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人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4:05: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三虎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方人生

经方人生试读:

作者介绍

王三虎,男,1957年7月生于陕西省合阳县。14岁步入医林,苦练童子功,倒背《伤寒论》。先后毕业于陕西省渭南地区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获伤寒专业硕士学位和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医学博士学位。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及西安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肿瘤专家等。现为广西名中医,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经方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学术职务。先后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师带徒40人。

王三虎教授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重的治学观,提出了“燥湿相混致癌论”“寒热胶结致癌论”“人参抗癌论”“把根留住抗癌论”“肺癌可从肺痿论治”“风邪入里成瘤说”等新论点。年诊国内外患者2万人次。共发表论文180余篇,主编、参编书籍30余部。以第一作者身份3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2次获得军队优秀卫生音像制品奖。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弟子编著的《中医抗癌进行时Ⅱ——随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荣获中国出版行业协会2012~2013年度优秀畅销书称号。2009年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医抗癌临证新识》,数位专家发表好评文章,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王三虎抗癌经验》影响已显。新著《我的经方我的梦》正在热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伤寒论》选用其麻子仁丸治疗遗尿验案。最新出版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将其提出的“燥湿相混致癌论”作为近现代肿瘤病机创新予以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三虎教授中医生涯的缩影、学术渊源的复现、经方学用发展的总结。心路历程、求学探索、笔记论文、师友交往、临证感悟、思想火花、困惑选择、会心之乐,娓娓道来,体现出文献性、故事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自序

“重德好文,克己敬业”,是我家族百十年来业已形成的家风家规。如果说我的人生有一些可以总结的地方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践行家风家规的结果。其中,好文,就是要能写,善于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悟。自2015年1月的第一个周日晚8点起,我每周一次在微信平台“全国经方论坛”开始了“我的经方我的梦”——分为少年梦学经方、青年梦用经方、中年梦发扬经方三个阶段的系列讲演后,不仅群内外反响之热烈出乎意料,更主要的是爱人吴喜荣,尤其是女儿王欢的兴趣大超乎前。曾有“常听常新”“博览群书,才能信手拈来、应用自如;引经据典,才能妙趣横生、兴味盎然 ”等当堂点赞,真有“内举不避亲”的肆意。受到网友群友对我“经方人生”给予肯定的影响,我想在我讲演录音文字的基础上扩而大之,对我所疏漏简略的经方内容进行详细而准确地补充增添,结合自己经验之所得,使之更加系统翔实且更有可读性、资料性和参考性。这就是我写《经方人生》这本书的起因。

经方是中医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最关键部分,是中医最具代表性、最切实有用的精华。我的人生得益经方之处数不胜数,这种感恩之心,以及学经方、用经方、享受经方的心路历程,实有敝帚自珍之感。若能通过这个机会,把我30多年来发表的有关经方文章,收集梳耙,撷精聚要,将求学脚印、心路历程、临床经验、有效方药顺次展现,或能给青年读者以启发。若还能从中体味出我的以德为先,德术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继承与创新并进,不慕浮华,嗜书如蔗,看病成瘾,写作快感,以及几十年如一日研习经方这些文章之外的东西,则本书的超值就在预料之中了。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驻会秘书长史星文及湖北襄阳张云平老先生为本书题词,深表谢忱。同时,还要感谢柳州市中医院杨建青院长、蓝宁生书记以及同仁亲友多年的支持。王三虎2016年3月22日于柳州市中医院第一章初入医林这是我们老家的大门,“耕读第”三个大字赫然在目

1957年7月,我出生在陕西省合阳县百良镇陌西这个以汤药发明者商代宰相伊尹走过的小路命名的村庄中一个殷实祥和的耕读之家。先祖在兰州做药材生意奠定基业,从我的父辈仰文、仰武、仰成、仰康的官名中不难看出端倪。这是先辈希望他们能像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那样奉献人生,成就功名。而他们的小名俊要、俊升、俊发、俊财,也能看出农民家庭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求真务实效的心理。我的父亲虽然不像他两个哥哥文武各得其长,但他名字中的“发”字,似乎暗示着启发、“后发治人”的意思,要不然父亲怎么从小就叫我做一个像孙思邈那样治病救人的大医生呢。

我的外爷管理三级村药王庙的时候还没有我,但那个古色古香的庙宇倒是小孩不错的捉迷藏之处,甚至其中的塑像对我来说有点害怕。父亲的外爷,我就叫老爷,主持百良东村药王庙我却是记忆犹新,也见到他给人抽签开方的事。因为祖母经常要伺候老寿星,药王庙就成了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

小时候,我记忆力好,喜欢语文,冷落数学。在全国上下大兴背毛主席语录时,四年级的我被村大队长背着,晚上到各小队表演背功,是我最早的出名事件。当时我最大的愿望或者理想是在父亲到大城市去时,给我买一个硬皮笔记本。结果我就在这个洇水的小本子上抄满了阿司匹林、酵母片、红药水、紫药水等的功效。这时期,我们这条墚上传说中的三个名医还是非常令我神往的。莘村的马敏秀、三池村的成宝臣都是以善治伤寒而闻名乡里的。前者我只远远望见,后者倒是在我20岁时见过面,也问过他关于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的问题。但老先生说我念错了,应该是读“pei证”,所以话不投机,戛然而止。尹庄的田仁卿老先生在韩城县医院工作,以温病擅长,我早先见他的时候是他因“文革”期间靠边站,在巷道里晒太阳。在我中专毕业留校后地区中医学会的会议上,我得以和老先生面谈,且他对我这个后生另眼高看,会后就托人问我年龄和婚姻状况,要是我再大上几岁的话,十有八九就成了伊尹居住过的村庄——尹庄的女婿了。田老先生的儿女较多,一个给我当过初中老师,一个给我当过卫生班老师。前几年,老先生遗著《伤寒论诠稿》在香港出版,我也曾受赠收藏,良有以也。这是我(前排左起第一)初中毕业时和同学的合影,稚气未脱

我小时候受家庭影响甚深,不仅仅是大户人家的祖父祖母率先垂范,识文断字;而且当过教书先生的父亲,通明达理的母亲,潜移默化,使我获益良多。引用我写的《伯父与我》中的一段话吧。“刚学会认字的我在囫囵吞枣地勉强读完《儿女风尘记》《高玉宝》两本小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反复多次翻阅《志愿军英雄传》系列精装书,既为书中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所迷恋,也希望看到伯父的形象和事迹。因为家藏照片中伯父军装笔挺,气宇轩昂的光辉形象几乎占据了我不大心灵中大人物的全部。”

