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国学坊系列--元曲三百首精粹品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8 15:33:26

点击下载

作者:尹博、毕宝魁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万象国学坊系列--元曲三百首精粹品读

万象国学坊系列--元曲三百首精粹品读试读:

前言

本书是《唐诗三百首精粹品读》《宋词三百首精粹品读》的姊妹篇,是中国古典诗歌高峰期产生的三种代表诗歌样式姐妹中的三妹。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五千年文明不断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学,而普及和流传的最主要样式则是文学,文学中最精练的是诗歌,中国可以说是诗歌之国,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已蔚为大观。在漫长的历史中,国人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并称,她们是先后连续的三个朝代诞生的三姐妹。

唐诗如同是贵族千金,有雍容华贵之气象,既有珠光宝气之外饰,又有高雅富贵之灵魂,是贵族千金小姐型,如同是牡丹花。宋词则如同是士族家之小姐,文气十足,装束淡雅而高贵,气质贤淑而适度,是士族家淑女型,如同是荷花。元曲如同是没落士族之女子,虽有很高文化教养,却沦落民间,无地位亦无华服,却有一股保持贞操之志气,大胆泼辣,热烈奔放,衣装虽是村姑,志气节操却是士大夫,故属于破落文士家之女才子型,如同是菊花。

我们要感激元代的文人,在传统文化遇到严重危机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他们在社会最底层坚守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而倾心创作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那个时代,并向后代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且还使那么多外族人喜欢上这种文化,大食惟寅是阿拉伯人,贯云石、薛昂夫是维吾尔族人,阿鲁威是蒙古族人,阿里西瑛是回族人,他们都表现出极高的汉文化水平。这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在元代文人中,无论才学还是人品,都有一些坚定地挺起民族传统脊梁的伟岸人物。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卢挚、马致远、张养浩、张可久、徐再思、张鸣善、刘时中等都是这方面的精英,其中张养浩如果在其他朝代一定是大放异彩之英杰。我阅读完这些人物的传记再阅读他们的作品,对张养浩极端崇敬和热爱,他是值得专门写传记大力宣传的人物。正是他们的脊梁作用,才保证了元曲内容对于前代文化继承的特性,才成就元曲这一中国诗歌历史上又一个新样式的高峰。元代民族文化没有被断绝,士人坚守文化传统的功绩将彪炳史册。

本书的最难点是译文。元曲本来很通俗,但今天读来依然有隔阂。我始终坚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其实是很难的,要翻译出味道来,还必须符合原作之意境。自我感觉这一点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最后校阅全书的时候,有时还会心而笑,感觉有点儿意思。注释只是翻译和评析的工具,不做烦琐考证,能够注释明白在当句当篇中的意思即可。品读则坚持两方面,一是作品的内容是什么,二是作品好在哪里,是欣赏的引擎,文字力求简洁,尽量做到不枝不蔓,点到为止。对于每一篇,我都面对原文凝思苦想,直到自己完全明白后才开始敲击键盘,这样,就会行文流畅而不枯涩,有时候是一边敲击一边不断涌现文思和灵感,写完后便是一种享受。

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对于音乐一窍不通,对于元代历史和元代文学也没有下过很大功夫。故本书一定有许多疏漏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和读者诸君批评指正,待再版时修订之。

感谢辽宁教育出版社传统文化资源编辑室主任叶北宁女士及有关领导的信任和重视,但愿我们共同创作能够传世的精品。尹博 毕宝魁识2017年7月31日子夜

杨果

杨果(1195—1269),字正卿,号西庵,祁州蒲阴(今河北安国)人。金正大元年(1224)进士。任偃师县令,廉明干练。入元后,曾出任参知政事。至元六年(1269)出为怀孟路主管。杨果性聪敏,美风姿,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文章,尤长于乐府,传世小令十一首,套数五套。

〔越调〕小桃红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①②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译文

碧绿的湖面上笼罩着浓郁的柳荫,人的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映浸。经常浮现在记忆里的是当年在花间的欢乐畅饮。可是到了今天,仿佛是秋风吹断了织锦回文诗中的慧心。只能如同残梦一般,羡慕那一对鸳鸯相将飞去,进入蓼花的深处同栖共寝。【注释】

①回文锦:用织锦回文诗事。《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载,窦滔妻苏蕙,字若兰,有文才。窦滔是苻坚时期秦州刺史,后迁徙流沙,苏蕙思念丈夫,以“织锦回文璇玑图诗”寄赠。共八百四十字,婉转循环皆是诗句。

②蓼(liǎo)花:草本植物,品类甚多。这里指水蓼。生长在水边,叶味辛香,花淡红色或白色。品读

这是一首表达失恋之人惆怅的小令,前半首回忆当年欢爱的情景,后半首写如今形单影只的寂寞愁苦。前三句用“常记”二字暗示出是对于往事的回忆,前两句所写景色,便是当年和情人相依相偎的背景,人影倒映在水中,在柳荫下对饮,多么惬意幸福,当年越是惬意幸福,现在回忆起来便越伤心凄楚。抒情主人公回到当年与情人幽会欢乐的地方,物是人非,昔日的情人早已不见踪影,只见一对鸳鸯相将飞去,落入蓼花深处,仿佛要去做美梦一般。“残梦”二字很有韵味,是羡慕鸳鸯的残梦,还是主人公自己的残梦,不太明确,故很含蓄。可以理解为,人在羡慕鸳鸯飞进蓼花深处后的情景,是人想做“残梦”而不可得的嗔怨之情。又,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到底是男人还是女子,不清楚。如果是女子,是失恋之女孩还是盼归之思妇,也不好确定。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初名侃,字仲晦,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十七岁出仕,不久弃官,隐居为僧,改名子聪。后得忽必烈重用,又改名秉忠。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与元朝建国初期的许多重大决策,是元朝开国名臣。为人终生好学,勤奋俭朴,自号藏春散人。著有《藏春散人集》,传世小令十二首。

〔南吕〕干荷叶

①②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

③酒旗风,两度江南梦。译文

西湖的南面有一座高峰,北面有一座高峰,旁边还有一个暗淡的烟霞洞。南宋高宗,惨淡经营最后也是一场空。西湖旁的吴山依旧矗立,酒店的酒旗照样飘扬在风中。【注释】

①南高峰:与下面的北高峰、烟霞洞都是杭州西湖名胜景点。

②宋高宗:南宋开国皇帝赵构。

③酒旗:酒店门前挂着的酒帘。品读

刘秉忠终生没有到过杭州,也不可能游览过西湖,但对西湖是很向往的。他是北方人,出生后便是金国国民,不可能到属于南宋的都城杭州。后来出仕为元朝官员,而在元朝最后攻陷临安前已经去世,故不可能进入临安。小令中所提到的景点都是西湖最著名的地方。当然,景点的选择也是大有深意的。

