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元帅故事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20:57:18

点击下载

作者:竭宝峰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军事元帅故事会

军事元帅故事会试读:

前言

书籍是用生命镌刻的铭文,是用智慧雕塑的丰碑。它伴着我们奋斗的历程,伴着我们生命的足迹。鉴于此,我们精心为您编写了此套《感动青少年的经典历史故事》。

岁月磨洗不去历史的沧桑,风霜阻挡不了温暖的记忆。生命长河静静流淌,丝丝感悟、缕缕情意都是河面泛起的涟漪。徜徉于其中的我们,是否真的能在人生的波澜中,体味爱的真谛?是否真的能在岁月的磨砺中,洞察奋斗的价值?是否真的能在命运的风雨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翻阅书卷,答案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你会从别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唤醒沉睡的记忆;从别人的奋斗中找回曾经的梦想,点燃希望的火种;从别人的感悟中找到成功的诀窍,扬起理想的风帆;从别人的性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播洒爱的阳光。从而在愉悦与感动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念,阔步向前方迈进。

本套丛书集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于一体,富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和启发性,非常值得广大青少年品读。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二、思考和实干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和实干必须结合:在学习中应该善于思考,从学到的每一点经过思考能够扩展出许多知识,这样就丰富了你学习的内容。

研究学习方法和实践学习方法必须结合:通过思考得到了学习的方法,就一定要试一试,通过尝试为自己积累许多宝贵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思考这些经验又能够想出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不断的有新的学习方法。这才是确定学习方法的方法。

三、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中的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动、进取和奋斗。

拥有一个主动的态度十分重要,可以说:"天才,就是主动性的爆发。"遇到了每一件事绝不退缩,积极地去做,这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主动可以使你比别人多许多做事的时间,可以比别人多做许多需要做的事情。你得到的练习就会很多,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

进取可以让你不停地向上,防止人变得堕落。向上看,至少能够不往下走。

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

态度是实力的前提,有良好的态度才能题得到自信、过硬等一系列的东西。态度和兴趣同等重要。

四、会玩,然后会学

玩主要指在学习之余要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另外还要通过玩来放松身心,使下一次的学习更有效果。兴趣爱好可以使人有机会调整自己的身心,有办法通过更换自己的注意力所在,来调整自己的兴奋点。有了爱好,也有助于培养学习上的兴趣。爱好决不是占用学习时间没用的东西,它有利于提高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及其他一些事情的效率。这种爱好必须是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别人逼迫的。做消耗体力的运动也能够缓解脑力上的疲劳。

硬学不会有最好的成绩。如果多出去旅游还能丰富一下自己的经验,可以培养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人经常做到以上两点,可以变得有灵气。这就是有些人不那么努力就会取得很好成绩的道理了。

浓郁的书香沁人心脾,精美的文字感人肺腑。本套丛书是我们奉献给广大读者最诚挚的礼物。希望它成为您的良师益友,激励您的人生,启迪您的智慧,成就您的梦想!感动青少年的经典故事经典历史故事感动青少年的经典故事。

孙武

1.天才的军事家

孙武,春秋末年兵家,字长卿,齐国人。孙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兵书,被历代军事家视为行军打仗的必备之书。

孙武本来是齐国人,由于避难到了吴国,为了施展生平所学,他拿着自己所著的兵书,去求见吴王阖闾,让自己领兵打仗。阖闾想要伐楚,正需要孙武这样的人才,再加上有伍子胥的推荐,于是就接见了孙武。阖闾先把孙武的兵书看了一遍。

第2天,阖闾对孙武说:“你的兵书我已全部看完了。是不是可以当面试一试呢?”孙武回答说:“可以。”阖闾又问:“可不可以让妇女试一试,用来操练女兵呢?”孙武说:“即使是女兵,我也可以训练得像男士一样勇猛。”于是阖闾便把自己身边的宫女都叫了出来,交给孙武去指挥。他自己坐在台上看孙武如何操练女兵。

孙武把这些宫女分为两个队列,让阖闾最宠爱的两个宫女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命令所有的宫女每人都拿一支长矛。孙武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手、右手吗?”宫女们齐声回答:“知道!”孙武说:“好。现在,我命令你们向前,你们就看心所对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左,就转向左手所对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右,就转向右手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后,你们就朝背后转过身去,大家能够做到吗?”众宫女都应声说:“能!”

孙武把号令交代清楚之后,便让人把斧子等兵器摆在宫廷当中,并且再三告诫:如果不听号令,就要受到军法的处分。随后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嘻嘻哈哈惯了,哪里受过这种约束?听到号令,都不知道怎么动,乱哄哄地笑个不停。孙武说:“号令说的不清楚,动作讲的不明白,所以你们操练不好。这不能怪你们,是我这做主将的责任。”说完又把规定的号令反复讲了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宫女们照旧乱七八糟,又是哄堂大笑。

孙武说:“先前,没有把号令讲清楚,你们不熟悉,那是我做主将的责任;现在,号令已经告诉清楚了,你们不按照号令去做,那就是你们的责任了。依据军法,应该处罚你们的队长!”说完就要将左右两个队长斩首。

吴王阖闾看到孙武要斩那两个自己最宠爱的宫女,连说:“我已经知道将军是善于用兵了。但这两个美人可万万斩不得!没有她们两个陪伴,我连饭也吃不下去啊!”孙武说:“我已经接受了大王的任命,当了主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下令立即把两个女队长斩首。紧接着又指派了另外两个人做队长,重新击鼓操练起来。这一下,那些宫女们马上变得严肃起来,谁也不敢笑了。一个个聚精会神地按着鼓声操练了起来,不管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完全符合号令,动作做得都很整齐。

训练完毕,孙武派人报告阖闾:“女兵已经操练好了,大王可以检阅女兵了,随便大王下什么命令,她们都能服从,即使赴汤蹈火也不会退缩。”阖闾一试,女兵们果然都被训练得和男兵一样,于是,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元前512年,阖闾、伍子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舒国,这时阖闾自大起来,想要直接攻克楚都郢。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进言道:“楚军是一支劲旅,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我军已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很大,不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

