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19:23:31

点击下载

作者:郭彦军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陪伴

陪伴试读:

前 言

在十字路口和一对母女不期而遇,妈妈走在外侧,女儿走在内侧。妈妈左手打开一本书,右手在过十字路口的时候会牵着女儿,一路走着一路读着。女儿静静地听着,默默地跟随着……在车水马龙的巷口,母女俩儿的身影成为一道温暖的风景。

如果说偶尔遇到这样的情形,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很难引发您的好奇,使你心血来潮吧。在我的印象里,每天都会遇到这对母女,只是时间或早或晚。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走路读书害处多多,自己也拜走路读书所赐,鼻梁上架了副眼镜。这位妈妈何以不知道走路读书的害处,选择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的坚持?我想只有用一个“爱”字去诠释吧。有了爱,才有了妈妈行走阅读的美丽;有了爱,才有了女儿静静地聆听,可以忽略车流的嘈杂、闹市的喧嚣;有了爱,才有了妈妈和女儿的交流,一问一答,围绕着阅读的内容展开,又围绕着问题的解答结束。

抛却妈妈走路阅读的利害,从心底我倒钦佩起妈妈对于女儿承诺的兑现:想必在女儿成长的记忆里,阅读不可或缺,有苦也有甜!伴随着女儿走过快乐的童年,走向阳光灿烂的少年。目及母女的淡然,我在想当我们批评孩子不守诺言的时候,想想我们自己是否重信守诺,行走的阅读不失是一种修正的范本:不在乎您说了什么,而在于您做了什么。

不知道女儿是否在认真听妈妈唇齿间流淌的每一个文字,是否理解文字背后的良苦用心?从女儿的表情看,她已然习惯了这种听读的方式,可以让她集中精力,可以让她如醉如痴,这一点与毛泽东在闹市读书如出一辙。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的阅读随意而不刻意,一路走一路读,与路途的长远无关,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有了琅琅书声,这不正是爱到深处的写照吗?

春暖花开的日子,正好是读书的好时节。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可能的话,与孩子一起读,一个读一个听,一个问一个答,你会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孩子的世界,不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吗?如果您有机会在十字路口碰到这对母女,请您不要鸣笛,放慢车速,静静地感受行走阅读的温馨……(《行走的阅读》原载于《丹秋家庭教育》)

当我翻开尘封的杂志,细细品味两年前发表的这篇短文,感慨时光易逝之外,对于亲子教育有了更深的感触。

一眨眼的工夫,女儿从那个在我的背上骑“马”的小丫头长成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的小姑娘,说话间就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和大多数青年父母一样,我和妻子在纠结过了几岁读小学、上什么样的小学,丈量完回家的距离和时间之后,尊重孩子的意见,我们最终选择了一所百年老校。从情感上,这所学校和我曾经就读过的大学有源远流长的机缘,可以说是“子弟校”吧!

如大多数双职工家庭的父母一样,如何在工作与照顾孩子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成了让我和妻子焦虑的问题。小学毕竟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除了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将影响孩子小学六年甚至整个求学生涯。选择托管吧,行为习惯没养成或者没养好,后面要纠正起来不仅要费很大气力而且事倍功半;请家里的长辈带吧,他们关注的重心在于关照孩子的饮食起居,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教育革命,大多爱莫能助,束手无策。起点年级虽然重要,但我们除了被动地应对,还能做出主动的选择吗?

大多数过来人告诉我,孩子没怎么管就长大了,没什么经验可以传授。随着全职妈妈越来越多,女性自身比较敏感、爱唠叨挑剔、心理承受力弱等因素会对孩子的性格、气质产生消极影响。关于陪读的话题,诸如:要不要陪?陪到什么程度?陪多久?一度引发媒体的热议,理性的判断和感性的诉求难以兼顾,难免有失偏颇。在经历了“入学拼爸爸,上学拼妈妈”的喧嚣过后,《爸爸去哪儿》的热播,说明爸爸缺席子女养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长期缺乏父爱,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从而造成认知、个性、情感、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其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缺乏、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出抑郁、孤独、任性、多动、有依赖感。

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概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

许多爸爸以工作忙,无法照看孩子作为借口,导致家庭和事业“失衡”,父亲淡出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独生子女行为缺陷的重要原因。

德国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基于澳大利亚西部地区超过1 400名儿童的研究发现,父亲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5个小时,儿子将比同龄人更好斗、具有侵略性,也更容易犯罪。

爸爸对孩子成长乃至一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在1998年美国出版的《父母》杂志中提到了八个方面:“一是爸爸更爱与孩子玩闹;二是爸爸使用的语言更丰富、更复杂;三是爸爸对孩子的管束更少;四是爸爸更好地帮助孩子发挥潜能;五是爸爸更多地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作用;六是爸爸对孩子成长的推动作用更大;七是爸爸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社会化,为他走向社会做准备;八是爸爸支持妻子,关心孩子,影响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正一反的比较中,我对于父母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思索,我们除了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富足之外,是否想到过在孩子成长的足迹旁留下我们陪伴的身影?相比物质的富有,精神的富足更为可贵。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清晰——“子不教,父之过”。可见爸爸的责任重大。

人类文明的发端由家庭开始,家是温暖的港湾,当我们倦了累了的时候,可以选择停泊,优哉游哉地在妈妈的怀里酣睡;家是明亮的灯塔,当我们扬帆远航的时候,可以为我们照亮前路,让我们乘风破浪,直达彼岸。孩子是家道的传承,不仅包含着繁衍生息,而且承接文明的延续,给予孩子鼓励、称赞吧,他一定会还你自信的优秀品质!“做什么不重要,怎么做才重要!”我努力搜寻着孩提时代的记忆,希望对于女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能够有所帮助。无奈因为久远到20世纪80年代,事过境迁,很难梳理出来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在参加完第一次家长会之后,“错过了就不再有”在耳畔荡起阵阵涟漪:孩子成长的路上爸爸不应该“袖手旁观”,孩子呼唤陪伴,尤其是爸爸的陪伴!