南高峰海拔二百五十多米,由于前面视野开阔,故可以把西湖以及杭州城和曲折逶迤的钱塘江尽收眼底,是观赏风光的好去处。北高峰则更高,有三百五十多米,视野更高远。烟霞洞是南高峰旁边的一个洞,是西湖最古老的洞壑之一,与千人洞、水乐洞、石屋洞合称“烟霞四洞”,故烟霞洞也可以概括统称这四洞。这无疑是南宋京城临安的最著名的景点,可以代指临安,而临安是南宋京师,故也可以代指南宋政权。于是接着写道:“宋高宗,一场空。”这是本曲的曲眼所在,如果没有这句,全曲便没有什么价值。宋高宗是建立南宋政权的开国皇帝,但他不思进取,满足于坐稳江山偏安一隅,而没有任何收复中原、恢复往日江山的意念,留下积弱积贫的基础,是南宋政权不能振作的主要原因。最后两句则有“江山依旧,但已经改朝换代”的感伤意蕴。“酒旗风”是暗用杜牧《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句意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中“背西风,酒旗斜矗”的意境,实际就是说临安的山河依旧,市井生活依旧,只是改换朝代而已。讽刺高宗软弱无能,致使最后被灭亡的悲剧下场。最后的“两度江南梦”很晦涩,高宗并没有两度下江南,而是终生在江南,那么,两度指什么?指谁?值得思考。在南宋之前,吴越王钱镠曾经建立吴越政权,建都也是杭州,故可能指吴越王和高宗两度建都杭州都被灭亡,讽刺偏安一隅的帝王难免最终被灭的结局。

还应该指出的是,“南高峰”“北高峰”“宋高宗”三个词语中间都是高字,读起来有韵律上的呼应感,又有用自然之高峰反讽宋高宗的意味,仔细体会,似乎有这种意味。

王和卿

王和卿(约1216—约1266),名鼎,大名府(今属河北省)人。曾在大都做过架构库官,名重一时,和关汉卿是朋友。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名公”中。散曲以滑稽佻达著称,传世小令二十一首,套数二套。

〔仙吕〕醉中天

咏大蝴蝶①②③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难道风④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译文

一个好大的蝴蝶居然挣破了庄周的梦境,两个大翅膀驾着春风,三百座名园中的花朵中香粉全都被它采摘一空,难道这是个风流种?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而如此从容?吓坏那些寻芳采蜜的蜜蜂。它只是轻轻地扇动一下那硕大的翅膀,就把卖花的人扇过了桥东。【注释】

①弹破:又作“挣破”“禅破”。《庄子·齐物论》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②一采个空:一作“一采一个空”。

③难道:又作“谁道”。

④桥东:一作“墙东”。品读

这是我迄今为止所见到的咏蝴蝶最浪漫最有意思的诗歌作品。王和卿为人诙谐,善于戏谑。译文已经将作品的意思表达清楚,此处不再分析和解释原文。只是分析一下王和卿为什么写这么一篇小令,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大名王和卿,滑稽佻达,传播四方。中统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异常,王赋《醉中天》小令云……由是其名益著。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王常以讥谑加之,关虽极意还答,终不能胜。”这条记载对于理解本曲非常有价值。其一,当年在燕京市井出现一种异常大的蝴蝶,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契机,这符合创作规律。但是他写作这首小令是否有寓意,则很模糊,因为有“风流种”三个字,便增加许多意蕴。有人说是嘲讽关汉卿风流,也有人说是讽刺元朝初年京师里的许多花花太岁,那些终日泡在烟花柳巷里的贵族青年或者抢男霸女的恶少。还有人说就是戏谑取悦于时人。从蝴蝶的能量之大来看,如果有讽刺意蕴的话,应该是讽刺后者而不是关汉卿。

小令的夸张手法也很有特点。开头便充满朦胧的意境,那个大蝴蝶大概就是从庄子梦境中挣脱出来,从梦境来到现实,马上给蝴蝶涂上神秘的色彩。这个蝴蝶有两个特点,一是奇大,二是贪婪,居然把三百名园中的花朵上的香粉全部采食干净,令专门采蜜的蜜蜂都不敢靠近。最后一句更令人忍俊不禁——轻轻地一扇翅膀,便把卖花人扇过桥去。因为卖花人要到名园采花,所以大蝴蝶将其扇走。意谓所有的花都被它占有,蜜蜂和卖花人都不得靠近,更进一步突出其贪婪和霸道的性格特点。其写法,尤其是意境营造颇有庄子文章的风采,也有韩愈《双鸟诗》的意蕴。

〔仙吕〕一半儿

题情①②③

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④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译文

拿过书信在手里捏着,还在灯下,仔仔细细、反反复复来观瞧。就那么两三行字,虽是楷书,写得还潦草。提起这件事来,我就越心焦,一边寻思一边撕扯一边烧。【注释】

①将来:拿过来。

②拈:用手捏着。

③姿姿:孜孜的谐音,专心的样子。

④丝挦:撕扯。品读

同样是表现爱情题材,元代散曲则有独特的风格,这就是热烈奔放、大胆泼辣、直白纯真,而不同于唐诗宋词的含蓄婉转,欲说不说,不说还想说。故元曲就显得淳朴真实而不矫揉造作。这首小令表现一种由离愁别恨引起的心焦情绪。开头两句“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用行动显示内心矛盾纠结,“拈”字表现其既重视又无所谓的精神状态,有一种要看还有点儿不敢看,不看又想看的意思。但还是忍不住拆开来看,而且一看便仔仔细细看完。很传神的笔法。看完后的结果是“两三行字真带草”,是说信的情况,内容少,好像无话可说,就那么三两行字,古代书信用毛笔书写而且是竖行,三两行写不了几句话。可见对方对自己没有什么话了。“真带草”楷书还写得潦草,可以想见写信人心不在焉。“提起来越心焦”,提起来就不仅仅是书信里的事了,包含着而且主要是以前的事。什么事?虽然没有只言片语,但肯定就是卿卿我我,男欢女爱那点事儿,只有他们俩知道的那点事儿。往日的欢娱恰恰是今日烦恼的根源。往日的海誓山盟甜言蜜语,今日信中的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形成鲜明对比,于是主人公越想越气,这才“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丝”即谐音“思”,也有本义条状物的意思。这样便可以知道是一边想,一边撕扯成条,一边烧了。我们归纳梳理一下全曲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小令写一恋爱中的女子接到信后惶惶不安的焦躁心理与行为,用行动表现内心起伏变化的经过。先是拿信想看又怕看,终于下决心仔细看,看后又非常气恼,最后把信撕扯成条,还不解恨,再把它烧了。从看信写起,到烧信结束,其心理波澜都表现出来了。如此短幅小令,却写得如此曲折深刻又生动逼真,确实很显功力。

