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7 21:42:11

点击下载

作者:祝波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投资项目管理

投资项目管理试读:

序言

卓越的企业管理者是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集结,投资项目管理可以为现在或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增加知识存量,为企业投资决策者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企业管理者经常面对投资建厂和兼并收购的重大项目管理问题,如何进行科学决策?如何进行项目管理?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回答,分别深入阐述了投资决策与项目管理的架构、流程和方法,给企业管理者建立一个完整的投资项目管理框架。最有价值的是作者提出了管理者应形成项目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观点。

本书集结了经济学、管理学、投资学、工程学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同时紧密结合实务,又具备一定的实用性。简明、扼要、实用是本书的特点。研读本书达到的预期目标:建立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了解需要做哪些事情;熟悉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即做这些事的先后顺序;掌握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即如何来做这些事情。《投资项目管理》是祝波博士多年理论研究与积极实践的成果,希望本书能给更多现在的或未来的企业经理人带来工作方法的变革和管理思想的提升。金润圭2009年1月

第一章 导论

本章要点

1.明确本书投资与投资项目管理的概念界定:绿地投资和兼并收购,以及对投资建设项目和兼并收购项目的管理。

2.投资项目管理的内涵:在TQC的约束条件下完成一件事情。

3.项目管理的框架和内容:计划、组织、实施、控制。

4.项目管理流程与界面:按流程办事,关注界面,关注接口。

5.如何建立项目管理的思想:让项目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投资概念的界定

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可以分为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和兼并收购(Merger and Acuition),间接投资就是证券投资。本书所讲的投资是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绿地投资和兼并收购两个方面,而证券投资不是本书讨论的范围。绿地投资属于外来语,主要指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标,进行决策、规划、设计、施工、投产运营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程;兼并收购指用现金或其他支付方式进行资产收购,实现企业的获利目标。并购包括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并购:战略性并购主要是并购方为了实现企业的某个发展战略,如巩固市场地位、扩大市场份额或者打通产业链等而进行的行业整合或产业链整合;财务性并购主要是收购方为了获取融资平台,为了绕过某些行业的进入障碍,或者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等原因而进行的并购。一般来说,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并购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二、投资项目概念的界定

项目就是在工作范围内,在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约束条件下,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投资项目是在工作范围内,在进度、成本和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完成投资建设或并购工作。其中,时间(Time)、质量(Quality)、成本(Cost),这三个要素简称TQC,在工作范围内,TQC三者之间形成一个铁三角关系(具体见图1-1)。一个项目的工作范围和TQC确定了,项目的目标也就确定了。工作范围可以通过工作分解得到;时间安排通过进度计划规定;成本安排通过成本预算规定;质量安排通过质量保证计划规定。

在TQC中,任何一个元素的调整,都将引起三角关系中其他元素的跟随变化:若时间缩短,质量不变,会引起成本的增加;若时间缩短,成本不变,会导致质量的下降;若成本减少,时间不变,会带来质量的下降;若质量下降,时间不变,意味着成本的减少。图1-1 TQC

案例

上海某集团公司,从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用2年的时间,投入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钢铁物流基地,这就是一个投资项目,属于投资建设项目。如果压缩工期,必然会增加成本。比如业主因公司发展的需要,要求提前6个月启用物流基地。这样,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该项任务,压缩了项目的时间,就必然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相应的财和物,这就意味着增加了成本,最后通过预算,成本增加到11亿元左右。

三、投资项目管理概念的界定

投资项目管理就是对投资项目进行工作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范围管理指梳理清楚做哪些事;时间管理指控制好总工期和进度安排;成本管理指控制好总投资和费用支出计划;质量管理指控制好预期的质量目标和计划。投资项目管理的内容与流程如下(见图1-2):图1-2 项目管理的内容与进程

1.投资项目管理应该从投资决策开始

广义的投资项目管理应该从投资决策开始,狭义的投资项目管理指考虑项目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验收等。投资决策首先取决于投资决策人的特性,然后根据投资者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以及项目本身的财务评价和战略性评价,最终进行投资决策。投资决策需要对投资项目的工程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以及经济、社会等其他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

2.项目组织与项目计划

选择项目经理,组建有效团队,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这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的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分解和责任分配,制订成本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资源分配计划等。周密细致的组织和科学完善的计划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础。

3.项目实施与项目控制

在项目组织和计划的基础上推动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项目管理的内容归纳为“三控三管一协调”:三控,即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三管,即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即组织和协调。

4.项目验收与后评价

对投资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并且进行后评价。这个环节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但本书不作重点介绍。

四、投资决策概念的界定

投资决策指投资主体根据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自身的资源能力等条件、外部的竞争环境,以及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等因素,在考虑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获取财务收益的基础上,作出是否投资或者采取何种方案进行投资的决定。投资决策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容包括是否进行投资建设或兼并收购、投资多少、以何种方式投资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也是获取行政许可的主要基础。

投资决策的一般程序:首先,搜寻信息,进行机会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好的候选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以项目建议书的形式提交给投资决策机构;然后,投资决策机构作出是否立项的决策,如果批准立项,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机构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投资决策完成以后,进入狭义的投资项目管理阶段。

第二节 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项目管理的发展

1.项目管理的起源

项目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达国家利用项目管理进行武器系统的研发。二战以后,项目管理开始从军事领域向建筑行业等非军事领域延伸,项目管理应用范围逐步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称之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至90年代,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出现,项目管理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始向各个领域扩展,90年代以后的项目管理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

2.现代项目管理的特点(1)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经济学的功能就是把稀缺的资源配置到能发挥其最大效用的环节中去,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如果配置合理,可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用,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提升项目管理的绩效。(2)强调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主要是激发队员的工作热情,促进队员之间的合作,从而提高团队绩效。项目管理者是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团队,每个队员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只有全体队员合作、和谐,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项目管理绩效。(3)重视信息沟通方式。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创造价值,信息带来企业的成功,保证信息通畅是项目管理成功的重要条件。在项目管理中,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及时都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在保证信息畅通方面,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重要载体,因此,现代项目管理注重组织结构的设置,矩阵式、团队式等组织结构相继得以推广。

二、投资项目管理的主体

投资项目管理牵涉到多个主体,投资方业主、工程咨询公司、承包商、监理公司等都要组建项目管理小组,对该投资项目进行项目管理。(1)业主的项目管理。从业主视角进行投资、进度和质量管理,前期主要是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制订相关计划。承包商、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到位后,业主的项目管理内容主要是对承包商的项目管理、监理公司的项目管理和外聘的咨询公司的项目管理进行监控和督促,保证实现业主的计划,达到最终的效果和目的。(2)咨询公司的项目管理。受业主的委托,咨询公司派出专家组组成项目管理团队,代表业主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咨询公司是业主的代理人,代表业主进行项目管理,咨询公司项目管理的目标必须与业主的项目管理的目标一致。投资建厂的咨询公司主要是工程咨询公司,兼并收购的咨询公司主要是投资咨询公司或投资银行。(3)承包商的项目管理。对于投资建设项目,承包商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组,有成本、进度、质量、机械、工程等方面的专家,项目开工后承包商承担主要的项目管理任务。(4)监理公司的项目管理。对于投资建设项目,一般应该需要监理公司监理,监理公司派出专家组,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方面的项目管理。监理公司项目管理的目标也必须与业主的项目管理的目标一致。

本书主要指投资方业主的项目管理,同时,因为咨询企业、监理公司受投资方的委托和授权,代表投资业主进行项目管理,所以,监理公司或项目管理公司与投资方业主的项目管理内容基本相同。所以,投资方业主、咨询公司、监理公司,甚至建筑承包商等都可按本书系统进行项目管理。

三、投资项目管理的流程与界面

1.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指导思想(1)以“流程”为中心。现代项目管理从以“职能”为中心转化为以“流程”为中心。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容易阻隔交流且分散资源,以流程为导向,属于围绕着工作程序进行,并赋予控制点和决策点,通过流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2)强调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对管理团队的员工实行有效激励,体现人本关怀,可以提高团队工作绩效。(3)实行信息化管理,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项目管理的信息管理属于较高层级的管理,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质量。

2.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

首先,注重“流程管理”。对各子系统进行管理,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进行流程控制,保证完成子系统的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

其次,重视“接口管理”。处理好各子系统之间的界面,做好接口管理。通过管理各个界面,处理各单位之间或各部门之间的衔接问题,实现对项目的全面控制。

再次,关注“团队协作”。投资项目管理关键在于团队,优秀的项目经理和高效团队的协作,包括和谐氛围、专业知识的互补等,为投资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3.流程管理的价值

无论是从事管理学研究的学者,还是身居企业管理第一线的企业管理者,都必须树立项目管理的流程观念。

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把握流程图的管理内涵,把抽象的流程实现具体化和实际操作化,这种能力是每一个项目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

流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流程设计,流程设计是一项既复杂又耗时的工作,看似简单的流程图,其中蕴涵着深刻的管理思想,不同的流程创造的价值可能相差很远。

通过流程控制可以避免或减少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随意变更行为,保证在可控制范围内进行成本费用变更、设计变更、进度变更或质量标准变更,从而达到对项目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

对项目管理流程来说,因为整个过程比较复杂,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非常详细,但是必须把握关键性流程,所谓关键流程就是对项目执行能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的流程。

4.接口管理的价值

接口最早出现在工程技术领域,又称为界面,是子系统之间区别和联系的纽带。界面后来推广到建设项目管理领域,界面分为纵向界面和横向界面,纵向界面是上下级之间的衔接问题;横向界面是各单位之间、部门之间或流程之间的接口问题。界面管理是项目进度、成本、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通过强化界面管理,有利于投资项目管理的成功。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涉及的主体比较广泛,包括工程咨询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承包商、设备供应商、工程监理单位等,它们之间的界面是项目管理中最敏感的部位,如果业主不能进行有效的界面管理,不能界定和解决界面问题,就会出现各单位之间的扯皮问题,就会影响进度,引发质量、进度、成本和索赔问题,有时会引发整体项目的矛盾,使整个项目系统陷入混乱。

四、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如图1-3所示。图1-3 项目生命周期

1.项目生命周期的内涵

生命周期最初是生物学的术语,表示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都具有生死轮回的特征。管理学把生命周期概念引用到营销学方面,提出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指任何产品都经历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样一个过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存在要求企业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并且要适时进行新产品开发,满足市场的需要,保证市场占有率。生命周期被引入项目管理,提出项目管理生命周期概念,项目生命周期指出任何项目都有起点和终点,都要经历项目的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验收评价阶段,这为项目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2.项目生命周期的启示(1)任何项目都有起点和终点,一般会经历决策阶段、计划组织阶段、实施控制阶段和验收评价阶段,决策阶段是项目的起点,验收评价阶段是项目的终点。(2)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特点,企业对人员、材料、资金、信息、时间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们制订进度计划和成本计划时,要考虑项目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情况下,在项目执行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项目管理者要做好预案,保证资源供给的连续性和充裕性。(3)项目管理组织不是常设组织,项目任务结束后,项目管理组织即解散,所以,有关项目的事宜应尽可能全部完成,不要遗留问题。

