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家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09:12:20

点击下载

作者:孙宇瑾, 主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品读家风

品读家风试读:

品读家风孙宇瑾 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品读家风/孙宇瑾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04ISBN 978-7-305-16419-4Ⅰ.①品… Ⅱ.①孙… Ⅲ.①散文集—中国—当代 Ⅳ.①I267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315348号出 版 者 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编 210093出 版 人 金鑫荣书  名 品读家风编  者 中共南京市六合区委宣传部主  编 孙宇瑾责任编辑 王其平 编辑热线 025-83596923照  排 南京紫藤制版印务中心印  刷 江苏凤凰通达印刷有限公司开  本 787×960 1/16 印张11.5 字数150千版  次 2016年4月第1版 2016年4月第1次印刷ISBN 978-7-305-16419-4网  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官方微信:njupress销售咨询热线:(025)83594756*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凡购买南大版图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编委会主 编 孙宇瑾副主编 陆德祥 满 震编 委 孙宇瑾 陆德祥 金世凯 田志文

  陈 芳 满 震 阮 超 罗广涛

  侯宗奎 黄 辉序

捧上此书,便舍不得放下,一口气把它读完。不长的文章、质朴的文字,却赋予了纸张鲜活的生命,边读边感触那缕缕家风的温暖和畅。如果把家庭比作房屋,家风就好似房屋的地基,须实;就好似房屋的大梁,须正。基实梁正,房屋才能经风历雨,长固久安。书中所记,多为六合平凡家庭、平凡人物,但正是这些平凡人家的家风,为“房屋”打下了坚实地基,架起了方正大梁,成为一个个家庭乃至一个个家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它们深深吸引着我、打动着我。

打动我,是因为家风中那平实的真。当不识字的母亲告诉孩子“根根汗毛孔淌汗挣来的钱才用的安逸,淌汗水种的粮蔬吃的才香”时;当羸弱的父亲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时……家风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父母们说的话是如此的真,行的事是那么的实,不含一点矫揉造作,没有半分言行不一。

打动我,是因为家风中那待人的善。“力气不是财,用了还回来”教会孩子们乐于助人;“积德前程远,存仁后步宽”教会孩子们以诚待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教会孩子们自尊与敬人……人性中爱、敬、诚、善的美好在家风中绽放,犹如窗外满树的樱花,在春光中灿烂。

打动我,还是因为家风那绵绵延续的传承。书中有爷爷教育孙子,有父亲教育儿女,还有儿女追忆父母,更有母亲给未出世的宝宝写信……这份传承就像一棵树,从树根到树干,再到枝叶。根脉不断,生机永续。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一种家风一样传承,家长里短的故事讲述着家风的重要,也启迪着读者掩卷思考:我从长辈那里汲取了什么,家风在我这里践行得如何,我要给我的后代传下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挂在墙上、浮在云端的概念,它们就在爷爷的军帽上、奶奶的红背带里,是父亲的座右铭、是母亲的口头禅,它们凝聚在家风中,契入生活、融进血液,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生活的习惯,因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家风征集”这个活动搞得好,《品读家风》这本书编得好,更希望我们能把这本书用好。让六合人家训的故事、家风的温暖,在六合的大地上广泛传颂,引发更多的人用心去探寻自己的家教,去铭记自己的家训,去传承自己的家风。

向本书中的每一位作者致敬。(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目录

我的叔祖父若泉先生 汤惠民

家有抗战老兵 魏如山

强者 汤惠民

汗水咸,汗水甜 吴义和

苦难母亲,培育我们读书成长 俞巧儿

河边田的春秋 厉文康

读书立身,俭朴传家——关于父亲的回忆 张晓阳

康大姐娘家人的故事 袁祝祥

永远不能忘却的“庭训” 陈志明

愿永远照耀你这颗星 魏雯婕

父亲的小军帽 郭新林

母爱如山天地久 陶正萍

爱的诠释与坚守 王洪俊

最高的奖赏 江宏国

花香萦绕 林茜

婆婆也是妈——孝亲家风代代传 陈宏

勤劳俭朴话家风 曹光贵

淳朴家风润心田 沈文

力气不是财 去了还会来 王开明

父亲的箴言 刘献江

难忘父母的教诲 桑万邦

牛肉炒辣椒 缪红海

想起母亲 毛新萍

人活着就要有一种精神 徐春红

父亲的旧挎包 沈文

家事 曹光贵

藏在夏天里的甜蜜回忆 曾文君

雪爪春泥忆家风 刘宗栋

与孩子一起成长 张学河

想起1991年 张家俊

梦里又见奶奶的红背带 张家俊

只有你好,我才会好 叶秋琳

父亲的鲜血当年染红麦地 陶义森

我的大伯和二伯 徐晓春

成长,在父辈的旗帜下 谢霜

忆女儿的成长 彭广海

先父轶事 郑武琦

读书改变人生 读书酿就家风 李令明

家风 李纳米

平淡中的爱情 韩克秀

母亲 黄文玲

铭记家风 叶秋琳

朴实的幸福——记老爸老妈的爱情故事 卜晓冬

父亲的故事 夏光远

老舅有辆“28”大杠 陆庆法

岳父送给我一把紫砂壶 陈民生

父亲 郑佳文

望月 王学澥

不卑不亢 崔益艳

回望家族史 储志莉

父亲的影响 周从兵“土裁缝”老妈 陆庆法

我的家 周晓明

乐学与善孝 吴爱民

家书万里传乡音 王德明

家风 许开华

心中的太阳——我的家史 魏贵娟

我至亲至爱的父母 胡斌

韶韶我的那个妈 游秀丽

我这辈子 邝尧

大侠家风传世侄 张锦鳌

怀念我的爷爷 骆瑗

父亲和茶 满震我的叔祖父若泉先生汤惠民

我的叔祖父若泉先生,我从小叫他“三爹爹”。他是一个追求理想信念的人,也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平凡之人。

三爹爹出生于官僚家庭,早年在南京求学时,受进步思想影响,信仰共产主义。抗战爆发后,三爹爹被迫辍学,后冲破家庭阻挠,和几个进步青年一道投奔天长县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成为新四军江北指挥所的一名外围情报人员。上级要求他每周一次前往敌占区搜集情报,购买搜集日伪的报纸和杂志,供部队首长了解情况,及时掌握敌占区动态。

