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2:38:33

点击下载

作者:沈志裕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

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试读:

前言

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开展了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1958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在北京成立,负责指导全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1982年,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召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制定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卫生部先后下达了两批200余种中医古籍整理任务,掀起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高潮,对中医文化与学术的弘扬、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古籍整理、出版和研究利用,以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医药古籍普查登记,建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加强整理、出版、研究和利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强调继承与创新并重,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2003~2010年,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影印抢救濒危珍本、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整理发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遴选351种孤本收入《中医古籍孤本大全》影印出版;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收集了11个国家和2个地区137个图书馆的240余种书目,基本摸清流失海外的中医古籍现状,确定国内失传的中医药古籍共有220种,复制出版海外所藏中医药古籍133种。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资助整理400余种中医药古籍,并着眼于加强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培养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在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利用专家组和项目办公室,专家组负责项目指导、咨询、质量把关,项目办公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统筹协调。专家组成员对古籍整理研究具有丰富的经验,有的专家从事古籍整理研究长达70余年,深知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重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履行职责认真务实。专家组从书目确定、版本选择、点校、注释等各方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指导。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水平和智慧,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项目承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及所在省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域间互补协作的优势,并得到承担项目出版工作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大力配合,全面推进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网络体系的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使一批有志于中医学术传承与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凝聚在一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本着“抢救、保护、发掘、利用”的理念,该项目重点选择近60年未曾出版的重要古医籍,综合考虑所选古籍的保护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400余种中医药古籍涵盖了医经、基础理论、诊法、伤寒金匮、温病、本草、方书、内科、外科、女科、儿科、伤科、眼科、咽喉口齿、针灸推拿、养生、医案医话医论、医史、临证综合等门类,跨越唐、宋、金元、明以迄清末。全部古籍均按照项目办公室组织完成的行业标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及《中医药古籍整理细则》进行整理校注,绝大多数中医药古籍是第一次校注出版,一批孤本、稿本、抄本更是首次整理面世。对一些重要学术问题的研究成果,则集中收录于各书的“校注说明”或“校注后记”中。“既出书又出人”是本项目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形势严峻,老一辈逐渐退出,新一代普遍存在整理研究古籍的经验不足、专业思想不坚定等问题,使中医古籍整理面临人才流失严重、青黄不接的局面。通过本项目实施,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培养队伍,提升能力,经过近5年的建设,锻炼了一批优秀人才,老中青三代齐聚一堂,有效地稳定了研究队伍,为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开展和中医文化与学术的传承提供必备的知识和人才储备。

本项目的实施与《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的出版,对于加强中医药古籍文献研究队伍建设、建立古籍研究平台,提高古籍整理水平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服务民众的养生保健与防病治病作用将产生深远影响。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先生,我国著名医史文献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马继兴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丛书作序,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

由于参与校注整理工作的人员较多,水平不一,诸多方面尚未臻完善,希望专家、读者不吝赐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二〇一四年十二月许序“中医”之名立,迄今不逾百年,所以冠以“中”字者,以别于“洋”与“西”也。慎思之,明辨之,斯名之出,无奈耳,或亦时人不甘泯没而特标其犹在之举也。

前此,祖传医术(今世方称为“学”)绵延数千载,救民无数;华夏屡遭时疫,皆仰之以度困厄。中华民族之未如印第安遭染殖民者所携疾病而族灭者,中医之功也。

医兴则国兴,国强则医强。百年运衰,岂但国土肢解,五千年文明亦不得全,非遭泯灭,即蒙冤扭曲。西方医学以其捷便速效,始则为传教之利器,继则以“科学”之冕畅行于中华。中医虽为内外所夹击,斥之为蒙昧,为伪医,然四亿同胞衣食不保,得获西医之益者甚寡,中医犹为人民之所赖。虽然,中国医学日益陵替,乃不可免,势使之然也。呜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嗣后,国家新生,中医旋即得以重振,与西医并举,探寻结合之路。今也,中华诸多文化,自民俗、礼仪、工艺、戏曲、历史、文学,以至伦理、信仰,皆渐复起,中国医学之兴乃属必然。

迄今中医犹为国家医疗系统之辅,城市尤甚。何哉?盖一则西医赖声、光、电技术而于20世纪发展极速,中医则难见其进。二则国人惊羡西医之“立竿见影”,遂以为其事事胜于中医。然西医已自觉将入绝境:其若干医法正负效应相若,甚或负远逾于正;研究医理者,渐知人乃一整体,心、身非如中世纪所认定为二对立物,且人体亦非宇宙之中心,仅为其一小单位,与宇宙万象万物息息相关。认识至此,其已向中国医学之理念“靠拢”矣,虽彼未必知中国医学何如也。唯其不知中国医理何如,纯由其实践而有所悟,益以证中国之认识人体不为伪,亦不为玄虚。然国人知此趋向者,几人?