五、投资项目管理的框架

表1-1列示的是投资项目管理的框架。(一)确定项目总目标

一般描述为在一定的时间或工期内(Time),在一定的投资额范围内(Cost),交付一个满足质量要求的成果(Quality)。即满足TQC的条件下所达到的效果,具体包括:(1)交付成果:在一定时间、投资和质量条件下,项目所要达到的效益目标、规模目标、功能目标和市场目标。(2)工期要求:控制在总工期范围内,按照计划的进度施工,不得出现延误和超时。(3)成本要求:投资总额的控制,按照计划的投资额进行资金分配,不得超过投资预算。(4)质量要求: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保证预期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项目总目标是:集中企业人、财、物组建项目工作团队,从2009年1月1日到2009年7月1日,共用6个月的时间,投入2.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完成对某电冰箱有限公司的收购和整合工作,保证2009年7月1日并购整合后的企业能够正常有效运作。(二)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的内涵(1)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反映了该项目如何对人才进行资源配置。(2)是一种信息沟通的制度安排:反映了该项目安排信息沟通的路径和方式。

合适的组织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智慧和经验,可以有效沟通信息,解决存在的问题,合适的组织结构是提高项目管理绩效的组织保障。

2.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1)有利于信息传播的通畅:在信息社会里,信息传播的通畅程度关系到组织的效率,应该把有利于信息传播作为组织结构设置的首要原则。(2)符合项目的实际需要:合适的组织结构是最好的组织结构,不必生搬硬套复杂的组织结构,简单、合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3)与企业原来的组织结构相兼容: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最好不要与原来的组织结构相冲突,否则增加协调成本,造成组织的混乱。

3.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1)团队型组织形式。(2)职能型组织形式。(3)直线型组织形式。(4)矩阵型组织形式。(三)人力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原则:选择合适的人,放置在合适的岗位上,即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2)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强势的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础。项目经理既要能调动企业资源,又要善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项目经理的做事魄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时成为项目管理的关键。(3)制订人力资源配置计划:项目本身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个相关人才,需要多少个工时才能完成整个工作任务,这要有一个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规划。(4)按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进行人员配置:通过内部选拔和外部招聘等途径,选择合适人选,完成人力资源配置工作。(四)工作任务分解

1.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是工作任务分解的可视化形式。根据不同的分解标准,将系统一层一层地向下分解,直到不能或不需要分解为止,最下面一层是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或某一任务单元等。

2.工作任务分解的原因

投资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做的事情是千头万绪、盘根错节,通过工作分解,把要做的事情具体化、明确化和简单化,管理者通过工作任务分解图可以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知道同事要做的事情,彼此之间易于协调和配合。

3.工作任务分解的作用(1)将项目大系统变成具体的小任务单元,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且可控制,工作分解结构展现了整个项目的结构,便于组织协作。(2)工作分解把复杂的项目具体化,告诉我们本项目所要做的具体工作,便于工作范围管理。(3)工作分解结构为成本估算、进度安排及资源分配提供基础框架。在进行成本预算、进度安排和资源分配时,在工作分解结构下进行比较具体准确。(五)责任分配

1.责任分配的原则(1)工作范围内的每件具体任务都有具体的人负责:避免出现有些工作的责任不明确,甚至有些工作无人负责,出现相互推诿情况。(2)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具体负责的工作:避免出现有些成员没有明确负责的工作。

2.责任分配的作用(1)投资项目管理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团队管理者要善于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明确责任,发挥各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团队绩效和工作协作能力会大大提高。(2)通过责任分配直接把项目各个责任方的责任和权利完整地、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各方责任明确,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同时,便于各方协调,有利于对项目进行有效控制。

3.责任分配的方法

责任分配矩阵是责任分配最直观的表现,责任分配矩阵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是分配计划、审批、监督、执行等任务;

第二是分配责任程度的,如主要责任、次要责任等。(六)编制网络图

1.网络计划图的作用(1)用网络图来表达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和彼此之间的关系;(2)通过网络计划图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确定关键性工作;(3)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4)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财、物,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

2.网络计划图的编制方法

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应该具备制定专业网络计划图的能力,在工作任务安排协调方面,可以用双代号网络图或单代号网络图,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其中一种网络图。(七)进度管理

1.进度管理的含义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根据项目工程的进度目标,编制经济合理的进度计划,并据以检查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纠偏的过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优工期,既快又省地完成项目建设。

2.制订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是进一步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人力资源配置计划以及采购计划的基础。按管理主体不同,业主单位、设计方、承包商、监理单位等都要编制进度计划,这些进度计划相互关联,这里主要从业主视角讨论进度计划的编制。

进度计划的基本要求:(1)明确性:进度计划表明什么时候做完什么事;(2)可完成性:进度计划规定的进度合理,正常情况下可以顺利完成。

3.进度控制与调整

首先,尽可能保持总工期不变。准确估计总工期,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在计划工期内完成该项目。

其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项目进度计划,特别是里程碑计划。如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离时,可以动态调整进度计划,主要调整关键路径上的关键工作。(八)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含义

保障投资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不超过预算成本,使项目在成本预算范围内,按时、按质、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

2.项目成本管理过程(1)资源计划:描述整个项目需用的人、设备、材料等资源,每种资源的需要量是多少,为进一步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打下基础。(2)成本估算:在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的基础上,估算完成项目所需的总投资,可以参照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和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3)成本预算:成本预算即成本计划,指在投资总额范围内,将项目的总成本分摊到各工作单元或各工作阶段的过程,成本预算的基础与依据是成本估算。(4)成本控制:首先,投资总额的控制,项目在投资总额范围内完成。其次,按照成本预算进行费用支出,保持实际支出和计划支出的基本一致性,若出现不一致,就进行费用支出的动态调整。(九)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的含义

投资项目质量管理就是指为保证项目的质量目标要求而开展的项目管理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最终交付的项目产出物能够符合投资项目的质量要求。

质量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管理,需要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质量管理的责任分配,制定过程控制的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严格执行不合格控制的流程等。

2.投资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1)质量管理模式的一次性:投资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所以,项目质量管理没有通用的模式。(2)质量管理主体的多元性:项目质量管理参与主体比较多,投资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3)质量管理任务的艰巨性:项目质量管理周期长、环节多、界面多、影响因素复杂。

3.编制质量计划(1)项目质量计划是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专门为项目编制的规定该项目的质量目标、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项目管理文件。(2)投资方的项目质量计划由投资方项目负责人事前牵头编制,报投资方的决策委员会批准。

4.推行“三全”质量管理(1)全过程管理:从勘察设计到建设过程,再到运行投产,进行过程质量管理。(2)全员管理:树立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技能。(3)全面管理:各参与方和各职能部门都要参与质量管理。

5.投资项目的质量责任(1)业主的责任——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业主,因为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业主都要承担最终的损失和法律责任。(2)各参与方的责任——投资项目的各参与方与业主签订合同,涉及质量条款,各参与方应承担合同法律责任。(十)招投标管理

1.招投标的意义(1)招投标采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行为,是竞争最为充分的采购方式。招投标发挥信息广泛传播的功能,让尽可能多的潜在竞争者参与竞争,通过竞争和比对,发现商品和劳务的合理价格,同时,选择最适合本项目的商品和提供劳务者,既体现了竞争,又实现了通过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2)招投标是招标人择优中标人的过程,是实施项目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招投标是项目实施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承包商和设备材料供应商,是项目取得成功的第一关,招投标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是《招投标法》。

2.投资项目招投标的范围(1)采购商品招标,主要指采购项目所需的重要设备或原材料所进行的招标;(2)采购劳务招标,主要指寻找建筑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的招标。

3.项目招投标管理的内容(1)选择招投标的方式。

公开招标即以招标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不特定法人投标。

邀请招标即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选择部分企业,邀请特定法人投标。

公开招标可以向社会充分传播信息,让更多的竞争者加入竞争,容易实现招标人的预期目标。政府投资的项目一般情况下要采取公开招标,企业投资的项目可以根据需要选定。(2)选择招投标的组织形式。

自主招标——如果业主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能力,在遵循相关法规和接受监督的前提下,可自行办理招标事宜。

代理招标——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招标,招标代理机构具有专业队伍和招标经验,同时具备宽阔的信息传播途径,可以达到较好的招标效果。(十一)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目的(1)风险识别:发现和识别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2)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制订项目的风险预防和控制预案。(3)风险处置:采取措施,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问题。

2.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由项目经理负责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编制本部门的风险管理计划,再由项目部的风险控制部门的风险控制工程师对各部分的风险管理计划进行系统梳理,最终形成项目的风险管理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是项目管理各部门和项目生命周期各环节风险管理措施的集成。(十二)合同信息管理

1.合同信息管理的目的

为了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明确项目合同管理的职责,跟踪项目的实施,保证项目在建设前期、勘测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可追溯性。

2.合同信息管理的内容

项目合同管理可以分为项目合同签订前的管理和合同签订后的管理,具体包括对勘察、设计、咨询、采购、施工、监理合同和信息的管理。

项目合同签订之前的管理是指收集有关项目信息,拟定招标方案,合同起草、合同谈判、签订合同等工作。项目合同签订之后的管理是指合同的执行和合同执行情况的监督,合同的变更,合同索赔、纠纷的处理等。(十三)验收、审计和后评价

项目管理的后期管理主要体现在验收、审计和后评价方面。验收是对最终成果的把关和审查,审计和后评价是对项目管理工作的评价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项目管理环节。(十四)生产准备的管理

生产准备非常重要,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设计阶段组建“生产准备组”,在项目实施中、后期,适时组建“生产运营管理机构”,负责投产准备和投产后的生产运营管理。生产准备与项目建设进度同步进行,在项目竣工前全部完成。

六、让项目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让项目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管理者的生活与工作之中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需要管理的事情容量也逐渐加大,总是有许多很急的事务等待处理。经常看到企业的管理者们,特别是经理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材料,待审、待批、待决策,而且,管理者们还要经常解决突发事件,同时,要随时准备接受上级领导检查或布置新任务。管理者们陷入了一个怪圈:越是卖力工作,就有越多的事没有做完。经理们经常陷入千头万绪之中,不少企业管理者感到力不从心。有些管理者在困惑和疲倦之余,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

创新、创业、竞争、信息和发展,企业管理者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正在加快,这是一个事实。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特别是经理人,很多事务围绕在身边,包括团队事务、组织事务、社会事务和个人事务等。其中,来自企业团队和组织的事务是企业管理者日常工作的主要事务,包括日常运营、战略、投资、研发、会务等方面。事务量和信息量的加大对企业管理者提出挑战,这是一个趋势,无法回避,关键是能否借助管理学的思想或方法,把经理人要做的事情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一种有条不紊的管理模式,这是企业管理者希望获取的一种方法。

管理学的价值在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管理学理论能为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支持。我们可以借助项目管理的思想,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采取项目管理的面还比较窄,项目管理主要用于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或投资项目管理,而对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方面来说,采取项目管理的并不多,因此,对于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推广很有必要。项目管理的思想可以用于企业管理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从日常工作来看,按工作任务的性质来分,战略规划、投资、研发、会务、接待等都可以看作一个项目,都可以采取项目管理方法进行管理。也可以按时间长短分,最短可以把每一天的工作当作一个项目进行管理,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度乃至每一年的工作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在中国特定发展阶段,很多创业者和他们的管理团队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能借助项目管理思想,把项目管理思想与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与生活结合起来,企业家们将获得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这里需要强调:人是丰富的、鲜活的,我们不去追求僵化的生搬硬套的项目管理模式,而是借助项目管理的思想,把项目管理的思想融入企业的管理中来,使企业管理者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得到改观。(二)项目管理思想和项目管理方法的主要体现

