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2:22:37

点击下载

作者:胡烨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

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作者:胡烨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30ISBN:9787510708015本书由重庆指文化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风起云涌南太平洋

顺着海图从日本列岛往东看去,直到夏威夷群岛,中间是无边无际的中太平洋。往北是风高浪急,一年大部分时间雾雨交加、海况恶劣的北太平洋。往南,却是由一连串岛屿组成的类似于一道道屏障的海域,这里就是南太平洋。这里有整个太平洋海域最为狭窄的瓶颈地带——所罗门群岛。

自太平洋战争(日本称之为大东亚战争)爆发后,所罗门群岛就成为美日双方争夺的焦点。日本以先发之机,夺取了所罗门群岛北大门——拉包尔,继而以拉包尔为中心向南不断蚕食,先后攻取了北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布因、巴拉尔、布卡岛以及中部所罗门群岛的新乔治亚岛、维拉拉维拉岛、科隆班加拉岛。然后继续南下,一鼓作气打下了所罗门群岛的南大门——图垃吉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直接威胁美国——澳大利亚海上生命线。为了确保海上生命线安全,美军遂于1942年8月7日发动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以解除海上生命线的威胁,夺回了战争主动权。尽管首战获胜,但所罗门群岛作为太平洋唯一的天然岛链屏障,却始终制约着美军的反攻。不突破所罗门群岛的瓶颈限制,就难以进入广阔的中部太平洋施展拳脚。因而,美军将突破所罗门群岛作为一切作战的先决条件,从1943年7月起在所罗门群岛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攻。

作为对手的日军,也深知所罗门群岛是封堵美军机动战力的天然屏障,于是陆军向所罗门群岛调派了最精锐的第6师团、第38师团和第17师团。海军也精锐尽出,基地航空部队和第1、第2航空战队都全力一搏。结果在1943年7月到12月双方在所罗门群岛的精彩陆上争夺战和海空大战成了太平洋战争的真正决战。最终日军赌上陆海军精锐的全力一搏不仅没能实现堵截美军于瓶颈地带的战役设想,反而把陆海空精锐和有限的战争能力和战略储备消耗殆尽。此役之后,展现在美军面前的已不再是步步荆棘的岛链,取而代之的是广阔无际的大洋,美军的海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蛙跳作战也发挥到极限,后续的马里亚纳群岛、帕劳群岛、菲律宾群岛、硫磺岛和冲绳岛之战其实已经失去了决战意义,因为唯一的屏障所罗门群岛已失,陆军精锐第6师团、第38师团、第17师团被困所罗门群岛,第51师团、第20师团、第41师团、第32师团和第36师团被困新几内亚岛,海军航空部队熟练飞行员大半战死所罗门群岛战役,在现代化海空决战的太平洋战争中,失去了熟练飞行员,海军航空兵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失去海军航空兵舰队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两点在马里亚纳海战和莱特湾海战显示得淋漓尽致。尽管战役最终失败,但日本陆军第6师团无愧于最精锐的部队,第38师团也无愧于香港攻略战和兰印攻略战的杰出表现,他们在蒙达战役打出了整个太平洋战争中堪称是奇迹的优势交换比,死守蒙达机场40天,最终又在全军被美军海空优势包围封锁,困守孤岛的情况下,安全撤离,堪称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唯一奇迹!

这就是蒙达战役。战略背景

瓜岛战役和布纳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战场态势,为所罗门群岛决战和新几内亚会战夺取了良好的跳板和基地。

随着战场态势的改善和美军稳获战争主动权,美国军方太平洋战场反攻的呼声日益高涨。不过,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始终是当时美国国防第一政策,虽然美国国防部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但对欧亚战争资源分配比例85%对15%却有很大的看法,他们强烈要求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改变战争资源分配比例,适当向太平洋战场倾斜。然而,联合参谋长会议却抱持着陈旧的观念,拒绝接受任何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进一步反攻的详细作战计划,理由很简单:反攻作战会削弱美国对欧洲战区的物资和兵力投入力度。

1942年1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开始讨论和准备起草下一年度总体作战计划。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美国参联会也准备前往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和英国首相以及英国三军参谋长举行会晤,讨论并决定盟国的战略目标。虽然截止1942年12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仍无详细的对日作战总体方案,但在华盛顿已经开始讨论穿越北太平洋直捣日本本土,或是在缅甸与英印军协同作战,重新打通滇缅甸公路,加大对中国的物资援助量。岛屿星罗棋布的所罗门群岛和南太平洋

对于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双方都明白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是一个地理障碍,必须突破这个瓶颈区,跃进广阔的中部太平洋,美国海军和陆军航空部队才有施展的余力,因而主张夺回拉包尔,突破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构成的俾斯麦屏障是太平洋战场当前最主要的作战目标。1943年1月14日到23日举行的为期10天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最终拍板,决定1943年太平洋战场的最重要作战目标是拉包尔。

虽然定下了作战目标,但在作战方案上英美却存在一定的分歧。美国希望立即在法国登陆,开辟欧洲战场的第二战线,并加大援苏力度的同时,也应在太平洋和远东展开强大的反攻。在美军看来,美澳生命线仍不能算是安全的,必须将所罗门群岛要地逐一打下,彻底解除日军对美澳生命线的威胁。为了鼓励中国继续抗战,美国还建议加大对英国援助船只和登陆艇的力度,以备反攻缅甸,打通滇缅公路,使盟国可以将更多的物资运入中国,武装中国军队。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美国希望始终握有战场的主动权,消灭南太平洋地区的日本驻军,夺取拉包尔和周围岛屿,跳出俾斯麦屏障,获得向北反击的广大空间。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强烈建议应调整欧亚战场的战争资源分配比例,将太平洋的比例从总资源的15%提高到30%,这样美国就可以有效打垮日本。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记者会

但英国人的意见却完全相左。他们既不同意立即跨海进攻法国,开辟第二战场;也不同意马上夺回缅甸,更对加大援苏力度表示反感,尤其是当他们听到美国提议削弱欧洲的战争资源,去挪向太平洋更是不感冒。英国建议,目前应继续维持先欧后亚的政策,集中全部资源打垮德国,到时候英国自然会把自己的全部资源转向太平洋协助美国击败日本,而在此之前英国强烈建议对日本只采取有限攻势。即使是对1943年的欧洲,英国的意见也是在地中海反复搞两栖登陆战,先解决北非,再登陆意大利,打击轴心国柔软的腹部。

对于英国的提案,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强烈反对。他们主张持续不断发动进攻,打击日本,以免敌人巩固占领区,窃取既得利益,建立有效的防线。马歇尔上将警告说,美国人民再也承受不起第二个巴丹了,如果不在太平洋战场保留足够的战争资源,那么美国随时可以取消对英国的承诺,将战争资源挪用到太平洋战场。欧内斯特·金上将也指出,美国能否迅速穿过中部太平洋直扑菲律宾就取决于拉包尔。英国人对太平洋战场任何大反攻都不感冒,因此要求夺取拉包尔后再决定下一步进攻,目前还是维持有限进攻为妙。

