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22:32:49

点击下载

作者:张文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

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试读: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为了确保经营战略的实现和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医药行业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技术融入医院诊疗与管理、卫生预防与管理、药品运营与管理等各个环节,信息化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与加速了医药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使得医药行业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安全威胁,例如系统安全漏洞、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网络诈骗、由于管理不善或人为原因造成的医疗信息失窃或损坏等。

卫办发〔2012〕38号《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研究制订本地区的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完善卫生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重点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于技术、应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建设是高等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地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建立课程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等手段,建立与卫生信息化人才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目前,我国医药信息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沿袭了传统的学科教育体系,虽然有些院校采取模块式教学,但其模块也只是将软件工程学科、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医学、医院管理等不同的课拼凑在一起,没有真正按照岗位能力设置课程,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因此,《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从课程改革入手,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先进理念、新型技术等融入医药信息系统的具体开发中,针对医药信息系统开发人员的岗位构建医药信息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安全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改革及研究。《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在内容的取舍上本着全面系统、科学合理、结合专业、注重实用、知识宽泛、关注发展的六项原则,详细讨论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开发技术、方法和工具,建立信息系统规划、需求、分析和设计模型的总体思路。从实用性、系统性和准确性的视点,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例,完整地介绍了信息系统规模建模、结构化业务需求模型、结构化系统分析模型和结构化系统设计模型;阐述了面向对象方法的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数据库设计和实现,详细介绍了重要模块的接口、功能、界面等;最后给出网上预约挂号系统的实现细节,将系统的分析模型和系统的实现细节相结合,提高开发可验证性。并分析了医药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探讨了医药信息资源安全研究内容。《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适合作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医院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医学信息学等专业教材,医学、药学、中医学等各个专业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的公共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医院信息中心、卫生信息管理机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药企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有志于从事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人员的参考用书。此外,对计算机在医学领域应用感兴趣的IT工作者也可参考。《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的特色是以具体理论基础为依托,结合真实应用实践活动。如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医生诊间、人工窗口、自助机、电话、网络、各类移动通信APP预约挂号等,探讨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建模与优化方法。进而讲解医药信息系统规划、业务需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安全等关键过程的技术细节和开发流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中落实面向岗位胜任能力的办学理念,是确保培养适应我国卫生信息化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保障。《医药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实践》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 医药信息系统建模,包含医疗卫生信息化、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医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模。着重讨论了信息系统模型、业务流程重组、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分析员、软件工程方法、信息系统建模工具、信息系统开发类型、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等理论与方法。

第2章 信息系统规划,主要讨论了信息化规划、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等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定义企业目标、组织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类、建立U/C矩阵、可行性分析等理论与实践。

第3章 结构化业务需求分析,主要讨论了需求分析概念及意义、需求分析的工作内容、需求分析主要包含的几个问题、需求调查、明确需求的方法、系统分析的工作步骤、医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信息系统建模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组织目标分析、组织结构图、确定业务、组织/业务关系图、业务功能一览表、业务明细表、实体分析、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等理论与实践。

第4章 结构化信息系统分析,主要讨论了信息系统设计、结构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的三层架构、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两种结构图方法开发等建模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结构化系统分析模型:系统关联图、列举事件、功能分解图、DFD片段、系统图、基本图、数据字典、处理逻辑表达、系统功能划分与数据资源分布。

第5章 结构化信息系统设计,主要讨论了信息系统设计、结构化的信息系统设计、信息系统的三层架构、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两种结构图方法开发;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结构化系统设计模型:精化DFD、信息系统的三层架构、表示层结构图、应用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结构图、描述模块功能与接口、描述全局数据结构、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过程设计等理论与实践。

第6章 面向对象业务需求分析,主要讨论了系统分析面临的问题、面向对象领域中的基本概念、面向对象方法、统一建模语言UML等信息系统建模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面向对象业务需求模型:组织分析、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等理论与实践。

