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07:52:03

点击下载

作者:文轩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魏武帝曹操传

魏武帝曹操传试读:

前言

浩浩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长河,涌现出了许多帝王,他们曾经煊赫一时,有的是历史长河中的顺风船,有的是中流石,有的似春汛,有的如冬凌,有的是与水俱下的泥沙,有的是顺流而漂的朽木……总之,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史海钩沉,各领风骚,承继着悠久的中华历史。在我国,帝王是皇帝和君王的统称,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周朝之前,“帝”与“王”字义相近。而在秦朝以前,帝王是至尊君主,等同“天子”。自秦嬴政称“皇帝”后,“王”与“皇”有了区别,“王”成为地位仅次天子而掌控一方之诸侯的称呼了。在我国历史上,“皇帝”这个名称是由秦嬴政最先确定的,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秦嬴政创建了皇帝制度,并自称第一个皇帝,称为“始皇帝”。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自此,我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皇帝制度。我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起,到1911年宣统帝退位止,在2100多年的时间里,共产生了230位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最末一个皇帝是清朝宣统帝。其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朝康熙帝,在位61年;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明朝明光宗,在位仅1个月。当然,关于皇帝数量还存在多种说法。这么多帝王,我们细细思量他们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分量,还是有轻有重的。他们有的文韬武略兼备,建有盖世奇功,开创了辉煌历史,书写了宏伟的英雄史诗,成为民族的自豪,千古赞颂;有的奸猾狡诈,就是混世枭雄,糟蹋了乾坤历史,留下了千古骂名,永远被人们口诛笔伐;有的资质平平,没有任何建树,在历史上暗淡无光,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但是,无论怎样,帝王是我国古代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最高的当权者,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帝王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关键人物。因此,有人忠从,有人利用,有人艳羡,有人嫉妒,有人觊觎,有人怒斥。他们充满了谜一般的神奇诱惑力,我们能够从他们身上,集中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内涵与时代的沧桑变化。特别是历朝皇帝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乃至帝王本人的成长修养、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等,我们都可以从中受到震撼,获得巨大的启示。为此,我们根据最新研究资料,在有关专家指导下,特别推出了本套书系,向读者介绍我国历史上多位著名帝王——他们都有运筹帷幄的雄才伟略,曾经叱咤风云,纵横天地,创造着辉煌,书写着历史,不断开创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不断推动我国历史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当然,这些帝王作为历史杰出人物也难免具有历史局限性,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封建、腐朽、落后、残酷等糟粕,这些都需要广大读者摒弃。而我们在讲述他们的人生事迹时,综合参考了大量史料,尽量挖掘他们优秀、积极、阳光、励志的正能量。因此,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等现象,也请广大读者理解。总之,我们主要以这些帝王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并以真实历史事件贯穿,尽量避免对日常琐事的冗长叙述和演绎戏说,而是采用富于启发性的历史故事来讲述他们的人生与时代,尤其着重描写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广大读者产生共鸣并有所启迪。

宦家子嗣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认为他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对曹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殷富的宦官家世

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在沛国的谯县,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亳州,曹姓人家的三个儿子都快长大成人了。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都叫到书房里,想看看哪个更有出息。父亲说:“孩子们,你们都快长大成人了,我也老了,以后曹家光宗耀祖的重任就压在你们身上了,不知你们这些年学得怎么样,今天我出道题考考你们,看你们谁能完成得最快最好。”两个哥哥听了都跃跃欲试,因为《四书五经》他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任取其中的一篇文章,他们都会对答如流,而且考题肯定出不了这个范围。想到这里,两个哥哥都面露得意之色,唯有小弟弟在一旁不露声色,非常镇静。父亲叫人拿来一团乱糟糟的麻,对三个孩子说:“这就是今天的考题,你们必须在一炷香的时间内把这团乱麻捋直了。”两个哥哥一听都傻了眼,怎么会有这样的怪题呢?大哥哭丧着脸说:“爹,这么一团乱麻就是捋三天三夜也捋不完呀,更不用说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你能不能另出一道题呢?《诗》《书》《礼》《乐》《易》《春秋》随便哪一本都行啊!”父亲气得瞪了大儿子一眼,让他住口。于是又叫来二儿子答题。二儿子皱着眉说:“真是捋不出来,恐怕我死了也捋不完。”父亲失望地摇了摇头,骂道:“你们都是没有用的东西,遇事不肯动脑子,就会叫苦,枉我对你们费了那么多的心血啊!”父亲感到非常失望,连问也不问小儿子,就把那团乱麻扔在了一旁。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儿子忽然冲出了书房,一溜烟儿跑得没影了。父亲和两个哥哥都吃了一惊,不知他要干什么。过了一会儿,小儿子跑了回来,只见手里拿着一把菜刀,不等父亲回过神儿来,就对着那团乱麻“咔咔”一连砍了几刀,把乱麻斩成了数段。两个哥哥在旁大喊:“你又在这里瞎捣乱,还不快把刀放下!”父亲见了却十分惊喜,心想:我儿真聪明,快刀斩乱麻,我曹家有望了。于是,他把小儿子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说:“儿啊,当今朝廷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天下必将大乱,汉家必将灭亡,乱世出英雄,我儿切记,非常年代宜采取非常手段,犹如快刀斩乱麻,切不可循规蹈矩,如此方能成就大事呀。”小儿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决心按照父亲说的去做,在乱世之中干一番大事业。这户曹姓人家,祖上曹参曾是西汉开国功臣,继萧何为丞相后,他后代的家道就逐渐中落了。曹参的后人有个叫曹节的,字元伟,后来成了平民。但是,他在地方上素有仁厚礼让的名声,为人们所称赞。有一次,邻居家丢了一头猪,这猪与曹节家的猪很相似,邻居就找上门来,认为曹节家的猪就是自己家丢的猪,不分青红皂白就把猪给领走了。曹节明知邻居这种做法不合适,对自家的名声影响也不好,却不同邻居争辩。后来,邻居家的猪自己跑回来了,邻居感到非常惭愧,赶忙把猪送回了曹家,并连连向曹节致以歉意。而曹节并没说任何埋怨的话,只是笑着把猪收下了。为此,曹节更是博得了乡邻的敬重和钦佩。曹节共有四个儿子,长子伯兴、次子仲兴、三子叔兴、四子季兴。季兴名腾。曹节家里很穷,没有条件供孩子们读书识字,小儿子曹腾既聪明又可爱,曹节很为他的前途伤脑筋。得知邓太后挑选少年入宫做宦官并陪伴皇太子读书的消息后,曹节就把小曹腾送入宫中去了。后来,曹腾被选中了。小曹腾做事认真,性情温顺,当了伴读之后,深得皇太子的喜欢。小曹腾因此得到了长期学习的机会,而且他的进步也很快。顺帝刘保继位后,曹腾升任小黄门,迁为中常侍,就是皇帝的近侍官。曹腾在宫中做了三十多年的宦官,先后侍奉了四位帝王,即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和桓帝刘志。身为宦官的曹腾,自然要维护宦官的利益。早在桓帝刘志继位前,他就是硬直派官僚的代表。太尉李固想立年长有德、聪慧严明的清河王刘蒜为帝,大将军梁冀却想立蠡吾侯刘志为帝。曹腾也想立刘志,便去见梁冀,对他说:“大将军总摄朝政,手下宾客很多,所犯过失不少,清河王严明,如果让他当上了皇帝,大将军很快就会大祸临头的,不如立蠡吾侯,可以长保富贵。”有了曹腾的支持,梁冀的态度就更加强硬了。第二天上朝,梁冀便用高压手段慑服了众人,罢免了李固的官职,将蠡吾侯立为皇帝,这就是桓帝刘志。刘志继位后,曹腾因参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迁为皇后的近侍官。曹腾同那些专横跋扈、胡作非为、排斥名士的宦官相比,还有些不同。他很注重推荐一些贤能之人到朝中做官,如边韶、张温和张奂等人。曹腾气度不凡,很懂得用人之道。蜀郡太守想同他拉关系,趁本郡官吏进京的机会,就给他送去了书信和礼物。益州刺史种暠得知情况后,上书检举曹腾接受贿赂,请求皇帝将其免官。皇帝以“书自外来,非腾之过”,袒护了曹腾。曹腾没有因此记仇,反而常常称赞种暠是一位很有才能的官吏,并推荐他做了高官。后来种暠升为司徒,不忘曹腾的好处,常对别人说:“我今天能够做到‘三公’,全靠曹常侍的恩惠啊!”曹腾的地位虽然很高,但是,宦官在当时社会上是受人歧视的,出身名门望族的士大夫对他们就更看不起了。宦官不能生养自己的孩子,封官授爵也无人继承,因此势力不易得到发展,挤不进世族的圈子里去。但是,后来情况有所改变。阳嘉四年,顺帝下令允许宦官养子袭爵,用来巩固权益。于是,曹腾就认领了一个孩子做养子,并取名叫曹嵩。那个时候,有的说曹嵩是曹腾本家的侄子,也有的说是曹腾从亲戚夏侯氏家领来的。在名门贵族看来,曹嵩出身是微贱的。所以,曹嵩即使后来做到京畿警备司令、财政大臣、藩国长官,甚至出钱一万万文做了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仍然是没有政治特权的寒族。曹嵩能出一万万文买官,表明他家财势不小。在这时期,曹氏同族也有几支是在中央和地方做大官的。如曹腾的弟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和侍中;曹褒的儿子曹炽——曹仁的父亲——官至侍中和长水校尉;曹腾的侄儿曹鼎——曹洪的伯父——官至尚书令;另一个堂侄儿曾任吴郡太守。在这个曹氏家族中,殷富之家有曹炽之子曹纯,史称他家“富于财”,有童仆上百人。还有曹洪,他家中豢养家兵上千人。这些童仆和家兵不单纯是供其主人差使和守护宅院,其中有些人从事生产劳动,这就意味着其主人家拥有不少的土地和财富。因此,曹氏家族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