1月23日,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互相交换了看法,拟订了1943年全球战略大纲,一致同意确保大西洋海上运输线安全,加大援苏力度,夺取西西里岛,往英伦三岛囤兵准备开辟第二战场,展开联合轰炸机攻势。在太平洋展开有限攻势,确保战场主动权,具体是夺回拉包尔,确保阿留申群岛,于中部太平洋穿过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夺取特鲁克和马里亚纳群岛,但这些作战时间表必须视何时夺取拉包尔而定。麦克阿瑟—哈尔西方案

既然联合参谋长会议松口,那么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和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当仁不让地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自撤到澳大利亚的第一天起,心中就一直惦记着拉包尔。早在1942年7月,盟军拟订南太平洋作战计划时就打算分成3步走,第一步是夺取南所罗门群岛并稳住巴布亚,然后再反攻中部所罗门群岛和拿骚湾,最后是冷冻拉包尔。随着瓜岛战役和布纳战役的胜利结束,1943年初麦克阿瑟看到了反攻的曙光,他计划分两条轴线反攻,南太平洋战区沿漕海北上,西南太平洋战区沿着新几内亚东北逐次蛙跳,最终突破俾斯麦屏障。

盘点手上的兵力,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盟军(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计有十三又三分之二个师。西南太平洋战区有6个师(陆战1师、美国陆军第32和第41步兵师,澳大利亚第6、7、9步兵师),其中有5个师(陆战1师、美国陆军第32、41步兵师,以及澳大利亚第6、7步兵师)经历了瓜岛、巴布亚和中东战役后急需休整。南太平洋战区有7个师(6个美国师和1个新西兰步兵师),其中3个驻防瓜岛的美国陆军师需要休整,无法马上投入战斗。因此在未来半年内可以立即投入作战的,两个战区合计只有5个师的兵力。

海军方面,第7舰队只有少量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没有航空母舰、没有战列舰,只有少量运输舰、运兵船和登陆艇。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含大量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两个战区一共有1850架各式陆基飞机。

麦克阿瑟一向高瞻远瞩,他的目光早已跳过拉包尔,紧紧地盯着菲律宾群岛。1943年2月,他就声称拉包尔战役对盟军而言是重要的,但并非决定性的。根据麦帅的观点,要决定性地打击日本就必须有效削弱日本的战争经济潜力。而对日本而言,最重要的战争经济策源地就是荷属东印度群岛,这里生产的石油是日本进行太平洋战争的源泉。因此,麦克阿瑟计划夺回卡在日本本土和荷属东印度群岛之间的菲律宾群岛,截断日本的南方海上运输线,具体方案是沿着新几内亚东北海岸跳出俾斯麦屏障,继而穿过帕劳群岛,直扑菲律宾。要达成这个计划企图,首先必须冷冻拉包尔,使之完全失去一个有效作战基地的机能。

和麦克阿瑟不同,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看中的是中部所罗门群岛的蒙达机场。理由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43年的作战目标是攻克拉包尔,突破所罗门——新几内亚组成的俾斯麦屏障,跃进到广阔的中部太平洋。陆战1师登陆瓜岛,瓜岛战役的胜利使美军彻底夺回了战争主动权

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区而言,沿着新几内亚东部,依次夺回莱城、萨拉莫啊、威瓦克和马丹,是他们跳出新几内亚的步骤。那对于南太平洋战区而言,他们要跳出所罗门群岛屏障,就必须突破布干维尔——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一线。从海图上很容易看得出布干维尔——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互为犄角,只要突破这个岛链,即可跃进中部太平洋,但从瓜岛基地到布干维尔——新不列颠岛——新爱尔兰岛组成的岛链距离却有400~560海里(约为1037.12km)距离,完全脱离了陆基战斗机的极限作战半径,因此在突破这一岛链前必须打下一个中继跳板,作为大型航空基地,而且和目标岛链的距离不能超过250海里。而位于中部所罗门群岛之新乔治亚岛的蒙达角,不仅是所罗门群岛中最适合兴建机场的地形之一,而且还是布干维尔的前哨阵地,卡在了布干维尔和瓜岛之间,因而从地理位置和进攻中继角度来看,它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哈尔西的首选目标。

蒙达机场为什么那么吸引哈尔西的注意力呢?答案还要追溯到瓜岛战役期间。瓜岛遗患

早在1942年10月日本陆海军进行夺回瓜岛的第二次总攻击失败后,联合舰队就意识到失败的根源在于拉包尔距离瓜岛太远,布因基地只能展开1个航空队的战斗机,对瓜岛的航空攻击始终是劳师远征,而要真正有效并彻底压制住“仙人掌”航空军,就必须在所罗门群岛中部新建2到3个航空基地,展开基地航空部队兵力和陆军第6飞行师团,为第三次总攻击开创胜利条件。高瞻远瞩的麦克阿瑟上将在布纳战役胜利的第一刻起就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菲律宾

遵照联合舰队的指示,基地航空部队于11月6日派出蒙达机场调查派遣队,得知新乔治亚岛蒙达角适合兴建机场。无独偶有,陆海军中央也倾向于在所罗门群岛扩建机场。于是,联合舰队给基地航空部队加强了第17设营队(11月15日在内地编成)。同时,参谋本部也给第8方面军增派了第5、第6、第11设定队和独立第5工兵联队。

蒙达的状况是:11月21日,海军第22设营队、第4建筑部派遣队、陆军第10飞行场设定队、陆上运输队、高砂义勇队登上蒙达;12月1日第一期工程完工,12月14日第一期工事完成。

11月17日,负责调查蒙达角机场适建性的基地调查队乘坐“羽风”号驱逐舰返回拉包尔,报告蒙达角适合兴建大型机场。接到报告,草鹿任一中将立即命令时任第8舰队司令长官的三川军一中将命令第2水雷战队司令官田中赖三少将准备派设营队前往蒙达兴建机场:

外南洋部队第54号电作令

1.“羽风”号返回肖特兰后归增援部队(第2水雷战队)指挥官(田中赖三)节制。

2.增援部队指挥官(田中赖三)按照下列日程安排第22设营队和陆军部队运往蒙达:(1)11月20日,“加茂丸”号(运送陆军)、护航舰1艘(2)11月22日,“神威丸”、“千早丸”和2艘护航舰(3)11月25日,“山雾丸”号1艘和2艘护航舰(4)行动概要:船团于未明从肖特兰出航,16点00分到蒙达,并于次日03点30分自同地返航。

