而使他也想通过努力奋斗让人刮目相看。俾斯麦在写给哥廷根大学友人的信中曾表示:学生时代的我,没有强烈的功名心,但最近它却深深地萦绕着我,鞭策我尽最大的努力。我现在对任何有利于晋升的手段都愿意尝试,也许你会骂我是个看重名利的俗人,并嘲笑我,但我仍然要坚持我的看法。现在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工作,而那些毫无目的娱乐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从这段信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就事业的欲望正在这位曾经的“不良少年”心中滋长。

但是在这封信的后半部分又有下列一段:不过仔细考虑之后,我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实在很可怜。白天我需要为不满意的工作忙碌,晚上还要出入宫廷或公家宴席,整日笑脸迎人,花了这么多的心力,最后得到的只不过是在名片上加些头衔而已,这究竟是否合算?所以我常想,干脆弃政从农也罢!

在信中,俾斯麦还告诉好友,他发现了读书及工作的兴趣,但是他对目前的律师工作仍不满意。他的目标是一心一意往上爬,但有时会因精力无法发挥而焦虑烦闷,因此他心中常常充满矛盾、不满的想法。

若想做一位支配者或独裁者,所要经历的道略是艰难崎岖的,焦虑与烦闷仍不时缠绕着俾斯麦。

在内心的驱使下,俾斯麦决心从司法官转为行政官。

于是他回到诞生之地雪思豪森乡下,开始准备考试。

他的故乡有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森林,有清澈的溪流,阳光之下,成群的牛羊悠游自在地吃着青草。俾斯麦家中有三十多间房子,不过能用的仅有两间,他最尊敬的父亲便住在这里。

在家里从早到晚,他都很用功地读书。

当时他写了一封信给朋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满足,我一天只睡六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用功看书,我很愉快。过去我自认像这样用功读书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为何能做到?仔细想过之后,我认为可能是喜爱的缘故吧!

在优美的环境中,又有慈祥的父亲照顾,俾斯麦第一次感到自己内心的烦躁已不存在,过去那冷嘲热讽、愤世嫉俗的心态逐渐转变为务实的精神。他继续阅读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作品。

俾斯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书记员,被派往德国西部小镇夏伯尔。当时他仅二十一岁。

出任夏伯尔书记员

母亲的安排下,俾斯麦来到了夏伯尔,这个小镇是罗马人发在现的温泉胜地,查理曼大帝登上神圣罗马帝国宝座时(公元800年),曾以此地作为首都。拿破仑垮台后,此地成为普鲁士领土,因为气候、古迹及温泉方面的作用,吸引了欧洲各国社交界名流。而一心一意想使自己儿子成为一位外交官的俾斯麦的母亲,认为俾斯麦在此必定大有前途。

这个小镇曾在德、法两国间数度易手,所以有很多法国人住在此地,同时由于气候与地理的关系,也聚集了许多英国名流,可以说这个小镇是德、法、英三国文化的交流地。

此地的领主是普鲁士人亚宁伯爵,他与俾斯麦是同乡。当时俾斯麦是带着介绍信来到夏伯尔镇的。

亚宁伯爵对俾斯麦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并热烈款待,他很欣赏这位与自己同族的贵族后裔,并告诉他许多待人处世的方法。

来到这里后,年轻的俾斯麦开始学习骑术,因为许多年轻的英国仕女都爱骑马。德国夏伯尔风景照片

有一次,俾斯麦不小心从马上跌落而且受伤不轻。待伤势痊愈后,他又踏入社交界的各种场合,那时的他常与几位英国人、两位法国人一起进入社交场所,俾麦斯因此认识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她是当地名门拉塞尔家的女儿罗拉,也是亚宁伯爵的亲戚,不久他即与这位罗拉小姐订婚。这是他众多婚约中的第一次。

在欧美社会,想与名流的女儿成婚必须花费大笔金钱。为此,俾斯麦想到一个能够获得金钱的妙计,那就是赌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他一败涂地,债台高筑。

后来,俾斯麦又结识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与罗拉的婚约便不了了之了。

在夏伯尔,每当接到故乡来信,俾斯麦就深为苦恼。因为母亲的浪费无度和父亲的软弱无能,使家道日益衰落。虽然他心里着急,想发愤图强,继续用功,但是却抗拒不了莱茵美酒、法国佳肴及英国美女的诱惑。

俾斯麦的酒量与饭量都极为惊人。

有一次宴席中,俾斯麦吃掉了150个大牡蛎。至于酒量呢?可以从一次退伍军人的宴会中得到验证,当时他将注满一大瓶葡萄酒的大酒杯一饮而尽。

另外,俾斯麦的特点是喜好女色。就以他在夏伯尔镇时期所留下的书信为例,他曾在信中警示自己:“今后我要特别注意,否则前途将不堪设想。我感到自己现在的风流韵事似乎已经太过分了。”

虽然如此,不久之后,他还是又爱上了一位英国女性。她是牧师的女儿,据俾斯麦自己的描述,她是个满头金发的绝世美人,只是一句德语都不懂。

俾斯麦在工作上从来不请假,但这次他与牧师一家到德国南部的温泉胜地威斯巴登度假,并和牧师之女订婚——这是他的第二次婚约。后来,他从瑞士写信向服务机关首长请假,不久之后又提出辞呈。

就这样在六个月内,他一直陪伴着这位英国小姐,当时他曾写信给朋友说:我们预定明年春天在英国结婚,希望你能参加我们的婚礼。

可是六个月后,他再度写信给朋友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她答应了我的求婚,但在订婚两个月后突生变化,一位英国陆军上校横刀夺爱,虽然他已年过五十,且仅有一臂,但是他有四匹马,年收入约22500英镑。而如今我两手空空,身无分文,内心郁闷,决定即日内搭船返乡。

当时的俾斯麦可能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中,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不佳,在他的信中错字很多。

就这样,这位浪荡公子终于回家了。

不过,他的家中又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母亲之死

时,俾斯麦家已是债台高筑,陷入困境。此

母亲因对子女感到失望,加上身体不好,最终卧床不起。善良无能的父亲彷徨无措,对理财之道完全是个外行。而俾斯麦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抛弃了他的锦绣前程,不但被牧师之女甩掉,而且还身负一千英镑的债务,带病返家。

卧病的母亲见到不成材的儿子,气得脸色苍白,而一向慈祥的父亲也面露不悦之色。尽管母亲生病,但她还是四处奔走,为儿子在柏林郊外波茨坦找到了一个小职员的职位,可是俾斯麦做了不到三个月就不辞而别了,理由是他觉得上司不顺眼。

这时家中已濒临破产,母亲被诊断为患了癌症,需要到柏林治疗。但不久之后便又返回了雪思豪森。俾斯麦的母亲

家中所欠的债务必须用高利贷偿还,破产已经迫在眉睫。

情急之下,俾斯麦想出一计。他想找回大哥,两人合作经营这块八千平方公里的田地。

父亲马上同意了,母亲也没有意见,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了多久了。

不久,母亲去世,时为1839年,享年五十岁。这位一生追求名利的女性,一直梦想着儿子飞黄腾达,但却在失望中去世。她万万没有想到,她死后十三年,这位游手好闲的少年,竟成为普鲁士王国的首相,同时被誉为欧洲第一英雄。

