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考点难点归纳及预测试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14:19:1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11月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考点难点归纳及预测试卷

2017年11月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考点难点归纳及预测试卷试读:

第一模块 考试分析

物流师职业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物流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全国统一进行,每年两次。考试由理论知识考试、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一、报名条件

1.物流员(四级)(1)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2)取得相关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物流员级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助理物流师(三级)(1)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2)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3)取得本职业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4)取得本职业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助理物流师级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5)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3.物流师(二级)(1)取得本职业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物流师级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3)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4.高级物流师(一级)(1)取得本职业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2)具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

注:相关专业(职业)指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物资管理、仓储管理、交通运输、信息管理。(3)取得本职业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物流师级职业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鉴定形式

1.物流员、助理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1)理论知识考试形式:

①考试科目: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②考试方式:书面闭卷标准化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职业道德25道题;专业知识100道题,总分100分。

④考试时间:90分钟。(2)操作技能考核形式:

①考核科目:专业技能。

②考核方式:书面闭卷标准化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100题,每题0.5分;多项选择50题,每题1分。

④考核时间:120分钟。(3)成绩核定

①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职业道德×10%+专业知识×90%。操作技能考核以实际得分为准。60分合格。

②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操作技能部分总成绩均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③总成绩不合格,且仅一项成绩不合格者可申请参加下一次不合格部分的补考。

2.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1)理论知识考试形式:

①考试科目: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②考试方式:书面闭卷标准化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职业道德25题;专业知识100道题,总分100分。

④考试时间:90分钟。(2)操作技能考核形式:

①考核科目:专业技能和综合评审。

②考核方式:专业技能考核为书面闭卷考试,内容为计算题、案例分析题和综合评审题,计算题按步骤计分,案例分析题要求逻辑清楚、文字简洁;综合评审考核专题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

③考核时间:专业技能考核时间为120分钟,综合评审考核时间为90分钟。(3)成绩核定

①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职业道德×10%+专业知识×90%。操作技能、综合评审以实际得分为准。60分合格。

②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操作技能部分总成绩均合格者,可获得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

③总成绩不合格,且仅一项成绩不合格者可申请参加下一次不合格部分的补考。

3.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理论知识考试形式:

①考试科目: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②考试方式:书面闭卷标准化考试,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③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职业道德25题;专业知识100道题,总分100分。

④考试时间:90分钟。(2)操作技能考核形式:

①考核科目:专业技能和综合评审。

②考核方式:专业技能考核为书面闭卷考试,内容为案例分析题、项目分析题和综合评审题,项目分析题按步骤计分,案例分析题要求逻辑清楚、文字简洁;综合评审考核项目决策,考生在生产物流项目决策、国际货运项目决策或仓储与配送项目决策中任选一题。

③考核时间:专业技能考核时间为120分钟,综合评审考核时间为90分钟。(3)成绩核定

①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职业道德×10%+专业知识成绩×90%。操作技能、综合评审以实际得分为准。60分合格。

②理论知识部分总成绩、专业技能和综合评审成绩均合格者,可获得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证书。

③总成绩不合格,且仅一项成绩不合格者可申请参加下一次不合格部分的补考。

三、命题思路

1.注重基本概念

考试形式主要为选择题,考题原则上围绕《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的基本概念。在考核时应根据《教程》的内容,把握住基本概念,客观地选择答案,而不能主观应答。《教程》的特点是内容条目化,根据物流的流程环节从始至终,对每一个环节,也是根据作业的程序先后展开。因此,通过物流师鉴定的关键是掌握物流作业与运作的流程。

2.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区别

专业知识鉴定表现为对知识点的考核,如“储存原则”、“配送功能”和“运输分类”等。操作技能鉴定表现为如何做,如“建立物品档案”、“备料发料”和“POS在入库管理中的应用”等,有关单证的鉴定均体现在操作技能部分。

3.各种难度考题搭配

容易考题:基本参照《教程》内容生成。

中等难度考题:与《教程》内容表现不同,意义相同;或者题目形式特殊。

较大难度考题:选择题答案为否定式、比较型、思考型,部分计算题,案例分析题。

三种类型考题比重如表1所示。表1 不同难度考题比重表

第二模块 考点难点归纳

第一部分 物流师(基础知识)

