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1 10:08:04

点击下载

作者:胥义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实践

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实践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食品安全管理及信息化实践作者:胥义排版:红枫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时间:2018-09-30ISBN:9787562853411本书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强调:“食品安全关系中华民族未来,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老百姓能不能吃得安全,能不能吃得安心,已经直接关系到对执政党的信任问题,对国家的信任问题。”2015年,我国 “十三五”规划建议将食品安全问题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例如,食品需求量一直不断增长;食品供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食品流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食品、网络餐饮等新的产销方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潜在威胁等。从管理的角度系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制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和安全标准不统一等。

特别地,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望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安全标准不统一等瓶颈问题,使得 “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管理理念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可以起到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切实有效地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甚至零风险。因此,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手段越来越得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关注。

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是分析和评估食品安全形势的依据,是开展食品安全预警工作的基础,也是相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综合监督职能的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同时也可成为食品企业自身提升品牌效益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技术包括信息标示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交换技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等诸多具体内容,涵盖了食品安全学、信息技术、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典型的交叉性。因此,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研究和实践工作。

鉴于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本书的撰写思路主要是以信息化 “三要素”(即管理基础、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为主线,分别从管理体系、技术体系、食品生产各应用实践环节的管理重点及信息化实践等方面着手,力争反映出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新动态、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等,并提供大量的案例内容,以说明信息化手段在食品安全生产及监管中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本书在内容撰写上坚持 “少而精”,降低理论难度,强调 “以用为主,够用为度”,以适应各类人员的阅读和参考。

本书的部分内容来自我们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先后参加这些研究工作的有钟彦骞、邹金成、金晶、沈力、邓如意、顾怡雯等,他们的工作在本书正文和参考文献中均有反映。本书各部分的执笔者分别为胥义 (第1、3、4、6、7章)、曹慧 (第2章)、王欣 (第5章),全书由胥义统稿。参加本书资料查询整理、绘图等工作的研究生有辛岩、柳珂、康峻菡、杨国梁、郭宁、杨加敏、丁宝森、张凯、张微、曹吉芳、茅文伟、雒苗苗等。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研究工作先后得到了上海理工大学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等的资助,以及上海市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在我们的食品安全信息化共建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是正在迅速发展的领域,书中某些内容的叙述和取材难免会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我们真诚地欢迎各界人士批评指正。胥 义于上海理工大学上篇理论及技术基础篇  第1章 绪论1.1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特点及食品安全管理制约因素“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这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以来,国家将食品安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这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保证;在这期间完善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和标准体系,设立了一批国家级、部级与地方级监督检验机构,培养了一支专业执法与技术队伍。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每年年初都印发 《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强调用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1.1.1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特点

1.我国食品需求量一直不断增长

长期以来,食品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产业从快速发展进入飞速发展时期,食品资源越来越丰富,食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也在逐步提高,食品行业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

从中国食品消费的现状可知,从2006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产家庭人均食品消费现金支出一直呈较快幅度增长,2012年的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均达到2006年的近两倍。其中,从表1-1中可以看到,城镇居民家庭对于肉及其制品的消费现金支出最多,粮食消费现金支出次之,水产品消费现金支出也占了很大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对于食品的需求量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表1-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及分类单位: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从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来看,从2010年到2015年,农产品市场成交额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其中,蔬菜市场成交额占比最大,水产品和干果市场成交额也在快速增长。具体数据如表1-2所示,这也说明我国食品市场日益繁荣的景象。图1-2 全国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及分类单位:亿元续 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6》。

随着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外向性逐渐加强,食品进出口额逐年递增。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来自国外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 “绿色壁垒”逐渐减弱,加上中国农产品品质的不断改善,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使农产品出口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4年我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额达到了589.14亿美元,具体数值见表1-3。表1-3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进出口额 单位:百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5》。