女儿就读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走过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杜威教育思想发端,在中西方教育的一次次激荡之中,历久弥新,让创新思维的种子在这里萌芽、开花、结果……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创造了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以学校教育为大背景,我希望在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过程里,真实记录下我对陪伴新的思考。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遭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大家对于业务作者的写作能力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我们更希望得到“成功者”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本书没有结论性的意见,以同步记录孩子成长为主线,期待引发大家对于“陪伴”的深层次讨论。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家长获得一些启迪,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

本书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前四个部分我撷取了陪伴女儿的生活片段,最后一个部分我盛情邀请了女儿就读学校的老师、家长和同学赐稿,以期可以从多维视角解读“陪伴”。第一章学校的那些事儿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聊得最多的就是学校的那些事儿。那些事儿我们熟悉又陌生。熟悉源于我们有过类似的经历;陌生则是“现代性焦虑”,让我们精神紧张,担心这儿担心那儿,在真正面对矛盾时,丧失做出客观判断的能力。第一节上学了,上学了

毛毛虫吐丝结茧,积蓄着化蝶前的能量,在破茧的瞬间,它会面临残酷的生死考验,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破茧成功,它就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能力,终其一生都是一条毛毛虫。只有当它竭尽全力成功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才可以获得扇动翅膀,翩翩起舞的权利。

久违的阳光从云端洒下来,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投射成斑驳的树影。满眼的光亮,让人睁不开眼睛。思绪如潮,在行走中迎来崭新的开始。如今回想起她第一天上学的情形,竟显得这样近又那样远,近得好像就在眼前,远得只能在记忆中找寻。如远山的风景,模糊而清晰。模糊是因为已经记不得她穿什么衣服了,清晰是因为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我顿时心生怜爱。那种感觉是只要脑海中浮现她背着书包的身影就会升腾起疼爱之情,让我终不能释怀。

当我把一年级新生入学答疑念给女儿听,她才真正感觉到,上小学的日子近了,近到就在眼前,而她还沉浸在幼儿园快乐生活的氛围里。“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千方百计地告诉她“时不我待”的道理,提醒她入学前要做的各种准备,包括但不限于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女儿对于我事无巨细的要求反应略显“迟钝”,甚至有点儿无动于衷。我说得次数多了,她反而会问我:“上小学真的有那么麻烦吗?”我被问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是不是我太过敏感或者杞人忧天,过分担心她不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为了避免打击她良好的自我感觉,越俎代庖帮她躲避新环境的挑战,无意中残忍地剥夺她体验新生活的机会?

女儿吵着要读小学是有原因的,在幼儿园班上她属于年龄偏大的孩子,被小朋友亲切地称呼为“二姐姐”。老师的注意力通常放在年龄偏小孩子的身上,她感觉自己被冷落,加上“二姐姐”的称谓让她有苦说不出来,她就动起了小心思。“爸爸,你能给我买点读机吗?” “说说看,你怎么想起买点读机呢?”“点读机可以教我认字、画画,还可以给我讲故事。” “还有呢?”我知道这不是她真实的想法,当我问她“还有呢?”她选择了沉默,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以问代答:“你什么时间给我买啊?”我反问道,“你说什么时间买?我看一下我什么时间有空,要不这样,我们问一下妈妈的意见,她同意了我们就买。”我把妻子抬出来当挡箭牌,女儿好像胸有成竹,“我已经问过了,她说你同意就行。”“是吗?”女儿学会了“斗智斗勇”,各个击破。我看了一眼日历上的备忘录,“我们在国庆节期间买,应该不会耽误工夫,你说呢?”女儿点了点头,高兴地抱起布娃娃在客厅里转起了圈。后来我从侧面了解到,我们在家讨论“幼升小”的事情时,忽略了在一旁玩耍的她,原来孩子看起来在玩,实际上也听到了关于部分小学会对上学的孩子进行各种有趣的测试,其中就包括写字,女儿“固执”地认为,只要学会了写字,就可以上小学了。而点读机中有识字、写字的游戏,还有更多有趣的游戏及故事,买回后不光可以练字,更可以玩很多有意思的游戏,我估计玩游戏才是重点吧。孩子心里的小九九,呵呵。

有了点读机,她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她就会打开点读机,听故事、认字,也会写几笔,玩游戏的时间居多。女儿在点读机里找到了自己的欢乐,那里面有她的童话世界,她乐在其中,流连忘返。有时候,我们也不忍把她从梦想拉回现实,可30分钟的使用时间限制让我们不得不一次善意地提醒她:“宝贝儿,时间到了,点读机要关了,记住我们的约定啊。”直到点读机里传出“记得每天都来看我呀”,女儿才恋恋不舍合上点读机。

除了学习上的准备,生活上的准备也让我们有点儿“抓狂”。一是睡觉,二是吃饭。女儿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晚上睡觉也翻来覆去,睡眠质量一般。上小学前要帮她调整生物钟,每天起床时间要提前一个小时才有时间吃早餐。刚开始她很抗拒,要么耍赖似地当作没有听见,要么就挣扎着坐起来接着倒下去,哀求道:“让我再睡一会儿嘛!”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将就着她,晚一点儿就晚一点吧,可上小学要上晨读的啊!女儿吃饭速度慢,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奢望她能短时间提高速度,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就知足了。说起道理,女儿都听得明白,真要做起来,总是那么不尽如人意。“学会欣赏她吧!”我竟有点“阿Q”的自我解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从不会到会一点儿,到会得更多,再到完全掌握。学会欣赏,就是既表扬她的优点,也要包容她的不足,这才是完整地接纳!否则就是残缺不全的接纳!《文摘周报》有一期刊登了香港一年级语文课本的内容《学校像迷宫》,其中写道:“学校大,像迷宫。走走走,跟着老师走迷宫。老师前面走,我们后面跟。走来走去怎么又回到教室里?”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发人深省。让我想起十多年前在一所大学做年级主任时,每到新生报到入学,我就会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依次介绍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办公楼等地点,中间夹杂着历史掌故,学生听起来觉得生动有趣,对于校园环境也很快熟识了,以后极少发生找不到上课地点的情形。为了让女儿尽快熟悉校园环境,报名结束后,我和妻子带着女儿教她识别厕所、教室、楼层指示牌的信息,以缓解她面对新环境时的焦虑不安。