母亲的去世,对俾斯麦而言是一个人生转折点。随着母亲之死,家中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父亲只好在乡下自由自在地度其余年,由俾斯麦和大哥接管田地,挽救家庭经济危机。

现在,我们来看看他当时写给表妹的信件:我并不喜欢当官,即使能晋升为皇室大臣,我也不认为那是幸福的事。因为我认为种田和写公文一样都是工作。有时前者可能较后者对我更为有益,因为我的个性是不喜欢听命于人,而喜欢命令他人的。对于少数政治家而言,担任公职是出于爱国之情,不过大多数人的动机并不纯,不外是追逐功名利禄而已,我也不能说自己全无此心。官场生涯即使顺利,也难在四十岁以前名利双收。假如有所成就,就必然会损害自己的健康,使自己的妻子像个护士般地伺候自己。我并不向往这种虚荣的生活,所以,我把追逐名利的职位让给别人,而自己却以自由独立的方式谋生。

从这位二十四岁青年的信中,我们可看出他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的冷静透彻。

俾斯麦之所以对从政生涯感到失望,是因为他知道做一位部长或大臣后必须牺牲自己内心的自由与独立,让自己变成半死之人,毫无代价地消耗创造精神,断送青春。最后得到的报酬却只不过是被人们称呼一声“阁下”,或接受一些代表虚荣的勋章,同时在柏林配给一间住宅。相比较而言,这种牺牲实在太大了。

所以俾斯麦决定从官场退出,经营田庄,做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地主,享受自己的余生。

在这种心情的支配下,俾斯麦开始了他的农村生活,不过这能持续多久呢?

从田园到政界

第一流的政治家应具有能力,比别人先听到遥远的历史马车的马蹄声。——俾斯麦

管理农庄与读书生活

位年轻而任性的贵族如今回到田园。在征得大哥的同意之这后,他分得一半的田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庄园主。

当时德国乡下解放农奴仅三十年,许多地主仍然保存着封建时代的领主权利,享有参政权、司法权及宗教庇护权,就像一国之君,所以,俾斯麦感到骄傲而幸福。

他开始学习农事,并对农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关心。他到附近的大学研究农业、化学、植物学等,同时也开始学习会计,亲自记账。

他亲自骑马巡视农地,研究地质,调查种子,观测气象,热情地和佃农谈天,学习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

他白天管理农庄,晚上专心读书,这段农村时期才是他用心读书的时期,这使他的见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他晚年还时常说:“我今天所有的知识都是在毫无出路时,自己进修而得。在农庄时,我有许多有关思想和事业方面的书籍,同时我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读书中去。”

他喜欢精读历史,尤其是英国历史,此外也读了许多社会科学书籍,包括社会主义学者路易·布朗的著述。对外国文学他特别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同时喜爱吟诵拜伦的诗。

他也读了许多地理书籍,详细地翻阅了长达二十卷的德意志地理书。这些知识对他后来在议会中的杰出表现起到很大的帮助,他比任何一位议员都熟悉选举区的地理。

他有过人的记忆力,凡是读过的东西都能熟记不忘,这种能力对于他日后处理政事有着极大的帮助。欧洲各国政治家与他讨论时,都十分佩服他的博学。而这一切知识都不是来自学校,全是他自修得来的。

游历欧洲

事和阅读并非俾斯麦生活的全部。农

他狂饮、暴食、豪赌,酷爱女色,仍未改掉学生时代的流氓恶习。

有一次,他去访问友人,这位朋友有意和他开玩笑,将大门关上,并用椅子顶住大门,不让他进去。但是他却翻墙入室,走到客厅窗外,拔枪向屋内天花板射击,这种粗暴的举动吓坏了他的朋友,赶快开门将他引入。

他的暴力与恶行影响了他的婚姻。他与附近的农家女孩订了婚,但对方家长极力反对,以致婚事因此触礁,这事使他终身怀恨。

俾斯麦为了排解忧烦,决定到英国去旅行,当时他二十七岁。船只抵达英国的时候,正逢星期日,上岸后,他吹着口哨在街头漫步。这时,走在他身旁的一位英国人提醒他,星期日不准吹口哨。俾斯麦听了之后,不发一言,掉头就走,立刻搭船渡海到了苏格兰。

他四处游荡,最后经瑞士返回故乡。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国家面积实在是太狭小了,心中想道:“在这块小小的普鲁士土地上,我无从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其在乡下种田养猪虚度光阴,倒不如变卖一切到各地游历。”

他脑海中想到碧蓝的地中海,和黑发柔肌的意大利美女。“像拜伦一样,经由意大利到希腊去看看吧。”

他在自己心中描绘着美丽的南国山水。“不,地中海太近了,到东方去吧!”“对,到印度去,再到中国去”!他的雄心开始膨胀。俾斯麦所崇拜的英国诗人拜伦

他开始准备行装,打算到印度去做漫长的旅游。

他想说服好友阿宁与他同行。

可是当他的这位朋友到俾斯麦家中一起商议旅行细节时,却与俾斯麦的妹妹坠入情网,而且很快地订了婚,于是阿宁放弃了远游。

俾斯麦不但没有找到一同去东方旅行的同伴,反而失去了善解人意的妹妹。因此他不得不放弃去印度旅游的计划,而继续经营农庄。

如果俾斯麦按照预定计划到印度去旅行,欧洲的历史很可能要重新改写;从这个角度说来,阿宁的恋爱还是促成德国独立的重要因素呢!

事后有人问俾斯麦为何打消去印度之游的念头时,俾斯麦答道:“我仔细考虑之后,发现自己并未遭受印度人的迫害。”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没有理由到印度去和那些英国人一起欺负印度人。

虽然他取消了印度之游,但他喜爱旅行的个性却没有改掉,过了不久,他便到欧洲各地游历去了。

俾斯麦游过的地方有英国、法国、瑞士、俄国、匈牙利、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及挪威。而且每到一地,他都写信给故乡的亲友,叙述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种喜爱旅行的癖好,对他后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研究历史的人不可忽略旅行对俾斯麦政治业绩带来的益处。

对田园生活的倦怠

久的田园生活使俾斯麦感到极端烦闷。长

他已三十岁了。农庄事务已不再新鲜,而读书、旅行、饮酒仍无法消耗他充沛的精力,他产生了厌倦、郁闷与彷徨的心理。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已经孤独地在庄园中生活了五年,已无法再忍受乡下地主的生活。我正考虑该不该去做一位公务员,或再到更远的地方去旅游,我实在很无聊,像现在这种孤寂的生活实在乏味。与其这样,倒不如吊死算了!我想纵使是个有教养的人,独自住在乡下,也会有这种感受的。

他还写道:最近不论我如何,豪饮都不易醉倒,我实在怀念以前那种狂饮烂醉的滋味啊!

