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09:03:01

点击下载

作者:付明星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试读:

序言

都市农业的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逐渐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共同选择并在实践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上海、北京、成都、武汉等特大城市的都市农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水准和区域性特色,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命名为国际都市农业示范城市。与此同时,国内专家学者在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和模式探讨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指导基层实践的具体技术与实际操作的书籍甚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

由付明星同志主编的“现代都市农业”丛书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线,紧密结合我国当前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所亟需的最新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分种植、水产、畜牧、农机、农村能源、乡村旅游、“两型”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监管、动物疫病防控、阳台·屋顶·庭院农业、农业信息与农产品现代物流、农村土地经营与产权交易等12个分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普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丛书的撰稿人既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高等院校涉农的教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湖北省农科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市农科院等涉农科研院所的学者,也有湖北省及武汉市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家,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水平编写团队。该丛书既可作为现代都市农业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指导用书,也可作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技术服务部门和业务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具用书。

在“现代都市农业”丛书即将付梓之际,我衷心希望它的出版发行能够进一步繁荣农业科普事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点燃广大农民朋友科技致富激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5.25第一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第一节基础概念认知一、休闲

人类的休闲活动古已有之,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当代中国,伴随着小康加健康的“双康”时代的到来,休闲成为广受大众关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关于“休闲是什么”或“什么是休闲”的问题,国内外有据可查的观点可谓百花齐放、聚讼纷纭,但尚难为其给出一个公认的概念。

由中国古代典籍可知,“休”与“闲”一直是作为单字分别使用的。所谓“人倚木而休”, 《康熙字典》里将“休”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闲”通“娴”,具有娴静、安宁的含义。“休闲”二字组合成为一个词语出现,则被先天地贴上了鲜明的农耕文化的标签。1986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休闲”的界定是:“农田在一定时间内不种作物,借以休养地力的措施”。199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科大辞典》将其解释为:“在可种作物的季节,或全年对耕地采取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一种方式”。显然,在我国辞书对“休闲”的各种解释中,还没有体现出和现代人的游憩活动相联系的特有内涵,也没能揭示出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但是在中国人的生活实践中,这种带有娱憩性质的休闲活动从古至今都异彩纷呈、从未间断。如收藏字画、篆刻临帖、弈棋鼓琴、栽花养鱼、踏青远足等,都是人们钟爱的休闲方式,甚至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休闲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英文“Leisure”来源于法语“Leisir”,而法语又来源于希腊语“Skole”和拉丁语“Scola”,意为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我教育和自由娱乐。这种精华涵义以一定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提,并将有社会价值的娱乐区别于其他娱乐。可见西方“休闲”概念中,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表明了“休闲”一词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底蕴。

1970年,国际娱憩协会(International Recreation Association)颁布的《休闲宪章》指出:“休闲就是人们在完成工作和其他任务之后,在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以补偿性活动为基础的活动”。这一界定较好地阐明了“休闲”在“时间”和“行为”两个维度的内涵,可以看作是相对较为权威的定义。首先,休闲活动所利用的是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其次,休闲活动是区别于工作的一种在放松状态下进行的学习交流或娱乐游憩行为。实际上,休闲活动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等。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竹林七贤弈棋赏画休闲图湿地公园休闲【知识点滴】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就是用于休闲的时间。准确地讲,它是指人们除去谋生和自我生存所需时间(如工作、学习、睡觉、吃饭以及必需的用于日常琐事的时间)以外,留下来的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闲暇时间主要包括每日余暇、周末双休、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四种类型。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施每周工作40小时,即双休日工作制。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形成7天的长假,即“黄金周”,并从当年国庆节开始施行。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2008年,“五一”长假在实行了10年后被取消,相应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从我国休假制度的变化来看,公民依法享有的节假日越来越多,闲暇时间相应增加。可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被逐渐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解放出来,从而派生出更多的休闲需求。二、农业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属于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部门。简单地讲,农业就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内涵不断深化。世界农业在经历了原始农业发展阶段后,逐步形成西方单一种植休闲耕作和东方精耕细作两大各具特色的耕作体系。进入20世纪后,率先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工业化浪潮又推动着传统农业不断迈向现代农业。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使用的农业这一术语是指利用动植物体的生理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这种情况下的农业为广义的农业,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农林牧渔业”,其中,利用土地资源从事农作物种植的部门是“农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现代农业则在先进技术的支持和市场意识的驱动下,突破了单纯以动植物产品、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的产业形式,向动植物产品生产与微生物产品生产,初级生物产品与精细食品、生化、医药、能源等加工产品多元化生产领域发展,使农业和工业的界限渐趋模糊。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命科学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相结合,将催生新的农业革命。生物基因库的建成、遗传工程的崛起、克隆技术和生物固氮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的面貌日新月异。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微电子技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为解决工业化农业带来的环境、能源和生态问题,呈现了光明的前景。“农业产业化”概念的出现,又使得农业的外延不断扩展。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等的服务性行业被称为农业的“产前”;农林牧副渔业本身被称为农业的“产中”;农产品的运输、储藏、保鲜、加工、销售被称为农业的“产后”。农业产业化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纳入“大农业”的范畴。因此,现代大农业应是以盈利性商品生产为核心目标,以现代农业技术为基本手段,以公司化经营为主要形式的一种资本化的现代经济。【知识点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本规定。