项目管理思想的精髓在于先计划,后执行,同时进行控制和调整,达到预期目标。计划是基础,很多人对此很轻视,认为停下来做计划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没有必要,而是走到哪儿算到哪儿,这个想法是不可取的。在工作过程中,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计划安排,最简单的计划可以列举任务,并进行时间安排,稍微复杂的工作计划要按项目管理的计划方法进行计划安排。在执行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按时间、成本和质量等计划执行,进行严格的控制,并根据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保证完成预期的目标。

首先,制定项目管理目标。项目管理的目标应该考虑四个要素:工作范围、时间、质量、成本,项目就是在工作范围内,在时间、成本和质量约束条件下,要完成的一件事情。如果项目在TQC的约束内完成了工作范围内的工作,就可以说项目成功了。

其次,进行任务分解。不论项目复杂与否都可以进行任务分解。将一个简单或复杂的系统一层一层地分解,直到不能或不需要分解为止,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任务单元等,最后用工作分解结构图表示。通过任务分解将项目大系统变成具体的小任务单元,可以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把要做的事情具体化、明确化,让我们明确本项目所要做的具体工作。

再次,分配责任。做一件事情可能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管理者要善于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明确责任,发挥各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做事情,保证每件事情都有具体的人负责,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工作,这样,团队绩效和工作协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然后,进行工作顺序安排。可以用网络图来表达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找出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通过不断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付诸实施。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财、物,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制定简单的网络图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可以用双代号网络图或单代号网络图,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其中一种网络图。对于一个项目而言,项目网络中最长的或耗时最多的活动路线就叫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持续时间总和就是项目的工期。关键路径上的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关键活动,其中任何一个活动的延迟都会导致整个项目完工时间的延迟。若缩短关键路径的总耗时,会缩短项目工期。

接下来,进行时间、成本和质量计划。时间或进度安排可以采用比较简单但实用的甘特图(GANTT图),是美国的管理专家Gantt在20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又称横道图,主要方式是标明任务名称,并用横道图标示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GANTT图可以较多地罗列任务,进度计划一目了然。

进度安排也可以制订里程碑计划,寻找对项目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作为里程碑事件,确定里程碑事件的实现时间,里程碑事件的完成时间不容推迟,必须按期完成。

对于日常的简单事务,可以不用成本预算,对于较为复杂的项目要进行成本预算,考虑做这件事情需要多少资金,进一步规划花钱的节奏即资金配置的计划图。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质量问题,应该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计划。

再下来,进行时间、成本和质量的控制与调整。对项目的时间或进度进行监测、检查和比较分析,了解进度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并制定补救措施。对于费用开支要考虑预期的支出节奏,如果发现费用支出过快,应及时调整,进行适度控制。同样,工作过程中,应按预期的质量要求完成工作,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补救,保证达到预期目标。

最后,进行后评价。一个项目完成后,应该进行后评价,可以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进行评价,也可以自己进行后评价,反思不足之处,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借鉴项目管理思想进行工作与生活。(三)项目管理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给企业管理者带来绩效改进

项目管理的思想被放入企业日常管理当中,管理者的工作与生活就会改变,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凡事有目标,有计划,有分工,按计划行事,适时进行控制和调整,企业管理者就会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变成主动安排工作。

对于每天的项目管理计划,只要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制订完毕,就可以实现可视化管理。管理者清楚需要先做哪些事情,后做哪些事情,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在未做的工作当中,哪些是需要先做的,这一切都在掌控中,没有疲于应付的烦恼,而是主动地工作,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这使管理者获取最大的满足感,变得心情愉悦,在轻松完成工作的同时,还会大大提高工作绩效。

对于投资项目或事务性项目管理的计划,就要下些工夫了,按照项目管理的工作方法,遵循项目管理计划制订的步骤,进行目标确定、任务分解、职责分配、工作顺序安排、进度、质量和成本计划和控制计划,以及进度、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安排等。在目标确定、任务清楚、权责明确、进度成本质量计划具备的条件下,任何一件事情都变得容易起来。在执行过程中,以计划为基础,以项目管理目标为导向,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通过控制与调整,一件重大的事情在比较有序的情况下就完成了。

当然,危机管理仍是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我们已经进行了项目管理的计划,突然有了变化,我们的上司突然安排其他重要的事,而这事前没有通知我们,或者我们的一个重要客户突然来访,这一切都会打乱我们的项目计划。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是每天的项目管理计划,可以想一下应急预案,安排一定的时间解决这个突发事件,对预先的时间或进度计划进行滚动式调整。如果是重大的项目管理,应该制订应急预案,有组织保证和人员安排,并且制定处理的方式和措施。

★自测题

1.在工作范围内,时间、质量和成本之间是怎样的铁三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项目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搭建投资项目管理的框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让项目管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投资决策:谋事在人

本章要点

1.投资决策者假设:投资决策者是理性的或有限理性的。

2.投资决策者对风险的偏好特性:风险偏好型、风险规避型或风险中性。

3.投资决策的平台:集体论证、决策互动机制。

4.投资决策的约束条件:决策者知识结构和经验、依据信息可靠性程度、对外部市场的把握能力、团队准备和团队能力。

第一节 投资决策者假设

一、假设决策者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委托代理问题存在企业是进行投资的主体,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日常投资决策机构是董事会,而董事会由董事成员组成,董事长在投资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事会成员对投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根据传统经济学重要假设:人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在承认这个假设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投资决策者与企业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委托代理问题的起源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多数企业的经营者不是所有者,如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而经营者是政府指定的代理人,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还会出现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外国企业的经营者也大多不是所有者,一般由专业的职业经理人经营企业。如果所有者监管机制或者激励机制比较健全,委托代理问题可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否则,委托代理问题普遍存在。

假设投资决策者与股东之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由于投资决策者与企业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会出现签订契约前的逆向选择问题和签订契约后的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问题主要表现为交易双方中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结果导致选中的往往是劣质品;道德风险问题主要是指代理人不忠诚或其他不适当行为的风险。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是股东与企业决策者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决策者的决策出发点具有多样性特征:(1)决策的出发点可能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主要考虑股东的利益。假设投资决策者与企业股东之间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董事长就是企业的主要股东,投资决策者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投资者肯定会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短期利润的获得相结合,投资决策的期望效用符合投资决策者的主观愿望。(2)决策的出发点可能是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主要考虑公司的利润问题,也可能是为了实现经理人自己的目的,实现权力的扩张。如果投资决策者不是股东,投资决策者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主要表现为投资决策者可能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薪酬;也可能追求权力最大化,积极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实现自己的权欲。决策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投资的现实回报,而对企业投资的长远发展可能考虑较少,从而投资决策达到的期望效用发生变化。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所有者无法判断经营者的决策是否符合股东权益最大化原则。

当然,投资决策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对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大决策,董事会和经理人等是经过反复论证的,还有大量的专业人士参与,如聘请专家顾问,这对投资决策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投资决策兼顾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假设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威廉姆森提出“契约人”概念,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有限理性是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够有限做到这一点。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西蒙提出有限理性假设,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威廉姆森也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人总是想尽最大努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又会千方百计来实现自身利益。

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的存在对投资决策存在较大影响,有限理性可能使决策不能完全达到决策者预期的目的和效用,而机会主义的存在促使股东不得不提防决策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增加了监管成本。

第二节 投资决策者的特性

一、投资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每个投资者都面临风险与报酬之间的权衡,投资者为获得更大的报酬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取决于投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可以把决策者分为三种:风险偏好型、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性。大多数人是风险规避型,少数人是风险偏好型,也可能出现在某些风险上是风险规避型,在某些风险上是风险偏好型。具体见图2-1。

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较大,不确定性的收入带来的预期效用高于确定性收入带来的预期效用,有些投资者类似赌博性质的投资或投机,就属于这种情况。

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较小,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决策者更愿意选择确定性收益的投资项目,一般选择风险损失的概率在30%以下。

风险中性: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决策者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投资不加区分,如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资基本属于该种特性。图2-1 风险类型

多数投资者属于风险规避型,尽可能冒比较小的风险,获取比较稳定的收益。这种类型的决策者投资经营获取的风险收益水平较低,但属于比较稳健的投资经营类型。

少数投资者属于风险偏好型,信奉的是“高风险、高收益”原则,在投资决策时,大胆投资或支付并购溢价,在并购过程中,支付并购溢价的目的是期望未来有协同效应的发生,能带来额外的收益,而这个预期对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来说,往往是建立在投机心理状态之上的,缺乏科学论证的大胆投资是一种冒险。

在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情况下,投资经营者更加会趋于冒险,偏好不确定性,因为冒险成功能获得较大的收益,符合自己的利益,比如收入的增加或权力的增长。若冒险失败,损失的是所有者的权益,即股东的股权价值。

二、期望收益与决策者风险态度

假设有两个投资主体,分别是投资主体1与投资主体2,投资主体1属于风险规避程度较强型,投资主体2属于风险规避程度较弱型。通过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分析该投资者对投资的期望收益。

借鉴夏普(Sharpe,1964)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思想方法,来分析投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假设存在确定性投资回报的收益率R,这里确定性投资回报就是f风险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假设在投资总额中,存在较大风险的投资比例为β,具有确定性投资回报的投资比例为1-β,假设两种投资进行组合,

R=(1-β)R+βR (2-1)pfm

式中,R代表投资组合的收益率,R代表确定性投资回报的收益pf率,R代表风险投资的收益率。m

预算线描述了风险程度σ与期望收益R之间的均衡关系,这是一pp条直线方程,斜率为(R-R)/σm,截距为R,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mff收益随风险的增大而上升,而(R-R)/σm表示投资者为了获得更mf高的投资收益而愿意承担的额外风险。

投资者1的投资组合中风险性较小,收益标准差仅为σ,其期望1的投资收益率也相对较低,R仅稍微大于R,这里R表示确定性的收1ff益率;投资者2的投资组合中风险性较大,收益标准差为σ2,所以,投资者期望的收益也大,R远大于R。当风险程度达到σm,投资者2f期望的收益为R。具体见图2-2。m图2-2 期望收益与风险程度

三、期望效用与决策者风险态度

接下来引入效用函数,运用期望效用函数来分析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企业投资为了满足某种效用,如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或者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或者是企业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等,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济学给出了风险偏好型的效用函数呈上凹性,风险规避型的效用函数呈下凹性,风险中性的效用函数呈直线型。对于效用函数来说,下凹得越厉害,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意识越强,该投资价值越低;上凹得越厉害,投资者对风险偏好越强。风险中性认为投资的期望值与确定的报酬是等价的。具体见图2-3。图2-3 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的关系

假设国际投资企业在东道国进行绿地投资(green field investment),投资获得收益为r,假设有70%的概率,企业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收益,有30%的概率,企业可能损失50万美元,通过评价投资收益的期望值与期望的效用函数(expected utility),反映投资决策者的行为。

投资收益的期望值=70%×100+30%×50=85(万美元)

假设企业投资的效用函数为U(r)=ln(r),r代表投资收益,假设期望效用函数是该企业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

投资者的期望效用:E[U(r)]=70%×U(100)+30%×U(50)

=70%×ln(100)+30%×ln(50)

