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22:12:1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7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2017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复习指导

第1章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概述

一、教师招聘考试简介

1.概述

教师招聘考试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这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认真落实“凡进必考”原则的具体体现。

2.发展

过去教师入编考核主要采取以学校为单位“自招自聘自负责”,然后向省市上报结果的模式,这种模式容易造成徇私舞弊、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的发生。

为保障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利益,防止在教师公开招聘中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2003年教育部对教师入编考核模式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招教考试制度。自此,教师公开招聘考核方式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各省市考核制度基本统一,部分贫困县的教师缺口,也由国家特岗教师公开招聘措施所补充。

3.教师招聘考试与教师资格考试的区别(1)性质不同

教师资格考试主要是说明个体具有从事教师行业的能力。

教师招聘考试是个体具有从事教育行业的能力后(既获得教师资格证,其中师范生正常毕业后就直接拥有,非师范生必须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的竞争上岗考试。(2)考试内容不同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知识,通过普通话二级乙等,经过当地教育局或学校认证后(认证方式为说课),可取得相应级别的教师资格证。

教师招聘考试的考试内容按地区的要求存在不同。

二、教师招聘考试的程序

教师招聘考试主要采用当地教育局或人事局组织公开考试的模式,教育局或人事局通过地区教育网或人事网发布招聘简章,包括笔试→面试→考核→录用→签约等一般程序。

三、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

1.教师招聘考试笔试(1)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各省市自主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集中评卷和统分。(2)考试内容

按地区的要求存在不同,一般分为两种:

①第一种考查内容: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等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②第二种考查内容:专业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其中,公共基础知识各地也存在不同,有些地区的公共基础知识即第一种考查内容中的教育理论知识,有些地区则是指文史、法律、数学、政治、时事等综合知识或者行测考试内容。

具体的考查内容,各地的考试大纲会有所不同,考生应以各地教育网或人事人才网公布的考试大纲为准。(3)命题规律

①考试时限

考试时限一般为120分钟或150分钟。

②试卷题型

从近几年招教考试的真题来看,必考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五大类。由于各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同,所以大多数地区的试卷结构都比较灵活,一些地方会出现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以及案例分析题等,考生应做全方位的准备。(4)命题趋势

纵观近年来各地的招教考试真题,总体呈现以下命题趋势:

①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从历年考题看,那些重要的并与实际教学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常出现在考题中,并且对于同样的知识点的考查,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例如:“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如何正确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和学生课堂‘插嘴’”等。

②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

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以考查识记能力为主的填空题和名词解释的比重则会进一步下降,难度也会进一步降低。

③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素质教育能否落实好,归根结底还是教师的素质能否达到要求,因此,近年来在招教考试中越来越注重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技能技巧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

2.教师招聘考试面试

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方式有说课、试讲、面谈(答辩)等,其中面谈和结构化面试相似,问题会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四、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通知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具体信息可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同时也可关注以下网址信息http://jy.100xuexi.com/HF/jy/zhejiangjiaoshizhaopin/

第2章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备考技巧

1.精选复习资料,打有准备的硬仗

考试分数的高低是由试卷上的作答情况决定的,考生取得高分,一定是建立在熟练识记运用知识点、掌握答题技巧的基础上的。因此,考生一定要选取一本或数本质量较高的复习资料。一本好的复习资料应该囊括所有的重要知识点,对知识的梳理简要而清晰,对考题的讲解透彻而深刻。

2.整理笔记梳理重难点,灵活贯通全部知识点

因为教师招聘考试不是统一考试,各地区在考试范围的规定上都是模糊的,出题灵活多变,具体考试内容均不指明教材和参考书,考生备考难度较大。因此,考生备考时应学会全面把握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全面把握知识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整理笔记,按照课本内容以章节为单位整理成框架图的形式,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只有头脑中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谈得上灵活掌握、运用自如。

3.查缺补漏做练习,重点难点全掌握

备考过程中,适当的做题可以让你在练习中查漏补缺,然后结合自己做错的题目或把握不好的题目,总结经验,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再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抓住难点,反复练习。这里要强调,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独立做,之后对照答案,尤其是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一定要摸清得分点在哪里,寻找答题技巧。