〔仙吕〕一半儿

别情①②

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译文

自从分别以来,我漂亮的金缕衣就宽大而不能再穿,无心化妆,胭脂粉面早已衰残,精神憔悴,身体瘦削,而没有一点点笑脸。流下的伤心泪珠,早已湿透了衣衫,没有人理解一星半点儿。盼望你归来,望眼欲穿,衣袖一半刚干,一半又弄得泪水涟涟。【注释】

①缕金衣:金缕衣,用金线缝制的衣服,比喻衣服的名贵。

②粉悴烟憔:烟,当是胭脂之“胭”。大意是胭脂粉画的妆已经残退。品读

这是用赋的笔法写成的表现爱情的小令,不用比兴,不用景物衬托,直接铺陈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动作。“别来宽褪缕金衣”,“褪”本义字形是“退衣”,是会意字,因此是脱去衣服的意思。并不是因为瘦得担不起来,而是情人不在,为谁穿此美服,与下句是同样的心意。“粉悴烟憔”是没有心思打扮化妆,漂亮衣服脱去不穿,妆残也无心再画,都写出女子思念盼归之焦烦渴望的心绪。这便是所谓的“女为悦己者容”的具体表现。“泪点儿只除衫袖知”,其意蕴是只有衣服大襟和袖子因为沾湿了才知道自己相思之苦,没有人了解自己此时的心焦魔乱的心境。寂寞孤独之情全部展示出来。“盼佳期”点题,也是全曲的主旨,即一切反常的动作和神态都是因为盼望好日子。“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因为盼望的焦渴,故衣衫袖子这一半刚刚干,那一半又湿了,伤心之眼泪永远无法停下来。本曲最大的特点是采取焦点透视而不用散点透视的笔法,把所有笔墨集中到思妇身上,这样便于集中刻画,给人以比较强烈的印象,形成一种干净爽利的风格。

〔双调〕拨不断

大鱼①②③④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⑤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译文

那条大鱼胜过那些顶住蓬莱仙山的神鳌,它轻松地扛着巨大的风涛,后脊背上轻轻松松就驮着蓬莱岛。在夕阳照耀下,万里长的脊背上色彩斑斓,而且非常高。它不敢翻身,怨恨东面的太平洋太小太小。这样巨大无边的大鱼,任凭你姜子牙本事再高,看你怎样垂钓?【注释】

①神鳌:神话传说中的大龟。《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之东,有蓬莱等五座仙山,随波涛而上下往还,天帝担心其飘走,遂命十五只巨鳌轮流值班顶住。

②夯:砸实地基用的工具,都比较重。这里是方言,意为用力扛。

③蓬莱岛:神话传说中海上的仙山。

④锦背:日光照射下大鱼的后脊背。

⑤太公:指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河畔垂钓,周文王姬昌访求贤人,二人遇合,共同开创周朝基业。品读

这是一篇读来令人惊心动魄的小令,想象奇崛,夸张浪漫,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蕴含其间,有庄子想象天外、汪洋恣肆的笔法,有孟子凛然磅礴的浩然之气。“胜神鳌,夯风涛”,这条大鱼自己的神力就胜过天帝派遣的十五只神鳌,在比较中突出其巨大无比,它自己就独自扛住巨大的风浪和汹涌的波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轻负”,轻松地担负着那座仙山。前三句夸张渲染这条大鱼的神力,是从力量角度来说的。“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是从身躯之大来描摹,形色兼备,身长万里,“锦”字很妙,写出在夕阳照耀下大鱼后背的色彩锦丽,这还是一条漂亮的大鱼,令我们不禁想起“锦鲤”来。至此,大鱼的外在形象充分表现出来,这是一条具有神力,具有庞大身躯而且具有漂亮色彩身段的巨大无比、天下无双的大鱼。“太公怎钓”,这四个字可不得了,把作品的思想意义一下子提高十万八千里,这样就把大鱼的内在精神气质显示出来,这还是条超凡脱俗,不为一切世俗利益所动的具有高洁品格的大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尽人皆知的俗语,其大意是说,即使姜太公钓鱼的本事很大,也一定是愿意的人才能上钩。为什么上钩?是因为不能识别和拒绝香饵的诱惑,为利益所动。社会上这种被钓上钩的人还少吗?但是姜太公是无法引诱这样的大鱼上钩的。于是,这条大鱼便有了“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可钓我独不能”的高贵品质和伟岸的精神。这正是在元代极度黑暗的政治环境中,一大批文人沉沦下层,对于现实强烈不满,因而放浪形骸、无拘无束、恣肆任诞,大有不服天朝管之气概的外化。这条大鱼便是这种精神的折射和寄托。在这条大鱼身上,我们依稀可以感觉到庄子精神和孟子气概的叠加,大有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气概。这种精神实际便是中国文化孕育下的思想精华和民族内在筋骨和脊梁。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将相王侯,简直都一文不值。“粪土当年万户侯”,便是这种精神。

盍西村

盍西村,盱眙(今属江西)人。钟嗣成《录鬼簿》“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列“盍士常学士”,或即盍西村。《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七首,套数一套。

〔越调〕小桃红

客船晚烟①②③

绿云冉冉锁清湾,香彻东西岸。官课今年九分办。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杯盘不干,欢欣无限,忘了大家难。译文

浅碧色的暮云缓缓流动,仿佛锁在清清的江湾,酒香菜香弥漫在江的东岸和西岸。今年官府的税收按照九成来办,百姓们乐得家家请客,户户追攀,到渡口的市场上购买新鲜的鱼雁。饭菜不撤,酒杯连连,大家高兴得无边无沿,忘记了生活之艰难。【注释】

①绿云:晴天傍晚时夕阳映照的低处彩云成碧色,故云绿云。

②官课:官府课税,即税收。

③九分办:按照九成征收。品读

本篇小令是盍西村所作“临川八景”之一,描绘临川江湾一带人家的生活情景,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表现百姓的朴实和容易满足。