妹妹的出嫁,更增加了他的孤独感。

他在给新婚不久的妹妹的信中写道:最近我的生活很单调,每天巡视橘子园两次,察看羊舍一次,每个小时观察家中的四个温度计和晴雨表,然后将家中所有的钟表对时,最后再将书房中会报时的大钟对准。这就是我最近生活的一切。

他也曾再次出任公职,但不到三个月,便由于与上司发生冲突而辞职。

他还代替大哥担任过州议员,但却不久又觉得:“我疲倦,马也疲倦。”而不再出席议会。

俾斯麦虽拥有过人的精力和非凡的才干,但时运不济,以至于闷闷不乐地隐居在田园,这段时间是他生活上的倦怠期。

不久,俾斯麦终于发现属于自己的日子来临了。

1845年,他的父亲去世,他为了要继承雪思豪森的爵位,而离开库宁堡返回故居。他将库宁堡庄园出租给别人,当一切手续办完后已是傍晚时分。他想向四周景色告别,所以走向牧场、田地、森林和小溪,心中充满着无限的依恋。

他虽然性情粗暴,但性格中仍有细腻的一面。比方说,后来他做首相时,有一次遇到伤心事,竟然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

俾斯麦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充满了回忆的地方。但他为何一定要到雪思豪森呢?因为当地有一份公职等着他就任。如果一切顺利,不久便可竞选州议员,而后竞选国会议员,这样,他就可以大展宏图了。

现在他想要追求的是名利。他明白自己不能像父亲那样终老乡下,他的血液里还有来自母亲的遗传。

他现在期盼的并非是成为地主贵族,而是登上普鲁士王国的政治舞台,进而迈向全欧洲的政治之路。

同时俾斯麦身上还产生了另一种变化,这就是他重拾了爱与信仰。

在他离开库宁堡数年前,当地便已开展宗教复兴的运动,他的许多好友和亲人都脱离了自由教会而加入路德教派。

玛丽小姐是俾斯麦的好友之一。她是有张鹅蛋脸的美丽女子,与俾斯麦的好友毛利兹订了婚。她第一次看到俾斯麦时就爱上了他,但她已订了婚,而且信仰虔诚,只得一直隐藏自己心中的这段感情。可是她决定拯救自己心爱的俾斯麦的灵魂,使他重回教堂。

纯真的玛丽想为俾斯麦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替他找一位理想的终身伴侣,她打算把自己的好友乔安娜介绍给俾斯麦。

玛丽与毛利兹结婚后的一天邀请俾斯麦和乔安娜到山上郊游,这是俾斯麦与乔安娜的初次会面。

当时正流行感冒,玛丽因这次郊游而生病,且病情严重,临终前,她将俾斯麦叫到床边,求他为她祈祷。“在我闭上双眼之前,请你为我祈祷吧!”

性情刚烈的俾斯麦终于被玛丽说服,跪在床前虔诚地祷告。这是自他十六岁停止祈祷后,相隔十五年后的第一次。

虽然父母的死都未使他流泪,但玛丽之死使俾斯麦第一次感到椎心泣血的悲痛,他跪在玛丽的床边痛哭失声。

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死别所带来的空虚之感!”

然而,他认为玛丽的灵魂绝不会轻易死去,因此开始进一步地思考永生的问题。

数周后,俾斯麦向乔安娜求婚,其实乔安娜早已爱上了俾斯麦,只是她一直期待俾斯麦能恢复信仰。当乔安娜看见俾斯麦跪在玛丽床边祈祷时,便已下决心为这位不平凡的男性奉献一切。

两人立即订婚。这一切都是玛丽所安排的,这位命运之神——善良的玛丽给了俾斯麦信仰与妻子。

坚定果敢获得爱情

斯麦对乔安娜的感情并非一般所谓的爱情。浪漫的俾斯麦过俾去曾结识许多美女,更是有过三次订婚的记录。但是,乔安娜却是位没有美丽的容貌,也无特殊才华的普通女子。她瘦小、黑发、灰眸,说她是北欧女子倒不如说是意大利女子。她不像玛丽般理智,反而有激动的感情;她行事总是欠考虑,会因一时的冲动而独断专行。同时她的好恶之感分明,会为自己喜爱的人牺牲一切。

已步入而立之年的俾斯麦,所渴望的已不再是恋爱的侣伴,而是一位能够安慰他、拯救他脱离内心的空虚与忧郁,同时能为他建立一个安定家庭的妻子。他要的妻子是不反对他,而支持他的女性。像他母亲那样与丈夫背道而驰,终日忙于社交的女性,他是绝对不会要的。

如此看来,乔安娜正是他的理想对象。而对乔安娜而言,俾斯麦也是位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好三十二岁的俾斯麦与乔安娜结婚照丈夫。

如今,俾斯麦第一次感到内心平和。现在的他是很幸福的,过去那种强烈的厌倦感已消失不见,他重拾了人间的真情与爱情。

然而,俾斯麦与乔安娜的前途仍有障碍,那便是乔安娜的父母。他们认为,自己可爱的女儿不能随便嫁给一位品行恶劣、毫无宗教信仰、举止粗暴的酒鬼。

但是俾斯麦找到了自己理想的伴侣,而且已获得乔安娜的许诺,即使她的双亲反对,他也绝不会轻易地放弃。因此这位政治家很快便下定决心,要将乔安娜从她父母的手中夺来。

首先,他开始了书信攻势。

他从雪思豪森写了许多信给乔安娜,其内容不外是告诉乔安娜他的生活充满了宗教信仰,再加上乔安娜的感化,更坚定了他的宗教信仰之心。

他相信信件的内容必然会传到乔安娜双亲的耳中。乔安娜的父亲热衷于宗教复兴运动,对自己女婿的第一要求就是他必须怀着坚定的宗教信仰。

当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俾斯麦采取了更进一步的措施和手段,这是很有效的方法,也是后来他对德国国内政治家和欧洲各国外交官所惯用的方法,我们由此也不难发现他的政治天赋。

有一天,俾斯麦去拜访乔安娜的父母。

他请求乔安娜的父母答应他与乔安娜的婚事,他说:“现在我不想说我对令嫒的感情是如何地深厚,我相信你们可从我的言行中看出,而且我不必立下无谓的誓言,因为如何判别一个人,你们必定很清楚。对于令嫒日后的幸福我所能保证并切实做到的就是日夜对神祈祷。”

以上这段话实在不像是出自一个三十二岁的男人之口,反倒像一篇一流的外交官辞令。

但是乔安娜的父母并未因此动心,乔安娜固执的父亲在心中自忖道:“你这小子,我连一次有关你的好评都未曾听过。”

正在僵持不下之时,乔安娜从房内走出来,这位未来的外交家毅然地采取行动,他突然站起来,走到乔安娜身旁,拥抱亲吻。

此乃奇袭之计。这种奇袭之法后来他也数度应用于威廉一世、德国多数政治家及拿破仑三世的身上,他的对手也大都败于此奇袭策略之下。

乔安娜的父母为此大吃一惊,他们未曾料到俾斯麦竟然敢在客厅,甚至他们的面前拥吻他们的女儿。他们不得不答应了他与女儿的婚事。于是,俾斯麦与乔安娜公开订亲。

订婚之后,俾斯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过去那种单身汉时的狂妄习性完全消失,隐藏于内心的英雄本色开始展现出来。