乱世中诞生的孩子

汉桓帝永寿元年,当时正是东汉政治腐败黑暗时期,社会危机日益加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就在这个时候,曹嵩的一个儿子出生了。曹嵩给这个儿子取名曹操,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字阿瞒。由于曹嵩的家境殷实,曹操从小就过着优裕的生活,拥有求知学习的优越条件,这样的家境对一般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家世,和当时出身“四世三公”名门的袁绍、袁术兄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宦官家世对小曹操来说,不仅没有丝毫可以炫耀的地方,而且可以说在他幼小的心中留下一个痛处。若换作一般人,身处没有可以借以炫耀的宦官家世,就只有沿着祖上给他铺就的路子,做一名依附宦官的权贵而已。可是,从小就很机警并善于随机应变的曹操,却不安于这种境况。在少年时期,从所接触到的种种事物中,他目睹了统治集团的腐败,心里感到不平,时常发出“忧世不治”的感慨。在曹操还是一个孩提的时候,他的母亲便不幸去世了。失去母爱,缺少亲人管教的小曹操,很少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令他养成放荡不羁的性情。尽管小曹操在幼年时期没有接受多少传统儒家教育,但是诸子百家的著作他却学了不少。后来,曹操在《善哉行》诗中追忆自己少年时的情况曾写道:自惜身薄祜(怜惜自己福气不多),夙贱罹孤苦(生来微贱孤苦无靠)。既无三徙教(没有得到慈母教育),不闻过庭语(很少听到父亲训导)。“祜”是福,“薄祜”即福薄;“贱”指其出身宦官家庭,身份低贱;“三徙教”指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过庭语”指孔子的儿子孔鲤从庭院中走过,孔子把他喊住,要他读《诗》学《礼》。这段诗大体上反映了曹操少年时期的境遇。少年时候的曹操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还到处惹是生非。在曹操十岁那年,有一天,他独自在谯水中游泳,突然间一条大水蛇翘着脑袋向他浮游过来,他见躲避不及,便同水蛇勇敢地搏斗起来。最后,这条水蛇潜水退去了。这件事情,小曹操没对任何人说起过。还有一天,小曹操同伙伴们一起玩耍,突然一条小蛇向他们游来,同伴们都很害怕,呼喊着往后奔跑,小曹操却不慌不忙地笑着说:“我碰上大水蛇都没有害怕,看见一条小蛇哪能怕成那个样子呢?”这时他才说出上次独自同大水蛇搏斗的事情,大家都对曹操的勇敢行为感到十分惊异。曹操在十几岁的时候,还经常同他的族兄弟曹仁、曹洪或其他伙伴外出打猎,奔驰在原野、森林中,感觉其乐无穷,玩起来没完没了,常常很晚才回家。他每次游玩都不让家人特别是父亲知道,因为他父亲是不愿意让他随意这样做的。由于曹操太调皮捣蛋,他的叔父担心他终日游荡不务正业,不能继承家业,也不能争列名门,因而经常在他父亲曹嵩面前说曹操的坏话,曹嵩听后往往狠狠地教训曹操。曹操也很生气,对叔父搬弄口舌感到非常不满,就想找机会报复叔父。有一天,曹操在半路上碰到了叔父,他立刻假装有病,变得口歪眼斜起来。叔父看他这样,大吃一惊,赶紧问他是怎么回事。曹操说:“我中风了,非常厉害。”叔父便把曹操中风的事告诉了曹操的父亲,等到曹操的父亲到来之后,却见曹操一点儿事也没有了,一切如常。于是,父亲对曹操说:“你叔父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吗?”曹操说:“谁中风了?没有啊!可能是叔父不喜欢我,才编假话欺骗你的吧!”于是,曹操的父亲便开始怀疑曹操的叔父所说的话,以后曹操的叔父再跟曹操的父亲说关于曹操的坏话,曹操的父亲也不相信他了。这样一来,曹操更加肆无忌惮了。曹操总想展示自己的本事。有一次和小伙伴袁绍参加别人的婚礼,他就与袁绍商量一起把新娘子劫走,试试能不能成功。于是,曹操与袁绍两个人偷偷地溜入新婚夫妇的园子里,半夜里突然大呼:“有小偷!”人们纷纷跑出来看,曹操就趁机进入新娘房内,用匕首胁迫,和袁绍一起迅速劫走了新娘。结果,慌乱中两个人迷失了方向,坠落在荆棘丛中,袁绍被困得无法动弹。曹操见状,突然又大声呼叫:“小偷在此!”袁绍惊慌失措,十分害怕,情急之下竟然一跃而起,逃出了荆棘丛。原来这是曹操使用的计策。接着,两个人很快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曹操在家排行第三,从小就爱好游猎,游荡无度,常常带着几个小混混儿,在街上惹是生非,因此在人们眼里,曹操就是一个败家子、坏孩子,长大了也不会有出息。曹操的两个哥哥却勤奋好学,知书达理,人们都称赞他俩有公侯之相。曹操却不以为然,说他两个哥哥是书呆子,成不了大器,等着瞧他一定会比两个哥哥更有本事的。父亲虽然恨曹操不争气,但因为他是小儿子,就格外宠爱他,对他的所作所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少年立志拯救世道