开头两句描绘出江湾一带自然美景和人们欢乐的气氛,从大处落笔。缓缓流动着的碧云,笼罩着清澈的江湾,阵阵酒菜的香味弥漫在江的两岸。这一定是有什么喜庆的事,才会引起人们如此狂欢。开头一句似乎是从贺铸“碧云冉冉蘅皋暮”(《青玉案》)中化出。绿云即碧云,也即是曲题中的“晚烟”,即日暮时的彩云,在天空者为橘红色,在低处江面者则是淡绿色,再加上绿树、江水等环境色的相互作用,于是便成为“绿云”了。一个“锁”将视野集中到欢乐的江湾和两岸上来。“官课今年九分办”是如此欢乐场面的原因。“官课”即官府课税,就是税收,“九分办”即按照九成来收取,实际就是减少十分之一的税率,这对于生活艰辛的百姓来说已经算是天高地厚的恩德了,于是便开始了家家宴请、相互攀比的庆祝活动。“厮追攀,渡头买得新鱼雁”写出渔民、农民的热情、朴实和真诚,新买的鱼肉野味,“杯盘不干,欢欣无限”,与其开头的“香彻东西岸”前后照应,将全篇笼罩在美味和欢庆的氛围中。但是在结尾忽然笔锋一转,来一句“忘了大家难”,有点陡,仔细体会,却有深味,即今年就减少这么一成税收百姓就如此欢乐,平时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而这不过是暂时的可以缓解一下困苦而已,以后的漫长的日子不依然是非常困苦吗?“忘了大家难”实际是大家忘了难。作者既有冷静客观的态度,又有对于百姓热情、朴实、善良美好品质的歌颂和对于其苦难生活的同情,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态。

商挺

商挺(1209—1288),字孟卿,一作梦卿,自号左山老人。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人。其父在金朝为官,金朝灭亡时死节。元初时,任行台幕官,官至枢密副使。善隶书,工山水墨竹。所著诗、曲甚丰,多散佚。《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九首。

〔双调〕潘妃曲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②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酴醾架。译文

我披着月光和星光,又担惊受怕,久久地伫立在纱窗下,焦急地等待他。突然听到门外沙沙沙,好像脚步响,就以为是情人到来了,仔细看,也没有人影,原来是风吹动了酴醾架。【注释】

①踏:走路踩地的声音。

②冤家:民间或戏曲中称情人或爱人。品读

商挺官位很高,中年后一直在官场,但他传世的小令多数是年轻恋人的爱情生活题材,尤其是初恋的感受居多,而且非常细腻,看来作者是位多情而有才的人。作品写一位初恋少女等待情人到来时的焦急情愫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风情摇曳,人情味十足。“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这是第一层,写少女独自等待情人到来的形象,非常传神。“带月”比“戴月”更准确,因为“戴月”是顶着月光,那么月亮一定在上空甚至是正空,而“带月”和“披星”则同样是身上有月光和星光而已。“担惊怕”很明显是担惊受怕的略语,也有很强的暗示作用,也就是这位少女在此等人是秘密的,不能让人知道的,幽会的性质便确定无疑了。“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这是一扬,猛然间听到门外有踏地皮的声音,实际便是人走路的轻微的沙沙声。这时少女的心里一阵惊喜“则道是冤家”,只以为是情人来了。这个心理反应是必然的,多情人易错觉,但仔细观察和聆听后,才发现自己错了,情人并没有来,“原来风动酴醾架”,原来是风吹动酴醾架发出的细微的沙沙声响。在听到声音,推论和最后确认自己是错觉的整个过程中,少女从心里惊喜到观察辨认以及最后的确定,其心理变化和神情都可以想象出来,表现力确实很强。

这首小令在《梨园乐府》中文字和本书之蓝本《全元散曲》有一定出入,今将《梨园乐府》本的全文录下,稍作点评:“带月披星担惊怕,独立在花阴下,等待他。撒撒地鞋尖将地皮踏,我只道是劣冤家,却原来是风摆动酴醾架。”这里是独立在“花阴下”,和“纱窗下”应该说各有胜处,区别不大。“撒撒地鞋尖将地皮踏”这句更好,“撒撒”象声词好,“鞋尖将地皮踏”更好,想象其小心翼翼用鞋尖轻轻走路的神态惟妙惟肖,可能二人约会也不是第一次了,故少女会如此理解和想象。“劣”字更增加爱的程度,最后一句的“摆动”也更具体,增加不少神韵。

〔双调〕潘妃曲

①②

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译文

遣闷的酒拿来刚刚要下咽,忽然想到应该先进行祭奠。我深情地一次次祝愿:愿天下心中相爱的人们早日团圆。谢谢天神地神,让俺和他也能够频频相见。【注释】

①浇奠:把酒洒地上,表示祭奠。

②厮爱:相爱。品读

这是一位女子盼望与心上人相见时的行为与心理描写。虽然只有六句,却写出此女子的感情变化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很有动态感。“闷酒”就是解闷之酒,打发忧愁之酒。但为什么“闷”没有说。刚刚要喝,忽然想到先祭奠一下天地神灵,求得神灵的帮助和保佑。顺势写出祭奠祈祷的内容:频祝愿,普天下两心相爱的人都能够早日团圆,成为眷属。和王实甫在《西厢记》最后的台词“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样的,也可以看出元代的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的普遍心理。在祝愿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才向天地神灵祈求自己的愿望:请您保佑我,也教我和心上人能够频频相见。最后一句倒灌全篇,和首句呼应,原来喝闷酒的原因是很久没有见到心上人了。至于这个心上人到底是恋人还是丈夫,则不好确定,也不必确定。从“团圆”两字看,是丈夫的可能性大一些。

胡祗遹

胡祗遹(1127—1295?),字绍开,号紫山,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人。忽必烈中统初年出仕,为大名宣抚司员外郎。至元元年,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太常博士。后累官至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江南浙西道按察使等官。有《紫山先生大全集》,传世散曲小令十一首。

〔双调〕沉醉东风

①②

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③的谈今论古。译文

渔父钓着鱼便心满意足,樵夫砍够了柴也非常高兴舒服。一个收拾起钓鱼的钓竿,一个收拾起砍柴的板斧。在树林下的泉眼旁偶然相遇,原来是两个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两个人便笑呵呵地坐下来谈今论古。【注释】