国医欲再现宋明清高峰,成国中主流医学,则一须继承,一须创新。继承则必深研原典,激清汰浊,复吸纳西医及我藏、蒙、维、回、苗、彝诸民族医术之精华;创新之道,在于今之科技,既用其器,亦参照其道,反思己之医理,审问之,笃行之,深化之,普及之,于普及中认知人体及环境古今之异,以建成当代国医理论。欲达于斯境,或需百年欤?予恐西医既已醒悟,若加力吸收中医精粹,促中医西医深度结合,形成21世纪之新医学,届时“制高点”将在何方?国人于此转折之机,能不忧虑而奋力乎?

予所谓深研之原典,非指一二习见之书、千古权威之作;就医界整体言之,所传所承自应为医籍之全部。盖后世名医所著,乃其秉诸前人所述,总结终生行医用药经验所得,自当已成今世、后世之要籍。

盛世修典,信然。盖典籍得修,方可言传言承。虽前此50余载已启医籍整理、出版之役,惜旋即中辍。阅20载再兴整理、出版之潮,世所罕见之要籍千余部陆续问世,洋洋大观。今复有“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之工程,集九省市专家,历经五载,董理出版自唐迄清医籍,都400余种,凡中医之基础医理、伤寒、温病及各科诊治、医案医话、推拿本草,俱涵盖之。

噫!璐既知此,能不胜其悦乎?汇集刻印医籍,自古有之,然孰与今世之盛且精也!自今而后,中国医家及患者,得览斯典,当于前人益敬而畏之矣。中华民族之屡经灾难而益蕃,乃至未来之永续,端赖之也,自今以往岂可不后出转精乎?典籍既蜂出矣,余则有望于来者。

谨序。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二〇一四年冬王序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时至今日,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和重要医药卫生资源,与西医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担负着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医药古籍在存世的中华古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不仅是中医学术传承数千年最为重要的知识载体,也是中医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见证。中医药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医的学术经验,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医药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既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迫切要求,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既是传承中医药的重要工程,也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全面推进中医药的有效继承和创新发展,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贡献,也能够彰显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信这项工作一定能造福当今,嘉惠后世,福泽绵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二〇一四年十二月马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视古籍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工作。自1958年始,国务院先后成立了三届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分别由齐燕铭、李一氓、匡亚明担任组长,主持制订了《整理和出版古籍十年规划(1962—1972)》《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1—2000)》等,而第三次规划中医药古籍整理即纳入其中。1982年9月,卫生部下发《1982—1990年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3年1月,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正式成立,保证了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实施。2002年2月,《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五”(2001—2005)重点规划》经新闻出版署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颁布实施。其后,又陆续制定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规划。国家财政多次立项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开展针对性中医药古籍抢救保护工作,文化部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专门设立全国唯一的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先后投入中医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超过3000万元,影印抢救濒危珍、善、孤本中医古籍1640余种,开展了海外中医古籍目录调研和孤本回归工作。2010年,国家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安排国家公共卫生专项资金,设立了“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这是继1982~1986年第一批、第二批重要中医药古籍整理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古籍整理工程,重点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出版的重要古籍,目标是形成并普及规范的通行本、传世本。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特别成立了专家组,承担咨询和技术指导,以及古籍出版之前的审定工作。专家组中的许多成员虽逾古稀之年,但老骥伏枥,孜孜不倦,不仅对项目进行宏观指导和质量把关,更重要的是通过古籍整理,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培养一批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的后备人才,促进了中医药古籍保护和研究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了我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

