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中国参加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9 18:51:32

点击下载

作者:李静轩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首战告捷:中国参加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

首战告捷:中国参加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备战奥运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三连冠’!”袁伟民说。

●灯灭了,他躺在床上缓缓抬起双臂,准备再做一次静气功。

●栾菊杰天不亮就起床,进行模拟训练,屋里没有暖气,手常常被冻裂,钻心地疼……

女排力争实现三联冠

1984年初,山城的郴州。虽然还是隆冬时节,但这里水不冰封,叶不飘零,远山近山依然披着绿装。

4年多前,中国女排就是在这里卧薪尝胆,实现了“冲出亚洲”的腾飞。

女排姑娘再次来到这里冬训,则是要冲向世界,再创辉煌。

此时,这里的条件已经今非昔比,新的训练馆盖起来了,暖气也安装上了。周围的环境,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绿树如盖,繁花似锦,姑娘们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

把基地建成花园,是郴州的工作人员辛勤劳动的成果。领导人认为,球场上运动员们够苦的了,球场外一定要有个赏心悦目的环境,一定要安排好生活,使她们不感到枯燥、寂寞。

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体育馆里,袁伟民、邓若曾带领15名队员,外加6名陪练教练、两个“退伍老兵”杨希、陈招娣,分开在两个排球场上摆开架势,开始进行训练。

一天清晨,上球场之前,杨希告诉袁伟民:“毛毛的腿卡住了,田大夫正在给她推,要晚一些来;晓兰胃病犯了,杨锡兰肚子痛……”毛毛是张蓉芳的小名。“你看练不练呢?”袁伟民问道。

杨希笑了。根据她以往的经验,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队列前,袁伟民微笑着说;“我看了大家的训练日记,有的休息不好,有的睡不着,有的伤病有反应,这就是苦啊,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咬咬牙,把这个苦咽下去。上了球场就要兴奋起来,还要带动别人。这的确很难啊,但是必须这样做。”

队里伤病最重的是张蓉芳,袁伟民叮嘱她休息一天,可她还是出现在训练场上。他又关照杨锡兰少练些,叫周晓兰少跑一圈,可是她们谁也不肯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郴州冬训,使中国女排从思想到技术出现了一个转折。身为队长的张蓉芳,配合教练为全队思想上的“捏合”,技战术上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她处处以身作则,处处关心别人。杨晓君的腰受了寒,她马上把鸭绒背心拿给晓君。晓君打趣地说:“哦,温暖来了。谢谢毛毛姐姐。”

张蓉芳还学会了谈心,做思想工作,和副队长郎平商量着,你找谁聊,我和谁谈。饭前饭后,训练间隙,甚至按摩治疗时,也有意识地和新队员聊一聊。

郴州冬训,安排得紧张、扎实,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抓“突击周”,重点是提高每个人技术上的薄弱环节。抓跑动进攻,是实现新的突破的重要一环。

一天晚上,袁伟民特意安排三个手快脚快的姑娘张蓉芳、梁艳、李延军谈跑动进攻的体会。“首席发言人”是张蓉芳。这个身高仅有1.74米的主攻手,能够在高个如林的排坛立足,并赢得“怪球手”的美誉,靠的是手快、脚快和细腻、娴熟的技巧。艺高人胆大。凭着这一手绝技,她接受了高大对手一次又一次挑战。你要钻我个子矮的空子,我就发挥灵活多变的特长,在难题前突破,在夹缝中生存。

在联邦德国的两次邀请赛上,张蓉芳发现美国队有意把大个子换到她的面前,以为攻、拦两利。她哪肯吃这个亏,你靠高度,我靠技术,靠正确的判断。她选择最佳时机起跳,注意拦网手法,不让你突破;你像门板一样挡在我的面前,我加强跑动,增加进攻点,声东击西,甚至从4号位大跑动到2号位,搞得你眼花缭乱。同时提高平打、打手出界的命中率。

毛毛靠跑动进攻给自己开辟了一条新路。“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三连冠’!”在几年前,中国女排手捧第二个世界冠军的金杯,从大洋彼岸的秘鲁归来时,袁伟民说。

而此时,马上就是要实现“三连冠”的目的了,女排队员们和教练员们都开始整装以待。

射击运动员艰苦备战

1984年初,许海峰和队友们一起到洛杉矶,参加奥运会预选赛。

在这次大型国际对抗赛中,他战胜了许多世界一流选手,取得冠军,拿到了奥运会入场券。

其实,许海峰在国内的训练成绩,并不是最好的,队里有一些运动员的成绩都比他好。

而许海峰在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却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不能不说明他的内在素质比较好一些。

这其中的原由就在于他临阵不慌不乱,精力高度集中,有极强的自我控制能力。靠这一点,技术水平才得以正常发挥。这是他取得胜利最关键的一点。

也正是凭借了这一点,许海峰才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国家队。那还是1983年3月,他在华东地区射击对抗赛中打破全国纪录,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