一次三爹爹到县城执行任务,在返回根据地的路上,遭汉奸地主武装绑架,并要把他交给日本人以邀功请赏,后曾祖父托关系,送金条,使三爹爹脱离虎口。

曾祖父为了逼三爹爹回心转意脱离革命队伍,不惜以断绝父子关系相要挟。曾祖父说:“我们家恪守‘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你却为了自己的所谓理想背叛家庭,这是‘忠’还是‘孝’?”三爹爹平静地回答道:“我忠的是共产党,孝的是人民群众,读的是马列的书,宣传的是抗日救亡的道理,怎么能说是不忠不孝?”曾祖父看他去意已决,最后只好脱离父子关系,以保全家不受连累。

由于身份暴露,回到根据地后,组织上安排三爹爹任根据地通讯报导员兼文化教员。三爹爹积极为新四军主办的《拂晓报》投稿,所用邮票,俗称“稿子”票圴由部队免费发放。也就是从那时起,三爹爹延续了多年前的集邮习惯。

新四军江北指挥所下辖的支队,常年活动在天长、来安、六合、仪征一带,不断袭扰日寇。1941年4月新四军取得金牛山反扫荡的胜利,三爹爹很快撰写出金牛山战斗胜利的战地稿件,在《拂晓报》上发表后,得到了时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所副总指挥罗炳辉的表扬。最令三爹爹自豪的是,他曾坐在最前排亲耳聆听过刘少奇同志所作的抗日形势报告。三爹爹经常提及在抗日根据地的那段岁月,他说,那是他一生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一位和三爹爹同时参加革命的老同志曾对父亲说过,在根据地有个叫梅兰的女战士,她和三爹爹同为文化教员,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抗战胜利,六合县城迎来第一次解放。1946年国民党撕毁了“双十”停战协定,上级要求在淮河以北的新四军党政机关人员迅速北撤过淮河。那年的夏末秋初,正值雨季,淮河水位上涨,渡船被炸毁。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三爹爹、梅兰等好几名战友未能按规定时间渡过淮河,后在转移突围中被打散了,生死未卜。

未能渡过淮河的三爹爹为摆脱敌人追捕,脱掉军装,沿路乞讨,历尽千辛万苦,步行上百公里,千方百计追寻党组织。此时部队早已撤离,后来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他先后在樊集、东王等地当上了乡村老师,一直到1949年,六合的第二次解放。

得到解放大军即将渡过长江,解放全中国的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三爹爹激动万分,回到了阔别近十年的老家。回到家中他鼓励动员正在上初中的父亲,早日参加革命。在三爹爹的积极影响下,不满16岁的父亲考入解放军淮南公学。父亲不止一次说过,三爹爹是他革命的引路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三爹爹得知梅兰当年没能过淮河最后牺牲在渡口边的消息,痛不欲生。我也从中了解到了三爹爹为何终生未娶的原因。多年以后,三爹爹的床头柜上放了一张年轻女子的素描画像,听我父亲说,那正是三爹爹一生钟爱的恋人梅兰。

三爹爹虽几经磨难,但是始终相信党、相信人民,几次要求恢复组织关系,但县委组织科领导说,由于中途脱节的历史原因,要等组织调查核实后,才能恢复,还是先安心当个人民教师吧,当教师也是革命的需要。后来三爹爹重新工作,被县政府文教科分配到横梁乡民主小学任教,直至退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是长年挂在三爹爹家中的一副对联,也是他始终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他对党忠诚,对爱情忠贞,工作认真。他多次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为学校购买粉笔纸张,为困难学生代缴学费,并和当地农民群众结下深厚友情。一位曾是三爹爹学生,后来成为县委组织部的领导对三爹爹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向我介绍的三爹爹为学校所做的好事,着实令人感动。

退休后的三爹爹以书为友,以邮票为伴,以培养下一代为乐。他应邀担任过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在担任县区集邮协会秘书长的10年间,鼓励一大批集邮爱好者从事这一健康有益的活动。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他将大部分藏邮送给喜爱集邮的朋友。他虽不富有,却每年捐款给曾经任教的学校;虽身无长物,但却藏书万卷。

我的三爹爹以自己的言行实践“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教传统,并再次赋予新的内涵:“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尽管父亲和我身上有许多人性的弱点,但在继承家教传统上和三爹爹却是一脉相承的。

现如今我也有了下一代,我也经常思考,他们可以不为官,可以不富有,但为人一定要有信念,一定要正直,一定要爱学习、爱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家教传统永远不能丢!家有抗战老兵魏如山

在六合区马鞍街道平山村魏胡组,有一位喜欢串门的老寿星,经常被乡亲们问及:“老爷子,你打过日本鬼子,打过国民党反动派,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你却没能成为离休老干部,每天都是乐呵呵的,难道就不后悔吗?”

老寿星总是一笑了之,表示自己从未在乎过离休老干部的身份。“从抗日战争一直打到解放战争,我亲眼看见,很多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比起那些长眠地下的英烈们,我能活着,够幸福了!现在,我衣食无忧,四世同堂,这一切都是托共产党的福!党和政府没有亏待我这个快要入土的老朽,每月都给我发2000多块钱的生活补助费和伤残抚恤金,我很知足了。”吐露这段肺腑之言的老寿星,就是我的父亲——魏华。

1941年秋,时年17岁的父亲,响应新四军二师淮南军区(津浦铁路)路东军分区独立三团的号召,自愿应征入伍,成为来六支队的一名新兵。后来,这支队伍改编为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一团。1946年抗战胜利后,改编为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二师五旅十一团,父亲为二营二连二排五班班长。

父亲参加过半塔保卫战、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以及解放高密城、解放定远城等战斗。

在一场又一场你死我活、真枪实弹的较量中,父亲多次负伤,最严重的一次,半脚踏进鬼门关。

1947年11月,父亲参与解放高密城的战斗。一枚60毫米迫击炮弹在父亲身旁爆炸,致使他的左脸颊、右手腕、右腹部和膝下等多处受伤,当即昏迷不醒。

在华东军区野战医院救治期间,因药品奇缺,父亲的手术是在没打麻药的情况下进行的,而且伤口清理得不彻底,一些细小如绿豆的弹片没能取出。

不到半年,伤未痊愈的父亲在病房里坐卧不宁,强烈要求归队。无奈之下,部队领导只得答应了。

这次受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右手不能持枪,就连吃饭都不能拿筷子,只能用汤匙。

父亲收到部队领导的照顾,离开战斗第一线,担任团部通讯员及警卫员。有好几次,他近距离接触到陈毅、粟裕等首长。

1949年3月,父亲参加完淮海战役,被部队领导安排转业至刚刚解放的蚌埠,从事接管工作。从徐州去蚌埠途中,要经过六合。父亲步行几天几夜,回到阔别近8个年头的老家,与家人团聚。我爷爷奶奶等人都以为父亲早已不在人世了,做梦也没想到他能活着回来。