第1章 职业道德知识

第1节  物流业职业道德概述

一、物流业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1.物流业职业道德的特点(1)道德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具有特殊性

物流企业职工必须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提供客户全方位满意的服务。这些服务涉及人、物品、资金、信息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道德规范的构成具有多层次和多样性

物流活动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多环节的作业形式,是由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活动组成,其工作性质和要求都有差别,道德规范也各有侧重。同样都是物流企业员工,其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是不同的。(3)道德活动具有示范性

由于物流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各行各业客户,其职工良好的道德行为,对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起着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反之,会产生相当大的社会负效应。

2.物流业职业道德的作用(1)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促进物流事业的发展

物流业职业道德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引导物流企业职工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的重要地位,培养发自内心的职业感情,形成特定的职业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促进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物流行业职工队伍的建设

一个人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职业生活,抓好职业道德建设,能使职工把自己的理想同职业理想、人格追求结合起来,使人们在职业道德实践中,逐步自我完善。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工队伍建设的本质要求。(3)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物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

我国物流业中涌现出许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模范人物,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不讲道德的行为。这些不正之风的存在,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放松了职业道德教育。因此,要广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物流企业职工明确职业责任,遵守职业纪律,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自觉克服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业风气。(4)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全社会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物流企业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意识逐步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这无疑会不断提高物流行业的道德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由于物流活动可以将各行各业汇合成统一的整体,因而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二、物流业职业道德规范

物流业职业道德的规范,就是指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从事物流活动的职工的道德评价标准和物流企业职工处理道德关系的基本要求。根据物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归纳和提出物流业职业道德总的规范如下:(1)热爱本职,诚信待人;(2)安全第一,保守秘密;(3)正点及时,讲究效率;(4)尊客爱货,保质保量;(5)遵纪守法,廉洁奉公;(6)顾全大局,团结协作;(7)艰苦奋斗,勤俭节约;(8)钻研业务,善于创新。

三、物流业职业道德内容 

1.以客户服务为中心(1)礼貌接待客户。客户服务的核心是给客户以希望,从各方面使客户感受到礼貌、尊敬、愉快和有所收获,使客户认为受到优于其他客户的对待,也使客户体会到优于其他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

①预约。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为客户约定洽谈时间,并提前通知内部人员准备洽谈。

②洽谈。洽谈前,制作好资料与文件;洽谈中,引导客户达成交易;准确把握洽谈的内容和时间。

③回复客户。洽谈后,尽快以文件的形式将洽谈的结果知会客户。(2)为客户制订物流作业方案与计划。(3)在执行物流作业过程中,不断与客户协商交流,保证货物准时无货损送达。(4)维系客户。对于经常性客户,必须以各种方式维系,包括回访、交际和公关活动。(5)采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系统,规划与支持客户服务活动。

2.高度的诚信原则(1)严格按照物流法律法规执行物流作业

物流国际法律法规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条文,它是根据长期的实践,为保障货主与物流商的利益而逐渐完善的。绝不能以眼前的利益或者人际关系忽视物流法律的严肃性,也不能以任何借口变通执行。(2)忠诚客户利益

物流的全球作业使得物流企业的诚信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特别是货物代理企业在货损发生索赔时应维护客户利益。

①物流从业人员必须以货物提单为根据,实事求是地确定责任,以保障客户的利益,同时维护企业的市场地位。

②维护运价变动时的客户利益。物流企业及从业人员应以诚信为职业准则,自觉维护客户利益。绝不能利用运输价格变动之际,增加收费或变相涨价,取得不法利益。

3.良好的行为规范(1)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包含声音语言规范和身体语言规范。对于商业交流来说,声音语言规范的核心是简明易懂,尽量采用对方最愿意接受的语言方式。讲话时必须注意对方的反映,调整自己的讲话方式与内容,多给对方留接受与吸收的时间。

身体语言是用来配合声音语言的。身体语言以身体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倾向,往往具有比声音语言更大的作用。身体语言不仅是从业人员个人教养的反映,也是物流企业文化的鲜明表现。(2)文件规范