随后,在后半年的全国运动会和一次出国比赛中,他同样取得了好成绩,显示出很大的潜力。

1983年年底,国家射击队便破格把已经26岁的许海峰选拔上来,参加集训。

北京射击场座落在西山脚下。许海峰从南国来到北国,这里是他事业上又一个起点,目标是奥运会的金牌。

许海峰开始进入到备战奥运会训练当中。别人练了几年,他只练了几个月。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道难关。

李培林教练是个河南人,性格极为爽直、严厉,他根本不对刚入队的许海峰有丝毫照顾。

队员们集中在一起后,李教练操着浓重的乡音说:“从明天起开始打密度,打两个星期。”

队员们不禁暗暗咂着舌头。

打密度是最让人头痛的事。一组50发子弹统统打在一张靶纸上,然后根据相隔最远的两个弹孔间的距离计算成绩,距离越近成绩越好。

李教练布置的打密度很特别,打过以后不让看成绩,接着打下一组,一直到两个星期后才把全部靶纸拿出来。

各个体育项目的训练都是艰苦的,然而又各有其乐趣。射击运动员的乐趣就在打出一个好成绩。可是一旦不让看成绩,射击运动剩下的只是枯燥和熬人,打瞎枪的滋味是最难受与没有趣味的了。

运动员在默默地瞄准、击发。然后又是瞄准、击发,一遍遍地重复。

望远镜早已按照李教练的命令撤掉。有一个队员回头望了一眼,但一看到李教练严厉的目光,便赶忙转回头继续瞄准、击发。

时间像静止了一样,好容易熬过一天,还有第二天;第二天之后还有第三天,一天一天就这么无枯燥地过着。

有的人沉不住气了,趁李教练不注意,使用特殊手段迅速地看了成绩,于是,憋闷的心终于轻松了一下。

许海峰也同样熬得够呛。这种打密度的训练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日子比别人更难熬。

偷看成绩的队友不止一个,偷看的次数也不止一回,方法又很简单,只要避开李教练的目光就行。

这时,许海峰真想也去偷看一下自己的成绩。

晚上,射击队规定了熄灯的时间,许海峰把国外射击运动资料合拢,放在枕边。

灯灭了,他躺在床上缓缓抬起双臂,准备再做一次静气功。静气功是不久前才开始练的,许海峰练它就是为了抑制比赛中的紧张情绪。

许海峰想,李教练布置的打密度不也是为了使运动员把注意力集中在射击上,不受外界干扰吗?看来,成绩不能去偷看了。就熬着吧!熬过这两个星期精力就会更加集中了。

他再次抬起双臂,开始做静气功。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后的考验,他经受住了。

射击女运动员中吴小旋也是一名骁勇的战将。

对于吴小旋来说,她能够取得好成绩,除了自身顽强拼搏外,还与教练对她的悉心培养与关心是分不开的。

对此,吴小旋说:“李教练了解我,胜过了解她自己的孩子。连我想什么,她都清楚。1982年和1983年,有两次比赛我打得不太理想,有点着急。没等我把话说出来,李教练就找我谈心,指出我的进步和弱点,说得我口服心服。我这个人也有点犟脾气,但李教练总是耐心地开导我。这样,时间长了我们就心心相印了。”

说起李教练与吴小旋的关系,那是众口称赞的。她们是师生,可实际上情同母女。在四年多的朝夕相处中,她们不仅仅是在训练场上,在比赛中亲密无间,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心心相印。

吴小旋从李教练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从她的言行中,承受着一种强烈的母爱。

李素芳是国家射击集训队的教练,是我国第一批女优秀射击运动员,做教练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一心扑在事业上,培养出不少闻名世界射坛的优秀运动员,为我国射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李教练身体不太好,但一直和队员们住在一起,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由于她的言传身教,带出了射击队的好技术、好作风。

队员们信赖地说:“我们一看到李教练,就什么困难”也不怕了。

四年来,她对吴小旋、金东翔等运动员的爱,超过了对待自己的孩子。

在备战奥运的训练中,李教练要求特别严格,而在生活上、思想上对队员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在北京集训期间,吴小旋住楼下,李教练住楼上,每当吴小旋有了病,一天当中李教练不知要下楼多少次,一会儿端来热汤,一会儿又端来亲手熬好的银耳……直到看到吴小旋吃下去,才放心地离去。

训练场上,吴小旋要强,不怕吃苦,有一股子拼劲,落下了腰疼的毛病。累了,吴小旋晚上就会痛得睡不着觉。李教练便一次次地亲自给她按摩。

正因为师生心心相印,所以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吴小旋能够严格执行,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此外,吴小旋在训练中早就落下了病根,但是她还是忍着疼痛,顽强地训练下去。

那还是1978年,一天,小旋感到腰下部隐隐作痛。她轻轻按摩了一会儿又继续举枪,根本没去理睬。可是,接连几天,这疼痛变得愈加剧烈,让人难以忍受,枪都举不起来了。

她着急了,赶快去医院。医生仔细检查之后,叹了口气,说:“太过分啦,太过分啦!”