当时,摆在父亲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是去蚌埠当干部,二是留在老家种田。

父亲考虑到自己在战场上受过重伤,身体还没有完全好转,又没什么文化,去蚌埠工作,只会给新政权增加负担,所以,他选择了第二条路,从而与离休干部的身份失之交臂。

1949年12月,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扶保委员会认定父亲“在革命战争中英勇奋战,光荣负伤,致成残疾”,给他颁发了抚恤金。随后,六合县政府民政科荣管股查验后认定父亲右手尺骨与鹰嘴骨之间的伤情为三等乙级。

父亲在老家当上农民后,娶妻生下了姐姐、哥哥和我。姐姐两岁时夭折。为了把哥哥和我拉扯长大,父亲既要照顾家里,又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一身是伤的父亲参加兴修水利、犁田耕地、春播秋收等集体劳动,从没落在同龄人的后面,不仅担任生产队耕牛组组长、副队长等职务,还多次被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直到现在,我引以为豪的是,父亲当年出过力、流过汗参与兴修的金牛湖水库和治理的秦淮河如今游人如织,远近闻名!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我和哥哥家里都有好几亩农田。年近六旬的父亲并没有歇下来,基本上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直到八十高龄,这才“退休”。

父亲一直保持着革命军人的作风,对我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我高中毕业时,父亲要求我参军,到部队接受锻炼。临行前,父亲叮嘱我到部队好好干,不要忘本,要看淡名利,不计个人得失。

1980年11月,我来到河北衡水市故城县,在空军某部队当后勤兵。因表现出色,我得以超期服役。因身体原因,没能转成志愿兵。

退伍回到六合,我被安置到集体企业得山沙矿当出纳,父亲对我的要求还是“好好干,不要忘本”这句话。

1989年初,我通过招考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父亲拉住我的手,说起了他当年的参战经历,再三关照我在马鞍派出所一定不能忘本,要好好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今,父亲已是九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耳不聋眼不花,日常生活都能自理,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看电视,喝点小酒,与乡亲们聊一聊国家大事。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老人家最大的心愿是活到100岁,替那些英勇捐躯的战友们看到抗战胜利80周年时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可喜变化。

父亲这个被省民政厅鉴定为伤残七级的抗战老兵,从未向党和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勤俭持家,生活俭朴,与我母亲相亲相爱,与乡亲们和谐相处。父亲身上的豪爽正直、乐于助人等优点,赢得了众人的一致称赞。

在我看来,父亲拖着伤残之躯回到偏僻小山村当农民,一直在践行着“吃亏是福,笑口常开,做人要厚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些朴素的道理。这既是他的长寿之道,更是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强者汤惠民

我的父亲在“反右”运动前期,怀着对党的赤诚,诚恳地向党委领导提了意见。谁知在一夜间却被打成了“右派”,成了人民的“敌人”,党籍被开除了,工资也降了两级。那一年的冬天,父亲被送到江南水泥厂去接受劳动改造。一切来的是这样突然,犹如晴天霹雳。我父亲的一位挚友,因为相同的遭遇而含恨自尽了。但我的父亲顶住了打击,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他在采石场拖板车、搬石头。父亲身材瘦小,身高仅有一米六五,37码的鞋穿在脚上还略大些。在寒风凛冽、布满冰雪的工地上,父亲穿着单薄的衣服,颤巍巍地搬着石头,手和脚磨起了血泡。曾经握笔的手,握紧板车把。瘦小的身躯和他手中的大石头显得很不协调。沉重的劳动虽然使父亲的身体受到了摧残,但他那坚持正义、反对虚假、对真理无比崇仰的倔强性格,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反右”运动结束了,不久,“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小小的六合县又遭到一场浩劫。父亲在“文革”中,由于不忍让老干部遭迫害,更不愿昧着良心,结果又被打成了“保皇派”。造反派给我父亲戴上了比我父亲还要高的高帽子游街。我那时虽不太懂事,但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没有错的。我哭喊着跟在父亲身后,大声哭喊着:“爸爸没有罪!”父亲停下身来,坦然地对我说:“春儿,你不要哭,你以后慢慢会明白的。”边说边从皮夹里掏出仅剩的五角钱,叫我买喜欢吃的“棒棒糖”。在这之后,父亲被送进了看守所。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后,妈妈带我去看守所。父亲被关在一间又矮又小的陋屋里,他穿着平时喜爱穿的白衬衫,肩胛骨明显暴露着,脸色憔悴,没有一点血色,潮湿的小屋使父亲患上了关节炎,只有那双大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坚毅的目光蕴含着自信。这种目光使妈妈止住了泪。我看到屋内的那张竹床上,放着一沓沓稿纸和一支铅笔头。我明白了,原来这是父亲给上级反映情况的书面材料和学习马列著作的心得体会。临别时,父亲嘱咐我要用心学习。我从文具盒里取出一支铅笔,悄悄地放在父亲的枕头边。这件事虽隔了近十五年,我却记忆犹新。

两年后,父亲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澄清。回到原单位,他任劳任怨地干起了统计工作。父亲的工资很低,每天只能抽两角钱一包的香烟,而且常让我替他几支几支地买。父亲是全家重担的肩负者,他尽一切可能让我们姐弟三人吃饱、穿好,而他连一块普通的手表也没有。我们姐弟三人在外虽被人瞧不起,在家却享受着无比的家庭温暖。父亲常用自制的二胡拉“样板戏”给我们听,时常讲岳飞、陆游的故事,使我们从小就懂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道理。父亲曾对我说过:“一个人要有理想、要有信念,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信马列主义,坚信真理。”此时,父亲的“右派”阴影,早已烟消云散。“四人帮”倒台后,父亲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平反。父亲手捧平反决定,眼睛湿润了,我平生第一次见父亲动了感情。父亲被批斗时,没有流泪;在身陷囹圄时,没有流泪,而此时父亲却流泪了。看着父亲老泪纵横的脸庞,我又加深了对“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理解。

父亲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背也有些驼了,“文革”中留下的创伤——关节炎,常常折磨他那瘦小的身躯。但父亲仍坚持每天上班,勤勤恳恳地干工作。许多人不理解,就连妈妈也时常背地里说:“过去吃了许多苦,身体又不好,和你一样的人,大多离休的离休,疗养的疗养,你却这么积极,图个什么呀?”有一天下着雨,母亲不让父亲上班,父亲发火,说道:“过去吃过苦的人多呢,如果都不去上班,工作谁来做?还要我们共产党员做什么!”说完,推门出去。我望着雨中父亲的背影,忽然觉得父亲的形象仿佛高大起来,我不禁暗自发问,像父亲这样平凡的人,到底算不算是一个强者呢?汗水咸,汗水甜吴义和

为为那天回来时,我正在小菜园侍弄果蔬,他人未进园声先至:“爷爷,你又在忙啦,这么热的天,要流多少汗呀,快歇歇!”