第7章 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分析,主要讨论了面向对象信息系统分析的主要工作,系统用例的概念、粒度以及5种获取方法:映射、抽象、合并、拆分、演绎,UML把概念类分为实体类、边界类和控制类三种类型,软件架构与框架:三层架构、持久层的DAO模型、J2EE的分层模型、Android MVC、中间件等信息系统建模理论方法。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面向对象系统分析模型:建立系统用例、分析业务规则、用例实现、软件架构和框架、建立分析模型、组件模型、部署模型等理论与实践。

第8章 面向对象信息系统设计,主要讨论了面向对象信息系统设计的任务和特点、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用例设计的工作、设计类设计等建模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以下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模型:设计模型、接口设计、包设计、数据库设计。

第9章 信息系统实现,主要讨论了软件实现工作的特点、实现工作过程、系统集成等建模理论。并以面向多种预约方式的门诊挂号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给出面向对象系统实现模型:患者预约挂号模块中的患者登录页面实现、患者挂号首页实现、显示个人挂号信息页面实现、患者注册页面实现;管理员模块中的管理员登录页面实现、医生信息管理页面实现、患者信息管理页面实现、挂号信息管理页面实现。

第10章 医药信息资源安全,主要讨论了医药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给出了医药信息资源安全定义,分析了医药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探讨了医药信息资源安全研究内容。医药信息资源安全问题除了具有信息安全的共性,还具有医药信息资源独有的伦理道德、个人隐私、商业统方等特性。医药信息资源安全主要研究确保医药信息资源安全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制等,以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药信息资源,促进医药信息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进步。

全书共计10章,其中第1章、第3章及第6章至第10章由张文学负责完成,30.9万字;第2章由周怡、马宜青、李正直、张海宏共同负责完成,4.4万字;第4章由胡孔法、杨柳、连世新共同负责完成,3.5万字;第5章由章新友、董富江共同负责完成,2.3万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宁夏医科大学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并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基于大数据思维的药品安全治理研究(17XGL016)”;2017年“宁夏医科大学青年骨干人才培育计划——学校优秀青年后备骨干培育对象”(宁医校发〔2017〕119号);宁夏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宁教高〔2017〕68号)“基于学习性评价的本科生课堂评价机制研究(NXJG2017045)”;宁夏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宁医校发〔2016〕110号)“基于为了学习的考评的《医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NYJY1616)”;宁夏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宁医校发〔2014〕253号)“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改革实践(NYJY1339)”等对该书的支持。

为了教材日臻完善,希望广大读者和教师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或重印时修订提高。编委会2017年11月8日第1章医药信息系统建模

本章引言

先进信息技术是领先于行业传统生产服务技术的成熟的各种信息技术,先进的开发工具其实就代表了目前本行业最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信息系统的目标就是研究信息技术、信息以及人三种因素如何协同工作,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虽然成熟的信息技术是信息系统的基础,但并不能成为企业成功的充分条件。要想开发成功的信息系统,必须在其中纳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强调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素质。

信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是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以便理解商业组织需要从信息系统中获取什么。系统分析是指理解并详细地说明信息系统应该做什么,系统设计是指详细地说明众多信息系统的组件物理上是怎样实施的。系统分析员是指使用信息技术的商业专业人员,利用分析与设计技术解决业务问题。1 医疗卫生信息化

信息化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利用了信息资源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医药信息化是基于先进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与药品运营管理过程,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医药信息资源,为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加强其的“核心竞争力”。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初期的动力,主要是医院为对接医保系统处理医保报销而被动信息化。但近年来,临床信息化获得了快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医技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MS)、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等软件的应用,对医疗诊断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医院、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新概念已经成为今后明确发展的领域。1.1 数字医学

数字医学(digital medicine,DM)的“数字”是数字化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医学”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数字医学是以数字化技术武装与再造的新医学科学和新医疗技术。数字医学技术涉及临床技术、医学信息和医学装置数据系统三个领域。

狭义数字医学是应用数字化手段、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工程辅助原有医疗技术的实施和提供全新的数字医疗技术,将数字化技术渗透到临床医学领域,以达到更加精确可靠的临床诊断、更加准确有效的临床治疗。