当时,支援蒙达基地调查队的佐6特奉命继续留驻蒙达,进行新乔治亚岛讨伐作战。11月20日08点45分,“黑潮”号护卫者“加茂丸”号组成蒙达第一次运输队从肖特兰出发,22点00分进入蒙达泊地。因蒙达角近岸水际珊瑚礁林立,佐6特只得派2艘大发前来协助卸货,进展缓慢。为了防止美军清晨空袭,卸货作业持续到02点00分即告中断,然后退往库拉湾。次日14点00分,船团利用恶劣天气掩护再度进入蒙达泊地,强行实施登陆作业。20点30分,结束登陆作业,第229步兵联队2大队和吴6特高射机枪中队(200人)全部登上蒙达,“加茂丸”号和“黑潮”号于11月22日07点00分返回肖特兰。

瓜岛战役中大显身手的“仙人掌”航空军,他们是日军的头号劲敌时任第8舰队司令长官的三川军一中将,萨沃海战的全胜让他扬名天下

11月22日02点00分,“卷波”号和“羽风”号护卫着“千早丸”号、“神威丸”号和“宝运丸”号组成蒙达第二次运输队,搭载着第22设营队和设营器材从肖特兰出航。清早由于布因基地的天气状况不佳,第8舰队司令长官三川军一中将召回了运输队,并下令增运第4建筑部派遣队约600人。24日03点00分,蒙达第二次运输队出发,顺利完成任务后无事返航。

11月27日02点30分,“黑潮”号、“羽风”号和2号哨戒艇护卫着“山霜丸”号和“千早丸”号组成蒙达第三次运输队,运载着陆军第10飞行场设定队和第22设营队一部,以及吴6特57人从肖特兰起航,18点30分抵达蒙达泊地,23点00分遭到2架B17照明轰炸,但仍顺利完成登陆作业。11月28日05点40分,蒙达第三次运输队遭到美军2到3架战机分3个波次的疯狂攻击。09点28分,在莫诺岛东南20海里附近,又遭到第四个波次5架B17轰炸,“千早丸”号中弹失去动力,改由“山霜丸”号拖带。航行期间,“千早丸”号进行了应急修复后恢复了航行能力,于20点00分返抵肖特兰。

经过三次蒙达运输,到12月1日,日本陆海军驻蒙达部队计有蒙达守备队(佐6特)、舞四特平射炮队、第22设营队、第4建筑部派遣队、陆军野战高射炮第41大队、第229步兵联队2大队、第10野战飞行场设定队、吴6特高射机枪中队和2个陆战小队,兵力约4000人,编成蒙达基地部队,由前“雾岛”号(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被美国海军“华盛顿”号战列舰击沉)舰长岩渊三次大佐出任总指挥,任务是蒙达机场建设和周围地区警备。当天,第22设营队也开始机场主跑道和滑行道的整地修筑作业。

从地理上看,蒙达基地距瓜岛机场仅170海里(约314.84km),完全处于第13航空军(前身是“仙人掌”航空军)有效作战半径内。因此,从蒙达基地部队成立的第一刻起,岩渊三次大佐就拼命督促部队加快机场施工进度和强化周围防务阻敌登陆。一开始,第22设营队的修建并没有引起美军注意,美军对蒙达角的空中行动仅仅是侦察性质的。但12月6日,情况变了。当天,美军发现了正在修筑的蒙达机场,出动机群实施攻击。从这天起,美军战机天天“光临”蒙达机场,往返扫射,不断杀伤设营队的人员,损坏器材,阻扰第22设营队的机场修建作业。当时,驻蒙达角高射炮火力薄弱,仅有4门80mm高射炮和几挺13mm高射机枪,难以有效进行防空掩护,因而大部分作业时间都选在夜间进行。尽管条件艰苦,防空形势严峻,但在海军第22设营队和陆军第10飞行场设定队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于12月14日修成了一条长1000米、宽40米的主跑道,以及可以容纳30架战斗机的机库群。次日,零战和99舰爆分别对蒙达机场进行了起降测试,效果良好。不过,岩渊三次大佐仍有一丝担忧,那就是蒙达基地位置过于突前,防空火力严重不足,过早进驻航空部队很容易变成美军战机的口中食。对此,联合舰队前任首席航空参谋、现任基地航空部队首席参谋的三和义勇大佐在日记中对蒙达兵力部署感到十分不满:“航空基地驻军派遣顺序应该是防空部队、守备队,然后才到设营队,而现在顺序却完全颠倒,出现了机场完工防空部队却没有全部到位的情况,导致航空部队难以有效展开,但愿科隆班加拉岛的维拉机场驻军派遣顺序不要再颠倒了!”

根据三和义勇大佐和岩渊三次大佐的强烈建议,东南方面舰队司令长官草鹿任一中将决定立即向蒙达基地增派防空兵力和基地员、基地物件(就是机务人员和机务器材),完善蒙达机场的防空和机务,确保第252航空队能在12月22日到23日之间顺利进驻。在蒙达机场完工的同时,蒙达基地部队又发现科隆班加拉岛的维拉冲击平原适合兴建机场,立即向东南方面舰队和第8方面军申请调派陆军设营部队过来兴建机场。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被击沉的雾岛号战列舰

12月14日,第8舰队司令长官三川军一中将下令第2水雷战队司令官田中赖三少将带着9艘驱逐舰、“津轻”号敷设舰(布雷舰)、和“宏山丸”号搭载陆军步工兵和设营队约1800人,还有8联特一部、基地员和基地物件、陆军高射炮12门、陆军机关炮24门、弹药粮秣,驶往蒙达。这次行动被称之为蒙达12月运输:

第一次由“亲潮”、“黑潮”、“阳炎”、“谷风”、“长波”、“卷波”号共6艘驱逐舰组成,运载着陆军第66步兵联队3大队850人、4挺20mm机枪、80罐汽油,在田中赖三少将亲自指挥下,于12月16日14点00分自肖特兰出航。19点45分,运输队抵达蒙达,17日午前00点00分登陆作业结束,返航途中遭到P38攻击,“阳炎”号6人被机枪火力打伤,但运输队无恙,05点00分返回肖特兰。

第二次由“浦风”号和护卫下的“津轻”号组成,装载着2座2联装40mm机关炮、汽油120罐、人员280人(陆军、吴6特、第252航空队先发队)和粮秣弹药,于12月16日从拉包尔出发,17日19点00分抵达蒙达。卸载作业中,运输队遭到美军潜艇攻击,“津轻”号闪过5条鱼雷,只卸下了70罐汽油、18名人员和若干粮弹就匆匆返航。

