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龚志贤(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16:18:28

点击下载

作者:田丰玮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龚志贤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龚志贤试读:

前言

2012年末,本人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委派,收集、整理、编写我所龚志贤先生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欣喜之余又倍感压力,编写小组多次磋商,走访先生故人、学生多人,历经一年半,五易其稿,在龚志贤先生亲自编写的临床经验基础上,收集新增医案,提炼学术思想,终得一册,甚感欣慰。

龚志贤先生为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少时师从巴渝名医李寿昌、周湘船,对《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颇有研究,理论精湛,医术高超,是全国中医界知名医家。先生早年思想进步,积极投身革命,参加各种民主、进步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卫生部中医司科长、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1961年,在国家支援大西南的政策号召下,龚志贤先生回到重庆,组建了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

龚先生行医近60载,对中医治疗内科杂病卓有建树,尤其擅长外感、内伤诸疾。先生胸怀经典、立足实际,重视解决临床具体问题,所立之学至今对我们中医临床仍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先生多次言及“中医的生命力在疗效”,故以临床疗效为首要,不拘于一派一方,汇通中西,博采众家,效如桴鼓。先生虽为杂病大家,于专科专病亦多有精辟见解,为我辈楷模。

本书以龚志贤先生所著《龚志贤临床经验集》为基础,收集整理了先生20世纪50~80年代公开出版、发表的20余篇著作及论文,力求原汁原味地呈现先生皓首穷经数十载之医学心悟,望对各位医学同道有所启发,裨益临床。

最后感谢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提供的课题经费,感谢《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编委会的多次反复修改审定,也感谢重庆市中医院领导和诸多同事的大力支持,以及龚老家属的配合帮助,使得本书能圆满出版。田丰玮2018年2月于重庆生平简介

龚志贤(1907—1984),男,四川巴县人,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四川巴县一大户人家,幼时接受私塾教育,奠定了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后拜同乡名医李昌寿、周湘船为师,始学中医。20世纪20年代曾与其师在巴县东温泉开办三友医社,行医于周边乡镇,由于医术精湛、乐善好施,深受当地群众欢迎。龚老为人正直、同情革命,当时革命形势日益严峻,他不顾自身安危,全力救治地下党员,公然抗议国民党的严苛统治,这让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重庆行医谋生。他先在重庆开办针灸研究所,后又到名中医吴棹仙创办的国医传习所挂牌行医,在此期间,龚老与重庆市中医界知名人士如吴棹仙、唐阳春、陈源生、文仲宣等过从甚密,同他们虚心请教,不断学习,使得其医术愈发精进,在重庆地区享有盛名。后龚老又创办国学医院并任院长,继续参加各种民主进步活动,支持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卫生部中医司科长、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20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要求,回到重庆工作,组建了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并任第一任所长,同时担任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四川分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以及九三学社重庆分社顾问、四川省政协常委等政治兼职。

龚老治学,立足经典,强调“三得”:即对中医经典著作要记得、解得、用得。龚老认为对《内经》《难经》要选读,对《伤寒论》《金匮要略》要全读,对“温热病”主要著作要熟读,对临床各种流派和大家要边读边用,去伪存真。这种认真研究的态度,让龚老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临床基础。龚老对古方理解独到,临床运用时不拘一格,擅长灵活运用古方治疗内科杂病,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如运用乌梅丸治疗花翳白陷、眩晕、胃脘痛、厥阴中风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龚老重视临床,提出“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以临证有效为第一要义,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内科疑难杂病积累了大量资料,探索总结出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要“治肺先治痰,辨痰之所由生”,曾于1965年经国家科委评审列为医药卫生重大科研成果。提出“虚肾实膀胱”为慢性肾盂肾炎的重要病机。提出“肝病调脾”法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其《几种慢性炎症的证治要点》一文,1981年于国内发表不久,即被日本三家中医学术研究组织转译,在日本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龚老皓首穷经,不懈努力,探索和总结中医的理、法、方及辨证论治规律,钻研古今医家学术见解,发掘中医学宝库,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所创方剂用药精到,切合临床。据经方所创之治疗慢性肝炎的“清肝丸”,治疗慢性肾炎的“疏肝益气汤”,治疗食积的“柴胡消食汤”,治疗食积便溏、食积便闭、食积咳嗽的“三宜汤”,治疗声带、肠道、宫颈息肉的“济生乌梅丸”等,临床疗效较好,深受患者欢迎。

龚老医德高尚,扶贫济弱,悬壶济世。20世纪60~70年代,在生活条件相当艰苦的情况下,龚老定期到街道、工厂服务,并在山高崖陡、人烟稀少、缺医少药、医疗条件极差的武隆山区进行巡回医疗,以其精湛的医技,用一些田边、土坎随处都有的草药,帮助当地百姓解决病痛,疗效极佳,深受百姓欢迎,所到之处,人们奔走相告。20世纪80年代,龚老已是古稀之年,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但仍关心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当时许多患者被慢性支气管炎所困扰,临床并无较好的办法,龚老便组织中医院的技术骨干成立研究小组,制定方案,悉心诊疗。为提高疗效,还身体力行引导患者进行太极拳锻炼,有的患者不愿锻炼,但是龚老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均早早在庭院中等候,患者深受感染,积极配合治疗,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龚老晚年总结平生所学所得,先后撰写了《中草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出血症的中医治疗》《感冒的中医论治》及《龚志贤临床经验集》《四诊概要及临床经验》,为中医临证施治留下宝贵经验,对中医临床有重要的借鉴及指导意义。临床经验一、医案1.内科医案(1)感冒