=4.4

对于该期望效用,ln(r)=4.4,投资收益的数量为r=75万美元。

风险价格指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意付出的代价。对投资者来说,风险价格指投资者获得相同的效用而选择风险性与确定性投资之间的差额部分。这里风险价格为(85-75=)10万美元,获得75万美元的确定性收益,与获得85万美元的不确定性投资收益给决策方带来的效用是相等的(见图2-3)。

对该企业来说,投资的期望收益为85万美元,投资的效用对企业来说只值75万美元,假设以期望效用为决策依据,企业可能愿意牺牲10万美元的前期考察论证费用而放弃投资。

对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来说,效用函数是上凹的,如图2-4。假设以期望效用为决策依据,投资者认为获得同样的效用,投资的价值在于r,大于投资的期望收益85万美元,企业可能愿意付出r-85万美11元进行寻租,获取该投资机会。图2-4 期望效用与风险态度的关系

第三节 投资决策的平台

一、集体论证可以集聚企业内外专家的智慧和经验

●建立投资决策平台:企业内部的相关专家和外部邀请专家,通过研讨会形式,通过集体论证和反复的观点碰撞而形成最终决策结论。

●在决策平台决策的价值:可以集聚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可以听到不同方面的观点,通过碰撞和交流形成的结论一般不会出现重大遗漏和重大偏差问题,能形成有价值的结论性的共识。

●投资决策过程:投资建设的流程一般经过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这些一般在企业内部进行,并且决定是否投资。一般情况下,企业决定投资之后,才委托外部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申请贷款、初步设计提供基础,政府投资的项目还作为获取行政许可的依据。并购项目一般也是经过投资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这些论证可以由企业内部操作完成,也可以委托投资银行或投资咨询公司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最终的决策。

二、投资决策互动机制

封闭式会议是很好的决策平台。最终的投资决策是企业中的关键人物决策,是少数人参加的决策。但是在最终决策之前,应该让更多的企业内外专家参与论证和研讨,集中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和思想,形成一个基本共识性的意见。

每位参会者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有机会充分发表观点。在此基础上,企业中的关键人物仍然要执行投资决策互动机制,通过集体会议进行互动交流,关键决策者把握时机,统一思想,形成基本一致性的决策结论。

三、推行决策互动机制需要关注的问题

●每次讨论的主题单一而明确。如果主题过多,讨论的问题分散,不能就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和碰撞,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形成结论性、一致性的意见。

●事前把讨论的主题告知所有投资决策者,让投资决策参会者做好充分的准备,为进一步深入讨论打下基础,避免缺乏准备的交流和发言。

●投资决策研讨会上,每个参会者都要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并有充分的思想交流、观点碰撞和问题探讨的机会和时间。

●关键决策者应该有敏锐的眼力和果断的决策力。集体决策需要反复论证,最终的决策在小范围内进行,时机成熟时,关键决策者必须有果断决策的魄力,避免因观点不一致出现悬而不决的状况。

第四节 投资决策者的约束条件

一、投资决策者知识结构和经验的约束

对于战略规划论证和投资决策,投资决策者参加研讨和论证,可以充分发挥智慧和经验。但是决策群体的知识结构可能存在不完善性,还可能存在某些知识缺陷,这对决策的正确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决策者存在情境依赖性的行为特征,往往依靠以前的经验和事件发生时的情境来理解和解释新信息,并作出判断,如首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的印象比较深刻;近因效应,最后出现的信息比原先出现的信息影响更大等,而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时决策的合理性存在制约因素。同时也存在羊群效应,决策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存在较大的从众心理,也可能导致决策者产生冲动,作出不理性的投资决策。

二、投资决策者获取信息的可靠程度的约束

投资决策来源于决策者获取的信息,包括定量的数据和定性的分析。越来越多的投资决策者偏好用定量数据作为决策的依据,因为数据更能准确地反映市场或企业能力的状况。在数据作为投资决策基础的前提下,数据的可靠性关系到决策的正确性。

如果出现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对竞争对手的状况不了解,甚至获取的信息是错误的,这时的投资决策将是灾难性的。

数据的来源有多种渠道,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可以通过专家打分,也可以通过行业数据等。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选择适当的数据获取方法,在数据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中,应注重筛选和判断,通过反复论证的数据才能作为最终投资决策的依据。

三、投资决策者对外部市场条件把握能力的约束

市场容量是有限的,投资项目的市场更囿于某一个很小的范围,投资决策者不能夸大市场容量,更不能夸大自身可能获取的市场份额,决策者应该正确把握市场容量,进行市场细分,寻找自己的市场定位,分析竞争对手,考虑是否存在战略性机会,以及进入市场的障碍。

如果市场细分之后,没有选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或者夸大了市场容量和自身可能获取的市场份额,而对竞争对手把握不准、对进入市场的障碍认识不清,都会给投资决策带来致命影响,导致决策者作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特征,错误的决策导致严重后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引发企业破产。

四、团队准备和团队能力的约束

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好团队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明确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来统领这个项目,即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经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做这个项目,该项目的推进可能是灾难性的。

其次,团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能否满足有效管理的要求也是制约因素。有了项目经理,还要组建一个项目团队,保证团队知识的互补性和全面性。投资项目需要经济、管理、财务、技术、设备、工程等多方面的人才,能否建立有效管理团队是决策的制约条件。

★自测题

1.投资决策者是理性的,还是有限理性的?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投资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包括哪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投资决策平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资决策者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投资决策:战略定位

本章要点

1.战略性投资指企业基于某一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直接投资。

2.如何进行战略定位:逻辑框架、定位内容、战略分析工具。

3.投资决策中的期权价值:潜在机会的期权、最优投资时点期权、转换期权。

4.投资决策的集群要素:集群给企业带来优势。

5.投资决策的汇率要素:汇率波动影响着投资结构。

第一节 战略性投资决策

一、战略性投资的内涵

战略性投资指企业基于某一战略目标而进行的直接投资,该投资对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获得企业发展能起到战略性作用。战略性投资的主要对象是某些特定项目,比较有代表性的直接投资项目是并购项目和投资建厂项目。战略性投资的目标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企业可能基于不同的战略考虑,投资方式不同,企业达到的战略性目标也不一样,但都是通过战略性投资最终达到企业的某一战略目标。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全球性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投资是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应当推行企业价值管理,制定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基于该理论,企业推动战略性投资是增加企业价值的有效途径。

战略性投资决策主要关注给企业带来的战略性利益,Myers(1977)认为投资价值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现有资产的使用,另一个是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权。现金流量来自于对所拥有资产的使用,而战略性投资的另一部分价值来自于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Dixit(1989)指出,因为沉没成本以及转换成本的存在,多数投资决策都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在投资决策时,应当着重考虑其战略价值。

战略性投资以具体项目为载体而达到战略性目标,公司投资于具有潜在成长机会的项目,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适应全球性竞争。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各种要素禀赋的获取,战略性投资可以满足这个需要。战略性投资可以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战略性利益,即使目前并没有明显的经济价值,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新的投资机会选择权可能决定企业的前景。对投资企业来说,作出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决定的过程就是战略性投资决策。表3-1所示的是各种投资的战略目标。

战略性投资可以通过并购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某特定的战略目标。发达国家对外并购的主要目的是可以绕过贸易壁垒,直接进入东道国市场,从而获得更多的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并购发达国家的企业,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发达国家企业的管理,获取技术和管理经验,达到提升竞争优势的效果。

战略性投资也可以是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企业之间共建研发平台,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或者新技术的使用,从而获取最新的产品和技术,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企业主动与发展中国家研发机构或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主要目的是获取发展中国家的人才资源储备,开发出更符合本土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技术。而发展中国家主动与发达国家研发机构或企业联合建立研发平台,主要目的是获取发达国家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战略性投资也可以通过在东道国投资建厂实现特定战略目标。特定生产技术和特定产品符合特定东道国情况,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并引进新的生产线,可以保持本企业产品在某一区域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在某一区域的战略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相对较少,主要目的是进入发达国家的特定市场,获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

二、战略性投资的驱动因素

战略性国际直接投资的价值并不仅在于其本身所产生的净现金流,而更重要的在于为企业所提供的未来成长机会,即获取战略性国际直接投资的价值,包括可能增加市场份额、获取战略性资源、改变竞争地位或者增加垄断利润等。

1.开拓新市场,与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获取产业集群的信息和机会

随着产业分工发展,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普遍,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形成规模巨大、结构功能健全且相互协调行动的经济群体。集群的成长路径是集群—吸引资源—集群扩张—吸引更多资源,在循环累积的过程中,基于专业化分工角度逐渐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集群内企业的竞争机制和学习机制发挥作用,企业理念、管理水平、现代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等不断提升,集群内的要素资源素质不断提高。

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制高点,与竞争对手展开角逐,凡是相关产业集群的地方,企业都会集聚。因为这里不仅具有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市场信息容量,供应商、竞争对手、下游客户、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都在此集聚,竞争和交流促使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捕捉新的市场开拓机会。通过直接投资,在集群所在地投资建厂或建立研发机构或并购企业,可以获取集群全部的信息和机会。

2.整合供应链,获取战略性资源

产业链包括供应商、研发机构、生产机构、营销机构、市场服务机构等。企业整合供应链主要是进行产业链布局,布局是否得当,决定了该公司的竞争能力,进行绿地投资或并购,建立研发中心或采购中心就是构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举措,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充分享受全球性供应链和知识库等带来的利益,提升了竞争力。在整合供应链的同时,通过直接投资可以获取战略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指能给企业发展带来战略性效用的资源。战略性收购可以获取某些企业的工业产权、品牌和资源;面向东道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研发中心可以获取东道国的充裕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全球性技术和知识资源;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将东道国纳入其全球供应链和采购网络,可以利用东道国的充足的能源或原材料,实现供应链降低成本的最终目标。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展迅速。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市场越来越多采取并购策略,在前期多是参股,到一定阶段开始增资扩股,获得对合资公司的控股权,从而使控股公司成为其全球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

3.提高企业效率,改变竞争地位,保证持续的垄断利润

全球化竞争给每一个企业带来了挑战,企业必须迎合全球性竞争趋势,适时调整战略步骤,争取在全球性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企业应考察企业内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竞争环境,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企业根据自身资源配置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状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战略性投资决策,通过直接投资实现优势互补或者强强联合,提高企业效率,改变竞争地位。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获取规模效应,或者寻求更加有利的投资区位,利用被投资地域的人才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或者寻求互补性产品、技术或研发能力,将产业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低、资源供应更为充足的地区,可获得新的比较优势,在与竞争对手竞争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二节 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一、战略定位的框架

1.战略定位的逻辑框架

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关键的基础工作是知己知彼,在某一个产品领域,了解企业自身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状况,同时了解产品的行业发展周期和行业状况,这些都是投资决策的基础性分析,为进一步进行战略性分析提供基础。

投资项目的战略定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把握外部环境,同时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状况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通过量化来确定,通过具体数据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的状况。内部条件通过内部条件评价法获取量化分数,外部环境通过外部条件评价法获取量化分数。国际学者采取了内部或外部评价矩阵的方法,主要步骤是识别评价因素,赋予每一个因素一个适当的权重,然后给每一个因素打分,通过加权平均可以计算最后的总分。

在此基础上,借助波士顿矩阵或通用矩阵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情况,考虑外部环境的机遇和挑战,最终进行战略定位。如图3-1所示。图3-1 战略分析示意图