作为项目组顾问之一,我深感中医药古籍保护、抢救与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传承中医药古籍整理经验任重而道远。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看到了老中青三代的紧密衔接,看到了大家的坚持和努力,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成长。相信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的将来会越来越好,中医药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欣喜之余,以是为序。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二〇一四年十二月校注说明《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二卷,清代医家沈志裕著。沈志裕(?—1827),字怡庵,浙江平湖人,约生活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中年开始习医,有医名。精心专攻疡科近30年,随证施治,通常达变,疗效显著。凡治病,必先察其虚实、阴阳,审其血脉、脏腑、经络。作者晚年根据数十年临证经验,撰疡科医论若干,方剂数十首,著成《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于清道光八年(1828)刊行于世。全书虽然字数不多,但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其论述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辨证方法、内外治法和应用方剂及药物组成等皆完备,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所录方剂亦甚为精当实用。本次整理,以刊刻时间最早、内容保存较完整的清道光八年(1828)志古堂刻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为底本,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平湖刻本为主校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以清光绪十八年(1892)中西书局石印本为参校本(藏于上海图书馆)。兹将本书校注的有关原则说明如下。

1.原书为繁体竖排,今改为简体横排。原书中表示上下文的“右”“左”径改为“上”“下”,不出校记。

2.古体字、异体字,以及底本中笔画小异的错讹字、俗写字、不规范字等,予以径改,不出校。通假字一律保留,首见处出校说明。

3.原书中模糊不清或难以辨认的文字,以虚阙号“□”按所脱字数补入。

4.原书中冷僻字加以注音释义,对不常见的人名、地名、典故、名物以及有碍阅读的词语等,酌情加以注释。

5.底本与对校本出现不同时,出注说明对校本内容。

6.一些生僻的医药专业术语难以考实,此类置而不注,待有识者补之。如“一抽之痛”“银黝”“夹汤”“舌芃”“白占”“坑腻”“黄阡”“土星”等。

7.原书中的药名异写,均按当今通用名律齐,如:紫苑-紫菀,白芨-白及,朴消-朴硝,香圆-香橼,西黄-犀黄,含水石-寒水石,史君子-使君子,连乔-连翘,斑毛-斑蝥。原书中药名、药物用量有简写之称,不改原文,于首见处出注说明。如:粘子-鼠粘子,钱半-一钱半。凡属药物异名均不改原文,于首见处出注。如:角针-皂角刺,军姜-干姜,犀黄-牛黄等。

8.原书书名,底本封面作“片石居疡科遗篇”,卷目作“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称“遗篇”是重在说明本书为后人整理而成,而称“治法辑要”则更能体现出原书的内容及著作体例,故本次整理采用“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作书名。

9.原书有分卷目录,即卷目,无总目。为方便读者阅读,在尊重本书原貌基础上,将原书分卷目录新编成总目录,置于正文之前。

10.原书共有三篇序,除沈正楷之序题为“片石居疡科遗编序”外,余均无标题,现据序作者姓氏分别题为“陆序”“程序”“沈序”。

11.原书卷上、卷下篇名下有“平湖怡庵沈志裕手纂 男保铭校订”,今删。

12.此次整理,根据内容将原书较长的篇幅进行了适当分段,使之更为醒目,便于阅读。陆序

盖自岐黄创始医药,至《周礼》有疾医疡医之掌,而治内治外以[1][2]分。后之精其理、神其技者,如扁卢、和缓、华佗诸人,代有名[3]医。顾医必有方,东坡云: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龙宫》[4]《金匮》《肘后》等方,皆妙方也,亦秘方也。第与其秘而私诸己,[5]孰若出而公诸人?与其抄而弆诸家,孰若刊而广诸世之为得哉?余友沈怡庵先生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其素志也。壮岁究心医理,尤专精于疡科。凡于前人良方屡试屡验者,无不广搜博采焉。至购备药物,必辨其真伪,不惜重价以为待用之需。即膏丹升降诸药,无不亲自研炼,寒暑无间。人之踵门求医者,远近毕至,不取其酬而转施以药,故赖[6]以生全者不可胜数。范文正公云:人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总以济人为汲汲耳。先生纂《疡科治法辑要》若干条,并临症获效良方若[7][8]干种,随时杂录,未及厘定,遂尔仙游。令嗣竹泉五兄承先人之志,虑其湮没而不传也,爰搜遗稿,即为诠次,分作上下两卷,谋付梓人,俾得广为流播。虽篇页无多,披寻易竟,倘遇急症垂危,自可依方立效。噫!世之秘为独得而不欲传诸他人者,其用心之相去为何如耶?时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冬十月姻愚弟陆锡麒序