①渔得鱼:渔父得到了鱼。

②樵得樵:前一个是名词,指樵夫,后一个是动词,指有劳动收获,即打到的柴。

③加加:象声词,如呵呵、哈哈。品读

这是一首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令。短短几句话,便活生生塑造两个人物。渔樵耕读是中国古代隐士生活最典型的概括,这首小令则刻画渔、樵两个人物,完全用白描手法,只写其外在的行动,便将其内心世界委婉表达出来。这是两个有很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的人。他们的劳动只是为排遣内心的苦闷而在自然劳作中打发时光而已,因此少有收获便心满意足,便都高兴得喜笑颜开。两个人是在林泉下偶然相遇,于是便谈论起古今历史来。有三点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这两个人是偶然相遇,并不是熟人和老朋友,那么就可以想象当时这种具有高文化素养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知识分子不是少数,随时便可以遇到。二是“不识字的渔樵士大夫”值得分析,如果不识字,便不会是士大夫,这里偏如此说,可以想象是两个人见面谈话时的相互调侃。可见不识字是反语,是对社会不能重用知识分子的讽刺。三是最后的“谈今论古”,那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谈论的,一定是双方都有很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见解方可,如果一方缺乏这种知识便无法谈论。元朝初期,汉族知识分子的处境是很悲惨的,“九儒十丐”的社会排位便可以看出这一点。因此,当时很多读书人沦落到社会最底层,这首小令中的两个人物便是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

严忠济

严忠济(?—1293),一名忠翰,字紫芝,长清(今山东长清)人。严实之子。其人仪表不凡,长于骑射,袭父职任东平路行军万户。政治在诸道中最好。世祖忽必烈攻宋,任命他为帅,所向多捷。后受谗被召回。爱民,口碑好。至元二十三年,特授资德大夫中书左丞行江浙省事,以老辞,不就。《全元散曲》存小令二首。

〔越调〕天净沙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①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译文

我宁可少活十年,也不能一日没有威权。大丈夫时运不好命运坎坷则有理想也无法实现。如果有一天天命让我把理想愿望实现,我一定要赛过孟尝君供养食客三千。【注释】

①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孟尝君,养食客三千。品读

我们分析作品要知人论世,如果仅从前两句看,严忠济则是个权势狂,是不可取的。但如果综合此人的全部生平和全篇的意蕴来看,则可以理解他在失去权力的一段时间里,感到自己无力帮助大批没有生活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心情。而本篇便是这种心情的艺术表现。

由于字句很明了,就不逐句分析。我们综合思考一下。这首小令当是严忠济遭受谗言被召回朝廷时所作。他起初是地方大吏,接着是军队统帅,一直大权在握,有权便可以办事,也可以提拔安排一些人事。因此,很可能的是他一直在帮助提携一些知识分子,故在他周围聚集一些人才,遭到嫉妒才遭受谗言而被夺去兵权的。而他被夺去权力,追随他以及与他关系亲密的许多人可能立即失业,甚至遭受打击,他看到这种情况,一定会忧心如焚。这首小令便应该写于这个时期。认为他不是权势狂也是有根据的,在至元二十三年,忽必烈又任命他为浙江行省的地方大吏,他推辞不就而要求致仕隐居,便是很好的证明。浙江地方大吏权势不小,主动给他,他都推辞了,故可以看出他不是权势狂。严忠济比较爱民,他在当初出任地方大吏的时候,曾经干过一件比较值得思考的事,就是为完成朝廷的赋税,百姓又非常苦,很难筹措的时候,他以个人的名义向地方大商人大富户借贷,并开票据。后来这些人见他失去权势,便执券让他还债,忽必烈便下诏由国库支付偿还了这些债务。这实际上是他替当地百姓承担的。具有这种品质的人,即使有权势欲也不是为一己之私,便可以肯定。“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最后两句表明了他要有权的目的。孟尝君田文养客三千,著名的冯谖以及“狡兔三窟”的故事都出自孟尝君养客。故这两句可以看出严忠济要权是想要养客,实际便是要重用安排一批知识分子和人才。这种初衷便是可以理解的。还要再提一句,严忠济生活的年代,正是元代灭宋前后不久,而他写作这首小令的时候,应该是南宋灭亡时,而这时大批的知识分子都处在改朝换代而没有出路的时候,严忠济的这种想法可能与这种现实状况都有关系。

刘因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雄州榕城(今河北徐水)人。元代著名理学家,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征召为右赞善大夫,以母病辞归。至元二十八年(1291)再征召为集贤殿学士,亦以疾辞不就。有《静修集》,传世小令二首。

〔黄钟〕人月圆

①②③

茫茫大块烘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④⑤树遗台。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译文

广袤无垠的苍茫大地和万物在宇宙之间永无休止地运转,如同进入大大的烘炉中冶炼,无论什么,最后都如同寒冷的灰烬一般。古今有多少座荒废军事营垒,又有多少老树和废弃的楼台。太行山如此高大险峻,在太空看来不过就像摆着的磨刀石,黄河奔腾咆哮,在太空看来,不过就是一条蜿蜒委曲的衣带,同样都是小小的尘埃。因此,我们人生也不必叹息什么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因为,花儿开放后必然要凋零,春天归去后一定还要回来。【注释】

①茫茫大块:指地球以及全世界。

②烘炉:指宇宙天体之运转,如同是大的烘炉一样,万物都在其中运化。

③寒灰:指转化为另外一种形式。

④砺:磨刀石。

⑤等:同等,同样。品读

刘因是理学家,故这首小令体现出对于人生宇宙的理性思考,对于人生应该坦荡对待一切的形象的表达,高明艺术,极其精彩,简直就是对于《道德经》最核心思想的最经典、最形象、最艺术的表达,太深刻美妙了。

开头两句便是对于《道德经》总体精神和核心思想的形象概括。天地万物在宇宙运转的大烘炉里最后都变化了形式,一切生命都会结束而化成另外的形式。其实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便是“运化”,永远的运动,到一定时候就要发生质的变化,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自然法则,可惜绝大多数人没有悟到,因此活得特别累。接着的三句“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是从时间的角度来阐释证明这个道理。那么多曾经繁华一时的营垒和亭榭楼台如今都荒凉废弃了,实际不就是寒灰吗?接着三句是从空间来看,那些自然界中看起来非常雄伟、非常壮观的山河在遥远的太空看来,也不过是宇宙中的尘埃而已。到这里,依旧令人感到心灰意冷,但最后三句,则道出全篇的主旨,即不要叹息什么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因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尤其是最后的“春去春来”四字给人以无限温暖和希望的感觉,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抒情效果非常相似,而蕴涵的人生哲理也是一样的。即美好的事物过去之后,还有美好的事物会出现。于是便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温暖,给人之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魏初

魏初,字太初,顺圣人。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中统初,始为中书省掾史。累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卒年六十一,有《青崖集》。《全元散曲》录存小令一首。

〔黄钟〕人月圆

①为细君寿②③

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④江船。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译文

