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最小行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13:19:09

点击下载

作者:刘轩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幸福的最小行动

幸福的最小行动试读:

自序

 —

8岁时,我跟着父母移民到美国。当时的我半句英文都不会,学校也没有语言课程。第一天上学前,父亲临阵教我,如果有人问我问题,听不懂就跟他说:“I don’t know!”(“我不知道。”)碰巧,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问我叫什么名字。我听不懂,只好回答:I don’t know。从此之后,我在那个学校的名字就是I don’t know。

刚到美国的那段日子,真是度日如年!父母都上班,放学后陪伴我的只有一样不会说英文的奶奶,还有我的计算机。

那是一台功能很一般的第一代个人计算机,是我天天拿着铜板去家附近的游戏店,攒了很久的赠品券,忍着没把它们换成零食、玩具,终于有一天换到的大奖。它有整整40K的存储器(是40K不是40M喔,现在随便一封电子邮件都不止40K),而且还没有储存功能(其实有但我买不起),只要一关机就全部归零。它也没有游戏,只有随机附赠的BASIC程序语言。

但它陪着我度过了那段最生涩、最寂寞的异乡童年。我把写程序当玩耍,天天研究它的功能。那些BASIC程序语言(IF...THEN...)成了我最常使用的英文单词。每天关机前,我还得用铅笔把程序抄下来,隔天开机再输入一遍。现在回想,还真佩服当年有那种傻劲儿。这位寂寞的八岁男孩儿,跟他那台只有40K存储器的计算机,后来还因为写的一个“类AI模拟对话程序”在纽约市科学比赛中拿到第三名。

从那时走到现在,我依旧是个对计算机和各种新科技毫不畏惧的人。而且到现在,我最不喜欢说,也最不喜欢听到的句子就是“I don’t know”。

回顾童年那段日子,对我来说何尝不是种训练?它训练了我专注、面对寂寞的能力。而且写程序需要冷静,因为第一次运行时,一定会因为没料到的错误、没计划周全的BUG(漏洞)而卡住。但生气或懊恼都没有用,情绪不会让程序变好变快,你只能根据错误码,回去找到出错的地方,修正之后再运行一次,这就是一种修炼。

长大后的我,面对事情出了错,我会把它当成一个BUG。再急再气,问题还是要解决。我告诉自己:过生活和写程序一样,一开始一定会碰到各种错误码,但只要有耐心解决,我就不信跑不顺。

这个信念,让我后来在念心理系的时候,特别关注“优化生活效率”的各种研究。这是在8岁就种下的种子。

后来,我进了哈佛大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奇才、鬼才共聚一堂。在这所比美国建国史还悠久的老学校里,我看到了最传统和最先进的思想天天撞击,创造各种可能性,真可以说是一个海阔天空的知识乐园。

我特别用“乐园”这个词,是因为我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混得最好的同学,就是懂得如何把学校当“乐园”而非“殿堂”的人。例如我很欣赏的一个朋友Joe,他不仅代表学校参加田径比赛,在学校的舞会当DJ(唱片骑师),在慈善机构做志愿者,还主导两个学生会社团。这些人往往不是班上前几名,也不是科科都满分的天才,但他们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

我也发现,这些风云人物有两个特点:他们都很会用时间,而且也很少抱怨生活。有别于很多学生总把自己苦读的黑眼圈当成勋章,认为蜡烛两头烧代表他们很拼命,Joe这类的同学虽然日程很满,但你永远不会感觉他们被自己的日程绑住,或把分身乏术当成炫耀。

我曾问过Joe:“你怎么可以一天里做这么多事情,你一定起很早吧!”

Joe不置可否,他跟我说:“兄弟,其实最难的不是早起,而是早睡!”

他再补充:晚上当别人想要去参加派对时,你得告诉自己,不行!我要早睡。你的心态不是我“得”睡了,而是我“要”睡了!我们不是小孩了,没有人能跟我们说,嘿,你“得”如何如何。你既然能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去做一件事,那就要告诉自己你“要”做,不是你“得”做。

他的话,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虽然我现在还无法完全到达他所说的境界,但我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年纪大了,没有什么事是非“得”做,只看你有没有足够想“要”做而已。

这是我从18岁的Joe身上,学来的一课。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已经大学毕业20来年,回到亚洲定居,而且有两个小孩了。

人们经常说,孩子是最好的导师,我不能同意更多了。不是说小孩可以教你什么,而是照顾他们的过程,能让我们反观并检讨自己。为了兼顾家庭和工作,我开始寻找更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为了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我得加强训练自己的情商。喔,不是“得”,是“要”!

我也问自己能够教孩子们什么:科技?生活技能?书本里的知识?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快,信息密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将会颠覆各种商业模式,这是我们的孩子将继承的世界,也是我们有生之年将面对的课题。

但不变的是:人还是需要彼此相处,还是有七情六欲,还是会拿不定主意,在情绪和理智间拔河;我们还是会出错,还是要学习,仍旧会追求梦想,也会一辈子寻找生活的意义。

人体是个机器,一个不完美的机器。每个机器都有极限,也有最优化的使用方式,这包括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身心。我想,结合心理学和不同领域的知识,除了能让我们过更有效率的生活,也是基本的生活须知。我不一定能准确预测环境会如何改变,但我起码能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让自己更稳定,更有效能。这,也成了我最初规划这本书的动机。

我的目标是,把目前心理学的理论,转化为能够实行的生活方针,传递给更多人。就像童年学识字一样,无论以后再多书本堆在眼前,只要读得懂,就不用怕。

8岁时的我,学会了忍耐情绪与解决问题;18岁的Joe,提醒我主导权始终在自己手里;38岁的我,更从孩子身上,学会了不要害怕改变,要懂得调整自己。而做了所有的研究后,我更深信:即使活到88岁,人还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改变的幅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这就是我的初衷与真心,无论你几岁,希望本书也能帮助你变得更好,活得更精彩。— 引言 —走在“更好”的路上

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的生活,这句话会是什么呢?你觉得你的生活够好吗?你觉得生活有意义吗?你在过你想要的生活吗?你,快乐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靠着网络连上这片信息的海洋,但是,我们要用尽力气,才能阻止自己淹没在这片海洋当中。每天一打开手机,信息就如同海啸一般涌来:你未读的电子邮件,没有回复的信息,待办清单上没有完成的事项,没有回应的各种人情。

而这些“错过”,让我们深深地焦虑,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当中“错过”了许多东西,焦虑我们需要全部都知道。生怕错过这通电话,我会失去一个绝佳的机会。害怕错过这篇文章,下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我就落伍了。害怕如果没有回应这个人情,我将会后悔一生。

但等一等,先让我们停一下。给自己一个空间,问自己,这些东西真的这么重要吗?