原来,小旋身体条件的确不适合于射击运动。她除了身材纤细之外,还患有先天性尾骨隐裂。这种病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作,当身体负荷长期超载时就会冒出来。

医生说:“不要再打枪了,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你愿意瘫在床上?”

吴小旋的泪流干了,她望着医生不说话。她不愿意瘫在床上,但更不愿意放下枪!教练听说后,也惊呆了。

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小旋提着大包大包的中药、西药离开了医院。当时,21岁的吴小旋面临着人生道路的抉择。

然而,吴小旋还是毅然选择了射击。那里有她热爱的事业,那里有她生命中的追求!她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搏击。

回到射击场后,领导让她继续养病。一个人憋在宿舍里好难挨呀!小旋一次次从床上爬起来,一只手撑住后腰,坚难地走向靶场。

然而,教练一次次把她劝了回去,大家都来安慰她。水果、糕点、罐头放了一堆。

可她恋着靶场,躺在床上,总觉得心中缺着什么,情绪怎么也提不起来,以往欢快的笑声听不见了。她暗暗地憋上了一股劲:病愈之后一定要狠狠地练,练出成绩,才不虚度一生!

吴小旋休养了一段时间后,教练允许她参加训练了。

重上靶场的小旋好像成熟了许多,欢声笑语少了,每天就是练呀、练呀!把伤病忘在了脑后。

但是,病疼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她。训练后回到宿舍,她常常痛得忍不住趴在床上,偷偷地哭上一场。可是第二天,当她又背着枪走进射击场时,人们看到的不是眼泪,而是紧咬的牙关和倔强的目光。

经过艰苦训练,终于得到了收获。她在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以386环的成绩打破了女子气步枪全国纪录,攀上了她射击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

可以说,射击,是吴小旋的生命欢乐所在,可也是她身体的苦痛之源。立姿射击,枪支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然而,枪支最稳定的时候也正是小旋腰部最吃力的时候。因为立姿射击时,力的支撑点就是腰部。枪的重量和后座力都要通过肩部传输到腰上。而腰部疼痛势必影响枪支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增加举枪次数。举枪次数的增加又要加重腰部的疼痛。这种恶性循环使吴小旋的腰伤日趋严重。

一次,医生诊断,她的第四腰椎骨裂。腰椎骨裂,射击时只好靠腰肌来支撑和调节。久而久之,她的左右两块腰肌全部劳损……

然而,射击已成为吴小旋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腰病犯得再厉害,她也没有中止过训练,没有放弃过比赛,也没有想过要放下手中的枪。她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高。

1979年,她在亚洲射击锦标赛上参加男子气步枪比赛,压过所有男选手获得冠军。

1982年,她再次编入男队参加亚运会,又获得男子气步枪冠军。

从此,她的枪瞄准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金牌。

另外,还有一位新出世的选手,他在1983年5月,第五届全运会射击预选赛中,获得了第三名。

9月,李玉伟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移动靶项目的决赛,以588环的成绩,获得这个项目的冠军并打破全国纪录。

同时,他还和队友一起,夺得了这个项目的团体冠军,并打破了团体全国纪录。李玉伟登上了全国冠军的宝座。

全运会结束后,由于他的成绩突出,李玉伟被接到了调到北京参加国家射击队集训的通知。这对于李玉伟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喜讯啊!

在国家射击队中,有5名选手参加移动靶项目的临时集训,从中挑选参加奥运会这个项目比赛的选手。能去洛杉矶比赛,这是多少运动员所盼望的!

李玉伟在这五名选手中,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星期天,他舍不得花时间去看电影,甚至连电视也很少看,整日里瞄啊、练啊。汗水和思考终于使他领到了去洛杉矶的“通行证”。

起初,人们对他还有顾虑:“年轻,经验不足,去奥运会参加比赛,能行吗?”