2.战略定位的内容(1)确定投资项目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明确进入或退出的业务领域,以及进入或退出的时机,为企业提供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方向。可称之为总体战略,具体表现为发展战略、保持战略或撤退战略。如多元化、归核化、一体化和新进业务领域等。(2)如何竞争来实现战略目标,即竞争战略,这是主要的战略。制定竞争战略首先要了解本企业内部优劣,剖析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次,竞争战略是发掘产生协同效应的思路,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迎接竞争对手的挑战。竞争战略可以表现为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等。(3)各个职能范畴如何采取行动支持总体战略,即职能战略或辅助战略。职能战略可以分为营销战略、人才战略、研发战略、品牌战略等。

在制定战略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分为核心战略和辅助战略两个部分。核心战略主要解决企业如何参与竞争的总体思想,辅助战略解决采取哪些行动支持企业的核心战略。

二、在现有内外部条件下的战略定位

1.借助波士顿矩阵进行战略定位

波士顿矩阵是波士顿咨询公司创立的战略分析工具,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本书借鉴该分析工具进行战略定位。

横坐标:表示相对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的比率,以1为界限分为高低两个区域,左高右低,从右到左依次为0、1.0、1.5。

纵坐标:表示市场成长率,下低上高,从下到上依次为0、10%和20%,一般用过去两年平均市场销售增长率表示。

一共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表示金牛业务、明星业务、问题业务、瘦狗业务。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实施不同的战略。如图3-2所示。

在波士顿矩阵中,根据业务所处的坐标不同,可以把业务分为四种情况。

金牛业务:该区域市场成长率较低,说明该市场已进入成熟期,进入障碍较大,本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获得较多的利润来源。采取的战略应该是稳定战略。金牛业务获取的资金可以支持或支撑问题业务。图3-2 波士顿矩阵图

明星业务:该区域市场成长率较高,说明该市场在成长发展期,本企业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本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企业可以扩大投资,实施发展战略。

问题业务:该区域市场成长率较高,说明该市场在成长发展期,但本企业拥有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对企业的现金流贡献率不大。本企业如果具有竞争优势,可以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

瘦狗业务:该区域市场成长率较低,说明该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而本企业具有较低的市场占有率,该领域的业务应该整合或退出市场。

案例

某集团公司进行投资战略规划,分析船用电缆产品的战略定位。投资咨询公司顾问和集团内部的专家进行了波士顿矩阵的分析。根据专家获取的数据,本集团公司的市场份额相对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的比率为0.3,过去两年平均市场销售增长率13%。专家组通过座谈讨论认定:该业务属于问题业务,船用电缆市场成长率较高,处于成长发展期,虽然本企业只拥有较低的市场占有率,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建议通过金牛业务提供充裕的现金流支持问题业务,通过追加投资,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发展策略。最后集团高层接受这个建议,扩大了集团公司的船用电缆业务,最后获得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逐渐转为公司的明星业务。

2.借助通用(GE)矩阵进行战略定位

通用(GE)矩阵是通用电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战略分析工具,比波士顿矩阵增加了坐标等级,通用(GE)矩阵也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和应用。

横坐标表示企业竞争力,横坐标左高右低,从右到左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企业竞争力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评价的得分为依据,企业内部各因素综合评分得出的加权值,反映了企业内部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分值越高,说明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越强,即企业在内部状况方面处于强势;分值越低,说明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越低,即企业在内部状况方面处于弱势。

纵坐标表示行业吸引力,纵坐标下低上高,从下到上依次为1分、2分、3分、4分。行业吸引力可以通过行业吸引力评分表进行评分,是对行业机遇与威胁的量化评价及企业对外部环境所做出反应的程度。分值越高,说明企业越能利用有利的行业机会,减少外部竞争威胁的不良影响;分值越低,说明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有利的行业机会,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处于劣势。如图3-3所示。图3-3 通用矩阵图(1)纵坐标行业吸引力的评价。

选择反映行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包括机遇和挑战两方面,所选因素要尽可能具体。

给每个因素赋予权重,权重由0到1,对行业吸引力影响越大的因素,就赋予越高的权重,所有权重之和等于1。

为各因素进行评分,分值范围1~4,4代表反映很好,3代表反映平均水平以上,2代表反映为平均水平,1代表反映很差。

计算加权平均分数,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对应的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平均分数。

表3-2列示的是行业吸引力评分表。(2)横坐标企业竞争力评价。

①识别企业内部分析的关键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所选因素要尽可能具体。

②给每个因素以权重:权重由0到1,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越大的因素,就赋予越高的权重,所有权重之和等于1。

③为各因素进行评分:评分以公司为基准,1分代表非常劣势;2分代表次要劣势;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非常优势。

④计算加权平均分数: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对应的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平均分数。加权总分数从最低的1分到最高的4分,4代表很好,3代表超过平均水平,2代表平均水平,1代表很差。

表3-3列示的是企业竞争力评分表。(3)根据企业某业务单元的竞争力和行业吸引力,应用通用矩阵进行战略定位。图3-4 通用矩阵分析图

在通用矩阵中,九个象限对企业的所有产品或业务进行分类,再把这九个象限分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三个区间。这样就把企业的产品或业务分成三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如图3-4所示。

处于左上角的三个方格的业务,表示本企业的竞争力较大,而且行业吸引力大,可以重点投资、重点发展,采取加强型战略或一体化战略。

处于右下角的三个方格的业务,表示本企业的实力较弱,行业吸引力也不大,可以迅速获利,采取及时退出策略或者利用战略。

处于对角线的三个方格的业务,表示可以区别对待,采取适当盈利或维持战略。

案例

某高技术集团公司主营电缆业务,制定(2009~2012)未来三年发展战略,战略团队进行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借助通用矩阵判断本企业所处的位置,以便进一步确定合适的战略。

第一步,对电缆行业吸引力进行了评估,识别决定行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所选因素要尽可能具体,对每个因素赋予权重,为各因素进行评分,评分以公司为基准,1分代表非常劣势,2分代表次要劣势,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非常优势,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对应的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平均分数。

第二步,对高技术集团公司的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估,识别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包括优势和劣势两方面,给每个因素以权重,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越大的因素,就赋予越高的权重。为各因素进行评分,评分以公司为基准,1分代表非常劣势;2分代表次要劣势;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非常优势。用每个因素的权重乘以对应的评分,得到每个因素的加权分数,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企业的总加权平均分数。

假设根据上述计算,行业吸引力的加权平均分为2.87,企业竞争力的加权平均分为2.83,该业务处于V区域内,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维持和适当盈利的战略。

三、明确投资方与竞争对手竞争态势矩阵,为战略制定把好知己知彼关

在确定企业战略时,不仅要看本身企业竞争力的加权平均分,还要考察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力的加权平均分数,建立企业与竞争对手竞争态势矩阵,与竞争对手竞争态势矩阵的步骤共5步,见表3-4。(1)首先选定行业中的关键战略因素。(2)根据每个因素在该行业中成功经营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每个因素的权重,从0到1,越是最重要的因素,权重越高,权重和为1;同一因素在不同行业的权重可能是不同的,反映了该指标对不同行业竞争成功的重要性。(3)确定主要竞争对手,按每个指标对企业进行评分。为各因素评分的方法。分值为1~4分,1分代表重要劣势,2分代表次要劣势,3分代表次要优势,4分代表重要优势。优势的评分必须为3或4,劣势的评分必须为1或2。评分以公司为基准,而权重则以产业为基准。(4)将各根据要素的评价值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得出各竞争者在相应战略要素上的相对竞争力强弱的加权评分值。(5)求出各个企业的总加权平均分,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企业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所处的位置,还能反映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的差异。

分析结果显示,投资方较A公司和B公司综合竞争能力都要强一些,而A公司和B公司综合竞争能力相当。

第三节 期权与投资决策

一、投资决策中的期权价值

净现金流方法是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广为接受的方法,通过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值评估投资价值,净现值(NPV)就是最常用的指标。净现值法是财务评价的重要方法,但是包含着潜在的假设,即投资项目在未来不会作任何调整,投资论证的结果只有投资或不投资两种选择。这些暗含的假设使净现值方法在评价投资价值时,对投资的战略意义或间接价值缺乏考虑,不能兼顾到投资者决策的灵活性给投资带来的价值,低估了投资的潜在期权价值,在具有战略成长性的投资项目决策中,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如果投资者拥有动态决策的权利,企业决策者根据未来信息与环境条件的变化,对投资项目做出适当选择或修正,选择的机会给企业创造了价值,这些选择权就是实物期权。近些年来,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运用期权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反映投资的现有价值与潜在价值。

现代企业的投资决策是系统性决策:宏观方面,对投资环境和行业竞争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保证投资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微观方面,建立新的投资决策价值观,把期权思想引入财务评价决策中来,赋予投资本身更多的可调节性或灵活性,增加投资过程中或投资发生后的弹性。新的投资价值观在财务评价过程中,注意到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投资者可以适时进行投资调整,选择适当投资时机,适时调整投资规模与目标领域等,对传统投资决策、评价思路做出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期权对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决策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考虑期权的投资决策模型使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得以提升。

二、实物期权与投资决策

期权(option)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持有者通过付出一定费用而获得一种选择权,在一定时期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按约定条件买卖某种金融资产或者实施某种行为。期权的买方有权执行或不执行买进或卖出,而卖方在买方的选择下必须配合执行,选择范围减小,所以期权的买方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才能获得该权利。期权包括买权(call option)与卖权(put option),买权即看涨期权,卖权即看跌期权。拥有买权者,在未来有权利但没义务按照事前约定的价格买进财货,买权具有向上获利的权利。拥有卖权者,在未来有权利但没义务以事前约定的价格卖出财货,卖权具有避免向下损失的权利。在期权合约约定的到期日方能执行者叫欧式期权,而在到期日之前包括当日都可以执行者叫美式期权。期权一般指金融期权(finance option),是处理金融市场上交易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

实物期权(real option)把金融市场的规则引入到企业投资与管理中来,是处理不确定性投资的非金融资产的一种投资决策工具,是金融期权理论在实物资产期权上的扩展。投资赋予决策者在未来进行进一步投资的权利而不是义务,投资者有权利但没有义务在未来出售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因为其标的物为实物资产,所以该期权称为实物期权。在一个投资过程中或投资之后,是否有新的投资机会或者新的投资方向,这些选择权就是实物期权,投资决策者拥有根据外部条件变化而调整其行为的权利。投资决策的灵活性给投资方带来的价值将被考虑,人们对以前无法准确估算的各种投资能够比较准确地定价,从而定量地对其进行评估决策。实物期权可能被多个投资竞争者共同拥有,因而是可以共享的,先行执行实物期权者可获得的“先入者获利”的效应,结果表现为取得战略主动权和实现实物期权的最大价值。

实物期权理论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变化而获得的机会价值,并对该期权价值作出评价。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考虑了企业的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者提供量化分析的工具,使投资决策趋于科学化。企业如果进行战略性投资,企业就获得了实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期权,企业可以获取未来成长的机会,称之为企业的增长期权,企业拥有这个选择权,在条件适当时就可以执行这个权利。借助Kester(1984)提出的“增长期权”理论思想,增长期权理论的假设条件是机会均等,每一个企业都有投资的权利。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先行者得益,企业进行战略性投资可以获得先买权效用,优先进入东道国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改变在国际上的竞争地位,可以优先获得战略性资源,保持垄断利润。增长期权属于实物期权,其价值可以通过期权定价模型获得。

