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0:33:16

点击下载

作者:阎桂芝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

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试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清华教育扶贫事业十年来的经历、启发和影响,总结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实践开展和教育扶贫研究的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刻以“智力扶贫”作为工作理念,用知识来改变欠发达地区的面貌,通过智力财富的输送,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国家供血到帮助贫困地区自己造血,从“授人鱼到授人渔”,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1世纪扶贫方式转变的深刻内涵和意义:既是清华大学在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图1 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出席云南迪庆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图2 学员代表与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陈旭、中国香港伟新集团李贤凯先生等在工字厅合影图3 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靳诺为清华大学教育援助新疆远程培训中心揭牌图4 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接待曾宪备慈善基金曾庆辉先生一行来访图5 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口援助项目启动仪式图6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与新竹清华大学校长陈力俊及香港爱心人士共话教育扶贫图7 中组部王尔乘副部长考察清华大学培训工作时与四川古蔺教学站对话图8 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与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胡东成商讨教育扶贫工作图9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接待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周洪源副州长等一行图10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凯出席拉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结业典礼图11 2006年首期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图12 2005年中国香港活知识立群社义工支持清华乡村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图13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甘肃陇西教学站举办“贫困地区适龄失学青少年生存能力培训”图14 2007年7月清华山西晋绥老区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开通仪式图15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阎桂芝赴台与美籍华人段相蜀先生签署教育扶贫捐助协议图16 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赞助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签约仪式图17 清华大学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图18 中美大学生到村里调研图19 2003年,时任清华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康飞宇出席香港爱心人士资助教育扶贫签约仪式图20 2013年12月7日举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图21 2013年,清华八七同学会捐助教育扶贫工作,并赴张北县馒头营乡中心小学考察图22 四川北川中学学生收看清华教育扶贫远程课程图23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全家福图24 2011年12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颁发的荣誉证书序PREFACE知识惠泽社会 扶贫锤炼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元旦前夕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根本之策。清华大学把教育扶贫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依托自身优质教育资源,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积极为我国的扶贫工作贡献力量。清华大学继续教育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发挥教育、人才、科技等优势,主动为贫困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服务,于1996年自筹资金,利用卫星网络技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2003年开通了第一批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标志着清华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在教育扶贫的道路上已走过了十年。

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大学坚持从贫困地区实际出发,坚持“既重输血,又重造血”的思路,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扶贫工作。坚持优质资源和地区需求相结合,既通过卫星设备和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无偿为贫困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课程,同时又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建立健全实时互动的培训模式。坚持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致力于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发挥干部培训的带动作用,深受干部群众欢迎。坚持面向世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组织学校优秀教师和学生到贫困地区开展巡讲及支教,开展“中外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中外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教育扶贫十年路,有艰苦的付出,也有丰盛的收获。我们经历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仍有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作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的发起单位,几年来,学院组织人力启动了本书的编写工作。通过实地调研、实地访谈,提炼了很多受益群体的故事,作者们冒着酷暑、高原反应、泥石流等,深入基层,与受益对象面对面倾心交谈,饱含责任和情感地写出了书中的文字,一方面为了总结工作,发扬宝贵经验,希望借此呼吁更多高校、机构参与教育扶贫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和社会各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教育扶贫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也以此献给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院三十周年。

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公益工程,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携手共进。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使得教育扶贫惠及更多人群。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扶贫的路还很长,为了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还有许多需要做的工作,清华人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在2013年12月7日召开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邱勇教授说:“十年来,清华大学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工作,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清华大学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这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更是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是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工作之一。”

走过三十年历程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在新的征程上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中谋划和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改革创新,继续做好教育扶贫项目,为切实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本书编委会2015年4月前言FOREWORD

贫困是困扰世界各国发展的全球性难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人类追求正义、公平和平等的永续实践。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接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而这个比例在中西部地区更为严重,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国内外的扶贫经验表明,仅仅依靠物质扶贫,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元旦前夕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抓好,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是扶贫根本之策。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持的高水平大学,清华大学依托百年教育资源积累,秉承“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宗旨,以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于2003年启动实施了教育扶贫工程,在扶贫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非政府机构,特别是高校助力中国扶贫事业的新路,探索开创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扶贫的新模式、新机制,为新时期大学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表率,掀开了大学参与中国教育扶贫史的新篇章。

扶贫先扶智:中国扶贫开发理念创新

在20世纪末期,我国扶贫开发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采取的手段也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主。实践证明,贫困不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即智力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文化贫困。物质贫乏和自然条件恶劣只是导致贫困地区贫困的表层原因,教育水平落后造成的劳动者素质低下才是贫困的根本原因。

