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中医调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1:55:41

点击下载

作者:邵朝娣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肾病的中医调补

肾病的中医调补试读:

一、认识肾病

1.肾脏在什么部位?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俗称“腰子”,一共有两个,位于腹膜的后方,脊柱的两侧,是腹膜外的器官。左肾的上端通常与第11胸椎的下缘平齐,下端平第2腰椎体下缘,右肾由于受肝脏的影响,位置较左肾约低半个椎体;肾脏长10~12cm,宽5~6cm,厚3~4cm;它的形状像蚕豆,每个重120~150g。肾脏可以随呼吸上下移动约1~2cm。

2.肾脏的功能是什么?

肾脏有以下功能。(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里的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在正常的滤过压力下滤入肾小管各段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不时地向管腔分泌出人体浓缩的尿液。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由肾脏进行对尿量的调节,保持体内水的平衡。(2)排除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同时,会产生一些人体不需要甚至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质。肾脏能把这些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3)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肾脏能够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重吸收碳酸氢盐,并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维持酸碱平衡。(4)分泌或合成一些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分泌与调节血压有关的肾素、前列腺素;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如减少可引起贫血;还分泌与骨骼的松脆和强度有关的活性维生素D等。

3.肾脏是怎样发挥其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

为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肾血流量一般保持在恒定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约120mL/分钟。肾脏有自身调节功能,通过管球反馈、肾神经及血管活性物质等环节调节肾血浆流量,使肾小球滤过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肾小球滤过率受毛细血管内压、肾血浆流量、动脉血白蛋白浓度及滤过膜的通透系数的影响,当血压过低,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或通透系数下降时,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或停止。肾小球滤过膜对大分子物质具有屏障作用,滤过膜的屏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械性屏障,与滤过膜上的孔径大小及构型有关;二是电荷屏障,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可以阻止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滤出。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滤过膜上的负电荷消失,使大量白蛋白经滤过膜滤出,形成蛋白尿。

尿素、肌酸、肌酐为主要含氮代谢产物,由肾小球滤过排泄,而马尿酸、苯甲酸以及各种胺类等有机酸则经过肾小管排泄。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向管腔内分泌的途径来排泄代谢废物,以肾小管近端排泄为主,除排泄有机酸外,还排出许多进入体内的药物,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等也从近端肾小管排出。

4.尿量与肾功能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正常人每天的尿量为800~1 500mL之间。如果肾功能受损,尿量常常会减少,例如肾功能不全Ⅱ期的病人,尿量会减到每天500mL以下,而Ⅳ期也就是尿毒症期的病人,每天的尿量可能少于100mL。当然,尿量只能很粗略、间接地反映肾功能的好坏,有时尿量没有减少,但是肾功能破坏已经很严重了。

5.尿中有泡沫正常吗?

若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质、体液量和有机物质增多,也可产生泡沫。这时如果有其他的肾虚症状或尿中泡沫非常多,就需要请肾脏科医生详细检查,可到医院做尿液分析检查。尿液中有泡沫还说明里面含有蛋白质,尿中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之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有时是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此外也可见于某些非肾脏疾病。

6.正常人一天的尿量多少是正常的?

影响尿量的因素很多,如出汗、饮水等。正常人是根据每天饮水量来确定的,正常情况下排尿量约为1 000~2 000mL,平均约为1 500mL。但是当饮水过多的时候尿量可能超过2 000mL,这是正常现象,当饮水过少或出汗多的时候尿量就相应地减少也是正常情况。

7.“ 肾虚” 就是亚健康吗?

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 轻度心身失调”,亚健康是指临床实验室检查正常而出现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传统医学所讲的“ 肾虚” 概念中的“ 肾”,不仅指解剖学上的肾脏,而且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内分泌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 肾虚” 是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及消化、血液、呼吸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这里的肾虚是指临床检查正常而出现一些如性功能减退、头晕、乏力、失眠、手脚冰凉等症状的状态。所以亚健康是属于肾虚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完全等于肾虚的。

8.头晕与肾虚有关吗?

中医上讲“ 肾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所以肾虚可致使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出现头晕、耳鸣。治疗时应补益肾气,精足则髓满,肾虚所致头晕耳鸣也就自然可以得以消除。

9.腰痛就是肾病吗?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的一种症状,男女均有发生,女性居多。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腰肌劳损。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纺织、印染、理发、售货等工作的妇女,由于持续站立,腰部肌腱、韧带伸展能力减弱,局部可积聚过多的乳酸,抑制了腰肌的正常代谢,也可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造成腰肌劳损也会出现腰痛。(2)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常有大肠杆菌寄生,加之女性生理方面的特点,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若忽视卫生,则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严重者沿输尿管放射至会阴部。除泌尿系统感染外,泌尿系统结石、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3)生殖器官疾病。女性的生殖器官在一生中要行经400次左右,还负担着怀孕、分娩等使命;有的妇女还经历流产、节育手术等。故生殖器官炎症的发病率较高,如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这些炎症容易并发腰痛,子宫后倾、后屈也是女性腰痛的原因之一,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卵巢囊肿等严重生殖器官疾患都会引起压迫性牵连性腰痛。(4)受凉、创伤罹患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妇女,多因在月经期、分娩和产后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脊椎的屈伸和转动。(5)孕期及产褥期劳累怀孕期间,随着胎儿逐渐长大,孕妇腰骶及盆腔各关节韧带松弛,同时子宫重量亦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增加,致使身体重心前移。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腰部多向前挺起,若不注意休息,则易引起腰痛。妊娠期间,胎儿发育需要充足的钙、磷等营养物质,若膳食中摄入量不足,可造成孕妇骨质软化脱钙,亦会引起腰痛。产褥期出血过多,或劳动过早、过累以及受凉等,也可造成腰痛。(6)腰椎病变多见于老年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神经的压迫症状也会随之加重。因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假性脊椎柱滑脱是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容易引起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另外,更年期妇女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腰痛,其特点是晨起重而活动后减轻。还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情绪等因素,亦容易发生腰痛。

10.肾阳虚有哪些症状?