广义数字医学是在整个医学科技领域应用数字化手段的探索与创新。它关注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管理、临床医疗技术的数字化、区域医疗协同与信息资源共享、远程医疗会诊与远程医学教育、基础医学各个分支学科的数字技术应用、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的数字化等等。因此,数字医学可分类为涉及仪器设备的数字医学工程,辅助诊疗决策的数字医疗技术,辅助医院运营的数字医院。

数字医学工程主要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字减影、数字超声、以及数字医疗机器人等仪器设备。

数字医疗技术包括外科手术计划与导航系统,肿瘤化疗和放疗决策系统、临床药学系统等。

数字医院(digital hospital,DH)是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化医疗设备、网络平台、病人、医生、护士、管理者所组成的多位一体的综合人造系统,实现就医流程网络化、医疗方式电子化、管理全程信息化、医疗设备数字化、楼宇空间智能化、医院总体现代化(无线化、自助化、无纸化、无胶片化)。一方面,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医院内部的服务模式创新,让病人获得最佳的医疗效果,最低的医疗费用、最短的医疗时间、最少的中间环节、最满意的健康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医院资源整合、流程优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现代化的医院信息化要求数字医院解决方案同时考虑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医疗业务的信息化,实现网络化、无纸化、无胶片办公;第二层面,信息资源的管理,实现信息的整合、应用的整合,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第三层面,从服务出发,激活医疗信息化的需求,激活时空阻隔,信息充分流通共享,持续创新,满足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1.2 医疗卫生信息化

医疗卫生信息化(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MHI)是基于先进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病人信息、医学信息、卫生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将医疗信息系统与银行信息系统、社会医疗保健信息系统连接。根据国际统一的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划分,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化。

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在我国取得了快速发展,门急诊划价收费、门急诊药房管理、药库管理;住院病人费用、床位管理;住院药房管理等系统是应用普及最广泛的内容,其中以收费和住院病人管理最为核心。

2012年6月6日,我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3521”工程总体框架:建设国家、省和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健全覆盖全行业的卫生信息网络,推动居民健康卡建设,加强信息标准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十二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着力于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着力于为群众健康服务,着力于强化标准和安全管理。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1.3 药品信息化1.3.1 药品信息化概念

药品信息化是在药品研发、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用药、监管、回收等全生命周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具体表现为药品研发企业、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批发企业、医院、连锁药店等组织单位将其涉及药品的业务流程与管理过程的信息化。药品信息化包括各组织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组织单位之间的药品供应链信息化:药品生产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之间、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之间、医院和供货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医院与患者、医院和管制者之间信息传递与共享。将供应链信息集成,实现对终端医院运营效率的优化,以及对上游厂商的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等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今后药品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3.2 制药企业信息化

近年来,制药企业为了适应制药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全球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生产计划与调度的动态优化、库存动态控制、财务动态预算管控等集约型敏捷管理,充分利用资源以提高企业决策层对信息的分析和决策能力。针对产品品种多、散、变化快的情况,通过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一品种的销售状况、库存分布、质量信息等,不仅能够科学地整合企业自有资源,而且能够整合企业供应链上的资源(供应商、客户和渠道);信息采集、控制、分析能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适应不同类型的产品生产管理;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强化药品生产车间流程化的管理,实现相关联的追踪、查询;规范车间生产过程中的领料、返工和报废等操作,实时掌握和监控产品生产的进度和质量,以加强对药品质量监控。

随着医药市场发展规模化、集中化的趋势,医药企业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形成了跨区域、多分支机构的集团型企业。医药企业需要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涵盖集团管控(财务、供应链、资金、预算)、采购、生产、储存、分销、批发(物流)、连锁药店、人力资源、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等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应对购销单位、经营品种和销售人员等建立数据库,对其法定资质和经营权限进行自动关联控制,对库存药品进行有效管理;使其有实现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条件。帮助企业实现完整的经营管理循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创新的增长模式。1.3.3 药品监管信息化

药品监管要建立以零售药店远程电子监管、医疗机构远程电子监管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管信息化体系,眼于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性、长期性、整体性的特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不断拓展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1.3.4 医药电子商务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