[1]扁卢:战国时名医扁鹊,因家居于卢,故又称卢医。

[2]和缓:春秋时秦国良医和与缓的并称。

[3]药虽进……传于古人:语出宋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4]龙宫: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二载孙思邈居终南山,与宣律(即道宣,唐代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律的开创者)交往,逢大旱,昆明池龙因事求救于宣律,宣律使转求孙思邈,孙思邈为其解难,昆明池龙遂赠孙思邈龙宫仙方三千首。

[5]弆(jǚ举):收藏。

[6]范文正公:范仲淹,死后谥“文正”,故称。

[7]厘定:整理编定。

[8]仙游:死亡的讳称。程序[1]

尝思太史公曰: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以为[2]患在不能贯而通之耳。昔扁鹊过邯郸,即为带下医,过洛阳,即为耳目痹医,入咸阳,即为小儿医。此虽随俗为变,岂非其道固无所不[3]贯哉?当湖沈怡庵先生,端品笃学之士,自少多疾,留心岐黄,精[4]究医书,手不释卷,所以养生,而未竟济世也。会有患发背者,溃烂只存一膜,喘呼将绝。先生闻之恻然,遂与之治,内汤剂而外敷贴,凡两越月,竟起白骨而肉之,人于是啧啧称道不衰,咸知先生擅治疡症,求治如市焉。先生遂效扁鹊之意,即以外科应之,活人不可指数。[5]道光七年,先生因旧疾发而捐馆焉,所有疡病证论及临症治验、神效秘方录存箧中。令嗣竹泉五兄不敢作枕中之秘,以承先人之心为心,[6]愿付剞劂,以公于世,俾穷乡僻壤可以对症用药,便于自治。先生[7]之法可以永垂不替,而竹泉之尽孝道亦于是见。因为之序云。眷教弟程庚西朗氏拜识

[1]人之所病……病道少:语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邯郸:原作“琅琊”,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改。

[3]当湖:浙江平湖市当湖镇。

[4]会:适逢。

[5]捐馆:去世。

[6]剞劂(jījué机决):刻印。

[7]替:衰废。沈序[1]

陆宣公晚年家居,留心医理,尝手抄秘方,曰:“此亦活人之一术。”范文正公亦有不为良相为良医之语。医虽小道,是亦有志于济世者之所为。我怡庵四兄先生,重然诺,好施与,绰然有古君子风。[2]中岁习于医,而于疡科尤究心焉。夫疡科一道,自《周官》始之,至汉时如淳于意、华佗辈,书史所载,别有神奇。其书或传或不传,[3][4]诚如许允宗所谓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耳。我兄专精于此者几[5]三十年,病万变,药亦万变,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求治者踵接于[6]门,必以良药治之,不取一钱值,异乡之耳其名者咸就之。意之所解,口亦能宣,尝著论若干则,方若干条,是能原人血脉、经络、骨[7]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未及付剞劂氏公诸世,而兄已赴[8][9]道山。侄竹泉厘为二卷,行将授梓,以当凿楹之书,邮寄示余,[10]乞序以弁其首。余重我兄济世之志,而知其能以活人,即不必如淳于意、华佗之神于医,而要非世之庸医所得几及也,则甚矣。医师之良也,是书有不信,今而传后哉。

时道光八年岁在戊子春月弟正楷识于粤西河池州官廨

[1]陆宣公:即陆贽,唐代嘉兴(今属浙江)人,字敬舆,大历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死后谥“宣”。著有《翰苑集》,又辑《陆氏集验方》五十卷,已佚。

[2]夫疡科……始之:周官即是《周礼》,又名《周官经》。《周礼·天官·冢宰》:“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3]许允宗:许胤宗,历南朝陈、隋、唐三朝,《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是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至宋以后多作“许允宗”,宋人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改“胤”为“允”。

[4]医者意也:《旧唐书·许胤宗传》:“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强调行医治病,贵在思考。

[5]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唐代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6]耳:听说。

