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15:02:12

点击下载

作者:余晓辉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分析

中医分析试读:

导读

本书主要探讨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治理论和技术。

第一章 因果分析法

对于病因的认识总是扑朔迷离,譬如说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热,西医可能会认为是流感或者是病毒性感冒,而中医可能会认为是外感风寒,究竟哪个正确呢?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又如,为什么有的传染病容易研制出长效疫苗,而有的传染病却很难研制出高效疫苗?本章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事件因果性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为结束中西医的这种病因争论提供公平法则。传统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是通过排除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而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因果分析法则可以直观地从一般性概率事件判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对传统数理统计学的重要发展。

第二章 系统参量控制

中医的治病方法其实很简单,只是对有限的几个人体参量进行控制,如寒证、热证、湿证、表证等等,为什么这种治病方法会有效?本章从人体系统参量角度分析,指出人体的不同参量的属性不同,可以有上游参量、中间参量、下游参量等区分。譬如说,对于糖尿病病人,降低血糖未必为唯一完全正确的控制手段,因为血糖只是糖尿病无数下游参量之一。

第三章 疗效响应

人不吃饭会饿,但是,为什么疾病治疗好转后可以停药,而能维持疗效——即药物能治病的根本药理是什么?本章从控制学角度给出这个答案,指出人体内存在抵抗疾病的控制机制,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引导这样的机制恢复正常。

第四章 表里阴阳原理

本章对中医的表里阴阳的病理作现代生理学层次的阐述,指出这些中医病证与人体生理病理对应的状态变化关系,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局部组织等相关反应,以及炎症病理与中医病证的关系认识。本章还给出了基于表里认识的中医经络理论,由外在的经络控制内在的脏腑是经络理论的重要应用。

第五章 细胞内化学反应振荡

神经细胞以频率振荡的形式传递信号,必定对应于细胞内存在相应的化学反应振荡。本章给出了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振荡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表证发热的病理——包括细胞层次和组织层次的病理。

第六章 生物电理论

神经递质水解后作用就会消失,附子久煎后因为乌头碱等水解而药效减弱,此类现象提示,这些能对人体产生作用的物质并非是通过化学作用实现的,而是通过物理效应。本章给出了细胞膜作用的物理机制,解释了这些物质的作用原理,对于生理现象认识、制药和药性理解等有重要应用。本章还给出了正确的心电图理论,指出传统的心电图理论中所谓的心电向量是不正确的,因为体表电位是一个标量,而非向量。

第七章 脉象和血流分析

本章建立了血流的数理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分析结论,这对于从脉象获得可靠信息有指导意义。

第八章 微循环控制理论

微循环是细胞外环境,而细胞的正常生理完全由细胞外环境决定。本章给出微循环控制理论,微循环相关的参量与中医中药控制有密切关系。

第九章 药性分析

本章从现代角度对一些常见中药药理作阐述,以便读者能更快更好地理解中药药理,并且给出了中药药物配伍的一般方法。

第十章 方剂分析

本章对常用方剂作一般性论述,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一章 病证的主要分类与治则

本章对基本病证病理作一般性论述,也是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十二章 杂论

本章对一些常见病症病理作简单分析。

第十三章 疾病的振荡效应

有些疾病会反复发作,表现为振荡效应,或者会表现为在寒热等不同病证之间振荡。本章分析其中的原因,以便能有正确的诊治决策。

自序

中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有特异功能的人特别创造的。中医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古人认识到中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2.古人认识到疾病现象是有规律的,从而将疾病归类出三阴三阳之六病。

3.研究与六病对应的病理,从而产生脏腑归经。

4.研究与六病对应的治疗方法,从而完善中药理论。

5.由六病病象病理而认识到表里之间存在控制关系,从而发展出十二经脉等针灸理论和治疗方法。

6.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中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药理论体系。

7.超越六病范畴而研究更复杂的病象特征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医理论。

而我们个人对中医的发展贡献可以体现在以下领域:

中医的诊断理论;中医的诊断技术;中医的治疗理论;中医的治疗技术;中医的病理理论;中医之中药药性理论和炮制技术;中医病理数据库;中医之中药数据库;中药的人工栽培、中药炮制生产和野生资源保护;中医古籍的勘误校注整理和中医医学史研究;中医的行业交流和行外科普;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的传承和教学;中医的政策管理。

本书偏重于中医病理、药理以及中医诊断和治疗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分析,较多地借助了现代概念和方法。书中会用到一些数学、物理方面的知识,有的人对此可能比较怕。只因为文学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要说明非常复杂而精细的规律时,不得不借助于其他学科的一些现成的理论工具。数学、物理本质上都是一种模块化的说理工具。

很多学术上的观点是一时没法定论的,如果轻易地否定或者肯定,都将可能误入歧途。究竟怎么对待传统中医理论呢?我以为,可以学习、研究,而不是轻言否定或者肯定,在实际的临床中去验证这些看法,暂时没法验证的可以放着——有兴趣的可以去深入了解。对于任何医学理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应该保持实践验证的态度——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应该如此。

中国古代医学家留下了很丰富的中医财富,自然是错误和正确并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很难从理论上去判断错误和正确,即使有些理论看上去似乎和中医联系颇远。譬如说,最近看到有人谈周易和中医的关系,有人赞同,有人否定——我们究竟如何去看待这样的问题呢?当一件事认真去做了,能做到洞察细节的时候,就可以给人以启迪,可以给人增长智慧。不同的系统是可以有相似性的变化规律的,所以即使看上去似乎不相关联的理论,也可以参考之。而最怕的就是泛泛的空谈,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回想我早年学习中医的时候,也对很多传统中医理论高度怀疑甚至否定,但是随着治病经验和理论总结得越来越丰富,我逐渐认识到传统中医理论有很宝贵的学术价值。古人并非如有的人想象的那样是空想或者空谈理论,很多中医理论已经包含了重要的医学实践,也许只是某个古代医学家偶然所得而记录下来了,也许因为时代变迁而现代人很难去重现那样的医学过程,但都不应该对传统中医理论轻言兴废,因为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细节的微小差异就难以复原事件的真相。由于中医是个人的核心机密技术,所以很多流传下来的中医理论和技术都是非常隐晦的,这或多或少带有保密的需求,因而更不要轻易地去肯定或者否定。