伍子胥也完全同意孙武的主张,并向吴王献策说:“人马疲劳,不宜远征。不过,我们也可以设法使楚人疲困。”于是伍子胥和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对楚国进行轮番袭击,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进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国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已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这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万精兵,乘坐战船,直趋蔡国与楚国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

伍子胥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

孙武告诉他说:“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

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甲,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在旧历11月28日攻入楚国的国都郢。孙武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

然而,这时越国乘吴军伐楚之机进攻吴国,秦国又出兵帮助楚国对付吴军,这样,阖闾不得不引兵返吴。此后,吴又继续伐楚,楚为免亡国被迫迁都。

孙武在帮助阖闾西破强楚的同时,计划征服越国。公元前496年,阖闾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促出兵,想要击败越国。不料,勾践主动迎战,施展巧计,把吴军杀得大败,吴军仓皇败退,阖闾也伤重身亡。

阖闾去世后,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大败越军,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公元前485年,夫差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率领着数万精兵,由水路北上,到达黄池,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吴王夫差在这次盟会上,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孙武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对夫差建立霸业做出了不可抹杀的巨大贡献。

韩信

1.布衣韩信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是秦末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年轻的时候家里穷,经常为生计而发愁。

有一次,韩信饥寒交迫,差一点就昏过去了,这时一位出来洗衣服的老大娘看见他那个样子,就十分同情回去拿来一碗饭给他吃。韩信一口气吃完了饭,感激地向老大娘说:“有一天我发迹了,一定会好好报答您!”

淮阴街上有一个地痞,一向瞧不起韩信,常说:“你们别瞧这家伙长着那么大的个子,又好舞刀弄剑,其实他胆小如鼠。”这天,他看到韩信从街上过,拦住他,羞辱地对他说:“韩信!今天你要是有胆量,就给我一刀;你要是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听这话,气得许久没有说话,看着地痞那神气的样子,韩信想了半天,终于,他伏下身子,慢慢地从地痞的裤裆下面钻了过去。满大街的人都哄堂大笑。

韩信不是不顾全自己的尊严,而甘心受这样的屈辱,他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因此要保全自己。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一个名传千古的将帅,人们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为了干大事而甘受一时屈辱的人。

2.萧何月下追韩信

在楚汉之争中,韩信曾经投奔项羽,项羽只让他当了个小官,于是他就走了,他又投奔了刘邦,刘邦也只让他当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要砍头,韩信大声呼喊:“刘邦要统一天下,为什么要杀壮士啊?”这时刘邦的一个部将听到了,认为韩信是个好汉,就救了他,让他去当一个管粮草的小官。萧何在听说了他的事情后,找他谈话,觉得他是个奇才,屡次向刘邦推荐他,刘邦却不听。秦朝灭亡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在去封地的路上,好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心想萧何几次推荐自己,刘邦都不重用自己,在这儿呆着也是没有前途的,也悄悄地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直跺脚,来不及向刘邦汇报,就连夜去追赶他。有人报告刘邦说:“萧丞相逃跑!”刘邦大惊,没有了萧何,他就少了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萧何总算将韩信追了回来,便来见刘邦,刘邦又惊又喜,骂道:“别人逃跑也就算了,你是丞相,怎么也跑了?”

萧何道:“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问:“逃跑的人那么多,你不去追,单单追韩信,这是为什么?”

萧何道:“别的人都是些一般的人,不要紧,可韩信却是天下无双的帅才。您要是想永远在这里当汉王,那就用不着他;您要是想争夺天下,就一定要重用他,现在就看您准备干什么。”

刘邦道:“我当然想统一天下了,谁愿意呆在这个地方?”

萧何道:“那您就得重用韩信,要不然,他还是会走的。”

刘邦就想把韩信叫来马上封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大王您平常就不大讲礼数,现在您要任命大将军,可是一件大事,那您得挑个好日子,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才行。”刘邦就答应了。

其他的将领们听说要任命大将军,都高兴得睡不着,一个个都以为自己一定可以当上大将军了。谁知到了那一天,任命的大将军却是不起眼的韩信,全军上下无不大吃一惊。

3.背水一战

韩信当上了大将军,开始施展他的军事才华,为刘邦制定了夺取天下的战略部署,刘邦十分器重他,只后悔没早点儿发现这人才。不久,韩信便率领大军东出陈仓,迅速攻占了关中地区。他打了几次胜仗之后,带领数万兵马,直扑赵国。赵国已知道韩信带兵过来,准备和韩信大战一场。赵国的兵马有20万,远远超过韩信。赵国的谋士对主帅献计偷袭汉军,主帅竟没有采纳这可以大胜的计谋。

这消息被韩信知道,他暗自高兴,便大胆进兵,部队到离赵军30里处停下扎营。半夜里,韩信开始调拨军队。他选了2000人的轻骑兵,命他们每人手拿一面军旗,抄小路隐蔽起来,并告诉他们说:“一会儿,赵军看我们撤退,必然会全部出动追击我们,你们就赶快占领赵营,把他们的旗子和我们的旗子对换。”

韩信又派出上万人作为先头部队,靠着水边摆开阵势。赵军见此情景,全都大笑起来说韩信不懂用兵,因为背水设阵,没有退路,这是兵家讳忌。

天亮后,韩信命令,一面擂鼓,一面率军向赵军冲去,赵军出营迎击,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未分胜负。韩信便假装被打败,把旗号也给丢了,领兵奔往驻扎在水边的部队。两股部队汇集在一起,又与赵军展开激战。赵军全部出动,想把韩信全军消灭。汉军背水而战,无路可退,兵将全都拼死作战,以一当十。在这里,韩信灵活地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法则来摆兵布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前隐蔽的2000轻骑兵见赵军已倾巢而出,营帐已空,便依着韩信的部署,占领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都拔掉,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赵军半天不能取胜,便想暂时收兵回营,谁知一看,自己的营帐全插上了汉军的旗帜,都以为汉军已经把自己的营地占领了,杀了主帅,顿时阵势大乱,兵士们各自逃命。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大获全胜,不但杀死了赵军的主帅,还俘虏了赵王。

后来“背水一战”成为一个成语,专指在重大压力下取胜的关键行动。

4.多多益善

韩信统率汉军,转战南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很快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韩信是建立汉朝的第一大功臣,被封为楚王。他衣锦还乡后,找到了曾帮助过他的老大娘等,重金报答了她们。还赏了先前让他遭受胯下之辱的那个痞子一个小官做,说:“要是我当初和他拼了命,哪儿还会有今天呢?”