今天如果你出门不带手机,不带计算机,就这样在外面玩了一整天,你会发现,其实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你的生活还是一样,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多出”了什么,也不会因此“失去”了什么。你还是你,一如往常。

你不是一座信息的孤岛,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自给自足的辽阔大陆。

所以,回到我一开始的问题,用一句话形容你的生活,我会说,你的生活“可以更好”。You can be GOOD ENOUGH.

怎么做呢?通过“心理学”。让曾经帮助过我的心理学,今天,也来帮助你。

现在的心理学,跟我当年一开始所学的心理学,有相当大的差别。我在哈佛大学读心理系时,当时的心理学,才刚刚从“行为学派”(Behavioral Psychology)慢慢转变成“认知学派”(Cognitive Psychology)。同时,脑神经科学家也开始初步跟心理学家携手合作,通过你自己的行为本身来归纳出你行动的“理由”,慢慢地走得更深入,从你行为的根本——“你的大脑”“你的思想”去分析,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思考历程,造就了你现在的行为。

那时候的心理学界,的确充满各种可能的发展以及蓬勃的生机。

我当时在哈佛心理系攻读的领域是“成长心理学”,研究生阶段的研究主题是“少年成长心理学”,这一门学问专门探讨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风险,比如同侪压力或学习压力,同时也探讨为什么有一些青少年面对压力与风险的时候,可以更“坚忍不拔”,或许是他们有更好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或许是他们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与困难。

当时的心理学,好,但是“不够好”。

我记得很清楚,刚从哈佛大学心理系毕业的时候,意气风发,想着要如何将我的所学派上用场。正想要大展手脚的时候,美国却遭遇了全球震惊的恐怖袭击:“9·11”事件。而我也因缘际会之下,加入了灾后帮助人们走出创伤的心理咨询团队。

老实说,当时我受挫很大。因为面对这样巨大的苦难与忧伤时,我发现,我过去学习到的理论与知识,没有一个是可以在当下派上用场的。我无法帮助这些人停止忧伤,我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变得更快乐,我只觉得无能为力。那段经历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一段时间,我还因此得了抑郁症。

我当时觉得自己很可笑。我不只帮不了别人,也帮不了自己。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知识,也开始怀疑心理学。所以有段时间,我真的很痛恨心理学,觉得这是一门没有什么用的知识。当时刚好也有机会回台湾,我就决定暂时离开美国。也有好一段时间,我所做的事情,好像跟心理学没什么关系,我在广告公司、广播电台工作过,当过DJ和作家。到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

我回头看,才发现,这一路陪我走来,帮助我最大的,其实是我当时觉得“没有用”的心理学。

为什么呢?因为“心理学”这门科学,其实也一直在摸索它自己的道路。在我毕业的这20年,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有了巨大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也改变了我刚毕业时对心理学的看法,甚至,这样的转变,促使我走上了一条更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在我不同的人生阶段,给了我相当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心理学,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这样的转变契机,来自几位重要心理学家的研究,其中,有一个指标性的人物,就是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教授。

过去60年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都是来帮助人们诊断“你有什么毛病”“你哪里出了错”。当然,在这期间,我们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比如说,在60年以前,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是可以被治疗的。而到了现在,至少有14种心理疾病是可以在科学上被“治疗”,甚至有两种心理疾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同时,我们在心理学的知识领域也有了更大的进展,我们知道如何描述一些过去很模糊的心理概念,把它变成一个系统化、可以分析与测量的状态。甚至还有集结了有关心理疾病的“百科全书”《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是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现在已经修订到了第五个版本,是专门用来给心理治疗师查看患者的症状是不是符合某种心理疾病的。

简单来说,过去60年的心理学研究最大的成就是,我们可以宣称:心理学可以帮助“悲惨的人”不再那么悲惨。

但是,塞利格曼教授在他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演说。他认为,当时的心理学还“不够好”。

怎么说呢?因为过去的这些研究,只告诉我们,我们的大脑出了什么“问题”,所有的研究也只聚焦在那些“极度悲惨”的人身上。当时我们以为,只要“移除”了那些痛苦、忧郁、焦虑和愤怒,我们就能够让人们变得更“快乐”。

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何帮助别人“不再悲惨”,跟如何帮助别人“变得更快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两种不同的系统,牵涉到不同的技巧、不同的方法。我们移除一个人的“悲惨”,顶多只能让他回到原点,但不会让他更开心,也不会让他感到快乐,更不可能让他感到幸福。

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本如何帮助一般人变得更快乐的心理“百科全书”,我们需要一套系统化的科学来告诉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快乐、更有意义。

这也是近年来心理学新的主流研究领域之一——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起源。

那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在开始介绍之前,我要先告诉你,什么不是积极心理学。

讲到积极心理学,很多人可能以为它就是积极思考,但积极心理学不是“积极思考”而已,也不是心灵鸡汤,不是心想事成,不是小学为了给你活力跳的晨操。

塞利格曼教授所定义的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让人们生活可以绽放、蓬勃发展的科学研究”(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uman flourishing),而他也提出,积极心理学应该要有三个目标:1. 我们在关注人们的“弱点”时,也应该把同等的注意力放在人们的“优点”上。2. 我们在忙着修补“过去的伤害”的同时,也应该想着帮助人们去发展他们的“优势”。3. 我们应该更关注如何帮助一般人活得更充实,帮助他们发挥天分。

所以,在我离开学校的这几十年当中,心理学正慢慢走在变得“更好”的路上,我们开始帮助人不单单“活着”,而是要“活得更好”。心理学,应该是一门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的科学。