而当你想要否定一种理论的时候,最好能提出更为可靠的新理论替代,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否定——譬如说,如果要否定阴阳五行,最好能提出更有价值的替代理论,这才是创新和发展。并且理论是可以修改的,而不一定要完全肯定或者否定。我提倡大家更多地从医学实践中总结可靠的理论,这样就会为后人留下智慧和财富,点点滴滴的中医临床经验可以汇集成知识的海洋,不愿意公开的,应该寻求传承,而不要辜负自己的心血。

无论我写作的内容是否正确,我所表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想相信对读者是有益的。我并不是要束缚他人的思想,而是希望他人的思想能得到拓展。当我阅读别人(任何学科)的作品时——即使印刷成教材了,也始终持参考和审慎的态度,所以建议读者也是以这样的态度阅读我的作品。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浙江大学医仪八九级的所有同学,以及很多年来一直支持我的亲友。我为之自豪的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事,而是得到了这么多同学和亲友的无私支持,这是我可以永远傲人而温馨的人生财富。绪论1.如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

理论对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技术的突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而理论是对技术的普遍总结,完善的理论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电子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办公,能够了解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能够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保持不间断的联系;能够做许许多多以前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这一切都得益于相关技术理论的进步。

如果缺少理论支持,技术的发展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1869年法国发明家里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二冲程、无压缩、电点火煤气内燃机,但其热效率仅为4%,以后德国工程师奥托又发明了四冲程内燃机,热效率提高到12%~14%,但奥托本人关于内燃机的许多理论解释是错误的,又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内燃机的热效率不断提高。由于缺少理论的正确指导,内燃机的发展之路是漫长而曲折的。

市场上流通的许多商品,如果要检验其质量,可以参考相关质量标准。但对于一个理论来说,究竟如何评价其优劣呢?是不是越是深奥的理论越科学?是不是像一句老话说的那样,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任何理论的意义是为人类实践服务,如果不是这样,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考察理论的价值应该从理论的实践意义入手。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观点,现在没有用的理论也许将来是有用的。这正表明,这些理论还需要积极发展。而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对理论缺少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在实践中,除了建立理论,还应该分析该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一个科学的理论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1.可预见性

——应该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件,或者能预见到已经发生但依然未确知的事件。这是理论有存在意义而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质。

2.可控性

——能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这是对理论的更高要求。

3.可操作性

——理论应该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4.简单性

——科学的最高境界是简单,具有最简单的逻辑体系和需要最少的存储容量,这是科学理论的永远的追求。“我从早年以来,曾经把大量错误的意见当作真实的加以接受,而我以后建立在一些这样不可靠的原则上的东西,也只能是极其可疑、极不确实的。从那时起,我就已经断定,如果我要想在科学上建立一些牢固的、经久的东西,就必须在我的一生中有一次严肃地把我从前接受到心中的一切意见一起去掉,重新开始从根本做起。”这是笛卡儿曾经说过的话。笛卡儿的这种思想是值得赞赏的。历史的发展验证了笛卡儿的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理论永远在发展之中,这是因为人类社会也永远在发展之中,人类的认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那种认为理论发展已经很完善的思想是浅薄的——事实上,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曾经认为当时的理论认知体系已经很完善了,但后来的发展证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理论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不仅受人类认识的局限,还受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限制。

在哥白尼之前,地心体系学说是天文学的权威。为了解释恒星背景上行星有时要逆行,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把每个行星的运动描绘成本轮和均轮,行星围绕本轮作小圆回转,本轮中心又以地球为中心绕转——是所谓的均轮。为了使理论与实际天文观测数据精确吻合,托勒密在本轮上再加一层又一层的本轮,使理论体系变得非常复杂,尽管如此,该理论却能给出行星以前的轨迹,并能相当好地预言未来行星的位置。但以地心说为指导编制的天体运行表,在实际航海中与观测的结果不符合,误差很大。作为一种历史上的理论,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理论是错误的,它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理论的可预见性,因而有实际的应用意义。但是与哥白尼的日心体系比较,地心体系学说过于繁杂,适用的局限性大。日心体系学说则使理论大大简化,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当已经发售的软件出现问题时,软件制造商就会提供补丁软件弥补缺陷;当已经售出的汽车发现质量问题时,汽车制造商就会召回已售出的汽车,更换零部件。对于已经使用的产品,由于还有使用价值,所以只对缺陷弥补,而不是全部更新产品,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对于理论同样如此。托勒密在本轮之上再加本轮,是一种给理论打补丁的方法,这在现代科学中也是经常应用的。由于旧的理论依然有使用价值,但发现存在缺陷——这种发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修正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更新理论内容。但是,如果补丁过多,则使理论越来越复杂,可操作性越来越差,背离了科学理论的简单性要求,势必面临淘汰更新的结局,就如地心体系理论一样。当理论的补丁越来越多时,它的基础就会根本动摇。

曾经看到有人给病人开了个药方,但是病人跑遍了药店也没有抓到方中的药。其实许多中药的药性都一样,如果都用些不常见的药,即使药方再好,也不具备实际的操作意义,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病人的经济条件很差,却偏偏要用鹿茸、虫草、麝香等贵重药品,这样的药方同样不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意义。在不同的背景下,理论的可操作性不同。在中国很容易做成功的事情,到了外国却未必能如愿。如果把现代科学理论拿到古代去,同样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理论的可操作性不仅受理论本身限制,还受时间、空间以及环境等的制约。