我在小学、初中阶段已体现了家族“重德好文,克己敬业”的家风,语文成绩好,记忆力强。第一节五七中学卫生班

我受到当医生的二伯仰文(大家族的排行)言谈举止的影响,立志学医。我初中毕业后没能直接上高中,后经二伯介绍进入同家庄公社五七中学卫生班学习两年,二伯就是老师之一。这个学校刚开始办,借用了小学的两个教室,只有两个班,一个高中班,一个卫生班。在一个小小的以泥基子和胡基为桌子的教室里近70人济济一堂。我的少年梦得以实现,灵性初开,成绩突出,究其原因一个是太想学医了,一个是记忆力好。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医学基本知识,尽管如此,我当时对心肺听诊的基本功还是掌握了不少,甚至多年以后还有同学说保留着我当时的笔记本,只可惜未拿出实物;中药和方剂也记了一些,但容易忘记,只有反复背诵才行,恐怕记得最熟的方剂就是麻黄汤了,当时似乎就有直接当医生看病的准备了。教西医的田云龙老师、来自上海的张立老师和教中医的班主任田恒印老师都对我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学校的生活是相当清苦的,说起来典型的事例就是吃的是从8公里外的家里背来的馒头,就着带来的辣椒,喝着开水。尤其是早晨洗脸可算是节水模范吧,两人互相用茶缸通过流水,简便至极。晚上便借宿村民成顺祥家。1995年春节后几天,晋陕两省的患者突如其来蜂拥我家,以致巷道交通堵塞,人满为患。而我的房东成顺祥领着几个人,横冲直撞,要求先看病,连我母亲的发小也只得礼让。

实习阶段在百良卫生院时,李桂生院长的精明利落,卢老师的烧伤药膏和王秋香老师在生活上的格外关怀都对我影响至深。王秋香老师如今70多岁了,还不耻下问,多次电话就我书中的一些问题及临床问题进行沟通,更是我现在学习的榜样。王敏科老师是我的本村人,对院长提出实习生要有住在医院里边的,外伤出诊、急诊也好协助。我很荣幸地被选中,占了小房间的一张床,王秋香老师还拿出她家的凉席让我用。真是小确幸。

我们班和当时的卫生班相同,学的人多,成功的很少。真正以医生为职业的大约只有十几个人。

我们村有一个聋子爷爷会看中医儿科。我的爷爷也经常给我说当儿科医生好,因为谁家的小孩都离不开医生,都看重医生。这反映了当时经济水平低下,大人的病就扛一扛(硬顶着),小孩发烧吐泻咳嗽之类,马上就得找医生。我从这位儿科老中医手里一块钱买了一本《幼科铁镜》,上面写着十三种人不可学医,“残忍之人必不恻怛。不可学。驰骛之人必无静气。不可学。愚下之人必无慧思。不可学。鲁莽之人必不思索。不可学。犹豫之人必无定见。不可学。固执之人必不融通。不可学。轻浮之人必多忽略。不可学。急遽之人必期速效。不可学。怠缓之人必多逡巡。不可学。宿怨之人借此报复。不可学。自是之人必以非为是。不可学。悭吝之人必以此居奇。不可学。贪婪之人必以此网利。不可学”。这些话,当时反复对照回味,后来也念念不忘。对我性格、人格、风格的养成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节王家洼卫生院

毕业后经二伯介绍,通过成创现院长到了王家洼卫生院工作,主要是药房的司药。那时我只有16岁。实际上,得到这个机会可真不容易。当时大学不招生,想背粮学艺,也就是自费学医的人很多,卫生院人满为患。我去的时候,我的同班同学实习结束还都没离开呢,我就能一个月领12块钱的补贴了。真是羡煞人也。但是,这种免费的“午餐”吃了3个月,我就突然独立管药房了。那个时候,药房几乎就是卫生院最重要的经济部门。药物管理很复杂,每天销处方,也就是每天用的每一张处方、每一味药都要统计,月底盘点对数,工作量大,非常繁琐。但我乐此不疲,认为机会难得。这是我(右一)在王家洼卫生院时在药房门口的照片第二章学经方第一节经方启蒙

卫生院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医党学都老师,他给实习生讲“通伤寒者,医门之过半也”,意思是说,把《伤寒论》搞懂了的话,医学这门一半就过了。这句话对我影响深远。同时,老师给我们讲了六经提纲和一些最常见的方剂,从而开启了我的经方人生。我认定了《伤寒论》后,就托人买了一本《伤寒论语译》,死记硬背。少年时期的我确实没有现在所谓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觉,反而感觉时间很充沛,尤其是坚持每天清晨早起一点。这段经历如果用歌词来唱,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背着伤寒我心欢畅。当个医生是梦想,抓住根本不能忘”。大约用了一两年时间,我就能把《伤寒论》在四个小时内一口气背完。

我当时在卫生院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春节放假4天。我只休半天,初一下午就回到卫生院了,也不知从哪里来得那么多热情与劲头。背起《伤寒论》,虽然半懂不懂,但就像饿汉抢吃烧饼,囫囵吞枣,也感香甜无比,痛快至极。以至于党老师都说:“在农村当医生,用不了那么多。背有方剂的条文就够了。”在这一点上,我还真没听老师的,既然《伤寒论》这么重要,何以见得没方剂的条文就不重要呢。从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到第398条“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前后来回反复背诵,不亦乐乎。尊师重道好传统,吃水不忘打井人。这是我多年以后看望党学都老师的照片这是我当年的日记中记载明确时间地点晨起背诵《伤寒论》的情况就是这本《伤寒论》,边学边用到如今

当时的农村缺医少药,医疗环境宽松。实际上,我不仅要独立完成算价、取药、收款、存钱、进药、盘点、走账等一个工作人员的任务,还要抽空打针、输液、缝合伤口、穴位埋线、协助接生、跟师初诊,甚至门诊应诊。当时,儿童输液扎头皮针就是我的强项。待遇嘛,也从12元起,15、18、24元,最后拿到30元工资,在当时也就是一个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了。第二节边学边用

在背诵《伤寒论》的过程中,我也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从1974年开始的日记中,记录自己治疗过的病案大约有20个,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治法、方药、疗效一应俱全,现在看来还真像模像样。在这个过程中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胆也大,例如有用麻黄汤的例子就记载在我这些病案中,有个青年人,咳嗽、气喘、无汗、头疼,予麻黄汤,用一两副好了,我就作为病案记载了。远不像现在,在学习麻黄汤的时候,老师讲了:麻黄发汗力强,麻黄汤发汗力峻猛,这样一讲,作为《方剂学》的第一个方子,结果好多中医一辈子不用麻黄汤,不用麻黄。而我当时没有这个束缚,所以用麻黄汤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可以说是我最初用的经方。另外,像外感寒邪,内有水饮的咳嗽气喘我用小青龙汤,还有白虎汤治疗牙痛等,习以为常。