肾阳虚是肾脏阳气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临床表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黧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或阳痿,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肾阳虚常会出现腰痛,因为腰为肾之府,这种痛一般会有冷的感觉,这是肾阳虚的一个典型表现。另外,它扩散到全身,会出现全身也怕冷的症状。因为肾阳是一身阳气的根本,如果元阳虚弱了,整个身体的阳气的温煦作用就会下降。

11.肾阴虚有哪些表现?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阴虚表现为腰酸腿困,腰膝酸软,因为虚火引起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耳鸣,盗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以上这些都是肾阴虚的常见表现。

12.肾气虚有哪些表现?

肾气虚症状包括尿后滴沥不尽、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听力减退、气短、四肢不温、容易疲倦、舌淡、脉细弱。男性患者可出现滑精或早泄,女性患者会白带清稀、胎动易滑。

13.常见的肾脏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主要是因为肾小球受到损伤出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发生的疾病);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主要是泌尿系统的感染出现损伤而出现的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也可以引起肾病,如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狼疮性肾损害,紫癜性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等,这些都是由于相关基础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

14.如果得了肾脏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临床上主要有下列检查。(1)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的检查发现尿里有红细胞、蛋白说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出现问题,血液中的成分漏出到尿中,建议进一步检查;发现尿中有白细胞说明尿路出现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中段尿的培养及药物敏感检查。(2)肾功能检查:通过检查明确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含量来判断肾脏损伤的程度。如果尿素氮和血肌酐都在正常范围之中说明病情尚浅或者肾功能损伤尚在代偿期。当尿素氮和血肌酐的范围超过正常范围表示病情较严重,肾功能损伤已经失代偿。(3)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和放射,逆行肾脏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肾脏的大小、皮质厚度及内部结构是否异常,有无结石、囊肿及其他的异常发现。(4)相关的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查相关的免疫学项目可以判断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疾病发病的原因。

15.常见肾脏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可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表现,如咽痛、咳嗽、发热、腹泻等。(2)起病:方式不一,有些患者开始无明显症状,仅于查体时发现蛋白尿或血压高。多数患者于起病后即有乏力、头痛、水肿、血压高、贫血等临床症候,少数患者起病急、水肿明显,尿中出现大量蛋白,也有始终无症状直至出现呕吐、出血等尿毒症表现方就诊。(3)高血压:可有不同程度高血压,多为轻、中度,持续存在。(4)尿的改变:是慢性肾炎必有的症状,尿液中常有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等,尿量多数较少,在1000mL/d以下,少数可出现少尿,常伴有水肿;肾小管功能损害较明显者,尿量增多,并伴有夜尿多,水肿不明显,甚至出现脱水征象。(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头痛、头晕、食欲减退、疲乏、失眠等,这与高血压、贫血、某些代谢功能紊乱等有关。(6)贫血: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致红细胞的分化、成熟、释放减少有关。(7)其他:常因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而出现心功能不全,尿中长期蛋白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

16.水肿就是有肾病吗?

水肿常是心脏病、肝病、肾病、内分泌等疾病的信号,但有些水肿并非是疾病的表现。

特发性水肿:有些20至40岁的女性,早晨起床后,眼睑及颜面常出现轻度水肿,下肢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随着活动逐渐减轻消退。多数学者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反应性水肿:有些人特别是高温作业或身体较胖又不爱活动者,受环境高温的影响,皮肤血管扩散,体液渗透并积聚于皮下组织,常在手、足等处发生水肿。夏天过后,则自行消退。但每夏必发,反复多年。

体位性水肿: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淤积造成水肿,改变体位后一段时间,水肿可自行减轻、消失。

经前期水肿: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1周或半个月内,出现眼睑、手背、脚踝甚至双下肢轻度水肿以及烦躁、失眠、疲乏、头痛等症状。月经来潮时,水肿及其他症状可逐渐消退。

药物性水肿:如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岛素、硫脲、甘草等药物,可导致脸、手、足出现水肿,停药后水肿会逐渐消退。

对上述水肿不必担心,更不必乱用药。但如果是疾病所致水肿,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17.水肿时要注意什么?

正常人尿量一般一天1 000~2 000mL,急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以及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伴少尿水肿患者,要控制入水量。因为喝进去排不出去,水潴留在人体内加重水肿,也易加重高血压,此时水入量以尿量加500mL为宜。尿量增多后入水量可放宽。

18.正常人的尿里有蛋白吗?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就属正常。定量检查尿蛋白量,每日在100mg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此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剧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19.怎样自查蛋白尿?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取少量新鲜的小便,放入试管中然后加热至沸腾后将少量的食醋加入试管中再次加热,如果试管中的浑浊消失表示蛋白尿(-),如果试管中的浑浊不消失则表示蛋白尿(+~++)。此方法简便,敏感度也高,患者可在家中自查蛋白尿。

20.为什么肾病患者要常查小便?