早年的计算机个人操作系统比较复杂,即使简单的文字处理学起来也很辛苦。而现在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即便学历很低的人也很容易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是简单化,我们大脑的记忆和运算能力是有限的,虽然可以借助辅助设备,但依然必须记忆大量的基本知识。所以理论的简单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需要,日心体系理论远比地心体系理论简单,这正是其生命力所在。

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引入系统变量和建立系统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必须的。由于数学能力有限,过多的非线性逻辑关系往往会使理论的预见性和可控性变差,甚至陷入混沌。

不合适的系统变量则会使理论复杂化,并且产生错误。这种情况严重存在于中医理论中。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许多中医理论基本变量的引入不是从实践而来,而是主观的、人为的通过不同系统类比引入的——这种引入变量的方式并不是完全不科学的,通过相似系统比较,参照认识比较充分的系统理论,从而建立认识尚不足的系统理论是可行的。只是错误在于没有经受实践的充分检验,就认为其是正确的,并加以普遍认同而应用。

系统变量不完备(存在隐变量)同样影响理论的正确性。许多人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而普遍接受现代医学理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人认为现代医学对生理和疾病的认知是完备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医治疗有效的事实。不论什么样的理论体系,如果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必然是有缺陷的,是不完备的。系统变量的引入来自于实践,只要实践是有用的,就应该积极探索、发展和完善,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考察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理论的建立者——人类本身。人类所建立的理论是主观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样的客观世界可以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进行研究,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不同的知识背景下。例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有形式各异的语言文字,有不同风格的建筑、音乐,有差别很大的道德伦理。我们选择的研究方法以及各种实践手段,都是主观选择的。譬如说,从上海到北京,可以坐飞机,或是乘轮船,或是坐汽车,或是坐火车,不同的旅途选择所花费的时间不一样,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也不一样,是不同人群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的结果。

分清理性推论与感性资料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感性资料的取得也会受主观因素影响,但是感性资料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的某些特性,具有相对可靠性。而理论是理性的推论,理论本身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比较大。以医学理论为例,往往是以医学感性资料为基础,以其他学科已经证实的可靠逻辑原理为手段,两者融合而产生医学理论,这一医学理论的建立方式可以如下图所示。医学理论的建立方式

因而除了以实践检验理论外,我们在初步判断一个医学理论是否正确时,可以先从医学感性资料以及糅合在医学理论中的其他学科的逻辑原理入手,看看医学感性资料是否可靠,再看看理论中的其他学科逻辑原理是否可靠,只要有一处否定,就足以怀疑该医学理论的正确性。这也是我们在阅读医学书籍时要分清感性资料和理性推论的重要意义。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现代医学书籍将感性资料和理性推论错杂,而学习者往往缺乏识别能力,缺乏正确的阅读理解方式,难以将感性资料和理性推论正确剥离而分别作判断,所以在接受正确的同时也可能接受了错误。

人类就好比是在漫漫长路上前进的一只蚂蚁,这只蚂蚁想要知道十公里以外的风景,只能根据身边看到的景象来推测,当它前进了五公里后会发现景色有了很大的变化,于是它又据此推断前面的景色。当蚂蚁越来越接近目标时,它看到的景致也越来越清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所选取的系统变量和逻辑方法是不同的,得出的也只能是近似的结论。许多人曾经妄图建立所谓统一的完善理论体系,这是根本错误的想法,因为这意味着否定发展。也有的人以探索物质的本质为目的而研究理论,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也违背了理论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以这样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必定是主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许多人都熟知的。但在实际应用时,未必能很好地领会。除了研究实践的结果和理论分析是否一致,判定理论的正确性,即使在实践的结果与理论预见吻合的情况下,还需要仔细分析实践中使用了哪些有用的理论,哪些理论在实践中是没有用的或错误的,从而进一步改造理论体系,使其更加准确和简单。这是实践对理论的反馈作用。理论的完善应该与实践同步,实践是改造理论最有效的工具。2.中医面临的问题

中医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系统科学之一。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如此出色的成就,不得不令人叹服。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作出相当完备的论述,并沿用至今,且被证明是有效的,即使今天看来,也是超前的。中医对许多病理的解释和对疾病的治疗超越了现代医学理论,这是中医至今依然辉煌的原因。

与现代医学理论比较,中医依然具有很强的优势。中医能正确预见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规律。中医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能很好地诠释不同病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供较为全面的系统治疗手段,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中医能有效控制各种不同疾病的恶化。对于不同的病症,中医都有相对应的治疗手段,病症的千变万化都在中医理论的范畴之内。而现代医学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往往束手无策,下手无方,疗效有限。我们总希望药物的选取完全服从于病症,但是事实上由于多方利益驱使,总是存在各种“噪声因子”干扰药品性能,这在西药中尤为突出。研发者、医生、制药商等都将构成干扰西药药品性能的系统噪声,主要有两个方面:

1.夸大药效。

2.夸小药害。研发者、医生、制药商对西药药品效用的扰动

而干扰中药性能的系统噪声相对要小些。因为中药生产商已经不能干预药品性能解释,单一中药也不存在研发者。当然复方中药也同样存在研发者和制药商的不良扰动。中医对中药药品效用的扰动

现代医学用药受到很大的限制,各种药品的性能单一性强,药性的单一性又注定治疗是不可能快速彻底的,因为病因和病理是多因素的,并且西药大多人工合成,并未接受长期的实践检验,所以不如中药安全。中药的配伍是针对人体系统多方面病理治疗的,其显效速度并不比现代医学药物慢。许多人以为中药的药效要比西药慢,这是严重的误解——现实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原因是许多中医辨证错误和药物配伍不合理。中医对疾病的控制能力并不弱于现代医学。