①文件如同物流企业的服装,必须整洁、规范、一致,并且兼具美观。

②物流企业具有强烈的国际化特点,其文件也必须具备国际型企业共同的特征。

③物流企业的文件语言应具备商业语言和技术语言两者的简洁与准确性。

4.高效率的团队精神(1)理解

团队精神首先建立在员工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上,包括对企业的目标、能力、市场作为的理解。员工之间的理解应建立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应将自己工作中的所做所想与相关的公司成员交流。(2)合作

合作精神是物流从业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因为物流行业使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成为供应链的成员。合作以企业利益为前提,以他人方便为准绳。(3)制度

维持企业的团队精神还需要企业的制度化保障:定期检查企业执行物流作业中的不协调,分析产生的原因;对相关人员的奖励与批评;随市场与作业的变化,调整从业人员的作业程序。

5.持续的竞争能力

物流行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物流的高技能。为了保持职业的竞争力,需要物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

6.物流从业人员职业守则

忠于职守,诚信待人;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爱岗敬业,遵纪守法;钻研业务,讲究效率;保守秘密,保证安全;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第2节  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物流企业经营道德

1.物品采购与销售职业道德

物品采购和销售是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也是物流活动的环节之一。购销环节职业道德包括热情服务、方便购买、公平交易,也包括技术服务以及实行“三包”等。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五条道德要求:

第一,方便客户,及时购销;

第二,满足需要,按需购销;

第三,严格管理,信守合同;

第四,廉洁奉公,公私分明;

第五,文明购销,礼貌待客。

2.物品运输与配送职业道德

运输与配送的物品是物流从业人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对象。物品运输与配送环节的职业道德具体可概括为:

第一,客户至上,准字第一;

第二,正点及时,保质保量;

第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3.物品装卸搬运与储存职业道德

在物品的装卸搬运与储存活动中,确保物品的完好无损和无差错,是物品储存、装卸搬运员工的工作职责。物品装卸搬运与储存环节的职业道德为:

第一,忠于职守,顾全大局;

第二,勤俭节约,尊客爱货;

第三,严格操作,防微杜渐;

第四,钻研业务,讲究效率。

二、竞争道德

1.竞争与道德(1)文化环境与竞争道德

文化环境对竞争道德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文化环境包括科学文化和心理文化两个方面,这两种文化与市场竞争有着直接的联系。经营者的科学文化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竞争战略、策略水平和道德选择的指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则通过劳动过程、劳动效率直接决定企业的客观竞争能力。心理文化,不仅影响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竞争意识、竞争手段、竞争方式、竞争道德的选择,而且还制约着社会对企业竞争的评价标准和适应能力。(2)企业竞争力与道德标准

一个有竞争意识的企业,应当在未来为今天的所作所为负责,这是竞争的道德准则的关键。企业应选择符合企业长远利益的道德标准——高标准的道德,企业成功与高水平的道德形象是并驾齐驱的。(3)法律与竞争道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竞争道德就要求参加竞争的所有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必须合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建立合法的竞争规范包括两个方面的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合法竞争没有道德作为精神支柱,难以深入人心;竞争道德没有法律作为强制手段,难以发挥其权威作用,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这与民法的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精神一致。这些基本原则反映了商品经济社会对经营者的必然要求,是衡量一切交易行为的道德标准,也是带有法律强制性的法律准则。

物流业员工要在法律与竞争道德的问题上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任何情况下不能有商业贿赂行为。

②虚假宣传行为,违反了基本职业道德。虚假宣传、引人误解有三种形式:

a.虚假或引人误解的标签行为;

b.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广告行为;

c.欺骗性的价格表示。

③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是物流业者之大忌。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晓、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于物流活动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深层服务的行业。因此,为客户严守商业秘密是物流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④物流企业员工要避免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发生。诋毁竞争对手的行为不仅是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2.市场竞争的道德原则

平等竞争原则是市场竞争中的道德原则,所谓平等竞争原则是指不论企业大小、地位如何,都有平等参加竞争的权利。这里所说的公平竞争,是指不论其是何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他们的竞争机会和起跑线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社会主义竞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3.信息竞争与职业道德