少年时期的曹操虽然行为放荡,但对时局还是非常关注的。当时宦官弄权,大兴党狱,正直清廉人士被诬陷,奸臣反被重用,朝廷衰败,国家将乱,他对这些感到非常忧虑。立志救世的曹操,便加紧习武健身,并博览群书,提高学识。他深知治乱征伐,学好兵法战策最重要,这样才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因此,曹操特别爱读兵书,他多方搜罗并抄写了诸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兵书接要》。他还旁征博引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作注。由他作注的这部书当时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开了,后来他又另编了十多万字的《续孙子兵法》。曹操在潜心研究兵法战策的同时,对时局的变化和朝廷的动向也非常关心。曹操得知,汉灵帝身边的中常侍各个都封了侯,贵宠无比,骄横跋扈,把持朝政,残害人民。尤其是中常侍的头儿张让,专权乱政、卖官索财,朝野都痛恨他。每天到他府前求见的人所乘的车辆,竟达数百辆,摆起来像一条长龙,弄得道路侧目,民怨沸腾。曹操看不惯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决心只身入虎穴,给这个不可一世的大宦官一点颜色看看。一天晚上,曹操潜入张让的卧室,正要对张让下手时,被张让发觉了,张让大叫一声,武士们一起拥了上来。曹操手舞长剑,一路打出来,没有人敢接近他。他越过墙头,从从容容地跑掉了。曹操刺杀张让没成功,心中愤愤不平。他没有灰心,继续结交各种人物,为施展抱负做必要的准备。这期间,曹操受到社会上有影响人士的赏识,为他以后登上仕途奠定了基础。他先后结识了两位对他后来颇有影响的大名士:一个是梁国睢阳人桥玄,字公祖;另一个是南阳襄乡人何颙,字伯求。在曹操十八九岁时,桥玄为尚书令,曹操的父亲曹嵩正在桥玄手下做卿,两个人关系自然比较熟。曹操去拜见桥玄,桥玄热情地接见了他。在交谈中,曹操坦诚地把自己的情况和政治见解同桥玄讲了,并特别表态说:“我是宦官的后代,但我是明辨是非的,对的我拥护,不对的我反对,对任何人我都是如此。就宫中的斗争来说,争权夺利、互相残杀,这对国家和百姓都没有好处,特别是一些正直、有才华的人受牵连,被打击,这实在是国家的不幸。我真希望改变这种局面,使政治能够清明,天下得以安定。”桥玄听了曹操的一番话感到很惊异。他暗想:曹操虽是宦官的后代,却并没有站在宦官的立场上说话,尤其可贵的是,曹操年纪不大,竟有如此宽大的胸怀,确实不简单啊!此后,曹操又同桥玄有多次交往,曹操得到了桥玄的指点和教育,桥玄也进一步全面地了解了曹操。桥玄认为曹操确实是一个有才华、有远大志向的人,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桥玄发自内心地对曹操说:“看来天下将要发生变乱,没有经邦济世之才,是不能使天下安定的。能够安定天下,使百姓得以安生的,就是像你这样的人了。”曹操听后感到非常吃惊,心中却十分高兴。他连忙说:“大人的夸奖有些过誉了,我实在不敢当。将来我从政了,一定会竭尽全力,忧国忧民,不辜负大人的期望。”桥玄还鼓励曹操说:“我见过天下很多名士,还没有能够比上你的,你要继续努力,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你。”又对曹操说:“现在你还没有什么名气,你可去汝南见见许邵,或许他对你有所帮助。”原来,当时在士大夫中品评人物的风气很盛行,而许邵每月初一在汝南主持的“月旦评”,在当时社会的影响非常大,凡是被他称赞过的人物,身价就会大大提高。曹操备上一份厚礼,到汝南去见许邵。他人微无名,便用很谦虚的言辞向许邵述说自己的抱负,并问许邵:“请问先生,您看我是怎样一种人?”许邵听了曹操的话说道:“你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一听,禁不住大笑而去。经许邵这么评价,曹操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由此而知名。南阳人何颙,对曹操也很欣赏。何颙以助人扶危著称于世。他和清高有德、闻名于世的陈蕃、李膺相熟。后来,陈、李被宦官杀害,他也遭到宦官的追捕,被迫改名换姓,逃往汝南。曹操对何颙也很佩服,何颙认识曹操以后,对曹操的印象很深。他私下和人谈起曹操,不禁感慨道:“汉家将亡,安定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了。”这样,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更大了。曹操广交各方人士,使人们对他的志向和为人有所了解,又经过名士之口的宣传,引起朝中人物的注意,这就为他实现自己的理想奠定了基础。