中医理论比现代医学理论简单。中医理论的简单性使中医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无须复杂的医学检测设备,只要熟知中医理论,就能对病症作出快速正确的诊断,中医对病症的诊断成本远低于现代医学。中医理论的系统性比现代医学强,因而更便于学习和实践,每一个学习者自身的身体便是最好的研究素材,学习中医的成本也远低于学习现代医学的。中医比现代医学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简单性。

但是由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不断给中医理论打补丁,使得中医理论体系不断复杂化,糟粕和精华共存,导致后学者不能正确地掌握,中医理论存在严重的不足。时至今日,现代科学飞速发展,而中医许多概念和理论沿用两千年依然没有变化,严重背离了时代的发展。

许多中医师即使行医多年,临症处方依然战战兢兢,心中全无底细。有的人虽然辨证不错,处方却全无章法。而更多的人则连最基本的辨证能力也很差。曾经看到有人说,辨不清阴阳的中医是少数。事实恰恰相反。现代许多中医的处方全不是辨证而来,只要一听是炎症,就开清热解毒的中药,只要一听是有口臭,就认为是胃热,只要一听皮肤有湿疹,就认为是湿毒——诸如此类,中医用药西医化了,其疗效可想而知。有的人更是仅仅从局部的简单症状,就能洋洋洒洒地脱离疾病本身而分析全身的证候——这种在主观上早已对病症作出判定,而只是理论上寻找自圆其说的人很多。有的人则沉迷于中医中一些含糊理论。在他们的处方中,寒热药物并用,补泻药物齐下。也许在这些人看来,药物能像受控的导弹一样精确选择不同的组织而产生作用,焉知热性药物也许作用于热区、寒性药物也许作用于寒区?又如何得知补药必定补在虚处、泻药必定泻在实处?除了禁忌的药物不能配伍在一起,似乎药性相反的药物一起配伍是无所谓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许多次看到有人用完全冲突的病理内容解释同一病症,配伍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物。也曾经看到某君对自己处方的解释是:既温补脾肾,又清热泻火——真是不可思议,岂有此理。在部分人手中,中医变得毫无逻辑和理性,可以随意发挥。

在中医理论的历史发展中,许多病因和病机被细化。但是无重点过度细化,或是笼统而无逻辑,或是并无实际药物操作意义,而导致后来者学习的困惑。因为许多相似的病症,病因和病机大不一样,由于不能抓住其内在的主要特征,而致辨证错误。最典型的例子是脉象,有人说,现在中医学院出来的学生都不懂得脉象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中医如此之多的脉象分类,确实很难分辨其中的奥妙。创立脉象理论的人,原本希望从脉象中能了解人体的全部信息,希望能仅仅从脉象就能准确辨证,却不知过度求全,反而陷入混沌无序。

由于现代医学观念的渗透,许多人不能正确处理中医和现代医学之间的认识差异,在诊断疾病和药物配伍时,脱离了中医基本原则,进一步导致认识的混乱。病因和病机解释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理论系统化的体现。现代医学并不能完全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因而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上存在严重不足。虽然如此,但如果能用现代科学的观点阐述中医的病因和病机理论,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从而为中医正确诊断和治疗服务,这应该是中医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

自古以来,由于认识不足,许多概念缺少明确的定义,以至于有的外国人认为中国古人不相信整个宇宙都是按一种精确的数理结构运转。姑且不论宇宙按什么规律运转,概念的含糊不清是中医的弱点之一,这是由中医产生的知识背景决定的。

阴阳是中医的基本概念之一,各种思想对阴阳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认为水性寒属阴,火性热属阳——水和火是两个不同的变量;而在其他方面,又认为阴阳互根互用,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阴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从这一点看,阴阳是同一变量的不同值,“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之总纲,临床辨证首先辨阴阳。实际的治疗原则也是根据阴阳盛衰而定,药物的四气分类也根据阴阳而定。由于对阴阳认识的不足,因而辨证处方疑问诸多——阴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门槛,要跨越这个门槛实在不容易。中医学中所指的阴阳究竟是什么,这是急需明确的,只有首先解决这一难题,才能开拓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基本医学概念的定义是有差异的,有继承也有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使基本医学概念更加清晰、更加便于理解而减少认识上的混乱。

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一个补丁。古人为了解释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引入了五行理论,以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子母相及等理论解释生理和病理现象。但在实际治疗使用中,很少用到这些理论,并且即使没有五行理论,也可以解释生理和病理现象。五行理论的繁琐超过了其实用价值。总的看来,简化中医理论体系势在必行。

中医对五脏的论述,许多地方和现代生理学吻合,也有许多地方有差异。有的人以为中医理论中的五脏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五脏不同,拒不接受现代理论对中医五脏理论的改造。其实,中医的五脏理论同样来自于实践和分析,不是臆造的,中医五脏的功能应该与现代生理学的五脏功能是一致的,与现代生理学结合而完善和统一五脏功能理论是中医面临的又一问题。

气血津液是中医引入的重要参量,几乎所有的病因和病机都和气血津液有关,所以在治疗疾病应用中有很强的实用性,许多中药的药性是通过气血津液实现的。在现代科学意义下全面论述气血津液对于人体生理产生的重要影响,是改造中医的必由之路。