医药电子商务(pharmaceutical e-commerce)是以医疗机构、医药批发企业、银行、药品生产企业、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服务的商务活动。其中企业对企业模式(business to business,B2B,)作为医药电子商务中的其中一种模式被定义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自身网站与本企业成员之外的其他企业进行的互联网药品交易。

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发源地,是药品电子商务开展较早的国家,政府积极支持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的医药电子商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断深入和完善,形成了B2B、B2C(business to consumer)、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并且通过发达的第三方物流网络完成药品的分销与配送。美国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主要由大型的医药批发商及医药企业发展而成。

日本的制药企业协会设立了药品交易网,供各制药企业进行大宗药品和原料交易。日本的医药批发商协会则在制定数据交换接口标准、标准药品编码等事务上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些标准化工作为日本B2B医药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在欧洲,欧盟统一市场的进程将继续推进,医药行业将经历频繁和剧烈的兼并重组,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获得更为巨大的机会。目前,欧洲的医药电子商务的主流形式仍然是B2B,并且还停留在企业级的应用上,尚未出现影响广泛的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B2B电子商务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大大扩展了医药企业的业务空间。无论是制药企业还是医药批发企业,都应制定合适的电子商务。

药品市场是一个特殊管制的市场,首先它禁止在网上零售,就是说药品做电子商务只能做B2B不能做B2C,即使在电子医药最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电子化市场。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药物的特殊性,事关人命。另外一个反对意见还认为,还有一个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像医院等都是医药市场最大的受益者,所以他们是很反对医药的电子化交易的。生产企业也是反对的,我们知道药品生产企业实力非常雄厚,他们的日子也觉得非常好,也反对改革。但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非处方药B2C模式电子商务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规划》明确提出了中医药信息化“十二五”时期的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本构建统一高效的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中医药信息平台,满足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基于信息平台的5大主要业务系统,形成一批覆盖中医药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中医药数据资源库和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建立一支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2 信息系统2.1 信息2.1.1 数据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数据是为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数据的含义包含了两个方面:客观性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反映了某一客观实体的属性。这种属性是通过属性名和属性值来表达的;可鉴别性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这种记录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现的,而且这些特定的符号是可以鉴别的。

数据处理的发展:第一阶段(前4000—公元1900),数据由人工处理;第二阶段(1900 —1955),应用打孔卡设备和电子机械型机器;第三阶段(1955—1965),存储在磁带,存储程序型计算机批处理顺序文件;第四阶段(1965—1980)数据库轮廓的概念以及数据的在线导航访问;第五阶段(1980—1995)是关系数据库的自动访问以及分布式和客户机/服务器处理的加入;第六个阶段(1996—2010),通过采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信息系统可存储更加丰富的数据类型,如文档、图像、声音、视频数据和网络日志等;第七个阶段(2011年—),数据管理日益进入大数据(big data)时代,大数据的5V特点有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2.1.2 信息

信息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现代社会,信息似乎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流行词,但是关于信息的定义却多种多样:从哲学看信息是物质到精神的转化物;从系统论看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特殊形式;从信息论看信息是事物确定性程度的标志;从管理看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的贡献是把信息作为科学概念确定下来。香农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定性的东西”。

控制论的创始人N.维纳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在这里,维纳把人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的过程看成是一种广义的通信过程。信息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中介。没有信息,没有这种中介,人类就将同外部世界隔绝,就无法认识世界,更谈不上去改造世界。

根据近年来人们对信息的研究成果,信息的概念应定义为: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表征,表现的是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实质内容。2.1.3 信息的特性

了解信息的特征是人们有效获取、利用信息的前提,信息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事实性:信息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无论使用什么载体,信息都不会改变所反映对象的属性。事实性(客观性)是信息最基本的属性。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不能使人增加任何知识,而且有害。保证信息的事实性,也就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等,从而达到信息的可信性。