肾病患者通常都存在小便异常的情况,小便异常对于肾脏病的诊断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小便的异常程度反应了肾病的严重程度,常查小便便于观察肾病治疗的效果,同时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拟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21.哪些情况为小便异常?

正常尿色呈淡黄色,在生理状态下,尿色的深浅与尿量、尿酸碱度、某些食物或药物有关;在病理状态下,如血尿、血红蛋白尿、脓尿、乳糜尿等,均可使尿色发生显著异常。有些人在用药后(如痢特2灵、肠炎灵、维生素B 等药)或应用酚红试剂以及食入某些带色素的食物后尿呈红色或黄褐色,虽为尿色异常,但不必就诊。红色尿:多为血尿,常见疾病为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肾肿瘤等。深黄色或黄褐色尿:可见于胆石症、胆囊炎、黄疸型肝炎或急性发热性疾病。乳白色尿:常见于丝虫病,泌尿系统化脓性疾病,如肾盂肾炎、肾脓肿等。绿色尿:常见于严重绿脓杆菌败血症、急性传染病,如霍乱、斑疹伤寒等。黑色尿: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或输血反应等。

小便浑浊最多的原因是由于尿液碱性过高,引起尿中磷酸盐类结晶沉淀而使尿液变浊。这种尿液若加入酸,则白浊物消失,这现象正好与蛋白尿相反。饭后或饮用大量牛奶也是引起尿中磷酸盐类增加的原因,其他引起尿液白浊的原因则是尿液严重感染,罕见的乳糜尿则是由于淋巴管被寄生的丝虫阻塞引起的。

尿液白浊绝不等于蛋白尿,若有尿液白浊需要做尿液显微镜检查及蛋白尿的检测,尿液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尿液是否有感染。蛋白尿检测简便的方法是以试纸反应判读,但是试纸检测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的结果,这些状况包括尿液酸碱度太偏碱性,尿中含头孢菌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的代谢物,或尿液容器及取样时被杀菌清洁液污染等。

22.什么是管型尿?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管型尿?

管型尿是蛋白质在肾小管腔中凝聚而形成的一种圆柱状物。正常人12小时尿中管型应少于5 000个,每毫升尿内含2~5个,或每一低倍镜视野小于1个。如果尿液中管型增多,称为管型尿。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由于浓缩和在酸性环境中凝固形成透明管型。若同时伴有红、白细胞凝聚在内,称为细胞管型。若有退行性变的细胞碎屑,则形成颗粒管型。若管型基质中含有脂肪滴或嵌入含有脂肪变性的上皮细胞则形成脂肪管型。尿中颗粒管型增多,常提示肾脏实质受损害。

23.怎样收集尿液标本?

(1)在尿液化验前必须先准备一个清洁的小瓶,留取任意一次尿。最理想的是留取中段尿,一般留取5~10mL。测尿比重时留取尿液不少于50mL。妇女月经期不宜做尿液化验检查。(2)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做化验检查,是理想的尿常规化验标本。因为尿液中所含成分的浓度比白天大量饮水稀释后的尿液高,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肾脏疾病的情况。(3)白昼尿及夜间尿:分别留取白天12小时(早8点至晚8点)和夜间12小时(晚8点至次日早晨8点)的尿液,进行尿量、尿比重等对比测量,对心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4)尿液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大多需要留取24小时尿标本,应特别注意不要丢失大便时排出的尿液。天气炎热时留24小时尿液要加防腐剂,以免尿液变质影响化验检查结果。

24.如何看尿液分析的化验单?

尿液常规分析是临床经常做的一项检查。大多数医院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检测项目目前有10项、11项或12项,并且报告的格式不统一,既有“+”(阳性)、“ - ”(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

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肾病类项目:酸碱度(pH值)、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阴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

糖尿病类项目:酸碱度(pH值)、蛋白、比重、糖(GLU)和酮体(KET)。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

泌尿感染类项目: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其他疾病类项目:主要是酸碱度、比重、胆红素(BIL)、尿胆原(URO)、颜色及其他指标。胆红素和尿胆原两项指标反映肝脏代谢血红素的能力和数量。正常情况下,尿胆红素为阴性,尿胆原为弱阳性。以上指标增高时,往往提示黄疸,尿液颜色呈黄绿色。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 或“+++” ……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 - ” 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25.怎样看肾功能的检查报告单?

以下几个项目是衡量肾功能的主要指标。(1)血尿素氮(BUN):二乙酰- 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 钠氏显色法3.2~6.1mmol/L。

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酐(SCr):成人:男96~132.6μ mol/L,女70.7~106.1μ mol/L,小儿26.5~62.0μ mol/L,全血88.4~159.1μ mol/L。

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酸:成人:男149~417μ mol/L,女89~357μ mol/L;> 60岁:男250~476μ mol/L,女190~434μ mol/L。

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以上监测项目主要是检查肾功能,通过检查肾功能来明确病情程度和肾脏的损害情况。

26.什么是急性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简称急性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临床上绝大多数属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27.急性肾炎是如何形成的?遗传因素与急性肾炎有何关系?