前几日,上学的时间总不能准点,或早或晚老是差那么几分钟。我和女儿散步的时候问她:“你怎么那么慢啊?你以前的工作不是挺麻利的吗?”“爸爸,我也想快,你们越催我,我越快不起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在参观北京顺义的蝴蝶谷后,我隐隐约约找到了一丝线索。毛毛虫吐丝结茧,积蓄着化蝶前的能量,在破茧的瞬间,它会面临残酷的生死考验,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破茧成功,它就永远丧失了飞翔的能力,终其一生都是一条毛毛虫。只有当它竭尽全力成功蜕变为美丽的蝴蝶,才可以获得扇动翅膀,翩翩起舞的权利。女儿的表现不正像一只毛毛虫,在慢慢地爬行中慢慢长大吗?让我们从蝴蝶变回毛毛虫,和她一起慢慢爬,慢慢爬……就像抓在手心里的沙子一样,你抓得越紧,沙子漏掉的速度越快。要解除她的抗拒,我首先放弃了原来的让女儿“强烈排斥”的沟通方式,对于“不许、不准、不行”这类词尽可能少用,能不用就不用。比如“不准迟到”,孩子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也不用承担什么后果的!我尝试以身说法,“宝贝儿,比如爸爸上班迟到了,那是很严重的,到了上课的时间,我没有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就会被视为教学事故,不仅要经济处罚,还会影响评先进。”我言之凿凿,不但丝毫没有引起她的重视,而且她还批评我:“既然迟到这么不好,你干嘛还要迟到?”让我哭笑不得。

根据吸引力法则,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要……” “不能……”“不行……”的父母,不要埋怨孩子们成年后乏善可陈,一无是处,因为他每一次的尝试冒险都被“扼杀”,甚至担上违拗父母的罪责!殊不知人们的大脑会主动过滤掉“不”,留下与你事与愿违的信息,从而造成沟通无效的“反结果”。我增加使用“可以”“你能”这类词的频率,我学着用“8点20分之前要到学校”这样的表达方式,从这以后女儿自己倒担心起迟到的事情,早上总是催着我早一点出门。她担心被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登记姓名,扣他们的班分,进而影响评选“文明班级”。拖班集体的“后腿”,在女儿眼中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儿。她也偶尔有迟到的情况,倒没有被扣班分,我问她详细经过,她要求我不能告诉妈妈,然后才慢吞吞地说:“早上有几个同学都迟到了,我趁大哥哥、大姐姐在记名字的时候,悄悄溜了进去,他们没有发现我。”“哈哈,你这叫漏网之鱼,迟到就是迟到,这样做可不好?”“可要扣我们班分,就不好啦!好羞羞脸啊!”“这种行为比扣班分还严重呢,心存侥幸,下次迟到还溜进去啊?”“没有下次了!”看着她一本正经的神情,我摸了摸她的后脑勺,“错了就是错了,不要给自己找那么多理由,不想给班集体抹黑,就要好好表现,耍小聪明你觉得这样做,对吗?”我用女儿说话的腔调反问她。“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行,下次一定要长记性,不过二。”她一下来了兴头,“爸爸,什么叫不过二呢?”“不过二就是同样的错误不要故意犯两次。”“这有什么难的?”“别小看不过二,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她想了想,“爸爸,我能做到不过二!”“有志气,不过二是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真要做到可不容易啊!”我竖起了大拇指,“爸爸,你能做到吗?”“爸爸也做不到不过二,我们一起努力,好不好!”女儿伸出小指头勾着我的小指头,用大拇指与我的大拇指面对面挨在一起,口中念念有词:“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上学对于孩子来说,面临的压力比我们想象得要大。因为入学测试要考一分钟跳绳,妻子无意的一句话让女儿紧张了一个多星期。早上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女儿对我讲:“爸爸,跳绳测试我通不过怎么办啊?我好紧张。” “爸爸相信你一定能行,即便通不过,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加强训练!”“妈妈说过不了测试,就不能上小学了,只能回幼儿园。”我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女儿理解错了妻子的意思。我赶紧修正,“宝贝儿,妈妈的意思是说让你好好锻炼,不能再像上幼儿园的时候那样松松垮垮,你是小学生了,否则和幼儿园时相比就羞羞脸了!别紧张,下午放学,爸爸陪你锻炼,通过测试没问题!”女儿不大相信我的话儿,“可万一没及格呢?我会不会被退回去?”“不会的,老师看你练得那么认真,舍不得把你退回去的!”她看我不像是在骗她,才没有继续纠结下去。为了让她顺利通过测试,放学后我陪她来到大学校园的运动场,进行强化训练。“一个,两个……”还没跳十来个,女儿停了下来,“爸爸,我跳不好啊!”“你们是一分钟测试,又不是要求连续跳。不着急,主要是你的动作不够协调,你想一想体育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女儿站在原地,用双手把绳子有节奏地甩起来,“注意要用手腕的力量,跳起来才轻松,跳的时候,不要移动过大距离,最好在原地跳,这样速度也能提起来。”针对女儿跳绳的表现,我纠正她的一些动作。“爸爸,你会跳绳吗?”女儿歪着头问。“爸爸跳得不好,你跳好了,教我好不好?”“大胖子,妈妈让你减肥,你要加强锻炼啊!”“没错,爸爸决定跑步,每天跑800米!”我咬牙说出了自己的训练目标。“前提是你要达标”,我补充道。“好啊,看我的!”当她主动告诉我测试结果,我没有过多询问成绩如何,而是淡淡地说:“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比成绩更重要的信心和勇气,有了这种信心和勇气,就没有你做不好的事情,加油,努力!”“多吃巧克力!”女儿嘻嘻哈哈地接上了话,看得出来她信心满满。

起点年级不仅意味着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心智也在逐渐发育。对于周围的人和事,孩子都有一个从学会面对到逐步调整再到学会适应的时期,心理上的准备时间通常超过我们的想象,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何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答案或许不再孩子身上,扪心自问,我们家长对于学校的信任有几何?对于老师的信心有几分?家长的言谈举止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的判断。“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学校去,让你们老师收拾你!”也许我们的本意不是恐吓,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的印记却是:“学校是梦魇开始的地方,只有不听话的孩子才会上小学,去学校也无快乐可言,老师像怪兽,等着收拾我们呢?”我没有想批评家长的意思,当我们经过慎重选择,把孩子交给学校和老师,也应该把信任、理解和支持一起相托。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宝贝儿,你是个好孩子,等你年龄够了,爸爸妈妈就送你上学,学校有老师、同学,可以学文化,长知识……”相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儿,她会认为“学校是美丽的地方,在那里有梦想,有希望!自己只有表现好,才能去,上小学是一件多么开心让人羡慕的事情啊!”你想孩子还会厌学吗?第二节第一次家长会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发掘。“木桶定律”对家长的影响深入人心,要想增加水桶的容量,就是要把短板补上来!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就被无情的绞杀,变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发现孩子的优势,就是要扬长避短,重在扬长!