感冒系由风邪侵犯人体引起的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或稠涕)、喉痛等为主症的外感疾病。

感冒,历代医家广有论述,汉·张仲景《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论当包括今之感冒。至北宋·杨士瀛,始明确地提出“感冒”一词。至清代温病学说兴起,始有风热合邪感冒之论出。今世尚有感冒伤食之类型多见于临床者。就渝州地区而言,且多有风湿型感冒,此型若治之不当,常可延至十余日不解。

感冒具有传染性。早在《素问·刺法论》中就有“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记载,此“五疫”当包括感冒时邪。明·张景岳也认为“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为“虚邪贼风”,若不“避之有时”,体虚之人遇之,则可以两虚相得,客其身形,伤人致病(时邪伤人致病),“病无长少,率相近似”,提出了气候骤变是感冒一病之所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风为阳邪,好伤人之上部,易与他邪相合而为患。风与寒邪、热邪、湿邪、夹食伤人为患,致有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淋雨受湿感冒、积食感冒四个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本文就此四型论之。

①外感风寒证

临证要点:恶寒或恶风,发热,无汗或微汗出,头痛,或四肢酸痛,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或咳嗽,痰白而稀,舌苔薄白细滑,脉浮缓或浮紧。

辨证思路:鼻为肺窍,肺居于上,风寒外袭,首先犯肺,致肺气失宣,上窍不利,而出现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咳嗽等伤风症状。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风寒客于肌肤,致卫阳被郁,经脉气血不通,而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在表,浮缓为风偏盛,浮紧为寒偏盛。

治则:辛温解表散风寒,宣肺止咳。

处方:荆防汤。

荆芥10g  防风10g  苏梗10g  桔梗10g

生姜10g

加减:咳甚者加前胡12g,杏仁12g;胃纳差者加陈皮12g。

验案举例

陈某,女,44岁。1963年8月4日入院,住院号16931。

今晨突然寒战无汗,发热,头疼身痛,喷嚏,流清涕,微咳嗽,不9思食。查苔薄白,脉浮紧,咽部无红肿,体温38.7℃,白细胞11.4×10/L,中性粒细胞86%,胸部X线(-)。门诊以“上呼吸道感染,疑为肺炎”,收入住院。

入院后,余辨为风寒感冒重证,拟辛温解表散风寒之剂。

处方:

荆芥穗12g  防风12g  散寒草30g  马蹄草30g

柴胡12g  前胡12g  桔梗10g  生姜15g

杏仁12g

急煎,日2剂,分4次温服。

药后盖被,微汗出,邪从汗泄,次晨热退,诸症悉减。唯食欲欠佳,微咳,身软乏力。

处方:

生姜12g  炒三仙各12g  紫苏梗12g  前胡12g

法夏10g  茯苓12g  陈皮12g  甘草6g

每日1剂,水煎,日3服。9

第四日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查体温36.8℃,白细胞7.8×10/L,中性粒细胞65%,痊愈出院。按语:荆防汤乃宗《医学正传》之“荆防败毒散”化裁而成。方中荆芥、防风、生姜表散风寒。苏梗行气宽中、散风寒、解肌发表、消痰利肺,咳者更前胡、杏仁、陈皮等化痰止咳之品。桔梗功能升提,引药上达,祛邪外解,则表散风寒之力更强。服之得微汗出,风寒之邪从汗解而不伤正,此“时方”药性平和之剂。临证时尚可随证加减。

②外感风热证

临证要点:发热恶风,微自汗出,头晕头痛,鼻塞喷嚏,先流清涕,逐渐变为浓稠涕,或口渴,或咽干喉痛,或咳吐黄痰,或小便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思路:风为阳邪,易于热化;热为温邪,所谓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温、热、火三者皆一类也。风与热邪从口鼻入犯,多易化火伤津,其邪上犯于头,故头晕头痛;熏蒸于气道,故咽干喉痛、口渴;蒸发于表而主疏泄,则见发热恶风、汗出;邪循呼吸道犯肺,灼津为痰,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肺气失宣,则发为咳吐黄痰等症。

治则:辛凉解表,散风清热。

处方:银荷汤。

忍冬藤30g  荷叶30g  木通12g  荆芥6g

黄荆子15g  十大功劳叶12g

轻煎服。

验案举例

黄某,男,45岁,医师,系本院职工。1966年9月2日初诊。

患者5天前自觉发热恶风,头痛,鼻塞流清涕,咽喉干痛。3天前始发热,咳嗽,吐黄稠痰,流稠涕,头胀痛加剧,口干渴,尿黄,不思食,体温38.6℃,自服中成药,体温稍有下降,仍坚持上班。今症状加剧,且时微自汗出,体温39.6℃,舌质红,苔薄黄,咽红肿(++),脉浮数,9血压100/70mmHg,白细胞7.4×10/L,中性粒细胞86%。余诊为外感风热证,用银荷汤加味。

处方:

忍冬藤30g  荷叶30g  荆芥10g  蔓荆子25g

木通12g  连翘15g  贯仲10g  牛蒡子12g

甘草5g  桔梗10g  芦根25g

轻煎,日2剂,日夜4服。

次日复诊热退,体温36.8℃,更方撤余邪扶胃气,3剂,诸症消失。按语:银荷汤为《温病条辨》之银翘散加减而来。方中重用忍冬藤(或银花半量)、荷叶清热解毒,清头目之风为主,配以荆芥发表祛风、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黄荆子祛风、除痰、行气、止痛;十大功劳叶泻火退热;木通上通心肺利窍,下清湿热利小便、通大便,可除胸中烦热,利咽喉,助银、荷、芥、黄散风清热解表之力,兼利肺气、通大小便,使邪热从下窍而去,可谓两全其功。