我心甜蜜,应声“好”,顺手摘了几条黄瓜,撸了几只青椒,笑意盎然地走到为为面前,摸摸他的头。“你忘了爷爷跟你说过的,汗水香吗?”“没有。”为为近乎撒娇地争辩。

于是,我心怡然。

母亲是我最早的老师,她虽然没有教育我“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却教会我许许多多如何做人的道理,诸如学业勤为径、待人礼为上、百善孝为先、吃苦不为苦等等,春雨润物般娓娓道来,浇灌了我的心田。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母亲严厉教育我的一件“小事”。

196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我们五六个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饥饿,步履蹒跚。经过生产队山芋田时,不知是谁发现已长出小山芋,扒出来在裤边擦了擦就送进口中。“咔嗞咔嗞”嚼声魔倒所有人。不用教,我也找有凸缝的垅子扒了起来。晚上,当我兴冲冲地将小山芋捧给母亲时,想不到母亲沉下脸,拿起小扫帚就打我的屁股。“谁让你偷山芋的?啊?……”我吓坏了,一边哭诉,一边细说详情,委屈地说:“我饿死了舍不得吃,带回家想让全家人都吃上一点,你还打我,要是像他们一样都吃进肚子,你不知道,看你还说不说……”母亲一把抱住我。我感觉到母亲流泪了,滴到我的头发上。过了一会,母亲帮我擦干了泪水,正视着我说:“妈难为你了,可你听着,任何时候,发面的馒头能吃,犯法的事绝不能做,不该拿的决不能拿。根根汗毛孔淌汗挣来的钱才用的安逸,淌汗水种的粮蔬吃的才香。”

母亲这席话,伴随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直至我成年,成为一生的座右铭。每次,扶犁赶耙,荷担扬场之后,看秋麦金黄;每次,握枪司仪,登山涉水之后,逞英姿飒爽;每次,寒暑熬夜,激扬文字之后,阅刊发文章,都能感受到流汗后的舒畅与愉悦,那种种激动,那种种甜蜜,那种种享受,简直难以形容。遵循母亲的教诲,我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把握了自己,宁愿被个别“大人物”嘲讽为“精神是否有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决不合污所谓的潜规则。

纷繁的世界,我的内心宁静,甚至有一种禅的境界。

自然而然,我也用“汗毛孔出汗”理论教育我的儿子,要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记得小儿子曾天真地问我:“爸爸、爸爸,你退休时我可以顶你的职吗?”我告诉他,即使仍有这个政策,也不会让你顶职,你只有靠自己努力。大儿子上高中时成绩平平,自己着急,我鼓励他只要不怕吃苦流汗,自然会有收获。一时期每天夜晚,我在西边房间爬格子,他俩在东边房间下苦功,终于先后进了名牌大学,所幸他俩不敢忘记“淌汗”家教,双双事业小成。

为为早机灵地抽走一根黄瓜,只听他欢叫:“果然好吃,比菜场买的甜,没有怪味。”然后用手指摸着我后背上的汗渍。“爷爷,我知道,你这样子不单是让我吃点蔬菜,是给我做样子。”

我俯下身子,望着他:“你真这样认为?”“嗯,爸爸跟我说过,我也知道。”

我豁然神清气爽,有想喝点小酒的冲动。为为10岁了,多多少少能理解其中的真味。但愿他永远记住此情此景,记住根根汗毛孔出汗换来的果实吃的香甜的道理。苦难母亲,培育我们读书成长俞巧儿

新中国成立初期,母亲上过两年冬季扫盲班,俗称“冬学”,差不多是个文盲。然而,母亲教导我们“日子再苦,不能苦了读书的孩子”,“啥时啥事挡道,都得给孩子读书让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家风家训,却让她的儿孙们受益终生。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和哥哥、弟弟相继出生在六合西部乡村,彼此年龄相差不过三四岁,生活在计划经济年代,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那时农村孩子上学,一般读到四五年级就辍学了,能够读到初中毕业的不多。母亲却始终坚信:生娃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贫穷不可怕,就怕没文化,宁愿饿饭也要供孩子读好书。正像那个年代的千千万万的女性一样,母亲以羸弱的肩膀扛起重任,以勤劳的双手托举希望。

为盖书房,她消瘦的身躯又瘦了一圈。

为孩子读书创造良好的环境,一直是母亲锲而不舍的追求。最好的饭菜留给上学特别是考试的孩子,最明亮、最安静、最舒适的地方让给读书的孩子。

我刚上学那会,家里仍然沿用自制的“煤油瘪子灯”照明,光线昏暗,烟雾寥寥,坐在灯下久了,眼睛发涩,鼻子里满是漆黑的油烟。

这件事,让母亲一直深感内疚,她对贫寒的家境几多无奈、几度焦虑,时常捧着她那一袭秀美的长发愣神儿。那年“六一”儿童节,母亲去了趟县城,回家时竟然从硬纸盒里取出一盏“玻璃罩子灯”。这种灯虽然也燃烧煤油,但没有了油烟且亮度倍增,是当时有钱人家享用的奢侈品。原来,母亲卖掉了她那让全村姑娘、媳妇都为之羡慕的美发,换来了我们节日的礼物。从此,咱哥仨每天围着这盏明灯,或写作业,或练字绘画,或制作纸质玩具,母亲则守在一旁,就着灯光边纳鞋底边督促陪护,那情景真是无限温馨、其乐融融。

孩子长大了,读书学习得有各自的位置和空间,可家里仅有“五架梁”的三间小屋,铺上几张床,人在屋内转身都成问题。经大队和邻居同意,母亲决心白手起家盖新房。她请来帮工在自家宅基地上打地基、筑土墙,带领我们打芦苇、割红草,到处捡拾废弃的石块、碎砖和瓦砾,能不花钱的建房材料都自己找,至于芦苇席、竹椽子、钢筋水泥梁等材料得靠东借西凑。那些日子,母亲白天在生产队干活,筹备建房的事只能利用早晚,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经过近一年苦干,一栋实用面积60多平米的两间土墙瓦房,终于在弟弟上学前顺利落成,而母亲那原本黝黑、消瘦的身躯又瘦了一圈。

新房结构严格按读书要求设置,房屋窗户宽大明亮,墙壁全用石灰刷白,保证室内采光柔和、亮堂,窗前用土坯垒砌桌台,装上6平米见方、光滑淡绿的水磨石板,配上高矮适中的长条木凳,可供三四人同时使用,咱哥仨再也不用为找安静地儿读书“打游击”了。

为交学费,她采药材时晕倒,险些丧命。

在生活困难时期,孩子辍学往往有多重因素,而交不起学费则是重要的原因。要保证三个孩子上学,母亲不得不常年为筹措学费、书本费而奔波劳累。

我读初一时,每学期学费3.5元,学校顾及我家困难减免1.5元,只需交2元就能上学。可家里穷的连饭都吃不饱,得用青菜、豆饼、山芋干等来补充或替代粮食,哪有余钱交学费?班主任生气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斥责道:“先交1元总可以吧,否则就别来上学了!”