曾经在暮秋时节的风雨天走在褒斜道路上,道路泥泞湿滑简直如同登天一样难。近年以来又到江浙一带奔波,风雨交加中在江面上乘坐着一叶小船。如今只是想让你能够健康舒心,不论有钱还是没有钱。从今而后,我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儿子娶媳妇、女儿嫁个好人家,然后就在鸡鸣犬吠中莳弄点庄稼果园。【注释】

①细君:古代对妻子的称呼。

②褒斜路:中国古代最难行走的一条道路。在陕西省西南,为沿褒水和斜水所形成的山谷。是从蜀入秦的最主要的通道。

③吴头楚尾:古代吴国和楚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浙江、江苏一带。

④心头过得:比较舒心的意思。品读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感情生活很少在夫妻之间,尤其是元代散曲中直接写给妻子的作品更少,故将本篇选入。“冷云冻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两句描写行进在褒斜路上的艰辛,褒斜路是古代非常著名的难行的道路,作者可能是带家属走过这段路程,故写得如此具体。“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三句写水面行程的艰辛。这五句主要写夫妻共同经历的人生艰辛,具有极强的概括性。“但教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三句是专门祝福妻子的话,一是健康,二是高兴舒心,非常实际,能够争取让妻子过这种生活的就是好男人。“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三句则是共同的心愿,都是很普通的百姓生活。小令先说妻子和自己同舟共济,暗中寄寓对妻子的感激之情,中间三句是对妻子生日的最好礼物,便是祝愿健康快乐,最后则表示愿意和妻子共同尽人生的责任——儿婚女嫁,然后便共同过平淡的日子。感情平实而纯真,是个好丈夫。

王恽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卫州汲县(今属河南)人。中统、大德年间,累官至翰林学士、嘉议大夫。善文章,亦能诗词。今存小令四十一首。

〔越调〕平湖乐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译文

只听采菱的姑娘们欢声笑语却看不见美丽的笑脸,因为隔着水面上弥漫的雾气、蒙蒙的青烟,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横着的白绢。遇到如此美丽的风景千万不要错过,因此我们共同盘桓流连,画船上的美女一笑便如春风一样灿烂。这里的江山景物实在太美,可惜不是我的故土,真不知道哪一日才是我回归之年?【注释】

①波静如横练:此句化用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澄江静如练”句意。品读

这首小令抒发浓郁的思乡情怀,立意构思都与王粲的《登楼赋》相似,可以说是袖珍版的《登楼赋》。“采菱人语隔秋烟”一句似乎有李白诗句的影子。李白说:“若耶溪旁采菱女,笑隔红花共人语。”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里说是隔着“秋烟”,更显得朦胧。“波静如横练”很明显有谢脁诗的味道,但用“横”字便写出是湖面而不是溪流。前两句都是化用意境而融入自己的曲中,没有生硬的痕迹,便是高手。“入手风光莫流转”是前面写景部分的中枢,把五句景语俱化为情语,“入手”二字关键,是到手即遇到的意思。于是下面接着说“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共同流连观赏这良辰美景。“春风面”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中歌咏王昭君的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形容画船上女子姣好的容貌。这样,就把湖面秋光、画船美人都组合到一起构成一幅秋湖美景风光图。“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两句陡转,忽然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来。很明显,这两句是王粲《登楼赋》中“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化用,同时顺着王粲的思乡情绪写出“问何日是归年”,表达自己同样的思恋故土的心情,篇末点题,画龙点睛。

刘熙载说:“词如诗,曲如赋。”(《艺概·词曲概》)概括基本准确,本篇前五句便完全用赋的笔法铺陈而成。

卢挚

卢挚(约1243—1315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至元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朱帘秀等均有交往。《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一百二十首。〔双调〕沉醉东风闲居①②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野花路畔开,③④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译文

刚刚离开青山绿水那旮旯,就来到竹篱茅舍的百姓之家。路边开满野花,村头的木头槽子把酒榨,我尽情开怀畅饮,一直喝得醉里马哈,跟随我的仆童也不劝劝,却在我的满头白发上胡乱插黄色的菊花。【注释】

①恰:刚刚。

②那答:那旮旯,那地方。

③槽头榨:用槽头榨酒。槽头,古代农村自制的酿酒工具。

④欠欠答答:口语,晃晃荡荡,迷迷糊糊的样子。品读

这是一幅充满天趣的农家饮酒图,生活气息浓烈,生机盎然,风格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很相似,而天机野趣则过之。开头两句写离开自己隐居的地方,“绿水青山”描状出自己住处的幽静美丽,“那答”是口语加方言,最土的土话,这恰恰是元曲中追求的效果。来到的地方是“竹篱茅舍人家”,即请客的主人就是位庄稼院的农民。村庄的环境是路边开放着野花,村头木头槽子榨酒,太淳朴自然了。这扑面而来的古朴民风便令人陶醉,于是作者敞开心扉饮酒,“欠欠答答”本身就欠欠答答,给人以开心的感觉。那位跟随的仆童也不劝劝,表面有点埋怨,实际是赞美,因为主仆二人亲密无间才会如此的。黄花应该是菊花,虽然没有明确说,也可以体会是主人在重阳节的时候请客。短短七句诗,便写出一次赴宴的全过程。从离开自己的住所开始,到饮酒以及主人家环境都描写出来,最后两句是回去路上的情景,随身的僮仆和主人开玩笑的样子如在眼前,生动诙谐。语言和意境的营造都非常淳朴,故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双调〕蟾宫曲

①②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③④顽童,十岁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风雨相⑤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译文

仔细想来,人生七十古来稀,一般都说,百岁的光阴就先去了三十。剩下的七十年里,还有十年是儿童一无所知,还有十年衰老不能干什么事。剩下的五十年还要昼夜平分,刚刚能够分得一半儿是白日。又是风风雨雨相催逼,日月穿梭运转快如飞。还有多少时间属于你?仔细想一想,都不如快活轻松地生活最便宜。【注释】