2.我国食品供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近年来,我国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的产量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以2015年为例,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7056.36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4.7%。肉类产量为8625.04万吨,水果产量为27375.03万吨,蔬菜产量为78526.1万吨,水产品产量为6699.65万吨,牛奶产量为3754.67万吨,禽蛋产量为2999.22万吨。如表1-4所示。图1-4 全国历年若干类食品生产情况单位:万吨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6》《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具体说来,近年来我国肉类产量增长迅速,肉类产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肉类总量中,猪肉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牛羊肉和禽肉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以2016年为例,猪肉产量为5299万吨,下降3.4%;牛肉产量为717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为459万吨,增长4.2%;禽肉产量为1888万吨,增长3.4%。肉类产品调运量呈下降趋势,仍主要以冻结状态进行运输。原有的产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长途调运量急剧下滑。

同时,我国水果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增长迅速。1978年以来,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以年均20.2%和40.5%的速度增长,蔬菜为12%。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快,并以普通果蔬运输为主,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

水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水产品市场结构与品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淡水产品比例增加较大;海上产品已由鱼类为主转变为以其他类 (虾、蟹、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为主,但其比例有所下降。2016年,全年水产品产量为6900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为5156万吨,增长4.4%;捕捞水产品产量为1744万吨,下降1.0%。1.1.2 我国安全食品的需求动因

1.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得到显著改善

恩格尔系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恩格尔系数达到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表1-5是近年来统计的我国城乡家庭恩格尔系数。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一直保持在40%以下,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降到39.3%。由此说明人民生活已由贫困、温饱逐渐发展为小康、富裕,消费状况明显得到改善。图1-5 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资料来源:2006—2013各年 《中国统计年鉴》。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消费层次、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从表1-6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历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现金支出为3111.9元,2012年达到6040.9元。其中,对于肉禽及水产品等易腐生鲜食品的需求量增速最快。从表1-7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食品类支出所占比例为43.0%,2012年食品类支出所占比例下降到39.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图1-6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现金支出单位:元续 表数据来源:2007—2013各年 《中国统计年鉴》。图1-7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数据来源:2007—2013各年 《中国统计年鉴》。

2.我国居民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不再满足于 “温饱”,转而将注意力投向多方位、高品质、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未来几年,我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将由生存需求逐步扩展成为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由过去单纯满足“饱腹”来 “养活”自己的观念转向营养、保健与美食的享受,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居民食品消费将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特别是对工业制成品、半成品的需求将大幅增长,从而为食品工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发达国家工厂化生产的主食品约占70%,而我国用于加工的粮食只占8%;发达国家肉类加工产品占初级产品总量的30%~40%,而我国仅为3%左右;专用面粉目前我国只有9种,而美国有上百种,日本和英国有数十种;玉米深加工品种美国有2000种以上,而我国只有20余种。

(2)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外就餐的消费支出不断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餐饮业的发展与加工食品市场的拓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餐饮收入为3577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2016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32447亿元,提前一个月超过2015年度全年餐饮收入。

(3)随着农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农村在加工食品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加大。从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来看,农民销售农产品、再从市场上购买加工食品的物流态势是必然趋向。随着这一潜在的市场被充分认识,将催生新一轮食品工业基地建设布局。

3.我国食品流通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从食品流通格局看,以往我国的食品供应属于卖方市场,食品生产供应结构决定了人们的消费水平。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食品资源日益丰富,食品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众多的食品,消费者可以有很多选择。近年来,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食品从局部或区域内流通转变为全国范围内的流通。食品物流作为食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市场和食品市场流通中派生出的增值性的服务活动。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和食品流通格局的变化,将促使食品物流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我国食品安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与过去相比,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改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多发的势头有所遏制,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但必须看到,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品供给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微生物污染仍然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2016年,国家卫计委对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进行了通报。结果表明,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共收到2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以下简称 “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69起,中毒5926人,死亡121人。与2014年相比,报告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5.6%、4.8%和10.0%。2015年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人数最多,主要致病因子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毒素等。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病死率最高,是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死亡原因,主要致病因子为毒蘑菇、未煮熟四季豆、乌头、钩吻、野生蜂蜜等,其中,毒蘑菇食物中毒事件占该类食物中毒事件报告起数的60.3%。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致病因子为亚硝酸盐、毒鼠强、克百威、甲醇、氟乙酰胺等,其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占该类事件总报告起数的39.1%。在微生物污染中,细菌性污染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在食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造成细菌和致病菌超标的主要原因包括原料受到环境污染、杀菌不彻底、贮运方法不当、不规范的卫生操作等。