坚决整治地方豪绅

熹平三年,刚满二十岁的曹操,便被地方官推举为孝廉,随即又以孝廉的名义推选出来做郎。这是曹操走上仕途生涯的起点。曹操在做议郎不久后,为当时的尚书右丞、京兆尹司马防所赏识,被其推举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县)是帝都所在的一个大县,皇亲国戚多聚居于此。当时洛阳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每部设尉一人。尉的官职等同于县丞,是县令的佐官,专门负责地方治安事务。曹操初入仕途,便为洛阳北部尉,虽然官职卑小,但是却因为地位重要而颇有些气派。当时京城地区的治安状况非常不好,经常有突变的事情发生,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朝廷为京城地区制定了严格的治安条例。曹操上任后,为了把治安工作搞好,他忠于职守,将自己管辖的四座城门修缮完好后,制作了若干根五色大棒,悬挂在城门的两边。然后申明禁令,凡是违反治安条例的,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豪绅权贵,一律用五色棒打死。这样一来还真的起了不小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治安状况良好,无人敢于违犯禁令。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几个月之后,一件棘手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宦官蹇硕的叔父,仗着他侄儿的权势,根本没把这当了芝麻大官的曹操放在眼里。一天,他违禁夜行,曹操手下的人把他拿住交给曹操处理。曹操喝问那个人:“你是何人?为什么违犯禁令夜间出行?”那个人回答说:“我姓蹇,宫中的蹇硕是我的侄子。”曹操听后,气得火冒三丈,又喝道:“夜间出行,违犯禁令,当受重罚,你不知道吗?”那个人回答说:“我有急事才出来的。禁令是为了防止变乱,像我这样的人,哪能有作乱之理?你不应当处罚我。”曹操说:“我不管你是什么人,只要违犯了禁令就要受到惩罚,徇私枉法的事我是不能干的。”接着便把他押到城门处,当着百姓的面,宣布了他的罪行,然后毫不留情地用五色棒把他活活打死了。这件事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此后,洛阳城的治安状况比以前好多了。这件事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老百姓都称赞曹操不畏权势、坚决执法的行为。当然也触动了汉灵帝身边那些被宠信的宦官,蹇硕从此对曹操恨之入骨。由于曹操是按照治安条例办事,当时的舆论又多是赞扬曹操的,蹇硕想加害曹操可又抓不着把柄,只好怂恿有关部门把曹操升为顿丘县令,使其离开京城。曹操对自己初登仕途所取得的这一成绩,一直不能忘怀。他当了魏王之后,还特地把推荐他做洛阳北部尉的司马防请到邺城来,设宴款待。在畅饮抒怀时,他开玩笑地说:“建公老先生,您看我还可以去做尉吗?”司马防巧妙地回答说:“当时我推举大王,大王正适合做尉啊!”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熹平三年,曹操离开京城洛阳,去顿丘做县令。这次做县令的时间不长,却也有一些作为。后来曹操带兵南征孙权,临行前勉励儿子曹植说:“我过去任顿丘令时,年龄才二十三岁。回想当时的所作所为,无悔于今天。”这说明曹操在顿丘任职期间,时间虽不长,对自己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曹操出任顿丘令不久,就被朝廷召回任为议郎。议郎的职责是顾问应对,可参与辅政的议论。属于闲职,没有具体工作,没有实权。次年,即光和元年,他因事受牵连被免去官职。原来这一年,汉灵帝听信宦官的诬陷,废掉了宋皇后,宋皇后的父亲宋酆及诸子被杀,曹操的堂妹夫宋奇,因是宋皇后的同宗也被杀。宦官们捕风捉影,把曹操也牵连上了,因此将其免官。曹操被免官后,不愿在洛阳闲居,便回到家乡谯县居住,娶了歌伎卞氏为妻。光和三年六月,汉灵帝诏令公卿推荐通晓《尚书》《毛诗》《左传春秋》和《穀梁春秋》的士人任为议郎,曹操因“能明古学”,又被征召,拜为议郎。议郎虽然是个闲职,但曹操不甘庸碌,想为朝廷多提些建议,使政治清明,他首先想到汉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与太傅陈蕃被宦官杀害的事件,想为窦武、陈蕃申冤鸣不平。窦武,字游平,扶风平陵人,是窦融的玄孙,父亲窦奉是定襄太守。延熹八年,他的长女被选送入宫,汉桓帝以其为贵人,窦武被任为郎中。同年冬,贵人立为皇后,窦武迁为越骑校尉,封槐里侯。次年冬天,转为城门校尉。窦武爱惜人才,借职务之便征召不少名士为官。窦武为官清正,嫉恶如仇,不受贿赂,妻子的衣食仅够维持吃穿而已。所得赏赐全部用来接济太学诸生,还经常把粮食施舍给贫民。其侄儿窦绍为虎贲中郎将,奢侈无度,窦武多次劝诫不改,他便上书要求免除其官职,窦绍才改变了态度。第一次“党锢之祸”,李膺、杜密等被宦官逮捕下狱。窦武上书汉桓帝,要求惩治宦官,信任忠良,明辨邪正,释放“党人”。结果,李膺、杜密等获得了释放。汉桓帝死后,窦武迎立刘宏为帝有功,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汉桓帝时任太守、尚书令、大鸿胪、光禄勋。在光禄勋任上时,与五官中郎将黄琬,共同掌管官吏选举之事,因公正无私,不偏袒权贵,为势家所诬陷,被免官。后征召为尚书仆射,转太中大夫,迁为太尉。他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李膺等“党人”被捕下狱后,陈蕃上书为之申辩,言辞激切。汉桓帝大怒,将其免官。汉桓帝死后,窦太后临朝,陈蕃重新得到重用,为太傅。窦武、陈蕃不满宦官集团的胡作非为,想剪除宦官,结果失败被杀,并被加上“反叛”的罪名。窦武、陈蕃的作为,深得硬直派官僚士大夫的肯定和支持。曹操经过详细调查、了解后,认为窦武、陈蕃等死得冤枉,应该重新讨个说法,以求得公正,进而改善政治局面。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上书皇帝请求为窦武、陈蕃平反。所上的书中有这样的话:窦武等人正直为公,却被无故陷害。奸邪之人充满朝廷,善人的进身之路被阻塞了。从这短短几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不仅是把矛头指向害人的宦官,翻历史的案,还针对现实,对汉灵帝也隐约地加以指责。对于曹操的建议,昏庸的汉灵帝自然不会采纳。曹操等了好久,也不见朝廷的回音,他不禁感叹地说:“这样下去,国家再也没有希望了。”光和五年正月,汉灵帝装模作样,诏令公卿检举害民的地方官,予以罢免。但宦官对那些引起很大民愤的自己的亲属、宾客却不予查处,反而将有政绩的一些官吏惩治了。这些被冤枉的官吏,纷纷向朝廷申诉,司徒陈耽也上书汉灵帝说明情况,结果陈耽被宦官诬陷,反被汉灵帝罢了官,最后死于狱中。曹操对宦官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就在这一年的二月,发生了大瘟疫,四月又发生大旱,五月太后住的永乐宫发生大火,以致出现了不少政治谣言。汉灵帝相信天人感应之说,因“灾异”下诏征询政事得失。曹操便乘机上书,指责公卿举奏不实,袒护贵戚及宦官子弟,他们用不符合事实的话,蒙蔽“圣听”,丝毫起不到革除时弊的作用。由于灾祸发生得太频繁,汉灵帝似乎有所“醒悟”,不得不重视此事,将曹操的奏章发给三府府衙,责备失职的官员许戫和张济。许戫稍后被罢官。这次曹操抓住了时机,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曹操反对宦官胡作非为的做法,表明他同硬直派官僚的立场是一致的。一个出身于宦官家庭的青年,能够走反宦官集团的政治道路,博得人们的称赞。此后,朝廷越来越黑暗混乱,豪猾不法之徒越来越猖狂。曹操知道用上书的办法是改变不了现状的,汉帝国就像一座快要倒塌的大厦,“不可匡正”了。当时的东汉王朝,确实已经腐败透顶,除了宦官专权外,汉灵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昏庸皇帝,他爱财如命,竟于光和元年公开在西园卖官。他在西园设邸舍,凡买官的就在西园交涉,西园实际上成了卖官的交易场所。每个官爵都公开标价,地方官一般比朝官价贵一倍。那些出钱买官者一到任就千方百计地搜刮百姓,不管他们的死活。这样,汉灵帝的西园虽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而东汉帝国却危机四伏,将要灭亡了。