急性肾炎常因感染(主要是链球菌)所致,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诱发免疫反应,引起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而致病。

了解急性肾炎的病因后,我们也就知道它不是遗传病,与遗传因素无直接关系。

28.哪些季节好发急性肾炎?哪些人易患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多为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因此链球菌感染的好发季节也就是急性肾炎的好发季节。在我国北方,冬春季是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的好发季节,因此90%以上的急性肾炎都发生在这两个季节。而在南方,夏天气候湿热,蚊虫多,叮咬皮肤后搔抓容易引起皮肤感染,也容易患皮肤疖肿。所以在南方,30%~80% 的急性肾炎多发生在夏季。

儿童、青少年最容易患急性肾炎,一般可占急性肾炎发病率的80%以上。在性别上,急性肾炎以男性为多见,男女之比约为2:1。随着年龄的增长,急性肾炎的发病率逐渐减少,但成年人和老年人也都会得急性肾炎。

29.急性肾炎患者有哪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急性肾炎病人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发病之间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1~3周(平均10天左右),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开始出现肾炎症状。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成人常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小儿常见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气急,甚至抽搐。轻者可毫无症状,仅有尿常规和血清C3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1)尿异常。几乎所有患者均有镜下血尿,半数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的首发症状和患者的就诊原因。可伴轻中度蛋白尿,少数患者可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大量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稍增多,并可见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2)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自颜面眼睑开始,晨起重,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重者波及全身,亦可有胸水、腹水。(3)高血压。见于30%~80%的病例,常为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系因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多所致,大多于1~2周后随利尿消肿而血压降至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4)肾功能异常。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无尿,肾功能可有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小球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

30.为什么儿童患急性肾炎要特别重视?

当前我国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急性肾炎起病时就能得到及时处理,所以在城市严重的病例少见,但在偏远的农村仍有发生。这些严重的病例如不能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治疗,可导致患儿死亡。

患此病的儿童发病前1~4周常有急性扁桃体炎、皮肤脓疱病等先驱感染,开始可有低热、头晕、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一般的发烧感冒没有什么区别,不容易引起大人们的重视,常被忽略。随病情发展,部分儿童会出现尿量显著减少,水肿加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率加快,烦躁不安,面色灰白,四肢冰冷,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说明心衰的发生。如果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复视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可有惊厥、昏迷,则为高血压脑病的表现。严重者在早期出现急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和高钾血症。而高钾血症能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故虽然急性肾炎预后大都良好,不留后遗症,但如果出现以上这些情况,不及时得到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当您的孩子前一段有扁桃体炎或皮肤化脓性感染的病史,而又出现水肿和少尿的现象,应及早进行诊治。

31.扁桃体炎、中耳炎、皮肤感染会诱发急性肾炎吗?

扁桃体炎、中耳炎、皮肤感染是急性肾炎的主要诱发因素。链球菌(特别是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急性肾炎发病的重要病因。通过细菌培养发现,扁桃体炎、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皮肤感染中,疖、疔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蜂窝织炎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人体感染这些细菌后,致病菌株的某种成分进入血液,成为体液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原、抗体在体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从而发生急性肾炎。

反过来对未经青霉素治疗的急性肾炎患者,早期做咽或皮肤感染病灶细菌培养,约有25%以上为B型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链球菌感染流行时,约10%~30%患者发生急性肾炎。这也证实,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是急性肾炎的主要诱因。因此积极防治扁桃体炎、皮肤感染、中耳炎等,对预防肾炎有重要意义。

32.急性肾炎能根治吗?会转化为慢性肾炎吗?

急性肾炎经治疗痊愈后,绝大多数患者还是很担心自己的病还会不会复发。前面介绍急性肾炎的病因,目前认为与感染有关,尤其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感染了溶血性链球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患急性肾炎,大约有10%~15%的人在感染了其中的“ 致肾炎菌株” 后,才会患急性肾炎。由于急性肾炎是一种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感染后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故大部分患者发病后能较快恢复,预后良好。9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痊愈,不会复发。

小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因反应性差,或在急性期未经适当治疗,或因慢性感染病灶存在,以致病变继续影响肾脏,最终演变为慢性肾炎,此类病人经临床及病理证实者,仅占慢性肾炎发病率的10%~30%左右。绝大多数慢性肾炎患者常无急性肾炎史,发病时抗链球菌溶血素“ O”以及其他链球菌抗体测定值并不升高,起病即属慢性。因此,急慢性肾炎并非由同一病因引起。

所以说,患急性肾炎后,及时治疗是能够痊愈的,转变为慢性肾炎是非常少的。

33.如何认识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起病隐匿,可以有一段时间的无症状期,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尿常规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该病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34.慢性肾炎会遗传吗?

慢性肾炎仅少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大多数病因不清,其发病机理和急性肾炎相似,是一个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但如何导致慢性过程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存在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有关。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具有遗传性。

35.慢性肾炎会发展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吗?

本病常呈缓慢进展性,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病情逐渐发展,至慢性肾炎晚期,由于肾单位不断地毁损,残余的肾单位越来越少,纤维组织增生、肾萎缩,最终会导致慢性肾衰竭。

36.什么是急性肾衰?

急性肾衰是由于失血、休克、严重失水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组织损伤,引起肾功能急剧降低,以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由于体内一些代谢废物经肾脏排出,例如我们平时所吃的肉、蛋、鱼等蛋白类食品的最终会在体内分解为含氮的物质;还有血液系统内的一些物质,比如钠、钾等,都要经过肾脏将它们排出体外。肾组织损伤后大量代谢垃圾蓄积体内不得排出,比如那些含氮的物质在体内浓度过高就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昏迷;血钾太高会导致心搏骤停,引起死亡。

在中医,这种病称为“ 癃闭”、“ 关格” 等,也就是少尿或无尿的意思。

37.急性肾衰分为哪几期?