信息竞争是指经营者多、快、好、准地获得和运用信息的经营活动。物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很大。因此,信息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在汇总、分类、筛选、核查、提炼、传输、储存、检索等各个环节中不能有丝毫马虎,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来要求自己。

4.人才竞争与职业道德

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了人才优势,才会有经济优势,人才竞争的出路在于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物流从业人才的培养是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物流人才不仅要具备物流从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物流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5.服务竞争与职业道德

服务竞争是指通过提供服务形式、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来扩大销售和劳务的活动。物流企业在服务竞争中,企业的信誉、职业道德、企业形象等都成为客户考察的依据和标准。因此,物流企业服务竞争道德必须做到:服务是全过程的服务、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也叫做无差错服务。

6.广告竞争与职业道德

广告是一种有代价的宣传。广告竞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形象广告;二是指企业形象、员工形象广告。目的是通过媒体展示公司形象,促进商务活动。

物流企业的广告竞争要贯彻诚实无欺的道德原则,应以诚取信于民。客户不信任的心理障碍往往来自言过其实的广告宣传,只有坚持广告的真实性原则,才能取得客户的信赖,真正发挥广告宣传的作用。

7.公共关系竞争与职业道德

公共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同各种公众相处的状况;二是同各种公众相处时所采取的原则、政策、行为或手段。由于其职能是处理与各种公众的关系,所以必然要涉及伦理道德问题。

公关竞争道德可归纳为:(1)贯彻信誉至上的伦理原则,树立物流企业的道德形象;(2)坚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公关意识,处理好与竞争对手的相互关系;(3)坚持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原则,并将其作为企业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内求团结”就是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它表现在全体职工有较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求发展”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与政府、客户、新闻媒体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企业要尽可能地参加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方面组织的公益事业活动。

三、质量道德

1.质量道德的规定

质量道德一般是从群众的现实质量意识水平出发,向全体生产者和消费者提出较高的理想目标。质量道德要从根本上扭转社会生产部门和服务行业的质量状况,使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随时可见、随处可得。(1)质量是生命

质量道德必须首先树立起质量第一、质量至上的道德理想。其实,“质量是生命”,并不仅仅是质量道德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质量是生命”要求做到:

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应以对客户负责为宗旨;

②不能欺骗、愚弄、搪塞客户,而是真诚地提高质量;

③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不投机取巧,而是切实在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方面下工夫;

④要严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质量事故;

⑤要不断地追求卓越,使质量永远处于不断提高的动态之中。(2)永远按承诺的做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职业集体都对社会及其成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有特定的道德要求,在质量道德上尤其如此。质量道德的最终推行仅仅通过具体员工的劳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共同认可的职业道德准则,并通过完善的产品和优质服务体现出来。(3)追求零缺陷的满意

在零缺陷产品上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实力、水平和企业员工的风貌和素质。从服务来说,零缺陷是一个自始至终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

零缺陷不等于合格,其标准远远高于合格的标准。实现零缺陷最大的障碍就是积淀在人们心中的侥幸心理和无规矩意识,质量道德就要克服这种侥幸心理,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

2.质量道德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

质量道德建设是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质量道德丰富和深化了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它将为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提供合理的道德依据。(1)质量道德的载体是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质量主要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因此质量道德的主要任务是以实现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目的的。

产品质量是指一个产品与其设计思想相符合的程度,实际上,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是交织在一起的。一般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狭义的质量特性,如外观、寿命、包装方式等;二是成本,如单位产品总成本、生产费用等;三是产量;四是产品的服务特性,如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2)处理好质量与收益的关系

企业或服务部门所提供的质量是内因,客户对它的信任是外因。从质量道德角度研究企业效益必须兼顾客户和企业两方面因素。企业在考虑效益时,是不是有“客户在我心中”的自觉意识;在决定企业去向的根本问题上是否能把客户需要放在首位,并始终抓住这一关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处理好质量与收益的关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3)质量道德与市场经济秩序