那天,我一路哭着回家,母亲很心疼,未及安慰,先自哭了起来。少顷,母亲为我和自己擦干眼泪,像宣誓似地说:“咱不哭,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上学!”

于是,母亲赶到学校请求缓交并承诺限期缴清学费,才使我免于辍学。为了多挣钱,母亲像男人那样给乡建筑站做苦力,替人家挑土方,去码头当搬运工……家里的鸡蛋,孩子们可以隔三差五解馋,母亲却舍不得吃一个,全都攒下来换钱。她常说,孩子都在长身体,宁饿竹子不饿笋嘛。

每年夏秋季节,乡采购站大量收购每市斤2角钱的车前草、每市斤3角钱的半边莲做中药材,收购每市斤4角钱的蓖麻子,据说做飞机机油,收购每市斤7分钱的槐树叶做马饲料,均要求纯净干燥,采集的难度大。母亲每天利用午休时间,头顶炎炎烈日,脚踏阵阵热浪,登丘陵,下河坎,到处寻觅、鉴别、采撷需要的植物。渴了,掬几捧河水喝个够,抓紧时间赶路;热了,和衣跳进河塘洗把澡降温,上岸后继续“寻宝”。那天正午,母亲欣喜地发现新圩排涝河畔有大片没人采过的半边莲,便不顾野外50多度酷暑,一路不停采过去,终因高温、饥饿和劳累,母亲中暑晕倒在草丛中。幸好,被一位放牛的老人发现,多会儿才叫醒她,连忙喊人帮忙将她送进村医务室。医生说,如果再晚点儿恐怕就没救了。

这一年,母亲不辞辛苦劳累,拼命挣钱攒钱,不仅为我和弟弟交足了学费,还结清了哥哥在学校的历年欠账。从此,咱哥仨再也没有因交不起学费让人瞧不起、受委屈了,一路昂首挺胸念完了初中、高中,这在方圆几十里乡村纯农户中是十分罕见的。

为助成长,她50年前就知道“赏识教育”。

早在哥哥刚上学那会,母亲就喜欢在人前背后夸孩子,她哪里知道这正是今天人们倡导的“赏识教育”。

除了对象、场合有所选择外,母亲夸孩子一般不分时间和地点。在田间插秧、打谷场晒粮食、冬天家门口晒太阳的时候,在老师家访、邻居串门、亲戚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或聊天拉家长里短,或谈心话孩子成长……总之,逮着机会就把咱哥仨“实事求是”地夸一番。

哥哥读小学四年级时学会了计算土石方,母亲就对村组干部宣称:“我儿长大能当会计了。”他后来学会了建房耗材的简单预算,母亲就到处宣传:“我儿今后能当工程师。”夸得哥哥眉飞色舞,听者啧啧称羡。

弟弟小学毕业时,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得有点模样儿,母亲逢人便描述老三读书如何用功,练字又是怎样刻苦。结果,弟弟的书写章法越来越棒,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年年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对比哥弟俩,我真的不够聪慧,可是许多时候明明是我没有做好的事情,经母亲那么一夸,反而光彩照人了。比如,我的作文不好,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母亲却多次向别人表扬我:“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坚持看书写稿子。”弄得我不好意思再偷懒,只能自加压力奋发前行,作文水平明显提升,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诵读,采写的新闻稿件还被市县广播台站播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咱哥仨是在母亲的夸奖声中长大成人的,其成效令周边村庄的乡亲们羡慕不已。弟弟勤奋好学,善于钻研,考取了当时50∶1户口农转非的师范院校,现在是业务本领强、教学成绩优的高级教师;我后来亦通过艰苦努力,考入昆明陆军学院,成为人民解放军部队的基层指挥员,如今已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哥哥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挥自己在土木工程预算与建造方面的优势,组织乡村建筑队伍对外承接业务,成为当地最早勤劳致富、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母亲曾经在苦难中凭着坚韧的毅力养育了我们,如今她老人家秉持的家教家风在我们手中得以传承,使她的孙辈、曾孙辈亦受益匪浅。哥哥的儿子、女儿都是各自工作岗位上的业务技术骨干;我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均以优异成绩,被美国、澳大利亚两所全球知名的高等学府录取,母亲夸奖孩子的材料更加丰富了。临行时,母亲一左一右拉着两个孙子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早日学成归来,为咱国家效力!”河边田的春秋厉文康

听父亲说,解放前,我家是贫农,家人租种人家的地,或帮人家种地。吃不饱、穿不暖、看人脸色、受人欺辱,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土改时,我家分得了一些田地,其中有一块田在我们村南滁河之滨,故称“河边田”。从此,家人种上了自己的田地,成了土地的主人。可是好景不长,没几年,父亲为给母亲治病不得不忍痛将“河边田”卖给了他人,尽管当时家中人多地少,田还不够种。

不久,农村相继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我家因田少人多,帮助人家干活的时候当然多些,但父母亲却干得欢快、愉悦。父亲说,“人误庄稼一时,庄稼误人一季”,都是乡邻,能帮忙的应该尽量帮忙。那时,我们家的粮食也时常不够吃,但母亲还时常救剂一些比我们更穷的人家。我父亲是木匠,那时他经常免费帮村里农户修理一些农器具。儿时,我家春节的门联正常是“积德前程远,存仁后步宽”这个内容。现在想来,我父母正是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在涵养他们的仁和德呢。

后来,农村又成立了人民公社,一切田地归公所有,当然也包括我家卖给他人的“河边田”在内。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其优越性是人多力量大,可以集中物力、人力修建一些大型水利、农田设施,以抗御重大干旱等自然灾害。但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因其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导致社员出工不出力,公共财产无人惜等,所谓“官塘漏,官牛瘦”是也。1960—1962年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的成因,自然灾害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左”的路线亦是不可忽略的一面。当时城乡人民,尤其是农村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有很多地方乃至以野菜充饥,以树皮果腹。当然,我家和我们村也不例外。那时我上初中,是长身体、长知识、需要“加料”的时候,可那时物质匮乏啊。然而,正是三年困难时期的磨练,使我懂得了粮食的宝贵,农业的重要,使我懂得了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节约粮食,并树立以农为本的“三农”思想,它成了我们那一代人人生中的一段重要历练。