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农、林、牧、渔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 2011),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农、林、牧、渔业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A门类,该门类下分5个大类,分别是农业(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各大类下又进而细分出数量不等的中类,中类下细分出数量不等的小类。农、林、牧、渔业门类下的大类与中类续表三、乡村

乡村,又称“农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而类同,居民生活方式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显著差别。按照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可分为以一业为主的种植业村、林业村、牧村和渔村,也有农林、农牧、农渔等兼业村落。根据乡村是否具有行政含义,可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村落实体,行政村是行政实体;一个大自然村可设几个行政村,一个行政村也可以包含几个小自然村。

在中国,乡村指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通常情况下,乡村聚落具有农舍民居、庭院绿地、牲畜棚圈、仓库场院、田园道路、水塘沟渠,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特有的附属设施。小村组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可发挥最低层级的中心地职能。村在花中、花中有村的乡村意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其分工、分业取得了重大发展,对乡村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突破。乡村中除了农业之外,还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乡村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是具有一定社会经济特征和职能的地区综合体。

当然,乡村还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乡村的发展可以分为原始型乡村、古代型乡村、近代型乡村、现代型乡村及未来型乡村五个历史阶段。中国乡村目前正处于由近代型向现代型过渡的阶段。由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交通拥堵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或安家,“反城市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现阶段,中国广大乡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四、旅游

旅游是古代阶级社会产生以后,由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发端而来的一种活动方式。从字面上理解,旅游就是旅行、游览的意思。旅行体现出旅游活动在空间上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的行进过程,也即物理学意义上的“位移”;游览则表明旅游活动的行为目的或模式,是一种游乐、观赏性质的行为。相对而言,旅游概念的形成要晚于旅游现象的产生,据有关学者考证,“旅游”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南朝梁诗人沈约所作的《悲哉行》一诗,诗中“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的佳句,描写的就是时人出游、春光明媚的良辰美景。而西方Tourism一词的出现更是比我国晚了1300多年,直至1811年出版的英文《牛津词典》中才首次列入该词条。

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旅游定义是由瑞士学者亨泽克尔(Hunziker)和克拉普夫(Krapf)于1942年提出的:“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后来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 Experts Scientifiques du Tourisme)采用,所以又称“艾斯特”(AIEST)定义。出于统计和立法的需要,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与地球理事会(Earth Council)联合制订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给出了旅游的技术性定义:“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他目的而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之内的活动”。除此之外,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旅游的科学概念进行过尝试性探索,综合比较来看,人们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已经取得共识:其一,旅游是人们离开其定居地去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其二,旅游是人们前往旅游目的地,并在那里作有别于移民性长期居留的短暂停留的访问活动。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异地性和暂时性正是旅游最为突出的两个外部特征。应该强调的是,旅游的目的很多,如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等,但一定是非就业性的和平目的。“食、宿、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是人们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生理或心理需要的外在体现。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每一要素的发生都是一种典型的消费行为。从旅游经营者的角度来说,这六大要素则代表着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领域,是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旅游的开发建设有赖于对“六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协调整合,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科学考虑餐饮,住宿设施的类型、档次、体量与风格,旅游交通的通达性与可进入性,景点的可游性与游览线路的组织,旅游商品的丰富性与特色化,娱乐活动的吸引力与参与体验性等。第二节核心概念辨析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一)休闲农业的含义

目前,关于休闲农业的定义存在多种表述。郭焕成认为,“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邱佳、史亚军认为,“休闲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及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游客提供观光、度假、体验、娱乐、购物、科普等多种服务。”从有利于实际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本文采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0]2号)对休闲农业的表述。

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中,休闲农业是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要目标,横跨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首先,休闲农业是农业延伸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产业形态,通过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的需要;其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通过推进“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开辟出现代农业建设的新途径;第三,休闲农业是我国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培育新型消费形态,促进旅游业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助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城乡之间的互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统筹。(二)乡村旅游的含义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一个比休闲农业使用更为广泛的术语,与休闲农业这一术语相似,目前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也存在多种表述。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一种旅游方式。”刘德谦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贺小荣认为,“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上一切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满足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购物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有利于实际工作开展的角度出发,本文同样依据《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采用其中对乡村旅游的表述。