刘邦却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心怀疑虑,生怕他造反,无人能敌,谋士陈平便给刘邦出了主意,让他假称巡游南方,然后借韩信朝见的时候诱捕他。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动身去南方巡游。

刘邦来到韩信封地的边境,派使者去让韩信来接驾。韩信觉察了刘邦的意图,但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刘邦的事,就坦然去见刘邦。可是,他刚到刘邦的住处,刘邦便说:“有人告你谋反哩!”说完,不容韩信辩解,就把他押了起来。韩信长叹道:“常言说得好:‘抓完兔子,猎狗就会被人煮着吃了;射光了天上的鸟儿,好用的弓箭就被挂起来了。’现在天下平定了,我就该死了!”刘邦把韩信押回了长安,但实在没有找到他谋反的证据,没有理由杀他,所以只好削夺了他的王位,改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知道刘邦想杀他,所以经常称病而不去上朝。他还日夜怨恨刘邦削了自己的王位,看不起樊哙、周勃这些人,不屑与他们相提并论。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聊天,就和韩信讨论众将都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每个人差别很大。刘邦便问韩信:“你说我能带多少兵啊?”

韩信说:“顶多10万。”

刘邦又问:“那你能带多少兵呢?”

韩信答说:“如果是我带兵,那当然是越多越好了!”

刘邦答说:“既然你带兵越多越好,怎么却让我给抓起来了呢?”

韩信说:“您不善于统率士兵,可是善于统率将领,所以我才会被您抓住。而且,您的本事是上天赐给您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后来“多多益善”就成了一个成语,比喻做某事人力、物力越多越好。

5.韩信谋反

韩信虽然被刘邦软禁在身边,但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终于因为谋反的罪名被杀害了。

巨鹿太守陈豨,本是刘邦的亲信,他回长安顺便去拜访韩信,韩信便劝说他谋反,自己在长安做内应。结果陈豨回去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去攻打他。韩信称病没有同去,却在长安暗暗组织一群囚犯,准备杀死吕后和太子,控制都城。一切都准备得当,只等陈豨的消息,这时却走漏了消息。有人报告了吕后,吕后便与丞相萧何密谋对策。萧何就去骗韩信说,有使者来报告,刘邦把陈豨杀了,请韩信到宫里去参加贺宴。韩信以为陈豨真的被杀,自己又没有兵权,就想去看一下真假,于是跟着萧何进了宫,一见到吕后的面,他便被人抓起来,当场杀死在宫中,还被诛灭三族。

当初,萧何把韩信追回,才成就了他一番大事业,而在吕后想杀韩信时,又是萧何出的计谋,后人把这件事变为一句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来指成功和失败都因为同一个人。

韩信谋反这件事,其中疑点重重,后世的人多有所怀疑,比如说韩信谋略过人,如果要谋反肯定是在独霸一方,手握重兵时谋反,而不会是无兵权时;韩信用兵如神,肯定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不会因为等消息而被走漏消息,使行为失败……从这些方面看来,韩信谋反只是刘邦强加给韩信的一个罪名。韩信锋芒太露,又善于用兵,不管他谋不谋反,刘邦都是要杀他的。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第1次大规模整理兵书,为我国古代军事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一生用兵如神,被称为“古今用兵第一人”。只是可惜了,一代名将,不是战死沙场,的确是值得同情的历史人物。

亚历山大

1.横征三大洲

亚历山大大帝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统帅之一,他的一生就是不断扩张征服的一生。从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324年的10年间,亚历山大率军横行各地,扬言要直捣世界的尽头,他凭借武力建立起了一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最早最庞大的帝国。

只要看看世界地图上有多少个亚历山大城,你就可以知道亚历山大的大军铁蹄践踏过多少地方,他将多少古老、文明的地区置于自己的帝国范围内。他从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出发,铲平希腊全境,征服小亚细亚,收服埃及,击灭庞大的波斯帝国,使号称“万王之王”的大流士三世凄惨死去。

最后亚历山大越过开伯尔山口,大军前锋直抵印度河流域,至此,在罗马帝国之前,古代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帝国出现了,亚历山大大帝成为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征服者,他在短短的10年里建立起来的辉煌业绩是无人能企及的。罗马帝国是古代唯一能与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相提并论的,也许罗马帝国更伟大,但不要忘了,罗马帝国的建立是花了3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

100年后在东方崛起的秦帝国也许能与亚历山大的帝国相媲美,秦王政也是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横扫六合,一匡天下,建立起东至大海,北至大漠、瀚海,西迄河洮,南至南越的秦帝国。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亚历山大及其建立的帝国后继无人,后来的历史中再也没有人达到亚历山大的高度,创建一个直抵印度的跨三大洲的帝国,而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却后继有人,中华帝国在秦帝国的基础上一步步扩大,不断地走向强盛。

亚历山大大帝的伟大征服是依靠他天才的军事才能,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其一生东征西讨,从未遭遇败绩,就此来说,他是历史第一人,拿破仑曾对其倾心不已,他认为:“亚历山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从与希腊人决战的凯洛尼亚战役开始,亚历山大在其10余年的军事生涯中,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与波斯军队的3次大会战,尤其是两次与大流士三世的直接交锋,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天才:伊苏斯大战中,大流士三世率16万波斯军队与亚历山大的三万余马其顿一希腊联军对阵,大流士三世将强大的雇佣兵配置在军阵中央,并辅以波斯青年军,以对抗著名的马其顿的方阵;波斯军的左翼是步兵,战斗力稍弱,其旨在牵制敌军,右翼是精锐的骑兵,其作用在于突破敌军左翼,从侧面攻击马其顿方阵,冲乱敌军阵脚,击溃敌人。