③淋雨受湿感冒

临证要点:头疼体痛,头重如裹,身体困重,遍身肌肉关节疼痛,恶寒不发热,或先恶寒后发热,其热势不扬,口干不渴,无汗,胸闷腹满,纳食不佳,或大便稀溏,小便色黄不畅利,或咳泡沫白痰,舌苔白腻,或黄厚而滑润,脉浮紧或濡涩。

辨证思路:因汗出淋雨感受寒湿,或感雾露之湿,或坐卧湿地感受寒湿而发病。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伤阳气,故见头重身困、胸闷腹满、纳差、便溏等症;湿性黏腻滞着,故为患多缠绵难愈。此型感冒因失治,或治不得法,用药不当(切忌苦寒清热之品)可迁延旬日。因寒主收引,凝滞气血经络,故恶寒头痛、遍身肌肉关节疼痛。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

处方:羌活佩兰汤。

羌活12g  佩兰12g  石菖蒲9g  木通12g

威灵仙9g  藿香12g

水煎服。

加减:咳嗽甚者加肺经草15g,鱼腥草30g;胃纳差加鸡屎藤30g;小便黄加车前草30g。

验案举例

张某,男,36岁,干部。1978年7月25初诊,门诊号15111。

酷暑时节,天气暴热,人难以忍受,患者近时多饮冷以消暑,致湿浊内盛;旬日前因贪凉,夜间露宿于街头,通宵达旦,受凉而发病。症见恶寒发热,汗出不多,头重体困,口淡不思饮,自服银翘、银柴胡、大青叶等冲剂不效。始求诊于医。医多以清暑退热解毒之品亦不效。至今诸症不减,头重痛剧烈,一身困重如负千斤,且胸闷腹胀,大便溏泻,日3~4次,泛酸欲呕,尿少色黄。查体温38.8℃,苔黄滑,脉沉濡。辨为寒湿困阻,肌表阳气不达,汗出不彻,营卫失和。三焦失于疏化,湿困脾阳,运化失职致腹泻。治宜解表散寒除湿,用燥湿健脾和中之剂疗之。方用羌活佩兰汤加减。

处方:

羌活10g  藿香12g  佩兰12g  苍术12g

白术12g  木通12g  石菖蒲6g  荷叶30g

茵陈30g  滑石25g  甘草3g  黄芩12g

3剂。

二诊:药后寒热退,诸症悉减,尚食欲不佳,时欲吐,便稀溏,身软乏力。拟以藿香正气合剂300mL,每服20mL,日4次,以善其后,药后诸症除。按语:羌活佩兰汤为自拟方。方中羌活辛苦温,善行气分,舒而不敛,升而能沉,雄而善散,通畅脉络、透利关节、散风寒、祛风湿,为治淋雨受湿之要药,故以其为主;配藿香、佩兰之芳香化浊、辟秽;石菖蒲理气活血、开窍散风祛湿;威灵仙祛风胜湿为辅,并以木通上通心肺,利诸窍,通血脉,下走三焦利小便,通大肠荡涤腑滞,以助化湿浊。合而用之,具有极强的散寒除湿、辟秽化浊之功。

④积食感冒案

临证要点:往来寒热,头昏痛,或周身骨节酸痛,四肢软弱无力,或恶寒不发热,或发热汗出不恶寒,或鼻干燥,或流清涕,胃脘滞痛,不思食,噫气,按之上腹作痛或胀硬,口苦咽干,或渴,或肠鸣,或呕,或欲吐,或咳,或心悸,矢气,大便2~3日一行,或溏或秘,小便量少色黄,体温偏高,舌苔白腻或淡黄,脉右寸关浮数,或左寸关浮数,或左右关弦紧。

辨证思路:因劳累过度,汗出表虚,阳气外越,外感寒湿,内伤饮食,消化不良,饮食积滞中州。

治则:消化胃脘积食,清解胸中结水,外解寒湿。

处方:柴胡消食汤。

羌活10g  白芷10g  广木香10g  山楂炭12g

瓜蒌仁10g  柴胡12g  黄芩12g  法半夏12g

苍术12g  茯苓12g  炒枳实10g  生姜12g

加减:积食重者去白芷,加炒草果仁10g;结水多者去楂炭、白芷,加重瓜蒌仁至12g;寒湿重者加重白芷、羌活各为12g;风寒重者去白芷,加荆芥穗12g;便溏者去瓜蒌仁。

验案举例

刘某,女,45岁,本院职工。1976年10月2日初诊。

时逢国庆佳节,家务繁忙,操劳太过,汗出当风受凉,加之昨日多进美食,食滞胃脘。今始发病,症见恶寒发热(体温38.6℃),鼻流清涕,头额昏痛,身体重疼,胃脘胀痛,恶心欲呕,口苦,恶油,不思食,大便未行,尿亦少解,苔白腻,脉弦数。证系寒湿外感,饮食内伤之疾,单解表或单消食多延误病情,增加其痛苦。治宜表里双解,拟以柴胡消食汤加减。

处方:

柴胡24g  黄芩12g  法半夏10g  茯苓12g

苍术12g  藿香12g  炒草果仁10g  羌活10g

炒麦芽15g  炒谷芽15g  山楂炭12g  生姜12g

3剂。

1剂热退症减,3剂诸症消失,恢复健康。按语:本方乃小柴胡汤加除湿解表之羌活、白芷、苍术,以增强表散寒湿之功,加山楂炭、广木香、炒枳实、茯苓、瓜蒌仁,理气导滞、消食健脾和中,以增强消导食积之功。此表、散、消同治之剂,余命名为柴胡解表消食汤(简称为柴胡消食汤)。(2)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昏,头昏眼花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或曰“眩运”。其证轻者低头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更为严重者常伴有恶心呕吐、心悸、出冷汗等症状。本病实为临床常见而较为难治之病症,试予讨论之。