通过教育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框架下,按照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中国扶贫事业开始从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深化为帮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普及科技知识、提高人口素质和确保增加收入与可持续发展,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成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教育扶贫在整个扶贫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扶贫先扶智,实现以物质扶贫为核心向以教育扶贫为突破口的转变,通过教育、知识的传播为贫困地区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增强农民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分享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治本之举,也是有效减少返贫现象发生的根本途径。2003年9月12日,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教学站开通仪式暨教育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各部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日本驻华大使馆、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的60余位主管领导及16个清华远程扶贫教学站的代表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程的正式启动。

清华大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刻以“智力扶贫”作为工作理念,用知识来改变欠发达地区的面貌,通过智力财富的输送,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国家供血到帮助贫困地区自己造血,从“授人鱼到授人渔”,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1世纪扶贫方式转变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服务社会: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使命

现代大学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项重要功能。对于用部分庚子赔款退款建立起来的清华大学来说,从她诞生之日起,就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始终和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作为清华人的根本责任,始终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每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大学之道,责任为先。高校的使命和清华大学的责任要求我们勇于担负起教育扶贫的历史重任。在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之初的2004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曾说:“清华大学是一所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培养好学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一些对国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在这些任务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清华不仅是清华人的清华,也是全国人民的清华,用教育资源服务贫困地区发展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既是清华大学在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是清华大学的一项重要标志性工作。时至今日,清华教育扶贫坚持“大规模、可持续、见实效、能推广”的发展理念,已在全国1089个县级教育机构、2520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3600多个远程教学站,覆盖了541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国贫困县总共592个,覆盖率达到91%。每年提供的远程及面授课程超过2000学时,累计培训人次近176万,成功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了“知识扶贫的平台”“整合社会资源的平台”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平台”。

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育扶贫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是教育扶贫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清华大学将教育扶贫定位为学校的一项基本责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在组织机构上,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把握战略方向,制订远景规划;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教育扶贫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和管理教育扶贫工作。此外,在扶贫地区还成立了以县政府牵头的教育扶贫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扶贫远程教学站具体负责教学工作。

在制度建设上,学校制订了《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教学站工作流程》《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教学站运行管理办法》《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教学站教学管理办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和认证等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做到积极稳妥发展,规范管理,力求收到实效。

在运行机制上,清华大学与贫困地区政府和远程教学站之间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沟通和工作机制,保证远程教育扶贫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人员与教学站工作人员、贫困地区干部管理部门人员经常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工作与情感的沟通,以便在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尊重地方工作习惯、风俗习惯和宗教习惯,双方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平等合作关系。

技术创新:搭建知识传播的高速路

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分散分布在高原、山区、丘陵、沙漠等地区,偏僻分散的地理环境为集中组织面授教育带来一定难度。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经济、教育、文化领域广泛、深入地应用,为贫困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数字机遇,为21世纪中国开展教育扶贫事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程在技术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新路子。一是积极利用传统技术和手段。对广大贫困地区现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如广播、板报、录像、文化活动室等,纳入教育扶贫的信息传输系统中,并加以充分利用。二是积极集成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建立以卫星网、互联网为主干网,多种信息终端、多种传输技术方式(卫星、互联网、光盘、面授等)互补的优化组合技术模式,并针对农村地区(山区、平原、丘陵)自身条件以及地面网络的建设状况,提供最佳的技术平台解决方案,如卫星接收系统+投影设备、卫星接收系统+局域网、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有线或数字电视系统、卫星双向交互系统,等等。三是积极发展、示范未来(超前)信息传输技术。实现多种网络形式如互联网、卫星广播网之间资源、信息的有效对接,并通过对接实现资源的二次转发功能,将资源传输到县、乡镇。同时,通过高新技术手段的引进与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双向视频交互系统等)促进贫困地区师生、干部等与学习资源、专家、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促进一些地区实现信息传输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使当地群众尽快跨越数字鸿沟,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远程教育扶贫模式由于具有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跨越时空以及成本低廉等特点,有效突破了传统教育发展中地域与空间因素的制约,弥补了传统教育传输方式的不足,为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最大范围内促进了信息、知识、技术的广泛共享与交流,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长期以来所面对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为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组织开展教育扶贫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该模式利用技术优势搭建远程教育平台,通过建立广泛的教育扶贫网络,充分发挥高校整合教育、技术和社会资源的能力与优势,拓展了社会扶贫参与渠道,丰富了社会扶贫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模式,创新了社会力量,尤其是高等学校参与扶贫开发的理念,实现了扶贫模式的创新。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评价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工作“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搭建便捷的学习平台,为那些居住偏远、分散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高速公路,在物质扶贫的基础上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他们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有益探索,是中国远程教育的一个亮点和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广泛合作:汇聚社会多方力量