根据当时的严峻形势,国家适时地调整了农村政策,其中包括给农民分一些“自留地”,一般人均二分地左右。另外还分一分左右的菜地,菜地供农民蔬菜的自给,“自留地”则用于农民口粮的不足。不要小看这些数量极少的菜地和“自留地”,因其产出全部自留,效益较高,它们竟缓解了当时农民的饥荒,挽救了农民的生计。当时生产队分给我家的“自留地”就是当年土改时分给我家后来又因母亲治病不得不转卖给他人的“河边田”。和其他人家自留地一样,该田每年午季种麦,秋季种豆,并间种玉米,秋后种胡萝卜。那时我已上初中,经常利用星期天、寒暑假,乃至上学前、放学后的早晚时间到菜地或“河边田”去干活,自小培养了我的劳动观念和节俭观念,使我知道了种田人的艰辛,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进一步理解了父亲经常教导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勤得天酬,俭以养德”,“勤俭才是真正的传家宝”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并将父辈们的教导和他们的优秀品质传承给自己的子孙。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声春雷震撼着华夏大地。我们村和全国一样挣脱了长期以来“左”的思想禁锢,砸烂了十年“文革”的精神枷锁,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绕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其余都是自己的。”村民们无不为此变革而欢欣鼓舞,笑逐颜开。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全国一样,我们村粮食大幅增产,农民不仅超额完成了国家征购和集体提留的粮食任务,自留的粮食较过去在集体分得的粮食增加了许多许多。农民不仅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许多农民还通过余粮和副业的收入盖上了新房。此时“河边田”已不再是自留地,而是和其他田一样以“责任田”的形式分给了我家。

1986年因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妻子及两个小孩户口迁至县城。这样,包括“河边田”在内的我家“责任田”全部交给了生产队。离开农村,离开家乡至今将近20年了,但我和妻子仍眷念着家乡,关注着家乡农民。20年来,家乡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村里不仅通上了到镇上的公路,而且村与村之间也铺上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有线电视。有的村民还在镇上、县城买上了新房,不少人家还购置了小轿车。空调、冰箱、电脑、手机、微波炉等早已算不上奢侈品了。村民们说,这些都靠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府的民生政策好。现在农民种地不缴农业税,国家还给种粮补贴;小孩上学不要缴学费,村民病了有医保……现在农村在初步“小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这不,前几年我家原来的那块“河边田”因新农村建设而被征作道路用地了,还有一些田地被征作工业和其他方面用地了。谚曰:“君出于民,民出于土。”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笔者在欣喜的同时,也希望家乡及其他各地在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要珍惜土地,把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并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留住乡愁。

星斗转移,春秋更替。说起老家的“河边田”,我仿佛打开了一册历史书,一册既含我家又含我们村并折射我们国家的历史书,我看到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看到了父辈们当年的艰辛和坚韧;我仿佛打开了一部陈旧的留声机,我又一次听到了时代的风雷、改革的涛声和父辈们的教导。读书立身,俭朴传家——关于父亲的回忆张晓阳

在我的家乡,父亲的俭朴是出了名的。做了几十年的“县官”,下乡工作总是靠自己的两条腿,一天跑几十里路是常事,基本上不坐车。那时候的乡下没有“工作餐”,更没有“四菜一汤”。他在农民家吃饭从不另外炒菜,有时工作忙,啃个冷馒头就把一顿饭对付了,严格律己到了非常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程度。

然而,他为人并不小气,对自己的钱更不吝啬。同事、老乡,不论亲疏,谁家有了难处,他总是慷慨解囊,一掏就是几十甚至一二百元。在那2分钱一个鸡蛋、9分钱在馆子里可以吃一碗面条的年代,这点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了。

对我们这些儿女,他的要求更是非常的苛刻。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本来在南京省级机关工作的他被“下放”到苏北老家做他的“县官”去了。因为上学,不能随行的我只能一个人继续留在南京。

由于在学校包伙,每个月8元的吃饭钱是少不了的。然而,除了吃饭,总还要洗澡、理发,还要买个练习本、参考书什么的。

他说:“每个月10块钱。除了吃饭,还有2块钱可以零花。不少了!”

我心里有些嘀咕:“要是感冒、发烧了,跑一趟医院,这2元钱哪够啊!”

他略一思忖:“那就再给你20元。不过,如果不是生病,这钱你不能动,必须存在银行里,活期的……”

由于父亲的从严要求,我也逐渐养成了刻苦的习惯。为了攒点买书的钱,我从鼓楼到新街口、到山西路、到南京图书馆,甚至到夫子庙看灯,都是靠自己的一双脚。6分钱一次的公交车,那是从来不敢坐的。

当俭朴、刻苦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境界,那就是可以受用终身的一笔财富了。

后来我当了兵,每个月有了6块钱的津贴费。区区6块钱,确实算不了什么。一些家境比较好的战友,总是不够花,常常让家里再汇点款补贴一下。可是我每个月总还是有点结余,买书的钱也不用愁了。

以后几十年,工资尽管不高,过得很拮据,但总算是挺了过来。老人家对于我的自力更生,对于我从来没有向他伸手,感到很欣慰。

到了上世纪的90年代末,离休后的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我去看他,他又开导我说:“过去对你们兄弟要求是苛刻了些,但这对你们有好处。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有了好吃懒做、贪图安逸的毛病,离灾难就不远了!”

他还说:“你们对自己的子女一定要从严要求,千万不能溺爱。溺爱,那不是爱,而是害。要让他们懂得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道理。要想过好日子,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

老爷子再三告诫:“现在搞市场经济了,人心难免会有些浮躁。教育子女非常重要。他们可以不做官,也可以不发财,但千万不可以贪图享受、坐享其成。要跟他们讲,‘读书方可立身,俭朴才能传家’。这是做人的底线,你们一定要守住啊……”

不久,老人家就离世了。没有想到,这些话竟成了他的临终遗言。

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父亲不仅这样说,而且一辈子身体力行。那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老人家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裳,吃的是粗茶淡饭。为官一辈子,临终的时候竟然没有留下一处房产,更没有留下一张存折。

没有留下一分钱遗产的父亲,却给我们这些做儿女的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那就是清贫、俭朴的家风。康大姐娘家人的故事袁祝祥