4.稳定心态万事佳,乘风破浪会有时

随着近些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招教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些考生本来心态很好,但看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太顾忌结果,导致自乱阵脚,临阵脱逃,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良好的心态在备考过程中十分重要,考生要明白: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备考过程中唯一能影响你成绩的只有你自己,战胜自己是获取成功的唯一途径。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严格执行自己的备考计划,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地复习。

5.策略选择有妙法,事半功倍不狂言

复习策略口诀(一)

时间紧迫分先后,取证提高不矛盾。

打好地基盖高楼,基础知识要学牢。

识记理解要兼顾,看书做题两不误。

考前冲刺做真题,掌握技巧得高分。

复习策略口诀(二)

考点全在教材中,看你会读不会读。

各章框架心中记,思路清晰好回忆。

十指不能一样长,不同章节法不同。

调好准星再射击,事半功倍好复习。

6.注意事项早知道,考试稳过没商量(1)千万不要以为在考试之前背背重点就能考过。教师招聘考试是理论和技能并重,理解和记忆并重,考试有相当大的难度;(2)对习题册的题目不要死背答案,要理解,要举一反三;(3)一定要多做真题,这样才能对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有所掌握;(4)不要相信考前贩卖答案者;(5)审题要仔细。

第二部分 核心讲义

幼儿园课程与教育

第1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1)课程的定义

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2)课程的要素

①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指明了学习者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它是课程的其他要素抉择的依据和标准,并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起着导向作用。

②课程内容:是依据目标以及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学生能够学、并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范畴,其中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

③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④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2.幼儿园课程(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①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保教合一,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幼儿的保育中包含着教育,教育中蕴涵着保育。即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入(离)园等等。

②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上课,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是幼儿园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又一特点。

③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幼儿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幼儿主要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的,即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幼儿园课程应积极发挥幼儿感官的作用,让他们正确地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进行学习。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1)当采用课程的广义概念时,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只是把它们放到了教育学科的不同的范畴加以讨论。(2)从目标的角度来比较,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在具体化过程中都可以分解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彼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从内容的角度进行比较,课程目标比教育目标划分得更细致。(3)教育目标一般从教师教育的角度表述,课程目标从两个角度去表述:一是从教师的教育出发,表述期望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的学习成果。二是以幼儿的学习为出发点,指出幼儿在学习以后应该知道的和能够做到的表现,称之为学习目标。(4)无论是课程目标还是教育目标,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对教育所期望的成果的一种表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就是幼儿园课程目标。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时,一般都是依据目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实际能力来确定计划中的教育要点,再具体地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2)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课程目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具有两个意义:

①具体的活动过程要符合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重视活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影响;

②活动过程所选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方法、手段、途径,应与目标保持一致,才能较好地达到教育效果。即内容、形式、方法等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要靠目标的指引和调节。(3)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幼儿园教育的评价就是检验目标是否达成,课程目标是建立幼儿教育评价体系的标准。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

1.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

幼儿园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它包括幼儿身体的、认知的、语言的、情感的、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只能遵照目标所包含的几方面发展要求,来确定内容的范围,选择对幼儿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课程目标不仅规定内容的范围,而且还规定着内容的深度。(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

幼儿园课程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确定,要体现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重视的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地发展,重视幼儿身体、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体现目标的这些实质要求。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偏离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全面发展等现象。

2.选择与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1)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从总体的范围来说,应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这几方面得到平衡地发展。同时,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诸方面发展的一般作用。(2)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幼儿所处的童年时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对象,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不要把适合在小学学习的东西拉到幼儿期来。幼儿园教给幼儿的知识,要尽可能是他们能够加以应用的,这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如果他们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个简单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有兴趣,就能增强自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3)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只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就可以达到内容的时代性与丰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儿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在提供幼儿学习的内容时,应尽可能地使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要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与体验。如果让幼儿学习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会使他们感到难于理解。如果勉强教给他们,不仅浪费其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减低他们学习的兴趣。(4)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幼儿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利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既要联系幼儿已有的经验,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其经验,应该是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的经验。

四、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1.幼儿园课程的教育教学计划(1)教育教学计划的类型

①年龄班计划

年龄班计划,这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计划出全年的课程范围和进度,如定出全年的教学主题、教育要点、每个主题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