眩晕发生的原因,历代各家说法颇不一致。《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气虚作眩)《证治汇补·上窍门·眩晕》:“血为气配,气为之所丽,以血为荣,凡吐衄崩漏产后亡阴,肝家不能收摄荣气,使诸血失道妄行,此眩晕生于血虚也。”《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精不足,髓海空虚作眩晕)。《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上扰清空作眩晕)《河间六书》:“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动(阳)相搏,则为之旋转。”(刘河间专主火,风火作眩晕)《丹溪心法》:“无痰则不作眩。”“头眩,痰夹气虚兼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及降火药。”(丹溪主痰说)《景岳全书·眩晕》:“眩晕一证,虚者居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丹溪则曰无痰不能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景岳因虚致眩晕说)

清·陈修园综各家所说,并阐明上列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立虚实并论。《医学从众录·眩晕》:“总结前人理论,以为风者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于是风生火动,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肾为肝之母,而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虚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临床所见,眩晕一证确可分为虚实两端。虚证多为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发为眩晕;或为肝肾阴虚,肾精亏乏,髓海不足,而致眩晕,故眩晕虚者多责之心、肝、肾阴血亏少为患。实证多为风阳上扰清空;或为水饮阻滞,浊阴上犯清空;或为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或为气滞血瘀,瘀血停着;或为下寒上热扰及清空,而发为眩晕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可伴见多种急慢性疾病,亦可单独出现。现代医学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贫血、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梅尼埃病等都可有眩晕症状,都属眩晕范畴,中医皆可按眩晕论治。

眩晕一症,虚实两端的临床表现是错综复杂的,为了便于临床论治,可分为两大类。

①虚证

a.心脾不足,气血两虚(贫血眩晕多属此型)

临证要点:头晕眼花,突然坐起时则眩晕加剧,平卧低头较缓,耳鸣,心悸,失眠,气短,自汗,倦怠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微弱。

辨证思路:此型多因思虑烦劳太过,内伤心脾,心气心血虚则血脉循行不周(心主血脉,心气虚则动力弱,心血虚则不能上荣于脑);脾虚则生化之源不旺(脾土吸收水谷精微,乃气血生化之源),虚故尔致气血不能上荣于脑,发为眩晕。此外,其他如外伤出血、衄血、妇人崩漏、肠风便血等急、慢性失血过多,皆可导致血少不能荣于脑,而发为眩晕。

治则:气血双补(虚则补之)。

处方:八珍汤化裁。

炙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g  当归10g

熟地黄12g  制首乌15g  白芍10g  茯苓12g

酸枣仁12g  炙甘草6g  陈皮12g

验案举例

刘某,男,45岁,农民。1976年5月16日初诊,住院号168306。

患内痔10多年,近年来每便时痔疮坠出,需用力推按始得收回,经摩擦痔常破裂而导致鲜血滴沥,痛苦难忍,诊为三期内痔继发贫血,施行手术,痔已脱落。现见头眩晕,心悸,失眠,气短,自汗,乏力,食少,便秘,唇舌色淡,面黄肿,苔白滑,脉芤。血红蛋白31%,红细胞4194×10/L,诊断为气血两虚,血不上荣于脑作眩晕,拟八珍汤方化裁。

处方:

炙黄芪30g  党参15g  白术10g  当归10g

熟地黄12g  白芍10g  茯苓12g  酸枣仁12g

制首乌15g  砂仁10g  炙甘草5g

水煎,日1剂分3次服,连续服用26剂,诸症若失,血红蛋白76%,4红细胞364×10/L,病愈出院。按语:八珍汤是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并组成。方中四君子补气,更加黄芪以增强补气的作用;四物补血,更加制首乌以滋润肝肾养血,酸枣仁以润心养血。四物去川芎是因川芎辛香走窜之性强,防耗伤阴血尔,而代之以陈皮,为制熟地、首乌之滋滞而达到补而不滞的目的,或少用砂仁制之更佳。方中有黄芪、当归,且黄芪量大,乃当归补血汤意,取气为血之帅,益血必当用补气药,此方实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此型眩晕证,除八珍汤外,他如归脾汤、人参养荣丸类方亦可化裁选用。

b.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临证要点:眩晕头空痛,午后入晚时眩晕头痛加重(阴气甚),过劳思虑时则剧,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腰酸(肾之府),膝软(肾主骨),遗精,耳鸣,睡眠不安(肝肾阴虚,心肾不交),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阴虚火旺),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思路:“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若本先天不足,或老年肾衰,或由房事所伤,皆可致肾精亏虚,生髓不足,髓不足则髓海空虚,脑为之空眩,则记忆力减退、动作迟缓、耳鸣眼花等症作矣。

治则:滋补肝肾之阴。

处方: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生地12g  熟地12g  女贞子15g  旱莲草25g

山萸肉12g  枸杞12g  太子参15g  麦冬12g

五味子6g

验案举例

李某,男,35岁,中学教师。1978年11月30日初诊。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劳心过度,精血暗耗,渐至头晕眼花、心烦耳鸣、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失眠盗汗、精神萎靡。先为半休,近半年来整日昏昏沉沉,终不能坚持工作,四处求医,各大医院多诊为“神衰”,中西药杂投,服药打针罔效。查:形体消瘦,舌红少苔少津,脉弦细数。诊为肝肾阴精亏损,阴虚火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精亏髓空致眩晕。拟滋补肝肾、填精补髓、交通心肾之法为治,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