[7]原人血脉……百病之本:语出《汉书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

[8]赴道山:死的讳称。

[9]凿楹:谓收藏书籍以传久远。语出《晏子春秋·杂下三十》。

[10]弁:放在前面。卷上痈疽总论

粤稽疡科之症,统曰痈疽,而治法截然各别。盖发于阳分者为痈,痈之生必红肿疼痛,其根浅而其体热,犹易治也;发于阴分者为疽,疽之生则木痛坚白,其根深而其体寒,诚难治也。疡医不明阴阳虚实,但知清热解毒,其贻误非浅鲜矣。余尝涉猎方书,见夫初起者消之,已成者托之,既溃者去其腐,不敛者补其虚,此大略也。至若临症用药,必审其人之老少虚实,视其疮之红白阴阳,度其症之轻重浅深,不可过用寒凉者,亦不可偏于温热。所最忌者,原虚而又攻之,邪盛而又补之,抑或脓熟而不针,腐结而不去,毒未尽而早用生肌之药,势必返轻为重,致成败症。总之,外科之症,无论为痈为疽,俱以托里为要,庶或免于内陷。而治痈之法,以解热止痛四字赅之;治疽之法,以驱寒化凝四字该之。世乃有以红痈而用温药,白疽而投凉剂者,犹之以火救火而益热,以水济水而益深耳,而欲期获效也,是必不能,余故首为论列之。疔疮

疔疮之症,每因火毒而生,有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生人殒命之速,莫有甚于疔者。其治法,初起即宜用锐针挑破,深刺十余下,挤出恶血,用立马回疔丹插入孔内,外贴疔膏,避风,内服蟾酥丸并五味消毒饮,即愈。倘因循失治,眼见火星者,名曰走黄,系疔毒走散内陷也,百无一生。故疔有三十六种,唯有一种刃镰疔,形如韭菜者,只可服药,不宜针刺,余俱以早开为要。然开之不透,或开后冒风,反致误事,切宜慎之。流注

流注之症,由体虚之人深感风寒,气血凝结而生,亦有因寒痰湿气流入经络而生。其疮漫肿无头,不红不痛,日久微热渐痛,略透红光一点,系是脓成,即宜开破。溃后脓水清薄,腥臭难闻,饮食减少者,皆为险症。初起用艾灸法、木香饼法最妙。外贴姜胆膏,内服木香流气饮、香贝养荣汤、小金丹。已成者服托里透脓汤,已溃者服八[1]珍汤、十全大补汤,痰多者服二陈汤、犀黄丸,郁怒者服逍遥散,外俱贴阳和解凝膏。疮口紧小,宜用绵纸作条捻入孔内,片时抽出,使脓水随流,不致阻塞。始终治法,切忌寒凉。此症有续生不一者,宜多服小金丹可免。肠痈

肠痈,由瘀血流入肠中而生,又有由湿热凝聚而生。初起身热畏寒,皮肤甲错,自汗腹胀。若痈生大肠,则天枢穴必隐痛微肿,大便重坠;若痈生小肠,则关元穴必隐痛微肿,小便涩滞。始发脉迟而紧者,宜大黄汤下之,自愈。若脐高腹满,刺痛不食,身躯转侧,如有水声,宜薏苡汤主之。若腹痛下脓者,毒未尽也,宜丹皮汤治之。如脓从脐出,胀满不除,饮食减少,精神恍惚,宜八珍汤加丹皮、肉桂、黄芪、五味子之类。如日久不溃,身无寒热,脉数腹急,宜薏苡附子散治之。天枢穴在脐旁开二寸,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以上治法,悉载《金鉴》,百无一失。故肠痈有大小,即治法有难易。每见大肠生痈者,其人必右足屈而不伸,大便秘结,治之合法,诚易愈耳。小肠生痈,其人左足屈而不伸,小便不利,治之则较难矣。盖大肠易于泄毒,而小肠更多曲折,故治小肠痈必须加车前子、泽泻之类,方可泄脓而愈。大凡生肠痈者,宜徐行缓步,不可惊恐跌扑,恐肠断也,断则难救矣,慎之。肺痈