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中,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首先,乡村旅游是依托特色村容村貌、乡村民俗风情、乡野田园风光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康体健身、会务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其次,乡村旅游发生在乡村地区,且以“乡村性”为核心吸引要素,因而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存在的区域综合性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传统古老的第一产业与朝气蓬勃的第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两者概念及范畴的理解也各有不同,甚至还出现了诸如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农业旅游、田园旅游、乡村休闲、农家乐等多种提法。在论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时,有的研究者直接将两者等同起来,有的认为广义的休闲农业应涵盖乡村旅游,有的则认为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

严格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两个相近又相异的概念。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观光、求知、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可见,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结合产生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的衍生品,离开了农业,休闲农业便无从谈起。而乡村旅游更加强调空间维度的地域观念,它将整个乡村地域系统作为开发对象,主要是以具有典型乡村景观意象的聚落、建筑、环境,乃至非物质性的乡村民俗风情等为旅游吸引物。因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范围上有着一定的重合,但是,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休闲农业强调的是农业与旅游业产业活动的同步性,乡村旅游强调的是旅游产业活动与乡村人文属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联性。

当然,刻意去区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界限本身意义并不大,因为在很多时候两者都是放在一起并用或联用的。如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中国休闲农业网”(www.crr.gov. cn),又名“中国乡村旅游网”,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还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的创建评比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本书中若未作特别说明,也是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放在一起联用。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征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除了具备一般休闲旅游活动的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域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均发生在乡村地域范围之内,体现出其地的同一性特征;但同时又由于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必然导致不同地方的乡村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农事习俗和传统,甚至每一种农、林、牧、副、渔产品的生产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因而地域差异性的特征也较为显著。(二)时限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所依托的农业生产是在人们的干预和调节下进行的生物再生产过程,生产的各个阶段深受水、土、光、热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种年复一年的季节性变化使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一年之中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春华秋实的时节,由于有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出游的旺季;而夏热冬寒,气温高低变化极端,则是出游的淡季。(三)原真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对乡村“原真性”的立体展现。这里的原真性就是指乡村中天人合一的旅游环境和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原草原木原生态,原汁原味原风情”是其最大的卖点。在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乡村原生态景观环境、本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传统,以村庄聚落的原有布局为本底,以最少的人工干预和谐地处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体验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农业和乡村延伸的成功尝试,它将旅游项目由陈列观赏式提升到参与体验式的层面,既使旅游者能够充分欣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为其提供了众多实践和参与的机会,可以在热汗淋漓的农耕忙碌中体会劳作所带来的全新生活体验,最后还能如愿购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有助于增进游客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认识。农事体验自助采摘(五)定向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标客源市场是城市居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居民尽管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但由于城市的高度商业化使其工作生活节奏空前加快,容易引发诸如倦怠、局促、紧张、抑郁等一系列“城市文明病”,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兴起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因而对于城市居民有足够的定向吸引力。(六)效益性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出于保护乡村原真性的考虑,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须大兴土木、大刀阔斧地搞建设,只要进行科学规划,对可进入性进行适当的改善,将现有的农业资源略加整修与管理,就可以较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且经济收益也较其他旅游形式多了一项——即来自农业本身的收入。【延伸阅读】《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中的游憩项目

在《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DB42/T732-2011)中,农家乐被分成五个等级,用星级表示,从低到高依次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农家乐的星级越高,表明农家乐的档次越高。按照《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的规定,二星级农家乐要求至少具备1项游憩项目供游客选择,五星级农家乐要求至少有6项游憩项目供游客选择。《湖北省农家乐星级划分与评定》对游憩项目进行了规定。游憩项目分为农事活动和乡村民俗休闲活动两大类,共计37项。

农事活动计18项,分别是:1.水果采摘;2.蔬菜采摘;3.采茶;4.制茶;5.老式农耕;6.捕鱼;7.酿酒;8.榨油;9.制作陶器;10.养桑蚕;11.农家纺线;12.织土布;13.染布;14.采菱;15.采莲;16.挖竹笋;17.采山野菜;18.竹、藤、草编织。

乡村民俗休闲活动计19项,分别是:1.农家婚喜宴;2.乡村婚嫁;3.学做农家菜;4.骑马(牛、驴等); 5.乘牛车;6.划船;7.乘竹筏;8.狩猎;9.农田观光;10.垂钓;11.登山;12.烧烤;13.燃放烟花爆竹;14.篝火晚会;15.学唱山歌;16.品茶、赛茶;17.棋牌活动;18.赶集;19.其他乡村休闲项目。第二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生发展第一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一、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沿革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普遍认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首先流行于贵族阶层。1855年,法国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前往首都巴黎郊区的乡村地区度假,他们伐木种树、清挖池塘、观鸟荡舟、品尝野味,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这些难得的经历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此后,在这些贵族的带动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迅速在法国兴起并逐渐波及其他欧洲国家。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标志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开始大众化和组织化。