针对大流士三世的部署,亚历山大在队伍行进中果断做了调整,他从右翼抽调出部分骑兵,以抵挡波斯右翼的冲锋,以防敌人形成突破,自己则亲率最精锐的骑兵向波斯军最薄弱的左翼发起攻击。战争过程显示了亚历山大临场决断的英明,正是亚历山大指挥的右翼骑兵击溃了波斯军左翼,掩杀波斯军的中路造成混乱,使得大流士三世惊慌而逃才改变了战局。此战极为辉煌,波斯军16万人几乎全军覆没,而亚历山大的军队仅阵亡450人,伤4500余人,可以说这完全是一个奇迹。在决定性的高加末拉大会战中,在10倍于己的波斯军队的攻击下,亚历山大发现了波斯军冲锋造成的阵形缺口,亲率精锐骑兵冲杀,再次导致波斯军阵脚不稳,大流士三世又一次仓皇而逃,大势由此而定。亚历山大的军事远征充分展示了其个人的军事天才,同时也是古希腊军事学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亚历山大是一位伟大的军事艺术的缔造者:他增加军队两翼的密度以提高其攻击力,以减轻马其顿方阵的压力;他使骑兵成为战争中的决定性突击力量和机动力量,创立了多用途的新型骑兵队伍,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骑兵指挥大师,他制定了战斗队形中各部分的机动和协同作战的原则,他还制定了骑兵战术原则,被恩格斯称为“历代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亚历山大的军事思想与指挥艺术成为人类军事史上的瑰宝,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事家,其军事成就足以彪炳青史。

2.传播希腊文化

当然亚历山大大帝也并非仅以其赫赫武功闻名于世,他也是一位极有头脑、极有作为的统治者,他一手缔造的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对于当时东、西方的文化及经济交流与联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电影中亚历山大的形象亚历山大自幼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是其授业老师之一,所以,在亚历山大大帝的身上留下了希腊文化的深深的烙印,他的征服同时也是希腊文化的一个对外传播过程。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大帝希腊化了东方,这无疑是一种夸大之辞,因为在此之前,巴比伦地区及埃及就有了不少的希腊人,但毫无疑问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加速了希腊文化的传播。

当时跟随亚历山大远征的还有一大批希腊文化的精英,他们向亚历山大献计献策。亚历山大深受希腊城邦制的影响,在其东征的过程中,他建立了大约70多座城池,这些城池多位于战略要地,亚历山大希望这些新建的城市能萌发出希腊文明的幼芽。

这些城池中最著名的当属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此城自建立时起,就成为一座繁荣、伟大的城市,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亚历山大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小亚细亚及环地中海的中近东地区出现了希腊化,如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它完全是一个希腊人的世界,亚历山大港也藏有无数的希腊文书籍,成为古代的文化中心。可以说,希腊文明的传播、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亚历山大大帝最重大的建树,其征服的意义就在于此。

亚历山大还在其征服的帝国范围内统一货币,推行希腊的货币,这对于加强帝国范围的经济联系具有重大的意义,东、西方间的经济联系在此基础上大大加强。亚历山大的征服使整个东地中海文明世界统一在一起,原有的地中海商贸往来更为频繁,东地中海经济体更为发展,遥远的东方的物品也开始大量地流向帝国的发源地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第一次打开了东、西方直接交流的通道。

亚历山大的另一伟大之处在于,他主张整个帝国实现平等与民族团结,其治下的各族人民都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其帝国行政系统中有大量的被征服者,其赖以自雄的军队也由多民族组成,波斯人成为另一兵力来源。亚历山大为消除隔阂,迎娶了异族女子,其中就有大流士三世之女。亚历山大的这一行为及其平等的思想为后世所称誉,英国历史学家威廉·塔思称赞道,亚历山大标志着人类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恺撒

1.罗马新星

恺撒,这一词使人激动,让人心潮难平。恺撒这一人物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倾倒、拜服,他成了一尊矗立在历史时空中的永恒的神。恺撒因其功勋,使得他一直以来都有为数不少的满腔热血而又豪情万丈的拥护者。

恺撒这一称号被后来的帝王不停地使用,唯有使用“恺撒”头衔才使得自己显得尊贵,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表明了人们对恺撒的尊崇。恺撒自他去世后,已成为了一个象征符号,代表着尊贵、权力与威严。他已被神圣化,他的影响力跨越了历史时空,在人类的历史上将永不衰减。

恺撒的伟大是历史造就的,古罗马的时势锻造了一个人类历史永恒的形象。恺撒生活的时代,罗马社会正处于剧烈动荡的大转折时期,罗马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共和国发生了严重的危机。

在恺撒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罗马共和国已由小小的城邦国家发展到囊括整个地中海的超级大国,庞大的国家需要强力统治,共和政体已逐渐不能适应社会统治的需要,权力更为集中的专制独裁的帝制已成为罗马历史的选择,恺撒正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而涌现出来的伟人,他通过个人的努力,在罗马建立起了个人的独裁统治,把罗马带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使罗马更加光荣和伟大。

罗马走向帝制,走上独裁之路,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恺撒成了顺应这一趋势的最佳人选,恺撒在人们的心目中仿佛已成为权力与独裁的象征。

然而当我们回首历史时,却发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恺撒:第一个是早年的恺撒,他倾向于改革,亲近平民,拥有高尚的美名与荣誉,他按他那个时代贵族的方式生活;第二个恺撒是征服高卢后的恺撒,他建立了丰功伟业,走进了历史的史册,他的野心随着罗马军队征服旗帜的到处飘扬而膨胀,这时的恺撒渴望权力,建立个人统治成了他追求的目标。

恺撒早年是共和国的维护者,他坚定地站在民主派的一边,宁愿出逃也不愿向有独裁倾向的苏拉妥协。苏拉死后,恺撒回到了罗马,他开始以改革代表人物马略继承人的身份进行活动。他在罗马发表演说,指控苏拉派的倒行逆施,这使得恺撒开始引人注目,成为罗马政治生活中的一颗新星。

在担任市政官后,恺撒又到处施舍,以慷慨好施、热心公务来赢得公众的好感。通过这些活动,恺撒在广大平民群众及一些罗马贵族中享有了较高的威望。恺撒回到罗马后,逐渐与有势力的庞培和克拉苏靠近,并得到二者的支持,恺撒的政治前途变得一片光明,他先后任财政官、阿普亚大路监护人、市政官、大祭司长、大法官等职务。