②学期计划

学期计划,它是把全年计划按学期进行划分。如“综合教育课程”的全年计划,第一学期有8个主题,第二学期有9个主题。

③月(周)计划

月(周)计划,月计划是比较有弹性的,可以根据主题活动所需的时间确定,有时可能会两三周。有时可能会四五周,在月计划中包含了对具体教育活动的安排。

④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这层计划包括一日活动的安排和活动设计(教案)。(2)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

拟定计划的过程是把具有指向性的计划框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3)制定计划的过程

①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确定目标、设计活动、观察或评价,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

②教师制定具体活动计划时,并不一定非得套用确定目标→设计活动→观察或评价这个单一思路。教师在确立了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凭借自己对幼儿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精熟与把握,可以从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开始计划的制定;

③计划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系统,应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之中,而目标是计划和设计活动的中心。(4)教案的设计

教案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这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等。

①教学目标:阐明期望幼儿通过这一活动能学习到的知识、或态度、或技能;

②教学方法:描述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③教学步骤:计划好怎样开始,怎样进行,怎样结束;

④教学内容和教具的选择:怎样配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教具以有效地达到目标。

2.选择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途径(1)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①集体活动

a.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b.它的特点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活动过程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为主;

c.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应当根据目标、内容以及幼儿学习该内容的特点、水平、经验等来定,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适合用集体形式,也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不可用集体形式,关键在于能否让幼儿有效地进行学习和有利于幼儿主动参与。

②小组活动

a.幼儿园的小组活动可以是教师有计划安排的活动,可以是教师组织引导的活动,也可以是幼儿自发的活动;

b.小组活动的特点是更容易让幼儿主动积极地操作材料,和同伴、教师谈论或交流,并可以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去做所要求做的事;

c.在小组活动中,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责任更多是观察了解幼儿,并给予适当和必要的引导及帮助。如果只是采用了小组或分组的形式,而活动过程仍然是统一要求、统一步骤、统一方法的话,除了参加活动的人数减少了之外,并不能做到照顾差异、因人施教。

③个别活动

个别活动可以是由一个教师面对一两个幼儿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幼儿的自发、自由活动。教师的指导一般在幼儿自选活动时间进行,教师作为同伴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个别幼儿互动,或是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进行专门辅导。(2)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与途径

①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方法:观察;实验;游戏操作;参观;谈话、讨论;讲解、讲述。

②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手段:实物;图书;挂图、图片、照片;幻灯片、录像带;自制教具。

③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途径: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日常活动与生活;学习环境;家园合作。

④适当地选择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及途径。

五、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1.课程评价概述(1)评价的目的

目的在于获得改进园所教育和各个方面工作的依据,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园所发展。

①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使教师能够针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指导方式等;

②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以及幼儿整体的发展状况,从而评价课程是否符合教育目的和适合幼儿。(2)评价的作用

①鉴定作用

评价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或者判断达到目标的程度。

②诊断作用

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和问题,对明确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效果,改善今后的教育教学,有很大意义。

③改进作用

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在评价过程中会发现不足和问题,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尤其在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评价,可以使课程更适合幼儿的需要,更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

④导向作用

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按《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确立的,具有鲜明的方向性。评什么和怎样评对教育的实践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

2.课程评价的内容(1)课程评价的范围

①对照教育目标,检查和评估课程教育教学计划在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是否合适;

②在课程实施中及时记录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反应,并以此定期对照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预定目标,检查和评估该目标本身以及所实施的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等是否合适;

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对照《规程》及各项要求,检查评估教师的行为、态度,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是否有利于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④对照课程教育目标,测查评估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整体性与均衡性,包括身体、认知、语言、情感与社会性等几个方面。(2)教育活动的评价

①对幼儿的评价

不只是评价他们掌握与课程有关具体知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价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方法、行为方式等。

②对教育活动的评价

重点是:是否为幼儿提供了与目标相一致的学习经验,所提供的经验是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经验相联系,使幼儿可有效地进行学习;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与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是否适合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感到安全、自信、快乐;是否重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指导等方面。

③对教师的评价

主要着眼于评价教师从设计、准备直到实施每一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工作的技巧和态度。

3.课程评价的原则(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

幼儿园对教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教育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估,要侧重于诊断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作用,不适合把评价只作为对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的鉴定手段。(2)评价中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者,评价是检核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有效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但教师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检查”,而是把评价作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需要和手段。(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教师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评价目标要符合幼儿身心整体发展原则,避免偏重某方面而忽略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