于是,秉持着这个信念,塞利格曼教授开始访问那些对生活非常满足的人们,想要了解这些人跟我们一般人到底有哪里不同。他发现,其实这些人不一定有宗教信仰,不是体态比较好,不是比较有钱,也不是长得比较好看。

如果我今天问你,你觉得怎么样你才会比较快乐,你可能会给我一些答案:“我要有健康的身体”,“我要有好的事业”,“我要有完美的婚姻”,“我要有支持我的朋友”。问一百个人,我们会得到一百种答案。每个答案可能都不同,千变万化。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这些看似不同的答案,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健康的身体、好的婚姻、好的事业、好的友谊,这些传统上认为会让我们生命变得美好的事物,其实并不是我们生命变得美好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方法,帮助我们去找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要素。

那这些要素是什么呢?塞利格曼教授进行了非常严谨的研究,研究了不同文化、不同时空的文献,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访问和实验,之后发现,无论种族、宗教、文化或性别如何不同,其实要让一个人的生命能够真正绽放,需要以下五个元素,塞利格曼教授将这五个元素合并称为PERMA法则。

PERMA,这五个英文字母,分别对应了五个在我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第一个字母P,代表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最直接的积极情绪,其实就是快乐。但研究显示,快乐这件事情,其实有50%的因素来自遗传。有些人天生就比较容易感到快乐,而一些方法与技巧,顶多能提升我们20%左右的快乐程度而已。那么,天生就不容易感到快乐的这些人,岂不就是活该吗?

不是的,在积极情绪的范畴当中,快乐只是其中一项,我们可以把积极情绪分成十种,分别是爱、快乐、感激、宁静、兴趣、希望、得意、趣味、启发和崇敬。你可以分别去培养自己不同的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要你每天睡觉前,回想过去24小时中三个值得感谢的人、事、物,以及为什么感谢,并把这个思绪写在笔记本里,持续一周后,就能改善你的情绪,而且效果能持续半年之久!

第二个字母E,代表联结感与心流(Engagement)。

你有没有感觉到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的投入与专注,几乎忘了时间,时间为你而停止,而你自己,也全然沉浸在你所做的事情当中。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有的话,我要恭喜你。这样的联结感,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相当大的帮助。

第三个字母R,代表积极关系(Relationship)。

跟别人培养深度、积极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80年前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现在是全世界最长久的持续追踪心理研究之一)得到的结论是:对一个人一辈子的快乐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钱,不是权,不是名气,而是是否与别人有深刻、亲密的关系。

第四个字母M,代表意义(Meaning)。

你有没有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找到自己的意义?知道你为何而做,为何想做?你做的事情,有没有符合你的价值观?这可以是一种“使命感”,但也没必要那么有远见。它也可以是一种信念,让你觉得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意义所在,这种意义感,让人活得比较踏实。

第五个字母A,代表成就(Accomplishment)。

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多大的成就感,也是让我们生命更满足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在生活中,不只要创造幸福,也要挑战自己。如果有一些事情你很会做,也做得很好,那么,这些事情将会给你带来成就感,让你感到自豪。

PERMA提供给我们一个新的框架,让我们重新去检视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有一些人可能有好的工作、好的家庭,很有钱,但他们还是不开心,总是觉得生命少了什么。那么这时候,就可以使用PERMA。是他在工作当中没有获得必要的成就感吗?还是其实他在工作当中需要的不是成就感,而是与同侪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呢?或者是,这份工作没有让他获得意义感,他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重要的,不是在服务一个比他自身更大的群体。

你不需要在工作上和家庭中五个元素面面俱得,重要的是在你的生活当中,当你去思考这五个元素的时候,是否能够想出某些场景或某些状态,是符合这些元素的,要是你觉得生活当中特别缺乏某个元素,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加强它。

同时,这五个元素,也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的。拥有积极情绪,你会改善你的关系,提升你的工作表现。同样地,反过来说,当你有成就感,找到意义的时候,也会有比较大的机会去培养你的积极情绪,让你更投入工作,取得更好的关系。

我自己非常相信行动的力量。过去的经历让我知道:知识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怎么样去“活用”你的知识。从我上一本《助你好运》开始,我就在传递一个信念:通过微小的行为改变,慢慢地,一步一步累积,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幸运。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没有办法期待一个人因为读了一本书、上了一堂课,就立刻有本质上的巨大转变。即便他今天忽然因为一本书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大改变,可能都很难真的落实,因为,在改变的路上,强大的动机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想走到终点,你需要的是“坚持”,怎么才能坚持呢?通过每天微小的行动。

当初很幸运在“十点课堂”的邀约下,我们有机会来构思这样一个心理学的课程。我一直在思索,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曾经帮助过我的心理学,也可以同样帮助到你呢?

从这个方向开始,我跟我的团队经历了一段接近才思枯竭的时期。光是课程理论、脚本设计和拍摄方法,我们前前后后就修改了不知道有多少次。在这样反复修改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要让心理学能够帮到你,最重要的是这些心理学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是“好用的”。我们在每堂课程当中都设计了一些微小的行动和微小的改变,这些行动并不困难,只需要你每天花一点点时间,花一些小心思来完成它。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就不会觉得“坚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日积月累,你就可以养成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在“十点课堂”的大力帮助之下,现在我们开发了12堂设计精美的视频课。也很幸运,我们这一套课程,目前在“十点课堂”的平台上,取得了10万份的销售佳绩,也是目前中国知识付费领域的一个里程碑。我感受最深的是,许多朋友在我们课程上留言说,这些知识和方法真的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变。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回头看这些留言,很多时候眼眶都湿了。我很高兴,这些内容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点帮助。

我们这本书,发源于这些课程,包括如何增强你的沟通能力、如何发展好桃花、如何留下好印象、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对抗负面情绪等等。我把积极心理学当作我的“核心”,用行动作为我们课程的“动力”,来帮助你创造最“有感”的生活改变。

如果用PERMA这个架构来分析,我的第一季课程其实比较着重在讲R,即积极关系。同时也会涉及积极情绪,与成就的一些概念。因为,“关系”“情绪”是我想要先带你一起做的改变,建立好关系,有了积极的情绪之后,你才会有能力去探索更大的“意义”。“意义”与“希望”,是我在第二季课程当中主要谈到的事情。但要谈“意义”,并不简单,你需要更多的行动与实践才能一步一步找到你人生的意义,而这也是为什么我需要在第二季用30堂课来讲这件事情。目前我们第二季的课程,已经在“十点课堂”上线了,也欢迎你加入我们,找到你生活的希望,以及生命的意义。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在课程开发过程当中帮助过我的人。“十点课堂”、我的制作团队、北京的同事、台湾与大陆的出版社,以及每一个参加这套课程的你,是你们,让我有了前进的动力,也是你们的反馈,让我们可以持续把这套课程更新、优化。

回到一开始,你,会用怎样的一句话,来形容你自己的生活呢?