三、基于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

最优投资时点期权:指企业通过等待以期获取最佳时机,等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降低不确定性,创造价值。当等待的价值大于立即投资的价值时,投资者应选择等待。有些投资项目的决策周期比较长,少则1至2年,多则3至5年。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一个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问题。在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佳投资时点的选择是一种动态的决策过程,企业是现在投资,还是未来某一时点投资,使投资创造的价值最大化,这是投资时机的抉择问题。投资者可以在未来n年内的各个时点选择投资的最佳时机时,该投资决策就是一个实物期权,即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timing option)。该期权的期限为n年,标的物是投资项目的资产,标的物价格是资产的现值,执行价格就是期初的投资额。如果投资方在期权期限内的任一时点可以选择实施投资,该期权属于美式看涨期权(American call),可以获得最大执行价值的时刻就是该项目的最优投资时点。假设在风险中性的条件下,投资者对于任何资产所要求的期望收益率就是无风险利率,资产的现行价格就都是未来预期值用无风险利率折现后的现值。执行期权后实现的价值就是项目在执行时点的净现值。执行的净现值大于不执行的期望值时应立即执行,而不执行的期望值大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时则不执行,选择等待时机。

案例

假设某国际企业对中国进行一项直接投资项目,属于绿地投资,投资建厂,生产产品投放中国市场。该市场前景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假设市场状况好,投资项目的现值以1.2的因子上升,市场状况差,投资项目的现值以0.8的因子下降;市场状况好,投资项目现值上升的概率为50%,市场状况差,投资项目现值下降的概率为50%。投资估算的投资额为800万美元,预测该投资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为1 000万美元。该国际企业在未来两年内,企业可以根据东道国市场状况决定是否投资,并决定投资时机,利用期权理论分析该企业是应该立即投资,还是等待更好的投资时机呢?这里忽略投资以后当年的自由现金流。

在第2年末,最优投资时点的执行价值分别为640万美元、160万美元和0万美元。

第1年市场状况好时,最优投资时点的执行价值为400万美元,不执行时,第二年的期望值是:640×50%+160×50%=400(万美元)。

按无风险收益率1.8%折算成第1年年末的现值,400÷(1+1.8%)=393万美元,即最优投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393万美元,小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400万美元。表明在第1年年末,当市场状况好时,企业应该执行最优投资时点期权,不必再等下去。此时,最优投资时点期权的执行价值为400万美元。

第1年市场状况不好时,最优投资时点的执行价值为0万美元,不执行时,第2年的期望值是:160×50%+0×50%=80万美元,按无风险收益率1.8%折算成第1年年末的现值,80÷(1+1.8%)=79万美元,即最优投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79万美元,大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0万美元。表明在第1年年末,当市场状况不好时,企业应该继续持有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等待第2年的时机。此时,最优投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79万美元。

如果没有考虑期权,立即执行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1 000-800=)200万美元,如果考虑最优投资的时点期权,并不立即执行时,第1年年末的期望值是:400×50%+79×50%=239.5万美元,按无风险收益率1.8%折算成当前的现值为:239.5÷(1+1.8%)=234万美元,即最优投资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234万美元,大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200万美元,所以,企业可以等待,选择适当的投资时机。

结论:利用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进行投资决策,认为当前不必立即实施投资,而是等待最优时机,因为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的价值为234万美元,大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200万美元。

第1年年末,当市场状况好时,最优投资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393万美元,小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400万美元,企业应该执行最优投资的时点期权,立即进行投资。

第1年年末,当市场状况不好时,最优投资的时点期权的价值为79万美元,大于立即执行的净现值0万美元。企业应该继续持有最优投资时点的期权,等待第2年的最优投资时机。第2年市场状况好时,进行投资。第2年市场状况仍然不好时,彻底放弃投资。

实物期权还包括:

阶段性投资期权:指投资是分阶段投资的,在任何一个投资阶段,当出现不利的情况时,投资者都有放弃继续投资的权利。

转换性期权:指投资决策具有相机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将原来的固定资产投资转换,企业转换期权可能需要期初的投资,但这种转换上的灵活性将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基于潜在投资机会的期权:净现值法的投资决策是静态的,没有考虑未来某一时点新的投资机会与投资灵活性,投资方不拥有在未来某一时点进行追加投资或开拓新的投资项目的选择权。如果在预定投资项目的基础上,企业拥有追加投资的权利而非义务,或者在当前投资项目的信息条件下,企业拥有对新项目进行投资的权利而非义务,投资方就拥有了对未来投资机会的期权。

期权思想的经典案例

最早的期权思想的应用是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es,生于公元前585年)。泰勒斯是古典哲学家,提出万物都是水构成的。在一年的冬季,泰勒斯运用自己的气象学知识,预测来年的春天将获得橄榄大丰收,到时,橄榄的榨油机需求量会很大,现有的橄榄榨油机肯定会紧张。泰勒斯就与当地的农户协商,双方约定来年的春天某一时间,泰勒斯用约定好的固定价格使用榨油机,为此支付了一定的费用,获得了该期权。到了春天,果然橄榄大丰收,加工橄榄的榨油机供不应求,泰勒斯行使自己的期权,用事先约定好的价格使用榨油机,然后将榨油机以更高的价格租出去,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期权思想的生活案例

上海教育系统职称计算机考试每月举行一次,采取当月报名、当月考试的方法。假如7月份的报名与考试安排是:7月3日报名,只有当天才能报名,过期不候,7月24日考试,8月4日公布成绩。8月份的报名与考试安排是:8月3日报名,只有当天才能报名,过期不候,8月24日考试,9月4日公布成绩。

有一个考生9月份将参加职称评定,所以,在9月份前必须通过计算机考试,否则就失去本年度职称评定的机会。

该考生7月3日报名,7月24日考试,因为8月4日才能知道7月份考试是否通过,该考生在8月3日又报名参加8月份的考试,共花了150元钱。

这个行为就是期权思想的应用:该考生花费150元钱,买了一个选择权,该考生拥有参加8月份考试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如果8月4日知道7月份考试没有通过,就又获得了一次考试的机会,如果8月4日知道7月份考试通过了,他就放弃参加8月份的考试。

附: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

实物期权定价来源于金融期权定价模型,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期权定价模型是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和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1.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

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是主要用于不付股利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的模型,该模型假设股票价格变动是离散型的,股票价格服从二项分布。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中,股价的波动彼此独立且具有同样的分布,这种分布是二项分布。

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选取的股票价格变动只有两种可能:向上或向下。把一年划分为N期,假定股票价格在每期发生一次变化,即上升或下降,一年后则可能有N+1个不同的结果,对于每个后果计算出相应期权的价值,然后由后向前逐期推算,最后求出期权的价值。

假设投资者风险中性,在风险中性的条件下,对所有的资产都要求相同的收益率,即风险中性的投资者对于任何资产所要求的收益率就是无风险利率,资产的现行价格就都是未来预期值用无风险利率折现后的现值。

实物期权利用风险中性假设,可以避开投资决策中的折现率的确定,同时,又考虑了投资的选择权问题,更准确地评价了投资方案,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

二项式方法也存在缺陷,标的物价格在未来上涨或下降的幅度难以把握,对决策的准确性、合理性存在不良影响;二项式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当期数N相当大时,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单期二项式方法:

假设股票现行市价为100元,三个月的看涨期权的执行价为110元,股票价格上升的因子为u=1.4,股票价格下降的因子为d=0.6,该股票期权的价值是多少?

在u=1.4的情况下,股票价格S=140,期权价值C=max[140-110,uu0]=30元,在d=0.6的情况下,股票价格S=60,期权价值dC=max[60-110,0]=0,如何求股票看涨期权的当前价值?d

这里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无风险资产组合,假设买进n股股票,同时卖出一张买权,三个月以后,假设不存在套利,期权到期日,无论股票市场上涨还是下跌,资产组合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为什么?

140n-(140-110)=60n, n=3/8,表示买进3/8股股票,同时卖出1张买权,无风险的资产组合为3:8,若三个月的股票的价格涨到140元,卖掉的买权被执行,资产组合的价值为:3/8×140-30=22.5,若三个月的股票的价格降为60元,卖掉的买权不被执行,资产组合的价值为:3/8×60=22.5。

股票到期的价值按无风险利率进行折现,假设不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条件下,该现值等于组成投资组合的期初成本。-10%×3/8

3/8×60×e=100×3/8-C

当前的期权价值C便可求得。

所以,单期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r×T

C=e[q×C+(1-q)×C]ud

其中:q=(e-r×T-d)/(u-d)

C=max(S-K,0)uu

C=max(S-K,0)dd-r×T-r×T

C=e[q×C+(1-q)×C],其中,q=(e-d)/(u-d)ud

2.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Fisher Black与Myron Scholes(1973)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简称B-S期权定价模型。B-S模型假设股票价格变动是连续性的,遵从布朗运动特性,可以在一特定的时点上选取无数种可能的股票价格,用于不付股利的欧式看涨期权定价。

B-S模型的重要假设:(1)金融资产收益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2)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3)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4)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他所得;(5)该期权是欧式期权。-r×T

C=S N(d)-XeN(d)012

其中:C代表欧式看涨期权的价格即期权价格,S代表基础资产0的现行价格,X代表期权合约的执行价格,T代表期权合约的到期时间,r代表无风险收益率,N(d)代表标准正态分布小于d的概率,其中2

其中:σ:基础资产收益率的方差。

实物期权的定价与金融期权的定价方法相似,可以借助金融期权的定价方法来定价。

第四节 集群与投资决策

一、产业集群及其生命周期

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集群就是在某一个特定区域中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业化的制度和协会。产业集群是指产业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企业和服务机构组成的规模巨大、结构功能健全且行动主体共同行动的经济群体。

当某地因自然禀赋条件或其他原因出现了一个关键性企业,该企业衍生出许多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时,就形成了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内部强化倾向,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向该集群聚集,在该阶段产业集群处于成长期。

当产业集群成长到一定程度,“集群效应”将得到充分体现,进入成熟期。该阶段基本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集群内的生产商、供应商、服务商之间出现协同效应,行动主体之间共同行动和全面创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波特教授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指出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

到了一定时期,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其他原因,许多关键企业迁出,产业集群就会减弱,进入集群衰退期,衰退期内,集群的优势逐渐失去。

二、集群与投资决策的关联性

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对“产业集群度”考虑的权重越来越大,正成为投资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波特经过深入研究得出重要结论: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公司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公司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公司之外,即来源于公司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他还精辟地指出,随着基于自然禀赋比较优势的作用相对减小,竞争优势在决定企业前途方面越来越重要,产业集群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优势。

建立产业集群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为评价区域竞争力提供量化标准。集群具有较强的地方植根性和难以模仿性,集群度的高低反映了区域竞争力和区域产业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集群的重要价值,并以此作为是否投资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一个城市的产业集群度不但要有一个定性的判断,更需要有一个定量的依据。设计产业集群评价体系和判断方法可以较快地提供某一区域产业集群的定量依据。

产业集群度将成为衡量某一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首先,现阶段,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关联性增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产业集群逐步成为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产业集群度反映了产业竞争力的大小。