①七十犹稀:杜甫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其后便把七十岁称古稀之年。

②三十:指七十岁比百岁光阴自然就少了三十年。

③尪羸(wāng léi):指人衰老瘦弱。尪:骨骼弯曲变形。

④五十岁除分昼黑:指七十岁时间去掉两个十年,剩下的五十年还要被白昼黑夜分开。

⑤兔走乌飞:日月飞速运行,时间飞速流逝。品读

这如同是一道算术题,一步步计算出人生真正有效的时间不过二十五年。具体是这样来计算的:“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最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一百年的光阴这就失去了三十年。“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岁尪羸”,剩下的七十年还有儿童和老年各十年,结果就剩下五十年了。“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五十年还被黑夜分出去一半,于是有效人生就剩下二十五年。“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最后的结论是剩下这么多时间,还有风风雨雨,时间飞速,不如“快活”了“便宜”。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关键是怎么样生活才叫“快活”,这是理解本曲的关键,但是作品本身并没有给一点答案。这就需要读者的自由联想来得出答案。人生苦短是容易得到共识的,如何度过这短促的人生,怎么才算快活则有不同的看法,这便是所谓世界观的区别。一切及时享乐、斗鸡走狗、纸醉金迷、嫖娼赌博吸毒等所谓的享乐其实都不是人生真正的快活。如果这样度过,实际就是戕害生命。而抓紧时间努力读书,勤奋工作,以自己的努力为生命增加光彩,同时放出的光芒和热量首先供给离自己最近的亲人和朋友,然后辐射到尽可能辐射的地方,并且向以后的历史时光传递。这才是有价值的生命,这才是最大的快活。

〔双调〕寿阳曲

别朱帘秀①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译文

刚刚才欢乐愉悦这么一点儿时间,这么快就分别。心里太悲痛,真是难以割舍。眼看着画船儿载着春光渐渐远去,空荡荡留下的只是半江明月。【注释】

①早间:很快。品读

清人金圣叹说过一句极简明而深刻的话:“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与家伯长文昌》)即最好的文学语言就是人们为情所迫而特别想说出的话。本曲开头三句正是这样的本色语言。“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除“痛煞煞”三字并非口语外,其他都是憋不住而顺口说出的话。刚刚欢乐愉悦,就这么快分别,真让人难割舍。感情真实、强烈、深刻,这便是抒情诗美学情感要求的三维原则,文学创作总体要求真、善、美的统一,而抒情之最高境界则要求真实、强烈、深刻的统一。这个开头恰恰符合这一原则,故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朱帘秀是元代名伶,与卢挚有很深的交情。“画船儿载将春去也”,意蕴极其丰富,感情抒发则非常蕴藉悠远。仿佛朱帘秀就是全部的春光一般,朱帘秀一走,春天和美丽便全部没有了。这种人生体会是很普遍的,可以看出朱帘秀在作者心中的地位。“空留下半江明月”,只是留下半江明月,可以体会出朱帘秀乘坐的画船儿已经渐渐远去,作者还在岸上目送,江面上空荡荡的,已经看不见远去的画船。暗示出时间的流程,更暗示出作者对于朱帘秀的留恋的深情。这种境界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表现手法非常相似,最后出现的都是空镜头,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朱帘秀在《答卢疏斋》中说:“倚蓬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随大江东去。”可知和卢挚的感情很深,两位都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如此爱恋,故能够写出如此感情深挚的精彩作品来。

〔双调〕寿阳曲

灯下词,寄与伊,都道是二人心事。是必你来会一遭儿,抵多②少梦中景致。译文

我在灯下写点心里话,寄给你,你仔细琢磨琢磨,咱们俩都说是二人共同盼望的心事,如果要实现这种共同盼望的心事,势必你要来这里一趟才能真正实现这心事,来一趟实打实地实现这心事,能抵多少梦中的缠绵、缱绻、温存的那些情致?【注释】

①一遭儿:一趟。一本作“一宵”。

②景致:一本作“情致”。品读

这是一封要求对方前来幽会的情书,能够将其作为文学作品保存下来,可见元代文人还是比较开放的。卢挚一生仕途都比较顺利,仕途比较顺利的人爱情生活往往比较幸福,故这首小令应该写在早年,具体背景不太清楚。我们只能在作品提供的信息中来分析其思想感情。“灯下词,寄与伊,都道是二人心事”三句是连续下来的,是一层意思。“二人心事”四字非常关键,即特别想要幽会是双方共同的愿望,而只有这种情况的爱情,即双方相互吸引的爱情,才是最幸福、最温馨、最有情趣的。“都道是”表明这是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完全排除了一方强制另一方的霸道行径,也排除了权色交易、钱色交易的无聊而且肮脏的勾当。于是才提出后面的要求:“是必你来会一遭儿”,你势必要来这里相会一场,“一遭儿”在另一版本中作“一宵”,意思一样而更明确,确定了幽会的时间是一夜。“抵多少梦中景致”表明对于幽会期盼的热烈。全篇从写信开始,下面则是信的内容,干脆利落而不拖沓,是一封简明而又具体的情书。感情真率袒露但不庸俗,尺度把握得很好,这便是好作品。

赵岩

赵岩,字鲁瞻,长沙(今属湖南)人,居溧阳(今江西)。宋丞相赵葵后裔。曾在太长公主宫中应旨。好饮酒,传说醉后顷刻可赋诗百篇。因不得志,醉病而卒。《全元散曲》存小令一首。

〔中吕〕喜春来过

普天乐①②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③④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⑤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⑥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⑦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译文

琉璃瓦的殿堂中暖香缭绕细细浮动,翡翠门帘卷起,燕子飞入也很迟。就在夕阳映照下的小亭子西,我偶然提鞋时忽然看见十二个大白蝴蝶在翻飞。一个蝴蝶在贪恋花心;一个蝴蝶在抢占春意;一个蝴蝶在翻飞翅膀展示魅力;一个蝴蝶在乱点人的罗衣;一个蝴蝶在掠过草地低飞;一个蝴蝶在穿过门帘游戏;一个蝴蝶急忙赶过杨花先到西园里睡;一个蝴蝶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蝴蝶扇动翅膀拍散了傍晚的炊烟;一个蝴蝶贪恋嫩嫩的花蕊;那一个蝴蝶最风流,要到梦里和祝英台期许约会。【注释】

①琉璃殿:用琉璃瓦盖顶的殿堂。

②翡翠帘:用翡翠串的门帘。

③间纳履:偶尔提了一下鞋。

④搀:抢占。

⑤杨花西园:活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一句。

⑥拍散晚烟:指翅膀飞动把烟拍散了。

⑦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祝英台。梁祝故事在唐代开始出现,元代散曲中时有涉及。品读