质量道德的主体是各行各业的职业劳动者,他们直接创造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要培养合乎质量道德的行为习惯,应从改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入手,提高他们对工作、产品、服务的认真、求实态度。具体地说包括如下内容:

①整体观念,即立足全局,做好本职工作;

②良好个性,即主动积极,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③严细作风,即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④进取精神,即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

⑤精通业务,即胜任本职、学有所长的技能;

⑥和谐人际,即良好氛围,员工间友好、真诚的关系。

第2章 物流概述

第1节  物流概念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演变

1.物流成为“第三利润源”(1)“第一利润源”——资源领域

通过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得利润的方式(即“第一利润源”)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条件,受到了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2)“第二利润源”——人力领域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获得的“第二利润源”的潜力越来越小,获取利润也越来越困难。(3)“第三利润源”——物流领域

物流领域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成为使企业获得利润的“第三利润源”。

2.物流概念的产生(1)物流发展的早期阶段

1901年,格罗威尔在《工业委员会关于农场产品配送的报告》中,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1918年,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的利费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1921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销售过程的物流指的是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并提到“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概念进行了定义“实体配送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的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2)工业后勤(商业后勤)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间,被人们称之为“工业后勤”和“商业后勤”。物流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与厂内物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

3.物流概念演变

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为计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二、物流概念

1.物流的基本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1)“物”的概念

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和物流服务,包括物资、物料和货物,物流服务包括货物代理和物流网络服务。(2)“流”的概念

物流中的“流”是物的实体位移,包括短距离的搬运、长距离的运输和全球物流。

2.物流的经济价值(1)时间价值

物从供应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是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通过物流活动获得的形式有以下3种:

①缩短时间创造价值。尽量缩短物流的宏观时间和有针对性地缩短微观物流时间,从而取得较高的时间价值。

②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物流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弥补和改变需要和供应的时间差,以实现其“时间价值”。

③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在某些具体物流活动中,存在人为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的现象。(2)场所价值

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叫做“场所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场所价值有以下3种形式:

①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②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③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3)流通加工附加价值

物流也可以创造流通加工附加价值。现代物流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活动,这种活动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3.物流的功能要素

物流的功能要素是为了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加工附加价值而进行的物流作业活动,包括:(1)包装

包装被称为生产的终点,也是社会物流的起点。(2)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包括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堆垛、入库、出库等环节。(3)运输

运输是对物资进行较长距离的空间移动。(4)仓储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其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上的效果,包括储存、管理、保养、维护等活动。(5)流通加工

在流通过程中辅助性的加工活动称为流通加工。加工是改变物质的形状和性质,形成一定产品的活动;而流通则是改变物质的空间状态与时间状态。流通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或本企业的需要,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6)配送

配送是面向城市内、区域内、短距离、多频率的商品送达服务。(7)信息

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动中起着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物流与商流、生产和传统物流的关系

1.物流与商流的关系

流通分为商流和物流两类。流通首先是从商流开始,即通常的市场买卖活动:商品所有权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转移实现商品的价值效用,从而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物流在商流发生之后,商流的交易活动完成后,物流作为将商品有效地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职能,创造了流通的场所价值和时间价值。商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商流的物质基础。

商流和物流的活动内容与运动规律不同,商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它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运输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情况:(1)有商流而无物流,如产权交易;(2)有物流而无商流,如企业内部调拨物流;(3)有商流和输入物流(指采购过程的物流)而无输出物流(指销售过程的物流),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一些服务企业;(4)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时间上不同步,如商品的信用交易;(5)有商流也有物流,但流转路径不同,如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物流;(6)商流、物流合一,如商品配送。

2.物流与生产的关系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供应、半成品在加工点之间的流转、成品的运出,均依赖物流完成,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保障。物流对生产秩序和生产环境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物流状况往往最能体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对物流的要求不同。

3.物流与储运的关系

储运指物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各环节分散及单一经营,而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称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1.电子商务促进物流的发展(1)电子商务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物流观念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活动,为物流创造了一个虚拟的运动空间,物流的各种职能及功能可以通过虚拟化的方式表现出来。(2)电子商务将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

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物流网络的实时控制。(3)电子商务将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2.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