对此,老教练们说:

初生牛犊不怕虎嘛!年轻队员有他们的长处,放得开,没包袱……

总教练张福也相信,李玉伟虽然年轻,缺乏国际比赛经验,但基本功过硬,有实力,手不软,自控能力强。

因此,李玉伟就成了光荣的中国奥运选手。

1984年3月底,为锻炼队伍,中国射击队赴墨西哥参加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一次国际比赛。这是一次各国选手,包括苏联及东欧一些国家参加的奥运会前的大赛。

李玉伟初次上阵,对国外的场地不适应,再加上十几个小时的时差反应,只得了第六名。

由于成绩不理想,李玉伟心情变得沉重,连墨西哥优美的风光也无心去欣赏。

教练对他说:“比赛不可能只是优胜,问题是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次比赛成绩不理想,不要紧,重要的是总结经验,化失败为成功。”

小伙子解开了思想疙瘩,第一次领略了南美的风光。

墨西哥的比赛结束之后,紧接着又转赴洛杉矶参加为奥运会射击场落成举行的国际比赛。

移动靶比赛,是用小口径步枪向画有猪样的靶子射击,是模仿打猎而设的。电动控制的靶子,从10米宽的开阔地的一端,移向另一端。慢射时靶子穿过开阔地的时间是5秒,速射为2.5秒。

这就要求运动员反应要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举枪、瞄准、击发等一系列动作,稍一犹豫,靶子便一闪而过,失去机会,造成脱靶。

李玉伟虽然具有一定实力,但毕竟年轻,他的毛病是打得较慢,总想多瞄一会儿再扣扳机。

在这次比赛中,第一天他集中精力,除一次打了9环外,弹弹命中10环。后来由于追求环数脱掉一靶,只得了个第十四名。

回国以后,李玉伟又参加了全国冠军射击赛,同样是由于动作太慢,脱掉一靶,名次排在第十六位。

两次大比赛的失误,也获得了最大的教训:如果奥运会上也出现这种脱靶现象,怎么对得起全国人民的希望呢?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这个毛病不可……

在教练监督指导下,李玉伟击发速度快了起来,且既快又准。训练中,有时30发子弹弹弹都能命中10环。

在训练中,李玉伟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他明白了,在大型比赛中关键是要沉着、冷静,谁发挥得好,谁就能够取得胜利。

他觉得自己有战胜世界最强的对手的力量和信心。于是,他向领导交了一份决心书:

我要在洛杉矶夺得金牌,这个志向我早定了。

射击队的领导和教练也相信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年轻人。

因此,李玉伟踏上了洛杉矶奥运会的征途。李玉伟做好了准备,要向奥运会金牌冲击了。

体操健儿奋力备战

1984年初,为了迎接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体操队进入冬训。

李宁发愤了,为了迎接奥运会,他要为之一搏。

其实,在李宁的内心中,他是憋着一股劲的。这是因为,早在1983年匈牙利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李宁名落孙山,一块金牌也没拿到,全能只排在第六位。

布达佩斯的秋夜,恬美而安静,李宁却翻来复去怎么也睡不着。失败的悔恨和对祖国的内疚咬噬着他的心。

他悄悄地起身,来到了张健教练的门口,叩开了教练的房门。李宁痛心地说;“教练,我太不争气了,我回去一定好好总结,争取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张教练恳切地说:“承认了失败,才可能认真去寻找失败的原因,我看你大有希望,不要丧失信心。”

此后,李宁痛下决心,要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找回自己的尊严。

1984年初,为了适应奥运会的气氛,为了让美国对手感到中国选手的实力,争得“印象分”,李宁跨海远征了。

结果,在这次比赛中,李宁一人拿了四个单项比赛的金牌,美国观众破例地为这个中国小伙子站起来鼓掌,他终于以显赫的成绩回到了祖国。

然而,新的难题又出现在李宁的面前。他肩部的老伤又复发了。后来,他的肩伤刚好,膝盖又伤了。结果导致他长时间无法训练。

6月,他拄着拐杖到江西去观摩全国比赛。比赛结束后,全队到庐山去调整,李宁也跟着上了山。

这天,当全队来到山上一个亭子里时,只见云雾翻滚,一会儿又云消雾散,山下鄱阳湖中,渔帆点点,湖水粼粼。

面对如此壮观美丽的风景,李宁的心中激荡着对祖国的爱,陡地感到心情振奋,双腿发热!从山上下来时,他竟可以一路小跑了。

李宁兴奋地对张健说:“教练,我能跑了!”

张健点点头说:“你想去参加奥运会,能不快跑吗?”

是啊,离奥运会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宁非得快步跟上不可了!