说起家长会,很多家长往往有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会过后,很多孩子往往成为“踢猫效应”的受害者,噩梦开始,父母又开始喋喋不休说着“熊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在比较中渐渐对孩子失去信心和耐心。我也组织过家长会,面对不同年级的家长演说《发现孩子的优势》,现场收到的反馈常常是家长的无奈: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说起孩子的学习能力,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商发展,表现为考试成绩的好坏,名次的高低,而这些将决定孩子能否就读名校。对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是解决了考试成绩这个老大难问题后才开始关注诸如情商、逆商、财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到头来事与愿违的事情时有发生。我们这样做难道有错吗?相比动机、个性等心理特征,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更容易度量,但前者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也就是孩子的信念和心态,进而影响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爱好。因此要求我们家长在孩子定型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态和心理健康,做到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

参加自家孩子的家长会,对我来说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所以今天说起来,好像才刚刚发生。“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那是8月最后一周星期四下午,等我到了会议地点,早已是座无虚席,会议的主题是“牵手教育,一起成长”,内容丰富而且衔接紧凑。翻开当时做的笔记,可以看出校方用心良苦。“成长”这个词,并不如“畅想”所描述的那样,相反,却和烦恼联系紧密。成长一方面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一方面是告别旧的观念、行为和习惯。与其说是父母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不如说是孩子给了父母成为父母的机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试错,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废寝忘食,甚至“走火入魔”!在孩子眼中,日子每天都是新的!对于孩子日新月异的变化,父母却充满困惑,抱着孩子还没有长大,还需要父母的守护,还需要细致入微的照顾的旧思想不放,埋下了产生矛盾的种子。孩子在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父母却故步自封,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裂隙由此产生。校长向家长推荐了三本书:《家长的革命》《孩子你慢慢来》《目送》,润物无声地告诉家长:父母也需要学习,更需要成长!“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是孰非的争论持续了很多年,“素质教育”距离我们还是渐行渐远,中国学生缺乏创造力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根源,是我们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无法培养出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和“探究精神”的创新性人才。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是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对自己有用的就拿过来,对自己看似无用的就熟视无睹。即便是“有用的”那一部分也不求甚解,按照自己的片面理解随意解读,造成思维上注重主观解读忽视客观实证的局面,在缺乏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信口开河。最吸引我的是学校2012年以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以思维教育文化为核心,勤思、乐思和善思,无疑是一种积极探索:课前指导性预习、课中探究性学习、课后拓展性练习,让孩子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把“课堂”变“学堂”,让我对女儿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

家长会一共分为两个部分,除了校方组织的年级家长会,还有各班组织的家长会。《校长心语》如涓涓细流,流淌进每一位家长的心田,滋润着家长的情感,六年,一千八百多个日夜,人生有多少个六年?六年的起点竟然如此浪漫,校长用一首小诗倾诉着她对教育的情怀,如此我再次诵读下面的文字,依旧热血沸腾,感动得热泪盈眶!

六年,我们用文明播种文明,让我们的孩子懂得知书达理,举止优雅,男孩有绅士风度,女孩有淑女气质。

六年,我们用爱心浇灌爱心,让我们的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懂得尊重与敬畏,懂得宽容与合作,懂得赞美与欣赏,懂得责任与担当。

六年,让我们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我们的孩子如此好奇,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开满缤纷的花朵,清晨的每一声鸟鸣都会引去他的目光。

六年,让我们用书香浸润书香,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阅读中外名作,阅读世界这本大书,让我们的孩子拥有诗人般的才情,智者般的胸襟,学者般的智慧。

六年,我们用尊严养育尊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让我们的孩子人人都很快乐,善待他人,互相帮助,都被大家接纳。让我们的孩子没有落后与难过,没有怯弱与自卑,没有胁迫与沮丧,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地活着。

六年,让我们耐心守护孩子的成长!六年,让我们用心欣赏孩子的变化!六年,让我们静听花开的声音!

坐在贴有女儿姓名的座位上,我认真做着笔记,生怕有所遗漏,回家需要向女儿一一传达。数学老师对于家长的要求明确而细致:督促孩子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每天检查孩子的作业。班主任的要求更侧重于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重点谈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公平与民主,在任何活动中鼓励孩子参与,在某一方面发挥特长;严在当严处,爱在细节中;有爱心,有规则意识;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说到发现孩子的优势,我听到父母说得最多的是孩子的不足。我曾经做过一项随机测试,孩子拿着这样的成绩单回家:社会学A,英语B,代数D,您会花时间和孩子讨论哪门功课!大多数父母选择了代数,选择社会学竟然被当成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我们过分关注孩子的弱点,扼杀的却是孩子的优势!这也是中国学生缺乏自信的家庭原因!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发掘。“木桶定律”对家长的影响已深入人心,要想增加水桶的容量,就是要把短板补上来!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就被无情的绞杀,变成了工厂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发现孩子的优势,就是要扬长避短,重在扬长!