第三次由“宏山丸”号在“江风”号和“有明”号的护卫下,于12月21日夜搭载着陆军1300人,6门高射炮、6辆汽车、压路机2台,顺利登陆蒙达。

第四次由“浦风”、“卷波”、“谷风”、“阳炎”号运载着2座40mm机枪、70名陆战队员、80名基地员和25吨基地物件在蒙达登陆。

第五次由“津轻”号和“天雾”号搭载防空员约200人、6门25mm双联装高射机关炮、基地物件若干,在蒙达角第二锚地入泊。

第六次由“旺洋丸”号搭载陆军一部和海军第21防空队约700人、高射炮7门、12挺机枪,在“亲潮”、“黑潮”号护卫下组成,于11月24日抵达蒙达第二锚地。基地部队立即派出6艘大发(日本陆军用于运载兵力物资航渡的大型发动艇,简称大发)接运人员物资,期间遭到美军战机往返攻击,3艘大发沉没,人员死伤几十人。在香港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第229步兵联队奉派进驻蒙达,图为香港攻略战结束后联队长田中良三郎大佐俯瞰爱之序湾

第七次由“南海丸”号在“卯月”号护卫下组成,满载第17设营队和设营器材并第21防空队6门双联装25mm机关炮(兵器弹药粮秣计大发98艘份),于11月25日出航途中被美机炸伤,“卯月”号无法单独拖带,只得唤来“长波”、“有明”、“谷风”、“浦风”号疾驰赶来救援,“有明”号也遭到美机轰炸,战死28人、战伤40人,鱼雷发射管损坏,2号和3号主炮失效。由于第七次运输失败,致使科隆班加拉岛的维拉机场修筑进度大大减慢。

12月23日,第252航空队2个中队计24架零战按计划从拉包尔出发,第6航空队从布因派9架零式战斗机援护。着陆过程中,美军5架B—17、10架F4F和9架SBD突然杀到,零战队仓促间返身厮杀,结果自爆和未返航各1架。这还没完,24日清晨到黄昏,美军连续对蒙达实施了4个波次的大规模轰炸,2架零战被击落,11架零战被炸中起火,26日又有5架零战在地面被炸中起火。仅仅3天时间,252航空队就损失了一大半战机,这是草鹿任一所无法容忍的。

12月27日,草鹿任一下令陆攻队在零战掩护下,把留在蒙达机场的252空飞行员接出。当天,9架零战掩护着3架一式陆攻着陆接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美军三度来袭,干脆利落地击毁了1架着陆的一式陆攻,迫使救援机群放弃任务,直到第二天才利用美军空袭的间隙,4架一式陆攻偷偷溜了进来,将252空飞行员全部接走。

随着第252航空队的撤出,蒙达机场失去了其根本意义,在瓜岛美军航空兵持续不断的攻击下,这里根本无法用做大型航空主基地。尽管如此,岩渊三次大佐仍督促海军第22设营队和陆军第10飞行场设定队继续苦干,终于在1月25日修出了1200米长、80米宽的主跑道。但随着东南方面舰队放弃了蒙达作为主机场的计划,第二期扩建工程也不了了之。曾几何时,威风八面的一式陆攻竟然沦落到要偷偷趁着美军轰炸间隙接人的地步。从1943年起,一式陆攻在昼间展现雄姿的镜头已经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海军第17设营队、陆军第5工兵联队和第5飞行场设定队也在科隆班加拉岛大力修成了维拉机场。

1月初,随着“开”号作战(瓜岛撤退行动)展开,蒙达成为掩护据点,联合舰队和第8方面军都决心加强蒙达防务。从1月8日到31日连续将陆军第229步兵联队1大队、3大队、防空部队和8联特本部、吴6特本队、横7特120mm平射炮2中队、高射机枪中队送上了蒙达和科隆班加拉。

随着蒙达基地规模和驻军兵力逐渐增大,终于引起了美军的重视。1月4日到5日,蒙达周围海战的主角——美国海军炮术大师安斯沃斯少将带着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炮轰了蒙达基地,基地部队死伤32人、剩余5架零战全部被毁,加上10座宿营房烧光。

1月23日夜,安斯沃斯少将故技重施,又带着4艘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炮轰科隆班加拉岛的维拉机场。

除开这两次水上炮击,美军还从1月1日到2月5日连续出动机群日日空袭蒙达,每日少则11架,多则61架,日均20架。最初,美军喜欢采取俯冲投弹方式实施轰炸,但在陆军野战高射炮第41大队的4门80mm高射炮和海军第21防空队双联装25mm机关炮的拦阻下损失不小,后改为多方向中空同时进入轰炸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损失并重创蒙达机场设施。

这些炮击和空袭行动虽然给蒙达基地和守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但蒙达机场距瓜岛机场很近,严重威胁到驻瓜岛的第13航空军安全。而美军在打赢了瓜岛战役后,北上反攻的终极目标是拉包尔,在总攻拉包尔前必须夺取一个兼备大型航空基地的进攻跳板,那就是蒙达。此外,盟军攻取蒙达有着极为有利的出击基地。1943年2月21日在瓜岛战役结束的同时,美军顺带占领了鲁塞尔岛,一下子将盟军和蒙达的距离拉近到只有65海里(约120.38km)。以鲁塞尔岛为基地,美军的鱼雷艇和登陆艇可以有效支援蒙达方面。

因此,无论从战略需要还是确保航空基地的角度来说,南太平洋战区都必须将蒙达作为进攻的第一目标。太平洋军事会议

虽然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各自拟定了作战计划,但两个战区都苦于兵力装备不足和没有达成协同作战计划,谁也没有立即动兵。显然,麦克阿瑟上将明白,哈尔西中将虽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但他的顶头上司是尼米兹上将。想绕过尼米兹,单独和哈尔西商定两个战区的协同作战计划无异于天方夜谭。显然,两个战区之间还是需要共同的上级——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协同。

在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前,美国陆军部就曾通知麦克阿瑟,要他遵照着1942年7月2日的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指令,就攻克拉包尔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作战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并与尼米兹、哈尔西交换意见。参谋长联合会议的意思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作战统一由麦克阿瑟上将指挥,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协同作战,为此需要先拟订一个协同作战总体计划。2月11日,哈尔西中将派他的副司令威尔金森少将前往布里斯班的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部,一起拟订计划。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和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在太平洋战争中他们既是“朋友”又是“冤家”,代表着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的利益

之后,麦克阿瑟上将派参谋长萨瑟兰少将和几名参谋返回华盛顿,阐述他们的计划。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但要求太平洋战区代表参与计划讨论。两个战区的代表于3月10日抵达华盛顿,2天后会见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以及美国陆海军各位计划和后勤部门相关高参。

在华盛顿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史称太平洋军事会议,对太平洋战争走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随之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计划——“埃尔克顿”行动。“埃尔克顿”行动