可是随后,他的肩又伤了,伤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李宁只好拼命练腿,跑步、空翻。

此外,还有一个法宝就是“想象训练”。这是一种特殊的训练方法。人们常看见李宁坐在那儿两眼迷迷瞪瞪地发着呆。其实,他是在想动作:前空翻,后空翻,托马斯全旋……动作一个接一个,电影镜头般从他大脑的荧屏上闪过,而他的人就仿佛飞腾在比赛场上,力量在全身的每一条肌肉上运行着。

常常是一套动作在李宁的脑海里“想”下来后,他也感到精疲力竭了,双手也是捏着一把汗,不比真正的训练省多大力气。

就这样,李宁迎来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

在体操队,还有一些运动健儿们,为了迎接在洛杉研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奋力拼搏着。

楼云在训练日记的扉页上写下了八个大字:“自信、自谦、自强、自爱。”

这八个大字,写出了健儿进军洛杉矶的决心与勇气。谈到这八个字,一腔激情涌上楼云的心头,他笑着说:“我相信自己是会有所作为的,是能够在奥运会上为祖国拼搏的,这信心的基础就是实力。”

为了增强实力,他抓紧赛前训练时间力求掌握一些新的高难技巧。在自由体操中,他增添了侧空翻的新连接,单杠上增加了惊险复杂的单臂大回环转体360度接转体360度,双杠、吊环、鞍马也都添了新招。

至于强项跳马,更是面目一新,他把在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使用的两个跳马动作,全都再加难度,“前手翻转体180度接屈体后空翻”的“屈体”改为“直体”,“前手翻接回身前空翻转体540度”的“团身”改为“直体”。

在洛杉矶奥运会赛前仅半年的时间内,各项动作加新加难,跳马还全部更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做到啊!

因为,一个动作“会做”和“做好”的距离相当大,在举世瞩目的最高水平的赛场上,每个动作都要求高质量,一点细微的失误,都会白白送掉多年追求的目标。

对此,楼云也在大赛前争分夺秒地苦练着、拼搏着……

另外,在体操队还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运动员,她就是马燕红。早在1981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中,马燕红的一套高低杠动作做得又高又飘,完美精彩,但由于裁判评分不公,她只得屈居第二。

高低杠是女子体操运动中难度较大的项目,国际体操界一些专家称它是“一个奇妙的项目”。进入70年代后,这个项目的发展十分惊人,许多高、精、尖、难的动作不断出现。因此,要想保持优势,只有严格训练,不断创新。

1982年9月,在印度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赛前训练时,马燕红脚不幸骨折,只得忍痛弃权了。

这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这年年底,马燕红得了慢性阑尾炎,而且经常发作,痛起来汗珠直从头上往下滚,可她坚持没有去做手术。

她知道做手术就得休息一个月,体重将要增加许多,要想恢复很不容易。于是,她便一犯病就打一针杜冷丁,咬咬牙抗过去。

她的心思,只有教练清楚:她是要坚持到1984年8月12日,第二十三届奥运会比赛结束那一天为止。在这段日子里,马燕红也听了不少闲言碎语:“这么‘老’的运动员早该下来了!”

有的人还故意追问她的教练:“她怎么一到比赛就受伤?”教练总是耐心地作解释,她坚信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姑娘,在挫折面前不会消沉,她的目标不会改变。

是的,马燕红在失败、挫折中变得更成熟、更坚强了。她以顽强的意志走着这段铺满荆棘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1983年初,马燕红休养了两个月。没想到两个月时间体重竟增加了十多斤。

为了把体重降下来,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清晨都坚持长跑,平时训练也自觉地加大运动量。有时训练后,她浑身酸痛,连楼都爬不上去。

但是,为了实现夺取第二十三届奥运会金牌的夙愿,她挺住了。她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就必须多运动,多流汗。

半年后,她的体重又从九十多斤下降到八十多斤,技术也有了提高与发展。

胜利从来是属于那些坚韧不拔的人的。马燕红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仿佛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坚韧不拔地在风雨中,向着自己所向往的目标前行。

举重全队苦练本领

1984年初,瑞雪遍罩京华,龙潭湖畔中国举重队训练馆里,运动员们一派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

我国派代表团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决定,强烈地震动着举重队运动员们的心弦,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紧张而又兴奋的锻炼中去。

凡有实力拼搏的勇士,谁不渴望着登上这世界最高层的竞技台?对于运动健儿们来说,人生能有几回这种拼搏的机会呢?

此时,举重运动员姚景远的心情也激荡不已,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龙潭湖上空那满天繁星,默默地对自己说:“多走运啊,姚景远。这么多年,因了某些原因,我国都没有参加奥运会;一参加,幸运之神就走到了你的身边!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用兵一时,可不能对不住祖国呀!”

姚景远是来自东北的一名运动员,待人处事,热情豪放,什么事说干就干,而且是一干就非得干出个名堂来不可。

姚景远从1978年第一次打破亚洲挺举纪录起,到1983年间,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他先后15次夺得桂冠,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这次,当他得知参加奥运会的名单中有他时,简直兴奋得不得了。尤其是当他听说领队、教练对奥运大赛战局的分析和对他本人的期望后,心底更是波澜迭起,默默地再三掂量着自己肩膀头上的分量。

此前,举重队向国家体委汇报时估计:

中国在举重项目中,是“坐一看二”,可望拿到一到两块金牌。

这有把握的“一”,指的是吴数德,他在56公斤级如林的强手中略占优势;至于这个“二”,自然寄厚望在姚景远身上了。

但是,就在当年,即1983年,第三十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和姚景远举起同样重量的一共是3名运动员,其中芬兰的格罗曼,体重轻于姚景远,因而名次排在了前面。此外,还有罗马尼亚的苏索契,也是一员虎将。

可见,在这次奥运会上强将如林,将是一场世界高水平的激烈角逐,究竟谁能夺得第一,就很难说了。

对此,姚景远的教练赵庆奎断言说:“就看临场发挥了,谁发挥得好,冠军谁属。”

面对这种形势,姚景远牙一咬,说道:“拼了!”