赵岩是贵族出身,宰相后代,又在太长公主府上当差,人也有才华,这首小令便是其才思敏捷的见证。元末孔齐是溧阳人,对于地方人物和掌故都非常熟悉,他撰写的《静斋类稿》中载有这首小令,并记载其写作背景云:“尝又于北门李氏园亭小饮,时有粉蝶十二枚,戏舞亭前,座客请赋今乐府,即席成《普天乐》。”可知这首小令不是虚拟,不是宿构,而是即兴即景之作,还有座客见证,这就太神奇了,令我十分吃惊,大为震撼。难怪赵岩如此狂放不羁,饮酒过度乃至丧命。才是真大真奇,但器量不大,惜哉!惜哉!下面我们逐句分析。“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两句描写亭园所在位置以及主体建筑的华美,琉璃瓦不是平民百姓和土豪可以随便用的,一定与皇家有关系。我推测就是太长公主府邸园林。“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具体写到发生事情的地点,省略了和友人饮酒的情节,是因为提鞋,不经意间看见十二粉蝶,这本身就很奇怪,天地间真有许多很神奇的事情,那十二个粉蝶为何在此时出现此地,又为何被赵岩等人看见,而且还有闲情逸致去数数,飞动的蝴蝶很难数啊,居然能够数出是十二个吗?很令人诧异。然后有好事者请他做散曲记载这件事,所谓乐府便是散曲,一般指小令。赵岩在这种情况下即兴就把十二个蝴蝶全部都写出其个性来,虚实相应,动静相间,各呈异态,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即使王勃重生,李白在世,恐怕也难以过之。

后面《普天乐》则是对十二个蝴蝶都有交代。而且各呈面貌,神态姿态都不一样。“恋花心”的,“翩翻粉翅”的,“乱点罗衣”的,“掠草飞”的,“穿帘戏”的,这五个是写实的,写贪玩的蝴蝶。“搀春意”的“搀”据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搀,犹抢也,即抢夺之抢。”其实用本义解释也通,即帮衬春光。“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则是虚幻的,即一个蝴蝶急忙向西飞去,要抢在杨花即柳絮的前面先到达西园找个地方睡觉,完全拟人化,又和苏东坡《水龙吟》里的落向西园的杨花组合在一起,增加韵味。“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是一个小鸟依人型的蝴蝶紧紧跟随着行人,很可爱。“一个拍散晚烟”则是非常细微的观察,忽闪着翅膀的蝴蝶只能把它身边的烟扇开一点点而已。“一个贪欢嫩蕊”是实写,与前面恋花心的还不同。“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是最后一个,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个,这个蝴蝶居然要和祝英台在梦里如期约会,那么这个蝴蝶肯定就是梁山伯了。梁祝故事在元代已经很流行了,据说梁山伯因与祝英台恋爱受挫忧愁而死,祝英台乃到梁山伯墓前失声痛哭,坟忽开裂,祝英台跳入坟墓中,墓中飞出一对大蝴蝶。后来山中杜鹃花开放时,则有成双成对的大蝴蝶,相传便是两人精魂所化。从此,成双成对而飞的蝴蝶便成为美好爱情的象征。最后一句那个大蝴蝶居然要和祝英台梦里约会,便一定是梁山伯精魂的化身了。而这个蝴蝶本身便代表两个蝴蝶,而且又是象征美好爱情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就太有神韵和虚幻色彩了。而且我们仔细数一下,才发现,作者笔下只写了十一个蝴蝶,而前面明明说“见十二个粉蝶儿飞”,怎么少了一个。到此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后一句是一笔兼写两个蝴蝶,明写一个在飞,暗写一个在梦里。真是绝妙的构思。这样由物及人,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联想到人间美好爱情,并发出由衷的赞美,这是对描写对象的一种超越,赋予艺术意象以激发读者阅读联想的魅力,拓展了艺术想象的空间。

小令虽然没有很深刻的思想意义,只是游戏文墨而已,但足以表现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敏捷的才思,可惜不能自爱珍视自己,而在感伤醉酒中荒废了生命,可惜可叹!

陈草庵

陈草庵(1245—1320后),字彦卿,号草庵,大都(今北京)人。今存小令二十六首。

〔中吕〕山坡羊

青霄有路,黄金无数,劝君万事从宽恕。富之余,贵也余,望②将后代儿孙护。富贵不依公道取。儿,也受苦;孙,也受苦。译文

即使登天有道路也可以走到头,可是黄金则没有一个准数,积攒起来无尽无休,劝您万事还是将心比心多宽恕。富裕之后的剩余,尊贵之后的剩余,多行善事把后代儿孙来保护。如果富贵不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取,那么你的儿子辈,也要受苦;孙子辈,也要受苦。【注释】

①青霄有路:比喻,指人间有很多道路可走。

②公道:公平的途径,或者公开的正当的途径。品读

这是一篇劝世的小令,只是说一个道理:人不要太贪心,太贪心不但会毁了自己,还会累及儿孙。“青霄有路,黄金无数”两句用推进一层的手法说明人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青天如果有路可以攀登的话可以走到,但是金钱是无数的,人们的贪欲是无数的,古今中外多少为金钱而丧命的人,前车之鉴数不胜数。“劝君万事从宽恕”,是对于那些富贵人家的劝谕。“宽恕”的重点在“恕”字上,“恕”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即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推测他人的心,尤其不要损人利己。“富之余,贵也余,望将后代儿孙护”三句是劝谕富贵人家在有大量剩余财产的时候多做善事,多做慈善事业或者公益事业,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把后代儿孙们保护起来。这是正面的教育,接着从反面来警告:“富贵不依公道取。儿,也受苦;孙,也受苦。”这是非常尖刻的话,但是有内在逻辑的。前提是富贵不通过“公道”的途径来获取,那就一定是歪门邪道,不是坑蒙拐骗偷就是贪污腐化、敲诈勒索,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不但你的儿子一辈要受苦,你的孙子一辈还要受苦。这是符合历史逻辑的,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也就是说前人的影响只能延续到五代,换言之,每个人的行为在五代之内是有影响的。一个人做的孽直接会影响到他的儿子和孙子甚至重孙子,这样对于后人最好的遗产便是道德和文化。一般来说道德需要文化来滋润和传递。而不义之财往往是对后代的伤害。这种道理不用多说,只有钱的土豪永远算不上贵族的道理就在这儿。

〔中吕〕山坡羊

①②③

阴随阴报,阳随阳报,不以其道成家道,枉劬劳,不坚④牢。钱财人口皆凶兆。一旦祸生福怎消?人,也散了;财,也散了。译文

作恶必然有恶报,行善必然有善报,不按照正道而置成的家业,那一切都是枉费徒劳,置办下的家业财产都不坚牢。无论是钱财还是家庭成员都面临危险而潜伏着凶兆。一旦祸患发生还怎么享受财富带来的幸福还怎么闹?到时候好端端的家庭,人也散了,钱财也散了。【注释】

①阴随阴报:有两层意思,一是暗中作恶,冥冥中也会有报应。阴是所谓阴德,属于中性词。二是做阴损的事也一定有不好的报应。属于贬义词。阳随阳报,公开做的事情一定会得到公开的报应。也是中性词。二是说行善积德一定有好报,阳属于褒义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