(2)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一是从生产环节来看,农户生产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溯源管理困难,农产品分级和包装技术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在食品加工环节,大量家庭作坊式的小型食品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必备条件,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防腐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添加剂加工食品,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三是在食品流通过程,大多缺乏必要的冷藏、保鲜设施,食品安全检测手段不够先进、质量控制措施不够完善,由于包装、贮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常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有的企业在食品收购、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 “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例如,2011年7月13日, 《人民日报》第13版刊发 《私宰肉是怎样流向餐桌》的专题报道,反映广西桂林市存在多个非法屠宰点私宰生猪,病死猪夹杂其中,直接威胁群众健康,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许多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没有利用风险性评估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亟待提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食品标准还属于非常具体的质量指标与卫生 (安全)指标相混合的食品标准,造成监督困难,消费者也缺乏判断依据。标准体系仍不完善,很多重要标准尚未制定出来,同时相当一部分标准远低于国际标准。中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比较普遍。食品认证体系多头管理、多重标准、重复认证、重复收费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认证体系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4)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机制是 “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客观上形成了多部门管理格局,而且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供应链的不同环节,这就容易造成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等现象突出。现有与农产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或法规,相互间协调和配套性差,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5)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成果和技术储备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广泛地应用与国际接轨的风险性评估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食源性危害关键检测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较为落后,清洁生产技术和产地环境净化技术缺乏且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开发新型农药、化肥、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调味剂等投入品的能力较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6)新产品、新技术、饮食习惯变化以及新的产销方式,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随着央视 “3·15”晚会曝光 “饿了么”入驻黑作坊、曝光像素小区黑店 “外卖村”等,网络食品安全日益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由于网络食品经营的虚拟性和跨地域特点,对监管部门的行政管辖、案件调查、证据固定、处罚执行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亟待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

2015年新修订的 《食品安全法》,首次规定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法律责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一步细化了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各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食品安全治理的法治化水平。同时,网络食品安全治理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要求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路径,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在加强与网络平台协作治理的同时,动员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有效衔接的全链条监管,通过社会共治真正确保网络交易食品的安全。

近年来,中国新的食品种类 (主要为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大量增加。很多新型食品在没有经过风险性评估的前提下,就已经在市场上大量销售。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但也增加了食品风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一方面,给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好的机遇;另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食品安全隐患和风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生冷食物、动物性食物、煎炸烧烤食物增多,带来了新的食品安全威胁。面对新的食品种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由于技术跟不上常常导致许多新的潜在的风险因素。1.1.3 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图1-1 食品安全增强环模式

食品安全管理是指政府及食品相关部门在食品市场中,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原材料的采购,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及食品消费等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及整合,已达到确保食品市场内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保证实现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利益目标的活动过程。

在食品安全增强环模式中 (图1-1),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因势利导,促使食品生产商不断改善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倘若没有其他制约因素,消费者、政府和企业三方面将环环相扣,彼此促进,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直到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目前,虽然制约食品安全管理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但从管理的角度系统思考食品安全问题,其主要制约因素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安全标准不统一。

1.信息不对称

根据信息经济学创始人阿克尔洛夫提出的信息不对称原理 (Information Asymmetry)和 “劣币驱良币”原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失灵,将会导致 “逆向选择”。根据这个原理,由于消费者与食品生产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导致安全的食品退出市场,不安全的食品充斥市场。久而久之,尽管政府抓食品安全呼声日紧,但食品生产商由于怕无人识货而不敢追加安全成本,其“成长上限”环路如图1-2所示。图1-2 食品安全 “成长上限”模式 (信息不对称方面)