电子商务和物流相辅相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物流作保证,电子商务给供方和购方带来的便捷则等于零。第2节  物流分类

一、按物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角度认识和研究的物流活动,在我们常提到的物流活动中,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都属于宏观物流。

2.微观物流

一个小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其中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物流活动也属于微观物流。微观物流研究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二、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类

1.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伴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贸易活动和其他国际交流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2.区域物流

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一个城市间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内的物流处于同一法律、规章、制度下,受相同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处于基本相同的科技水平和装备之中,有区域特点。其研究重点是城市物流。城市经济区域的发展有赖于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三、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指超越企业物流,以社会为范畴的物流活动。

2.行业物流

行业物流是指同一行业中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

3.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由生产或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系统。

四、按照物流过程分类

1.企业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

2.企业生产物流

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称为生产物流。

3.企业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称为销售物流,也就是物资的生产者或持有者到用户或消费者之间的物流。

4.企业回收物流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称为回收物流。

5.企业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第3节  物流系统

一、物流系统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的统一体。(1)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由所需要运转的物流产品、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运输道路、流通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等物质、能量、人员和通信网络(情报信息)等所构成的系统。(2)构成系统的各要素处在动态之中,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一个统一体。(3)物流系统是具有包装、装卸、搬运、运送、储存保管、流通加工、废弃物回收处理,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物流系统构成与作用

1.物流系统构成(1)按结构划分

按物流系统的结构划分,企业的物流系统分为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

①作业系统。作业系统是为了实现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效率化,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而增进物流整体效率化的统一体。作业系统包括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活动。

②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系统,它是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与流动,强化库存管理、订货处理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支持系统。(2)按组成内容划分

从物流系统的组成内容来看,物流系统的构成包括物流系统的范围、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物流系统的各种关系、系统的层次结构等。

2.物流系统作用

物流系统按市场需求来保证供应,其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商品要求的交货期内准确地向顾客配送。(2)对顾客的订货要尽量满足,不能使商品脱销。(3)适当地配置仓库、配送中心,维持商品的适当库存量。使运输、装卸、保管等作业合理化。(4)维持适当的物流费用。(5)使从订货到发货的信息流畅通无阻。(6)把市场营销信息迅速地反馈给采购、生产和营业部门。

三、物流系统要素

物流系统的要素包括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和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

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也就是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它是由人、财、物构成的,包括劳动力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其中劳动力要素是核心要素(第一要素);资金要素是指实现物流交换的过程。物的要素既包括物流系统的劳动对象,还包括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和各种消耗材料。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是指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效组合与连接,形成了物流的总功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物流系统包括包装、装卸、搬运、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控制等功能。

3.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需要大量技术装备手段,这就是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有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与网络管理等。

4.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

支持要素主要包括体制制度、法律法规、行政命令和标准化系统。第4节  物流管理概念

一、现代物流管理目标

现代物流管理就是运用计划、组织、控制三大管理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运输、搬运、存储、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配置,来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物流系统的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服务目标、快捷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制目标、安全性目标。

1.服务目标

物流系统服务目标的衡量标准,主要有:(1)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2)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3)在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4)储存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5)具有能很好地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6)装卸、搬运功能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7)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反馈信息;(8)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

2.快捷目标

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及时地送到,这不但是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

3.节约目标

节约目标指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的目标。

4.规模优化目标

在物流系统中,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是否适当,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如何合理利用,信息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都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

5.库存控制目标

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中,正确确定库存管理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6.安全性目标

物流系统的各环节都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避免货运事故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损失。

二、现代物流管理范围

1.现代物流管理的层次

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企业物流管理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1)物流战略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是指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就企业物流的发展目标、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定位、物流服务水准以及物流服务内容等问题做出整体规划。(2)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物流管理的任务是设计物流系统和物流能力,对物流系统运营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调整系统。(3)物流作业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制订物流作业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并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

2.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1)物流基本活动管理

它包括运输管理、搬运管理、存储管理、保管管理、包装管理、装卸管理、流通加工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等。(2)物流基本职能管理

它包括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计划管理、物流组织管理、物流运行监控等。(3)物流基本要素管理