②评价内容及方法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事物及能够接受的方法,尽量在日常活动中进行,使幼儿感到舒适自然,毫无压力;

③评价是要找出幼儿的优点,发现和发挥幼儿的潜能。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案,而不是在幼儿中搞“排行榜”;

④评价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自己的早期表现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不要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

⑤评价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参与机会,要接纳幼儿的看法,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⑥评价要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对幼儿连续的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幼儿的学习作品等,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不存偏见;

⑦评价的结果要清楚、有系统,并正面地告诉家长,使他们了解幼儿的发展进度,增强对幼儿成长的认识,以利家园合作。(4)评价应客观与真实

评价还应做到客观和真实,这是对课程评价应持的一种科学态度,也是达到课程评价目的的保证。客观就是不抱成见,没有偏见,以评价的标准公正平等地对待人和事,把从各方面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客观如实地加以描述,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做出分析和判断。

第2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1.广义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而不是幼儿的自发的活动,包括一日生活活动、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三种活动。

2.狭义的概念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运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1)全面发展的原则

幼儿园是对3~6岁的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保教并重,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各方面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2)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身心健康发展。(3)面向全体的原则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4)整合教育的原则

幼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包罗万象,要树立整合的教育观念,合理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5)环境与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要遵从“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儿童是好动的”、“是好模仿的”、“好游戏的”,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以游戏为主线,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2.幼儿园教育的本质特征(1)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是必须学习和习得的,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课程的实施也贯穿于幼儿的生活之中。(2)游戏化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要以游戏为主线,以游戏为基本的形式,将需要传递的教育内容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给幼儿是最容易为幼儿所学习和接纳的。(3)直接经验

①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

②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4)潜移默化

①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

②幼儿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环境、活动、材料和教师的行为,而不是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和期望。即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着作用。

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

1.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分类(1)健康领域

①晨间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晨间开展的以体育锻炼为主的游戏活动,户外有球类游戏、跳绳、跳房子、踩高跷、滚铁环等,户内有棋类游戏、拼插游戏、智力游戏等。

②课间体育活动:是以幼儿园操节为主的体育活动,一般有器械操、徒手操、体育舞蹈、小型团体操等。

③正规教学活动:是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南,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运动机能和健全的心理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

④户外体育活动:是以感受空气、阳光,亲近自然中的砂石、泥土、水等为媒介的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为目的的活动。(2)语言领域

①文学活动: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而设计组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②讲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讲述能力的语言活动。其特点一是有凭借物,二是有相对正式的语境。

③早期阅读: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补充,是幼儿尝试接触书面语言的一种途径。早期阅读包括读图和读书。

④语言游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他侧重于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⑤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和他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的活动。(3)科学领域

①物质与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生活中的各种材料的属性和特征。

②自然科学现象:引导幼儿感受季节变迁、风雪雨电等自然现象及光电声音等自然科学现象的发生。

③生态与环境:关注周围环境与自然生态中动物、植物等,关注城市、农村及各种建筑和与环境有关的科学现象等。

④现代科学技术:关注生活中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现代科技产品,了解其用途及安全的使用方法等。(4)社会领域

①社会学的知识:如社会机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社区、社会变迁,民族等。

②伦理学的知识:如基本的伦理关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

③地理学的知识:如行政区划、国家、世界等。

④经济学的知识:如商品、货币,价格、买卖,劳动与利益等。

⑤文化学的知识:如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艺术样式等。

⑥心理学的知识:如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各种态度及情感、人的行为等。

⑦历史学的知识:如人类生活的演进,民族、国家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等。(5)艺术领域

①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表演艺术通常包括舞蹈、音乐、话剧、曲艺、杂技等。

②造型艺术: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③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它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④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6)综合活动

①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相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言。

②家园互动:指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参与组织和策划的教育活动,如家长开放活动、家长课题活动、亲子互动活动、家长征文活动、家庭教育论坛等。

2.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类(1)集体活动

由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下所进行的统一的活动。(2)小组活动(区角)

由教师创设一定的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并给予一定的间接影响的教育活动类型。(3)个别活动

根据个别儿童的特殊需要安排和进行的教育活动,一般包括具有特殊才能或发展有障碍的个别教育,以及部分供儿童自由选择的区域活动等。

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功能

1.基础性功能《纲要》中提到: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整合性功能《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发展性功能《纲要》中提到: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4.游戏性功能《纲要》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3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2.幼儿园语言教育分目标(1)小班(3~4岁)