导致急性肾衰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数急性肾衰竭病人的临床过程基本一致,大都可分为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1)少尿期:此期由于肾脏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肾脏形成尿液的能力急剧下降,在短时间内尿量明显减少,一般来说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各种毒素在体内蓄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中毒症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意识障碍、抽搐昏迷、重的酸中毒和体内电解质异常。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严重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此期一般持续7~14天,此期持续时间越长,病人的预后越差。在这个时期应该严格控制水及食物的摄入量和成分,以助于后期恢复。(2)多尿期:此期急性肾衰竭病人24小时尿量超过400mL,甚至可达2 500mL以上。此期通常持续1~3周。多尿开始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尚未恢复,肾小管的浓缩功能仍较差,血尿素氮、肌酐和血钾还可以继续增高,该期仍容易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以及并发感染等急性肾衰竭并发症,因此不能大意。处于这个阶段的病人需要加强营养、增加水的摄入,这样可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支持恢复。(3)恢复期:此期急性肾衰竭病人肾小管细胞再生,肾小球滤过率逐渐恢复至发病前的水平,血尿素氮和肌酐降至正常范围。出院后的患者,生活上和常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但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功能常需数月才能恢复,因此应慎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8.什么是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损害所组成的一组症候群。慢性肾衰竭是一缓慢的进行性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并非不治之症。随着科学的发展(如透析、肾移植等),使许多病人存活更长时间,有些病人可长期存活。应该引起朋友们注意的是,不要被慢性肾衰的假象所迷惑,由于慢性肾衰的早期表现不典型,而且可出现任何一个系统的症状,因而,容易误诊为某一个系统的疾病,特别是那些没有明显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如出现无力、疲乏、体力下降、腹痛、腹泻、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朋友以及全身衰弱、面色苍白、贫血、皮肤瘙痒的症状去看病,往往会被误诊为消化道疾病、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末梢神经炎等疾病,耽误了治疗,错过治疗最佳时期而悔恨终身。确诊以后应尽快治疗。

39.慢性肾衰患者有哪些表现?

在肾功能不全早期,仅有原发病的症状,只在检查中可发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浓缩功能及酚红排泄率减退。肾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常在应激情况下,肾功能急剧恶化,并可出现尿毒症症状,临床上称为可逆性尿毒症,一旦应激因素去除,肾功能可恢复至原来水平。若病情发展至“ 健存” 肾单位不能适应机体最低要求时,即使没有应激因素,尿毒症症状也会逐渐表现出来。

尿毒症的症状相当复杂,累及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主要有:(1)胃肠道表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有尿臭味、口腔糜烂、消化道出血等。(2)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精神萎靡不振、疲乏、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四肢麻木、手足灼痛,有时出现下肢痒痛或“ 不安腿” 综合征(下肢有蚁爬、发痒感,需移动双腿或行走后才舒适),可有嗅觉异常,神经性耳聋,咽部及舌部肌肉无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晚期出现嗜睡、烦躁、谵语、肌肉颤动,甚至抽搐、昏迷。致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潴留,电解质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 中分子物质” 潴留等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3)心血管系统表现:常有高血压、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律紊乱,并可有小动脉、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可影响视力及视网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心包摩擦音(纤维素性心包炎),少数可有心包积液,甚至发生心包填塞。(4)造血系统表现:严重贫血为主要症状,晚期患者多有出血倾向,常伴有皮下淤斑,鼻衄、牙龈出血、甚或发生呕血、便血、血尿、颅内出血、月经过多症,少数可有心包出血。(5)呼吸系统表现:呼出的气体有尿味、易患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库司玛大呼吸。(6)皮肤表现:干燥、脱屑、无光泽。部分患者皮肤较黑,系弥漫性黑色素沉着所致。尿毒从汗腺排出后,会凝成白色结晶,称为“ 尿素霜”,刺激皮肤而引起尿毒症性皮炎和皮肤瘙痒(皮肤痒感与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增多也有关)。(7)电解质平衡紊乱:低钠血症和钠潴留:尿毒症病人对钠的调节功能差,容易产生低钠血症,其原因有:①过多限制食盐的摄入;②肾小管吸收钠的功能减退;③容易腹泻而丢失含钠碱性肠液;④应用利尿剂而致钠丢失,低钠血症 〔血钠在130mmol/L以下〕时,病人疲乏无力,表情淡漠,厌食,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使尿毒症加重,反之,钠的摄入过多,则会潴留体内,引起水肿、高血压,严重时易发生心力衰竭。(8)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肾功能障碍时,尿磷排出减少,导致血磷升高。磷从肠道代偿排出而与钙结合,限制了钙的吸收,加上23厌食和肾病时的低蛋白血症,以及肾脏患病后1-25(OH)D生成障碍等,都会使血钙减少。高血磷和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质钙化障碍,这在幼年病人会产生佝偻病,成年病人则出现尿毒症性骨病,如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硬化症等。尿毒症时血钙虽然降低,常在2.0mmol/L(8mg/dl)左右,但在酸中毒情况下,血浆中钙的离子化比例较高,游离钙的浓度还可以接近正常水平,故一般不会出现低钙性抽搐。但在纠正酸中毒的补碱过程中,由于游离钙的减少,则低钙搐搦就可发生,应加以注意。(9)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病人都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轻者二氧化碳结合力在22~16mmol/L(50~35vol/dl)之间,严重者可降至4.5mmol/L(10vol/dl)以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①酸性代谢产物的潴留;②肾小管生成氨、排泌氢离子功能减退;③肾小管吸收重碳酸盐的能力降低;④常有腹泻致碱性肠液丢失。重症酸中毒时病人疲乏软弱,感觉迟钝,呼吸深而长,甚至进入昏迷状态。(10)骨骼系统表现:可出现肾性骨病,包括肾性骨软化症、纤维性骨炎、骨硬化症及转移性钙化等,多见于病程较长或长期透析者,这与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活性维生素D合成障碍,慢性酸中毒有关。(11)免疫系统机能低下,易继发感染。