太子参25g  麦冬12g  山萸肉12g  丹皮10g

生地25g  女贞子25g  旱莲草25g  夜交藤30g

每日1剂,连服5剂,见效后则续服5剂。患者服10剂后,自觉症状减轻,前来复诊,拟守前方继续服15剂,后症更减,已可恢复半日工作。嘱其加强身体锻炼,守方五倍量研制蜜丸,每丸9g,早晚各服1次,以巩固疗效。半年后患者因感时病来诊,问及前病已愈。按语:此方重在补肝肾填精。取地黄汤补肝肾之二地、山萸肉,而去泽泻、丹皮,是用其专补之力,更以二至丸助之,其力更强。方中用太子参,心经之药也,取“心为君主之官”,统辖五脏,补心以济水火;方用麦冬,乃肺经之药也,取“肺为水之上源”,补肺金以助肝肾之故。本方具有润燥生津、滋养肝肾、补髓填精之功。

c.心气不足,脾阳虚衰,土不制水,水气凌心

临证要点:头晕目眩,气上冲胸,心悸,口苦咽干,或口淡无味,消化力弱,食少或不欲食,或胸脘滞痛,或胸胁胀满,四肢软弱,小便短少,或失眠多梦,舌淡苔白,脉寸关微沉而弱或兼见弦象。

辨证思路:气虚血少,脾阳不振,土虚不能制水,水气混合在营气中,肺脏分泌不清,水气向心流动,心不受邪,即发为水气凌心之证,或兼水湿阻滞气机,胆气失于疏泄,而兼有胸闷、口苦等症状。

治则:益气健脾,利水宁心,兼平胆气。

处方:柴胡六君汤加味。

党参12g  焦白术10g  茯苓12g  法半夏10g

广木香10g  砂仁6g  柴胡12g  黄芩10g

建菖蒲12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2g

加减:心悸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12g,头痛者选加白芷、羌活、藁本、川芎诸药中一两味,舌苔白兼淡黄滑润者加肉桂3g或桂枝尖6g。

验案举例

汤某,女,31岁。1980年10月12日初诊。

平素脾胃不健,消化力弱,3天前因多进饮食致食停胃脘,气机不利,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大便不畅,小便黄少,口干口苦,不思饮食。曾服西药干酵母、维生素等品,不见好转。昨日因工作劳烦,事不顺心,胸闷、脘腹胀满加剧,且嗳气频作,饮食少进,渐至头晕目眩,气上冲胸,心悸,昨夜通宵不得入眠,今起四肢无力,精神不振,难以坚持工作,往求诊治。

查:苔白滑,脉弦。诊为食停胃脘,阻滞气机,脾胃失其健运,脾虚土不制水,水气上犯凌心而发眩晕心悸之证。治以益气健脾、利水宁心、平胆气。方用柴胡六君汤。

处方:

党参12g  苍术10g  茯苓12g  柴胡12g

黄芩10g  建菖蒲10g  广藿香12g  法半夏10g

大枣12g  生姜10g  炙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4剂而痊愈。按语:柴胡六君汤为香砂六君子汤和小柴胡汤相并组成。方中香砂六君甘温补脾益胃,脾健则可除湿利水,更得建菖蒲芳香辟秽化浊、健胃宁心之力,而使其利水宁心之功更著。方中小柴胡汤乃用其畅气机、利胆气,气机畅,水气行,则心可宁矣。若心胆气虚,心悸失眠严重者,可加酸枣仁养心益肝;若头痛较显著者,为多有外邪侵袭,可选用白芷、川芎、羌活等药一二味配入方中,取其祛风散寒除湿之功。舌苔白腻或淡黄而润滑者为寒水较重,可用桂枝或肉桂振奋心阳以散寒水。

②实证

a.肝阳上亢(高血压多属此型,多为本虚标实)

临证要点:眩晕如坐舟车,耳鸣,头胀痛,性情急躁,常因恼怒而眩晕加重,烦热面赤,睡眠多梦,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思路:肝为风木之脏,性刚劲,主动主升(将军之官),性喜条达,恶抑郁。若谋虑太过,或忧郁恼怒,皆可致肝阴暗耗,肝阳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则发眩晕;或肾水素亏(房劳伤损或过服温补之药品),水不涵木,风阳升动上扰清空亦可发为眩晕,皆下虚上盛、本虚标实之候。舌红、脉弦数乃肝阴不足,阴不恋阳,阳火偏亢之征。

治则:平肝息风潜阳。

处方:天麻钩藤饮化裁。

天麻12g  白蒺藜12g  钩藤15g  炒山栀10g

黄芩10g  夏枯草30g  茯苓12g  夜交藤30g

生牡蛎30g

验案举例

安某,男,53岁,工人。1967年9月14日初诊。

年已半百,嗜烟酒茶,性情刚烈,血压常在(200~160)/(120~100)mmHg之间,近因工作烦劳,事不顺心,意欲以酒消愁,但事与愿违,反致引动肝风,上扰头目致发眩晕欲倒仆,头胀头疼剧烈,急来求诊。诊其脉弦劲而数,舌质红绛。此乃肝阳上亢之急证,血压196/118mmHg,急投平肝息风潜阳之剂。

处方:

天麻12g  钩藤15g  白蒺藜30g  炒山栀10g

黄芩10g  夏枯草25g  茯苓12g  夜交藤30g

生牡蛎30g  京半夏10g

急煎服,日2剂,每剂2煎,共4服,嘱卧床休息,忌烟酒,饮食宜清淡。次日复诊,述服药后,夜能安静入眠,晨起头疼、眩晕大减,查舌红,脉弦,血压180/110mmHg,药已见效。守上方服3剂,日1剂,以巩固疗效。按语:上方乃《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饮加减而来。方用天麻、钩藤、生牡蛎、白蒺藜平肝息风潜阳为主治头疼眩晕之证;用炒山栀、黄芩、夏枯草清肝热泻肝火以解面赤、心烦、口苦等木郁化火兼证;夜交藤、茯苓,或更加桑椹子、桑寄生、酸枣仁等益肝肾、宁心安神之品治失眠,此方实为风阳上亢治标而设。待其证缓,则当治其本,宜滋水涵木之法,用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类以培其本。此类病实属本虚标实,本肝肾阴虚,标气火升腾,兼夹湿浊痰火上攻,发为眩晕头疼。方用天麻钩藤饮,乃治其标之法,待气平火降,湿浊见化,标症已缓,则当培补肝肾治其本,并节饮食、养性情、忌房事,注意调摄,方可治愈。

b.痰湿中阻

临证要点:眩晕阵作,头重如蒙,视物旋转,动则晕甚,恶心,呕吐痰涎,胸闷脘痞,食少,嗜睡,苔白腻,脉弦滑或濡缓。

辨证思路:劳思伤脾,饮食伤胃,脾胃虚损,健运失常,一不化水谷精微,二可因水湿失运而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致眩晕泛恶。其眩晕头重如蒙、胸闷脘痞、呕吐痰涎等症为湿之主症,苔腻脉濡为湿之特征。

治则:除湿化痰和中。

处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天麻12g  白术10g  法半夏10g  陈皮12g

茯苓12g  泽泻15g  白蒺藜15g  黄连3g

竹茹10g  甘草3g

加减:若小便不利,舌苔白而厚腻,脉濡缓,水湿特重者白术应加大剂量为30g,或改用苍术15g,泽泻加大剂量为30g,以增强除湿利水之力。

验案举例

孙某,女,54岁,教师。1968年9月18日初诊。

有咳嗽旧疾已10余载,每遇寒凉则咳嗽加重,并发眩晕呕恶、咳嗽、吐白稠痰、胸闷、口苦、食少、一身困重、二便不利等症。此次病发已旬日,除眩晕头重痛外,并有苔黄滑腻,脉濡数。此属痰湿中阻,郁久化热阻壅肺气,气机失畅,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发为眩晕之证,治以健脾利水、除湿和中之宣肺化痰剂。

处方:

天麻12g  白蒺藜15g  苍术12g  白术12g

法半夏10g  陈皮12g  茯苓12g  泽泻30g

竹茹10g  炒枳壳10g  黄芩10g  甘草3g

水煎,每日1剂,连服4剂。

二诊:述服药后二便畅,食欲增,眩晕大减,仍咳嗽、吐稠白痰多,咯痰不爽,拟守方加胆南星6g,桔梗10g,泽泻减为15g,以加强豁痰之力,续服3~5剂,以巩固疗效。按语: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出自《医学心悟》:“有湿痰壅遏者……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本方即二陈汤(治湿痰之祖方)加白术、天麻而成。《脾胃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应,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本方以半夏、天麻为主药,更以茯苓配白术健脾除湿以治生痰之源,陈皮理气化痰,气行则水行,加之泽泻之行水,湿可祛矣。白蒺藜疏风平肝,黄连、竹茹取温胆汤意,实为清利肝胆而设,气郁湿滞多有生热化火之虑,故取之尔。具有健脾利水、除湿和息风化痰之效,湿痰作眩者宜之。加减法中,白术、泽泻加大剂量,或单用白术30g,泽泻60g。用法源于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之泽泻汤。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为水湿阻滞,浊阴上犯之故。重用白术健脾除湿,泽泻利水,使湿从小便去,其“冒眩”可解,法简而效著,余常喜用之。

c.气滞血瘀(脑震荡后遗症多属此型)

临证要点:经常眩晕、头痛,甚或伴见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尤以头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甚则头痛欲裂,头昏倒地,唇口发绀,舌苔有瘀点,脉象见寸部微浮、关部弦涩,以左脉明显。

辨证思路:此类患者大多有头部外伤史,由于头部受到突然的猛烈撞击,使脑部受过度震荡,以致瘀血滞着于三阳经络,故可经常发生剧烈头痛眩晕之症。

治则:宣通三阳,祛瘀通络。

处方一:

酒大黄15g  白芷10g  粉葛根25g  竹茹10g

滑石18g  桃仁12g  羌活10g  甘草5g

加减:大便稀溏者减大黄量为10g,先煎半小时,加姜黄10g;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10g,陈皮12g;失眠者加川芎10g,炒酸枣仁12g,茯苓12g。

处方二:

川芎12g  菊花18g  防风12g  蔓荆子15g

羌活10g  白芷12g  藁本12g  细辛3g

麻黄3g

加减:若体质壮实之人麻黄可加至10g,并加地龙10g;失眠者可加夜交藤30g。

验案举例

杜某,男,35岁。1969年10月14日初诊。

1年前因车祸头部受伤,住院治疗抢救脱险之后,即留下头痛眩晕之疾。每发作之时,头痛欲裂,用手捶击之稍有缓解,眩晕欲倒地,伴恶心呕吐、心悸失眠等症。多方求治不效,极为苦恼。

查形体消瘦,痛苦面容,舌质紫黯,舌苔白润,脉弦。余辨为风湿之邪闭阻三阳之络,兼夹瘀血停着于头部,故头痛欲裂、眩晕仆地,拟通络疏风除湿化瘀之剂治之。用上二方各5剂,轻煎,交替服用。