在食品安全领域造成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为了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发展,我国加快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着力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信用标准制度、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制度、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完善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和食品安全信用奖惩制度等六个体系。建立长效保护和激励机制,以及信用提示、警示、公示,取消市场准入、限期召回商品等惩罚措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2.安全标准不统一

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使食品安全管理混乱,同类食品之间无法比较其安全性。食品生产商在制定原材料采购标准以及生产加工标准时,无法将安全摆在第一位,追加安全成本将成为一句空话,其 “成长上限”环路如图1-3所示。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的缺失和不规范,将增加规范运营企业的经营成本,产生新的不公平,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将受到损害,从而影响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竞争力。因此,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标准、运输标准、配送标准、销售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和信息标准等内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整个食品供应链的食品安全状况,创建公开、公平、公正和公信的竞争氛围,进而推动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图1-3 食品安全 “成长上限”模式 (安全标准不统一方面)

目前,我国食品相关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级构成,现已制定和发布了包括各类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污染物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食品卫生操作规范在内的食品卫生及其检验方法、食品质量及其检验方法、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食品贮运、食品标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1000余项,行业标准1000余项。但是,由于制标工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尤其突出。面对这么多的标准,企业在标准的选择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同一产品可能存在几个标准,并且检验项目不同、含量限度不同,不仅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也无法适应目前食品的生产及市场监管需要。

无论是信息不对称模式,还是安全标准不统一模式,都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有解决了食品安全成长环的制约因素,才能快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使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恢复到食品安全增强环模式。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来创新监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2 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管理信息化1.2.1  “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发展

1963年,日本学者TadaoUmesao在题为 《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首次提出 “信息化是指通信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信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 (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该文章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 “信息社会”和 “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如今,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现代信息化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以及更深的内涵。它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例如,信息管理学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之上,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这也通常被称为 “管理信息化”。

一般认为,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数据资源、管理基础三大部分 (图1-4)。首先,信息资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要求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积累和整合的统一,既要有信息数量上的积累,做好信息收集和记录等基础性工作,又要重视对信息的分析和整合,使支持决策和管理的信息具有高知识含量和综合性;其次,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进步的表现,它要求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达到较高的普及度,系统人工智能化、纵横互联网络化;再次,管理基础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石,能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它包括信息法规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推广、社会信息观念的培育等,要求信息法规和制度较为完善,有较高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度。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管理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所必经的历史进程。虽然我国信息化程度发展起步较晚,但我国是世界信息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社会多方面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并重新定义了工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进程。图1-4 “管理信息化”概念三大要素示意1.2.2 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尽管我国在诸多领域的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概念进行系统的探讨和论述。依据管理信息化的三要素基本原理,可以对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作如下定义: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指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管理体制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设备,建立生产、流通、消费和行政监管、相关厂商、政府机构、消费者、大众媒体等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信息的管理系统及信息化技术。

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内容,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既具有政务信息化管理属性,又具有社会公共事业信息化管理属性,应包含同时满足 “管理”和 “服务”双重要求的内容。1.2.3 实现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技术

从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的内涵来看,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质上就是食品供应体系中食品构成与流向的监管信息、物流信息以及文件记录系统。这就意味着,要建立食品供应链各个环节上信息的标识、采集、传递和关联管理,实现信息的整合、共享,才能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可追溯能力。综合当前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实施可追溯系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1.信息标识技术

信息管理的前提是用能够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信息的标识表示,然后才能进行信息的采集和传递。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实施可追溯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信息流动的全球性,必须采用全球通用的标准体系来进行可追溯信息的管理。一般采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GS1)制定的EAN·UCC系统,它是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一套全球通用的物品、位置及服务关系标识系统及相应电子商务标准。

采用EAN·UCC系统可以对食品供应链全过程中的产品及其属性信息、参与方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标识,建立各个环节信息管理、传递和交换的方案,实现对供应链中食品原料、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跟踪和掌控。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所在,从而进行妥善处理。至今,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自工业、商业、出版业、医疗卫生、物流、金融保险和服务业等行业超过100万家的企业,采用EAN·UCC系统,对物品进行标识和供应链管理。