40.慢性肾衰患者为何会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慢性肾衰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可能的原因考虑有如下几点。(1)氮质代谢产物潴留对皮肤的刺激以及皮脂腺及汗腺萎缩,使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脱屑而引起瘙痒,病人皮肤外观像鱼鳞癣样。(2)慢性肾衰病人因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增高引起瘙痒症。(3)维生素A过多。(4)由尿毒症神经病变引起的瘙痒,属于神经性皮肤瘙痒病变。(5)有的慢性肾衰病人易发生过敏反应,引起皮肤瘙痒。

慢性肾衰病人要预防和治疗瘙痒症的出现,首先应严格限制蛋白质及磷的摄入。有瘙痒的病人,可用尿素软膏外用,或炉甘石洗剂外涂,同时要保持皮肤洁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要用活性维生3素D 的治疗。

41.肾病综合征是怎样的疾病?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的病症,其治疗相对复杂困难。最基本的特点是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临床中称为“ 三高一低” 症状。

常见原因可由原发性肾小球病,继发性肾炎(如狼疮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以及继发感染(如细菌、病毒等)、循环系统疾病、药物中毒等引起。本病早期基底膜病变较轻,随着病变逐渐进展,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血浆蛋白水平的降低,尤其白蛋白的明显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促使血管中液体向血管外渗出,造成组织水肿及有效血容量下降。这是引起水肿的原因。

肾病综合征不是对疾病做出的最后诊断,是指由多种病因使肾脏受损而致的大量蛋白尿及其相应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由于本综合征是多种病因、病理和临床疾病所引起,因此其表现、机理和防治措施等又各有特点。本综合征发病可有前驱感染,常在着凉、劳累后起病,起病急缓不一,可为隐匿起病。高蛋白尿是指尿蛋白量大于3.5g/d;水肿可为全身性、体位性及可凹性水肿,严重者可有胸腹腔积液;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都明显增加,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也升高;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以白蛋白下降尤为明显即白蛋白低于30g/L,甚至小于10g/L;还可伴有少尿、低血压、血尿等表现。具备以上四个条件基本可诊断本征,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是诊断的必需条件,缺一不可。必要时结合检验结果或做肾脏穿刺加以确诊。本征的临床过程可自然或经治疗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治疗是否得当是影响本综合征预后的直接因素。

42.同样是肾病综合征,为什么治疗效果不一样?

那是因为肾病综合征有多种病理类型而它们之间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是有差别的。其常见病理分别列举如下。(1)微小病变型肾病。本病好发于少年儿童,尤以2~6岁的儿童为多,成人发病率较低,但到老年又有增高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几乎所有病例均呈肾病综合征或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发生率低(仅15%~20%),不出现肉眼血尿,一般也不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严重水、钠潴留时可有一过性高血压及氮质血症。成人发病的镜下血尿、一过性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发生率比儿童病例高。对激素治疗敏感,约90%的病例可临床治愈,并且约50%可自发缓解,却易复发:复发率高达60%,反复发作可转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一般成人病例的治疗缓解率及缓解后复发率均较儿童病例低。治疗和预后相对较好。(2)系膜增生性肾炎。是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伴或不伴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肾小球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有前驱感染者发病较急,甚至呈急性肾炎综合征,否则常隐匿起病。本病导致的肾衰和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肾脏病变由轻至重渐增。我国此类型多,预后跟病理改变程度相关。轻中度者预后一般较好,但部分患者容易复发。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预后不佳。(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病理类型。本病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隐匿起病。临床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发病率可高达50%~70%,血尿发生率也很高,约75%,并可见肉眼血尿,约20%。本病确诊时常常已有肾功能减退及高血压,并常出现近曲小管功能障碍,呈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本病所致肾病综合征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多数效果不佳,尿蛋白不减,但继发于微小病变者仍有可能经治疗而缓解。多数呈慢性进行性进展,最后导致肾衰竭,少数患者进展比较快,较早出现肾衰竭,本病很少有自动缓解。蛋白尿的量及缓解与否对本病的进展有重要影响。(4)膜性肾病。也称膜性肾小球病或膜性肾小球肾炎,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多于女。本病起病隐匿,临床上约80%的病例呈现肾病综合征,约40%的病例有镜下血尿,但无肉眼血尿,病变进展缓慢,常发病5~10年后才开始出现肾功能损害。本病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肾静脉血栓发生率约占50%。约1/4的病例可自发缓解,尚未出现“ 钉突”的本病早期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治疗后约有60%的病例肾病综合征可缓解,但“ 钉突” 形成后,疗效不很理想。此症,抗凝治疗非常重要!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患病时高龄、男性、持续性高血压、持续性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就诊时肾功能已经下降、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范围蛋白尿伴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尿中持续有补体降解产物、伴发血栓栓塞并发症和其他肾炎如新月体肾炎等。(5)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也称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多于女。有前驱感染者发病较急,可呈急性肾炎综合征,否则亦可隐匿起病。本病可呈肾炎综合征,并伴明显的血尿:几乎100%有血尿,肉眼血尿常见。疾病常持续进展,约1/5的病例在发病5年后进入肾衰竭,1/2的病例在发病10年后进入肾衰竭。