肺痈之生,或因多食辛辣炙煿,醇酒厚味,或因劳伤血气,风热入肺,或因入房过度,肾水枯竭,虚火上炎所致。其病中府穴必隐隐[2]作痛,寒热咳嗽,身皮甲错,喘满不寐,状类伤寒,口吐脓痰。初发未成脓者,宜射干麻黄汤散之。已成吐脓者,宜桔梗汤追之。久溃不敛者,宜紫菀茸汤补之。始终治法以清解肺热为要。中府穴在乳上第三肋骨间。凡肺痈愈后,终身忌食鸭蛋、鲤鱼、石首鱼、烘青豆、红莱菔,庶不复发。又法治肺痈,无论已溃未溃,用陈久芥菜卤,每日温饮一杯,无不全愈。但此卤必须陈之五六年方可用,窃愿乐善者预备以济人焉。咽喉各症

咽喉之症乃急症也,其名不一,其治略同。

一曰缠喉风。咽喉肿痛,且麻且痒,寒热往来,痰涎堵塞,饮食不下,声音难出,由肺胃积热,复受风邪而成。治法宜刺少商穴出血,以泄其毒。再以鹅毛蘸桐油,探入喉中,引吐其痰。服清咽利膈汤,吹一炮散或冰硼散。

一曰慢喉风。其发缓,其色淡,咽燥微肿,唇舌俱白,大便自利,脉行微细。忌用凉药,宜补中益气汤,吹一炮散。

一曰喉闭。面赤腮肿,喉痛有块,发寒发热,难食难语。宜刺少商穴,宜服荆防败毒散。寒热已退,服清咽利膈汤。如有痰,以桐油吐之。倘肿发项外,脓熟胀痛,急用皂角研末,吹鼻取嚏,即溃,或用皂角末醋调敷肿处,亦溃。若声哑痰塞,宜用蜜炙附子片含之,勿令咽下。内服宜苏子、前胡等药,以下其气。亦忌寒凉。外吹一炮散。

一曰弄舌喉风。咽喉肿痛,痰涎壅塞,舌出不收,常欲以手弄舌。宜刺少商穴,有血则轻,无血则重。用桐油吐出其痰,服清咽利膈汤,吹一炮散,或用蜜炙附子片噙咽其汁,亦愈。

一曰喉疳。初起咽喉干燥,如毛草刺痛,又如有物塞于喉中,呕吐酸水,日久色紫而痛,饮食不下,颇似石榴子式,由相火铄金而致。宜服知柏地黄汤、甘露饮,择而用之,吹一炮散。

一曰锁喉。生于耳前,形如瘰疬,咽喉肿塞,疼痛妨食。宜服清咽利膈汤,吹一炮散或冰硼散。

一曰乳蛾。生咽喉之旁,形如蚕蛾,或如枣核,红肿胀痛,或左[3]或右,有单有双,单轻双重。生于关前者易见易治,生于关后者难见难治。俱宜服清咽利膈汤,吹一炮散。有痰,宜以桐油吐之,吐不出者,急刺少商穴。

一曰喉癣,名天白蚁。咽嗌干燥,初痒,次生苔藓,吐痰妨食,甚则鼻孔俱烂。宜服穿山甲散,吹一炮散。

总之,喉症以早治为要,迟则伤命。而内服之药不外清咽利膈汤,外吹之药无有妙于一炮散者。少商穴在两手大指内侧,去指甲角韭叶宽即是。百会疽

百会疽,生于头顶百会穴,属督脉经,初如粟米,渐大如钱,形似葡萄,坚如铁石,红肿高突,焮热疼痛,大渴饮水,心烦便结,脉见洪数者,属实热,宜服黄连消毒饮,敷冲和散。若漫肿平塌,坚硬色紫,痛而畏寒,脉见细数者,属阳虚,宜服十全大补汤,敷回阳玉龙膏。若面赤而烦,口渴不饮者,属虚火上炎,宜服附桂地黄丸。此症由肾火沸腾所致,急宜早治,倘七日不溃脓者,不治。对口疽

对口疽,生项后发际而对前口者是也。其症有偏有正,正者反轻,偏者为重。盖正者系督脉所主,起于下而达于上,故毒气透达,不致下流内陷,易溃易敛;偏者乃太阳膀胱所主,寒水沉凝,起于上而行于下,故疮必平塌散漫,肩背沉重,难溃难敛。初起如豆粟者,即宜用刀挑破,插入蟾捻子,腐去死肌,敷雄及散,或可移重就轻。已溃,[4]宜用猪蹄汤洗净脓腐,糁大红升。倘十五日不得脓,或溃而出血者凶,始终治法宜升提内托。若偏对口,尤当温托,最忌寒凉。其合用之方开列于后,宜审而用之。透脑疽[5]