担任柏林州议员

克森平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小麦田,易北河贯流其中,河的萨南岸有一个小镇叫阿伦堡。

南方,距小镇不远的地方有一栋三层楼的楼房坐落于麦田中,四周有菩提树、黄杨树等环绕。这座建筑是1700年前后的楼房,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看起来古意盎然。

室内坚厚的墙壁上挂有兽皮和亚麻布等装饰,还有中国的山水画。洛可可风格的家具上都铺有绢布,但因年代过久,颜色早已褪落。

这一切都是中世纪封建时代的风格。像这类的贵族阶级的家庭在德国四处可见,镇上的百姓称呼这家男主人为男爵。

生活于封建气氛中的这些地主,在思想上也是封建保守的,他们重视家系,似乎认为不是贵族就不是人;他们也看重土地,觉得没有土地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政事。

根据地主们的思想,我们可知当时的中产阶级是一群被轻视的暴发户,而中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主义,更被视为一种邪恶的思想。

因此地主阶级的君主专制思想和中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这种冲突是19世纪欧洲各国的大问题。有的国家是保守主义得胜,而有的国家则是自由主义得胜。1815年维也纳会议中组成的神圣同盟,便是保守主义的大本营,他们极力镇压自由主义人士,对他们或逮捕,或放逐。

但是,过度的镇压行动总有一天会引起反抗,因此各国君主也都惴惴不安。在当时,民众的力量日渐增强,民主主义运动开始生根。

在那个时代,年轻的政治家想有所作为,一定得利用自由主义浪潮。但是,俾斯麦却以反自由主义运动者的姿态进入政界。他究竟能否成功呢?

回到雪思豪森不久,俾斯麦便利用高明的政治手段,放逐了易北河的堤防监督官,自己接掌其职。

初春时候,易北河中的结冰渐渐消融,一旦冲到下游堤防,就会带来很大的危险,堤防监督官与一般公务员不同,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俾斯麦一连数月与河中冰块奋战,这种工作很适合他那富有挑战特点的性格,因此他工作得很愉快。另外这个工作是让河畔居民认识其才干的绝佳机会,是一条竞选议员的捷径。

当普鲁士国王公布要召开八州的州会,在柏林设立联合代议院时,俾斯麦欣喜若狂,他认为自己期待已久的时机终于来临了。

可惜的是,萨克森州的地主贵族们却选举俾斯麦为预备议员。但是,不久他便迫使一位议员以患病为由隐退,自己接任其位。

1847年5月,在俾斯麦三十二岁时,他终于登上了柏林州议院的议席。

这个议会是订定普鲁士宪法的历史性议会。五百位议员中,保守主义派仅占七十位,自由主义派占压倒性的多数。自由主义派人士的共同目标是“统一德意志”,对此目标,普鲁士国王也深表赞同。先王曾反对统一德意志,他主张建立强大而有力的普鲁士,但现在的国王却赞同自由主义派的主张。

在这种情势下,俾斯麦应何去何从呢?虽然他极力反对自由主义派的主张,但却不愿意反对国王,因此他必须努力奋斗。他想他是为了奋斗而进入议会的,所以必须把握任何机会。

在议会上,俾斯麦攻击某位议员的发言,不过他的批评完全离题,其他的议员纷纷指责他的错误,然而他却继续发表演说。

全场议员都觉得忍无可忍,他们受不了这位最年轻的议员在讲台上大放厥词,在满场的喧哗声中,议长不得不敲击桌面要求肃静。

这时,俾斯麦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报纸大声地宣读。议员们见到他这种不可思议的举止都惊愕了。随即俾斯麦再度开始攻击那位失言的议员。

俾斯麦所有的友人都认为他这次的演说是极大的失败,完全文不对题,但是一位颇有见识的人却说:“噬血的狮子不久就要发出怒吼了!”

果然,不久这头狮子就以另一种姿态闪亮登场,从而令全欧洲闻风丧胆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柏林革命的爆发

年秋,俾斯麦与乔安娜结婚。经过大约两个月的新婚旅行后,他们回到了雪思豪森。1847

他们的婚姻生活一直都很幸福,乔安娜的宗教信仰逐渐弥补了俾斯麦心灵上的多疑和空虚,乔安娜牺牲奉献的精神换来了家庭的安宁祥和。俾斯麦非常幸运地娶了一位与他母亲截然不同的女性。

新婚旅行回来之后,俾斯麦在雪思豪森度过了六个月的快乐时光,这期间国王已将议会解散。这短短的六个月,可能是俾斯麦一生中最平和的时期。

第二年即1848年,柏林爆发了著名的自由主义的革命运1848年的柏林革命动。

1848年3月19日,当俾斯麦带着新婚妻子拜访朋友华尔顿伯爵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马车停住后,几位女佣匆忙跑入屋内说:“不好了!不好了!柏林发生革命了,国王已被民众俘虏,幸好我们逃了出来。”

俾斯麦立即与妻子回到雪思豪森家中,他一展抱负的机会终于来了。

他要走的路只有一条——无论如何要保护国王,镇压革命。

他迅速召集镇上所有的农户讨论攻击柏林的计划,集中村内所有的武器——共有七十支枪,并马上派人到镇上购买弹药。俾斯麦决定以这些武器和人马去镇压柏林革命。

然而俾斯麦马上恢复了政治家的本性,否定了这种轻率的举动,决定单身前往柏林。途中他经过国王的行宫波茨坦,才知道国王已下令禁止很有可能夺回柏林的御林军出动。他为国王的怯懦感到愤慨,立即求见国王的弟弟威廉亲王。不巧的是这位亲王已逃离皇宫,俾斯麦只好退而求见亲王的王妃。

俾斯麦被引入佣人房内,王妃早已在等候他的参见。因为怕人窃听,所以才安排在佣人房内会谈。他们商议着一件惊人的计划,这件事影响了俾斯麦的一生。

据俾斯麦亲笔回忆录所记载的谈话内容是:王妃拒绝回答我的问题(俾斯麦想知道亲王的行踪),反而说她有权保护自己的儿子。王妃认为国王和自己的丈夫已无法保有王位,所以想让王子登基,在王子未成年时由她摄政。为了这件事我正式求见自由党首领温克。

短短的叙述中却含有深刻的意义。

原来,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是一位没有主见的君主,一会儿赞成君主专制,一会儿又同情自由主义,意志薄弱。国王没有王子,他的弟弟威廉亲王是继承王位的第一人选,可是威廉亲王是一介武夫,而亲王王妃是魏玛王公之女,精明能干,她认为国王已宣布退位,而自己的丈夫没有希望继承王位,所以打算让自己的儿子登基,由她摄政,以维持普鲁士的君权。

亲王王妃早就得知俾斯麦是议会中保守派的硬汉,所以想借他的力量集合保守党人士实现她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若失败就等于犯了叛逆罪,俾斯麦应该如何处理呢?