中国人对于“爱”这个字的理解含蓄而深沉,羞于向亲爱的人表达,即便说,还未出口已经羞红了脸。父母把握不好爱孩子的分寸,以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爱”,忽略了情感上的交流,往往把付出当成了一种“权利”:口诛笔伐的权利,博取同情的权利,不知不觉剥夺了孩子被爱的自由。孩子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只知索取,不愿回报,这也是独生子女吃“独食”的原因。“严父慈母”就是对父母的要求:爸爸要严在当严处,妈妈要爱在细节中。班主任有如此深的教育感悟,我为孩子们感到欣欣然。

关于规则意识,近些年来见诸报道的一下子多了起来。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并未带来素质觉悟的飞跃,国人在异邦的种种不文明行为,恰恰是需要补“规则意识”这一课。农业文明依赖亲缘、地缘、血缘等作为连接的桥梁和纽带,工业文明则借助于契约维持利益格局的平衡。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在某种情景下就是对于规则最持久的破坏力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只有符合普世价值观,才能为大多数人所信仰,这与国界无关,恰恰是教育浸润的结果。

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陪着孩子一起阅读,积极参加孩子的学校活动,正确面对孩子在学校的问题,注重仪容仪表,制定好放学回家的时间安排……我思绪如飞,思考着怎么去做,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此刻就是我真实情感的表达!第三节入队仪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仪轨除了约定俗成的规范,还有它个性化的表现,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如耀眼珍珠散落在古代典籍中。仪式庄重而肃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心灵的净化和文明的洗礼。

10月13日,“星星火炬代代相传”主题队日。

作为曾经的少先队大队部大队长,仿佛在他乡邂逅儿时的玩伴儿,除了感叹事过境迁,脑海中也多了一份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我们那一届学生入队很晚,一直到四年级上学期才加入少先队的,而且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少先队员的,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有机会被老师推荐,还要公示,最后才能参加入队仪式,并且要在入队仪式上高唱《少年先锋队队歌》,记得入队前的几周,每天放学后,即将加入少先队的同学们练歌的情形,真是活灵活现!引得没能入队的同学用现在的词是“羡慕、嫉妒、恨”呐。

我早早地到了校门口,只见人头攒动,爸爸或者妈妈被要求参加主题队日活动,高年级同学为爸爸妈妈们系上红领巾,当红领巾在胸前飘扬,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小学时代,和小伙伴三五成群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到了操场,孩子们还没有下来,家长你一堆我一堆地站立着,或者小声交谈着或者在盯着自己的手机,大家不时张望着楼梯口。约一盏茶的工夫,孩子整齐排着队到了指定的区域。家长立即躁动起来,找寻着自己的孩子,按照指令很快走到孩子身边,孩子也叫起来,“爸爸”“妈妈”的叫喊声响成一片。主持人要求家长退后,待入队仪式开始后再上前,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我的入队仪式,父母并未被邀请参加,为我系上红领巾的是学姐。我当时想象着戴上红领巾,就可以像小兵张嘎那样手持红缨枪放哨站岗了,没想到只是佩戴了三条杠的大队长臂章,并没有发红缨枪给我们,为此我还找辅导员问了几次,为什么不发红缨枪。

少先队鼓号队奏响《出旗曲》,鼓声浑厚,号声嘹亮,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入队仪式开始了!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我们依序前进,站在孩子的身边,为孩子佩戴红领巾。女儿一把抢过来说:“爸爸,我自己系,我会系。”“不行啊,今天的仪式,必须是爸爸给你系。”当我熟练地把红领巾系在女儿的脖子上,她先向我敬了一个标准的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

接着我也向女儿敬队礼,她却纠正起我的手势来:“爸爸,你敬的队礼不标准,要五指并拢,手臂弯曲……”她连说带比画,直到我敬的队礼符合标准为止。乘着做动作的空儿,我有心想考考她:“宝贝儿,您能告诉爸爸队礼代表什么吗?”她想了想,“老师教过我们,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我不知道她是否真的理解“人民利益”的真正含义,也许她所能做的就是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小事中去培养这种好的意识。我情不自禁地把她抱在怀里,单手用手机记录着这一幸福时刻——女儿成为少先队员了!

我回忆起自己主持新队员入队仪式的情形,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五星红旗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提醒少先队员要时时刻刻、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争做“五好少年”!

主题队日的活动丰富多彩,入队仪式是由高年级同学主持的,从各班级清点人数向大队委报告,到新老交替完成,新大队委的集体宣誓以及给辅导员颁发聘书,团委书记讲话,校外辅导员讲话,松弛有度,不落俗套。看着他们落落大方的主持,我感喟长江水后浪推前浪。我五年级时也代表大队委主持过这样的入队仪式。当时把“发言”和“讲话”两个词张冠李戴,请校长“发言”,请少先队员代表“讲话”,在语文课上被老师作为案例,一时传为笑谈。

通过这简单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带来的进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中国家庭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但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

女儿也许还没有完全明白,加入少先队对于她的小学生活意味着什么。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仪式,让孩子隐约感觉到自己即将担负起的责任,从第一次佩戴红领巾起,她将成为社会公民中的一员。

中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古代四大文明中硕果仅存,这与中国人重视教化,尤其是下一代的教育休戚相关,CCTV制作的《家风》节目就是这种教育传承的浓缩,“礼仪”绝非仅限于仪式这样狭小的范围,关于“站坐行进”的礼节只能属于“礼仪”的细枝末节,“礼仪”的社会价值在于维持全社会的秩序。“尊重为本,形式规范,善于表达”是中国人待人处事接物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从《弟子规》中找到它的具体体现,近年有人批判《弟子规》不以儿童为本位,忽略孩子的心理发育,有人批判仪轨的繁文缛节,形式大于内容,却很少探求仪轨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仪轨除了约定俗成的规范,还有它个性化的表现,在普世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散着璀璨夺目的光芒,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如耀眼珍珠散落在古代典籍中。仪式庄重而肃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心灵的净化和文明的洗礼。第四节六足机器人比赛

因为这份鼓励,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科学求知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就是因为这份鼓励,我们发现了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就是因为这份鼓励,老师把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灌输给学生,一花独秀不是春,要竞争更要合作,荣誉属于班级!