二诊:自述症减大半,夜能安卧,甚喜。仍守方,遵前法各服5剂,隔日1剂,缓缓图之。半年后随访,眩晕头痛未再发,身体康健。按语:方一中取白芷、羌活、葛根辛温走散之性,上贯巅顶,以通经络;用酒大黄、桃仁,取其散血祛瘀之功;佐竹茹、六一散兼化湿浊;久病气血瘀滞者必多夹湿,故授之。方二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加味而来。方用羌活通太阳经络、川芎通少阳经络、白芷通阳明经络;以细辛、藁本、蔓荆子、防风、菊花、麻黄等诸多辛散之品协助之,则疏风、通络、祛瘀、活血之力更强,使阳络通、瘀血散,眩晕头痛之症可瘥。本方重在疏散风邪,具有兴奋神经作用,故夜不可服,以免影响睡眠。说明:两方宜交替服用。如头痛、失眠严重者,单服后方效应更显著,但只宜轻煎,用冷水浸泡药物20分钟,然后移武火上煎,水沸后一刻钟即可,久煎失效。服药法为每剂煎2次,上午下午各热服1次,晚上不宜服。此方白天服后令人兴奋,晚上疲倦后则能安稳入眠,若晚上服则影响睡眠。

d.上热下寒,肝风掉眩(梅尼埃病多属此型)

临证要点:多因心情抑郁而发,发则头晕目眩,甚则昏倒,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或耳鸣畏光,动则晕眩更剧,心中烦躁不宁,腰酸膝软,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口干或苦或渴,舌红苔滑,脉象寸关弦尺弱。

辨证思路:本型患者有反复多次发作病史,本于脾肾阳虚,下元不足,故有食少便溏、腰酸膝软等下元虚寒之症;情志不舒,抑郁化火,风阳窜上而致头晕目眩,甚则昏倒、视物旋转等上热之症。

治则:温阳泻火,养血平肝。

处方:乌梅丸加减。

乌梅10g  细辛3g  黄连6g  黄柏6g

炒川椒3g  当归6g  肉桂6g  党参10g

制附子(先煎1小时)12g  干姜10g

加减:口苦者去黄柏,加黄芩10g;口干而渴者,乌梅用量加大为15g。

验案举例

张某,男,46岁,干部。1964年3月初诊。

患者苦于眩晕多年,反复发作。病常突然而发,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平卧床上亦觉身体荡漾,如坐舟于风浪之中,紧握床缘始觉有靠,坐立则眩晕更剧,可致跌仆,恶心呕吐,耳如蝉鸣,烦躁失眠,喜暗畏光,恶闻声响,口干口苦,畏寒怯冷,大便稀溏,舌尖红苔白滑,脉象寸关弦尺弱。辨为上热下寒,肝风上扰之眩晕。

治则:温阳泻火,养血平肝。

处方:乌梅丸。

乌梅9g  细辛3g  黄连6g  炒川椒3g

当归9g  桂枝6g  干姜6g  党参12g

制附子(先煎1小时)12g  黄芩10g

服1剂病减,2剂痊愈。当年又复发3次,皆用上方2~3剂即控制,后竟未发。按语: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之主方,此借用治脾肾阳虚,肝郁化火之上热下寒眩晕证。用川椒、乌梅、细辛、当归、黄连、黄芩养血平肝、清热泻火以治上热,此其一也;其二,取附子、肉桂、干姜温补脾肾以治其虚,培其本也。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余用此方治上热下寒之眩晕屡效,特此书之。本例眩晕,病久经年,尺候不足,耳如蝉鸣,显属下元亏损;头目眩晕,如坐舟车,寸关脉弦,乃肝风上扰也;畏寒怯冷,大便溏薄,为脾肾阳虚之证;烦躁失眠,恶光好静,乃热扰心肝之兆。一言以蔽之,总属阴阳错杂之证。遵《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借用厥阴篇之主方乌梅丸而获痊愈,此系多年实践的临床经验。(3)支气管扩张咯血

中医无支气管扩张之病名,该病咯血多属中医内伤咳嗽咯血之范畴。

考血之由来,《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主要来源于“水谷精微”,食物经脾胃的消化吸收,取其精微,转输于肺,在肺的气化作用下,“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血贯注于心,由心所主(心主血脉)、脾统摄(脾统血),静卧则归肝(肝藏血)。平人之血,在心、肝、脾作用下,行于经络脉道之中,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供应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正如《素问·五脏生成》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血与气是相互依存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血随气而行,平人之血,在气的统帅下,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此谓循经,乃循其经常之道也。温和则血循经脉流行,若气滞、气结、气迫、遇冷、火迫等皆可致血不循常道而溢出于脉络之外,发为各种出血病症。

龚老认为血证通治之法有四:其一调气止血,出血之证,气多逆乱,未有气不逆乱而血先出者也,故治血证,当先调气,气和则血止。其二消瘀,血止之后,其离经之血多为瘀,瘀血或壅而成热,迫血离经而行,则再现出血,或变而成痨,或结为瘕积,或刺痛,日久变证百出,不可不防,故必当消瘀,免致招来后患。其三宁血,血止瘀消之后,当防其再次潮动而复出血,则需安之,称为宁血。其四当补血养血,“精气夺则虚”,去血甚多,血无有不虚者,故当补养之。血属阴物,血去多,阴亦虚也。阴为阳之守,阴虚则阳无所附,久则阳亦随之而散,致阴阳气血诸虚,故养血补血兼顾阴阳,方可获全功。