教育扶贫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仅仅依靠某一个政府部门、某一所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扶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来自各方的力量共同努力。清华大学在实施教育扶贫项目过程中,广泛整合各类资源,获得多方支持和参与,推动教育扶贫活动的持续开展。

一是清华大学校内的资源。教育扶贫工作充分发挥了学校各学科院系、团委、学生会等部门在课程开发、师资选聘、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组织“清华大学教师义务讲座”“暑期教育扶贫实践”等活动,提升清华师生参与教育扶贫的意识。很多清华教师都义务加入到教育扶贫的工作中来,十年来已经累积形成了一批由清华大学各院系、附中、附小、附属医院、清华科技园和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从2004年开始,有超过1000多名师生先后参与了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

二是国内资源。清华大学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其他高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教育扶贫项目设计推广早期,清华大学就得到了国家各部委、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在贫困地区进行定点帮扶的挂职干部的大力支持。他们帮助联系贫困地区并介绍教育扶贫项目,陪同考察建站地点,提供培训需求,支持教学站运行。随着各地远程教学站的陆续建成,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网络也引起了国家部委的关注。中宣部委托清华大学利用远程教学站开展了“三下乡——城乡规划与新农村建设研修班”,举办了“三下乡——新农村建设高峰论坛”。国家卫生计生委借助清华远程教育平台在基层建立了507个远程宣传站,对基层卫生计生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国务院扶贫办借助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平台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系统培训班”等。此外,教育扶贫工作还得到了国内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比如,中国香港伟新教育基金、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慷慨捐资支持清华教育扶贫工作。教育扶贫项目完全依赖清华大学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的支持,起到了汇集社会资源的作用。

三是国际资源。清华大学还积极与国际社会力量合作,共同探讨远程教育与教育扶贫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改变,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教育扶贫。比如,与国际组织、国外大学和国际志愿者队伍在资源开发、调查研究、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合作。多次与联合国亚太经济合作理事会进行全球扶贫经验的交流;与世界银行学院针对贫困地区政府官员开展合作培训;邀请美国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等。2005年6月召开的“信息时代知识传播与扶贫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美国、泰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78名代表参会研讨。2007年6月,为期3天的“基于农村社区远程学习的知识共享”区域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孟加拉国、蒙古国等6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2007年11月14日“远程教育扶贫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12个国家部委、中国香港爱心机构、21个贫困县和美国及日本9所大学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泽人惠己: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清华大学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重点在以下四类人群的教育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针对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干部的课程主要突出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执政能力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对农村中小学师生以及农村干部的培训,主要围绕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教学方法、课程辅导等方面展开;针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管理人员及医护人员,一方面在远程平台上播放医疗知识,另一方面送专家教授去贫困地区巡诊,当面指导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对农民培训的着眼点是使农民能够掌握实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一技之长,提高农民的家庭致富能力,设置了农业技术、烹饪师、汽车修理师、电器修理师及美容师培训和新农村文化、基本卫生知识等一系列培训课程。

经过多年累计,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网络已经搭建成了一个针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党政干部、城乡规划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职业技术人员、普通农民的多元化人才培训平台。从2003年开始通过远程与面授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总计培训各类人员约176万人次。其中培训各级中小学师生144.7万人次,培训各级党政干部、乡镇医疗卫生人员、计生干部31.2万人次,普通农民及职业技术人员312人。

清华大学也同样从中受益匪浅。通过清华大学大学教育扶贫网络,清华师生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了解民生。每一位参与教育扶贫的清华人更为深刻地理解了校训中“厚德载物”的含义。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增强了师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更了解到中国的社会现状,提高了他们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社会责任。

同时,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1年12月,实施9年以来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高度评价,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称号。知识惠泽社会,扶贫锤炼人才,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被编入中国社会扶贫创新行动优秀案例集。

回首十余载,白驹过隙。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关注、人民的信任、社会各界的支持。如今,清华教育扶贫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清华人将始终怀着感恩的心,真心实意地践行责任、奉献爱心,致力于我国的扶贫大业,为切实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加快小康步伐,为实现“十八大”确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引子

2010年,对河南省滑县人来说,是喜悦、自豪和希望竞相展露在眉宇之间的一年。万明超,这位黑黑瘦瘦,对篮球情有独钟的18岁男孩,因与另外一位同学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打破了滑县27年来不曾出现过清华北大学生的历史纪录,成为滑县人们街谈巷议的主题,也点燃了滑县教育的希望之火。“考上清华大学的那个孩子初中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我们以前都把孩子送到教育质量好的地区去上学,现在看来可以不用让孩子离开滑县也有希望考上好的大学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的确提升了滑县教师和校长的素质。”