俾斯麦的日记上只有草草两句话:“为了达成此目的,我正式求见温克,要求自由派人士协助。”但事实上,温克对此事是个热心的赞助者,俾斯麦却是个反对者。

当俾斯麦去拜访温克时,温克极为热心地告诉他应以王妃之力去说服保守派人士。

可是俾斯麦威胁温克说:“这样做会犯叛逆罪!”

温克大为恐惧,所以放弃了支持王妃的念头。这就是当时的真相。

王妃因计划未成而怨恨俾斯麦,处处反对俾斯麦,后来形成宫廷内的反俾斯麦党人,使俾斯麦受到诸多困扰。

俾斯麦离开温克家后,随后就去拜访守备柏林的军队司令官,他想借助军事力量镇压暴乱,但未能如愿。俾斯麦又想请国王下令出动军队,因此转赴王宫,但却无法谒见国王。失意之余,只好黯然返回雪思豪森。

1848年他的做法失败了,但是他以同样的态度处事,离他获得辉煌成就的日子也不远了。

国王威廉四世在答应民众的要求决定公布宪法后,才被允许从柏林王宫返回到波茨坦宫中。国王回宫后,立即命自由主义派内阁订定新宪法,并召开新议会。俾斯麦以新议员的身份出席了议会。

议会召开时,首先宣读了国王诏书,文中确定当德意志统一之后,普鲁士必须是德意志的一部分并尽其义务。

俾斯麦听了之后,忍不住跑到了讲台上。他因过于激动而数度语塞,但是他仍大声说道:“如果按照一种崭新的方法来统一德意志,建设德意志,我也会由衷地赞成,但是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

话没说完,他因过度激动又再度语塞,同时流下了眼泪,在讲台上放声大哭。他是气愤国王过于懦弱,向人民和自由主义者屈服,丧失了统一德意志的机会。

俾斯麦是个普鲁士至上主义者,他相信只有靠普鲁士精锐的军队才能统一德意志,光靠民众和议会是绝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因此当他看到国王向自由主义派屈服时,全身热血沸腾,禁不腓特烈·威廉四世住激动得放声哭泣。

然而,俾斯麦的做法却没有得到谅解。议员们认为立宪是时代潮流,而他们面前竟有一位不合潮流的贵族议员,仍在怀念中世纪的封建时代,这实在让他们难以容忍。

在1848年的欧洲政治舞台上,俾斯麦应该说是一位落伍者。

资料链接

柏林1848年革命革命前夕,德意志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邦联,德意志邦联由三十五个邦和四个自由市组成。这种分裂状态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德的巴登公国首先发难,迅速波及德国西部和西南诸邦,各地相继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内阁政府。3月13~16日,普鲁士首都柏林的工人、市民和大学生连续举行示威游行,并同政府军展开战斗。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调动大批军队,向起义中心地区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起义人民取得了胜利。国王被迫把军队撤出柏林,同意召开有资产阶级参加的议会,并于3月29日任命资产阶级自由派首领康普豪森组阁,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资产阶级手中。德意志各邦革命的胜利,并没有解决德意志的统一问题。资产阶级以解决德意志统一为名,于5月18日在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国民议会。参加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都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际结果。6月29日,议会选举奥地利帝国的约翰大公为德意志帝国摄政,并组成了帝国政府。1849年3月,议会通过帝国宪法,确定某些自由、民主权利,选举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但威廉拒绝加冕,普鲁士和奥地利各邦君主也不接受国民议会通过的宪法。同年5月,德意志西南各邦人民发动起义,掀起维护帝国宪法的斗争,结果失败。这期间,大多数议员被各自的邦政府召回,剩下的议员迁到斯图加特,最后于6月18日被符腾堡的军队驱散。7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瓦解,1848年革命结束。

担任法兰克福大使

意志人民十分企盼德意志的统一,但只要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德存在一天,统一德意志的愿望便难以实现。梅特涅在法兰克福召集德国邦联会议,讨论德意志问题,派遣奥地利大使为议长,建立奥地利霸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848年的自由主义暴动赶走了梅特涅,德国诸邦的自由主义力量逐渐抬头,准备以人民自由、独立的名义,完成德意志的统一运动。

1850年夏,奥地利决定在法兰克福重新召开停废已久的德国邦联会议,同时通知普鲁士参加。此举完全无视普鲁士在艾福召集德国北部诸邦组织邦联的事实。加以德国北部诸邦的一个邦国废止了1848年革命时期制定的宪法,恢复奥地利式的专制政体,并得到奥地利的庇护保证,这纯粹是对普鲁士提出的公然挑战。

当时自由主义者主张以普鲁士为中心,建立立宪的德意志,而反对者则希望以奥地利为中心建立专制的德意志。

普鲁士屡次受到奥地利的侮辱,国民愤怒之情高涨,威廉亲王、外相及参谋总长等,一致主张对奥宣战。

俾斯麦却主张和平解决此事,这是他觐见国王后所表示的态度,同时也是代表保守的内阁阁员的想法。他的这种时任奥地利首相的梅特涅态度与其说是因对战事没有胜利的把握而造成的,倒不如说是恐惧战事的结果会使国内自由主义者的势力趁机扩大。因此俾斯麦主张的合理办法是与专制主义的奥地利讲和,以防止普鲁士国内自由主义的势力增长。

接替梅特涅为奥地利首相的是舒森堡。1850年11月,舒森堡召见了普鲁士的首相兼外相曼特斯斐,对其严词责备,普鲁士外相忍受了这些屈辱,表明普鲁士无意领导统一德意志,并保证重回两年前脱离的法兰克福邦联会议。

此事传到柏林后,全国国民大为激愤,宣战的怒涛声四起。

平素比任何人都重名誉、爱国家而易怒的俾斯麦,究竟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他站在议会讲台上为政府辩护,支持首相兼外相所做的决定。

他极力说明对奥宣战的不利后果,并对自由派议员说:“各位曾在1848年3月19日柏林革命时,企图把普鲁士军队改为国会的军队,这是万万使不得的,因为普鲁士军队永远是国王的军队,这次的约定并未损及普鲁士的名誉,普鲁士真正的名誉是不与民主主义同盟。”

这段话代表了俾斯麦一向坚定的信念。

而俾斯麦这次的演说却另有目的。他不是说给议员们听,也不是说给人民听,他的目的是要把这番话传到国王耳中。他的志向是脱离议员身份而担任政府要职。

俾斯麦的大胆演说果然有了反应,次年春天,他被任命为驻法兰克福邦联会议的普鲁士代表,随后升任为大使。这是普鲁士重要的外交使臣,这对于年仅三十六岁的俾斯麦来说,应该算是破格提拔了。

资料链接

普鲁士与奥地利的关系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一般认为,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鄂图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在17~18世纪时,它们都发展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强国。19世纪初,当拿破仑占领德意志时,取消了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有名无实的神圣罗马帝国就不复存在了。19世纪后半期,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莱茵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第二帝国”。