其次,产业集群度反映了区域竞争优势。考察中国的实际情况,东南沿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等,随着交通信息条件的改善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优势逐渐弱化,产业集群将成为这些地区重要的“后天优势”。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给该区域带来了竞争优势。波特的研究成果显示,一个公司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公司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公司之外,即来源于公司所在的地域和产业集群。该结论同样适合中国,可以断言,企业的竞争优势有相当部分来源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度较高的地方,政府支持性政策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及提供教育项目和信息平台等准公共品服务,政府支持性制度决定了集群的成长和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对内提供机会、传播信息、维护整个行业的利益,对外发布信息、打造品牌、代表整个行业行使相关权利,专业性服务完善度反映了提供相关服务的功能齐全性,表现为专业性服务和配套设施的发展程度。

案例

广东虎门服装产业竞争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生产服装在世界享有盛名,原因是其服装产业的集群度大,面料、辅料、加工、销售、展示、设计等厂商都聚集在此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同时,行业协会积极协调和组织,全球性的服装设计比赛和模特大赛定期举行,把最新的世界服装设计理念带入虎门,使虎门永远走在服装行业的最前沿。2004年,我们调研组一行在实地考察虎门时最大的感受是:车水马龙,集群带来了竞争优势,众多国内外服装、面料、机械等相关行业的厂商纷纷在虎门投资。

三、产业集群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区域产业集群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由多种复合因素组成的系统,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须遵循全面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既要全面系统考虑,防止遗漏重要指标,保持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对独立,尽可能避免信息相互重叠,又要使评价指标尽可能可以量化,数据可以获得。

基于以上原则,根据集群和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将决定产业集群大小的因素归为产业链长度、结构与规模,行动主体共同行动的协同度,公共服务功能水平三大因素,共设八个指标。在三大因素中,产业链长度、结构与规模因素反映了供应商、生产商等集聚的数量和相关产业企业种类齐全程度,对产业集群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行动主体共同行动的协同度反映了集群内企业之间共同协作、信息共享、促进产业升级的协同度,对产业集群发挥关键作用;公共服务功能水平则反映集群的外部环境,是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

第一个因素是产业链长度、结构与规模,衡量指标可以设置为四个指标,分别是该产业集群范围内的产业链完整性、企业数量与该行政区划面积之比、年度销售额与当年GDP的比值、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数量与该行政区划面积之比、年度销售额与当年GDP的比值、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三个指标可以直接量化,数据比较容易得到。但产业链完整性很难直接量化,可以把该产业地产业链分成几个主要单元,根据每一个城市的产业链的单元数占总产业链单元数的比重大致衡量该城市产业链的完整性。

这四个指标主要反映集群的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集群规模经济性反映集群内的相关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用低于双倍的成本获得双倍产出的一种状态,大规模的企业集群比单个企业生产更便宜,更有利可图;集群范围经济性表示集群内的相关产业的企业联合以后,联合的产出大于单个企业各自生产一种产品所能达到的产量,众多联合生产的企业进行集群,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两个指标分别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衡量产业集群程度,是衡量产业集群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集群内行动主体共同行动的协同度。共同行动主要体现在市场合作和创新合作两个方面,即集群市场关联度和集群创新合作度。

集群市场关联度表现为行动主体之间在市场交易、市场开拓、保持市场份额和防止过度竞争等方面的合作程度。集群范围内企业数量比较多,企业之间能否一致行动,建立关联市场,在市场交易方面相互协调,在价格制定方面一致对外,保持良性竞争是集群市场关联度的重要体现。这里可以设计一个映射指标:该产业在本城市建立该产业专门的工业园区和专业交易市场个数与该城市行政区划面积的比值。

集群创新合作程度主要反映集群内部相关产业的企业基于市场和技术的共同创新程度,创新合作度反映了产业集群的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进行公共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所花费的代价。这里可以设计一个映射指标:某一产业在本城市进行公共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年度耗费的资金额与该产业年度销售额之比。这两个指标衡量集群内行动主体之间共同行动的程度,是衡量产业集群的关键性指标,因为区域的产业集群是通过集群内企业共同行动带来竞争优势的,如果没有共同的行动,也就没有所谓的集群效应。

第三个因素是公共服务体系功能水平,可以设置为两个指标,即政府支持性政策和行业协会作用。这两个指标均是定性指标,可以提取反映其基本特征的特征参数作为输入量,如:把不能量化的指标设为4/10,3/10,2/10,1/10四等,分别代表优、良、中、差。特征参数的确定也应该有一个科学依据,可以采取多名专家打分,求均值的方法确定分值。这两个指标都是从企业的外部环境角度来衡量产业集群程度的,这些指标反映产业集群的基础环境和必要条件。

八大指标分别从产业规模、结构、市场、创新和外部基础条件等各个角度反映集群情况,构成一个评价系统。在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中,有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这里的指标都是正向指标,一般情况下,正向指标越高越好。见表3-5。

对于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用模糊判断法进行综合模糊判断,得出的结论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实践调查数据

我们选择80家跨国公司作为样本进行调研,从2006~2007年,采取直接访谈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获得62家跨国公司的反馈问卷。跨国公司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行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业、餐饮业、饮料、化工、医药等。该调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考察跨国公司在直接投资时考虑的因素权重,结果1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产业集群是投资决策中要考虑的首要因素,41%的企业认为产业集群是投资决策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26%的企业认为产业集群是投资决策中要考虑的一般因素,20%的企业认为产业集群是投资决策中要考虑的次要因素。

第五节 汇率与投资决策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汇率因素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汇率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比较频繁的状况下,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投资决策者更应该考虑汇率风险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汇率是本币与关键外币之间的比价,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水平决定的,而汇率变化受两国货币购买力水平变化的影响。本币汇率变化有两种情况:本币升值和本币贬值。

一、本币升值对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来说,假设出口商品是主要业务,汇率风险存在

在出口商品过程中,假设用人民币标价的商品价格不变,本币升值后,同样的商品需要更多的美元来兑换,所以,该商品在外国的销售价格提升。再假设该商品富有价格弹性,则结果是该商品在外国的销售量会大大减少,短期内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长期内企业在外国的竞争地位受到影响,因为竞争对手的价格不变,同质的商品竞争中,我国企业处于价格劣势地位,还可能被淡出市场。

2.假设企业以内销为主,汇率风险仍然存在

企业以内销为主,但是有同质的商品从外国进口到本国,假设本企业的商品占有的市场份额和进口商品市场份额处于均衡状态,本币升值,进口商品用人民币标价的商品价格降低,假设该商品富有价格弹性,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增加,即使该商品缺乏价格弹性,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也可能导致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增加。短期内现金流减少,长期内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受到威胁。

二、本币贬值对企业的影响

1.对企业来说,假设出口商品是主要业务,有利于出口

假设用人民币标价的商品价格不变,本币贬值后,同样的商品只需要更少的美元来兑换,所以,该商品在外国的销售价格下降,再假设该商品富有价格弹性,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该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出口增加,企业现金流增加。

2.假设企业以内销为主,企业也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企业以内销为主,假设有同质的商品从外国进口到本国,且本企业的商品占有的市场份额和进口商品市场份额处于均衡状态,本币贬值,进口商品用人民币标价的商品价格提升,假设该商品富有价格弹性,购买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改善。

三、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汇率因素

1.异国融资过程中的汇率问题

如果在外国上市或发行债券融到外国货币,这时存在汇率风险问题。如果本币升值,融到的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币后就会大大缩水。在本币升值而某关键外币贬值时,企业投资决策者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投资,或者选择不同的货币区进行投资。

2.进出口设备、原材料的汇率问题

投资项目需要进口设备或原材料时,汇率的随机变化可能带来汇率风险,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指汇率变化对企业的以外币表示的契约现金流的影响。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签订合同时,最好争取用“软币”作为计价依据并作为支付货币,软币就是有贬值倾向的货币。反过来,出口商品时,最好争取用硬通货币计价,硬通货币即有升值潜力的货币。

3.财务评价中的汇率问题

财务评价中数据是决策的依据,而财务数据来源于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往往没有考虑汇率因素。汇率发生较大变化时,企业的现金流会发生较大变化,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在投资决策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

4.国际投资者、负债者防范债权和债务到期时汇率波动的风险

国际投资者在海外投资的项目,由于汇率变化,在海外的资产会缩水。负债者的负债由于汇率变化,也可能导致负债成本增加。

★自测题

1.如何理解战略性投资决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略性投资的价值评估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期权、集群和汇率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投资决策:经济评价

本章要点

1.投资者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政府。企业投资决策时,主要考虑财务的可行性,预测投入多少资金,以及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关系。政府投资决策时,可以考虑财务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考虑经济的可行性。

2.投资主体在决策的过程中,要把握资本预算的合理性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在预测报表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评价。

3.经济评价包括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为最终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先看图4-1——投资决策经济评价逻辑图。图4-1 投资决策经济评价逻辑图

第一节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的合理性是进行经济评价的基础

投资估算是投资建设方会同有关专家根据未来现金流的投入与产出预测而制定的。投资估算是在对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等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的基础上,大致界定投资建设方投入的总资金额,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投资估算是制订融资方案和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依据,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或方案设计竞选的需要,是投资决策的依据,投资方根据自身财务能力和信用状况决定是否投资。见图4-2。图4-2 投资估算构成图

根据分类估算法,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期的贷款利息、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投资估算的依据包括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估算指标、计算方法;专门机构发布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办法和费用标准,及政府发布的物价指数;项目的建设内容及工程量;项目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价格等。流动资金指投资项目运营期内长期占有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不仅包括30%的铺底流动资金,还包括债务性的流动资金。在投资估算和项目评价过程中,使用的项目总投资包括全部的流动资金。

与投资估算相对应的是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设计概算是设计单位根据概算指标编制的;施工图预算是设计单位根据预算定额编制的。一般来说,设计概算应控制在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范围内,施工图预算应在设计概算范围之内。见表4-1。

投资决策过程中,可以分为投资机会研究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评估阶段。一般认为,这几个阶段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研究的加深,投资估算的误差率要逐步减小,见表4-2。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与流动资金估算样式分别见表4-3、表4-4。

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是进行经济评价的保障(一)区别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投资建设一个项目,国际上通行的投融资方式有两类,即企业融资和项目融资。企业融资又称公司融资,是指由现有企业依靠自身的资信筹集资金并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贷款等债务资金虽然用于某一个项目,但承担偿债责任的是整个企业,项目现金流是企业现金流的一部分,企业用其全部现金流或资产为债务提供担保。项目融资指以项目本身的资产作为抵押,依靠项目本身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用于需要大规模资金的具有稳定现金流量的基建项目。

1.企业融资

企业融资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从企业内部,包括股东和职工获取资金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而外部融资是指从融资主体以外获取资金。外部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直接融资主要指股权融资,包括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间接融资主要指债务融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债权融资。

特别地,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属于准股本资金,既具有资本金性质,又具有债务资金性质。

优先股,从普通股视角看,优先股可以看作负债,优先股与债券一样有一个固定的股息比率。从债权人视角看,优先股可以看作资本金,比其他债务资金处于较后的受偿顺序,且股息在税后利润中支付。在项目评价中,优先股股票应该视为项目资本金。