前61年,恺撒出任西班牙总督,此时的恺撒已破产,他欠下了大量的债务,但西班牙之行改变了一切。恺撒到达西班牙之后,便调集军队向居住在今天葡萄牙和加利斯的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发动攻击,扩大了罗马人统治的地域。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恺撒抢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他自己成了大财主,而且他的部下也跟着发了财,恺撒赢得了士兵的拥护。在西班牙的成就标志着恺撒开始进入新的角色,古罗马的历史开始进入转折时期,人类历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开始浮出水面了。

前60年,恺撒带着他在西班牙的成就与荣誉回到了罗马,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恺撒已成为罗马最有实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事业即将更上一层楼。

在这一年,恺撒与罗马最有势力的人物庞培与克拉苏达成了三头同盟协议,史称“前三头同盟”。在庞培与克拉苏的强力支持下,恺撒当上了罗马执政官,此一职位是当时权力的顶峰,而且它也使得得到职位者在退职后可以做行省总督,继续保持和发展力量。

2.走向顶峰

恺撒已达到了权力的顶峰,他或许也没有更多的期待,他已拥有了足够的荣誉与权势,但出任高卢行省总督改变了恺撒的人生,罗马元老院的这一决定也改变了罗马共和国的命运,西欧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而改变。恺撒出任高卢总督后的首要目标便是征服整个高卢地区。恺撒运用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结合的办法,基本上将整个高卢地区吞并。恺撒在高卢的巨大胜利在罗马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为他的成就喝彩。前56年,恺撒在高卢的任期被延长5年,领有军团数也增加了10个。前56年冬,恺撒开始对日尔曼人作战,他率罗马大军越过莱茵河,征服了许多日耳曼部落,他把罗马人的防线推进到莱茵河地区。前55年和前54年,恺撒又两次入侵不列颠。

前52年,高卢人发动反罗马的起义,恺撒则给予了残酷镇压,再度征服了高卢。恺撒在高卢任上,前后经数十次大战役,攻克了800余座城镇,征服了300个部落,俘获上百万人口,更重要的是,恺撒建起了一支能征善战、完全听命于自己的军队,这是恺撒事业成功的资本。

恺撒在高卢的让人瞠目结舌的赫赫战绩为他赢来了无数的荣誉,但这些荣誉在恺撒看来已不能为他提供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他需要更进一步,而时势的发展也促使他做出了选择。

恺撒的成功激化了他与克拉苏、庞培的矛盾,三人本来就是相互利用,恺撒力量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庞培与克拉苏的不安,他们开始在国内打击恺撒。在庞培的支持与指使下,元老院要求恺撒立即卸任回罗马,恺撒拒绝了,罗马元老院立即宣布紧急状态,授权庞培在意大利招募军队。

恺撒此时处于生死抉择之际,他的军队大多在外,身边只有一个军团的力量,但恺撒就是恺撒,他决定进军意大利本土,前49年1月10日,恺撒说了那句著名的话:“骰子掷下了”,率领大军渡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的界河卢比孔河。罗马内战开始。

恺撒利用了庞培动作迟缓之弊,迅速挺进罗马,恺撒又出兵西班牙,扫除庞培势力。在法萨卢之战中,庞培被击败,他逃往埃及,结果被杀。恺撒又乘追击庞培之便,征服埃及,随后又在小亚细亚地区击溃与庞培结盟的本都国王。前46年,恺撒又平定了非洲庞培的支持者,至前45年,恺撒彻底扫除了庞培的力量,剪除了自己在罗马的最大对手,结束了罗马的内战。

恺撒以胜利者的姿态凯旋罗马,受到了空前隆重的欢迎,他拥有了无数的头衔,将罗马的一切大权集于自己一身,他公开宣称:“共和国——这是空洞的话,没有意义,没有内容”,在罗马建立起了个人的独裁统治,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改革。他凭借手中无限的权力,破坏了共和国的基础,扩大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使罗马开始了向一个庞大帝国的演变过程。

恺撒的独裁,引起了一些留恋共和传统的人士的不满,前44年3月15日,以布鲁图为首的共和分子在元老院刺杀了恺撒。

艾森豪威尔

1.投身军校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年10月14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1892年随全家迁往堪萨斯州的阿比林。

艾森豪威尔将军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军事学院,即西点军校。艾森豪威尔在校期间并非模范学员,学习成绩中等,但他注重交际,热衷于橄榄球运动。可以说,正是军校运动培养和发挥了他的组织领导才能。因西点军校1915届毕业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58人晋升为将军,故人们称之为“将星云集之班”。

1915年,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学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旋即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7月1日,艾森豪威尔与玛米·杜德结婚,同年晋升为中尉。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之时,又晋升为上尉。战争时期留在国内任训练教官。1918年6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校临时军衔。

1921年艾森豪威尔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1922年调往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任参谋。旅长福克斯·康纳将军认为他很有发展前途,遂不惜时间和精力加以培养:讲授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指导战术制定。

1923年,经康纳帮助而进入陆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6年,以第1名的成绩毕业后又经康纳介绍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1927~1928年,艾森豪威尔在陆军军事学院深造。1929年,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1933年,改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1935~1940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1936年,晋升为中校。

1940年2月艾森豪威尔调到驻加利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为第9军参谋长。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为准将。在任职集团军参谋长期间,因成功组织实施了大规模军事学习,而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重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艾森豪威尔调任陆军参谋部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部副部长,1942年2月,升任作战计划部部长。就在此月,马歇尔将作战计划部改组为美国陆军最高指挥机构作战部,并于3月任命艾森豪威尔为作战部部长。

此后不久,艾森豪威尔奉马歇尔之命拟制欧洲盟军联合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认为,美军应以欧洲与大西洋战场为主要战略方向,先将美军的主要兵力兵器向英国集中,再横渡海峡突向欧陆。

1942年5月,艾森豪威尔奉命赴伦敦考察军事形势和未来驻欧美军的编制问题。6月,在呈交考察报告《给欧洲战区司令的指令》后被任命为欧洲战场美军司令,重返伦敦。7月,晋升为中将。