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信息的重要特征,信息的价值与信息产生、传递和提供的时间有关,与时间呈反方向变化。信息的时效性与信息的价值密不可分,任何信息的价值超过了一定的时限就失去或削弱,信息只有及时传递和有效利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信息的时效是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经过接收、加工、传递、利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时间间隔愈短,使用信息愈及时,使用程度愈高则时效性愈强。

价值性:人们收集、加工、储存、传递信息的原因在于信息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活动的效率、效益。信息是商品,当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进入市场后,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交换价值。有价值的信息不仅要有可靠的来源,信息的内容与实际相符外,还具有时效性。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是衡量信息价值的基本要素,信息的价值只有与人们有目的的决策活动相联系时,才能体现出来。

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按使用效果的方法来衡量。前者说明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后者说明在获取信息所花的费用及得到信息后产生的收益。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经过转换方能得到。用于某种目的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耗尽,但对另一目的可能又显示用途,如天气预报的信息,预报期一过,对指导当前的生产不再有用,但对于天气预报的研究者,可用来作对号分析,预测未来的天气。因此,“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

可记载性:信息必须借助文字、图像、声波、电波、光波等物质形式存在或表现。用来储存信息的物质被称为信息载体,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文字、电波和磁盘都是信息载体,人的大脑是最复杂的信息载体。

传输性:信息的传输性也称为传递性或传播性,其含义是信息源可以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所以接收者获取的信息总是时滞于信息源。信息传输的载体和传输手段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信息的传输手段与信息载体的性质和采用的传输技术有关。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可以在数秒内把一个信息传遍全世界。

可加工性:加工是指对信息的整理、变换、压缩、分解、综合、排序等处理。对信息的加工反映了人们因对信息的内容、形式和时效性等方面的需要而对信息作出的处理。人们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信息加工处理成更符合人们需要的形式。经过筛选、整理、概括、归纳、排序等处理,可以使信息更精练,含量更丰富,价值更高。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加工过程要保证语法、语义和语调三者的统一,以免造成信息的失真。

信息的加工手段决定着人们对信息再利用的水平。信息的加工手段由一个阶段信息技术的总体水平决定。在古代,信息技术水平很低,再用信息十分有限。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加工能力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水平,信息成为十分丰富的社会资源,并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和标志。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通过多种渠道(个人、团体、组织、政府),利用多种方式(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进行传递,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转换载体而不影响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共享和信息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输的形式可各种各样,不仅可传输文字、数字,而且可传输声音、图像等,且传输的可靠性越来越高,误码率越来越低。

可存储性:信息可借助于各种载体(如纸、磁带、磁盘等)在一定条件下存储起来,也可依据需要压缩存储。存储的信息既可用于加工处理,又可进行信息传输。随着大容量存储介质的产生和存储技术的运用,可存储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存取速度越来越快,而存储介质越来越小,例如人脑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此外,人们使用的摄影机、录像机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共享性:信息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并且可以因交流而使内容倍增。共享是信息的独特性。一个物体只能被一个享用者所占有,但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所享用,这对信息不会有丝毫影响。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段加以扩展,获得广泛利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不完全性:我们的信息往往是局部的,不全面的,这与其应用目的有关。而且,信息也有主次之分,我们对于所收集的信息要经过加工得到有用的信息,舍弃无用的和次要的信息。

除了上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外,在信息的应用中,信息还具有层次性,因为在一个组织中信息是为决策和管理服务的,不同性质的决策、不同的管理层次,所需要的信息层次是不同的;另外,信息还具有不对称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出任何一项决策时,都不可能获得全部信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信息优势。2.1.4 信息的分类

在系统内部产生的信息称为内部信息;在系统外部产生的信息称为外部信息,或称为环境信息。作业级信息是内部信息,它数量大、级别低、结构化程度高,可用定量、定型、实时的方式处理。战术级信息也是内部信息,它数量中等、级别较高,可用分批的方式处理。而战略级信息是外部信息,它数量小、级别高、结构化程度低,可用随机方式处理。