就如同心理学的发展本身,一开始都是从“好但是不够好”的状态,一步一步摸索,一点一点进步,才慢慢走到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的状态。而你我也是如此,我们都是从不够好的状态,走在一条“更好”的路上。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终于变得“够好”呢?我不知道,因为我自己也还在走,但我很确信,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

邀请你,让我们一起,走在“更好”的路上。行动1检视自己,客观阅人沟通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聆听未说出口的那些话。——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2009年,有本书横扫台湾畅销书排行榜,叫《FBI教你读心术》。当时许多人觉得买了这本书,就能学会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的绝活,让自己成为一个人体测谎器。但在分析解构许多肢体和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后,该书作者乔·纳瓦罗竟然写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持续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包括法官、律师、临床医生、警察、FBI探员、政治人物、教师、母亲、父亲与配偶,在测谎这件事上只能靠运气,对错概率一半一半。大多数人,包括专业人士,要正确地察觉到不诚实的行为,准确率并不会比丢硬币更高。”

什么?!读者们看到这里,可能觉得自己被耍了!

不过,我真是很钦佩乔·纳瓦罗的职业道德。他借由这些忠告,在书里不断提醒读者,不能光凭一些表面技巧就随便对别人下判断,毕竟如果你随便指控某人是骗子,可是会得罪人一辈子的!

许多人对心理学也有一样的误解,觉得我们都像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里的侦探。即使到现在,还是有人会对我说:“哇,你学心理喔?好厉害!那你一定很会洞察人心吧!”

如果对方看起来能开得起玩笑的话,我就会压低声音,用很戏剧化的表情说:“是的,但基于职业道德,我从来不会随便说出别人的秘密……所以,你可以放心!”

我虽然是在开玩笑,但一定是因为演得不够夸张,还有不少人真的相信,之后面对我都战战兢兢的。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形容的就是这种现象。我们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会被人注意到,所以说谎的人也总是会担心别人其实早看穿了他们,只是没说而已。这倒是给了FBI探员和心理医生一个莫名其妙的优势。往往就是因为对方觉得我们能看穿他们的心,聊着聊着,他们就把心里话招出来了!

虽然心理学没有办法让我看穿你的心,但这门学问给了我一套知识基础,让我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能够更自觉,更擅于跳脱自己的预设立场和标签思维。我不一定比别人更会识破谎言,但我更善于判断互动气氛中的细节;我未必能直接分析得出一个人的真实动机,但我能快速推测不同的可能性,因此在沟通中可以比较灵活地应对。

运用这套理论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更善解人意,更容易产生同理心,也提升了自己的EQ。我知道每个人社交时都会戴上面具,都需要展现保护色,多少都会表里不一,但我认为互动的重点不是去揭穿人,而是在这个人与人的“社交舞”中,跳出符合自己期待的舞步。

在这一章,我将与你分享这套基础理论。 你是高敏人,还是低敏人?

在日常生活的语言表达中,每个人都会展现不同的“人际敏感度”(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也就是我们对于生活中与人互动的小动作、语调或是用词等细节的观察敏锐程度。有些人天生敏感度就低,所以可能会表现得有些自我,甚至“白目”。有些人敏感度很高,对于每一个小细节都会想很多。太低或太高都不好。过高的“人际敏感度”,反而还可能让你陷入忧郁苦恼。

但不管你是高敏人还是低敏人,好消息是,察言观色是能够被训练的。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一种适当的人际敏感度,能够通过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声调和用语,解读出没有说出口的感受,但同时也不会过度猜测,或让太多噪声对我们构成压力。

在我们正式进入实际的技巧与方法论前,你需要真心接受两大概念:第一是你必须谨慎地敞开心胸,真的渴望理解别人,也别害怕纠正自己,先要接受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是对的;第二则是当你要阅读别人时,要先保有“假设”的态度。阅读人顶多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真实,所以大可委婉模糊一点,绝对好过斩钉截铁的强势论断。而且当我们认识一个人的时候,宁可假设他说的都是真的,不要因为忙着猜测,而没有好好观察和沟通。即使你要判断别人是否在说谎,也必须先假定对方说的全是真的,然后再问自己:这样合理吗?这就是沟通心理学的经典原则“米勒定律”。 步由心生

其实,我们天生就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尤其当我们能够很自在地“窥视”对方时,我们的观察就更细微。研究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只要六秒钟就能形成,这些来自各个感官的综合信息,根本来不及用语言来形容。所以我们往往对人和事物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直觉,但说不上来,并不表示它无迹可寻。

以前在波士顿,我和同学最喜欢坐在户外的咖啡厅,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猜想他们是什么个性、在想什么事情、要去哪里做什么。我们这群同学都有很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嘴巴也真的够“贱”。那家伙穿得很闪喔,八成是第一次约会,可惜品位太俗,今晚应该不会成功喔!你看她一拐一拐的,一定是新买的高跟鞋,还磨脚。应该要去面试吧?这样走路不行喔,一看就涉世未深。哇噻,那个阿婆的妆化得那么浓,想吓死谁啊?

这些路人应该都不知道我们在对他们评头论足,不然一定会很想冲过来揍人。

这个观察路人的行为固然是半观察、半瞎扯,但隔街看人,还是有不少信号能让我们在短短六秒内做出各种假想判断,而且彼此还蛮有共识的,这不是很奇妙吗?