残酷镇压黄巾起义

中平元年二月,曹操已经三十岁了。酝酿已久的黄巾大起义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东汉帝国的统治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黄巾起义是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首领是巨鹿人张角。张角兄弟三人,老二张宝,老三张梁。他们利用太平道的宗教组织形式,借治病传道,联络群众,组织群众,进行了十多年的秘密准备工作。太平道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信徒多达几十万。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可以用“旬日之间,天下响应”来形容。他们焚烧官府,打击贪官污吏,释放囚犯,没收财产,开仓放粮,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黄巾军的主力集中在冀州的巨鹿、豫州的颍川和荆州的南阳,构成对京城洛阳的严重威胁。为了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全力对付起义军,汉灵帝宣布赦免禁锢的“党人”,然后调兵遣将,在临近京城的紧要关口设置都尉驻防,集中兵力分两路前去镇压起义军。一路由北中郎将卢植前往黄河以北的冀州,一路由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前往河南的颍川。剩下的南阳地区,一时派不出兵马,只好等待他们把颍川黄巾军镇压下去之后,再移兵过去。出乎统治者的预料,颍川地区的黄巾军在波才的领导下,打败了朱儁,还把皇甫嵩包围在长社,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长葛东。而南阳的黄巾军在张曼成的率领下,攻下了郡治宛城,杀掉了太守褚贡。汉灵帝得知消息后,非常紧张,他想起了精明能干的曹操,任命其为骑都尉,率领一支人马前去支援皇甫嵩和朱儁。曹操领兵赶到时,正值皇甫嵩用计焚烧黄巾军的营盘,从城中鼓噪而出,曹操纵兵配合,打了个大胜仗,这是曹操第一次用兵。接着,曹操与他们合兵一处,乘胜追击,镇压了颍川地区的黄巾军。因为镇压黄巾军有功,曹操在三十岁时,被提升为济南国相。济南是王国,东汉时,诸侯王只有名义上的统治权力,而没有实际行政权力,政务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国相处理。国相相当于郡太守,属济南国相管辖的有十余个县。曹操上任后,发现这些县令、长吏大多迎合和依附皇亲贵族,都是些鱼肉乡里的贪官污吏,但前几任国相都不敢检举,曹操无所畏惧,掌握了各县长吏的恶行劣迹后,上奏朝廷免去了其中八人的官职。这样一来,吓得那些有恶行劣迹的大小官吏、豪强各个胆战心惊,纷纷逃到外郡,经过曹操这一整治,济南国乌烟瘴气的局面有所改变。西汉初年刘章诛杀诸吕一族有功,被封为城阳王,后人立祀纪念他,青州各地也纷纷仿效,济南这地方就有六百多所。建立城阳王庙,本为树立正气,但后来商人和一些官吏相互勾结,利用这些场所举行奢侈铺张的拜神祭祖的庙会,骗取百姓的钱财。历任国相都不敢禁绝这种搜刮民财的陋俗,曹操上任后便下令拆除这些祠舍,禁止官吏、民众再搞这种祠祀。曹操打击权贵,禁绝淫祀,政绩卓著,郡界肃然,但也无形中遭到了贵戚豪强的反对,甚至个人的处境都很危险。这时,朝廷又任命他为东郡太守,他感到在权臣专政、贵戚横行的形势之下,要想按自己的想法干一番事业太难了,不久,他就托病回谯县老家去了。曹操辞官回乡后,在谯县城东五十里处,盖了一所雅致的书屋,断绝了与宾客的往来,过着春夏读书、秋冬骑射田猎的自得其乐的生活。他一度想,过二十年,等天下太平再出仕。曹操虽然隐居家乡,却仍然关注时局的发展、朝廷的动向,并努力寻找时机,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现实的政治斗争也打破了曹操暂时隐世的设想。东汉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的一天,冀州刺史王芬派人告诉曹操一个极为机密的消息,一下子打乱了曹操的平静生活。原来,有一个术士对王芬说,根据天象,今年对宦官不利,那些黄门、常侍要灭族了。王芬一听,就和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联络,准备乘汉灵帝北巡河间旧宅时,发动兵变,杀灵帝、诛宦官,另立合肥侯为帝。王芬把这个计划告诉曹操,是希望曹操和他一起行动。曹操听了,先是一惊,然后摇摇头,以古今实例全面分析了这样没有实力、仓促行动必然失败的原因,劝他们不要冒险行事,以免招致杀身之祸。王芬不听,结果事情败露,王芬被迫自杀,这就说明当时的曹操对时局的认识和世事的处理已经相当成熟了。王芬策划政变失败后,凉州兵乱又起。韩遂、马腾拥兵反叛,抢掠长安附近,天下骚动。汉灵帝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拱卫京师,直接掌管禁军,在东汉中平五年八月,在西园设立新军统帅部,设置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任上军校尉,是西园新军的统帅;袁绍任中军校尉,是副帅;曹操被任命为典军校尉。这年秋天,曹操离开谯县来到洛阳,作为禁军首领之一的他重新登上了汉末的历史舞台,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新阶段。