3月12日,美国海军部、陆军部和战争计划委员会,以及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代表在华盛顿召开太平洋军事会议。会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首先就世界形势进行分析,轮到西南太平洋战区代表发言时,参谋长萨瑟兰少将递上“埃尔克顿”计划,这是1943年2月28日拟订的,是一个修正计划(原来的“埃尔克顿”计划是1943年2月12日拟订的)。这个计划的要旨是根据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示,麦克阿瑟对拉包尔作战的第二和第三阶段负总责,协调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联合反攻,具体作战由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负责。“埃尔克顿”计划指出日军在南太平洋采取两线重点布防,新几内亚主要以莱城——萨拉莫阿,马丹和威瓦克,以及荷兰地亚、比阿克等分段固守,节节抗击,阻挡西南太平洋战区;在所罗门群岛,主要以新乔治亚群岛、布干维尔、新不列颠岛,以及新爱尔兰岛,互为犄角,相互支援,阻击南太平洋战区。情报显示,日军在南太平洋兵力约79000到94000人,拥有383架陆基飞机、4艘战列舰、2艘航空母舰、14艘巡洋舰、11艘水上机母舰,大约40艘驱逐舰、众多大小发,约50艘3000吨级运输船。一旦遭到盟军进攻,日军还可以迅速获得1万到1.2万人的兵力,以及联合舰队约250架舰载机(第1航空战队和第2航空战队)的增援。总计,敌人在南太平洋地区可使用(含可能增援)的兵力为615架战机和10个师团——显然,美军高估了对手。美国海军部部长欧内斯特·金五星上将

为了击破日本在南太平洋的防堵,跳出俾斯麦屏障和新几内亚岛,“埃尔克顿”计划采取两条轴线进攻的方式:西南太平洋战区沿着新几内亚东北岸不断蛙跳;南太平洋战区沿漕海反攻,两个战区会师于拉包尔,整个作战分成5步:

1.占领新几内亚胡恩湾,做好进攻新不列颠岛的空中支援准备;

2.占领蒙达和新乔治亚岛周围重要机场,做好进攻新爱尔兰岛和布干维尔岛的空中支援准备;

3.占领布干维尔岛和新不列颠岛机场,做好支援进攻拉包尔和卡维恩港的空中支援准备;

4.占领卡维恩港口,孤立封锁拉包尔;

5.攻克拉包尔。

为了实施五步作战,参谋长萨瑟兰少将还在计划中申请额外增援5个师、55个航空大队合1850架各式战机,以及大量战舰、运输舰、运兵船、登陆艇等。

华盛顿方面对立即增兵的请求表示了些许的惊讶,根据卡萨布兰卡训令,盟国维持先欧后亚战略,1943年只对太平洋维持有限积极攻势,因此这些援军尤其是地面部队难以立即批复增援。尽管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代表团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曾对攻克拉包尔后的下一步行动进行了研究讨论。

与会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代表意识到,华盛顿方面是不会为未来的有限攻势提供强大的援军的。唯一值得期待的是飞机,华盛顿方面答应增派少许作战飞机,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对德国进行的联合轰炸机攻势。陆军方面,美国陆军部还为太平洋保留着几个师的预备队,他们齐装满员,但国内已经没有足够的船舶将其及时送抵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战区。就是勉强运到了,也没有足够的船舶维持补给。于是,虽然与会人士都明白增兵南太平洋的重要性,但先欧后亚和1943年只能展开有限攻势,迫使南太平洋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只能依靠手头兵力实施作战。哈尔西中将的代表——南太平洋陆军司令哈蒙中将、陆战队司令德怀特·彼特准将、以及海军代表布朗宁上校都同意“埃尔克顿”计划,但华盛顿的美国海军部将领们却对这个计划表示怀疑,认为这个计划会牵扯美军大量兵力、舰艇,旷废时日,而且很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华盛顿方面通知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未来仅会给他们增派2到3个师和少量飞机,请两大战区好自为之。

为了展开有限进攻并控制攻势规模,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下达新的指令,以取代1942年7月2日的旧命令,以便更好地指导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攻势作战。拉包尔始终是美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图为拉包尔的拉库纳机场,背景是花吹山1943年3月28日指令

在批准了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增兵请求,并听取两大战区代表提交的作战计划后,联合参谋长会议通过了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战区的1943年作战计划,即执行对拉包尔攻略的第二阶段作战,并准备向哈尔西和麦克阿瑟下达新指令。

新的整体作战计划由美国联合战略委员会受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之托,考虑了各种击败日本的因素,并根据卡萨布兰卡训令,最终认定在1943年只能实施对拉包尔攻略的第二阶段作战。联合战略委员会认为,夺取拉包尔必须迅速展开,不能拖到年末,否则就会影响对缅甸的反攻,这是美军穿越中部太平洋和援助中国抗战至关重要的作战环节。战略委员会同时还建议夺取伍德拉克和克里文纳两地。

占领诸如蒙达、维拉拉维拉等岛屿的机场,可以使拉包尔、新爱尔兰和布干维尔等北所罗门群岛岛屿可以有效纳入战斗机和中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并可有效弥补重轰炸机数量的不足。这些岛屿正巧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恶劣气候带,拥有良好的机场群,是南太平洋战区/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部队快速向前转进的中继机场群。早在1942年12月,哈尔西中将就向麦克阿瑟上将提议在伍德拉克或克里文纳兴建机场,南太平洋战区愿意为此提供必要的工兵营。这个计划上报华盛顿,得到马歇尔上将和欧内斯特·金上将批准。于是,西南太平洋战区在1943年2月12日拟订的“埃尔克顿”计划中包含伍德拉克或克里文纳条款,但在提交华盛顿的修正版中却将该条款一笔勾销。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P38“闪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战役计划者电”式战斗机,正是他们成功们猎杀了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

虽然联合参谋长会议批准了西南太平洋战区/南太平洋战区提交的“埃尔克顿”作战计划,但对战役计划进程却有不同看法。3月21日,联合参谋长会议和与会的西南太平洋战区/南太平洋战区代表一起就作战进程表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在会上,萨瑟兰少将尖锐地指出,由于运力不足和航空兵有限,因此建议先把船舶和航空兵集中到新几内亚,让西南太平洋战区先打胡恩半岛(拟于1943年8月发起进攻战役),待战役结束后,再将船舶和航空兵移往南太平洋战区,攻打新乔治亚岛和布干维尔岛南部。但南太平洋战区代表、陆军中将哈蒙却有不同看法,认为南太平洋战区理应先动手,打下蒙达,再将战争资源让给西南太平洋战区打胡恩半岛,并认为打下蒙达以后还应有足够的兵力继续拿下布干维尔南部,迅速完成第二阶段作战对南太平洋战区而言至关重要。

在对于新乔治亚岛攻略作战,西南太平洋战区的有也不同的看法。在会议开始自由讨论阶段,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参谋长查尔斯·M·库克少将询问西南太平洋战区参谋长萨瑟兰少将,麦克阿瑟对南太平洋战区攻取南太平洋的蒙达作战准备有何看法时,萨瑟兰答到,“目前为止总司令并没有对此(蒙达作战)做出任何指示,一旦接到他的通报,我将乐于随时转达兵力和作战资源的支援细节。”