6~7岁的孩子,对于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没有思维定式,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是崭新的。在一次次跌倒之后,他们一次次选择爬起来,勇敢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表达对于周围人和事的理解:他们渴望被关注,所以在被表扬之后乐此不疲,简单而重复地做着一件让成人觉得枯燥的事情,直到做过之后真正明白。在这段时间,对于孩子的行为观察难能可贵,您可以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中看到成长的快乐:因为喜新厌旧而趣味盎然,因为勇往直前而精彩不断;您也可以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读到成长的烦恼:因为弱小而无奈;因为强迫而被动。

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有创造性地做,也许就是70后父母与00后孩子的“代沟”,我们过早追求精确知识,而缺乏浪漫情怀。他们天性开朗,在突破牵牵绊绊之后回归自然,做着真实的自己。

六足机器人,是学校协办的一项科技竞赛,主要是训练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刚通知,我便第一时间跟女儿商量,一来女儿比较喜欢动手制作她喜欢的东西,比如折纸,她可以参照图解一步一步制作完成,在她随身携带的包包里,总是有几张彩色的折纸。二来就是让她融入班集体生活,同学们一起完成规定要求的安装、调试等工作,可以在融洽的竞争氛围下相互学习,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对于比赛成绩,我倒不怎么看重,兴趣第一,比赛第二,贵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迫孩子做她不喜欢的事情,容易让孩子产生抗拒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是否参加比赛,还是要征求女儿的意见,考虑她的接收度和理解力。下午接她放学的时候,我告诉她,学校在组织机器人比赛,问她是否要参加。女儿当时也许没有听明白,也许没有听清楚,没有立刻答应我。看到这种情形,我想她一定在思考:好玩吗?

女儿很有主见,做一件事情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她完全清楚为止。陪伴的过程会让人很抓狂,不知道还要重复多少次才可以看到出口的光亮。无论你多么疲乏,她总是兴致勃勃期待你和她一起见证伟大时刻的诞生!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又一次提起六足机器人比赛的事情,她若有所思地答应了。她喜欢做实验,在她的脑海里还分不清楚做实验和参加比赛有什么不同,这就是6~7岁孩子的可爱之处。

我和大多数70后父母一样,都有一种补偿的想法,因为自己的童年简单而苍白,所以想把自己未体验的、未经历的事物一股脑地补偿给孩子,期待希望与梦想在孩子身上延续和传承。从女儿报名到拿到六足机器人的制作部件,中间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直到有一天放学,她从书包里拿出比赛模型,我知道我的“麻烦”来了。

女儿望了望盒子里的元器件,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动手,于是,不假思索地喊:“爸爸,这个实验怎么做啊,你快教教我吧。”我心中有点小得意,爸爸在孩子心中就是为她解决“麻烦”的,而且这些“麻烦”也只有找爸爸才可以顺利解决。我接过盒子,首先拿出组装说明书,引导着孩子认真阅读,并分清楚工具的作用,各种零部件的位置,女儿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拿着其中几只机器人足跟我一起动起手来,很快她便上好了螺丝,兴奋地叫嚷起来:“爸爸,你看你看,我装好了!”她的眼神中满怀期待,期待着我的赞美和肯定,她的头仰得高高的,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让我来看看你的作品”,我故意放慢语速,拖着音说,一边接过来,一边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儿,仔细端详着,口中念念有词,“螺丝上得很紧,位置嘛……”“位置怎么样了?”她显得很急切想知道结果,我慢条斯理地说,“位置好像有点不对。”“哪里不对了嘛?”“我们一起对照组装图来确认一下好吗?”“好!”女儿肯定地喊道。我们两个人把脑袋一起凑在台灯下,一点儿一点儿做着比对,螺丝的位置好像是对的,长足和短足连接应该是有夹角的,但女儿装成了一个方向,问题找到了!女儿的兴奋劲儿却像一阵风来得越快去得越快,消失得无影无踪,“机器人不好玩,爸爸你装吧!”这时正好妻子喊她上床睡觉,她一蹦一跳地进了卧室,还不忘给我布置任务,伸出小脑袋对我喊:“爸爸,你一定要帮我装好啊!”然后一跐溜就跳上床,拉下被子,佯装睡觉,没一会儿,均匀的呼吸就响起来了。看她可爱的样子,我知道她是在装睡,也就没有揭穿她的“小把戏”,帮她掖了一下被脚,一个人又坐回到台灯前。

我再次端详着零部件,又看了看组装图,扫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今晚可能要熬夜了,并不是我不擅动手,是因为有些小螺丝对于我高度近视的眼睛来说,实在是一种考验,用手指捏着小螺丝,因为拿捏不稳不断掉落下来,在一次次捡拾中我渐渐失去了耐心,想放弃,脑中浮现出女儿的笑脸和她在小朋友面前的“炫耀”:我爸爸最棒了,没有什么可以难得倒他……我揉揉惺忪的眼睛,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伸伸懒腰,又开始组装起来。说实话,“六足机器人”的组装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略显复杂了,不仅部件多,而且要考虑动力和摩擦力。根据比赛要求,看谁的机器人走得直还要远,考虑到比赛场地的差异,组装完成后的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距离12点还有大约一刻钟的时间,我总算大功告成,我想找几节干电池来试一下,却只找到两节充电电池,充电器也没了踪影。也罢,只有等明天再检测调试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一起床就问:“爸爸,机器人装好了吗?让我看一看能不能走?”我把机器人拿出来,女儿看着机器人的怪模样儿,“这就是机器人啊,好丑啊,一点都不漂亮!爸爸,你装上电池,我看它能不能动起来?”“家里没有电池,下午放学我们一起买,买来再测试好不好?”我和女儿交换着意见,“那好吧!”女儿有点遗憾地说。