在法兰克福出任大使时期是俾斯麦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俾斯麦在政治上才华横溢,19世纪的欧洲历史正是在他的影响下展开。德国的城市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时期是俾斯麦思想上的转折点,从他的私生活上变化就可以看出,他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以前,俾斯麦毫不在意自己的职位,不如意时就随意辞去,非常任性。在那栋有着一百五十年历史的住宅中,他被农奴称为男爵,兴致好时不分昼夜地看书,兴致不好时带着枪,淋着大雨连续打猎数十小时,回家后,再豪饮香槟,大吃火腿,睡上十四个小时的大觉……但是在法兰克福,这些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他必须耐心地与上司协调。威廉四世好恶感强烈,性情善变,不过他很喜欢俾斯麦,所以要讨好皇帝并不困难。而深受皇帝信任的吉拉也常在国王身边说些俾斯麦的好话,因此对俾斯麦而言,如何取悦吉拉才是最重要的事。

俾斯麦对这个介于自己与国王之间的重要人物,使出了浑身解数,极力迎合他。从他当时的书信中,可看出俾斯麦花费了极大的心机笼络吉拉。吉拉是军人出身,为宫中阴谋家,他看出与俾斯麦携手将对自己有利,所以尽量在国王面前为俾斯麦说好话。

俾斯麦第二个要奉承的人是当时的首相兼外相曼特斯斐。说起来曼特斯斐才是俾斯麦真正的上司,因为俾斯麦为驻外大使,一切都得听命外相,所以这吉拉和曼特斯斐位首相兼外相理应是他最需要巴结之人。但是在君主专制国家,政治实权并不属于内阁,所以对俾斯麦来说,取得曼特斯斐的好感远不及得到宫廷的信任更为重要。

俾斯麦明白,如果不能得到皇帝的信任,首相之职便轮不到他。这也是专制政体下为人臣的无奈之处。曼特斯斐之后的最有力继承者就是俾斯麦,因此与其说曼特斯斐是他的长官,倒不如说是他的政敌。俾斯麦深知其中道理,而曼特斯斐也十分清楚这种微妙的关系,所以在他们二人之间根本无和谐可言。

俾斯麦被任命为大使,其实并不是曼特斯斐的意愿,而是吉拉一班人的计划,所以曼特斯斐对俾斯麦怀有敌意。曼特斯斐是位心胸狭窄、性情狡诈、优柔寡断、伪称自由主义的小人,与俾斯麦的个性截然不同,曼特斯斐知道自己的地位不够稳固,而俾斯麦又是一个个性刚烈的对手,所以他尽量避免与俾斯麦发生正面冲突。在表面上,他从不对俾斯麦的意见表示反对。如此一来,似乎是由驻法兰克福大使在操纵柏林的总理大臣进行外交政策。

虽然表面上曼特斯斐不敢与俾斯麦作对,但暗地里他却伺机进行破坏。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下,俾斯麦竟然担任法兰克福大使有八年之久,并且表现卓越,实在是令人佩服!由此看来,俾斯麦并不是一位傲慢顽固、有勇无谋的莽汉,而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优秀政治家。

当时普鲁士在德意志邦联的地位朝不保夕,德意志各邦互相争斗,情势混乱。同时拿破仑垮台后的国民解放运动唤醒了大家的民族意识,民族统一的运动蓬勃发展。但是统一德意志的重心应该放在哪里呢?这是爱国志士难以抉择的重大问题。

专制还是立宪?君主还是民主?保守还是自由?这些问题在不断地困扰着德意志,不但在普鲁士议会内有派系之争,同时宫廷中也形成了两大势力彼此夺权。

政界与宫廷的派系斗争,常常导致普鲁士的外交政策产生分歧,引发巨变。而今地位最重要的法兰克福大使俾斯麦,他决心在德国外交史上开拓一个新的局面。也就是说,他不要求自由主义人士的配合,只是希望保持国内的专制政体,驱逐邦联内的奥国势力,再与自由主义者协调经由普鲁士领导,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这类伟大计划常被天才政治家所采用。如英国的天才政治家狄斯累利,曾在1867保守党内阁下实行自由党所标榜的普选政策。

可是,俾斯麦能否将专制政治与国家统一顺利地协调一致呢?事实上统一德意志必须得到德意志诸邦的支持才可行,若无国民舆论的同情,统一是不可能的。然而国民舆论操纵在自由主义者之手,而今俾斯麦与全国国民为敌,他将如何统一德意志呢?

俾斯麦不愧为天才政治家,他有其独特的见解,那就是借助普鲁士陆军的力量完成统一。这便是他后来的著名口号——“铁血政策”。

但是在时机未成熟前,他将这个重大决策深藏在心中。

欧洲外交界将因俾斯麦的独特创见而产生极大的改变,俾斯麦已明确地肯定了他的政治目标——统一德意志!

法兰克福八年的大使生活丰富了俾斯麦的见识,使他领悟了时代的潮流,而奥地利大使的傲慢不逊,更刺激了他一心一意要统一德意志的决心。

俾斯麦有意驱逐奥国势力,完成统一大业,但是如何实行这个理想呢?他想从担任首相开始。四十岁时派驻于法兰克福的俾斯麦

法兰克福的邦联会议虽由日耳曼诸邦派代表参与,但实际上是由奥地利大使掌握全权。尤其自腓特烈大帝以来,奥地利视普鲁士为第一大敌,经常借机侮辱挑衅。

资料链接

腓特烈大帝腓特烈大帝(1712~1786年),普鲁士国王、统帅(1740~1786年)。史称腓特烈二世或弗里德里希二世。其父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其母是英王乔治二世的妹妹。自幼深受其父的军事思想和其母的英国文化的影响。1740年继承王位,推行“开明专制”。对内维护容克地主阶级利益,进行一系列改革。在军事上扩大军队,增加军费,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在经济上致力于经济复兴,建立集中统一、讲求实效的经济管理体制;整顿司法;改革文化教育,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对外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扩充疆土。1740年、1744年两次对奥作战,攫取了西里西亚;1756~1763年与英国结盟,发动七年战争,打败奥、法军队,签订《胡贝尔茨堡和约》;1772年同俄、奥第一次瓜分波兰,吞并了下维斯瓦河流域的西普鲁士,使波美拉尼亚与东普鲁士连成完整的一片地区;1778~1779年发动对奥的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战争,进一步加强了普鲁士在欧洲的地位;1786年联合北部和中部的十五个德意志邦国,组成“诸侯同盟”,打击奥地利,扩大普鲁士在德意志境内的影响。其政策促进了普鲁士的发展壮大,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助长了后来的德国军国主义的形成。

法兰克福会议的议长是奥地利大使,他总是以上司对下属般的态度来召开会议。奥使召见诸邦使节时,都坐在椅子上,来访者则必须站立回答,会议席上,唯独奥使口叼雪茄,其他公使则一概不许抽烟。

性情刚烈的俾斯麦对此当然无法容忍。一次,当他拜会奥使时,见奥使坐于椅上,他便不发一言地拉了一张椅子坐下与奥使交谈。他的举动打破了数十年的习惯,此后各国公使也都与奥使对坐交谈。又有一次,俾斯麦见奥使在议席中口叼雪茄,他便走到议长面前,掏出口袋中的雪茄对他说道:“借个火吧!”