2.信息采集技术

在对有关信息用全球通用的标准的标识以后,还需要用全球通用的标准载体来承载这些信息,以便于信息的采集,实现供应链全程的无缝链接。目前,最常用的信息采集技术是条码技术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射频识别)和产品电子代码技术 (ElectronicProductCode,EPC)。

EPC与RFID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从技术上来讲,EPC系统包括物品编码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个学科技术。而RFID技术只是EPC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于EPC系统数据存储与数据读写,是实现系统其他技术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RFID射频标签都适合做EPC射频标签,只有符合特定频段的低成本射频标签才能应用到EPC系统。

3.网络数据交换技术

在食品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建立了可追溯标签之后,还需要在各个环节之间建立无缝链接,实现标签信息传递和交换的关联管理,这样才能实现供应链全程的跟踪和追溯。否则,任何一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就脱节了,也就无法实现可追溯的目的,而这需要数据交换的全球通用的技术标准来保证。

为实现贸易伙伴间电子数据信息快速、准确、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换,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Globestandard1,GS1)制定了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Data Interchange,EDI)的全球标准,它包括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实施指南 (EANCOM)和可扩展的商业标识语言标准 (ebXML)两个部分。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云交换的概念逐渐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解决云计算服务所带来的数据孤岛问题,以完成信息的共享与分享。

4.物流跟踪技术

前面提到,只有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有效链接起来,才能实现可追溯,这种链接是通过食品的物流运输来实现的。食品尤其是生鲜食品,对温度等环境变化比较敏感,对物流运输的要求就比较高。因此,物流运输过程的管理对食品的安全来说就非常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来监控、管理食品物流运输过程,使之能够高效进行。同时,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也能够对运输环节进行追溯。

目前主要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eographicalPositionSystem,GPS)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准确跟踪记录。运用GIS/GPS技术,不仅可以对运输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监控,还可以对车辆温度进行监控、调整。该技术还能根据实时跟踪状况,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逐渐向民用开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北斗系统将在我国食品流通等领域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物流监控系统。

5.风险分析技术

风险分析 (RiskAnalysis)是指对可能存在的危害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的规避或降低危害影响的措施。也就是说,风险是可以运用风险分析学原理控制的。风险分析是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三个部分共同构成的一个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定义为: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有组织地综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快速获取大量有价值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共享的信息库,从而形成集信息追溯、收集、交流、上报、整理、分析、决策、处理于一体的现代化监管方式。这可以做到信息共享、节约成本,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有效方法,有着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效能、降低食品安全管理成本、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减少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等作用。1.2.4 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构成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其体系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交流系统、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食品安全信息咨询与教育系统四大方面。

1.食品安全信息收集与交流系统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系统就是建立一个相关数据搜集、分析和交流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任务。在本国和世界范围内搜集、分析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的搜集和分析,为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及时、可靠地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向个人及组织提供有助于在食品链 (即投入、生产、加工和消费)的各个层次改进食品安全操作的适当信息;为他们进行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和消费等活动提供科学指导。政府及有关食品管理机构承担搜集、交流和传播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基本责任,这是管理和监督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 “瘦肉精”“劣质奶粉”等重大食品危害事件发生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和交流系统的建设。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数据库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政府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监管信息,如相关国家法律、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等;二是行业协会有关质量安全方面的自律信息,如质量安全标准、企业信用评估指标等;三是社会有关质量安全信用方面的信息,如公众媒体的监督报道、消费者投诉等;四是企业自身的质量安全控制信息,如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投入品采购台账、生产流传汇录、产品自主检测报告等。这些数据分别由农业部、卫计委、环保总局、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在承担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从不同方面进行收集。