可转换债券,首先具有债权性,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至到期,收取本金和利息。其次,具有股权性,转换成股票以后,原债券持有人变成了公司股东,可以参与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再次,具有可转换性,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换权是债券持有人拥有的选择权,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债券,也可以选择转换成股票。在项目评价中,可转换债券应该视为项目债务资金。

企业融资的偏好顺序如下:(1)股权融资属于企业融资偏好第一位。

股权融资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增资扩股、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股权融资可以分为内部股权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增资扩股主要是股东层面或职工层面的内部股权融资。定向增发或公开增发主要指外部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或金融投资者增发。

我国企业偏好股权融资,主要原因是:首先,股权融资筹集资金具有永久性,没有还款的压力;其次,筹集资金数额巨大,基本可以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再次,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或优质资源,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另外,有利于建立规范的企业运营和管理制度。

首次公开发行(IPO):企业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可以融到巨额资金,企业可以迅速发展壮大,上市以后,促使企业建立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机制,同时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公众形象和知名度。

增资扩股: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可以实现自身的股本扩张,以满足中长期的融资需求。增资扩股的方式主要包括现金入股、股权转股权和资产换股权等,其中现金入股是最常见的增资扩股方式。

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特定机构定向发行股票的方式,并购方可以以现金或者上市公司所需的优质资产作为对股份的支付。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目的是获取企业进一步发展需要的资金或优质资产,或者通过定向增发,引进战略投资者,共享战略资源。

公开增发:是指上市公司向不特定机构的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2006年5月初,《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公布定向增发为主要的融资方式,而近期公开增发明显增多。(2)债务融资属于企业融资偏好第二位。

银团贷款: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由一家银行牵头,组织多家银行共同对一个企业或项目实施贷款。

银团贷款的原因:企业投资项目的资金需要量巨大,一家银行可能没有能力实现贷款,或者一家银行贷款风险太大,如果企业没有能力还贷,银行将面临巨大风险,而银团贷款可以分散风险。

买方信贷:投资建设项目需要进口大型机械装备和成套设备时,可以采取买方信贷的融资方式。买方信贷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发展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使用买方信贷需要支付利息和管理费。

买方信贷是出口信贷的一种情况,出口信贷指一些国家为了鼓励本国大型机械装备和成套设备出口,由出口国的银行贷款给出口商或者买方,如果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贷款给出口商,便于出口商以延期付款或赊销方式出口设备,就是卖方信贷。如果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贷款给买方或买方的银行,给予买方融资便利,以扩大本国设备的出口量,就是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的具体做法:首先,买方与外国的出口商签订购买合同,并缴15%的现汇定金。然后,买方银行与出口国的银行签订贷款协议,该协议以贸易合同为基础,但有相对独立性。再次,买方银行转贷给买方,买方以现汇向出口商支付货款。最后,买方银行分期偿还出口国银行的贷款,买方银行与买方在国内结算。见图4-3。图4-3 买方信贷示意图

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是一种实用的融资手段,债券的优缺点介于股权融资和银行借款之间。

由于我国商业信用度不高,政府对公司债券控制比较严格,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资本金等都有严格限制。

公司债券融资成本较低,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也不太高,随着约束机制的完善,企业债券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融资性租赁指承租方需要添置设备而又缺乏资金时,由承租方提出要求或申请,指明所需设备的规格、品牌、质量要求,或直接指定供应商,租赁公司负责出钱购买,然后,把设备出租给承租方,承租方定期支付租金,租金的总额相当于设备的价款、贷款利息和手续费总和。在拥有前景好的项目但又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融资租赁比较适合。

融资性租赁的时间比较长,承租方负责租赁期间的维修、保养,并计提折旧,租赁到期后,设备一般为承租人所有。

最典型的融资租赁形式是直接租赁,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租赁设备或资产,并支付租金,直接租赁是最常见的融资租赁方式。表4-5列示了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的对比分析。

除了直接融资形式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融资租赁方式,即回租租赁和杠杆租赁。

回租租赁指承租人将自己的设备或资产卖给租赁公司,然后再把这个设备或资产从租赁公司手里租回来,先卖出去,后租进来,可以获取一笔资金,一方面短期内可以解决现实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获取了投资机会,赚取更多的资金。

杠杆租赁指承租人直接向出租人提出租赁申请,出租人只垫付购买设备或资产的一部分资金,约占资金总额的20%~40%,其余的资金由出租人向银行借款,出租人以租赁设备作抵押,以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受让权为担保,出租人向承租方收取租金,并负责偿还银行的本金和利息。

2.项目融资

一般认为,项目融资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情况:广义的项目融资是一切为建设、并购或重组等具体项目的融资活动均称为项目融资。狭义的项目融资是一个专用的金融术语,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个创新,这里主要认可狭义的项目融资。狭义的项目融资指以项目本身未来的现金流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以项目本身的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按照《美国财务会计标准手册》(FASB)的定义:项目融资是指对需要大规模资金的项目采取的融资活动,贷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而且将其项目资产作为抵押条件来处理。

项目融资主要适用于具有稳定现金流量且建设规模较大的基础建设项目方面,如发电、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在20世纪50年代先在美国采用,继而在欧洲国家采用,80年代项目融资在我国运用。项目融资的发起人可以是政府或企业,项目发起人与项目法人并非一体,一般情况下,债权人对项目发起人没有追索权或只有有限追索权,项目只能以自身的盈利能力来偿还债务,并以自身的资产来担保。项目融资一般都成立新的独立项目法人,由项目公司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还贷。但反过来,新设法人既可以采用项目融资,也可以采取传统的融资方式。表4-6为项目融资和企业融资的比较。(1)项目融资的主要利益相关群体。

①项目发起人。项目融资的项目发起人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是项目公司的投资者,它通过组织项目融资,实现投资项目的综合目标要求。

②项目公司。项目公司通常是项目发起人为了项目的建设而建立的独立法人,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也可以是一个合资企业,除项目发起人投入的资本金之外,项目公司主要靠借款进行融资。

③贷款人。贷款人主要有商业银行、国际金融组织、非金融机构等,在项目融资中,贷款人可以是一家商业银行,也可以是由十几家银行组成的银团。

利益相关者还包括项目承建商,项目承建商通常与项目公司签订固定价格的总价承包合同,负责项目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设备或材料供应者,项目供应者通过延期付款或者优惠出口信贷的安排,可以构成项目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融资顾问,项目融资的组织安排工作需要一个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来完成,绝大多数的项目投资者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和资源,需要聘请专业融资顾问。融资顾问在项目融资中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项目融资能够成功的关键,融资顾问通常聘请投资银行或者商业银行中的融资部门来担任;保险公司,当对借款人或项目发起人的追索权是有限的情况下,项目的一个重要安全保证是用保险权益作担保,因而,必要的保险是项目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项目规模很大,存在遭受各种各样损失的可能性,这使得项目发起人建立起与保险代理人和承包商的紧密联系,从而正确地确认和抵消风险。(2)项目融资的申请条件。

项目本身已经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预算已经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引进国外技术、设备、专利等已经政府经贸部门批准,并办妥了相关手续;项目产品的技术、设备先进适用,配套完整,有明确的技术保证;项目的生产规模合理;项目产品经预测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盈利能力较强;项目投资的成本以及各项费用预测较为合理;项目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有稳定的来源,并已经签订供货合同或意向书;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用地已经落实;项目建设以及生产所需的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已经落实;项目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他与项目有关的建设条件已经落实。(3)项目融资的融资模式。

①项目直接融资。由投资者共同投资组建一个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的名义安排向银行直接贷款融资,主要的信用保证来自项目公司未来稳定的现金流量、项目资产以及项目投资者所提供的担保和协议,这种融资模式可以安排成为对投资者无追索的形式。

②杠杆租赁融资。杠杆租赁指当项目公司需要筹资购买设备时,向租赁公司提出申请,租赁公司通过设备抵押,向银行融资并代表企业购买该设备,然后租赁给项目公司,在项目营运期间,项目公司以项目的营运收入向租赁公司支付租金,租赁公司以其收到的租金向贷款银行还本付息。

●杠杆租赁融资模式在结构设计中要以项目本身未来现金流量状况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

●杠杆租赁项目融资中的参与者包括资产出租者、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资产承租者。

③项目债券融资。项目公司发行具有有限追索权的项目债券,以项目本身的未来现金流向债务人还本付息。

④建设—运营—转让(BOT模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一般是政府与投资企业签订合同,把一些基础建设项目的开发权和一段时间内经营获利权转让给投资企业,投资企业负责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建造和经营,并承担风险,政府在批准项目开发、使用土地、获取原材料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和政策支持,在协议规定的期限内,投资企业拥有所建造设施的经营权,以此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取预期回报,期满后,投资企业根据协议将该项目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采取BOT模式的原因是政府希望吸引私人投资或外商投资,借以引进先进技术和提高管理运营水平,同时,减少资本预算,实施现在没有能力提供资金的项目。

BOT模式参与主体:

●项目发起人——最终项目所有者,一般是项目所在国的政府部门或政府指定公司,项目发起人不拥有项目,不经营项目,不承担风险。

●项目经营者——专门组织起来的项目公司,是BOT的主体,负责融资、建设、经营,承担风险。

●项目贷款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本国政府的政策性银行。

案例一西安地铁项目融资

西安地铁项目融资采用BOT方式融资。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通过立项之后,西安市政府进行招标,选择一些信誉比较高、融资能力较强、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的国际财团和银团组成西安地铁项目公司,作为独立法人进行项目建设和经营。项目设计施工路线为莲湖路—五路口—长乐路,全长为20公里的单向直线铁路,建设工期为3年,计划总投资为25亿元人民币,投资公司经营时间为20年,之后交由西安市政府经营和管理。项目建设由西安地铁项目公司全权负责,建设完成之后,由西安地铁公司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经营管理20年,其收入所得归西安地铁项目公司,用于偿还项目投资并作为项目公司的利润收入。项目公司经营期满后,收回利润,并将地铁转交西安市政府进行经营和管理,项目公司退出。项目的大部分资金由项目公司来筹集,融资的方案报西安市政府审批,通过后由政府担保进行贷款。

案例二中信集团联合体获奥运鸟巢30年经营权

中信集团联合体与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特许权协议》、《国家体育场协议》和《合作经营合同》。根据这些合同协议,中信集团联合体将与市国资公司共同组建项目公司,作为国家体育场的项目法人,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融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项目公司获得2008年奥运会后30年的国家体育场经营权。国家体育场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其中58%的资金由市政府提供,委托市国资公司作为出资代表,注入项目公司。其他投资则由项目公司进行融资。这种项目建设的筹融资方式,既可以节省政府投资,又便于国家体育场的会后运营、综合利用。(二)资金筹措方案

1.关注资金结构

资金结构指融资方案中各种资金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融资方案中,资金结构分析非常重要,涉及融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资金结构包括:项目资本金与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项目资本金内部结构的比例、项目债务资金内部结构的比例。

1996年开始,对于各种经营性国内投资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投资项目的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投资项目资本金是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作为计算资本金基数的总投资包括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铺底流动资金,其中,铺底流动资金指流动资金中的非债务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30%。投资者认缴的资本金不可以抽回,但可以转让。

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有具体的规定,见表4-7。

2.项目资金筹措方案

根据“投资估算”的资金需要量,提出并优选资金来源计划,制订融资方案。一个完整的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1)项目资金来源计划表(见表4-8)。(2)分年度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4-9)。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