①倾听欣赏

a.学习安静地听老师和同伴讲话,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b.喜欢听故事、儿歌等文学作品,初步感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主要意思。

②表达、表现

a.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愿意与老师、同伴交流,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

b.学习围绕主题谈话或讲述,能用简单的语言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普通话发音正确;

c.愿意用简单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③前阅读、前书写

a.对图片、图书、电视、多媒体等视听材料感兴趣;

b.能一页一页地翻阅图书,喜欢指认、讲述画面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c.有爱护图书的意识。(2)中班(4~5岁)

①倾听欣赏

a.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话,基本理解他人说话的主要意思;

b.愿意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美,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②表达、表现

a.乐意与周围的人交流,说话有礼貌,体验语言交流对自己的意义;

b.能围绕主题谈话或讲述;

c.能在不同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喜欢提问,积极回答问题;

d.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会复述、续编故事,学习并仿编儿歌。

③前阅读、前书写

a.喜欢阅读,能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学会有序地取放图书,知道爱惜图书;

b.能通过图书资料或互联网等获得信息,从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c.感受口头语言和简单文字符号的转换关系,对文字符号感兴趣;

d.能基本看懂儿童图画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书。(3)大班(5~6岁)

①倾听欣赏

a.能倾听他人讲话,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以及讲话时明显的情绪变化。

b.喜欢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能较完整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意思,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②表达、表现

a.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说话礼貌、自如、大方。

b.能围绕话题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地进行表达。

c.能清楚地、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并能说完整的复合句。

d.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展开想象,并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③前阅读、前书写

a.能自主、专一地阅读,对文字、符号有较强的敏感性,能想象、理解画面内容;

b.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和文字;

c.尝试用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d.知道汉语是中国的母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及汉字的认读规律;

e.基本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正确姿势,知道阅读和书写的顺序。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

1.幼儿园语言教育基本内容(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吾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2.幼儿园语言教育具体内容(1)小班

①叙述性的表达

a.讲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自己熟悉、关注和喜欢的人、事物和活动;

b.乐于、敢于并能用清楚的发音、简单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语言。

②故事与童话

a.接触短小、生动、具有简单情节、词句具有反复重叠的优秀故事和童话;

b.乐于欣赏和学习生动形象的文学词汇和语句;

c.乐于表演和再现作品的语言、动作。

③诗化语言

a.接触短小、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儿歌和散文;

b.乐于倾听、欣赏和通读;

c.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意思。(2)中班

①叙述性的表达

a.讲述自己周围环境和生活中自己熟悉、关注和喜欢且具有突出特点的人、事物和活动;

b.语言连贯,表达清楚;

c.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讲述,并能与同伴进行讨论。

②故事与童话

a.乐于接触、欣赏和学习具有清晰情节和结构,富有想象力、感染力和思想性的优秀故事与童话;

b.能理解和想象故事的情节与意境;

c.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心情,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d.乐于表演和再现作品的内容。

③诗化语言

a.接触叙述和写景等不同题材和形式的诗歌和散文;

b.乐于倾听、欣赏和通读;

c.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事物特点和情感;

d.感受和发现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

e.尝试着续编和仿编,将语言表达加以诗化。(3)大班

①叙述性的表达

a.能根据一定的主题和人物要求,熟记有关事件和过程的相关信息,清楚、连贯、有条理的讲述;

b.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谈话和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故事与童话

a.接触多种题材和形式的优秀故事与童话,乐于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

b.感受和体会情节的曲折起伏、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作者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作品所具有的浪漫色彩;

c.乐于复述、讲述和表演故事和童话。

③诗化语言

a.接触题材和形式多样的儿童诗歌和散文;

b.乐于倾听、欣赏;

c.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情感和幽默感;

d.在感受和发现诗歌的句式结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的基础上,能够进行诗歌和散文的续编、仿编和创编活动,将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加以诗化表达。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方法

1.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原则(1)情境性原则

在幼儿园里,教师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就是给幼儿创设可以帮助他们操作运用多种语言交流行为的交往情境。

具体要求是:①在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如何运用相应的语言交流方式来与人交往;②日常的语言交往是真正真实而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2)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培养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教育活动也不例外。创造性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应是《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活动环境,教师所选择的教育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3)因材施教的原则