按信息源的类型可以将信息分类为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按其反映形式可以将信息分类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语言信息;按应用领域可以将信息分类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文化信息、体育信息和军事信息;按照加工顺序可以将信息分类为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按照信息稳定性可以将信息分类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按照重要性可以将信息分类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战略信息是关系到全局和重大问题决策的信息,它主要提供给高层管理者,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的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战略信息是管理控制信息,是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预定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它提供给中级管理者,主要包括系统内部各种固定信息、历史情况与现状信息,以及部分具体的外部信息;业务信息是用来解决经常性的事务问题,并用以保证切实地完成具体任务,它提供基层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直接与生产、业务活动有关的、反映当前情况的信息。

除此之外,信息还可以根据其稳定性划分为固定的、流动的信息;根据信息流向划分为输入信息、中间信息和输出信息;按照反映形式划分为数字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2.1.5 信息资源管理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已在现在的经济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信息已经成为继物质和能源之后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第三大战略资源。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织的人员特别是管理者需要主动结合组织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于是信息资源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成为在全球渐次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组织在以提高信息的价值、可用性和共享性为目的的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和实质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就是组织的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管理是组织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组织信息化的关键。

因此,从管理的角度去认识,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对组织信息资源所包括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以支持组织正确、高效地进行管理和决策。因此,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管理对象: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活动中的所有要素,核心和实质是信息;其次是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网络系统、各类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此外是信息人员,他们是信息资源控制、协调和利用的主体,主要有信息专家、信息系统人员等。

管理内容: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是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具体的是指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信息,开发、利用信息。

管理目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挖掘信息的价值,使管理者及时利用信息资源,把握时机,及时进行决策,利用信息资源实现或达到组织预期目标,即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管理方法: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并有效的存储、检索和传递,其中重要的工具是各类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对于组织来说至关重要。2.1.6 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

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规范的社会活动,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必须认识到信息是一种组织资源。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确保一个组织在信息资源方面的投资能够以最佳的方式运作,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必须将信息视作一种宝贵的资源,并视信息资源共享为一种规则。

在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时,必须明确规定谁管理这些资源、谁利用这些资源、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如何确保合作与资源共享等内容。

必须将业务规划与信息资源规划紧密地联系起来。信息资源管理的许多活动从前主要是依赖于用户需求的被动的辅助管理,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的进化,它与最高层战略规划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趋势最终形成了一种规则。

必须对信息技术实施集成管理。信息技术的集成管理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内部融合的前提,是在新技术环境下提高潜在生产率的必要条件,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优势的管理保证。

将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质量、改进信息利用和促使信息增值作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对于一个组织而言,主要的战略目标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或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有效的信息处理者和决策者,从而提高个人和整个组织的生产率。2.1.7 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建立高效的信息网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信息网是由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信息资源网和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组成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构筑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肯花费一定的投资就可以实现,而信息资源网和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则必须组织大量的人力,选择科学的策略方法,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实践证明,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作好总体数据规划工作:总体数据规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①业务战略规划。必须对业务进行全面规划,不断修正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注重采用高新战术,提高市场竞争力。②信息技术战略规划。规划未来信息技术基础结构的发展战略,包括信息网络系统的开发战略、数据管理策略、整体网络设计策略、信息的分布处理策略和办公自动化策略。③ 总体数据规划。包括对组织的业务进行重新设计,使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规范化和标准化,使组织管理更能满足计算机协同工作方式,提高组织管理、服务水平和效能,从而提高竞争力。通过对信息需求深入调研,详细分析,建立组织稳定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及一系列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信息资源分配管理:信息资源有多种类型,从信息的来源看,可分为组织内部业务数据、组织与外部的交换数据;从信息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结构化的信息、超文本信息、图像和声音信息;从安全保密看,可分为机密信息和可向社会公开的信息等。针对不同的信息内容,应采取不同的办法来组织和管理信息资源。如对内部的业务数据,大多是机密的且可以转化成结构化的数据,对这类信息可以采用数据库管理方式,根据业务主题建立一系列主题数据库,使信息资源保持高度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对于需要内外交换的信息,可借助Internet技术的Web浏览器,把需要交流的信息制作成Web页面,彼此通过浏览器交流等。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包括数据元素、信息分类编码、用户视图、概念数据库和逻辑数据库等:①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信息单位,是信息组织、表示、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基础,是数据对象的抽象。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则对所有的数据元素进行命名和定义,并控制数据元素在系统中的一致性。②信息分类编码。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和特征,将信息对象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建立起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而信息分类编码则是指对已分类的信息对象赋予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符号,以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③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是一组数据元素的抽象,它反映了最终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对数据实体的看法,是信息人机交互、人际交互及组织数据输入、存储和输出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单证、报表、账册、屏幕格式等。通过该标准的建立,可以把系统中所有用户的信息需求表述清楚。④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是最终用户对数据存储的看法,反映了用户的综合性信息需求。概念数据库一般用数据库名称及其内容的列表来表达。规范概念数据库,需要具备深厚的业务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并需要业务行家的参与,共同分析、识别、定义出数据库的标识与名称以及主关键字和数据内容。⑤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观点。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逻辑数据库标准涉及各基本表的命名标识、主码和属性列表,以及基本表之间的结构关系。