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设施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

三、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系统化

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

2.信息化

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的应用等。物流的信息化可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3.网络化

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主要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网络化。二是指组织的网络化,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4.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

5.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6.柔性化

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

7.标准化

物流的标准化指的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分领域;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8.社会化

完善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流通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四、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1.服务化物流

从总体上来看,未来的物流将会呈现出多样化、全方位化和高度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讲,这种趋势将体现为如下几点:(1)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扩大

随着消费者物流机能的提高,呈现出替代零售业物流机能(如输送、保管等)的倾向,(2)零售业物流机能的扩大

在消费者物流机能替代化发展的同时,作为商品销售者的零售商,其物流机能不仅没有被削弱,物流活动的范围反而扩大了。(3)提供多样化的物流服务

在经济服务化发展的时代,各流通主体应以物流革新为契机树立追求市场创造的经营导向。

2.互联网物流

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综合物流活动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利益:(1)通过应用互联网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甚至政府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相互合作。(2)通过应用互联网,使供应链成员间的联系更紧密,使企业对消费者需要的把握更加准确和全面,从而推动产品生产的计划安排和最终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方式,以减少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并避免出现产品过时或无效的现象。(3)利用互联网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流沟通成本和顾客支持成本。(4)利用互联网可以扩展市场和进一步开发新销售渠道。(5)通过互联网的联系和交互作用,推动企业应用基于订货的生产方式,以便加强与顾客的联系,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要。

3.物联网

物联网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1)物联网分类

①私有物联网。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②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③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④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行实体。

⑤医学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健康管理、老年健康照护等领域。(2)物联网关键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①传感器技术;

②RFID标签技术;

③嵌入式系统技术。(3)应用模式

根据其实质用途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①对象的智能标签;

②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

③对象的智能控制。

4.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需求主体和绿色供给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第5节  现代物流产业与物流企业

一、现代物流产业构成与性质

1.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

根据我国物流产业的现状,物流产业主要由以下领域构成:(1)物流基础业

物流基础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部门,这些部门的运力如何合理布局,如何有效连接,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如何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增量资源浪费是其重要的设计原则。(2)物流装备制造业

物流装备制造业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整个物流系统装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大体可以划分为集装设备、货运汽车、铁道货车、货船、货运航空器、仓库设备、装卸机具、输送设备、分拣与理货设备、物流工具生产等行业。(3)物流信息业

物流信息业主要由生产物流系统软件、硬件,提供系统管理服务等的企业组成,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物流信息商品化、数据库化、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实时化及物流信息存储系列化、规范化等,都是这个物流信息业要着重发展的内容。

2.现代物流产业的基本性质(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物流产业通过输送各种物品,使生产者获得原材料、燃料、零配件,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又将产品运送给不同需要者,使这些需要者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这些互相依赖的存在,是靠物流来维系的,国民经济因此得以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2)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

物流活动是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这是物流产业的生产性。物流产业以生产制造、流通、居民消费等产业为服务对象,它本身并不提供物质产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物流企业类型

1.物流行业主体构成

物流行业的主体主要有交通运输业、储运业、货代业、第三方物流等,其中,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已经是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为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要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用信息化、智能化、服务综合化及个性化塑造先进的物流服务形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物流行业主体具体包括:(1)铁路货运业

铁路货运业包括与铁路运输有关的装卸、储运、搬运等,在物流概念中属于运输范畴的活动。铁道运输业从事的业务有整车运输业务、集装箱运输业务、混载货物运输业务和行李货物运输业务四类。(2)汽车货运业

在我国,汽车货运业有特殊汽车货运和一般汽车货运两种。特殊货运是专运长、大、重或危险品、特殊物品的货运业,一般汽车货运业主要从事普通货物的长途或区域内货运。汽车货运业在许多领域是附属在其他行业之下的,而不自成行业或不独自核算。(3)远洋货运业

远洋货运业是指从事海上长途货物运输的海洋运输业,它的业务活动是以船舶运输为中心,包含港湾装卸和运输、保管等。远洋运输是国际物流的一部分。远洋运输业从事的业务内容有船舶运输、船舶租赁和租让、运输代办等。(4)沿海船运业