经络理论是中医的特色之一,经络理论并不是孤立于其他中医理论之外的,而是阴阳气血理论的非药物应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不足,许多学习经络针灸治疗的人却不知道如何辨证,更不懂得针灸处方同样需要辨证施治,同样需要中医阴阳气血理论的指导。并且不知道错误针灸的严重危害性,往往盲目针灸,危害很大。由于古人崇尚神秘,经络理论中有很多糟粕,主要是引入了一些错误的无关变量以及一些错误的经络联系理论。如各种补泻手法等,并未得到系统实践证实,这些理论的引入也大多无理至极。这些都阻碍了经络理论的发展和使用。经络的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这是现代科学不能回避的问题。由于许多研究不是以中医的基本阴阳气血理论为根本出发点,而是为经络而研究经络;不是以疾病的治疗为出发点,而是为了寻找所谓经络的存在而研究经络,背离了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注定是要失败的。经络问题是现代中医必须解释的问题,否则中医就是不完善的。

虽然中医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迄今没有系统的药物配伍理论,仅仅是一些传统经验的一般总结。所以许多学习中医的人,学了多年,依然不知道如何具体处方,不知道药物的配比要则,如此无论怎么学习都难以提高水平。更有一些人喜欢追求偏方、怪方,大有走火入魔的味道。其实先贤所遗之传世名方,囊括了大部分病症的治疗范围,处方大多简单精要,药物配伍非常科学,而现在许多中医自拟之方远远不如。对方剂的总结和研究,无疑能提高学习者水平。

中医治疗的效果直接取决于中药,中药药性的研究一直延续了传统的分析理论,如果要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则首先中药理论要与现代科学接轨,否则就难以提高中医疗效。

五行

五行的相生相克其实是一种控制理论。相生是作用增强或放大之意,相克是作用抑制或削弱之意。多级的相生和相克,可以构成不同的反馈控制作用。

肾脏为水,肝脏为木,心脏为火,脾脏为土,肺脏为金。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即肾脏强则肝脏强,肝脏强则心脏强,心脏强则脾脏强,脾脏强则肺脏强,肺脏强则肾脏强,这样构成一级一级的控制增强作用。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的作用,这样的五行整体会构成一个正反馈环——正反馈会导致不可控制的放大或增强作用,而成病态,好在还有相克作用,通过相克作用而构成负反馈环,从而形成正常的生理作用控制。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即肾脏强则抑心脏,心脏强则抑肺脏,肺脏强则抑肝脏,肝脏强则抑脾脏,脾脏强则抑肾脏,据我观察,也确实存在这样的控制作用。

控制一般是双向的。因此,肾脏弱则肝脏弱,肝脏弱则心脏弱,心脏弱则脾脏弱,脾脏弱则肺脏弱,肺脏弱则肾脏弱。又,肾脏弱则益心脏,心脏弱则益肺脏,肺脏弱则益肝脏,肝脏弱则益脾脏,脾脏弱则益肾脏。五脏五行关系图

上面的五脏五行关系图摘自百度百科。五脏五行的这些相生相克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实现的。

而在病态情况下,会出现某些正反馈效应,从而不可控而成为难治之病。譬如说,肾脏衰则肝脏衰,而脾脏强和心脏强,此时将构成病态的正反馈作用,代表病症如慢性肾衰,病人出现畏寒怕冷,而却食欲很好——不要以为吃得下就是好事。再如心脏衰则脾脏衰,而肺脏强和肾脏强,也能构成病态的正反馈作用,代表病证为气阴两虚之证。

至于五行的相侮相乘,《素问》之五营运大论篇第六十七中这样说:“帝曰:病生之变何如?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帝曰主岁何如?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可见相侮相乘的实际意义并不重要。

如果将五脏配五行这样绝对化地去认识五脏相关的关系,还是很不妥的,五脏配五行还缺少更多的事实支持。但是脏腑之间存在一定的控制关系是肯定的,这才是五脏配五行的意义所在。

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六行?五行是一种控制理论,从现代控制观念看,一般最多只有三级放大作用,而不会引入四级放大作用,这是因为放大级数太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不稳定以及容易窜入正反馈效应。所以,如果引入六行,则会出现四级放大作用,系统难以有稳定的工作状态。在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中,三级“生”的放大、增强作用,加上一级“克”的抑制、削弱作用,就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负反馈控制系统。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是什么概念呢?金代医学家著有《子午流注针经》。从现象来看。人体的五脏六腑会随白天黑夜而产生功能变化,故适时而针灸,或许有不同之效。然世事无常,子午流注未必定常,故而未必要以主流理论对待。

昼腑而夜脏,即腑在白天为用,而此时脏随腑而响应,脏在黑夜为用,而此时腑随脏而响应——这是因为腑主要在白天工作,而脏的功能则在晚上增强。胃、胆、膀胱、小肠、三焦、大肠、肾、脾、肝、心包、肺、心——这就是昼夜之子午流注。但肢体经脉随子午变化而流注的概念显然有很大的臆想成分,姑且当作一种有特色的思想吧。

大肠、三焦、小肠为阳中阴;胃、胆、膀胱为阳中阳;心、肺、心包为阴中阳;肾、脾、肝为阴中阴。

1.阳中阳——足三阳

2.阳中阴——手三阳

3.阴中阴——足三阴

4.阴中阳——手三阴

虽然以手足命名十二脏腑经,而脏、腑归经与手足无关。足三阳的胃、胆、膀胱,手三阳的大肠、三焦、小肠,位置比较一下,足三阳三腑位置要高(前),手三阳三腑位置要低(后)。故足三阳为阳中阳,手三阳为阳中阴。但膀胱位置比较低,反而为太阳——这是因为人体脏腑的位置关系是由多个参量决定的,而不是仅仅与阴阳有关。