逐鹿中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起初处于劣势,而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在众多豪杰中脱颖而出。曹操的成功离不开荀彧、荀攸、郭嘉等众多贤臣的全力协助。“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的战略指导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法则,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领兵讨伐奸臣董卓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何皇后生的大皇子刘辩和王美人生的二皇子刘协。灵帝驾崩前,欲废长立幼,但由于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黄门蹇硕帮助刘协,并设立西园八校尉削弱何进的军权。蹇硕也因此欲除去何进来立刘协为帝。汉灵帝驾崩后,蹇硕计划在何进入宫时杀之,但在蹇硕司马潘隐的暗示下,何进称病不入。由于没有除掉何进,刘辩被立为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何进久知宦官为天下所共疾恶,加以痛恨蹇硕阴谋害他,等掌握朝廷大权,就暗中布置诛灭宦官。袁绍也久有谋划,使何进亲客张津劝何进说:“黄门常侍权重已很久了,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应当选拔贤良,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但是,宦官在皇帝左右者有的已几十年,封侯贵宠,内外勾结极为巩固。何进新当重任,素来也忌惮他们,虽外有大名,而心中不能决断,所以事情久不能定下来。袁绍等又为何进谋划,多召集四方猛将及大批豪杰,使他们都引兵向京城,威胁何太后。何进同意。因此西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王匡发动他所在郡的强弩手,召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光照得城里通红,都说要诛杀宦官。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及何苗多次接受各宦官的贿赂,晓得何进要杀害他们,多次告诉何太后,要何太后庇护他们。又说:“大将军擅杀左右亲信,专权以弱皇上。”太后怀疑确实是这样,因此不同意诛杀宦官。何苗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富贵。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与宫中保持友好关系。”何进更加狐疑不决。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互相结合的形势已经露出来了,事情不办,就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决定呢?”何进于是以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袁绍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诸常侍小黄门都去何进那里请罪,听何进怎么处置。袁绍劝何进就在这时处决他们,一而再、再而三,何进不许。八月,何进入长乐请求何太后同意,尽诛杀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进宫守宦官的住房。诸宦官互相转告说:“大将军托病不居丧,不送葬,现在忽然到宫中来,想干什么呢?从前窦氏事竟再起吗?”张让等派人窃听,完全听见何进所说的话,于是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宫中。等到何进出来,便假称太后诏召进,斩何进于嘉德殿前。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入宫,搜捕宦官,无论老小,统统杀掉。张让等几十人劫持天子作为人质逃到黄河边上,因被追赶得急迫,张让等人悲痛地哭着对汉少帝刘辩说:“我等灭绝,天下大乱啊!希望陛下自己爱惜自己!”说完,都投河自杀。董卓之弟董旻时任奉车都尉,与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董卓望见洛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向北邙山赶去。在北邙山下,董卓见到了浩浩荡荡的迎驾队伍,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众大臣说:“有诏退兵!”迎驾队伍中的崔烈也叫董卓回避。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接着,董卓又反诘大臣们道:“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抱闵贡怀中的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董卓又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晰,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董卓在进驻洛阳过程中,迎立少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进驻洛阳后,董卓又多次赤裸裸地表现出对权力的贪婪和欲望。不久即废少帝刘辩,另立刘协,又迫杀何太后,杀何太后之母舞阳君,何氏家族灭亡,东汉最后一股外戚专权势力被铲除,而汉朝也从此走向了战乱。十月三日,董卓趁着何太后遗体下葬,开启汉灵帝陵墓之时,使人偷取其中珍宝。董卓仗着军权的威势,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淫妇女。十一月一日,董卓自拜相国,封郿侯,有“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董卓在朝廷中的权势如日中天。董卓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设置令、丞。董卓性格残忍,好用刑法立威。侍御史扰龙宗拜见董卓时忘了解下佩剑,董卓借题发挥,下令将其活活打死;又指使人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害,甚至将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园林之中。大司农周忠的儿子周晖听说洛阳变故,故至洛阳,董卓非常厌恶他,派兵将其劫杀。董卓废少帝,立刘协,杀大臣,戮百姓,搞得朝堂内外乌烟瘴气。此时的朝廷,生杀予夺,全在董卓的一闪念。面对董卓乱政,血腥镇压的局面,朝堂上的臣子们敢怒不敢言。大司徒王允心怀旧主,一心想除掉奸贼董卓,但是并无对策,便假装宴请朝中忠义之士前来祝寿,晚间才告知众位实情,为了擒董卓之策而烦忧,与各公卿商议。众人听罢,皆愤愤然,放声恸哭。唯有曹操大笑之,说众人不去想对策,只在此恸哭,怎么能除掉董卓?大司徒单独见曹操,曹操说,用一招献刀杀人的计策可以除掉董卓,于是王允将自己收藏的宝刀送给曹操,方便行事。第二天,曹操去见董卓,对董卓说“马羸行迟耳”,董卓命吕布去挑选良马送予曹操。董卓侧身于榻上,曹操正欲刺杀,拔刀间,董卓见衣镜之中有刀光闪过,立即斥问曹操,此时,吕布也回来了,曹操跪地举刀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然后假装说道,“让我试下此马。”曹操骑上马后飞奔而去。