2.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

长期以来,国际上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通用的方法是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加工操作规范)及ISO9000等。这些技术主要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控制,以保证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将可能发生的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但是,这些技术不能对那些在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所以需要准确、快速地找出根源所在,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人们健康的更大危害,并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因此,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全程进行追踪,并在发生问题后进行追溯,就成为监控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这也是广大消费者期望所在。

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产生起因于1996年英国疯牛病引发的恐慌,另两起食品安全事件——丹麦的猪肉沙门氏菌污染事件和苏格兰大肠杆菌事件 (导致21人死亡)也使得欧盟消费者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缺乏信心,但这些食品安全危机同时也促进了可追溯系统的建立。为此,畜产品可追溯系统首先在欧盟范围内产生建立。通过食品的可追溯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所消费食品更加详尽的信息。专家预言在与动物产品相关的产业链中,实行强制性的动物产品 “可追溯”化管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它将成为推动农业贸易发展的潜在动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推进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设工作,制定了相关法规和实施意见。全国性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启动于2010年,率先在部分城市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信息追溯链条。其中,实现肉类蔬菜电子追溯系统覆盖全国城区人口100万以上以及西部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酒类产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试点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覆盖所有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015年10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实施 《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种目录》,对粳米 (包装)、猪牛羊肉、鸡 (活)、肉鸽 (活)、冷鲜鸡 (包装)、豇豆、土豆、番茄、辣椒、冬瓜、苹果、香蕉、带鱼、黄鱼、鲳鱼、内酯豆腐 (盒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大豆油等10余种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 (含种植、养殖、加工)、流通 (含销售、贮存、运输)以及餐饮服务环节实施全程信息追溯管理。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

风险分析方法不仅能够评估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风险,确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而且能够将风险情况及所采取的措施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在食品安全管理领域引入风险分析方法,有利于控制和降低食品危害发生的程度,实现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管理。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包括卫生监督、质量监督、出入境检验检疫和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相关职能分布在农业部、卫计委、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网站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建设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相应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程监管业务的紧密协同和数据共享,支持食品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满足预防为主、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综合治理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加快建设食品 (含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含进出口)、消费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基本管理构架,形成了国家、省、市 (县)三级检验检测管理体系。第一级是国家专业性质检中心,它主要承担全国性的食品质量安全普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承担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开展食品质量安全对比分析和研究,与国际合作交流等职能。第二级是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它主要承担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食品市场准入检验、食品原料产地认定检验和食品质量安全评价鉴定检验等职能。第三级是市 (县)级综合性检测站,它承担县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食品质量安全执法检验,负责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开展检测工作,负责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抽样和生产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检验等。

从2000年开始,卫计委组织在北京、河南、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进行食品污染物监测试点工作,开展食品重金属、农药残留、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致病菌的监测工作,并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这有利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评估,创建食品污染预警系统。

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报告体系、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病原危害的危险评估制度和食源性疾病的网络数据库四大组成部分。通过借助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在全国建立起一个能够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提前预警的系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暴发、提高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的基础。2010年,我国全面启动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逐步构建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互为补充的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对食源性疾病进行 “全方位监视”,目前已覆盖全国3000多家哨点医院。

4.食品安全信息咨询与教育系统

教育作为一种能够影响消费行为和市场产出结果的非强制性手段被广泛使用。管理机构针对消费者、生产企业和食品质量安全教育及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和培训内容。对于消费者而言,食品质量安全教育告诉人们关于如何降低感染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的科学知识,降低不安全食品对人们的危害。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食品安全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例如,美国将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食品安全教育月;欧盟以 “见多识广的消费者才是负责任的消费者”为口号开展了食品安全信息教育活动;日本将每年的8月确定为全国 “食品卫生月”。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食品质量安全教育,鼓励他们参与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交流。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每年6月第三周为 “食品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食品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在每年的 “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各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宣传食品安全法律和科普知识,部分食品专业学会、协会和有食品专业的高等院校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学校、社区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部分大中型超市和食品经营企业也通过宣传栏或展板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常识。政府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与消费者组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的投诉及对与食品工业有关投诉的处理和处罚力度。1.2.5 国外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发展概况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一些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管理实践和研究普遍早于发展中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对食品质量的控制也最为严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和欧盟就开始了食品安全立法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他们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日本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在亚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相似的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其管理方法和经验值得其他亚洲国家学习和借鉴。