在各国大使惊愕的目光下,俾斯麦点燃了雪茄,然后大模大样地走回自己的席位。从此以后,各国公使也都照样在会议上吸烟,数十年的惯例终被打破。

还有一次,奥使擅自篡改会议记录,并向议会报告:“如果诸位认为记录有误,无异在指责我是个说谎者。”

当时奥使高高站在议席上傲视着全场,想不到俾斯麦当即站起来说:“一点不错,阁下就是个说谎者!”奥使当下就要与俾斯麦决斗,而俾斯麦立刻接受挑战。后因经人调解,订正记录,才将此事平息。

后来继任奥使者也同样更改会议记录,俾斯麦也同样地激烈抗议。奥使依照绅士礼仪要求决斗,并决定在附近森林中采用手枪决斗的方式。俾斯麦则泰然自若地回答道:“何必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呢?就在这庭院中决斗好了。现在身边就有手枪,我可以马上叫大使馆的武官做见证人,你也立刻选定一个见证人,这样不就一切都解决了吗?不过在决斗之前我有一个要求,我得把这一切经过写信告诉国王,请你给我一点时间。不然的话,世人会误以为我不循外交途径而以武力解决这件事情呢!”

于是,俾斯麦立即提笔写信,奥使在惊慌之余,只得俯首认错,取消决斗之事,两人言归于好。

作为国家大使,行事必须谨慎,稍有差错便会引起两国间的战事,俾斯麦屡次与奥使作对,当然了解此中的危险,但他却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可见其过人的勇气。而奥使无法以武力使他屈服,可知除了勇气之外,他还有过人的智慧。

曾经有一位奥使评价俾斯麦说:“他的头脑明晰,为了达成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且深谋远虑,行事彻底,是位可怕的人物!”

在一次晚宴时,奥使见俾斯麦胸前挂了许多勋章,故意问道:“这么多的勋章,是你在哪次战争中立功而得的呢?”

俾斯麦却提高声音正色回答道:“这些都是在法兰克福战争中立功而得的。”

在诸如此类的应酬谈论中,俾斯麦凭借他那过人的勇气、伶俐的口齿、聪明沉着的态度,让对手无计可施。因此法兰克福议会渐渐变成俾斯麦一人独演的舞台,他们一个个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而无力与之抗衡。

然而俾斯麦这种粗野的态1848年的法兰克福议会度,却不为当时的外交界所接受。他在法兰克福的名誉一天天在下降,在他与妻子乘坐马车出游时,甚至会遭到路人丢掷石块的攻击。不过俾斯麦对于世人的批评一概不予理会,他认为世人的批评就像天上的浮云,时聚时散,并不可靠。因此他不信任民众,并从内心轻视他们。

从法兰克福的经验中,俾斯麦体会到奥、普两国绝不能共存,因此他决心攻打奥地利。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必须要拉拢哪些国家呢?经过慎重考虑,俾斯麦终于决定笼络俄、法两大强国。

俾斯麦担任法兰克福大使时期,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土耳其、英、法、撒丁王国联合对俄宣战,攻打克里米亚半岛,战争形势似乎对联盟有利,所以奥、普有意加入。在数年前匈牙利独立革命的暴动事件中,奥因俄国派兵援助而镇压了匈牙利叛乱,不料现在奥国却恩将仇报,欲加入三国同盟,为此,俄国深为痛恨。

此时的俾斯麦断然主张普鲁士保持中立。他想借此机会卖个人情给俄国,希望在以后注定要爆发的普奥之战中,俄能采取中立或给予援助。正如俾斯麦所希望的那样,普鲁士的中立获得了俄国的感谢与信赖,但他的这种做法却引来了英、法两国的反感。俾斯麦的恶名在英法两国政要间流传。

在一次宴席中,法使对俾斯麦说:“你这种策略很可能导致第二次耶拿之战。”但俾斯麦说:“不,你为什么不认为这是莱比锡或滑铁卢呢?”

众所周知,莱比锡与滑铁卢乃法军惨败之地。

资料链接

滑铁卢战役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联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一千零五十名官兵,分乘六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拿破仑感慨万端、兴致勃发,立刻在岸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士兵们,我们并未失败!我时刻在倾听着你们的声音,为我们的今天,我历经重重艰辛!现在,此时此刻,我终于又回到了你们中间。来吧,让我们并肩战斗!胜利属于你们,荣誉属于你们!高举起大鹰旗帜,去推翻波旁王朝,争取我们的自由和幸福吧!”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一万五千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七十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十七万俄军和二十五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蒙指挥奥地利撒丁联军六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国进军;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率十二万普军、三百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国组成的混合部队约十万人、二百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三十万人的预备队。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十八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他希望到6月底能有五十万人上阵。但令拿破仑遗憾的是,过去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已不愿再为拿破仑效力,这对法军非常不利。对于联军的强大阵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尔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十二万五千法军(其中有近卫军两万人)、火炮三百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开了战斗。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在一个山冈,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威灵顿是什么东西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挡车,以卵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拿破仑说。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扎的山冈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瞭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那是什么?”拿破仑问。“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于是他下令:“抓个活口来问!”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八十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守的山冈,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突然枪声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后撤退。拿破仑百思莫解,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我不能打败英军呢?”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后派骑兵冲锋,最后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后,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四千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在此一举了。他把兵士排成七十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距离英军防线不到六十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后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着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1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他在这一天,上演了他的英雄末路。对于第七次反法联盟来说,滑铁卢战役中英普联军在比利时大败拿破仑,结束了拿破仑的统治。但是,滑铁卢战役是全世界唯一一场失败者比成功者得到更多荣誉的战争。拿破仑的将士们至今还受到世人的崇敬,原因是他们为了拿破仑而誓死抗争到最后一秒钟。拿破仑的这场战斗,真正的彰显了他的个人精神,“一个不屈的男子汉”。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波拿巴更为高大。”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又称莱比锡各民族大会战。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故名。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三十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二十万人。拿破仑一世于1813年5月与第六次反法联盟交战。经6~8月的短时间停战后,开始了秋季战役。8月27日,法军在德累斯顿战役中告捷,但由于奥地利和瑞典加入反法联盟,法军被迫撤退。10月3日,普鲁士将领布吕歇尔、瓦尔斯泰特和格奈森瑙统率的西里西亚军队渡过易北河后,形成对法军的包围。为阻止反法联军的会合,拿破仑集结法军于莱比锡。16日在中部的瓦豪村发生激烈战斗,但反法联军占领瓦豪和林德瑙的企图未获成功。下午2时,拿破仑开始反攻,为联盟军队所阻,法军在莱比锡北部的莫肯村的进攻也被击退。17日,俄军和瑞典军到达,联军人数大大增加。联军提议谈判,条件是将法国领土恢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拿破仑将此视为对自己和法国的侮辱,拒绝接受。18日,联盟军队集中攻击莱比锡外围,莱茵联邦的萨克森步兵和炮兵投向反法联盟。19日上午,拿破仑开始向林德瑙方向撤退,由于埃尔斯特河上的桥梁被炸毁,法军后卫及伤员被困在莱比锡城中,经过艰苦巷战,莱比锡最终落入反法联盟手中。莱比锡战役是拿破仑战争中最激烈的战役。战斗中反法联盟方面丧失约五万四千人,法军死伤约三万七千人。会战的直接结果是拿破仑在德意志的统治最终崩溃,莱茵联邦解体。此后,反法盟军乘胜追击,兵临巴黎城下,巴黎守军投降。1814年4月,拿破仑不得不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现在俾斯麦已是普鲁士外交界的才俊,首都柏林的人都渐渐认识了他。他曾以临时特派大使的身份前往维也纳,解决关税同盟的修改问题。