记得有一日打开卫生院大门,高姓朋友的妹妹农药中毒,要转院到韩城,是我提醒拿上解磷定2盒,以防没药时急用。结果不幸言中,韩城这个药用完了,还是用带去的药救人一命。一次我看到一个发热昏迷抽风的小孩,接诊医生也说不清什么病,要转诊韩城,走了后我说,很可能是菌痢,结果竟然应验。实际上这个时候我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曾发起并促成尸体解剖一事。当时是在一风雨之夜,我和同伴根据线索到野地里刨开土堆,提出装小尸首的笼,拿回卫生院解剖观摩。虽然现在看来学问收益不算大,但却看到了真正的内脏器官,也奠定了我日后的大胆求实作风。

值得我骄傲的还有,当时我母亲得了小柴胡证,我就给她用小柴胡汤,结果吃了一副基本上好转,我一号脉,说:“昨天是脉弦,现在是脉小,伤寒论271条说了‘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三天的话脉小者就是好了,不用吃药了。”结果正如张仲景所言。还有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的伤寒启蒙老师得了低血压病,眩晕数日,闭目尚可,睁眼则剧,第二天他就要到西安找副教授——他的老师,当时在我们合阳插队,下放的医务人员办的班,党老师听过人家的课。党老师说:“这是低血压,治不好,我明天到西安找我老师治。”我说:“党老师,你能不能听我一句话。”他说:“什么话?”我说:“有人在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用桂枝甘草汤治疗低血压。”听了这句话老师来劲了,我接着说:“他认为低血压是心肾阳虚,所以用桂枝甘草汤补心阳,加肉桂补肾阳,3味药,每天各10克冲服。”结果我们这个卫生院缺一样药,我还亲自从外村的医疗站买回来,3味药,炙甘草、桂枝、肉桂各10克,泡水喝,每天晚上我给他拿血压计量,每天升高10mmHg,一直恢复到正常。党老师激动地说:“舍此三味,别无良方。”结果我们师徒两人用这个方子在我们合阳、韩城一带治好的低血压病人不下三四十个,这也是我当初学伤寒后用伤寒的例子。

还有一个例子,我想也是我当时知道的少,就是读书时张仲景说了我就用。我一个同学咽喉痛,我一看他的咽喉不红肿,就给他开的半夏散及汤,张仲景《伤寒论》上不是说了吗“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那就是半夏、桂枝、甘草呗,你想,这三味药非常便宜的,一毛来钱,结果效果非常好,以后他还说了,不但当时有效,以后再犯了,用这个药还有效。我想大家都是经方大家,可能用得多,但是真正在中医队伍中用的人可能就少了。其实现在这种病很多,西医通常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半夏散及汤呢,用半夏化痰、用桂枝温阳、用甘草利咽,这个配伍非常巧妙。第三节简单的经方病案

现在看来,当时的20多个病案,还真有可道之处。1975年3月28日开始的第一个医案就是胃火牙痛2天,用白虎汤加牡丹皮、白芷、黄芩,1剂愈。第二个医案是54岁男性牙痛2天,据舌苔微黄、脉数尺稍弱,辨证是胃火炽盛、肾水不足,用白虎汤加生地黄、麦冬、玄参、牛膝、白芷、黄芩,取药2剂,1剂即愈,另1剂未服。

说起来太有意思了,2年多以后,我要腾出时间备考中专,借的是叫王万德家的房子。当时空荡的门房里,一桌一凳,一张从医院抬来的黑板反过来用的床。结果考上中专以后,这个家里的老太太悔不当初,耿耿于怀,认为我带走了她家的运气。谁知之后王某之妻怀孕4个月时,头痛、头晕、发热、咳嗽2天,我以小柴胡汤加味2剂告愈。现在想起来,小柴胡汤证的最后一个“或然证”就是“或咳者”。

无独有偶,下面引用一个完整的医案。“1977年5月19日,王姓女孕4月,头痛恶寒、无汗、喘而胸满、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用麻黄三钱、桂枝四钱、杏仁四钱、甘草二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防风二钱、藁本二钱、杜仲三钱、菟丝子三钱,一剂,水煎服。此太阳表实证麻黄汤主之,酌加保胎之药。这是党学都老师以往主张。5月20日又诊,恶寒消失,喘、胸满大减,遗头痛一症,舌苔薄白微黄,自述以往有头痛病,以两颞为甚,不休止,不容易治,予柴胡五钱、藁本三钱、细辛一钱、川芎三钱、当归二钱、羌活二钱、黄芩三钱、黄柏三钱、生姜一钱、甘草二钱、香橼二钱,两剂。此方以柴胡为主,分量独重,配藁本、细辛、川芎等止头痛,羌活、升麻、黄芩、黄柏升清降浊。”看来,我20岁左右在学经方的时候,已经注意到随症加减,而不是依样画葫芦。这个思路直到如今,一脉相承。我们是为治病而用经方,不是为验证经方而用经方。

原案中主症、脉舌一应俱全,剂量、效果、体会夹议夹叙。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大胆心细,应用经方时不仅没有束缚、胆怯、犹豫,该用就用,而且是活学活用,不离经方,不拘经方。

还有一个早期应用真武汤的故事。对门的五婆突然眩晕心悸虚汗颤抖,我热蒸现卖用两剂真武汤治愈。还受到擅长治疗伤寒的老中医马敏秀之子,时任军医的姑父当面首肯与表扬。

村子里一个老奶奶牙痛,她说我不能吃石膏这些凉药,一吃就拉肚子。我说那就加几片生姜呗,用生姜把胃护住,然后用白虎汤清泻胃火,结果她一吃这个方子牙也不疼了,副反应也没有。以后我回村,她总是找我开方,热情招待,褒扬有加。而这种寒热并用的方法,可以说是我灵活运用经方的先期实践,更重要的是,对我以后用寒热错杂的观点看问题,提出“寒热胶结致癌论”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当年活用经方吴茱萸汤医案的原件