1.信息收集与交流系统方面

美国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和风险交流是通过相互关联的联邦政府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通力合作,各州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形成一个遍布全国、连接全球,透明、高效的管理体系。美国政府通过该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定时发布食品市场的检测信息,及时通报不合格食品的召回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管理机构的议案等,使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这一体系确保消费者能够及时获得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众多信息,减少食品风险发生的概率,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美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向公众发布和传播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公众集会、《联邦公报》上的公告、全国及全球电子通信系统、向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投寄、互联网等。近年来,管理机构通过互联网发布了大量与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有关的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例如,环境保护局的杀虫剂网页刊登着各种杀虫剂的完整的风险分析,而风险分析程序也提供给公众征求意见,以改进风险分析程序。

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欧盟食品质量安全政策必不可少的要素。欧盟委员会是信息收集的主要责任部门,负责收集大量有关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信息。其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公共健康监视与督察网络 (特别传染性疾病汇报系统),可传入人体的动物疾病以及化学残留的监控计划,快速反应系统,农业信息系统,环境放射性检测和研究活动以及相关的研究网络。鉴于现行系统的分散性不利于不同来源信息之间的协调和信息的充分利用,欧盟决定建立一个综合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监视和监督系统来统一所有的信息来源。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负责在这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2001年发生疯牛病事件后,日本政府强化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管理,尤其是加强了风险信息收集和交流活动。日本食品卫生法第58款中把信息收集体系作为食品中毒控制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规定任何诊断出食源性疾病的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必须通过该地区的卫生中心向政府报告病例情况。通过对国内食品中毒事件的信息收集和传播,日本对大规模食品中毒事件的危机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此同时,日本加强了与相关国际组织 (WHO、FAO、WTO等)和海外各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尤其关注出口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相关信息。

2.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方面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追溯制度立法体系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制性的、含有追溯要求的立法在美国联邦政府已具有较久的历史,例如,1930年就针对果蔬交易信息进行记录颁布了易腐农产品法案 (Perishable AgriculturalCommoditiesAct,PACA)。政府立法具有不同的目标,一方面为了保证一定水平的食品安全,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市场交易。不论是何种目的,政府要求的可追溯一般要求买者与卖者的信息 (姓名、地址、电话等)以及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对记录的要求一般是向前一环节和向后一环节追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国外从事生产、加工、包装、负责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前必须向FDA登记,以便进行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2004年5月又公布了 《食品安全跟踪条例》,要求所有涉及食品运输、配送和进口的企业要建立并保全相关食品流通的全过程记录。该规定不仅适用于美国食品外贸企业,而且适用于美国国内从事食品生产、包装、运输及进口的企业。美国已于2005年4月起对自全球进口的水产品实行 “原产地标签制度”,所有产品须标明原料、制造分别在哪个国家进行。

欧盟2000年1月发表 《食品安全白皮书》,形成了一个新的食品安全体系框架。其中提出的一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 “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 《关于规定食品法的一般原则和要求,建立欧盟食品安全局及规定食品安全有关程序》的第178/2002号决议,规定从2005年开始在食品、饲料、供食品制造用的家畜以及与食品、饲料制造相关物品的加工、生产和流通的各阶段均应建立起追溯制度来阻止食品链中的欺诈与误导行为。

日本政府从2001年起在肉牛生产供应体制中全面导入了信息可追踪系统。2002年6月28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式决定,将食品信息可追踪系统推广到全国的猪肉、鸡肉等肉食产业,牡蛎等水产养殖产业以及蔬菜产业,使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通过商品包装可以获取品种、产地以及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相关履历信息。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对所有农产品实施管理,日本农林水产省进一步开发扩展了 “可追溯”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并于2005年就把所有农产品全部纳入自动信息系统管理,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符合规范的农产品授予认证标识,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便捷地鉴别哪些是安全的食品。