2.挺进北非战场

1942年7月,鉴于北美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和丘吉尔的极力支持英美发动北非战争,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盟军司令部设在伦敦,根据美英联合参谋长会议的指示指定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要点是:盟军特遣部队在法属北非的阿尔及尔、奥兰和萨布兰卡实施登陆,占领沿海主要港口,然后由阿尔极登陆部队向东抢占突尼斯,再待机与北非英军协同作战,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攻击发起日定为11月8日。艾森豪威尔任命克拉克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坎宁安为海军司令。11月4日,盟军在巴顿、弗雷登道格尔和安德森的指挥下,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与此同时,无线电台向北非广播罗斯福总统的友好声明。

从10月起,美军副司令克拉克和墨菲开始与法军将官接触,要求合作,但盟军仍遭到法军不同程度的抵抗。艾森豪威尔设法与因故滞留北非的维希法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达尔郎达成合作协议。盟军在北非登陆成功,艾森豪威尔则被舆论攻击为与维希干将勾结而险些被迫辞职。北非登陆使法属北非及其军队归属盟国。

盟军登陆前后,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与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正在埃及的阿拉曼激战。11月,隆美尔部退抵突尼斯。艾森豪威尔命令安德森部抢占突尼斯,但抢占行为因指挥系统混乱、蒙哥马利行动迟缓和气候恶劣而告失败,盟军只得就地转入防御。艾森豪威尔因此陷入极度苦恼之中。大批德意志援军趁机开进北非。

1943年1月,卡萨布兰会议决定,盟军将在北非战役之后实施西西里战役,以改善盟军的军事失势;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北非战区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山大为副司令兼地面部队司令,特德为空军司令。

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上将。会后,北非盟军整编为第18团军群,由亚历山大任集团军群司令,在艾森豪威尔之下负责直接指挥。

1943年1月底至2月,隆美尔部经费德、加夫萨向卡塞林发动钳式攻势,费雷登道尔的美国第2军在塞林蒙受重大损失。艾森豪威尔急调巴顿任第2军军长。在盟军的强烈攻势下,钳形攻势结束。隆美尔部向梅德宁进攻失败之后,隆美尔认为再战无益,于3月9日抱病回国,由阿尼姆代替指挥。

根据艾森豪威尔批准的突尼斯作战计划,英国第1集团军从北部和中部进入突尼斯前沿阵地;美国第2军则沿山地向东实施有限佯攻,把敌军从第8集团军的前线吸引过来并威胁敌军的右翼。3月17日,美国第8集团军对马雷特防线的正面突击失败。北非战役破坏了纳粹德国的威信,为开辟欧洲第2战场创造了前提条件,北非战役对艾森豪威尔的指挥能力和领导地位都是严峻的考验。

3.扫荡地中海

北非战役之后,北非战区盟军司令部即改组为地中海战区盟军司令部。1943年6月,艾森豪威尔亲自指挥盟军攻占潘特莱里亚岛作为空军基地。

因为根据美英联合参谋会议,攻克西西里战役是以空战为先导的。6月12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大致的作战计划,以此防止新闻记者通过推测性报道泄露作战机密,结果获得成功。6月下旬,特德指挥空军对战区内的德意志空军基地及其他军事目标实施战略突击,并于7月获得控空权。

根据作战计划,两栖登陆作战部队为第15集团军群,担任主攻的

蒙哥马利

部将在诺托登陆,沿东部海岸向默西拿突击;担任助攻的巴顿部队将在杰拉湾登陆,先向北面和西北挺进并攻占巴勒莫,再沿北部海岸向墨西拿突击,与英军会师墨西拿,围歼西西里守敌。9月9日晚盟国空降部队实施空降,地面部队则于10日凌晨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实施登陆,随后得到空军和海军的火力掩护。

面对铺天盖地的盟军部队,意军毫无斗志。英军登陆之后,先后攻占杰拉、利卡塔、安佩多克列港、卡尔塔尼塞塔、马顿莫和马尔萨拉,但后来受到德国4个师的顽强抵抗。英军的攻势受阻之后,美军成为突向墨西哥主攻部队。得到增援的德意军开始通过墨西拿向意大利本土撤退。8月17日,盟军进占墨西拿。

艾森豪威尔在前线视察。西西里战役为盟军的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最终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垮台和法西斯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

9月8日,艾森豪威尔进军意大利本土,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于10月1日进占那不勒斯。此后,盟军与德军处于僵持状态。

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举行了由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三巨头”会议。会议广泛讨论了国际局势,美国和英国明确表明了1944年开辟欧洲第2战场的决心,苏联则希望尽快决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艾森豪威尔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4年1月中旬,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组建盟国远征军,自为副司令,史密斯为参谋长,布莱轩为美国地面部队司令,蒙哥马利为在国地面部队司令,拉姆齐为海军司令,利马洛里为空军司令。

按照艾森豪威尔设计的体制,上述军种司令担负着双重角色:一方面,军种司令是最高司令部成员,参与最高司令部制订计划的工作;另一方面,这种司令是整个军事行动中指挥具体作战的司令,拥有各自的司令部。为了获得诺曼底地区的制空权,艾森豪威尔将朝鲜在英国的战术与战略完全置于其控制之下。

早在1943年3月,盟军就在伦敦成立联合参谋机构,研究和拟制欧陆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在计划的基础上主持制订的“霸王”作战纲要包括:在诺曼底海岸登陆并破敌军的防御阵地;用两个集团军群实施正面追击,重点是在左翼取得必需的港口,进逼德国边境并威胁鲁尔,右民办要同从南面进攻法国的兵力相连接;取得比利时、布列塔尼以及地中海的港口,以便沿着德国占领区的西界建立新的基地;按照两民办包围鲁尔的方式发动最后的进攻,重点再次放在左翼,随后朝着当时决定的特定方向直接突入德国;攻击发起日定为1944年6月5日。