我有一次到我姐家去,她隔壁的邻居说拉肚子,我根据他的症状说,你这就是半夏泻心汤证。结果吃了效果非常好,从此开辟了我对寒热错杂病机的深入理解。我们大家都说“五泻心汤皆治痞”,大家都知道寒热错杂、辛开苦降用泻心汤,但是基本上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就叫寒热错杂,怎么样就表现出寒热错杂?我在实践中才发现,之所以我们用泻心汤,就是因为它有寒热不同表现于一身。比如说这个人有胃胀、拉肚子、舌红,但是他说我不能吃凉的,不能受凉,一受凉就拉肚子,一吃凉的就胃痛,这就是寒热错杂。比如说舌红、苔白,这就是寒热错杂。总得说来,我们用半夏泻心汤是说明它有寒热错杂的不同表现,难以用单纯的寒或热解释才用,而不是简单地只要你是胃脘痞满就用。这种观点之后体现在我1992年出版的《经方各科临床新用》这一本书中,我认为这一本书最有价值的就是我对寒热错杂的解释,我觉得在我目力所及之中,还没有看到有人像我这样把寒热错杂变得具有可操作性,从理论上讲通的。对寒热错杂的这种理解使我在临床上见仁见智,多用寒热错杂的思路看问题。不仅仅我是这样,我女儿王欢也是这样,当时她刚上大学,跟我回去给老乡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效果非常好,被多次夸赞,我也倍感自豪,至今她仍时常提及。第四节考上渭南地区中医学校

本来我读经方、背伤寒是为当一个好的赤脚医生,不料改革开放、教育制度的改革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想之路的大门。于是我就认真备考,在备考过程中,感想很多。好些日记就是我当时情感的真实反映。

到1978年,我离开初中文化学习已经7年了,A+B+C=D这些都是从头开始学习的,虽然我的数学差,但是语文、物理、化学还可以,结果于1978年考上渭南地区中医学校,正式步入医学殿堂。应该说是我经方梦的超越,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当时的背景是,“文革”十年,文化荒废,求学无门。因为突然有了难得的求学机会,给自己增加知识(知识就是力量)而不是默默无闻地“修地球”(农民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黑色幽默),没有人不是主动地、如饥似渴地吸吮医学的养料。

在我们班50名同学中,约有一半人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甚至还有上过3年制五七大学的。上了中专,是自以为是地放手攻读我喜欢的《伤寒论》,还是老老实实、按部就班地学好各门课程呢?我的态度是坚持“门门及格,总分领先,优势突出”的原则,第一学年下来,我和樊海在全年级200人中并列第四。在学中药的过程中,班上采取轮流上台讲学习体会的方法互帮互学,我的演讲初露锋芒,在全校师生中有了名气。

从第二学年学习《伤寒论》开始,坚持学伤寒,背经方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当我向给我伤寒启蒙的党老师借他的《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时,党老师虽说“中专学生就是回来当医生,学好会使用的就行了。不像大学生,不一定用得上这些参考资料”,但还是借给了我。这本书有注家,思路开阔,还是对我系统学过《伤寒论》后的深入钻研起到一定作用。

渭南中医学校当时也是被农村包围。非常幸运的是,这里的田间小路更长、更宽、更适宜边走边背书,三年里的许多时间我就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尤其喜欢暑假,留在学校,在那田间小路上,天昏地暗地背诵;在那无人干扰的操场上、教室里,反复多次地徘徊领悟。幸好当时没有灯红酒绿诱惑、学而无用的后顾之忧、“我爸是李刚”那样豪言的刺激,甚至因为可以“裸婚”而没有房车的压力,正好使我心无旁骛地练童子功了。所以,“文革”后三四年上中专、大学的青年中人才辈出。

幸运的是当年的老师中有一批学验俱丰的高年资医师,如渭南中医学校的“三把刀”李树怀、亢海荣、杨恒茂老师,还有诊断老师秦智义、温病老师卢增民、内科老师邢建民等,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当然,最有影响的还是伤寒老师。下面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友通讯》2015年1期刊登的我的回忆文章。我当年在渭南中医学校时的照片我与中医学校的三个伤寒老师

教我们《伤寒论》课程的主要是裴玉衡老师。当时她年轻漂亮,刚从哈尔滨进修伤寒回来,热蒸现卖,我听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课程结束后,按照她的介绍,借阅了“文革”后第一本伤寒论原创专著,山东中医学院李克绍副教授的《伤寒解惑论》,书虽不厚,见解新颖,亮人眼目。当然,也有一些我不认可的观点。我年轻气盛,胆大妄为,竟写了一篇《读伤寒解惑论后的一点看法》的争鸣文章。裴老师很赞赏,力排众议,建议发表。此处女作在我中专毕业前几天,全文发表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上。留校后,连续发表了几篇有关《伤寒论》的论文,都由裴老师审阅过。要说裴老师,可是最早鼓励我考研究生的老师了。这在当时我都没有底啊。研究生,和我这个中专毕业生,差距太大了。裴老师说,“在进修时我还是知道大家对《伤寒论》的熟悉程度的,你考,没问题”。有意思的是,我们中专毕业生当时的社会地位不高,没有几个对象供挑选。一方面裴老师给我做媒,也就是介绍她的学生,一方面她又不想让我这么早谈恋爱。说考研究生是大事。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是正常人,不是英雄。何况谈恋爱也未必影响考研究生啊。暗地里我想,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好,踏实。假如目标定得太高,谈恋爱结婚太迟,备考效果未必好,要是犯个错误什么的,那可就因小失大,吃不成商品粮了。前几年见到裴老师,她说当年她要不是觉得她女儿小我太多的话,愿意将她女儿许配给我。我心里想,你咋不早说呢,害得我博士晚读了十几年。

王灼性老师我在上中医学校前就认识,他也教过部分伤寒内容,而且他是我的班主任、乡党,对我多有关心和帮助。想起来真没少吃人家送他的点心。王老师医德高尚,深得患者信任,善于用经方,如葛根芩连汤治疗小儿腹泻等,一成不变。即使再配合输液也能给他坐诊的诊所和个人增加一点收入,也不违医疗成规,但他不屑一顾,我行我素。现在近80岁的他早已是真真正正的渭南名医,声望很高,这与他深厚的伤寒功底不无关系。王老师人如其名,情感热烈,心直口快,还真有点“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风。刚入学他就以其侄子王冀青(当时兰州大学的高才生,其后是教授)寒假都不离校,一学期就攻了四门外语的天方夜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心里的标杆。我和樊海考上研究生后,王老师非常兴奋,到处宣扬,还给我们送了笔记本,并题词鼓励。据传王老师曾说,“我在中医学校没什么功劳,就是培养了两个研究生嘛”。这句话还让人提到会上,认为他太突出自己,掩盖了大家的功劳。我觉得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王老师作为老师的代表当之无愧。斯人斯言,也只有王老师能说这句话。