……

滑县人以前想也没有想到,滑县的命运,竟然伴随着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在滑县的发展而发生了质的飞跃,成就了滑县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清华大学作为中国著名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对此我并不惊奇。可是,近几年来,当我看到一些贫困地区天翻地覆的变化,竟然都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息息相关的时候,我不能不赞叹清华人的伟大。”一位不停地奔走于祖国各个地方的记者得知清华人的这一义举之后,发出了这样一句慨叹。一、社会责任感写就的传奇

任何一个传奇的成就,后面都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像电影蒙太奇一般,一个又一个镜头地在目睹这一传奇发生、发展的人们脑海中播放着。

2003年4月的一天,清华大学东门外创新大厦A座四层大会议室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层开始了工作研讨,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兼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教授,常务副院长康飞宇,副院长李冰、吴庚生、阎桂芝参加了会议。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的几次研讨之后,正式确立开始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成为后来贫困地区人们改变命运、传播清华大学文化的一个窗口。

胡东成院长回忆,当时之所以推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是基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考虑,希望通过“扶贫先扶智”这样一个理念,通过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把清华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分享给贫困地区的人们,为中国贫困地区的人们做点实事。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当时起步的艰难和之后道路的艰辛,无论是清华继教人,还是贫困地区的人们,都有着相同的感受:如果没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文化的支撑,没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没有一种奉献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更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收获。

她看起来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瘦小的身材,白净的皮肤,看似弱不禁风,实际却是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说出话来底气十足,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从她的身上,你总能感受到一种激情、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认真的韧劲。她就是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主任黄丽。“当初来清华大学工作,目的就是离家近一点儿好照顾3岁女儿。”回忆起当初自己到贫困地区的感受,黄丽的眼睛是湿润的。

魏涛,这位衣食无忧的小伙子,曾经认为吃不了的饭菜倒掉也很正常,每天睡觉前冲个澡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然而,自从因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而长年奔走在中国贫困地区,亲眼看见和亲身体验了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之后,魏涛现在不仅什么都吃,而且每次吃饭都不好意思剩一点儿东西,还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他为了贫困地区教学站的建设,不断推迟婚期,就连妻子分娩时也没能陪在身边。

一边是需要精心照顾的女儿,一边是贫困地区眼神中充满渴望的孩子们;一边是等待结婚、等待丈夫候产、等待共同照料孩子成长的妻子,一边是一年有300多天都奔走在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时还要遭受冷遇和白眼——面对这些,你将进行怎样的选择?

在这如此纠结的情感面前,所作出的选择足可以检验出什么是奉献;什么是“爱”,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什么是文化的力量,什么是境界;什么是热爱,什么是执着;什么是信念,什么是追求。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黄丽面对女儿年纪尚小的情况依旧选择了教育扶贫事业?是什么让魏涛一次又一次推迟婚期,妻子分娩时不能在身边陪护,女儿尚幼仍然长年累月在条件艰苦的贫困地区奔波?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一定有好处费吧?”“一定有提成吧?”“一定可以公款游山玩水吧?”在以金钱的多寡为取舍标准的人们心里,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可以得到提拔吧?”“一定是为了更快地升迁吧?”以晋升官职为取舍标准的人们心里,一定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是为了出名吧?”“一定是为了给领导积累政绩吧?”以荣誉和服务好领导就会有一个快乐人生为取舍标准的人们心里,一定会产生这样的说辞。

他们真的得到了钱的惠顾吗?八年的辛勤付出,他们没有比其他人额外多拿一分钱,每次到贫困地区还要把自己口袋里的钱拿出来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他们用公款游山玩水了吗?“我们这里虽然贫穷,但我们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护得好,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还有一些名胜古迹。可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的同志们每次都没有时间留下来欣赏这里的风光,就匆匆离开了。”贫困地区的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他们的职位很快升迁了吗?黄丽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成立之日起就是办公室主任,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依旧是这个办公室的主任。魏涛在几乎走遍了每一个贫困地区,牺牲了许多个人的需求之后,从一名普通职员成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副主任,他的付出和他的所得在一些人看来也不成正比。