43.中医是怎么认识肾病综合征的?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 水肿”、“ 虚劳”、“ 腰痛” 等范畴。其病是因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调,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湿泛溢于肌肤,则为水肿;或因感受风寒、淋雨、而使血液运行不畅导致人体经脉运行受阻,水谷精微不能正常传导而见肢体水肿。临床常见的证型如下。(1)脾肾阳虚型:证见面色苍白,怕冷,肢体或全身明显水肿,可伴有胸腹水,甚则胸闷喘气,不能平卧睡觉,小便尿量减少,或感腰酸腿软,四肢无力。食欲欠佳并且大便稀薄,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2)脾肾气虚型:证见肌肤或全身水肿,持续较久或有轻度水肿,活动后喘气无力,饮食无味,常见面色变差了,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3)阴虚湿热型:证见面红肢体水肿,不耐热而常出汗,手心脚心常出汗,还可见心慌失眠,小便短少而色黄,大便干,难解,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4)气滞血淤型:证见面色黧黑,唇舌肌肤有淤点或色素沉着,尿少水肿,食欲不佳而还可以感到恶心。

44.怀孕时得了肾病综合征应该怎么办?

首先,如果是肾病综合征患者,那么在治疗期间尽量不要怀孕,因为病人血浆白蛋白低,人体的抵抗力差,胎儿营养发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怀孕早期用激素类药物会对胎儿的发育不利。因此,医学界建议怀孕3个月以内的病人采取人工流产,中止妊娠,首先把病治好。但如果是在妊娠期间出现了肾病综合征,那么其应对方法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原来无肾病,在怀孕24周以后出现了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血压;第二种为在孕期出现了肾病综合征生产以后可以自然好转,再次怀孕又出现肾病综合征(此类少见)。对于怀孕后期出现肾病综合征者,必须到医院检查并提前住院,以便密切观察母子健康状况和各项化验指标,如果产后肾病综合征好转,可以不需要使用激素治疗;但如果病情并未好转,那么建议到肾病科进一步检查或者是做肾脏活检(肾穿刺)确诊,以进行下一步的诊治。

45.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该注意什么?

小儿患肾病综合征,应注意休息。首先应限制孩子的活动量,饮食宜低盐,高蛋白,肉类、蛋类、豆类都含有较多蛋白质,可以增加此类饮食。每天吃盐1~3g,水肿严重时要完全忌盐,并限制饮水量。经治疗尿量增加后,要增加食物中盐分,并给氯化钾、钙片等口服。长期低盐或忌盐,会引起低钠症状,如精神不振、呕吐、烦躁、尿血、血压降低。遇此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对于本病的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较好。在医生指导下做有规律的治疗,疗程要长,不要轻易停药,服药后会出现肥胖、圆胖脸、全身多毛等副作用,停药后可以消失。如效果不明显,可改用或合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服此药期间要注意血液白细胞的变化,并可有脱发等副作用。水肿严重者,可暂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等。并发感染时,可用青霉素或红霉素等治疗。

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常用的制剂为强的松、地塞米松。治疗肾病综合征需要大剂量冲击治疗,约需1个月左右,病人可缓解,肿消、尿蛋白消失。以后再用间歇疗法巩固已取得的疗效,具体做法是隔日吃药或每周吃3天停4天,目的是减轻激素长期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因为激素可以抑制身体的免疫力,使病人发生严重的继发感染,还可引起高血压及柯兴氏综合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困难,但还不是不治之症,多数病人虽然反复发作,但最终还是能治愈的。因此,家长应当有信心,与大夫密切合作,持久不间断地治疗。

46.肾病综合征患者注射补充白蛋白好吗?

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主要原因是尿中丢失白蛋白。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浆总蛋白浓度降低,其中最主要是白蛋白浓度降低。测定人血白蛋白大多在10~30 g/L,偶可降低至5g/L。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是尿中白蛋白大量丢失。但从蛋白质代谢率的计算来看,从血浆和蛋白库丢失的白蛋白的量常超过尿白蛋白的量。此外,病人食欲减退、限制蛋白饮食、肠壁水肿影响其吸收,或因同时有肝病、肾功能不全,可使白蛋白合成减少,也是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血浆容量,因此激发肾脏钠水潴留,导致肾病性水肿。这是许多基层医院处理严重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时使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减轻水肿的依据。但许多研究表明,低白蛋白血症在水肿形成中并非总是决定因素,它还受到体内抗水肿的因素制约和原发性钠潴留影响。肾功能正常,一般低蛋白血症不会造成血容量减少及继发性钠潴留,故肾病综合征仅少部分病人血容量下降。输注白蛋白作为肾病综合征起始治疗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但不能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因在输入后24~48小时全部由尿液排出体外。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早期的重要特点,而尿蛋白是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的重要因素。输注白蛋白后使血浆白蛋白暂时性升高,尿蛋白排出增多,增加肾小球滤过和近曲小管蛋白重吸收负担,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尿 β 2-MG升高),因为尿 β 2-MG是诊断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其浓度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密切。