足三阴的肾、脾、肝,手三阴的心、肺、心包,位置比较一下,足三阴三脏的位置要低(后),手三阴三脏的位置要高(前),故足三阴为阴中阴,手三阴为阴中阳。

五运六气和天干地支

五运六气又是什么概念呢?在《黄帝内经》中多有论述,从古人的论述意义看,是想要表达天地环境变化与人体脏腑功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运)、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等参量表达地、天的环境变化的性质特征,这就是所谓的五运六气。天的环境变化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关,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地的环境变化与月球围绕地球公转有关,其影响相对比较恒定——但《黄帝内经》中似乎没有意识到地的环境变化与月球有关这一点。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称之为白道,白道在黄道附近变动,变化周期为一百七十三天,故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将干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会对太阳辐射产生遮挡作用,或者月球引力能增大地球大气层厚度而增强散射太阳辐射作用(这个作用可能是主要的),寒暑燥湿风火等会因此而发生细节变化。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意义也是与此类似的,所以在五运六气的论述中大多用到天干地支的概念。

而简单地看,天地之变化周期,有一天十二时辰,一年十二个月——气候环境之影响对应人体十二脏腑之三阴三阳变化,人体的脏腑功能会随此而变化。譬如说,对于一天的周期而言,午时可以对应足太阳、手太阳,子时可以对应足厥阴、手厥阴——这个当然只是我说的,未必就正确。

又如,对于一年的周期而言,小暑大暑可以对应足太阳、手太阳,小寒大寒可以对应足厥阴、手厥阴——这个也当然只是我说的,未必就正确。

天之变化对应影响于六腑,地之变化对应影响于五脏。除了一天一年这样显而易见的周期,每一年的天地变化也是不同的。作一下天地变化的排列组合,就有五六三十种,对应的是三十年,如果考虑到盛衰周期变化是两年,则是又一个三十年,故而六十年一个周期。

一天之脏腑周期变化会被应用在子午流注这样的概念中,而一年之脏腑周期变化应该是最显著的,但六十年之脏腑周期变化还是太玄虚了点,因为时间太长了而细节的变化率就相对很小了。

天文历法纪年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周期性的时间,而是给出了周期性时间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简单关系,这样可以让人通过了解四季之时间而能预期环境的变化。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意义也是如此,所以天干地支纪年法也能隐射环境的变化规律——而这些必然与太阳太阴(月亮)的运动有关。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地支纪年法很巧妙地将太阳历与太阴历揉合在一起。天干意在指太阴之影响,地支意在指太阳之影响。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多,而一个太阳年的起点可以分布在这六十天中的任意一天,故而一个太阳太阴周期要六十年。所以天干地支纪年是有天文起点的。《史记·历书》:“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得甲子之日为半夜新月而白天是冬至的那天。这就是甲子年天文起点的定义了。祖冲之也认为:“上元之岁,岁在甲子,天正甲子朔夜半冬至,日月五星聚于虚度之初,阴阳迟疾并自此始。”而在黄帝内经中,将甲子年起点定义在当年的大寒,这是为了与季节变化相呼应而从冬至顺延至大寒定义。《新五代史·司天考》:“布算积分,上求数千万岁之前,必得甲子朔旦夜半冬至,而日、月、五星皆会于子,谓之上元,以为历始。”

上元是古代历法所采用的一种理想历元。它通常发生在某个甲子年天正十一月的甲子日半夜,此时恰好是合朔冬至时刻,也就是说它既是朔,又是冬至节气。月亮经过升交点或降交点,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而且恰好是近地点或远地点。木火土水金五大行星同时汇聚在位于北方之中虚宿之内的冬至点。(本小节内容摘自南京大学天文系史群:《上元积年的研究和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的发展》)

上元之岁只是古人往前推算的一种理想的天文年代,上元甲子要求五星也在某个范围内,这其实没有意义,也几乎不可能。但甲子年从朔月冬至起点是有可能的,因为两个朔望周期是六十天,冬至可以在这六十天中循环,每六十年会出现这样一个起点,这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意义,因为这个意义的背后包含了日月状态对地球的影响,跟五星没有关系,但是会有一定的时间偏差,所以可能需要引入润法或者反润法修正。

从理论上看,半夜子时是朔月的冬至日是甲子年的起点,这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其实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偏差,若前后偏差接近一天(譬如说冬至日亥时才出现朔月),则在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就会出现接近一年的偏差。以现有的太阳年和朔望月的平均数据计算,六十年轮回中可能有两年左右的偏差。

一个太阳回归年周期的平均值是365.24219879天,一个朔望月周期的平均值是29.53059天。

则365.24219879÷29.53059=12.368266

0.368266×29.53059=10.87511天

即,如果第一年是冬至朔月的甲子年,则第二年冬至子时的月相为朔月后10.87511天的样子。而第三年冬至子时的月相为朔月后21.75022天的样子——可以如此推算天干地支纪年的误差。

为了说明问题,我对天干地支作以下定义,此定义只适用于纪年法,而不适用于纪月、纪日、纪时等法。为了表示程度差异,依然借用手足这两个概念,手轻而足重。

1.天干为阴,地支为阳。天干有五阴,地支有六阳。每年一阴一阳。

2.手少阴——甲乙,手太阴——丙丁,足厥阴——戊己,足太阴——庚辛,足少阴——壬癸。

3.阴主寒,足厥阴主大寒,手少阴主小寒,其余者介于两者之间。

4.手阳明——子丑,手少阳——寅卯,手太阳——辰巳,足太阳——午未,足少阳——申酉,足阳明——戌亥。

5.阳主热,足太阳主大热,手阳明主小热,其余者介于两者之间。

现在就可以算算六十甲子之每一年的寒热了。天干地支纪年的顺序如下。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2008年的大部分时间为戊子年,足厥阴对手阳明,寒重而热微,主有严寒。今查了一下,2008年初南方下大雪。这样一算,还是有点意思的了。2013年是癸巳年,足少阴对手太阳,主高热。2014年为甲午年,手少阴对足太阳,寒微而热重,主高温酷热。