之后董卓与吕布谈话时说道:“刚才曹操来见我时并未提到献刀,而且他为什么要在我熟睡之时拿出宝刀,刀光从镜子里闪出他突然慌忙跪下献刀时手微微在发抖。”董卓凭这几个疑点断定曹操是行刺他的,立即下令火速追捕曹操。曹操过虎牢关,向东急奔中牟,被县内巡捕抓获,解至县衙。县令陈宫见曹操是一条好汉,不忍心害他,两人密谋又共同结义,联络各路豪杰,共同举事灭董卓。曹操当时就夜宿在好友大吕村吕伯奢家中,伯奢见曹操到此,非常惊喜,安排住下后,天不明就去集上打酒买菜,并安排家人杀猪宰羊,好好招待远方客人。曹操是一个疑心较大的人,夜里醒来,听到院内人声嘈杂,又听到“抓住他,杀他”的喊声,以及“霍霍”的磨刀声。曹操心想:莫非事情已经败露,官府派来的人要杀我?随手持钢刀,跑到院里,见人就杀。当把满院的人都杀死后,他看到被绑着的猪、羊、鸡,这才恍然大悟:啊!杀错了,全是误杀!一时铸成大错。曹操和陈宫二人连夜逃走,路遇买酒归来的吕伯奢,吕伯奢再三邀二人回去赴宴,却发现曹操脸面不净,走近一看竟是血迹。曹操见事情败露,就骗吕伯奢说他身后有人,趁吕伯奢回头时,拔剑将他杀死。陈宫怒说:“方才在家中是误杀不可挽回,如今怎又杀好人?”曹操说:“若吕伯奢回家见一家老小皆被我等所杀,必定派人追杀我们,我不能冒这个险。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了此话,对曹操非常失望,便与他分道扬镳。曹操见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只好一个人奔家乡而去。事后众人得知伯奢及家人死得冤枉,厚葬了他们后又修建了一座吕伯奢祠堂和竖立一块高大的墓碑,曹操得位后曾到此谢罪并祭奠恩人全家。此故事在当地千余年长传不衰。再说曹操脱险后,星夜赶回谯县。他在家乡积极活动,为起兵讨伐董卓做准备。中平元年十二月,曹操到达陈留,招兵买马,讨伐董卓。当时他父亲曹嵩正在陈留清理曹家在这里的产业,准备把家搬到徐州的琅邪以避中原可能发生的战乱。曹嵩拿出一部分家财支持曹操兴兵讨伐董卓。陈留郡是兖州管辖的一个大郡。陈留太守张邈与曹操、袁绍等人都有交往。兖州刺史刘岱反对董卓,也在联合四方豪杰兴兵讨伐董卓。因此,曹操在陈留郡招兵买马,兴兵举事,得到了张邈、刘岱的大力支持。曹操在陈留起兵,还得到了当地大财主卫兹的支持。卫兹和曹操初次见面后,就对人说,能够担当平定天下重任的,一定是此人了。曹操对卫兹也很欣赏,和他结成同盟,共同商讨起兵事宜。卫兹不但赞同曹操起兵的计划,而且拿出家财招兵三千人,全部交付曹操统领。正在这时,阳平卫国人乐进投奔曹操来了。他虽然身材短小,却以胆烈著称,曹操让他统管侍卫亲兵,并派他去谯县招兵。他带着曹操的族兄弟夏侯惇和夏侯渊及一千多人赶回来。曹操大喜,任命乐进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另外,曹操的本家兄弟曹仁和曹洪在淮河和泗水之间招募了一千多人后,也投奔曹操而来。跟着曹操起事的几位族兄弟,都很有才干,后来都成了曹魏集团的著名将领。曹操的两千多人和卫兹的三千多人合兵一处,计五千多义兵。于是在陈留郡举起了讨伐董卓的大旗。这时,东郡太守桥瑁伪造三公文书散发到各地州郡府衙,陈述董卓的罪恶,呼吁各地起兵反董,恢复刘辩的帝位。董卓令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以断绝桥瑁等反董联军的政治企图。此后,关东反董之势如野火燎原,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伐董卓的旗号。各群雄都推举袁绍为盟主,但只有鲍信认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的人选。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城,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后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面对关东联军的势力,董卓大为震惊,决定迁都到关中的长安。董卓以车驾先送献帝西迁,又以步兵和骑兵逼迫洛阳数百万人到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董卓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财产,死者不计其数。又派吕布掘开先帝陵寝及公卿以上的冢墓,取走墓穴里的大量珍宝。最后,董卓放火烧了洛阳宫庙、官府、民居,洛阳城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鸡犬不留。董卓因袁绍起兵而杀了他的叔父袁隗、袁基及其家人五十多人,包括婴孩和妇女。董卓西逃,联军本应追击,但是讨伐董卓的各州郡首领各怀异心,迁延日月,保存实力。只有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伐董卓,就应有所行动,所以便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张邈也派卫兹领兵随军。曹军追到荥阳汴水时,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交战,曹军因为兵少大败。曹操被箭射中,坐骑也受伤了。曹操的堂弟曹洪将马给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不可没有你!”他让曹操上马,自己徒步追从,趁夜逃走。徐荣见力战了一日,酸枣不易攻取,便率领兵马回去。曹操回到酸枣后,见联军虽有十多万人,但每日只是设宴聚会,不图进取,十分不满。曹操认为,如果只是在此不图进取,只会失去天下名望,招来耻辱。但酸枣驻军的将领每日大摆酒宴,谁也不肯去和董卓的军队交锋。酸枣粮尽后,诸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不了了之。于是曹操离开酸枣,他看到自己兵马太少,就带着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募兵。这时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对曹操很支持,给了他四千兵,他带着这支兵马回到龙亢,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怀远西北时,夜里士兵哗变,烧了曹操的营帐。曹操持剑杀了数十人,其余的大都逃跑了,剩下没有叛变的尚有五百多人。第二天,曹操惊魂未定,又见一支队伍杀来。走近一看,原来是曹洪来接应了。曹操见曹洪带领兵马到来大喜,就决定带领队伍到河内投奔袁绍,讨伐董卓。一路上,又有一千多人加入曹操的队伍。曹操到达河内后,多次和袁绍商讨讨伐董卓的事。不过袁绍或说现在力量不够,慢慢来,或是支支吾吾,不置可否,似乎对此没有热情。曹操对袁绍有些失望,可他还心有不甘。有一次,袁绍问曹操道:“如果我们讨伐董卓不成功,那么,您以什么地方作为根据地呢?”这一问,曹操对这位盟主按兵不动的用心就更清楚了。曹操反问道:“您是怎样打算的呢?”袁绍骄横自负地说:“我南据黄河,北占燕、代,吞并西北戎狄等少数民族的兵力,然后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差不多可以成功了吧?”曹操看他这样迷信险要和武力,便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我依靠天下士人的智谋和力量,用合乎时势的道义引导他们,就能无往不胜。”初平二年春天,袁绍为了占据河北地区,与冀州牧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曹操拒绝参与。袁绍又得到一个玉印,在座位中举起给曹操看,暗示已经准备好一切,可以立刘虞为帝,但曹操只是大笑,心里却对袁绍十分厌恶。袁绍不甘心,写信给袁术,想得到他的异母兄弟的支持。不料袁术自己也想当皇帝,所以就以维护“公义”的理由拒绝了。