他们出名了吗?他们在所涉足的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有名的,通过教育扶贫事业而受益的人们记得他们;他们在清华大学领导层和一部分师生中是有名的,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了领导们的支持和师生们的帮助;他们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响当当的,因为他们成为清华继教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履行社会职责的一面旗帜;他们在一部分学员中是有名的,积极参与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中来成为一些学员的自觉行动;他们在国家一些部委是有名的,与国家一些部委的合作,不仅成就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本身,也协助了这些部委的扶贫事业;他们在一些港澳同胞和美国爱心人士的心中是有名的,因为他们的辛勤工作,这些爱心人士成为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经费来源的主要捐赠者;他们在美国一些大学生中是有名的,因为他们为美国大学生提供了了解中国国情、与中国大学生及贫困地区师生们交流的平台;他们在国际一些会议上是有名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成为相关国际会议的主旋律……

他们是在给领导积累政绩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才能无怨无悔地付出,才能获得永恒的幸福和快乐。为一个人或几个人服务,是永远都找不到那种幸福和满足的感觉的。”魏涛直白地道出了自己的理念。

爱有大爱小爱之别,有倾注与敷衍之分。不同的爱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付出得到的是不同的回报。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这个平台,让参与其中的人们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也成为了老百姓了解清华大学和清华人的途径之一。正是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清华文化赋予的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清华教育扶贫人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座百年学府,为人们心中的神圣殿堂书写着传奇。“以前我们只知道中国有北大、清华两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但我们对这两所大学并没有更多的认识。了解清华大学和清华人,是通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贵州江口教育局局长李世勇的这番话,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在听者的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带来了什么?

据黄丽回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2003年年初开始起步时,只有四五个人。尽管人少,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一周内两次邀请胡东成院长和我们,在学校书记办公室为清华教育扶贫定了基调,指示我们要用清华大学资源,为欠发达地区构建一个培训网络,让欠发达地区分享最好的教育培训;当时,时任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与社会扶贫司副处长的曹洪民一直关注清华教育扶贫工作,给予了许多指导意见;国家各部委在贫困地区挂职的干部带着我们考察建站。由于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贫困地区地方政府和清华大学远程教学站点的支持,到各地方去沟通、各地方去跑,虽然辛苦,但也收获了许多。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近100个教学站点相继在一些国家级贫困县落户,给贫困地区的人们送去了最好的培训资源。

身为一名一直生活在都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国公民,您可能难以想象在风景秀丽的云贵高原,在物产丰富的西部边陲,仍会书写着贫困。但当您了解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之后,您会感到转变观念对摆脱贫困有多么重要,西部对知识有多么渴望和清华大学奉献了什么,清华人收获了什么。“现在虽然经过国家每年几百个亿的投入,已经基本上解决了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地区相当贫困,有的地方没有水,有的地方没有电。看到他们贫困的现状,恨不能把那儿的孩子都领养回来,真希望能通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使他们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摆脱贫困。”这不仅是魏涛的心声,也是清华大学推出教育扶贫工作的动力。1.以帮助中国贫困地区摆脱贫困为己任

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党和政府20多年来的努力,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西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教育事业落后、教育资源短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在帮助西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利用清华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这是清华大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积极思考的问题。

2002年,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终身学习需要的继续教育运作模式,服务于国家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清华大学决定将继续教育学院在管理体制上进行改制: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更好地服务社会。2003年,在学院刚刚改制仅一年,各方面工作正在积极筹划的情况下,为实践清华大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层把目光投向了教育扶贫,决定依托清华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本着“只有让大多数人受益的教育培训才是真正的培训,只有让大多数人受益的继续教育才是真正的继续教育”的教育扶贫理念,开始了教育扶贫的历程。

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素来以“求真、务实”为工作理念的清华人即使是在免费为中国的贫困地区做事时,也没有搞“花拳绣腿”,而是从调研入手,实地考察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县,深入了解贫困地区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以及是否有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从2002年年初到现在,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考察了北到内蒙古,西到青海,南到广西、云南、贵州等7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些贫困地区已经基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现实,以及当地人民渴望教育、渴望知识改变命运、希望走和中东部共同富裕道路的愿望深深地鼓舞着清华大学这批热心教育扶贫的人士。

两年的教育扶贫之路并不漫长,然而却在清华人的心中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一些贫困地区的独特景色和当地经济落后状况之间的巨大落差,清华教育扶贫实践小分队的观感,使他们明确了这样的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层决定,从2003年起,在3年内选择100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无偿帮助他们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5年内通过卫星与网络无偿输送适合贫困地区干部、中小学师生和农民需要的现代教育资源,满足那里干部和群众的需求。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得到了清华大学领导的支持和鼓励。2004年9月10日至9月11日,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教授亲自率领清华大学专家来到云南迪庆州,考察清华大学在当地建立的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清华大学是一所得到国家重点支持的学校。我们认为清华大学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培养好学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承担国家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在这样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中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我们知道,开发西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些都是党中央、国务院极为关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事情,清华大学应该积极参与,义不容辞。”陈希同志的讲话向贫困地区传达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的理念。2.希望从这里升起 智慧在这里延伸