于是,姚景远进入到迎奥运的冬训中。虽然训练期长,训练当中非常苦,只要他想起奥运会,想起金牌,他就浑身是力气,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香。

在训练的日子里,姚景远几乎是掰着指头算时间,心里盘算着:冲刺的时刻到了。

16岁的姚景远整天忙于训练,中午举重馆里闪动着他的身影;下午,他又跟着另一拨人踏上了训练台。

他日复一日不止不休地苦练,一天一个精疲力竭,宿舍那四层楼的楼梯,这位力能举鼎的大力士竟然视为“畏途”,他每天都是数着数儿地一级一级地艰难爬上去的。在上楼梯的时候,他的双腿几乎都拖不动了,队友们见了,真有心上前搀扶他一下……

有一个晚上,他在台灯下给女朋友写回信时,竟然伏在案头发出了沉重的鼾声……

其实也难怪,姚景远每天训练时要举起的重量有4万多公斤!相当于近2000袋面粉的重量,而2000袋面粉摞起来,那可是一座山啊。

有耕耘必然会有收获。姚景远的成绩在汗水和血水浇灌下,步步提高。

1984年2月6日,姚景远试举一个不算大的重量时,腰部突然一响,韧带扭伤了!豆大的汗珠立刻从他那蜡黄色的脸上滚了下来。他腰疼得根本直不起身来了。按照医嘱,至少卧床两周。

姚景远哪里在床上躺得下去呢!仅仅3天时间,他就又出现在举重馆里。他带伤也要参加训练。去洛杉矶的时间,正一分一秒地逼近啊!

去洛杉矶的前一个星期,姚景远的伤势依然没有痊愈,结果又添新伤,300多斤重的杠铃,举过肩头,落在锁骨上,稍微一扫,就是一个两寸长的大口子裂开了。

大夫给他缝了六七针。然而,奥运大赛迫在眉睫,疼痛也顾不得了。姚景远像擦汗水似地擦擦渗出来的血水!直到登机之前,还请大夫打了四针,才飞往洛杉矶的。他是带着伤痛到举重台上去拼的。

面对如此严重的伤势,姚景远认真地说:

我生来就是拼的命,打一开始我就拼上了。

果然,姚景远一步一拼地走进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的赛场。

几年前,严锡嵩在汽车上的第一眼就认定吴数德是个举重天才,只要培育得法,就会有出息。

然而,在市体校与杠铃作战良久的吴数德,体重不到80斤,肌肉不饱满,腰脊单薄。

严锡嵩却是初衷不改。一天,他向一位举重裁判郑重地介绍吴数德:“这是未来的世界冠军。”那人哈哈大笑:“你就会吹牛!”

广西举重队也毫不留情地把“未来的冠军”拒之门外。1977年,由于严锡嵩顽强的努力,才算把吴数德从区举重队的门缝里塞了进去。从此,吴数德受教于杨国荣。

杨国荣和白胖、善谈的严锡嵩相反,面色黝黑,沉默寡言。他带给吴数德的是更为枯燥繁重的“重复训练法”。杨国荣一天到晚盯在举重房里,盯住吴数德,“每组练习都做完了?”他问吴数德,“晤,好,再来一遍。”

这位“天才”每天要举起3万公斤的重量,恐怕不少人一辈子举过的重量总和也没有这么多。

晚上,躺在床上,吴数德浑身酸痛,觉得脊椎的每一节都被压得死死的,没一点缝隙。但他咬紧牙关,第二天,仍然生龙活虎地走进举重房。就这样,每天3万公斤,日复一日,他举了整整5年。

正是几乎使人吃不消的刻苦训练,为吴数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渐渐地,从1978年开始,吴数德多次获得全国冠军,9次打破世界抓举记录,两次获得世界抓举冠军。

然而,吴数德从未取得过世界冠军。这一次,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举重比赛只设总成绩一块金牌。对于这块金牌,吴数德暗暗下了决心。

在举重队内还有一位骁勇的战将,他的名字叫陈伟强。陈伟强曾在比赛中受过重伤,但是,他硬是以坚强的意力抗了过来。

那还是1980年4月6日晚,在广西体育馆内,当他进行第四次试举时,只见陈伟强“呼”一声把杠铃举到了头上。

可是,杠铃提拉的路线离开了身体,支撑时重心偏向右后方。除伟强右臂急忙使劲前拉,只听得“咯”一声,右附关节一阵剧痛,急忙把杠铃摔下,用左手托着右臂急步走下台来。

欧阳孝大夫上前一摸,沉重地说:“脱臼。”

陈伟强从南宁归来后,开始进行治疗。然而,当他想起6月还有一次全国比赛,伤后20天,他就不顾医生的劝告,走进举重房猛练起来。

不久,右肘关节再度脱臼。医生又生气、又心疼地下了命令:“一定要用夹板固定四个星期以上,再也不许胡来!”