一个人的穿着,就是第一线信号,让我们看出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等各种暗示,而这些信号能深刻又感性地影响我们的直觉。曾经有人做实验发现,当一个西装笔挺的行人闯红灯过马路的时候,其他行人跟着他一起闯红灯的概率,是一般状况的三倍。还有研究发现,医生跟病人说话的时候,要是脖子上挂了一个听诊器,病人会更容易记住医生所说的话,即便医生完全没有用到这个听诊器。衣服的确能影响人的观感,而且在潜意识中影响人的行为。

所以有句话说:不要穿得像现在的自己,要穿得像你希望成为的自己。这确实有道理,因为既然穿着会影响别人如何对待你,那你也就应该按照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穿衣服。

再来,一个人走路的样子,好比是身体的表情,信号相当丰富。我们开心的时候都会手舞足蹈,紧张的时候也会不自主地抖脚。自从我们的祖先站立在地面上,双脚就是用来追逐和逃命的,它的功能很原始,所以反应也很原始。

从小到大,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脸部表情,但较少会刻意修饰下半身的动作,也确实较难修饰。我时常建议刚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增强自信,就先从练习走路开始!不要驼背,让脚有精神一点(这个形容很抽象,但你一定懂我的意思)。不要走得太快,因为一个人走路快,除了看起来着急,也很容易给人社会地位较低的联想。你看那些国家领袖和大老板,走路一定不疾不徐。相对来说,走路太慢也不好。心事重重、压力大的人往往脚步沉重,走起路来拖泥带水,地心引力的作用好像特别大。人开心的时候步履轻快,走路就像在跳舞似的。大家都说“相由心生”,但我们或许也能说“步由心生”吧!“肢体协调感”,也是一个远距离就能观察到,而且很难造假的肢体信号。美国警方曾做过研究,发现许多劫匪和变态暴力罪犯,会依照直觉挑那些看起来手脚不太协调的人下手,可见这是多么关键的特征。所以在此建议朋友们:出国旅行的时候,一定要穿上舒服的鞋子和轻便的衣着,让你看起来手脚敏捷,而且要保持精神有活力的样子,才不容易被歹徒视为猎物! 沟通温度计

不少科学家认为,表情的用途,纯粹是给别人看,不是给自己的,因为我们独处时,脸部通常都不会有什么表情。一旦身边其他人开始与我们互动,我们的表情就会马上丰富起来。

每个人都一样,只要与别人有互动,即使只是眼神交会,也会不自觉产生一连串的非言语信号。远端观察人获得的信号只有在与对方产生互动之后才会落实为更明确的印象。

想象有一天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位身穿套装的漂亮女生,忽然发现她是你许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这时,她也刚好瞧见了你,露出惊喜的表情。

久未见面,如今巧遇,这时要给她一个拥抱?跟她握手?还是挥个手,点头致意就好?你的大脑开始快速运转,评估你们之前的交情、对她的好感程度、身边是否有其他人以及她当下的肢体动作,这些都在几秒内发生,好让你在走向对方的时候,及时做出恰当的互动。

谁说我们不会阅人?我们都是天生的肢体计算机啊!

如果你只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两个老友见到彼此的互动,也可以从两人拥抱时手臂张开的宽度来判断他们的交情。双方感情越好,拥抱时手臂张开的幅度就会越大,抱得也会越紧。不那么熟的话,手臂则比较贴近自己的身体,抱得也会比较轻。如果要不熟装熟的话,你就会发现两人身体会稍微往前倾,上半身虽然有接触,下半身却维持一个距离,光是想象这种场面,都会觉得尴尬。

所以,平常的你,应该已经会观察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毕竟多年的社交体验已经让我们内化了许多规矩。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互动属于体感层面,不太需要思考,所以许多人只靠直觉做判断。这时候,如果你懂得留意某些细节,也许会对当下有更客观的认知。

我与别人互动时,会很注意身躯和头的倾斜度,因为我知道,如果两人彼此有好感,交谈时身躯会倾向彼此,形成一个对称的构图。如果两人的肢体构图明显不对称,那可能反映出沟通也不对称。我们都会靠近喜欢的对象,远离讨厌的对象,这是人的本能。所以无论开会或是聚会,我都会特别留意:这个人是否在肢体语言上开始疏远或靠近。他双手抱胸,往后倾斜,是因为冷气太强?还是因为刚才某一句话冒犯了他?以我的个人体验来说,这种肢体倾斜度所反映的心理状态,比看一个人的表情来得更准。

请不要觉得好像我很刻意想拉拢关系,太刻意想讨好对方,不是这个意思!看到对方疏远,并不表示我就会见风使舵,说些好话来博君一笑,但用这个基本观察当一个“沟通温度计”,能让我注意到沟通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做更理性的分析,说不定还能实时化解误会。这个“身躯倾斜度观察”真的不难,你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信号随时随地都存在,两人身躯倾斜的互动,像钟摆一样明显!我会说两种语言:“英语”和“肢体”。——梅·韦斯特(Mae West) 训练你的自觉度

懂得做基本肢体观察之后,我们更需要锻炼的,就是检视自己。我们应该如何在与人互动时,不被自己的情绪过度干扰?要如何用谨慎又开放的方式接受别人,但不让主观意识先入为主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呢?

这就要靠“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自我觉察”是一种反省的能力,让我们能回头检视自己的直觉,反思当下的情绪反应,甚至反驳自己的主观意识。自我觉察的能力也帮助我们保持理性,找出合适的方法与他人互动,不会因为一时情绪就让偏见成为结论,进而误解别人的想法与态度。

听起来很复杂,是吧?但我们其实天天都在运用这个能力。

让我们倒个带,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回到刚才巧遇同学的那个十字路口。这时,想象自己是旁观者,把镜头对向街对面,隔着斑马线看自己站在那里等红灯。你脸上有什么表情?你的站姿是什么样子?身上穿着什么衣服?在这个想象中,你脑海中的自己,就是一种所谓的“内观自觉”,因为你正在观察你自己。这种用旁观者角度观察自己的本领,实在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力之一。

这时,想象你看到那位同学正在马路对面行走。你向她热情地招手,她虽然看着你的方向,却对你视而不见,还摆个臭脸。这时候,内观自觉一下,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当我们向人示好,却只得到冷漠回应时,感觉必然是失望。而这时,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从环境中搜寻原因。也许路上有太多人,她没看到你?也许她正在想心事?说不定她近视,刚好没戴眼镜?但她刚才好像往你这边瞄了一眼,还皱了一下眉头。难道她不想见到你?