沿海船运业主要从事近海沿海的海运。(5)内河船运业

内河船运业是在内河水道从事船舶货运的行业。

海运、沿海船运及内河船运三种运输形态使用船舶吨位、技术性能、管理方式都有所区别,因而各自形成独立的行业。(6)航空货运业

航空货运业又可分为航空货运业和航空货运代理业,前者直接受货运委托,后者是中间人行业,受货主委托,代办航空货运。航空货运业的主要业务有国际航空货运、国内航空货运、快运、包机运输等。(7)集装箱联运业

集装箱联运业专门办理集装箱联运业务,可以代货主委托完成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并组织集装箱“门到门”运输、集装箱回运等业务。(8)仓库业

仓库业是以出租仓库货位或全部仓库,存货为主体的行业,包括代存、代储、自营仓储。(9)储运业

储运业是以储存为主体的兼有多种职能,包含某些和储存联系密切的运输业。我国储运业有五大类,即军队储运业、物资储运业、粮食储运业、商业储运业及乡镇储运业。(10)托运业

托运业代办各种小量、零担运输,代办包装。(11)货代业

货代业是以代办大规模、大批量货物承运代理、报关、运输为主体的行业。(12)起重装卸业

起重装卸业是以大件、笨重货物装卸、安装及搬运为主体的行业。(13)快递业

快递业是以承接并组织快运快送服务为主体的行业。(14)第三方物流业

第三方物流业是以接受委托进行物流全程或物流某些环节,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行业。第三方物流业是现代物流领域的新兴行业。

2.物流企业分类(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与自营物流相对而言的。第三方物流是专业物流企业,面向全社会提供物流服务,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的运输、包装、保管、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有偿服务。第三方物流中的第一方和第二方指的是货物的供方和需方,第三方指的是提供物流服务的一方。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以下特征:

①长期合同;

②专业化;

③充分信息;

④规模化经营。(2)第四方物流

①第四方物流的概念

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的集成者、整合者和管理者,通过对物流资源、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的整合,提出物流全过程的方案设计、实施办法和解决途径,形成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方案,根据方案将所有的物流运作以及管理业务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②第四方物流的功能

a.供应链管理功能,管理从货主、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全程活动。

b.运输一体化功能,负责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

c.供应链再造功能,根据货主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运营方案与规划,使其保持高效率运作。

③第四方物流的服务内容

a.再造。当商业或生产管理基本流程已不再适应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目标时,重新设计适应经营环境和新技术条件的基本流程。

b.转型。改善特定供应链功能,包括业务与营运计划、供应链技术、生产策略、采购策略、产品发展、运输管理、配销管理、存货管理、客户支持等事项。

c.执行。构建企业流程再造与系统整合、营运转换的团队。

d.实践。第四方物流负责处理多重供应链的流程,范围超过传统的第三方物流运输与仓储管理,包括生产、采购、行政、需求预测、网络管理、配销、运输、供应链信息科技、客户支持以及存货管理等事项。

④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方式

a.协同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依赖于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工作联系。

b.方案集成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第四方物流为一个客户运作和管理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第三方物流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c.行业创新者模式。在行业创新者模式中,第四方物流为同一行业的多个客户开发和提供一套促进同步化和合作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第四方物流将第三方物流加以集成,向下游的客户提供方案。(3)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①第三方物流建立在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基础上,第四方物流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基础上的企业物流规划,集中资源进行物流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管理,促进企业运作效率的提高。

②第四方物流能够提供比第三方物流范围更广的服务,包括进入市场的技术、供应链策略技能、能力以及计划管理专家。

③第四方物流是物流软件的运营者,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硬件服务供应商。第6节  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是现代商业关系的虚拟表现,其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概念出发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就是通过计划、获得、存储、分销、服务等这样一些活动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链接,而使组织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供应链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等组成的供需网络;而外部供应链则是指涵盖企业的和与企业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供应商、生产商、储运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组成的供需网络。内部供应链是外部供应链的缩小化。

二、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如图2-1所示。图2-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型

三、供应链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供应链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