对于天干地支的这些定义作以下补充说明。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太阳、太阴、地球本身状态、人类活动等等,譬如说,高纬度地区会有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赤道地区常年如夏——四季之变化与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而天干地支的意义只与太阳太阴有关,所以与四季变化等无关。而现在,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是极其显著的。

2.太阳因为对地球有热辐射而定义地支为阳,太阴因为能遮挡太阳之热辐射而定义天干为阴(或者因为太阴引力作用而使得地球大气层面向太阳的一面增厚,从而增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这可能是太阴影响地球寒热的主要原因)。这形成了每年的一阴一阳。

3.以年为分辨率而对阳和阴的程度进行定义,即三阴和三阳。无论是不是存在这种真实的程度变化,都不影响理论,而实际观察结论只影响周期。譬如说,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程度差异,那么地球每年的寒热变化的周期为零,如果每两年而有一阴一阳之变化,则地球寒热变化周期可以穿插一个两年的高频调幅,其他情况可以类推。

4.太阴年周期比较短,所以定义五阴,而太阳年周期比较长,所以定义六阳。可以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类比理解。古人说的寒暑燥湿风火等六气可以与人体的六病类比理解。

5.阴阳的变化是连续的,寒热的变化也是连续的,但不同年份的寒热变化率是有差异的。

6.天文起点(应该在六十天内变化起点)与历法起点是有差异的,历法起点会考虑时间与季节的对应关系,因为季节变化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或者超前性。所以《素问》中有诸如“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大寒亥初初刻”等言语,都以大寒作为起点,其意义显然是将一年之中(北半球)最冷的时候作为天干地支纪年之起点——这一点与天干地支纪月法也是有区别的,天干地支纪月法以农历十一月为子月(初始月)。

7.天体运行未必能绝对完美地符合时间规律,所以天干地支纪年法可能需要根据天文观测而定期修正。故二十四史之《辽史·历象志》上这样说:“每岁甲子冬至重修其法。”农历、阳历等纪年法会用闰月这样的方法修正历法偏差,但没看到干支纪年法有这样的修正方法。据我看,干支纪年法可能需要引入(反)闰年法,以修正偏差。而天干地支纪日法则明显偏离天文学意义——除非引入(反)闰日法而修正偏差,使得纪日法与月相变化一致。

如下页图所示,六十个天干地支年存在热区、次热区、寒区、次寒区四个分区域,不同的年份寒热不同。以上有关天干地支的理论其实是建立了一种数字化数学物理模型分析方法。即将太阳和太阴的截然相反的影响抽象为对立的一阴一阳,再将一阴细分为五阴,一阳细分为六阳,作数学组合——组合数必须能被六十整除,以此近似地表达相关系统特性。将五阴分为十,六阳分为十二,有体现阴、阳变化之意。阳多阴少,万物乃生,阳动阴制,万物乃节。在下图中,任意两个连续年份的阴、阳是不重合的。

阳而热是气候寒热的主要影响机制,阴而寒是次要影响机制。所以,六阳之十二年是一个阳而热变化周期,即虽然天干地支纪年法为六十年一周期,但还存在十二年一个周期的五个小周期,这五个小周期组成了六十年一个大周期。而五阴之十年一个周期对六阳之十二年变化产生一种调幅作用,这类似于电子技术中的用高频信号调幅低频信号的原理,因而六十年的寒热变化如同调幅波一样,如19页图所示。天干地支六十年寒热变化图最近六十年寒热变化图

当气温升高时,降水会增多而对气温升高有负反馈抑制作用,当气温降低时,降水会减少而对气温降低有负反馈抑制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气温变化能影响大气层中水汽浓度。四季的降水还与当时的温差变化有关,所以对于上图有以下基本结论:

——在上升支年份,冬春夏南方容易干旱(冬天温度升高而温差变小的缘故),夏秋冬北方容易干旱,地球整体降水增多,冬春夏北方容易多雨水(夏天温度升高而温差变大的缘故),夏秋冬南方容易多雨水(指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在下降支年份,南方冬春夏容易多降水(冬天温度降低而温差变大的缘故),而夏秋冬容易干旱(夏天温度降低而温差变小的缘故),北方夏秋冬容易多雨水而冬春夏容易干旱(指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球整体降水减少。

丙子年为手太阴对手阳明,跟甲子年比较,要更冷一点(但其实未必如此)。丙子年之前为乙亥年,也比丙子要热,所以丙子年是一个寒冷年的拐点,丙子年以后的丁丑年、戊寅年逐渐暖和——也就是1996年比较冷,而1997年、1998年开始气温会升高,如果考虑再引入一个两年的小周期,则1997年气温升高,而1998年比1997年稍稍回落一点,而1999年气温继续升高。由热而寒则冬春夏雨水比较多,故丙子年(1996年)春夏雨水增多。由寒而热则夏秋冬雨水相对比较多,故丙子年(1996年)夏秋冬雨水也增多,所以丙子年全年雨量会相对比较多——这是因为丙子年温差比较大的缘故,凡是子年都如此,而1997年、1998年夏秋冬雨水会增多,考虑到穿插两年一个小周期,则1997年雨水也比较少,但1998年雨水会增多,以后1999年雨水会减少,而2000年雨水会增多,以此类推到2002年。以上是一种简单的分析思想。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不同时间段变化趋势

上图为河南省年平均降雨量不同时间段变化趋势,摘自:王友贺,申双和,谷秀杰.1965-2009年河南省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3):56-60。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时间段存在一个两年的小周期降水变化,而有的时间段则存在一个三年的小周期降水变化。这是因为实际的气候变化还与地理环境、季风、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有关系。这些影响都可以作两年或者三年的小周期穿插——即两年或者三年有阴阳之变,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可以穿插两年一个小周期,而气候变化比较温和的,可以穿插三年一个小周期,这样对整个大周期调幅。