刚才在想象空间里发生的整个过程,如果你很认真想象的话,应该能看到那个画面,甚至感受到情绪反应。根据这个情绪反应,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寻找线索,来揣测对方的动机,并验证我们的情绪反应是否是对的。

这种“疑心”的能力,也是为了让我们生存下去。想象数十万年前,如果我们的祖先没有这种能力,无法猜测身边谁是敌人的话,我们也不可能活到现在。我们的“小心眼”,也算是祖先留下来的本能之一。

问题是,根据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际遇,每个人的预设立场也都会不同。如果你是个偏负面的人,第一时间可能会觉得“她明明看到了我,还假装没看到,皱眉头一定是因为不想见到我,脸还那么臭。我有那么讨厌吗?!”而如果你确定了自己的这个主观结论,就会跟自己说:“好,没关系,你不想跟我打招呼,那我也不要理你!”于是你冷冷地与她擦肩而过,还没互动就已经产生心结。下次若在聚会上见到那位同学,说不定你还会刻意冷落她。但说实在的,你确定你的观察和结论一定是对的吗?

比较积极自觉的你,可能会觉得“也许她刚好没有看到我,还是叫她一下好了!”于是你大声喊出她的名字,而这时她往你这边看过来,原本带着疑惑的眼神,一旦认出你来,又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时刚好绿灯,你跑去跟这位许久不见的同学问好。她见到你的时候特别热情,还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跟你说:“哎呀,我刚才仿佛见到一个人远远在向我招手,但阳光太强烈了,我根本看不清楚,原来就是你啊!还好你叫了我!”这时候,她原本的皱眉头和臭脸,是否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所以,我们必须锻炼自我觉察的能力,知道自己可能会有什么预设立场,才能够更善于与别人互动,而不要一开始就造成误会。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境化思考”(contextual thinking)。我们把直觉纳入参考,同时考虑对方所在的地点、场合属性、身边其他人等环境因素。事实上,这些环境因素可能都会影响你们互动的状态。在互动中观察自己,才能认识自己。——李小龙 阅人四步骤

这些年来,我把这种察言观色的情境化思考,归纳成一套SOP(标准作业程序),分为四个步骤:观察,分辨,分析,试探。1. 观察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留意对方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个人有很强烈的好感或厌恶感,却说不上来为什么,如果要真正懂得阅人,在学习观察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自己。

我也会先问自己,我是否对某些特定的形象、穿着打扮、种族、肤色等个人表征带有成见呢?如果缺乏自我觉察,我们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刻板印象与别人互动,得到的信息也就容易失真。

你要试着用一种“初学者”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互动,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专注于当下。这听起来很复杂,但只要多练习,就能培养出观察细节,同时抑制反射性批判的能力。2. 分辨

互动一段时间后,就能开始辨识一个人的行为特征,认识他的“惯性动作”。这在英文中叫establish a baseline,我们把惯性动作设为一个特定水平,才能辨识这个人是否有异于平常的表现。

举例来说,一个人可能有咬嘴唇的习惯。他可能个性比较急,说不定还有点焦虑,或当天喝了太多咖啡。这些无法确定,也不是重点。但如果你在跟他交谈的过程中,他突然不咬嘴唇了,这就是一个异常的信号。这时你要倒带思考: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让他突然停了?这里要提醒一下:不咬嘴唇,未必代表他就不焦虑!说不定他还更着急,甚至冒火了,但也有可能是放轻松了。你唯一能告诉自己的是:他的内心状态改变了,他下意识的动作也受到了影响。这时,你就有个线索,可以开始寻找他改变的原因。

我自己就常在开会时运用这个技巧。当我向客户做品牌分析报告时,我会留意他们的肢体动作。只要我分析到位,客户通常都会点头。但如果我说了某一点,客户没有点头,那可能表示他们对此不认同,也可能表示他们因为没想过这一点而感到惊讶。我通常不会马上做出反应,而是继续讲别的,稍晚一点再绕回去试探一下刚才的重点。往往这时候,有了第二次的讨论机会,客户会更直接地表达心里的想法。3. 分析

一个平常不抖脚的人突然开始抖脚,他是紧张?是兴奋?还是不耐烦呢?是因为会议超时了?或刚刚老板走进来,他感受到了压力?进行分析时,我们把环境的各种因素考虑进来,归纳出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分析,就不光是靠想象了,而是尝试用你已经收集到的事实基础,去找到背后的原因。我们开始分析事情时,可以用过去的体验做辅助,但也要小心不要把过去的体验完全当真,毕竟每个人的肢体语言和反应都不太一样。

在网络上很容易查到各种信息,告诉你什么动作代表什么意思,例如人在说谎或是紧张时,呼吸会改变,重复字句,遮住嘴巴,不断抖脚,变得多话,忘记眨眼或不停地眨眼。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绝对是因为懂得分析和试探,而不是只凭对方的单一举动就做判断。这也是《FBI教你读心术》的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的重点。4. 试探

通过分析,你对于互动的观察有了一些假设,这时要有技巧地来试探,看看哪一个假设是对的。举例来说,如果你发现一个人开始抖脚、摸脖子、做出着急的下意识动作,你或许可以直接问:“你是不是在赶时间呢?”当然,这样直接问,对方很可能因为客气而不会直说。

其实在会议中,如果觉得对方可能不耐烦,我们可以有技巧地表示:“会议再开三分钟就结束,我等一下也有另一个会议。”要是对方听了这句话就不再抖脚或摸脖子,那我们就能确定,对方的确是在赶时间。

但如果对方说“不赶时间,还好!”又接着问你:“刚才你提出的建议,能在预算内完成吗?”这可能就是他内心焦虑的原因。我自己察觉到一个很妙的现象:只要对方没有要刻意隐瞒或欺骗你,往往你善意地做了个试探,却没有猜对的时候,对方会给你更明确的暗示,甚至会直接说出来。

而有时候,最好的试探方法,就是分享一段自己的故事。这就让我想到一个以前在波士顿生活时发生的事。

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位老朋友从纽约来找我。我很开心能为老友当导游,带他去了波士顿最有名的海鲜餐厅,并大力推荐来这间餐厅必吃的龙虾。朋友接受了我的推荐,也点了龙虾。

不过龙虾上桌后,我发现他有点不自在。平常谈笑风生的他,那天却好像有点拘谨,只挑一旁的配菜吃。我心想:“他是不是不习惯吃龙虾呢?是不是不好意思拒绝我的好意,才跟着点了龙虾呢?难道他怕把手弄脏?”