成功收编黄巾军

汉献帝初平四年,在袁绍、韩馥谋立皇帝失败以后,他们之间便开始了内部争夺。袁绍利用阴谋手段,逼迫韩馥让出冀州,自称冀州牧,开始在河北拥军称雄。之后,袁术、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又尔虞我诈,不断争战。收复洛阳、赶走董卓的孙坚,也在袁氏兄弟的争战中当了替死鬼。由于以袁绍为首的军阀连年混战,中原地区呈现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目睹这一切的曹操感慨万千,决心消灭袁绍等军阀,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鲍信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力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另一个董卓就要诞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深表赞同。董卓之乱,关东联军争战,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灾难。在张角等农民起义军领袖牺牲后,黄巾军并没有停止斗争。河北黑山黄巾军首领于毒、白绕、眭固率领十余万人进入东郡,兖州刺史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弃城而去。袁绍认为机不可失,正好趁此机会把他的势力伸入兖州,便派曹操镇压黑山黄巾军。在对待农民起义军的问题上,曹操和袁绍的态度是一致的。另外,他也巴不得利用这一机会摆脱袁绍,谋求自身的发展。于是,他就带兵向东郡进发,很快在濮阳打败了白绕率领的黑山黄巾军。袁绍为了拉拢曹操,又以盟主的身份上表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曹操靠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汉献帝初平四年春,曹操驻军顿丘,黑山黄巾军在于毒的率领下进攻东武阳。为此,诸将都建议曹操回兵自救,可是曹操却下令进攻西山,攻打于毒的营寨。于毒得知曹操去攻打他的营寨,急忙撤围回救,路上中了曹操的埋伏,被打得大败。接着,曹操又打败了眭固率领的黑山黄巾军,并乘胜在内黄县大破于扶罗的匈奴兵。这样,曹操占领了东郡。曹操占领东郡并做了太守,远近闻名,很多人才都来投奔他,后来成了曹操身边第一号谋士的荀彧就是这个时候来的。荀彧乃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荀彧年少时有才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永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董卓专权后,荀彧弃官归乡,对父老乡亲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凌,应该尽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留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等人都在袁绍手下。荀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袁绍这个人最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经过一番交谈,曹操心中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说:“你真是我的张良啊!”尽管说这话不符合曹操的身份,但表明了他对荀彧的器重。他立刻让荀彧担任奋武司马之职,参与军机大事。以后曹操征伐在外,军国大事几乎都征求荀彧的意见。当时董卓威凌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荀彧又不断推荐荀攸、钟繇、郭嘉等著名谋士加入到曹操集团中来。同时,曹操又任用有智谋的东郡东阿人程昱为寿张县令。兖州前刺史刘岱曾要任用程昱,他没有答应,曹操请他,他却立即答应了。程昱后来也成了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这时,曹操的武装力量也在壮大。当曹操起兵进入中牟时,中牟人任峻就举郡响应,又招募他的宗族和宾客、家兵数百人归附曹操。曹操任东郡太守后,山阳巨野人李典随叔父李乾带领宾客数千人一起投奔了曹操。著名勇将、陈留己吾人典韦也在这时投奔夏侯惇,后来成了曹操的亲随校尉。曹操在东郡有了像样的文武兼备的人才和武装力量,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了。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用计,联络董卓的义子吕布,杀掉董卓。董卓的死讯传出,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可是,形势很快又发生了逆转,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起兵杀死王允,吕布战败后将董卓之头系于马下,率数百骑投奔了南阳袁术。李傕、郭汜控制了汉献帝后,杀大臣、诛异己、任亲信,天下更加混乱。就在这时,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进军到了兖州地界,一举打下了任城,杀掉了任城相郑遂。当青州黄巾军攻到东平时,兖州刺史刘岱准备和黄巾军决一胜负。济北相鲍信根据黄巾军士气旺盛但无给养的特点,向刘岱提出“以逸待劳”之计,劝刘岱不要急于决战。但刘岱不听,与黄巾军决战,结果被杀,兖州顿时大乱起来。黄巾军乘胜向寿张进兵。曹操部将陈宫献策说:“现在刘岱已死,州中无主,和朝廷也失去了联系,我打算去说服州中的幕僚们,共同拥戴您当兖州牧,以兖州的基础,收复天下,就可以成就霸业。”曹操听了暗喜,就点了点头。陈宫赶到兖州,对兖州的别驾、治中从事们说:“今天下分裂而州中无主,曹东郡是治世之才,要是我们推举他出任州牧,一定能使全州安宁,百姓乐业。”曹操的老朋友济北相鲍信也尽力说服他们。兖州官吏在声势浩大的青州黄巾军的打击面前手足无措,就同意这一意见,把希望寄托在了曹操身上。大家推举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人去迎请曹操。就这样,三十八岁的曹操正式出任兖州牧。兖州包括现在山东省中部和西部、河南东北部一带。这可以说是曹操一生的转折点,他从此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一方霸主。曹操出任兖州牧之后,立即整军准备迎战青州黄巾军,此战的胜败关系到曹操是否能够在兖州真正站稳脚跟,因此他非常重视。青州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号称百万,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参与作战的将士不超过十万,军中老弱妇孺占了大部分,且军中并没有真正擅长领军的将领,全军上下组织极为松散,缺乏军粮、马匹的稳定供给,军队机动性并不强。曹操的军队人数虽然不过万余,但都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精兵猛将,队伍作战能力非常强。因此,曹操认为,此战虽说是以少敌多,但未必没有胜算。曹操和鲍信率领军队迎击青州黄巾军,双方在寿张附近交兵。双方刚一交兵,曹操就发现,黄巾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他们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战斗力强,自己所率部众根本难以抵挡。见硬拼不过,曹操马上下令撤兵。强攻不行,只能智取。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决定以奇袭的方式取胜。黄巾军此时正集结在无盐与寿张之间的平原上。为了了解敌情,曹操与鲍信率领部分亲信深入敌军阵地探察。当他们来到汶水岸边时,被敌人发现,青州黄巾军大队人马将曹操等人团团围住。曹操和鲍信仓皇迎战,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曹操等人几乎陷入绝境。鲍信率领骑兵浴血奋战,同时命人护送曹操撤退突围。经过艰苦奋战,曹操终于突出重围,而鲍信却为救曹操而战死沙场。鲍信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曹操悲痛不已。为寻找鲍信的尸首,曹操发出通告,重金悬赏,但始终一无所获。悲痛之余,曹操只得令人用木头雕刻出鲍信的模样,将其与鲍信的衣物一同下葬,设立衣冠冢,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在鲍信葬礼上,曹操痛哭流涕、慷慨激昂,誓死要为鲍信报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