透脑疽,生于百会穴之前,门之际,亦督脉经火毒而成,其始终治法同百会疽。侵脑疽

侵脑疽,生于透脑之旁,由太阳经湿热所致。若红肿高痛,溃脓稠厚者易治,若紫陷无脓者难治。初起服荆防败毒散,次服内疏黄连汤或醒消丸,将溃服托里透脓汤,已溃服托里排脓汤,外敷冲和膏。鬓疽

鬓疽,生于鬓角,属手足少阳两经。此处皮肉浇薄,多气少血,难溃难敛,不可妄用刀开,宜俟其自溃。初起服柴胡清肝汤,已成服托里消毒散,敷二味拔毒散。已溃而虚者服参苓内托散,腐尽不敛者涂玉红膏。勇疽

勇疽,即太阳疽,生于目小眦后五分太阳穴,无论左右,所生皆同。十日不溃者,恐毒气损目,宜用刀开。若无脓出血者,难治。初宜服仙方活命饮,次服内疏黄连汤,敷二味拔毒散。其将溃已溃,治法与诸痈疽同。脑铄疽

脑铄疽,生于脑骨之中,对口之上,形如横木,黑如锅底,坚硬紫暗,上自顶门,下至大椎,发肿焮痛,未脓先腐,时流清水,肌肉冰冷,烦躁目干,甚者脑骨俱烂,片片脱下,真是九死一生之症,由[6]于好服房药,阴枯火炎而致。宜用桑柴火烘之,服仙方活命饮以舒解之。如七日后不得大脓,宜服十全大补汤救之。若初起热如火燎,刺痛不堪者,属阳分,宜急服黄连消毒饮或五圣丹,尚可全愈。若木冷不痛者,不救。骨槽风

骨槽风,一名牙叉发,一名穿腮,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两经深受风邪,凝袭筋骨所致。初起疼痛肿硬,日久腐烂,牙关拘急,腮穿齿落,形体瘦削,饮食不进者,不治。如红肿热痛,体气有余者,服升阳散火汤。如坚硬痠木,体虚而寒者,宜用二陈汤合阳和汤并煎并[7]服。外敷俱用真君妙贴散,擦牙用清胃散,久溃有多骨者用推车散。内服切忌寒凉,倘误服凉药以致肌肉坚凝,臭腐延烂者,必用理中汤多加附子以救之。龙泉疽

龙泉疽,生于人中内是也,形如赤豆,蒂小根深,坚硬木痛,色紫顶焦,寒热交作,不时麻痒,急宜照疔疮治法治之,迟则不救。结喉痈

结喉痈,生于结喉之上,又名猛疽,由肝肺二经积热忧愤所致。若肿塞咽喉,汤水不下,亦为险症。若脓熟不针,内溃穿喉者,死。宜服黄连消毒饮,敷三味拔毒散,或服清咽利膈汤。瘰疬

瘰疬之症,其名甚繁,然皆由于痰湿忧郁、风邪热毒而成。若推之移动者为无根,易治;推之不动者为根深,属阴分,难治。其治瘰疬之法,如在阳分者,服犀角丸、防风羌活汤、夏枯草膏,插蟾捻子,贴五云膏。如在阴分者,服小金丹、附子败毒汤,贴阳和解凝膏,十全大补汤,宜忌寒凉,并忌刀针。如因痰而生者,宜服子龙丸、犀黄丸。因郁而生者,宜服逍遥散、香贝养荣汤。凡生瘰疬,男子忌太阳内青筋暴露,潮热咳嗽,自汗盗汗;女子忌眼内露出红丝,骨蒸经闭,五心烦热,犯之俱为败症,难愈。石疽

石疽,生于颈项耳旁,形如桃李,坚硬异常,伏于皮里,不红不热,由寒邪入于经络而成。初小渐大,难消难溃,宜养肝滋肾,佐以温补元气。如日久患上现红筋一条,不救,现青筋者尚可治。外宜用鲜商陆打烂敷上,最妙。内服香贝养荣汤、逍遥散、犀黄丸,甚者服阳和汤,贴阳和解凝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