与此同时,集中于英国的盟军加紧进行以两栖登陆作战为重点的协同作战演练,相当数量的登陆艇、特种坦克等逐步装备部队;空军频繁出动,以重创德国空军,掌握制空权,孤立突击地带;情报部门通过“超级”和“魔术”破译机构获取德军情报,气象部门则密切注视气候变化;开始制造人工港和防波堤,敷设通过海峡的输油管道;采取军事欺骗措施,使德国最高统帅部判断失误。“霸王”行动实施前夕,盟国在英国共集兵力38个师——计287万人,坦克5000余辆,舰艇9000余艘,飞机1.3万余架。

处于防御地位的伦德施泰特的德军西线部队共59个师;施佩勒的空军第3航空队和克兰克指挥的西线海军集群,力量明显薄弱。

令人费解的是,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颇受限制;无权向施佩勒或克兰克下达命令;未经最高统帅部批准,无权调动任何装甲师;战斗行动地域及防守沿海地区的所有陆军部队管辖的范围,纵深不得超过20英里。

此外,伦德施泰特、隆美尔和最高统帅部之间在防御计方面亦有较大分歧。

6月4日,在盟军作战会议上,艾森豪威尔根据气候形势的变化,果断决定将攻击发起日改为6月6日。

1944年6月6日凌晨,“霸王”作战计划开始实施。空降部队在诺曼底地区的要害地域降落。空军和海军对沿海目标实施火力突击和扫雷。盟军5个师在海空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登陆成功。

滩头争夺战时期,盟军主要通过激战来巩固和扩大登陆场。7月,盟军在攻占瑟堡和冈城之后,登陆场扩大为正面宽100公里、纵深50公里的地带。7月25日至30日,美军的“眼镜蛇”战役实现了对德军防线的突破。8月1日,布莱德雷指挥的第12集团军群组成。

随后,美军横扫布列塔尼。盟军挫败莫尔坦反攻后,发现可在法莱斯形成对德军的包围圈。艾森豪威尔命令实施围歼德军的作战计划。自8月8日起,盟军通过机动兵力从北、西、南对法莱斯形成包围态势。直至20日,德国被俘5万,死亡1万。诺曼底战役至此结束,德军损失约40万人,盟军损失约21万人。

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8月,盟军“铁砧—龙骑兵”作战开始。9月,实施“霸王”和“铁砧—龙兵”作战的盟军胜利会师。德弗斯的第6集团军群开始归属艾森豪威尔。

9月1日,艾森豪威尔将司令部移驻法国并从蒙哥马利手中正式接管地面部队的指挥权。在此前后,美军解放夏隆、兰斯、凡尔登等地,强渡马斯河,英军则解放亚眠、里尔和布鲁塞尔。艾森豪威尔决定盟军采取“宽大正面战略”,使德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

4日,艾森豪威尔命令阿登以北部队必须占领安特卫普,突破各菲防线,然后夺取鲁尔区;阿登以南部队必须突破各菲防线,然后夺取法兰克福。英军攻克安特卫普后,盟军在齐格菲防线前受阻。12日,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

1944年12月16日,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企图攻占列日和安特卫普,迫使美英同意和谈。德军从圣维特地区出发,向西攻至美国第1集团军的南部,最后进抵马斯河畔的迪兰特。

与此同时,德军实施“格赖夫计划”,组成能讲英语的连队,换穿制服,突入阵区制造混乱。17日,艾森豪威尔对形势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19日,艾森豪威尔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北侧盟军先取势,待机转入进攻;南侧盟军侧应尽早向北进攻。南侧盟军于22日发动进攻,迫使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北侧盟军直到次年1月才发起进攻。

1945年1月,盟军在乌法利兹会师,将德军赶过初始防线。在突出部战役中,盟军伤亡7.7万,德军伤亡12万。在突破齐格菲防线之后,盟军攻占萨尔,将德军赶过莱茵河,并抢占雷马根地区的鲁登道夫大桥,继而控制莱茵河东岸,对鲁尔实施两翼合围。

4月18日,德国B集团军群32万余人投降。1945后3月,艾林豪威尔与蒙可马利就盟军主要突击方向发生分歧。

蒙哥马利主张向柏林快速突击,先于苏军攻占柏林;艾森豪威尔则认为主要突击方向为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因而据此以配合苏联协调行动。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德国代表到驻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治降。5月7日和8日,德国代表在兰斯和柏林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之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12月,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艾森豪威尔退出现役,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艾森豪威尔出任北约组织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53~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艾森豪威尔在任内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等。蒙哥马利

1.辉煌的军人生涯

1887年11月17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出生在伦敦肯宁顿区板球场圣马克教区牧师寓所。

1889年,蒙哥马利的父亲被任命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主教,全家便搬到那里。蒙哥马利在塔斯马尼亚所受的教育是由英国家庭教师传授的,学识较少。

1901年,蒙哥马利随父母返回伦敦,并于次年1月进入圣保罗学校读书。

1907年,19岁的蒙哥马利终于进入了桑赫斯特英国皇家军事学院,实现了他想当一名军人的愿望。在那里,蒙哥马利开始意识到生活就是一场严峻的斗争,必须通过艰苦的工作和绝对的努力才能获取成功。

1908年9月19日蒙哥马利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他没有别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军事职业后,他便以全副身心投入进去。

蒙哥马利1916年1月赴西线作战之前。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蒙哥马利任师司令部中校一级参谋。1920年1月,蒙哥马利跨进坎伯利参谋学院的大门,同年12月毕业后,参加爱尔兰战争。1926年1月,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担任步兵教令的重编工作。1934年被任命为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1937年,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远征军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第3师随同英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电袭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后被迫随英国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1941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升任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1942年,蒙哥马利奉命飞往开罗指挥第8集团军。

2.击溃隆美尔

1942年8月31日,德军统帅隆美尔向北非英军发动了进攻。

蒙哥马利给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设计了一个英国军队从未设想过的陷阱,使隆美尔的进攻落得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结果。蒙哥马利以新西兰师箱形阵地的南翼侧为基础,在箱形阵地与阿拉姆哈勒法山之间的缺口内部署了第22装甲旅,该旅坦克都在隐蔽阵地上掘壕固守。他把从尼罗河三角洲匆匆调来的第44师的两个旅配置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上。第23装甲旅作为预备队配置在第22装甲旅后面。第8装甲旅配置在哈勒法山脊以南一个靠后的阵地上。第7装甲师则配置在哈勒法山脊南面,向西保持一个宽大的正面,当敌人袭击时,马上撤退;当敌人袭击转向左面,逼向阿拉姆哈勒法山地时,就从东面和南面进行骚扰。

