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06:41:5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题

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2.潜网

3.组织理论的古典主义

4.宪法的特征

5.库勒

二、论述题

1.传播三大学派的理论渊源与主要取向

2.传媒司法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区别

三、材料分析

1.央视星巴克报道

2.女大学生喂饭给乞丐事件

3.李天一案件

2014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

一、简答题

1.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答: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如此。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所谓编码就是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这是传播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作为传播者,其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与坏。因此,提高编码水平是传播者永恒的话题。编码并非完全个人的活动,一方面它要受编码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知识范围、经验等制约;另一方面也受编码者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编码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还有其更为深层的领域。所谓译码就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编码、译码环节是传播过程中重要的元素。对传而求通有重要意义。图1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传播双方(例如在对话中)执行着相同的职能

施拉姆模式比线性模式进一步,它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该模式的缺陷在于:首先,它认为传播是完全对应的、平等的,这与实际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往往不对应、不平等相出入。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2.潜网

答:布里德的潜网理论是控制研究的重要理论。其含义是指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种控制往往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的词来概括就是潜网。如刚踏入编辑部的年轻记者无所顾忌,敢作敢为,但最终会变得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将自己逐渐融入到那张潜网。这张潜网就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里的社会控制。

潜网一方面可以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授意向顺利贯彻下去,另一方面还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现的干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增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中的这种控制网络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3.组织理论的古典主义

答:略。

4.宪法的特征

答: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除了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外,还具有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征:(1)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二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三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普通法律的特别程序。

5.库勒

答:库勒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他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并为社会学和传播学提出了两个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父母、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二、论述

1.传播三大学派的理论渊源与主要取向

答:传播三大学派是指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技术学派。理论渊源和主要取向具体如下:(1)经验学派

又称为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要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主要代表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等。该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观察研究传播现象,并具有重要特点:一是以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其主要理论观点(如: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两级传播等)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受到批判学派的强烈批判,之后,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有力性的理论。

美国的经验学派除了在方法论上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经验学派否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而认为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横的社会,因此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为了变革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经验学派的多元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批判的立场上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至多他们只能出于维护现存制度的目的,做一些修补性的工作。(2)批判学派

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欧洲的传播学研究学派,至80年代已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其影响和发展已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该学派植根于欧洲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之中,主要以“法兰克福学派”和“马克思主义”为理论的基础。批判学派实际上是对欧美等多家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以批判的态度和辩证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学派总称,是不同的观点、不同方法的集合体。主要流派有: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意识形态学派社会文化学派等。

批判学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他们都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这也是他们被称作批判学派的理由。

第二,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被经验学派忽视和回避。但他们本身的重要性和启迪性是不容置疑的。

第三,批判学派在方法论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不过他们并不一般地排斥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近年来,辨证分析和经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开始为批判学派接受。(3)技术学派

技术决定论学者通常倾向于用新技术的发明去区分不同的历史阶段。例如,舒曼特和克提斯(Sehement and Curtis,1995)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份传播科技发明的详细“时间序列”图:书写的发明——概念的/制度的时代;报纸与印刷刊物的出现——取得与储存的装置;电脑与卫星——处理与分配的过程。这些历史显示出若干明显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演变出更快速的、传播更远的、接触范围更大的和更有弹性的等特征。这凸显了传播科技能越来越快地超越时空障碍的能力。

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探索其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形式的出现带给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影响。他们对传播媒介或传播技术的作用的关注,提供了内容分析以外的另一种研究媒介的重要方法,激起了人们对各种媒介的特点及作用的兴趣。但是,他们的理论都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而无视内容的重要意义,把媒介描绘成导致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2.传媒司法监督与媒介审判的区别

答:传媒的司法监督是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司法机关在进行司法活动时,对其行为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其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为我国的监督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媒体监督是一面双刃剑,缺乏制约或运用不当便可能对司法公正造成负面的影响,从另一侧面妨碍或破坏司法公正。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

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判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其一,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比如,1998年曾任郑州市某公安分局局长的张金柱因情节极为恶劣的交通肇事罪而被判死刑,这一判决是否受舆论影响,至今还争议不断;其二,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媒介审判是严重的干预司法独立的一种表现。

三、材料分析

1.央视星巴克报道

2.女大学生喂饭给乞丐事件

3.李天一案件

2013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2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简述题(共5题,每题l0分,共50分)