为了让通过卫星传送的远程教育资源“落地”,清华继教人一方面把各地承办清华大学扶贫项目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请到清华大学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使用、维护远程教育设备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技术,另一方面利用清华大学的办学条件,收集国内外适合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创办教育扶贫网站,结合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实践开展教育扶贫研究。

黄丽说:“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办公室跟这些地区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必须有好的机制来保障。做好教学站的管理工作,才能可持续地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在贫困地区发挥教育扶贫的作用。”

贫困地区大都交通不便,用魏涛的话说:“贵州看上去山清水秀,但是种不出粮食来。‘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村里分地,不是论亩,而是论块,一块草帽地可以种一棵玉米。从贵阳到铜仁地区,直线距离是400多公里,在北方有四五个小时就到了,但在那里需要十个小时。”为了加强管理,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建立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每个教学站都选了一位信息员作为清华大学教学信息站的桥梁,清华大学免费为他们建立了一个信箱,每天同扶贫办公室联系;同时还制订了鼓励信息员的制度,举办教学站评比活动,通过各种手段和教学站加强沟通。

为了进一步加强清华大学和贫困地区的交流,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清华大学团委、校工会合作,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要外派清华师生奔赴教学站所在县开展暑期教育扶贫支教活动。参加暑期支教活动的师生不仅为贫困地区送去了知识,同时,了解参加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学习的干部、中小学师生和没有参加这些活动的人群之间的变化以及他们的需求,了解中国的社会现状。在助力清华继教人进一步做好教育扶贫工程的同时,也为清华学子了解中国民情、了解中国农民的现状、激发他们为国奉献的激情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

清华人所倡导的这一利国利民的教育扶贫工程,扩大了清华大学的影响力,也点燃了一些倾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的扶贫激情——

一些外校的中小学教师得知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之后,都愿意参与对贫困地区师生开展的远程教育培训;原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把自己在优生优育方面的教育资源无偿地提供给清华;劳动部将与清华人共同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农转非”技能的一些课程,研究什么样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把这些知识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一些知道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程的清华教师也表示愿意无偿支持贫困地区的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贵生教授亲临迪庆州,克服强烈的高原缺氧反应,为当地400多名干部免费授课,得到贫困地区民众的赞许。

世界银行学院、中国香港的一些大学和有识之士也纷纷参与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作中来,目前清华教育扶贫工作已经得到香港地区的捐助数千万。为了开阔当地干部的眼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香港蒋震慈善基金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支持下,选派贫困地区主管工业的干部,到香港去进行为期7天的培训。为了提升贫困地区教师的素质,香港伟新教育基金自2007年开始坚持每年支持贫困地区教师远程和面授培训,并在2000多个乡镇中小学建立了远程教学站,帮助当地老师足不出户地进行学习,每年年底,还出资支持贫困县老师赴香港参加培训。为了发挥大学生参与扶贫的作用,香港曾宪备慈善基金从2010年每年出资支持中外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清华学生平时开展的周末支教活动。3.为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

奉献是清华人的传统。清华人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西部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渴望激励着清华人努力地工作,而那里艰苦的条件也大大超出了清华人的想象。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交通不便、居住条件差……做扶贫项目的老师每次出差都会瘦很多。为把教育扶贫这件好事做好,清华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甚至要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有一次,魏涛在高原地区一个餐馆吃饭时,身后的啤酒瓶子爆炸,把后背崩开了1厘米深的大口子,在当地卫生站缝了5针。

时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曾亲自带队赴香港宣传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争取香港同胞的支持,受到香港同胞的热烈响应,通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工程为香港同胞搭建了向西部贫困地区奉献爱心的平台;时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的吴庚生曾3次到贫困地区进行卫星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一次在汽车里度过了四天四夜;一次由于饮食不习惯诱发了急性胆囊炎,住院20天……“身为清华人,就要对得起清华大学这几个字。”为了教育扶贫而一再推迟婚期的魏涛,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是清华大学的荣誉和贫困地区的人民。这种不计较得失、不计较名利、实实在在为扶贫地区做事的行动鼓舞着他身边的员工,也感染着了解他们所从事的这项事业的人。4.信任是最令人满意的回报