陈伟强吃一堑,长一智,遵照医生的吩咐,过了三个月才练习支撑,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量。效果出乎意外的好。到年底已经基本上恢复原有水平。可万万没有想到,正当他全力投入到训练当中时,1981年1月8日,在训练中挺举最大重量165公斤时,附关节又脱臼了。

这次脱臼非同小可。当时两手缠着拉带,杠铃推不开,超过体重将近两倍的重量竟当头砸了下来,把在场的人都吓呆了。

好在运动员自我保护的潜意识发挥了作用,只见他身体迅速前俯,沉重的杠铃刚好越过脑后。虽然背上受点伤,总算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想起当时的情景,陈伟强都感到后怕。更使人烦恼的是,医院透视发现,他右肘关节有游离骨碎,肌健逐渐钙化,治疗两、三个月也没有见好转,上臂和前臂竟像角铁一样拉也拉不成一条直线。

这还不算,后来,医生给陈伟强检查肝功能,又发现个别指标有问题,建议他不要再从事剧烈运动。

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击,把陈伟强推到了悬崖边缘!

陈伟强斟酌在生活的十字路口,心乱如麻。退下举重台吧,这是一条便捷的、安全的道路。可是,他怎舍得放弃那块凝聚着多年的血汗与理想战斗阵地啊!

再说,国内还没有水平接近的接班人,自己怎能这么早就退下火线呢?

陈伟强不甘心退下来,于是他来到广东体育医院找大夫去请教。

对于陈伟强的伤病,体育医院的陈大夫向陈伟强诚恳地指出,“如果改动作,还有希望。”

陈伟强听后,高兴极了。可是,肝功能和肌腱钙化怎么办呢?他又一次陷入了痛苦之中。

对此,体育医院院长欧阳孝副教授仔细研究了陈伟强的病情,认为可以医治,决定支持陈伟强继续训练的要求,派专人给陈伟强经常检查身体,密切注视点滴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亲自出马,四出配药,制定治疗方案。

此后,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陈伟强右肘钙化了的软组织竟然重新软化了起来。

大夫们的心血,给陈伟强重返前线铺平了道路。

清晨。同室的伙伴还在酣睡,陈伟强就悄悄起来了。他把右肘放在枕头上,左手按住右手前臂,使劲往下压。一阵阵剧痛,化作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角边上冒出。陈伟强紧咬牙关,好像对付残暴的敌人一样,硬是不肯松手……

陈伟强要改变举重的习惯,这是极为困难的。要把八九年间经过千万次重复,已经达到自动化程度的习惯动作改掉,谈何容易!

最初,他怎么也改不过来,只要一抓起杠铃,就是那个老模样,弄得他自己也心烦起来。

陈荣锐大夫把陈伟强改动作当成自己的事,天天到举重房去观察、研究、指导,看到陈伟强老改不过来,心里也很焦急。

大夫了解到陈伟强在业余体校时肩部受过伤,手臂无法垂直上举,才形成了现在的错误动作。于是,陈大夫决定,从治本入手,天天给陈伟强按摩肩部。

经过一段精心诊治,陈大夫和赵教练那铁钳似的双手,天天在陈伟强的肩周按摩,不间断地揉转了半年,终于把它揉松了,转开了。

他们又请来科研人员,把陈伟强的动作录象进行分析,一点一点帮他改正。后来陈大夫发现陈伟强挺举常常失败,和他右肘关节有骨碎,从而屈折度受限制,以致上挺时重心前倾有关,又建议他加大两手握杠距离来弥补这个缺陷。

大夫、教练、科研人员的汗水与心血,拌和着陈伟强的汗水,最终使陈伟强新的技术动作慢慢地形成了。而之后,陈伟强的训练成绩也节节提高。

1982年4月,陈伟强试着去参加全国比赛,抓举110公斤,挺举150公斤,一切顺利,他赢得了信心。

8月,在湘粤测验赛中,他以160公斤打破了60公斤级挺举的亚洲纪录。

11月,在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他抓起了122.5公斤,挺起了160公斤,打破了抓举和总成绩的亚洲纪录,为祖国赢得一块金牌,达到了他举重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此后,到了1984年,陈伟强又瞄准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的金牌。经过了这么多艰难曲折,他决心一定要拿一块金牌回来,才不辜负为他付出心血的人们。