从20世纪60年代起,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西班牙率先规划建设了大量的农场和庄园,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务农学校、自然学习班等,为游客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多种休闲项目。1962年以后,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鼓励下,美国的度假农庄与观光牧场发展迅猛。1972年,德国农业协会制定了乡村品质认证制度,对度假农场进行规范化管理。随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荷兰、波兰、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得到大力倡导与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休闲度假需求的日益增大和对生态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绿色性”与“生态性”被放大,使之成为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进行可持续旅游行动的重要选择,其功能也由原来单纯的观光、休闲向兼具度假、体验、教育、环保等方面的拓展。

20世纪90年代后,休闲时间格局的改变、假日的细分、“长周末”的出现以及经营活动的职业化发展,推动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走向新的高度。这一时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化性”受到充分重视,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乡居建筑、节庆活动等元素的加入使游客的体验更趋多元化,层次与品位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二)发展现状

1. 法国 自从20世纪70年代法国推出“农庄旅游”后,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到较快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法国现有农场101.7万个,其中大于50平方千米的农场数量为17.2万个,占农场总量的17%; 50平方千米以下的中小型农场84.5万个,占农场总量的83%。这些农场基本上是专业化经营,分为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三大类,项目形式主要有农产品农场、点心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骑马农场、农场客栈、暂住农场、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法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1998年,法国农会常务委员会(APCA)设立了农业与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社会团体,如互助联盟(CNMCCA)、国家青年农民中心(CNJA)等组织,建立了“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成为法国农场强有力的促销策略,每年吸引约200万名游客。法国南部乡村景观法国特色乡居建筑

2. 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意大利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爆发式增长的巅峰时期,被称为“绿色假期”。如今,意大利人仍十分推崇“绿色农业旅游”,强调“以人为本”和“绿色环保”,经营者们增加了一系列具有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功能的设施,使乡村成为“寓教于农”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有效地扩大了生态农业耕地面积。至2002年,意大利生态农业耕地面积达120万公顷,占欧盟生态农业耕地面积的43%,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纳、翁布里亚、马尔凯大区,南部的坎帕尼亚大区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伦蒂诺和利古里亚大区,当年夏季就吸引了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意大利北部乡村景观意大利生态农业耕地景观

3. 德国 德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致可分为度假农场、乡村博物馆及市民农园等三种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世纪初兴起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市民农园,最早的市民农园实际上就是政府为每户市民划拨进行蔬菜自产的菜园。1983年修订的《市民农园法》明确了市民农园的功能是“为市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经营方向也由生产导向转向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度假为主,生产、生活及生态“三生一体”的经营方式。市民农园的土地来源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个市民农园的规模约2平方千米,由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2006年,德国市民农园呈兴旺之势,承租者超过80万人,其产品总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德国田园风光鸟瞰静谧优美的德国乡村

4. 美国 美国的乡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资源极为丰富,农业劳动生产率很高,每位农业劳动者平均年创产值6万~7万美元。而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得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食物生产过剩的局面。由美国农业部(USDA)协助进行的农地转移计划,政府在经费和技术上协助农民转移农地非农业使用,其中一部分即转移为野生动物保育与游憩。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字,2007年该国有200多万座农场,其中约5万座对外开放,为游客提供农场婚礼、农场寄宿,骑马、乘马车夜游等游览业务。目前,美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主要有农产品购物、观光农作、农业展示、农业景观四种类型。近年来出现的“瓜果塑造”、“庄稼人艺术画”等乡间艺术也颇受游客青睐。美国的乡村度假农庄美国的田园风光

5. 日本 日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并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第一波“农村观光热”。1992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了《新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方向》报告,首次以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重视农事体验、农家乐、乡村文化的开发,并从199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水果采摘型农业园区的发展。到2005年,日本的农业和农村研修资料馆达904个,同年利用者1 716万人次;农业公园达662个,利用者1 727万人次;森林和林业研修资料馆达387个,利用者472万人次;体验实习林204个,利用者32万人次。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区域设施资源,是日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日本的稻田艺术作品日本的乡村景观二、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一)起源与沿革

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兴起的,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双向作用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以欣赏田园风光为主的观光农业旅游,如经济特区深圳市为了招商引资,在全国首先举办了荔枝节,吸引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引得各地纷纷效仿,一时间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遍地开花。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休闲旅游需求进一步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四川成都郫县农家乐、福建武夷山观光茶园等。福建武夷山观光茶园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观光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