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输注过多过频的白蛋白不能很好提高血浆蛋白浓度,反而尿蛋白排出增多,肾小球滤过和近曲小管重吸收负担增加,引起小管上皮损伤,即蛋白超负荷肾病,同时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浪费卫生资源,且延长(不缩短)病程,因此不能常规使用。

47.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抗凝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及用药方法如下。1(1)双密达莫: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前列腺素E 抗血栓的作用。初用剂量25~50mg,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至75~200mg,每日3次。(2)肝素与华法林: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而防止肾小球硬化及新月体形成。一般每日80~100mg肝素静脉滴注或分次肌内注射,连用4周为1个疗程。如属有效,继以口服华法林2~4mg/d。共用2~3月。(3)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释放和聚集作用。多与双密达莫及肝素联合应用,联合用药可每日50~100mg,每日1次。

48.肾病综合征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手脚抽筋?

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手脚不自主抖动,甚至抽筋,病情好转后情况就会消失,主要与体内血钙水平的变化有关系。

健康成年人体内总的含钙量1~1.5kg,钙在人体内98%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很小部分存在于肌肉、皮肤、肝脏、神经、血液中,血钙水平的异常变化可引起心脏、血液、胃、甲状腺等循环消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失调。并且在血液中钙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蛋白质结合的钙占血浆钙的48%,其中与白蛋白结合的约占38%,与球蛋白结合的约占10%,此类为非扩散钙。(2)磷酸、碳酸、硫酸等结合的钙,大约占到血浆钙的8%,而这部分钙为可扩散性的钙。(3)离子钙,占血浆钙的45%,也为可扩散性钙。结合钙在血浆白蛋白降低时,血浆钙总量也随之降低。离子钙和蛋白结合钙可以相互转换,以达到内部平衡状态。在肾血浆白蛋白低于正常时,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手足抽筋的现象,因此肾病综合征患者补钙是非常重要的。

49.尿酸性肾病应该怎么治疗?

控制血尿酸是最有效的措施,因可延缓肾病的发展。具体防治措施如下。(1)调整饮食:避免过多的肉食,肉类含嘌呤多且使尿呈酸性,控制蛋白质入量,多吃新鲜菜类及水果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2)多饮水,使尿量达2 000~3 000mL以利尿酸排泄,睡前或夜间排尿时饮水,增加夜尿量,有助于小结石的排出和控制感染。(3)碱化尿液:尿pH值保持在6.5~6.8为宜。口服小苏打(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剂。(4)药物治疗:别嘌醇、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秋水仙碱、爱西特等。

50.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有哪些?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形成慢性肾衰竭而威胁生命。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水肿、中度高血压等。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水肿、中度高血压等。

约20%痛风病人患肾结石,血中尿酸浓度越高,发生尿路结石的可能性越大。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剧烈腰痛和血尿。腹部X线检查往往不能发现尿酸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证实结石。

51.尿酸性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尿酸性肾病是指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80%在30岁以后发病,女性少见。少部分患者有家族史。轻微腰痛、小分子蛋白尿,尿蛋白不超过++,可有轻度水肿,血压高,夜尿多。尿酸结石可梗阻尿路继发泌尿系统感染。晚期病变累及肾小球,使血肌酐升高,终至尿毒症。肾外表现主要是急性或慢性关节炎,急性关节炎多在夜间发作,多先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其后是足跟部、踝部、手指、肘及膝关节受累。嘌呤代谢异常伴脂肪代谢障碍,引起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病。可有两种肾损害:一是形成尿路结石;二是尿酸所致肾实质损害。

这两种肾损害亦可同时并存,其临床表现有以下3种。(1)慢性高尿酸血症: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多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肾损害早期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少量红细胞及尿浓缩功能减退;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少数导致尿毒症。肾活检可见髓质内有放射状针形尿酸结晶及肾间质慢性炎症改变。(2)急性尿酸性肾病:起病急,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后。临床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以及肾功能急剧恶化(即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结晶和红细胞。如不及时治疗,则病情继续恶化,患者最终死于肾衰竭。(3)尿酸性结石:多无症状,可发生血尿,伴或不伴肾绞痛,结石为透光性,腹部平片多显示不出,往往要经过静脉肾盂造影才能发现。尿石成分为尿酸或其盐类。

52.什么是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人体产生多种自身抗体从而导致炎症病变,常累积多系统、多器官。其累及肾脏即称为狼疮性肾炎,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重要的临床组成部分。

53.狼疮性肾炎会遗传吗?

狼疮性肾炎本身并没有遗传性,但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近亲发病率为5%~12%,同卵双生的双胞胎的发病率可高达23%~69%。并不是说父母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子女就一定会生病,只能说发病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一些。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约有75%的患者将会表现为肾脏受累,即狼疮性肾炎。

54.狼疮性肾炎患者能用抗生素吗?

狼疮性肾炎早期肾功能正常,但逐渐进展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由于肾功能受损,肾脏对多种物质的清除率显著下降,所以极易发生感染,如合并感染时应及时使用适合的抗生素。(1)维持原剂量或剂量略减:由肝脏代谢或主要由肝胆系统排泄的抗生素类。(2)剂量需适当调整:此类抗生素无明显的肾毒性,或仅有轻度的肾毒性,但由于排泄途径主要是肾脏,肾功能减退时血半衰期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