我没有直接问朋友,倒是先分享了我自己第一次吃龙虾的故事。“唉呀!”我说,“当时超狼狈的!我第一次吃龙虾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吃得满身都是,把中间那些绿色的膏吃了,那两个大钳子居然放过,后来想用叉子把龙虾尾的肉勾出来,结果整块肉飞溅出来,掉到地上!”

老友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告诉我:“不瞒你说,其实这也是我第一次吃龙虾耶!”

原来真的是因为我大力推荐,老朋友不好意思不点龙虾,但又怕在我面前出糗。幸好我先把自己过去吃龙虾的糗事告诉他,让他确定我不会笑他没体验。我后来就教这位老友如何享用龙虾,他也吃得很开心,气氛也就回到了原本的热络。

所以,“试探”未必一定是问出问题。有时候,主动分享反而能让对方更快卸下心防,把真实的感受说出来。

察言观色是一套技巧,需要练习。有些人懂得观察,但只能分辨出哪里不对劲,未必懂得分析。有些人懂得分析,却不知道如何有技巧地试探。想要成为明眼人,绝不是一两天的事,必须不断练习、观察与思考。

我把以上重点,化为一个公式:

有些人一脸精明,反应快;有些人看起来善良憨厚,粗线条。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就是能让自己看起来憨厚,但实际内在细心。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防小人、维持良好的分寸,尤其进入社会后,我们都应该多练习这种融合直觉观察和理性思考的察言观色法。

带着理性思考的察言观色,也能帮助我们更加欣赏每个人的不同。就算你无法全盘了解对方,光是你愿意付出“自觉”与“理性”的心,也能为对方带来一种支持与认可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彼此支持、彼此尊重的核心。留意个人的言谈举止可能给对方带来的不同影响,也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沟通者。通过感性和理性兼具的思考,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有技巧的应对,我们能变得更善解人意,更容易拉近距离,也更容易给人温暖、大方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察言观色的能力,不应该算是厚黑学,反而应该是善意的基本礼貌。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一场婚礼上听到的故事:一位年轻人某天与大学同学郊游,认识了漂亮的女孩。回程时,他发现这个女孩一直手臂交叉在胸前,他心想,莫非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让她不舒服的话吗?这时一阵风吹过,他想或许她只是冷了。他什么也没说,主动脱下自己的外套,轻轻替女生披上。

在婚礼上,他太太说:“就是在那一刻,我被他的贴心感动了!”

适时的注意和关怀,将心比心,就是最加分的行动。

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舒服、细心、贴心的人,那察言观色的技巧,就会有加倍的价值。行动2买一套体面的正装,开启深层社交

在大学第一周新生训练时,学长就对我们这些菜鸟说:“男士们,请买一套合身的西装。女士们,买一套体面的套装吧!那应该是你们给自己的第一笔重要投资!”

一开始我还有所怀疑,但很快就发现他的建议很中肯。虽然美国大学生给人的感觉就是随性,甚至邋遢,但事实上,学校时常会有不少社交活动,都是有服装规定的。无论你今天参加的是模拟联合国社团,还是像我母校时常会举办的师生交流茶会,男生们都会被“强烈建议”要穿西装、打领带,而女生也最好身着洋装或套装,才能显示出对这个活动的主办人和其他宾客的尊重。

我从8岁起就住在美国,但一直到大学才开始参加这些较正式的聚会。回顾那段日子,我认为这是哈佛给我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提供许多机会,让我与不同种族、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同侪和师长,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哈佛甚至在自己的入学网站页面上写着:“我们设法找到最能够教育彼此,并教育老师的学生。”教育老师的学生?有没有搞错?

没有。而且这也是我所深信的价值观。我们都能从互动中向别人学习,也都能通过分享教育彼此。读了多少书、做了多少事、年龄、地位、头衔等等,这些一定会影响我们与别人互动的方式。但你可以是个大老板而依旧向员工学习,你可以是家长而依旧向孩子学习,你可以是老师而依旧向学生们学习。这无关收获多少,重点在于心态。

在这一章,我将分享自己多年整理出来的社交法。这除了根据我个人的体验得来,也参考了心理学在沟通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你可以把它视为一套互动方针,无论你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你是跟老友或新朋友,无论你在户外烧烤或参加正式晚宴,原则都不变。

还是要重复一下学长当年给我的建议:如果你还没有的话,请给自己一笔投资,买一套体面的正装吧!它真的是入社会必备的套件,而且往往你会发现,买了衣服,需要穿上它的机会也就来了。 PEACE为你赢得正面评价

关于沟通技巧和社交方面的书非常多,像是狂销千万本的卡内基经典名著《人性的弱点:如何赢得友谊并影响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以及近年来大热的《魅力》(The Charisma Myth)。我自己从大学时就对这类议题很有兴趣,也买了许多相关的书来研究。但如果我只能用一个章节,甚至一个字,与你分享其中的精华,我会说:PEACE。

虽然和平也很重要,但PEACE在这里象征的不是和平,而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PositiveEngagingAuthenticConnectionEmpathy 重点1:正面(Positive)

首先,你要给人一种正面的好感。

很多时候,要去参加一个聚会前,我们可能心里会有千百个不愿意。也许你知道它八成会很无聊,你可能一个人也不认识,还要想办法跟人寒暄,想到这些你就焦虑。当然你可以强颜欢笑,装作很投入,但如果你能在参加聚会前先转换自己的心情,让自己更积极面对这个社交机会,你的谈吐举止就会不同。

我在《助你好运》中,就曾解释过“假笑”与“真笑”的差别:假笑只在嘴角,但真笑在眼睛。那是因为分布在眼框周围的眼轮匝肌不听使唤,只有当我们真正被逗乐时才能牵动它。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观察眼睛的真笑肌,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活动眼轮匝肌的人看起来比较友善!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让自己“假得很真”,而是要让自己真的很真!