电池一买回来,女儿就迫不及待地把机器人放在地上,安上电池,拨动开关,伴着电机的“嗡嗡”声,机器人开始在原地打转,女儿竟吓了一跳,连续后退了两步。“爸爸,它怎么不向前走呢?”“我们来找一找原因”我俯下身去,把机器人拿起来,仔细查找问题,原来是脚部的螺丝上得太紧了,我用手把几个螺丝全部松了几圈,拿起机器人悬在空中,启动开关,机器人的腿伸缩了起来,“这次应该能行”我对女儿说,其实自己心里也不确定。当我把机器人放在地板上,因为摩擦力的缘故,机器人向前没走几步就趴在那儿不动了,电机开始空转。“爸爸,它怎么不动了呢?”“是因为地板的缘故,我们换个地方。”我把机器人放在桌子上,机器人走得速度快了许多,距离也有60~70厘米了,“成功了!”女儿像捡到了天上掉的馅饼,高兴地跳起来。可好景不长,没一会儿有几个螺丝脱落了,机器人又窝在桌子上动弹不得。“这明显有设计缺陷,怎么不用铆钉呢?”我有些愤愤不平,“爸爸,我们想想办法吧!看用什么东西能把螺丝黏住?”“黏住?这是金属的,用特种胶水,就无法拆卸了。”我不无疑惑地看着女儿,她却自顾自地说:“可以用胶布啊,透明胶应该可以。”她边说便去美术袋里翻找着透明胶带,“透明胶不行,黏性不够,黏不住的!”我想制止她。“试一试,才知道!万一可以呢?”女儿很坚持自己的判断,她又找出来剪刀,刀尖向自己,刀把向我递给我,这是妻子反复提醒她的安全小常识,把安全留给别人的结果恰恰是把安全留给自己,这和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的做法是一致的。我接过剪刀,剪了一小截儿胶布,贴在螺丝帽上,努力使胶布和螺丝之间没有缝隙,这样才黏得牢靠。许是材料的缘故,我怎么捏都无法做到,也想把螺帽旋在透明胶布上,因为接触面有限咬合不严,也没有成功。女儿这个时候却安静了下来,认真地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连大气都不敢出,害怕打扰我。“我说不行吧!算了,让我安静一会儿,想想办法。”“用双面胶呢?”女儿冒出新的主意。“双面胶?”我不置可否,我没有打击女儿的积极性,而是和她一起找双面胶,一边找双面胶一边问女儿,“宝贝儿,我不确定双面胶能黏得住,万一还是不行呢?我们要不要就此放弃?”“不试验怎么知道不行呢?”女儿又一次打断我的话,她的想法简单直接——做过了才真正明白!是啊,在没有试验之前,谁也不武断地对结果进行判定,试一试的想法难能可贵,它不屈服于权威,特立独行。有许多行为在“权威者”眼中可能是离经叛道,可就是因为试一试,人类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黑暗寻找到光明!“爸爸,找到了!”女儿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看来今天不解决螺丝松脱的问题,女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我把双面胶剪成小方块儿,揭去贴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胶纸,围绕着螺丝裸露的部分,把它和螺帽紧紧地包裹在一起,“成功了!”我把女儿拉在身边,演示给她看,“爸爸,让我来,好吗?”“好啊!很好玩的!黏黏的感觉,就像团小纸团儿!”女儿用右手食指慢慢地粘起一块小胶纸,按在螺丝上,用大拇指配合食指把胶纸卷成一个圈,一端和螺帽贴合,一端和螺丝贴合,几秒钟的功夫就完成了一个,“爸爸,你看一下,行不行呢?”“好,我来检查一下,不错!合格!”接下来,我只剩下旁观的份儿了,她又做了几个,还剩下两个的时候,嘟囔着小嘴对我说:“爸爸,剩下的你完成,我休息一下。”“你呀!又想偷懒,做事情要有头有尾,善事始终。”我嗔怪道。“你先做的,你来收尾,不是有头有尾吗?”女儿反唇相讥,“有道理,我来收尾!”

经过一番调试,机器人也“学会”了走直线,可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马力又跟不上了,摩擦力稍微大一点儿,电机就抗议要闹罢工,加上六只脚与地面的结合面积小,受力不均,遇到复杂路况,重心偏移。因此我对组装的机器人能否参加比赛以及在比赛中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并没有奢望,重在参与吧!距离比赛还有几天,女儿表现得异乎寻常的“淡定”,我提醒她把“六足机器人”带到学校,她不慌不忙地把机器人装进塑料袋,然后塞进书包里。她和平时一样,对于比赛说不上“兴奋”,也许随着组装的完成,机器人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不太漂亮的玩具,吸引力有限,难以让她长时间为之着迷;也许她曾经拿出来和小伙伴比拼过,结果差强人意,让她对校级的比赛少了许多期待;也许她还沉浸在幼儿园“小牛顿科学实验班”的愉快氛围中,尽管她不止一次对我说喜欢上小学,可我能感觉到对于六足机器人的驾驭,她觉得索然无味。对于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让他们刻骨铭心,我们何必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呢?

果真,比赛那天,我们组装的机器人她碰巧忘带了,下午的比赛她彻底“解脱”了。因为没有带机器人,她就是想参赛也没有硬件,我还不能责怪她,书包是她自己收拾的,参不参赛也应该由她自己决定,而不是我一味地把自己的想法加诸到女儿的身上,更不需要费尽口舌去说服她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为没有带,她就可以精神放松,不关心比赛是否与自己存在关系,可以东瞧瞧,西看看,闲庭信步,轻松而惬意。比赛结束,她未向我提及有关比赛的任何细节,在她看来比赛已经结束了,有更精彩的活动等着她去参与,至于机器人比赛的点点滴滴,她早抛之脑后了。

等到成绩公布的时候,所有参赛的同学都获了奖,作为省级的一项奖励,女儿并不关心它代表着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她羡慕的只是小朋友拿着奖状拍照的精彩瞬间,看到小伙伴们灿烂的微笑,或许她会想起如果自己参赛,也一定能获得不错的名次。在镜头面前,女儿通常是羞涩的,总有那么一点点拘谨,以至于不熟识的人认为她“内向”,一旦对新环境适应之后,她就不再胆怯,很快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我侧面问她六足机器人的比赛结果,女儿佯装不知,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我和妻子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给孩子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之于我和妻子弥足珍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获奖的同学,我要致以热烈的祝贺,他们自始至终体验了竞赛活动,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更要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相比少数同学的“一等奖”,大部分参赛同学的“三等奖”让我看到比活动本身更深远的意义。就是因为这份鼓励,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让他们在科学求知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就是因为这份鼓励,我们发现了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潜能,他们在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就是因为这份鼓励,老师把竞争与合作的意识灌输给学生,一花独秀不是春,要竞争更要合作,荣誉属于班级!第五节快乐思维节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不仅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思维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并灵活运用思维规律,这样才不会形成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制约人的可持续发展。

女儿就读的学校有一项特色校园活动——“快乐思维节”,屈指算来今年已经举办第十一届了。我一直很想找机会近距离了解一所小学是如何开展思维训练的?要兼顾到一到六年级的大多数学生,活动本身就是一项挑战。

提起“思维”这两个字,抽象且复杂,我们很难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描述它。它看不见摸不着,让人感觉无从下手,但却时时处处事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至于“快乐思维”更是我们梦寐以求希望得到的珍贵礼物,有了快乐思维,学习有趣,工作简单,生活幸福!