使用集成化的辅助工具:现代信息系统建设融合了各种信息技术,需要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工作,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集成化的计算机辅助工具的支持。针对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可把集成工具系统分为规划工具、系统分析设计工具和系统建造工具,它们之间是通过元库来衔接的。元库中包含了数据字典等系统建设的一切文档资料。2.2 系统

系统是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实现某种目标,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Element)组成的有机集合体。系统是由一些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可能个体、元素等,也可能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或称子系统)。系统的构成有一定的结构,系统内的部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是有目的的,具有一定的功能,无论什么样的系统,都表现出本身的性质,能力和功效。系统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在某些情况下系统有输入和输出,系统状态的转换是可以控制的。系统的特性有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目的性、动态性、稳定性。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元素)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记为S = < E,R >,其中 E(Elements)为系统(Systems)中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R(Relationship)为系统中所有关系的集合。2.2.1 系统的特征

系统的概念包含三层含义,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若干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使系统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这使得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此外,任何系统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性,并且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即系统具有动态性。

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性,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建立的各类系统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问题而存在。目的性是系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系统内若干要素的组成和结构,从而最终决定了系统具备的功能,也是系统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因此,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目的,然后选取达到它的若干途径,从中找出一种最好的途径,实施并监控、修正,最后达到目的。

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强调“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一个系统有若干元素组成,所有元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系统为了实现其目标,由各个部分协调构成为有机整体,这就是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从系统的含义可以看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经过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整体性。这表现在系统的目标、性质、运动规律和系统功能等只有以整体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每个部分的目标和性能都要服从整体发展的需要。整体的功能并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各部分功能的有机统一和集合。因此,应追求整体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这就是所谓全局的观点。

系统的整体目标要靠系统各个部分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比如,企业要实现目标,不仅要筹措符合一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原材料,而且要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这些材料进行正确的转换,同时还要适时地将加工成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用户。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有效工作,企业目标都难以实现。

关联性:系统的关联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关联性是系统整体性的保证。

系统中若干元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机制,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系统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具有相互联系,随着系统目标的改变以及环境的发展,系统也会发生相应的变更。

每个要素的存在都依赖于其他要素的存在,当某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系统的变化。

系统要素的结构关系、功能关系和因果关系决定了系统的运行机制。这些关系不同,即便是相同元素构成的系统也会不同,这也正是一个企业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企业模式的原因。

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的一种共性结构模式,表现为把系统的结构可以从纵向划分成一种层次结构。系统的层次性反映了人们观察和看待系统的层次。

有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某种系统从属一个更大的系统,其要素本身也可能是一个小系统,这些小系统常被称为这个系统的“子系统”,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层次性。