面对一个你不想去的聚会,就尽量去想象它能带给你的收获,期待这次聚会绝对会超越期待,给你出门的动力,而不只是因为抗拒,让自己充满焦虑。请提醒自己:我内心最抗拒的不是那些人,而是抗拒本身带来的不安。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思考练习:回想一下,上次在什么样的社交场合,你曾经有过意外的收获?它为何给了你惊喜?你是否当初心里也是有一点抗拒,但后来因为有了很棒的体验,而对那个人或场合彻底改观?什么事情发生得“对了”?你有办法再一次让事情发生得“对”吗?谁说你今天参加这个聚会,就不会有一样的意外收获呢?

我就是用这样的思考练习,克服了自己的社交焦虑,甚至到现在还时常会用到这个技巧。

万一你真的发现自己跟来宾格格不入呢?你最起码也可以想:好啊,我就当个观光客,到此一游!喝个饮料,吃个点心,当个观察者,让自己融入气氛,总比缩在尴尬的自我保护模式中来得好,不是吗?

要给人正向积极的好感,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很多人虽然为人和善,但经常抱怨。抱怨天气、抱怨工作、抱怨小孩、抱怨这个聚会……抱怨很正常,有些时候集体抱怨也算是一种疗愈。但太多负面言语,也很容易造成负面循环。而负面言语用多了,也很容易被视为一个负面的人。下次去一个聚会的时候,你可以观察哪些人用偏负面或是偏正面的言语,以及他们给你的感觉。

我们都知道不能随便骂脏话,限制级的字眼也只留给特定的朋友,这是一般人都具备的社交自觉力。同样地,我们也应该多发挥这种自觉力,尽量在社交中减少自己的负面或消极言语,并多用能带来正面、积极、健康、善良联想的词语:

通过练习,你会发现多用正面词语一点也不会影响沟通效果,而你给人的感觉会显得更正面。根据语言相对论(又名“沙皮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我们使用的语言能够直接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甚至有研究发现使用负面词语会刺激情绪化的杏仁核,而使用正面词语则能够启动理性的前额叶皮层,所以多使用好字对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好处的!

即便是不好的事情,你也可以试试看,是否能用正面言语来表达。这听起来很别扭,但效果很妙。人可以用负面词语说好话,也可以用正面词语说坏话。如果你用负面的言语形容正面的事,那听起来像找碴儿,但如果你能把明明很负面的事讲到听起来很正面,那是一种高尚的幽默功力!假设你今天和朋友聚餐,误踩“地雷”,点到了很难吃的菜,你可以说:“这家餐厅怎么那么难吃啊!让人想吐!”你也可以说:“这家餐厅非常适合减肥,吃一口就完全没有食欲了!”两者一样是在抱怨,但后者听起来有趣多了,不是吗?开口之前,请先品味自己的用词。——佚名 重点2:投入(Engaging)

这个英文单词是个形容词,指的是一种很投入的交流状态,跟“订婚”没有关系。如果你听对方说“Thank you for a very engaging conversation”,他的意思是“谢谢你,这段交谈让我很投入”。而如果你看到新闻上写“The two leaders were engaged in conversation”,意思是“两位领袖专心投入交谈”,不是“两位领袖在交谈时订婚了”,请不要搞错啰!

今天,我就先教你一个很基本,很安全,人人都学得会,人人都知道,但时常忘记的沟通技巧:对方说话的时候,看着他的眼睛,专心地与他,也只与他,互动。

是的,就这么简单!但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说话时总显得心不在焉,或你说你的,他说他的。更糟的是,有些人一边跟你讲话,一边还在跟别人打招呼。好的沟通者无论对象是谁,总是能让对方感觉备受重视,即便交谈被打断,也会主动转回话题。假装交心但其实心不在焉的人一下子就会被识破,因为互动的节奏不对劲。

有些举动也会让人觉得你很尊重他,因此更愿意与你交心。比如当你入座时,把手机调成静音并收起来,是一个很重视对方的礼貌行为。对方说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向前微倾,除了让自己听得更清楚,也会让对方觉得你很专注。

在社交中总是很投入的人也有几个特质:很强的好奇心(curious),对各种体验和论点持有开放的态度(open),在言语和肢体上富有表现力(expressive)。他们能够在交谈中展现高度的专注力,往往是因为上述这些特质,而不只是因为有耐心或很有礼貌。

你是否会对身边那些充满好奇心、总是投入地倾听你讲话的朋友颇有好感呢?你是不是也觉得他特别尊重你,你跟他相处总是特别舒服?如果你因为这种特质而特别想亲近一个人,特别想与对方互动,你也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换句话来说,如果你能培养对人的好奇心,保持开放的心态,不吝于表达,那也能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聊天对象!比起只让别人对你感兴趣,如果你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那你在未来两个月内交到的朋友,会比你在过去两年内交到的朋友还多。——戴尔·卡内基 重点3:真实(Authentic)

再来,就是很简单的“真实”。

社交最大的败笔,就是被别人判断你是个“表里不一”的人。比如平时某人总是彬彬有礼,对服务员说话的时候却很不礼貌,这会给人留下很糟的印象。我们不要当表里不一的人,也不要做戴着假面具的人。不要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对上级很尊敬,对下属很刻薄。反差越大,越显得表里不一。

而且很重要的是,要显得“真”,在对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3V”:第一个V就是Verbal,也就是你所说的话。第二个V是Vocal,即你的语气和声调。第三个V是Visual,也就是你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那些别人看得见的信息。

这三个V都要搭起来,不要彼此矛盾。如果你嘴巴说“好开心呦”,但你的笑容很僵硬,或语气听起来一点都不兴奋,就是没搭起来,效果也就很假。这些信号真的很微妙,一点差别都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语言学家费利希娅·罗伯茨(Felicia Roberts)与亚历山大·弗朗西斯(Alexander Francis)就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录制了一些对话,让一方提出要求,例如“可以让我搭便车吗?”另一方回答:“当然,没问题!”然后再通过剪接,稍微加长或缩短问与答之间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