我想大家都尝试过“九点连线”这个思维游戏,用四条不中断的线段把九个点连起来(每排3个点,共九个点),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框架,运用延长线的方法,在九点之外寻找突破。如果用三条线,需要正确理解相切和相交的几何概念。如果用一条线,大多数人的思维是把线条变宽到足够遮盖九个点,就可以实现一线连九点。我与大学生朋友深入研讨过这个问题,我们做这样的假设,把九个点画在一张纸上,让纸片绕轴做高速旋转,所划过的痕迹,俯视的话不就是一条线?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不仅要求我们熟练掌握思维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并灵活运用思维规律,这样才不会形成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制约人的可持续发展。“快乐思维节”上有两个超级明星,一个叫“思思”,一个叫“维维”,看上去模样和个头都差不多,只是发型有点区别,一个是英语字母“S”,一个是英语字母“W”,他们俩形影不离,给小朋友们答疑解惑,把“快乐、智慧、成功”传递给同学们。孩子们可以从“慧眼”中发现世界的奇妙,也可以从“乐思亭”中体验思考的乐趣,浸润在思维和智慧的环境之中,形成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

快乐思维节里的活动真不少,女儿参加的是“快乐思维冲关王”活动,活动规则即每通过一道关卡,就会被奖励一顶有颜色的帽子,最后根据每个班级获得帽子的多少来判定名次。第一次参加快乐思维节,对女儿来说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除了“思思”“维维”憨态可掬的身体,她很难用“精彩”的语言全景描述快乐思维节发生的故事,对于某个细节却给予充分关注。比如老师给她发了一顶白色的帽子,至于发帽子的原因她也不明就里。

对于这类活动,女儿显得不是很积极,她更热衷于做创意手工。每次家里包饺子的时候,她都会做出各种形状的饺子来,有的像小猪,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荷包,边做饺子边点评我的“作品”: “爸爸,你包的饺子太没有创意了,形状都差不多,哪像我做的这么有意思呀?”我鼓励她天马行空的创作,“爸爸给你的饺子起个名字吧,叫‘创意饺子’如何?” “好啊,好啊!就叫‘创意饺子’! ”我接着说:“你没有发现你做的饺子形状都不一样吗?观察一下,他们什么是一样的?”女儿放下手中的面皮儿,把做好的饺子拿起来,捧在手中,“它们都是用面粉做成的,还有就是里面包的馅儿是一样的!”“你想想里面还可以包什么馅呢?”“还可以包糖果、包水果,包……”她不自觉用起了一般性头脑风暴,“说得很好,你还要考虑煮饺子的时间,要不有的熟了,有的没熟,你叫大家怎么吃呢?”“分开煮不就可以了吗?”我摸了摸她的后脑勺,“爸爸怎么没有想到啊!”我们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说话间,思维碰碰车启动了,三四年级的同学要来比拼“和你不一样”的故事创意。他们被要求用“特别、巧克力、百年、激动、蓝天、三叶草”等词语创编故事,要求有序完整、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关键是每个同学的故事还要“和你不一样”,在故事中都用上相同的词语,但是每个同学的故事情节和设计还要有自己的特点,这可有点考脑袋啦!

我把六个词语按照词性归了一下类,有名词、动词还有形容词。大家对于造句一定不陌生,一般情况下我们造的句式以陈述句居多,绞尽脑汁就为了造一个“不同凡响”的句子,却很少去思考造句的目的是什么。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的是沟通与互动的缺失,起初在台下还可以流利表达,上了台会紧张。因为没有改变沟通的方式,词不达意的情形出现得多了,人便木讷起来,越发没有自信。

如果增加难度,可以尝试造“一般疑问句”,再复杂的话就是“复杂疑问句”,随着词语数量的增加,难度也会增加,到了四个词语以后,不仅限定主题还要限制角色,在循序渐进中孩子的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加强训练是重要环节。

创意故事,考察的就是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我不知道女儿上了三四年级面对多词造句会不会应对自如。她比较喜欢成语,每当老师要求用书上的生字组词她就尽可能用四字词语,然后选择一个四字成语造句,碰到一些不常用的成语,我和妻子都要思量半天才能作答,女儿却乐在其中。

据说五六年级的学生思路开阔,已经探索用“六顶思考帽”分析问题了。六顶思考帽是一种全面思考问题的水平思维工具,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思维方向。白色代表收集基本信息,红色代表感情情绪,黑色代表冷静与风险,黄色代表阳光与希望,绿色代表创新,蓝色代表反思控制。“1+N”思考方式中的“1”是白色思考帽,N是选择其他5顶思考帽的一种或几种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同学们精心选择了“传统习俗——压岁钱”“微课(视频)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走向WIFI的世界”“高(中)考制度改革”“童年的现实与期待”“对‘星’时代的冷静思考”“课前3分钟”“中国式过马路”等八个问题,从以上话题不难看出,具有“思维性”也具有“时事性”,我赞叹学校老师的独具匠心,学生们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相反却在与时俱进中拥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理想情怀,完成了从思维到思想的升华。

我们常常试图从中西方教育的比较中,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指点迷津。当只能从媒体的报道去管窥西方教育的创新思维,我们除了批判现有教育模式的弊端外,剩下的好像只有羡慕嫉妒恨了,对于问题的解决鲜有良方。试想全球化教育本来就是在融合中分化,在分化中融合的,搁置争议,积极去实践,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本身就没有国别之分,在思维训练的道路上,缺乏的是勇于改变的行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