当代儿童语言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认同儿童语言发展的既有人类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非常明显的个别差异,因而要求给每一个儿童提供符合个别需要的教育机会。(4)整合性原则《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这要求在组织语言教育时,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

①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整合性

把语言教育活动与其他各科内容进行整合;在选择和编排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时,把语言学习内容视为一个整体。

②语言教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在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为幼儿创设具有真实语言运用机会的不同交流情境,使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教师和幼儿共同建设的积极互动的过程。(5)主体性原则

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着自己的世界,没有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儿童的发展。要使儿童真正实现“自主”,要具备两个条件:①要做活动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②要主动和有主动权,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强师生间、幼儿间的积极互动。

2.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常用方法(1)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规范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2)试听讲做结合法

①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让幼儿充分地观察;

②听——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与领会;

③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

④做——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幼儿的参与或独立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充分构思,从而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表述。(3)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4)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言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5)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

第4章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1.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幼儿园科学教育分目标(1)小班(3~4岁)

①科学态度与方法

a.对周围环境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和与生活相关的事有好奇心,喜欢观察提问,乐于动手;

b.初步感知自然现象的特征、变化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c.能用简单的语言、动作或图画表现事物的特征或自己的发现,并与人交流;

d.通过感知、操作等方式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

②科学常识

a.知道周围环境中常见事物的明显特征;

b.知道常见动植物的名称,观察它们的特征,初步了解它们与人、环境之间的关系;

c.爱护周围环境及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关爱身边的小动物;

d.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家电、玩具、交通、通讯工具等科技产品,初步了解其作用;

e.知道季节的名称,了解不同季节的主要特征;初步感知天气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③数形时空

a.对有关数量的事物与活动有好奇心;

b.初步感知和理解数概念;

c.感知体验物体的形状特征;

d.能辨别直接感知范围内的空间方位,能初步感知时间。(2)中班(4~5岁)

①科学态度与方法

a.喜欢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事物;

b.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探究事物的明显特征和自然现象的变化;

c.学习用语言与其他的方式表述科学活动的过程或结果。

②科学常识

a.能对身边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b.初步了解常见的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规律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c.知道一些环保小常识,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做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的事;

d.知道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e.探究和发现四季的变化,观察晴、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③数形时空

a.愿意参加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活动;

b.感知事物的数量变化,有初步的类概念;

c.逐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做到图形守恒;

d.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空间方位;

e.感知时间的流动,初步建立时间概念。(3)大班(5~6岁)

①科学态度与方法

a.乐于探索周围事物的变化,领悟身边的科学,产生对科学的兴趣;

b.初步关注人类走向太空的信息,产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c.选择恰当的工具,学习用观察、测量、实验等探究方法获得信息;

d.能用图表统计和口头语言等形式说明观察、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将探索的结论与预想的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

②科学常识

a.感知事物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b.感知季节、动植物、人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c.了解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的活动,有相应的环保行为;

d.能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了解其功能和用途;

e.知道四季变化和交替的规律,初步了解风、水、火等自然现象及其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

f.了解科学家、科技人员的工作,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③数形时空

a.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兴趣性强,并愿意在数学活动中动手动脑;

b.初步体验数学的意义,感受数学的重要;

c.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知道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d.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时间概念。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1.幼儿园科学教育基本内容(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人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人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科学教育具体内容(1)探究和认识植物;(2)关爱和认识动物;(3)了解和爱护人体;(4)体验和了解材料。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1.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1)动手操作原则;(2)主动探究原则;(3)支架原则;(4)联系生活原则;(5)个别差异原则。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常用方法(1)观察法

①定义

观察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也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

②作用

观察法可以保证幼儿在直接接触事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③内容

观察法包括个别物体的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

④注意事项

a.尽可能提供实物、实景;

b.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

c.引导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

d.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2)科学小实验

①定义

科学小实验是指教师或幼儿按照预想的目的或设计,利用一些材料,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活动。

②幼儿科学小实验不同于研究自然科学的试验

幼儿科学小实验仅是重复前人的实验,不要求有新的科学发现,实验内容和操作简单易行,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就能看到结果。