我的同学康萍,她的姑妈叫康克清,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康大姐。康萍讲述了她姑妈与她家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累了一天的渔民们,都早早进入了梦乡。有一盏渔火在风雨中飘摇,船上几个人正围着一个产妇,产妇疼痛得嘴里不停地发出呻吟声。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人们焦急不安的心情终于平定下来。这个婴儿叫康昭任,一年后过寄给没有儿子的伯父门上。伯父家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就叫康克清。

全国解放后,朱德和康克清定居北京。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大城市令人神往。当时13岁的康昭任,稚气未脱,天天在父母面前哭闹:“我要到北京看毛主席、看朱总司令,我要到姐姐那儿去上学……”爸爸妈妈只好写信给康克清,叫她把弟弟带到北京上学。康克清接到信后,立即给父母写信:我和朱总司令都是共产党的干部,新中国刚成立,如果把弟弟接过来,人民群众会把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与过去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官吏联系起来,这样有损于共产党的声誉……姐姐不能满足弟弟的小小愿望。不是姐姐没有姐弟情,而是姐姐注意影响,怕因此破坏党风建设。康昭任后来在姐姐的关心下进入江西革命军烈属后代学校读书,毕业后到江西拖拉机厂工作,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没有人知道他是康克清的弟弟,他从来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是康克清弟弟这个“机密”。1961年,朱德和康克清到康昭任家做客,人们才知道他是康克清的弟弟,可他这位“国戚”始终记着姐姐的嘱咐,没有向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

康京华,康克清的大侄子。1977年,17岁的康京华来到闽南山区一所军营里。他和千万个战士一样,过着直线加方块的军人生活,人们觉得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更没有把他与康克清联系起来。1981年,康京华报考西安政治学院,他写信给姑姑,要姑姑给有关部门打招呼,好让他享受下“特殊”。姑姑给他回信,叫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努力。康京华看罢回信,为自己的姑姑不近人情生气了好几天。姑姑不帮忙,只得靠自己,康京华抛开一切杂念,全心投入到复习之中,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政治学院,当康京华拿到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才把生姑姑的气全消了。康克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无情人,其实她很疼爱康京华。1972年,朱老总的侄儿朱克俊从北京到南昌,康克清特地为京华买了两条裤子委托朱克俊带给他。1987年10月,康京华结婚,康克清还专门送了两床被套。平时康克清还经常写信关心康京华的工作、学习情况。

康克清有一个同胞姐姐,解放前远嫁到达川县。1972年,当地政府以照顾康克清姨侄招工为条件,请康克清姐姐帮县里买汽车。姐姐就写信给北京的妹妹,她想妹夫、妹妹在北京都是大官,买辆汽车还不是小意思。谁知道妹妹在这点上就是不念姐妹情,写信给她:汽车是国家统一分配物资,我无能为力帮助办理。姐姐看到妹妹的信,非常生气,立即写信给妹妹:“如果你不帮助,我就去北京找你!”康克清接到姐姐的信后,又叫秘书回信:“你来北京不好,事情办不好,又浪费路费,又累了身体!”康克清又叫弟弟康昭任做姐姐的思想工作。姐姐在康昭任面前埋怨康克清:她这人六亲不认,连我这个亲姐姐都不认了,她当个什么官,我们家什么光都没沾上。

刚解放那阵子,康克清的几个叔叔,听说侄女婿在北京当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国家副主席,老人们说:噢,这么大官,写个信给侄女,告诉她,就说她叔叔的船都烂了,叫她想个法子。康克清的叔叔都是渔民,以打渔为生。康克清接到叔叔们的信后,只是给叔叔们寄去了300元钱,叫他们在岸上搭个草棚。她始终没有利用职权给当地政府打招呼,给她的叔叔们多加关照。

1976年2月,8岁的康萍跟爸爸、妈妈到朱总司令家做客,更令她高兴的是,朱总司令就是她姑父。康萍见到的朱总司令却是身穿中山装的慈祥老头,姑妈成了围着围裙下厨房的家庭主妇。在姑妈家吃饭和在外婆家吃的差不多,姑妈家的筷子漆都掉了,姑妈家和平常人家没有两样。要说有什么不同的,那就是姑妈家有几个解放军叔叔站岗,有幢楼房。姑妈喜欢小康萍,给小康萍买衣服。临走时,姑父给小康萍一个收音机,这个收音机是朱德在德国留学时带回来的。

姑父姑妈喜欢的康萍,人生的道路却不是一帆风顺的,1985年高考因几分之差而落榜。1987年康萍选择了绿色军营,在绿色军营里,她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当兵第二年就参加军区电传比武,获得全能第七单项第四。为了比赛,她错过了人生最后一次高考机会,为此她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她恨自己的命运不好。就在她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之际,1990年,总政治部规定,优秀士兵可以直接提干。这时,康萍似乎看到了自己前途的曙光,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技术、业务水平在军区范围内是屈指可数的。这时有人提醒她:“这年头,光凭干不行,还得有关系,你何不叫你姑妈为你说句话,领导肯定会给她老人家面子。”康萍想:姑妈按原则办事,从不以权谋私可是出名的,爸妈曾经教我不要给姑妈添麻烦,家里亲戚从没有沾过她的光,我求她,她肯给我说情吗?可这年头“关系”之风也波及了圣洁的军营,没有“关系”恐怕事难办,我只得求姑妈了。康萍给姑妈写了封“求援”信。康克清给康萍回信:“萍萍,你不要因为是康克清的侄女就要别人特殊照顾,按条件如能提干就更好了,如果条件不够,千万不要打着我的旗号找领导……”1993年5月,康萍被任命为南京军区通信团的一名副连职干部,可她的提干,与姑妈没有半点关系。

如今,康萍,已经转业到江宁区档案局工作,姑妈已经离开了人世,可姑妈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家风永远在康萍心中铭记!永远不能忘却的“庭训”陈志明

九岁那年我读小学三年级,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裕生活。

一天放午学,我惦记着小伙伴做游戏约定的时间快到了,匆匆扒了两碗饭丢下筷子正想走,却被父亲叫住了。只见他从里屋慢慢地踱出来,指着饭桌上撒落的饭粒,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我说:“把它捡起来,吃下去!”