薛振斌老师以前也教过《伤寒论》课程,但没给我代过,而他在《伤寒论》方面的学术修养和发表的有关论文还是给我有所教益的。前多年,薛老师和我交叉在合阳县妇幼保健院坐过诊。听患者讲,薛老师说“王三虎是我的学生哩”,自豪之情,可以想见。

我上的是伤寒专业的研究生,以后在第四军医大学也凭伤寒方面的一些论文书籍获奖晋级。十几年前,长安张志刚写了一本《伤寒三字经》托人找我这个“伤寒专家”作序,我说“我虽不是伤寒专家,但确是从伤寒起家的”。如今,我在中医诊疗肿瘤领域的一些见解和方法,也往往与《伤寒论》有关。如果说,这样也算是成功的话,那肯定有一半功劳是老师的,是母校的。2015年6月8日在西安看望裴玉衡老师第五节奠定传统思维模式的毕业实习

中专三年,见习实习就近1年,足见学校当时对实习的重视。当时我们回合阳实习的8个同学,4个分在县医院,4个分在中医院。在途中,大家商量,中间轮换。但到了实习期快一半的时候,在中医院实习的我变卦了。结果县医院的同学上门找我这个组长理论。我说,学校分配我们在中医院啊。同学们说,不是咱们说好变一下吗?我说,看来现在还要变回去。他们说,说好的就不能变了。我说,如果不能变,就按学校的安排不变好了;如果能变,现在就变了,反正我们都熟悉各自医院的情况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想来,我虽然达到目的,把自己锻炼成纯粹的中医,但愧对这几个乡党同学啊。事实上是在合阳县中医院实习期间,我深得李景堂老师的教诲和信任,李老师签名的处方半本半本就在我身上装着,下班之后或者病房管理时可以放开手脚地干,学以致用,不亦乐乎,得此良机,有谁舍得半途而废。这个时期的厚厚一本日记中,无体例,有事实,有感悟,甚至还有准备考研究生的日语。我在中专毕业实习时诊断处方的日记,还混杂着日语当年的实习日记

说起日语,还真有意思。我们当时学校不开外语,恰逢陕西电台开设日语广播,我们班有好多人参加了学习。一则有这个机会,二则日语有好多汉字认得。事实上,日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比英语难学多了。现在算起来,我们班约一半人都自学外语,不能说没有更高的理想吧。其中一个同学回到榆林实习后给我写信说,广播也听不清,人也懒了,不了了之了。因为当时我们能听广播的时段是中午饭后,哎呀,太困了,但是不听不行,不学不行啊。实际上到现在,真正用上外语的就是我,考研究生呗,当时,我也和现在许多人的想法一样,中医还要考什么外语,向谁学,向外国人学吗?好在我转过来再想,研究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中医也概莫能外。难道高级专门人才只是学,永远是学人家的?现在好多中医在国外,事业如火如荼,就是例子。还是要有眼光,看远一点。受没受过研究生培养,对同一个人来说,肯定不一样。

在合阳县中医院的实习是值得一提的。我对当时得到高年资老师的教导,格外感恩,念念不忘。尤其是实习期间受雷在田、李景堂老师的纯中医思维和熟练运用经方治百病的影响,使我奠定了传统中医的思维模式。

下图是我在合阳县中医院实习时师生的合影。中间左起第二、三位的王农老师、雷在田老师和第三排右起第二位的李景堂老师、左起第一位的赵淑珍老师(二妈)都是在实习期间对我影响很大的人。而第一排就是我和贺玉芳(右二)、张勤芳(左二)、李玲(左一)同学

看看我当年的实习日记,应用经方的机会不少,小青龙加石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大陷胸汤等,甚至还有不成功的病案。我和二伯总是无话不谈,太多会心之乐

我的二伯曾经意味深长地给我说过:“当一个好医生,首先要会看病,这是最主要的。其次要会讲,只有这样内行人才服。还要会写,只有写才能提高,才能扩大影响。”可以说这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虽然我常说“谁有头发都不愿装秃子”,实际上确实有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临床家。我替他们叫屈,就像金子深藏土石之中。第六节处女作发表

我在中医学校学习的第二学年,《伤寒论》课程的开设就给学有余力的我提供了阅读课外资料(注家)的机会。学习结束后,我就有感而发地写出了第一篇论文。在我们中专毕业离校前的一星期,突然有同学说,王三虎你的文章发表了。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很快跑到图书馆,看到文章以后,听到旁边同学讲,“王三虎这个名字黑体字,和岳美中、方药中都并列起来了”,所以造成了一时的轰动,我也有幸成为中医学校办校40多年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一一次留校的“中医士”专业毕业生两人之一,以后我和樊海同时考上了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那是另外一回事。现在渭南中医学校早已是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部分,我有幸和当今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授以及某将军并列作为这所大专院校六大著名校友出现在同一展板上。可以说,伤寒、经方给我带来了超越梦想的荣誉。

这篇处女作发表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读《伤寒解惑论》后的一点看法《伤寒解惑论》是解决《伤寒论》中疑惑不解问题的新书。笔者捧读再三,收益不少。约略言之,该书具有文字流畅,说理透彻,立论新颖,见解鲜明等特点。对《伤寒论》中争论不休的一些问题的论述,读后使人心悦诚服,确有茅塞顿开之感;对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问题,提的全面中肯,使人有规可循,免走弯路;对伤寒汤方的应用,给人很大启发。总之,《伤寒解惑论》的问世,对研究和学习《伤寒论》有促进作用,实是一本难得的解惑书。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一、该书对“六经发病的前驱期”和“传”的认识似欠妥

该书指出“原来外感发病的初期,三阴三阳的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只是觉得‘发热恶寒’或‘无热恶寒’,并酸懒不适而已。这种现象我们暂且称之为六经发病的前驱期。在前驱期中虽然还看不出将来要发展为那一经病,但是也可以做出一个大概的估计。这就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因为如果恶寒的同时又发热的话,就说明患者的阳气素盛,大概将来会定型于三阳”。

我认为从“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一条来分析,说明在疾病所出现的症状中,有“发热恶寒”一症者为病发生在阳,而“无热恶寒”疾病发生在阴。其中“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不是“六经发病的前驱期”,而是六经病变的具体表现。