实验形式多采用游戏,幼儿可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索。

③分类

根据不同目的,科学小实验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幼儿操作实验。

④注意事项

a.教师演示性实验要注意

第一,必须做预备性实验;第二,演示实验时,要让每个幼儿看清;第三,演示与讲解、提问要紧密结合。

b.幼儿操作性实验要注意

第一,老师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用具和材料;第二,指导幼儿使用工具、材料并学习操作;第三,给幼儿以充分实验的时间;第四,讲清实验规则,注意保证幼儿安全。(3)劳动实践

①概述

这里的劳动,是指与幼儿科学教育有关的劳动,主要有种植、饲养、科学小制作和协助、成人的辅助劳动等。

②开展劳动活动要注意

a.选择合适的内容;

b.劳动过程和幼儿的认识活动结合起来;

c.以幼儿劳动为主,教师参与引导;

d.劳动评价重在劳动过程而不是结果。(4)测量评价

①概述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测量,是指通过观察或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初级的测定,包括长度测量、重量测量、体积测量,即包括测量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轻重等内容。

②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量具测量和量具测量。

③开展测量活动时要注意

a.重在培养幼儿测量的意识;b.帮助幼儿学习测量的方法;c.使用正式量具测量时,提供的量具要精确。(5)分类

①概述

分类是指幼儿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又称归类。它是获取和分析信息、鉴别信息的有效、经济的方法,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核心。

②类别:分类具体包括挑选式分类、是非式分类和根据特征分类。

③开展分类活动要注意

a.要使幼儿在观察、感知基础上分类;b.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分类;c.要允许幼儿多次操作,反复尝试。(6)信息交流

①定义

信息交流是幼儿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的发现,交流自己所使用的方法、探索过程以及认识和情感体验。

②类别

信息交流有师生间的,也有同伴间的,包括交流讨论、体态姿势和图画记录。

③开展信息交流要注意

a.给幼儿以充分交流的时间;

b.教师要做忠实的听众;

c.对幼儿语言表达不清楚的,要对幼儿予以启发、探索,也可直接给予正确的语言指导;

d.要教会幼儿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描述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7)散步和采集

①概述

散步和采集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又一方法,它可使幼儿直接接触、探索自然;教育形式较为宽松,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可接受多种刺激,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吸收外界信息。

②散步和采集时要注意

a.制定散步和采集活动计划要粗而灵活;

b.要给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去感知、观察和探索;

c.鼓励幼儿提问,并启发再观察;

d.允许幼儿自由交流获取的信息;

e.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反应。(8)早期科学阅读

①定义

早期科学阅读是指幼儿阅读蕴含有科学知识的作品,包括儿童诗、儿歌、谜语、故事、科学童话等。

②作用

早期阅读有益于扩大补充幼儿的科学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科学概念;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学科学;能使幼儿凭借已有的科学经验,引起科学幻想,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潜力。

③选择和指导幼儿阅读时要注意

a.儿童科学书要画面大,色彩鲜艳,文字少而浅,主题突出;

b.要围绕一个科学概念或规律来展开故事,使幼儿阅读后留下深刻印象并受到启发;

c.儿童科学书的内容要有趣味性和新鲜感,吸引幼儿阅读。(9)科学游戏

①定义

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树叶、贝壳、沙、土等)和有关图片、玩具等,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

②分类

根据游戏形式,可分为实物游戏、图片游戏、口头游戏、情景性游戏等。

③开展科学游戏时要注意

a.选编游戏时,教师要考虑其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和教育性;

b.在具体指导时,教师要让幼儿有充分操作和活动的机会,不要急于求成;

c.游戏的规则要服从科学教育的要求,允许幼儿多次操作,纠正错误。

第5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1.幼儿园数学教育总目标(1)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问题;(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与数学活动;(4)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思维能力。

2.幼儿园数学教育分目标(1)小班

①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②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③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进行分类。(2)中班

①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兴趣;

②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③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律进行活动;

④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类;

⑤能注意和观察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⑥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数的大小关系;

⑦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3)大班

①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②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③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④能运用对应、比较、类推、分类统计等简单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

⑤能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和从事物的多个角度进行分类;

⑥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对平面图形间的关系能有所感受。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1.幼儿园数学教育基本内容(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2.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内容(1)小班

①小班上学期

a.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b.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按物体大小、长短给4个以内物体排序;

c.初步感知4个以内物体的数量;

d.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