临证要点:早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只有轻微咳嗽,稠痰中带少量红血丝;重者每咯稠浓痰夹血,有时血多痰少,其血从口中咯出,颜色多鲜红。极严重者可连续吐鲜血数十口。

辨证思路:支扩之患,病程较长,多系肾阴久虚,水不涵木,木火刑金,灼煎肺液而为痰。其痰多稠,阻滞气道,肺失清肃,咳嗽加剧,损伤肺络,血不循经溢出脉络而成咯血。

治则:咯血多者,首当收敛止血;血止之后,宜滋肾润肺、平肝泻火。

处方:

侧柏叶30g  陈艾叶9g  姜炭6g  白茅根30g

大蓟25g  小蓟25g  旱莲草30g  仙鹤草30g

说明:支扩咯血者,一般服上方2~3剂血即可止,血止之后再辨证治其本。

验案举例

徐某,男,60岁,军人。

患支气管扩张多年,以前经常痰中带血,1959年突然发生大咯血不止,血色鲜红,经用多种中西药均未获效。经余治疗,处以上方,因药价低廉,患者怀疑几味廉价草药“不能治我之重病”,经再三说明药之治病,不在贵贱,只要对症用药,疗效极佳,可予试服。病人试服1剂,咯血减轻,甚喜之,再进2剂,咯血全止,以后每遇咯血复发时,再投此方,亦获显效。按语:本方是《金匮要略》柏叶汤加味而来。方用侧柏叶清热凉血为主药;艾叶微温,活血止血;姜一定要用姜炭,姜炭已不燥热,善止血;仙鹤草性温味涩,为收敛止血之要药;茅根性平,能清肺热、血热,凡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均可用之,用量宜重,鲜者尤佳。支气管扩张咯血多系气不摄血,络破血溢,营血大伤,须急用收敛止血法治疗。本方五味药温清并用,能行血中之气,凉血清热。故可收迅速止血而不致瘀之功。(4)痹证

龚师论痹证证治:痹者,闭也,塞也,不通为闭,闭塞不通之为痹。痹证是因素体虚,腠理疏松,营卫不固,加之汗出当风,或汗出涉水,或坐卧湿地,导致风、寒、湿三气杂至,侵袭经络,凝滞气血,壅蔽关节而致肌肉、关节、筋骨酸楚、疼痛、重着、麻木等的一类病证。此病证或局限于某些大、小关节,或在四肢,或客于腰背,或遍历周身,或其痛游走不定。正如《素问·痹论》所言:“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又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善行数变),“寒气胜者为痛痹”(寒收引凝滞),“湿气胜者为着痹”(湿重浊不移)。此外,《素问·痹论》还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痹之分,并言五痹日久不愈,复感于邪,可以内舍五脏,“内舍者邪入而居之也”,邪由经络筋骨而内舍于脏为难治之患矣!除《内经》行痹、痛痹、着痹及五痹说之外,后世医家又有“周痹”“历节”“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走注”等诸多名称。此类痹证,大抵以知痛知痒者为病轻,不痛不仁者为病重。痹证虽有许多种名目,但历代医家尚遵《素问·痹论》行痹、痛痹、着痹之说,一直沿用至今仍为辨治痹证之准绳。

行痹一名“走注”,又称“流火”。症见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日夜不已。风气最胜者,每见关节红肿不仁,或筋屈不伸,或伸而乏力,以上半身痛为多,亦可下半身痛,脉多浮缓。

痛痹,又名“痛风”,或称“历节”“白虎历节”等。症见腰背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固着不移,白天痛轻,夜晚痛剧,遇热痛缓,遇寒痛增,脉多紧大兼涩。

着痹,其疼痛多留着一定部位(多在下肢),皮肤麻木重着不移,痛所或左或右,或臀或腿,阴湿天痛加剧,兼夹身重、四肢乏力、胸闷纳呆等湿重现象,苔多白厚腻,脉多濡缓。

此外,体虚而风、寒、湿三气俱盛入侵,可遍攻肢体关节,则周身掣痛,麻木并作,名为“周痹”。又有邪郁病久,风化为火,寒化为热,或素体阴虚阳亢,或本湿痰阴火内滞经络,感邪之后,则关节焮热红肿疼痛,并可有发热、溲赤、口渴、舌赤、脉数等症状,名曰“热痹”。

行痹、痛痹、着痹皆为风、寒、湿邪杂至入侵,不过风、寒、湿三气各有偏盛而已,皆可归入阴寒证类;热痹则证属阳热类。两类证其脉症大不相同,治法各异,不可混同。

痹证是临床上极多发而常见之病,地不分南北,人不论男女,皆可罹患此病,故历代医家都很重视。龚老在临床工作中亦曾常诊治痹证,并以中医痹证之理,辨证诊治坐骨神经痛取得较佳的效果,特书之于下。

临证要点:患者常先有背部酸痛和腰部强直感,几天后臀部、髋部向下扩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此乃坐骨神经之通路也。其疼痛剧烈,痛如针刺,或有麻木感,少数患者发作频繁,疼痛可经年不愈。

病因病机: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症状是沿坐骨神经通路有剧烈疼痛,由臀部、髋部向下扩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以中医的痹证归类法来划分,其痛剧烈,应归属为痛痹。但从部位来看,主要痛在下部,并有窜走麻木感,“风伤于上,湿伤于下”,此证必兼夹风湿之邪。乃风寒湿邪侵及下部,流注经络关节,凝滞气血,经脉不通则重麻疼痛。

治则:祛风散寒除湿。

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桂枝12g  防风12g  白芍12g  麻黄6g

白术15g  知母12g  生姜15g  甘草6g

制附片(先煎1小时)30g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