可以说,举重是人类最古老的体育运动,几千年来,人类就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运用不同的器械,较量谁的力气大。其实,举重真正较量的是选手是否具有钢铁般的神经。

在举重队里还有一个19岁的小运动员曾国强。他在17岁时,便取得了埃及世界青年举重比赛的52公斤级亚军。成绩为抓举102.5公斤,挺举120公斤。18岁时进入了国家队。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举重大概是最枯燥的一种了。它没有篮球、排球、足球那样富有趣味地对抗,没有活的对手。有的只是杠铃,死沉沉的。每天都要和它打上几百次的交道,有时一天举起的重量,竟达22吨,仅次于一个小型起重机了。

可是,曾国强却乐此不疲。他不仅训练中全神贯注,连休息时,眼睛都是盯着别人的动作,看能不能吸取点什么。

训练之余,他还经常奔跑在足球场上,或者在乒乓球台前,挥汗如雨。从此,他得了一个外号,叫“练不垮”。

小伙子搏击的欲望非常强烈,他说:“每到比赛,我就觉得时间特别慢,恨不得立即就能比赛。”

1984年2月,在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前夕,中国举重队的几名运动员到苏联进行访问比赛,并在那里和苏联队共同训练了一段时间。

曾国强事后回忆说:

我们搞训练的地方海拔高度2750米,气压低,同样的重量,在这里压在身上感到格外沉。苏联队员已经比较适应,我们当然不能表现得比他们弱。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几乎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一天晚饭后,陈冠湖教练同曾国强出去散步。没走出去几步,就望见前面的训练馆。曾国强小声地对陈教练说:“咱们走另一条道吧。”“为什么?”“这两天,我一见训练馆心里就烦。”“明天我把训练量减一下。”

可是,曾国强一个劲儿摇头,坚决不同意。

面对同一个问题,苏联教练员曾关切地指出:“你们刚来到这个地方,还不适应这里的环境、气候,运动量可以减小一点。”

对此,苏联运动员也在私下悄悄地议论:“看样子,中国运动员明天早晨都要起不来床了。”

可是,就在第二天,曾国强比苏联运动员起得还早。并且,天天早晨都保证准时出操。

苏联运动员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曾国强,他不仅没有露出一丝没有精神的样子,相反,他练得那么欢快。

每天,他浑身上下都像打足了气一样,活跃在训练馆苏联运动员面前。

一周以后,苏联同行信服了,一个运动员翘起大拇指对陈教练说:“好样的!你们有什么秘诀?”

陈教练笑了笑,摊开双手,连他也无法回答曾国强这个19岁的小伙子身上究竟藏有多少力量。

在苏联的训练结束了,运动员们返回了中国。而此时,离参加奥运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最难度过的就是大赛前的几天,所有的紧张、烦恼以及各种诱惑都集中到这一刻。

1984年7月,从北京飞往洛杉矶前夕,中国举重队训练馆里,名将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一次又一次地被成堆的记者包围着,照相机问个不停,问题一个接一个,使他们应接不暇。

在一旁举重台上的曾国强看着这种情景,感到非常好奇。举重队的医生见曾国强看呆了,就逗他说:“小曾,快到洛杉矶去拿一个冠军吧,也会有这么多记者来采访你。”

19岁的曾国强脸一下子红了,当奥运会的冠军,他没想过。他只想着把自己的浑身力气使出来。他对医生笑了笑,没有说话,弯腰在杠铃上又加了一片铃片,一下举过头顶。

栾菊杰艰辛地练剑

1984年初,在世界强手如林的第二十三届世界杯女子花剑比赛中,栾菊杰第一次荣获了冠军。

对此,江苏省人民政府给她和文国刚教练各记了一次特等功。

此时,栾菊杰又盯上了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她立志要到奥运会上去为祖国拿一块金牌!

谁都知道,奥运会女子击剑金牌只能有一个获得者。

为了能够获得这一块金牌,栾菊杰在文国刚教练的科学指导下,每周训练30多个课时,每周文教练个别带课五六次,每次45分钟到90分钟。

人家练6组,她练8组。叫她跑6圈,她跑10圈。大家都知道,栾菊杰是个有名的“吃不饱”运动员。

她为了要增加个别课时,跟文教练吵过嘴,掉过泪,作过“检讨”。但是她从来没有消沉过,气馁过。

在她作为击剑运动员的生涯中,可以说,她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也最多休息半天。击剑已成为她生命的组成部分。

时光锤炼了栾菊杰的三尺长剑,它在她的手中,变得凶狠、灵活、多变、准确,令许多强手望而生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