显然,麦克阿瑟上将对蒙达作战并不感冒,这让欧内斯特·金上将甚感不安。他明白瓜岛战役结束以后,联合舰队正在舔舐伤口,如果所罗门群岛战役延期,将使联合舰队赢得喘息之机,因此金上将放言,如果不立即在所罗门群岛展开行动的话,他将把太平洋舰队主力从南太平洋调出,移师中部太平洋。总之不能给联合舰队以喘息之机。参考欧内斯特·金上将的意见后,华盛顿致电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指出他们请求的增援随后就到,但蒙达战役必须实施,而且时间表位列在新几内亚战役之前。

对华盛顿的决定,麦克阿瑟深感愤怒,但又很无奈。他向西南太平洋战区航空部队司令肯尼中将和战区参谋长萨瑟兰少将抱怨说兵力不足,难以展开有效的进攻作战。的确,南太平洋战区要展开新乔治亚岛攻势,必须获得有效的空中支援,理由很简单:战区的飞机数量不够。因此,麦克阿瑟的意见是先打下莱城——萨拉莫阿和马丹地区,控制胡恩半岛和新不列颠岛之间的维特亚兹海峡(即日本人所称的丹皮尔海峡),阻止日军大部队自拉包尔西援,同时以第5航空军有效的轰炸和封锁拉包尔,然后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战区再合力展开蒙达攻防战。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区而言,要想有效跳出新几内亚大陆必须把丹皮尔海峡握在手中。为此,麦帅从1943年开始采取空中剿杀战,逐渐勒紧了莱城——萨拉莫阿的守敌的脖子,图为俾斯麦海海战一景(上)

面对麦克阿瑟的固执,联合参谋长会议决定自己决定进攻时间表。在3月28日的会议上,欧内斯特·金上将向萨瑟兰少将和哈蒙中将再次强调先进行新几内亚东部战役,而把南太平洋战区晾在一边,等待新几内亚攻势作战的结果将是极为危险的。陆军马歇尔上将却认为应该摈弃军种争执,发挥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各自优势,同时从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展开双轴线进攻,使日军穷于应付,陷入绝境。如果日军重兵猬集所罗门,那么哈尔西可以转移兵力和舰艇飞机到西南太平洋,支援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的突破。哈尔西虽然认同麦克阿瑟提出的先打下伍德拉克和克里文纳,再发动新乔治亚战役,但并不愿意在新几内亚攻势展开期间闲等。他打算在新几内亚战役展开期间用陆基飞机压制南太平洋的日军航空基地,待日军为应付新几内亚战局而削弱所罗门群岛守军兵力时,再一举进攻新乔治亚岛和布干维尔岛南部。看到哈尔西的积极支持,欧内斯特·金上将不再反对麦帅提案,转而要求麦帅再修正方案,提交详细的进攻时间表和参战兵力表,供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指挥关系上,麦克阿瑟上将和哈尔西中将负责各自战区的进攻;但整体上,南太平洋战区和西南太平洋战区受麦克阿瑟上将统一节制。

不过,对进入西南太平洋战区和南太平洋支援作战的太平洋舰队主力,联合参谋长会议指示其指挥权仍归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节制,局部作战时可参考麦帅的意见,但麦帅有任何要求必须通过尼米兹才能传达给参战的太平洋舰队主力。

3月28日,联合参谋长会议向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和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下达新指令,取消1942年7月2日指令,着令西南太平洋战区在伍德拉克和克里文纳两岛兴建机场,夺取莱城——萨拉莫阿——威瓦克(芬什港)——马丹一线,占领所罗门群岛的新乔治亚、布干维尔南部和新不列颠西部。进攻目标是重创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夺取敌占领区重要机场群,防止日军夺回战争主动权,最终一举突破俾斯麦屏障。作战统一指挥权归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哈尔西中将负责指挥南太平洋战区反攻所罗门群岛。战役期间,所有太平洋战区兵力、舰艇和战机作战指挥权仍归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统辖,麦克阿瑟上将务必在战役前向联合参谋长会议提交详细的作战计划,含作战时间表、每次战役的战斗序列以及作战进程。

3月28日的指令决定了1943年的作战重点在南太平洋,美军将通过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两条轴线齐头并进,为突破俾斯麦屏障和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到指令,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立即草拟出两线协同进攻新计划,代号“车轮”行动,计划决定西南太平洋战区先于6月21日在新几内亚东部的拿骚湾登陆,将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注意力吸引到新几内亚东部,然后南太平洋战区于6月30日在新乔治亚群岛的伦多瓦发动攻击,形成两线作战,目标是夺取莱城——萨拉莫阿和新乔治亚群岛!

1943年6月23日00点32分,美军第112骑兵团200人在伍德拉克登陆。次日凌晨,第158步兵团战斗群和第59战斗工兵连也在克里文纳登陆。驻守莱城——萨拉莫阿的第51师团始终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直到6月30日,第112骑兵团主力、第148野战炮兵营、陆战队第12守备营约2600人登上伍德拉克和克里文纳以后,第51师团长中野英光中将才终于发觉,赶紧急报拉包尔,但此时的拉包尔也急如星火,因为同一时刻新乔治亚群岛那边也燃起了战火。对于西南太平洋战区而言,要想有效跳出新几内亚大陆必须把丹皮尔海峡握在手中。为此,麦帅从1943年开始采取空中剿杀战,逐渐勒紧了莱城——萨拉莫阿的守敌的脖子,图为俾斯麦海海战一景(下)第1骑兵师登陆伍德拉克岛,美军的1943年夏季攻势正式打响。第二章磨刀,美利坚亮剑在即!

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登陆拿骚湾的同时,南太平洋战区也对新乔治亚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进攻战役,代号“指头”行动,由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负责。当时,哈尔西的地位十分微妙。拿他的话来说就是,联合参谋长会议给他的指令等于在他头上扣了两顶沉重的帽子。根据联合参谋长会议3月28日的指令,他是太平洋战区的下级,归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节制,其后勤和支援由太平洋战区提供。但另一方面,他在所罗门群岛的作战与西南太平洋战区必须相互配合,战略上得听从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的安排。

尽管有两个上级,哈尔西处于走钢丝的态势,但他还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强大的国力,顺利地通过了第一次大考——蒙达战役。

在他的领导下,南太平洋战区开始了紧张的临战准备。

在描述战役准备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南太平洋战区组织概况。南太平洋战区组织

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毫无疑问自然是哈尔西中将,所辖的海军兵力为第3舰队和第32特混部队(即第3两栖军的前身,军长:特纳中将);航空部队统一由南太平洋航空部队司令兼第33特混部队司令菲奇中将节制,由陆军第13航空军(指挥官:图宁中将)和陆战队第1和第2航空联队组成。毫无疑问,菲奇麾下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前身为“仙人掌”航空军的第13航空军,但作为海军的菲奇只能进行全盘性(1)的指挥,具体战术方面还得由南太平洋陆军司令哈蒙中将节制。