关于传经问题,该书认为“传”就是变化了的意思,这是对的。但该书又说:“具体来说,就是由三阳病或三阴病共有的前驱期,变成可以明确划分为某一经病的症状定型期,这就叫‘传’。”这样理解“传”就不妥了。从书中引用的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这一段来看,将“传”理解为太阳病的前驱期,变成太阳病的定型期似乎也说得通。但是我们分析条文时不能断章取义,起码要将同一条文联系起来,对比来看。这一条的原文是“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意思是伤寒的第一天是太阳受病,传不传入他经,当从脉证上来判断。若脉象如初,即浮紧或浮缓之脉象未变,则病仍在太阳;若出现“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时,则病已传他经。可见在这里“传”,就是由太阳病变化成少阳病或其他病了,但不能理解为是由前驱期变成定型期,因为太阳病的定型期绝不是“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

二、对大青龙汤证解释的问题

该书还指出:“太阳伤寒,一般是脉浮紧,身疼痛。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旷持多日,表邪不退,就可能脉由浮紧逐渐变为浮缓,身痛也逐渐变为身重。其所以紧去变缓,是荣卫更加滞涩所致,所以是迂缓有力,和太阳表虚证的浮缓不同。脉不紧了,身也就不痛而变成身重了。”在这一段中,为什么“身不痛,但重”没直接解释,按其脉紧变缓的解释,则身疼变重也是由于“荣卫更加滞涩所致”,“荣卫更加滞涩”就应身疼更剧,为什么“身不痛,但重”呢?这里面的道理,因作者没交代清楚,故对一般水平的读者仍是一点疑惑。

在解释“乍有轻时”一段中指出:“这和论中所说‘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是一个道理。”像这样解释这一身重的特点“乍有轻时”,就无所谓特点了,因为每一经都有欲解时,难道其他经的身重都“乍有轻时”吗?

三、对《伤寒论》评价方面的问题

该书指出:“六经辨证本身,就存在着教条,譬如……同是停水不渴的茯苓甘草汤症,汗出者划入太阳,‘厥而心下悸者’划入厥阴;同是停痰的瓜蒂散症,‘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划入太阳,‘胸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划入厥阴;同是阳虚水泛的真武汤症,‘发热、心下悸、头眩’写在太阳篇,‘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写在少阴篇;这种撇开疾病的本质,只依现象来分经的做法,实时典型的教条。”

我认为,以上所举的例子,不但不是所谓的“教条”,而且是高度写作技巧和精心处置的结果。张仲景在论述膀胱蓄水证时提出“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这是用水蓄中焦的茯苓甘草汤证与水蓄膀胱的五苓散证相鉴别,而不是因“汗出者,划入太阳”。“厥而心下悸者”列入厥阴篇也有与厥阴病的四肢厥逆相鉴别的意义。瓜蒂散列入太阳篇,并不是因其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划入太阳,而是因为“病如桂枝证”而列入太阳篇,示人在临床中须注意辨别疑似症,以免误治;讲瓜蒂散列入厥阴,并不是因有“胸中满而烦,既不能食”便划入厥阴,实是由于瓜蒂散证的“手足厥冷”极需与厥阴之厥逆相鉴别之故。少阴阳虚水泛的真武汤,列入少阴无可非议,列入太阳,放在热扰胸膈的栀子豉汤证后,是作者从病理上将水与火,病位上将上与下做以比较,这种辩证写法对辨证甚有启发。更重要的是将真武汤放在叙述了汗法之后,禁汗证之前,提出过汗、误汗的危害,犹如警钟一鸣,确能承先启后,使读者受汗法之益,而不致得其害。仲景用心如此,否认固属不可,读者明鉴。第七节读伤寒,学经方

留校工作以后,我工作之余抽出好多时间用来进一步背伤寒、读注解、学经方、记笔记。

从当时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我的学习方法和深度,这都是我写文章的基础。所以我1981年七月份留校,十二月份就在《陕西中医》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浅谈《伤寒论》的对举法

对举法是《伤寒论》中广泛应用的写作方法之一,了解对举法的运用,对学习《伤寒论》有一定帮助。今就《伤寒论》对举法的运用作如下探讨。

一、条文排列上的对举法

第2、3条对举伤寒、中风之不同,使太阳经证的两大类型,开卷便见分晓。继之在众多的条文中间常用水火、上下、气血、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互相对举,其用意相当深远。如将膀胱蓄水证与热扰胸膈证对举列出,是从病机上讲水火的不同,病位上较上下之差异;在论述三承气汤以后又提出热入血室一证,乃气血对举之意;白虎汤列入太阳病篇之末,旨在使人明白表里之辨的要意;太阳篇方论结胸又举脏结,厥阴篇370条(赵开美刻本,下同)论虚寒利、371条则言实热利,以及380条正虚做哕与381条邪实致哕的对比,皆可使寒热虚实之不同病机与证候,在读者脑海中一并建立,对辨证甚有启发。少阴病三急下证之后,紧接着又列“急温之”的四逆汤证,观其条文仅有“脉沉”一症,可知本条之举不在于四逆汤之适应症,实在示人病至危重阶段,阴阳之辨甚为重要,亡阴者,急下存阴;亡阳者,遽补其阳。失之毫厘,则差之千里。1981年我留校工作之初的笔记

二、条文内容中的对举法

在条文中的对举法亦不乏其例,如膀胱蓄水证与中焦蓄水证同见于73条,190条阳明病有能食之中风与不能食之中寒对举,338条蛔厥与脏厥的区别,以及第7条发于阳与发于阴的辨证纲领,56条的表里之辨,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共熔对立之双方于一炉,互相阐发,以明其意。

三、证候命名的对举法

以伤寒、中风冠于条文之首,多且繁矣。究其命名依据,虽有三点,但皆为对举则一。如以邪气致病特点命名,则风性疏泄,故有汗名中风,寒性收敛,故无汗名伤寒;以病邪性质命名,如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阳邪故名中风,而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相对来说属阴邪,故条首冠以伤寒。其次尚有以证候的轻重命名:大凡病情危重者多冠以伤寒字样,病情轻缓者则以中风名之。此在论中屡见不鲜,不然,何以六经皆有伤寒、中风,何以三阴病的欲愈证皆曰中风,而其重危死证则几乎每条皆冠伤寒?正如日本医家中西惟忠所云:“凡疾病之将速至危笃者,熟若伤寒之最太甚也,是故先于百病者惟伤寒而已。张仲景氏之建规则也,以伤寒为主焉。惟是以伤寒为主,而又不能无轻重也。于是乎谓其重者为寒,谓其轻者为风。寒曰伤,风曰中,亦惟轻重之别已。”再如栀子豉汤证言虚烦,就是与阳明燥热内结成实致烦相对而言,其实并非虚证。