总结一下以上天干地支的理论分析方法:

1.假设存在对系统C(地球)作用完全相反的两个系统A(太阴)和B(太阳),A和B之间其实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也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当B作用增强时,则A的作用也会增强,即阳的作用增强时,阴的作用也会增强——有类似负反馈的对抗作用(当B从阳明向太阳变化时,A可能会从少阴向厥阴变化)。

2.由上一条可知,A和B可能存在一个反相同步变化的点,但这两者的周期又有一定差别,因为并非是绝对相关的。这个反相同步变化的点可以作为一个共同周期的起点定义。北半球冬至时地球在近日点附近,而地球南半球为夏至,即南半球当天日照时间最长,综合考虑,冬至日其实是太阳对地球辐射最强的一天。若冬至日是朔月,则是太阴(月亮)削弱太阳作用最强的一天。因而冬至朔月恰巧是一个反相同步点。我在定义五阴六阳时,对太阴太阳的变化特性作了再一次反相处理,这并不影响结论。

3.无论A和B的实际情况如何,都可以将A和B作数字化等分处理——即五阴六阳。可以将周期短的作用看作是对周期长的作用的一种振荡调幅。实际的作用只体现了相对性,而非绝对性,譬如说,戊子年可能未必比甲子年更冷,但甲午年可能是最热的——要以实际的观测为准。从天文学对甲子年的定义看,甲子年应该是最冷的,从天干地支的逻辑推理来看,甲午年应该是最热的。

4.在十二年的地支周期中,还可以穿插两年、三年、五年、六年这样的短周期振荡调幅十二地支,气候变化越剧烈,穿插的周期越短。这种穿插的短周期也可以按照上面的思想引入,但是未必要知道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5.在近日点时,太阳对月亮和地球的作用增强,若此时月亮与太阳在同一方向——即朔月冬至,则在太阳与月亮的共同引力作用下,面向太阳一侧的地球大气层会增厚,从而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这就是甲子年天文起点。此时地球应该进入最寒冷的一年。

6.现代科学认为,太阳的活动周期为11年左右,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岁星)的公转周期也是11年多,所以地支以12年为一个周期是有合理性的,能反应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周期性变化。而以两个朔望月之六十天为一个周期定下太阴太阳的共同周期为六十年,要比以一个朔望月之三十天定周期更合理,这样获取的信息更全面而不冗余。

7.如果实际观察得到的气候变化周期与理论预期不吻合,则可以将理论周期放大或者缩小数倍,以期与实际一致。从现象来看,天干地支的六十年周期与实际气候变化一致。

8.即使与实际的天文现象存在一定的纪年偏差,只要正确把握冬夏寒热变化,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一年的气候规律。有限的偏差不影响整体气候变化规律判断。第一章因果分析法

对于复杂事件的因果关系判断是很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许多未知事件发展规律准确预知和控制,在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尤为重要。譬如某地区有2000名学生接种疫苗,其中有300名学生出现局部不舒适反应,于是我们想知道接种疫苗与这些不舒适反应之间存在多大的因果关系,这样的因果关系又表明了什么?再如,某血液疾病使用骨髓移植方法治疗,大量的临床有效率已经知道,那么从临床有效率中我们是否能判断这种治疗方法的意义和不足之处,以便我们更科学地寻找正确的治疗方法。在其他复杂事件领域,因果分析法也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是我们认知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是经验到理论升华的基本方法。1.简单因果关系11

设事件A是事件a的唯一原因事件,事件a是事件A的结果事件,则有以下结论必然成立:1

1)当事件A发生时,事件a必然发生,用条件概率的形式可以记为1

2)当事件A不发生时,事件a必然不发生,用条件概率的形式可以记为

这两个关系非常有用,是判断简单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1

譬如,设某疾病为事件a,我们认识的该疾病的病因为事件A,则要证明我们对该疾病病因认识完全正确,必须同时满足1

即,在病因A状态下,疾病a必然发生,而不满足该病因状态时,该疾病必然不发生。在许多研究中,往往只注重在已有病因状态下对疾病的研究,而忽略了不在该病因状态下,疾病是否依然发生的研究,从而得出错误结论。即使1

那么也不能证明事件A是事件a的唯一原因事件,即我们所得出的病因是不完善的。例如,有的人认为内毒素是人体发热的致病因子,虽然在存在内毒素的条件下可以诱发实验个体发热,但是在更广泛的自然领域,无内毒素情况下,依然存在很多发热病例,这表明我们不能就此简单认定发热病理。只有当我们选定的强迫控制条件接近自然条件时,研究的结论才相对可靠。

而每次对疾病的治疗就是验证病因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有满足完全的因果关系,才能真正治愈疾病。只要以有效率这样的形式表达疗效,就表明治疗和疾病之间不满足完全的因果关系,对病因和药理的认识也是不完善的。

现代医学的很多理论似乎很完善,但在治疗疾病时始终难以获取满意疗效,而中医干预却能有出乎意料的效果。这事实上反应了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认识存在严重缺陷,而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药理医理反推疾病发生的病理,从而正确认识疾病。例如,现代医学认为甲亢是甲状腺病变所致,但是中医以益气安神养阴的方法治疗却有很好的疗效,这足以让我们更深入思考该病发生的真实病理,从益气安神养阴的药理推演甲亢的真实病理。又如,中医常常以解表发汗的方法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极好,我们可以从发汗对人体的影响反推外感发热的病理。这样的推理必定是很有意义的,抑制疾病的医理分析要比单纯的触发疾病的医理分析方法更可靠,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中也体现了因果关系的判断原则。中国有句俗语,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是说从事件的对立面探索而获得的物理经验规律更可靠,这是因果关系最通俗的应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