陆军方面,南太平洋陆军司令一职非哈蒙中将莫属,作为瓜岛战役期间的南太平洋陆军司令和前陆军航空兵参谋长,履历丰富的他继续在1943年统帅南太平洋战区所有的陆军地面部队和航空部队。虽然他作为战区陆军司令,主要担负行政和后勤支援领导重任,但对总的作战指挥和大的调兵遣将也负有重要责任,在未来的战役行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哈尔西还得依仗他。至1943年初,哈蒙中将麾下的部队由“亚美利加”师、第25步兵师、第37步兵师和第43步兵师,以及第13航空军组成。第25步兵师战斗力自不必说,在瓜岛战役反攻阶段表现最为出色,赢得了“热带闪电”的美誉;第43步兵师虽然没有经历瓜岛战火的洗礼,但参加鲁塞尔岛登陆战也算获得了一定的岛屿登陆战经验;第37步兵师一年前进驻斐济岛,迄今还未经历过战火考验。这些部队加上各个岛屿守备队,以及第14军司令部和后勤部队,哈蒙中将的南太平洋陆军总兵力达27.5万人。南太平洋战区司令“蛮牛”哈尔西中将

时任南太平洋航空部队司令的菲奇少将,珊瑚海一战让他名扬天下

不过,南太平洋的地面部队并非只有陆军,还有陆战队在各个岛屿上的守备队和陆战队第1军,统一归军长克莱顿·B·沃格尔少将节制,下辖陆战2师和陆战3师,1个突击团、6个守备营、1个伞兵团和陆战队后勤部队。在西南太平洋战区驻防的陆战1师名义上归陆战队第1军节制,但由西南太平洋战区提供补给和支援。

南太平洋战区后勤司令部由哈尔西中将直接领导,是战区的后勤机构老大,掌握着南太平洋战区所有的船舶,负责物资的统一调配和装卸转运等诸项海上补给事宜。另一个后勤机构是陆军南太平洋后勤局,在罗伯特·G·布雷尼少将的带领下,编制和规模都不断扩大,在南太平洋各次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进攻目标——蒙达所在的新乔治亚群岛的兵要地志。兵要地志

新乔治亚群岛,是中部所罗门群岛的统称,由维拉拉维拉岛、吉佐岛、科隆班加拉岛、新乔治亚岛(本岛)、伦多瓦岛、万古努岛、辛姆博、瓦纳瓦纳岛、阿尔索多尔岛、巴安加岛、姆布洛岛、加杜凯岛、蒙哥马利岛,以及一系列小的卫星岛和珊瑚礁组成。群岛纵长(维拉拉维拉岛至加杜凯岛)125海里(约231.5km),新乔治亚群岛火山也不少,其中几个主岛(新乔治亚本岛和科隆班加拉岛)甚至拥有海拔900多米的活火山。

在气候、地形和开发水平(指几乎未开发)上,新乔治亚岛和新几内亚岛、俾斯麦群岛无异,内陆地区几乎完全没有开发,天气炎热而潮湿、到处都是热带雨林、沼泽地和丘陵,瘴气弥漫,给军事行动带来一定的影响。

群岛间各岛屿的航道和湾峡较为狭窄,仅能供小艇进出,大舰队难以通行,但也有例外。那就是新乔治亚群岛和舒瓦瑟尔、圣·伊沙贝尔岛夹着的航道,因形状如水槽,故称漕海,这是日本海军在瓜岛战役期间实施老鼠运输和大舰队南下瓜岛的必经之地,也是新乔治亚群岛周围能够展开大舰队的水域之一。此外,维拉拉维拉岛和科隆班加拉岛之间的维拉湾、新乔治亚岛和科隆班加拉岛之间的库拉湾,以及布兰奇海峡,都可以展开大舰队。

再来看看新乔治亚本岛,它是所罗门群岛的第六大岛,西北至东南纵长约72.42km(45英里),西南至东北横宽约48.28km(30英里)。丘陵多分布在岛内陆地带,尤其是蒙达角周围丘陵低矮却异常崎岖。

从岛屿登陆战角度来看,新乔治亚除了极个别地段适合登陆外,全岛大部分地区要么是珊瑚礁,要么是崎岖的卫星岛链。在正对卫星岛链的海岸地带多为红树林沼泽地,而且水际线的水深不够,登陆艇容易被珊瑚礁刮破或在沼泽地搁浅。在新乔治亚最佳登陆点,就是正对库拉湾的几个海滩,水际地带水深够,适合登陆艇上岸。但日军对此早有准备,他们在这里布设了120mm海防炮,牢牢地封锁了新乔治亚岛正对库拉湾的水域。此外,日军还重点驻防威克哈姆(位于新乔治亚岛东南部)、比尔港、塞吉角。蒙达角是新乔治亚本岛上唯一的机场区,易守难攻,东西两面都是星罗棋布的卫星小岛和珊瑚礁,罗维阿纳和瓦纳瓦纳环礁湖之间水道狭窄,水深也浅,大型船舶无法进入和停靠。围绕环礁湖对海正面的一系列卫星岛、礁岩和珊瑚礁就像栅栏一样,比如洛维阿纳、萨萨维勒、巴劳鲁和一些无名岛礁。这些小岛和礁岩的对海(南面)正面是陡峭的海崖,正对珊瑚礁一面却是坡度平缓的反斜面,各个卫星岛之间的航道狭窄,大型船只难以通行。所以,从库拉湾和霍索恩角方向而来的船只无法进入蒙达角,主要原因是库拉湾到蒙达角内陆环礁湖之间航道虽然水深足够,但过于狭窄,在这个方向实施大规模船舶进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不过,百密终有一疏。蒙达角虽然大部分地区不适合登陆,但与伦多瓦岛之间的布兰奇海峡却较为宽大,水深也足,适合师级规模登陆。更难得的是,伦多瓦岛正对所罗门海,岛上虽无港口设施,其湾峡却足以供大型船舶停靠和装卸,是进攻蒙达绝好的跳板。

为了加强对所罗门群岛的地理水文和敌情收集,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便在所罗门群岛留下了庞大的情报监视网,即著名的海岸瞭望员。至1943年初,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海岸瞭望员已经在布卡海峡(布干维尔和布卡岛之间海峡)和布干维尔岛南部扎下了根。1942年10月,美国海军“卡塔琳娜”水上飞艇和潜艇又将海岸瞭望员秘密送上维拉拉维拉岛、舒瓦瑟尔和圣·伊沙贝尔岛。