不管隆美尔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法,这样的部署都能将他堵住。如果他朝正东方向进攻,那他将被第8装甲旅堵住,而第22装甲旅和两个师的炮兵将从其左侧猛击。

如果他突破地雷场后向左侧出击,那他将面对配置在隐蔽阵地上的第22装甲旅,而在他的右面则是严阵以待的第8装甲旅。总之,不管隆美尔朝哪个方向运动,都将被困住,当隆美尔被困时,英国空军的飞机将以密集队形对其轮番攻击,实施“地毯式轰炸”。

此外,蒙哥马利还将以空前集中的方式使用炮兵,把他在英格兰用无线电同时指挥大量火炮射击的试验用于实战。

对付隆美尔进攻的计划一经制定,就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在战役开始前几天,第8集团军官兵都有一种特别镇静的感觉。

当时的新西兰第5旅旅长霍华德·基彭伯格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向我们详尽地说明了整个战役计划。我非常喜欢这一计划。我觉得它比以往任何一次战役计划都高明。更令人高兴的是,我有了一种主意已定、镇静自若的感觉,这种感觉无疑是从集团军司令部那里感染来的。这是第一个典型的蒙哥马利式战役,一切准备活动都是在不慌不忙、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完成的。当德军进攻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了。”

1942年8月13日,蒙哥马利将军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然而,蒙哥马利的对手隆美尔却并不镇静。当时,隆美尔不仅疲劳不堪,而且有病。他的医务顾问曾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说:隆美尔患有胃溃疡和鼻病,血液循环也不好,不宜再担任指挥职务了。隆美尔本人也建议让古德里安来替换他,但遭到拒绝。

实际上,在哈勒法战役之前和战役期间,隆美尔的身心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拜尔莱因将军回忆说,隆美尔曾对他的医务顾问说:“教授,我昨天作出的进攻决定是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其结果要么是我们在俄国的德军能够抵达格罗兹尼,而我们在非洲能够抵达苏伊士运河,要么是……”

蒙哥马利判断隆美尔可能在8月25日晚发动攻击,但隆美尔当夜并未攻击,第2天也无行动。到27日,蒙哥马利根据最新情报,判断德军的攻击将在两夜之后。隆美尔的进攻延期,使第8集团军有了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战前训练演习,进一步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8月31日晚,蒙哥马利像往常一样,到了时间就上床。当隆美尔在半夜后发动进攻时,他早已睡着了。德·甘冈决定叫醒蒙哥马利,把消息告诉他。蒙哥马利答了一句“好极了,不能再好了。”马上又睡着了。

事情完全像蒙哥马利预料的那样发生了。简直可以说,在阿拉姆哈勒法山战役的最初几个小时内,隆美尔就打输了。

实际上,英国空军在8月30日黄昏就开始出动,用“威灵顿”轰炸机轰炸了隆美尔的装甲车停车场。当非洲军团在地雷场奋力开辟通道的时候,他们发现地雷场比预计的要宽得多,复杂得多。

第一个通道直到8月31日凌晨4点30分才开辟出来。早上8点,隆美尔接到报告说,进展仍然十分缓慢。第21装甲师的冯·俾斯麦将军被地雷炸死,而非洲军团指挥官涅林也因受伤而不能指挥。拜尔莱因接管了涅林的指挥,并和隆美尔一起决定继续进攻,企图在夜间迅速向东猛冲。

其结果是德军坦克纵队在雷场中进展缓慢而英军第8集团军和空军则已完全做好准备:坦克已开到战斗位置待命,炮兵也已做好开炮的准备。由于坦克在松软的洼地上行进非常浪费汽油,隆美尔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命令他的装甲部队向北作预定的左包抄运动。这样德军坦克就朝着英军第22装甲旅的隐蔽着的坦克开过来了。第22装甲旅旅长罗伯茨准将后来写道:“它们开上来了,排成令人难忘的阵势……现在它们全都向左转了,面对着我们,开始慢慢地推进……我用无线电预先通知了各部队,在敌人的坦克进入1000码距离以前不允许射击。不久它们就进入这个距离了。几秒钟后,C.L.Y的坦克突然开火,激战随之而起。你一旦处于战斗当中,就很难判断时间,似乎只过了几分钟,C.L.Y的所有‘格兰特’式坦克都开火了。德军的新式75毫米炮坦克给我们造成了很大伤亡。敌人的坦克也遭到了重创,停止了前进。但情况仍然严重,我们的防御阵地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我立即命令苏格兰龙骑兵第2团尽快离开他们的阵地来堵这个缺口。

这时,敌人的坦克又开始慢慢前进,已经开到了离步兵旅的反坦克炮很近的地方。当德军坦克进入几百码距离以内时,反坦克炮仍然保持沉默,接着突然开火,敌人遭到重大伤亡。

但由于寡不敌众,一些反坦克炮被敌人的坦克碾碎了。我请求炮兵紧急支援,炮兵立刻就向敌坦克开炮。由于炮兵的威力,加上敌人已受到严重伤亡,进攻被挡住了……”

隆美尔迫于燃料短缺,在那天傍晚就停止使用坦克了。这样,非洲军团就在皇家空军的照明弹和炸弹以及第13军炮兵的轰击下停止了活动。

翌日,敌人进行了一些零星的攻击,但远不如31日那样猛烈。6时40分,敌第15装甲师对阿拉姆哈勒法山脊进行了短时间冲击。7时5分和8时30分,又分别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局部攻击。

在此期间,敌人还与第8装甲旅进行了一次剧烈交战。霍罗克斯牢记着蒙哥马利不允许第13军的坦克从事近战的指示,在损失了几辆坦克后就把第8装甲旅撤回了。

9月2日,隆美尔开始了第一阶段的撤退,并在3日加快了撤退速度。迫使隆美尔撤退的重要原因是沙漠空军轰炸了隆美尔用以发动攻击的后方基地托布鲁克,使他得到补给的可能性消失了。缺乏汽油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