1.简述“经验一功能学派”的主要特征。

2.简述大众传播与“头脑中的世界”的关系。

3.简述客观性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内涵。

4.简述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5.英国报业投诉委员会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跨文化传播中发生冲突的类型和解决冲突的方式。

2.试论目前中国法制报道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就下文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2008年12月8日,拥有l61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也申请破产保护。论坛公司旗下包括大名鼎鼎的《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知名报纸以及23家广播电视台,雇佣员工超过两万,旗下报纸总发行量达到20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报业巨头。

2009年2月初,有近150年历史的丹佛《洛矶山新闻》同样因财政困难而宣布停刊,目前该市只剩下一份日报《丹佛邮报》。

著名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因财政拮据,于2009年3月17日起停止发行印刷版,只保留网络版,成为美国首份完全转为电子报的大型美国报纸,近八成员工都将被裁。该报也是美国今年第二份倒闭的主要报章。同一月内,美国《费城问询报》和《费城每日新闻》所属公司费城报业公司提请破产保护,以开展债务重组,新闻记录报业公司也已走上同一条道路,被公司在美国五个州出版20种日报和l80多种刊物。出版《明尼阿波利斯星论报》的公司也陷入困境,它已申请破产保护。

美国百年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于2009年4月起停止出版纸质日报,专注于自己的网络版报纸,从而成为美国首家以网络版替代纸质版日报的全国发行报纸。

2010年9月1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纽约时报》董事长小亚瑟·苏兹伯格(Arthur Sul—zberger Jr)表示,读报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主推网络版报纸订阅业务。

2.卡扎菲死后,全球很多媒体都以他的死为头版头条,同时配发了他的死亡照片。请运用新闻传播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

2012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述题(共5题,每题l0分,共50分)

1.简述“经验一功能学派”的主要特征。

答:“经验—功能学派”又称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该学派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1)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等。(2)特点:一是以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二是多元主义的社会观。(3)主要理论观点:早期的说服与态度改变研究、两级传播等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限性,后受到批判学派的强烈批判,研究视角有所改变,提出了“议程设置”等较为强调传媒影响有力性的理论。(4)“经验一功能学派”的主要特征

①在方法论上,经验学派采取经验主义立场,主要采用量化和实证方法来考察传播现象。

②)在社会观上,经验学派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凋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利益相互竞争、相互制衡的共同体,认为传播学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

③在传播观上,经验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传播与人的行为问题上,着意探索如何通过传播来控制和修正人的行为,在研究目的上持实用主义态度,焦点集中于考察微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核心领域。

2.简述大众传播与“头脑中的世界”的关系。

答: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微观影响,而是通过制造信息环境,影响我们关于世界的想象。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极为发达,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

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成为了一种“拟态”的现实。大众传媒向人们提示的社会生活景象只是一种“象征性现实”,但由于人们很少加以怀疑就接受了这些媒介内容,所以这种“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也正是由于大众传媒内容组织上的倾向性和受众信息接受上的盲目性,导致了人们心目中所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偏差。同时,这种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以明显的方式形成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根据“主观现实”指导自己的行为。

3.简述客观性作为新闻职业理念的内涵。

答:新闻客观性原则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理念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作为一种理念,客观性是指在工作之前,新闻从业者的脑子的一种对这个职业的认识——要向公众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报告事实,而且相信能够把事实和关于事实的价值(对事实的评价)分开。新闻客观性作为一种理念,具体内涵为以下几个方面:(1)诚实。在报道事实之前,新闻记者应该是一张白纸,事实该是什么样就描绘成什么样,不能随便添加个人的好恶在其中。(2)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不论事实和记者有没有利益、感情的关系,记者都应当做到超脱,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3)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在报道事实时,不论事实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令人不愉快的,记者都要克制自己既定的看法,尽可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报道。这里是指报道之前的指导思想或者理念。(4)不牵扯个人利益。如果事实涉及个人利益,记者应尽可能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从职业角度衡量和报道事实。(5)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开。在报道之前,记者遇到的事物包括事实本身,还有关于事实的别人的价值判断,两者常常混在一起。记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把两者分辨清楚。

4.简述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答:传播职业道德是对传播者职业行为的善恶要求、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主要是以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传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传播职业道德同普遍道德一样,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它的内容和形式,最终都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2)传播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传播事业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正是因为此,传播职业道德作为调节传播关系和规范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意识和规范形态,同教师、医生、商人等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就更接近于政治。(3)传播职业道德是对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在约束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和处理传播工作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方面,传播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规范形态,它是通过自律的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