在父亲严厉的目光监视下,我很不情愿地捡起桌上的饭粒一粒一粒地送入口中。父亲此刻的威严令我不敢仰视,受到委屈的泪水顺着面颊一颗一颗地流淌下来。

等我吃完撒落的饭粒,父亲恢复了他往日的慈祥,把我揽入怀中,用他那粗糙的大手为我擦去面颊上的泪水,接着,用十分徐缓的语调向我讲述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家史。

原来我家祖籍河南,清咸丰年间,为避战乱,高祖锅碗瓢盆一担挑,扶老携幼,一路奔波到六合来投奔亲戚安身。一路上,高祖凭着年轻有力气,沿途帮人打短工做零活换取饭食,有时找不到工做,只好靠沿街乞讨填饱肚子。虽然得到的饭食少得可怜,高祖仍然要求逃难中的家人,每顿都要把碗中的米饭省下一点,然后把它捏成饭团,在太阳下晒干后装进一个干净的布袋中去。就这样千里跋涉,历尽千辛万苦,非止一日,终于找到亲戚安顿下来,此时已经聚了整整两大布袋的干粮。

这年春天,遍地都是逃荒要饭的人,许多人走着走着倒下了就再也爬不起来。江淮大地,饿殍遍野,白骨相望,十室九空。高祖依靠这两袋干粮,掺杂着野菜,带着一家五口人度过了那令人恐怖的春荒,活了下来,一个家族一直繁衍到今天。

父亲加重了语气说,儿啊,当初不是你高祖惜粮如金,一家五口可能已经抛尸荒野,又哪来我们家族的存在和发展呢?你今天把这白花花的大米饭撒落在桌上,糟蹋了粮食,是作孽,也是犯罪啊!记住,人生在世,惜饭者有饭吃,惜衣者有衣穿,将来不管你是穷是富,都要珍惜衣食,以节约为本,切不可糟蹋天物,这是祖宗留下的遗训啊!

一番“庭训”如句句重锤敲击着我幼小的心灵,改变着我的人生。将近半个世纪过去,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0多年,我也从少年到青年而中年即将步入老年,但是他老人家当年的教诲一直萦绕耳畔,时时给我提醒,常常让我警惕,永远不会忘却。

在家风的熏陶下,我们全家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家人用餐时,吃多少盛多少,大人小孩从来没有“剩饭碗”。在我的衣橱里还挂着20年前买的衣服,虽然款式老了些,但是一样遮风御寒,总是舍不得丢弃。孩子们把肥皂用到最后剩下的零头积攒起来捏成块继续使用,让每一块肥皂的使用率都达到百分之百,做到“物尽其用”。面盆里的洗脸水不会从下水道“呼啦”一下放掉,而是把它放进一个小铁桶里,再用来冲洗马桶,做到“一水两用”。凉鞋的鞋底和帮子还是好好的,但后跟断了,于是把后跟剪掉,拿它做拖鞋穿,我们戏称为“废物利用”……

有朋友笑我,说我是“严监生似的老抠门,葛朗台似的守财奴”,但我一点也不脸红,我淡淡地一笑,告诉他:“这是我的习惯。”

是啊,这是一种习惯,是家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进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不正是“十八大”所倡导的“节约型社会”的良好风气么?

我愿意保持并发扬光大自己的家风,并把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愿永远照耀你这颗星魏雯婕亲爱的宝宝:

当你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虽然辛苦,但很幸福。当你离开妈妈的身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小人儿的时候,妈妈有喜悦,有感动,也有点失落,因为,你不再只属于妈妈一个人了。妈妈好想,从你小小的身体,望尽你长长的一生。

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妈妈看完这句话几乎哽咽,原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你会慢慢长大,渐渐懂事,在这有限的你愿意让妈妈陪伴,同时妈妈又有能力陪伴你的生命旅途上,妈妈和家庭能做的,能留给你的又会是什么呢?

是明白自己过去的家史,是立足自己眼下的家事,是指引自己未来的家风。家史和家事,是建成人生大厦的石子,坚,不可摧也,定,不可倒也;家风,是人生大厦的指示牌,给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指出一条明晰的路径,给生命指引清晰的未来。“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我们家既非名门望族,也无骄人身世。你的曾祖父作为一个只有小学毕业程度的穷孩子,积极投身革命,南征北战,九死一生,解放前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建国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从江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朝鲜半岛都留下了他战斗过的足迹。从部队转业的时候,部队领导曾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自己戎马一生,负了妻儿,只愿余生回到家乡,照顾妻儿,服务家乡。通过刻苦自学、不懈努力,他一步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医务工作者。正是凭借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劲,像你的曾祖父这样来自社会底层的有志者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脱颖而出。“勤是聚宝盆,俭是传家宝。”你的曾外祖父曾经嗜烟如命,家里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都读书,家里负担可想而知,而孩子们也很懂事,在学校食堂吃饭,每次只打几分钱的菜。他心疼孩子,又恼自己,一怒之下,把烟酒全戒了,省下的钱就给孩子们当伙食费。朋友们问他怎么有毅力说戒就戒。他说:“孩子们都舍不得吃和穿,自己怎么还有脸追求享受。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勤俭不是小气,更不丢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珍惜时间,勤学好问。”你的外公喜欢读书、集邮,业余时间不是到图书馆读书就是到古玩市场淘邮票。这对于年幼的妈妈来说,既构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又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书架上的藏书,我想看什么都可以拿来看。一般情况下,他并不怎么管我,但当我碰到疑难去问他时,他总是认真解答,从不让我失望。这种教育极大地激发起我的读书热情,进而培养起一种事业心、进取心。人长时间不吃饭、不睡觉,他的身体就会不健康;人长时间不阅读,他的内心也会出现问题。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了解自己,认知世界。

说来惭愧,这本是写给你的信,其实更应该是我们大人们的反思。妈妈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相守共勉,愿永远照耀你这颗星!爱你的妈妈父亲的小军帽郭新林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当过兵,更没提过干,给人看起来十分朴实。唯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是喜欢戴一顶泛黄的军帽,可以说这顶小军帽伴随他大半生,无论春夏秋冬,父亲都喜欢把它戴在头上。

其实,小时候的父亲是从不戴帽子的。开始戴帽子,并且喜欢上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冬天。那一年天寒地冻,室外温度在零下十几度。这对地处江南水乡的父亲来说,可真是个考验,家里穷,穿衣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买帽子戴啊?我父亲住在瓜埠单桥路边,有一天恰巧有支部队拉练,从父亲家门前路过,整齐的队容、标准的走姿,顿时吸引众多附近的村民前来看热闹。好奇的父亲也穿着破棉袄,冒着凛冽的寒风加入到观看者的行列。看着看着,一位年轻的小战士走出队列,走到我父亲身边,看我父亲耳朵冻得通红,就从口袋里拿出顶旧军帽戴到了父亲头上,“小兄弟,看你耳朵冻伤了,送你顶旧军帽遮遮风”。父亲连忙推手,“我咋好意思戴你的军帽呢?”那位年轻的小战士微笑着说:“咱们军民是一家人,你就别客气啦。”说完就快步跑入队列中,父亲连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

自此以后,父亲不论什么时候都戴着这顶军帽,他逢人便说,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