任何系统都可以在空间或时间上进行逐步分解,形成多层次结构:①系统按空间进行分解,形成系统结构的层次性。系统概念本身就具有层次性,如有大系统、中系统、小系统、子系统等区别。自然界有宇观、宏观、微观、渺观等层次;企业中有公司、工厂、车间、班组、工段等层次。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中的一些子系统为高层次子系统,而另外一些子系统为低层次子系统;一些子系统居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子系统则处于从属地位。系统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以一定的渠道,有秩序地进行。②系统按时间进行分段,形成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总是要历经孕育、产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研究系统的性能时,不仅要研究它的静态性能,而且要研究它的动态特性。系统的变化、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受系统内部、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依据一定的规律发展的。系统发展的有序性说明,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既要不失时机地扩大发展系统,又要避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系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动态性: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系统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在演化和发展的进程与环境相适应。

适应性: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部分所组成的,同时又从属于更大的系统,大系统的其他部分就是该系统的环境。广义地讲,一切不属于系统的部分统称为环境。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确定的环境之中,与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支撑着系统的存在及系统的运转,系统与环境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

系统处于环境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必然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产生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以保持适应状态。从环境中得到某些信息或物质、能量,称为系统的输入;向环境中输送信息、物质或能量,称为系统的输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把环境的输入进行加工处理,转换为输出。

系统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首先,系统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所组成。其次,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从而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了一定的结构或秩序。任何一个系统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或要素。因此,系统整体与要素、要素与要素、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机制。最后,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这是整体所具有的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这种新功能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所决定的。2.2.2 系统的分类

系统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对系统进行了分类,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按系统功能来分类,如不同的系统为不同的领域服务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法,如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将系统分为教育系统、金融系统、电力系统等等。

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物理系统。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是最抽象的系统,它是人们根据系统的目标和以往的知识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它在各方面均不很完善,也有可能实现不了,但它表述了系统的主要特征,描述了系统的大致轮廓。逻辑系统(logical system)是介于实在系统与概念系统之间的,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构造出的原理上可行得通的系统,它考虑到总体的合理性、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它摆脱了具体实现细节的物理特性。如:对于计算机系统,应考虑到它的硬件配置、软件配置及网络配置等。实在系统又称物理系统(physical system),它是完全确定的系统,其组成部分是完全确定的存在物,如人类、生物、机械、矿物等。

按照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不可能与外界分开的系统,该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有信息、物质等交换。如社会系统、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分开,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该系统也不与外界环境之间交换信息、物质等。如某学校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当然,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是不能绝对化的,严格地讲,现实世界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封闭系统。这主要取决于世界的划分和环境的明确。封闭系统具有不可贯穿的边界,而开放系统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2.2.3 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亦即把对象当作系统来认识和处理的方法。系统方法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以对立统一的思想为方法的核心。

系统方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的统一,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的统一,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统一,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的统一,理论方法与经验方法的统一,精确方法与近似方法的统一,科学理性与艺术直觉的统一等。

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系统的观点,从系统整体与部分、功能与结构、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考察事物。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在系统方法中,人们一般采用A.D.霍尔提出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的三维结构方法。

逻辑维:逻辑维反映从系统观点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以下七个逻辑步骤:①问题描述:描述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阐述、问题的迁延变化过程和现状,以及说明问题的资料和数据。②确定目标:确定所解决问题的目标,以及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价标准。③系统分析:从系统整体出发,把问题分解成为多个要素和方面,分别加以考察和认识;并根据系统目标,把分析的结果描述成为系统的逻辑模型,通过模型来反映人们所认识和理解的系统。④提出方案:根据分析的结果,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人们的需要对问题提出多个备选的解决方案。⑤方案优化:对提出的备选方案进行择优。根据目标要求,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比较和排队,最后确定出来能够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⑥决策:确定系统逻辑模型,以及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⑦实施计划:按照问题的解决过程,实施所选择的最优方案。

这七个逻辑步骤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但其顺序并不十分严格,也可能会出现交叉和反复。

时间维:时间维指从系统工程角度,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经过的时间阶段。系统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七个阶段:规划阶段、制定方案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实验阶段、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

知识维:知识是系统方法的基础和保证,系统方法需要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它包括共性知识和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工程、医药、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不同专业门类的知识。这些共性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了系统方法的知识维度。

知识维与逻辑维和时间维交互作用,形成了系统方法的三维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