截至目前,全国已分批建立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县级教学站1089个、二级教学站2500多个,通过卫星直播和光盘等形式输送了针对贫困县各级政府干部的干部领导力提升培训课程、乡镇基层干部执政能力提升培训课程、企业管理培训课程、司法干部培训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培训课程,针对小型企业家的企业管理培训课程,针对农民的法律知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课程,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科目培训,针对中小学校长的校长管理培训和北京名校名师名课高考辅导课程等,已经培训学员超过170万人次。

2004年年初,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担了教育部下发的《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清华大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建立的教学站已经成为该项目的示范工程,从理论到实践,为可持续开展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特别是中国9亿农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进行探索,为政府制订相应的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内蒙古奈曼旗教学站在感谢信中说,“没有想到清华大学输送了这么好的‘3+X’高考辅导培训课程,不仅解决了当地师资不足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高考信息落后这样一个大问题。”让北京名师名校的老师给他们免费讲课,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清华大学之所以在安远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不是因为她是我们国家的著名高校,而是因为她的教育扶贫。名校给人的感觉是高不可攀,而教育扶贫就像一缕阳光普照到了普通群众。”2013年12月,在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十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安远教学站代表、江西省安远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唐伟仁这样说道。

正是由于认真落实教育服务社会的宗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清华人无偿帮助贫困地区构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通路。曾经考察过程中被当成骗子的清华教育扶贫办的魏涛副主任,深深体会到,历经这些年的努力,贫困地区干部、中小学师生、医药卫生人员、技术骨干和农民从教育扶贫中得到了实惠,不仅点燃了使中国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火种,也点燃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的激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贫困的爱心,同时,赢得了贫困地区对清华大学的信任!三、其实,我们了解得很肤浅,但终生难忘

走近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这座立体的丰碑宛如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峰,不同的峰峦有不同峰峦的韵味,不同角度有不同角度的视域,不同层面有不同层面的风采。通过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平台了解清华大学和清华人的人士是多层面的,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对学员产生的影响也是多层面的。

贵州江口桃映中学的孩子们本来并不知道清华大学是怎样的一所大学,也从没有想过要进清华大学读书。可是,当“清华大学中美大学生暑期教育扶贫社会实践活动江口支队”的师生来到当地之后,虽然双方相处的时间只有两周,但这些孩子们却已经热爱上了这所原本陌生的大学,他们中的一些还决定:将来一定报考这所大学。

河南滑县慈周寨乡第五中心小学副校长王丽芳说在参加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的面试后,激动不已,只要一想起那几天的经历,话匣子就打开了,说也说不完:“以前,我丈夫并不是很支持我工作,从清华大学回来后,他改变了,也支持我的工作了。”“为了让孩子们分享我的所得,我从清华大学买回来一些明信片给孩子们传看,他们看后不仅努力学习了,并也想将来到清华大学读书。”

安东尼·罗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辈子你见过的人以及你看过的书,将决定你的一生。”亲力亲为的体验,让王丽芳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滑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刘喜田在认真修改了王丽芳副校长在清华大学参加教育扶贫面授培训中写的感受后,这样写道:“丽芳校长:大作品读再三,感触颇深,全县教师如能如此用心教育,滑县教育则有望矣!基于一种成功,试做了一些修改,是否言当,请酌虑!如将平时一些反思与感悟写出存放,得时整理成册现世,将是一自愉之美事也。”

当我们穿越人生隧道,会常常不自觉地与感动不期而遇。感动于山水的巍峨浩瀚,感动于人们的善良纯朴,感动于人生境界的崇高伟岸,感动于魅力的远播和价值,感动于责任和爱心的真挚和永恒。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是播撒知识种子的地方,也是播撒爱心和责任种子的地方。与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结缘,使王丽芳收获颇丰。她告诉记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尊重孩子的个性,即使孩子将来不能成为瓦特、牛顿和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每一个关切的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阵热情的掌声,每一次善意的举动,都是在播撒着对学生的爱。用爱去尊重,用爱去施教,用爱去点燃生命的火花,才是教育的真谛。因为爱心是最好的水和养分,用它去灌溉的花朵,一定最美最香,永不凋谢。

理想和信念真的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让人舍生忘死,也能够让人如醉如痴;能够让人死心塌地,也能够让人六亲不认;能够让陌生人变为知己,也能够让远朋成为近亲。有了理想和信念,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有人说,观念决定人的穷与富。

每一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富足且快乐的人生。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称得上富足且快乐呢?富足且快乐的人生就是拥有健康的身心、爱和财富。我们从采访中发现,贫困地区并不缺乏健康的身心和爱,他们缺少的是财富,不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他们所缺乏的。对他们而言,尤其缺乏的是精神财富。“硬件条件现在并不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最需要的是像清华大学这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观念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的就是观念上的问题。

一个人若是无法超越环境的限制,就无法成就伟业,也不可能成为财富的拥有者。清华大学给贫困地区送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超越环境限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一旦掌握了这样一种知识和能力,也就有了让自己与发达地区人士比肩的可能。

每一位第一次接触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接触的过程就是心灵升华的过程,就是充满激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参与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中的人们的感受,验证了张景富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富贵不如长寿,长寿不如健康,健康不如快乐,快乐不如助人,助人最乐!”