德国北部诸邦以普鲁士为中心,缔结关税同盟,作为统一德国的初步行动,但奥地利却想加以破坏。俾斯麦很成功地排除了奥国的势力,当时他受到奥国朝野的严厉指责,但却得到一位知己,那便是年仅二十二岁的奥地利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

俾斯麦还曾前往巴黎会见拿破仑三世。这件事使他在柏林的声誉大降。这是因为拿破仑三世是打倒法国皇帝路易·腓力普,以革命手段夺取皇位的人,与奥地利新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他来往,显然是承认欧洲的革命。

俾斯麦早已决定,尽管此举令普鲁士国王不悦,但他仍要接近拿破仑三世。因为一旦普、奥宣战,普鲁士迫切需要法国保持中立,所以,拿破仑三世以革命手段登上帝位的事实已无关紧要。

这就是俾斯麦只重视现实、只重视国家的处事态度。俾斯麦曾说:“外交的目的在增进本国的利益,至于正邪的论调与外交无关。”也就是说,俾斯麦为了统一德国,不惜利用任何国家以达成目的。后来他出任首相时,对外与拿破仑三世保持友好关系;对内则以武力镇压自由主义者的革命行动。由此可见,俾斯麦处理外交与内政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也是他被人讥讽为双重人格的原因之一。俾斯麦认为政治是现实的,不能以感情上的理论来衡量。

当俾斯麦会见拿破仑三世时,适逢拿破仑三世威震欧陆、势不可挡之时。俾斯麦一改平日模棱两可的口吻,而直截了当地与拿破仑三世讨论外交事务。

拿破仑三世曾问俾斯麦:“如果法、奥开战,普鲁士是否会支持法国?”俾斯麦巧妙而委婉地表示拒绝。一般外交官若遇到这种重大问题,一定会以“必须和本国磋商后再作回答”来搪塞。俾斯麦却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意见:“陛下对臣的信任让臣甚是感激。在此臣宣誓绝不波拿巴王朝第四位皇帝拿破仑三世将此事告诉他人,虽然臣对此事无权决定,但依臣个人立场而言,普鲁士国王对于普、法联合之事可能不会同意。所以关于这件事,臣以为最好不要向本国报告,这将有助于两国的友好关系。”

俾斯麦认为如果答应拿破仑三世的请求,日后法国会以干涉德意志问题为口实而参与其事,同时他认为普、奥之战乃兄弟之争,最好不要有别国介入。俾斯麦的回答留给拿破仑三世极为良好的印象,因此日后普、奥宣战时得到了法国的中立支持。

俾斯麦一从巴黎返国,就向国王威廉四世报告了拿破仑三世的意见,同时建议邀请拿破仑三世到柏林。这件事触怒了国王,此后俾斯麦逐渐失去宠信,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心中有个征服奥地利的远大目标。

当俾斯麦认为自己登上首相宝座之日为期不远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威廉四世精神错乱了。过去已有些精神异常的国王,自1857年起,病情逐渐加重。第二年,在迎接俄帝乘坐火车旅行时,被俄帝的雪茄熏倒。普鲁士政治环境因而大变,俾斯麦的前途也随之改变。

出任驻俄大使

廉四世精神错乱后,担任摄政王的威廉亲王已是六十岁的老威人了。他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廉一世。

摄政王一向反对俾斯麦的做法,因此大家都以为他摄政之后,一定会疏远俾斯麦。可是军人出身的摄政王竟然舍弃私心而把国事放在第一位,他深知俾斯麦的能力,所以召见了俾斯麦。“俾斯麦要成为首相了!”柏林的政要都这样议论纷纷。

事实上,摄政王召见俾斯麦的目的,只是要俾斯麦提供有关法兰克福情势的报告而已。他心中早有打算,决定威廉亲王任用另一位平凡的公爵为首相,同时采纳新首相的建议,派俾斯麦为驻俄大使。

很显然,这项任命是将俾斯麦放逐国外,因为在普鲁士所有外交官中以法兰克福大使地位最高。

俾斯麦根据过去八年的经验,详细报告了法兰克福的会议情况,并强调普、奥难免一战的事实。他坚决地说:“这些问题迟早要以火与剑解决,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他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威廉亲王,而其见解不久便成为普鲁士的外交方针。

俾斯麦在俄国住了三年,大多数时间他都在旅行或住在柏林,同时,他在外交界的才能也日渐为世人重视。大家都认为他做首相的日子应该不远了。俾斯麦也使出各种政治手腕,在摄政王身边建立自己的势力。

俾斯麦在俄期间也趁机研究俄国的国情。

俄国皇帝是普鲁士摄政王的外甥,其母后是威廉亲王的姐姐,因此俄宫廷内充满了亲普之情,加以克里米亚战争时,普鲁士保持中立态度,故俄国上下都对俾斯麦深为感谢而大表欢迎。19世纪的俄国首都圣彼得堡

拿破仑及威廉二世都因与俄为敌而元气大伤,最后走向灭亡。俾斯麦心里明白与这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开战,是徒劳无功而极为危险的。

在俾斯麦前往俄都圣彼得堡之时,法国与撒丁王国联军在意大利北部打败了奥地利,普鲁士国内的舆论都认为应该援助同文同种的奥地利,唯独俾斯麦以为不可,并认为普鲁士要击败奥地利的日子就快来临了,届时普鲁士最需要的就是法国的友好中立。

在国内,摄政王及一般有识之士都认为俾斯麦是众多外交使臣中的佼佼者,大家一致认为俾斯麦是首相的最佳人选。但事实上,首相的人选曾数度更易,却始终未轮到俾斯麦的身上,这一切都是王妃在捣鬼。

并且,俾斯麦的亲法政策也渐渐不为摄政王所认同,因为一向主张王位正统论的摄政王极为鄙视以革命手段夺取帝位的拿破仑三世。

然而俾斯麦却并不在意冒犯摄政王,这一点从他当时写给一位将军的信中便可看出:“对我而言,不论国王是拿破仑三世或路易国王,法国仍是法国,我认为讨论国王是否正统,没有任何意义。”普鲁士威廉四世的王妃

由此可见俾斯麦的外交态度完全是采取现实主义的,他在决定国策时,绝不会掺杂丝毫的感情成分,所以他和那些从人道论出发的自由主义者永远水火不相容。有些人曾叹道:“俾斯麦使德意志国家伟大,却令德意志人渺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