在新乔治亚岛的塞吉角潜伏的是前托管地政府的民事官唐纳德·肯尼迪。和许多海岸瞭望员一样,肯尼迪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也潜伏了1年多。他领导成立了一个新乔治亚岛情报网,由白人和美拉尼西亚人组成,负责收集新乔治亚岛、科隆班加拉岛、伦多瓦岛、万古努岛、圣·伊沙贝尔岛和洛维阿纳岛的兵要地志和日军兵力部署。圣·伊沙贝尔岛由1名欧洲籍医生负责监视。在洛维阿纳岛,英属所罗门防卫部队成员之一的哈里·维克哈姆中士组织美拉尼西亚人牢牢地盯住蒙达角。

为了防止被日本军不时组织的讨伐队消灭,肯尼迪还组织了一支小型游击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保护他的藏身地安全。虽然海岸瞭望员的任务是监视敌人的动向,而非战斗,但肯尼迪在美国海军潜艇和卡塔琳娜飞艇不时空投武器弹药和粮秣的支援下,迅速发展壮大,甚至到了可以有效歼灭靠近藏身地的敌军巡逻队的地步。在一次行动中,肯尼迪带着他的游击队坐着10吨纵帆船“达达瓦塔”号出巡侦察,和一艘满载日军步兵、在马洛沃环礁湖巡逻的捕鲸船遭遇,结果“达达瓦塔”号一边组织步机枪射击,一边快速前进,撞沉了捕鲸船,继而击毙了载运的所有日军士兵。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不仅用于远程海上侦察和搜救飞行员,而且在南太平洋还肩负起为敌后活动的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海岸瞭望员提供武器弹药和粮秣的运输支援

除了组织对新乔治亚地图进行地形研究、对日军的审讯和请来战前驻新乔治亚的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了解情况,以及海岸瞭望员的报告外,南太平洋战区还组织一系列深入敌占区的隐蔽侦察,获取敌情资料。第一次侦察是由陆战队第1军军长沃格尔少将直接负责的。陆战队第1突击团4个营各抽人,组成4名军官和8名士兵的侦察组,于3月17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集结,然后乘船抵达佛罗里达岛,再坐卡塔林娜水上飞艇深入敌占区——塞吉角,与肯尼迪会合。在土著向导的带路和土著辅助兵的支援下,侦察组对科隆班加拉岛、比尔港、蒙达角和其他地区进行了侦察。在陆路行进侦察和乘土著独木舟侦察期间,他们仔细地勘测了每一个岩洞、每一个锚地和每一条航道。4月9日,侦察组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塞吉角集合。

他们的第一手资料是宝贵的。正是根据侦察组的报告,南太平洋战区才第一次得知步兵登陆艇可以穿过狭窄的翁奈阿维斯航道,可以在巴里克河东面、宽约200米的扎纳纳海岸登陆,然后向西直扑蒙达角。D日(6月30日)前,美军第二支巡逻队登上新乔治亚岛并一直留在岛上。

除了加强敌情和地形水文状况收集外,从1942年11月到D日登陆前夕,美国陆军第13航空军,以及安斯沃斯少将率领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群反复对蒙达和维拉机场进行轰炸和舰炮轰击,重点是蒙达机场(因为维拉机场周围都是沼泽地,日军难以有效使用)。从1943年1月到1943年6月30日,盟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群一共对蒙达实施了4次夜间炮击,维拉机场也挨了3次炮击。频繁的空袭和舰炮射击,使蒙达机场完全无法发挥正常的航空基地效能,只能用作前沿机场和备用机场。从这个角度来看,盟军对蒙达的海空火力准备是成功的。后勤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1943年1月,南太平洋后勤司令部就根据哈尔西中将的命令,为即将展开的新乔治亚战役囤积物资、扩建基地和港口。第32特混部队司令特纳中将根据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经验,建议粮秣弹药储备应尽可能前置,应以瓜岛作为战役后勤基地,在此囤积弹药粮秣。2月,美军开始实施代号“干货”行动,向瓜岛大规模囤积作战物资。尽管努美阿、新喀里多尼亚各港口挤满了等待装卸的船只,尽管瓜岛港口设施依旧简陋,尽管5月一场大型热带风暴的到来摧毁了瓜岛所有浮动码头和桥梁,但在南太平洋战区后勤司令部的不懈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在6月于瓜岛囤积了足够的战备物资。这得感谢努美阿那些忘我工作的后勤司令部人员,他们根据新乔治亚岛作战物资囤积的优先权,把装载急需物资的船只直接发往瓜岛,并让装载进攻新乔治亚作战物资的船只优先卸货。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南太平洋战区后勤司令部及时考虑到了热带风暴的影响,因而早早给瓜岛运去了大量的2.5吨卡车和6轮两栖卡车(鸭子),有力地支援了舰对岸物资登陆转运作业,提高了物资转运和囤积效率。到1943年6月初,共有54274吨作战物资,含装备、粮秣、弹药和航空汽油在瓜岛卸货囤积。此外还有大量载重卡车、13085吨齿轮、23775桶汽油和润滑油从瓜岛前运到鲁塞尔岛,在瓜岛囤积的散装汽油罐也达到了8万之多。虽然努美阿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圣·埃斯皮里图仍是南太平洋战区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但无可否认的是,瓜达尔卡纳尔岛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了。这次战役,南太平洋战区确信,在后勤准备上,他们已经超过了瓜岛战役,即将展开的新乔治亚战役在后勤上绝对不会再犯瓜岛之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军不顾台风暴雨,硬是在瓜岛和鲁塞尔岛储备了足够作战三个月的军需物资战术计划

经过一再修改,“脚趾”行动计划最终在6月成型。此前,哈尔西中将曾打算在4月进攻新乔治亚岛,但西南太平洋战区远未完成对拿骚湾的战役准备。为了打好1943年的进攻战役,哈尔西中将组织了南太平洋战区计划委员会,由他的参谋班子和南太平洋战区陆军司令哈蒙中将、航空部队司令菲奇中将和两栖登陆部队司令特纳中将、陆战队第1军军长沃格尔中将组成,主要的参谋人员是威尔金森少将、布朗宁上校(南太平洋战区参谋长),以及哈尔西中将的得力助手皮克少将。5月,南太平洋战区计划委员会就新乔治亚战役达成一致意见,第一阶段将同时进攻伦多瓦岛、比尔港、威克哈姆港以及塞吉角,并准备在塞吉角修建一个战斗机机场。作战重点是伦多瓦岛,登陆后步兵登陆艇和坦克登陆艇将往返穿梭于伦多瓦岛和瓜岛、鲁塞尔岛之间,将兵力和物资运往伦多瓦岛集结。继而在伦多瓦岛和附近岛屿建立炮兵阵地,进驻155mm榴弹炮和105mm榴弹炮,轰击蒙达机场,并为进攻蒙达和维拉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

执行第一波进攻任务的地面部队是第43步兵师(师长:约翰·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