四、证候多少的对举法

在列举证候时,仲景往往以证候的多少,提示表里证的孰轻孰重,孰缓孰急。如大青龙汤证是以表寒为主,兼有里热,故表证言“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里证仅举“烦躁”一症;小青龙汤证是内饮重于表寒,故表证只言“发热”,而里证却详列“心下有水气,干呕……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再如柴胡桂枝汤证的太阳少阳俱重,故云“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太阳少阳对半列出,就其方言,亦是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仲景之所以如此,意在启发后学权衡症候之多少轻重,随证施治,而勿拘泥于定例定方矣。

五、方剂命名的对举法

方剂以大小命名,着眼处虽有所偏,但总不外乎以大小来对比区分病位,病势及方药作用的强弱等,兹举例以明之。如大小青龙汤是依其发汗力的强弱而命名的。大小柴胡汤是以病变范围的大小命名的。因小柴胡汤病在胸胁,而大柴胡汤又涉及心下。再如“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的结胸,其范围大,病势重,故所治之方名之曰大陷胸汤;而“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结胸,相比之下,范围小,病情轻,可见其以所治证候之多寡、轻重及药物数量的比较而命名的。

六、意在言外的对举法

在《伤寒论》中,此类对举法至为重要,故有“读伤寒当从无字处着眼”之说。例如第6条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实际上温病邪在卫分是有恶寒的,为什么此处却言不恶寒呢?因为这里的“不恶寒”只是与伤寒的“啬啬恶寒”相对而言,不能认为是绝对“不恶寒”。63条云:“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推想其言外之意就是无汗而喘,身大热者,麻黄杏仁甘草石膏主之。试问“汗出,无大热”都可用发汗之麻黄和清热之石膏,若无汗,身大热岂有不可用之理乎?可见此处的“可与”是与言外的“主之”相对而言。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与174条“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前条的大便溏,是与大便硬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稀薄;后者的大便硬是与湿困脾土的大便溏薄相对而言,并非指便秘,观条文前后自知。

第317条真寒假热的通脉四逆汤证,言“身反不恶寒”,此反字是与一般真寒假热的恶寒相对而言,这一“反”字叫得响亮,提得好,它说明真寒假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恶寒的欲得近衣,一种是“身反不恶寒”而不欲近衣。不要以为第11条中有“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就认为凡是真寒假热都欲近衣。凡病有常有变,论中凡言“反”字者,皆与“常”相对而言,往往是辨证的眼目,切勿轻视。

刘渡舟教授说得好“作者在写法上,充分发挥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句深义永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方法表达无遗”。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以上所谈,俚俗粗浅,错误牵强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指正。

1982年时我又在《陕西中医》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仲景遣词拾零》,这个也是当时有感而发的文章。我举个例子,“而且”的“而”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非常常用,我觉得弄清了这个“而”字,就好背《伤寒论》多了。要不然不一定能背过,或者说越背越混淆。举个例子,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都有“汗出”和“喘”,你怎么能记住这个?关键是这个“而”字,葛根芩连汤是“喘而汗出”、麻杏石甘汤是“汗出而喘”,为什么呢?因为“而”表示递进,也就是说“而”字后面这个词是强调的,比如葛根芩连汤是“喘而汗出”,不仅有喘,而且还有汗出,更重要的是汗出;麻杏石甘汤是“汗出而喘”,有汗出更有喘,没有喘就不叫麻杏石甘汤,汗出倒不是绝对的了。1983年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第2卷第6期发表的《仲景药量索隐》是我的第三篇论文,直接与经方有关。《陕西中医》编辑部的公函仲景药量索隐

药物用量,是组方用药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涉及面广、灵活性大,故颇难用的妥帖得当,尤其初学者为最。古人有“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之说。所谓“不传”,言其传授之难矣!古今医家,惟仲景药量称绝,欲探赜索隐,乃成斯文。一

大凡临证用药,病情深重者量宜大,病情轻浅者量宜小。以生姜为例,同是温中散寒,治血虚寒厥,其人内有久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生姜用至半斤,而治“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的小建中汤中生姜用三两;同是发汗解表,风寒外束,内有郁热,头痛身重的大青龙汤证,病情较重,故用生姜三两,而治疗太阳轻症的麻黄桂枝各半汤却用生姜一两。似此皆以病情轻重为据耳。但若统观仲景全书则又不尽然。以附子为例,在治疗风湿留着肌肉的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汤中附子用三枚,而在四逆汤、真武汤、白通汤等治疗危重症之方剂中附子仅用一枚。这是辗转传抄之误呢?还是仲景之疏忽呢?曰:非也,妙理正在于此。试想,病入少阴,水火两衰,心肾交惫,阳气虚故宜急救,阴液损焉可忽乎?对辛热燥烈的附子只用一枚,使其具回阳之力,而无伤阴之弊。即使在阴盛格阳,阴阳离决的危急关头,仲景才于通脉四逆汤中用附子大者一枚,拯救万一。若大量投之,致真阴亏竭,阳何附焉?而在风湿留着肌肉证中,因其邪盛正尚不衰,故用剽悍力强的附子三枚,取其速效。若风湿留着关节,难以速去,则在甘草附子汤中减附子为二枚,以免诸伐无过。当然,少阴病亦有附子用至二枚者,如附子汤。这是因为此证属阳气虚衰,寒湿较甚,而真阴尚无大亏,况伍以人参、芍药,故用附子二枚。所谓常中有变,变中有常。二

五苓散以化气行水为主要功效,然其中助阳化气的桂枝却在方中用量最小;肾气丸以温肾气著称,而方中熟地黄八两,山药、山萸肉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具有助阳化气的附子、桂枝却仅各用一两;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的炙甘草汤中,通阳的桂枝、生姜各用三两,而滋阴养血的生地黄竟达一斤。这些方剂剂量确非比寻常。究其机理,除依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外,更重要的是以“少火生气”做为指导思想。考诸临床,按仲景药量比例应用,则每多显效。我校杜新农老师患口疮延年不愈,屡更名医,遍服百药,有效,有不效,终难持久,辄即复发。无奈,将其病情写明,托人到陕西中医学院王正宇副教授处求方,王处下方:

熟地黄24克,山药12克,山萸肉12克,牡丹皮6克,茯苓9克,泽泻9克,元参12克,白芍12克,炮附子6克,肉桂6克,开水煎,凉服。

服药即效,数剂已将告愈。因教务繁忙,无暇煎药,就自服金匮肾气丸加元参12克、白芍12克二味为末冲服。不料竟无效果,病情又见反复。乃改用原方,断续服用二十余剂,终至痊愈。至今两年,并未复发。观其方,除加用元参、芍药各12克外,皆肾气丸原药,只因加用滋阴之药,故在原方比例基础上加重助阳药附子、肉桂的用量。虽有变更,仍不失仲景精义,使“阴平阳秘”而获痊愈。

现代著名中医岳美中有案曰:“一医者治一脉结代,心动悸患者,与炙甘草汤,未宗仲景药量,而是任予6克、9克,虽服良久,无效,问于吾,嘱按仲景原方药量再服(古今衡量不一),四剂而瘥。”

中药研究所曾对五苓散之利尿作用进行研究,按仲景方剂量,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药等量投与,利尿效果明显减低。三

药物用量,与其质地亦有关。一般来说,质轻者量宜小,质重者量宜大。如生石膏、赤石脂等用量较大,而花叶之类用量较小,但亦有例外,如旋覆代赭汤中,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其中代赭石仅用一两,而生姜却用至五两,就比较特殊。这种比例是否经得起临床验证呢?刘渡舟教授说,“我带同学在门诊实习,有一个同学给病人开了一张旋覆代赭汤,可是吃后并不见效,仍是心下痞,打嗝不止。我看过后,把前方的生姜三片改成15克,代赭石30克减成6克,没加他药,吃后病就好了”。可见古方剂量大小,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内,不是无根据的任意施为。究其理,本方主治胃虚痰阻,噫气不除证,虚实杂爽,故人参补虚,旋覆花降逆,重用生姜以散痰饮之痞结,少佐代赭石取其镇肝降逆于中焦之功,若大量恐入下焦。今日临床,虽有用代赭石30克而收效者,则着重则之于肝,若属胃虚痰阻,总当以此方为绳。四

药物用量,每因剂型、配伍,及本身毒性大小与用量的不同而异。散剂、丸剂用量小,如三物白散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五苓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一钱匕折合6克至9克。汤剂、洗剂用量大;剧毒者量要小,如巴豆《伤寒论》中用一分。而无毒者量可大,如熟地黄、山药等。有他药制药其毒性者量可稍大,如半夏与生姜相配伍则半夏量可稍大,无生姜则量要小。当然,这里说的量大量小是在常用量的基础上而言的。要准确地掌握剂量,要做到恰如其分,克克计较,除跟老师学习及在实践中摸索外,认真学习研究医学经典著作及古今医学的用量实属必要。如十枣汤中用大枣肥者十枚,有人证明:“尝见服十枣汤者,减用大枣5枚,服后二时许,即觉胃中枯燥,声哑干呕。”用量之重要,可见一斑。

用药剂量亦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探讨仲景药物用量规律,我们就会发现,“谨守病机”是其用药心法。

在当时中医刊物很少,容量也不多,但求学上进者众,传阅期刊蔚为风尚的时代,接二连三的论文发表,对于一个二十几岁的中专毕业生来说,褒贬对立自在不言中。如“光会写文章”“死记硬背”等,不一而足。用我现在心平气和的话说就是“褒未必恰当,贬则近乎实际”。看来我就是缺少了“死记硬背”的工夫啊。第八节发表长篇伤寒理论研究论文

1983年是我学术的快速成长时期。其时正当年华,精力充沛,思维敏锐,胆大心细,下笔千言,一气呵成,曾在一周内完成两篇论文。1984年10月,其中一篇论文发表。我在《陕西中医》样刊刊首登载着我的长篇论文的激动喜悦中,迎来了女儿王欢的出生。看来王欢与伤寒、与中医确有不解之缘。当年她高考报志愿前,我问她为什么只报中医院校,她幽默地说:“我不学中医的话,你那么多藏书谁读呢。”现在她作为西安市中医院的主治医师,静下心来读书,尤其是读理论书籍、读古医书、读长篇论文的机会还是太少。我不吝篇幅把当年这篇论文全文照搬,还是有让她学会读书,养成理论思维的深层意思。此外,《伤寒论》版本问题目前已成热门话题,桂林古本看好,感兴趣者也可阅览。而注视临床实用的看官,直接揭过这几页可矣。下面是刊于《陕西中医》1984年第9卷第5期的原文。试论《伤寒杂病论会通》之学术成就《伤寒杂病论会通》是我省已故名中医黄竹斋先生对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校勘、注释本。是书内容翔实,立论宏辩,衷中参西,义理环周,古今注本,未出其右。兹呈管窥,以昭其义。

条目完备内容充实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本书)比如今通行本《伤寒论》大为充实,更趋实用,已臻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加条文

白云阁本对伤寒论杂病的论述,较通行本内容多三分之一。就其增加的条文来看,主要是通行本中的疏浅之处。如通行本中论脏结,仅是与结胸对照提出,尚无方药对应。至本书,则脏结分为五脏之结,证候处方用药,靡不赅备。如“肝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桃核枳实汤主之”。再如心脏结之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肺脏结之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脾脏结之白术枳实桃核干姜汤、肾脏结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皆有此证,则有是方。

又如通行本太阴篇仅8条,出方才二三首。而本书在太阴篇就增加了8条,且皆有证有方,丰富了太阴篇之内容。如“太阴病大便反硬,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宜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胀满,反短气者,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矢无度,虚故也,理中加黄芪汤主之”。

不仅如此,是书对六淫邪气致病论述比较详尽。卷四专论温病,详载温病脉因证治。如“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在卷四温病脉证并治中,有16条,17首方剂,论述了春温、秋温、冬温、风温等病证,比起通行本仅有一条提起温病二字来说,足以纠详寒略温之弊。同时,此书亦论述了“伤暑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伤燥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内容,远非通行本所能及。

二、内容充实

有补充症状的,如“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加着重点者为补充内容,下同);有补充方药的,如“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囿脓血,柏叶阿胶汤主之”,“病人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宜下瘀血汤”;有既补叙病机又提出主方的,如“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睡眠,目合则汗,此上焦不通故也,宜小柴胡汤”;亦有补述治法的,如“少阴病,下利脓血便者,可刺足阳明”。由此可见,本书较通行本,实践经验更为丰富。

三、字斟句酌

本书在文字上也较通行本为优。如通行本之“血弱气尽,腠理开”,而此书则云“血弱气虚,腠理开”,“尽”改为“虚”,方称妥帖。再如“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一条,“必吐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