时任清华继续教育学院的院长胡东成说:“事实证明,贫困容易产生恐惧,不论是物质上的恐惧,还是精神上的恐惧。恐惧是不和谐的源泉,人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缺少安全感,焦虑自己会被人群所抛弃,焦虑别人看不起自己,焦虑自己没有身份地位,焦虑自己遇到问题没有人会帮助解决。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让贫困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的人民因为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充满自信,使欠发达地区人民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和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欠发达地区人民恐惧的根源。这不能不说是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贡献。”“如果说清华大学有一项事业可以让全社会的人参与,让全社会的人受益,那就是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事业。”有识之士的这句话,道出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的魅力所在。

胡东成院长说:“清华大学不会忘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不是清华大学自身就能够支撑起来的事业,这项主动服务社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有着各界各方人士爱心与责任的支撑,都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结果。”

世界上只要有爱的地方,就有温暖和和平,就有合作和发展,就有未来和希望。幸福就是实现价值感,就是在让更多的人受益的同时品味内心的甘甜。第一章责任与爱心的结晶

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一个尚没有电灯的村子里,一个五岁的藏族孩子和来访者有了这样一番对话:“你长大后做什么?”“考大学。”“考哪一所大学?”“清华大学。”

也许,许多人都想搞明白:为什么清华大学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那么一个边远的地区,有的老人甚至一生的梦想就是去他所在的云南省的省会昆明市看一看,可是,一提到清华大学,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像面对圣山圣湖一样。清华人靠什么赢得了香格里拉老百姓的信任,靠什么铸就了百年清华的魅力?“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任何一种永恒的铸就都是执着的结果。当我们了解并参与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之后,这种感受越来越深刻。”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参与者们的这一共识,使人们对清华大学和清华人不能不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对于大学,社会责任和爱心奉献应该成为其办学宗旨的主体或主项。

那么,清华大学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大学?清华人又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呢?对此,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进行了诠释。

责任和爱心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终身快乐的最佳通道。责任可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爱心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事业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从创新到实践,一直走到今天。无论是对贫困地区的党政干部的培训,还是对中小学教师、学生乃至农家女的培训,都是教育扶贫的内容,都是有益于国家民族的公益慈善事业,是继续教育学院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历史、地理、交通、文化尤其是信息方面的种种限制,造成了发达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使得这些地区还无法尽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所呈现出的种种不对称中,最明显、最关键的就是文化和信息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经济的发展。因此教育扶贫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在种种差距的“羊肠小道”上开辟出条条信息的“高速公路”,如何在种种差距的“崇山峻岭”中驶进快速发展的“动车组”,这就是摆在清华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清华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送书桌送书本,而是送去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等鲜活的思想、文化和方法。

这些年来,清华大学致力于对贫困地区的党政干部的培训,目的是改变扶贫地区党政领导带头人僵化的思想;致力于对企业家和管理者的培训,目的是改变他们知识的匮乏、学习意识的淡薄;致力于对商品经济和商业知识的培训,目的是培养当地商品经济观念;致力于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训,目的是弥补当地教育的长年缺失;致力于对全民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目的是提升他们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我国自古就有崇尚读书、热爱学习的传统。清代诗人萧抡谓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从“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悟,到今天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如是种种,无不体现了读书和学习对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重视学习,不断加强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是我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和成功之路。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历史发展表明,这样的发展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要解决好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和教育扶贫。继续教育是教育的持久性,教育扶贫是教育的责任感。

自2003年启动以来,清华大学的教育扶贫已度过了十年风雨,其间所走过的每一步,无不体现了责任与爱心。启示一:党政培训——乘上快速发展的“动车组”

每一种创新和发展,都是观念上的一场革命。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国策,不仅给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事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也给地方改变自身的面貌提供了机会。“以前我们这里一提起继续教育,大家是能推就推,能不学习就不学习。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大家都不愿意错过,尤其是上清华大学学习的机会。”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作仁说出了许多人的心里话。

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高新化等,大大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发展的需求,竞争态势的日益加剧,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将终身学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读书学习成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永恒话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给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当地干部队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