3.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方面

美国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管理方面已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在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制度,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食品风险管理体系。1997年1月,美国启动 《总统食品安全计划》,致力于改进食品安全,推动公众健康。该计划强调风险评估在实现食品安全目标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号召对食品安全负有风险管理责任的所有联邦政府机构成立 “机构间风险评估协会”。同时,美国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大力推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作为新的风险管理工具。2001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宣布将HACCP制度确定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制度,并且最终将使该制度应用于美国食品供应的所有环节。建立在风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基础上的HACCP既是生产企业控制食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又成为政府进行监管的有力工具。

欧盟从1996年开始采用 “预警原则”,建立起了食品快速预警系统。欧盟的食品警示系统包括欧盟食品快速预警体系和不同领域的各类通报系统 (人与动物可传染疾病、欧盟边境动物产品阻隔、活畜运输及针对放射性事件的ERuIE系统等)。预警原则内容包括:一是根据触发因素确定是否采取预警措施;二是决定采取预警措施时,应如何实行。食品快速预警系统由欧盟统一制定实行,由欧盟组织的总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和各成员国的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要包括通报制度、通报分级、通报类型、采取的措施、后续反应行动、新闻发布制度以及公司召回制度。但是,欧盟现行的快速预警体系与其他通报系统、快速信息系统以及第三国的预警系统之间的联系都过于松散,而且各个体系从目标到范围都有差异,故很难使信息得到统一使用。所以,欧盟委员会提出建立一个以目前快速预警体系为基础的综合协调机构,将该警示系统的预警范围扩大到所有食品与饲料,并加强与第三国的信息往来。

日本从2003年起就建立并完善一套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并被认为是食品安全保障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日本于2003年颁布的 《食品安全基本法》就明确规定制定与实施食品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针是采用风险分析手段。日本专门成立隶属于内阁府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从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由上述三个机构紧密联合实行,综合性的风险交流经营由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

4.食品安全信息咨询与教育系统方面

在美国,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相当发达。美国将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食品安全教育月,以加强对食品服务人员的食品质量安全训练和公众正确处理食品的教育。美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计划制定与实施的职能分属于各个相关机构,主要包括:美国卫生部 (DHHS)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主要负责对行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处理规程的培训;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CDC),主要职责是帮助预防食源性疾病,培训地方和州的食品质量安全人员;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 (FSIS),负责肉、禽加工食品安全的研究,教育行业和消费者安全的食品处理规程;美国农业部联合研究教育服务局 (CSREES),负责与美国各大学、学院合作,对农场主和消费者就有关食品质量安全实施研究和教育计划;国家农业图书馆 (NAL)食源性疾病教育信息中心 (FIEIC),主要职能是维护有关预防食源性疾病资料的数据库,帮助教育者、从事食品行业的培训人员、消费者等获得相关的食源性疾病资料。

1997年欧盟委员会的民意调查表明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些调查结果促使委员会发起一场保证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运动。这场运动由每个成员国的不同组织开展,反映了各个国家丰富多彩的传统食品文化,集中围绕食品标签,特别是食物添加剂、食品追踪以及转基因食品等问题,其目的在于告知消费者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使公众意识到他们在保证食品安全上所起的作用,并强化消费者组织在提供有助于食品安全问题建议的信息来源方面的作用。1998年10月,欧盟以 “见多识广的消费者才是负责任的消费者”为口号开展了食品安全信息教育活动,并在1999年继续实施。英国的中小学生也要接受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目的在于让他们了解食品卫生的基本规则,重点了解如何避免由病原体引起的食品污染。

日本政府采用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各阶层所有利益相关者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教育。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相关教育和培训主要由日本食品卫生协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卫生中心负责。其主要活动包括将每年的8月确定为全国 “食品卫生月”;为食品制造商、生产者、加工者、销售商和消费者举办情况通报会以及培训班;提供食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